企业文化自述范文

时间:2023-06-26 10:19: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企业文化自述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企业文化自述

篇1

在采访这位数据痴迷者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这位我们即将要面对的主人公:布鲁诺·阿奇扎,西城仕数据分析公司世界数据市场开发部副总裁。人们对他最直接的了解便是发表在微博上的一张“超人范儿”照片:用工作正装罩着一件色彩特别明丽的T恤。不过T恤的中间不是印着醒目的“S”,而是一行小字:数据痴迷者。了解布鲁诺的人都知道,这张照片是对布鲁诺性格最好的诠释——既具备引领一个企业发展方向的灵感与思维,又迂腐保守得像一个中世纪的传教士。在领导西城仕之前,他已经拥有了非常丰富的职业经历,在微软,苹果以及SAP的数据分析岗位上都留下了自己的职业足迹。除此之外,布鲁诺依靠自己高深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与他人合著了二本至今在学界和实务界都影响至深的书。其中他与威利教授合著的《绩效之源—构建企业智能管理文化》一书一度成为美国环大西洋书城的最畅销书籍。由于读者众多,布鲁诺曾专门在“推特”上开博与读者们进行了交流,截止目前,布鲁诺的“推特”听众已经超过12800名。由《麻省管理评论》资深记者雷尼·布彻尔·佛格森主持的访问正是从布鲁诺的这本书开始的。

 

雷尼:自从您著述了《绩效之源——构建企业智能管理文化》之后,您认为在过去的两、三年中,美国企业在数据分析管理方面有怎么样的变化?

布鲁诺:在回答您的问题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下我们这些作者在这两、三年里对自己理论的新认识。

雷尼:请说。

布鲁诺:乔伊·费蒂、汤姆·达尔波特、罗伯特·卡普兰、大卫·诺顿,这些人都是当年和我一道合著这本书的作者。其实,就研究方向而言,我们都各有不同,但是一个共同的理念把我们聚合在一起,这就是大家都认为企业数据管理应该被树立为一种文化。可以说,这一点是这么多年来我们这些作者没有改变的观念。

 

雷尼:那么你们这些作者都改变了些什么呢?

布鲁诺:我们之前的研究方向就不相同,这几年来,大家在各自领域又提出了自己对于数据分析的不同理解。首先是乔伊,他在不同场合已经表达过自己著述这本书的理由了,就是帮助企业理性地提高自身的生产或营销能力。相应地,汤姆、大卫则认为数据分析?应该作为一种员工的素质加以具体化,否则数据文化根本无从实现。而我和罗伯特仍然坚守着我们当初的观点,即数据分析工作的组织、协调始终都应该是一种企业行为。而我们这些作者观点的区别其实也恰恰反映了不同企业在这两、三年里对于数字分析管理作为一项人力管理培训课程,重点提升员工的数据分析能力。其二,重点在生产、研发、营销部门构建强力的数字分析体系,使这一体系的强大功能直接作用于这些关键的部门。最后,则是自上而下地推行数字文化,形成整个行业的一种“数字氛围”。有趣的一点在于,现在关于数字分析的论著也旗帜鲜明地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我称其为“传统类”,即延续了我们当年的写作思路,站在企业宏观的高度来审视数字分析工作。第二类,我则愿意称他们为“营销数字分析学”、“生产研发数字分析学”这些论著明显地受到了乔伊团队观点的影响,纷纷将自己的重点放在了数字分析与关键业务的结合上,不可否认,他们的工作很细致,很深入,也不乏精辟的观点,但是把数字分析这样伟大的理念局限在一、两个部门的做法始终不能获得我的认同。第三类著作则往往自己归属为人力资源类书籍,他们的观点很鲜明,是人进行数字分析而不是企业或者某几个部门,因此不管是部门文化还是企业文化,从人力部门的角度去研究这个课题都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雷尼:按照您刚才的分析,在这两、三年中,企业对于数字分析学的认识产生了三种变化,我们是否可以将这种变化归纳为个人行为,部门举措和企业文化?在您看来,主张数字分析学个人化、部门化的企业是怎样从数字分析学中获得发展的动力的呢?

 

布鲁诺:你的归纳是正确的。事实上为了证明传统观点,也就是你刚才提到的“企业文化”观点的重要性,我们一直非常关注采取其他思路的企业的实际表现。

雷尼:那么他们表现如何?

布鲁诺:在分析这些企业的表现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下我们对企业文化六个层次的研究。简单地说,在六个层次上谁走得越远,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就越能够得到彰显。这六个层次分别是:“企业行为文化的视野”、“有意识的行为”、“成功计划”、“执行和战略”、“充满魅力的竞争力”、“ 文化的绩效表现”。以上六个层次代表了企业在构建其文化体系过程中所呈现的不同状态。作为六层次的最低一层,我们可以简称它为“文化视野”,在这一层次上,企业往往只会将企业行为上升一种企业的性格行为或者惯性思维,企业在这个层次上不会将自己的生产,营销或研发工作当作一种企业的零散、临时或者恣意行为,而是把企业的一种价值取向经常性地融入到工作之中。虽然这个层面比较低,但都是各种企业文化的起点,如果缺乏对自身行为的这种归纳、总结,那么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把自己的文化凝练出来。

 

在有意识地认识到自己企业行为的文化属性的基础上,企业需要正确理解文化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坦白地说,这不是一种企业行为,而是一种认识行为,是企业决意构建自己的文化体系的一种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已经逐步认清了自己作为一个企业的价值取向,并认同了这种价值取向对自己生产发展的作用,同时决心在这种价值取向下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行事方式和思维模式。虽然这一过程本身和企业文化关系不大,但是却对于文化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下决心构建自己的文化之后,就应该着手为自己制定一个文化体系建设的计划了,这个计划的重点部分不是生产、营销、研发这些部门的文化构建,而是人力部门自身的文化体系建设,这一点是通过无数企业的实例总结出来的教训。从理论上讲,企业文化的建构也是一个关乎员工本身的系统工程。简单地讲,企业的价值观要传递给员工并获得他们的认同才能让其在工作中贯彻。否则任何一名员工在实际操作企业行为时,都只会坚持自己头脑中定势思维那一套。

篇2

在经过前期对项目科学地调研、分析、搜集与整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格式和内容的具体要求而编辑整理的一个向读者全面展示公司和项目目前状况、未来发展潜力的书面材料,跟传统的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建议书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商业计划书相比其他更具有操作性,更强调经济效益。而且两者面对的对象也不同,前者是递交国家可行性报告,后者是寻找投资者,进行投资,如果你的融资对象是外国的当然你还需要准备一份英版的商业计划书,或者是对象容易阅读的语言。

2.为什么要写商业计划书?

前边已经说过了,商业计划书是递交给投资商的,如果你跟投资商不熟悉的话,不是你的大爷,亲戚或者朋友第一次见面的话,就需要一份有分量的商业计划书,他是投资人了解你为什么融资,以及拿钱做什么。怎么做,你的收入怎么来的一份介绍书,必须要有份量,不能扯上一大堆的废话。就像一位日本的风险投资人说过,风险企业融资或者加盟就像是一位离过婚的女士求婚一样,他不像是跟年轻女孩一样,特别是带着孩子的女士,对于对象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算跟计划、仅仅靠口头说明是无济于事的。商业计划书就是企业的电话卡,商业计划书写的好坏直接决定投资人是否选择投资、

3.书写商业计划书要有什么主意点?

好的商业计划书一定是站在vc 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一定要特别想到vc会关注你的什么问题。在开始书写之前,一定要查阅多点的资料,看下别人都是怎么去写的。心里好有点思路。所以写融资计划书需要必要的参考资料。要知道书写商业计划书的格式跟内容。不可随便写。起码也是最vc 的尊重。让vc看起来更顺一些。

篇3

2工业电气自动化数字技术的应用情况

2.1数字技术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

航空市场发展问题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就我国当前的航空市场现状而言,已经存在许多的航空巨头,但是我国实际的航空技术水平与国外航空技术水平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尽管随着我国航空技术也在迅速发展,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但是对于一些高科技技术缺乏相应的自主创新产权,多数需要依靠国外技术。对于大多数的航空机械加工都是需要高精度的工业技术来实现,但是我国明显还是无法实现的,如果通过人工也是无法实现的,实际航空机械器件所使用的合金就是我国当前工业技术无法实现的,所以加强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航空技术的发展十分重要。

2.2数字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的使用量不断提高,这对于汽车工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我国当前工业电气自动化的生产水平要想满足当前汽车工业的发展,应加强数字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提高汽车工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我国汽车工业加工效率,通过应用数字技术发展汽车工业的柔性生产线,此外,还需要结合虚拟工业技术、集成控制技术等。

2.3数字技术的高性价比

把数字技术大量地运用到实际的工业电气中去,从而实现工业电气自动化,这样就能够让设备实现最大化地高效运行等智能化工作状态。运用数字技术能够实现设备数据资料收集一体化等功能,实现设备智能化控制和工作。数字技术能够为企业节约大量的时间和成本。例如,用仪器设备进行数据收集分析时,可以利用数字技术中的测试、样品分析定位,在线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来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这样就能够在设备收集的数据和分析出的数据之间进行很好的比较和分析,并且还可以运用多项数字技术来进行多设备之间的数据收集和相互比较,这可以大大节约因为多设备数据量大而造成的工作量大容易失误等问题。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运用数字技术可以大大提升设备的精确度,实现最大化的设备性价比的提升。

3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数字技术对于工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加强应用数字技术对于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在未来数字技术的发展中,数字技术主要用于智能化系统的发展,通过数字技术控制各个模块进行工业生产,对于工业效率的发展需要重视应该数字技术。在未来数字技术主要是用于智能化控制,例如电机参数的自适应控制、自动识别负载控制、自动选型控制等智能化控制,所以数字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向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只有不断加深数字技术在工业自动化方面的影响,才能够推进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和创新。

篇4

二、把文化深植变成了企业活动集锦

在企业文化深植中追求“出声”、“出彩”,搞了大量文体活动和宣传活动,试图使文化成为员工的信仰和宗教,成为精神层面的目标和追求,但是谁也不愿碰触企业最核心的管理、制度、流程,调研报告中提及的管理问题悬而未决,企业文化深植工作始终停留在“达成共识”层面,而无法实现行动的转变,员工对于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宣传工作也只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参与,企业好好地“文化”了一把,却依然在原有的轨迹上运行。针对这个问题,咨询团队在项目启动阶段就要有所界定,明确企业到底是要做“文化建设”还是“文化管理”,并充分与企业高层沟通,帮助高层建立变革的决心,让高层充分意识到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更换铁轨”,并为高层提供具体的方法。杰克•韦尔奇说:“如果你想让列车再快10公里,只需要加一加马力;而若想使车速增加一倍,你就必须要更换铁轨了。”

篇5

一、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涵义的概述

1.e-HR国内外研究综述

e-HR英文全称是“electronic human resources”,一般直译为“电子化人力资源”,是网络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种应用形式。U.Rrimer,认为,所谓e-HR,即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是基于先进的软件和高速、大容量的硬件基础上的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Kathy Brayant认为e-HR,就是可以自动处理很多核心程序。Edward?ELawler 等人在其著作中认为:信息技术e-HR 有着巨大的潜能,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人力资源服务的管理和行为方式。Kathy Brayant 认为,计算机系统并不是简单的替代文件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通过使用e-HR 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并把它的管理方式带入互联网时代。

国内最初对于e-HR 的认识和国外的基本上趋于一致,研究较早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乐阳认为,e-HR 即电子人力资源,是一种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际上指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全面解决方案。邹玉霞认为,e-HR 是将先进的技术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服务的网络系统,使人员管理流程电子化。郑大奇认为,e-HR 就是指电子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任何利用或引进了各种IT 手段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都可称之为e-HR。安忠、吴洪波指出,e-HR 中的“E”不仅是“Electronic”,即电子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同时更重要的是“Efficiency”,即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效率是e-HR 的根本目的,而电子化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

1.2 CIMS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外许多学者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定义。派德瑞、德斯勒、诺伊等人将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定义为:收集、处理、存储和信息以支持决策、协调、控制、分析及可视化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相关组件的集成系统。而小舍曼等人认为人力资源信息系统(HRIS) 己经超越了简单的存储和更正信息,其应用的范围已扩大到诸如编制报告、预测人力资源需求、战略计划、职业生涯和晋升计划,以及评估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及实践等领域。诺伊等人提出了通过结构重组、业务外包、流程再造及新技术的运用来改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有效性的问题,并且还分析了常见的几种人力资源管理应用软件。

另外还有很多国内学者从其他的不同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研究:

范大路阐述了基于CIMS 的人力资源管理,指出了管理信息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及挑战。曾建权等阐述了知识经济的特征及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发展知识经济框架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和策略。常晋义的研究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主要通过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等部分组成。肖慧等立足中小企业,提出了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的思路。高翔等指出只有当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有效要素融合时,其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应用才是有价值的,并探讨了信息技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廉凯分析了企业引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目的,以及如何选择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

二、我国企业CIMS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目前来说还不成熟,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还处于比较粗糙的阶段,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篇6

前 言

随着企业油气勘探、开发工作量的日渐增加,相关的数据、档案、文档资料也正在迅猛增长。这些资料对油田来说是非常珍贵的,一旦流失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有必要建设一个高效的软件平台,将存放在档案馆/办公室/个人手里的归档范围内的文档资料(图件、报告、报表、资料)和归档范围外的中间成果文档在统一的管理平台上进行科学的组织、分类和管理,并通过有效的手段分享,使之成为群体知识和共享成果

1 系统概述

系统以确保文档与档案信息的安全、共享为原则,以文档与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文档与档案信息开发利用为目标,在建立科学、统一的文档与档案管理模式、制度和标准的基础上,尽量采用先进、适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研制文档与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加强对本企业各类文档与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编研,提高企业文档与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1.1系统逻辑结构

系统分为文档收集模块、文档业务管理模块、档案业务管理模块、文档利用模块、文档与档案利用模块、外部接口模块、安全控制模块。

文档收集模块是用户填写文档信息,上传文件,导入导出数据的工具。为了方便批输入,以FTP为底层,对通过审核的资料进行夜间批量倒入。

文档业务管理模块是部门及管理员对文档收集整理分类等文档业务的平台。

档案业务管理模块是文档与档案管理员对文档归档为档案、档案的整理、鉴定等业务的平台。

文档利用模块是文档利用人检索查询文档、借阅文档、文档审批等业务平台。

档案利用模块是档案利用人查询借阅档案,档案的审批等业务操作的平台。

外部接口模块是提供于其他系统的数据共享,包括数据的导入、导出、查询等接口。

安全控制模块是对系统内的文档、文档与档案数据的安全保密的控制,包括访问权限的设置,数据的加密、打印权限的设置、水印技术的使用等。

1.2系统接口

DDCS系统接口包括有:OA办公系统数据导入接口、SAP数据检索接口、蓝台档案数据导出接口、开发生产信息系统数据检索接口、文档数字化加工导入接口。

DDCS数字文档中心系统接口采用中间数据库与Web Service两种方式。

1.3操作环境

客户端:

Internet Explorer6.0及以上版本。

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IBM Was 6.1

      文件服务器: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SP2

      数据库:Oracle 11g

      内容服务器:FileNet4.5

      开发工具:Eclipse

1.4部署模式

集中式部署,服务器、数据库、文件存储、WEB服务、接口服务都集中在企业内部,采用B/S模式。

服务器端:

服务器:分公司与各部门共用一台或多台服务器,集数据存储、备份、管理、查询等职能于一体。

数据库:各部门数据放在同一数据库中,在数据库中根据部门独立建表,区分各部门数据。

应用软件:采用一套数字文档中心软件版本,使用通过在软件中添加组织机构,根据部门及个人授权访问。

客户端:各部门管理数据库中本部门下的数据,并做赋权处理。

默认情况下查询本部门下的文档信息。

2 系统构架设计

2.1技术架构

DDCS构建于J2EE平台基础之上,采用分层提供服务支持的设计思想,将系统划分为表现层、业务层、服务层、持久层及数据层五层架构设计,层次化、模块组件化的实现,使系统具备了最大程度的灵活度,从而能对业务需求的变化作出快速的反应,使系统具有很好的扩展性。

> 表现层

表现层即DDCS最终展示给用户的界面,DDCS以网页的方式提供各种业务供用户使用。相当于Model-View-Controller架构中的View。

DDCS表现层整合Workplace已有的功能,另外,一些Workplace没有的功能乙方根据WAT架构重新给予了开发。

> 业务层

业务层提供了各种文档、档案业务实体的操作,包括个人资料、部门文档、文档利用、待办事宜、文档中心、档案中心及系统管理七大业务应用。

> 持久层

采用iBATIS作为DDCS持久层框架,它是一种“半自动化”的ORM实现。iBATIS以SQL开发的工作量和数据库移植性上的让步,为DDCS设计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

> 数据层

数据层也即EIS层,包含了Oracle数据库、Shared File Storage、Fixed Content Device。

2.2 组织机构体系

数字文档中心采用windows active directory管理用户角色与用户,可以通过角色定义实现用户组织机构的定义,配置用户隶属于角色,实行多种管理体系与自定义权限的管理体系,以适应多变的企业文档与档案管理业务与文档与档案管理制度的更新。

3 安全架构设计

安全无价,但同时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绝对的安全又是不存在的。因此怎样在共享和安全两个方面取得一个平衡,是一个系统在设计之初就应该重点考虑的。如果在设计之初就遵从一些合理的原则,那么信息系统的安全和保密就更加有保障。如果设计时不全面考虑,消极地将安全和保密措施寄托在事后“打补丁”的思路是相当危险的!

3.1 权限体系

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都遵循所谓的“木桶原理”,木桶原理指的是:一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组成,如果组成木桶的这些木板长短不一,那么这个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应用到安全方面也就是说系统的安全性取决于系统中最脆弱的地方,这些地方是系统的设计的重点所在。

对于在企业环境中电子文件和电子文档与档案的访问控制方法,一般有三种:

> 全部禁用访问控制,通过电子借阅流程。属于“最小的服务+最小的权限来实现最大安全”

>  定制型访问控制方法。使用角色、群组、用户,针对特定操作或特定功能或特定文档与档案类型进行权限的固化。

>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方法(RBAC)。

RBAC在数字文档中心系统为主流的设计思路,使用它来解决大型企业的统一资源访问控制。其显著的两大特征是:

减小授权管理的复杂性,降低管理开销。

灵活地支持企业的安全策略,并对企业的变化有很大的伸缩性。

3.2 安全技术

3.2.1  文档格式转换技术:

通过专业的文件转换模块将用户上传的各种类型的文档自动转换成 PDF(双层)格式文件,减少了用户的工作量,统一了系统的阅读格式,也为系统后期的权限控制等做好了数据基础准备。

将系统文档的阅读格式统一为PDF以后,可以灵活运用PDF的加密技术和水印技术。使文档的权限控制更加方便、精细。

3.2.2  基于Windows Active Directory身份认证。

让数字文档系统的详细的角色设计对应AD域里的组,既获得了AD域的较为完备的安全措施,又方便管理员对权限进行添加、删除、变更等管理。

3.2.3 基于Windows Active Directory身份认证的单点登陆。

为了用户的方便以及在其他系统的挂接、嵌套,比如邮件系统中的代办事宜提示链接信息,可以直接打开,实现了系统与windows系统的集中认证、单点登陆。

3.2.4  数据加密技术

除了FileNet软件本身具有的数据加、解密等安全服务功能,可以对文档的阅读权限进行精细化设置以外,对打印、下载、复制的权限另外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根据权限最小化原则,打印、下载、复制三种权限默认都是不具备的,需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启动电子借阅申请流程,各类数据责任人审批以后,才可以打印、下载、复制,并且可以对时间进行控制。

3.2.5  放扩散技术

* 数字证书

为了使不通过正当途径得到的文件无法打开,以减少电子文档的扩散机会,从而尽量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我们采用了数字证书这种手段。

    数字证书的格式普遍采用的是X.509 V3国际标准,内容包括证书序列号、证书持有者名称、证书颁发者名称、证书有效期、公钥、证书颁发者的数字签名等.

X.509证书标准支持三种不对称加密算法:RSA, DSA, Diffie-Hellman algorithms。我们采用的是RSA算法。RSA算法:RSA是被研究得最广泛的公钥算法,从提出到现在已近二十年,经历了各种攻击的考验,逐渐为人们接受,普遍认为是目前最优秀的公钥方案之一。

不对称加密算法使用两把完全不同但又是完全匹配的一对钥匙——公钥和私钥。在使用不对称加密算法加密文件时,只有使用匹配的一对公钥和私钥,才能完成对明文的加密和解密过程。加密明文时采用公钥加密,解密密文时使用私钥才能完成.

本系统采用了证书的这种机制,用公钥对pdf文件加密,只有与之匹配的私钥才能对其进行解密,相对于用户口令加密,这种方式安全性更高。

* 水印

系统中水印的灵活应用。为了保证文档的合法性,在打印资料时,系统会自动在每页资料上嵌入登陆用户的log标识;而为了不影响在线阅读,因此阅读时是看不到水印的。

篇7

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高等职业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摘要:为了响应《中国制造2025》纲领的号召,及时了解并适应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合理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扬州地区电气类相关企业进行了人才需求情况调研。通过调研,找准了高等职业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定位,总结了企业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为后续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保障。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高职教育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结合了多个学科和技术,专业口径较宽,适用范围广泛,就业方向灵活。为了明确企业对于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情况,找准定位,确定目标,真正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办学方针,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有针对性的对江苏扬州及周边地区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1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

《中国制造2025》为我国制定了走向制造强国的行动纲领,而人才培养是实现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前提,《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了“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要求要加快培育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这就给高等职业教育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与此同时,《中国制造2025》也提出要坚持市场的主导地位,因此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也应当坚持以企业、市场、社会乃至国家的需求为标杆。只有以《中国制造2025》为纲领,以岗位、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为准绳,进一步推动改革,深化落实,全方位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社会认可、国家满意的具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背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专业人才培养的区域与行业背景

随着扬州市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目前已建成了半导体照明、绿色新能源、智能电网、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设备、汽车及零部件共5个国家特色产业基地。总投资80亿元产能为30万辆的上海大众汽车第三大生产基地落户扬州仪征,潍柴集团亚星客车有限公司、扬州江淮汽车公司、大洋造船等大型国企民企也纷纷抢滩扬州沿江区域。与此同时,扩大至整个江浙地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电子通信和交通设备制造业等均为该两省的支柱产业。《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共十大领域,其中大部分领域均涉及到了各种电气类装备制造。由此可知,扬州地区乃至整个江浙地区的支柱产业与《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重点发展领域是高度统一的。因此,未来几十年内,在扬州乃至整个江浙地区,企业、市场和社会对电气类人才需求量将与日俱增且有增无减。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可就业于各类工矿企业,如制造、石油、化工、电力、纺织、制药、食品、轻工等行业,从事电气自动化系统及设备的操作监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技术升级改造、故障抢修等工作,或从事工厂供配电设备管理、维护、操作等工作,或在技术服务型公司,从事技术合作项目的安装、调试和后期技术服务工作,也可在中央控制室、自动化产品营销等部门工作。

由此可见,具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背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广阔的就业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3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建议

我们对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江苏牧羊集团、扬州新大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纵横苏天网络发展公司、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等扬州及周边城市的30家企业进行走访调研,调研结果表明,企业对具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背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巨大,但同时,企业还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3.1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必须与行业的实际保持紧密联系,以及时满足市场、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培养模式必须形成有机的、统一的整体,让学生抱着浓厚的兴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最大程度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让学生可以将所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熟练的实践动手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应当大力开展各类校企合作项目,推进联合办学,进一步与企业维持一种持久深入且具有系统性的共赢合作,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主动发现,仔细分析,准确解决未来实际工作岗位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到实现知识技能的融会贯通,将内化的知识应用于实践,造福企业乃至社会。

3.2专业课程设置有待改进电气自动化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概念和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自动控制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等多门学科高度融合和交叉,企业对具备以上综合知识技能的复合型的人才需求很大。课程设置要进一步拓宽,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设备制造与加工、机械与电力传动及的基础知识,并且尽可能多的介绍各类控制对象和控制方法。与此同时,还应当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电气自动化新技术,以此达到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意识的目的。

3.3非智力因素培养有待加强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除了掌握必备的专业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外,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拥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协作共赢的团队意识和经济安全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并能够及时快速的适应新环境、接收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并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沟通协作的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除了传授科学知识和锻炼专业技能,还不能忽略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和实践措施

4.1以行业为标杆,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机制应当以企业需求为准绳,以实用为根本,以就业为目标。该专业定期组织教师和专家深入相关企业,进行岗位需求与知识、能力等其他素质方面要求的相关调研,根据企业的具体岗位需求和相关基本素质要求,有针对性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动态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保证以此为依据培养出的学生符合行业要求和企业需求。

该专业创新性的提出并实践了“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专任教师的导学、导能和导业的作用,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为每一位同学配备一个专业背景的班级导师和企业导师,企业导师定期进课堂、办讲座,既传授了基本的科学理论知识,又锻炼了企业实际需要的动手实践的操作能力,从而为其毕业后的顺利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依据。借此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教师的传授和企业导师的指点充分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能够及时有效的根据企业的动态需求实时进行调整和改革,充分发挥行业需求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引领作用。

4.2以实践为宗旨,调整课程体系建设本专业以企业岗位素质要求为标准,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要目的,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中心,以具体教学情境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课程体系,加强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相互渗透和彼此融合。因此本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重点选择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实用性的课程。

4.3以项目为导向,大力推进理实一体为了满足国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践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法,加大再造力度,该专业教师基于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结合来自相关合作企业的反馈和建议,与企业工程师合作,从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出发,以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案例为载体,以具体实践项目为依托,针对主干课程编写了相应的项目化教材。截至目前为止,该专业教师已主编与参编了《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维护》、《先进组态控制技术及应用》、《传感器检测与应用》、《PLC应用技术图解项目化教程》等共18部适用于高职高专教学的项目化教材。科学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紧密融合贯穿于每个具有实际背景的典型案例之中,逐步突破重点难点,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巩固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理解并锻炼其实践操作的能力。有利于毕业生更快的适应具体岗位的实际工作,锻炼培养了其利用学校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去发现、分析并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4.4以素质为终极,加强非智力因素培养《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以创新为驱动,要提高国家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这就为该专业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指明了方向,即要大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本专业成立若干导师工作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合理搭配并分组,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积极性,让学生在专任教师的引导和带领下,基于理论知识基础和熟练的实践动手能力,自主设计研发,制作专业创新作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申请创新发明专利。通过组建学生科技创新社团和创新创业中心,鼓励学生基于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勇于创新,自主创业,借此加强学生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敏感度和开发新市场的敏锐度,为其未来的发展开辟科技创新和自主创业的新领域。

5结论

在《中国制造2025》的社会背景下,根据企业与社会的要求,相应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和完善已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总结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建议后,应当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应当以行业为标杆,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为宗旨,调整课程体系建设,以项目为导向,大力推进理实一体,以素质为终极,加强非智力因素培养。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只有始终坚持以《中国制造2025》为纲领,以满足企业需求为目标,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改革,积极采取应对的实践措施,才能培养出基本知识功底扎实,实践动手技能高超,同时具有卓越的科技创新思维和突出的职业能力素质,广受企业的好评并深受社会的认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陶涛,花良浩,高宁.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J].科教导刊,2015(12).

[2]李俊秀,马应魁,王瑾.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1).

[3]周奎,成建生,高文忠.“双主体”视角下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17).

篇8

一、档案数字化管理概述

档案信息一般用纸质文档存储在档案室里,查找检索起来非常费时费力,存储空间大,维护不方便。档案数字化就是把纸质文档通过扫描、录入信息到计算机数据库中,以计算机储存档案信息,它的好处是检索快捷方便,容易实时同步备份,存储空间小,维护方便。

二、企业档案数字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数字化硬件严重不足。就硬件而言,档案数字化主要需要三类设备:一类是信息采集设备,一类是信息存储设备,一类是信息利用设备。存储设备在设备选购方面主要以数字化对象的种类和数量、数字化速度、数字化质量为依据。信息利用设备一般包括计算机、因特网、打印机、复印机等。但由于当前基层财力紧张,各地档案馆、室这些设备严重不足。有的只有少数价值不高的简易设备,很难满足档案数字化的需要。[1]

(二)档案数字化软件开发滞后。现今档案部门所使用的计算机型号不一,规格各异,各自开发、购置的软件不能乱用,并且没有一个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

(三)档案工作缺少规范化标准。档案材料的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机械性”对档案数字子化建设的标准和规范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缺乏新型档案管理人才。目前我国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无论在意识上或者是技术上都和国际的标准相差很远。实现档案资源信息化,首先要有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现代化。

三、企业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

档案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档案事业发展的一项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重大工作,它既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积极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事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由之路。同时档案数字化建设是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要求。档案部门所管理的档案目前大都停留在只对本单位形成的纸质文件的管理上,管理方法大多基于手工管理模式,对上述活动中形成的大量电子文件、电子档案束手无策,无能为力。档案部门如何在数字化网络化的大潮中求生存求发展,保存在各级各类档案馆库房中作为知识原始载体的档案实体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这些问题就使开发档案信息,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必然。[2]

四、解决档案数字化问题的基本对策

(一)加大档案数字化硬件投资力度。档案数字化首先是硬件现代化。电子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存贮信息和逻辑判断能力强以及自动进行运算等特点,在文件的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文件的接收、查找、借阅、归还,以及辩认到期应销毁的文件等档案的归档利用和管理工作。在档案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编制检索工具、内容介绍和编制内目录,还可用于库房的管理。因此首先要从硬件上配备电子计算机,提高企业档案室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逐步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局域网。使各项工作网络化,加强档案的利用,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二)加强档案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档案部门使用的计算机型号不一,规格各异,各自开发的软件不能互用,并且没有一个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由于不能互调,就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不能快捷地出版信息编辑成果,这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进程。加强电子文档资料的归档工作,利用计算机、扫描仪把纸质档案数字化,建立全文数据库,以便于检索利用。

(三)加强档案数据库建设。档案数据库是数字档案信息的组织形式,是一种特定方式组织起来、存储在计算机内、使用某种数据库管理系统组织管理的档案目录数据集合,是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企业档案管理部门要建立数字档案馆就必须加数据库的建设。

(四)配备新型档案管理人员。档案数字化最根本的还是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现代化,再先进的设备最终还是要靠人来操作。企业档案管理的能动因素是承担档案管理、开发和服务职能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是否拥有充足的、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资源已成为档案事业能否持续健康,积极发展的关键所在。首先应当适当增加承担档案管理的专职人员,明确其岗位指责和工作要求,使他们能安心在档案管理岗位上建功立业;其次是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篇9

可事实上,在小微文化企业快速发展下,小微文化企业融资渠道正在不断拓展和更新。其中不少融资渠道比传统的借贷有着更多的优惠、更全面的信息和更有力的支持。

篇10

二、供电企业如何做好档案数字化管理

针对上述的供电企业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原因可知,供电企业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对于供电企业在未来的发展来说,是十分有利的,下面将论述供电企业应当如何做好档案数字化管理。

1.电力企业单位负责人重视档案数字化建设要想在电力企业中做好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应当要求电力企业单位负责人重视档案数字化建设,这是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在电力企业得以实施运用的前提。电力企业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要电力企业单位负责人重视档案数字化建设,为实现电力企业档案数字化建设创造条件,这样才能使档案数字化建设能够在电力企业中得以有效的实施。那么作为电力企业中的负责人应当如何重视档案数字化建设呢?首先,电力企业单位负责人应当重视企业档案管理团队建设。作为电力企业的负责人,要想加快企业档案数字化建设,首先应当重视企业档案管理团队建设,即配备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水平,加强企业档案管理。除了聘请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外,还应当注重对企业原有档案管理人员水平的提升,定期对电力企业中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其次,电力企业单位负责人应当注意协调各个部门之间关系,促使各个部门协助档案部门进行各项管理工作。除了应当配备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外,电力企业单位负责人还应当注意协调档案部门与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要求各个部门支持档案部门的工作,加快企业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的步伐。

2.建立电力企业档案数据管理库除了电力企业的单位负责人应当重视档案数字化建设外,还应当建立电力企业档案数据管理库,这也是加快电力企业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重要的一步。那么应当如何建立电力企业档案数据库建设呢?首先,应当建立电力企业档案目录数据库。要想建立电力企业档案数据库,应当建立电力企业档案目录数据库,将电力企业中档案类别,档案分号,档案名称等登入电脑中,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电力企业档案目录数据库。这样不仅有利于电力企业员工及时的查询相关的档案资料,还有利于对电力企业中档案的管理。其次,应当建立电力企业档案状态数据库。除了应当建立一个电力企业档案目录数据库外,还应当建立一个电力企业档案状态数据库。即把电力企业中各个新的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到这个档案状态数据库中。这样不仅有利于电力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及时查询最新的档案数据信息,还能够给予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充足的时间将各个档案信息准确的分类到各个档案库分类中。

3.提高电力企业全体员工的档案数字化管理意识除了上述的两点外,提高电力企业全体员工的档案数字化管理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加快电力企业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非常重要的一步。那么应当如何提高供电企业全体员工的档案数字化管理意识呢?首先,作为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以身作则,提高自我的数字化管理意识,管理人员应当意识到促使企业档案数字化建设对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未来的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电力企业管理人员有了这个意识,电力企业中其他的员工才能够参照这个标准要求自己,提高自我的档案数字化管理意识。其次,作为电力企业中的员工,应当提升自我要求,提高自己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意识。意识到促使电力企业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不仅需要企业的推进,同时也需要员工有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意识,明确企业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员工应当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不断的提升自我专业水平,不断的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供电企业逐步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并且促使供电企业提高自身档案数字化管理水平,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断的突破,长期据于不败之地,进而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篇11

一、油田企业数字化的基本概念

何为数字化?数字化就是将很多多变、冗杂复杂、难以分析的数据转变为可度量、方便理解分析的数据、数字,再运用这些数字、数据来建立适当的数字化模型,然后引入计算机当中,形成一定的管理系统,这便是数字化的基本形式。那么,石油企业的数字化当然就是把油田企业中很多复杂难以分析的数据转变为可度量的数字、数据,把这些数据输入电脑中形成油田企业数字化有关的专门系统,进一步促进油田的开发、石油的开采与油田企业数字化的管理,从而,使油田企业跟上科技发展的潮流进行良好有序的发展。

二、油田数字化管理建设的基本内容

1.油田数字化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数字化的管理主要是运用于计算机网络,电子通信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管理技术,油田信息化管理实质上也就是一个连接油田井下和地面信息,双向传输信息和处理各种信息的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系统。让在地面上的人员了解井下石油项目的情况,从而更好的实施计划管理,勘探石油情况,评估石油质量,与井下人员更好的协调工作,完善配合,从而研究怎样开发油田,开采石油,对整个油气资源数据的了解和数字化的管理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加上数字化管理有遥测、虚拟现实、智能完井和数据集成的关键技术,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了油田开发石油生产的成本,提高了是由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石油企业数字化的管理其实也是分成了三个层次的,第一个层次主要是针对单个油井项目的开发,单独的采集信息以及进行简单的数字化管理。第二个层次是中段石油开采与油田开发的数字化管理,其中数字化管理是双向的,让地面人员和井底工作人员互通信息,比上各层次更有深度一些。第三个层次针对的是后续石油的储存管理以及如何营销等决策管理。

2.推进油田企业数字化管理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要想切实推进油田企业的数字化管理应该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首先,油田企业应该具备了解油田数字化管理的人才,组成一个优秀并且专业的团队。其团队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他们可以利用头脑风暴的方式选择出来合理的检测点,从而也可以确定出监测点的数据。检测点数据对于油田的开采来说是比较重要的资料,在油田数字化建设中需要将检测点进行统一优化分析。其次,其数字化管理的平台要不断升级优化。数字化管理平台如果一直停留在最初的阶段,一定是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与科学的进步,然而管理平台的建设与油田的开发、管理、储存环保工作息息相关,根据油田开发的工艺路线、安全环保要求上来看,管理平台的升级优化是必然的行为。然而油田应该采用效率更高、反应更快、成本更低的实用性数字化管理平台,不要盲目追求高端的数字化产品,此种行为无异于舍本逐末。数据采集工作需要实施二十四个小时的储存、探究、分析,及时完成数据分析的结果对数字化管理的效率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石油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一直停留在最初的科技水平,那么此家石油企业发展定会停驻不前,甚至倒闭。因此,石油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的逐步优化是很重要的数据管理平台升级的正常化,其应用系统的使用就会更加的正常化。数据化管理系统的优化逐步统一了各大系统的部署情况,提升了系统的优越性,同时也缩小了储存空间,使应用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也是推进油田企业数据化管理的必要条件之一。最后,油田企业数字化管理流程要时常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创新可以实现更高的工作效率,创造更方便的工作流程,也可以打造更舒适、更活跃的工作氛围。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好处不言而喻,只有时常创新数据化管理,才能保证石油项目有效率的开采,提高油田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水准,保障项目的协调性,以便于用较低的成本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油田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基本内容

1.油田数字化管理的数据收集技术

不同于早期的人工收集信息有很多缺点与弊端,现在的数据处理主要是有专业的电脑的系统,具有专业性、准确性、时效性的特点。油田生产时的关键数据主要利用温度变送器传达,可以通过传感器与测量仪器等设备进行收集数据,如此便可以更准确的了解油井和油田项目的情况,不像人工采集时那么费时费力,油田数据化管理更加方便、快捷。所以油田数字化管理的数据采集技术更好的进行了油田数字化的管理。

2.油田数字化管理的数据识别技术

此类技术就像是数学学科的验算,因为,石油产业就必须像数学一样,其数据必须要精准无误,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我们将数据采集完成后必须要进行数据的识别,在数据化管理中也有一套识别数据的第三方软件系统,通过此系统来验证之前采集的数据是否精准无误,然后进行加工处理,控制生产项目,采集项目的安全。其中一项数据识别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直观的看到数据的状态,在计算机数据对应上可以把采集到的数据用直方图或者饼状图的形态展现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把作业做到稳定安全与无误,这也就是数据识别的示功图智能识别的特别设计。然后,还可以更深度的把示功图与标准图对比来深入分析,最终得出比较准确的工程情况,这样可以提高相关工作者的注意程度,让他们认真负责的进行施工,保证油田项目的顺利开展。

3.油田数据管理远程控制技术

为了提升劳动生产效率,降低劳动者的工作强度,油田数据化管理就采用了远程控制技术。远程技术的基本作用体现在远程控制抽油机的启动和停止,可以远程调配输油作业,通过远程视频技术也可以看到没员工工作时的画面。管理者可以通过视频画面监督工人们的工作情况,在工作现场实施开展或停止,进一步提高了油田项目的安全性,从而加强了管理者的管理力度,以及提高了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另外,远程控制技术还可以及时了解工作环境的异常情况,从而作出较快、较合理的解决方案,或者是对工作者进行语音提示或者警告。如今社会,数字化管理技术在不断并广泛运用于各个行业管理之中,石油企业当然也不能落后。数字化管理也是各个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管理模式,油田企业作为资源的主要来源,也是中国经济的资源基础,更要抓住此次契机,转变好自身的管理方式向数字化管理进军,以促进管理技术的发展。要积极搞好石油企业数字化管理的建设,切实发展好石油资源企业,提高其管理水平,促进我国石油业正常、顺利、有效率的发展与进步进而加强我国国民经济的提高。

作者:陈静 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政策研究室

参考文献:

篇12

(二)档案信息数字化使档案部门能够摆脱库房式管理方法。档案的排列完全虚拟化,按照设定的软件程序进行整理排序而输出,有利于提高信息的收集和使用效率。对于珍贵的档案文献或档案原件处于易损或变质状态时,经数字化后,可制作视读替代品,将原件完好保存。

(三)数字化管理采用先进的数字化存储技术。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的迅猛发展,档案信息总量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造成档案库房拥挤、保管困难。而数字化信息主要存储在光盘、硬盘和软盘上,它们具有存储密度高、使信息存储密度高,存储量巨大、性能可靠、易用性好、存储成本低、多媒体融合等显著优势,节省储存空间,受到了普遍欢迎。

二、电力企业档案数字化管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电力企业单位负责人重视档案数字化建设要想在电力企业中做好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应当要求电力企业单位负责人重视档案数字化建设,这是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在电力企业得以实施运用的前提。电力企业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要电力企业单位负责人重视档案数字化建设,为实现电力企业档案数字化建设创造条件,这样才能使档案数字化建设能够在电力企业中得以有效的实施。电力企业单位负责人应当重视企业档案管理团队建设,除了聘请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外,还应当注重对企业原有档案管理人员水平的提升,定期对电力企业中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其次,电力企业单位负责人应当注意协调各个部门之间关系,促使各个部门协助档案部门进行各项管理工作。除了应当配备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外,电力企业单位负责人还应当注意协调档案部门与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要求各个部门支持档案部门的工作,加快企业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的步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