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6-27 09:32: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德育课程的特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德育课程的特点

篇1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是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德育教育的要求而开设,具有目的性强、针对性强以及实践性强等特点。开展好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有利于国家农村小学教师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 德育课程 构建 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1-0038-03

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是国家统一从农村招收的免费师范生,以“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方式来培养农村小学教师。从2010年秋季开始,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就有了第一批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本文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着重研究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的构建及特点。

一 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的构建

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大的方面,即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历史方面,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门课程;理论方面,开设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三门课程;形势与政策是每个学期集中开设的课程。

1.课程开设时序方面:遵循学生自然成长的规律

从德育课开设的时间上来说,遵循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自身发展的特点,考虑到学生刚入学时才十五六岁,正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在形成与逐渐成熟的阶段,所以,最先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然后,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读史才能鉴今,特别是近现代史的学习,因此,接下来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

理论方面的课程被安排在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的后续阶段学习,这样的安排容易给人造成错觉:“理论不是很重要。”理论是指导我们前进的方向,其重要性对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生一样的毫不例外,为什么安排在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的后续阶段学习?主要是依据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自身的特点而确定的,学习理论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需要一定的人生阅历与理解力,若太早开设,则学生理解不了,老师讲起来也很费力。考虑到这一点,将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理论方面的课程放到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积累与经验积累后再学习,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2.德育教学内容方面: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年龄小,可塑性较强,也正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在这一人生转折时期,会觉得很迷惘、很困惑,也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如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的影响,对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产生很大的冲击。

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离开父母走进大学独立生活,需要单独面对生活学习中的许多难题,遇到疑惑的时候,父母不在身边,更多的是寻求老师与同学的帮助。但同学的认知能力也有限,因此,更需要老师的引导,特别是思想政治课老师能在思想上解开学生的心结,拨开云雾,引导学生走上正道。

怎样“以人为本”,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真正将德育课的学习作为改造自己的工具,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第一,德育课堂上引导学生不断进取。初中起点六

年制本科师范生的德育课程,重在育人,而不能光强调理论体系的构建。要在应用德育理论的过程当中,努力避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时代、脱离社会的倾向,要将理论运用于中国的客观实际当中,将理论作为一种工具,来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来探讨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而不是将作为教条,而只是要求学生背诵书本上的条条框框。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在“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的课堂上,同学们到课率高,精神饱满,学习态度认真,期末考核绝大部分同学都能通过,还有一些同学成绩优异。平时,都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课堂讨论也很积极。我们继续深入调查,有一部分同学确实是因为德育课有吸引力、有说服力,引起了学习兴趣;还有一部分同学则是因为学分机制,由于德育课所占的学分很重要,为了拿学分而认真学习,并没有从心底里认同德育课程的学习。前一种学习是值得提倡的,能让学生收获更大。后一种为拿学分而学习的,只是一种表面上的认真学习,在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帮助不大。

第二,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正确引导学生。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的课外活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且与所学课程的内容非常吻合。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的实践教学活动为例,可以布置学生看《建党伟业》《伟人》等红色影片,看后请学生写影评与感想。也可以围绕一个中心,请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围绕“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践行”为主题,请学生课后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并写出实践调查报告。也可以布置学生参观当地红色旅游景点,自拍照片,并做出课件,将成果上交老师,优秀的还可以请同学们在全班同学展示。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乐在其中,在玩中学,接受良好的熏陶与教育。

3.德育教材方面:编写针对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的专门教材

至今为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对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的针对性教材,只有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这两门课程,他们是为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生量身定制、专门编写的教材;而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则是国家统一的教材,六年制与四年制同学一起使用,德育课任课老师必须根据初中起点六年制师范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把握好因教育对象的不同而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4.教学手段方面:需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在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都能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学生也很乐意接受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进入高校时都未成年,思维活跃、可塑性较强,他们在课堂学习上思维非常活跃,爱问问题、好答问题以及讨论热烈等。所以,这就需要任课老师好好引导,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创造机会多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若教学手段死板则会产生反面效果,造成学生好冲动、爱感情用事,课堂上很难静下心来学习理论知识等不良习惯。

二 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的特点

从上面所述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构建来说,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也体现了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自身的特点。总结起来,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目的性强

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的目的明确,就是要为广大农村培养优秀的小学教师,培养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培养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才能真正扎根于农村,真正喜欢自己的教师职业,才能待得住、留得下,并且干得好。

2.针对性强

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针对性很强。德育教育不能老是唱高调、放空炮,老师骗学生,学生骗老师,到头来是自欺欺人,谁也骗不了谁,谁也从中得不到任何好处。只能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地教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做一名新时代品学兼优的大学生。特别是在六年的本科学习中,能够在政治上过硬,业务上合格,学到本领,为今后走上农村教师岗位,做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农村小学老师。

3.实践性强

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实践性很强,一方面,体现在对任课老师的要求上,“身教重于言教”,老师自身的行为与信条比老师在讲台上所讲的理论更有说服力、更让人信服。老师若在台上高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而在实际生活中奉行的却是享乐主义的腐朽人生观,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样的教育是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的。

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的要求上,要把他们培养成面向农村的优质教师资源,而“目前,我国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着教师年龄老化、知识老化、学历偏低、数量不足、优质师资流失严重及师范生‘下不去’‘留不住’‘干不好’等问题,教师队伍建设面临严峻挑战。”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应运而生的。我们经常说培养与选拔人才要德才兼备,而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教育就是着重培养具有高尚道德与崇高职业操守的农村小学老师。

三 启示

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德育课程的教育方式方法还有待改进,有的教育方式方法没有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心理,也不符合时代的变化,表现在:一方面,思想僵化,不能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一味地迎合时代而放弃了原则。这两种现象的存在使得我们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篇2

本文阐述了在“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下的自我创新能力培养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过程实践之间的关系。通过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树立创新精神和创新过程实践,最终达到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于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而且也适用于其他学科的实验教学过程,具有普遍性意义。

1实验教学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一方面,大学生主要通过应试教育的模式升入大学,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虽然已经意识到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但总体上还缺乏发明、创造和创新的根本意识,多数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存在松懈和享乐主义倾向,对发明创造没有迫切的追求和渴望,因而缺少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本观念。主要表现在创新思维不够,深入努力思想缺乏,拘泥于幻想空间,不关注解决问题的焦点。大学生追求创新,希望获得创新能力,但行动上不能落实,主动性发挥不够,欠缺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大学生的行知反差妨碍了创新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析,轻综合;重个体,轻协作;重传统,轻创新等问题,在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中依然存在,虽然我国高校已普遍重视对学生在动手实践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造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但在方式方法、内容内涵等诸方面缺乏经验和不足,因而收效不甚满意,对大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素质提升的作用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程度。例如,如何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充分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等。在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世界发达国家已形成了独特的实践教学模式,例如英国“三明治课程”方式、美国“合作教育计划”模式、德国“双元制教育计划”制度、日本“产学合作”形式等,这些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参考经验。国内北京大学实施了“元培计划”,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济大学致力于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KAP培养模式;武汉大学提出了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三创教育”的多元化培养模式。这些模式的运行和结果为国内其他高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创建于I960年,其前身是南京气象学院,是一所享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的我国最早的气象类专业院校。1999年,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创建,现有学术硕士学位和专业(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多年来为国家、地方环保和气象部门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应用人才,尤其是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交叉领域人才的培养,形成了以大气环境为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体系。近年来,借鉴了国内外在实践教学自主创新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在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体系建设和模式实践中,围绕国家环保产业的需求和发展,围绕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国内和江苏省学科特色建设中的定位,实施了环境工程专业“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下的建设与模式实践,成功地探索出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特色的发展之路。

围绕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理念,首先全面修订和改革了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增设“环境-气象”交叉特色课程,加强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完善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明确了拥有全新自主创新能力的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特色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①通过搭建“共性培养”和“特色培养”两条主线,贯彻我校“全面支撑、创新引领,主动服务中国气象事业”指导思想,突出了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环保领域的工科特色,开辟了在气象领域交叉应用的领地,同时巩固了环保行业渊源;②通过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进一步开拓和完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载体;③围绕实验、实习和实训等环节,构建了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在过去几年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我们构建的应用型人才“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体系,获得了校内外广泛好评,并力争将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先进、能够影响海外”的环境工程研究与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2“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下的自我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2.1自我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敦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潜能,尤其是年轻的大学生,托尼"E赞是英国智力研究人员,在他撰写的《大脑第一》一书中指出,每个人具备的九个方面的潜能,通过训练,这些潜能是可以被开发的。在这些潜能中,第一个潜能就是创造潜能,如何让创造潜能发挥出来,需要有计划有智慧的引导和训练。在“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下,我们有意地让每个学生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知识点关联起来,首先使他们能够了解自己,把握兴趣,内心平和,激发潜能。只有每个人了解了自己,把握兴趣,才能内心充实,创造潜能才能被激发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同时也培养了每个学生的自信心,而潜能的激发和自信心的树立是在有目的的引导和训练下展开的,是在“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中设置的。

被誉为俄国“教育心理学奠基人”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自我创新的重要动力因素,当学生的潜能被激发,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欲望,就会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即产生动机,并积极探求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这是我们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意识的过程,创新意识是拥有自我创新能力的基点,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我们可以发现,潜能需要激发,可以和兴趣结合,能够树立创新意识,涌现创新思维;有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就会不断地产生兴趣和维持兴趣,从而创造潜能就会不断地被激发,形成了良好的循环。在此循环过程中,就会养成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就会树立健全的创新信念,从而为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打下基础。在我们“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下,由此形成了“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的新型模式。

实验教学过程是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最为理想场所,因为这个场所最有利于学生将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知识点关联起来,能使学生产生欲望,形成意向,提出设想,激发创造潜能。在具体的过程中,可以设置问题情境,也即孕造一种特殊的氛围,这种氛围能够促使学生在兴趣与知识点之间发生激烈碰撞,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知欲望的火花4。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应该是生动直观、富有启发性。其手段有:直观演示产生问题、实验现象提出疑问、动画仿真展示结果、案例分析和科学预言,等等。其过程是: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原理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过程,内容真实、过程形象、现象生动。因此,通过问题情境设置过程,唤起学生兴趣,从而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2.2自我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对立创新精神

拥有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不等于完全具备了自我创新能力,在创造活动中还需要胆量、勇气、智慧、决心和意志,不满现有,敢于质疑,敢于去旧求新,这就是创新精神。仅仅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是不够的,同时必须赋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就是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刻意求新的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H。苹果公司前CEO乔布斯是当代最富有创新精神的典型代表,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创新者,人们如此地怀念乔布斯,不仅仅是他的产品为人类带来了便利的和革命性体验,更在于他拥有的那种全人类共同珍视和稀缺的财富:创新精神和富有想象力的心灵。《福布斯》每年全球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排行榜,将公司市值和创新精神关联在一起,这一指标称之为创新溢价。可见创新精神在自我创新能力培养中有多么的重要,创新精神是自我创新能力的基石。在我们“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计划中,我们引导和教诲学生不仅仅满足已有的书本理论和实验方法,更需要勇于打破固有框框,不再唯书唯上和盲目效仿,敢于质疑权威。但同时教导学生,拥有创新精神首先需要遵循客观规律,而不是胡来,要符合客观需要,而不是为我是用。学生必须知道新颖、独特是创新精神内涵的体现,但同时受到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制约。这是“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下的创新精神培养模式。

在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过程,实施“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下的创新精神培养模式,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信息加工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用技术能力、表达能力等,还要求具备综合分析能力。具体体现在: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要求每个学生提交综合分析结果,即由此所得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问题、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等。这样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胆量和勇气不断地得到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不断地涌现,创新精神不断地得到灌输,创新的意志得到锻炼。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对实验路线进行了合理的修改,有的学生提出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成为了本学科发展的亮点,有的还申报了国家专利,获得了很大的成效。总之,在自我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使学生树立创新精神是十分必要和尤为重要的。

2.3自我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主重创新实践过程

创新实践过程就是创新活动实施过程,是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实现的过程,其中需要创新精神的支撑,因而创新实践过程是自我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同时,创新实践过程也是检验是否具备自我创新能力的过程。在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注重“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下的创新实践过程,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身潜能的挖掘,把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寓于实验的各个环节之中,这样就会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必须注意到,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实现需要有意识的规划和设计的,在“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中,我们有意识地规划和设计了创新实践过程,设置了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创新新模式-多维迂回式实践过程。

在这种模式中,我们首先根据实验原理与要求,规划与设计实验意境,在这一步骤中,目的是将学生的兴趣点和知识点关联起来,并能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由于学生的兴趣点各不相同,因此要求具有相同或相近兴趣的学生组成小组,实验意境可以是多个,但实验意境获得应用必须满足在实验室可实施可行的原则,同时达到实验要求,此步骤需要迂回多次。一旦有了实验意境,就可以进行问题情境设置,通过多种手段体现问题情境,提供多个问题的情境,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确定后开始设计实验路线。在此步骤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实验新构思与新思路。设计的路线可以仿照原有的路线,也可以是全新的,如果设计的路线不合理或不可行,可以回到前一步重新设计或重新选择问题情境,直至达到一个合理、可行的实验路线为止。确定了(新的)实验路线(其中包括实验仪器和设备、实验步骤等),学生可以开始实验,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在此过程中,需要提出为什么等问题,并作出回答和解释,迫使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如果比较和分析的结果不合理,需要找出原因,再迂回至上一步,直至得到合理的回答和解释,最后得出结论。在这样的多维迂回式实验创新过程模式中,学生要得到一个理想的、崭新的结果和结论,首先需要透彻地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这样,首先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其次,理想的、崭新的结果和结论的产生必须有创新,必须掺入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可见,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关键,重点在过程。原理和过程不透彻,新的构思和路线无法产生,崭新的结果和结论无从谈起了。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理解透彻,但不进行深层次构思,不会提出新颖的问题和满意的解释,也就得不到一个理想的崭新的结果和结论。在这种模式下,多维迂回实际上是允许学生实验有失败。因此,学生通过多维迂回式实验创新过程模式,学生自我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升。在这种模式下,有的学生提出了很多奇思妙想,有的学生变成了创造发明。在多维迂回式实验创新过程模式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学生的实验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在此列举一个案例,在大气污染物控制工程实验-净化和回收酸性气体(SO2、NOx、CO2)实验中,我们设置了各种实验意境和问题情境,提供各种塔器吸收柱、膜接触器等净化设备,溶液再生方法有热再生、真空再生和惰性气体再生等,要求学生设计净化回收装置流程,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学生设计出来的流程有:一段吸收一段再生;一段吸收二段再生;二段吸收一段再生;二段吸收二段再生;塔膜混合吸收;热-真空混合再生;混合多段吸收混合多段再生;等等。在这些构思和设计中,包括单一式流程和组合式流程,组合式流程与单一式流程比较,组合式流程虽然复杂,需要独特的构思和深层次思考,组合式流程易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在多维迂回式实验创新过程模式下的大气污染物控制工程实验的一个实验中,学生就可以一方面学习和巩固了吸收法净化和回收大气污染物的知识,另一方面,掌握了多种工艺流程,并创新出节能降耗新流程。

篇3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一般指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通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和知识融通的人。雅斯贝尔斯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让人智力成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有别于一般的传统专业教育,当前高职院校往往更强调实用性,轻理论重实践。但是,我们不需要没有思想只有机械动作的人,而需要全面发展,有自己思想、独特思考精神的人。可见如何科学高效地实施通识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澳大利亚作为世界上职业教育体系最完善的国家之一,分析借鉴澳大利亚通识教育课程的理念、内容和管理模式,对新形势下我国通识教育课程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一、通识教育的概述

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他提出“通识教育是一种综合性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为学生在学习一种专门知识之前打下基础”。20世纪初,通识教育成为国外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1943年,哈佛大学进行课程改革,随后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指出,通识教育培养学生有效思考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判断的能力和对价值的认知能力。1979年发表的《哈佛大学关于核心课程的报告》明确教育目标是“培养一个有教养的人”,从中可以看到自由教育的影子:对理智的推崇、对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国通识教育在近代萌发,仍然保留中国传统以德为先的伦理道德思想。民国初期,先生提出培养“硕学闳才”,说明了大学培养全能型人才的目标。20世纪30年代,学校过度重视专业教育的弊端日益凸显,很多有志之士积极呼吁实施通识教育,例如清华大学梅贻琦对通识教育提出的观点:在大学中应首先进行“知类通达”的“通识”教育。“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而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20世纪90年代中期,高等教育改革中“拓宽专业,淡化专业,加强基础,注重融合”的呼声越来越高,通识教育课程越来越得到大学的广泛关注。1998年,我国的通识教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其中文化素质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

二、澳大利亚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分析

(一)始终将服务学生终身发展摆在首要位置。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课程理念是通识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决定着通识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实现。澳大利亚通识教育先后进行了多次改革,首要问题就是关于通识教育理念的讨论。TAFE学院在制定通识教育课程中,始终保持贴近行业发展需求,服务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特色。澳大利亚通识教育委员会明确指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理性思考和批判性的判断能力,培养成为有教养的人、合格的公民,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生活的挑战。通识教育的作用在于架构学习与生活之间的桥梁,重视方法的基础性和现实问题应用性之间的结合,教会学生分析问题、明确个体社会职责的方法。通过实施通识教育,帮助学生理解世界的复杂性,使他们在21世纪过上反思性和有意义的生活做准备。

(二)形成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模式。TAFE学院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两种模式:分布模式和核心课程。分配模式是将现有课程划分为若干个领域,要求学生从不同领域中各选一两门课程,修满规定的学分。核心课程则是重构课程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形成不同的学习和研究方法。总体看,澳大利亚各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虽然不尽相同,但是仍有较多相似之处:其一,通识课程普遍集中在大学一、二年级,课程选择自由度大且内容丰富;其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敢于走出校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三,采用学分制考核通识教育学习,一般不少于45学分,例如技艺类20学分,学识类25学分等。

(三)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管理体系。TAFE学院通识教育课程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课程委员会、选修办公室和辅导中心。其中课程委员会成员主要由教授、行业企业专家和教师组成,负责通识课程的设计、审核和修订。选修办公室是课程实施的关键部门,由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直接领导,功能包括汇编课程手册、课程调整、保存学历档案和汇集学生资料。辅导中心主要为学生提供有关通识教育方面的各种咨询工作,特别为新生提供各种学习上的帮助,包括个别辅导、讲座和辅教学等。学习过程中,学生可随时将遇到的问题反馈到辅导中心,工作人员会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辅助计划,及时协助联系辅导人员,约定辅导时间,担任辅导的人员能够获得一定的报酬。这种个别辅导有很强的针对性,特别在数学、写作和外语等方面效果显著。

(四)建立了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为了保证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澳大利亚TAFE学院在实施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制定了详细的评价标准。具体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必须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二是必须具备正确的判断鉴别能力;三是掌握多元的文化知识,具有广阔的视野,能够正确了解自身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内在价值;四是了解道德和伦理问题,在作道德选择时具有正确的判断能力;五是在某些知识领域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一)高度重视通识教育的核心价值,变“套餐式”课程为“拼盘式”课程,满足学生选课的多样化需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通识课程设置中存在一个很大误区,简单地将专业以外的课程列入通识教育,例如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外语、计算机基础等,课程数量较多且缺乏特色。因此,必须改变以往将通识课程看成“简化专业课程”的现状,着力塑造通识教育的核心价值,培养学生多样化思考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同时,学校要不断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建立和完善通识课程选课平台,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满足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选课需求。进一步加大优质课程资源整合力度,以学分考核为标准,赋予学生更大、更多的选课自由。

(二)建立健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流程和管理体系。高职院校要充分借鉴澳大利亚通识教育课程中有价值的管理经验,建立“校通识课程委员会――系部通识课程委员会――专业通识课程委员会”三级管理体系,其中,专业一级委员会主任由专业带头人担任,成员由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系部一级委员会主任由分管教学的系主任担任,各专业带头人组成委员;校一级委员会主任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委员由各系部主任、行业企业专家、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任何通识教育课程的增设或改动,都要逐级申报、逐级审核,投票通过后方可实施,切实改变通识课程缺乏特色和亮点的现状,形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通识课程新体系。

(三)构建“四位一体”的通识教育支持体系。职业教育一头连着企业,一头连着教育,教育教学必须体现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通识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不断完善教学保障体系,积极构建由“学校、教师、学生和行业企业”组成的支持体系。学校方面,不断优化完善通识教育综合管理机构,切实保障通识教育的有效实施;教师方面,加大通识教育课程的培训力度,形成“课程开发――课程实施―效果评估――内容优化”的工作机制;学生方面,引导学生重视通识教育学习,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学习情况跟踪调查,如通识教育模式、课程内容等情况。行业企业方面,积极参与制定灵活多样的通识教育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求。

(四)形成特色鲜明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每所高职院校都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积淀,通识教育课程应该体现“符合学校特色、发展学生特长”的优势,各具特色,各展所长。正如前哈佛大学校长博克所言:“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仅仅符合自身的需要,不是其他学校的模范,更不是全国教育的蓝图。”因此,高职院校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过程中,必须摒弃模仿国外课程模式、盲目增开通识课程等方面的不足,紧密对接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优势,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和内容,真正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宋尚佳,王希标.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论与模式[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2]孙丽花,刘立新.高职教育下通识教育的课程构建与探索[J].职教论坛,2013(14).

[3]张亚群,刘毳.梅贻琦与清华大学通识教育实践[J].大学教育科学,2011(4).

篇4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连接学生与知识的纽带,还充当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角色。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传统的教学内容与形式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这样,不仅实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与实践发表个人看法。

一、小学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

(1)教学目标整合性。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依据和一节课成功与否的行为起点,教学目标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这一节课的成败与课程目标的达成。如今小学语文新课程强调的重点不同于以往,教学目标具有整合性,不像从前每个目标是孤立存在的,之间没有相互关联。这主要表现在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组合、过程与方法的有机组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组合。不难发现,通过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求教师要兼顾每个方面,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深刻理解作者的深意,同时记住作者心目中美好等的形象。

(2)教学内容开放性。美国教育家说过:“一个人要成为优秀的教师,那他必须是一个具有创造力,向前看的人,一个进步并且富有新思想的人。”开放性语文教学首先需要教师教学思想的开放。新课程理念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开放性的胸怀。如今的时代不比从前,即便是小学生,铺天盖地的信息已经让他们目不暇接,所以,在讲授语文课的时候,单单依靠课本上的知识已经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了。以语文课为信息之源向外延伸,尽可能多地引进与之相关联的信息,展开立体式教学,以此来强化学习,但是中心必须是课文本身,最后才能把课文吃透,让学生得到知识。

(3)教学方式互动性。教学方式互动,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实施最大的变化体现在课堂上,从前那种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不见了,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的气息,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从前那种“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课堂气氛活跃,热烈而不喧闹,争辩而又温馨,师生间以平等的心态相互交流、沟通和补充,教师没有了居高临下的姿态,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彼此间交流着情感、体验和观念,最后达成共识,学生真正学到了知识。

(4)教学过程活动性。新课程教学理念倡导学生参与进课程中来,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更应如此,因为小学生活泼好动,如果仅仅是一味、死板地讲课,就不能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要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让学生参与进课文中来,融会贯通,就能够更好地让他们掌握知识。

二、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方法

(1)注重积累与感悟。新课程标准实施后,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积累与感悟。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语文成绩,要通过对平时知识的积累来实现的。因此,语文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不应停留在表面上,而应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探讨。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还能巩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比如语文教师应在阐述文章内容的同时,渗透关于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并引导学生注重对说明文知识的积累与感悟。

(2)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在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中各种需要的情绪表现。新授课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我也从多年的小学教学中,深深体会到: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前提,教师的关爱是积极参与学习的动力,正确评价学生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有效措施,要获得教学成功,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就是外因条件,学生就是内因根据,教师的教学只能通过学生的学起作用。

(3)注重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的教学模式给语文教学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也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不仅是丰富语文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同时还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有效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感人场面,从而促使学生切实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4)注重加强横向思维训练。一直以来,我们都非常重视思维的深度发展,忽视思维的横向训练,随着课改的深入,大家慢慢认识到了横向思维的重要性,鼓励多种解题策略屡见课堂,这样学生的思路就变宽了,大脑变灵活了,创新的积累也就深厚了。就老教材而言,涉及对横向思维的训练是比较少的,对课堂中的重点问题,我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还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去思考,多方法解决问题,想方设法拓宽学生思维的宽度。这样的学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大有裨益。

总之,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参考文献:

篇5

《建筑工程概预算》是我校建筑工程系各个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地域性都很强的课程,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教好这门课程,必须改变以往只侧重于理论教学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的实践环节,加强实际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1、现有的学生特点

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录取成绩普遍偏低,甚至有些是低于线下几十分进来的,这些同学大都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差,对学习的兴趣不高,上课的积极性不强,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配合兴趣较低,来课堂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应付辅导员或老师的点名或学校的检查。

2、现有的教学特点

因为系中的教学资源有限,老师的教学经验不足,所以在很大情况下,为了安全起见,大多老师都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师扮演讲解者的角色,使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缺乏活力,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没有结合本地区的现行定额及取费程序,脱离当地的实际情况,造成教学空洞、乏味,结果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仍然不会使用当地的建筑工程定额。

3、建筑工程概预算与前导课程的关系

建筑工程概预算这门课程,与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图实例讲解、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经济、建筑施工组织设等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必须学好与之相关的各门课程,具有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而我们的学生往往不具备这种良好的基础,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实行的“2+1”教学模式,导致很多课程是同步学习,另一方面是学生在这些前导课程中缺乏足够的基础知识,给本课程的教学带来难度。难点之一便突出地表现于识读施工图、设计文件方面。解决了识图这一关,编制预算会顺利很多。

4、改革的目标

使学生熟悉编制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造价软件的实践应用,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不断钻研、自我创新的能力在当前的课程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这门课程进行一定的教学改革就显得非常必要。

5、改革的方法:

5.1 收集图纸

由于我们现在《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所用的教材都是外省编制的,课本上相关的例题所讲的施工图预算计量方法通常是按照全国统一定额的计量方法来讲解,而套用的定额是参照外省的定额,不符合地域性的特点。所以我们必须以系为单位,向设计单位收集一些适合于教学所用的简易但又具有代表性的图纸,例如:门卫、低层的小型教学楼、办公楼等,然后由任课老师统一进行预算编制,作为教学指导学习用工具。

5.2 理论知识简要介绍

关于工程造价的理论知识,在学生听来相当无趣,所以上课时他们要么不来,要么就是在课堂睡觉玩手机,而仅仅一句我听不懂就把老师打发了。所以争对这些与基本建设相关的知识、工程造价费用的组成我们大可以作简单的介绍,利用四分之一学时就可以,而把重点放在一般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这一章节上。

5.3 与造价软件相结合

与造价软件公司,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与造价软件发行公司,比如广联达、晨曦、鲁班等常用造价软件有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样在讲一般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这一章节时,我们就可以把课程安排在机房上课,由老师根据造价软件的应用,教会学生编制施工图预算。具体安排如下:

首先:根据造价软件在福建省的应用情况,我们可以安装《广联达计价软件》或《晨曦清单计价》,教会学生按专业建立工程项目台账,学习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学习《福建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2005版)当中对于一般土建工程量计算规则的规定。

其次,根据我们收集的工程施工图,先让学生熟悉整套图纸(从设计说明开始到结构施工图),大概需四个课时。

然后,计算工程量,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定额顺序(从土石方工程到脚手架工程)学习工程量计算规则,结合图纸,计算工程量,并按照《福建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中的定额计价编制要求,编制分部分项工程定额计价。

最后,编制工程造价文件的工程概况说明,报价封面,将工程预算书导出EXCEL表格,打印,装订。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可以让学生体会整个工程报价书的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以及实践操作和软件应用能力,为学生的实习和毕业工作增加一个就业方向,而且能够很快适应工作需要。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和广联达或晨曦造价软件的合作,组织相应的一些计算工程量或编制工程造价比赛,也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一些培训工作。

6、与造价员资格考试相结合

造价员资格考试,可以落实学生的“双证书”制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实际工作的动手能力,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创造条件。学校要鼓励同学积极参加参加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的统一考试,考试合格发给执业资格证书,即可从事建筑工程预算文件的编制和审查工作,切实保证学生“出校能上岗”,增强其在就业中的竞争力。造价员资格考试,学生除了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还要掌握深厚的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熟练掌握对建筑工程的分项工程列项、计算工程量、套价和综合费的正确计算,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预算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芸. 《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篇6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格教育是语文课堂的核心价值之一。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融入语文核心价值的理解、判断、表达,对于提高小学生语文课程授课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生生理及心理特征

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授课对象是6至12岁的幼儿,正确把

握和了解其心理特征,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授课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定义,幼儿成长必须经历三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的一切,这个阶段我们只需简单了解即可。

(2)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个阶段幼儿主要通运动符号来认识事物,如,用特定的字眼来代表事物。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开始进行逻辑思考,如,去过几次同学的家就能画出线路等。学龄前期儿童的认识过程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即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进行的。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到了学前晚期(6、7岁),开始有了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智力活动。

2.形式运算阶段(12岁后):运用抽象的概念

儿童认知过程可分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不顾规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如,经常自言自语等。

(2)权威阶段(6~7岁):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绝对尊敬和服从的愿望。绝对遵从老师和规则,认为规则是不变的,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3)可逆性阶段(8~10岁):认为只要所有人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此时,思维中有了“疑问”信息。

(4)公正阶段(10~12岁):认为任何事都要公平公正。注意游戏的公平性。

3.儿童心理具有的特点

(1)模仿心理:小孩子不到一岁大的时候,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到了两岁光景的时候,能模仿复杂的动作。到四岁的时候模仿能力发展得更快了。喜欢模仿是儿童的本性,所以在教学中肢体语言丰富点,让他们模仿。

(2)好奇心理:儿童生来是好奇的,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来拿。到了四、五岁,上课时听见外面锣鼓声响了,他也要去看看。

(3)好游戏心理: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

老师应利用孩子好动的心理,一旦发现学生注意力分散,四处东张西望,就要想方设法改变教法,“投其所好”,刺激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4)喜欢成功的心理:儿童做事喜欢成功,所以给儿童所做的事不可太难,使其灰心,以致下次不愿再做。

(5)想象力丰富:按自己的遐想设定自己的行为。如,他们会以父母的行为为榜样,扮演妈妈,把洋娃娃当孩子,给洋娃娃洗脸、穿衣、喂饭。

(6)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儿童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随意注意还不完善。他们的注意常常容易被活动的、鲜艳的、新颖的、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室之外的小鸟、飞蝶、虫鸣都容易引起他们注意力的分散。据研究,5~7岁儿童,注意力的保持时间是15分钟左右,8~10岁儿童,注意力的保持时间是20分钟左右。因此,儿童的学习在15~20分钟紧张的上课之后,就应放松一会儿,做会儿游戏,然后再继续学习。

(7)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是非常具体的,必须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他们还很难掌握较抽象的概念。如,做数学题数手指、非常喜欢模仿等都是。

(8)情感外露,自制力差,意志薄弱:儿童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恋,表现在喜欢和老师在一起,争着为老师办事。当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时,给老师的回报将是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他们的情感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和爆发,而且不善于控制自己。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与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他们的意志行动的决定与执行大都同时发生,不会反复思考,三思而行。如,上课说话做小动作,刚挨过批评又重犯,但并不是成心要犯错误,而是由于自制力差,不善于控制自己而造成的。所以要根据这些情况做出适当的解决方案。

(9)感知的无意性和情绪性很明显: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感知具有明显的随意性与情绪性。他们的感知活动较少受目的控制,较多受兴趣控制。这就导致他们感知事物常常跟着兴趣走,不按教师的要求去感知。如,老师要求他们观察花的形状、结构与颜色,他们却被叶子上的昆虫所吸引,去玩弄昆虫,把花撇在一边不予理会等。

(10)机械记忆占优势:儿童的机械记忆的水平较高。因此,他们的记忆不是靠理解,而是靠反复背诵来实现。由于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机械记忆水平较高,因此,不能浪费他们的这一能力。

二、小学语文课程应形成特有的教学风格

篇7

一、突出师范性

面向小学,为社会发展服务,是小学教育的根本方向,也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灵魂。小学教育专业是高师本科教育中的一个新系列,其课程计划应充分体现小学教育的特点和需求。作为师范生应具备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必备的各种能力和技能,这些建立于文化知识之上的能力和技能,应当成为教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灵活自如得到运用。作为新型小学教师要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懂得小学教育教学规律,具有从事多学科教学的知识、技能和基本能力,同时,还应具有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等。在课程计划中,第一,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水平,开设《教育基本原理》、《教育科研研究方法》、《现代教学基础理论》、《小学教育管理》《心理学原理》、《小学生心理学》、等课程,而且在选修课里又开设了六门教育理论课程。第二,重视对学生教师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开设《书法》、《教师口语》、《音乐教育》、《美术教育》、《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在选修课里开设了如《数学思想方法》、《小学科学教材教法》、《小学社会教材教法》、《微格教学训练》等十几门与小学教学密切相关的课程。这无疑对学生将来从事小学教育科研特别是多学科教学有益;第三,为突出课程设置的师范性,各科教学目标中都确立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标准,把这些内容集中到前两年的教学过程中,每学期按计划和标准严格考核验收,不合格者必须重修,重修不合格者不予毕业。

二、加强实践性

面向改革开放,面向广大城市和农村小学教育的需要,在课程设置的设计上加强了实践性研究,第一,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要培养新型的小学教师,又要使毕业生切实具有大学本科水平,既不能搞简单的中师“延长”,也不能搞普通高师的“照搬”。在必修课里开设了《现代汉语》、《高等数学》、《写作》、《普通生理学》等课程,在选修课中开设《古代汉语》、《儿童文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自然辩证法》、《科技发展简史》等,使学生掌握较为宽广、扎实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第二,我国农村人口多,居住分散,小学校小人少,有的学校还在进行复式教学,因此我们的毕业生的能力应是多方面的,即“多能一专”型。这样在课程设计中还开设《体育》、《大学音乐教育》、《大学美术教育》、《大学英语》、《计算机》、《社会科学概论》、《自然科学概论》等必修课,还开设了文化素质课程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2-3门选修课,目的是让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都有提高,更好地为小学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第三,重视学生的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大教育实践的比例,一、二、三年级各进行一周教育见习,四年级十八周教育实习,包括教育调查与毕业论文,对毕业论文以往的中师和专科生没有明确要求,只是号召通过教育实习写出心得体会,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论文答辩不通过不能毕业,这充分体现了小教本科学生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强化综合性

小学教育的特点是综合性,小学生的特点是对教师有更多的模仿性,小学教师必须对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和谐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当代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日趋整合。而在小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课程的综合化又是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因此我们新的课程设置必须面对这种挑战,适应这种要求。第一,在科学文化素质上,必须从小学教育实际出发,为师范生构建一个较完备的知识系统,建立以语文、数学、教育专业知识为主的知识体系。如语文学科的构建,本着“大语文教育”的思想,增加课时比重,融文学与写作、教师口语、语言文字基础知识、书写等课为一体。语文学科的性质比较复杂,从语言文字上说具有工具性,从思想内容上说具有文学性,从知识内容(包括社会历史生活知识、科学知识、理论知识以及语文知识)上说还具有知识性。这些性质是综合在一起的,因此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师范院校的语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和思维的综合训练,以思维增强语感,促进语言的鉴赏、评析和表达能力,使师范生掌握较系统的汉语知识、文学基础理论和写作理论等;同时通过大量文学作品的选读,了解和把握中外文学发展的历史概貌,以形成语言、文学、写作等有机组合的知识体系。充分融合听话、说话、阅读、文学、写作、书写等语文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形成胜任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数学知识方面,在高中学习的基础上,开设高等数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强调理性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胜任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提高了学生毕业后指导小学数学竞赛和小学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能力。在形成以语文、数学、教育学科为主干的课程体系的同时,特别强调教育专业课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力求科学构建系统的完整的课程结构。第二,在以语文、数学、教育学科为主干的课程体系中,还加大了思想政治课课程的比例,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使未来的小学教师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除了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还在选修课中开设伦理学、美学概论、社会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在于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而更重要的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为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第三,在高中学习了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六大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两门综合性较强的必修课,即《社会科学概论》和《自然科学概论》。这两门课程既注意了知识的横向联系,又体现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综合训练,同时要反映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研究的新进展,使师范生的知识面更开阔,为他们继续深造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四、体现灵活性

以往的课程设置中,必修课安排的较多,选修课和活动课较少,学生的学习不可能有自主性和选择性,毕业生在座谈会上也说:“在校时学的课程有些没有用,多开点选修课和活动课有利于我们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教育专业 课程设置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第一,加大了任意选修课的门类和比重,现设选修课30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去选择性的学习,而且鼓励学生多选课,从评价制度上得以体现。评价制度中有合格加特长的学分,学生选学的课多,他的特长学分也多,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是一个重要内容,这无论对学生的就业和对社会的贡献都是值得肯定的。而且选修课的门类、内容还可以由学校灵活掌握。第二,加强对活动课程的管理和研究,活动课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但在过去的课程设置中没有被高度重视在组织管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将活动课分为三大类,即兴趣组与社团活动,军训,劳动教育,而且这些课的开设遵循三个原则即求是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时代性原则。保证活动课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展,同时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活动课纳入课程方案,就一定加强管理,要有授课计划和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活动课学习成绩档案,进行等级评价和成果汇报,将成绩记入学生学籍。

五、确保发展性

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21世纪我国社会发展趋势及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出发,借鉴发达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结合我国现行小学课程的实际,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确保发展性,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保证语文、数学基础科目在课程体系中的优先比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克服中师毕业生文化底蕴过弱的不足。第二,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增强科技意识的培养。全国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这对我们来说是一场挑战,当前小学教育教学方法日新月异,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在小学课堂上占有很大比例,而且呈迅猛发展的趋势,因此在新的课程设置中加大了外语、计算机等课程比例,同时开设《现代教育技术》、《教具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小学科技活动指导》等选修课,目的是培养掌握信息教育技术的新型小学教师,使他们提高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会制作教学软件、教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第三,加强人文及社会学科教育,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师范生必须加强人文及社会学科教育,在小学教育专业 课程设置中一方面提高这部分课程比例,另一方面拓宽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1

[2]陈永明,钟启泉.现代教师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吕达.积极进行课程教材改革[J].中国教育报,2000.3.14

篇8

新课程理念提出:语文课堂要以生成为价值追求。应该说,这一理念的生成源于语文教学的几个转变:由重教师的“教”转向重学生的“学”,由重“知识的获得”转向重“能力的构建”,由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转向重“人文性”。当语文教学更多地落脚于教学对象的“生命形成”时,“课堂生成”就必然成为人们注目的一个焦点,成为课堂改革的一个有力抓手。

一、生成的内涵

近几年,来自于教学一线的关于语文课堂生成的研究很多,只是研究的内容更多地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关于课堂生成的操作性问题,研究者看待“生成”的角度不同,对课堂生成就有不同的研究结果。所以,在对“语文课堂生成”的探讨“渐行渐远”之时,我们有必要重新回到“生成”一词上,客观把握其内涵,以此作为我们进一步认识“语文课堂生成”的特点、正确调控“语文课堂生成”的基础。

“生成”,离开教育的语境,它具有三个基本含义:一是[form;produce],产生,形成;二是[beborn(gifted)with],生来就如此;三是[bearandrear],养育。将这三个基本含义放置到教育的语境中,我们可以得出教学生成的内涵:首先,生成离不开它与周围环境的互动,需要在相互作用下、经过一定的历程“产生,形成”。也就是说,语文课堂的生成是离不开课堂互动的,产生于一定的情境;其次,生成离不开生成主体的本来性质,即,语文课堂生成离不开教学主体的已有价值观、体验和阅历;最后,生成离不开教学主体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教学过程,即,语文课堂生成必须建立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协商后形成的教学设计的基础之上。

故而,语文课堂生成就是指教师在有目的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中围绕文本的种种互动,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使学生产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理解,从而使学生完成从知识到精神的新的自我建构。

二、语文课堂生成的特点

明确了语文课堂生成的内涵,我们就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得出语文课堂生成的特点,准确把握语文课堂生成的方法,合理调控语文课堂生成。

首先,语文课堂生成是一个教师协助学生阅读文本、产生独特体验、完成自我建构的生命历程,在这一层面上,语文课堂生成首先表现为动态性、建构性、情境性、真实性。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所,语文课堂生成离不开课堂上的相互作用,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和文本之间的互动,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互动,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甚至教师、学生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也就是说,语文课堂应当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生命的、无生命的互相碰撞,思想与思想相互对话、交流、激发,语文课堂生成就是这个碰撞、对话的结果,也是课堂中的每一个体在交流碰撞中重新筛选、组合,形成新的认识、经验的过程。它要求我们创设适合于交流、碰撞、思考的情境,比如设计对文本的阅读、质疑的环节,设计交流阅读体验的环节,设计有关文本的辩论环节……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环节的设计中,我们必须把握所有问题的探讨必须以真实为底线,只有真实的、关系到个体生命成长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才能真正作用于他们的内心,才能有价值地生成建构,才能有助于他们生命的成长。

其次,从语文课堂生成的内容上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在进行教学准备时预定好的教学资源,这个层面上的生成具有可预知性、计划性、必然性、有序性;另一类是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即时产生的教学资源,这一层面上的生成具有不可预知性、偶然性、突发性、随意性、无序性。

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之前,我们都会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文本的情况来设计安排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内容、步骤和方法,就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而言,这是我们在计划之中的、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步骤让学生认识、领悟并掌握、建构的内容,所以,要在这个层面上有价值地生成,就需要我们精心地研究学生的知识结构、情感态度、兴趣爱好,深入地研究文本、把握文本的各个层面的知识,恰当地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以最大限度地达成教学目标,最大效率地生成学生的新的知识结构。但是,无论课堂设计如何细致、严谨,在实施语文课堂教学时,由于教学主体都是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体,每一个体在活动过程中随时会生成新的教学资源,这就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变数。正如叶澜教授所指出的:“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说,我们在进行教学准备时要为语文课堂的即时生成留有足够的空间,要设计具有开放性的课堂活动、在实施教学计划时要注意根据课堂现状进行灵活的变通,掌握更多的教学技巧。

尽管语文课堂的即时生成可能会使课堂从有序走向无序,但是,这其中正蕴涵了一种系统理论:一切系统在远离平衡有序的基础上,通过开放性地与周围环境的信息作用,才能走向更高层次的新的平衡和有序。所以,作为语文教学的实施者,我们应当转变观念,不要惧怕课堂的无序,不要轻易否定课堂中即时生成的任何一种资源。当然,在对待各种有价值或无价值、有意义或无意义的生成时,我们需要把握一些原则:不可偏离文本,不可偏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不可偏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从语文课堂的生成的主体上来说,活跃在课堂中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成长经历、知识经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又是一个打破他们的原有知识结构、构建新的知识结构的生命历程。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说,语文课堂生成具有多元性、超越性、创造性、人文性等特点。

值得指出的是,就生成主体而言,我们主要是指学生,我们的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教师、文本的引导下生成自己的知识、精神内涵,获得成长。但是,在语文课堂中能够生成的主体也包括教师,一方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生成,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生的生成反馈中也会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甚至教学目标。所以,生成性语文教学应追求一种教师和学生双赢的结果。教师在面对生成的多元性、超越性、创造性、人文性等特点时,首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灵活应对课堂中的多元生成;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则要注意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声音,要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思想的火花,即便可能是一个无意义的生成,但对于生成的个体来说,它可能就是一种超越和创造。在对待生成的时候,教师需要对其加以鉴别、调控、选择、重组,以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为前提。

其实,就语文课堂而言,获得生成的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甚至还包括文本与文本的作者。萨特说:“阅读就是自由的梦。”以现代的阅读观来理解,作品被创作成功之后,就成为了一个生命体,其中既融入了作者的生命意识、爱与恨、悲与喜、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倾诉、对正义与真理的追求,又在一次次的被解读中融入了读者的情感、阅历、人生态度、价值观,作品因而获得了新的生命和新的意义。因而,语文课堂最理想的境界应当是教师、学生、文本都能获得生成、得到提升,在新的高度上寻找到生命的意义。

总之,“生成”概念的提出无疑使我们获得了一个崭新的、更为敞亮的视野,准确理解其内涵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把将它由理念变成实践。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故而,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来看待语文课堂教学,把课堂教学当成生命中充满意义、色彩绚丽的一段历程,把课堂生成作为目标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让语文课堂从内容、方法到目标不断地生成新的资源,摆脱封闭、僵化、枯燥、低效的传统模式,成为让教师和学生不断超越自己、创造新生、获得精神享受的一段无限美妙的旅程。

参考文献:

[1]罗祖兵.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

[2]金亦挺.基于弹性预设下的课堂教学生成[J].当代教育科学,2004,(22).

[3]李美艳.语文课堂生成的主体、特点及生成的有效管理.考试周刊,2008,(23).

篇9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210-01

近几年,独立院校的发展令人瞩目,无论从就业还是从培养模式看,都显示出了其独特的活力,为我国高等教育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对于独立学院的大力扶持,而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独立学院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设置,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了便利条件。英语专业作为独立学院的特色专业之一,因其良好的就业前景深受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喜爱。高级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能够广泛地扩展学生的知识,充分地培养学生的能力。高级英语如何能够更好地为外语专业的学生服务,起到它应有的作用,一直是英语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独立学院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的开设特点。

一、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特点

首先,从独立学院的生源特点来看,与其他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独立院校学生的基础普遍相对较弱。就英语专业而言,无论是在词汇、语法,还是五能(听、说、读、写、译)方面,学生的知识含量还是不够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不能够积极主动预习和复习所学内容,这就给课程的讲解带来了很大的麻烦。高级英语是一门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课程,如何利用高级英语这门课程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是我们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其次,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当前,考虑到自身的特殊情况和卓越的办学优势,全国各地的独立学院英语专业都确立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培养英语语言技能全面、英语听说能力熟练、知识面宽广、具备创新能力、能够较快适应各种相关工作的专业外语人才。围绕着这个发展趋势,各种各样的教改活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地展开。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是培养英语专业人才不仅仅要考虑到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长远目标,更应该考虑到当今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二、高级英语课程的开设特点

(一)高级英语课程的开设目的

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这门课程旨在通过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即席发言能力、连贯表达、辩论、演讲的技巧与能力。针对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独立学院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的开设目的也会有其独特的特点。为了培养实用型的人才,独立学院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旨在着重训练学生听、说、写这三方面技能,提高学生听力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写作实践能力,使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具有流利的交际能力和扎实的英语写作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

(二)高级英语课程的开设内容

高级英语课程阅读材料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针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将重点讲授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等方面的与实际生活和工作密切联系的文章,结合当今实际的例子,重点分析文章的用词、体裁及写作特点。通过阅读和分析所选材料,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三)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

普通高等院校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的设置与独立院校有所不同,每周的课时量相对较少,讲解的进度相对较快。独立院校英语专业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采取“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对于文章的讲解,要细致到位,着重讲解重点单词和重点句型;对于知识的扩充,要做到切合实际;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发挥主导作用,激励学生积极讨论,提高交际能力。在课后,布置与写作相关的作业,锻炼学生的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意义

目前,国内针对高级英语课程的研究较多,但有关独立院校高级英语课程开设特点的研究较少。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独立学院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深化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通过本文的研究,广大教师可以对三本独立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完善教学大纲,因材施教,从而更好地落实上述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改善教学效果,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戴炜栋,张红玲.外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J].外语界,2000(2).

[2]丁小蕾.高级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4).

篇10

 

近年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性任务,摆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面前。在努力探索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课程改革被鲜明地提到了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位置上。这是因为,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由此,课程改革便成为了整个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目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随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和实施,已经进入了试点实验阶段。通过学习《纲要》,笔者更增加了对这次课程改革的认识和思考。

一、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

(一)延续性和继承性

当前的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后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是对前面所进行的课程改革的延续和继承。我国曾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明显成就。最后一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行的体系。这次课改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比如增加了“选修课”和“活动课”;引入了地方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这些成绩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但是,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的,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和需要。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在吸收了前几次课程改革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弊端而进行和开展的,因此,相对于前几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说,本次课程改革是历次课程改革的一种延续,是课程完善过程的一个阶段,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

(二)时代性和发展性

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新时代的要求。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的综合素质。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因此,21世纪将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

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科技的日新月异,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能迅速作出反应,增加一些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的新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求教育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更好地面对新的挑战。确立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发展的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素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面对时代和未来的挑战,根据“全教会”的精神,审视现行基础教育的课程,我们发现,确实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部分课程内容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脱离生活;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重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缺乏灵活性等等。

因此,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的时代呼唤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

2、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体现了时代特征。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确定了这样一些策略: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倡导建构主义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这些理念和策略的提出,无不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三)综合性和开放性

我国以前的课程计划在课程的分科性、统一性和持续性方面考虑得比较充分,而对综合性,选择性与均衡性方面关注得不够,因此,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依据国际课程发展趋势,课程现代化的要求以及我国的国情和教育传统,重建新的课程结构,需要特别关注基础教育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

1.综合性。传统的课程主要是按照学科来确定的,各门学科有其独立的,严密的学科范围和体系。现代科学的发展逐渐打破了学科壁垒森严,相互割裂的状态,科学知识综合化和一体化的趋势明显加强。科学的这种发展趋势一方面要求现代人具有一种综合的科学素质和全面认识能力,另一方面要求课程内容实现综合化。为此,本次课程改革中,注意矫正传统的不合理的学科分类,重视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按照科学综合发展的本来面貌提供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利于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主要通过开发和设置综合课程的方式体现出来。

当然,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的发展并不一概地否定分科,而是反对那种认为完整的事物可以通过孤立地研究其中的每一部分而得以把握的陈旧观念。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做到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尤其在小学阶段,综合学科和综合活动所占比重应超出分科学科。.

2、开放性。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课程内容既要继承人类历史积累的正确的、合理的知识,又要剔除旧的、已过时的、不合理的知识,同时,还必须及时吸纳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和新知识。国外就有一些将教材或教师用书以活页形式呈现的做法,以便随时增添,修改,调整教学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当今课程设置的开放性。

另一方面,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积极改变仅依靠教科书开展教学的做法,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要积极创造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

(四)自主性和互动性

1自主性。《纲要》指出,中国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发挥每一所学校的主体性。只有当每一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而不是课程改革的被动执行者、实施者时,课程改革才有希望。因此,在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的规定上也有了较大的弹性。学校和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以及本校的条件,自主决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通过选择并设置有关课程来创造和形成本校的校园文化特色。

传统的课程主要是按每门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形成的,逻辑性强的学科如数学是按逻辑要求来排列的,时序性强的学科如历史则是按时序来排列的。这些做法都是以具体学科本身的特点为出发点,没有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条件、需要和兴趣。现代学校课程除了以学科为本的结构形式外,还可提供个别化,处方化的课程形式,构成多种可能的组合,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如能力,需求,兴趣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来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组合。对于教师来说,这也有利于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互动性。《纲要》中提出了体现时代要求的新课程的目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等,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中国的学生遵守纪律,课堂秩序良好是很多国家难以比拟的,而在新的课程目标的要求下,我国的课堂教学必须讲求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

二、教师培训中心面临的新任务:

师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搞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是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作为教师培训中心,在当前的课程改革过程中,也面临着新的任务,那就是加强教师培训,加速教师角色的转换----由传统型教师走向现代型教师,为实施新课程作好师资准备。

(一)认识到位,重抓落实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新课程师资培训的重要性,切实做好新课程实验和逐步推广的师资培训的规划工作,确保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并适当超前。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内容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首先培训中心的教师要确立正确的新的观念,并将这些观念传递给广大的中小学教师,从而为新课程的大范围实验和推广奠定基础,要将新课程培训作为正在实施的“继续教育工程”中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观念更新,形式多样。

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创新的过程,课程思想的创新,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结构的调整,最终都得靠人来实施。培训中心的教师首先应深入领会课程改革新思想,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例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认识到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课程功能观等等,按实施新课程的要求,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方式上,要采取多种形式,倡导培训者和教师的平等交流、对话,了解他们的疑惑和困难,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深入地讨论,使他们能全身心的参与到培训中来,使培训工作收到实效。

(三)结合实际,加强实践。

篇11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等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专门人才,他们承担着生产一线的管理与技术指导工作,其素质高低与生产效率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各行各业对这些技术人员在语言领域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水平不仅被作为衡量人才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更起到提升职业技术能力、增强职场竞争力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英语教学的成败与高职的声誉紧密联系在一起。英语作为高职教育体系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在高职形成自己特色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高职行业英语的课程特点就是紧跟市场、紧贴学生实际、紧密围绕行业和企业对外语技能要求, 强化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 “ 不仅要打好语言基础, 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 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 教育部高教司, 这种行业英语完全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 就是高职英语改革的必然趋势。

但是,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传统的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单一

我国传统职业教育课程模式通常把教育课程划分为文化基础知识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三类,其主要特点之一是重视文化基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偏重知识的传授和知识的系统性,而忽视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忽视知识结构的合理性。

高职英语教学遵循的是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指导方针;提出“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事务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近年来,高职教育改革成绩斐然,但高职英语教学似与高职教育产生游离,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更谈不上质量优势。主要原因在于高职英语教学没有建立起适合于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至影响了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适用教材的短缺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使用的外语教材满足不了教学需要。教材内容偏深偏难,或针对性不强,不适合高职学生使用。教材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学生学起来既无兴趣又不实用;有的选用的是大学本科教材,导致投入大、收效差。我国有些高职教材内容虽然好,但由于学生没有生活经历,不容易产生共鸣,激起兴趣。高职院校培养的不是外语语法学家、语言学家,而是具有一定的与外方人员沟通交流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教材的选择和编写应突出这一特色要求。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与本科教育有着不同的培养规格。它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故不能走本科压缩型的道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必须服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在教学中必须强调以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思想,《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也提出了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

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薄、底子差的问题,甚至会出现“课堂麻木”现象(所谓“课堂麻木”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对课堂信息接收不良、反馈不畅、麻木不仁。该思的不思或少思,“该说的不说或少说”,该做的不做或少做,最后导致学习记忆不清,“理解不透”,不会灵活运用,“更缺少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尤其是听和说的能力非常有限,这使得很多进入高职高专的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不足。因此,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成为当前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

四、不能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突出高职外语教学特色这一宗旨

毕竟, “ 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 , 而不是拔尖的高科技人才。高职生在学习、工作中最为常见的外语需求就是看得懂、说得出、写得了有关涉外的业务资料, 特别是能结合专业和岗位得体地进行日常会话和专业交流。

行业英语课程教学与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差异。它与《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相一致, 秉承了“ 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 的教学目标, 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职业岗位群, 根据行业发展,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 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

大学英语应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 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提高文化素养, 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相比于高职英语, 大学英语教育更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提高他们的“ 学术” 能力, 而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学以致用, 即学的内容要以应用为目的,具有实用性。

基于“实用”这个最终目标,并结合高职高专生的生源状况,我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措施来进行改善:

(一)建设精品教材。精品教材是构建新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近几年出版的高职英语教材,课文变成了岗位情景对话。教师的教学方法也由单一的讲解变成了情景教学,互动式教学。

(二)改革教学内容,建立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

(三)创建以学习者英语职业技能发展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课堂

(四)改革考试评价手段,全面多样考核学生。考试方式与考试内容改革侧重职业技能的掌握和发展,根据不同时期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全面多样考核学生。 全面多样考核学生,并以奖励为主,有效地促进学生内在潜力的发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五、总结: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的课程特点,并通过对高职行业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一些措施来加以改善。

参考文献:

[1]侯宁海.英语课堂教学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浅探[J].安徽焦距学院学报,1998,(1):93-96.

[2]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3]唐祥金.现代外语教学论——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374.

篇12

3、重文轻武、重文轻理,甚至完全不教授自然科学。

4、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