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3-06-27 09:32: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1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6)06-0050-05

羌族文化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羌族语言、、建筑与艺术等方面。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的工作还存在着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民族文化传承人缺乏以及学生缺少民族自信心等问题,建议各相关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加强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工作的有效性。

一、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教育中鞒忻褡逦幕的积极意义

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教育示范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实现了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

(一)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

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既体现了学校教育中传承与创新文化的功能,又可以使民族学生感受到国家、政府、社会和学校对本民族文化的尊重、保护和重视,激发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羌族文化既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也体现了学校对羌族文化的重视,对于加强北川羌族自治县的民族团结,促进和谐民族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政治意义。

(二)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增长,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进力量,民族文化是支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进步的强大动力。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对推动北川羌族自治县民族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即北川羌族自治县通过挖掘和充分利用宝贵的羌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羌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达到解放文化生产力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目的,把民族文化作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北川羌族自治县的“七一职业中学”通过探索民族文化产业化的路径既在学校教育中实现了传承羌族文化,又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探寻了新的途径,实现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实现了学校教育传承文化的功能

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多种多样的方法与路径,我们既可以把民族文化放进博物馆进行保护,也可以进行加工编纂人书进行传承,还可以制成电子资源进行保存与传承。但是,最有效、最长远的路径则是发挥学校教育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功能与优势,学校教育对文化具有保存、传递、选择和创造的功能。北川羌族自治县发挥学校教育中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对学生进行羌族传统文化教育,对于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

(四)有利于发挥示范作用,为其他地区传承民族文化提供借鉴

北川羌族自治县通过学校教育对羌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使得羌族学生既了解了本民族文化知识,又初步掌握了本民族文化的内在涵义,对羌族传统文化有了比较清楚的认知,让学生在学校教育的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自主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形成了对自身民族文化的热爱。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提供有益的借鉴作用。

(五)有利于提升学校办学特色,提高学校教学水平与办学质量

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反映,北川羌族自治县通过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既普及了民族学生的文化知识,又提高了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同时体现了学校教育中的办学特色,“因为民族地区的教育带有两重性质:一是通过学校教育使少数民族学生融入现代化的主流社会,从而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融合;二是保留和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获得回归本土社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学校教育中注重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教育,可以突显其学校办学特色,提高学校教学水平与办学质量。

二、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羌文化存在的困境

当前,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的工作存在着教育投入不充足、师资力量较薄弱、民族学生自信心不强、传承民族文化载体较少等困境,制约了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工作的发展。

(一)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不充足

四川省西北部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北川羌族自治县属于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都较低,人均收入不高,加上地理条件、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北川羌族自治县的经济发展一直相对缓慢,地方财政较为紧张,对保护和传承羌民族文化的投入经费不能完全支持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需要。国家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虽有专项资金进行资助,但是大多资金都用于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而对学校发展保护与传承羌文化方面的软件建设缺乏专项资金的支持。虽然有不少民间文化保护组织自筹经费资助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但是缺少地方政府强力的财政支持,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教育中传承羌民族文化工作的也很难取得突破性的成效。

(二)学校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目前,北川羌族自治县普遍存在着学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懂得羌民族文化的专业人才数量少。北川羌族自治县虽然在大多数学校中都有羌族教师,但是所占比例较小,无法满足学校教育传承羌文化课程教学的需求,如七一职业中学仅有3名专门的羌语教师,其他学校要不是兼职羌语教师,就是没有专门的羌语教师。第二,部分教师民族文化知识较为缺乏。大多数羌民族教师虽然都懂一些本民族文化,但对羌民族文化的精髓认识较为肤浅,熟练掌握羌民族文化的专业人才非常缺乏,民族文化知识的水平有限,不利于学校教育中传承羌民族文化。第三,学校临时聘任的民族教师因无编制,缺乏职业责任感。北川羌族自治县各学校因为传承民族文化工作需要临时聘任的教授民族文化的教师不仅待遇较低,而且工作没有保障,随时面临下岗的问题。这些教师往往认为教授的羌文化课程为临时课程,抱着应付的心态使得羌民族文化课程易流于形式,实效不足。

(三)民族文化传承后继乏人

在当下改革开放c市场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北川羌族自治县出现了一些羌族青年对民族文化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状况,导致羌民族文化传承无人继承的状况,表现为:第一,外来文化冲击导致部分羌族青年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大众媒体的传播与普及,羌族地区的本土文化必将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大量羌族居民因生计原因常年在外务工,就更愿意掌握使用范围更广,用途更大的主体民族语言,不少羌族青壮年和儿童对羌族语言与传统文化的掌握熟悉程度逐渐减弱,学习民族文化兴趣大减,导致羌族文化的传承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断代现象。第二,学生汉化程度较高,民族文化交流环境较缺乏。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的学生在日常交流中以使用汉语交流为主,缺乏羌语语言交流环境。加上,羌族原来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后来用拉丁文创造的羌族文字使用不广,造成羌族学生宁愿学习使用汉字,也不愿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羌文,而且研究羌族文化的书籍、宣传资料等均用汉语书写。第三,部分家长不重视孩子民族文化教育,只注重升学和孩子未来发展,羌民族文化的传承存在着家庭、学校教育分离的现象,成为影响学校教育中传承羌民族文化的制约性因素。

(四)部分羌族学生缺乏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对于大众来说,要不要学习和使用一种语言,关键在于这种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足够的使用价值。在北川羌族自治县许多羌族人放弃学习和使用羌语而转用汉语,主要原因就是汉语比羌语更加实用。在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学校里绝大多数人使用汉语,“许多羌族学生甚至认为说羌语很‘土’,折射出相当一部分羌族学生对本族语言认同存在自卑感,甚至有些人不愿意承认自己是羌族人,认为说汉语才能交到朋友,不被嘲笑,这样就严重挫伤了羌族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以及自豪感。”

(五)羌族方言复杂存在一定的交流困难

由于历史原因,羌族形成了“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状况,造成了羌语方言太多而且复杂,缺乏“官方”语言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羌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羌族文化之所以在发展中逐渐淡化和改变,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有人认为某些羌族的文化是没办法被汉语所表达的,就像翻译英语文章一样,译文很难体现出原文精粹,据说目前会说羌语的羌族人不足10万。随着羌区与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村寨失去了羌语环境,原本会说羌语的人也慢慢转用汉语,包括在校读书的学生,学校教育中面临着无统一羌语进行交流和教授的困境。

三、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羌文化的对策

针对当前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工作遇到的一系列困境,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以解决制约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工作的难题。

(一)增加学校教育经费的投入

针对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遭遇的资金缺乏的问题,我们建议:第一,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资金扶持的力度,特别是增加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专项资金的投入,同时还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最大限度的做到专款专用。第二,群众集资、民间赞助。群众集资、民间赞助是在政府给予的支持有限的情况下,自行筹措资金以达到保护与传承羌民族文化目的的一条有效途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集资范围包括事业单位、宗教团体、民间人士等,吸引社会各层人民对学校教育传承羌民族文化教育事业进行赞助。第三,学校自行筹措。学校组织民族歌舞团参加省、市,乃至全国的比赛既传播宣传了民族文化,又赢取了一定的奖励,为传承羌民族文化积累资金,如永昌小学编排的节目曾多次在市、县上获奖。职业技术学校可以把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做成特色旅游产品出售,如北川县七一职业中学把丝网花、草编等产品出售韩国,学校走“学-研-产-售”的途径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募集一定的资金。第四,争取海外赞助。地方政府、学校可以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海外侨胞,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助,也不失为一种集资的途径。

(二)增强学校师资力量

针对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的问题,我们建议:第一,国家可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利用好民族院校培养人才的特色优势解决师资较缺乏的问题。民族高等院校是我国培养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才的基地和摇篮,为我国的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家可以在西南民族大学或阿坝师范学院设置与羌学有关的专业,实行“订单――定向式”人才培养方式来培养羌学人才。如羌区唯一高校――阿坝师范学院根据校情、地情和羌族风情加强对羌族表演人才的培养,巩固了校园在羌族文化传承中的坚定地位。第二,聘请羌族文化传承人做教师。聘请羌族文化传承人做教师既解决了目前羌区学校羌族文化师资匮乏的难题,又为羌族文化传承找到了好的路径。在地震前北川县曲山小学就聘请当地的羌族文化老人做学校的兼职老师,定期到学校教学生唱羌歌和跳羌舞,一些青年教师也拜老人为师,学习羌语和羌族文化。这种聘请制既增加了学校羌文化教师,又提高了老师的羌文化水平。第三,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技能培训,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对羌文化教师进行培训。2010年,北川县陈家坝初中教师前往山东青岛华东师大青岛实验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交流学习活动,不仅开阔了教师的视野,还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第四,增加教师队伍的编制,提高学校教师待遇。羌区自然条件较为艰苦,为了稳定学校教师队伍,政府部门应该解决好教师在经济方面的诉求,确保教师工资足额发放到位,优先解决教师住房、医疗、养老等问题。同时,要注重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确保教师的合法权益,规范教师休假制度。第五,积极鼓励教师终身从事羌文化的教育与传承工作。1994-2001年,茂县在羌族地区50多所中心小学和村小的130个教学班以及5所中学开展的羌汉双语教学,促进了汉语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政府、学校应采取措施鼓励教师终身从事羌文化的教育与传承工作。

(三)提高学习民族文化的动力

对羌族学生缺乏学习民族文化的动力,民族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的问题,我们建议:第一,北川羌族自治县政府通过发展民族经济等方式实现羌族青年在当地就业,以发展民族特色旅游的形式来传承民族文化。羌族学生就可以将学校教育中学习的羌民族文化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提高学生在学校学习羌文化的积极l生。第二,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家长应该充分意识到家庭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密切配合,提高学生在学校学习羌民族文化的积极性。第三,建议把羌民族文化纳入升学考试中,充分体现对民族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四川省已经将彝语言文字、藏语言文字纳入了升学考试的范围,我们建议借鉴彝族、藏族传承民族文化的经验,将享受民族政策照顾的羌族学生的羌语等民族文化的学习情况纳入学生升学考试中。第四,民族学校适度增加民族文化课程。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学校可以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将羌语、舞蹈、体育、音乐、羌秀、手工制作等羌文化课程由原来每周的上课学时适度增加,以增强羌族学生接触本民族文化的机会,提高民族学生的学习民族文化的积极性。

(四)增强羌族学生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针对羌族部分学生缺乏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问题,我们建议:首先,在羌区学校教授羌语课。语言是民族形成的一个重要纽带,羌语课不仅是一门语言课,而且是一门能够培养羌族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能够让学生认同自己民族文化的思想意识课,使学生体验民族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其次,扩大羌语的使用范围。在羌区学校教育中,应把羌语作为铺助教学语言,要求师生主动运用羌语进行交流,如羌族学生在家里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电视节目等学习羌语,父母和孩子用羌语进行沟通,主动教授孩子羌语,讲解羌文化,用实际行动来教导孩子。最后,应引导学生体验羌族文化的魅力,让他们从内心体会到民族自豪感。学校教育中注重挖掘羌族优秀的民族文化,通过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启蒙,培养学生对羌族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篇2

[11]贾银忠.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12]张世均.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灾后保护与传承[J].中华文化论坛,2009,(2).

[13]吴定初,张传燧,朱晟利.羌族教育发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4]张木元,方林.传承羌族文化彰显学校特色―北川中学校本课程的规划、开发与教学[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2).

[15]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16]宝乐日.地方课程―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载体[J].民族教育研究,2006,(2).

篇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做出了要求,要求基层政府在不断扩大农村文化建设总量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建设的质量,并实现城乡文化建设发展一体化。如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陕西省镇巴县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在文化建设方面相对滞后。因此,本文将以陕西省镇巴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1.镇巴县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镇巴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是陕西省汉中市辖区县,全县共221个行政村。近年来,镇巴县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提升,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但与城市文化建设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1.1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缺失;镇巴县的许多农村目前存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缺失的问题,具体体现在文化站内部设施简单;图书馆书籍种类少,陈旧过时;部分健身娱乐设施长期闲置,缺少维护和管理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的原因:一方面,当地政府在对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上,不管是从制度和政策方面,还是投资方面,给予城市的支持力度都大于农村。另一方面,镇巴县的农村地区只注重经济发展,忽略了农村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1.2文化人才紧缺;人才是文化建设的关键,镇巴县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文化人才紧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员素质较低。镇巴县农村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初中文凭,对文化工作缺乏深入的认识,以及缺少专业的培训。其次,民间文化的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难题。镇巴县有着丰厚的民间文化和历史遗存,比如“镇巴民歌”“镇巴端公戏”“苗乡刺绣”等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由于年轻一代对民间艺术缺乏兴趣,淡漠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些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难题。最后,村民文化教育有待提高。农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对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有关部门对镇巴县八个村80户农户的调查中显示,文盲人数29人,小学文化人数106人,初中文化人数88人,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人数11人,村民整体文化素质有待提高。1.3文化活动形式单一;镇巴县是传统的农业县,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村民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多,现有的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已无法满足村民的需求。村民在闲暇之余要么在家看电视,要么与邻居串门聊天,要么打牌,偶尔当地文化站会组织村民看戏。除此之外,相关的文化单位开展的“文化下乡”演出活动多数是到县城或者大乡镇,涉及不到一些偏远的农村,还有些剧种在农村基本上已经绝迹了,比如儿童剧、话剧、滑稽剧。

2.加强镇巴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2.1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力度;资金不足是镇巴县农村文化发展最大的阻碍,没有相应的资金支持,文化建设只能是空谈,资金投入与保障是关键。首先,政府应加大文化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设置相应的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和文化设施配置等专项资金,并且做到专款专用。其次,鼓励社会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资。根据镇巴县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激励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在政府主导的情况下,引入社会资源,将政府与社会这两种资源进行整合,最终形成“以政府主,社会参与辅,利益共享”的投资格局,从而使文化建设社会化。最后,充分利用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和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机构的作用,定期对文化娱乐设施进行维护,并根据需要及时更新。2.2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第一,注重人才培养和激励。一方面,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根据镇巴县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个培养人才的合理计划和方案,有选择性的对人才进行分类培训。另一方面,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制定相关政策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进行奖励和补助,通过宣传和表彰等形式引导更多的人才积极投身农村文化建设工作队伍中来。第二,优化农村教育体系。从多方面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力量,改善农村的基础教育条件,让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与此同时,鼓励农民参加成人教育和科学农业知识教育。2.3健全文化组织机构;一方面,建立民间文化鉴定机构,对民间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进行保护,在其传承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镇巴县有18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应发挥媒体的传播作用,定期播放农村戏剧和歌曲,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和发展民间优秀文化。另一方面,鼓励多元化投入农村文化市场,培育良好的文化市场,在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市场的同时加强监管,保护合法有益的文化。2.4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开拓发展新思路,根据镇巴县当地特定情况创造出独特的农村文化产品和农民喜爱的文化活动,定期举办文艺演出或者是其他比赛活动。另外,组建一支业余的文艺团队,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以更深层次的了解文艺活动的内涵,学习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从而丰富农民的日常生活,打破地域环境的限制。

参考文献:

[1]2014年汉中统计年鉴[G].汉中:汉中统计局,2014.

篇4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少数民族多数居住在祖国的边陲地带,这些地区虽然没有像沿海、中部和东部的变化那么大,但是已经基本上进入了“市场经济”的体制范围之内,并且发生了相应的社会生活转型,这种转型使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状态。①尽管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上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对文化传承认识不足,措施所达到的效果不令人满意。然而从文化起源于实践的本质来看,相应的文化主体才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力量,从这个角度分析,引导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主体自觉传承本民族文化才是解决少数名族文化传承的关键。而本文则是基于期望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来建立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主体的奖励模型,并根据奖励模型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来激励文化传承主体自觉地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1 理论介绍

1.1 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又称“效价-手段-期望理论”,由维克托・弗鲁姆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该理论认为人们是否努力去实现目标主要取决于目标对人们的吸引力以及这个目标在努力能达到的可能性,只有当吸引力和实现的可能性都很高的时候,激励的力量才会突显。②

1.2 序数效用理论

序数效用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在《价值理论的再思考》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效用是无法计量的,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③

1.3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概念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指的是少数民族在语言、生活方式以及精神财富领域的传递和继承过程,其主要媒介为典籍和现代声像资料、宗教仪式、大众媒体,主要传承场所为家庭、学校及村寨中的文化活动场地。④

2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重大转型,这一“转型”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方面带来了许多的问题。总的来说,这些问题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者对传承本民族文化传承重视不足

少数民族文化是在少数民族不断实践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因此,对于少数民族文化而言,相应的文化主体才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力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者出现“经济短视”的现象,他们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短期的经济利益上,盲目地进行物质追求,忽略了本民族文化的巨大价值。再加上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传承所面临的危机在认识上缺乏自觉性,这使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陷入困境。

2.2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外部激励机制缺失

尽管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上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由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认识不足,这些措施主要集中于通过外部力量来帮助少数民族进行文化传承,而忽视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主体才是文化传承的根本力量,没有调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主体的自觉性,这损害了少数民族文化原生态的传播过程,尽管在短期来看,这些措施有明显的效果,但是从长期来看,并不能真正使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脱离困境。

3 基于期望和序数效用理论的模型构建

3.1 总模型

情况二:令从事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后所得物质总奖励为、精神总奖励为,因为点处于曲线上,此时传承者满足感相对下降,故其不会选择从事民族文化传播事业。

情况三:令从事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后所得物质总奖励为、精神总奖励为,因为点处于曲线上,此时传承者满足感相对上升,故其会选择从事民族文化传播事业。

情况四:令从事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后所得物质总奖励为、精神总奖励为,因为点处于曲线上,此时传承者满足感相对上升,故其会选择从事民族文化传播事业。

就与比较而言,从传承者在满意度角度上分析,因满意度相同,故不存在选择难题。但从奖励给予方分析,应按照子模型二比较两种奖励方案所需成本,选择所对应的点,即

4 基于期望和序数效用理论模型的文化传承对策研究

根据上述模型的构建,我们提出了以下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对策:

4.1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激励机制的目标设定要具有公平性和挑战性

目标的公平性是设定目标的重要特征,我们建立目标就是为了激励传承者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如果目标的设定缺失公平性,就会导致对传承者的激励力量变得很低,影响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积极性,最终影响文化传承目标的实现。

4.2 实行多元化的奖励机制,合理组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不同人对于这些奖励的期望是不同的,因此在奖励方案的制定时,应首先对传承者的偏好进行调查,进而再进行奖励方案设计,这样才能产生更好的激励效果。

另外,由于人们成就的需要和精神成本较低,故在激励力度一定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更多地注重精神奖励机制,例如,更多地运用表扬、称号、荣誉等精神奖励方式。

最后,在奖励方面,我们不但要奖励做出贡献的传承者,还要注意为那些具有潜力的传承者设置奖励方案,这将会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培养后续人才。 (下转第228页)(上接第194页)

4.3 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不断完善激励方案

考虑到方案的时效性与偏好调查偏差会影响到最终激励效果,所以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反馈机制,不断完善激励方案。具体流程见图4。

通过对传承者进行激励方案满意度调查,若传承者对奖励方案满意,则继续执行原奖励方案;若传承者对奖励方案不满意,则需对奖励方案进行再设计。

注释

① 刘宗碧.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的当代变迁及其因应问题――以黔东南苗族侗族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8(3).

篇5

中图分类号:F12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4-0038-08

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创始人已开始进入退位期,在5~10年后,中国将迎来民间财富从第一代向第二代转移的高峰期。以家族企业为代表的财富世代传承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同样困扰着中国的民营企业创始人。民营企业目前已经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金融危机尚未完全摆脱,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接班人问题又提出了挑战,交接班可能产生的危机是比金融危机还要严峻的一场危机。接受过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一代人,能否顺利地接过父辈的班,完成企业传承和产业升级两大历史使命,对90%都是家族企业的中国民营企业来说,将是企业面临的又一次严峻考验。

为深入了解江苏民营企业的传承与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2010年3月起,在江苏省工商联、省民营经济研究会的领导和组织下,我们在全省民营企业中进行抽样调查,共调查了省内1008家民营企业。7月中下旬,我们在苏南、苏中、苏北9个省辖市与112名民营企业主进行了深入访谈,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调查结果显示,江苏民营企业主在传承和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在此,我们主要剖析民营企业传承和发展中企业主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传承和发展中第一代企业主的误区

1.忽视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传承缺乏内涵。企业创立和发展的逻辑是先有文化,后有企业。所谓今天的文化,明天的企业。企业传承与发展,传承的是文化,发展的是企业。企业文化是在应付内部或外部的挑战时,其成员在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然而,组织中掌握决策权的领导者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却可能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力。尤其是企业的创办人,其价值和信念可能决定组织的目标、功能和经营理念。

许多第一代企业主当年的社会地位较低,受教育水平不高,没有从商的经历,甚至没有启动资金,凭着一股艰苦奋斗的精神、冒险意识、对市场的敏感,抓住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发展了起来,财富的积累是创业的主要动机和企业发展的目标。所以,企业主认为企业发展关键靠自己的经验和对市场的应变能力,至于企业文化,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在这种意识指导下的企业行为,表现出极大的逐利性、投机性和随意性。企业更多地重视直接产生利润的过程,对企业文化的作用认识不足,企业文化培育的意识淡薄。调查中发现,在许多第一代企业主身上,小农意识很浓,存在着种种观念误区,比如,一些企业主认为“企业传承的是资产,没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不可能形成文化”。“小企业就是分钱,没有什么传承”。除了少数企业自觉建设企业文化之外,大部分企业对企业文化认识不够深刻。因此,发展至今,很多民营企业的态势是不规范、也是不健康的,留给第二代的是一个先天发育不足的企业。这使得一些企业的传承成了财富的交接,企业的发展缺乏底蕴。

篇6

关键词:茶文化导入;大学生;思想教育;应用对策;价值理念

随着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不断成熟,如今丰富教学理念,完善教育元素已经成为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内涵。传统茶文化体系作为整个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和关键,完善应用传统茶文化元素,不仅能够提升教学元素,同时更能为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开展融入新的内涵,尤其是能够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因此,融入茶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开展意义重大。

1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随着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如今无论是具体的教学规模,还是整体教学理念都实现了系统性发展与完善,与普通教学体系所不同的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开展过程中,其并不是以知识教育为核心内容,更多是将学生综合技能培养和思想理念提升放在首要位置。但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存在相应问题和不足,大大影响了整个教学活动开展效果,认知其问题和不足,就极为必要。具体而言,其问题主要表现为:首先,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未能与学生综合培养相结合。对于学生培养活动来说,其更多作为一项系统化活动,无论是学生培养的各项元素,还是时展对学生的具体要求,都有着实质性变化。但是,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思想教育活动与学生培养活动体系之间的脱节,限制了思想教育活动开展的效果。其次,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中,其缺乏时念和内涵的有效融入,因此,整个思想教育更多停留在表面阶段,其与实际需要之间存在极大差距。随着当前教学环境不断变化,如今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全新问题,尤其是在互联网时展应用不断成熟的今天,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元素更为复杂,而整个思想教育活动中,并未对该元素理念进行有效融入,从而影响了该思想教育活动的实施效果。最后,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对传统文化等多项元素的有效应用。客观而言,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更是一种教学引导活动,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不仅要充分注重教学内涵上的丰富和完善,更重要的是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元素,实现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及时合理有效引导。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传统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体系中,我们都能够从中寻找到很多可以被应用与当前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元素内容,但是目前在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忽略了该元素的全面融入,从而限制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效果。

2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

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茶文化理念,从唐朝开始,饮茶就已经发展成为社会大众的饮茶习惯,而随着社会大众饮茶理念不断成熟,整个茶文化体系就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化习惯与整个文化体系相结合的具体内涵。可以说,茶文化体系是我国整个文化的核心与关键,同时更是当前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想要对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进行剖析,就必须选择合适其传承发展的时代元素。茶文化体系,具体而言,其从基础上看是与茶相关物质活动的综合反映。而从核心本质上看,茶文化体系的传承优势在于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理念内涵和价值规范。在茶文化体系认知过程中,我们必须从茶文化体系中所具有的物质元素出发,比如茶具、茶叶等等都可以作为我们了解、认知人这一文化的重要元素,除此之外,茶文化体系中也包含了与茶相关的艺术元素,比如茶歌、茶乐和茶画艺术等等,这些以茶为基础的艺术元素中,丰富诠释了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成为当前我们了解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关键和核心。当然,整个茶文化体系中也包含了丰富完善的精神理念和价值规范,相对于传统单一的文化元素,通过对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进行研究和剖析,可以看到其中包含了系统化的精神理念和内涵,尤其是茶文化体系中所倡导的精神内涵,能够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精神观念。尤其是在当前快节奏发展模式下,人们期待自身生活中能够融入和借鉴相应的精神原则。对于茶文化体系传承发展来说,其中所具备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元素,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同时更是解决当前各项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结合我国茶文化体系的传承发展要求,不难看出,完善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能够为我们参与各项活动提供重要帮助。

3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

随着当前高等教育机制不断成熟,如今关于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也在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当前教育机制不断成熟背景下,如何实现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开展的理想效果,就极为必要。具体而言,其主要实施要求,表现为:首先,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将该活动与学生培养活动具体结合起来。思想教育活动是学生综合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思想内涵,还是知识教育,乃至技能培养,其实际上都是当前学生综合培养的具体要求。其次,在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将思想知识教育与学生学习习惯引导全面结合,大学生思想教育对于大学生培养活动体系化开展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作用,其不仅丰富了学生培养的具体元素,同时也实现了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合理引导。通过对现阶段大学生培养状况的具体特点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其思想教育机制中,未能融入应有的价值元素,尤其是未能将学生培养的关键点相融入,从而限制了大学生思想培养活动的有效实施,因此,结合当前学生培养不断成熟这一客观状况,创新教学体系,引入合适的教学元素,对于学生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最后,在整个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创新教学机制,丰富教学元素,完善教学内涵,尤其是要注重结合时代变化特点,构建新的思想教育机制。当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其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尤其是西方文化、现代文化等多样元素融入其中,学生自身接触到的内容更为多样,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参与整个学习活动,就会影响其学习和成长,甚至影响其思想观念的有效培养。从当前大学生成长的具体环境看,无论是教学机制,还是教学元素都出现了全新变化,尤其是很多大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机制,想要实现整个思想教育活动的理想效果,就必须在丰富完善教学机制的前提下,融入时代新元素。

4融入茶文化实施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具体对策

结合当前大学生培养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思想教育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注重融入多样元素,完善教学机制,创新教学体系,结合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当前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时,其着重从以下视角出发:首先,剖析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要将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融入其中,通过从茶文化体系中值得被传承的价值元素入手,结合理念的系统化丰富和综合提升,进而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机制,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在当前时代要求中,实现自身成长和发展。其次,要注重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体系,尤其是要注重将时代元素和价值理念融入其中,当前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各种新现象的出现,使得学生思想教育的环境更加复杂,而想要实现理想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效果,就必须注重创新教学内涵,通过完善引导学生了解茶文化的具体内涵,进而帮助学生实现自身全面成长。总的来说,当前大学生在培养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全新问题,而其中大多数内容都是传统思想教育活动中所不具有的内涵,因此,想要创新教学机制,实现理想的培养效果,从而满足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最后,在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还要注重将学生的兴趣、教学活动的具体要求,以及整个思想教育活动的特点内涵融入其中,只有丰富教学机制,完善教学体系,才能实现茶文化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融合、促进的最佳效果。茶文化体系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元素,其中所具备的丰富的价值内涵是当前学生成长过程中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而想要实现整个茶文化体系的最佳应用效果,必须从茶文化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的融合点入手,通过探究合适的教学理念和机制,从而引导大学生自身形成全面、体系化的成长思路,进而实现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的理想目标。

5结语

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茶文化体系,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所包含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不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同时还是当前学生培养过程中极其值得融入的内涵。无论是文化的价值元素,还是具体导向性,其中所具备的复杂内涵,都值得我们系统化研究。结合整个茶文化体系的研究状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能够将其与传统文化体系相结合,其必然能够实现理想的应用效果。当然,将茶文化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中,其不仅是教学元素的丰富与完善,同时也是整个教学体系成熟发展的重要表现。

参考文献

[1]王宏军.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29-32.

[2]孙茂玲.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51-52.

[3]张继艳.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5(5):213-215.

篇7

中图分类号: G 852 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5038907 文献标志码: A

党和政府历来对传统和民间文化的保护十分重视。党的十六大提出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来保护我国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务院也明确指出:到201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保护文化遗产深入人心,已经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1]。在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武术作为一朵最灿烂的奇葩,也是“最大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伴随着近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武术逐渐被划分为“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2008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竞技武术被推向了至高的位置,但“申奥”的失败,使得竞技武术的发展让人堪忧。从“申奥”到“申遗”,从竞技武术繁荣到传统武术的逐渐消亡,传统武术传承发展也开始堪忧。传统武术是我们民族的精粹,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的脉搏。传统武术传承的是一种民族文化,拯救的却是整个民族的精神。而当下传统武术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一套完整的传承体系,缺乏一套符合传统武术传承的新体系、新方法、新手段。传统武术传承影响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解决传统武术保护的相关问题、挖掘传统武术存在的现实价值,对确保中华民族文化特性,保护文化资源和扩大影响,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对象为影响传统武术传承的因素及传统武术传承的方法与对策。

1.2 研究方法

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首先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现有的大量文献进行分析[37],通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影响传统武术传承的因素进行归纳,通过运用德尔菲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影响传统武术传承的指标进行筛选和调查,研究最后通过应用国际通用的SPSS 17.0统计软件形成了调查数据基础,并采用AMOS 17.0软件对传统武术传承影响指标体系构建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分析。

1.3 问卷发放

本研究从3个不同的层面,采用简单直接随机抽样和分层分级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来自全国20个省市的专家和14所体育院校的硕士生和本科生进行了关于传统武术传承影响因素的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03份,回收有效问卷450份(其中专家问卷52份、硕士生问卷128份,本科生问卷270份),有效回收率为89.47%,问卷信度检测克伦巴赫值α为0.952,KMO球形效度检验值为0.959。

专家问卷发放对象涉及男性37人(占71.2%)、女性15人(占28.8%),共52人。被调查中教授12名(占23.1%),副教授15名(占28.8%),讲师22名(占42.3%),助教1名(占1.9%),其他相关行政人员2名(占3.8%)。被调查者平均年龄为41岁,专家工作单位所在省份共分布于国内20个省市和1个国外城市。

硕士研究生问卷涉及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和武汉体育学院等9所体育院校128名学生。被调查者平均年龄为24岁,男生71名(占55.5%)、女生57名(占44.5%),共128人。其中2008级研究生20人(占15.7%),2009级研究生35人(占27.3%),2010级研究生73名(占57.0%)。

本科生问卷共涉及全国14所体育院校270名学生。被调查者平均年龄为21岁,男生180名(占66.7%)、女生90名(占33.3%),共270人。其中2007级本科生46人(占17.0%),2008级本科生194人(占71.9%),2009级本科生20人(占7.4%),2010级本科生10人(占3.7%)。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传统武术传承现状分析

2.1.1 相关主管部门传统武术传承工作发展现状

从表1可知,专家组、硕士生组和本科生组意见较为统一,皆认为目前各级武术主管部门对待传统武术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态度还需更加积极。被调查者认为“非常满意”和“很满意”的仅占调查总人数的23.5%,而认为工作“一般”的高达51.1%。从调查结果可知,武术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大工作的力度和透明度,优化现行机制体制,实现资源一体化建设。

2.1.2 高校传统武术传承工作发展现状

从表2可知,被调查者所在单位对传统武术保护和传承的重视程度较高。被调查者认为“非常重视”和“很重视”的占调查总人数的46.0%,而认为“不重视”和“非常差”的仅占调查总人数的5.3%。被调查对象专家组多数在高校工作,而硕士生组和本科生组均为在校学生,由此可知,高校可以作为传承和传播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战场”。

2.1.3 调查对象对传统武术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程度

从表3可知,被调查者对传统武术拳种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非常关注。被调查者表示“非常关注”和“很关注”的占调查总人数的67.1%,而表示“不关注”和“没必要”的仅占调查总人数的5.1%。从调查结果可知,武术能否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牵动着无数“武术人”的心。

2.1.4 目前传统武术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表4可知,对传统武术传承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认知度较低”“重申报 轻保护”“武术搭台 经济唱戏”“申报内容不严谨”“类别归属不清”“传承人有争议”。专家组、硕士生组和本科生组3组之间的结果与调查结果基本相符合,其中专家组认为“传承人有争议”在武术传承中的影响仅次于“重申报 轻保护”而存在。

2.1.5 目前我国体育院校学生掌握传统武术拳种情况

从图1可知,被调查的本科生中在选择“学过的传统武术拳种”一项中选择1~2个的共48人,3~4个共85人,5~6个共64人,7~8个共30人,9个以上共28人,没学过的共15人。针对硕士生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1~2个的共30人,3~4个共42人,5~6个共22人,7~8个共15人,9个以上共11人,没学过的共8人。被调查的本科生中在选择“熟练掌握的传统武术拳种数量”一项选择1~2个共102人,3~4个共81人,5~6个共37人,7~8个共11人,都忘记的共36人。针对硕士生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1~2个共56人,3~4个共32人,5~6个共13人,7~8个共1人,都忘记的共18人。

图 1 体育院校本科生、硕士生掌握传统武术拳种情况

从统计结果可知,体育院校硕士生学过的拳种虽然略少于本科生,但其能够熟练掌握的拳种概率却优于本科生。本科生

中学过“9个以上”拳种的人占10.4%,但是能够熟练掌握的却仅占本科生人数的1.1%,而硕士生能够熟练掌握的比值为6.3%。通过调查还得知本科生平均习武年限为8年,硕士生为7年。本科生中25.6%通过师承形式习武,与研究生25.0%的比重相差甚小。本科生中10.4%为指定传承人,而研究生略低,占比5.5%。本科生中37.4%的学生高中就读于武术馆校,18.1%的人就读于体校,43.3%的人就读于普通高中。研究生中34.4%的学生本科就读于体育院校,41.4%的学生本科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38.3%的学生为体育教育专业。被调查者中65.2%的本科生毕业后愿意从事与武术相关的职业,而研究生略高,占75.0%。

2.2 传统武术传承影响指标的描述性统计

从表5可以看出,影响传统武术传承指标中,文化传承的影响最重要,在所调查的指标中得分最高,达到8.6378分,可见文化传承在传统武术传承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武术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对传承的影响得分为8.6200,也进一步指明了下一步武术主管部门的工作重点和大致方向。紧随其后的是专门的挖掘和整理活动、传统武术文化节、亚运会全运会等赛事、传承人对传承内容的公开度等对传承的影响。传统武术技术传承、对传承人进行奖惩制度、对未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进行重点保护等整体得分值偏低。从调查结果不难发现,传统武术技术传承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武术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其核心即是技术,传统武术传承更应该将技术传承列为重点。

表 5 影响传统武术传承的各项指标描述性统计

2.3 传统武术传承影响指标的因子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41项指标被很好地分配在7个因子之中,这7个公共因子(维度)对原变量的解释能力达到了85.254%。按照旋转后指标因子载荷度大于或等于0.5进行统计,指标中不合理条目“对急需保护的项目进行重点保护对传承的影响”“师徒传承的影响”“自主化传承的影响”3个具体指标由于载荷度低于0.5的水平,难以构成因子的具体指标,应被删除。

表 6 传统武术传承影响指标的因子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因子1基本上反映的是传统武术传承途径,因子2反映出传承人与传承组织工作指标的评定标准,因子3反映出传统武术的发展定位,因子4反映了传统武术传承的主要方法,因子5反映出传统武术传承的主要形式,因子6反映了传统武术传承的主要内容,因子7主要反映了传统武术传承的有效对策。根据内容分别将因子命名为传承途径因子、传承主体因子、传承定位因子、传承方法因子、传承形式因子、传承内容因子和传承对策因子。通过因子分析,发现该问卷量表效度较好,除删除3个条目外,38个条目比较清晰地对应到相应的因子中。因子分析所得出的7个方面内容,可以帮助本研究从7个角度剖析影响传统武术传承的因素。

2.4 传统武术传承影响指标体系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

本研究所构建的传统武术传承影响指标体系模型是基于结构方程原理对传统武术传承现象内在结构理论上进行分析,根据针对传统武术传承现状的实际调查,确定了观测变量38个,潜变量45个,共83个变量。通过整体模拟拟合度检验,模型拟合卡方值(Chisquare)为10.251(P=0.256),CMIN/DF为1.281(CMIN为卡方值),未标准化假设模型整体残差RMR值为0.374;近似误差的均方根系数RMSEA为0.031;另外,TuckerLewis指数TLI为0.955,标准配适度指标NFI为0.929,比较拟合指数CFI为0.967,模型适合度检验GFI为0.941。以上数据显示,传统武术传承模型与数据具有理想的拟合度,没有必要进一步对模型进行修正。

从图2可以看出,潜变量之间关联系数以及与观测变量系数均大于0.60,说明整个体系各变量之间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潜变量传统武术传承方法与传承对策两者之间的路径系数为0.82,呈显著关联。其中观测变量VAR27“学校武术的发展对传承的影响”关联系数为0.73,与传承方法密切相关,指标标量VAR35“传承效果评价体系的完善程度对传承的影响”关联系数为0.79,与传承对策相关系数较高。伴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定工作的不断推进,各地传承学校也不断兴起,学校在传承中的作用也逐渐显现,而目前传统武术传承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瓶颈即缺乏一套科学的、合理的评价体系。传统武术的传承首先要从传承方法入手,完善传承手段,拓宽传承路径。通过各种大型体育赛会、文化节、研讨会、挖掘与整理活动等有效传承传统武术,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传统武术传承评估体系。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传统武术传承主体与传统武术传承对策两者之间的路径关联系数为0.81,仅次于传承方法与传承对策之间系数,说明了传承主体的确定在传统武术传承工作中的重要性。通过对调查对象关于“您认为下列保护工作中哪项应优先考虑执行”(多选)题目中,调查者的选择依次为:“成立专家委员会使专业人才公平公正公开地对传承人进行认定”“尊重传承人的权利,明确传承人的义务”“制定完备的操作程序使法律能够较完善地得以落实”“制定法律把保护传承人上升为国家意志”和“介入传承人的培养过程优中择优”[8],其比例分别为63.8%、56.9%、50.9%、41.1%和33.3%。在调查者参与的题目“您认为传承人应优先履行哪项责任和义务”中:37.6%的人认为首先应该“完整保存所掌握的知识、技艺及有关的原始资料、实物、建筑物、场所等”;30.7%的人认为应该“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开展传播、展示等活动,参加各类公益性的展示、教育、研讨、交流活动”;其次分别为“按照师承形式或者其他方式选择、培养新传承人”和“在不违反保密制度与不损害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向政府或学术研究机构提供资料”。传承人与传承组织在传统武术传承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传承人与传承组织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必须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利于传统武术传承。

图 2 传统武术传承影响指标体系结构模型路径关联系数

在传统武术传承影响指标体系模型中潜变量与观测变量路径系数最高的分别为变量VAR21“传统武术社会贡献对传承的影响”和变量VAR23“传统武术教育价值对传承的影响” [9],变量关联系数分别为0.89和0.85,与传承定位潜变量密切相关,说明了传统武术的传承必须结合时代的大背景,发挥教育价值,积极为社会作出贡献。通过对调查对象关于“您认为下列评定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定标准中应优先考虑哪一项”(多选)题目中,调查者的选择依次为:“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群体或地方文化特征”“具有杰出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具有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或社区文化传承的作用”“具有见证现存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具有精粹的技术性”“符合人性具有影响人们思想情感的精神价值”“其生存呈现某种程度的濒危性”[8],其比例分别为67.6%、63.8%、56.7%、55.6%、43.3%、43.1%和21.6%。由调查结果可知,调查对象更关心的还是能够反映民族或地方文化特征的文化遗产。

2.5 传统武术发展路径探析

2.5.1 传统武术保护路径分析

传统武术保护路径:实行传统武术整体传承空间的保护,研究探索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的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在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区、乡村,开展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的活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间,确定10个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较为集中的区域,实施整体性保护。2007年文化部宣布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试点——福建省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08年“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也正式成立。传统武术传承工作要以活态传承为主,静态保护为辅;可以采取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传统武术生态文化保护区”等一系列措施,进行传统武术的整体性和原真性保护与传承[10]。武术之乡的评选也是一种对传统武术传承环境进行整体保护的方式 [11],还可以针对某些拳种的发源地,实施建设“文化生态保护村”工程,像八极拳的发源地河北孟村、陈氏太极拳发源地河南陈家沟、梅花拳发源地河北后马庄等,将这些村落建设成为传统武术文化生态村,既能对传统武术拳种的保护设立最安全的屏障,又能将传统武术文化遗产本真状态保存在其所属的环境之中,使之成为“活文化” [12]。

2.5.2 传统武术传承路径分析

传统武术传承路径:实现武术管理部门与传承人的有效对接。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要将传统武术的保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武术长期发展规划,建立起责任保护机制,形成国家、省(市)、县(区)、乡镇(街道)4级传统武术保护体系,定期对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展开调研及采取相应的措施,统一协调传统武术传承工作[13]。督促和监督地方各级武术管理部门建立起地方传统武术发展状况统计、长期保护计划制定等,并积极接受舆论监督,推进传统武术保护工作的科学化发展。积极引导武术相关研究机构、大专院校、武术馆校、体校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传统武术传承和保护工作[14]。加快传统武术保护法制法规建设,积极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尽早制订与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相匹配的规章制度或法律法规,推进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大对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资金支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对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偿资助或捐赠行为,结合“文化遗产日”,举办有关提高公众对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的活动,增强全社会的武术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尽快建立一支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所需的专业人才队伍。

2.5.3 传统武术传播路径分析

传统武术传播路径:积极发挥高校的枢纽作用。高校在武术非物质文化传承体系中处于枢纽的位置,可以起到研究、传承和传播的作用。高校不仅可以将武术管理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区和传承人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也可通过学科资源深入挖掘濒危的武术遗产,展开抢救工作,还可请代表性传承人做客高校传授技能[15]。2010年河南理工大学邀请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系宗师陈正雷授拳讲学,并受聘其为该校客座教授,同年焦作市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授予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传承基地”称号。此项举动就已经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高校不仅具备传承传统武术的能力,还具备以学生为主要力量的传播基础,高校学生毕业可通过武术馆校、业余体校、普通中小学继续开展传统武术的传承和传播工作,此条主线维系不断,即可为传统武术的传承工作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16]。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通过调查得出,相关主管部门在传统武术保护与传承中部分功能缺失,认知度低是影响传统武术传承的主要原因,高校具备传播传统武术的实力与条件,调查对象对传统武术拳种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非常关注。体育院校硕士生学过的拳种虽然略少于本科生,但硕士生能够熟练掌握的拳种高于本科生。本科生的平均习武年限和指定传承人的比例略高于硕士生,而硕士生更愿意从事与武术相关的职业。

通过对41个影响传统武术传承的构成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专门的挖掘和整理活动、传统武术文化节、亚运会全运会赛事和传承人对传承内容的公开度等指标对传统武术传承的影响较大,并通过对41个影响构成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特征值大于等于1的原则得出了7个公共因子,根据内容分别将因子命名为传承途径因子、传承主体因子、传承定位因子、传承方法因子、传承形式因子、传承内容因子和传承对策因子。

3.2 建议

研究认为传统武术的保护必须是对包括传承人、传承组织、传承学校与传承环境的“传统武术传承空间”的整体性保护。传统武术的传承应该实现武术主管部门与传承人的有效对接,建立起责任保护机制,形成国家、省(市)、县(区)、乡镇(街道)4级传统武术传承体系。传统武术的传播应该实现以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为主要传播基地,上线建立起与武术主管部门、传承人和传承组织的连接,下线建立起与武术馆校、业余体校、普通中小学的传播体系,以满足传统武术保护、传承与传播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029.

[2]程大力.传统武术: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J].体育文化导刊,2003(4):1720.

[3]邱丕相,郭玉成.论武术体系框架的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5(3):6467.

[4]林小美,张丽,林北生,等.中国武术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估研究[J].体育科学,2009,29(6):9096.

[5]王岗,郭海洲.武术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1):16.

[6]薛宇.武术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7]段晶晶.中国武术产业结构体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2025.

[8]虞定海,牛爱军.中国武术传承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25.

[9]Hogan M J.On spirituality and education[J].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2009(4):138143.

[10]马廉祯.武术挖整思变[J].体育文化导刊,2004(7):6162.

[11]张云崖,牛爱军,虞定海.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性传承研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7):5457.

[12]陈燮君.博物馆与无形文化遗产保护[J].中国博物馆,2002(4):17.

[13]郭玉成.武术传播引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60.

篇8

[3] 我们的自由天空(OFS).中国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师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M].杨东平.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 陈孝彬,高洪源.教育管理学(第三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9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326-01

发展蚕桑生产,传承丝绸文明,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责任[1-2]。沁县养蚕已有4 000年以上的历史,但是随着养蚕业的发展,该县的蚕桑产业出现一些问题,为此,笔者经过调查,针对沁县蚕桑业发展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将发展对策总结如下。

1 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沁县的蚕桑生产是随着嫘祖蚕桑文明而发展起来的,1929年,沁县就已经建立了蚕桑讲习所,至今蚕桑发展从未间断。该县蚕桑产业发展较好,一直是长治市的蚕桑生产状元县,在全省也能排到前3名,到1997年全县桑园面积达3 000 hm2,年产茧1 000 t以上,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开发,县委、政府也曾制定“突出牧果桑,保证达小康”的奋斗目标。但是随着国际形势变化,蚕茧价格下滑、桑树逐年老化、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蚕农年龄偏大、东桑西移实施、全省蚕桑逐渐淡化等诸多原因,导致沁县蚕桑产业发展被限制,桑园面积越来越少,养蚕数量越来越小。为此,2008年,该县在松村农业园区康禾公司发展了果桑200 hm2,使全县的桑园面积有所增加。2012年种植面积已达333.33 hm2,并启动桑葚果酒加工项目,届时将建成全省、全市的果桑生态综合开发示范基地,集种桑、酿酒、旅游、度假为一体,使该县蚕桑业独辟溪径,再度崛起[3]。该县蚕桑面积在全市还是最多的。

2 存在的问题

2.1 金融危机冲击很大

1997年沁县蚕桑生产达到历史最好,但1998年的金融风暴给予其致命打击,丝绸出口严重受阻,茧丝价格一路下滑,刨桑毁桑现象严重,蚕桑产业几乎冲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全国的蚕桑产业又给予重创,干茧价格由过去的8万元/t以上跌到了3万元/t以下,无论是蚕农、厂家都损失惨重,阳城县、沁水县蚕桑发展较好的县,也都是政府大幅补贴,维护蚕农利益,才能使其勉强渡过难关。2012年形势有所好转,上升至5万~6万元/t。

2.2 蚕桑发展体制受阻

沁县蚕桑产业由一条龙产业化开发变成了至今的蚕桑中心苦撑苦干。缫丝厂倒闭,没有了加工龙头,外贸和全县的茧灶都不收茧,中间的收购销售环节无人问津,蚕桑中心作为管理和技术服务主体,现在要承担从种桑、养蚕、收茧、烘茧、卖茧的全部任务,但作为一个全额事业机构,却没有经费。2011年在商务厅明确要求不许打白条的情况下,以职工名义用工资抵押贷款兑现了蚕农的收茧款,但受金融危机冲击,造成了较大亏损,至今职工连工资都领不上。可以说,作为产业管理、引导和服务机构,参与经营非常困难,但不去收购,蚕农情绪又会不稳定,收也难、不收也难[1]。

2.3 蚕桑文明传承乏力

沁县蚕桑文明历史悠久,曾经也是长治地区的蚕桑大县,但是没有传承蚕桑文明的载体,氛围不浓,导致现在小学生学习“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时都不能看到蚕吐丝的全过程。而现在的全国好多县,都打出了蚕桑农耕文明旅游牌,建立展示蚕桑文明的教育基地,体验种桑养蚕的历史文明,传承中华民族的嫘祖文化,被赋予了超越蚕桑产业本身的厚重内涵,但沁县却一直未发展。

3 对策

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北方水城、中国沁州”的伟大构想,而且全县干群和17万人民都在朝着该目标努力着、奋斗着,但是水城必须有其深远而厚重的文化内涵,即以水为载体,挖掘沁县厚重的历史,赋予水以灵魂和生命,民间石刻、象棋发源地、小米文化,无不为此,但是作为耕读传家的农耕文化大县,最早农耕活动从事的就是种桑养蚕。因此,有责任、有义务,也有必要,用蚕桑农耕文明来充实水城内涵。

3.1 加大蚕桑产业的支持力度

省、市上级农业主管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大对蚕桑产业的支持力度[4],对种桑养蚕农户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把现有的桑园保存下来,给予种植补贴,或者像阳城县、沁水县一样列入退耕还林补助范围,或者是在灭荒战略中将桑树作为一种种植品种在山头坡地种植,茧价好时供农养蚕,形势不好,也能作为绿化观赏,现在有很多地区都是实行此方法。尤其是对松村园区的果桑综合开发示范基地,借助外力起步,但职能部门要想尽办法、给予支持、力争打造全市及至全省的桑果综合开发示范基地。

3.2 启动蚕桑文明的旅游开发

沁县应启动以嫘祖农耕文明为龙头,以蚕桑丝绸文化为特色,以桑园生态体验为背景的旅游发展战略。比如,在康禾园区的333.33 hm2桑园,建一些嫘祖塑像、祭祀广场、中华圣母园等,建成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好去处,可以使人们看桑、养蚕、品酒、爬山的同时,让孩子在体验中懂得“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深刻内涵,或者利用沁县建水城的机会,建一个蚕桑农耕文明主题公园或主题广场。如果沁县能建成这样一个具有5 000年蚕桑文明的教育基地,将

添补全市乃至全省的空白,一定能带动水城的建设,促进该县经济发展。

3.3 营造传承文明的良好氛围

一个地方的厚重与浅薄,不是看经济总量,而是看文明程度,这就包括了环境文明、文化文明、政治文明、人文文明,而沁县作为一个耕读传家的文化县,有责任和义务去发扬蚕桑文明,光大嫘祖文化,发扬求生存、求发展、谋福祉的伟大精神[4]。

4 参考文献

[1] 李祖发.湖北省蚕桑产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蚕业,2008,28(4):67-70.

篇10

中图分类号:D4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885(2015)04-68-04

一、前言

我国是由55个少数民族组成,形成了我国语言文化形式的多样化,内容丰富多彩。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民族语言的生存发展处在一种衰退的状态。所以,为了保护我国的民族语言,在全球化及民族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下,保存和发展关系到我国的民族情感、意志和思维方式,尤其是在我国,少数民族儿童的语言能力和教育问题的培养成为了其民族发展的核心。因此,设法在增强儿童汉语运用能力的同时,对本民族语言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忽略,这对中华民族及民族间的和谐发展,促使少数民族的孩子继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语言的传承、发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加强民族儿童语言能力的必要性

1.保护民族语言文化

语言作为一种活化石根植于民族的灵魂与血液之中,对民族的思维、情感和意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中国的发展中,民族语言的失传引起了人民的思考和担忧,频临灭绝的语言在受到外来的语言及文化的冲击及本民族对语言不重视的观念影响下,出现了大部分少数的语言没有相应的文字,仅保存了口头传授的山歌等,导致了现在的年轻人很多不会讲母语的现象发生。这对少数民族儿童语言的发展极其不利,对探索民族语言的使用及保护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

2.了解人类语言的本质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在民族地区中有数个民族居住的现象普遍存在个民族在学习汉语的同时还要掌握本民族的语言。由于在不同的民族地区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方言。导致了民族儿童会讲多种语言及方言,这对于探索人类的语言的本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提供教学理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教学的依据

在儿童少数民族汉语运用能力提高同时,对儿童本民族语言的运用能力也不能忽视。但由于大部分的学校在教学上已不采用双语教学,甚至在课堂上禁止使用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的学生最熟悉的是本民族的语言,作为母语的民族语言是有其价值的,但由于长期以来对儿童民族地区语言的教学没有切实的从儿童语言能力的运用作为出发点,对于民族儿童语言能力的运用及发展没有给予相当的重视。所以,在教学中应加强民族语言的教学地位,为少数民族的地区的语言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三、少数民族儿童语言能力的优势

1.增强语言领悟能力

儿童的语言领悟能力较强,随着对本民族语言的熟练掌握,对第二语言的掌握速度随即增快,儿童的双语领悟能力也会增长。

2.语言意识发展的优势

双语儿童具有语言意识的发展优势,且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不仅对本民族的语言有很好的控制力,在对汉语的学习中,同样表现出控制力的优势。所以,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汉语的共同发展对儿童的注意控控制发展起到了领域普遍的作用。

3.理解能力的提高

通过对儿童民族语言的教育,使儿童的理解能力、创造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加强少数民族儿童语言教学对儿童语言的运用的流畅性、独创性及精致性上具有加快速度的作用。

4.语言转换能力的提高

在对儿童进行本民族语言及汉语的学习中,能够促进儿童的语言的转换能力,对两种语言的转换的自然、平稳和可理解的优势起到了很好的证明。

5.促进语言间的彼此进步

本民族语言的发展不但可以促进儿童的其他语言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儿童认知技能的提高,本民族语言对于儿童其他语言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仅能够促进儿童的特征和智能,而且还使儿童具有语言的优势。

四、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的现存问题

1.民族语言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及国际大背景下,以汉语及西方文化英语的融入,各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民族传统文化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这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少数民族语言的教育不仅是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更是民族间内部情感沟通语言的纽带。但由于在少数民族语言的学习中,教育力度的不强造成了少数民族在语言的学习中陷入了两难的局面。

2.民族语言的教学与目标的培养具有功利性

我国少数民族在语言的教学上只局限于考试成绩上,缺乏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民族语言的教育目的远远偏离语言教育学习的本质,不仅是为了能够取得国家给予少数民族考生降低语文考试难度的优惠政策等现象出现,在教学方式上由人文素质的培养向应试能力的培养,形成了民族语言交流的能力没有提高,民族文化的传承没有很好的体现,而是成为了进入主流社会的功利性工具。

3.民族语言教学的学无用处

语言的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语言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语言将作为知识传播的媒介,但在“变质”的民族语言教学中,如何正确的对待本民族的语言,将民族语言的发展引入健康的生存和发展道路中是当今民族语言教育值得思考的问题。

4.少数民族缺乏语言教育资源

在民族语言教育中存在着经费问题,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足现象存在。在语言教材的编写、教学参考书籍、民族语言的课外阅读等这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是不少的经济负担。所以,在实现民族语言和汉语的同步发展就是一项造价昂贵的社会系统发展工程。

5.高素质教师匮乏

对于民族地区的民族语言教学水平的提高,必须要对教师队伍进行素质培养,建立完善的高素质教师团队,这对于民族地区儿童的素质培养具有现实意义,而在现实教育中存在着人才结构单一、整体素质低下的现象,导致了在实行双语教育的过程中,缺乏共素质教师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中的紧迫问题。

6.少数民族语言教材编写不完整

教材在课堂中对师生间的交流起到了媒介的重要进而色,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教材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及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下,教材必须要符合民族的特色要求。但在教材的编写上存在着层次划分的不清晰、知识的不灵活及时代性滞后的现象,教材没能将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及生活习俗与教学内容很好的结合,使学生没有能在学习中学习到本民族及生活有关的知识,对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风俗的不了解,成为了当前少数民族语言教材编写的漏洞所在。

五、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语言教育提高的建议

1.以发展民族儿童语言能力为目的双语教育

在对儿童进行语言教育的过程中,要针对本民族的语言特点,文化背景,使学生正确的处理好与汉语的关系,民族语言和国家共同语言的统一,在教学上不能只局限于语言的基本知识上,要培养学生潜在的语言能力,发挥对多种语言的优势作用。

2.使儿童正确处理好语言转换的规律

儿童进行本民族语言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对语言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帮助的作用,促进其他语言的学习领悟能力,通过对儿童双语能力的特点及语言之间的转换规律,使得对儿童民族语言能力的运用培养及民族语言的保护起到极其有利的作用。

3.探索有效的双语教育途径

在民族语言及汉语的教学中,不仅要保持和发展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还要合理的利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符合民族特色的教育教学进行有关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及生活习俗的文化课程,在教学中因地制宜的进行语言的转换、规划,灵活的运用教学模式,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及双语教学模式的发展。

4.建立优秀合格的教师队伍

教育水平的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语教师的专业水平上,所以应加大对教师双语的培训力度,国家和政府应加大力度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化知识,同时双语教师必须要了解语言发展的规律,丰富语言的文化知识。加强教师的民族语言教育意义观念,提高民族文化意识。还在建立完善的培训系统,通过经常性的对教师进行语言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语言整体水平,并在教学中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及技能,从而达到专业知识由外向内的自我成长的转化。

5.编写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教材

少数民族语言教材必须要彰显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对民族语言、文化传承及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材的编写上必须合理的结合传统文化、地域特点与现代文化的良好关系。同时本民族的学生对于语言的学习仅限于教材内容,这对于语言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对学生语言的学习通过建立课外阅览室、图书馆等多方面的渠道提供民族语言的书籍、报刊对本民族文化进行了解和拓展,让学生对本民族的了解,增加民族自尊心及自信心,同时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化知识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六、总结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受到了国家及社会的重视,大力改善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教育是极其必要的,通过对儿童进行本民族语言及汉语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儿童对本民族及汉语的学习和掌握,增强民族语言的使用,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外语的学习,改善民族地区的语言教育,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的意识不断的增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语言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还要针对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语言教育,改革教学途径提高师质力量,将民族传统文化有机与教材相结合,这样才有利于我国多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促进民族语言的传承和发展,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而且通过加强对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教学,不仅能够让少数民族的孩子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及发扬民族精神,还可以促进民族之源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李天乐.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语言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3,(37):168-171.

篇11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1-219-02

一、前言

黎族作为海南独有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的中南部地区,由于长居海南岛与其他文明间的交流较少,黎族传统文化保存得较为完整,不仅具有独特性,更具丰富性和多样性,为黎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些年黎族文化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文化旅游人数不断增加,收入不断提高,特别是以三亚为龙头的南部黎族地区更是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游客,使槟榔谷等具有黎族文化特色的景区接待人次与旅游外汇收入不断增加。同时黎族地区内的文化旅游景点数目不断增加,旅游的形式和产品不断地丰富,由原来单一的观光旅游逐渐上升为以体验民俗风情的休闲度假游,推出了黎族风情度假村、黎族民俗文化节等旅游新产品。但在黎族文化旅游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二、存在问题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面

1.传统文化遗失严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外来强势文化对黎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因为缺少有效的文化保护机制,致使很多优秀的黎族文化得不到传承,大量优质的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特别是黎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迅速消亡。例如延续了几千年的黎族文身习俗,承载着黎族独特的民族记忆,但随着文身老人的离去,文身的工具、工序、技法等也都将逐渐地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中。?譹?訛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缺少文化保护的意识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对于文化旅游资源采取破坏性的开发方式,导致了一些不可挽回的损失。

2.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由于投资者对于黎族文化的理解有限,一些黎族文化旅游景区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粗糙、不够深入、缺乏内涵和创意,一些优质的黎族文化旅游资源往往被开发为缺少参与性的文化表演或展示产品,这使得黎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都大大削弱。例如:海南已开发的黎族民俗风情度假村,很多活动仅限于观赏,像搭建船形屋、编织黎锦等活动项目仅限于游客观看,虽有“竹竿舞”这样的参与性活动,但由于缺乏创意,加之活动时间短、组织不力,参与的游人并不多;即便是有参与体验性的项目,对于黎族文化知识也是缺乏深入的挖掘和理解,比如对于黎族美食,游客更多地是想了解这些美食的起源、制作过程、营养价值等相关的饮食文化,而不仅仅只是品尝现成的美食。?譺?訛对于黎族文化资源的开发缺少创新意识,对于产品的设计缺乏富有创意的理念,对于文化的表达方式缺乏多样性,导致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低。

(二)产业经营方面

1.缺乏规划,同质化严重。在建设黎族文化旅游景区和项目时,由于缺乏整体科学的产业规划和布局,导致各市县定位不清晰,呈现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现象。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盲目地跟风,看到其他景点某个产品项目办得红火,就盲目照办、照抄,导致海南各地的黎族文化旅游产品大同小异。据不完全调查,海南已经建成或准备建的黎族文化园项目至少有10个以上,而多数项目设计雷同内容相似,大都是利用本地的自然风光,加上黎族男女服装展示、竹竿舞表演等,缺少地域特色,导致了同质化的恶性竞争。

2.管理混乱。黎族文化旅游业发展正处于初始阶段,很多制度都不完善,存在许多管理的漏洞和弊端。首先,政府方面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对黎族文化旅游产业进行管理,由于旅游过程中涉及到太多的政府相关部门,导致各部门间出现分工不明确、多头管理、重复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譻?訛其次,管理混乱还体现在对于市场的管理和监督不到位,在黎族文化旅游景区时常出现宰客和欺诈等现象。例如,游客到某些黎村寨旅游时,经常会被几个着黎族服装的妇女围住生拉硬拽地参与黎族婚礼,做新郎、入洞房等,并趁机收取一些费用,等客人发现上当受骗时,对景区这些欺诈行为感到无比的愤慨,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黎族文化旅游景区的形象和吸引力。

(三)产业支持方面

1.基础设施落后。海南黎族聚集区大多在海南岛的中部地区,地域偏僻多山地丘陵地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对外交通极不方便,一些黎族村寨甚至到现在还没有通公路,严重影响了黎族文化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和吸引力;同时,一些已运营的旅游景区,由于各方面因素限制,像酒店、购物、娱乐等相关的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不能很好地满足国内外游客的各种需求,致使游客在景区体验休闲的停留时间大大缩短,严重影响了黎族文化旅游景区的接待能力和形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最主要是原因是资金缺乏。黎族地区处山地丘陵地带,对于公路、铁路等基础设计建设的难度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物资,由于当地经济发展落后,政府财政收入有限缺乏资金,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另外,由于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投资具有投资风险大、回报周期长等特点,很多企业和金融机构都不敢轻易进行相关的投资,导致基础设施建设在资金筹集面临很多困难,资金短缺问题成为完善黎族文化旅游业基础设施的瓶颈。

2.人才缺乏。黎族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活动,其中的从业人员是黎族文化的发掘者、承载者和传播者,对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阶段黎族文化旅游的从业者总体上素质偏低,以2010年海南省旅游从业人员为例:在全部旅游从业人员中,具有中专或高中学历的49.5%,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仅占13.3%(其中大专10.1%、本科2.9%、硕士以上0.3%)。?譼?訛作为海南基础教育比较落后的黎族地区更是缺少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和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很多从业人员仅仅初中毕业,缺乏相关的技能,只能从事低端的服务工作。人才队伍学历结构不合理,受教育程度整体水平较低等问题,严重限制了黎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对策分析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借鉴云南、贵州、黑龙江等地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黎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的对策:

(一)资源开发方面

1.建立科学有效的保护传承机制。黎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大对于黎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的支持力度。首先,要做好对文化资源项目的普查、认定和登记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文化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采取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保护措施。其次,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资助力度,制定完善的传承人标准、传承机制、传承方式等规范,开展师徒传承、团体传承等多种形式的传承活动,培养出德艺双馨的优秀传承人。?譽?訛通过对黎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加深对黎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为黎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强黎族文化基础理论研究。黎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大对黎族文化资源内涵的挖掘与创新,而对于黎族文化基础理论的研究是提高黎族文化旅游创新的有效途径。首先,需要制定科学的研究规划,成立省级黎族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设立专项资金,配置专门人员,对黎族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种类、历史、现状等进行全面深人的研究。并围绕某些文化主题,定期召开全国性、高水平的黎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总结实践经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其次,在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好的创意和理念,注意文化的再创新,把文化创意融入到具体的旅游活动中,让创新成为黎族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推动力,这样既提高了黎族文化旅游的综合吸引力,又增加了当地人民的经济收入。例如对于黎族饮食文化的研究,要深度挖掘关于饮食文化资源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民间传说等资料,并把这些研究成果与当地的旅游活动恰当地结合起来,通过对黎族饮食文化的包装和营销,把本土的饮食作出特色、作出品牌。

(二)产业经营方面

1.合理规划,清晰定位。对于黎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应该制定长远科学的规划,各地区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合理清晰的定位,根据自身的优势打造特色的品牌。首先,在总体规划层面应将海南全岛的黎族以哈、杞、润、赛、美孚五大方言各分一处,分别展示各支系文化特色,合理布局不同支系文化间的景区分布,重点打造各支系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方能突出海南黎族特色、地方特色和区域特色;其次,对属于同一支系文化的区域,可以按照形式丰富、内涵广泛的民风民俗进行不同的分类与定位。对于黎族的居住风俗而言,黎族有各种形制不同的船形屋、竹楼、寮房、寮房、土地庙、晒谷场、谷仓等;反映民俗的有服饰、狩猎、纺织、钻木取火、酿酒、雕刻、捕鱼、对歌、独木舟、抱葫芦游泳、砍山栏、谷物脱粒,其他还有婚丧嫁娶、迎送往来、等,一个题材就可以开辟一个区域,打造成一个文化精品。?譾?訛各地需要对于自身的黎族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进行合理的定位和开发,打造出竞争有序、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黎族文化旅游景区。

2.完善市场机制。保护游客的合法权益要靠法律和制度,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首先,要加强产业立法,目前关于黎族文化旅游产业的法律较少,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法规框架系统;其次要加大违法的惩罚力度,部分法律对一些旅游过程中损害较大的行为作出的惩罚力度较小,降低了违法成本,体现不出法律的威慑作用;最后建立协调统一的执法体系,明确各管理部门间的职能分工,迅速对相关的扰乱旅游市场的行为进行惩罚。针对于类似黎族村寨宰客、欺诈游客的事件,相关法律要对这类违法事件进制定明确的惩罚规定,相关部门要确保法律的规定得到落实、执行,就涉及的相关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的处罚;通过这一系列的行动来规范市场秩序,保障黎族文化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产业支持方面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影响海南黎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怎样加快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黎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由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个人和企业很难承担起相关的投资,因此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以政府作为主导力量。一方面要利用国家对黎族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优惠政策,积极申请各类相关的项目,争取各方面的专项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突破口,争取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一些国际性组织的支持,加快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最后当地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加大黎族文化旅游招商引资的力度,灵活创新各种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引进企业资金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2.加大对于人才培养的投入。首先,在基础教育层面要在全省各类大中小学校开设黎族传统文化课程,根据不同层次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编写相应的教材,进行深人浅出的教学实践;同时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开展黎族文化遗产普及宣传活动。其次,在高校和职业教育的层面,海南各旅游相关院校要开设与黎族文化相关的专业和课程,专门为黎族文化旅游培养和输送人才;同时加大对于黎族文化基础理论研究的支持,为黎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打好理论基础。最后,要想方设法在当地黎族群众中发掘“行家里手”,或引进精通黎族文化的专家、艺术家,提高他们的待遇,促使他们发扬和创新黎族文化,积极开发出各种具有浓郁黎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四、结语

目前黎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如何更好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实现黎族文化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各阶层人士的共同发力,同时积极借鉴国内外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通过对黎族文化现有的资源进行深入富有创意的开发,提高产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大产业支持力度来促进黎族的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抓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机遇,使其成为海南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2GXS4D096)、海南大学青年基金项目(qnjj1129)。]

注释:

?譹?訛刘俊,楼枫烨.旅游开发背景下世居少数民族社区边缘化[J].旅游学刊,2010(9):44-50

?譺?訛王多惠.如何推进黎族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J].旅游经济,2011(9):193-194

?譻?訛金德阳,张新定.黎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产业经济,2008(6):244-245

?譼?訛李颜.国际旅游岛建设与海南文化旅游发展[J].企业经济,2011(6):159-162

?譽?訛阎根齐.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必须尊重黎族历史文化[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10-13

篇12

A Summary of Researches on Preserving Pattern of Traditional Wushu in Schools

FAN Gui-lin, WANG Yang

(Department of Sports,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Abstract】For five years, there have been two perspectives in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traditional Wushu, namely, the traditional ontological perspective and the innovative perspectiv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any schola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rren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Wushu from the latter perspective. They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Wushu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s for the approaches to the preservation of it, they favor more the preservation via school education.

【Keywords】five years, Chinese traditional wushu, trend of research

传统武术作为最大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地的名片之一,但传统武术已经面临着相当严峻的生存和发展危机。现代体育文化的压倒性优势和竞技武术的强烈冲击使传统武术如何传承、发展就成为一个急需解答的现实问题。本文意在总结经验,把传统武术的研究尤其是学校对传统武术的保护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近五年发表于知网期刊的关于传统武术的论文。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从2007~2011年关于传统武术的资料,并依据研究的目的阅读了有关学术论文。

2结果与分析

2.1传统武术的现状与反思

当人们从传统的视角转向现实关怀时,他们开始注意传统武术的现状到底如何,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如有,又如何发挥它们的价值。

2.1.1传统武术濒临灭绝的原因——“两无、两变、五流失”论

对于传统武术濒临灭绝的原因,多有学者以悲观的心态指出随着西方体育文化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传统武术赖以生存的封闭社会基础已不复存在,伴随着现代中国人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本质是一种搏杀术的传统武术已没有实践舞台,从而导致了这一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而高成强补充认为,文化内涵的流失、武术习练者的流失、传承人的流失、武术拳械和门派流派的流失、传统武术史料、书籍的流失,也是其濒危的原因〔1〕。

2.1.2关于传统武术的现状——“两亡、两无、碎片”论

关于传统武术的现状,学者认为拳种消亡,文化底蕴消亡,无实战性,无组织性是其主要特征。如曾海、杨明、朱大清认为中国传统武术目前的现状是:中国传统武术大量拳种的消亡;现代武术的发展误区,套路缺乏武术的实战性,散手在比赛中受规则和装备的影响,踢打摔拿—武术的四大基本技法无法得以全部表现,也不能充分展现中华武术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武术市场无序性与无组织性;传统武术文化无形资产的巨大浪费〔2〕。过度西化引发武术文化的碎片化,武术文化研究过于精英化也难辞其咎。而“新武术”“分科而课业”的思路是其根源,“反套路”以及解除师徒制是其结果。

2.1.3生存价值——文化、健身、养生、美学

学者认为传统武术长期熏陶于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形成了它融中国传统哲学、伦理学、兵学、美学、导引养生学和儒、道、佛等思想为一体的典型东方文化的代表。它具有教育、健身、防身、修心、医疗和养生等多种价值功能〔3〕。

王建斌等提出在竞技武术大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武术的定位应选择在全民健身与竞技武术并行发展上〔4〕。多数学者认同武术文化在当代的价值体现在武术具有感受文化、健身养生、锻炼意志、娱乐表演、竞技观赏的作用。表现为内容丰富的文化底蕴、养生之道的主体功能、竞技交流的发展途径、内外兼修的美学价值。有学者指出其是一种优化生命存在的价值系统,是当代体育文化中的另一图景,蕴含着当代中国武术发展的生命活力〔5〕。

2.1.4传统武术的学校保护与传承

中国武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和身份象征,要敢于同历史对话、同现实对话、同自己对话,勇于调整自己的文化立场,开拓属于自身的生存空间,最终达到守护民族文化、延续民族文明的作用。保护和传承问题是这个时期学者讨论的重点。

在保护原则上,学者提出了传统体育遗产的差别保护原则,分级别保护原则,民间事、民间办原则,坚持民族、地域特色整体性保护原则。还提出静态与动态保护的理念。显然,学校保护是兼具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的。

2004年3月30日,、教育部联合颁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其中明确规定:“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传统武术所蕴含的文化内容以及本身具备防身健身的价值,都是比较突出的。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运用传统武术的内容无疑是最适合的。本阶段对传统武术如何进入学校问题进行了比较多的探讨。

2.2学校保护传承的优势

学者认为学校传承具有文化优势、时间优势、知识互补的优势和师资优势,可以武德铸人格,学习武术之礼、武术之美、武术之技击精神以及武术的本土文明特征,强身健体,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培养终身体育习惯,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守住传统武术最后的阵地。张克峰总结传承方式特点时则指出“高校教育是当代武术传承的主要方式”〔6〕。对高校寄予厚望。

2.3目前学校保护传承存在的问题

研究者显然对目前学校传统武术的教学问题是不满意的。具体表现在:

2.3.1学生和教师的资格、教材、教学内容都来自竞技武术

如孙林认为武术本科生、高校任教的武术教师,资格来自竞技武术,教学内容基本都是以教竞技武术为主,竞技武术无法在理论上与传统文化相对接,所以就接通不了这批大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的亲近感,特别是教材上所提到的一些传统武术拳理功法,由于它和当代竞技武术两者之间的落差,导致无法建立他们学习这些理论知识的亲近感〔7〕。

2.3.2教学方法单一

花家涛认为普通高校武术套路课教学弊端主要集中在忽视拳脚、架势练习的质量,片面强调布局的空间层次性〔8〕,学生难以在短时间里真正达到大纲要求,以竞赛套路为主线的教学培养模式,这势必造成人才知识结构的单一性,忽视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使普通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对社会的适用面和适应能力都受到限制等等。

2.3.3改变目前状态的对策

当然学者也开出了药方,比如:程艳伟、李廷、孙来晶认为传统武术的教学首先要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培养方向及目标;课程的设置要合理,授课形式多样化,教学方法要创新;教材要配套,突出创编传统武术特色教材,明确传统武术的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手段提高教师传统武术的知识与技能;此外,院校招生也是一个关键环节,从本科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制定出明确、合理、公正的招生、考核制度,从而把优秀的传统武术人才招进来。传统武术的竞训上,院校内传统武术创新赛制,组建传统武术代表队;重新制定与传统武术赛事相配套的评判规则,在院校的通级通段赛中,对于演练传统武术套路的学生应该有新的执行措施等均应。以科研为先导〔9〕。具体来说:

教法上:学者提出学院要走向民间,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传统武术训练方法与散打教学进行结合,循序渐进,启发诱导、融会贯通,因材施教等思想。

教材上:学者提出强化拳种意识,对现有民间传统武术拳种进行梳理并编写成教材,而传统武术教材化的方法是:“文化化”、“实用化”、“简化”〔10〕。

课程上:以传统武术为主要教学内容,刚柔相济,无法境界,内外兼修,“构建国家级教育纲要、省级教学计划和校级教学进度“三部曲”相结合的校本课程教育机制”〔11〕。

3结论与建议

学者们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视角都对传统武术作了深刻的研究,成果是丰富多彩的。但需要开发的领域还很多:

(1)在传统武术的本体研究上,众多拳种、流派中,除了对少林功夫、太极拳等著名拳种研究较多之外,对多数传统拳种缺乏研究;对传统器械所承载的文化内容及特点的研究也很少涉及,如何把这些拳种和器械引入到教学中更是缺乏实质的研究。

(2)在传统武术的保护和继承问题上,大部分的研究是从传统武术整体的角度来叙述的,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但理论构建多于现实针对性。传统武术的学科意识、课程建设、本土教材的编写都需要进一步开拓。而这些研究须基于对传统武术的一些基本研究,如传统武术的分类保护的方法与途径,传统武术保护的考核标尺,政府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在传统武术保护工作中的职责与功能,传统武术保护现状田野调查,传统武术保护资金的构成要素及计算模式,传统武术代表性传承人的标准、数额及认定程序,传统武术保护的监督机制等。

(3)在传统武术的发展问题上,应用研究明显滞后于基础研究。传统武术如何在当今的国际、国内的文化氛围中求得发展,如何完成传统武术在技术和训练层次上的科学化,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这些理念,也是今后传统武术需要有针对性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高成强.传统武术流失现状与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2010(2):7.

〔2〕曾海,杨明,朱大清.传统武术产业面临问题与发展对策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9(5):515.

〔3〕段廷进.传统武术的概念界定和多元价值论〔J〕.搏击·武术科学,2007(2):27.

〔4〕王建斌,魏素芬,传统武术定位与发展抉择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9(1):150.

〔5〕周伟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统武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7):868-869.

〔6〕张克峰.从武术传承方式看武术的发展战略〔J〕.科技信息,2010(8):276.

〔7〕孙林.全球化背景下重构中国武术文化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2):66.

〔8〕花家涛.从套路结构视角论大学体育武术套路课教学改革〔J〕.搏击·武术科学,2009(4):5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