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管理经验范文

时间:2023-06-28 10:05: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科研项目管理经验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科研项目管理经验

篇1

事业单位取得的科研项目经费包括从财政部门、具有资金分配权的主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科技主管部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及其他省部级相关部门)取得的科研项目经费(“纵向课题经费”),以及与社会各界进行合作开发、委托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成果转让和技术服务取得的科研项目经费(“横向课题经费”)。随着财政制度的进一步改革,财务部门不仅要做好科研项目经费的会计核算,还要确实在依法监督、科学分析、参与管理等方面做好工作,全面提升财务管理理念。

1、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问题

目前在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模式中,科研项目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课题立项和结题,汇总统计科研进展情况、科研成果情况,业务部门负责成立课题组申报科研项目、实施科研活动和安排经费支出,财务部门负责会计核算和督促预算执行、配合财务验收,其他部门负责合同审核和采购管理等。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各个环节,存在许多相互分离、沟通协调不充分的情况,例如科研项目预算编制阶段大多缺乏财务人员的参与,客观上存在科研项目经费是课题组争取和专用、管理好坏由课题组负责的看法,导致财务部门不能充分发挥其预算审核、科学分析和监督管理的职能。从部门预算编制情况看,由于事业单位直接从财政部取得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难度很大,其他纵向课题经费和横向课题经费也因为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因素难以预计,事业单位编制部门预算时往往忽略科研项目经费收支预算,部门预算编制不全面,预算约束力和严肃性受到影响,年终部门决算的收入对比差异率很大。

2、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措施

2.1改进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模式

国家科研经费(纵向课题经费)属于主管部门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切块财政性资金,但基本未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体系,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批复后由按照经费预算的年度计划直接拨付到事业单位实有资金账户。对此可以借鉴国外科研项目管理经验,统一科研项目财政经费的渠道,设立全国性的科研项目基金平台,改变现有的多渠道管理模式,对项目立项、审批和资金分配要打破条块分割,统一整合,项目资金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一套适应科研工作要求、财务全过程参与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体系,对科研项目申报、项目实施、经费管理、考核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严格规定,尤其要制定专门的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办法,明确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范围、原则和程序。同时,建立科研业务人员、科研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经常性协调沟通机制,以预算管理为核心,在项目立项、组织实施和课题验收以及课题组间实行资源共享等重要方面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强化财务部门的职能和作用。

2.2加强事前预测推进会计核算

事业单位对科研项目经费的有效会计核算是要保证科研项目成果的真实反映。事后的核算工作必不可少,但由于科研项目前期费用归集不完整、收入费用归集不及时的及时性和公共费用分摊不充分等问题的存在,必然要求财务部门角色前移,做好事业单位各项资源的整合、预测和控制,强调在科研项目申报决策前,全面参与和引导科研项目有关预算和计划的制定、执行、跟踪和评估,提高对科研项目进行监督和检查的能力,与科研业务人员、科研管理人员一起找出对事业单位最有利的方案,从而减少事后会计核算滞后性情况的发生。

2.3推动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根据事业单位自身实际情况,推动建设以项目预算管理为核心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提高科研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是数据的信息化,第二个层面是流程的信息化,第三个层面是决策的信息化。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流程和决策的信息化,能够倒逼事业单位全面梳理科研项目管理的预算、计划、合同、人力资源、采购、资产、绩效等要素,以预算管理为核心,将预算管理贯穿科研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信息化意味着标准化,意味着网络化,财务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和课题组可以将基础管理台账、管理流程和管理体系实时连接,有效解决科研项目管理中资源共享、预算标准、全程监督的问题,促进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重点从建章立制向细化落实转变,管理内容从会计核算向财务与业务的融合转变,管理方式从事后监督向过程管控转变,最终树立事业单位各个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的“全员财务”观念,发挥预算管理对资源配置、过程控制、考核激励的作用。

2.4加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监督

加强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还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事业单位要重视内部审计,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要求,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涉及的预算、资产、合同、政府采购等关键点进行重点监督。

3、结束语

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说有赖于事业单位改革的加快推进和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但并不是说现阶段就只能无所作为。为促进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管理水平,需要而且能够构建一个确实有效的全过程科研项目管理制度体系,即如前文所述:从强调事后核算转为强调事前预测,从注重财务内部流程梳理转为注重各部门业务流程的协调配合,同时应用信息技术平台予以重点支持和保障,做好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前进一大步。

篇2

实体企业在初创期,都曾勾勒了企业未来美好的战略发展蓝图,由于有华丽的可研报告,有不错的市场预期,有质量过硬的产品生产线,有漂亮的预期项目现金流量表,真可谓是日进斗金,在经营与管理上稍加用心,即可横扫一片,令其他企业望其项背,遥遥领先于企业龙头地位。殊不知,企业进入实战,基建期一过开始转固,正式进入生产经营状态,市场哀鸿遍野,不知从哪里冒出这么多的竞争对手,价格竞争不过人家,产量和品质也没有预期那么完美,管理不到位,资金紧张,焦头烂额,勉强维持。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幸运的我们作为旁观者是否该引以为戒,是否该让我们思考?产品研发和新产品的更新换代是不是在建厂初期就应该想到。

维持下来的企业,背着沉重的负债负担,既要完成上级单位下达的年度考核指标,还要一丝不差地向银行还本付息,也可谓是勉强度日,还哪来的闲余资金搞什么科技创新啊。周而复始、年复一年,漫长的给银行打工的日子即将结束,但企业产品线老化、产品更新换代又即可提上日程,企业却没有更多的利润结余来为企业更大的滚动发展提供支撑。企业转型面临困苦的抉择,产品方向、未来定位,怎么转,该往哪里转,带着一大家子人,拖着疲惫的身躯,渴望着上级部门给予及时甘甜雨,注入新鲜活力再踏征程。

上述企业案例只是外埠个别企业经营现象的集合与缩影,但却需要我们从现象中分析与反思,反观我们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做些事情,不至于重蹈覆辙,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当前,集团公司整体科技创新的基础工作正在逐步落实,下属子公司的科技创新意识正逐步增强,绝大部分子公司设有管理机构,拥有技术人才团队。2012年科技管理问卷调查显示,认为集团公司科技创新项目管理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绝大多数子公司认为在资金管理方面,对技术创新的资金需求较为迫切。有部分子公司认为在技术成果管理方面,只有少部分子公司认为是在过程管理方面。以这个问卷调查反馈说明,反映了当前集团公司各下属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着共性问题,是系统性问题就要有系统性地分析。

二、差距与原因浅析

正视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后劲不足,需要勇气;改进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弊端需要理智与智慧。下面我就针对企业存在的科技创新不足,简单分析一下存在不足的具体原因和几点粗浅认识:

(一)受现有管理体制下绩效考核机制的制约,不能形成科技创新长效机制

由于国资委业绩考核导向作用,企业难免会产生“利润第一,规模至上”的经营理念和思想,这种思想没有错误,但受制于考核期限的限制,短期内通过科技创新难以达到短期目标,因而绝大多数企业会把精力和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出这些资源的最大效用。年度考核体系, 促使企业很难有未来2-3年的科技发展规划与设想。不敢做设想,不敢去投入,经营形势稍好,也仅拿出一小部分去投入,最多在产品生产线上做个小的技革技改,提高当前生产效率,提质提产,解决迫在眉睫的当年经营任务与指标。重规模大融资,把筹来的钱用做并购做大,短期内报表上可实现资产和利润规模的快速增长,科技创新哪有这么快,科技创新需要培育,需要时间,需要精耕细作,慢工出细活,没有2-3年,不可能研发出实实在在的拳头过硬产品,不足以在市场上锥身立足。这是企业家理智精明的做法,无可厚非,他要在任期内、年度内完成上级所要求的指标,这个是硬指标,不能不完成,不然自身难保。个人认为,以上是制约企业发展科技创新的根本原因。

(二)科技创新意识淡薄,导致相应配套机制荒于建设

当期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并不能带来当期利润增长,反而直接增加当期费用开支,减少利润回报。由于年度指标的考核促使企业急功近利,使企业疏于对未来3-5年可持续性经营发展的考虑,忽视科技创新能为企业增强后续发展的作用。科技创新是企业作为有机体对自身合理的补充和储备,给企业带来的潜力需在2-3年以后才逐步显现,届时将释放巨大能量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源源动力。而实际情况是,企业看到的只是眼前利益,在科技创新意识上的淡薄,直接导致重视不够,自然资源倾斜不够,研发投入小、人员配给少,各种配套机制不健全,资源配置不足,自然带来全方位的投入不够。主要表现在,欠缺高水平的研发队伍和创新性人才,不注重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梯队的建设,相应管理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对于行业领域最新科技进展追踪手段不强,市场人员获得公司新产品、新技术的信息相对滞后,缺少高新技术来源,外部技术的引进与消化吸收不够,完全不具备新产品开发能力。

(三)科技带头人的作用不可小觑

一个企业有没有这样一个人,会表现出截然相反的结果。基于他雄厚的技术功底和资深的企业管理经验,凭借对市场的判断,对技术前沿的追踪熟悉,对研发项目的深入探究,这些都构成了一个好的科研项目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这是一个复合型、全能型、创新型人才,是难能可贵、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会把握方向,带领大家,克服重重困难,爬山涉水,披荆斩棘,成功迈向彼岸。真正的科技带头人,他有成功的自信,有独到的视野和眼光,他会深入发掘现象背后的本质,找出客观规律,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攻坚克难,完成好科研项目的实施。如果只是空有创新梦,没有实在的技术背景和市场经营经验,只是专注于局部的技术创新研究实现,不能把控全局,必然出现虎头蛇尾、摇摆不前的局面,最终只会造成科研项目迟迟不能结题,拖沓延误,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以上就影响和制约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在指导思想方面几个关键要点进行了简要分析,是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迟缓的本质原因。而并没有全方位细致地深刻剖析问题存在的其他原因,比如企业初创时产品定位设计、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企业带头人的远见卓识等等重要环节问题,这些是能否做好科技创新工作在操作层面的方式方法问题,做不好也同样制约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当前需要审时度势的企业家基于现实的考虑和衡量,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而做出统筹兼顾的应对举措,去决定企业未来是迈向康庄大道还是前途未卜的命运。

三、形势分析

2013年7月17日,考察中国科学院时就当前科技创新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当今世界,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我们必须树立雄心、奋起直追,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加快发展。指出,要坚决扫除影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有力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优化科技政策供给,完善科技评价体系。要优先支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科技领域,重点突破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强新兴前沿交叉领域部署。要最大限度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尊重科技人才创新自,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强调,科技界要共同努力,树立强烈的创新自信,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

篇3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政府逐渐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开始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资力度。在这一宏观背景下,我国科研项目的资金规模越来越大,科研项目的管理水平也逐渐提高。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作为科研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引起了相关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现阶段我国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解决,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高效进行。

二、科研项目中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预算编制制度体系

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管理工作主要是由项目负责人来负责,企业财务人员基本不参与科研项目的预算管理工作。这一现象的发生直接导致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管理缺乏科学性,给企业相关人员带来一系列的麻烦。有些科研单位为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要求科研项目相关预算管理人员提高科研项目的预算经费,致使整个科研项目的预算管理工作缺乏真实性,导致其执行困难。

(二)相关部门之间的预算协调不顺畅

现阶段,我国科研项目中的经费预算管理主要是由科技管理部门、研发部门以及财务部门等共同负责,这就需要三者之间进行密切的配合。企业相关部门之间沟通机制的不健全会对整个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造成严重的影响,给相关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的执行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在平时的实际生活中,企业的科技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科研项目的立项申报、中期检查、验收等工作,不关注经费的使用状况;研发部门主要负责科研项目的申报与组织实施,也不注重经费的使用状况;财务部门则主要负责科研项目的收支状况,关注经费的使用情况。因此,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保证整个经费预算管理的顺利实行。

(三)预算执行效率较低

现阶段,我国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执行效率偏低,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由于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缺乏有力的科学依据,致使科研项目的经费申请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容易造成多报、虚报等一系列不良现象的出现,降低其预算执行效率。2.现阶段,我国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科研项目预算经费管理的审查力度。在此背景下,我国相关单位逐渐建立和完善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使得原有的一些科研项目预算经费不能按照原有的计划随意支付,导致其预算执行效率偏低。

(四)缺乏有效地预算监督与考核

现阶段,我国许多科研单位还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预算监督与考核制度体系。有的科研单位即使建立了相关的制度体系,也缺乏有力地执行,致使其制度体系沦为形式。这一现象的出现致使科研单位相关人员无法及时地对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的进度进行充分的掌握与了解,给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带来一系列的麻烦。因此,引起了企业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相关人员的关注与重视。

三、如何加强科研项目中的经费预算管理

(一)增强预算管理意识

人是一切事物的主体,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意识,就会拥有什么样的行动。因此,要想增强整个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管理,就必须首先转变科研人员对于经费预算管理的观念看法,增强其重视程度。这样,相关人员在进行经费申请与经费花费的过程中,就必须严格按照经费预算管理制度体系进行,避免科研经费乱花费现象的出现,给我国相关科研人员的经费预算管理带来便利。

(二)建立预算管理责任体系

整个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管理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对整个企业的运行与发展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预算管理责任体系。一方面,企业可以让相关部门对整个科研项目进行有效地监督,增强科研项目相关人员对经费预算管理的责任意识,保证整个科研项目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合理性。另一方面,企业应将科研项目预算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到企业相关部门的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在保证科研经费使用科学合理性的基础上,避免问题发生时相互推诿责任现象的发生。

(三)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科研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在对预算经费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结合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还需要让科研项目单位相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算经费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估与管理。这就要求相关人员1.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各项支出有一个清楚明晰的掌握与了解,并掌握整个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编制管理方法。2.相关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人员应依据一定的制度法规,提高整个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准确性。

(四)加强对预算编制的监督与考核

企业科研项目相关人员对预算编制进行监督与考核可以有效提高相关科研人员参与经费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整个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科研单位应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算执行完成标准。并根据此标准,对表现良好的企业科研单位员工进行适当的奖励,反之,则进行惩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由于其自身特点,在整个科研项目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关心与重视。现阶段,我国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仍存在着诸如缺乏完善的预算编制制度体系、相关部门之间的预算协调不顺畅、预算执行效率偏低、缺乏有效地预算监督与考核等问题,科研项目相关经费预算管理人员应积极采取包括增强预算管理意识、建立预算管理责任体系、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加强对预算编制的监督与考核等在内的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促使整个科研项目顺利、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杨义虎.基于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研究与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6):148

[2]马娅丽,孙淑玲,胡兰.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优化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2015,(5):87-89

篇4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优秀专业人才。同时,我国高等院校科研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高等院校在科学技术研发及技术创新方面优势不断提升,全国各类高等院校所承担的科研项目数量持快速增长趋势。自我国设立科学技术奖以来,我国高校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数量489项,占授奖总数的50%以上,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几千项,充分显示了我国高校科研技术水平和实力,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我国高校研究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的同时,科研经费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缺口严重,高校科研经费账目混乱,暗箱操作猖獗,许多学术研究俨然成为权钱交易,严重影响了校园风气,并给社会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

一、高校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问题

(一)重立项,轻预算

我国高校科研项目运作首先需要高校内部以及政府部门的审核,在审核通过之后予以立项,才可以正式运作,并提供科研项目经费。目前,我国高校在科研项目的立项方面管理较为严格,对科研项目的审核流程比较复杂,从项目的可实施性、价值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地考核及评估,符合相关要求和标准之后才能够获得通过。但是,在预算管理方面,却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经费支出没有严格限制,导致经费预算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二)支出结构不合理

支出结构不合理,也是当前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校科研经费是高校科研项目的重要资金来源,不同科研项目由不同部门或者团体进行支持,如政府财政拨款、学校自筹以及社会捐赠等等。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科研项目实施之初有着非常详细的科研经费预算计划,并且能够按照预算开展研究,但是部分科研项目却缺乏科学的预算计划,支出结构非常不合理,许多必要环节资金匮乏,而其他环节资金消耗严重,而这也是导致科研经费超标的重要原因。

(三)缺乏监督及考核机制

高校科研项目的开展和实施对于促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高校科研经费应该由专业的部门予以监督和管理,才能够保证科研项目的有序进行,确保科研项目的顺利落实。但是,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部门和组织对高校科研经费进行管理和监督,没有起到应用的约束作用,导致经费管理缺乏,科研项目经费居高不下。同时,高校科研项目经费并没有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高校内部也没有形成良好的考核机制,强调研究结果却忽略了对研究过程的管理,致使经费账目混乱,科研经费超标等现象的发生。

二、高校科研经费问题原因分析

(一)立项与经费管理脱节

目前,我国各高等院校针对高校科研项目成立了专门的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对科研项目管理和费用的控制,并定期协同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账目进行核对。但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出现了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脱节的问题。同时高校科研项目是高校提升自身影响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依靠,高校科研经费的核对并不严格,高校科研经费核对往往流于形式,导致许多科研项目经费用完后项目研究却并没有结束,以及经费超出预期等各种问题的出现。

(二)各部委的制度与高校管理脱节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科研能力和重要性的凸显,我国政府各部门逐渐加强了对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重视程度,各部委都针对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指导意见,以规范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控制高校科研经费支出,维持高校科研项目产出和投入的平衡性。但是,高校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部委所提供的指导意见和管理制度实施,许多高校为提升自身知名度和经济效益,不断加大对科研人员的奖励力度,轻视经费管理和经费审核,由科研项目小组自行分配经费,使得部委制度与高校管理相脱节,高校科研经费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三)预算与实际需求脱节

高校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是高校科研项目经费拨出的重要依据,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直接反映出高校科研项目的开支水平,是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开展的关键。目前,我国高校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往往和实际的经费支出存在非常大的差距,许多内容都存在超标的问题,并且跟实际的科研工作无关,如服装采购、办公用品采购等等,都与实际需求相脱节,造成资金浪费的同时,还出现了经费流入个人腰包的现象。

三、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优化策略

(一)对横向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

首先,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必须要制定一套详细的经费管理制度和办法,并成立专门的经费管理小组,由财务部门、科研部门人员共同组成,保证部门间的沟通和交流,定期开展经费管理与审查工作。其次,高校应该加强对经费预算的管理和审核,将业务费、差旅费、交流费、设备费、材料费以及协作费等进行等级划分,并严格按照制度和办法进行规范,如某项经费超标,则必须进行重新核算和修改,保证经费预算灵活性的同时,尽可能地满足高校科研项目的顺利落实。

(二)对纵向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必须要依照各部委制度和指导意见对研究小组下达经费预算计划,在规定期限内由科研小组提交经费预算报告。之后,科研管理小组结合研究实际情况提出修改意见,并发回科研小组进行整改。高校必须要做好纵向科研经费支出的全程监督和管理,定期进行经费审查,如存在和预算不符的问题,必须要予以严格追查,杜绝不正之风的出现。

(三)建立信息平台加强沟通和交流

为确保高校科研经费信息能够及时获取及分析,高校必须要加大信息平台建设力度,完善信息管理流程。高校可以对其他优秀高校信息平台建设经验进行借鉴和学习,完善信息平台,对经费的开支情况、经费余额等信息进行统计和收集,并做好实时的监控,检查开支是否合理和准确。同时,高校可以通过信息平台与高校多部门进行及时地沟通和交流,针对经费支出情况进行讨论和意见征集,并对经费管理问题进行优化和解决,提升整体管理质量和水平。

(四)加强内外部审计监督

政府方面应该加强经费管理部门的组建,对高校科研项目经费实施外部管理,坚决打击中饱私囊等现象,并追究其法律责任。高校内部也应该积极加强和政府方面的沟通,共同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利用专业知识对高校科研经费实施管理,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水平,使科研经费支出得到真正有效的控制。

四、结束语

高等院校是高校科研项目的重要基地,也是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重要依靠。高校科研项目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持,技术创新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提供了长足动力。针对当前高等院校科研经费问题,必须要从各个方面予以严格、系统、科学地管理,结合政府、社会组织控制科研经费支出,杜绝不良风气,保证高校科研活动的权威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2]何军.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探讨[J].现代商业,2009(27)

[3]陈兰.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J].商业经济,2009(12)

篇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科技研究也随之发展起来,科研项目经费的申请快速增长起来,这就涉及到科研经费支出管理问题。科研经费为顺利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保障,科研经费的合理运用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还能够为以后的科研发展提供更雄厚的资金支持。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科研经费的管理,科学严谨的科研经费管理是保证我国科学技术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更加重视科研经费的管理问题,并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来约束科研经费的管理,目的是能够更有效的利用科研经费。虽然我国很重视科研经费的管理问题,但是目前我国科研经费管理手段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必须直面这些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下面本论文将从我国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由此提出的相关措施进行研究,希望本论文能够为我国科研经费管理提供借鉴。

1、科研经费管理中的缺陷

1.1、缺少合理的科研经费预算

现阶段,我国科研经费的预算存在实际额与预算额不一致的问题,原因在于在进行经费预算的时候,可能使用不科学得预算方法。这就直接造成了在科研经费使用项目中存在不合理的支出,所报销的项目可能与实际情况有偏差,使得科研经费的使用出现浪费,进而降低经费的使用效率。

1.2、缺少有力的预算约束

由于有些科研人员对于预算管理规则不太了解,所以他们在进行预算时,经常会出现不遵守预算规则,不断更改预算经费相关项目的现象。这种现象使得科研人员在科研的过程中不按应有的预算进行,科研工作无法按预计目标完成,从而导致科研经费预算金额和最终完成金额相差较大。并且很多科研人员非法律专业出身,所以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对法律知识了解不多,进而会忽略科研经费预算相关的法律知识,导致预算随意想较大。

1.3、缺少严谨的财务管理

由于财务管理人员对报销程序管理不严谨,使得白条发票和与科研项目无关的发票报销情况时有发生。国内很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不严格,使得自己更改经费预算、挪用科研经费和预算外的资金占用等情况出现。

1.4、缺乏先进的横向科研经费管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无限深化,横向科研经费的申请金额逐年增加,各个单位所申请的科研经费中,横向科研经费所占比例远远超过以前。现阶段,虽然横向经费申请金额较大,但是相关的法律制度却没有相应发展起来,我国单位对于横向科研经费管理落后于其发展。各个单位申请到横向科研经费后,不注意后续的使用情况,缺乏与横向经费发展相适应的管理办法,没有严谨的经费成本计算方法,也没有严格控制科研经费支出,导致科研经费支出出现浪费现象。

2、科研经费管理缺陷出现的原因

2.1、不确定的科研项目导致预算编制不准确

由于创新是科研项目结果必备的因素,因此这种创新就导致科研项目的不确定性。科研项目在进行科研时的过程和结果是科研经费预算的前提条件,而且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一般都在科研立项开始的时候,但是由于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的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从而导致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不准确。

2.2、科研项目负责人的预算经验不足

通常情况下,科研项目的负责人缺乏相关预算经验,而且在进行预算的时候,他们很少与财务管理人员交流,但是他们在进行预算的时候却经常根据经验来统计预算,这就使得科研经费预算人员编制的财务预算报表不合理。

2.3、科研项目负责人责任心不足

有些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了解的与经济相关的法律知识不够,缺少法制观念,在进行经费管理时不按规则预算。有些财务管理责任人对与科研经费管理相关的规章了解的不多,责任心不足,导致财务监管部门的职责无法完全发挥。

3、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措施

3.1、结合财务部门

现阶段,我国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大多采用的是粗放式管理,我们必须改变这一现状,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在进行科研项目研究的时候,要根据实际需要来编制项目预算的财务报表,仔细统计所有需要的支出。科研项目所在部门的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帮助科研项目负责人进行预算表的编制,使得预算更加符合决算,有效利用科研经费。

3.2、严格执行预算

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预算经费管理。预算值性要符合国家要求,尽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在进行预算使用的时候,一是可以利用合同来约束预算支出的使用情况,另一个就是赋予预算批复法律效力,进而使得预算执行人员严格按照程序使用预算资金。这两种方式都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预算的正确使用。因此,目前,我国需要出台相关法律政策提升我国科研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其办事效率。

3.3、提升监督力度

科研单位申请下的科研经费应该进行统一管理,统计好所有来源不同的资金,并将其归入单独的账目。在进行自己预算使用的时候,应该公正公开,方便国家和单位的监督。同时,国家应该建立相应的监督部门,对该项目进行单独监督,进而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效率。同时要结合计算机技术来提升经费管理监督力度,构建出一个能够加强财务部门,科研部门和审计部门之间交流的平台。这个平台不仅仅能够使这三个部门更好地合作,还能够加强这三个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激励。

3.4、加强横向和结余科研经费管理

由于现阶段我国横向经费申请额度较大,但是管理制度却无法适应这一现状。所以我国应该加强提升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减少有些单位在进行经费管理时的违规行为,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除此之外,由于横向科研经费管理的特点不同于纵向管理,所以科研部门在进行科研资金管理的时候,要建立相对灵活的管理机制,以适应横向科研经费日渐增多的现象。同时要降低科研经费使用成本,严格控制经费滥用。同时,对于科研项目结束后结余的预算经费要进行严格的计算并办理相关结算手续。并且要整理在科研过程中所使用的各项费用,制作出清晰明了的财务报表,方便财务人员的验收和结余。

3.5、加强科研人员的素质培养

科研人员是促进我国发展的重要人才,他们不仅仅需要高智商,还需要良好的个人素质,因此我国要加强科研人员的素质培养。一个有素质的科研人员,不仅仅要具备创新能力,还需要具有责任心和沟通能力。由于科研人员需要对其研究成果进行传播,所以科研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并且要熟知国家的政策法规,进而提升我国科研管理工作。这就需要科研单位来培养科研人员相关素质,同时要在单位内部传播相关的法律和财务知识,加强培养科研人员的财务和法律意识。使得科研单位的领导以及科研人员同时提升自身素养,进而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3.6、强化审计作用

实践发现,审计能够更快地发现违反经济规定的现象,并且能够更早的监督到经济犯罪,进而减轻经济损失。所以监督单位应该加强发挥单位内部的审计部门的作用。加强审计部门建设,建立相关违规报警机制。通过审计部门对财务部门和科研部门经费管理的监督减少风险,降低成本,增加收益。为了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监督部门建设,提升审计部门作用,进而提升资金预算使用效益。

4、结束语

由上述讨论可知,目前我国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改善科研管理机制,建立适应时展的管理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科研项目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升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科研经费的管理有助于提升我国科研项目的发展,同时能够促进科研机构内部工作效率。总之,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对我国科研工作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要注重改善科研经费管理。为了保证我国科研工作持续而稳定的发展,我国必须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制度的建立。为了进一步提升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我国科研部门必须关注科研经费预算和使用问题,不断改善科研经费管理项目。

参考文献:

[1]郑朝晖.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07,4:118-119.

[2]赵宪武,王媚莎.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的矛盾与对策[J].事业财会,2006(5):62-63.

篇6

我国科技型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力量强,技术推广能力弱;财务风险意识不强;科研人员付出与回报有差距;科研成果真正为企业带来的利润不高等特点,致使目前我国科技型企业普遍存在“重视项目申报中的项目发展前景和技术是否先进的指标,轻视项目执行时财务费用数据的预算;重视技术指标验收,轻视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验收”的认识误区。并且,由于项目申报渠道众多,造成企业钻政策的空子,一个项目多渠道申报,重复领取项目经费的现象,最终造成了企业项目申报成功就万事大吉,随意使用经费的现象。

同时,由于国家对给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最终提高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所以国家在制定项目经费使用政策上,要求项目经费只能运用到和技术研究有关系的几个科目上,对研发人员的付出,以及企业给研发项目提供的有形、无形的支持,都没有充分的考虑,这也间接的造成了项目经费被挪为他用。

因此,加强科技型企业的科研经费管理,改善科研经费被随意使用和挪用的现实状况,充分体现国家科研经费投入的真正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科技型企业项目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目前,虽然国家和企业普遍意识到加强科技型企业项目经费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的一些措施,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科技型企业项目经费管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和亟待改进的地方,制约着国家科研经费投入作用的充分发挥,下面将简要论述当前科技型企业项目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1.科技经费分散封闭,共享制度不健全

科研项目分为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市级(不含 县级市)项目共三类,具体项目包括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等,科研项目的经费来源渠道比较多,而且研究课题的种类很多,这就使得经费管理不容易。有些科研项目,一个项目的经费来源就包括中央政府的直接拨款,地方政府拨款和企业合作资金,在汇报科研经费使用情况时要向不同的经费来源上报经费的使用情况,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难度。各立项单位出于一些特殊考虑各自为营,项目立项后乃至实施多年后信息不公开,因此造成项目经费分配的严重失衡和极大浪费。

2.经费管理政策不完善,责任机制不健全,监督不够

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具有创造性和不确定性,由此决定不能完全预见其工作量和所消耗的费用,因此很难在事前对项目经费准确估算。在项目申报阶段,大多数企业编制项目经费预算时,由课题小组的科研人员负责编制,由于项目执行期长,对未来可预见性估计不准确,所以只是注重总额概算,而明细编制粗矿,加上技术人员重技术轻财务的思想,很少甚至不和财务沟通,没有充分认识到项目经费预算的严肃性和重要性,造成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的不够准确合理。同时科研项目负责人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批时, 并没有考虑财务制度,对项目经费的管理办法不重视, 对项目中具体开支标准,像会议费标准、差旅费标准还有专家和劳务费的标准等不太了解,这就造成了财务部门人员和科研人员在经费使用上认识存在差异, 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在遵守财务准则的情况下,还要考虑到不同项目的不同情况,使得原本简单的明了的财务核算增加了复杂性。科学合理编制项目预算,真实有效的使用项目经费,加强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及时准确做到预算与实际支出的比较,才能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3.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政策环境不够健全

现行的收入分配水平与科研人员实际贡献不相匹配,人才流动、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等缺乏有效的政策保障。虽然我们已经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拥有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科技发展具有良好基础,但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三、完善科技型企业项目经费管理的对策措施

针对科技型企业项目经费自身的特点和当前科技型企业项目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建议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以完善科技型企业项目经费管理。

1.推进科技项目管理改革,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

(1)落实科研项目管理权责

认真梳理各类科研项目管理流程,细化项目申请、立项、实施、结题、评奖等各环节的管理要求,研究制定相关制度。明确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科研项目分类管理,加强对重大项目的源头介入和组织统筹。

(2)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和流程

修订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科研项目各类经费支出的范围和标准,明确有关职能部门、课题组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分级责任。实行全面预算控制,提升预算编制质量,强化预算执行过程监管。在财务部门设立科研经费管理办公室,规范财务收支和报销工作流程,加强报销环节审核和管理,建立院系报销初审机制,规范项目结题结账手续。

(3)规范科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认真梳理各类科研项目管理流程,细化项目申请、立项、实施、结题、评奖等各环节的管理要求,研究制定制度。明确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科研项目分类管理,加强对重大项目的源头介入和组织统筹责任。

(4)建立信用体系

除了监督管理,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也很关键,对其他政策能否真正有效起基础性作用。强化项目承担单位法人责任和有关部门的管理和服务责任,将其与信用体系建设挂钩。项目承担单位要切实履行在项目申请、组织实施、验收和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管理职责,加强支撑服务条件建设,提高对科研人员的服务水平。各有关部门要督促指导项目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依法合规开展科研活动,做好经常性的政策宣传、培训和科研项目实施中的服务工作。

把间接费用的核定与承担单位的信用等级挂钩。对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得好、管理得好的单位,可以给予更多的自主权,这对形成良好的科研文化环境也很有帮助。

(5)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①推行科技报告制度。按照国家科技报告制度要求,督促落实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科研项目单位和负责人按规定及时提交科技报告;加快建立省级重大科研项目科技报告制度,实现科技资源持续积累、完整保存和开放共享。

②建立科研诚信制度。建立覆盖项目申请、评估评审、立项、实施、结题全过程的科研资信系统。对于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有关专家参与的项目科技活动的行为信用进行实时记录;建立弄虚作假、违纪违约等不良行为“黑名单”制度,阶段性或永久取消其申请科研项目或参与项目管理的资格。

③改进专家遴选制度。项目评估评审以同行专家为主,吸收省内外高水平专家参与,确保一线科研人员的比例不少于75%,并扩大企业专家参与产业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评估评审的比重;实行评估评审专家随机抽取和关联回避制度。及时公开专业评议结论,接受同行质询和社会监督。

2.改进项目资金管理

(1)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简化预算编制要求,改进预算编制方法

科研项目概预算不同于工程化预算,其具有探索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既要防止编制过粗,也要避免编制过细。编制预算时,首先对承担单位现有基础及支撑条件进行详细说明,包括承担单位、合作单位和相关部门对项目研究的前期投入情况和已经形成的相关基础条件,以及这些相关基础条件对课题研究开发的支撑作用。明确各个合作单位项目任务的分解和各个分项任务的经费安排。重点把握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的投入预算,严格控制常用办公设备的购买和人为增加的测试化验费的增加。充分了解最新差旅费、会议费、专家费、劳务费的报销标准,按类别测算。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需报批预算调整时,项目承担单位和合作单位事先上报批准后再调整,不得自行执行后再申请预算调整。

(2)及时拨付项目资金

篇7

科研经费的管理主要指的是由企业主导的,进行科学研究为目的的投资项目,为科研项目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能够使科研项目更加完善的经费组织、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是在科研项目进行的过程中,能够对经费进行控制,提高经费的利用率,使经费能够最大限度地应用于项目的研发上。

二、从财务角度分析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过程中财务人员所发挥的作用不足

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过程中财务人员所发挥的作用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辑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执行、验收、审计、评价等方面的质量。其在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过程中主要体现在财务人员在该环节的参与度不够,致使其财务专业的专业优势在该环节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

(二)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及实施结果存在偏差

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及实施结果存在偏差主要体现在两个关键环节:一个环节是科研人员在科研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不能够按照既定的路线及科研任务进行一系列的科研研究,这致使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编制与现实中的科研研究过程中的应有作用得不到发挥;另一个环节是财务人员在根据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及相关的财经法规进行项目核算的过程中,由于其实施结果同预算编制本身的一致性,致使该环节不能够就科研项目进行实实在在的决算。从而,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及实施结果存在偏差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科研项目的投入产出匹配度、财务决算的真实性、可靠性。

(三)科研项目经费的审计验收难以具体客观的实现

由于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同具体的实施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不相衔接,致使财务不能在科研项目经费决算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阻碍决算的真实、可靠进行。这必然致使在科研项目经费审计验收的过程中,财务部门对于其所需要出具的数据及表单在提供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从而致使科研项目经费的审计验收难以在具体、客观的层面予以实现。

(四)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执行的财务评价及相关利用严重缺失

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执行的财务评价在整个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是科研项目执行情况的一个直观的、可靠的数字反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研项目实施的结果。但是,在具体的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执行的财务评价不够重视,专注点过多地集中在科研项目的产出评价。

三、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环节中的原因

通过对预算进行编制,在编制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出在对科研项目经费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的缺陷:(1)科研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经费的重要性,对经费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科研人员在实际的项目预算编制过程中,对于财务人员的参与情况不够重视,很少要求财务人员在该环节进行参与,认为财务的签章只是一个形式性、象征性的程序。(2)财务人员不能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科研项目越来越多,其经费的运用也应该细化,但是,在预算的过程中,科研经费的预算还不能实现各个环节的独立预算,在财务的申报环节,财务人员也不能够分清楚各个项目所用的资金。但是,在实际的科研项目预算编制过程中,财务部门由于种种原因的条件限制,致使其参与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的主动性、积极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3)财务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在进行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过程中,只是单独对一个项目进行预算,不能结合所有的项目,预算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由于其对科研过程的了解不深入,致使在科研项目预算决算的过程中仍然过多的科研人员所进行描述及设计,并对该描述及相关设计的真实性、客观性等方面无法进行考究,从而致使财务人员在参与科研项目预算编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呈现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二)项目经费预算执行环节中的原因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的问题体现在项目经费预算执行环节中,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核算管理同预算执行相脱节。科研管理部门及科研人员对于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的认识不足,认为其只作用在科研项目的立项阶段,对于其自身科研项目的执行情况不存在约束性。因此,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对于科研人员而言,在具体的科研项目进行阶段只是呈现在纸张上的文字。而对于财务人员而言,不熟悉科研的具体过程,只根据项目经费预算编制记性核算和控制,这必然致使财务的核算管理与预算的执行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2)经费使用同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不相一致。这种不相一致主要体现在实践和空间两大方面:就时间上而言,经费的到账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就空间上而言,存在同一个研究课题多重经费渠道的现象,甚至同一科研内容从不同课题进行支出,或者同一课题支出不同的科研内容等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对于经费使用同科研项目实施之间的一致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三)项目验收及评价环节中的原因

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的上述问题,体现在科研项目的验收及评价环节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验收指标对于科研成果的过度关注。在项目验收阶段,科研项目验收通过的主要观测点是科研成果相关指标的完成。当科研项目能够通过实验后,其经费的使用情况要明确,猜能够对其验收。(2)财务验收评价的形式化。在验收、评价的过程中,验收小组对于科研人员所提供的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客观性等方面的关注度不够,这致使财务验收评价形式化、走过场。从而致使,财务部门对于预算执行、科研人员的财务开支等方面的约束具有一定的无力性。(3)科研单位及相关机构的自身助长。很多单位及相关机构,本着不影响项目验收的目的,对财务部门进行一定的协调,要求其出具与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相一致的决算表。在一种情况下,财务部门多数会进行妥协,这必然更加助长科研人员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过程中的违规行为,不利于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

篇8

关键词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预算制度

事业单位获得科研经费的渠道多种多样,主要有:从财政部门直接申请,从主管部门中具有资金分配权的部门,包括投资主管部门、科技主管部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管理委员会等部门以及相应的省级单位的主管部门申请,这就是所谓的纵向课题经费,以及从社会各界筹集的合作开发、委托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成果转让等办法取得的横向科研经费。

一、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科研经费具体包括各种用于支持科学技术领域而产生的费用。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基金会等是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并且通过第三方委托的方式或者对科研经费申请报告的筛选提议来分配具体的科研经费,用于对特定的科学和技术问题进行解决和探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被广大的科研一线工作者所认同,国家对科研领域的经费投入在与日俱增,而科研经费在某一国家或者某个地区的GDP比重是反映这个国家或者地区对科学技术重视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国家发展未来的重要体现。

在现在常见的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体系中,科研项目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组织课题的创立和课题的结算,使得科研进展的情况得到汇总统计,科研成果得到汇总展示。业务主管部门主要负责课题组的成立工作与科研项目的申报、科研活动的实施以及经费安排的合理性,财务部门主要负责对经费进行会计核算以及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使得财预验收具有合理性,合同审核和采购管理等工作由其他部门联合,共同负责。

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严肃的工作,分好多个环节,许多相互分离、沟通协调不充分的情况都是客观存在的,比如,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阶段缺少专业财务人员的参与,在许多科研人员眼中,科研项目经费是课题组在主导争取,而争取到的经费也交由课题组专款专用,管理好坏由课题组全权负责,这也导致了财政部门不能充分发挥其预算审核,理性分析监督管理等专业性职能。而部门的预算编制情况,由于事业部门从财政部门直接获得预算的难度太大,各种各样的纵向科研经费和横向科研经费也由于许多主观或客观原因不能得到充分的预算,事业单位预算编制部门则往往忽视了科研经费的收支预算,这使得部门预算得不到全面的数据信息,预算的约束能力和严肃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并且使得年终各部门的收入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化。

二、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

1.优化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国家支持的科研项目经费在批复之后按照年度计划中的经费预算直接拨款到事业单位的专项科研经费账户中。国外的成熟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可以借鉴,项目管理经费的渠道可以得到统一,全国性的项目基金平台可以得到全面性建设,现有的多方式管理模式可以得到落实,同时,还要打破项目立项、审批和资金分配的各个环节,分割明细,统一整合,使得项目资金被管理部门纳入预算管理,使得项目经费得到国库的集中支付。

一套健全的适应科研工作要求、财政全程参与的项目管理制度是值得事业单位全力投入的,这样,在科研项目申请、实施经费预算管理、考核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严肃的规定,制定专门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也显得尤为必要,尤其是明确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领域、原则和实用程序。与此同时,建立科研人员、科研管理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的协调沟通机制,使得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沟通协调机制得以贯彻落实,在项目立项、组织实施过程中,课题研究和课题组之间的资源共享得以实现,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重视事前预测对会计核算的推进作用

事业单位对科研项目经费的有效会计核算是要保证科研项目成果的真实反映。事后的核算工作必不可少,但由于科研项目前期费用归集不完整、收入费用归集不及时和公共费用分摊不充分等问题的存在,必然要求财务部门角色前移,做好事业单位各项资源的整合、预测和控制,强调在科研项目申报决策前,全面参与和引导科研项目有关预算和计划的制定、执行、跟踪和评估,提高对科研项目进行监督和检查的能力,与科研业务人员、科研管理人员一起找出对事业单位最有利的方案,从而减少事后会计核算滞后性情况的发生。

3.推动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根据事业单位自身实际情况,推动建设以项目预算管理为核心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提高科研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数据的信息化,二是流程的信息化,三是决策的信息化。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流程和决策的信息化,能够使事业单位全面梳理科研项目管理的预算、计划、合同、人力资源、采购、资产、绩效等要素,以预算管理为核心,将预算管理贯穿科研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财务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和课题组可以将基础管理台账、管理流程和管理体系实时连接,有效解决科研项目管理中资源共享、预算标准、全程监督的问题,促进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重点从建章立制向细化落实转变,管理内容从会计核算向财务与业务的融合转变,管理方式从事后监督向过程管控转变,最终树立事业单位各个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的“全员财务”观念,发挥预算管理对资源配置、过程控制、考核激励的作用。

4.加大内部审计和外部审核管理的监督

加大对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的管理机制,不仅要解决外部的监管问题,还要充分发挥内部的审核作用使其与外部审核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科研经费的管理。事业单位要加大对内部审核的重视程度,着重设立内部审核管理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管理规定明确说明,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领域主要包括:预算的管理、资产的管理、合同的管理、政府采购的管理等关键性领域,都要进行重点的监督和管理。

三、结语

事业单位的改革和科研体制改革都在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为了对事业单位项目管理水平有着更好的促进作用,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更加有效的全程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和管理办法,从事后核算的管理手段转变为事前预算的管理办法,从对财务内部流程的重视到对各部门流程业务的重视,同时,信息技术平台的应用也能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予以重点的支持和保障,这样,内部的审计工作和外部的监督工作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只有如此,对事业单位的推进作用和对科研经费的管理都会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篇9

我国高校项目科研经费的收入来源主要有纵向科研经费、横向科研经费、部分高校自筹科研经费,无论哪种来源经费,从科研项目申请到资金拨款到位都比较复杂。有些经费往往前期调研准备工作较多,但资金款项最终不一定能够实际到位,或者同一项目科研经费已经申请成功,但经费下拨需要分两次或多次完成,首次资金划转远远不足承担前期调研支出费用,这些现象都会影响科研项目的正常进展,无形中拖延了项目完成时间,妨碍我国科技发展速度。因此科研经费到位后,高校财务人员要及时确认收款,设立专项,由专业人员管理。

(二)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高校项目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重点,预算管理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科研项目预期发展目标的完成程度。高校应根据国家科研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制度,为科研项目的资金收支、结余情况制定准确、合理的预算指标,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三)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围绕在高校科研项目的整个研发过程中,包括对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的核算管理,科研经费的合理化使用与监控能够有效的推进科研项目的发展进程。因此对成本支出费用进行严格审核,规范财务报销制度和成本核算流程,防范高校项目研发资源浪费、流失现象发生。

(四)分配管理

我国高校科研经费分配管理是由科研项目相关归口管理部门来执行的,其规定的平均分配比例由各高校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不得超过经费总额的5%。提取的费用主要分配给高校科研项目相关管理部门,用以调节科研人员的成果分配收入和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因此为调动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型,如何对科研经费进行合理分配成为财务管理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

(五)财务分析

高校应对科研经费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定期编制科研经费的月报表、季报表和年报表,真实客观的反映高效项目科研经费的收支结构,时刻了解科研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和资金运作情况,有效防范科研项目存在的财务风险和运行风险,为科研项目的快速发展提供准确、完整的决策依据。

二、高校项目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意识薄弱

我国高校项目科研经费是由科研管理部门自己申请、争取的,导致很多人认为科研经费的使用权、所有权归项目科研组所有,高校的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在科研经费的管理意识上大多认为不应该过多干涉,这种财务管理观念表现出对科研经费的监督管理制度不重视,同时科研人员仅在科学技术方面具有专业性,缺乏财务管理相关知识和经验,造成预算编制不合理,经费使用混乱,为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成本核算、资产管理等埋下了隐患风险,阻碍了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预算管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高校项目科研经费没有建立健全的预算执行、监督、分析和评价机制,预算执行结果与项目科研人员的业绩奖惩是分离、不挂钩的,使得对项目预算的执行过程不具有约束力,无法真正发挥预算管理机制的作用。一些高校科研人员在编制项目预算时并未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作用,两个部门缺乏沟通、配合不积极,导致项目预算不全面,与实际执行情况偏差较大,若再作预算调整需重新等待一系列的审批程序,也有可能出现未通过再审批程序情形,这些都将严重影响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

我国高校对科研经费成本核算只是提取一定比例的费用,包括部分项目直接费用,几乎不关注间接费用的核算,忽视了与科研有关的公共资源、水电费耗用、科研设备折旧费等应计入科研成本的费用支出,加上有些设备、资源为教学和科研同时服务,很难准确区分科研成本,对于科研项目相关人力资源的成本核算也是缺乏的,导致科研成本信息失真,没有真实地反映出科研项目的真正经济效益。

(四)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使得资产流失现象十分严重,科研经费报销制度不符合规定,时常出现替代或不真实违规报销行为。因科研项目需要而购买的研发材料或固定资产以能源材料费或设备维修费等形式报销。研发成果如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项目没有列入高校的无形资产管理中,此类资产管理缺乏价值有效计量,成果处理不规范,形成资产浪费和流失。

(五)结余经费管理不合理

我国高校科研项目决算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对科研结余经费的处理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完成的科研项目在结题验收时仅注重科研技术和成果的验收,没有提出明确的付款时间,结题不结账的现象屡屡出现,结余经费的后续特定用途不清晰。决算程序不规范,按照实际报销的科研经费支出结构填列各项指标即可,缺乏与预算成本的分析比较。

(六)监管不到位

我国高校对科研经费的财务监管不到位,审计制度不规范,从经费下拨到如何使用,都缺乏严格的科研项目实时跟踪和结题审计制度,高校的审计部门没有充分发挥监督、管控职能,简单的项目完结审计结论对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和今后未来将要进行的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无法起到相应的警示、借鉴作用。在科研相关人员监管方面缺乏严厉的经济处罚制度,责任追究力度不强。

三、高校项目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措施

(一)加强意识观念管理

高校领导层、科研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人员应加强财务管理制度观念意识,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执行科研经费管理,实行专款专用,规范经费管理程序,不能支付其他费用。财务部门应加强对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有意识地加强科研人员合理使用科研经费的管理观念,定期组织座谈交流活动,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促进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制度管理

1、预算管理高校应制定一套符合科研经费财务管理规定且切实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约束、规范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程序,充分发挥预算编制的指导和监控作用,确保科研经费财务管理预算目标能够顺利实现。预算编制工作应由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共同完成,财务人员协助科研人员正确理解经费预算管理含义、目标,将每一项可能发生的费用精细化、明晰化。在科研过程中,财务人员要定期将费用实际支出情况同预算比对、分析的结果告知科研人员,让科研人员实时了解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促使经费预算管理全面、科学进行。2、成本核算管理根据高校内部成本费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的科研经费财务成本核算体系,明确区分科研和教学所产生的成本费用,重视划分与科研相关的公共资源、能源消耗、设备折旧等间接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成本费用的分摊和归集,确定各个科研小组应分摊的费用,严禁报销与科研项目无关的费用或滥用科研经费的行为,真实地反映科高校研经费成本支出情况。3、资产管理高校应按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体系。因科研需要而购买的配套设备,要严格按照实际购置的固定资产品名开具发票,规范固定资产的申报、审批、购置、验收和登记程序,由学校进行统一管理,当科研项目结题后,做好资产转让、移交等处置手续,对于留用的科研设备要定期进行财产清查,避免高校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对于科研项目所形成的无形资产应建立相应的验收、管理制度,对无形资产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实施标准化管理制度。建立资产共享公共服务平台,防止科研设备重复购买,避免科研经费浪费,提升高校整体科研合作实力。4、结余经费管理建立科研结余经费管理制度,明确科研项目的结款时间和结余经费后续使用途径,规范结题决算体系。通过验收的科研项目应在六个月内办理课题结账手续,对没有正当理由且不按照经费结算管理办法执行的项目,应下达强制性付款通知。科研结余经费最终应转为高校后续科研发展基金,并严格按照规定用于今后的项目开发和科研费用支出中,防止将结余经费长期存放在余额账户里,促进科研资源合理化配置。

(三)完善财务监管机制,健全绩效考核制度

完善高校监督机制,加强内部审计制度,主动接受国家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管理。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监督运行机制,实施项目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督、审计程序,掌控科研经费的使用状况,增强科研经费财务数据信息的真实性、透明性、公开性,科研人员要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对科研项目相关人员的工作业绩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对成绩突出者进行嘉奖,并纳入个人年终绩效考核范围,对于弄虚作假、挪用科研经费等违法、不道德行为,及时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篇10

关键词:

国家科研项目;科研经费;问题;风险管理;诚信管理

十以来中央政府提出规范化工作的改革发展方向,指出规范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成为与战略、规划、政策同样重要的国家治理手段。曾对规范化治国明确提出,规范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涉及经济、技术、科学等管理范畴。科研项目管理是从近几十年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世界各国、各行业所采用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各有差异,但其基本原则和管理的基本要素是一致的。中国科研管理水平与国际同行相比,差距很大。国家科研经费项目涉及的经费是由国民生产收入重新再分配而来,具有严肃性,因此如何管理在科研领域里的国家经费,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立规矩,就是建制度,是防范风险发生的重要手段。规矩立好了,才有路可走,才能越行越远。

一、规范化科研项目风险管理的必然性

科研项目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包括项目的研究范围、组织、进度、成本、质量和后勤保障等,科研项目管理活动贯穿于项目整个科研周期并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效果评估等手段达到科研项目目标。科研项目管理也是一个风险管理、信用管理。规范化科研项目管理是通过一系列规范体系,贯穿从科研项目管理的原则方针、组织要求、科研全过程,从而控制技术、进度、经费等方面的风险,这些准确而可操作的全面的规定,有利于刚性地管理国家经费科研项目,不仅仅要达到科研项目目标,而且还要做到目标的具象化、真实性、可追溯性和科研经费的明晰化、责任化、可审计化、成果化。这需要在科研项目管理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和实施规范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它不是简单的部门行为,而是多个部门综合行为,是经济社会发展、市场化、商业化和国际交流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传统国家经费科研项目管理风险简述

传统的国家科研经费项目管理存在许多方面没有风险管理机制,包括:重复立项、立的项目需求性不强、经费使用管理存在真空区、项目评审专家评审能力参差不齐、专家立场不中性、项目验收完成后科研设备长久闲置,最终只会报废处置,造成无效用的经费投入,致国家经费损失巨大。第一,申报项目:项目负责人制定科研项目目标、计划、预算等;其风险是:项目负责人主观上存在风险,重复立项、立的项目需求性不强。第二,专家评审,筛选立项,其风险是:专家权威风险,无法保证立场的中性。第三,项目执行:科研项目管理包括财务管理、人员管理、设备使用管理、中期形式报表,其风险是:经费使用风险。经费管理存在真空区。第四,项目验收:其风险是:验收专家评估风险。立场如何确保其中立性。项目完成后没有技术成果转化的机制,致使研制出的设备长久闲置,成为垃圾,无人问津,多年后报废处置,造成国家经费无效使用。第二,传统的国家经费科研项目管理方法的弊端是:个人主观因素过多,管理松散,工作衔接不严谨,科研人员与风险管理人员没有明确的组织分工,往往是对立的态度,两者因为关注的领域不同,沟通不畅,造成管理真空区,从而形成风险累积。没有明确的风险管理部门,更没有风险管理者事前、事后参与到科研管理中的可操作的机制,做不到事前、事后管理,而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中结算管理。缺失风险管理部门的作用。

三、规范国家经费科研项目风险管理探讨

(一)在申报项目阶段

加入科研计划部门深入的市场调研与分析工作报告。科技人员协助风险管理者做出经济和科技的两个方面的可行性分析报告。规范的科研立项工作是立项时要做大量的调研工作,统计经济数据,做出调研分析报告。科研计划部门要参与进来,科研技术人员协助风险管理者一同搜集相关数据,做出经济需求和技术需要分析报告,以往只是科研项目负责人做科研技术可行性报告。现代国家经费项目更加重视对国家的、民生的需求分析。为了杜绝盲目、非经济立项,需要科技战略部门和科研信息部门提出经济上的搜集要素,如:外界政治经济环境因素、技术的改变因素、新技术的产生因素、经费的变化因素,做好经济和科技两方面的可行性分析报告。要对各种相互有抵触的需要加以权衡。从而帮助决策者充分理解科研目标的需求,准确把握经费投放的靶位。

(二)评审立项阶段

在专家评审立项阶段,建立专家科研个人诚信机制,包括建立科研专家诚信机构、制度、推出守则及惩戒办法、建立科研诚信档案、专家诚信评级、投诉管理等制度。

(三)在项目科研阶段

第一,建立科研项目负责人个人科研诚信管理模式,同样包括:建立科研人员诚信机构、制度、推出守则、惩戒办法、建立项目负责人的科研诚信档案、科研人员的信用评级、投诉管理等制度。第二,经费统筹部门是事中参与到科研管理中的风险管理部门。国家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科研项目人提供需求清单,由统筹部门按清单去市场询价,统筹部门统筹直付,统筹部门做出采购分析评估报告,以备事后审计。第三,项目负责人的项目管理工作是相对独立的,包括:立项申请、制定合同与计划及费用核算、质量控制、参加人员选择、外部内部沟通等有关项目科研风险控制等综合进行有效的、全面的管理。保证科研技术可描述性文件归档,科研技术的可控性管理,科研成果可追溯性。第四,网络管理部门是简便并严谨的风险管理工具。还需要建立规范化管理电子网络,划定责任界限,协调相互间接口。在网络的每一级明确控制、评估和证明质量合格的目标。科研项目组织标准化:标准要形式化具有可操作性,明确参与者的职责、相互关系、权限等,协调参与者与现有组织结构间的关系。加强规范化全过程管理。总体上,规范化的国家经费科研项目管理包括风险管理,细分可分为:规范化的财务风险管理、规范化的人员风险管理、规范化的设备使用风险管理、规范化信息/文件管理。第五,财务部门是记录成本和进度的风险管理部门:不仅仅是为保证人力、设施、材料和资金的最佳使用,提示科研项目负责人项目的可行性,及同类科研项目的可比较性。规范化成本管理,科学化、定量化。在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成本模型并严格成本控制,目前采用粗放型的成本估算,缺乏定量控制办法,科研项目缺乏预算定价依据。因此,加强成本管理和经济精算分析,建立科学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型,当务之急。

(四)项目验收阶段

项目验收阶段,同样需要建立验收评审专家诚信管理机制。保证专家中立性。确保公正评审。

(五)项目验收后,建立技术成果转化机制,通过市场验证,跟踪评估。

技术成果转化部门是事后参与科研成果价值评估风险管理部门,长期跟踪技术成果,做出技术成果转化情况分析报告,以此也可把它作为以后评估立项目时或验收时对评估专家的诚信评级加分还是减分的诚信数据采集的参数、同时也作为对项目负责人的诚信评级时的诚信数据采集的参数。

四、结束语

本文意在提出未来国家科研经费项目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涉及国家科研经费项目管理模块包括:信息采集及管理系统、市场调查与分析、财务管理、诚信管理体系、信用和市场风险管理、征信数据库应用开发、诚信评估与客户关系管理等诸多方面,以此框架建立严谨的国家科研经费项目管理制度。只有当风险管理部门介入到国家科研经费项目的管理里来,才能在事前、事中、事后对项目的风险做出测量并准确预警,同时提示决策层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与国家经费损失风险,让国家经费高效使用。

作者:李舸 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篇11

中图分类号:G472.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01

引言

精细化管理是管理行业的一种高效管理方法,明确的分工,科学的管理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工作的效率。对于目前我国科学研究行业出现的问题,如果能够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势必可以为科学研究助力,使科学研究更加高效。

一、当前我国科研项目管理现状

1.科研项目管理体质与机制缺乏科学合理性

我国的科研产业发展的比较晚,很多科研技术方法都要参考国外的成熟流程,除了技术上的不成熟,我国的科研项目的管理上也存在很大的问题,科研项目管理上的漏洞直接导致了科研项目管理体制和机制缺乏科学性,和效率低下。 随着我国对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科研已经越来越被政府所重视,因而每年政府在的财政投入上都有很大一部分倾斜于科研项目。但是目前我国的科研项目还不够成熟,政府越来越多的投入,使很多从事科研事业的工作者为了自身利益而使做科研开始“变形”,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只重视申请项目拿基金,而忽略了科研中人才的培养的探索科学事实的初衷,这种畸形的科研项目管理体制就是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机制来束缚,使得科研事业的发展在无形中受到了阻碍。

2.科研项目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相关部门的文件要求里,一些科研项目的管理过程显得及其繁琐和复杂,这给本来就工作繁忙的科研工作者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因而在科研项目的管理上就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严格按照繁琐的文件要求管理,但是工序复杂,大大消耗了科研工作者的时间和经历。另一种情况是在科研项目的管理上松散不加以规范,从容造成国家基金的去向不明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两种情况都是由于科研项目管理体系不完善造成的。

3.科研项目管理人才综合能力和素质不能适应国家创新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家对科研项目的经费投资也越来越大,但是近年来时常被报道出有一些科研工作者擅自挪用科研经费的情况发生,虽然国家对科研项目的经费的管理一直很严格,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科研领域里,很多项目管理者的管理综合能力和个人基本素养还有待提高,他们不能适应国家创新的要求,在科研项目的推进上和经费的管理上 执行能力较弱,决策能力弱,在科研管理上缺乏创新性,这不仅会阻碍科研的进步,还还造成国家科研经费的损失,因而我们需要对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

二、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意义与优势

精细化管理是一个管理学上的专业名词。他是说在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上带来的管理上的必然精细化的结果,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基本管理的基础上的,并且通过精细化管理把管理引入了一个更高质量和更好效率的一个水平,这对于推动市场效率和生产力是及其有效的。在这个概念运用到科研项目的管理上也是及其有意义的。科研管理是贯穿科研工作的始终的,从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到科研工作者把项目实施推进、最后再到相关部门的验收和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研管理体系。在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科研项目不能顺利推进。因而,如果能够将科研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这将从很大程度上提升整个科研工作的工作效率,加快成果的诞生,从整个科学水平上都将大大得到提升。而现今我国的科研管理还存在着漏洞和不足,需要引进具有创新性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来指导我国的科研管理问题,期望能有很大的改善和提升。

三、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要点分析

1.全面梳理业务管理流程,有效的对科研项目全过程进行系统管理

精细化管理首先要从全面梳理业务管理流程开始,作为科研项目来说,从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到科研工作者把项目实施推进、最后再到相关部门的验收和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研管理体系。精细化管理要关注每一个科研环节,从立项开始一直到验收结束后为止,在管理上要严把每一个环节的,使每个流程都能够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因而在管理上要严格执行,努力使科研项目更加精细化处理,提高科研效率和成效。

2.重视研究成果的管理,发挥研究成果的效应

科研项目的最终验收是对科研成果的一种验收。科研成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论文、研究报告、项目专利等。多样的科研成果形式,需要有不同的成果管理方式,在对科研成果进行全部的验收之前,应该对其内部的各个子项目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让损失降到最低。同时科学研究的成果是科学造福人类的直接表现形式,应该注重对科研成果的应用,使科学转化到产业,最后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才是科学研究最大的价值。

3.不断完善项目成本核算,规范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

科研经费是支撑科学研究进行的“食粮”。没有充足的科研经费会给科学研究的开展造成极大的困难。因而经费是科学研究中一项极其关键的因素。在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中,对经费的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要想科学管理科研经费,首先应该完善项目的成本预算管理,对于预算内的花销给予正常的报效,对于不符合预算内的支出要认真审核不能给予报销。这要求项目管理人员能够对项目成本预算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并且能够根据科学研究的不同课题预算出最合理的经费,尽量做到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最高效的结果。

四、结语

建立在基本管理的基础上的精细化管理把管理引入到一个更高质量和更好效率的水平,科学应用到科学研究项目中可以推动市场效率和生产力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科研管理还存在着漏洞和不足的现状下,引进具有创新性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来指导我国的科研管理问题,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希望通过科学精细化的管理把科学研究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篇12

科研经费是军工科研单位的主要收入来源,随着科研经费的不断增长,经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近年来,国家逐步重视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经费的检查和审计不断增多,这也对科研单位加强经费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利于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更对科研单位的生存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事前缺乏合理预算

由于不同经费来源有不同的管理和核算要求,如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科技部归口管理的项目,都有相应的经费支出规定。但科研人员往往以完成技术指标为导向,忽视了项目财务的重要性。科研人员既不了解本单位关于项目支出的内容及分类,也对各口径专门的经费管理规定知之甚少。在编制预算时,倾向于“拍脑袋”,不理解直接费用各科目包含的具体内容,也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间接费用。因此,编制出来的预算既不符合单位实际,也不能真实地反映项目的开支情况。

2.事中缺乏有效控制

项目执行过程中,科研人员很少关注项目的财务执行情况,只有在被要求上报经费使用报告或是审计前才会重视。财务人员往往也都是审计前被通知,面对的就是编制好的预算、与预算偏离的经费执行情况和即将到来的财务审计。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科研人员有时为了操作方便等其他原因,借用其他项目投产,这就导致项目实际执行时与预算有所偏离,甚至存在违规操作,需要被审减乃至受到处罚。再加上科研单位项目众多,负责项目的财务人员不足,财务人员对科研项目支出的内容也不甚了解,因此财务人员难以关注并参与到项目的全过程中去。

3.事后缺乏考核激励

科研人员在项目通过验收后,即使过程再辛苦,验收通过后也难以总结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审计检查中经常披露的问题,整改不到位。即使是经历过审计,继续承担相同经费来源的项目负责人,由于缺乏考核和激励机制,在以后的项目经费管理中也常常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吃一堑难以长一智。

二、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1.重技术、轻财务

在某科研单位组织的对项目负责人的问卷调查中,大部分人对项目成本费用支出范围“知道一些”,但过半数的人认为“不了解项目的实际开支情况”是财务方面遇到的最大困难。而在财务执行情况的负责人的人选中,项目经理和项目财务负责人各被推选占半数。科研人员对财务工作的建议主要包括希望提供项目财务信息和财务培训等方面。由此可见,科研人员不重视财务情况,对项目的财务情况到底由谁负责存在误区。

2.责权利不明晰

应明确项目经理是项目执行情况的第一责任人,对项目的质量、成本和进度负责。但目前,项目完成情况与项目经理的绩效无关,没有人对项目的执行情况及审计结果负责。审计是否通过,是否审减,是否受到处罚,都没有人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样,执行情况好的项目,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因此,导致大家没有动力去关心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

三、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建议

1.认识财务重要性,科学编制预算

承担项目的科研人员需加强财务知识的培训,特别是项目负责人须熟悉本单位的项目核算方法和相关经费来源的管理规定,这样才能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更好地编制预算,在编制预算时对经费的合理使用做到心中有数。财务人员应积极参与项目的预算编制工作,同科研人员一起对总预算进行规划分解,做到年度有规划、月度有计划、调整有报告的经费预算模式。

2.加强业务与财务的融合,促进项目财务“全过程”控制

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应加强沟通,科研人员需多学习财务知识,财务人员需多了解科研流程。加强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提升,给重点项目配备专门的财务人员,加强项目财务的“全过程”控制。促进业务和财务的进一步融合,共同关注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对照预算合理开支,确保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3.推进信息技术在项目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财务系统中可开发管理的功能,比如在ERP系统中可适当增加科研人员的查询权限,使科研人员能够实时掌握项目的财务情况。增加预算对照功能,能够及时提醒科研人员项目经费的执行情况,对项目预算执行率给予充分的关注。对于即将超出预算的支出,系统内设置限额预警,一旦超出预算就无法支出。

4.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水平

根据财务评价的结果来分析预算编制是否合理,总结项目执行中存在的经验和教训,将一些共同的问题合理解决,转化成可以复制的成功经验,通过项目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财务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来不断提高项目的预算编制水平。将项目财务的执行情况与业绩考核挂钩,建立合理可行的考核体系,提升单位的科研经费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陆学文,吴昊.基于财务视角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3):609-6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