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7 09:33: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工程施工大事记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工程概况
某工程其中裙楼的第五层设计为多功能厅,层高达8m,最大框架梁截面尺寸为500mm х 700mm,作业面高。施工难度大。现结合本工程的特点,谈谈高大模板的施工技术。
2、施工控制要点
2.1通过论证.进一步完善方案
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应根据本工程的施工工期、质量、安全和合同要求编制,并考虑到工程特点和施工的可操作性。方案内容涵盖:使用材料要求、支撑系统设计计算书、安全管理、监控措施、应急预案、混凝土浇筑、施工节点图等;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架体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
②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③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
④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
⑤脚手架的搭设,还必须符合JGJ59—99等检查标准的要求。
2.2把住材料关
①本工程模板支架所用钢材强度等级为Q235一A,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压扁、锈蚀、打孔和硬弯,新的钢管要有出厂产品合格证,有资质检测单位的复试报告。脚手架施工前,必须将入场钢管取样送有相关国家资质的试验单位,在力学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
②本工程钢管脚手架的搭设使用可锻铸造扣件,应符合《钢管脚手扣件标准)(JGJ22 —85)的要求,由有扣件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厂家提供,不得有裂纹、气孔、、砂眼等锻造缺陷。扣件的规格应与钢管相匹配,贴和面应平整,活动部位灵活,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钢管螺栓拧紧力矩达65 N·m时不得破坏。如使用旧扣件,扣件必须取样,并送有相关国家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扣件抗滑力等相关试验,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
3、构造控制要点
3.1 柱模板安装顺序及施工工艺
3.1.1 模板安装顺序
搭设脚手架一配模板及刷模板脱模剂一柱模就位安装一安装柱模—安装支撑一加固、固定柱模一浇筑混凝土一拆除脚手架、模板一清理、码放模板
3.1.2 施工技术要点
安装墙柱模前,要对墙柱接茬处凿毛,用空压机清除墙体内的杂物,做好测量放线工作。为防止墙柱模板根部出现漏浆“烂根”现象,墙柱模安装前,在底板上根据放线尺寸贴海绵条或用水泥砂浆找平,做到平整、准确、粘结牢固并注意穿墙螺栓的安装质量,然后加柱箍、支撑体系将柱固定
3.1.3 模板反撑
模板支撑工程杆件不能和外钢管架、接料平台相连,架体要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多道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使支撑体系成一稳固的整体。
3.2粱、板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3.2.1模板安装顺序
“满堂”钢管脚手架一主龙骨一次龙骨一柱头模板龙骨一柱头模板、顶板模板一拼装一顶板内、外墙柱头模板龙骨一模板调整验收—进行下道工序
3.2.2技术要点
楼板模板当采用单块就位尺寸,宜以每个铺设单元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板与墙、梁模板连接,然后向中央铺设。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大于4m时,起拱O.2%),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四周不起拱。
4、混凝土浇捣管理
①现场技术员、质检人员与监理人员一道检查模板支撑是否符合论证后的施工方案,扣件与钢管是否牢固,钢管是否有变形等。
② 模板、钢筋工程均验收合格后,正确填写商品混凝土委托单,内容包括工程名称、施工部位、强度等级、外加剂、坍落度等相关信息,确保混凝土浇筑正常进行。
③施工前检查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实测混凝土进场坍落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浇筑。
④商品混凝土浇筑前输送管线的布置方式应符合方案要求,泵管不能直接放在模板上或固定在支撑上,应在泵管下垫轮胎皮或焊接铁马镫,避免水平振动荷载,并在浇筑过程中避免混凝土堆载过大现象。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oncrete Work in Big Section Chamber in Tunnel of Civil Air Defence Shelter
Liu Han He
Fu jian No.1 High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mpany,Quanzhou,Fujian 362000
Abstract
Civil Air Defence Shelter has complicated structure with differ sections, for this reason, it is hardly to use integral steel shuttering trolley in concrete work. Taking model shape concrete construction in Shi Shi No. 0429 Civil Air Defence Shelter Project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simplified loop wheel machine with small size steel formwork in concrete work,summaries the experience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which could be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
Key words
Civil Air Defence Shelter,Complicated Structure,Model Shape Concret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1、工程概况
石狮人防0429工程为坑道式人防指挥所,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总建筑面积约4000m2,山顶地面高程最高点约153m,工程最大埋深约61m。工程主体段为中-微风化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口部为强风化凝灰熔岩、花岗岩边坡不稳定,开挖易坍塌,其余入口处为硬塑状坡残疾砂质粘性土和散体-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
工程等级为三等指挥所;防核武器抗力级别:三级;抗常规武器打击:三级;防化级别:甲级,车辆隐蔽部为丁级;防电磁毁伤:核电磁脉冲电场强度150KV/m,磁感应强度10mT;伪装等级:三级。人防工程模筑砼要求侧墙及拱顶均一次性浇筑完成,不留下任何施工缝,以达到工程防护等级及结构自防水效果。
指挥大厅为本工程最大断面,开挖断面宽度13.3m,开挖高度9.6m,长度27m,模筑砼厚度65cm,详细截面尺寸见下图。
2、指挥大厅模筑砼施工
2.1施工方案
因人防工程结构复杂,断面多,呈工、T、凹、凸等多种形状,既有指挥大厅这样的大断面,又有开挖断面2.0m×4.2m的小断面,无法用整体式衬砌台车,给模筑砼施工带来很大困难。考虑到拆装及改装方便,模板支撑采用简易台车及拱架拼装而成,全洞施工采用三套简易台车配合二千多片300mm×1200mm小钢模板进行施工,用输送泵浇筑混凝土,主体模筑砼模板支撑见下图。为充分展开工作面,确保工程进度,分成三个施工段由三部台车根据从“先大断面,后小断面”的原则进行平行施工,具体施工顺序如下:
第一套台车模板:指挥大厅车辆隐蔽部工勤保障区及通讯区一号口遮弹层
第二套台车模板:第二防火区第一防火区三、四号接处三号口防护段
第三套台车模板:空调机房四号口空调水库生活水库二号口三号口
2.2工艺流程
(毛洞开挖)复测断面尺寸进行超欠挖整修排除基坑内积水、洞碴及杂物整平层施工测量放样拼装简易台车复测、检测台车安装情况铺设EVA防水板设置橡胶止水带、环向排水管绑扎钢筋安装小钢模版浇筑混凝土养护卸模、整理埋设盲沟浇筑底板及排水、电缆沟砼
2.3准备工作
毛洞开挖结束后,组织人员对洞身进行测量,检查毛洞超欠挖情况,依照“先里后外,先主洞后通道”原则,对超欠挖进行整修。对超挖部分定出开挖线,侧墙超挖全部回填,当超挖量大于25cm时,预先浆砌块石,小于25cm时,等浇筑砼时边灌注边垒砌块石回填;对欠挖部分及时画线打眼,进行小范围爆破,杜绝欠挖现象;有渗水地段,先设置好排水槽,泄水管等,确保洞体不漏水。
对毛洞内喷锚支护及岩体表面进行处理,若有锚杆头、钢管头、钢筋头、铁丝等外露时,事先切除或用锤打扁,然后用砂浆素灰抹平。对于基面上锐利棱角,附着大颗粒石子及突出的岩石也应敲掉或凿除,然后抹平。
2.4拼装加固简易台车
1)拱脚处连接板的每榀拱架8个连接钢筋全部用Φ16钢筋打入整平层混凝土内,并保证连接板与调平层的连接处有75%接触面积,用以消除拱脚处的侧向压力。
2)为了减轻侧压力对边模板和顶模连接螺栓的作用,在边模板直连与横梁连接直角处加45°的小斜撑。
3)为了保证拱架的主断面的竖向稳定性,减少混凝土重量对拱架的竖向作用,横梁下直撑杆件采用无缝管,并在横梁中部与两端加上整排的直撑,所有直撑顶部与横梁采用螺栓连接,用以消除振捣时直撑跑位。
4)简易台车封头板处用斜撑顶紧,防止封头板由于混凝土产生的侧压力导致封头板跑位、断裂。
2.5安装模板和附着式震动器振捣
1)安装钢模
简易台车搭设后,再安装钢模,钢模放置在两榀拱架的中间,拱顶中间留两个砼灌注口,一个作为备用,分别距模板端部2.0m,由于砼浇筑厚度达65cm,为保证砼能够流淌较远,砼管深入钢模拱顶25cm。
2)安装附着式震动器振捣
在拱架上安装8个附着式震动器振捣,分别位于左右两侧,均匀布置。
3)砼浇筑时从一个灌注口灌注,自拱脚到拱顶连续、对称地灌注,直到端头模中间拱顶流出砼浆,即可认为砼已浇筑密实。
2.6模板加固措施
1)利用系统锚杆:在系统锚杆上焊φ10钢筋,钢筋穿透模板、立档、横档,然后用蝴蝶结将钢筋锁住,防止模板向外胀模。拉结钢筋间距竖向间距同横档间距,纵向间距为1.0m。
2)在浇筑底板砼,在两侧墙体分别预埋两排∠50*50*5角钢作为地锚,距墙体1.5m、2.5m,纵向间距2.0m,然后增加墙体钢管斜撑,尾端支撑在地锚上,前端支撑于横档上。
2.7混凝土浇筑
1)浇筑的振捣方式采用插入式振动器配合附着式震动器振捣,以减少振动时对台车稳定性的影响。
2)在浇筑边墙时,采用两侧交替的浇筑顺序,浇筑过程中拱架两边的浇筑高度差控制在100cm以内,并控制浇筑速度,注意观察边模板的变形。
3)浇筑到拱顶处时应注意控制输送泵压力,压力不应过大,在拱顶封头板处设置检视口,以保证混凝土和毛洞紧密结合,而不至于产生过大压力损坏台车,并注意监测顶模变形及支撑情况。
2.8指挥大厅与第二防火区位置结构复杂,拱架加固难度大,跨度大,因此,除了按照台车加固方案加固外,还应注意:(1)在交接位置外留一榀拱架位置一起浇筑,以保证台车的稳定性;(2)接头部分采用木模,安装时注意平整度及支撑情况;(3)拱脚位置每榀增加两根Φ16钢筋以消除侧向压力。
2.9预留预埋
本工程涉及专业较多,预留预埋数量多涉及专业多,各专业交叉作业,且为了保证强度,一旦成型后严禁进行钻洞、敲打作业。施工前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图纸,对图中预留预埋问题进行归总并制作成图。施工过程中,班组根据图纸做好预留预埋件并根据规范要求加固后,先由质检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对预留预埋件进行检查,对发现漏埋、误埋及时纠正,检查无误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在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并批准后才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3、结论
3.1“石狮人防0429工程”采用简易台车配合小钢模板进行模筑砼施工,整体砼一次浇筑12m长,从安装简易台车,到安装泵送砼管,达到浇筑拱部砼条件,10个模工只需3天时间,施工简捷、方便。在指挥大厅及其他部位砼浇筑过程中,没有发现拱架下沉、变形、移位等情况,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拱部砼浇筑圆顺、密实,模板接缝不明显,无蜂窝、麻面等现象,总体观感质量良好,达到“无装饰砼”的效果。
3.2针对人防工程断面多且差异大的特点,采用可加工简易台车配合小钢模板进行模筑砼施工,不仅能对整体模筑砼进行一次性浇筑成型,保证人防工程质量,还达到了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的目的,值得类似工程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建设部. GB50134―2004. 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0 引言
粗细碎石集料和石屑各占一定比例的混合料,当其颗粒组成符合密实级配要求时,称为级配碎石。在公路大修工程中,级配碎石可以作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的基层与底基层,在满足路面结构和排水功能等方面特别有优势,可以通过促进路面排水作用,使多余的积水得以排除避免其给路面带来的损坏。对于处在沥青面层和半刚性基层之间的级配碎石还设置相应的过渡层,能有效的确保公路结构不会传递拉应力和拉应变,对吸收下层裂缝释放出的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效地防止了裂缝的形成。
1 工程概况
某南方一公路改建时间为2002-2003年,在其改建前路基宽度10.5m、路面宽2*11.25m,两侧设2*1.25m土路肩。其结构形式为25cm厚水稳层、40cm厚砂石底基层、7cm沥青面层。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车辆量不断增大、部分施工材料老化,使公路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给整个公路结构带来了较大的威胁。通过对该公路进行必要的检测后对其实施大修,具体方法就是在原本的路面上加上20cm厚的级配碎石基层与10cm厚的沥青混凝土,以确保公路使用性能得以提高,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2 公路大修工程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分析
2.1 集料
为确保级配碎石在公路基层与底基层中发挥最大的稳定,在对其进行粗集料时必须从整体使用性考虑,往往对强度高、韧性好的岩石优先考虑。由于级配碎石基层强度主要是颗粒间嵌挤产生,使得粗集料的棱角十分重要。细集料往往选择天然砂,因其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和和易性,能在较短时间内碾压成型,在级配碎石细集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使用这种材料时,施工人员必须对含泥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对于集料的存放,需要将料场中各档石料的堆放分开,避免窜料使集料搭配出现错误。
2.2 级配碎石的拌合
2.2.1 控制比例
为使级配碎石尽可能达到施工相关标准,在工程进行时应该严格控制级配碎石的比例。级配碎石往往都是由低粘结力的松散材料在挤压作用下达到满意的结构性能后形成的,一般采用的是嵌挤密实型结构,该结构强度是由级配嵌锁力引起的,为了更好的确保级配最终的使用性能,就必须严格控制其比例。
2.2.2 控制水量
在公路大修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措施对水量进行控制,比如在实际施工中需要事先了解到施工地段内天气的状况,并对不同天气情况下湿度与温度的变化状况进行科学的把握,这种掌握对施工人员碎石拌合过程中含水量的把握是非常有利的。同时,摊铺方式的选择也会影响含水量,平地机摊铺往往比摊铺机摊铺需要消耗的水更多,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以及施工环境进行确定。另外在对级配碎石拌合中,其含水量需要根据下承层的类型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下承层是土基或者稳定细粒土类时,应该适当减小调整其含水量的幅度。
2.2.3 控制拌合的均匀性
拌合的均匀性主要体现在拌合时间上,为了有效的避免离析现象,可以适当延长拌合时间。据相关实践表明,集中厂拌合的混合料拌和更加均匀,级配更容易控制,那么级配碎石的生产质量就更高,从而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效率。
2.3 级配碎石的运输
在对级配碎石混合料进行运输过程中,为了避免由于混合料离析现象对其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必须对运输的装、卸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从拌合机向运输车放料时,应该每卸一斗混合料就挪动下汽车的位置,场地应该分为三处来进行混合料的堆放。经过这样的处理后,细集料和粗集料便可以充分的混合,最大程度避免了离析现象的发生,保证了从拌合到摊铺工序混合料的质量。在对混合料进行卸载时,需要将卸料的车逐渐向卸料一边移动,降低堆料的高度。同时还需要在场地内设置为品字型,最大可能避免平行的布料,不然就会产生离析带。如果利用摊铺机进行摊铺,必须保证卸料速度快,其目的是为了避免产生第二次离析。
2.4 级配碎石的摊铺
级配碎石摊铺往往有三种方式,即装载机摊铺和人工辅助整平、推土机摊铺和平地机整平、摊铺机摊铺。由于本工程规模较小,机械设备上运用装载机摊铺和人工辅助整平。在级配碎石摊铺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①每天施工生产前,需要提前做好摊铺现场的测量工作,做好下层清扫和湿润、路肩围土等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不完成不能开机拌合。
②为了避免摊铺过程混合料出现离析现象,可以通过两台摊铺机同时进行作业,两机前后相距5-8m,成梯队摊铺。为确保摊铺质量,可以使前机边部走钢丝,中部走移动铝合金梁;后机边部走钢丝,中部走摊铺好的级配碎石,两者重叠15-30cm。两台摊铺机要保持均速进行作业,使其摊铺厚度、振动频率、松铺系数保持一致,协调工作。不能因摊铺机影响到已经摊铺好的基层压实,也不能让车辆长时间闲置等待摊铺增加延迟时间。
③级配碎石拌合含水量应该较大,比最优含水量高出2%-3%左右。为了更好的确定松铺系数,施工前应该选取试铺段进行试验,松铺系数往往在1.15-1.25范围内。
④对于细离析和粗离析路段应该通过人工进行处理,分别用粗细集料洒水、拌合、整平,消除离析和挖除换料。在路面整平后,需要及时进行碾压,如果需要补水,则需要间隔一定时间再进行压实。
2.5 级配碎石的碾压
由于嵌挤结构的形成,加上压碎率较低,给级配碎石碾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对级配碎石进行碾压时,应该以振动压路机和重型轮胎压路机为主,钢轮静碾为辅,实现不用压路机的配合使用,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碾压性能,从而提高碾压工作效率。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切不可在已经完成或者碾压路段上急刹车或者调头,避免级配碎石表面层受影响。
3 结束语
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级配碎石在公路大修工程中对有效防止裂缝的产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级配碎石基层施工过程:集料、拌合、运输、摊铺以及碾压等环节的分析,阐述了只要严格把好质量关,进一步优化施工工艺,就能将级配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未来的时间里,施工材料和施工方法必将会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级配碎石基层在公路大修工程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新高.浅谈大修改建工程中再生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J].科技经济市场,2010,08:22-23.
2、后浇带施工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4、防水施工
5、高支模支撑体系施工
6、人防工程施工
7、外墙施工中裂缝的控制
8、装修期间的防潮
一、钢筋工程
地下室钢筋工程施工的难点:
1、对选用灌注桩作为桩基础的工程,桩头钢筋在土方开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造成损坏,桩头钢筋需要接长以达到锚固要求;
2、反梁、底板钢筋的数量较多,工作量较大,一定要保证每道梁,每块板钢筋规格、数量、间距同图纸一致;对钢筋的绑扎、焊接、机械连接质量进行控制,尤其是对于直螺纹套筒连接,一定要先做好试拉件,实验结果满足要求,方可大批量施工;
3、人防临空墙、密闭墙插筋的位置、数量,洞口的加筋措施是否符合图纸要求;预留、预埋是否已按图纸设计完成;
4、框架柱、剪力墙、暗柱插筋的位置、规格、数量是否符合图纸设计;
5、根据不同部位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要求,合理选用钢筋马镫、角钢支架、塑料和砂浆垫块;
6、由于底板和基础梁钢筋数量多,相互穿插,板筋、梁筋的叠放次序是否遵循设计;
7、外墙钢筋的安装质量对于减少外墙裂缝的生成起到重要作用,外墙钢筋的绑扎、焊接质量,钢筋间距、暗柱的留设,迎水面竖向和水平钢筋内外位置关系是否正确;
8、钢筋的下料一定要准确,尤其是外墙、临空墙和框架柱的竖向封头钢筋;
钢筋施工主要对不同构件钢筋的规格、钢筋的绑扎、焊接质量进行控制;在底板混凝土浇注之前,对框架柱、剪力墙插筋的规格、数量进行检查,避免框架柱、暗柱纵向受力钢筋错放、漏放。底板钢筋安装过程中,由于反梁、底板钢筋相互穿插,板筋、梁筋叠放次序要遵循设计。外墙钢筋安装质量好坏,对于墙体竖向裂缝的控制起到重要作用,钢筋的间距,暗梁的设置,外侧水平筋和竖向筋的位置关系一定要遵循设计。各种构件的混凝土保护层一定要控制好
二、后浇带施工
后浇带按其作用分为伸缩后浇带、沉降后浇带、温度后浇带、收缩后浇带。工程中一般遇到的多为伸缩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
后浇带施工中的难点主要有:
1、后浇带处梁、板钢筋密集,钢筋绑扎、接缝断面留设比较难控制;
2、后浇带处的支撑系统要等到后浇注混凝土达到龄期后方可拆除,故造成支撑系统长时间不拆,影响到结构施工的工作空间和施工通道;
3、后浇带留置的时间较长,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污染,尤其对于底板和外墙后浇带清理起来花费的人力、物力较大;
4、后浇带处的钢筋在后续施工过程中易被踩踏变形,整改到设计形状比较困难;
5、后浇带处的防水是个薄弱环节,新旧混凝土界面浮灰、碎屑的清理,止水钢板的焊接和埋设,混凝土自身和振捣的质量;
后浇带质量控制采取的对策
1、后浇带两侧可采用钢筋支架钢丝网隔断作为侧模板,浇注后浇带混凝土时,可将脱落钢丝网和离散石屑人工清除;
2、在后浇带顶板搭设支撑体系之前将后浇带区域部分的支撑体系与其他部分的支撑体系进行分离,按各自成体系,互不影响的原则来搭设。当后浇带跨区内的底模板和支撑架按单独体系设置时,在主体结构底模板拆除后,后浇带区域的模板和支撑不受临近单元模板支撑拆卸影响;
3、从后浇带施工一开始就注意做好后浇带处的防护工作,对后浇带进行封闭防护,避免垃圾的污染,人员、车辆对钢筋的踩压、碾压,避免后期花费大量人力对其进行清理。
4、后浇带要做好超前止水,止水钢板的选用、焊接,新旧接触面浮灰、碎屑的清理,钢丝网的剔除,微膨胀剂的使用,混凝土的浇捣、养护。
5、后浇带在结构封顶之前,地下室顶板的覆盖一定要严密,除可以保护钢筋不受碾压,还能减少雨水进入地下室,对地下室在结构施工时的防潮有重要作用。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汇鑫国际大厦工程为筏板基础,底板厚度1.8米,一次浇注面积较大,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施工前一定要编制好施工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难点有:
1、混凝土拌制质量控制;
2、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主要措施:
1、施工前与混凝土供应商做好沟通,进行技术交底,根据工程特定情况选用合理的配合比,例如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掺加高效减水剂,以减少用水量;掺加粉煤灰,以减少水泥用量;掺加HEA微膨胀剂,以补偿收缩。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须进行适配。浇注中安排专人对混凝土的拌制质量进行盯控,进场后逐车进行坍落度测试。
2、对人员、机械、设备、材料进行合理的组织与调配,并编制详尽的应急措施。对工人做好技术交底,使其理解所采用的浇筑方法、推进路线、注意事项。
3、对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进行全程控制,分层分段浇筑混凝土 ,并加强养护,如洒水、覆盖草垫、薄膜,喷洒养护液;施工中和施工后可采用先进的电子测温装置,严格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 (中心与表面 ,表面与外界 ),使温差
四、防水施工
大型公共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主要包括:底板防水、地下室外墙防水、顶板防水。
施工之前,首先要审清图纸,与设计人员做好沟通,理解设计人员的意图,明确各部位防水材料的使用,是否满足现场施工、工艺和防水要求。
1、对于大型地下室如设计有后浇带,尤其是底板处后浇带,一定要做好超前止水;底板一般为大体积混凝土浇注,要编制混凝土施工方案,控制浇注质量,注意养护,防止底板出现裂缝。
2、对于后浇带可焊接止水钢板,采用微膨胀混凝土,保证新旧混凝土界面的密实,对混凝土的浇注质量进行控制,后浇带的养护要格外注意.
3、防水主要取决于结构自防水,根据图纸设计抗渗等级,对混凝土拌制质量、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4、加大对现场防水卷材施工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外墙预留洞口、套管的处理;做好防水卷材的收头工作,如钉铝压条。
5、采取较为经济合理的措施对施工好的防水卷材进行保护,如外墙防水材料施工后,粘贴挤塑板,并及时回填。在后续施工中,如开挖土体,避免对防水卷材的破坏。
五、高支模支撑体系
城市大型公共建筑地下室,结构施工时经常会出现高支模支撑体系,如用户变电站。在结构施工时,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搭设要格外注意。尤其当结构梁板为大截面断面时支撑体系搭设的质量,对于顶板的防水,裂缝的产生有重要作用。
汇鑫国际大厦考虑到场区绿化,在地下室顶板②~⑥轴/E~J轴,设计有一下卧带,板顶标高-1.350米,上部为回填土覆盖,此处梁板断面较大,板厚250mm,主梁截面700×1600,次梁截面300×1000,此处层高为5.85m。作为高支模支撑体系的应用,此处模板支设的好坏,对于施工时的支撑体系安全和混凝土成型后的质量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此处混凝土一次性浇注,加之主梁高度比板厚大得多,混凝土浇筑时,下方的支撑体系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缩变形,在板受剪力大的地方会产生裂缝,对结构安全和防水产生不利影响。为保证质量,此处的模板支撑体系,必须经过严密的计算,方可进行现场搭设。混凝土浇筑后,需要着重进行养护,构件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下面支撑体系。
六、人防工程施工
人防工程需要进行单独验收,对于土建而言,验收的着重点在于结构的安全性,预留预埋的准确;人防设备,如密闭门、防爆波活门、防护门的安装、开启质量。人防预留洞口的孔口防护。
对于人防工程,顶板,墙面不允许有洞口出现,施工中确实需要预留的洞口,如楼板洞口,后期浇注一定要现场预留试块。临空墙、密闭墙的钢筋安装工程一定要保证施工质量;如风机、风管洞口周围的加筋,钢筋的锚固长度;对于密闭门、防护门、临战封堵的门框预埋一定要准确。如标高、垂直度控制;还有如洗消井施工和井盖制作安装一定要符合人防规定。
七、外墙施工中的裂缝控制
汇鑫国际大厦地下室外墙在施工后,产生较多竖向裂缝,一般间距2至3米,多为上下贯通裂缝,且多有水渗出,处理起来相当麻烦。地下室外墙施工中,减少、避免裂缝的产生格外重要。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在施工阶段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不同数量的开裂,裂缝多为竖向裂缝。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在干燥收缩时受到钢筋、边界约束后拉裂而产生的。影响混凝土干燥的因素有:水灰比、水化程度、养护温度、含水量、水泥含量、构件厚度、体积和表面积之比、相对温度、干燥速率、干燥时间等。而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拆模后,虽然进行了浇水养护,但由于受到现场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做到恒温湿养护,而只能采用浇水养护,因此必然导致外墙混凝土的干燥及收缩,同时由于地下室外墙混凝土体积和表面积之比较小,从而导致干燥速度快,时间短。
裂缝的产生与图纸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选用,施工质量控制有重要的关系。
1、施工前与设计师进行沟通,尽可能增加墙体的刚度,如增加暗柱数量,加设暗梁;减少一次浇注量,如增加后浇带;增大墙体抗裂性能,迎水面保护层内增加一道钢筋网;
2、合理选用混凝土配合比,如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掺加高效减水剂 ,以减少用水量,掺加粉煤灰 ,以减少水泥用量,掺加HEA微膨胀剂 ,以补偿收缩;
3、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如外墙迎水面钢筋竖向筋置于水平筋内侧,选用合适的垫块,保证迎水面有足够的厚度;如对内外温度进行控制,采用电子测温装置,发现温度异常马上采取措施;
4、加强养护,施工后避免过早拆除模板,做好保温、保湿措施,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3、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如外墙迎水面钢筋竖向筋置于水平筋内侧,选用合适的垫块,保证迎水面有足够的厚度;如对内外温度进行控制,采用电子测温装置,发现温度异常马上采取措施;
4、加强养护,施工后避免过早拆除模板,做好保温、保湿措施,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1 前言
某工程总高度为16.9m,地下结构2层。工程结构形式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其地基工程采用的是大体积筏板基础,筏板的尺寸为55.650×52.910m,基础部分的标高分别是-16.600m、-19.400m、-16.300m,底板的厚度为1700mm、2500mm、1400mm。在该底板上部结构的四周都是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其厚度达到700mm左右。东西两侧为液压系统泵房,-7.000m及±0.000m为两层大平台,-9.410m处沿剪力墙及柱有一圈牛腿。中部为360MN挤压机、150MN挤压机基础,混凝土为C40,抗渗等级S8。底板混凝土总量5700m3。在本工程中,对于底板的施工我们需要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浇筑,为了使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充分发挥作用,可以在混凝土配制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矿粉或者粉煤灰,然后采用R60来设计混凝土的强度;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泥的用量,也就意味着降低水泥的水热化作用,避免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在基础部分底板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钢材量达到582吨。而且施工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其连续性,这样才能够使混凝土达到设计的要求。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相对于普通的混凝土工程而言,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要求更高,一定要避免因水泥的水热化作用而导致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所以我们需要从原材料的选择方面、施工工艺方面、施工技术方面来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源头上保证大体积砼的施工质量,也能够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2.1 原材料的选择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施工,其中所选用的主要原材料应该达到以下几点要求:(1)水泥的选择。要求水泥是P・042.5的普通水泥,具有一定的抗折、抗压强度;(2)粗骨料的选择。粗骨料应该选用粒径为5~31.5mm的碎石,在此范围之内,选择粒径越大的碎石,混凝土拌制之后的和易性也就越高,强度就越高。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与水泥的用量,降低谁惹话的所用,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3)细骨料的选择。技术人员应该选用粒径在0.5mm以上的中砂,如果中砂粒径越大,那么就会相应的降低水与水泥的用量,避免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收缩裂缝;(4)粉煤灰的选择。为了使混凝土达到泵送的条件,我们需要在混凝土当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以此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5)外加剂的添加。需要在混凝土当中掺入合适的膨胀剂,并且要求其抗折与抗压强度达到设计的要求;另外,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混凝土当中掺入适量的混凝剂与减水剂,以此来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
2.2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在该工程的基础工程当中,要求在筏板基础浇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40,并且要求其抗渗等级达到P8。因此我们需要取样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进行试验,从而设计出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粉煤灰:矿粉:砂子:石子:水为:290:165:45:765:1065:165;混凝土坍落度120~160mm;混凝土缓凝时间10~12小时。
3 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
在工程施工之前,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1)需要对基础工程的钢筋、柱等工程施工完毕,然后由监理部门对其进行验收,为下一步工作环节奠定基础;(2)在基础工程底板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一些水坑支撑相应的模板,并且需要采用木质模板进行支撑;(3)需要对基础工程进行标高,并对其做出相应标记。在浇筑混凝土之后进行找平层施工;(4)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在其中埋设一个测温管,并且在施工现场准备棉被等,以供混凝土养护所需;(5)建筑三方应该相互协商,在施工现场应该做好相应基础设施,安装好水电,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6)施工单位或者建立部门应该安排相应人员在施工现场值班,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这样才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
4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泵送系统的布置,在建筑物北侧设置一台拖式泵输送混凝土,东西两侧各一辆汽车泵有顺序浇筑。
混凝土浇筑顺序,挤压机底板混凝土浇筑采用一台混凝土拖式泵配合两台混凝土汽车泵进行浇筑。为了保证底板混凝土施工质量,各段需要连续浇筑施工,以达到自防水抗渗混凝土要求。混凝土施工从东侧开始,按设计好的分层顺序进行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根据混凝土分层厚度,在基础内部设置分层立竿,立竿采用钢筋制作,放置混凝土放灰处,间距10m。
混凝土拖式泵设置在基坑北侧进行施工,汽车泵布置在基坑东西两侧进行施工。
混凝土浇筑到第9层前,现场配备一台48m汽车泵、一台42m汽车泵站在基坑东侧、一台拖式泵放在基坑北侧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混凝土浇筑到第9层后,42m汽车泵转到基坑西侧,同时新增一台42m杆汽车泵站在基坑西侧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
合理安排浇筑顺序,基础底板混凝土从东向西方向推进;采用分段分层浇注,基本分三层,每层50cm左右。混凝土初凝时间要求10h左右。所以浇筑底层和顶层的时间间隔要在8~10h完成,才能确保上下层混凝土结合好。
混凝土从基础垫层开始垂直浇筑到基础顶面,混凝土会自然流动,形成一个三角形的斜坡、自然流淌的混凝土实体,然后水平方向每3~5m左右为一个浇筑段连续浇筑;根据施工组织安排和泵送混凝土初凝时间的限制,每一段混凝土必须在10~12h内浇筑完毕。
5 混凝土养护
5.1 上面覆盖一层塑料布,然后在上面覆一层棉被。养护至混凝土中心和表面温差平稳、正常后,撤出保温和停止测温。
5.2 新浇筑的混凝土水化速度比较快,盖上塑料薄膜后可进行保温保养,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
5.3 柱、墙插筋部位是保温的难点,要特别注意盖严,防止造成温差较大。
5.4 停止测温的部位经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后,可将保温层及塑料薄膜逐层掀掉,使混凝土散热。
结束语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部门与施工单位必须要对整个工程进行严格的、科学的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避免温度裂缝的发生。通过本工程的时间证明,在采用大体积砼就行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执行每一项工作,并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才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才能够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大体积砼施工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随着装饰行业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装饰工程与建筑安装工程逐渐脱钩,发展成为一个崭新的、具有单独的设计文件、能单独的组织施工、单独的进行成本核算的单位工程,成为建设工程的一个独立的工程分支,成为建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型公共建筑物装饰标准越来越高、高层住宅楼的家居装饰工程标准也不断提高。所以既要保证质量,又要控制造价。
一、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要点
“百年大计,质量为先。” 人们开始追求健康、舒适、美观、富有个性的物质文化生活,这就给建筑装饰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严把材料质量关,做好材料质量检验
装饰材料是装饰工程的物质基础,正确地选择,合理地使用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装饰材料既要内在质量,又要外观质量;也就是说内要结实,外要漂亮。目前装饰新材料层出不穷,品种多,种类复杂,材料来源也往往变化较多。因此在施工前,对装饰材料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控制:
1.1 装饰材料品种多、颜色、花纹、图案又很复杂,为了达到理想的装饰效果,必须按设计要求选用材料。
1.2 所用的材料(包括半成品),必须符合现行有关材料标准规定,严防以次充好,以假代真!,确保材料符合工程的实际需要。
1.3 对进场的材料要加强检查验收,验品种、验规格、验质量,若发现材料来源变化、技术指标差异或质量出现异常要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在这里特别要强调对人体有损害的材料,除做质量检验外,还需进行有害成份检测分析。
2、控制好每道工序,把好工序验收关
2.1 建立质量控制点
装饰工程施工工序较多,纵横交错、内外交叉、干湿混合,每道工艺、每道工序都要认真检查验收,该量的尺寸要量,该测的数据要测。如:防火、防腐、防霉变,隔热、隔音、保温,螺栓强度、预埋件牢固都要进行检查、验收,严格控制。要根据工程特点和环境建立质量控制点。通常情况下建立质量控制点的原则:
(1)结构中的关键部位;
(2)复杂工程、复杂部位、复杂工艺或新材料、新工艺需要重点控制的工序;
(3)质量特性不稳定、质量通病容易发生的工序或部位。
2.2 加强工序控制
工序操作是质量形成的必要阶段,在施工操作活动中,工程质量受操作人、材料、机具、工艺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施工前、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规定的目标。
(1)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强化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观点。每一道工序对下一工序来说,是一种产品,凡本工序的质量问题要在本工序内解决,不给下道工序留麻烦。要提高施工人员工程质量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组织技术培训,培养操作技能,既掌握传统工艺,又掌握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施工人员技术素质。
(2)合理安排工序,做好工序衔接。装饰工程通常的操作工序是先上后下、先外后内、先湿后干,以防工序颠倒,造成返工修理或交叉污染,影响质量。
二、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成本造价控制要点
1、建立材料采购链,确保利润最大化
装饰工程涉及的材料类型繁多,其材料价格占整个工程造价的50%以上,装饰材料的质量和价格直接关系到装饰工程的造价和效果,并牵制着企业施工技术和工艺的发展。因此,建立材料采购供应链,确保利润最大化尤为重要。首先要严格执行采购计划,控制材料价格和质量,要相对集中所耗主材,使供应商成为合作伙伴,在双赢的基础上形成装饰材料供应链,最大限度地节约供应成本;其次,要加强材料消耗总额和劳动定额的管理,完善材料出入库的点验制度及限额领料制度;再次,要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2、树立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实现成本最低化
首先,企业要从实际出发,编制最佳的工作流程,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定期对职员进行培训;加强流程化团队建设,在管理上不断总结、改进,以实现全面成本控制。其次,要严格考察和慎重选择劳务队伍,严格执行劳务合同,建立公司合同标准工时定额和材料损耗定额,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防止窝工,提高劳动效率;防止预算外用工,实行“工完场清”制度,建立部门业绩考评制度,实行有奖有罚。
3、加强企业成本费用控制,实现费用合理化
对项目工程业务招待费和差旅费实行指标控制,费用包干,一枝笔审批。要严肃认真地审查其内容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合法性,力求使管理费用达到标准的范围。在机械费方面,健全车辆、设备使用保管维修制度,提高利用率,严格控制维修费用支出,实现全面成本控制。
4、引入市场调查与信息反馈机制,实现成本管理信息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成本管理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在现代成本管理与科技进步紧密联系,企业成本管理水平能否随形势发展而提高,经营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成本的信息反馈水平。因此,企业成本管理也必须适应这一客观要求,重视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尽可能地吸收和借鉴中外成本管理的成功经验,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者。
三、建筑装饰企业技术控制要点
1、参加或主持企业重大技术会议,解决技术疑难问题
解决技术疑难问题,是技术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这类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而造成无谓的浪费或经济损失。针对不同的问题召开专题会议,比如专业或技术要求较高的单位工程,对其消防、屏蔽、抗静电、温湿度、超静除尘、强弱电、声学、隔音等等,都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形成合理可行的方案;对质量通病的预防,如大面积的铺贴石材、地砖,或是大面积的纸面石膏板吊顶,针对容易出现的地面空鼓、不平或吊顶不平与开裂,分析缺陷成因,制定相对应的施工方案与技术要点,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控制和检查,使问题相继得到解决。对已经出现的质量问题,经过分析找出原因,然后进行小范围试验,问题解决后,写成作业指导书进行推广。技术疑难问题会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采用,而逐渐出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不留尾巴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自己解决不了可以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
2、参与合同评审,对合同中涉及的技术能力把关
对于专业或技术要求较高的单位工程,在合同评审中会经常出现,对其技术可行性评审论证后,确定自己的技术能力范围;对一些专业的单项工程或作业进行分承包,进而保证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和要求。
3、主持重要的设计评审,最终审批图纸
对重要工程的设计评审包括几个方面:图纸设计是否满足了建设方的各方面要求,是否符合国家规范;图纸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又有先进性,总体风格及效果;图纸设计的规范性,完整性和保证程度;图纸设计材料的购置能力,施工的可行性;能够满足以上要求,由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四、总结
综上所述,加强建筑装饰工程几个要点的管理控制,平时应该加强对质量的监管力度,合理的控制成本造价,做好工程技术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品味。打造出一个个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饰面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包含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和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和混凝土工程是饰面混凝土成功与否的关键,对其结构力学性能、表观质量和耐久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饰面混凝土施工工艺分析
1、饰面混凝土的钢筋工程
1) 钢筋的材料。饰面混凝土结构所采用的钢筋、钢丝、钢绞线及
钢筋机械连接件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结构所选择的钢筋级别、种类、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的加工、制作与处理。钢筋放样应依据所有施工图纸、设计交底、规范构造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质量控制标准等统一考虑。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规范和内控饰面混凝土钢筋标准要求,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无泥土、油渍、漆污和铁锈等。
3)钢筋放样的总体要求。种类规格正确、形状尺寸准确、数量足够、施工方便、节约材料。放样时必须考虑钢筋的叠放位置和穿插顺序,考虑钢筋占位避让关系以确定加工尺寸,同时要充分考虑钢筋在弯曲成型中的延伸率。实际制作时,要加以调整,既要满足锚固长度,又要防止梁柱交接的外墙转角及交会处因弯起钢筋顶模板造成局部露筋而使墙体出现锈斑。
4)钢筋进行防腐处理。对于耐久性有特别要求的饰面混凝土工程,可以对钢筋作防腐处理。常用方法是静电喷涂法将环氧树脂喷涂到钢筋表面,即将钢筋抛光、除锈,然后加热到230℃,用静电高压喷枪把粉末环氧树脂喷涂到钢筋表面,形成保护膜,可使钢筋抗氯盐腐蚀寿命延长。
5) 钢筋的绑扎与预埋件的安装。钢筋网绑扎时,要严格控制负筋的位置,防止负筋位置移位,无论是对构件的力学性能,还是对耐久性都是有利的。安装于墙、梁、板和柱的预埋件必须保证安装位置、数量的准确性,防止安装误差过大、安装数量不准确而导致在饰面混凝土表面重新剔凿,或者预埋件铁件暴露在混凝土表面而锈蚀,污染混凝土表面,影响饰面混凝土的装饰性。
2、饰面混凝土模板工程
1) 饰面混凝土模板体系的选择:模板体系应满足强度、刚度及稳
定性的要求,模板体系的设计与选择应满足饰面混凝土表观质量的要
求,模板设计应能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模板体系结构简单、支拆方便,有利于减低劳动强度,模板体系的设计应满足结构和施工进度的要求,模板体系设计应满足经济性最优。针对饰面混凝土高质量的表观质量要求,剪力墙体模板宜选用整体式大模板体系,减少拼缝,提高表面平整度和表面光洁度,减少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
2)面板材料的选择:面板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表面质量,混凝土表面质量的好坏是饰面混凝土成功与否的关键。饰面混凝土模板面板材料要求耐磨性好、刚度强、平整度高。
3) 饰面混凝土模板构造设计:梁、柱节点的方正与否,是饰面混凝土框架模板设计的难点。为此在柱模设计中,采取将柱模高度分两节设计的技术措施,支模时上、下柱模拼装成整体支模。拆除时上柱模板保留柱头,与梁、柱节点模板过渡,下柱模板拆除,周转至下一部位。上下柱模连处预留模板支拆余量,以保证拆除下柱模板时土柱模板不受扰动。此外,对施工缝的留置位置也应进行精心设计,为保证施工缝处接缝的平整过渡,在上柱模板上预留“三角装饰条”,形成装饰线,将梁柱施工缝隐蔽在“装饰线条”中,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拆除“三角装饰条”并作勾缝处理。
3、饰面混凝土工程
为保证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减小坍落度损失,提高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提高减水剂的利用率,其投料顺序为:砂、水泥、外掺
料加水搅拌30s 后,加入高效减水剂,再搅拌60s 后,加入粗骨料,
最后搅拌60s 后卸料。混凝土浇筑前,应在新浇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之间均匀浇筑与混凝土同配合比、同颜色的水泥砂浆,防止出现明显的结合层和翻砂,影响表面质量。对于剪力墙体等,应在浇筑下层混凝土前,凿去工作面上20mm 厚的浮浆层,保证混凝上力学性能、表观质量的整体性。梁、板应同时浇筑,用“赶浆法”由一端开始,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为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气泡,混凝土浇筑采用2 次振捣工艺,第1 次在混凝土浇筑后振捣,第2 次待混凝上静置一段时间再振捣,一般是在第2 层混凝土浇筑前进行。而顶层一般在0.5h 后进行二次振捣。
三、饰面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分析及措施
1、表面气泡及防治措施
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混凝土中的空气不断排出,当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空气不能完全排出,滞留的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即形成气泡。首先把好材料关。严格控制骨料大小和针片状颗粒含量,选择合理级配的骨料。根据气泡的特征调整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发现拌合物
表面有大量气泡出现时,应减小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改用蜡质脱模剂。以变压油或煤油为溶剂,石蜡为溶质,重量比为3:1,配制时先在容器内放入溶剂,加热至90℃左右,再加入石蜡,溶解后边冷却边搅拌,至成糊状为止;如用钢模采用表面层刷油时,可以在油中适当掺入滑石粉。
2、混凝土色差
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形成大小不同且不规则的斑块,斑块只在混凝土表层。预防措施:
1)严格按照施工规范、饰面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标准,控制混凝土的拌合质量,并根据灌注情况作适当调整;做到混凝土生产质量稳定。2)剔除骨料中的染色物质,更换含染色物质太多的骨料。
3)用排除法进行对比试验,以确定外加剂的取舍。
4)采用吸水性适中的模板材料,采用无色脱模剂,并及时养护。
3、 漏浆、翻砂
漏浆和翻砂是由施工工艺的原因,造成模板不密封性能差,使水泥桨脱离混凝土拌和物的结果。其具体原因:
1)接缝不严密,模板底部不够严密;
2)模板拼板刚度差;
3)混凝上中水灰比太大,混凝十拌和物薪度较小;
4)振捣不合理。预防措施:设凹槽施工缝,接缝处用密封材料填实;模板拼缝采用企口式拼缝,在拼缝处用密封材料封填密实; 采用刚度适中的模板面板材料;混凝土坍落度应严格控制,变化范围应很小;
5)浇捣方法应正确,避免直接振捣接缝处、过振。
4、 蜂窝、麻面与表面裂纹
1)蜂窝、麻面形成的主要原因:细骨料不足;振捣不充分;接缝不密闭。预防措施:严格控制凝土配合比:振捣应密实;保证接缝的密实
性。
2)表面裂纹形成主要原因:混合料水泥用量太多,水灰比大;模板吸收能力差;养护不脱模太早。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适当降低水泥用量;选择合适的模板,及时做好养护工作;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拆模过早、过迟均会产生裂纹
结语:混凝土施工质量,对于房建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建筑工程大面积饰面混凝土施工中。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监理单位、施工人员等都应当特别注意,从混凝土施工工艺出发,包括材料的选择和级配的确定、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混凝土的拆模养护等多个方面出发,全面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提高房屋建筑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有利于混凝土大面积的运用以及技术的提高。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136-0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人口逐渐向城市聚集,越来越多的城市地下空间得到开发和利用,由于在城市中用于施工的场地有限及周围环境要求高,特别是地面有不便拆除的构筑物、交通干道等场所,采用地下顶管施工已成为市政基础设施施工中的最佳方法。采用此方法铺设地下管道对周边环境干扰小,可减少对交通、市民正常活动的干扰。
1.工程概况
某污水处理厂首期配套污水收集系统工程的管线全长共1.3km,施工方式分为开槽施工、顶管施工,其中大部分采用顶管法施工(顶管段长1.2km)。
2.顶管机选用与顶力计算
2.1 顶管机的选用
顶管施工的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适应性,由于顶管的设计位置不一样,地质的情况也会有多变,所以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对待,要选择适当的施工方式进行,这样才能够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工程施工进行的管道安排一般都是位于第②2层粉质黏土夹粉土层或者是第④层粉土层,这两层的土壤都不是非常稳定,这样就需要运用泥水平衡式的顶管机来进行施工;但是位于第②1层、第②3层或第③层粉质黏土层的管段,就需要运用土压平衡式顶管机。
2.2 顶力计算
在进行顶管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事前进行压力的计算,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进行千斤顶的确定和选用,同时对于之后设计墙体以及相关的加固工程懂非常重要。现就通过泥水平衡式的顶管机在进行顶管施工过程中的压力计算为例进行分析,其计算公式为:
F0=ΠD1LfK+NF
式中:管道的外径用D1表示;所设计的管道长度用L来表示;管道外壁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平均值用fK表示,如果运用触变泥浆减阻技术,粉性土取6.0kPa;NF 为顶管机的迎面阻力,NF=(ΠD12γSHS)/4。
通过上述公式的计算,其理论顶力总是比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打很多,同时由于顶距的变化而不断增加,这两者的差距也在不断加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就是上述公式知识对触变泥浆减阻措施尽心考虑,并且由于顶管的长度也会影响着顶力的打下。砸实际才做过程中,顶力还与施工的环境,施工的工艺以及顶进的长度相关。就实际测量结果而言,顶力并没有因为顶距的增加而曾现线性地增加,最开始顶力确实在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有注浆减阻的作用,进而导致顶力的增加变慢。
3.工作井、接收井设计与施工
3.1 结构形式
一般而言,接收井与工作井的结构形式可以通过地下连续墙体、混凝土沉井技术以及钢板桩技术或者运用SMW 技术等方式解决。如果顶管需要深度填埋,而且所在的土层地质条件不好,顶管顶力非常大的土壤中,特别是在一些流沙层面的土壤中就一定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沉井来解决,并且在工程完工之后,接收井和工作井要经常进行检查,这两个井都需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沉井技术。
3.2 平面形式与尺寸
根据场地中其他相关市政管线的位置设计,沉井平面的形状要设计成圆形或者是矩形。并且,由于工作井具有最小的内径长度,应该通过顶管机长度来进行确定,并且也可以通过下井管的长度来进行计算,最终的结果去较大的值即可。工作井中的最小内径宽度应该满足顶管顶进同时还要能够安放相关设备,施工人员也要有空间进行施工。通过施工的实际操作以及经济性的标胶,最终得到管径不同而相对于工作井的接收平面尺寸。
3.3 竖向设计
为了充分考虑市政地下空间的利用,作为永久结构检查井使用的沉井顶板标高按管道顶面上2.0m控制,同时顶板上覆土厚度按大于1.0m而不超过4.5m进行设计,底板顶标高按管底下0.5m 施工空间考虑。同时为了考虑顶管施工时的安全,对于井顶上覆土厚度大于1.0m的,井壁顶作接高处理,接高到地面下0.5m,作为临时支护措施考虑。
4.顶管施工措施
4.1 进出洞口措施
顶管施工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对进出洞口的处理。由于土层稳定性不高,在施工过程中工具头就会因为土体自稳定性不强或者涌水等原因而发生各种事故。所以可以通过下面措施的运用来避免:
(1)在顶管工作井中要通过盘根止水穿墙管来进行处理。
(2)在井壁的外侧部分通过3排高压旋喷桩来对洞外的土壤本体进行加固,同时可以进行止水作用。旋喷桩桩径一定要设置为准600mm,搭接长度200mm,管底与桩底之间的高度要为3m,桩顶同沉井顶,旋喷桩的每立方水泥用量为300kg/m3。旋喷桩加固宽度为管道外每边不小于1.2m。对洞口进行加固时,一定要将洞口的土体进行密封好,在第一次凝固之后短时间之内不能够有坍塌的现象,这样才能够保证机头的顺利推进,桩体强度不高,刀盘很容易切碎。
(3)管道进入洞之后一定要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封闭,这样防止水土向内流动。
(4)管道接收孔之后,一定要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封闭。为了防止沉降现象的发生一定要运用柔性材料进行封堵。
4.2 顶进施工技术措施
顶进施工工艺流程:顶管施工准备机头出洞入泥顶进吊下管节、接管顶进、测量、记录、纠编顶完一节、循环顶进最后一节竣工测量机头进洞、拆吊结束。
对于管道所在土层为饱和的粉质黏土夹粉土、粉土或砂性土等不稳定土层时,为了确保能够正常施工,确保管道上部拥有非常稳定的结构,在管道顶端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来实现:
(1)在工作井中一定要安装一个洞口止水装置;
(2)将高压旋喷桩放在接收井与工作井之间,并且进行土体的加固工作;
(3)在顶进施工过程中,在管道外面进行泥浆压变的作用有两个,第一可以降低顶进之后的阻力,第二,可以对管道周围存在的间隙进行填充,进而形成一个泥浆保护套,这样就可以对地层进行支撑,进而防止沉降现象的产生。
(4)结束顶管之后,应该将土层与管道外壁之间的间隙用水泥砂浆进行填充。以此来将触变泥浆置换出来,保证周围土壤能够很好地与顶管管道之间密封,以此来构建防水层,降低沉降的可能。
4.3 顶管接口措施
因为在顶进的过程中,有很多未知的情况发生,管材受力也不会很均匀,所以对于管材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同时又因为施工的过程中是处于地下水的环境中,对于管材的要求又相当严格,管材不能够出现渗水的现象。所以,顶管在接口的处理上也是要求严格,一般采用F型的顶管接口,同时加用密封橡胶和衬板进行辅助,这样就可以避免在相邻的两个管道之间出现漏水的现象产生,进而避免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对于管道接口处于饱和的粉质黏土夹粉土或砂性土等不稳定土层中,土地要通过运用注浆的方式来进行加固,这样就可以方式接口封闭不好而出现水流情况,造成管上部地面的沉降。注浆材料可采用水泥+水玻璃。
5.结语
通过对软土层中顶管施工技术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在工作井和接收井下沉过程中,应该通过各种合理的方式进行流砂的防止;②在顶进施工时,可采取注浆包裹加固等措施来加固土体,这样就可以防止地下水不断流动,降低沉降现象的可能性。实践证明,顶管施工技术是一项经济的、可行的施工方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Abstract:Public space design of 2010 Shanghai Expo is a complex and comprehensive design research work.Based on the example of Public space design of 2010 Shanghai Expo,11 block, Pudong site, this paper rationally explores the challenges of design of public space under the city event and deals with the spatial pattern strategies,foiling spatial atmosphere,humanity expressed approaches as well as operational management measures during the Expo.
Keywords:Shanghai Expo 2010;city events;temporary;public space;humanity; Facilities;operationa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8-0095-07
1 引言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次探索未来城市发展,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具有为各个国家在特定的空间载体中搭“台”展示自己国家的经济、科技与文化实力的的功能。在信息时代,当人们对信息的获取不再遥不可及时,人们对世博的关注渐渐的从实体展品转变成对整体世博园区的交流空间的重视,其外部公共空间将为大量的不同种族、文化背景的国家的人们提供 “全球狂欢”以及消费的场所,以及为各式展馆提供“背景”与“环境”,其物质实体、空间格局规划设计等将有别于一般的城市开放空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城市之间为了提高竞争力,往往通过举办大型的节庆活动以及展览会等城市促销手段展示城市的“软实力”,这种类型的城市开放空间规划设计将会越来越多。本文以世博会外部公共空间的设计(如图1)为例,将对这种类型城市大事件中公共空间进行探讨。
图1-上海世博会浦东场地
图2-浦东11个组团场地公共空间所在范围及涉及内容
图3-世博会184天期间实时客流趋势图
图4-场地中需要落实的配套设施
2 世博场地公共空间面临的巨大挑战
2.1 室外场地空间的临时性
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从一开始便把园区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有机成分,其总体布局统筹了办博需求和后续开发利用,形成园区“一主多辅”的总体空间格局。浦东园区后续保留区在世博轴高架及两侧的“四馆”(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外),会后将发展成为国际会展中心和文化演艺中心,形成“一轴四馆”的核心保留格局。此区域外的240多个外国国家馆、国际组织馆展区所在A,B,C三个片区内的11个组团(如图2)将被拆除,作为后续发展储备区域,本论文所涉及的浦东室外公共空间为这些国家以及国际组织馆的环境,也是为了满足世博184天的展示需要,涉及广场、绿地、高架、配套设施等要素。
2.2 巨大参观人群的压力
综合政府目标、潜在需求和市场运作等各方面因素,本次世博会客流总规模为7313.08万人次(如图3)。以浦东片区为例,浦东园区的到达客流量据预测将承担70%,从而浦东的人流总规模目标将达到5120万。整个世博会日均客流量为40万人次,高峰日客流量为60万人次,极端高峰日客流量为80万人次,实际统计中出现过103.27万人次的极端值。由于展馆和配套设施等建筑的面积是固定的,据测算容纳的人数大概在10万人左右,那么高峰时候的人流大部分将由场地公共空间来消化。以高峰日客流量为例,取同时在场系数0.7,将有32万人分布在外部公共空间,世博会开放空间用地为197hm2,人均室外场地为6m2,极端高峰时公共空间面临的人流压力将更巨大[1]。人流总体上呈现:人数多,密度高,使用时间长的特点。
2.3 室外场地涉及内容的系统性与庞杂性,动态性
2.3.1室外场地公共空间设计内容的系统性
场地公共空间设计内容包括240多个外国国家馆、国际组织馆区地块所有广场和楔形绿地。具体为:广场系统,绿地系统,高架系统、夜景系统以及配套设施系统等。其中广场又分为五大洲主题广场和14个展会广场,绿地分为楔形绿地和广场绿地。同时还要满足包括控规、演艺、交通、商业、安保、物流、信息、夜景、标识、环卫等20多个专项研究成果的要求。
2.3.2室外场地要求落实配套设施的庞杂性
7313.08万参观人数,184天会展期,人数多,时间长,要顺利举办就需要容纳下大量配套齐全的设施(如图4),提供高水平的人性化服务。
2.3.3室外场地空间与展馆,配套设施的动态衔接性
世博会场馆主要由“国家自建馆”、“租赁馆”和“联合馆”组成,除了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租赁馆”和“联合馆”由主办方统一设计建设,建筑与场地公共空间的衔接稳定。40多个外国国家自建馆,由于设计、建设的时间差异等诸多原因,致使展馆建设具有动态性;同时场地公共空间涉及到几十个相关配套设施,由于其复杂与专业性,落实深化相关指标也需要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导致外部公共空间设计也随之动态调整。
2.4 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
上海世博会展会时间为2010年5月1号到10月31号,将会遭遇梅雨、台风、高温等灾害天气的影响。梅雨季节在6月中旬7月上中旬,通常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7、8、9月为高温月份。夏季持续时间一般140天以上,以2008年为例:5月20日入夏,10月11日入秋,夏季持续时间144天(如表1)。
事实上统计数据更严峻:2010上海气象数据6月10日入夏,9月26日入秋,共110天。上海世博会期间>33℃的高温天气为60天,占33.3%。
因为世博会持续的时间长,根据世博会的一般特点,随着开园后的媒体的介入与宣传,势必出现随着上海季节气温的上升,人的数量也持续升温的情况,通过实际数据统计上看(如图5),世博期间日均>30℃高温的天气入园人数没有减少,日入园人数39.5万人次占整个比例的66%,所以提供合适的遮阳、降温设施将成为世博期间漫长夏季里的最大的挑战之一。
图5-世博会184天期间高温天气与入园人数关系
图6-外国国家自建馆
3 室外场地公共空间的角色定位
除了上述的挑战,同时场地中的外国国家自建馆,极富创意与张力,各参展国通过国家展馆表达对未来城市及可持续发展的构想,代表了各自国家当前的科技与文化水平。如法国馆的“感性城市”,英国国家馆的“让自然走进城市”等 (如图6)。在会展期间,这些展馆就是“布景”的演出舞台,也是世博会的主角,届时人们的主要注意力将被这些创意奇特的展馆、展品以及多彩的文艺演出、活动所吸引。从物质空间实体结构而言,假如这些展馆建筑是“图”,那么外部公共空间就是“底”,是“背景”与“环境”,同时由于本次世博会室内的极端容纳人数只能达到12万同时在场,室外公共空间将面临人流巨大以及室内展馆空间有限的双重压力,届时将成为承担主要人流的 “容器”。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世博也是一次“室外世博会”,因为当展览不再仅仅是“展品”同时也是文化与城市生活理念碰撞的时候,就不仅要重视室内的展示空间,也要关注室外的交流空间[2]。
在这个前提下,室外场地空间要处理好:1)会展期间与后续利用的关系,减少资源的浪费,2)在合理有序的落实大量配套设施的同时,也要满足为展馆提供室外展示、小型演出、游人的休闲活动、排队等候以及人流疏散等空间功能需求;3)同时进行合理高效的人流组织,使得高密度人流在高温等恶劣气候以及有限的室外空间条件下的被动等待变成积极的参观游览,将“等候”、“参观”和“互动”、“游览”成为室外空间的主体行为。
4 总体空间布局结构
室外场地公共空间结构表达要注重整体协调性,简洁大方,处理好与展馆,配套设施以及舞台演出等的关系,使场地成为一个积极的交通与交流空间,成为室内展馆空间的有利补充。
对于广场与绿地两个系统,广场空间布局采用“方正、秩序” 格局,而绿地空间布局呈“曲线、自然”格局,两者在对比中形成呼应(如图7)。
在此基础上广场体系按照功能要求,划分为:交通性空间,过渡性空间,广场核心空间,遮阳休憩空间,演艺空间以及部分展馆的室外展示和等候空间。其空间界定主要采用铺装的纹理与色彩来界定(如图8)。
过渡性空间是整体铺装的基底,是联系各空间的主要界面,形式上采用灰色调为主色调的网格状。网格尺度大小以图形识别以及结合施工伸缩缝设置的便利性综合考虑定位为6m*6m。采用网络化铺装的目的在于:结合展馆及配套设施形成严谨有序的空间结构,是园区整体规划布局肌理的沿袭;具有明确的方向感与秩序性,便于引导人流;能够较好衔接场地中形式各异的展馆形态,以及积极应对如个别展馆移位、并馆等动态性问题,易于整合场地设计中出现的各种设施布点要求。
将参观者进出广场且与高架、道路、相邻地块进行连接的交通性空间,采用导向性较强的低彩度线性铺装纹理。
广场核心区,休憩区根据具体主题设计运用高彩度色或是特色的材质纹理的方法来界定。
个别展馆的室外展示和等候空间主要对空间边界作色彩界定区分。这些局部空间采用面大量广的过渡性空间进行衔接与过渡。
人流可以短暂停留与休息的楔形绿地则通过“水墨,自然”的概念,呼应滨江绿地的“滩”和“扇”,形成“曲”中有直的空间。功能上,“曲”的绿地利于营造富于变化、以小见大的空间且满足人的驻足停留。直的“植物通廊”既保证风道和视线的通透、同时又能利于疏散东西向的展馆之间人流。同时在植物空间上采用乔木加耐践踏草坪的模式,没有地形,保证人流通行(如图7)。
图7-总体空间布局结构(广场“方正”与绿地的“曲线”)
图8-广场体系功能空间划分(C07地块为例)
图9-分级别标识系统引导
5 室外公共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5.1总体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面对这种特殊的城市事件下的室外公共空间的复杂性,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策略。首先是临时性,需要将功能性与后续利用统一考虑,如倡导使用造价低廉,可循环回收材料;减少地面固定设施,尽量采用可移动的形式,以利于会后移走,进行二次利用;设施小品的设计模数化、标准化、易于拆卸重组等;设施小品采用采购、回购、租赁以及捐赠相结合的方式。
对场地中的巨大人流进行高效合理的组织与引导,主要采用:1)标识引导:园区内的标识系统分级别运用地图导向、设施引导、名称动态信息等进行人流引导(图9)。2)廊状遮阳体系引导:结合园区以东西向高架平台为主南北向为辅呈鱼骨状的人流特征,在公共空间设计了纵横穿插成网格状的廊状线形遮阳体系来引导人流(图10)。3)铺装引导:铺装采用对应的纹理,“交通性空间”采用导向性较强的线性铺装纹理对人流进行引导(图11)。
此外,室外场地基本以平地为主,尽量减少高差,基本不设水体。场地广场上的许多设施如休息坐凳,树箱绿化,一般广场表演舞台,临时遮阳、移动厕所等尽量采取可移动和可快速装卸的特点,以应对临时场地巨大人流的挑战需求。
在场地空间十分紧凑情况下,为了对诸多配套设施做到合理的安排,有序的组织,相互之间不干扰,形成系统性,应该遵循:1)配套系统就近布置的原则,如医疗急救车位布置在援助设施中的医疗室附近,餐饮设施与垃圾收集设施,购物设施与银行银亭等(图12); 2)关联系统一体化布置的原则,在不影响功能发挥的前提下,提倡设施的集约化设计,减少占地,如坐凳与遮阳系统的结合,信息广播、视频监控和中杆灯的结合处理等(图13)。3)功能设施的空间分布应与人群分布密度相一致,设置不同的服务半径,以提高设施的利用效率,方便人群使用。如垃圾箱、饮水机等的布置。
图10- 网络状遮荫体系引导
图11- 线性铺装引导
图12- 配套设施集约化
图13- 功能设施关联化
图14- 世博会五大洲主题广场
图15- 主题广场主题体验单元
图17- 世博会演艺舞台
图18- 世博会环境小品
5.2 重视营造互动体验的公共空间氛围
5.2.1五大洲文化演绎与“体验单元”
在广场系统中,其文化主题的演绎集中在五个主题广场:为亚洲、大洋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由于每个人对文化的理解不同,同时从抽象的文化理念到景观的空间载体的表达更具有难度。最终通过文献、问卷等途径,确定选取自然环境元素与空间的文化意向元素来表达五大洲文化,提取“大洲的性格、自然环境、材料与植物、色彩”这5大元素进行空间载体表达(见表2)。
亚洲广场用“水墨“元素形成黑白灰空间,用“竹阵、竹伞”构成内敛含蓄的东方空间体验。大洋洲广场让自由曲线形成“海洋岛屿”,描绘出一幅温婉宁静的土地画面。欧洲广场提取了拥有欧洲客厅之称的“圣马可广场”线条形成秩序严谨的空间感受。美洲广场上生长出热带雨林里的苍天大树,这抹浓绿与自由包容的文化共生。
非洲广场以“撒哈拉之眼”和“沙漠绿洲”为元素,用黄色和斑纹与的非洲馆立面呼应,释放出热情奔放(图14)。
同时在五大主题广场内的核心空间设置“体验单元”,面积约几十平方米,以不影响广场交通为准。体验单元形式统一中有变化,纹理和材质呼应大洲印象。内容可以代表五大洲特色,体验形式可以结合虚拟现实、多媒体技术和高科技互动技术,让观者从五感上全方位得到体验,实现展馆活动的室外互动(图15)。
除了主题广场外,246个国家和地区展馆间散落十几个大小不等的展会广场,是展馆之间和展区之间的室外广场空间,主要为世博园内各展馆区提供室外展示、小型演出、游人休闲活动、排队等候及人流疏散的场地空间。缓解展馆内人流压力,同时体验城市生活(图16)。
5.2.2 设置演艺舞台
在五大洲广场以及组级广场设置表演舞台,同时在一些外国国家自建馆外开辟国家的户外展示空间,以184天每天平均3场表演估计,世博期间约有2万场的演出,每天吸引观众超过20万人。演艺内容以展示主题风情歌舞活动以及户外音乐会和演唱会为主,以及小型的文化演艺活动,将馆内的活动拿到馆外来缓解由于世博期间人流过大,展馆过于拥挤的现象[3]。舞台的设置尽量加大人群的观演面,舞台分为:中心式舞台或是背景式舞台,其中背景舞台背景的设置不得遮挡其他展馆的入口面为主。观演区的设定兼顾到人群在展馆排队等候区的人群可以观看演出,并且从观众的可能行为和观赏视线出发,将观演区划分为从舞台往外4m的“控制区”范围和4m到30m左右的“最适区”(图17)。
5.2.3环境氛围的烘托
世博会总体规划布局的结构为“园,区,片,组,团”,形成的组团是一个个的由展馆建筑所围合的具有传统“街区”氛围的广场公共空间,展馆建筑最高控制在20m左右,广场面积从几千到几万平方米不等,形成适宜人体尺度的空间感受,便于人的活动与交流。在场地设计中通过设置合理的街俱小品强化“街区”氛围,呼应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如各种组合盆栽的花钵、花境;体现片区色彩意向的移动花箱、树箱;融合壁面绿化,垂直绿化的绿柱、花球;便于拆装组合的各种人性化休息坐凳;,烘托环境的主题旗帆(图18);符合场地风格的各类灯具等。此外,在广场与楔形绿地中的植物设计,世博期间运用色彩丰富、季相变化明显、景观效果较好的上海地带性植物,营造色彩缤纷、热烈欢愉的展会环境。
5.3 人性化细节体现
世博会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的高低的直接体现在场地中系统完善的配套设施,满足人在世博围栏区的安全而有序的活动。除了设置合理规模的四大建筑设施:餐饮、购物、功能与援助、厕所外,同时针对上海特殊的气候条件以及有史以来最大的人流,人性化细节还体现在:遮阳、降温、坐椅、饮水,此外对夜景照明、标识导向等进行合理设计。现以遮阳降温、坐凳、饮水为例。
5.3.1 遮阳降温
除了楔形绿地本身具有遮阳降温的能力外,广场等遮阳问题主要通过对借鉴往届世博会遮阳措施的经验,人流交通组织、建筑日照进行分析等对遮阳进行合理设计。重点要解决:遮阴布局形式与位置问题;遮阴类型与技术问题;遮阳数量与比率问题。也就是“遮哪里?怎么遮?遮多少?”这三个方面。
通过对日本爱知、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以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遮阳的分析,尽管都设有特色遮阳但还是存在些遗憾:遮阳设施数量和实际遮阳效果并不理想等问题,所以应该引起上海世博会关于遮阳问题的关注。
首先是遮哪里,主要是基于对场地的人流流线的分析:以东西向高架平台为主,南北向高架及楼梯出口以及园区公交形成的南北向人流为辅呈鱼骨状,遮阳布局形式结合人流走向形成线性网状的遮阳体系,其中高架平台形成东西向的主廊道,纵横向设置次廊道。同时通过道路行人流量及各地块展馆的冷热程度的预测,结合园区各个地块的人流量,遮阳设施位置应结合地块空间的不同情况灵活调整。最后,借助ECOTECT、TANGENT软件对夏季日9:00(AM)—16:00(PM)日照阴影分析以及场地太阳辐射分析,得出场地一些南北向广场可以利用展馆间的阴影区来遮阳的结论,对遮阳体系内需设立的遮阳设施进行精确定位。值得说明的是结合场地人流形成的网状遮阳体系在对场地人流的引导有着积极作用(图19)。
其次是怎么遮?主要探讨的是遮阳体系内的遮阳设施类型,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分为高架遮阳、设施遮阳以及绿地遮阳三种形式,其中设施遮阳又可以分为:固定不可拆卸遮阳设施(占30%)、临时可拆卸遮阳设施(占70%),以及世博运营期间的临时可移动遮阳设施(根据需要)。
通过对场地具体地块人流的微观系统模拟,对于人流量大以通过性为主的空间采用“线状临时可拆卸阳遮阳”,而对于人流量相对较小的区域,宜采用“片状固定不可拆卸遮阳设施”或用树箱绿化结合座椅形成休憩场所(图20)。
遮阳设施必须考虑单元化、标准化、组合灵活、拆装方便。材料的选择既要遮阳还能避雨,同时要能防台风等。
最后是遮多少,初步设计场地11组团综合遮阳率从16.8% 到36.6%,平均遮阳率30.5%(相对于室外场地面积),遮阳面积达到152304m2。
试验表明,遮阳设施下的雾喷降温相对于阳光下效果更好(相比不设雾喷温度低5-6℃),且人体舒适度比较高。在人流相对较为集中的广场休憩区域结合固定遮阳设施进行雾喷降温设置,综合考虑降温效果、能耗、水耗、湿度等指标,采用高压雾喷技术和低压两相流雾喷技术,根据水雾蒸发吸热的原理,使用水为原料,利用压力,使水通过设备内部的微孔撞击雾化,形成自然水雾,以达到降低局部空间的环境温度的效果。
广场核心区旁,结合集中成片的“固定遮阳伞”和“移动树阵”构成广场“遮阳休憩空间”,采用低压喷雾设备进行降温。悬挂型终端结合附着物主要应用广场带遮阳棚的休憩空间,立柱型终端主要应用于带移动树阵的休憩空间和演艺空间中的观演区。
考虑在广场上人群行走方向的不确定性,降温设备的布置也无法确定,只能选择在人流较为密集的广场通过性空间结合移动式遮阳设施布置喷雾终端设备,使其成为喷雾降温覆盖的降温通道。
贯穿于世博场地主要东西向的高架步道除了交通功能外,也适于作为休息空间。结合高架下的步行通道顶棚,东西向每2m一个,南北向每1m一个高压喷雾点,并适当利用加风装置,在高架底下形成荫凉的通道(图21)。
5.3.2座椅设施
座椅设计中,椅子的数量如何确定,空间如何布局,单体座椅怎么设计便于拆装组合,椅子如何和遮阴结合,什么样的椅子利用率最高,人行走多长时间才需要坐下休息,通过人机行为学做了系统研究。
座椅主要分布于主题广场、组级广场、场馆周边、高架遮阳区、绿化区等共五大类区域,分为固定式和可移动式两类,80%的坐凳结合遮阳设施,其中70%为可移动坐凳,采用成品定制,模块化生产可拼装组合。固定坐凳主要是结合固定遮阳设施、绿地、高架步道等有遮阳的区域设置的特色坐凳。并结合各功能区设计不同的风格,如主题广场中的座椅抽取各大洲的文化元素, 将坐凳功能与雕塑功能结合起来,呼应五大洲的文化,达到功能与美的统一(图22)。
世博控规要求每m2/2座,通过人体体能数据分析得出的数据每m2/6.5座才能基本满足世博会高人流量。在11地块场地设计中,座位总数已达到2.68万座,5.36座/100m2。同时针对使用面积较为紧张的条件,为提高坐凳的利用率和场地的座位数,加宽大部分坐凳面宽以增加可坐人数。在运营期间,经过近6场试运营以及后续的3个月中的的调研与反馈,为应对坐凳数量不足的情况,根据需要增加4万个座位的凳椅
5.3.3直饮水设施
结合相关厂家的数据并根据饮水实验确立了数据并建立了理论模型,计算整个园区室外直饮水龙头需求总数,达到两千余个,考虑到接水龙头的使用率较高,最终实施饮水、接水龙头总数共1508 个。直饮水项目将节省近350 万吨自来水和2 亿多个水瓶,并减少1760t 二氧化碳排放。
饮水点服务半径结合明确后的龙头数量及场地设计实际情况设计为100m。158 处饮水点分布于园区各处,远离广场核心区,布置于集中休憩区、绿地空间,减少对参观人流快速通过带来的影响,同时利于游客寻找及使用。
各饮水点采用成品不锈钢的单机直饮水机,每组直饮水机有50cm、70cm、90cm三种不同高度,以满足残疾人、儿童等不同参观人员的用水方便。直饮水龙头的喷嘴倾斜安装并设防护装置,接水龙头可供游客用自带水杯或水瓶快速接水饮用。运营期间,考虑细节的人性化,每台饮水机前张贴《饮水机使用指南》。并在每台直饮水机上增加遮阳伞(图23)。
作为直饮水的补充,可口可乐与伊利公司在园区内各地块中的购物、餐饮等公建服务设施中设立了多处不同规格的直售点及自动售贩机,部分展馆也设立了数处售卖亭,为室外排队等候、观演与休息的游客提供饮水需求。
5.4 展会期间的运营管理的配合
2010年世博会是以城市为主题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人数最多的世博会,其能否成功举办,除了上述物质空间营造外,还要加强世博期间的运营管理,应对不同情况积极制定应急管理措施与应急预案。
如针对极端高密度人流与高温天气,可以采用减少舞台演出规模,在观演区增设临时可移动遮阳设施,必要时下面增设临时坐凳等。在广场、绿地空地中结合临时遮阳增加临时座椅或席地而坐,在人行集中的通过性空间临时增设移动式喷雾设施。在非餐饮高峰时段开放餐厅,让人就坐避暑;在运营期间餐厅、购物等设施应增加饮料的售卖,以保证极端高温天气下的饮水服务保障。
另外,应该加强直饮水安全、洁净等形象宣传,以增加直饮水使用率。广场演出时,采用志愿者或是可移动的隔离栏等进行人流的合理引导,以及对于热门展馆采用预约机等。
图16- 世博会风格各异的展会广场
图19-世博会网状遮阳体系
图20- 世博会各类遮阳设施
图21- 世博会高压与低压雾喷降温系统
图22- 世博会座椅系统
图23- 世博会室外直饮水系统
[注]
项目支撑:上海世博会(浦东园区)场地设计(国际竞标第一名中选方案)
上海世博会浦东临时展馆及配套设施项目景观设计(第一名中标)
主持主创:林选泉、刘月琴
项目获奖:2011年首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优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二等奖
2009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
2011年上海首届风景园林学会优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一等奖
2009年度上海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
2009年上海市建筑学会第三届建筑创作奖佳作奖
2010年度上海 优秀工程咨询一等奖
2008年第七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类一等奖
参考文献:
工程测量是一个工程能否成功实施的基础条件,也是各个建设项目的指路标,更是检测工程质量强有力的工具。水利工程和一般的项目工程相比,在施工放样方面的精准度尤其高,而这就需要工程的测量具有高度的精准度和可靠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相应质量。而大坝工程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相关的施工测量也是水利工程测量的关键环节,一旦出现细微的超标或是误差,都会导致工程的无法实施,也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和分析水利工程中大坝施工测量的重要性是有巨大的价值和意义的。
1 大坝工程施工的概况
一般的大坝施工工程目标都是水利工程,其大坝在水利工程中的主要用途是兼顾防洪、灌溉、开发水库等,同时也会发展水产养殖。旅游等项目。整个大坝的施工测量项目包括大坝、溢洪道、倒流泄洪洞以及坝后发电站这几方面。专家指出,它们每一个都是测量的重点和关键环节,哪一个出现误差,都会导致整个水利工程的瓦解。
2 如何进行大坝工程测量
(1)在进行系统的大坝施工测量之前首先要做好相应的施工准备工作。正规的大坝施工测量一般情况下是拟配3名专职的测量人员,其中包括2名工程师和1名助理。需要配备的专业仪器有:GTS711全站仪一套、TDTE型经纬仪一套、G32-2型水准仪2套。这些仪器都是很重要很昂贵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要小心谨慎,爱护有加。在各个项目的测量开始施工的前三天内,要把测试的方法、设备、人员等具体的相关情况书面呈报给监理人签字批准后才可以实施。
(2)设计测量控制网的复核手续也是重要的一步。在签订施工合同以后,由承包人对监理人所移交的基本信息-线、水准点、相应的书面资料进行复测与复核,并将复测与复核后的成果报给相应的监理人进行审批。
(3)接下来是有关于施工控制网的设置。以坝轴线和控制性断面上的相应的点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以用于大坝的施工测量控制网。并在大坝的两岸设置闭合水准路线,埋设半永久性点,作为高程测量的控制点,绘制相应的平面控制网图以及高程控制点平面位置图,将以上的结果报给监理人审批以后,作为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的相关数据及资料文献。
(4)具体的施工测量剖析
根据所设置的大坝施工控制网进行原地貌的地形测量和横断面地形的测量,段面桩号设计与设计桩号要保持基本的一致,如果遇到较为复杂或是特殊的地形,要在它们的断面每隔10米进行加密,在测量完毕后并把相应的测量记录结果以及详细的地形图交给监理人进行审核。审核过了,才能再进行接下来的检测。在大坝清理基本上完成后,要绘制1:500坝位的清晰地形图,计算清基工程量,再根据清基后大坝的位置地形图以及参照断面地形图,计算实际的填筑总工程量,同时进行地质编录,完成后送监理人进行进一步的审核。
根据施工的进度情况,控制各站台边的边线、轴线,比如清基线、填筑边线、细部结构的边线、以及轴线等等,还要对平面高程进行控制。在各单元工程开工前要把放样结果及时的交予监理人审核后,这个单元项目才能开工。在各个单元工程开工之前,完成后都要进行阶段性的进一步检测,并且进行计量和计算,并把测量记录情况和绘制的计算图纸交给监理人审核签字才可以。
在工程完工后,恢复所测设各施工控制网点,把测量的资料与计算的结果送至监理人审核签字,并以此作为工程完工后的数据记载。
2 大坝工程施工测量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1)项目法人的问题。很多的水利工程都是由国家投资建设的,政府是具体的投资人。也是由政府对项目的施工质量、工程监督、资金管理以及生产安全负责。在某些水利工程建设中,有些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实现形式基本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建管一体的模式,使居于建设管理核心的责任主体出现了难以有效监督和管理,使得项目法人责任难以落实,贯彻始终。招投标工作不够规范,违规操作,虚假招标或直接发包工程,导致低资质或无资质的设计、施工、监理队伍参与工程建设,从而进一步使得大坝工程在测量的过程中漏洞百出,最终导致项目工程不能如期进行。
(2)监理单位的问题。监理单位的主要作用就是检测和审核大坝测量施工的具体可行性,但是,某些时候,它也会存在自身的弊端。有些监理单位是按照国有企业的模式成立的,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会有产权不清晰的的问题,这对于大坝测量施工的进行会造成一定的问题,最严重的就是延误工期。再一个是监理单位的制度不健全,工作不规范,甚至有些单位的监理机制规章制度不明确,可操作性极差,滥用规划和监理职权,导致很多不可行的大坝施工测量合格,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巨大的损失。
(3)由于设备的缺失、故障以及测量团队的低效率、低工作能力等,也会造成大坝工程施工测量不能如期完成。
4 大坝工程施工测量中相关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
(1)有针对性的强制培训项目法人,使项目法人系统地学习有关的政策法规,特别是《合同法》、《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让他们能够做到公平,公正、负责的进行审核。
(2)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加强监管队伍的管理。要对工程的实施性进行严格的考核,对于不合格的工程要依法进行驳回。同时对于监理人也要提出严格的要求,建立监理人员持证上岗与注册制度,建立科学化、现代化监理管理体系,维护监理秩序、保证监理人员素质和工程监理质量,并要加大检查力度,对于不合格的监理人要坚决的淘汰。
(3)对于大坝测量工程的本身来说,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质量手册》来实行,工程实现结构制,组织一批技术强、管理水平高、服务态度好的施工队伍,明确管理目标,在施工的过程中遇到任何的问题,要实现统一协调、统一管理、统一指挥三大基本原则。
(4)在完成大坝工程测量的基础上要严格的保证施工的质量。从项目经理部到施工组,每一个施工人员都要做到层层把关,责任到人。从技术上保证工作的质量。
(5)最后,在具体的施工中要做到仔细谨慎,严格按照要求和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进行施工测量。
5 结语
本文结合大量的大坝工程测量施工实践,重点对大坝的测量过程、技术要点、出现的问题以及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相信可以为更多的大坝施工测量提供可靠、有价值的借鉴。
参考文献:
1.1现状概况
佛山市禅城区是工业发达地区,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种类较多,粉煤灰、炉渣和陶瓷废物是三类主要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2004年禅城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6.39×104t,综合利用率86.03%,目前佛山市还没有专门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中心,这给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管理和污染控制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在佛山市各工业行业中,电镀行业产生的危险废物最多,主要为电镀污泥。目前禅城区电镀污泥存在没有按危险废物规定的贮存、收集方法进行,不仅占用了土地,其重金属还对周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目前禅城区有46座垃圾收集站,普遍采用车厢式收集。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000t/d,人均垃圾产生量约为1.03kg/d。生活垃圾主要以居民和机关团体垃圾为主,其中居民生活垃圾占55%、厂企机关事业单位占19%、小工商户占6%、公共场所占20%。其次是来自工厂,占18%,保洁和食品垃圾分别占4%和8%;生活垃圾中的竹木、纸类、布织物、塑料、橡胶制品等可燃物含量较高。
1.2存在的问题
1.2.1工业废物治理率有待提高
对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来说,禅城区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最大的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其废物治理率有待提高,陶瓷废物是规划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同时应进一步加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管理和污染控制。危险废物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管理混乱,贮存、收集与运输尚无统一的规范,缺乏专业化的统一管理,偷运偷排危险废物和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和危险废物无证处置等时有发生。
1.2.2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难
由于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现状特点,造成建设有三难:选址难、建造难、还建难。目前规划区内的环境卫生设施现状为旧区较多,新区较少,布局不均匀,规划建设需进一步完善;由于环境卫生设施处置物存在脏、臭等特点,造成建设征地难,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用地难以落实;同时还存在着环境卫生专业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小区详细规划协调度不够、容易脱钩的问题。
1.2.3垃圾处理无害化率低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增加,城市垃圾量逐年剧增,但由于资金的限制,只好对部分垃圾进行简易填埋,特别是生活垃圾。目前生活垃圾收运过程中有时存在洒漏现象,需完善密闭化运输设施;居民对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意识不高,使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还未能全面展开。
2规划编制基本原则
2.1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环境卫生设施必须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实现基础设施资源的优化配置。
2.2分类收集、资源化利用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染控制技术政策》要求,垃圾处理必须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优先强调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分类收集既有利于垃圾的源头减量,又是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前提和基础。
2.3因地制宜,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环境卫生设施规划与建设主要以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表现形式,其经济效益融于城市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之中,因此,应因地制宜,使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3环境卫生基础设施规划
3.1垃圾产生量预测
根据《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的要求,垃圾转运站的位置和数量是根据垃圾日转运量确定的,垃圾日转运量的计算公式如下:Q=knq/1000式中:Q———转运站的日转运量(t/d)n———服务区域的实际人数q———服务区居民垃圾人均日产量(千克/人?天)k———垃圾量的气化系数,一般取1.3~1.4采用人均指标法预测规划区垃圾的产生量。通过预测,规划期末城市生活垃圾日产生量为2015t。2020年规划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取30%,规划区远期生活垃圾日清运量为1410.5t。
3.2设施布局
在居住区、商业文化大街、集贸市场、体育馆、大型公共绿地等场所附近及其他公众活动频繁处,应设置垃圾容器、公共厕所等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同时,由于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在运行过程中难以避免产生噪音和异味,建议规划用地时拟建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四周各增宽5m以上用地,设置绿化隔离带以改善环境。在新建、扩建的居住区或旧城改建的居住区设置垃圾收集站,并与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时投入使用。垃圾收集站设置在道路条件好、市政设施齐全且不影响市容景观的位置;收集站建设时应配套供水和排水管网,以减少收集站的运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鼓励居民实行垃圾分类,建立垃圾分类制度,提高废旧物品的再利用率,制定鼓励垃圾分类回收措施。建设垃圾转运站1处,占地面积5hm2;垃圾回收站1处,规模为500t/d,占地面积3000m2。
4主要对策
4.1科学编制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在现在的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应用比较广泛,与其他混凝土结构施工相比,大体积混凝土具有多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如体积大、结构厚实、混凝土用量达,要求一次性浇筑不留置施工缝,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求较高,养护质量要求较高等等。另外,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体积较大,内部的水化热很难快速排出,当温度大于25°时,就很有可能出现混凝土结构变形或出现裂缝的现象。另外,大体积混凝土对最小断面、内外温度和平面尺寸都有一定的要求,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例如若平面尺寸大于一定程度后,结构的温度应力就会超过混凝土的内部抗拉能力,也就更容易产生裂缝。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1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1.1.1混凝土振捣
对大体积的混凝土进行振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施工人员应在混凝土泵的每个浇筑带的前后进行安装振动棒,后面的振动棒主要是将上部的混凝土捣实,应安装在混凝土的卸料点;而前面的振动棒主要是确保下部的混凝土密实,应该安装在底排钢筋混凝土的坡脚处。而且,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的时间不宜太长,通常是保证混凝土的表面出现浮浆且不下沉就可以了。
1.1.2模板施工
在模板施工的前期,务必要做好模板设计的工作,要充分的考虑好浇筑混凝土时对模板的侧压作用,保证其模板的稳定性、强度、刚度等等,最终确保模板的最大侧压力能够支撑其混凝土的压力。
1.1.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在浇筑之前就必须要划分各个施工段,使得各个方面之间都能做好协调,且还要计算好时间,对混凝土进行连续的浇筑,才能在真正的意义上来保证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不出现施工缝或者冷接缝的现象。
(1) 在对地下室的顶板进行浇筑的时候,应充分的按照地下室超大型长无缝混凝土的施工方案进行浇筑,并对其进行2到3次的抹平、抹压,来有效地减少顶板的裂缝;
(2)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的2到3个小时之后,才能对其进行表面的一个处理,应该先用平模将混凝土的表面进行抹平,然后再利用木模来进行抹压,当混凝土收水之后,在对其进行第二次的抹面,最后再覆盖上塑料薄膜来进行养护;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之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裂缝的问题。大体积混凝土内出现的裂缝按深度的不同,可分为表面裂缝、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三种。其表面裂缝的危害性一般是较小的;而深层裂缝部分切断了结构的断面,会有一定的危害性;贯穿裂缝是由混凝土的表面裂缝发展成为深层裂缝,并最终形成贯穿裂缝。它切断了结构的断面,这可能会破坏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其危害性是比较严重的。其中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的三个方面:
2.1混凝土收缩
混凝土中有大约为 20%的水分都是水泥硬化过程中所必须的,而大约有 80%的水分要蒸发。多余的水分蒸发就会相应的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假如混凝土收缩之后,再处于水饱和的状态,还可以恢复其膨胀度并达到原有的体积。干湿的交替会引起混凝土体积的一个交替的变化,这对混凝土来说就很不利。
影响混凝土收缩,主要是养护条件、施工工艺、外加剂和掺合料的品种、混凝土配合比和水泥品种等等。
2.2外界气温变化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阶段,它的浇筑温度会随着外界气温变化也相应的会有所变化。尤其是在气温骤降的时候,这无疑会大大的增加内外层混凝土之间的气温差异,这对大体积混凝土来说相当的不利。温度应力是因其气温的差异而引起温度变形而造成的,换言之,就是温差越大,温度应力也就越大。与此同时,在高温的条件之下,大体积混凝土就不易散热,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大多是可以达到 60~65 ℃,且有较长的一个延续时间。因此,应该采取温度控制的措施,来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而引起的温度应力。
3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问题的预防措施
3.1优化棍凝土的配台比
在混凝土施工之前,就务必要严格按照原材料的性能来进行配合比设计,这样配出来的混凝土才能符合其建筑的标准。
膨胀剂的选择:膨胀剂的膨胀系数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膨胀效果,所以说,在其施工的过程之中,就要选择膨胀系数较低的膨胀剂,从而使得整个混凝土的膨胀系数也相应的比较低,进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例如,我们可以选择UEA混凝土的膨胀剂,不但可以减少水泥的用量,还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应力,从而减少裂缝的发生。
水泥的选择:大体积混凝土的是比较体积大的,水化热也比较集中,特别容易因其内外的温差而引起混凝土裂缝,因此,我们假如想要减少混凝土的温度裂缝,就应该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且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过程中,尽量少用水泥为宜,高磨细度矿渣粉就可以充分满足这种要求。
掺合料的选择:掺合料可以有效的降低水泥的水化热,且可以延缓发热时间,因此,在选择掺合料的时候,应选择水化热比较小、水化活性比较低的掺合料,进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升温速度,例如,粉煤灰等。但由于粉煤灰的抗拉强度低,对于抗裂要求较高的建筑来说,还是要尽量的少用。
3.2加强温度控制
3.2.1对混凝土的外表采取保温措施
混凝土在不适宜的温度之下,会很容易引起自身收缩的状况,所以说,对混凝土的外表进行保温,降低了因内外温差所引起的变化,也可以有效的防止混凝土发生裂缝。在有条件的情况之下,还可以在混凝土的表面来进行设置保湿层的工序,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混凝土就会有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
3.2.2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升温
因混凝土的水化热升温速度比较迅速,我们可以通过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升温来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比如通过添加减水剂、降低水泥用量、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等众多措施,来降低混凝土因水化热升温而导致裂缝的机率。
3.3提高抗裂性能
(1)添加剂的掺和。为了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自缩值,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弥补收缩混凝土,将混凝土的自缩性控制在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范围之内。因此,应该严格按照混凝土添加应用技术规范的标准来进行相关的弥补措施。有些规格比较高的,要经过实验的研究或者现场的检验才能投入使用。只有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才能保证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2)控制混凝土的土材料配比。在对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配比是有严格的规定的。不是随意就能配比,需要依据科学的手段来获得。在施工前,技术人员应该进行有关的现场试验,经过多方的对比和测试后才能确定哪一种配比是最合理的。这样制出来的混凝土才能满足施工的需要,保障混凝土结构的强化。同时在搅拌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程序进行施工,保证混凝土材料充分的融合。除此之外,在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还应该注意骨料的配置、骨料的种类、水灰比等,它们对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也是混凝土使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材料。
4.结语
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涉及诸多方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与措施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是一项综合技术,必须严格设计施工方案、选用科学的构造和符合标准的施工材料,并注意施工工程中的每一项施工技术,最大程度地避免裂缝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