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06-28 10:05: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地域文化的内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地域文化的内涵

篇1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160-01

湘西苗族舞蹈历史悠久,它来源于苗族人民的生活。在漫长的岁月中,苗族人民为了生存,在荒山野岭之中过着原始的农耕生活。在精神以及物质生活极度贫乏的情况下,苗族人民仍然对幸福生活充满了向往,在闲暇之余创造了属于自己民族的舞蹈艺术。这种舞蹈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一、巫文化与湘西苗族舞蹈

湘西苗族人信巫好巫是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他们拥有独特而体系完备的巫教文化。对湘西苗族的民间舞蹈追本溯源可以发现,其与巫在很久以前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苗族舞蹈是原始表情手段的表现形式,从诞生之初就与苗族人的劳动、战争、娱乐密不可分,随着它们的发展而发展。湘西文化之所以守成受动与当地贫困的经济环境是分不开的,而巫风盛行就是其突出表现。湘西苗族舞蹈的动作、神态甚至装饰都可以看到巫术行为的影子,此可谓“巫以歌舞为职,以乐神人者也。”可以说,湘西舞蹈与巫术的文化根源是一致的。在原始氏族社会里,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缺乏准确的认识,认为冥冥之中有神灵在主宰着一切。而人们又普遍希望遇事能够逢凶化吉、转危为安,于是开始求助于神灵,以歌舞作为娱神的手段,祈求神灵能够赐福人间,对自己加以庇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宗教性的歌舞聚会,这也是歌舞表演最原始的状态,对于促进原始艺术的发展及走向成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当时社会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于苗族舞蹈在苗族社会生活中渐趋物态化,一直到现在都与其社会习俗和糅合在一起。因此,难以从单个层面上来理解其中任何一种文化形态。有学者认为巫术是湘西苗族舞蹈的起源,这种看法虽然比较武断,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出巫术与苗族舞蹈确实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现实情况来看,苗族民间舞蹈仍然比较纯粹,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社会日趋功利化,苗族民间舞蹈会出现一定的变化。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在湘西苗族巫术包括了一切,这是与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分不开的。

二、耕猎文化与湘西苗族舞蹈

作为最早的农耕民族之一,苗族早期活动于中原地区以及长江中游,在这里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繁衍子孙,开创文化。作为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苗族舞蹈也就很自然的与他们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其在崇拜活动中具有浓厚的农耕色彩。湘西苗族舞蹈在表演内容方面就记录了其先祖的生产活动,质朴的再现了他们的社会生活画面。

农耕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农耕文化的繁荣,民间舞蹈也因此应运而生。最为直观的是在湘西苗族民间舞蹈中,民间祭祀活动、原始猎兽场面以及庆祝丰收等情景屡见不鲜,有的舞蹈内容还与兽类有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苗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历程来获知苗族农耕文化的原始形态。苗族民间舞蹈无论是类型还是动作都取材于与农业有关的日常活动,在这一时期,舞蹈风格也不再像原始舞蹈那样拙朴粗糙,而是渐趋华美和精致。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农耕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可以这么说,湘西民间舞蹈已经成为反映苗族先民原始生产生活的一面镜子。

苗族先民在远古时代的生活以渔猎为主,随着生产方式的逐渐演变,鱼猎活动在经济生活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这种风俗却得以世代相传。探究众多的鱼猎文化活动我们可以发现,猎神崇拜作为苗族人的原始信仰是在鱼猎生活中形成的。由此可知,鱼猎生产在苗族人早期的经济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农耕时代开始之后,鱼猎经济成为农耕生产的重要补充,而其相应的猎神崇拜习俗也沿袭下来。传说在围猎之前一般会有祭祀猎神的舞蹈,这种舞蹈就是苗族的木鼓舞。从表演形态上来看,苗族民间舞蹈具有线条粗犷、动作朴素的特点,同时也颇具野性。它来源于苗族先民原始的狩猎生活,反映了他们同自然作斗争的坚强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从表演的动作和情节来看,苗族民间舞蹈蕴含着丰富的原始鱼猎文化元素。

三、歌乐文化与湘西苗族舞蹈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苗族民间舞蹈也在不停的发展和进步。苗族舞蹈在应用方面不再局限于宗教祭祀活动,在各种传统节日、婚丧嫁娶以及日常交往中也都能看到苗族舞蹈的表演,逐渐成为苗族人民交流情感、表达欢乐的群众性舞蹈。

苗族民歌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战国时期,屈原的《楚辞》就反映和表现了苗族先祖灿烂丰富且充满神秘气息的民歌文化。由此可知,民歌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对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苗族先民有崇巫信鬼的文化传统,他们好歌好舞,有声有色的表现了巫歌傩舞的艺术形式和特点。随着历史的进一步发展。苗族人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不仅在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上独具特色,而且还成功的将舞蹈和歌乐糅合在一起,形成了歌、舞相得益彰的歌乐文化。它主要分为祭祀仪式和娱乐两方面的内容。

苗族的歌乐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它还是一种文化载体。作为苗族人民最为古老的艺术形式,它将歌乐与舞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湘西苗族地区,尤其是群体场合,常常是歌舞相伴,唱和相继,很容易形成热烈的气氛。

四、战争与湘西苗族舞蹈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中,战争始终如影随形,战争已经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给苗族人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从上古时代开始,苗族舞蹈就反映了各种各样的战争场面,以武舞为主,文武糅杂是苗族传统舞蹈的重要特点。苗族部落经历了从远古时期到明清之际的无数次战争,在战争历史环境中产生的苗族社会文化,必然与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舞蹈文化也是如此。如“猴儿鼓”活动据说就起源于部落战争时期,苗族先民用鼓声来鼓舞士气,激励苗族勇士们奋勇杀敌。从这方面来看,苗族武舞以一种艺术表现的形式对古代战争进行了叙述,从其动作姿态上来看具有很明显的操练以及征战性质。

五、生、死与湘西苗族舞蹈

生死观是人类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不同的生死观价值评价也不一样,湘西苗族人的生死观可以从“踩鼓舞”上得到充分体现。苗族人民主要生活在高山地区,平常爬坡上坎上山下山时,从他们的身体姿态、步调可以看出他们有一整套比较协调的习惯动作。谙熟苗族人生活规律和习惯的人不难发现,他们的行走特征隐含着“踩鼓”的韵律。一定的文化特征和习惯都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苗族人的这种行走韵律也有其深厚的文化根源,是民族特征的自然流露。

不同民族对丧葬有不同的理解,在丧葬方式、丧葬价值观上也存在区别。苗族在近代以来倡导土葬和洞葬,在停棺期间一般都要绕棺而舞,以“踏歌”、“闹尸”的简练方式表达一种长寿、吉祥的人生态度和境界。这种强有力的生命节奏能够激荡人的心灵,也表达了人类共有的心理倾向。

六、总结

综上所述,湘西苗族舞蹈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和文化性,它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同时,湘西苗族舞蹈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舞蹈与音乐艺术的完美结合,是社会历史与人类情感的表现手段,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以及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篇2

1.《平凡的世界》的简介

《平凡的世界》是我国著名当代作家路遥在1991年创作的杰出作品,这一部作品一经发表就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后来荣获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这部长篇小说从内容上来说,主要讲述的是从1975年到1985年这十年间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小说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主人公,以整个社会的历史变迁、人们思想变化为小说背景,通过描述陕北黄土高原双水村孙、田、金三家命运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成功塑造了主人公两兄弟以为了生活默默承受苦难,坚持拼搏、自信追求的顽强品质,尤其是他们兄弟不甘被命运压垮,积极发掘生命的价值,自强不息的可贵精神[2]。

2.陕北地域文化的特征及形成原因

2.1陕北地域文化的特征

在地理分布上,陕北地区它既不属于华北,也不属于西北,他有他自己独特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特征,形成了他独特的文化地域特征。陕北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我国缤纷多彩的文化组成内涵方面来看,陕北文化也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内容,包括历史古迹、历史人物、文学艺术、方言民俗、陕北民歌等等,这些都是我国陕北人民历史活动和精神活动的重要积累,代表着他们几千年来的人文风貌。总而言之,我们在探究陕北地域文化时,既要探究他们同我国其他地区一样的地域文化特征,也要深入体会其独特的地域色彩。

2.2陕北地域文化的多元性

上文我们提到,陕北文化是有其自身独特性和相对独立性的文化组成部分,从历史上来说,它是由几种不同民族文化经过不断的交流融合形成的,主要是中原的农耕文明和北方的游牧民族的文化的交融。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陕北文化的形成是不断交流融合继而走向和谐的过程,它是对民族多文化的统一体。可以说,多元性和融合性是陕北地域文化的一个独具特色又非常重要的特征。另一方面,由于陕北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直接影响了当地农民生活及生产的独特性。由于居于黄土高原,当地农民与外面的世界交流较少,他们的文化传承主要依靠的就是手耳相传,传承的方式和内容都比较简单,长期下来,传承的手艺和技术也就不断地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了[3]。

2.3陕北地域文化的古老性

在陕北黄土高原之上,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及交通的闭塞,人们与外面城市的沟通交流极少,这虽然导致了这个地区的落后,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更好地保护了这里的传统文化艺术免受现代城市的摧毁,保留了最原始最质朴的原始文化,包括一些物质类的文化古迹,淳朴的民风民俗以及在陕北最著名的民歌。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历史的痕迹。历史上的秦皇汉武在这里开辟雨道、修葺长城,北御匈奴,曾经形成了璀璨亮丽的秦汉文化;在明朝之后,由于地理运动以及陕北地区独特的气候环境,导致这里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形成了今天闭塞的陕北的地区[4]。

2.4陕北地域文化的开放性

陕北地域虽然由于地理位置和外面的人文交流较少,但也并不是毫无交流。历史上几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垦荒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陕北地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陕北地域文化的开放和兼收并蓄的特征。以陕北民歌为例是最恰当不过的了。陕北民歌其实早期是吸收了不少与之相邻地区的民歌特色的,不仅是相邻地区的民歌,还包括他们的一些民间文学,有的也被智慧的陕北人们拿过来编成了民歌,丰富了其本身的内涵和形式。具体来说,陕北民歌中的很多主要都是吸收了临近山西民歌、宁夏民歌以及内蒙古民歌的腔调。比如,现如今流传较广的陕北民歌中的“榆林小曲”,这首曲子本就不是陕北人们创作的,而是在明末清初时期由江南传入榆林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陕北人们以及陕北文化的开放性。

2.5陕北地域文化形成的原因

2.5.1历经数朝代古老文化的积淀

在陕北地区这块中国黄土地上,他们始终保存着最淳朴最干净的民族文化,由于是进入到陕北地区尤其是人们生活的内部,更能深深的感受到传统气息的浓厚。在陕北农民的家庭中,不管节日庆祝还是流传下来的风俗庆祝,到处都体现着文化的力量。具体来说,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身处黄土高原上,陕北人们长期以来都很少进入城市,更不要说和城市的人们进行交流了,因此外面的流行文化也基本进入不了这里;另一方面,由于黄土高原独特的环境气候和土壤气候,生活在外面大都市的人们也很少来到这里,不仅因为他们适应不了这里的生活,他们过习惯了外面灯红酒绿的生活也过不了每天没有网络没有手机的日子,因此,留在这里的还是那些一直在这里的陕北人们,他们像守护者一般一直保守着这片纯净的土地。

2.5.2经历了多种文化的融合交流

上文我们分析过陕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之上,与甘肃、宁夏、内蒙古和山西等省份接壤,自古以来,就经历了秦汉、隋唐、明清等朝代的洗礼和丰富。总体来说,自古至今,陕北地区一直都是我国各民族文化碰撞和融合的重要地区。尤其是经历过历史上几次人口变迁之后,陕北地区各方面都经历了相互征战和相互融合。在文化方面也经历了重新的组合和碰撞,使得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这一过程中,许多不同的文化融入到汉族文化中,不仅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汉化,也进一步丰富了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加速了中华文化的大融合,为当今陕北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陕北地域文化在《平凡的世界》中的表现

3.1陕北风俗在《平凡的世界》中的具体体现

陕北地区是我国关中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陕北地域文化是我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民族相结合并经历不断地融合形成的。几百年来,这里经历了民族的征战与融合,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独特民俗风俗。尼日利亚伊博族小说家齐诺瓦・阿切比曾说过:“没人能了解他所不熟悉的语言背后的文化。”用这话来形容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再适合不过的了。通过路遥在小说中的描述,我们深入了解到了陕北独特的民俗文化。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俗语曾说,“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历史。”将这句话用到陕北人身上是非常恰当的。长期以来,陕北人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着装方式:冬天穿棉袄或者皮袄,夏天穿土布衣褂,头上经常蒙白羊肚手巾,腰上系着红裤带。这样的装扮在电视上我们是经常能看到的,能体会到也是很容易的。具体到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样的描述:“少平索性把他那卷破烂铺盖也送给了‘萝卜花’――可怜的‘老萝’就一领老羊皮袄伴随他度夏过冬,连个被褥也没有。”通过这样的描述,我们在一次深深体会到陕北民俗尤其是陕北着装风俗的独特性[5]。

除了《平凡的世界》中对服饰着装特殊性的描述,路遥在小说中还多出描写了陕北的窑洞。众所周知,窑洞是陕北地区尤其是黄土高原上最常见的民居形式。在许多电视电影中,我们都能看到这一标识性的建筑,它的存在彰显着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特色。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有这样的表述:“秀莲听他说完,在被窝里抬起半个光身子,高兴地说,‘如果能赚这么大一笔钱,那咱们不光能打土窑,就是硬箍几孔石窑洞也够了!”。从这段话的描述中,我们深深地能够体会到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对窑洞的向往和追求,在他们看来,窑洞是家的象征,有了钱他们第一件事就是要打窑洞,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窑洞在陕北人们的头脑中是理想的一部分,体现了窑洞在当地的重要性,同时也向我们彰显了其在一定程度上的文化独特性。

3.2陕北方言在《平凡的世界》中的具体体现

由于我国是经过五千年的文化融合和民族融合形成的,是历经56个民俗的不断汉化形成的。在汉化的过程中,有些比较容易汉化的在融合的过程中实现了统一,但有些语言由于地理位置的闭塞性,实现汉化的过程比较缓慢,从而形成了当前我国各种各样的方言。总的来说,其实方言也是我国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地域文化融合的重要对象。路遥出生在陕北,一生的大半时间也基本都呆在陕北地区,因此他的语言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方言词汇。在《平凡的世界》小说中,也到处体现着作者的方言文化:“秀莲给他换了‘见人衣裳’,又烧了半锅热水,让他把满头的土垢洗干净……”“常有林是上门女婿,就是丈人有心帮扶他们,‘挑担’会不会从中作梗?”“他要利用中午别人睡觉的时间来营务自己的庄稼。”在路遥笔下塑造出来的每一个人物都鲜活的运用着地道的陕北方言,充分地符合其所塑造的人物个性,同时也进一步地表达了人物的真实和淳朴。

3.3陕北民歌在《平凡的世界》中的具体体现

陕北民歌当前在我国已经成为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陕北人们在生活中为了表达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而随机创作的歌曲,虽然是随机创作,但其流传和被唱的频率确实极高的。纵观大部分的陕北民歌,我们从其具体歌词中大致可以了解到整个陕北历史的发展,因为他们的歌词基本都是实际生活的映射,通俗易懂,通过情感的抒发表达对当前生活的感悟,引起大家的共鸣。在《平凡的世界》这一小说中,作者大致引用了不下数十处的的陕北民歌,通过对这些民歌的引用,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作者情感的表达。以《平凡的世界》中的一首《冻冰歌》为例,这首歌在小说中先后出现了五次之多,通过反复的阅读,读者最后甚至会产生这首歌是小说内容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感觉,在这里,作者运用民歌的作用就达到了。小说中当润叶和和孙少安一起到县城外散步这一场景出现时,山野里传来了一阵女孩子唱的信天游:

正月里冻冰立春消,

二月里鱼儿水上漂,

水呀上漂来想起我的哥!

想起我的哥哥,

想起我的哥哥,

想起我的哥哥呀你等一等我……

小说在这里加入陕北民歌,作者通过民歌的加入强调当时润叶的心情,既淡化了故事的情节,又加强了诗情化的描述,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得到语言描述所达不到的意境。

4.结语

作品是作者在人生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展示。正文中我们提到了路遥出生在陕北,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也都生活在陕北,他对这里有着深厚的他人无法体会到的感情,这种感情深厚到就算在他的小说中我们也能时刻体会到,这里到处闪现着陕北的民俗风情、陕北的民歌、陕北的方言等等。这篇文章对《平凡的世界》中陕北地域文化的深度探究,进一步向我们展示了路遥对这片陕北土地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陕北人们的赞美。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郭亚明.论路遥创作中的地域文化色彩[J]. 阴山学刊. 2004.5(17)

[2]秦客.路遥与陕北文化[J]. 延安文学. 2013(2)

篇3

一、辽海文化与辽河文化

2004年10月,辽宁省历史学会等单位在大连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上,对于“辽海”一词的概念,学者们大多赞同以其作为“辽河流域黄渤海以北广大地区”的代表性的区域文化符号。④此即辽海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上,顾奎相、陈涴、董守义、王绵厚在辽海文化的地理范围上的观点接近,都认为应包括东北全部。⑤2005年,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陈涴老师从地理、历史、文化三方面对“辽海”作为文化符号的合理性进行了考察,认为用地理、历史、文化三要素来阐释“辽海”文化符号,认为其作为东北地域文化符号是有道理的。⑥但是,其目的在于,用“辽海”作为东北地域文化符号,而不仅仅是辽宁地域文化符号。2006年,她又对“辽海”文化符号的地理范围进行了缩略化处理,认为应以“辽海”冠名辽宁地域文化,其依据有三:第一,“辽海”能涵盖辽宁地域历代界域范围。第二,“辽海”从古至今都是社会公认的辽宁地域称谓。第三,“辽海”能彰显辽宁文化源远流长之深厚底蕴。2008年,陈涴对辽海文化的广义和狭义地理范围做了界定。对辽海文化广义的地理范围的界定,她认为“应涵盖渤海、黄海以北之整个东北区域”①。对辽海文化狭义的地理范围的界定,她认为“今山海关以东,至渤海、黄海间的空间范围”。2009年,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田广林老师对早期的辽海地区做了阐述,认为“主要是指东汉时期公孙瓒据以起家的多民族错居杂处的辽西郡和置于辽东郡西部的辽东属国一带,地当今滦河中下游的河北东北部至辽宁中西部和内蒙古东南部一带”②。2010年,王禹浪、王文轶对辽海文化的范围四至做了界定,认为“其东到日本海,南到黄、渤二海,西临大凌河,北达吉林市至农安县一线”③。“辽河文化”是辽宁地域文化的主干文化。其理由,主要有四:“辽代”、“辽宁”均因辽河得名。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辽河流域古文明是辽河文化最重要的历史与地理的支撑点。“辽河文化”是全省辖域内的主流大系。从历史上看,海洋文化直接关联着海洋经济的发展,甚至同样存在发源于福建等东南沿海的妈祖文化的传承轨迹。但是就历史地理常识而言,古代所谓的“辽海”是泛指辽河以东地区或渤海的辽东湾。同时,在近代,“辽海”曾经是东三省的旧称,已成惯例。因而,若人为地重新将之硬性地缩小范围,界定为辽宁地域文化的标志,似乎未免欠妥。辽宁实施建设“海上辽宁”战略和建设“五点一线”对外开放战略。在此大势面前,确认或选择辽宁地域文化的标志性称谓,则需与时俱进有所创新,既关注“河”文化,也要观照到“海”文化,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抛开基于历史问题的学术争论,面对这个现实,把辽宁地域文化的主体标志确认或选择为“辽海文化”这种表述,似乎也有其特定的理据,也说得通如果能够“约定俗成”,获得广泛的认同,也未尝不可。④综合以上各种论述,我们可以得知历史上的“辽海”一词包含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渤海辽东湾。另一是指辽河以东沿海地区,即“辽东”。金毓黻先生通过对大量史料的考证,在《静晤室日记》中得出结论,说明整个东北,即山海关以东地区均可称为“辽东”,即“辽海”。历史上的“辽海”不仅疆域广大,且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从传说到历史,从实物到文字记载,线索清晰,内涵丰富。称辽宁文化为“辽海文化”,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大“辽海”的外延。这是一种历史事实,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符号。⑤

二、辽海文化的特点

对辽海文化的特点,学术界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但多是就其中某一方面概括性论述,缺乏分阶段、历时性的动态分析。其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大方面:(一)辽海文化的早发性。董守义、马天东认为“辽河流域的文化具有明显的早发性”⑥。陈汉洲和王天平等在其论述中也有所阐述。(二)辽海文化的创新性。董守义、马天东认为,“辽河流域的文化具有卓越的独创性”。王天平认为,辽河文化具有“卓越的独创性”⑦。顾奎相把辽海文化的特点表述为“率先起步的原创性”⑧。(三)辽海文化的与时俱进的特点。董守义、马天东认为“辽河流域的文化具有不断的赶超性”。王天平认为辽海文化具有“一贯的创新性”。刘芙君认为辽河流域文化具有“与时俱进”⑨的特点。(四)辽海文化的多元性。白长青把辽宁地域文化的多元性特点表述为“复合型的民族文化特色”⑩张志强的观点是“多元一体”和“不同民族形式和风格的混合交融”輯訛輥,叶立群的观点是“多民族文化的聚合”、“不同经济类型中的文化碰撞和交融”輰訛輥。张亚冰的观点是“多民族的融合、外来因子的浸入,从而形成了东北地域文化多元碰撞与交融的特征。”輱訛輥黄松筠的观点是“多民族文化聚合的构成方式、多元文化类型共处的并存方式、民族文化融合中的开放性与兼容性”輲訛輥孙玉景的观点是“融合与杂糅1.四大族系文化的融合2.三大地域文化的融合”輳訛輥。(五)辽海文化的再生性。叶立群的观点是“多种社会文化类型的重叠更替”輴訛輥董守义认为是“非持续发展”,“反复地从头再来”輵訛輥,表现为再生性。董守义、马天东认为,“辽河流域的文化具有频繁的更替性”輶訛輥。

作者:刘春福 单位:营口理工学院

篇4

序言

历史上,汉语形成了多样、复杂的方言。陕西北部,即长城以南,黄河以西,子午岭以东,桥山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延安、榆林两个地级市,通行着陕北方言。陕北方言词语是指陕北方言中的词和熟语的总和,是陕北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学者李光庭说:“言语不同,系乎水土,亦由习俗……”可见一定的语言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地方习俗、传统观念等直接相关。陕北方言词语中有大量的地名词语,这些词语往往反映了当地的地理面貌、历史演变和人们的心理愿望。本文主要探讨陕北方言地名词语所反映的区域地貌特征和所积淀的陕北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一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的区域特征

人活在特定空间中,就不能不与反映空间地理位置的地名词语打交道。陕北方言词语中,地名的词语相当活跃,成为当地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词语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专名加通名。通名部分的词语大多反映了当地自然地理地貌特征,而专名部分则反映了当地物产特点。

1 陕北方言词语反映陕北地理特征

陕北在地理上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在地貌上表现为沟壑纵横,峁梁相接,沟峁交错的特点。陕北人在给地理实体起名时多以“沟”、“墕”、“岔”、“崖”、“畔”作为通名。反观之,这些通名记录反映了陕北沟壑峁梁众多的区域地理地貌特征。

沟:山沟,地面低洼地带。陕北沟壑众多,以“沟”命名的地名词语也很多,如子洲的宋家沟、曹家沟等。

含:两山相连处,俗称“含”的地名主要集中于榆林地区。如子洲有米家、佟家,府谷有王家。

岔:道路分岔的地方。以此为名的有:绥德的霍家岔、清涧的岳家岔、子长的青阳岔等。

崖(陕北方言读nai):山边陡峭处。带有“崖”的地名有:神木的花石崖,绥德的李家崖等。

畔:黄土山体的旁边或附近。住在土山侧的地方多以畔命名。如子洲的杜家畔,靖边的张家畔等。石山或石卯梁旁边的地方则称为石畔。神木有雷石畔,子洲有马家石畔、侯家石畔等。

峁:顶部浑源、斜坡较陡的黄土丘陵。以“峁”为名的地名象神木的沙峁,子洲的拓家峁等。

梁:山体中间隆起的地方。以“梁”为名的地名如子洲的温家梁、榆阳区的李家梁等。

圪崂:山间避风处,以其命名的地方也有不少。子洲有周家圪崂,洛川有王家圪崂、史家圪崂。

圪凸(陕北方言读du, 上声):山间突出处。采用“圪凸”做地名的如清涧的师家圪凸,吴堡的樊家圪凸等。

崾岘:山上或平川地势险要地段。崾岘也写作崾险。如榆林的孙克崾岘、安塞的佛道崾岘等。

坪:黄土丘陵或山区中的平地。绥德有枣林坪、子洲有苗家坪等。

咀:大自然形成的三面环沟的地方或村庄。绥德有鱼家咀、安家咀。清涧有石咀驿镇。

其实上述地名不为陕北所独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不过,由于受到陕北区域地理地貌的影响,这种情况在陕北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在观看陕北地图时会强烈感受到这一点。

2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反映当地的物产

地名不仅是当地地形、地貌的形象再现,同时通过地名也反映了当地区域物产特点。

榆林因其多种榆树而得名。类似的还有安塞的榆树湾、志丹的榆树窑子、横山的榆树峁等。

佳县(原名葭县)因县境内有一条葭芦川,葭芦丛生得名(古人把苇芽叫葭,未出穗的叫芦,长成后的叫苇)。府谷有野芦沟。

米脂,因境内有米脂水而得名。米脂水,又名流金河,此地水土肥沃,盛产小米,质醇味美。史书上说米脂水“沃壤空粟,米质如脂”,因而在宋代首建米脂寨。

甘泉县名最早始于唐代,以县南谷崖有泉水“飞流激下,甘甜美味,隋炀帝游山时曾汲取”而得名。

陕北各地都有枣树种植,因此以枣林、枣树命名的地名也很多,如绥德有枣林坪、绥德的枣树湾、安塞有枣树台,志丹有枣林坡。

其他植物在陕北也多有栽种,如柳树、槐树,梨树、桑树、柏树、桃树、海红等。以此命名的如:安塞有柳林镇、柳湾,榆林有红柳沟镇,定边有柳树梁、红柳沟;安塞有槐树庄,志丹槐树台,子洲有槐树岔;安塞有梨树沟;府谷有圪针塔;府谷有桑林坪、桑园梁;府谷有柏树峁;绥德有桃树峁;府谷有海红梁等。

在陕北各地反映动物的地名不多。陕北各地有雉鸡,这在地名中有反映,如定边的金鸡湾、金鸡滩,这里的金鸡疑为雉鸡的方言改称,另外如榆林有野鸡河等。

榆林的上盐湾、下盐湾,也因其盛产盐而得名。此外从靖边:宁条梁镇、黄蒿界乡、席麻湾乡,清涧的石盘乡等地名都可了解当地的物产特点。

二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的文化内涵

1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反映古代民族接触

陕北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地。历代王朝为了争夺陕北这块地区,长期频繁进行拉锯战。战争之后,陕北汉民族人民与匈奴、鲜卑、突厥、党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人民融合杂居、交流交往,这些为陕北文化注入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

在古代,陕北曾是少数民族活动的舞台。宜川县有库涡川、延安有库利川、延长有渭牙川,便是匈奴语“库涡、库利、渭牙”,加汉语通名“川(chuan,按陕北方言读上声)”命名的。

陕北榆林、神木、府谷等地区接近内蒙,地名命名多受蒙语影响。这些地名多分布于靠近内蒙古的村庄。此外,还有蒙语地名加汉语方位词或通名形成的地名,如神木的大保当(灌木丛草滩)、中鸡等,这些地名,充分反映了历史上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相处,互相学习,相互交流的民族融合局面。

伙盘指清代农民租种蒙旗土地的地方,也作“火盘”,因而也有以此命村名的。榆林有白家伙场、郭家伙场,神木有铁匠伙盘、杨伙盘,这些地名反映了汉蒙交往的史实。

另外,还有一些受其他少数民族姓氏影响的地名。如与历史上北魏时期的鲜卑族活动有关的乞佛(洛川县朱牛乡有上乞佛村、下乞佛村)等。历史虽已远去,但地名这一活化石却镌刻了民族融合的情景并把它顽强地保留到今天。

2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反映陕北古代军事

在我国历史上,整个西周阶段,陕北地区基本上是被猃狁占据着,秦汉时期陕北属上郡所辖,而上郡在当时的军事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东汉末年,陕北则为匈奴等族占据,隋唐时代,陕北曾是突厥部族活动的地区。宋金元明时期,陕北是国家的军事要冲,边防重镇,历代王朝为了这块地区,曾付出了很大代价。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在长城沿线设置榆林卫,筑“边墙”,设城堡,从含有“铺,驿”、“墙、城、堡”的陕北方言地名词语中则可以看出古代在军事防御方面的布局。

宋时为防御突厥、西夏,在沿边地带择冲要处建立一系列城、寨、营、堡组成的防御体系,含有“墙、城、堡、寨”的地名,可以追溯到宋代。地名中的“墙”即指长城。含有“城”的地名,由于时代的原因,有的城址已废,但其轮廓仍然清晰,成为陕北的名胜古迹。如统万城(靖边),又名“白城子”,曾是东晋时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的都城;杨家城(神木),即古麟州城,为古代边塞著名的军事堡垒。陕北地名中有铁边城,五谷城(吴旗)、朱官寨(佳县),新寨(吴起),太和寨(神木),张家寨(子洲),高家堡、栏杆堡(神木),响水堡(宜川)、安边堡(定边)、解家堡(神木)、榆河堡、龙州堡、归德堡、双山堡(榆林)、波罗堡(横山)等,这些地名有些是宋代设立的。从这些地名,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布局设置。

3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反映官民追求和平安宁的心理和宗教信仰

词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词语的使用和演变可以映射出陕北人民的文化心理。陕北地名词语突出反映了历代当地居民祈求安宁的心理,反映了他们的宗教信仰。

陕北地名词语反映官民渴望“安宁,安定”的愿望。陕北方言地名中的含有“安”“宁”“绥”等词语集中反映了厌恶战争,祈求安宁的心理。如延安、安塞、保安、安定、安边、顺宁、抚宁、安民(延川)、定边、靖边、绥德等。

类似这种借地名词语表达人们美好愿望的,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如陕北地名中的吉利坪、丰富庄等,都是用含有吉祥如意的词语表达美好心愿。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中还渗透有错综复杂的宗教信仰,至今遗留下的佛教、道教有关的地名即是有力的证据。如黄龙小寺庄,因宋时佛教寺院圣寿寺而得名;延安市的石佛沟村,因村口石崖有佛窟而得名。此外还有神树塔、神树沟(神木)、龙王庙(府谷)、长官庙(吴旗)、老爷庙(定边)等,这些词语则与陕北当地的错综复杂的民间信仰有很大的关系。

4 陕北方言词语反映陕北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陕北大部分地区地处山区,其独特的地理风貌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蕴藏于古老的陕北方言词语中。由于自然条件差,又多受干旱、风沙、盐碱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人们的房屋多建于山边或山间避风处,生活异常艰苦,习惯称劳动为“受苦”,把庄稼人称做“受苦人”。如绥德的碌碡峁,安塞的镰刀湾等将古老的传统农具蕴涵于地名中,反映了生活在陕北黄土地的人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像延安的韩家窑子、任家窑子等以“×窑子”命名的地名在陕北很常见,从中可看出某地最初入住的居民的情况,以及人们居住以窑洞为主,居住地比较固定的生活特点。

5 陕北方言词语反映陕北人聚族而居的生活习俗

“×家”格式的地名词语在陕北各地普遍存在。如清涧的李家坪,绥德的李家崖,子洲的汪家崖、杜家畔、马家石畔、苗家坪、周家圪崂,靖边的张家畔、拓家峁,米脂的井家畔,清涧的郝家畔,府谷的苏家畔,横山的王家峁,榆阳区的李家梁,清涧的李家坪,洛川的王家圪崂,等等。

中国人自古就重宗族,重血缘,有亲属或宗族关系的人往往聚族而居,繁衍生息。以宗族的姓氏作专名,加上反映该村落地理特点通名的地名全国各地都有。陕北,地理条件差,自然条件恶劣,加之地广人稀,社会经济十分落后,这就需要同宗族的人互相照应,共同应对各种困难。所以,在陕北各地,象李家坪这样的地名非常多。作为语言,类似的地名强化了陕北人的地缘关系,陕北同族或同村或同地域的人特别抱团,老乡观念非常浓厚。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的移迁,聚居在一起的人未必都有宗族或血缘关系了,居住习俗也发生了变化,但地名词语却顽强地存在下来,从而把祖先们聚族而居的生活习俗记录下来,流传了下来。

三 结语

方言地名词语作为社会生活以及人文环境物化的代号,具有相对稳定性,通过探索方言地名词语,从中可以揭示内涵丰富的、独特的地域文化。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与陕北地域文化二者关系密切。一方面,陕北方言词语反映着陕北地域文化,透过它可以了解本地域种种文化现象,包括历史交往、地理环境、生活生产习俗、宗法观念、思维方式等。另一方面,陕北文化对陕北方言词语的形成、运用和发展演变有着深刻的影响。比如陕北的榆林明清之际作为边塞,是流放犯人的地方。所以榆林城里的老年人骂人:看你哪个囚犯脑袋。别的地方的人则很少有这种骂人法。总之,研究陕北方言词语与陕北地域文化的关系,可以使我们深刻领会语言和文化是如何共生共存的。

注:本文是陕西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7JK158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育林:《陕北人学习普通话教程》,1993年。

[2]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出版社,2004年。

[3] 吕廷文:《浅议陕北地名与陕北古代文化》,《延安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篇5

今年流行一句网络用语:“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我认为高三学生到了后期一定要做到“低调奢华有内涵”。

一、低调,即行事低调

明确目标后就要努力,坚持本心,平静收获。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挫折、耐得住胜利。“谦受益,满招损”。孔子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低调能让人进步,凡是经常能积极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的学生提分就很快。

二、奢华,即精神的奢华

1.俭朴

生活奢华的反义词是俭朴。为的是把更多精力用在学习上,不要因为太多的物质享受而影响自己的已定计划,吃穿用度太大,不利于人的健康发展。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对于个人、民族的发展都有好处。提倡节俭,说明了我们强调精神的奢华,而不一味地追求物质享受。

2.坚持

精神的奢华贵在坚持。持之以恒这是一个人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荀子《劝学》中有很多事例,要求我们锲而不舍,古人勤学持之以恒的故事不胜枚举。

3.精准

奢华体现在学习和积累方面的宽广。精准可谓之学业和阅读上的奢华,“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古人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概括地说就是书中有钱、有权、有美女,这样说显得有些俗气,但书读多了,的确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个“华”就是气质的高贵与华彩,品质的优雅和美好。

重视精神追求,正如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也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志,贤哉,回也!”如果真能节俭,坚持做到对学习内容的准确掌握与表达,那该是多么理想的状态。

三、有内涵,即做人修业有成效

篇6

首先,摄影机每时每刻紧跟主要角色,失去了自己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在影片中,摄影机是被一个当事者哈德操控。他被罗伯的弟弟杰森临时找来做聚会的记录者,但他却本无意于此,只是由于自己心仪的女生也会过来,所以他才接手这个工作。哈德很本分,他忠实地记录聚会上形形的人,尽心尽力。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当事件发生后,哈德依然本本分分地做着自己记录者的工作,而全不理会自己和家人的安危,依然忠实地记录,如果将此放在现实逻辑中来考虑,难免有些不近人情了。此时的哈德,已然成了创作层面上的摄影师,他完全是在以人物为中心表现事件、表现人物命运,此时,我们分明感觉到了创作者的存在。 

其次,所用元素的适时出现,都违反了现实事件的复杂性,体现出强烈的主观编排效果。影片中所有的中心事件都是在摄影机下发生的,两者的结合所造就的只能是创作痕迹的流露。这样一来,影片在真实记录的外表之下,暴露出了创作人员的精巧安排。 

二、旁观式的间接观赏变成参与式的直接体验 

在传统电影中,我们总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出现,始终保持一种旁观者的心理进行观赏。这有观众与银幕之间的距离的原因,当然也有摄影机的原因。在以往电影中,摄影机始终是以事件的记录者理性存在着,它总是居于事件之外,以调度者的姿态对镜头前的事件进行安排。尽管也有画外空间等表现手段的运用,但我们总会觉得事件的展现就是拘于银幕的“画框”之中。 

而在《苜蓿地》中,并不是事件在镜头之前,而是镜头在事件之中。摄影机成了事件过程中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它变成了事件参与者的“眼睛”,镜头展现的就是“眼睛”看到的。“眼睛”的背后除了剧中的角色人物哈德之外,更多的当然是观影的群众。通过这种形式的达成,观众一下子由局外人变成了当事者,观众不再像以往的电影中那样舒舒服服地坐在座位置上,一边吃东西喝饮料,一边观赏影片,流露着旁观者清的娱乐心理,而是成了事件的参与者,仿佛摄影机就是他们的眼睛,正经历这场事件。摄影机展现的是“眼睛”看到的,而摄影机没展现的,也不像以往的电影中那样不存在,在人们心理印象中,整个事件是一个宏大的场面,“眼睛”融入了整个事件之中,正随着事件记录它能记录的。由此,《苜蓿地》将以往旁观式的间接观赏变成了参与式的直接体验。在这种参与式的形式中,剧中人物哈德隐藏在了“眼睛”之后,却出现在了观众之中。观众就随着哈德一起经历这次灾难事件。 

三、文化层面上的英雄主义没落 

一部好的电影总是在叙述故事的时候承载着创作者的意图,也就是思想内涵,它不可能仅仅作为娱乐的工具来供人们取乐。虽然,在电影早期出现过美国梅里埃的魔术影片,在中国也出现过张石川“处处唯兴趣是尚”的观念。[1]但是,电影最终还是回归到“文以载道”的正途。 

《苜蓿地》虽是一部很明显的商业影片,帅哥、美女、怪兽、军队、灾难、拯救等等,无不透露着浓重的商业意味,成为深深地吸引观众的元素。但是,作为商业影片的《苜蓿地》,并不排斥艺术元素,更不排斥思想内涵的表达。 

篇7

关键词 经营文化 人才文化 管理文化 安全文化 现场文化

一、推进“五大文化”落地,“小”载体发挥“大”作用

1.经营文化从“服务”入手:把推销技术转向满足油田勘探开发技术需求,通过优质的技术服务让建设方满意。

作为一个企业,测试公司通过先进的测试技术和优质的技术服务被各采油厂和建设方所认同,通过树立市场形象,体现公司专业技术形象。该公司立足三个转变,以满足油田测试需要为目标,在空白技术调研、新增技术推广、成熟技术精细和科研课题研究上下功夫、求实效,全面加快监测技术的发展步伐。

2.人才文化从“双赢”入手:是雄鹰给你一片蓝天,是骏马给你一片草原。

测试公司奉行“以人为本”的原则,为了实现员工与企业“双赢”,采取了三种措施:为重塑中国石油良好形象,全面了解油田发展历程,重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开展了“观劳模风采、学劳模精神”、“学庆新铁人精神”等活动,在全员中营造了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崇尚先进、积极进取的思想文化氛围。二是强化了以专业知识为重点的理论培训。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学院,积极组织员工开展采油测试工理论知识自学自测,并根据需求对题库内容进行了扩充。三是强化了以岗位实践为重点的技能培训。制定详尽的基层练兵指导方案,定期组织各岗员工进行技能经验分享,积极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加快了青年技能型人才的成长步伐。

3.管理文化从“严格”入手:挑战管理极限,追求更高目标。

测试公司牢固树立“强基固本”的理念,以基层队“创先争优”为平台,公平竞争,严格考核。一是统一标准,公平竞争激活力。编制了活动检查细则,对生产指标、质量管理、HSE体系、基层建设、规章制度等五个方面的考核内容进行了梳理细化,让一线员工做有准则、行有标准。二是严格考核,政策激励聚合力。公司每季度对班队的检查情况进行讲评,同时将班队排名进行网上公布,并严格按照兑现办法对前三名班队进行奖励,对后三名班队进行处罚。三是一抓到底,筑牢根基提实力。专门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动员大会、阶段推动会、班队长座谈会、现场观摩交流会,使全员树立了管理工作需要持续抓、长久抓的思想。活动开展以来,基层队平均分由893.9分提升到987.7分,活动成效十分显著,为深入推动三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安全文化从“执行”入手:安全只有起点,永远没有终点。

一是注重全员安全意识教育,使员工不愿违章。积极探索公司特色的安全文化,注重文化引导和制度规范的有机结合。

二是落实安全环保责任追究,使员工不敢违章。完善以各级主要领导为核心、覆盖全员的安全环保责任体系,签订各类安全环保责任书、承诺书;强化安全环保事故责任追究,将安全环保事故与各级领导的“帽子”和职工的“票子”挂钩。

三是加大人防、物防、技防力度,使员工不能违章。继续实施“三方”监督机制,确保监督职能有效发挥。加大技防措施的实施,强化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保证隐患治理资金投入,对安全隐患进行限时改进,切实消除事故隐患。开通了“家人亲情热线”,使注入亲情的安全工作融入了浓浓的“家”的氛围。

5.现场文化从“规范”入手:以现场标准化管理,规范员工现场操作规程,实现标准化作业。

经过长期的现场实践和总结,测试公司将《现场文化手册》编辑成册。《现场文化手册》对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及内涵进行了明确阐释,详细解释了以“三理念、三必备、三崇尚、三自精神”为主体的公司“3333”文化。

二、扎实开展示范点建设,“点”带动形成“面”效应

篇8

现代文化馆建筑与城市的自然环境、社会发展、交通生活等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文化习俗、教育结构、人口规模、生活水平等因素是不同的。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使得城市区域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南北方的文化存在差异,其城市建设、文化馆室内设计风格也不同。

1.2现代文化馆室内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文化馆室内设计中应用地域文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2.1缺乏地域文化的创新理念

由于对相关的地域历史文脉理解不够,对文化风俗习惯理解不透彻,没有对地域文化精髓进行提炼,在整体对文化馆室内设计过程中,创作理念不明确,随意添加设计元素符号,风格混搭,地域性文化符号不突出。使得文化观设计缺乏地区风格特色,风格趋于雷同。

1.2.2地域性文化符号表现形式单一

文化符号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蕴,承载着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价值内涵。在文化馆设计过程中常常出现符号滥用、元素单一、图案风格雷同的现象,导致展馆设计风格大众化。不能发掘地域文化中精髓文化加以有效利用,造成部分文化馆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肤浅;缺乏对地域文化进行分析及细部处理。

1.2.3展览形式

不能再现地域文化部分文化馆的展览陈列设计上仍然采取实物陈列的摆放方式,没有具体的展览体系和方法,展品拥挤不堪,分类混乱,使得展览效果大打折扣。实物陈列需要按照一定的主题、层次感和艺术性来展现,合理的陈列设计才能使文化馆的文化艺术价值得以完美体现。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文化馆室内设计的建设与发展,大大降低了文化馆的地域文化艺术承载力,不能使参观者得到视觉和精神上的合理调剂。

2地域性在文化馆室内设计中的体现

2.1文化馆室内设计原则

2.1.1尊重自然,因地制宜

尊重自然,因地制宜是地域设计的一大原则。地域文化在文化馆室内设计中占有主导地位。南方展馆建筑轻而薄透,北方展馆建筑浑厚凝重,地域文化是无法脱离自然环境的制约的。文化馆的设计需要自然与人文环境完美结合,这有利于展现不同地域的文化价值。

2.1.2以人为本,和谐共融

中国传统的“天人和谐”的文化哲学思想,反映在设计上就是倡导人、建筑(室内)、自然三者和谐。根据所在地区的社会文化的构成、历史脉络和文化特征,理性分析寻找出地域性特征,融合风俗,达到以人为本,和谐共融。人性化设计最能突出地域文化的设计特点。

2.1.3文化继承与革新

如今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本土文化需要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加以吸收。用现代手法诠释地域文化,打破封闭的地区概念,提倡将地域传统文化与文明技术的最新成果相结合,通过地域文脉与时代新材料、新工艺的结合,创造即"陈"又"新"的设计作品。

2.2文化馆室内设计方法

文化馆室内设计要想抓住地域文化的根本,必须注重地域性设计语言。在设计构思过程中要尊重历史文化,设计手法要古今结合,创造新时代下的展览文化价值。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手法来寻求设计切入点,都是为了高度展现文化馆历史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具体可以采用以下设计方法。

2.2.1主题表现

明确文化馆室内设计必须有其明确的主题来突出地域性。设计主题不是随意产生的,设计师要统筹兼顾,把握全局,对该城市地域文化要深刻理解。主题表现手法,要求设计者灵活借助于表现地域文化内涵的装饰、陈设、材料、色彩、造型等来表达一定的主题特色。设计师通过将对该地域的生活感受、文化感悟与该地域的历史价值等相融合,得到有地域文化内涵的、形象、有代表性的文化馆室内设计主题。

2.2.2符号表现

地域文化经过多次提炼、整合、变形后得到的符号可以作为室内装饰元素,这些元素能营造出和谐美观的传统地域文化氛围。不同的地域文化符号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其具体表现手段如下。简约抽象的手法:对传统形式的整体或局部,进行艺术加工和提炼,进一步抽象简化形象。在不失传统韵味条件下,结合新时代下的装饰技术使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与发展。符号拼贴:对人们所了解熟悉的地域文化进行简化、抽象或变形,将图形简化为具有某些特殊象征意义的符号,在装饰设计中利用元素进行拼贴。如在安阳殷墟博物馆阅览室中,设计者运用现代装饰材料雕刻提炼出多种抽象的甲骨文符号,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色彩,同时不失现代感。文化嫁接:对同一地域的不同时期的文化进行移植与嫁接,或借用外来文化的某些元素与本地域文化元素进行嫁接融合,使文化符号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象,并将其运用于设计中。

篇9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205—01

一、环境艺术设计中材料地域性原则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内涵

环境艺术设计的材料地域性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具有独有性的特征,使用的是本地区独有的材料,这些材料中常常会包含着某一地区也有的性质、特有的精神文化气质以及内涵。

当今世界的文化交流和理念交融的程度越来越深,民族之间、区域之间的文化不但在自身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也在互相的借鉴以及渗透中改变。环境艺术设计的材料选择是体现其设计地域性的理性选择,是在当今的工艺、材料以及技术全球化的今天一种值得提倡的先进理念。由于环境艺术设计在多元化的外表下不断向前发展,其设计的理念和审美风格更加的全球化和多元化,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区域文化受到了削弱,区域文化资源正在流失。因此,我们认为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遵循材料的地域性原则是有必要的。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材料的地域性发展的崭新趋势

伴随着崭新时代的来临,各种文化交流和碰撞日渐频繁,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以及理念也在日益趋同。尤其是各种新技术在材料上的不断应用,使得世界范围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材料选择更加趋于一致,加上交通的便利使得全球资源共享的程度日渐加深。总之,环境艺术设计的材料选择已经从更大程度上突破了技术和地区的阻碍,地域材料的自然属性可以从外在被仿制和重塑,使得地域材料的自然属性已经不再具有不可复制性。

但是我们应该清楚,材料的地域性原则所赋予材料的内在精神气质并不会由于生产的规模化和流通的国家化而有所改变。也就是说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地域性料在空间中的表达并不单单依靠材料的外观等自然属性,更重要的是依靠材料本身长期在该地区存在所被赋予的精神上的需要、特殊的精神气质以及本地区文化性的认同,即是它的文化属性。人类不断地生产和创造赋予了材料本身以独有的文化背景和内涵。不同地域的人们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不同都是材料中所能够体现出的精神内涵的重要来源,总之,不同地区的人们对相同材料也具有不同的感彩,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所体现出的艺术效果和心理效果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注重材料的地域性原则。

三、地域性材料的使用对环境艺术设计所传达的信息以及理念的传播

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以及材料的选择等各方面都是人们反应的重要来源。任何正常人都会对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做出反应,这些反应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物、地、时等,会随着这些因素的改变发生变化,但是一般情况下人们对于环境的反应还是具有固有的规律性和一般特征。环境艺术设计中材料的地域性原则是从材料的选择以及使用上影响人们的心理和状态。地域性材料的鲜明特征是地域性明显,材料本身便体现着内在的本区域文化特征以及源远流长的文化习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地域性的材料能让人切身的感受的地域性文化的存在,感受到内心深处的共鸣,在这种影响下空间参与者会对整个室内空间的认识产生改变,也会更加深入。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材料的地域性原则所反映的是文化内涵是根深蒂固的,是独一无二并且流传已久的,这种符号性以及独特性长期的发展中根深蒂固的植入了人们的文化理念中,可以从更加深入的角度唤起人们对地域性室内设计的认同,可以加深人们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材料地域性原则的理解。

四、结语

材料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也是整个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整体的设计风格与设计思路,传达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内涵,承担着极为重要的文化传播的任务。虽然在环境艺术设计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新材料层出不穷,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材料选择地域性的重要性和其在体现设计文化中的重要性。设计人员应该从更加全面的角度,以更加广阔的视野理解环境艺术设计地域性原则内涵,并且在此理念指导下做好环境艺术设计,设计更加优秀的作品。

篇10

1.地域文化建筑的内涵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地域内,以地理环境为基础,形成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其形成是自然因素如地形、气候、河流,和人文因素如经济、宗教、政治、艺术的综合作用。从广义上来说,地域文化的建筑反映了当地的人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价值观念、社会风俗、生活方式、社会行为等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它是人们通过体力与脑力创造出来的成果,是沉淀与升华的物质和精神的结晶。之所以地域文化造就了建筑的一大特色,那是因为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中所隐蕴的内涵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心理和生活方式潜移默化的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这种种的不同,建筑设计者跟随不同地域的构思灵感,结合不同的文化情景,就建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建筑。可以说,不同的文化土壤可以滋生出不同的建筑特色,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是相辅相成的,是共同推动、不断演进的。

走进一座城市,从建筑上就可以看出所在区域的人民都在追求着什么。以全球化为背景,放眼各国的建筑建造,可以很容易的解读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如欧洲的城市中心多为广场、教堂,这说明欧洲人重视历史和政治;美国的城市集中地带多是高层的摩天大楼,这是在向世人们显示美国人看重经济效益,强调物质的实用性;再如我们中国,中国多于皇室建筑,喜欢修筑庭院、园林,这表明中国的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正是因为这些性质,创造出了一件件独具特色的建筑作品。综上所述,大到每个国家,小到每个地区,建筑内涵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性,这些特征是动态的、是发展的,用建筑的方式来展现地域文化的风采,这不仅对建筑,也是对地域文化的一次生动而又形象的完美诠释。

2.注重地域文化建筑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各式建筑风起云涌、层出不穷,如浪潮般铺天盖地。然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建筑文化也走向了国际化的道路,使得建筑类型出现了趋同现象。虽然,吸取国外的文化精髓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城市面貌也可以焕然一新,但各个地区独有的文化特殊性、民族性却一点一点的被压抑了,致使建筑风格、建筑形式雷同,同时,地域建筑的特色慢慢消逝、城市的地域文化亮点也得不到很好的发扬与传承。所以,注重地域文化建筑的建设有理有据、势在必行,而且也是无可厚非的。地域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是地域文化的标志。每个地区若想展现他们的文化气息、民族风情,通过建筑艺术去表达那是再恰当不过了。就拿我们伟大的祖国来说,我国是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大国,56个民族里个个都拥有着自己独特、深厚的文化,这种底蕴怎么既形象又具体的展现出来呢,那就要堂堂正正、活生生的摆在世人面前,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就是一个完美的举措,优秀的建筑可以代表一个地域的精神面貌、文化内涵,将不同的地域风格,不同的历史传统,不同的民族背景用建筑设计者的大画笔可以体现的淋漓尽致,之所以注重地域文化建筑的原因,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要保护各地方的文化遗产,不要让它被时代所冲刷,要彰显个性,突出特点,让宝贵的地域文化依附建筑世代传承。

3.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表达方法

3.1找准切入点

关于地域文化建筑的切入点,顾名思义,就是要注重地域与文化。中国的文化历史源远而流长,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方造就不同的建筑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美的概念要求越来越高,处于全球一体化经济的今天,国外现代建筑的各种理论思潮、流派如洪水般的涌入,建筑设计主题也是空前的活跃。那么,如何找准地域文化建筑的切入点,如何继承并且汲取先进建筑文化的精华而又不失对原有文化的保留,这是每一个建筑设计师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3.2突出重点、表达准确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的表达,不是对躯壳的塑造,而是注重感情的抒发。建筑设计者在对地域文化建筑的创作过程中,要将人们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风俗、心理需求、思维模式等因子融入到建筑构造中去,同时,对地理环境、民族风情、经济基础等方面也要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注意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从根本上、深层次找到建筑灵感,从而创建新的思路。地域文化建筑的特点就是民族、民间特色性,过于注重表面形式而忽略建筑内涵和地域文化的设计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建筑设计师不能随波逐流,不要只会复制和粘贴,民间文化是一切艺术之根本,每个地区和每个民族都要形象化、现实化的表现建筑艺术,创造出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反映地域特色的建筑。

3.3总结经验,选学得当

篇11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1984年在《大趋势》中提到“在世界经济相互依存性越来越强之时,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文化和语言的自主之风即将到来。简言之,瑞典人将会变得更加瑞典化,中国人更加中国化,而法国人更加法国化。[1]”

对于设计领域而言,在“全球化”的同时,“多元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设计的“自主之风”已经到来。在设计教学中,我们探讨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思考与学习方法,以期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设计者能把独特的地域性文化加入到设计品当中,透过设计来满足人们对于寻求地域性文化的个性显露以及差异化的认同。

以往设计的步骤是先有需求而后进行设计,而此次,我们将先寻求地域性文化的特点对其进行资料的收集、分析,透过相关的理论知识、技法,把地域性文化的信息通过设计师的理解传达在设计作品之上。

一、地域性文化探寻

1.地域性文化的选择

地域性文化因受到环境、地域的影响,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在课程的开始,就要求学生选定一处地域的文化,进行深入的调查与了解,由单一的地域性文化入手,探究文化的实质与内涵。在探寻中,发现文化的源流,经过岁月的洗礼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化表征,以及人们对于独特文化表征而产生的认同感。

文化的形成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在社会历史进程中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它的形成是人们长期生活习惯的养成,所以,不同的地域环境即形成了各地域独有的精神内涵与特色,也造就了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地域文化的不可替代性。地域文化的表征是经过日积月累在人们心目当中形成的一种认可,可以是地方特产、器物、历史以及所有能够引发人们对该地域的联想以及文化认同的事物。

“文化遗产是全民族和全人类的遗产,文化是活生生的人类生存的适应过程与成就的累积,所有的人都有权利与义务对文化遗产进行创造行转化,让文化遗产成为建设与发展当代先进文化的原材料。”[2]文化强调的是存在于人内心的精神内涵,而设计作品则是设计者对于文化理解与感受的再现,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化传承,学生可以透过了解认知地域性文化,体会其精神内涵,用创新的思考来重新诠释传统文化,将自己的经验、情感以及认知折射在设计作品当中,才能设计出真正的带有地域性文化特点的作品并能引起共鸣。

2.地域性文化的考察

仅仅依靠书面资料的理解是无法真正了解地域性文化的,只有通过亲身考察、体验才能真正理解这些文化的内涵,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采集地域性文化的象征、符码,了解当时当地的环境,并在后期阶段,将这些内容作为创作的参考依据。学生只有通过直接的接触、观察,才能增进对地域文化的了解,一方面了解文化的内涵,另一发面也可以了解地方对于文化现状的发展及需求,这样更便于找到设计的方向。并且由于时代的变迁,新文化的产生,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流失,在进行考察的同时,学生也会意识到对于文化保存与延续的重要性。

人们对于文化的了解,通过相关资料的认识而没有经过实地的考试,是不完整的。在进行实地考察的同时,也是对地域文化增进了解的机会,藉此亲身体验地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更能理解进行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转化的重要性。通过亲自的了解,学生也能从众多的地域性传统文化元素当中剔除掉多余的素材,而保留对设计有用的文化元素,当地的需求也能通过观察、体验而显现出来,设计者也能从中了解设计的方向,设计出适合的作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在这个方面,日本的汽车设计就做的很好。日本的汽车制造厂商在欧洲、北美都有属于自己的研发中心,雇佣的大都是当地的设计师,这样,在市场上推出的是日本的车但却有着当地的血统,这样的车型理所应当的受到了大众的欢迎,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

二、地域性文化元素的提取

当进入设计发想状态阶段的时候,学生可以运用各种设计的方法与手段,根据自己的文化经验与对象的分析,通过再现的方式,模仿地域性文化当中出现的形状、色彩、材质等,将其进行类似的转换与截取,使其透过相似性,来传达地域文化的认知。或者通过语义学的方法,藉由功能与造型来指引操作方式,象征文化内涵。

产品语义学是由符号学的分支产生的。查尔斯•威廉•莫里斯在他的著作《符号理论基础》中,将符号学划分了三个方面:语构层面、语义层面与语用层面,语构层面研究的是符号彼此之间的形式关系及其与其他符号的关系;语义层面研究的是符号与对象及其意义之间的关系;语用层面研究的是符号与符号使用者即阐释者之间的关系。[3]通过产品语义学“从传统文化中的‘形而上’――即从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根源和文化思想和‘形而下’――即从我国古代有代表行的产品、符号入手来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一个适合于我们自己的设计准则。[4]”

在设计之前的元素提取过程中,由于设计者的不同,其对于地域文化观察与理解力也就不相同,所以每个人对于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是不一样的。有人可能会偏向当地的历史古迹、建筑形式,也有人可能会注意到当地的特产。不论是什么元素,都可以采用模仿、借用、转化等方法来象征文化内涵。例如,在传统文化中,蝙蝠的“蝠”与“福”同音,以蝙蝠为题材的装饰纹样就很常见。

三、地域性文化与设计的结合

具有地域性文化特点的产品并不一定就是复古的、怀旧的,也可以是具有现代流行元素、科学技术,但又有传统地域性文化内涵的新产品。以往我们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服饰类产品上有不错的效果,但是,在产品设计上,作品大多流于表面形式,直接将现有纹样套用到产品上面,或者过于注重将传统文化产品的造型套用到设计当中,缺少了内涵。

以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为例。很多地方在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忽略了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旅游者在不同的景点,看到的除了当地的土特产不同以外,其他的纪念品都大同小异,没有什么差别。设计师对地域性文化的不了解,并一再地受其他外来文化的影响,慢慢遗忘了所处地域的文化特色。如果设计者真正了解当地的文化现状发展、需求,必然能寻求到适合当地特点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方向,而不会只是制作一些旅游观光纪念品。

地域性文化的应用是提升设计竞争力的利器,产品除了拥有基本功能外,更具有地域性文化的内涵。由于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在进行挑选元素汲取文化内涵的同时,加深了文化的了解才激发了设计概念的产生,这样不但拉近了大众与传统文化的距离,也能促进传统文化的流存与延续。

四、结语

学校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因材施教,用我们一贯采用的课堂理论授课方式,很难挖掘学生的差异,进而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态度。通过新的模式,将使学生在学习设计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来学习,以此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

趋向[M].孙道章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100

[2]卢晓辉等. 中国元素在哪里[N].社会科学报,2004-9-9

[3](德)伯恩哈德•E•布尔德克. 产品设计――历史、理论

与实务[M]. 胡飞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197~198.

篇12

楚文化主要是指中国古代楚国所创造的一种具有自身特征的文化遗存,是因楚国和楚人得名的一种先秦时期文化。河南地处黄河流域的中下游一带,古称“天下之”,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不仅是中原文化的摇篮,也是楚文化的主要缔造者。现今河南西南部,湖北大部分为早期楚文化的中心地区。河南作为早期楚文化的发源地,是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影响、融合与交汇的重要地区。近几年河南的广告设计迅速发展,其地处楚文化中心的重要地区,不可避免的受到楚文化影响较为深远。

广告设计是以加强销售为目的的设计,是指从创意到制作的整个过程,主题、创意、语言文字、形象、衬托是广告的五个要素。广告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设计来吸引眼球,从而达到销售商品的目的,在创作上要求表现手段浓缩化和具有象征性。随着全球化趋势和河南广告设计的不断发展,独具地域文化特色元素运用于广告设计的案例越来越多。当代全球化信息交流日渐频繁,广告设计形式和内容日益同质化,基于地域文化的广告设计因其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更显新意和创新,更引人注目。因此在广告设计中渗透河南楚文化元素,在设计中展现楚文化特色,形成设计形式的新突破点。

1 楚文化艺术元素的特征

楚文化元素的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大气浑厚,呈现于各种出土的文物和器皿中。在青铜器、漆器、丝织品及玉器中,其变化多端的龙凤、人物和植物等式样把楚文化艺术审美的造型意识和文化内涵展现出来。从中可以看出楚文化艺术式样造型独特、工艺精美,表现出楚国人民非凡的艺术智慧和独特的艺术风貌。通过变形夸张的手法,以独特的匠心着意于精神意象的创造,整体性严谨,图形样式恢弘、大气,装饰手法灵活多变。其图形符号化经过漫长的演变,不是单纯简单的打散,拼凑,而是通过浓厚的抽象意味、夸张、象征、连续等手法将对象再创造,形成超现实的视觉创造,体现楚文化与众不同的创造力和观察力。

楚文化艺术元素以曲线为造型要素,无论是漆器还是丝织品图案,线的神韵发挥的淋漓尽致,曲线轻盈,婉转流畅,体现出生命之美及富于节奏动感是楚文化艺术所强调的态势。除了图形元素,楚文化艺术色彩元素也十分独特,在漆器和纺织品中以鲜亮饱和的红色和博大深邃的黑色为主基调,辅以金、银、黄、褐、绿等多种颜色,表现的色彩丰富且艳丽。色彩元素的夸张运用突出了主题境界,更好地衬托主要纹饰,其色彩的运用,创造出一种色彩斑斓且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

2 广告设计与楚文化元素融合应用

楚文化内涵丰厚、博大精深,为现代广告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元素,从中提炼出的楚文化元素符号样式,能够让设计作品体现出独特的文化性。在广告设计中恰当的运用楚文化符号不仅能增加作品的差异性、多义性和原创性,同时还能展现楚文化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内涵,弘扬楚文化的精神内涵。文化内涵是现代广告的重要部分,是广告设计的灵魂,是设计的生命力。

2.1 楚文化艺术式样与色彩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楚文化在设计中的表达,首先可以体现在造型上,传统器皿的造型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成为一种形势具有典型示范的作用,起到了传承文化符号的作用。楚文化特征的视觉元素是设计师所钟意的图形形式,其图形元素不仅能增加广告的文化性、感染力,而且能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例如,青铜器上面的纹饰是楚文化比较有代表性的图形,线条粗旷,造型精致,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在设计具有历史感的茶叶包装作品时,可以选用青铜器上的纹饰图形,创新其样式运用于包装中,使地域文化特色充溢作品,设计出国际性与民族性兼容的包装。将楚文化的内涵体现在现代包装中,增强茶叶本身的文化性和传统性,符合茶叶商品的属性特征。当然楚文化元素的采用不是单纯的重复、抄袭,而是通过创新再设计将其融入到广告设计中,设计出既有楚文化韵味,又具有现代设计感的广告作品。

色彩是广告设计中的重要元素,楚文化色彩元素的运用为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元素。其色彩冲击力强烈,红、黑的热情与沉稳,配以金、银、黄、绿、蓝、褐等色彩的装饰效果,楚文化将色彩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色彩的目的不仅在于赋予形式和视知觉上的美感,它还具有特殊的传递文化和视觉心理的作用,楚文化色彩元素通过色彩构成了文化的象征性,以时代特征反映不同的社会,体现了文化的差异性。设计师必须掌握其文化内涵和色彩的情感表达功能,使色彩和形态,情感和功能统一,将色彩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

2.2 楚文化元素提升广告设计的文化价值

广告设计传播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密切相关,楚文化元素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有助于广告设计提升文化内涵,现代广告设计运用楚文化元素创造出一个蕴含文化形象及品牌内涵的可视图形。一个广告设计要做到最好,必须借助于地域文化元素作为支撑,在全球设计日趋同质化的今天,以楚文化元素提升广告设计的文化内涵,可以提炼创造出具有民族意义的广告设计,以此在相同文化内涵的受众中引起共鸣,形成文化内涵共识,进而形成品牌认可,塑造品牌形象,借助这种文化氛围达到广告设计的最终目的。通过图形、色彩、文字、造型的巧妙应用,有意识地将楚文化元素融入广告设计中,赋予设计不同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楚文化元素根植于地域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方面,把文化元素寓于情感和意境当中,提升地域民族能够引起共鸣的文化元素,从而满足受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增加广告商品的附加价值。

例如,在信阳毛尖茶叶广告设计中,采用传统的楚文化元素可以提升茶叶商品的传统性和文化性,从而将单纯的商品置于文化品位和传统的文艺情景当中,引发受众对文化传统体验的心理需求,营造出浓厚而独特的民族精神。再如,大家熟识的凤凰卫视的标志,采用的是楚文化元素凤的形象结合中国传统的太极图案,在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再创新设计出具有现代感的标志形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