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工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03 02:20:3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机场工程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机场工程论文

篇1

1)水文气象条件。

场址地处秦岭南麓,秦巴山区。该地四季分明,属暖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1.7℃,极端最高气温37.3℃,极端最低气温-15.0℃。年平均降雨量621mm,集中在7,8,9三个月,日最大降水量181mm,年平均蒸发量493.8mm。地下水以孔隙潜水为主,局部为基岩裂隙水和上层滞水。主要含水层为粉质粘土层和强风化基岩层,粉质粘土层渗透系数0.02m/d,强风化基岩层渗透系数0.02m/d~0.06m/d。

2)构造地质。

该地区内新构造运动比较活跃,以差异性升降运动为主,有多条活动断裂并发育有大量的滑坡。近场区内发育了规模不等的11条断裂,其中1条为中更新世~晚更新世活动断层,8条为早中更新世断裂,2条为前第四纪断裂。场区内无断裂构造,地壳基本稳定,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为抗震一般地段。

3)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地层分4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填土层(Qml4):层厚0.20m~1.60m。土质不均匀,以粉土为主,含姜结石颗粒及植物根系等,稍湿,稍密。②粉质粘土层(Qdl+pl4):厚度0.60m~27.40m,依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土质较均匀,局部裂隙较发育,分布有粉土薄层,见白色钙质条纹,含钙质结核,可塑~硬塑,中等压缩性。具湿陷性,湿陷等级为Ⅰ级非自重。③强风化基岩层(N2):厚度2.30m~5.40m,依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出露部位产状为65°/SE∠10°。半成岩,砖红色,以砂质泥岩为主,表层含少量钙质结核,分布有砂岩薄层。矿物成分以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长石等为主,泥钙质胶结,岩体呈巨厚层状结构,岩石呈碎屑结构,块状构造,微裂隙及风化裂隙较发育,遇水易软化,致密。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④中风化基岩层(N2):厚度2.80m~43.70m(未穿透),依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矿物成分及岩石结构同③层。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1.2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

长期以来粗粒料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一直是全球性的难题。粗粒料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世界各国高土石坝工程的兴建,粗粒料被广泛应用,随着我国大型工程的广泛兴建,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粗粒料特性问题,由于粗粒料具有物质组成的不均一性、颗粒破碎性、剪胀性、湿化性以及较强渗透性等诸多工程特性,加之岩土体中裂隙杂乱分布,使得各种大型粗粒料填筑工程显得异常困难。拟建场地位于强风化岩层出露区,根据“填挖平衡、就地取材”的原则,填筑材料必然要采用挖方区粉质粘土与强、中风化岩组成的粗粒料。虽然各相关行业都对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尚处于初期阶段,并不十分成熟,在民航领域还没有专门研究。而且机场粗粒料高填方与土石坝工程仍有很大的区别,有些经验也不适用。另外粗粒料造成的破坏是长期的、反复的和潜在的,而机场的建设周期又比较短,拟建机场工程填挖方高度均比较大,所以对于该工程而言,可能会遇到如下问题:1)粗粒料的工程特性;2)机场高填方地基的稳定与变形(沉降与差异沉降);3)高填方和深挖方边坡的稳定性;4)填挖交界面的处治。

1.3对存在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

1.3.1粗粒料的工程特性

工程填筑材料采用挖方区粉质粘土与强、中风化泥岩组成的粗粒料,其工程特性决定了存在如下岩土工程问题:

1)粗粒料的级配。

由于粗细颗粒的不均一性,在填筑体粗粒料中,泥岩、砂岩的大颗粒作骨架时,细料粉质粘土充填孔隙,充填愈好,土体密度愈大,其抗剪强度愈高,沉陷变形愈小;反之,则沉陷变形大,不利于岩土体工程的稳定性。泥岩作为填料时,破碎粒径指标、填充粉质粘土的粘度特征、粘粒含量、粗细粒的比例关系等对高填方工程至关重要,应进行重点研究。

2)泥岩的遇水软化和崩解。

该工程粗粒料主要由泥岩组成,泥岩在一定的应力状态下浸水后,由于颗粒间被水以及颗粒矿物浸水软化,颗粒发生相互滑移、破碎和重新排列,导致岩体软化;当水贯入泥岩的孔隙、裂隙中时,细小岩粒的吸附水膜便会增厚,部分胶结物会被软化或溶解,从而引起岩石颗粒的崩裂解体,产生岩土体变形失稳,使得控制地表沉降以及高填方边坡稳定性显得异常困难,因此研究泥岩遇水软化和崩解性对本工程的建设尤为重要。

3)粗粒料的蠕变特性。

粗粒料大多采用人工爆破等方法开采出来,往往存在很多微裂隙,加之棱角尖锐、填筑高,在高围压条件下产生蠕变,岩土体会沿着破裂面破碎,宏观上表现为开裂、折断或整块断裂等形式的颗粒破碎,从而引起高填方沉降变形以及边坡失稳等一系列岩土工程问题。

4)粗粒料的强渗透性。

粗粒料具有强渗透性,降水能较快的入渗填筑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高填方破坏失稳的进程。因此应研究粗粒料的渗透特性,为坡面、道面的防水和排水设计方案提供依据。

5)粗粒料的施工工艺。

如何控制粗粒料填筑施工质量,如何确定其施工参数及采用哪种方法和控制指标对填筑体质量进行检测也是该工程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1.3.2高填方变形

沉降变形是高填方工程中普遍存在,又没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由于拟建机场工程填方高(预计最高达45m)、荷载大且填料具备颗粒破碎性、剪胀性、遇水软化崩解、蠕变、强渗水性等诸多工程特性,地面沉降控制难度极大。如何去监测,如何埋传感器,在哪些位置埋设能够有效的监测,采取哪些措施既能经济有效、又能降低总沉降量和工后沉降量,是本机场工程建设的另一核心技术难题。

1.3.3高边坡的稳定性

高填挖边坡稳定性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包括挖方区、填方区两部分。对于挖方边坡,由于场地地形复杂,自然坡度陡,高差大,开挖卸荷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加之岩土体强风化、胶结程度低、节理裂隙发育等特性,一旦降水沿裂隙入渗,极易导致边坡滑动破坏,因此,需对其进行研究。对于填方边坡,由于本身填筑高,同时粗粒料具有颗粒不均一性、泥岩遇水软化、蠕变、强渗透性等工程特性,在外界诱发因素(降水、地震、施工振动等)的作用下,极可能引发失稳等岩土工程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研究,采用不同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探索粗粒料工程特性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确定合理的填筑体边坡坡比。同时,拟建场区位于地震高发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考虑到该工程的重要性需提高1度设防,即按9度考虑。因此,需高度重视地震工况下边坡的稳定性。

1.3.4填挖交界面的处治

受地形地貌的限制,该机场建设中存在多处填挖方交界面,不可避免的面临填挖交界的处治问题。从总体上看,填挖交界处具有材料或结构的不一致性,在纵向上刚度出现差异,加之原地层是倾斜的,一旦工程处治不当,极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填挖交界处发生偏移,甚至滑动破坏,对于填挖交界的有效处治问题是该机场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又一个难题。

2岩土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2.1解决方案

由于该项目场地岩土工程条件的复杂性,仅靠室内试验参数进行数值计算及分析是不能满足要求的,通过现场试验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案,结合实际工程,采用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原位监测、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对该机场工程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2.2试验研究的技术路线

该处理方案的技术路线概括为:首先开展文献调研,收集资料,对研究现状、类似实例进行调查分析,寻求突破点进行初步研究;其次对粗粒料高填方工程技术方案进行初步论证,确定粗粒料高填方工程试验研究方案;再次进行粗粒料的工程特性试验及高填方稳定性理论分析,根据分析展开现场试验段研究,包括现场的模型试验、检测及监测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粗粒料工程特性的分析方法与处理对策,提出与粗粒料工程特性相适应的高填方问题的处理对策,通过高填方变形监测,对地基的稳定性做出准确评价,同时提出控制高填方沉降变形的工程措施,预测高填方的工后剩余沉降量,对研究结果进行初步总结,得出初步结论,进行粗粒料加筋处理与土方设计,待土方工程结束后对全场重要部位进行变形监测,并对试验段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同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进行比较,验证所提出的分析方法与工程处理对策方法,必要时予以修正;最后编写试验研究总结报告。

篇2

在对机场场道路基进行施工时,对路基土的含水量有着严格要求,无论是土方、二灰碎石还是灰土都需要保证其密度满足施工要求,在进行碾压施工前将其含水量控制在在最佳含水率范围内。在对路基填料进行拌合处理时,要控制好含水量,并且拌合完成后及时进行碾压处理,争取在材料在最佳含水量的时候施工。

2.施工材料

二灰碎石进行板结是因为石灰中含有的活性钙激发粉煤灰中惰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得到的,但是因为粉煤灰质量以及化学成分稳定性比较差,在确定二灰碎石的石灰含量时,要保证施工材料整体配合比的合理性。配合比的确定应进行多次试验,并从多个试验中选择最佳的配比方式,控制好二灰碎石的石灰含量。

3.混凝土道面

一方面,应做好道面混凝土材料的水灰比管理,并将其塌落度控制在1cm以内。加强对水泥选择的管理,尽量选择用收缩性小、耐磨性强以及抗冻性高的硅酸盐水泥或者普通硅酸盐水泥,并且应尽量避免在低温环境下施工。对于水泥的选择,应将其比表面积控制在300~450㎡/kg,如果混合料选择用活性集料时,应将水泥含碱量控制在0.6%以下[1]。另一方面,道面施工质量的高低可以从高程、平坦度以及粗糙度等方面进行验证,做好每一个施工工艺的管理,避免因为施工技术管理不当而出现施工问题。并且,在道面工程施工完成后要做好养护管理工作,避免雨淋以及踩踏等。

二、机场场道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1.工程概述

以某机场工程为例,需建设一条长2500m,宽50m,两侧道肩各宽7.5m的跑道,跑道两端设置50m×50m的防吹坪,另外平行滑行道与跑道长度相同,宽度设计为33m,两侧道肩宽为7.5m,泡滑间距为180m。其中,道面与道肩工程均采用水泥混凝土道面施工,跑道西北端500m与东南端400m范围,以及平行滑行道道面均采用厚度为38cm的水泥混凝土面层,另外跑道中部与停机坪道面层厚度确定为33cm。此工程所在地冬季气候寒冷,在进行工程施工时,为提高道面强度,需要进行防冻或者防除冰液侵蚀处理。

2.地基施工技术

2.1施工要点(1)密实度因为此工程冬季环境比较恶劣,为提高机场道面结构强度,需要做好对其地基密实度的控制,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来进行。一般情况系下,对于0~-1m范围内,道面地基密实度应控制在98%以上;在-1~-4m范围内,道面地基密实度应控制在95%以上;在-4~-8m范围内,道面地基密实度应控制在90%以上;对于-8m以下范围,则应将密实度控制在85%以上[2]。(2)沉降场道地基不均匀沉降量应以弯沉盆为依据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弯沉盆半径为50~100m,并且对盆顶与盆底之间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工程施工完毕后,应利用实测双曲线以剩余沉降量为基础,对最终沉降量进行岁算。另外,施工时要保证95%沉降量在施工过程中完成,并且在经过处理后,地基顶面回弹模量要保持在80MPa以上。

2.2施工技术场道地基的施工,需要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施工技术,对于部分现场地质情况不佳的工程,如土层变化多、软土埋藏深、地下水位高以及花岗石露出地基等。在面对表层粉细砂应选择用强夯法施工,可以更好的提高路基密实度,避免在高级地震发生时导致粉细砂层的液化。本工程属于卧软土层施工,主要选择应用了砂井排水法,与堆载预压方式进行结合,提高软土层的沉降固结程度,减少了软土层的剩余沉降量。另外,对于部分地层软硬过渡带的施工,需要满足地基刚度需求,以产生过大的沉降差。

3.混凝土道面施工

第一,振捣。混凝土道面施工时,混合料中含有5%~20%的孔隙以及气泡,影响混合料的密实度,而密实度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抗冻性以及耐久性等,为保证混合料密实度满足施工要求,必须要进行振捣施工。第二,夯拖。在对混合料进行振捣施工后,利用平板振捣器拖振可以完成大体程度上的找平,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还是存在起伏不平的情况,必须要再次利用长条夯来回振平板面。另外,在此步骤施工完毕后,应选择用滚筒进行更一步的振平处理,提高道面泛浆的均匀性,将表面露石压下,为下一步的施工打好基础。第三,做面。做面施工主要目的是再次对道面进行平整与密实处理,保证道面工程具有优质的外观。在此环节施工完成后,要求相邻将板面平整,表面不会存在露石、露砂的情况,并且结构工程不会出现蜂窝、损边、麻面以及裂缝等病害问题。

4.养护与切缝

在对场道地基进行压实后需要及时覆盖土工布进行保湿养护,以免水分蒸发速度过快,养护时间最短为7d,并且要避免车辆通车。另外,碾压施工完成后进行切缝处理,切缝的方式应由施工阶段内工程所在地道面摊铺完毕到切缝时间内昼夜温差决定,而切缝时间则应结合施工现场气温以及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来确定。如果是在温度比较高的环境下施工,切缝应以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或者按照250温度小时计算;如果是在常温环境下施工,应尽量提前进行切缝,以免出现断板问题。对于切缝的深度应控制板厚的1/3~1/4,深度在6cm、宽度5mm范围内,并选择用聚氯乙烯胶泥进行填充[3]。

篇3

1.2没有按照相关规定使用设备这是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出现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因为有些工程施工人员对机械设备并不十分了解,只是盲目使用,尤其是有些工程项目聘请临时的技术人员,这些临时的技术人员技术水平都不高,为了完成工程任务,有时甚至不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使得机械设备损坏严重,缩短了机械的使用寿命,也增加了维修机械的成本。

1.3设备养护制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工程整体结束以后,相关的工作人员不能严格按照设备的保养要求对其进行保养,对机械本身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及时的发现和维修,所以在承接新的工程时设备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影响工程的正常进行,同时也花费了很多的资金对其进行整修,提高了工程的造价。另外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是非常重视机械的养护工作,也没有指定一个专门的团队来负责这个工作,再加上操作人员在对机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违规操作的现象,出现了一些故障之后没有能力对其进行及时妥善的处理,所以使得机械的故障不断严重,这个问题对于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维护费用增加的同时还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年限。

1.4不重视机械的更新在很多施工企业当中,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使得很多的企业对机械设备疏于维修和更换,有些人员为了能够更好地简化自己的工作还在继续使用原本老化的机械设备,但是这只是能够满足一时的经济利益,从长远的角度看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并不是十分有利,所以在很多时候都对企业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不仅增加了施工的费用,而且还延长了施工的周期。

1.5设备租赁双方权利和义务不清在对设备进行租赁的过程中,租赁双方并没有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这也影响了设备的正常使用,设备实际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相关人员不能对其进行维护,监管人员也不能及时对其进行监管,所以设李文博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0备也不能被很好地利用起来。

2.机械现场管理的有效措施

2.1规范设备现场管理首先,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机构,这是设备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其次,建立健全设备统计制度,加强设备的统一管理,建立详细的设备技术档案,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技术档案设专人负责保管。另外,加强对机械使用环境的控制。工程机械大部分是露天作业,作业地点经常变动,所以其性能受到作业场地的温度、气压、污染、路况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很大,不少工程施工单位由于忽视了环境因素对使用机械的影响,未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或适应性措施,致使机械使用性能降低,维修工作频繁,使用寿命缩短,甚至酿成事故。

2.2落实设备维修和保养制度定期维修。对现场设备采取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定期维护,降低设备的故障率。设备的定期检查。对在用设备制定周检、月检、半年检、年检制度。设备的周检、月检由机长组织执行,公司每月对在用的设备巡检一次,对机组的周检、月检的记录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估。设备的定期维护。定期保养。设备保养质量关系到是否出现故障,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制度,认真填写设备运转记录。设备管理人员要按照设备保养使用说明书制定切实有效的保养计划,并与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随时抽查督导保养的落实情况。建立奖惩机制,把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维修保养、安全运行、消耗费用等列入奖惩内容,以加强广大操作人员的责任心、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

篇4

一般说来,我国的大型工程建设,都会进行施工前的招标,招标方提出建筑意图,而各建筑工程企业进行投标,中标者主要负责工程的开展。因此,工程的投标和中标就是建筑工程企业发展和进步的根本。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我国的建筑工程企业在建筑投标方案的制定上,都有着一定的套路,使得建筑方案制定工作难以灵活的展开,因此对于投标方案的制定,首先,企业要认真考量招标单位的实力,仔细评估其经济实力、人才实力、政策实力等,做出招标单位能很好驾驭的施工方案。其次,建筑工程企业在投标方案制定前,应当先仔细阅读招标者的要求,在其范围内进行方案的策划和设计,避免与招标单位的意图形成大的冲突,导致投标的失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投标方案进行时,应当清晰的知道所建之物的类型、作用,充分分析其特殊性,而不能按照僵化的套路进行建筑的设计,避免影响方案的质量,并且,在方案的制定中,要仔细对施工地点做出考察,因地制宜,使得方案更为合理和完善,保证投标方案能被投标企业所认可。

(二)仔细准备答疑应对方案

在建筑策划的招标环节中,一定会有策划方案的答疑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招标者会仔细研究各个投标者送来的投标方案,如果是大型工程或者是关键性建筑,招标者还会仔细研究方案中的细节,其中,最重要的还会问及工程的造价。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在这一答疑环节被否定掉的方案不在少数。因此,建筑工程企业必须要认真对待,仔细准备答疑应对方案。首先,要对工程中存在的技术性尤其是创新性手法充分了解,准备应答此类问题。其次,建筑工程企业还要对自己方案的优势和劣势做到充分的了解,在答疑中,充分将自己方案中的优势体现出来,例如在设计和经济方面的优势等,对于自身的劣势问题,也大可不必避讳,在答疑中尽可以开诚布公,以诚相待,并提出自己准备的,应对和弥补这些劣势的具体方案,使自己的方案更具竞争力。再次,建筑工程企业要对自身方案实施的造价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这往往是招标单位最为关心的问题,在回答这一问题时,不要太过绝对,因为方案在施工中必定会有多方面的改动,但建筑工程企业也不能吹嘘,不能模糊其辞,而要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一个较为可能的价格范围,既能符合实际,又能使招标者对工程的造价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促成双方的合作。最后,在答疑环节中,建筑工程企业还应对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强调,例如合作方式等问题,并可以要求招标者提供一定的协助,为双方的互利共赢达成一致,促成双方的合作。

2工程施工问题的造价管理

工程的施工是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工作的主体部分,也是其工作的主要环节,是其效益的决定性一环,因此要加强市场经济下的工程造价管理,主要还是要着眼于工程施工的造价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建筑工程企业施工环节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其中大都是市场经济造成的唯利主义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建筑工程企业施工的效率和质量,需要制定一套严格的方案,管理工程的施工造价。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发现许多先进企业都有了一些相关的措施,在此,笔者就总结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希望能为我国建筑工程企业的造价管理提供一定的保障。

(一)加强施工所需的造价管理

当前,我国的建筑事业不断发展,因此,建筑需要的人力物力也不断增加,对于建筑所需求的这些东西,我们统称为工程所需,而工程所需,是工程施工的主要依靠,是工程施工的关键,在工程造价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市场经济下的工程造价管理,就必须注重工程所需的,加强其管理,对其造价进行详细的评估和统计,为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保站。

(二)加强施工造价监督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我国已经有多领域出现了唯利主义现象,许多的工作都集中到了利益的获取中,我国的建筑施工中也不乏这种情况的发生,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监督工作,为施工的效率和质量提供保障,为我国建筑施工的造价方案提供保障。在这之中,我们要对施工的人才、材料都进行严格的考核和分析,将施工中的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另外,监督部门还要大概了解工程的各方面造价,为监督工作提供便利。

篇5

前言

目前,国内多数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均采用各种大型工程机械进行施工,例如碾压、摊铺、起吊机械,大幅提升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生产效率,但是在机械施工过程中却存在不少严重的问题,既影响了工程机械的使用性和安全性,也影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给施工企业带来不少经济损失。因此,在公路工程机械施工中,如何正确地选择和操作机械、合理地保养和维修机械,避免出现施工中的经常遇到的问题,已成为施工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

1.公路机械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机械施工安全事故

我国有关公路工程机械施工中,发生地坍塌、压路机倾翻、大梁支架坠落、挂篮坠落等各种安全事故屡见不鲜,主要原因有机械操作不规范、未严格依据有关标准与规范进行机械检查与维护、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不足、防护性设施不到位、施工机械超负荷运转等事项。对于公路施工的场地条件、气候温度、地质结构等客观因素的应对不足,也引起不少安全事故。例如高温造成的机械过热、地基沉降造成的机械失衡等。

1.2. 机械设备管理体制缺乏

公路建设工程项目往往是工程量较大,但施工期较短,而施工企业常常是规模小,设备不足,为追赶进度、提高生产效率,一味地让设备超负荷加班、加点。不仅忽视了对机械设备的监督、管控、维护,也没有完整有效的机械设备生产制度,从而直接造成了施工机械状态及完好率的低下。由于难以保障生产机械的运行状态、质量寿命,倘若施工机械出现电气短路或机械故障,就会直接影响到了项目整体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将直接危害到操作人员与作业范围以内其他施工班组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或是由施工机械的外部结构接触、破坏到施工部位。

1.3. 机械设备老化、损坏

由于企业进行机械化施工的过程当中,没能够对各个路段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个详细、科学、有预见性的评估,没能有效地针对工程量分配设备。因此,在配备机械化设备的时候,经常是一刀切、统一分派,根本没有考虑到具体施工当中的具体需要。

在设备分配施工任务上的不科学,造成了设备在使用过程当中的严重问题。有的地方,由于设备的严重缺少,机械长期超负荷作业,加之使用不当、不注意保养,设备的老化程度非常高。而在另一些地方,由于设备的长期冗余,许多先进的设备长期闲置,出现了老化生锈的情况。此外,由于这些设备的大量堆积,因此得不到必要的更新,最终出现设备跟不上施工的实际需要的问题。

1.4. 操作人员素质较差

由于现代科技的高度发达,公路施工中所使用的设备往往非常先进,操作也相对复杂。而许多施工企业虽然非常重视机械设备的投入和使用,却往往忽视了技术人员的培训和配备。在公路工程项目机械化施工中,现场施工人员主要有负责直接操作机械作业的特殊工种人员,指导、指挥机械操作行为的现场管理人员,检查、养护、维修施工机械的技术人员。他们的综合素质、技术能力的高低对机械施工的效率、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但是,一些施工企业并没严格把关机械操作人员的招聘,更没有开展系统、专业的再教育,往往是指派一些未经过资质考核、缺乏实践经验的操作人员参与施工,不但难以发挥机械化生产的应有作用,也直接影响、威胁到了其他班组的作业秩序、人身安全、施工质量,而管理、技术人员的业务工作不到位、专业操作不规范、安全意识不足等因素的存在,也将影响到机械施工的安全、质量。

2. 机械施工主要问题的应对措施

2.1. 建立机械施工管理组织

公路建设机械施工企业必须设置工程机械管理的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对于机械管理的全过程(机械设备的计划、选购、调试、使用、维护、检修、升级、改造、更新和报废等环节)都要制定与其环节相配套的标准和规范。使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有章可循,使管理工作的开展更为制度化、规范化。

明确管理组织的具体工作内容。例如,工程机械施工总体进度计划、机械施工计划总工期和阶段工期、工程施工方案、机械施工程序、操作规范、现场管理人员职责、机械选用、机械最佳配置和机械安全施工具体措施等。

2.2 .构建工程机械施工安全体系

2.2.1.机械操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的安全风险意识,做好劳动防护工作。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过程中要坚持做好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的机械设备检查,有利于及时预防、发现和处理机械事故隐患。操作人员要在确定自动控制机构、监测、指示、报警、仪表及警示等安全装置设备齐全并使用正常的情况下,才能操作机械进行作业。

2.2.2.加大现场的安全监察力度。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检查中一旦发现安全问题责令相关负责人整改,并且要对违规操作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2.2.3.对加强机械使用环境的管理。在机械周围要设置安全警示牌、路障。用来提示过路行人的。机械的停放场地要平坦,便于机械进出,并且要做好机械的防冻、防雷等工作。

2.3. 积极地落实设备管控活动

2.3.1. 合理选取机械设备。要明确道路建设工程的建设特点、工期及工程量等要素。在预算合理的前提下,选择技术先进的设备。在项目的时间不长,建设场地不宽阔的时候,要使用多功能的设备,对于那些有着较大的活动量,而且性质独特的,要使用专用的设备。

2.3.2. 加强开工前的组织管理。

开工前要详细划分具体明确部门、岗位的职责与职权,针对机械设备的选型、进场调试、运行使用、检查维护等环节业务活动,按相应的标准、制度与规范执行,保证各项监督、管控工作的效率、质量。

2.3.3. 机械设备合理运行

在实际机械施工时,应综合考虑整个项目的机械作业量、工种类型、机械数量等具体情况,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生产效率。因此,需要设计、制定机械施工责任制并将其细化、分派、落实到每个操作岗位,通过奖惩制、考核制的实行,进一步提高全体在岗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有序、有效进行。

2.3.4. 注意设备的养护和维修

机械设备需要专业人士进行适当的养护,以提升设备使用时间和效率。企业要设置综合化的机械养护体系,不能以时间紧、任务重为由来搁置、放弃保养计划。任务量大时,施工设备也必须处在一种合理的运行模式之中,减轻其问题的发生几率。

2.4.强化机械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

由于全新的工艺和技术不断地应用到机械设备之中,设备种类、构造、操作等也变得更多、更难、更繁琐了,对操作人员知识、能力和经验要求更高,因此,施工企业必须:

2.4.1. 严格录取操作人员,开展岗位培训活动。

2.4.2. 施工单位面临新的施工环境或引进新机械设备时,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各种形式培训,丰富操作人员的新知识、新技能。

3.结束语

公路机械化施工由于很多施工企业缺乏长期的技术、管理经验,确实存在尖端而复杂的问题。因此,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具体标准规范,重点加强选型采购、运行使用、检查维护的监督、管控,才能避免公路工程机械施工中的诸多问题。

篇6

中图分类号:T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7-0337-01

前言

在制造业中制造各种零件对国家的生产和建设有很大的帮助。制造业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工具和材料,但各种工具的用途和性能不同,其组成零件的材料、结构和技术要求也各不相同。所以,各种零件的加工工艺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类型的零部件,如果生产条件和批量大小的不同,其加工工艺也不同,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工艺规程。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对于齿轮的需要显著增加。因此,多快好省精的生产齿轮已经成为发展机械工业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齿轮加工工艺过程中常见问题

1.1 齿数不正确

在齿轮的整个圆周上轮齿的总数称为齿数。齿轮齿数的确定原则和要求先初定齿轮模数及传动轴直径,以便满足结构要求。首先,滚刀选用不正确。由于齿轮齿形比较复杂,影响其加工精度的因素也十分复杂多变。除滚齿设备的自身精度、齿坯的安装调整、齿轮材质、热处理等因素外,齿轮滚刀的合理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齿数误差会引起每对齿轮啮合过程中传动比的瞬时变化。其次,工件毛坯尺寸不正确。传统毛坯尺寸基准设计忽略了工艺过程的差异,而统一将零件图中各尺寸基准作为毛坯尺寸基准,导致毛坯在后续加工过程中余量误差增大而浪费材料。第三,附加运动方向不对。在滚齿机加工斜齿轮时,附加运动方向的判定比较困难,再加上铣削方式、工件螺旋方向及滚刀螺旋方向等因素的变化,更增加了判断的难度。

1.2 齿形不对称

首先,滚刀安装不对中。滚刀的安装好坏影响着滚刀径向、轴向跳动,最终影响切齿精度。一般安装滚刀前宜先校正刀轴,控制两端径向圆跳动小于0.005mm。台阶与螺母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应小于0.01mm,垫圈应淬硬磨平。滚刀装到刀轴上需校正两边凸台的径向圆跳动,尽可能使其“同步”,即两端径向圆跳动的最高点在同一方向。其次,滚刀刃磨后,螺旋角或导程误差大。常用的加工外啮合直齿和斜齿圆柱齿轮的刀具。加工时,滚刀相当于一个螺旋角很大的螺旋齿轮,其齿数即为滚刀的头数,工件相当于另一个螺旋齿轮,彼此按照一对螺旋齿轮作空间啮合,以固定的速比旋转,由依次切削的各相邻位置的刀齿齿形包络成齿轮的齿形。

1.3 齿形误差

齿形误差是指在齿形工作部门内,包容实际齿形廓线的理想齿形(渐开线)廓线间的法向间隔。齿轮滚刀是加工外啮合直齿和斜齿圆柱渐开线齿轮最常用的一种刀具。这种滚刀侧后刀面的轴向截形是直线,如果用它代替渐开线滚刀切齿时,则切出的齿轮齿形不是渐开线,因而在理论上造成了一定的齿形误差,称为齿轮滚刀的造形误差。另外,在实际加工过程中不可能获得完全准确的渐开线齿形,老是存在各种误差,从而影响传动的平稳性。齿轮的基圆是决定渐开线齿形的惟一参数,假如在滚齿加工时基圆产生误差,齿形势必也会有误差。

二、齿轮加工工艺过程常见问题解决对策

2.1 正确确定齿轮齿数

首先,合理选用滚刀。我们要选择模数、压力角相同,螺旋角相近,变位系数差异在0.1mm内,这样齿根差异才不会太大。如果相差很大,也可以通过微调滚刀的安装角度,以达到图纸上要求的根径。如果发现做出的齿轮齿顶变宽,根径变小,情况不严重时,也可以适当加大刀架角度,这样滚出的齿轮的齿顶就会变尖一点。根径变小。其次,确认好工件毛坯尺寸。加工前的齿轮毛坯加工,在整个齿轮加工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无论从提高生产率,还是从保证齿轮的加工质量,都必须重视齿轮毛坯的加工。因此,在齿轮的技术要求中,应注意齿顶圆的尺寸精度要求,因为齿厚的检测是以齿顶圆为测量基准的,齿顶圆精度太低,必然使所测量出的齿厚值无法正确反映齿侧问隙的大小。第三,附加运动方向要准确。目前,金属切削机床书籍及有关资料中,对滚切斜齿圆柱齿轮时工件附加运动方向的判定是:滚刀竖直移动工件螺旋线导程的过程中,当滚刀与齿轮螺旋线方向相同时,工件应多转一周,即工件附加运动方向与工件展成运动方向相同。反之,当滚刀与齿轮螺旋线方向相反时,工件应少转一周。由此可见,附加运动是形成齿轮螺旋线的运动。附加运动方向与展成运动方向、铣削方式、工件螺旋方向有关。因此,附加运动一定要准确才能保证齿轮加工质量。

2.2 齿形要对称

齿形加工是齿轮加工的关键,其方案的选择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如设备条件、齿轮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硬度等。首先,保证滚刀的安装精度。滚刀安装在滚齿机的心轴上,需要用千分表检验滚刀两端凸台的径向圆跳动不大于0.005 12"11/1。同时,要适时窜位。滚刀在滚切齿轮时,通常情况下只有中间几个刀齿切削工件,因此这几个刀齿容易磨损。为使各刀齿磨损均匀,延长滚刀耐用度,可采取当滚刀切削一定数量的齿轮后,用手动或机动方法沿滚刀轴线移动一个或几个齿距,以提高滚刀寿命。其次,控制滚刀刃磨质量。积极采用滚刀刃磨床,它具有精度高、价格低、操作方便灵活等特点。采用高精度直线导轨、精密分度盘,保证了滚刀刃磨的精度。独立的砂轮修整装置和滚刀的螺旋进刀、对刀装置,大大提高了操作灵活性和刃磨滚刀的工作效率。第三,检查交换齿轮的安装及运转状况。交换齿轮是用以改变机床切削速度或进给量(见切削用量)的可更换齿轮组,并在应用中能够交换位置使用的齿轮。通过使用交换齿轮能够将原来的升(降)速传动变成降(升)速传动,而传动比互为倒数。因此,为了保证车床的正常运转,必须及时检查交换齿轮的安装及运转情况。

2.3 避免齿形误差

首先,合理选用工件装夹。数控加工时夹具主要有两大要求:一是夹具应具有足够的精度和刚度;二是夹具应有可靠的定位基准。选用夹具时一是要通常考虑可调整夹具,组合夹具及其它适用夹具,避免采用专用夹具,以缩短生产准备时间。当在成批生产时,才考虑采用专用夹具,并力求结构简单。装卸工件要迅速方便,以减少机床的停机时间。其次,充分考虑利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随着毛坯制造专业化生产的发展,目前毛坯制造方面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多,如精铸、精锻、冷轧、冷挤压、粉末冶金和工程塑料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些方法可大大减少机械加工量,节约材料,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第三,做好定位基准的选择。对于齿轮定位基准的选择常因齿轮的结构形状不同,而有所差异。带轴齿轮主要采用顶尖定位,孔径大时则采用锥堵。顶尖定位的精度高,且能做到基准统一。

结束语

齿轮的加工过程是由若干工序组成的,为了获得符合精度要求的齿轮,整个加工过程都是围绕着齿形加工工序服务的。如今,齿轮加工朝着高效、高精度及绿色制造方向快速发展,齿轮加工也正朝着全数控、功能复合、智能化、自动化及信息化方向发展。广大技术工作者要抓住这一发展趋势,更好地为我国的齿轮加工行业提供高效、复合、智能的技术服务。

参考文献

篇7

(二)材料和设备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建筑工程中所采用的材料和设备数量都非常多,在施工过程,材料和设备的存储、提取和使用的管理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原材料管理问题,如果原材料的质量无法保证,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就会出现工程质量不合格问题,甚至留下安全隐患。对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不仅对于企业成本和效益的控制有直接关系,对于施工计划的有效进行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际中很多企业都对设备疏于维护,导致设备更新过快,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

(三)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之间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施工时工作人员不能明确自己的具体任务,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人员短缺或重复工作情况。还有很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安全意识缺乏状况。

(四)工程经验的总结上存在的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情况不确定,施工现场可能出现很多意外状况,而在此种状况下,企业往往会出现互相推诿责任现象,导致错失了可以弥补的机会,酿成了严重的后果。

(五)施工过程中面临规章制度不完善问题。在建筑工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就无法保证各部门之间的有效运转,进而影响到施工效率。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技术管理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在这种前提下,才能保证施工的安全和有效性。

二、建筑工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三个基本原则

(一)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在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中谋求效益。因为施工现场各种要素的有效组合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都要通过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才能实现,现场技术管理如果混乱就难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效率。经济效益,一般来说与施工现场技术是一致的,只有施工现场技术管理达到标准化,才可以确保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高效科学的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工作应当按照科学事实执行施工工作,即: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应该符合现代化企业相关标准,讲究科学管理。例如,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方面是否存在问题;施工现场人员和各种设备的安排是否合理等。在对工程施工现场技术进行科学管理时,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三)标准规范原则。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必须要遵循的原则就是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属于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所以其应当规范、有序的展开。而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就要求施工人员要服从管理人员的安排,形成共同协作、齐心完成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局面。除此之外,还应当严格按照施工规定和流程行事,按照规定作业方式和相关质量标准、建筑施工中的规章制度办事。因此,在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时,要严格按照规范的科学施工方法,制定管理标准和施工流程,从而实行施工现场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三、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问题的策略

(一)针对资料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策略。在施工前多个部门之间应进行会审,首先明确施工要求,其次对施工环境进行实地调查,在符合国家规定的情况下,科学地制定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从而实现保质、高效的施工目标。

(二)针对材料和设备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策略。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存储和使用,在每个阶段都要按照相关标准和操作流程执行,并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在各个环节,都要尽量达到成本最低化和质量最优化目标,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

(三)针对在人员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策略。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对现有人员进行科学测试,对不能胜任的人员要进行相应的培训,使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够满足工程施工要求。每个施工人员都要进行岗前培训,明确在施工时,自身所面临的责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达到单位时间效益的最大化。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环境和工程的难易程度,科学量化工程考评,激励员工潜能得到最大化发挥。

(四)针对在施工现场面临突发状况的策略。针对工程现场施工,要建立突发状况应急机构,而在出现突发状况时,应积极应对,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且把握机会,快速实施,使损失降到最小。同时善于总结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教训,建立工程日志,储备施工经验。在以后的现场施工过程,可以对其加以借鉴。

(五)针对在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的制度不完善问题的策略。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针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要结合实际不断健全奖励和惩罚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在施工时要加强工作人员的沟通,定期开会各部门之间的有效交流,合作解决各类问题。

篇8

同时,要健全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提高质量监督人员素质水平。现场施工应有明确职责,以一个口径说话,统一处理施工现场的全部问题,管理人员要逐步适应建设管理的需要,努力学习工程管理的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

2严把工程质量关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质量直接与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环境息息相关,也是整个社会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应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关键,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2.1认真进行图纸汇审

施工图纸凝聚了设计人员的大量心血,必须认真、细致地进行全面审阅,从平面、立面、剖面到各建筑大样,从各层的结构配筋图,都应系统有联系地对照负责,将不清楚、有疑问和不合理的地方记录下来,汇同设计人员、施工单位和建设方领导一起进行细致的汇审,对图纸进行必要的、集思广益的修改,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开工前认真审查施工队的施工组织设计

确定主要的施工方案及方法,制定施工进度计划、详细计算施工机械、劳动力用量、主要材料用量、设计总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对于工程较为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结构,作为现场管理人员对方案应该认真审阅,对不正确的施工方法和方案作出必要的修改,使工程的施工按照正确的方案进行,确保施工的进度和工程质量。

2.3严把材料关

目前投机商多,伪劣产品多,一些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厂,其产品质量多半是不合格的,有的甚至是劣质的。就是已经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建筑材料厂,其中有些厂家的产品质量也是不合格的,这些不合格的建筑产品充斥着建筑材料市场。材料购销中,运到现场的材料、配件与订货前的样品不符是经常遇到的事。在材料质量控制方面要掌握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性能、材料抽样、试验方式和施工要求。主要装修和建设配件到货后应及时开箱检验、不合要求,应及时更换或退货。主要材料,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料化验单,各种构件必须具有厂家批号和出厂合格证。总之,严格把好材料关,绝不能让不合格材料用在工程中。

2.4勤检查,严管理

在现场施工管理中,做到勤和严,“勤”就是深入施工现场的每一个工作面,按图纸的材料、规格作认真、细致的检查和验收。和施工队的技术人员一起,解决工地的实际问题。

3做好工程的工期管理,按时交付使用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房屋建筑较为紧张,所以从开工到验收交付使用的时间紧迫,工程的工期管理至关重要,作为现场施工管理必须重视如下工作:

3.1检查实施工组织方案

检查和督促施工队落实施工组织方案所需的机械、人力等,及时纠正不切实际的安排和作法,检查材料及半成品的进场情况,及早发现偏差,尽早督促解决。

3.2及早做好装饰材料的选定

作为现场施工人员应该及时提醒有关方面人员,尽快确定,有关材料的品种、规格、颜色,施工队才能尽快的作出相应的施工计划,定购材料,合理安排劳力和机械,做到胸有成竹,确保工期。

3.3适时做好各方协调工作

作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对影响施工的停水停电,积极主动排除故障,尽快恢复施工,以免造成停工损失。加强与工程周边的联系,尽力解决施工的有关纠纷。同时及时提醒施工队人员。各种管道和配电线的位置及走向,督促各班组的分工合作,按图施工,以免日后造成返工而拖延工期,确保按期保质交付使用。

4把握工程质量的验收和评定

一个工程项目完工后,必须对其质量进行全面的、符合客观实际的验收评定,正式的验收评定,往往是短时间的、仪式性的、走马观花地看一下,真正的质量验收评定是在现场施工管理中进行,并且是以各分项工程的质量来综合鉴定分部工程的质量,以各分部工程的质量来鉴定单位工程的质量,因此,分项工程质量的评定是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对此,现场施工管理应认真、仔细、严格把关,对分项工程的质量保证项目、检验项目和实测项目应尽力进行检查,不合格的,督促施工单位返工,返工合格的方可签字,达不到合格标准的不能予以验收。这样,一方面控制了工程质量,另一方面又促进施工单位提高管理水平。

总之,基建工程的现场管理是对提高人员的技术素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而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等进行深入有效的、全方位的施工管理。对于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及具有吃苦耐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这样才能使工程项目的投资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陆燕.浅析施工控制和管理[J].经济师,2006,(3).

[2]蒋晓燕.工程理论与现场施工管理的巧妙结合[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3).

篇9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未来的维修是绿色的维修、先进的维修、再创造工程的维修。维修不只是恢复工程机械原有性能,又能改善提高工程机械性能,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1、工程机械故障的种类和后果

1.1工程机械常见故障通常包括以下几类:

(1)、损坏型的故障通常有:断裂、开裂、点蚀、烧蚀、变形、拉伤、龟裂、压痕等。

(2)、退化型的故障通常有:老化、变质、剥落、异常磨损等。

(3)、松脱型的故障通常有松动、脱落等情况。

(4)、失调型的故障通常包括:压力过高或过低、行程失调、间隙过大或过小、干涉等。

(5)、堵塞与渗漏型故障通常包括:堵塞、漏水、漏气、渗油等。

(6)、性能衰退或功能失效型故障模式通常包括:功能失效、性能衰退、过热等。

1.2工程机械造成的故障后果

1.2.1、隐蔽性故障后果:隐蔽性故障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经常是灾难性的多重故障后果。1.2.2、安全性和环境性后果:造成人员伤亡,是安全性后果;导致企业违反行业、地方、国家或国际的环境标准,则故障具有环境性后果。1.2.3、使用性后果:影响生产(产量、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或除直接维修费用以外的运行费用),是使用性后果。1.2.4、非使用性后果:这一类是明显功能故障,既不影响安全也不影响生产,只涉及直接维修费用。

2、工程机械故障原因分析

故障分析的目的不只是判别故障的性质、查找故障原因,重要的是将故障机理识别清楚,提出改进措施,以预防故障重复发生。通过故障分析,找到造成故障真正原因,从设计、选材、制造、装配调整、使用与保养等采取措施,提高机械产品的可靠性。

2.1现场调查

包括收集发生故障的时间、环境、顺序等背景数据与使用条件;故障现场的摄像或照相;收集与整理故障件的主要历史资料,如设计图样、验收报告、故障情况记录与维修报告等;对故障件进行初步检查、鉴别、保存和清洗等。

2.2分析并确定故障原因

对故障件的无损检验、性能试验、断口的宏观和微观检查等检查与分析;必要的理论分析和计算如强度、疲劳、断裂力学分析和计算等;初步确定故障原因。

2.3分析结论

当件故障分析工作做到一定阶段或试验工作结束时,对所获得的资料、调查记录、证词和测试数据,按设计、材料、制造、使用四方面是的问题来进行集中归纳、综合分析和判断处理,提出结论明确、建议中肯的报告。

3、工程机械故障的排除及维修

工程机械故障85%以上是磨损产生的。解决零部件磨损,除采用优良材料、先进制造工艺、设计合理的机械结构外,还要保证机械的合理及操作人员的细心操作等。

3.1保证机械的合理

工程机械的故障50%以上是不良引起的。工程机械各零部件配合的精密性,良好的可以保持正常的工作间隙和适宜的工作温度,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机械内部,从而降低零件的磨损速度。正确合理的是减少机械故障的有效措施。为此,一是合理使用剂;二是要经常检查剂的数量与质量,数量不足要补充,质量不佳要更换。

3.2细心合理的操作机械

作为机械操作人员,启动前要检查冷却液和机油是否够。机械启动后进入低速预热,待冷却液和机油达到规定温度,才开始工作。操作人员在机械运行中,要经常检查各种温度表数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再工作。注意不能在超过机械的最大负荷下工作,要均匀加减油门,使机械处于平稳的负荷变动,防止发动机、工作装置大起大落,降低机械磨损,减少故障产生。

3.3现场应急维修

1、零件修理法:运用机械加工、焊接、研磨等方法快速修复损坏零件。2、零件换用或替代修理法:以完好备件替换已经损坏配件,大修和现场维修中均可采用。同时可充分利用身边材料,替代工程机械损坏的零部件。3、零件弃置法:越过产生故障的零部件,将管路或电路连接起来,快速恢复机械作业。

4、工程机械故障维修措施常见问题

在工程机械故障维修中,适当合理的措施至关重要。采用不当的处理方式会影响工程机械故障的维修效果、质量,同时也会影响工程机械的整体性能。常见情况如下:

4.1工程机械维修方法不正规

在维修工程机械时,的些维修人员不采用正确维修方法,以“应急”代“维修”,出现“治标不治本”的现象。如经常会的“以焊代修”,一些部件本来可以修理,但有些维修人员为图省事,却常采取“焊死”的方法,导致该处无法拆卸,后期维修困难。

4.2对工程机械中“小件”不重视

一些维修人员通常只会重视喷油泵、活塞、输油泵、缸套、活塞环、操纵阀、液压油泵、制动、转向系统等零部件的维护,却忽视了滤清器、溢流阀、各类仪表等“小件”的保养,认为这些“小件”不会影响机械的工作,损坏了也没关系,但是,正是这些“小件”缺乏正常维护,令机械发生早期磨损,缩短了使用寿命。

4.3零件的除污、清洗不彻底

工程机械维修时,正确清除零部件表面油污、杂质对提高修理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不注意加强零件清洗、清洗剂不合理、清洗方法不对等,会导致零部件过早磨损、腐蚀性损坏现象的发生。

4.4维修中不按程序操做

有些维修人员拆装中常出现“习惯性”的错误,如热车拆装发动机气缸盖,会导致缸盖变形裂纹;安装活塞销,不加热直接把活塞销打入销孔内,会导致活塞变形量的增大,椭圆度增加;用火烧零件表面封存确良油质或腊质,会使零件性能发生改变,不利于零件的使用。

4.5垫片使用不规范

工程机械零部件配合面之间使用的垫片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石棉垫、软木垫、橡胶垫、纸板垫、毛毡垫、有色金属垫等。每一种垫片的使用时机与场合都有不同的规定与要求,在维修工程机械时,垫片乱用现象还比较严重,导致配合面之间会发生泄漏,螺栓、螺母会自行松动、松脱,影响工程机械的正常使用。

4.6螺栓拧紧方法不得当

工程机械各部位固定与联接螺栓大多有拧紧力矩要求,有些是规定了拧紧力矩的,也有些是规定了拧紧角度,同时还有是规定了拧紧顺序的。有些维修人员不按规定拧紧,导致拧紧的力矩相差很大。

4.7不重视螺栓的选用

在维修工程机械时,乱用螺栓现象突出,因螺栓性能、质量达不到技术要求,导致维修之后机械故障频出。

4.8不是成对、成套更换偶件或组件

工程机械上有许多偶件必须成对使用,一些相互配合的组件也要成对装配。有此维修人员在配件发生损坏时不做成套更换,导致配件质量差距大、新旧程度不同、长短不同,造成机械运转不稳定、载荷集中现象严重、液压系统漏油、更换配件易早期损坏等。

4.9机械零部件配合间隙不合理

不符合间隙标准的零部件进行没有及时调整和更换。导致轴承早期磨损或烧蚀、起动困难、柴油机烧机油或爆燃、活塞环折断、漏油、漏气等故障,甚至因零部件配合间隙不当,导致机械严重损坏等现象发生。

结语 维修作用可以定义为“增加利润、节约资源、优化投资回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生产费用、避免事故发生和避免技术性灾难”。维修为工程机械在施工中稳定、高效工作做出了重要保障。可以说,先进的维修能确保设备无故障运行,而且可以使设备经常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

参考文献:

篇10

 

1.给水工程设计

1.1给水供应系统没有固定的形式,设计时根据用户的要求结合室外给水系统的实际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或采用综合评判法确定合理最优的供水方式。

1.2高层建筑内为解决上部供水不足一般需要增设加压设备,目前一般采用无负压供水和变频供水设备加压供水,加压设备一般采用自动化系统智能控制以减少管理费用。

1.3建筑内部生活用热水多采用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及锅炉集中供热等方式供给,电热水器及太阳能供应系统在住宅设计中较多采用,所以在设计时应预留安装热水供应设施的接口,预留热水管道。

1.4生活热水管道热力膨胀引起管道伸长及断裂生活热水管道安装施工时的温度与正常运行时的温度相差较大,往往是施工时为常温,运行时输送热水,温度的变化会引起管道伸长、缩短,产生热膨胀与冷收缩。为此,常采用管道上分段设置固定支座或留一定量的缓冲拉应力变形空间,常见的是在两个固定支座之间设置补偿器或采用自然补偿的办法解决。

1.5适当增设单体建筑室外及室内控制阀门,使管道检修的影响降到最低;避免因局部管道破裂造成更大损失。

1.6给水管道压力超过0.3-0.4Mpa,且管径≤20mm及管路较长时,管道会由于水流高速运动与管道系统产生共振引发管道啸叫及振动。综合防治措施为适当加大管径、采用曲绕橡胶接头、支架与管道接触处加橡胶垫以及加装减压阀等。设计中为避免噪音问题应合理选择管径,控制管道内液体流速。

2.消防系统的设计

2.1消防水池设计问题

应科学、合理地进行消防水量的设计计算。在消防水池储水量的设计上应明确的一点时建筑内部最大可能同时动作的消防灭火系统并不一定是建筑内所有的消防灭火系统全部动作,在计算消防用水量时,应结合概率进行科学的测算评估;以便经济、合理、科学的利用建筑消防水量。

2.2高层建筑中室内消火栓的减压问题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应大于1.00MPa,当大于1.00MPa时,应采取分区给水系统。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0.50MPa时,应采取减压措施。。建筑设计中一般在系统静压大于0.3-0.4Mpa的位置设置减压稳压消火栓,在静水压力小于此值的场所设置普通室内消火栓。尽量减少减压孔板的使用,以保证系统的安全使用和正常运行。

2.3消防水泵的问题

设计中参考NFPA20的规定可以解决消防系统中超压和泄压问题。NFPA20对消防水泵的性能规定如下:水泵出流量为选定工作点的流量的150%时,其扬程不小于选定的工作点的扬程的65%,关闭水泵时的扬程不大于选定工作点扬程的140%。其实际时规定了水泵的性能曲线为一条平滑的曲线。

2.4室内消火栓布置的原则

①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的任何部位。②消火栓的间距不能太小。③消防电梯前室的消火栓不能计入室内消火栓总数内。④应根据防火分区布置消火栓。

3.排水系统的设计

3.1对于多层住宅,目前设计多采用底层污水单独出户,避免因堵塞造成的一层泛水的难堪局面,减少邻里矛盾。二层以上采用排水伸顶通气立管。

3.2建筑设计中应考虑屋面雨水及空调冷凝水的排放,设置空调搁板及冷凝水排水管,这样不仅可以使建筑物外墙美观,而且避免了空调冷凝水随意流放,影响楼下行人。排水管应设专用管道并散流至附近雨水口,不宜直接接入雨水井。

3.3地漏是排水管道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附件,功能是排除地面积水,设置在经常有水溅落的卫生器具附近地面、地面有水需要排除的场所或地面需要清洗的场所。住宅可以用作洗衣机排水口,设计选用高水封防臭型底楼(水封高度≥50mm)。

3.4室内排水管最小管径:一般讲,污水池、小便器(槽)等器具的最小排出管径为DN32~50,而含有粪便污水的最小管径为DN100。经过观察研究后发现这些规定只适用与楼面排水不适于地面排水。原因如下:DN32~50的管径太小,容易堵塞,不宜疏通,设计中地面排水最小管径一般控制为DN75以上。

3.5立管排水:对于建筑底层设置架空层、商场或商铺的情况,上部排水管必须在底层进行转换,以不影响底层的适用功能。

3.6排水管道噪音问题:排水管道的水流呈不充盈和重力流状态,噪音难免,且受管道材质影响。建筑排水立管应选用螺旋消音型UPVC 管材或芯层发泡型UPVC管。

3.7室内排水管没有设置伸缩节及废水有续排放室内排水管道在夏季管外环境与管内温差过大而结露,应进行保温。

3.8聚氯乙烯排水管受环境温度和污水温度变化的伸缩长度是相同条件下钢管伸缩长度的5-7倍,管道应该长度比例设置伸缩节。

3.9坐便器排水口的设置问题:在设计中应要求甲方确定洁具型号及设施安装的具体结构位置,以便在设计中确定排水口的位置。设计中座便器排水口距装修后墙面300mm左右比较适宜。

4.节水节能技术

4.1合理设计建筑给水系统。主要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实现: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直接供水;合理进行竖向分区,平衡用水点的水压;采用并联给水泵分区,尽量减少减压阀的设置;推荐支管减压作为节能节水的措施,减小用水点的出水压力;合理设置生活水池的位置,尽量减小设置深度,以减少水泵的提升高度;优先考虑无负压供水。

4.2推广采用节水的卫生器具。如限制卫生器具的流出水头、红外线感应龙头和便器等,不应采用无控制长流水的小便槽。

4.3具备条件的,应当至少选择一种可再生能源(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用于建筑物的热水供应。

4.4排水和雨水

①排水应尽量采用重力排水的方式。②污废水管道的敷设应就近排放,并应避免压力提升。③中水的利用。④利用空调凝结水排水。⑤蒸汽凝结水的回收利用。。⑥雨水的收集和综合利用。

4.5冷却水。冷却水宜循环利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4.6建筑中水的回用,主要包括厕所冲洗、园林灌溉和道路喷洒等。推荐的中水处理工艺为:原水-机械格栅-毛发过滤器-调节池-生物处理-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中水池-中水泵-中水供水管道系统-用水点。

5.结束语

住宅建筑的给排水管道系统看似简单,但确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了人民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应引起员高度重视。要正确的选择系统的形式、节水节能且噪音低的卫生设备、合适的管材及附件,以满足人们对居室内环境的要求。

在21世纪,建筑给排水将担负新的历史重任,面临新的挑战。。建筑给排水将更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并将重点调整到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并重,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并重,冷水供应与热水供应并重,供水的水量、水压与水质并重等方向上来,走上全面、均衡、务实、安全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

[2]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给水排水.2007.

篇11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2

我国的建筑工程市场的管理日益完善,各种新的制度不断涌现,补充了我国建筑工程中的缺陷和不足。现代的招标就是建筑市场中的重要新兴制度之一。作为自行招标制度的一种补充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工程建设行业发展完善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工程建筑市场实际操作中,招标人有着严格的准入机制,这为很多想要进行工程招标的企业和个人带了准入困难,因此,招标方便可以为他们解决这一问题,他们会对招标人的各种信息进行审核,,管理,从而为招标人和有意向投标的人搭建一个交易的平台。招标的工作是一项对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工作,在复杂系统的招标工作中,操作人员的素质,系统的管理等各种原因都会让方对整个招标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变得更为艰难。

一、代建制及其问题

1.工程项目代建制度

工程项目代建制度是国际上通常采用的一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由项目出资人委托有相应资质的项目代建人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全过程进行管理,并按照建设项目工期和设计要求完成建设任务,直至项目竣工验收后交付使用人的项目建设管理模式。其特点是由过去工程自管型的小生产管理方式向项目专业化转变,项目的工程技术及管理手段也趋于现代化。

2.工程项目代建制度的问题

(1)法规不全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虽然规定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行“代建制”,但目前,国家尚未建立项目代建制配套的法律、法规,相关部门亦未制定相应的操作细则。

(2)机制不活

代建制企业与相关政府部门的裙带关系,这种机制自然形成一种行业保护主义、地方保护主义,限制了竞争。代建市场处于发育期,代建主体少,尤其缺少经验丰富、水平高的代建企业,还未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这将极大的阻碍代建企业的市场竞争,影响代建企业的长远发展。

(3)素质不高

目前的代建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代建没有明确的代建资质,有的以其他建筑类资质代替代建资质,代建人、代建资质的选择具有任意性。同时,项目管理人员知识面偏窄,综合协调管理能力较弱,尤其是经济、商务、管理、法律等方面知识和能力不足,缺少项目经理、复合型人才。并且代建企业的人员组织结构不合理,考核机制也尚未健全,而且培训经费缺乏,缺少专门培训机构。

二、工程代建项目招标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招标缺少论证和程序

一些项目不严格履行建设规划、可行性研究工作不充分,对市场价格不深入调研,施工图设计深度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就开始进行招标工作。招标将部分内容,例如主要的建筑材料、室内外装饰、水利水电建设等费用,临时定价成为独立的成本。有些人得知工程项目开始招标消息,立即寻找有资质的建筑企业结伙报名,中标后雇用他人组织施工;部分小型建筑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同意挂靠工程项目,并按中标价的3%~5%提成。

2.很多专项资金工程和咨询服务都没进行招标

一些特殊项目的建设工程供水、供电、路灯、设计、监理、招标、造价咨询服务项目,大多数的建设单位采取定向招标投标和费率竞争等方式,选择专业的工程和咨询服务单位,基本未履行招标投标过程。比如一个医院门诊建筑工程施工招标文件中,直接把300 万元的准备金直接划入单项建筑工程、以独立的门诊费用进行招标。

3.存在不规范的现象

(1)招标场所不规范。虽然各单位有专门的、较规范的招标交易市场,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少项目、不少单位招标不在交易市场进行,而是由业主或中介公司自己选定招标地点进行,有的选在宾馆小会议室,有的在中介公司办公地点进行,有的中介公司在自己设置的专家库中抽取评标专家,以便操纵招投标。

(2)招标文件评分办法设置不合理。招标文书一般分技术部分、商务部分和其他部分组成。商务部分和技术部分大部分是硬性指标,因此得分悬殊不大;而其他部分基本上是对投标方的实力评价、业绩、信誉、服务承诺、文明安全设施等软指标,并且分值设置在零至6 分,有的甚至达到零至10 分,一些业主正是通过不科学的分值设计达到决定中标人的目的。

4.执法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1)存在行政主管部门招标监管机构监督检查不到位、力度不大、监控手段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监督力量不足的问题,难以做到严格按程序对招标实施有效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

(2)存在行政主管部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社会监督太弱、纪检监察监督相对滞后等突出问题。

(3)工程招标监管中存在重管理轻查处、重检查轻处理的现象,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致使不少规避招标、虚假招标、串通招标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处理。

5.代建项目招标管理给后期管理带来的影响

招标管理贯穿工程代建项目管理中前期决策、实施阶段,工程项目根据不同情况要进行设计、勘察、监理、施工总承包、专业分包、材料(设备)供货等单位(供货商)招标。招标管理给后续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招标工作应该做好事前控制,并编制招标总控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按照总控计划组织招标工作,招标工作越细给工程的后期管理带来的风险越小。

三、加强代建项目招标的控制措施探讨

1.构建合理的代建合同及组织架构

代建项目部组织架构图,应分层次分部门编制,避免遗漏部门给后期管理带来无人管理或同一部门兼任多项职责的现象。

2.做好招标工作

(1)要不断提高招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对招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鼓励他们多自主学习,更深入的了解工程建筑的等相关的市场行情和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新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更新自己的法律知识体系,加深对新的国家政策,各种部门的法律条文的认识和理解,并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运用合理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高整体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让招标工作在法律的轨道内运行。其次,要大力培养招标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注重提高工作的责任感,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出发,严格执行投标文件的编制标准,提前做好招标公告的,细心做好招标文件的核对审查,从各种小事避免出现工作失误,保证整个招标过程的质量。

(2)招标工作人员要做好全过程招标的风险控制

市场上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具有着显性的或者是隐藏的风险,招标工作总风险尤为巨大,因此,从招标的全过程实施风险监控,风险处理,做好风险的防护工作,是整个招标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部分。首先,招标机构的工作人员要对各种法律条文,商务条款,招标文件等各种隐藏着漏洞和潜在风险的关键环节仔细盘查,认真从细节分析,总结,反复论证,一旦发现招标漏洞,立刻采取合理的措施,将风险或者是漏洞消弭在尚未萌发的阶段。其次,要规范对所有参与投标的人员进行谨慎科学的管理,可以将所有参与投标人员的信息作出审核,建立其人才管理数据集成系统,加大对在招标过程中伪造资质,假造工程绩效等多种常见恶劣行为的审查和处罚。实施严格的招标人,投标人的准入机制,从历年的该企业或者是该投资人的信用状况作出选择,并做好存档,从投标人和招标人的信用情况,降低整个招标过程的风险,提高整个招标工程的公平科学性,保证招标的质量,维护合法权益。

(3)招标方和招标人的全面配合,双层把关

实施全过程的招标质量控制,全过程参与,就要求招标方必须全面参与到招标过程中的采购任务,商务协定,合同的签署,标准的执行等各个环节,防止招标人在一些环节出现问题,防止招标人的单方面作出决策,必须让招标人和招标机构从各处细节完美配合,从各个环节把控,既发挥出招标机构的专业化水平,又可以协助招标人真实的完成相关协议,二者互相监督,全面合作,全过程参与,全过程实施严谨的质量监控,实现整个招标质量的提升。

(4)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目前,公路项目代建制的法规建设滞后于实践,代建单位招标还没有规章制度可遵循,交通主管部应尽快制定代建单位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编制相应的招标文件范本,以规范招投标活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并作为交通主管部门监督的依据。

综上所述,在工程代建项目招标过程中要加强监管机制,不断健全法规和制度,来规范招标中出现的各种不正当竞争现象,从而最大限度去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杜绝小部分人的不正当行为,为国家的工程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篇12

(1)复杂地形中由于施工条件不同,所要求的建筑物功能不同、结构不同,其基坑的形式也不同,因此对基坑的支护施工要求也不同,施工技术也呈现多样化趋势。

(2)基坑支护施工作为一项保证基坑施工安全的措施,以一种临时设施的形式呈现,虽然是临时性的设施,却存在于基坑施工全过程,因此重要性不言而喻。

(3)基坑的施工面积是受建筑工程的形式和结构决定的,作为一项建筑基础,投入的施工费用相对很高,其面积和规模也比较大。

(4)基坑支护一般是在地面以下进行,因此施工条件相对比较差,而且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条件也难以确认,这就给基坑支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基坑支护的作用

对于复杂地形而言,基坑支护工程不仅能要保证基坑边坡的稳定,确保基坑不会出现坍塌和沉陷问题的一种技术措施,还保护着整个施工过程避免因为周围土质松动导致质量问题的重要防护措施。

2复杂地形的基坑支护施工控制要点

2.1基坑支护施工设计方案审查

对于复杂地形的基坑支护工程而言,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是保障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一般地形的基坑支护施工中,如果实际施工阶段和实际方案有部分出入,因为必须保持施工的连续性,因此可以针对实际地形条件对设计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补充。然而对于复杂地形条件的基坑施工,如果设计方案和实际施工出现差异,受众多因素影响,更改施工方式相当困难,一旦整改工程可能会造成整个工程失败,无法保证工期,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对于复杂地形的基坑支护施工,必须在设计阶段进行充分的实地勘察和科学的计算,从源头控制工程质量。

2.2施工周围的建筑和基坑的变形监测

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周边建筑和基坑的基本变形监测,该将缓解是工程监理中的关键部分。必须对其进行详细的质量控制,依照建筑观测的精确度要求,必须按照规定指标来准确反映工程周边的建筑和基坑变化情况。采用信息化的施工技术,施工的同时就要进行检测,并及时归纳、反馈监测结果,充分掌握施工范围内建筑和基坑的变形情况。对于基坑施工和地下结构施工,必须对周边对象和建筑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测,通过监测得到的数据,及时了解施工周围的结构实际状态和变化,防患于未然,保证基坑边坡与周边环境的安全稳定,顺利进行各项施工。另外,通过监测数据和设计的参数进行对比,可以合理的分析出其差异,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2.3加强选择分包队伍的审核

复杂场地的基坑支护工程是一项施工难度极大、要求技术较高的工程。因此,其施工更需要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技术队伍来承担,因此许多施工方将其分包给其他建筑公司。所以,在施工前期的队伍选择上,必须遵循择优原则,选择队伍实力强,有相关施工较多经验的分包团队,挑选施工技术水平高、信誉好且经济合理的施工团队,加强对分包公司的审核力度,提供高水准的施工技术。

3复杂地形基坑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3.1加强控制工序质量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如果要控制施工质量就必须对施工工序进行合理的管控。因基坑支护工程的特殊性,施工工序也有自己专门的规定,绝不允许乱序和漏工现象。控制工序质量主要从工序施工的条件质量和效果两个方面进行。其中工序的活动条件质量是指,施工过程中工序活动所需要的条件和要素,主要包括施工人员和设备以及材料的质量控制。合理管控工序活动条件,不仅同时达到了对施工设计和设备、材料等的控制,还能有效地约束施工人员操作规范,从根源控制工程质量。

3.2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在复杂地形基坑施工中,要保障基坑施工质量和效率,就必须根据相关基坑支护工程的规范标准对工序的质量控制点进行合理设置。监理部门必须严格对其进行监控,可以在施工前就对施工现场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隐患进行逐一排查,及时发现隐患所在,并作出处理和预防,这个环节不仅关系着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效率,更重要的是关系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3.3严格管控工序活动条件,检查分项工程质量

监理部门不仅要控制各项施工阶段的质量,更要对工序控制过程中的工序活动条件进行主动控制。严格审查基坑支护工程的各项施工设计方案和工序方案,对工序活动条件进行实时掌控,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此外,还应不定时的对工程中各项分项工程质量进行严密的监测和检查,通过多次检查预先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得到结果并进行分析,如果发现工序问题,必须及时进行通报,及时设计合理的调整和补救措施,避免隐患扩大影响整体施工。

3.4科学分析工序质量

复杂地形基坑施工中,影响其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工操作、材料和施工设备以及施工工序等。基坑施工对施工人员的技能操作要求较高,如果出现操作失误问题,不但会影响工程质量很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其次,对于施工的原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必须进行严格的管控,保证其达到国家标准并符合施工要求。施工中,要定期对设备进行养护,定期检查排除老化设备,检修隐患,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最后,施工顺序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加大对施工人员操作的规范和监督,进一步提升工序质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