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3-06-27 09:32: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小城镇发展现状

篇1

(一)能够提高温州旅游综合竞争力

温州传统的旅游资源优势集中在山、海、江,即温州的海洋旅游、森林旅游、生态旅游和雁荡山―楠溪江风景区旅游发展态度良好。在旅游休闲常态化和旅游产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温州旅游正在由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深度发展。而温州旅游小城镇的分布与优势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较强的依托性和重叠性。发展旅游小城镇可以为传统旅游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内涵,促进温州旅游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和综合效益的提升。

(二)旅游小城镇可以提高农民福祉

新型城镇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最终目标就是为了造福广大老百姓。旅游小城镇处于农村和城市的过渡带,可以实现就地城镇化。旅游可以为小城镇建提业支持,农民市民事后可以就地从事旅游业,解决了就业问题;由于旅游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能促进城镇景观美化、基础设施的完善、教育医疗水平的提高,还能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旅游与城镇发展的良性互动。旅游小城镇的发展是城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途径,可以克服“大城市病”,有利于提高农民福祉。

(三)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各地要将乡村旅游与旅游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旅游小镇。温州旅游小城镇的分布与海洋文明、耕读文化、农业文明及旅游名镇(村)、改革开放所形成的市场经济文化具有高度的趋同与重合性。旅游型小城镇的建设不但可以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且可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审视、保护和利用,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

二、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现状

(一)旅游小城镇建设成效明显

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主要通过三条路径展开,一是浙江小城镇试点镇发展所确立的苍南县龙港镇、瑞安市塘下镇、乐清市柳市镇、平阳县鳌江镇、文成县大镇、泰顺县辖镇;二是浙江省旅游发展规划确立的浙江省四级旅游城镇体系,其中属于旅游小城镇的包括雁荡镇、大荆镇、南麂镇等镇;三是根据浙江省十百千工程所创建的瓯海区泽雅镇、瑞安市龙湖镇、洞头县东屏镇、苍南县桥墩镇、文成县南田镇、苍南炎亭镇、瓯海茶山街道、瑞安市湖岭镇、平阳县南麂镇、瓯海丽岙、文成百丈镇、平阳县腾蛟镇、文成县珊溪镇等旅游强镇。 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热情高,已经形成了一批以旅游业为主导或支柱产业的旅游小城镇,在发展规划、建设投资及产品开发、服务方面都有较大的投入,激发了旅游业和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

(二)旅游小城镇类型多样

从资源特点、分布特点及产业动力角度,温州旅游小城镇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根据功能分,泽雅镇、瑶溪镇是典型的城郊扩展型旅游小城镇,雁荡山镇、西坑畲族镇是典型的景区依托型旅游小城镇、瓯海茶山街道是典型的旅游服务型小城镇、泰顺县辖镇是旅游集散型小城镇。根据城镇资源的特色,西坑畲族镇是民族文化建设型、南田镇是历史遗存保护型、南麂镇是生态环境营造型、龙港镇是特色经济培育型、丽岙镇是复合型旅游小城镇。不同类型旅游小城镇成长的内在机理不同,建设发展方式也不尽相同。类型的多样性有利于小城镇根据自身的区位、资源、市场等情况发挥优势,特色发展。

(三)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

由于景区的吸引力、消费的拉动力促进旅游小城镇的投资增加、基础设施改善、服务水平的提高,进而引发产业聚集,并形成良性循环。在市场拉动、政策推动的多重作用下,由于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型小城镇的城镇水平的提高。南田镇在旅游业未发展之前和其他许多普通的农业型城镇一样以农业为主。然而在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城镇的发展中,南田镇走出了自己的一条特色之路。为了适应旅游的进程,南田镇加快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建设环境文明镇,治理城镇内部环境等,以此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同时南田镇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特色农业旅游和文化旅游。有了游客的需求,以及旅游业的回馈和投入,南田镇旅游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

三、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均衡

篇2

中图分类号:U491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洪梅镇处于广深港经济发展带,目前由于镇区偏离广深高速、广深公路等区域交通走廊,与西南片区各镇相比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交通成为阻碍洪梅镇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洪梅镇镇内交通存在过境交通与生活通功能混杂、与周边镇区交通衔接不足、镇域内部路网的系统性较差等问题,直接影响城镇的对外联系和自身的良性发展。

因此,随着洪梅镇周边区域性道路交通网络的完善,洪梅镇与区域高快速路的衔接处理问题以及镇区道路网格局的合理完善,都是镇区近期交通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事项。

2、洪梅镇交通发展现状

2.1洪梅镇交通区位分析

陆路方面:北距广州35公里,南距深圳特区80公里,东距莞城22公里,镇中心距广深高速公路1公里,107国道6公里,有望洪公路与北部的广深高速和107国道相联接、望沙公路与南部沙田镇相通、道洪路与西侧的道镇接通。

水运方面:洪梅镇河流属东江南支流水系,洪屋涡水道、北海水道和太阳洲西海水道等多条东江南支流的干流水道,可通航1000~5000吨船舶,直达伶仃洋和东江各港口,由北向南在镇区腹地贯过;区南有立沙港,水路北距广州65公里,南距香港82公里,蛇口港75公里,西距澳门86公里,与东江、西江、北江三江水系相通,可达香港、澳门及华南沿海诸港。

2.2公共交通发展现状

1.公交建设概述

公交线路与车辆配置:洪梅镇现状镇内公交以及毗邻镇、毗邻市公交共有7条线路,镇内公交现有运营车辆12台。

公交线网:洪梅镇内主要公交道路有洪梅大道、望沙路等南北向城镇主干路,以及部分东西向道路,与镇外公交各线路的走廊一致,不同线路间客流竞争严重。

中途停靠站:镇外公交线路与镇内公交线路共用停靠站,镇内已建成公交站点数量为:站亭31个,站牌1个,其湾式候车亭为18个,一般站间距离300-500米,但公交车也可随意停靠。

2.公交存在问题发展建议

本次居民出行调查设置了调查对象对洪梅镇公交发展建议的提问,间接反映了居民对洪梅镇公交发展现状的看法,问题主要集中在提高车辆的服务水平、增加公交线路和提高发车频率以及增开夜班车上,共占总建议的80%如表1所示。

表1洪梅镇公交发展建议调查结果

2.3道路建设现状分析

城镇对外道路网。洪梅镇由于受河道限制,镇区呈带状分布,对外通道走廊有限,因此道路结构已基本确定,主干路网基本形成。现状对外道路南北向有望沙路和洪梅大道,东西向有西部干道和厚洪路。

城镇内部道路网。近些年,洪梅镇全面完善镇内道路交通系统,大力推进镇际、村际联网路的建设,完成了洪梅大道、洪金路等镇际联网路的升级改造建设,建成了黎涌路、桥东路等一批村际联网路,道路交通条件得到很大改善,镇、村公路基本联网,形成“四横”和“三纵”的主干道路网格局。

从洪梅镇自身角度来看,由于洪梅镇现状城镇空间开发有限,因此整个镇域的现状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网现状线网密度基本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中要求的小城市干路网密度要达到3.0-4.0 公里/平方公里、支路网密度要达3.0~5.0 公里/平方公里要求,分别为3.42、0.87、3.87公里/平方公里。

2.4 静态交通发展现状

洪梅镇由于机动车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停车设施以建筑物配建和路内停车为主,部分村庄统一开辟空间作为公共停车场。其中,路内停车主要集中在洪梅镇中心区主要路段,包括桥东路、建设路、商业街、环萦路和中心路上,共划分停车泊位220个。

本次开展的居民出行问卷调查中对洪梅镇居民的居住地和工作地停车情况进行了问询,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洪梅镇停车带有明显的村落发展特征,居住地点停车以自家庭院和路内停车为主,占到了近50%左右,而工作地点停车以单位配建停车为主。

表2 小汽车用户居住地点停车情况调查结果

表3 小汽车用户工作地点停车情况

根据调查中对洪梅镇停车存在问题的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洪梅镇现状停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乱停车现象严重以及缺少路外公共停车场,其次是路内停车位不足和建筑物配建停车位不足的情况。

表4洪梅镇停车存在问题调查结果

2.5对外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洪梅镇汽车客运站位于洪梅镇中心区的迎宾路,是按照国家交通部二级车站标准建设的综合型车站,于2008年交付使用。洪梅汽车站占地总面积44.2亩如表2-13所示,建筑总面积17270.6平方米(其中停车场面积2360平方米,售票厅面积224平方米,候车厅面积961.66平方米,商业及办公用途面积7260平方米)。建成后的洪梅汽车客运站有站前广场、停车场、站务用房及生产辅助设施等,集公交客运、长途客运、旅游客运、快速货运、汽车修理及仓储等诸多功能于一体,拥有司乘及服务人员200余人,共设有大车位76个,小车位120个,进出车辆150辆次/日,日发送旅客5000人次。

洪梅镇汽车客运站既担负着洪梅通往东莞市区及镇内公交班车的运营,又担负着洪梅至广州、深圳以及其它几十条长途班线的旅客运送任务,是洪梅旅客出行、中转、集散的中心之一。

3、洪梅镇交通发展存在问题

3.1对外交通与内部交通相互干扰

洪梅镇是沿着对外交通通道发展起来的,过境道路同时肩负城镇主要交通干道的功能,随着城镇规模变大,内外交通的干扰日益严重。例如洪梅大道、望沙路是镇内南北向主要道路,穿越中心镇区,过境性大流量交通影响到镇区的空间结构完整性以及镇内居民的日常生活。

3.2与周边镇区交通衔接不足

目前洪梅镇内并无直接高速出入口主要通过洪梅大道、望沙路与广深高速连接,通过西部干道与麻涌、道连接,但与沙田等南部城镇无直接道路联系。

3.3镇域内部路网的系统性较差

镇域主干路网尚不完善,多断头路、瓶颈路,通行能力有限。道路断面设计普通化,与河堤、水系等特色资源结合不够。

3.4交通安全隐患多

洪梅镇城镇规模较小,用地混合度较高,而道路的横断面形式较单一,人车混行,造成了小城镇交通事故日趋增长。

3.5交通意识淡薄

交通在发展,可是城镇居民的交通观念却仍停留在旧有的层面,交通意识淡薄,造成了交通管制的困难和交通事故的频发性。

3.6交通结构不合理

目前,由于不受外部干扰的快速轨道交通建设严重滞后,受外部干扰的地面常规公共汽车仍是公共客运交通的主要承担者,而洪梅镇现阶段公交服务的滞后,使公共交通对客流的吸引力下降。

4、洪梅镇综合交通发展建议

应对洪梅镇现阶段所面临的交通问题,结合土地利用、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为实现洪梅镇交通发展战略任务,确定洪梅镇交通发展总体目标为:依托望洪枢纽建成东莞市西北门户枢纽,构筑与区域发展相协调,与土地利用相结合的多种交通方式协调运作的现代化一体化的绿色交通体系,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全面提升城镇综合竞争力,促进洪梅镇城市空间有序拓展和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3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2-0086-0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2008年中央1号文件也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将城镇化作为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手段。国家“十五”计划把小城镇建设列为农村今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小城镇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重视,如何利用好小城镇发展载体推动广大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定安县小城镇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

一、海南省定安县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是一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广义上的小城镇是指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特大城市周围的卫星城和农村集镇;狭义的小城镇是指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包括县城镇)和集镇(一般是指乡政府所在地或经济比较发达的集镇)。定安县行政辖管定城等10个镇及南海等3个国营农场,县域面积1189平方公里,人口32.3万。定城镇辖仙沟、龙州两个集镇,龙湖镇辖永丰一个集镇,新竹镇辖新序一个集镇,富文镇辖坡寨一个集镇,同时国营金鸡岭农场和中瑞农场场部也是具有相当规模的集镇。

1.城镇人口规模小、城市化水平低。根据2007年人口普查数据,定安县人口在3万以上的城镇仅有定城镇、黄竹镇、雷鸣镇和龙河镇,人口最少的翰林镇仅1.6万人。全县各镇城市化进程不平衡,平均水平较低。全县城市化水平为29%,远低于全国36%和全省40%的平均水平,只有定城镇城市化水平达到58%。

2.城镇经济结构单一,城镇财政收入少。全县除定城镇作为县域中心,功能比较综合以外,其它各城镇功能较为单一。黄竹、龙河、龙湖主导产业为农副产品加工业。其他镇产业为简单的农副产品交易和初级加工业。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全县城镇第一产业比例偏重,第二产业比例过小,第三产业比例尚待提高,可以判断出全县城镇经济仍然是以农业为主导。第二产业比例达到10%以上的城镇仅有定城镇(54:13:33)、龙湖镇(59:15:26)、龙河镇(48:11:41)、新竹镇(72:10:18)。从城镇财政收入来看,城镇财政收入达到500万以上的仅有定城镇,其他镇的财政收入均在250万以下。

3.城镇现状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完善,城镇吸引力不强。全县城镇内部道路体系不建全。过境公路穿越镇区中心,新建街道交通与镇区商贸人流矛盾日益尖锐。中心镇区的建设错乱无序,人居环境质量低,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缺少排污系统,公共绿地、加油站、消防站、长途汽车站、公共停车场及居民休闲活动场所,对周边村落未能形成较强的吸引力。[1]

二、海南省定安县小城镇发展受限的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发展初期受客观条件所限,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主要还是政策环境和体制性的原因。

1.政府宏观调控、规范指导力度不够。许多地方对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对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城镇化演进规律和城镇规划工作等缺乏研究和重视,同时不少地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尚未正式开展,致使城镇间在布局、规模、职能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缺乏宏观调控和协调。

2.行政区划与城镇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建制镇主要以行政职能划分地域,造成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同时城镇区无法达到最低的人口规模,要素集聚能力差,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行政区划的不合理,给政府调控与协调造成困难,制约了城镇的发展和功能的提高,也制约了生产要素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

3.建制镇设置标准偏低。目前国家规定的建制镇设置标准为乡镇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上或占全乡镇总人口10%以上。因标准偏低,使得建制镇数增长过快。由于新设建制镇并非由上一级中心城镇的功能扩散发展起来,所属农村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与转移仍然有限,相当一部分建制镇的设置只是行政建制意义上的升级,非农业的基础仍然薄弱,造成小城镇规模偏小、功能较弱,造成了城镇化表面快速发展的局面。

4.相关配套改革滞后。城镇现有政策体制环境已日益不能适应城镇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1)城镇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小城镇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一些问题条上“管得着,看不见”,而块上“看得见,管不了”,协调解决难。另一方面,城镇政府自身存在着严重的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导致行政效率不高。(2)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阻碍了生产要素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如户籍政策、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制度壁垒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3)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和土地使用流转制度创新滞后,致使农民离土不离乡,“两栖”现象较为普遍。此外,乡镇财政体制不顺、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等,都影响了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聚。

5.历史传统观念影响。定安地处内陆县,没有通商口岩和商(产)品批发集散地。广大干部群众对小城镇发展战略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定安跟文昌、琼海等市县相比差距不在于乡镇,关键在于人的观念,对发展小城镇存在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加上小城镇建设长期没有排上乡镇工作的议事日程,大多数乡镇党政领导对小城镇建设没有从经济发展战略上去认识。

6.资金、人才和技术短缺。由于城镇经济实力薄弱,地方财政拮据,资金较为紧缺,很难拿出太多的资金进行建设。加之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式管理,收缩县级和农村机构业务,使城镇发展深受“失血”之痛。而且由于受地理、各种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不能为科学技术人员提供优越的研究条件,难以吸引人才。大学生毕业回县城工作的不多,愿意去乡镇工作的就更少。在待遇和事业留人方面,缺乏强久的吸引力,人才流失严重。既缺乏一般人才,更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尤其缺乏具有现代市场意识和开拓创新能力的经济型人才。人才缺乏导致了科技力量的薄弱,科技创新难,科技基础差。加上投资软硬环境相对较差,吸引资金、技术也相对较少。

三、加快海南省定安县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是基础。首先在各级党委政府中确定“小城镇、大战略”的理念,将小城镇发展战略提高到破解“三农经济”难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政治高度来认识。要将发展小城镇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来把握,要紧紧抓住新一轮解放思想运动的契机,全面扫除阻碍小城镇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在发展小城镇方面的理论和业务培训,提高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发展小城镇的本领,让他们在实施小城镇战略中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2.规划先行是前提。各镇要将规划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要按照“五十年不落后,一百年不遗憾”的要求,尽快完善城镇建设规划体系,突出科学超前、特色、节约和生态的理念,在已经完成的城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尽快修编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规划,统筹安排好工业、农业、商贸、文化、教育、生活、娱乐、水、电、路、气以及排污、绿化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

3.增加投入是关键。由于城镇经济发展相对水平落后,银行、居民资金积累能力有限,地方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进行建设的能力有限,需要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要改进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积极培育税源,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要积极研究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投资体制,通过多渠道增加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在小城镇建设中,政府既要增加必要的投资,也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以集体和个人出资为主,国家、集体、个人和外商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如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房地产商带资开发,公用事业实行“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旧城改造盘活存量,以项目为载体采用股份合作方式直接融资等。

4.发展模式是手段。要积极研究如何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重点研究如何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问题,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契机,引导农村集体自主开发或合作开发建设小城镇。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农民进入小城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制度,明确土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方法。与此同时,小城镇应建立健全三大保障体系:一是农村养老保险体系,逐步建立起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个人储蓄积累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尽快完善以个人出资和政府补助相结合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三是社会救济福利体系。逐步按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对民政救济对象实现基本生活保障。

5.经济发展是目的。各镇要因地制宜,突出不同乡镇的产业文化特色,作到一镇一品、一镇一策,做大做强域镇经济。定城镇,要借助县委县政府打造仙沟片区的契机,研究如何带动仙沟片区农村集体发展,研究潭黎瓜菜批发基地和龙州洋瓜菜基地的产业特色,推动龙州墟的发展。雷鸣镇要依托南丽湖风景名胜区和文笔峰旅游区,积极做好产业延伸服务,研究如何发展旅游风情小镇。龙门镇要利用特殊的交通枢纽位置,积极研究如何承上启下,承接全县南北经济发展,打造特色的商贸小城镇。黄竹镇要抓住南海农场合并的契机,充分利用高速路出口的交通优势,研究如何做大旅游、房产、加工业,打造定安通往三亚的门户形象。龙河镇是定安的南部重镇,要充分研究茶根糖厂和部队驻军的因素,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小城镇。

篇4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环境的影响,以及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新疆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在近些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开始朝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地推进新疆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小城镇的综合发展水平,需要当地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采取科学有效措施,推进城镇发展,为实现现代化城镇发展做出贡献。

二、新疆小城镇建设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的全面展开,西部地区经济地位和战略意义的上升,为推进新疆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速新疆城镇化发展,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但从发展现状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发展难点。

1、小城镇布局发展不均衡

新疆地域辽阔,各地小城镇的发展存在着区域不平衡性。数量上,北疆多于南疆、南疆多于东疆,北疆小城镇占总数60%以上,北疆铁路沿线成为新疆小城镇发展的密集地带。发展建设水平上,北疆也高于南疆、东疆,其中天山北坡为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带。

2、城镇发展水平低,规模不够大

小城镇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一定的聚集效应,较小的规模不利于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利于规模经济效益的形成,并且限制了城镇功能的有效发挥和对腹地经济的带动作用,将会严重制约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新疆有些小城镇规模过小、力量分散,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小,对周边的资源和资金的吸引小,使城镇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影响,同时,许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高,非农产业基础薄弱,缺乏有利的产业支撑,就业机会少,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力弱。

3、小城镇二、三产业发展滞后

世界各国经验表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总是会由“一、二、三”的格局向“二、一、三”的格局演变,并最终形成“三、二、一”的格局,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也是如此。新疆现有的小城镇更多地表现为消费型城镇,而不是生产型城镇。新疆的小城镇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产业结构,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发达省区市相比还有较大差异。小城镇建设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但是,新疆小城镇建设中二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农业比重偏大,二、三产业起点较低,缺少支撑财政收入的支柱企业。

4.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基础差

基础设施是保障城市生产和生活顺利进行的各种基础性物质设施以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总称,但是新疆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水平不高。很多城镇存在交通拥堵,出行不便,垃圾围城,环境污染等问题,一些城镇还存在供水紧张,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问题,与发达地区相比,新疆小城镇道路,垃圾收集和处理,公共绿地,公园和休闲设施,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很大差距。城镇基础设施投资渠道方面来讲,多数城镇仍主要依赖于政府投资,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5.对小城镇建设认识不足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资源丰富,文化多元,地域辽阔,但经济比较落后,自然环境恶劣且民族成分复杂,由于绿洲散布在干旱区的分布特征,各城镇相距较远,人口密度小且分布不均。新疆城镇体系存在着功能交叉和重合现象,表现在城镇间产业结构趋同和大、中、小城市、城镇与乡村之间功能不清,协调发展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多数县城和一般建制镇是为农业和为城镇居民提供生活服务的小区域中心城镇,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水平低,城镇的聚集和辐射作用弱。由于新疆的许多市镇是通过县改市、乡改镇等行政力量推进城镇化的结果,使城镇人口虚化扩大,大量乡村人口未经职业和空间的转移,而只是因为所在地行政建制发生变化而成为城镇人口。城镇中大量农业人口的存在,使城镇功能弱化,对周边地区带动作用不明显。

三、构建新疆城镇规划发展的思路、策略

1、新疆小城镇发展思想

(1)坚持总体规划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

小城镇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坚持搞好和严格实施总体规划,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建设当中,各级政府应根据小城镇所具有的区位优势及其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分期进行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指导和管理,搞好调控与协调,遵循规律,突出重点,切忌一哄而起。当前,新疆小城镇建设应根据实际情况,以现有小城镇为基础 ,坚持新建与扩建并举,以扩建为主,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切实提高城镇综合素质。

(2)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

发展小城镇,不能削弱农业的基础地位,尤其是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一定要充分利用小城镇连接城乡的优势,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城镇经济的协调发展。

(3)坚持以产业发展为依托的思想

加强小城镇建设,一方面要发展壮大产业,推动产业聚集,提高产业的关联度,这是农村城镇化的依托和功能定位的基点。另一方面,要把切入点放在产业发展的定位上,根据自身的区位条件,着重培育和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同时兼顾其辅助产业的发展,以便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链以及合理的产业结构,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依托,并通过加快小城镇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2、城镇体系发展策略

(1)要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

发展小城镇只是城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发展小城镇应采取有重点,因地制宜,相对集中,形成规模的战略。要重点发展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各地区要根据本地实际,对小城镇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城镇密集区和中心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镇,要纳入所在区域城镇体系的总体规划,以组团式布局形态与中心城市或其他城市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工,发展一批卫星城镇,形成为中心城市服务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小城镇。距中心城市较远的小城镇,要强化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服务功能,形成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加工基地,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和文化中心,带动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2)加强现有小城镇的快速发展

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使基础设施投资能够相对集中,使一个县、一个地区成为经济的凝聚点,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小城镇是连结农村和城市的纽带,小城镇布局、规划应纳入整个城镇规划体系中考虑,以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吸引和辐射功能。

(3)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小城镇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聚集过程,而是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不断地向城镇聚集,不断地创造出越来越多的二、三产业就业机会的过程。可见,经济发展是新疆城镇化的动力,产业支撑是城镇化的灵魂。坚持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与调整产业结构,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围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带动型企业,达到经济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的目的,形成新疆干旱区绿洲环境条件下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小城镇经济发展模式。

(4)建立小城镇多元化投资融资机制

小城镇建设需要大量建设资金,建立各种有效的资金筹措渠道刻不容缓。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来共同参与小城镇建设,真正形成国家投资、地方投资、社会投资、个人投资和引进外资的格局,拓宽小城镇建设的筹资渠道。新疆小城镇的投资应以国家和自治区财政资金为引导资金,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小城镇各自的实际,吸引民间投资、银行贷款、国外投资等各种社会资金来促进小城镇产业的发展。

(5)积极培育完善小城镇市场经济环境

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处理好城镇化与市场化的关系,积极培育完善小城镇市场经济体制。要不断加强小城镇与较大规模城市联系,引进资金、技术、人才、设备、信息,同时要传递城市的市场信息给农村,引导农村发展适销对路的产品,发挥以镇带村的市场功能。

(6)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新疆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条件,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抓紧做好全疆城镇供水水源规划,天然气利用规划和合理开发水资源,加快城镇供气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小城镇集中供热系统。进一步加快镇区的的管网改造,提高供水能力,缓解缺水小城镇和区域供水不足的矛盾。加快城镇交通系统建设。加快城镇公共停车场,行人过街桥涵的规划建设和人流高峰地段的交通组织。建设完善的城镇排污系统,改造和新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处理等级。大力发展城镇绿化和美化,增加城镇绿色空间。城镇新区建设,要确保绿化用地,做到同步到位。

结语:综上所述,鉴于新疆小城镇发展规划的研究是一项长远而宏伟的系统工程,本文取新疆小城镇规划发展的镇村体系规划构想之一隅展开探讨,希望对新疆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提供一种思路,为全面实现新疆地区的小城镇发展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春华,张小雷.新疆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2,(01).

[2]周斌.加快新疆小城镇建设 繁荣农村经济[J].实事求是,2003,(04).

[3]孙峻,丁烈云.中国小城镇建设研究进展[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1,(02).

篇5

一、前言

改革开放20多年,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变化,人们在积极创造财富的同时余暇时间也相应增多,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着简单的物质化标准向更高层次的健康化、内涵化、愉悦化方向发展。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体育在人们心目中已不再仅仅意味着是高水平的竞技运动及跑步、广播操等大众体育锻炼项目,而更多地是对高品味、高质量的生活方式的追求,是保持旺盛生命活力的有效方式,是体现生命价值、享受生活快乐的重要途径,甚至是敢于接受和应付各种生命挑战的象征。这就对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能够被“消费”的体育,才是真正被大众所需要和接受的体育。

二、我国城市体育消费的概况

1.体育消费的概念。所谓体育消费,是指人们在参与和观赏体育活动方面的个人及其家庭,社会的消费支出。体育消费包括狭义的体育消费和广义的体育消费,狭义体育消费是指那些直接从事体育活动的个人消费行为。广义体育消费包括一切与体育活动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个人及其家庭、社会的消费行为,是作为社会一般消费者及其家庭通过支出货币所得到的各种体育效用,即各种体育的(包括物质的、劳务的、精神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体育消费的增长促进了健身运动的顺利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民健身计划,反之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也推动了体育消费的增长,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2.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经济的繁荣促进体育消费的快速增长。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健康的话题为人们所关注,空闲时间进行适当的运动也为人们所接受,体育运动可以说无处不在,在家进行运动健身也是一种时尚。我国有60%左右的人口在农村,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要有相当多的人从农村到城市中去,小区将成为这部分人新的生活环境。小区的建设也将会成为我国经济消费主要部分,而小区的体育设施场所是不可缺少,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小区的体育设施建设也是我国体育消费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服务行业的发展,场馆设施的建设带来的体育消费。经济的发展,直接给人们带来的是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冲击,时代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丰富多彩,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节假日或其他空闲时间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在西方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我国的体育健身服务行业已经逐步发展起来,在城市中的健身场所也越来越多,像健身房、旱冰场、网球场、羽毛球球场等等这些都为爱好休闲体育的人们提供了场所。体育服务行业的蓬勃发展,直接作用面对的是场馆设施的建设。这些对体育消费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直接参与体育运动所必须的消费。观看比赛,到休闲健身场馆的体育消费(包括培训指导陪练等)体育旅游等。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比以前有很大的改观,到现场去观看比赛或者通过电视录像、网络去观看比赛已经成为一部分人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 周末到一些体育场馆去,既能达到健身的目的,又能更好的体会休闲体育所带来的快乐。可以说体育场馆的气氛比较好,更让人能充分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这是人们体育消费的一个重要部分。

参与体育运动,自身所必备的简单的体育用品(如运动服装、鞋、球等)参与体育运动,需要体育用品与之相匹配。在学校中你可以看到打篮球的学生几乎没有不穿运动服的,运动服装的设计就是为体育运动做准备,能更好的发挥个人的运动能力。现在市场上的体育品牌的运动系列很多,如国产李宁、康威、安踏、特步等等,国外的知名品牌也非常很多,如耐克、阿迪达斯、彪马等。随着参与体育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体育用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不光是服装鞋类这些,还有一些简单的体育器材球拍、球、护腕、护膝、运动包,以及一些碟片等等这些都是体育用品的部分。它也是体育消费重要组成部分。

三、体育消费的快速增长对全民健身的影响

1.体育健身器材进入家庭使得家庭体育的到了一定的发展,也活跃了社会体育市场。家庭体育的开展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家庭体育的开展在社会上能够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越来越多的人将会加入到这个潮流中来,参与家庭体育健身运动,所以说体育健身器材进入家庭,不但推动了体育市场的消费,也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现代运动规律、布局合理、门类齐全的体育市场体系也逐步的形成和完善。同时它也会推动体育消费的增长,活跃繁荣体育市场。休闲体育事业在我国的发展,离不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国家的政策,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为休闲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也开阔了我国的体育市场,休闲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参与休闲体育消费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体育环境(场馆、器材、体育氛围等),从而达到休闲娱乐健身的目的,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为全民健身运动添砖加瓦,为全民健身运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人们直接参与体育消费的方式是就是购买体育用品、观看体育比赛,到休闲健身的体育休闲场所去。现代的体育用品,品牌众多引导世界潮流,对爱好体育运动的人具有十足的诱惑力。近几年运动服装风靡全球,在我国运动服装的产销也相当的快,上海、天津等地的高档运动服装已远销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体育市场的繁荣,对体育消费产生有利的影响,也为体育运动人群提供了物质上的帮助,为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增添了活力,为参与健身运动的人群带来了活力。体育对人的诱惑力无处不在,精彩的表演,让喜欢体育的人不愿意错过,观看体育比赛购买体育杂志,也是人们休闲消遣的一种方式,无论通过杂志、电视、还是网络、录相或者到现场去看比赛。现在的周末通过电视转播可以看到意甲、英超、法甲等足球联赛,通过电视还可以看到NBA、拳击比赛等等。现在是信息时代,体育媒体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对体育知识的传播起到很大的作用,人们认识体育,参与体育运动离不开媒体的宣传帮助。

四、促进体育消费的出路

1.观念上的转变是重中之重。在这个由消费所推动的时代里,需要中国体育管理机构从过去以运动会为周期,片面追求成绩的“应试体育”的观念误区解放出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推动体育与社会的有机结合与引导人们进入健康活力的体育健身健美娱乐文化消费活动中去。

对于体育投入的选择面也应该更加趋向理性化与效益化。体育的真正财源在市场,体育的巨大市场潜力告诉我们,体育是组成完整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体育行业”、“体育消费”成为全社会惯以使用的概念,让体育经济成为经济学家们十分关照的领域,让体育及其产业,与家庭消费、生活方式沟通起来,让人们到体育市场消费到称心如意的商品。

2.进一步进行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在一个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社会形态里,大众体育要真正得到发展,就必须确实的遵从市场规律行事,应当建立政企分离的管理机制,政府不直接参与体育产业部门的具体事物,不按事业机构来管理体育产业,消除上级主管机构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干预体育产业部门日常事物的状况。使中国的体育产业真正独立的按照市场规律来运作,早日的腾飞起来。

3.体育资源的重新再分配。体育产业里的资源一般指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硬件是指能够保证该项运动正常进行的场馆设施和相关器材;软件则是指能够推动和指导该项运动告诉发展与推广的专门人材。场馆与设施的建设主要依赖于国家的投资,其间只须符合两个观点:第一,必须真正符合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第二,要将建设好的场馆与设备切实的投入市场经济流通体系中去,由工商部门进行管理,依靠税务部门得到利润回报。专门人材的分配要打破以前计划经济时代的旧有体制,把原本高密度集中起来运动员教练员等重新发送到社会的各个阶层角落,让他(她)们作为中国体育的先锋,把健康激情活力的体育之美,传播到这个消费时代的每一块地方,生生不息。

五、结束语

体育消费的增长,客观上反映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作为一个产业,它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需要是离不开的,体育消费作为一种时尚,是现代生活的一种标志,是人们生活的一种需要,一种追求,体育消费的快速增加,加速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全民健身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口号,全民健身的实施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它的实施将推动我国体育消费的增加,为体育时常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参考文献:

篇6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为满足生活中体育方面的需要而消费各种物质产品和劳务的人均(或产均)费用支出。它说明一定时期内个人或家庭体育消费需求满足程度,从量的方面反映个人和家庭体育消费在某一时期的水平。我省属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又是人口第一大省,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水平在国内相对较低。近些年来我省体育产业虽有一定发展,但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仍处于低级阶段。

1.对于体育消费的价格承受力较低。体育消费的价格承受力受收入水平、体育消费意识和消费环境的制约。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体育消费,抛开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不谈,在具有消费意愿的基础上还必须考虑人们的实际消费能力和平均水平。“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是将其消费需求转化为消费行为的基本影响因素,同时也是行业发展和企业市场定位的关键因素之一”。从家庭体育消费年支付能力看,在50元左右,低于全国水平。对居民“能承受的门票价格”的调查结果看,2元以内的价格获得48.36%认可率,11元以上的认可率只达到7.38%。另外,从“一年中到收费体育场馆去锻炼和娱乐的次数”的调查看,只去过一次的,我省就占51.64%,而全国仅占6.42%;去过16~20次的,我省仅占6.56%,而全国则占27.29%。因此,从现阶段看河南省居民的消费承受能力较低。

2.缺乏参与体育活动和体育消费的意识。通过对居民“今后是否打算参加体育活动”的调查结果看,选择肯定的为35.95%,选择否定的为27.57%,不能确定的为36.49%。对“业余时间用途”的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居民体育活动的选择率排在9项活动的第6位,而全国1996年的调查结果,该项指标排在第3位,反映出我省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还不强。而家务劳动的选择率在全国和全省均排在第1位,选择率都在70%以上,繁重的家务劳动是影响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日常生活消费之外的主要消费”的调查显示,选择排序为:①子女教育56.48%,②买房子54.48%,③家用电器35.83%,④书籍报刊14.17%,⑤高档服装11.54%,⑥高档用品9.72%,⑦旅游6.88%,⑧体育器材5.87%,⑨其它5.08%,⑩服务性消费3.24%,以下依次为买汽车2.23%,体育门票1.24%。体育器材和体育门票消费排序靠后。以上都说明我省群众尚未把体育看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要素,参与体育的意识不强,“花钱买健康”的消费观念尚未形成。

3.愿意选择经济实惠、简单的活动项目和场地。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散步跑步是我省群众首选的体育活动方式,这与我国人民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羽毛球、乒乓球参与者较多,这与中国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也与我省当前体育活动场地较少,人们容易在较小的空间开展这两项活动;篮排足球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由于受到场馆的限制,这些活动已不能很好地开展;交谊舞和体育舞蹈受到中老年人的青睐,拥有较大的群体;气功、太极拳、武术等中国传统体育活动的参与者较为稳定,是体育活动的首选项目。整体看,我省群众对体育项目的选择开始向健身化、娱乐化、生活化、有氧化方向转移。同时,我省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场所主要集中在公共活动场所、单位体育设施、住宅小区、公路街道边、公园广场等地方,而去收费体育场馆锻炼的较少,这与收入水平、锻炼场所与居住地距离远近等因素有关。

4.高等院校体育资源丰富,但有效利用率低。调查显示:“我省居民的体育活动点的主要场所依然是公园、街头巷尾、江河湖畔等非正规体育场所,占总数的71.2%”。而作为体育资源最为丰富的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是体育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但利用率十分低下,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体育场馆等体育设施未能充分地发挥作用,特别是节假日和三个月左右的寒暑假,几乎是闲置浪费,这与大多数地区群众体育活动没有场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

当前我省居民体育消费的发展既受经济发展整体环境、个人收入、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也受居民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文化背景、余暇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1.经济收入和消费水平。恩格斯曾在1891年第一次从物质资料的角度提出了社会人的需要层次: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人的需要层次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由低向高发展。人们收入水平决定其消费倾向,当收入水平有限而不能满足所有层次需要时,人们自然倾向把有限的收入用于购买生存必须品,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需求的中心会逐渐向更高层次转移。《河南统计年鉴》显示:“2001年我省人均GDP为5923.6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627.42元,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省居民的体育消费。

2.居民的消费意识和观念。体育消费行为是人们享用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一系列心理和生理活动。体育消费行为除了受经济因素制约以外,还受消费价值观、消费习惯等因素影响。调查表明,我省人民的消费观念、消费意识和消费结构还没有转化,表现为重实用和耐用,还没有把体育当成人力资本的一种形式来看待,还没有深刻全面地认识到体育消费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体育对人类全面发展的潜在影响。在大多数人眼里,体育就是玩乐,没有把体育与商务活动、精神作用等联系起来,更何况深受几千年儒家文化熏染的中国,历来就有重文轻武的传统,许多人宁愿把金钱和时间花在赌博或炫耀性的消费上,也不愿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从而影响到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这也与我省人民的教育水平偏低有着密切的联系。

3.余暇时间的使用。人们的时间可分为劳动时间、休息时间和余暇时间三部分。其中余暇时间是指在劳动和休息之外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余暇时间的多少以及如何利用,既反映一个国家和个人的经济物质条件,也反映精神文明程度。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省居民余暇时间较少,家务劳动占去了大部分业余时间,真正空闲的时间如双休、长假等,许多人又会选择走亲访友,看电视和逛商场。可见,居民余暇时间使用的不合理对体育消费有很大影响。

4.体育消费环境与质量。体育消费环境对体育消费的效果和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体育消费的环境包括,场地器材设备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服务环境。资料显示:我省每万人拥有3.5个体育场,人均运动面积0.4平方米,两项指标在全国30省中排名第24位。这严重制约着居民的体育锻炼,进而影响人们体育消费。我省体育产业起步较晚,缺乏相应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服务意识,很难提供高质量、多样化、适合不同层次需求的无形体育劳务服务。前几年,郑州保龄球馆、健身房迅速崛起和很快倒闭就反映出我省体育消费市场的不成熟。另外,我省竞技运动水平不高,缺乏高水平比赛,媒体对体育健身娱乐消费宣传引导不足,这些都不利于居民体育消费的发展。

三、体育消费的发展对策

1.制定消费战略。要依据消费者的体育消费需求来制定我省现阶段体育产业的发展战略及体育市场的开发战略。因此,我们在制定体育发展战略,促进社会进步、国民经济增长时,必须注意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开发战略。结合我省居民体育消费结构分析,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及体育市场的开发战略重点应放在体育劳务或服务消费品市场的开发方面,特别是要加大对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市场、运动竞赛和体育表演市场的开发力度,并以此带动整个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

2.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全民健身计划的宣传与实施,动员社会、学校和个人力量,努力培育体育市场的消费主体,积极提倡和鼓励居民从事体育消费。体育人口、体育消费欲望和体育消费水平是决定体育市场大小的三个基本要素。一般来说,体育人口越多,体育消费欲望越强,体育消费水平越高,那么这个体育市场的容量就越大。因此,要努力培育体育市场的消费主体,积极提倡和鼓励居民从事体育消费,特别是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大力宣传报道体育消费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正确引导广大居民体育消费日趋科学化、合理化。

篇7

在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这对新时期加快推进我国小城镇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在加速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必须立足不同地域当前小城镇发展现有基础,创新发展思维理念,才能确保小城镇获得良好发展前景。

一、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

从我国小城镇发展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不少无法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一)发展规划不合理

受各种因素影响,小城镇发展规划上的不合理性矛盾最为突出。由于在发展规划上合理性不够,导致重复性建设现象很严重,土地、资金、人力等资源浪费很大,各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有的小城镇,没有纳入到城市发展体系中,未能发挥后者辐射带动效应。有的建设规模过小,容纳人口只有几千人,难以对企业和人才形成强大吸引力。

(二)配套制度不健全

支持小城镇发展的配套制度建设力度也不够,有的政策不仅无法起到促进作用,还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譬如,近年在多地试点实施的土地流转政策,因流转政策不明晰、合同制定不规范、农业生产风险大、农户观念意识弱、土地承包不稳定、政策执行不严格等问题,导致无法大面积铺开。

(三)产业带动不明显

不少乡镇领导干部发展思维意识不够超前,市场经济意识不强,没有带领小城镇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产业,导致近年小城镇出现经济增速缓慢、劳动力吸附性差、乡镇企业效益不好等现实问题。如果小城镇没有纳入附近城市规划体系中,又导致二、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即使嫁接先进地区发展经验,也因“水土不服”而难以获得很好效果。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小城镇发展对策

面对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其发展获得良好前景。

(一)科学规划发展布局

要统一规划小城镇发展布局,防止重复性建设,避免有限的土地等资源被过度浪费。城市群规划时,要将小城镇一并考虑于内,使其充分分享城市发展带来的各种机遇,并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构建城市和乡镇共同发展良好态势。要保持政策制定的连贯性,在充分考虑小城镇人口增长、资源基础、地理区位等条件基础上,因地制宜出台适于小城镇自身特点的相应政策,既不忙目攀比,也忌因循守旧。

要以实现小城镇规模化发展为牵引,优先发展一批发展潜力大、自身基础好的重点乡镇,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在积累发展经验的同时,实现辐射带动效应。在扭转发展规模过小态势过程中,吸引聚集更多的乡镇企业,促进其二、三产业加速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回乡创业。

(二)加快配套制度落实

小城镇要想获得更快更好发展,配套制度制定落地是关键。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突出抓好土地流转、户籍改革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的落实。

土地流转方面,应首先在国家层面做好相应立法工作,使土地流转全过程拥有法律支撑。秉持自愿有偿合规的原则,引导农民认清土地流转带来的得失,同时,通过市场化手段,建立专业中介机构负责此项事务,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专业化信息、土地交易、手续办理等服务。户籍改革方面,要实时对接国家户籍制度改革方面的有益经验,条件成熟的小乡镇应大胆放开户籍限制,而以职业和居住地等要素确定身份和落户地,促进劳动力实现良性循环。社会保障方面,要将进城农民纳入乡镇社保体系中,在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方面,建立符合当地发展基础的社保方式,从而消除农民后顾之忧,确保其获得更大的归属感。

(三)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在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坚决关停重污染小企业、小作坊,防止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特别是要做好土地资源集约化规划使用,在保持耕种土地红线基础上,使土地资源优势发挥最大化。

要抢抓小乡镇第二产业发展机遇,搞活乡镇经济发展格局,增强对劳动力和人才的吸引力,从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应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小企业兼并重组,孵化一批具有行业知名度的大中企业。同时,以税收等政策为杠杆,引导城市企业向小乡镇转移,在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和开发乡镇剩余劳动力资源基础上,为小乡镇发展注入更大动力。

三、结语

发展建设小城镇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城乡协同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实现小康社会宏伟发展蓝图的必由之路。必须时刻秉持实事求是、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精神,立足小城镇发展实际基础,创新工作方式和发展理念,推动小城镇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强劲引擎。

篇8

[5] 杜世全,盛治进. 小城镇体育在中国的基本进程[J].安徽体育科技,2008,29(2):17-19.

[6] 王本兵.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7] 吕小黎,秦小平,王健. 对我国小城镇体育管理的理论研究[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23(5):28-30.

篇9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概述

1、1小城镇的概念

城镇,顾名思义即为较小的城镇。它介于城乡之间,地位特殊。归纳起来,不同的学科对小城镇概念的理解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

我国狭义上的小城镇是指除设市以外的建制镇,包括县城。这一概念,较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法定含义。

我国广义上的小城镇,除了狭义概念中所指的县城和建制镇外,还包括了集镇的概念。这一观点强调了小城镇发展的动态性和乡村性,是我国目前小城镇研究领域更为普遍的观点。根据1993年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对集镇提出的明确界定:集镇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

1、2 小城镇公园概念

人们对公园的概念或许很清晰,但说起小城镇公园也许不是有很多人都了解。其实小城镇公园总体上说就是小城镇内建的公园。只要把小城镇的概念弄清楚了,小城镇公园的概念就能弄清楚了。

1、3小城镇公园的特点

小城镇公园的特点是规模小,功能全,游人固定,地貌复杂,故在设计时既要强调园林的意念与趣味,同时更应突出公园的大众性和公共性,其空间环境应适宜群众活动,游戏和休闲,并求景物的四时变化,形成“步移景异”的境域。

1、4 小城镇公园的发展现状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小城镇建设已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组织部分和主导力量,加快小城镇建设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城镇能不能建设好部分取决于它的绿化建设搞的好不好,一个城镇的绿化水平能代表整个城镇的发展程度。随着国家对小城镇建设的关注,小城镇公园的建设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另一方面,随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断上升,小城镇公园的发展会日益走上提程。

三、简述小城镇公园绿化种植设计的特殊性――畅悠公园设计为例

1、公园背景

该公园位于安徽省巢湖市白山镇,处于三条道路的交汇处,东接白山镇政府,西邻居民区,南靠人工湖,面积达19483平方米,是一个以植物景观为特色,集休憩、娱乐、健身、儿童游乐等功能为一体,具有浓郁的休闲公园特征的城镇综合公园。

2、巢湖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气候温和,季风气候显著,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最热月7月平均25°,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1000ml。

3、景区划分类型

按游人对景区环境感受不同分为:开朗的景区、雄伟的景区、清净的景区、幽深的景区;

按不同季节组织景区分为:冬景区、夏景区、秋景区、春景区

4、绿化种植原则

第一、尽量利用原有大树形成景色

第二、突出公园的特色

第三、植物的基调以及各景区的主配调规划

第四、充分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第五、季相变化,不同季节的季相配置要合理

第六、注意植物的生态条件,创造适宜其生长的环境

第七、注意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的合理搭配

四、对绿化种植设计中植物进行分类――畅悠公园设计为例

4、1按植物学特性分类

1、乔木类:树高 5米以上,有明显发达的主干,分枝点高。其中小乔木树高5--8米,如梅花、红叶李、碧桃等;中乔木树高8--20米,如塔柏、樱花、枇杷等;大乔木树高20米以上,如银杏、悬铃木、毛白杨等。

2、灌木类:树体矮小,无明显主干。其中小灌木高不足1米,中灌木高1.5米,大灌木高2米以上。

3、藤本类:茎细弱不能直立,需借助吸盘、吸附根、卷须、蔓条及干茎本身的缠绕性而攀附他物向上生长之蔓性树。如紫藤、木香、凌霄、五叶地锦、爬山虎、金银花等。

4、竹类:属禾本科竹亚科,根据地下茎和地面生长情况又可分为三类。单轴散生型,如毛竹、紫竹、斑竹等;合轴丛生型,如凤尾竹、佛胜竹等;复轴混生型,如茶秆竹、苦竹、箬竹等。

4、2按观赏特性分类

1、观形类:植物的形状是园林构景的基本因素之一,是指在正常生长环境下成年植物的外貌。

2、观枝干类:以观赏树木、枝干的颜色和树皮的外形为主。

3、观叶类:以观赏叶色、叶形为主,有些可终年观赏。

4、观花类:在花形、花色、花量、花香诸方面具有特色的树木,其中以花色更为重要。

5、观果类:指果实形状奇待、色泽鲜艳、经久耐看,并不污染环境的树木。

4、3以植物的生活周期来分类

1.一年生植物

植物的生命周期短,由数星期至数月,在一年内完成其生命过程,然后全株死亡,如白菜、豆角等。

2.二年生植物

植物于第一年种子萌发、生长,至第二年开花结实后枯死的植物,如甜菜。

3.多年生植物

生活周期年复一年,多年生长,如常见的乔木、灌木都是多年生植物。另外还有些多年生草本植物,能生活多年,或地上部分在冬天枯萎,来年继续生长和开花结实。

4、4草坪与地被植物

草坪是指人工建造和护理的绿化美化草地,多为由矮性禾本科或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的致密似毡的植物群体。地被植物是指像被子一样覆盖在地面上的低矮植物,其植物体所形成的枝叶层紧密地与地面相接,对地面起着良好的保护和装饰作用。园林绿地中的地被植物,有的是人工种植的,但也有不少是自繁能力较强的野生种。从广义的概念讲,草坪也属于地被植物的范畴。

五、如何选好小城镇公园内的绿化植物――以畅悠公园为例

5、1在园林绿化中,要正确选择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资源,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 5、2 绿化植物的配置技巧(设计依据)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

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它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参考文献:

篇10

一、引言

城镇化,即城市化,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在人口、资源等要素向城镇流动、聚集或城镇自身的发展及素质提高,是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进一步分工而产生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结果,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及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为与国家公布的正式文件的提法一致,本文涉及的“城镇化”与“城市化”是同一个意思。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状况来看,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 其城市化水平也较高;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 其城市化水平也较低,可以说, 经济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城市化实现的历史。指出:贵州未来最具潜力的发展动力在城镇化,最雄厚的内需潜力也在城镇化,抓城镇化就抓住了投资拉动的助推器、抓住了加速发展的牛鼻子。从做好“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的需要来看,贵州贫穷,表现在农村,根子在城市,根本出路在城镇化。

本文采取对比法,从贵州与全国部分省市的数据对比,为分析贵州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问题作铺垫。对城镇化水平的衡量,采用城镇化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经济发展水平,采用GDP或人均GDP来衡量。

二、贵州发展现状

(一)贵州省城镇化现状

(二)贵州省经济发展现状

(三)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三、建议

要致富,先修路。未来三年,贵州将完成投资4000亿元,新建成高速公路2500公里以上,通车里程5100公里。到2015年,实现县县通高速。高速公路如大动脉,城镇化和工业化犹如贵州经济起飞的两翼。

首先,完善城镇化布局,加快黔中经济区城市带建设,发挥黔中经济区带动效应。加快贵阳现代大都市建设,推动次级城市发展,打造一批大中城市,以贵阳至遵义、安顺、都匀和凯里等若干大中小城市群构建形成,带动全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其次,以次区域大中城市为依托,充分发挥大中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地区经济发展区域,从而带动城镇化。

第三,努力壮大和发展小城市,充分发挥小城市连接城乡的桥梁作用。努力扩大小城市的商品贸易市场,使小城市成为城乡商品的集散地,起着城乡经济的纽带作用,推动城乡经济快速发展。

第四,依山就势,纵深推进,走组团式拓展、点状式集中的山区绿色城镇化道路。根据贵州山区的特点,大力发展小城镇,发挥小城镇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和繁荣农村经济的作用。

第五,推进城镇化与产业成长、新型工业化发展相融合,逐步形成城区以三产为主、工业园区以二产为主、郊区以特色农业为主的城镇产业由内向外、合理布局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 小城镇体育 基本进程 中国

一、前言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我国在进行城市化的过程中,小城镇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和过渡性作用。小城镇体育则作为小城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方面国家给予了高度关注。

二、小城镇体育概述

(一)含义

小城镇体育是连接城市体育和农村体育的纽带,小城镇体育是指在小城镇社区范围内,依托社区力量,以社区内外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就地、就近开展区域性区中体育。“小城镇体育集乡镇社区体育、农村区域体育和民间体育于一身,体现了农村或比农村高一层次的各种活动。它不同于城市体育又区别于传统的农村体育,共同构成我国群众体育的三元结构”。

(二)分类

我国小城镇体育的发展模式,归纳为以下几种模型:旅游体育型、企业体育型、社区体育型、学区体育型、家庭体育型等。

(三)特点

同国外小城镇体育相比,我国的小城镇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如下特点:

1.小城镇体育具有农村小城镇化的特色,过渡性特点较为突出;

2.小城镇体育的理论研究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进程有一定差距;

3.小城镇体育发展的地域差距显著;

4.小城镇体育的社会化程度较低;

5.小城镇体育活动的社会环境较差;

6.小城镇体育与农村体育的互动增强。

三、我国小城镇体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一)小城镇体育是我国小城镇居民社会生活结构转型阶段的客观要求

小城镇是由农村中比农村高一层次的社会实体组成,这种社会实体是以一批并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先富”人口为主体所组成。

(二)建设体育物质和贵发文化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使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小城镇的建立,使其成为农村社区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社会活动的中心,为小城镇居民提供健康的健身娱乐场所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城镇体育的场地设施、管理模式和人才等基础性物质就成为当前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大力加强农村小城镇体育物质和规范文化建设,与农村社会、经济和教育等协调发展,对推动我国农村体育现代化建设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三)参与主体的必要性

社会是由人组成,人的素质提高则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针对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加强小城镇居民体育意识的培养;加强对体育锻炼价值取向和健身方法的宣传;加强体育认知文化方面的建设等,将成为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是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必要动因

农村体育的发展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巨大差异,但农村体育根据中国经济社会的变迁,确立以小城镇体育带动农村体育全面发展的战略,为农村体育的发展确立了新的道路和发展模式,促进了农村体育发展总体水平的提高。

四、我国小城镇体育发展的现状

(一)体育硬件设施现状

我国小城镇体育设施总体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而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我国目前拥有各类体育场馆非但数量少,而且开放率低,主要集中在城市,全部向居民开放的不到总数的1/3。小城镇社区的体育设施更是数量有限,功能单一。目前的小城镇体育配套设施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难以满足小城镇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二)体育人口现状

小城镇体育人口数量总体呈现递增的趋势,且随着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呈现出东部多西部少的局面。在年龄结构方面,小城镇体育人口的年龄结构呈两头大,中间小的基本特征。

(三)小城镇体育组织管理机构现状

小城镇体育组织管理机构是群众体育的主要推动者,是群体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有效保障部门。从组织结构来看,多层次的体育组织尚未建立,无法分层开展工作。一般是由乡镇副职主抓体育工作,它的行政管理色彩较浓,组织形式不够多样。城镇体育组织的这种单向管理模式缺乏主动因素,管理过程缺少配套网络,组织系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坚强、务实的乡镇体育领导机构和专、兼职体育干部是搞好小城镇体育的关键。

五、对策

(一)依托政府

依靠政府的体制和经费保障,确立小城镇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政策和制度体系。

(二)保证硬件

采用多种途径改善小城镇体育健身设施、设备和场所。

(三)优化软件

完善小城镇体育文化建设,建立以小城镇体育组织、社会团体为主体的群众健身指导和服务体系。

(四)角色定位

县、镇(乡)二级政府应理顺县、镇(乡)二级事权、财权,做到责任明确。

(五)确立重点

确立小城镇体育的管理模式,发挥中心城镇体育的重要作用。

(六)贵在普及

扩大小城镇体育的普及率和覆盖面。

(七)市场导向

发展小城镇体育产业。

参考文献:

[1] 李凤新.我国小城镇体育发展战略研究[N].中国体育报.2001.12:13.

篇12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当前我市小城镇发展现状

目前我市共有130个建制镇,镇域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其中镇驻地建成区面积295平方公里,平均每个镇驻地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镇域总人口643万人,其中镇驻地人口112.5万人,暂住人口29.5万人,平均每个镇驻地常驻人口1.2万人。建制镇中,有全国重点镇9个,省级中心镇29个,市级重点镇23个,山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1个,“十二五”规划又确定了12个优先发展的重点镇。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小城镇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城镇体系,促进产业发展,拓宽了城镇发展空间,小城镇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十一五”期间全市小城镇完成建设投资172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25%。2012年底,建制镇人均道路面积13.6平方米,用水普及率82.3%,燃气普及率59.1,绿地率22.3%,污水处理率17.4%,生活垃圾处理率66.5%,人均住宅面积27.5平方米。

但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小城镇人口偏少,集聚效应不明显。一般而言,小城镇镇区人口达到3万人以上才能产生一定的集聚效应,我省经验表明,镇区人口达5万人以上,规模集聚效应才更为明显。目前全市130个小城镇中,平均每个镇驻地人口(含暂住人口)仅有1.2万人,镇驻地人口超过1万人的有63个,占总数的48.4%。建制镇规模普遍偏小,公共品服务供给严重短缺,镇域范围内的产业资源、人口资源、自然资源、经济实力无力满足小城镇的建设配套要求。

二是财政状况差,小城镇发展资金严重不足。虽然实行了分税制财政制度,县与镇的财政关系仍是统收统支,小城镇的财政并未成为相对独立的一级财政。大多数属“吃饭财政”,难以拿出财力搞城镇建设。由于吸纳社会资本的能力较弱,虽然规划框架已经拉开,但配套设施建设跟不上,利用市场机制实行市政公用设施市场化运营步履艰难,主要靠争取上级支持。建设资金匮乏已成为小城镇发展的首要制约“瓶颈”。

三是基础设施薄弱,功能不健全。小城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水、电、路、学校、医院等公共基础设施必须配套建设。我市小城镇数量多、范围广,由于资金紧缺等原因,小城镇人均建设投入远低于城市水平,基础设施不完善,承载力差。

四是主导产业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小城镇大都缺少主导产业,产业聚集不强,未能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独具特色的镇域经济。还有一些小城镇习惯用计划经济和单打一的方式来“规划”小城镇的产业和市场,盲目招商攀比,导致产业结构雷同,项目重复建设,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五是规划不科学,管理水平低。一些小城镇规划建设缺乏针对性、科学性、严肃性,没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部分小城镇规划缺乏严肃性,往往一届一个思路,导致建设上出现短期行为。多数小城镇布局无特色、建筑无风格、城镇无品位。

六是政策存有障碍,体制亟待创新。在土地、户籍、住房、社会保障和投融资等方面,还存有许多不利于小城镇加快发展的政策性体制。

二、加快我市小城镇发展的思路、原则

(一)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一系列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小城镇促进战略,以扩权强镇、完善机制为动力,以完善城镇功能、提升承载能力为基础,以培育特色产业、打造特色镇为重点,壮大镇域经济,突破县域经济瓶颈,实现带动发展、科学发展、示范发展、和谐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严肃性,以科学的规划引导、规范小城镇发展。

二是坚持产业强镇。培育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产业集群,以工业园区化、农业现代化带动小城镇发展。

三是坚持功能兴镇。以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的公共服务促进小城镇发展。

四是坚持特色活镇。针对小城镇发展特色、发展阶段和区位条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独特的景观风貌、鲜明的地域风情、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小城镇发展水平。

五是坚持生态立镇。全面落实节能减排措施,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为重点,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的路子,不断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六是坚持为民建镇。以民为本,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以农民为主体,调动农民群众参加小城镇发展的积极性,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三、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扩权强镇,创新小城镇管理体制。一是分类放权。将现有小城镇分三类,一类是省级以上中心镇、重点镇,二类是市县确定的重点镇,其他为三类。对一类小城镇,依法赋予发展决策、项目审批、社会管理、综合执法和检查特许等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对二类小城镇,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镇驻地人口、建成区面积连续3年年均增幅达到25%以上的,也赋予县级管理权限。将县直部门直接管理的一些机构和人员下放给小城镇管理。二是完善职能。按照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精简、充实和调整小城镇政府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在上级政府统一核定编制的基础上,赋予镇政府根据自身的特点自主设置机构和配备人员的权利,不要求上下对口,左右看齐。各镇成立建设管理委员会,明确管理服务职能,解决工作经费,充实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管理协调能力的人员。

(二)加大扶持,完善小城镇财政管理体制。设立小城镇发展专项基金,以投资、贴息、以奖代补的方式,用于扶持小城镇发展,县区财政进行配套。增加小城镇可支配镇级财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对重点镇财政收入原则上用于本镇的建设发展,上缴县区的予以返还。

(三)市场运作,推进小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对小城镇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在小城镇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小城镇依法组建国有独资的城镇建设投资公司,负责政府性城镇建设项目的建设和融资管理。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放宽对民间资本投资小城镇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的限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以公有民营、民办公助、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吸引私人资本、社会资本、境外资本投资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功能区的建设和运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