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7 09:33: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道德与法治教学建议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首先,农村中学高中生的英语基础薄弱。虽然高中学生都有初中三年的学习英语的经历,但普遍基础词汇量小,对句子结构的理解和句子成分还不清楚。第二,农村中学的学生竞争意识不强,对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写作不感兴趣。第三,部分学生有学好的愿望,但积累太少,对某些作文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从何处着手。
新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
写是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英语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之一,它属于学习者语言输出过程。因此现行的新课程教材的编写中,每个模块都有一个围绕着单元的话题的写作任务,我们教师应该紧紧抓住这个任务,充分地利用成果教学法和写作资源上好每一堂写作课。
现以新课标(外研社)教材必修五Module 2 A job worth doing中的写作任务为例,来阐释成果教学法对农村中学英语写作课的指导作用。
Module 2的写作任务是要求学生按照书中的招聘启事,仿照教材18页的范文,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职位写一封求职信。
首先,教师给予刺激,让学生熟悉范文――让学生读书中的求职信,并给出一封经过修改、适合学生水平的求职信;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范文的结构模式和语言特点。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分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分组讨论这篇范文:一是书信的格式;二是求职信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主要讲解的是什么内容(让学生熟悉求职信的结构模式);讨论过程可以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格式:Paragagh1 信息的来源以及要申请得到这份工作。Paragragh2 介绍自己。 Paragragh3结束段:表明被录用后的决心。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在写作之前就对求职信的组织结构,大的框架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概念,不会再下笔写作文的时候无从下手。
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基本能知道第二段要写的内容(介绍自己),这是讨论的成功之处;但作为一封求职信,在现实中要在其他的求职者中占优势,脱颖而出;教师要特别强调让他们在做自我介绍的写作中必须突出自己的优势,在介绍自己写作时,可以加入表递进关系的词或词组如:What's more; besides或also, further more,especially等,这样学生自我介绍的行文更紧凑。这是学生所没有注意并引起重视的地方,成果教学法要求教师对求职信中自我介绍要突出自己的优势这一成果进行展示,让学生重视。
第二,学生把范文中体现与求职的相关句式划出,再根据求职信的要求进行替换。如:Para 1利用课本中的句子I'm writing in response to your advertisement for a temporary position as a/an ...;还可以使用相同的表达方法:I have learned the news from the newspaper that you are in need of/need a/an... I'm writing to apply for the job. Para2 Introduce yourself and express your advantage over other applicants.学生除了范文中的句子,可以应用下面的句型:I'm a student from…I graduated from...university/college. I'm good at...或者 I'm skilled/experienced in...或I have a good knowledge of…Para 3结束语: 学生使用用固定的表达I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offer me the opportunity(if I am offered the chance /opportunity) . I would be thankful if I…If I work as a/an... , I would work hard or I will try/do my best to …最后加上I'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your early reply.
学生可以模仿以上固定的句式,选取自己熟悉且容易记住的把整个求职信的框架结构搭建起来,再选取适当的词汇(学生讨论得到关于这个职位所需要的技巧、技能的词汇)根据职位的要求加到句子中;书信从开头到结尾框架结构固定。
第三,学生分组,模仿范文,把事先准备好的词汇,连词成句,连句成篇。成果教学法注重语言知识的运用,强调文章中要使用适当的词汇、句法和衔接手段(Pincas,1982)它鼓励对输入信息(input)的模仿和再创造。写作中教师要加强学生词汇和句子练习;在一个小组内,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能很快连词成句,有的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写出一个完整的句子;小组成员要相互帮助,这时候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作用,鼓励他们尽量的应用之前讨论时求职所需要的词汇,尽量使用已有的句式,避免犯错误。
[中图分类号]R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7)12(a)-0109-02
内科护理在护理专业中属于核心的基础课程[1],是临床护理学中的基础学科。内科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等内容多且杂[2],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水平对于内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十分重要。传统教学法的填鸭式教学导致护理专业学生对学习内科护理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3],因此该研究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尝试性改善,将《内科护理学》教学作为重点,选取2015级护理专业学生10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以健康教育为导向的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旨在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为护理专业学生适应内科护理工作打下基础。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校2015级护理专业学生104名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班男5名,女47名;对照班男1名,女51名。实验班(n=52)年龄范围:下限值为14岁,上限值为23岁,年龄平均值(17.47±0.32)岁。对照班(n=52)年龄范围:下限值为15岁,上限值为21岁,年龄平均值(17.53±0.41)岁。两班学生之间对比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班方法:传统教学法主体为老师,以老师讲授《内科护理学》方法进行教学。
1.2.2实验班方法:以健康教育为导向情境教学法该组实施的具体教学操作如下:(1)教学准备:①教师准备:课前将内科疾病相关内容的病例进行收集,将病例、任务概要、教学目的和任务主要内容等发放给学生。在教学前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充分构思,在设计相关问题后总结学生可能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做好指导工作。②学生准备:在上课前将每班学生进行分组,3~5人1组,选出1人作为组长,组织并实施该组所有的教学活动。课前要求各小组学生根据老师下发的任务内容对上课内容进行预习,通过查阅图书馆书籍和浏览网络等方法,根据病例的不同制定情境,要求情境设计需包括主要知识点、沟通技巧、语言表达等内容,且情境设计需与临床实际相符合。
(2)情景教学法的实施:将课堂时间的1/3将内科疾病的病因、诱因、身体状况评估、辅助检查、护理措施、饮食指导及疾病预防等疾病相关知识向学生进行讲授,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系统疾病设计情境展示相应的侧重点,剩下的时间由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情境展示。每个小组通过抽签选择1~2个模块健康教育的情境进行展示,由小组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情境展示,教师在每个小组进行情境展示时要求其余小组认真观摩。在情境展示中,指导学生增加图片和视频进行案例分析,以健康教育为主进行情境教学法使学生直观了解内科疾病的病因和护理方法。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选择情境教学内容中的理论知识作为考试范围,通过考试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并考察两组学生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总分均为100分。
②组织两个班学生采用本校的讨论课评价表对教学方法进行评分,评价内容包括主题明确、激发学习兴趣、语言表达、内容丰富、生动有趣、角色模拟等,每一项内容的总分均为100分,评价表由学生当场填写后进行回收,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
1.4统计方法
将数据运用SPP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理论知识考核成绩
实验班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同对照班学生进行比较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健康教育知识得分
实验班学生的健康教育知识得分为(93.88±3.64)分,对照班学生的健康教育知识得分为(84.75±2.96)分,数据对比明显是实验班学生的得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3,P=0.01)。
2.3对教学方法的评价
实验班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明显比对照班更高,各项评价内容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富贵病和慢性病等疾病的发生率持续增高,人们增加了对健康教育的需求[4-5],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环节,还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实践能力科目考察的內容,内科护理学内容丰富且知识性强,理论知识多且杂,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内科各种疾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的提高[6],有助于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快速适应。
传统教学法传授内科护理知识单纯以“教”为主[7],教学过程存在单一性和枯燥性且内容空洞,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且不同疾病之间健康教育内容存在差异,学生难以掌握,使得学生的积极性降低,而在内科护理教学中采用以健康教育为主导的情境教学法,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的立体性和直观性增加,进而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
以健康教育为主导的情境教学法便于学生对内科护理知识进行理解和运用,通过设立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便于学生更容易和更轻松地掌握内科护理知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掌握[8]。以健康教育为主导的情境教学法还能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通过课前预习、设立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求知欲望,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9],促进课堂气氛的活跃,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以健康教育为主导的情境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沟通技巧的提高,通过分组设计健康教育情境,能够使学生在情境展示过程中根据临床实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有助于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10]。同时以健康教育为主导的情境教学法通过为学生提供情境模拟的机会,使学生能够与“临床”进行接触,通过角色对换及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提问,可使学生理解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促进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提升。
该文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班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健康教育知识得分、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同对照班相比均更优(P<0.05)。
综上所述,以健康教育为主导的情境教学法适用于内科护理教学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惠群.情境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健康指导中的应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2,17(1):27-28.
[2] 李常秋.基于案例的工作情境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J].蛇志,2016,28(2):245-247.
[3] 杨茜,杨晓玲,李雨昕.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13(29):2974-2975.
[4] 杨玲,张新华,李建树,等.临床案例结合健康教育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3):99-100.
[5] 董陶静.健康教育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作用[J].时代教育,2014,3(6):50.
[6] 吳慧.优化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提高护生健康教育能力[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6,26(5):75-77.
[7] 常爱琴.以健康教育为导向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探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5(4):518-519.
一、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和其他课程不同,基础理论多、政策性强,内容也较为单一枯燥,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在以往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当中,往往就是教师带领学生明确基础理论知识,再画出重点内容让学生进行背诵。这种教学的形式,不仅不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还不容易达到教学的目标。因此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提升课程教学的成效,对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虽然当前阶段在教育整体中已经不断地推进新课改,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之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首先,有些教师教育观念没有更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部分教师会不自觉地采取传统的机械式教学方法。而这种落后的教学观念不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同时教学中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教学手段不够丰富。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所采取的基本上都是理论教学,即教师将课本上的知识原本地再读给学生听,以此来帮助学生接受各种知识。这种最终为了应付考试的教学,教学手段十分的单一,同时也相对地更加形式化。最后,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脱离。在具体的教学之中,教师一般情况下都会设立相关的教学目标,以此来确定大致的教学过程。但是部分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没有考虑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际情况,从而出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相互脱离的情况。
(二)学生方面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第一,学生用于道德与法治课学习的时间不多。由于初中课堂所开设的科目众多,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便会对科目进行主次轻重的排序,而部分学生不约而同地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并不重要,学生对待该课堂的态度便是考前突袭,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则更注重于理科方面的学习。第二,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没有兴趣。由于课堂的教学基本上都是理论方面的教学,这使得很多学生在课堂之上提不起兴趣,便很容易出现学生走神、开小差或者是完成其他科目作业的现象。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采用教学案例的作用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按照以往传统教学方式,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需要以“讲读”作为核心,这样一来,完全忽视掉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这种僵化的课程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吸收以及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当中适当地融入一些法治的案例,可以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掌握更加牢固。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巧妙地通过法治案例的融入,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来,进一步地引导他们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并且可以想到解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的理解更加扎实,对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有着至关重要作用。
(二)发挥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我国新课改明确“以生为主”这一教学的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尊重学生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发挥出他们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诚然,与以往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相比,创建出以生为主这一教学的课堂,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紧跟教学的内容,适当地融入一些法治的案例,进一步地引导出学生结合案例展开思考活动,解答法治案例背后所包含的相关法律知识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够充分获得发挥,对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具有积极作用。
(三)现代教育媒体融入,促使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之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效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是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与以往传统单一课程教学模式相比,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教学形式优势明显,多媒体教学有效结合相关视频教学的案例,可以有效加强教学感染力,进一步地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在这一背景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当中有效融入法治案例,教师往往精选较为良好的法治案例,以艺术化处理的形式,有效地增强教学课堂的感染力,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信息化的发展。
四、选取教学案例的基本原则
(一)具有明确的是非立场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以及高尚情操,进一步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法治的观念。因此,在选择相关法治案例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案例,起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作用。教学案例还需要充分展现出来良好的道德观念,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慢慢地培养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可以准确地判断什么事情是错的、什么事情是对的。只有拥有清晰是非立场的法治教学案例,才可以有效地帮助到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
(二)贴近实际生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当中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就是为了指导学生日常的行为,进一步地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基于此,初中教师在对案例进行选择时,需要注重贴合学生生活实际,在教学案例当中涉及的情景,应当和初中生周边生活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联系。案例教学主要的作用是通过他们熟悉场景的呈现,让学生能够和课程教学的理论有机结合,从而更快掌握课程教学的内容。因此,教师选择的案例应当来自日常生活,这样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出来学生日常生活的情况。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才可以真正掌握运用到基础理论知识,进一步地解决生活问题,以此来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
(三)适应时展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容也会做出一定的改变。日常生活也会随着社会不断变化,从而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基于此,日常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应当备好教学的案例,紧跟时代步伐,按照课程教学的内容以及真实情况的变化,进一步地做出来相应的调整。教师随时关注周边发生的事情,通过提炼,与课程教学的理论有机结合,作为新的教学案例指导学生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充分地了解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而指导学生日常生活以及学习。
五、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案例运用注意点
(一)精选案例,紧扣主题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有效运用到案例教学,最主要的就是选择能够与知识相关的教学案例,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导入的案例能够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以及探讨,但是最终的目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进而把知识内容能够内化,进一步地升华为学生自身的精神品质,更好地指导行为的实践。此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还需要考虑初中生实际学情以及日常生活。一般来讲,案例主要分成综合性、描述性、专题性以及分析性的案例,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需要按照相关知识做出来适当调整。譬如在上文当中提及,案例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够仅仅表现为文字方式。案例搜集的路径也具有多种形式,道德与法治课程有着一定的时效性,需要适当地引入到社会热点的话题为教学案例,例如,在我国现代信息化这一背景下,教师需要选择法治案例的路径非常多,可以结合到网络资源进行筛选,也能够融入央视法治频道进行筛选,譬如《庭审现场》《普法栏目》以及《今日说法》等,教师需要有效结合电视的频道,进一步地选择出来适合的一些法治案例。教师在精选教学案例过程当中,需要深入了解一些法治案例的原则,譬如,启发性以及典型性等,为有效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铺垫一定的基础。基于此,使用好教学案例法的首步就是需要教师精心选择紧扣主题的案例。
(二)授课实施案例教学法
1.通过教学案例,设置相关问题
初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当烘托气氛,创造教学的情景,以更加灵活的形式,把教学案例充分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更好地融入课堂。为引导其自主地进行思考,教师在呈现案例时,需要结合其本身与课本内容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可以在师生互动过程当中,来思考老师提出来的相关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例如,初中教师在教学“以礼待人”这一内容时,应该对课程教学情境进行设置,即“谁是店长,谁是店员”,小闽、小芳在逛街,他们进入到一家鞋店,小芳喜欢上一双布鞋,因此,她喊住店员帮她拿下来,想要试一试,之后她感觉小了,就问店员能不能换大一点的吗,店员小华看了小芳一眼,态度不好,说道“没有”,这时小闽说“可以找一找吗”,店员小菊却说“没有就是没有,不买就算了”,因此,他们两个人都非常不高兴,于是找到店员评理,这时一旁站着的店员小梅朝这边走过来,并且端来两杯茶水,询问一下具体的情况,发现本店已经没有货了,其他分店还有这双鞋,说道“为表达歉意,为您打六折,请您稍等片刻,这边会派店员送来”,于是两人等一会,拿到鞋就走了。初中教师在讲述完此案例后,说到这三名店员,其中有一位就是店长,于是问学生问题,“他们几个谁是店长,谁又是店员呢?”学生经过激烈探讨之后,回答“小梅是店长”,紧接着老师又会提出,“为什么小梅就是店长?”然后他们经过讨论之后,有的学生答道“小华待顾客不够礼貌”,有的学生答道“小梅能够以礼待人,才能够有顾客买鞋子”,老师笑着夸奖回答问题的学生“大家都对,非常棒”。这样一来,充分地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兴,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以疑问形式,进一步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且及时地解决问题,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
2.通过案例,树立法律意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还可以树立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初中教师在教学“预防犯罪”这一内容时,需要运用到符合学生日常生活当中的实际案例。例如民警侦破一个盗窃犯罪案,犯罪团伙是四名未成年人,其中最小的只有十岁、最大的为十三岁,他们一共犯案四回,总计盗窃八千元,案发的原因是这四名未成年由于嘴馋想吃东西,然而没有钱,商店老板又不卖,他们就商量去偷一些东西。被民警带入派出所后,四名未成年人还没有意识到犯罪行为,一会看桌子上摆放的东西,一会相互打闹。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按照出示的案例,让他们能够意识到什么是犯罪,应当承担什么责任,从而让他们能够树立法律意识,做具有责任心的人。
(三)关注反馈,及时评价
案例教学法,重在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在思辨过程当中可以达成基础知识的习得。在学生能够思考某一个案例时,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能够比较清楚地感知学生思想变化,从而形成一个初步的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还应当注重学生所反馈的法治案例,在他们对教学案例本身产生疑惑时,教师应该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最重要的是应当全面地看待学生在自身情感以及思想方面的变化,当学生对教学案例产生错误理解时,教师不应急于否定学生,而是应当循循善诱,学生思维的演进需要一定的过程,同时还需要及时而积极地引导。因此,“关注反馈,及时评价”是成功运用案例教学的必经之路。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当中,有效使用案例教学已是大势所趋。案例教学除了能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之外,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法治意识。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有效融入法治案例,应该根据案例选取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地选择出能够贴合课程教学目标的法治案例,从而展开教学活动,发挥案例教学在提高课程教学成效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欧阳芸,袁成,卢志.道德与法治学科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A市调查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6):90-9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定制.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6,1.
[3]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4]项贤聪.浅谈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7(11):62.
[5]杨伦峰.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7(31):56,58.
[6]王文喜.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7(10):70.
[7]马玲格.以情激趣,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4,2(6):24-25.
[8]李学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87-88.
[9]王忠东.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10):147.
中图分类号:C975
一、 高职高专教育中职业发展的内涵
职业发展本义是指组织用来帮助员工获取末前及将来工作所需要的技能、知识的一种方法。做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使命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使其不仅具备较高的职业综合素质,而且具备较强的职业岗位变化适应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有必要重视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因为我们强调的职业发展不仅关心学生在校期间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培养,还要着眼于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并且他们以后在工作中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就要求我们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要立足于学生的职业发展,不但关注他们的现在,还要考虑到他们未来的发展。作为高职院校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公共英语,也应积极地探索和改善末前教学模式,遵循“应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突出实用性、实践性,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具有很好的职业发展能力。
二、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目标错位,高职教育的特点未能充分表现出来。
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内容普遍以语言知识讲解为主,目标为英语等级考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听说写译能力不足,偏离了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实用性。这样学生学得英语对于学生职业发展所起的作用很小,难怪有些学生毕业后抱怨:学英语对工作没啥用。其实,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磨边英语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突出职业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英语教学的实践性。
2. 过分注重基础,未能考虑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需求。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英语基础差,学英语信心和动力不足。多说英语教师弥补学生基础,教学内容侧重于基础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这并为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需求。学生在大学内就业后用不上,慢慢就被淡忘。事实上,高职英语教学理应分为两个阶段,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行业英语为基础英语升华阶段,与所学专业相联系,给学生职业发展增加了动力,因为学生就业后在工作上面能够用到所学知识。
3. 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未能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多数高职院校虽然把英语作为必修课程,但英语课程并未受到重视。英语课程设置在第二学期明显减少,在第二学年有些系部甚至就不开设英语课了。这就让英语教学改革流于形式,改革的效果并未体现出来。
4. 考评制度不合理,影响着学生的综合能力
目前,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考试主要有三种:校内期末考试,公共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和大学英语四级。能够通过这三种考试中的一种,并不意味着学生在工作中能够灵活应用英语,学生掌握的仍然是“哑巴英语”。这种考试就如指挥棒,学生得到的就是一考试合格证。这种考试影响着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能将英语与未来的职业联系起来。
三、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的对策
1. 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高职教育的半血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采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实现培养技术、生产和服务第一线道济技能人才的目标。作为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公共英语,在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重点提高听说写等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将所学内容与学生未来的职业有效地结合恰里。同时,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学生专业不同,设置不同的实践内容,真正将英语在学生职业发展中的有事优势显现出来。
2. 高职英语教材应突出“职业性”。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托,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工具。它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生学习成果的好坏。新教材的编写要按照“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和高职教育的特点,邀请知名企业和职业经理人参与编写。
3. 改进目前考评制度,以应用为主要考评模式。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能促进教学的发展,反之则阻碍教学的进步,考试就如指挥棒,一直对教学发挥着直接影响。在教学要求方面《基本要求》规定:“本课程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实际应用,加强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果将“应用”为主的考核模式引入,必将引领高职英语朝着“实践性、职业性和应用性”方向发展。这种考核应该是多元化的能力考评办法,做到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和终期考试(或考查)相结合,对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组织活动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做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考评。
总之,如果高职教育要让学生有一个很好的职业发展前景,我们就得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从职业教育的实际出发,考虑到未来就业市场对职业人才的英语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求,不断完善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让职业教育形成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我们在公共英语教学中,要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和实用性,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学生就业后,英语对于学生而言不是无用,而是其工作中的一种必要技能,从而让学生拥有一个很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度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 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