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3-06-27 09:32: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1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6)06-0050-05

羌族文化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羌族语言、、建筑与艺术等方面。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的工作还存在着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民族文化传承人缺乏以及学生缺少民族自信心等问题,建议各相关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加强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工作的有效性。

一、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教育中鞒忻褡逦幕的积极意义

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教育示范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实现了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

(一)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

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既体现了学校教育中传承与创新文化的功能,又可以使民族学生感受到国家、政府、社会和学校对本民族文化的尊重、保护和重视,激发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羌族文化既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也体现了学校对羌族文化的重视,对于加强北川羌族自治县的民族团结,促进和谐民族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政治意义。

(二)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增长,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进力量,民族文化是支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进步的强大动力。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对推动北川羌族自治县民族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即北川羌族自治县通过挖掘和充分利用宝贵的羌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羌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达到解放文化生产力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目的,把民族文化作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北川羌族自治县的“七一职业中学”通过探索民族文化产业化的路径既在学校教育中实现了传承羌族文化,又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探寻了新的途径,实现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实现了学校教育传承文化的功能

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多种多样的方法与路径,我们既可以把民族文化放进博物馆进行保护,也可以进行加工编纂人书进行传承,还可以制成电子资源进行保存与传承。但是,最有效、最长远的路径则是发挥学校教育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功能与优势,学校教育对文化具有保存、传递、选择和创造的功能。北川羌族自治县发挥学校教育中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对学生进行羌族传统文化教育,对于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

(四)有利于发挥示范作用,为其他地区传承民族文化提供借鉴

北川羌族自治县通过学校教育对羌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使得羌族学生既了解了本民族文化知识,又初步掌握了本民族文化的内在涵义,对羌族传统文化有了比较清楚的认知,让学生在学校教育的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自主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形成了对自身民族文化的热爱。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提供有益的借鉴作用。

(五)有利于提升学校办学特色,提高学校教学水平与办学质量

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反映,北川羌族自治县通过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既普及了民族学生的文化知识,又提高了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同时体现了学校教育中的办学特色,“因为民族地区的教育带有两重性质:一是通过学校教育使少数民族学生融入现代化的主流社会,从而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融合;二是保留和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获得回归本土社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学校教育中注重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教育,可以突显其学校办学特色,提高学校教学水平与办学质量。

二、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羌文化存在的困境

当前,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的工作存在着教育投入不充足、师资力量较薄弱、民族学生自信心不强、传承民族文化载体较少等困境,制约了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工作的发展。

(一)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不充足

四川省西北部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北川羌族自治县属于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都较低,人均收入不高,加上地理条件、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北川羌族自治县的经济发展一直相对缓慢,地方财政较为紧张,对保护和传承羌民族文化的投入经费不能完全支持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需要。国家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虽有专项资金进行资助,但是大多资金都用于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而对学校发展保护与传承羌文化方面的软件建设缺乏专项资金的支持。虽然有不少民间文化保护组织自筹经费资助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但是缺少地方政府强力的财政支持,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教育中传承羌民族文化工作的也很难取得突破性的成效。

(二)学校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目前,北川羌族自治县普遍存在着学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懂得羌民族文化的专业人才数量少。北川羌族自治县虽然在大多数学校中都有羌族教师,但是所占比例较小,无法满足学校教育传承羌文化课程教学的需求,如七一职业中学仅有3名专门的羌语教师,其他学校要不是兼职羌语教师,就是没有专门的羌语教师。第二,部分教师民族文化知识较为缺乏。大多数羌民族教师虽然都懂一些本民族文化,但对羌民族文化的精髓认识较为肤浅,熟练掌握羌民族文化的专业人才非常缺乏,民族文化知识的水平有限,不利于学校教育中传承羌民族文化。第三,学校临时聘任的民族教师因无编制,缺乏职业责任感。北川羌族自治县各学校因为传承民族文化工作需要临时聘任的教授民族文化的教师不仅待遇较低,而且工作没有保障,随时面临下岗的问题。这些教师往往认为教授的羌文化课程为临时课程,抱着应付的心态使得羌民族文化课程易流于形式,实效不足。

(三)民族文化传承后继乏人

在当下改革开放c市场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北川羌族自治县出现了一些羌族青年对民族文化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状况,导致羌民族文化传承无人继承的状况,表现为:第一,外来文化冲击导致部分羌族青年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大众媒体的传播与普及,羌族地区的本土文化必将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大量羌族居民因生计原因常年在外务工,就更愿意掌握使用范围更广,用途更大的主体民族语言,不少羌族青壮年和儿童对羌族语言与传统文化的掌握熟悉程度逐渐减弱,学习民族文化兴趣大减,导致羌族文化的传承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断代现象。第二,学生汉化程度较高,民族文化交流环境较缺乏。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的学生在日常交流中以使用汉语交流为主,缺乏羌语语言交流环境。加上,羌族原来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后来用拉丁文创造的羌族文字使用不广,造成羌族学生宁愿学习使用汉字,也不愿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羌文,而且研究羌族文化的书籍、宣传资料等均用汉语书写。第三,部分家长不重视孩子民族文化教育,只注重升学和孩子未来发展,羌民族文化的传承存在着家庭、学校教育分离的现象,成为影响学校教育中传承羌民族文化的制约性因素。

(四)部分羌族学生缺乏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对于大众来说,要不要学习和使用一种语言,关键在于这种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足够的使用价值。在北川羌族自治县许多羌族人放弃学习和使用羌语而转用汉语,主要原因就是汉语比羌语更加实用。在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学校里绝大多数人使用汉语,“许多羌族学生甚至认为说羌语很‘土’,折射出相当一部分羌族学生对本族语言认同存在自卑感,甚至有些人不愿意承认自己是羌族人,认为说汉语才能交到朋友,不被嘲笑,这样就严重挫伤了羌族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以及自豪感。”

(五)羌族方言复杂存在一定的交流困难

由于历史原因,羌族形成了“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状况,造成了羌语方言太多而且复杂,缺乏“官方”语言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羌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羌族文化之所以在发展中逐渐淡化和改变,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有人认为某些羌族的文化是没办法被汉语所表达的,就像翻译英语文章一样,译文很难体现出原文精粹,据说目前会说羌语的羌族人不足10万。随着羌区与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村寨失去了羌语环境,原本会说羌语的人也慢慢转用汉语,包括在校读书的学生,学校教育中面临着无统一羌语进行交流和教授的困境。

三、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羌文化的对策

针对当前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工作遇到的一系列困境,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以解决制约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工作的难题。

(一)增加学校教育经费的投入

针对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遭遇的资金缺乏的问题,我们建议:第一,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资金扶持的力度,特别是增加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专项资金的投入,同时还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最大限度的做到专款专用。第二,群众集资、民间赞助。群众集资、民间赞助是在政府给予的支持有限的情况下,自行筹措资金以达到保护与传承羌民族文化目的的一条有效途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集资范围包括事业单位、宗教团体、民间人士等,吸引社会各层人民对学校教育传承羌民族文化教育事业进行赞助。第三,学校自行筹措。学校组织民族歌舞团参加省、市,乃至全国的比赛既传播宣传了民族文化,又赢取了一定的奖励,为传承羌民族文化积累资金,如永昌小学编排的节目曾多次在市、县上获奖。职业技术学校可以把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做成特色旅游产品出售,如北川县七一职业中学把丝网花、草编等产品出售韩国,学校走“学-研-产-售”的途径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募集一定的资金。第四,争取海外赞助。地方政府、学校可以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海外侨胞,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助,也不失为一种集资的途径。

(二)增强学校师资力量

针对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的问题,我们建议:第一,国家可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利用好民族院校培养人才的特色优势解决师资较缺乏的问题。民族高等院校是我国培养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才的基地和摇篮,为我国的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家可以在西南民族大学或阿坝师范学院设置与羌学有关的专业,实行“订单――定向式”人才培养方式来培养羌学人才。如羌区唯一高校――阿坝师范学院根据校情、地情和羌族风情加强对羌族表演人才的培养,巩固了校园在羌族文化传承中的坚定地位。第二,聘请羌族文化传承人做教师。聘请羌族文化传承人做教师既解决了目前羌区学校羌族文化师资匮乏的难题,又为羌族文化传承找到了好的路径。在地震前北川县曲山小学就聘请当地的羌族文化老人做学校的兼职老师,定期到学校教学生唱羌歌和跳羌舞,一些青年教师也拜老人为师,学习羌语和羌族文化。这种聘请制既增加了学校羌文化教师,又提高了老师的羌文化水平。第三,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技能培训,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对羌文化教师进行培训。2010年,北川县陈家坝初中教师前往山东青岛华东师大青岛实验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交流学习活动,不仅开阔了教师的视野,还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第四,增加教师队伍的编制,提高学校教师待遇。羌区自然条件较为艰苦,为了稳定学校教师队伍,政府部门应该解决好教师在经济方面的诉求,确保教师工资足额发放到位,优先解决教师住房、医疗、养老等问题。同时,要注重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确保教师的合法权益,规范教师休假制度。第五,积极鼓励教师终身从事羌文化的教育与传承工作。1994-2001年,茂县在羌族地区50多所中心小学和村小的130个教学班以及5所中学开展的羌汉双语教学,促进了汉语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政府、学校应采取措施鼓励教师终身从事羌文化的教育与传承工作。

(三)提高学习民族文化的动力

对羌族学生缺乏学习民族文化的动力,民族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的问题,我们建议:第一,北川羌族自治县政府通过发展民族经济等方式实现羌族青年在当地就业,以发展民族特色旅游的形式来传承民族文化。羌族学生就可以将学校教育中学习的羌民族文化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提高学生在学校学习羌文化的积极l生。第二,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家长应该充分意识到家庭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密切配合,提高学生在学校学习羌民族文化的积极性。第三,建议把羌民族文化纳入升学考试中,充分体现对民族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四川省已经将彝语言文字、藏语言文字纳入了升学考试的范围,我们建议借鉴彝族、藏族传承民族文化的经验,将享受民族政策照顾的羌族学生的羌语等民族文化的学习情况纳入学生升学考试中。第四,民族学校适度增加民族文化课程。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学校可以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将羌语、舞蹈、体育、音乐、羌秀、手工制作等羌文化课程由原来每周的上课学时适度增加,以增强羌族学生接触本民族文化的机会,提高民族学生的学习民族文化的积极性。

(四)增强羌族学生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针对羌族部分学生缺乏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问题,我们建议:首先,在羌区学校教授羌语课。语言是民族形成的一个重要纽带,羌语课不仅是一门语言课,而且是一门能够培养羌族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能够让学生认同自己民族文化的思想意识课,使学生体验民族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其次,扩大羌语的使用范围。在羌区学校教育中,应把羌语作为铺助教学语言,要求师生主动运用羌语进行交流,如羌族学生在家里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电视节目等学习羌语,父母和孩子用羌语进行沟通,主动教授孩子羌语,讲解羌文化,用实际行动来教导孩子。最后,应引导学生体验羌族文化的魅力,让他们从内心体会到民族自豪感。学校教育中注重挖掘羌族优秀的民族文化,通过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启蒙,培养学生对羌族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篇2

[11]贾银忠.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12]张世均.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灾后保护与传承[J].中华文化论坛,2009,(2).

[13]吴定初,张传燧,朱晟利.羌族教育发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4]张木元,方林.传承羌族文化彰显学校特色―北川中学校本课程的规划、开发与教学[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2).

[15]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16]宝乐日.地方课程―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载体[J].民族教育研究,2006,(2).

篇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做出了要求,要求基层政府在不断扩大农村文化建设总量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建设的质量,并实现城乡文化建设发展一体化。如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陕西省镇巴县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在文化建设方面相对滞后。因此,本文将以陕西省镇巴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1.镇巴县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镇巴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是陕西省汉中市辖区县,全县共221个行政村。近年来,镇巴县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提升,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但与城市文化建设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1.1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缺失;镇巴县的许多农村目前存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缺失的问题,具体体现在文化站内部设施简单;图书馆书籍种类少,陈旧过时;部分健身娱乐设施长期闲置,缺少维护和管理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的原因:一方面,当地政府在对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上,不管是从制度和政策方面,还是投资方面,给予城市的支持力度都大于农村。另一方面,镇巴县的农村地区只注重经济发展,忽略了农村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1.2文化人才紧缺;人才是文化建设的关键,镇巴县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文化人才紧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员素质较低。镇巴县农村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初中文凭,对文化工作缺乏深入的认识,以及缺少专业的培训。其次,民间文化的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难题。镇巴县有着丰厚的民间文化和历史遗存,比如“镇巴民歌”“镇巴端公戏”“苗乡刺绣”等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由于年轻一代对民间艺术缺乏兴趣,淡漠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些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难题。最后,村民文化教育有待提高。农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对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有关部门对镇巴县八个村80户农户的调查中显示,文盲人数29人,小学文化人数106人,初中文化人数88人,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人数11人,村民整体文化素质有待提高。1.3文化活动形式单一;镇巴县是传统的农业县,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村民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多,现有的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已无法满足村民的需求。村民在闲暇之余要么在家看电视,要么与邻居串门聊天,要么打牌,偶尔当地文化站会组织村民看戏。除此之外,相关的文化单位开展的“文化下乡”演出活动多数是到县城或者大乡镇,涉及不到一些偏远的农村,还有些剧种在农村基本上已经绝迹了,比如儿童剧、话剧、滑稽剧。

2.加强镇巴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2.1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力度;资金不足是镇巴县农村文化发展最大的阻碍,没有相应的资金支持,文化建设只能是空谈,资金投入与保障是关键。首先,政府应加大文化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设置相应的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和文化设施配置等专项资金,并且做到专款专用。其次,鼓励社会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资。根据镇巴县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激励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在政府主导的情况下,引入社会资源,将政府与社会这两种资源进行整合,最终形成“以政府主,社会参与辅,利益共享”的投资格局,从而使文化建设社会化。最后,充分利用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和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机构的作用,定期对文化娱乐设施进行维护,并根据需要及时更新。2.2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第一,注重人才培养和激励。一方面,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根据镇巴县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个培养人才的合理计划和方案,有选择性的对人才进行分类培训。另一方面,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制定相关政策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进行奖励和补助,通过宣传和表彰等形式引导更多的人才积极投身农村文化建设工作队伍中来。第二,优化农村教育体系。从多方面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力量,改善农村的基础教育条件,让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与此同时,鼓励农民参加成人教育和科学农业知识教育。2.3健全文化组织机构;一方面,建立民间文化鉴定机构,对民间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进行保护,在其传承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镇巴县有18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应发挥媒体的传播作用,定期播放农村戏剧和歌曲,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和发展民间优秀文化。另一方面,鼓励多元化投入农村文化市场,培育良好的文化市场,在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市场的同时加强监管,保护合法有益的文化。2.4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开拓发展新思路,根据镇巴县当地特定情况创造出独特的农村文化产品和农民喜爱的文化活动,定期举办文艺演出或者是其他比赛活动。另外,组建一支业余的文艺团队,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以更深层次的了解文艺活动的内涵,学习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从而丰富农民的日常生活,打破地域环境的限制。

参考文献:

[1]2014年汉中统计年鉴[G].汉中:汉中统计局,2014.

篇4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少数民族多数居住在祖国的边陲地带,这些地区虽然没有像沿海、中部和东部的变化那么大,但是已经基本上进入了“市场经济”的体制范围之内,并且发生了相应的社会生活转型,这种转型使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状态。①尽管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上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对文化传承认识不足,措施所达到的效果不令人满意。然而从文化起源于实践的本质来看,相应的文化主体才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力量,从这个角度分析,引导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主体自觉传承本民族文化才是解决少数名族文化传承的关键。而本文则是基于期望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来建立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主体的奖励模型,并根据奖励模型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来激励文化传承主体自觉地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1 理论介绍

1.1 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又称“效价-手段-期望理论”,由维克托・弗鲁姆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该理论认为人们是否努力去实现目标主要取决于目标对人们的吸引力以及这个目标在努力能达到的可能性,只有当吸引力和实现的可能性都很高的时候,激励的力量才会突显。②

1.2 序数效用理论

序数效用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在《价值理论的再思考》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效用是无法计量的,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③

1.3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概念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指的是少数民族在语言、生活方式以及精神财富领域的传递和继承过程,其主要媒介为典籍和现代声像资料、宗教仪式、大众媒体,主要传承场所为家庭、学校及村寨中的文化活动场地。④

2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重大转型,这一“转型”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方面带来了许多的问题。总的来说,这些问题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者对传承本民族文化传承重视不足

少数民族文化是在少数民族不断实践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因此,对于少数民族文化而言,相应的文化主体才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力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者出现“经济短视”的现象,他们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短期的经济利益上,盲目地进行物质追求,忽略了本民族文化的巨大价值。再加上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传承所面临的危机在认识上缺乏自觉性,这使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陷入困境。

2.2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外部激励机制缺失

尽管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上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由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认识不足,这些措施主要集中于通过外部力量来帮助少数民族进行文化传承,而忽视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主体才是文化传承的根本力量,没有调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主体的自觉性,这损害了少数民族文化原生态的传播过程,尽管在短期来看,这些措施有明显的效果,但是从长期来看,并不能真正使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脱离困境。

3 基于期望和序数效用理论的模型构建

3.1 总模型

情况二:令从事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后所得物质总奖励为、精神总奖励为,因为点处于曲线上,此时传承者满足感相对下降,故其不会选择从事民族文化传播事业。

情况三:令从事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后所得物质总奖励为、精神总奖励为,因为点处于曲线上,此时传承者满足感相对上升,故其会选择从事民族文化传播事业。

情况四:令从事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后所得物质总奖励为、精神总奖励为,因为点处于曲线上,此时传承者满足感相对上升,故其会选择从事民族文化传播事业。

就与比较而言,从传承者在满意度角度上分析,因满意度相同,故不存在选择难题。但从奖励给予方分析,应按照子模型二比较两种奖励方案所需成本,选择所对应的点,即

4 基于期望和序数效用理论模型的文化传承对策研究

根据上述模型的构建,我们提出了以下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对策:

4.1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激励机制的目标设定要具有公平性和挑战性

目标的公平性是设定目标的重要特征,我们建立目标就是为了激励传承者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如果目标的设定缺失公平性,就会导致对传承者的激励力量变得很低,影响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积极性,最终影响文化传承目标的实现。

4.2 实行多元化的奖励机制,合理组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不同人对于这些奖励的期望是不同的,因此在奖励方案的制定时,应首先对传承者的偏好进行调查,进而再进行奖励方案设计,这样才能产生更好的激励效果。

另外,由于人们成就的需要和精神成本较低,故在激励力度一定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更多地注重精神奖励机制,例如,更多地运用表扬、称号、荣誉等精神奖励方式。

最后,在奖励方面,我们不但要奖励做出贡献的传承者,还要注意为那些具有潜力的传承者设置奖励方案,这将会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培养后续人才。 (下转第228页)(上接第194页)

4.3 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不断完善激励方案

考虑到方案的时效性与偏好调查偏差会影响到最终激励效果,所以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反馈机制,不断完善激励方案。具体流程见图4。

通过对传承者进行激励方案满意度调查,若传承者对奖励方案满意,则继续执行原奖励方案;若传承者对奖励方案不满意,则需对奖励方案进行再设计。

注释

① 刘宗碧.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的当代变迁及其因应问题――以黔东南苗族侗族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8(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