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范文

时间:2023-06-27 09:33: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3005301

初中道德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生道德和法治素养提高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作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充分享受课堂教学的快乐,彰显学科教W的特色与魅力呢?

一、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关键在教师。身教重于言教,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就要树立立德树人理念和终身学习观念,自觉提高自身学科专业素养,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跟上时代的脚步。“打铁先要自身硬”,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自身素养,必须要有高尚的师德,以德服人,时时为人师表,处处做生表率。

二、创设真实教学情境,搭建素养培育平台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而积极的过程,学习者知识的获得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间的交流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范式,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由此判断学生的行为动机,观察学生的思维养成,最终引领学生形成学科教学所要求的核心素养。比如针对网络上热议的“老年人跌倒该不该扶”的问题,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表演和观看的过程中,分析各类现象的成因,对这些行为可能引发的社会影响进行讨论,并从中得到启示。学生会在一系列鞭辟入里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增强法制观念,提升公民素养,同时深刻地认识到,建设和谐社会,人人有责。这就是真实情境所带来的教学效果,它们贴近生活,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共鸣,自然在认知的形成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只要是和学生密切相连的生活实际,或是社会上的热点现象,都可以作为学习的素材,帮助学生实现核心素养的提高。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形成正确认知,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认识,提升境界,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科学设定学习目标,明确素养培育方向

科学合理设定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目标的设定要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具体而细致。比如教学粤教版七年级《绿色上网》这一课时,要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将本课所涵盖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最终确定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初步形成对网络、网络交往以及使用网络语言的看法,了解网络的特点,初步感受网络的两面性。能力目标:学会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提升客观看待问题、辩证分析问题、理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抵制网络不良诱惑的能力,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辨别能力,在网络交往中保护自己。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成理性看待网络的意识,初步培养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评价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三维目标的设定,由表及里,形成了对学生综合学科素养的培养体系,学生可以从身边或自己经历的事去理解教材知识,从而形成真正的技能与素养。

篇2

近年来,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界中探讨的焦点问题,引起学者与教师热烈深入的讨论与研究,并形成广泛的共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和必要途径,是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在教育领域的主要体现和具体要求。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实现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那么,应该如何培育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呢?对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来说,更是责无旁贷。笔者试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一、紧扣核心素养,贴近生活实际,引领学生关注社会,培育家国情怀。

新时代催生新教育,新理念引领新课堂。道德与法治,是在顺应时展需求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认识,密切结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科学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是新路径、新教材,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强化体验性与探究性,彰显人文性与实践性,引领学生思想与精神、人格与品质健康成长。但还有很多教师教学还是穿着新鞋走旧路,墨守成规,未能主动去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生活这中的人和事。从根源上说,生活实践才是我们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源头活水。因此,我们不能把学生限于课本困于课堂“两耳不闻窗外事”;还要将学生的目光引伸到课外广阔的空间,不仅关心学习生活的小事,还要主动关注国家与全球的大事,做到“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可能独自存活,其与社会的融合度及参与公共社会的热情度,皆取决于其对时事的关注度。那么,道德与法治教学应怎样引导学生培育这种素养呢?笔者在教学中结合课程目标,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抓手,利用好每节课的开始1、2分钟,有机地引述一些时事头条、热点事件等;或者预先布置再让学生分享最近几天自己关注到哪些头条热点,接着让学生自由发言,交流看法,通过观点火花的碰撞与思辩,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最后内化于心,指导自己的行动。另外,我们在对学生平时的考查和达标测试中都要体现这一点,处理好时事热点与教材考点之间的关联性。如:“华为事件”与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核心技术;港珠澳大桥通车与道路自信、综合国力、科技创新;四川坠江公交车事故与法治思维、规则意识;乐清“失踪”男孩反转事件与社会诚信、秩序正义……这些热辣辣、活生生的鲜活事例,一改道德与法治冷冰冰的晦涩感觉,更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走进生活,融入社会,体验亲情与关爱,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学会理性观察社会,明辨是非,也更好触发学生主动参与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内驱力,形成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联结,增强学生对法纪规则的敬畏感和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自豪感,学会与祖国共命运,与世界同呼吸,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二、巧设情境,引领学生学会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

社会在前进,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日趋广泛与深入。基于核心素养引领下的教学过程,是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与完善的过程,更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凸显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主动探究,还要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增强生命的韧性》这一课时,笔者通过多媒体出示:李某某同学在竞选班长时失利,从此放松自律,破罐子破摔,导致成绩急剧下降,还经常违反校规校纪。你如何看待,你会怎么劝导他呢?由于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一石激起千重浪,打开了话闸子,学生纷纷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见解,畅所欲言,课堂气氛热烈,老师乘势而上,引领学生深入课本“引经据典”,通过交流与辩论、梳理与整合,互相取长补短,形成思想观点。老师针对他们的回答做了点评,重点还是落在解答问题的思路上:(1)生活中难免挫折,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迎难而上,增强自己的耐挫力;(2)冷静思考,沉下心去查找原因,科学应对;(3)学会用合理的方式调控好情绪,并以恰当的方式渲泄。这样,通过角色转换的方式进行呈现,学生自然会在老师的精心指引下,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我们还应在教学中捕捉转瞬即逝的时机,善于抓住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资源进行诱导,提高教育的针对性,选取能触发学生心泉共鸣的着力点因材施教,让孩子们的思维交流与智慧碰撞更为自然而深刻。这样,更好将核心素养的要求,落实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乐于探究、勤于动脑中学会探究,敢于担当,勇于实践,增强自主发展的能力。

三、以活动促发展,引领学生学会合作,发展核心素养。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根源在于主体与道德环境的积极的交互作用──活动或实践。新教材《道德与法治》更贴近生活与社会,选取具有时代特色、富含人生哲理的案例,更多采用调查访问、角色扮演、交流讨论、辨析鉴别等方式,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课堂上学生们经过自主预习,提出问题,在课堂中通过交流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经历着知识的发现、验证,同时在探究过程中,与社会中的人、事、物进行对话,从而产生情感体验,获得了对自我、对生命、对世界的感悟,积累人生智慧,并在活动中进行分享,促进合作。如在执教《文化根中国心》一课时,我根据教学目标,紧紧结合市情,以参观阳江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为契机,创设出行情景。有目的地设计了《出行巧安排》的活动。首先,学生初步自主获取相关出行信息,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选择合适自己的交通方式;接着,巧妙地引导学生通过“头脑风暴”梳理补充容易忽略的出行因素,针对各种的意外情况,筛选出相关信息,再通过学习群,学生在交流和激辩中各抒己见,相互取长补短,最终选出最佳交通工具,制订最优出行方案。在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时,还要做到三注意:一要注意明确小组合作的分工与职责,明白自己的任务和要求,每个成员既有独立自主,又有合作互助,师生之间积极互动,课堂才会呈现出了动态的生命活力,使小组合作更有成效,更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集体精神;二要注意动静“适度”,在设计体验活动时,可结合学生的差异性,设计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既要有角色扮演、歌舞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又要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倾听、鉴赏等环节,让学生静下来。做到动时气氛活跃,静时落针可闻,动静切换和谐顺畅,收放自如。三是活动的设计更应有“梯度”,为了达成不同层次的目标,老师设计的体验活动,应该先易后难,前一个活动是打好基础,做好铺垫;后一个活动承前启后,螺旋上升,不断丰富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涵,引领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换位思考,宽容待人,更好地融入集体,适应未来社会,达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综上所述,就道德与法治学科而言,就是要紧扣“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聚集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合各种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于“润物细无声”中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更好地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篇3

我国教育技术学专家何克抗教授曾经说过:“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目前最有效的途径。”信息技术进入道德与法治课堂,通过其特有的融合与重构功能,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绘本是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样式,是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绘本故事进入道德与法治课堂,丰富了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资源。

运用信息技术,展现绘本故事中的德育内涵,发挥绘本故事的德育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育效率,值得我们尝试。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我们尝试用信息技术提高绘本故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使用效能,把绘本故事在学生培养方面的积极教育效果发挥出来。

一、信息技术降低了课堂成本,使绘本故事进入课堂成为可能

绘本是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样式,是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其基本特点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文字大多简短、浅近,图画多为手绘之作,生动迷人。新西兰儿童文学研究学者多罗西・怀特曾阐述过绘本与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关系:“绘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书中最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儿童时代的感受,也将影响他长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许多专家也认为:绘本在学生的认知发展、生活态度、人格成长、审美素养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积极的教育效果。如成长故事类的绘本读物,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孩子在这类读物中往往能看到自己和同伴的影子,并能在主人公的经历中找到情感和心理需求的共鸣。文学特点,让绘本自然而然地走进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但绘本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使用却遭遇了“拦路虎”――多数绘本故事以绘本实体书的形式出版,图画多为手绘之作。图文兼美的绘本因此价格并不便宜。试想,上一节道德与法治课,需要购买人手一本或两人一本的绘本故事书,其课堂投入实在太大。因为一节、两节的研讨课、展示课需要,偶尔为之尚可,长期如此操作那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只能望书兴叹:买不起!

一个绘本故事的指导阅读如果用阅读课的形式上,往往需要整整一个课时完成。有个别读本甚至需要几课时完成。道德与法治课一周只有两课时,每节课课堂教学仅仅40分钟。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要求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到实处,课堂效率才能体现。倘若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自行翻阅实体绘本,不仅时间的花费让人难以接受,而且低年级的课堂调控难度也急剧增加。老师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看图说理”又怎能敌得过如此有趣的绘本。我们只能望书兴叹:用不起!

信息技术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等特点,集声、光、电、影于一身。它可以解除绘本故事的束缚,让它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顺利使用。我们用信息技术把买回来的绘本制作成PPT课件、电子书……于是孩子们通过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媒体,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阅读绘本故事。绘本什么时候用、用什么方式展现、使用时长……都在教师的掌控中,课堂调控易如反掌。如此操作,大大降低了课堂成本,提高了绘本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使用频率。用信息技术这把钥匙,打开绘本进入道德与法治n堂的大门,让绘本进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可能。

二、信息技术凸显绘本故事的特点,使学生欢迎绘本进课堂

绘本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强调视觉传达的效果,而信息技术在绘本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能使绘本的形象更直观,色彩更鲜艳,画面更栩栩如生,从而使绘本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易于实现用绘本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兴趣的目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倡导的是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的新型课堂教学,无趣的学习是我们实现育人目标的死穴。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信息技术能将绘本中的文字、画面、声音有效地融为一体,将教学绘本的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使绘本的任务迅速完成――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中秋节》这一主题时,我们从中国神话故事绘本系列中的《孩子最爱读的中国神话故事》,截取绘本《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内容,配上音乐,顺利完成“社会常识目标”――让孩子了解庆祝中秋节的习俗和有关的传统文化,知道拜月亮、吃月饼的由来。图文兼美的绘本,让学生欣赏得津津有味,教师适时穿插中国传统文化的宣导,民族自豪感逐渐形成。

三、信息技术提供自组绘本电子书库的可能,使绘本故事资源更丰富

我们全面分析《道德与法治》教材,了解每册教材的核心和内容,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锁定绘本选择方向,运用信息技术,自组绘本电子书库,使绘本故事资源更丰富,教师使用起来得心应手。电子书库的绘本故事主要有两个来源。一种来自于我们整理的图书馆绘本故事藏书。我们把它们找出来,分门别类,寻找与教材的共通点,发现绘本故事的使用点。然后我们采用照相、扫描等信息技术自制电子绘本书。另外一种来自互联网。我们直接上网挑选,下载有用的电子绘本书,丰富我们的绘本电子书库。

以北师大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绘本电子书库构建为例,绘本电子书库的建立是有依据的。首先我们分析教材的教学核心。上册教材的教学核心是:适应学校生活,下册教材的教学核心是:养成良好习惯,共八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主题活动。我们于是把目光转向引导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养成良好习惯的电子绘本。这两册书“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三条主线非常明显。如“儿童与自然”这一主线的铺排是紧扣学生的生活,按季节的推移设计:两册教材分别安排了《美丽的秋天》、《冬天来了》、《春天来了》《夏天来了》四个单元的学习。我们为这类单元的学习配备系列性的季节类电子绘本。

围绕中秋、重阳、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的主题活动我们配置了《中国神话故事绘本系列》《中国传统节日绘本系列》。

围绕《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守规则保安全》、《健康安全过冬天》、《健康安全有意义的暑假》等主题活动,我们配置了与学习探究、规则习惯、生命安全相关的成长电子绘本系列。如大卫・香农的大卫系列、《不懂安全的大灰狼》、《课间十分钟》等。

四、信息技术赋予我们编辑的能力,使绘本故事灵活服务于课堂

绘本故事进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是为教学服务的。我们通过信息技术获得了重新编辑绘本故事的能力。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的需要、设计的铺排,自由删减、增加、组合绘本故事,使绘本故事的使用更适切。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主题二《端午节》时,我们可以选取《小艾的端午节》这个绘本故事。这本绘本故事共30页,要把故事讲完得十分钟。我们根据教学需要节选了绘本故事中的11页内容,叙述小艾跟随妈妈回外婆家过端午节的故事,涵盖了端午节的各种习俗:包粽子、戴虎头帽、挂香囊、舞龙、放河灯等。又通过小艾心中的“为什么”,增加引入另外一本绘本――中华绘本故事中的《端午节》,插播视频《赛龙舟》,唤醒学生的经验记忆,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是怎样过端午节的。从而让学生全面了解端午节的有P知识,增进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我们上道德与法治课,很容易进入“语言说教”的教学模式,最终导致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低效和无趣。我国近代思想家、学者梁启超曾提醒我们要重视兴趣的作用。他说:“总而言之,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好像机器房里没有原料,发不出蒸汽,任凭你多大的机器,总要停摆……”教师倘若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有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一直行走在探索的路上。我们如《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用层出不穷的招数取到“育人”这一真经。行进中“绘本故事”“信息技术”的融合,成为我们探索的新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化静为动,声形并茂,激发学生浓厚的绘本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我们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利用绘本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126

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终身发展奠基呢?下面,作为一名一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要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德育实效,必须解决教育观念的问题,观念的更新才能引起方法的变革。现代德育观念强调发展人的潜能,焕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经验。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首先,坚决抛弃“应试教育”下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满堂灌”,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变。其次,明确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形成和发展是错综复杂的心理过程和实践过程。教师应以自身的素质力量选择最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内容,采取最合理的方式手段,创造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教育氛围,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同时,打铁先要自身硬,要在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要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

二、制定恰当目标,明确培养方向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教学活动的达成点。因此,制定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关系到整个课程的设定与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会帮助教学走出一条清晰的轨迹,不会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上偏离核心。为此,目标的制定要兼顾知识的传授、过程与方法的设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只有这样,目标才不会出现方向性的错误。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学科目标、单元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是泛泛而谈,必须是具体而细致的。比如九年级的《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这一课,从题目来看,外眼光,内涵深,概念笼统,难以入手。因此,要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将本课所涵盖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最终确定课程的三维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和平、厌恶战争的情感,增强忧患意识,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2. 能力:培养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3. 知识:掌握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三维目标的设定从表及里,形成的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体系,学生可以从身边的事、自己的事理解这一宏伟的概念,从而树立并形成真正的技能与情感。

三、创设生活情境,构建思维平台

认知理论与建构理论都强调学习是主动而积极的过程,学习者知识的获得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同学间的交流来实现。这也是新课程理念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为学生创设提供生活化的情景,学生在这一情境中解决遇到的问题,由此判断学生的行为动机、观察学生的思维养成,最终引领学生实现学科所要达到的核心素养。比如,最近在网上频频出现的老人跌倒扶不扶的社会新闻引发了大量网民的讨论,从中可以看出价值观的不同,甚至是两极分化。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现象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表演和观看的过程中,分析老人跌倒扶不扶现象的成因,对于这些现象可能引起的社会影响进行讨论,并从中得到启示。学生会在一系列鞭辟入里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增强了法制观念,提高了公民素质。

四、运用现代手段,提高德育功能

在教学手段上要紧跟时代步伐,尽可能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增强教学直观性、新颖性、趣味性和吸引力。实践证明:新颖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节省了时间,增大了课堂信息量,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也全面调动学生的视听等感觉器官,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消化,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德育功能。

五、建立有效评价,激发学习动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