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与科研范文

时间:2023-06-28 10:05: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校教学与科研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校教学与科研

篇1

[5]张茧,刘爱民.教学名师优先晋升教授 湖大率先出台激励措施[EB/OL].湖南:红网,2006-10-8. http:///c/2006/10/08/997398.htm.

篇2

一、引言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高等学校发展过程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不同的环境中,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存在不同的特点。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的最为重要的两项职能,但较长时间以来这两种职能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比较普遍。如何协调二者的矛盾,既突出教学的主旋律地位,又要加强科学研究,是目前高校教师函待解决的问题。

二、对教学和科研关系的理论探索

2.1教学和科研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关于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三个学派的观点:

(1)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认为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的理论模型主要有三个,即稀缺模型、个性差异模型、不同激励系统模型。

(2)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认为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理论模型主要有两个,即传统智慧模型和G模型。

(3)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零相关关系。认为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零相关的模型主要有三个,即不同活动模型、无关个性模型和官僚资助模型。

以上的观点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教学科研的关系,但是,作者认为教学和科研关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应当综合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所说的教学科研关系相协调,并非只是简单意义上的五五分成才算协调。而是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分配,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地共同发展。科研成果比教学成果多,不一定代表教学就不好。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与科研之间应该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发展和提高。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二者结合是优化资源配置,发展科技和教育的最佳途径。教学与科研是手段,培养人才和创新知识是目的,受过教育的人才能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科学研究同时推动人才的培养,其内在的联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2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1)科研是提高高校师资水平的重要途径

高校教师通过科研,可以时刻把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与最新成果;通过科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可以不断地完善教材,充实教学内容,并进行教学改革;有了科研之源,在教学上就会得心应手,所讲授的课程内容也会更加生动、翔实,会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2)科研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首先,高校教师通过科研活动,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教师们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一边学习和继承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边摸索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与创新,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

其次,教师承担的一定科研任务,为提高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生通过参与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一方面提高了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很好的选题;另一方面通过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有意识地加强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3)科研是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基础,是高校建设的根本和核心,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教师取得的大量科研成果是高校学科建设发展与腾飞的强劲动力,是高校实现整体目标的重要保障。

(4)科研成就高的教师对学生更具感召力

教师从事科研会使学校具有较高的声望,这意味着学校吸引资金和优秀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而较多的资金和优秀学生又是取得高质量教学的重要基础。从事科研、取得成绩的教师对学生更具感召力,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风范、科学态度、敬业精神对学生的道德提升均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3教学是科研的推动力与催化剂

(1)教学是科研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条件

科研活动经过无数次实践的检验,产生了定理、定律,即理论。这些理论编人了大学教科书,变成了教师的授课内容,这些知识是进行更深层次科学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通过知识传递,教师本身理论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甚至有新的认识。教师的理论水平、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决定了科研队伍的结构和水平。教学不仅为科研提出问题,也为解决问题提供思维方式和技术路线。

(2)教学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进一步传播

教师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一方面充实和优化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学可以使科研成果得到进一步传播、延续和再生,充分发挥科研的价值;教学实践能使教师对基础知识更加融会贯通,促进自己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反思,从而使自己的研究活动有了更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而学生活跃的思维也有利于科研的发展。

三、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思路

3.1学校层面上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策略

从学校层面看,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主要从观念的更新、宏观政策的制定与规划,学院的优化组合等方面人手,通过采取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来缓解学校面临的双重压力,并最终将这些措施落实到院系及教师个体上。

(1)要更新观念

教师正确的观念,端正的态度与积极的工作热情是教学与科研关系协调发展的有力保证。首先,要坚持大学人才培养之本的观念。其次,教学作为学术的一种形式而重新定义。

(2)优化政策与创新管理机制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动态发展的,大学不但需要观念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制度的创新。学校需要不断地开发与创新互动管理机制、激励利益机制等方面。一方面,教学与科研都是学术水平的反映,在学术水平上建立互动机制。①在组织结构方面,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平衡需要流动的编制,采取院的研究所与教学系单位相结合的流动办法。②评价教师教学的质与量应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教师报送的教学资料等,这样教师教学的内容能更新更好地得到反映。③开发教学与科研资源的潜力需要健全竞争激励机制、利益机制。另一方面,学校优化院系结构、以学科建设为契机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3)促进教学与科研校际校内的分工与交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校要在学科、教师、院系不同层面,就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制度和措施进行宣传、交流与借鉴。另外,加强仪器设备等资源的共享,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协调。

3.2院系层面上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措施

(1)调节教学管理

学校应该将提高教学待遇与科研待遇并举,教学得到的回报与教学付出的努力成正比,加大对教学的奖励政策;搞好教风、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尤其加强对教学的监管力度。

(2)运用二次分配杠杆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

院系对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平衡教学与科研,院系在计划的制定、结构的调节与实践的实施等方面加强联系,创造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最佳环境。学院根据本学院的特点和教师个体差异,分析不同学科属性的不同特点,有区别地设立教学岗与科研岗,并在相应的二次分配中得到体现;院系制定合理的二次分配制度,对教学岗与科研岗进行合理量化和轮换。

(3)建立协调机制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统一

学院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处理应采取了一些具体的协调措施。加强学院在这方面的意识与任务;利用学科建设加强教学与科研的联系;制定可行的政策。开设教学与科研紧密联系的课程等。

3.3教师个体层面上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的途径

(1)健全师资管理制度

学校需要一个公正、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公平利用其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领导对教师有更多的人文关怀,了解教师的实际能力,让教师自由选择应聘教学岗或科研岗。

(2)促进教师科研的公平竞争

学校应该提供更有利的竞争环境,加强对年轻教师的科研指导与鼓励。当然,高等院校无论大小,完全可以把科研提到重要位置。解决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不但从观念的更新开始,更重要的是各种体制的创新,为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3)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

考核要求既注重教学的质量又注重科研成果,还需要考核师德修养,因为促进教学与科研相互联系同样需要高尚的师德修养来保证,不单单为利益而工作,更要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努力。不单有科研的热情更要有教学的责任。

教师处理教学和科研关系中的各种矛盾,除了技术层面的问题之外,还有道德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有高尚道德情操,根据教学与科研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篇3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教学是进行理论传授和数学实验的活动,即普通教育和专业训练,是高校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只有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体现高等学校的重要作用。科学研究是人们在科学信念的支配下,采取一定的方法,遵循一定的规范,探究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以便发现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活动,即发现新知识。学校要培养人才,教学与科研都很重要。两者相互促进,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培养。高校教师应该不断探究科研在教学中的切入点,使得教学和科研能更好地互动与结合。

一 科研能促进教学

1.有助于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自我素质的提高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没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高校就不可能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科研是提高高校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当今世界发展迅速,任何学科的知识都在不断更新变化中。高校的教学绝不可以一成不变,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以动态的眼光看待本学科的知识更新,这是赋予高校教师的责任与能力,也是高等教学的必然要求。高校教师只有通过科研,才能把握学科发展动态,了解实际和社会的需求,了解学科最新发展方向,向学生传播最新的科学知识,以不断追逐学科前沿知识的态度做学生科学路上的领航人。

2.有助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而当今社会,最炙手可热的就是创新新人才。创新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大学教育不同于一般基础阶段的教育,大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高校教师如果能把自己科研中获得的思想、经验、灵感、方法传授给学生,将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将创新的思维融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中,从而提高,开阔视野,提高素质。

社会不断发展,也不断涌现出许多新问题,这就需要用新思维解决新问题。高校教育应该着眼于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以适应新的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因此,高校教师的科研活动有助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3.有助于推动专业发展

由于教材的编写、出版有一定周期,教的内容往往滞后于最新的科技知识。科学研究是对于事物基本规律的探索。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发现新理论、新方法,这些新的理论方法可以被积极地运用到指导生产及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因此,在这种科学研究的探索过程中,传统学科得到了改造和发展,旧的理论方法被不断更新,新的学科体系产生,交叉学科也不断形成。因此,高校的科研活动大大推动了专业发展。

4.有助于推动高校为社会服务

现代高等教育已不仅仅具有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当前,高等教育利用其强大的人才资源和理论优势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服务,如建立大学科技园、与企业进行科研合作、建立合作研究所等形式。因此,高校的科研活动也深化了高校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二、探究科研在教学中的切入点

高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科学研究融入到教学中,从而达到现代教育所倡导的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全面培养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途径将科研与教学进行有机结合。

1.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教师科研过程及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向学生介绍学科的研究现状以及学科发展趋势。教师还可以将自己所进行的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动机,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与学生展开对于科学研究活动的探讨,这样就产生了一种互动的活动,学生获益,教师也获取了科研的灵感。这种教学过程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实行素质教育。

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科学研究

学生可以在实验课上或者利用课余时间组成学科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甚至承担部分实验任务。这样,学生就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意愿,让学生分别承担不同的实验、科研任务,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学生独立设计。这样,学生在参与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就能综合地运用自己在课堂中所学的多方面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实践活动写成报告的形式,对所运用到得理论知识进行总结,对下一步实验方案进行设计,提出自己的创新设想,总结经验,甚至可以鼓励学生撰写或是形成专利。这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学生的课余活动也更为充实、更有意义了。这种学习―思考―实践―创新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此外,毕业论文的写作是高等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对学生本专业综合能力的考察,也是对学生科研思路的锻炼与训练。学生可以在教师所做的科学研究中选取一部分内容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中来,这样写出的毕业论文有针对性,有内容,还可以切实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高校要妥善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使教学与科研实现良性互动、共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校教学与科研质量,达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1]代蕊华.高校的教学.科研及其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2000,(1):94

[2]吴鹏.正确处理教学.科研关系努力营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1):127-128

篇4

关键词 教学 科研 协调

《高等教育法》规定,现代大学有三大任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但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大众化、大学地位不断提高的今天,教学与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科研和社会服务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甚至相冲突的情况。高校自诞生之日起,就将教学视为其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是学生学习的园地,是学生接受知识和掌握技能的地方。作为学校来讲,顺利和圆满地完成教授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是其根本目的。然而,随着各高校功能的扩展,科研在院校组织中占据了首要地位,高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意义与价值日渐突出,而作为教学者的角色却不断地被边缘化。

一、教学是高校的根本使命

高等学校首先是一个培养人的机构或场所,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教学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环节。因此,教学不仅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主体性工作。《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可见,高等学校中心工作是“培养人才”,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都应围绕这个中心,而不是偏离这个中心。

(一)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

高校教学过程是高等教育系统最基本的活动过程,是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高校虽然倡导科学研究,但它与专门的研究院所不同,它以肩负的教育教学职能为显著特征而区别于科研院所。高校的第一要务是育人,教育教学是高校的本质特征。高校的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表征了高校对真理的不懈的探求精神,这也是高校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因此,高校的科学研究,其根本上是以教育教学对创造型人才培养的影响为最高境界。

高校是以创造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组织实施高等教育教学活动,重点培养的是人才的创造能力和组织引领能力。大学生不仅要懂得自己如何开展工作,而且还要懂得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且还要善于有效地组织引领他人开展工作。高校人才培养的这种高质量、高端性,决定了高校教育教学必须是由高水平、高素质、创造型教授引领、带动的高级教育教学活动。

(二)教书育人是大学教师的基本职责

教师的基本工作是教学工作,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李岚清同志曾说,“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赋予教师以更大的责任和希望。教师工作关系着教育的成败,关系着民族的兴衰。大学教师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一位从教50年的大学教师所说的“在大学教育中,教师的作用重要,教师的影响深远,教师的责任重大,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应是每位教师的座右铭”。高校要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将教师的一切工作都纳入教书育人活动之中。

二、科研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

现代大学的科学研究是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活动。科研是大学教师深化认识、不断探索和发现真理的学习过程。因此,科研不应当是大学教师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的工作,而是教师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和优势,不断探索真理,进行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的科学研究和学习活动。

大学教师所从事的某一领域的科学研究活动,可能与所讲授的专业教育教学的某一课程相距甚远。但是大学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却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教育教学活动,影响到他的学生。学生从具有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的教师身上,获取的将不仅仅是知识,而且还一定包含有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一位能够把专业理论知识讲得出神入化、惟妙惟肖,易于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的教师,这对学生来讲无异于讲演艺术大师。而能够以科学研究的成果打动学生的教师,那么他将一定是能够唤起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欲望的领航人。然而,这正是大学科学研究不同于专门研究机构的本质功能所在。也就是说,大学开展科学研究的意义、功能,不仅仅是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重要的是影响大学的人才的培养,为科学技术的再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核心科技人才竞争力资源。

三、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促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对于很多学校来讲,为了在科研项目申报和技术攻关上能有显著的成效,教师都分为了两类,一类是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科研型教师,另外一类是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学型教师。这种看似非常合理可行的人员合理配备的分配却存在很多问题,导致了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割裂。首先,很多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很少甚至基本上不参与学生课堂教学,在科学研究中很多新的科研成果很难在短时间内直接和学生见面,学生也很难有机会参与和了解这些最新的科研成果。其次,教学型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非常的繁重,势必造成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那么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很多更新较快的知识可能在学生未毕业之前就已经过时甚至淘汰了,这很容易造成学生知识的陈旧,在工作中很难短时间适应工作要求。笔者认为教学与科研不应该是矛盾和冲突的。而应该是相互促进,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促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一)科学研究与理论教学的结合

在相关的理论课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研究成果和研究体会,特别是介绍研究者具体的一些理论成果和学术观点,可缩短教师、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独立思维、培养学生科研分析能力与创新精神。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理论教学,不仅丰富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思维,而且通过与学生交流,形成新的灵感和论点,促进科研纵向发展,通过指导学生的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形成新的科研选题。科研与教学相互推动,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教学又推动科研,教学科研相长,共同发展。

(二)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的结合

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教学有其特殊的意义,是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在教学和科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和学校科研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学校的学术地位和所能开展的实验课水平的高低;科研成果的水平高低也离不开实验的具体验证。让学生采用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实验形式,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其科学思维的积极性,并具有敏锐的科学预见性。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又可提高学生对科研全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改变以往实验只走简单操作过程的验证性实验形式,提高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一定的科研思维能力。

(三)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结合

现代社会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变传统的“知识型”为“智能型”、“综合型”和“复合型”。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本专业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大学教育必须扩大视野,立足科技前沿,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合到大学教学体系中,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研究体会和成果,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通过指导他们参与科研设计、文献检索和论文书写等,可培养学生对科研工作的感性认识,打消他们的畏难心理;带领大学生科研兴趣小组,进行一些比较系统的专题研究,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的研究难题,还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把教学与科研联系起来的枢纽。因此,教师必须从事科学研究,站在科学前沿,加强自己创造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萍, 贾天军, 郑文芝.科学研究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管理参考.

篇5

1科教融合是高等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经之路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强调“研究型大学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创新人才培养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高等学校的教育功能正在从注重传播知识、单纯强调教学职能,转向强调教书育人和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教育思想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学依托于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中开展教学,以科研支持教学改革,教学与科研互动,教学与科研“相长”,并建立基于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于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智力资源优势和科研资源优势,有利于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新教育平台的建设,从而全面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高校管理工作者为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正在不断探索新的运行机制和路径,将科研资源与教学资源整合,推进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教师们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研究性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学生们主动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和科学研究,开拓了思维方式,使自身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所以,只有通过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能够从根本上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2科教融合是高等院校解决阶段性矛盾的根本路径

虽然高校一再强调科研与教学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高校就教学与科研融合也进行了一些研究与实践,但效果不尽理想。大部分高等院校普遍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科研与教学融合的程度还较低,多年来高等院校存在的科研与教学融合不力的问题,迄今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首先,教学与科研在过程上存在脱节,在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缺乏激发学生好奇、求知的热情和能量,师生双方都没有从教学中获取学习、研究的灵感。其次,大部分院校对教师的评价过度侧重于其科研的业绩,使得一部分原本热爱教学工作的教师不能专心于教学工作。相对于科研而言,教学的成就较难衡量,部分院校、教师将追求科研成就作为了主要的目标,而或多或少地忽视了教学的任务。再次,虽然不少高等院校的科研总量大,科研经费充足,但科研项目重复立项的情况严重。最后,高校不同类型人员的组合使用在结构、层次和数量方面存在着矛盾和冲突,知名学者、教授和研究人员不参与或很少参与教学特别是本科教学,而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太重,教学时间严重挤占科研时间。在教学与科研间出现的这些矛盾,其实都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性问题,是大学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不断探索科教融合的新路径,使之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促使教学与科研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才可以根本上解决大学建设进程中的阶段性矛盾问题。

二现阶段教学与科研冲突的原因

1国家社会层面的原因

首先,大学理想与社会现实需要间的矛盾是导致教学与科研失衡的重要原因。社会在不同阶段的需要是通过科研反映到大学中来的,而这种需要与大学理想所形成的冲突通过教学和科研的矛盾表现出来。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历史演变中可以看到,每次教学与科研矛盾的激化大都是因为科研被赋予了新的意义[1]。而科研之所以被不断赋予新的意义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它能够给政府、企业甚至是研究者、大学带来许多实际的利益。从这种意义上讲,教学与科研矛盾的激化是大学不断被赋予功利目标的后果之一。

其次,国家的政策导向也是高校中教学与科研关系失衡的重要原因。当今世界,知识无疑已经成为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也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我国明确把“科教兴国”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大幅度增加科研经费,改革科研投入机制,通过调整项目评审、评奖等多种手段,引导和鼓励高等学校面向国家和市场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在国家这种宏观指导思想的带动下,大学争取到科研项目就意味着科研经费的获得,而经费获得的重要条件就是科研规模与实力。因此,教学与科研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科学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教学却没有得到同等程度的加强,从而导致了高校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现象。

2学校层面的原因

首先,一些大学对自身的定位不准确,没有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从而没有处理好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关系,工作重心出现了偏差,出现了求高、求大、求全的“攀高”心理。在这些大学里教学与科研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搞清楚自己的整体定位及其所属学科的分类定位,有些把某些学科的分类定位错误地上升为学校的整体定位,另外一些则把学校的整体定位普遍套用于全校所有学科的发展定位,使得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教学与科研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

其次,大学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合理,如大学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教学与科研融合没有形成完善而合理的路径体系等,这些都是导致教学与科研产生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教师有着双重的身份,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所以,就应该从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两个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与评价。事实上,我国大学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教学与科研考核评价体系[2]。突出的问题有:在考核过程中过度关注科研结果,评价制度明显向科研成果倾斜,过分强调在刊物上的数量、刊物的级别、得到奖项的等级;常常忽略对日常教学过程质量的考核,对教师素质的考核不够重视;对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重视程度不过,不重视将科研活动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相结合,对科教融合多数还停留在理论的认识上,没有形成有效的实践途径;对于科研的奖励政策和评价机制相对比较完善,而教学奖励和评价机制却不太明确。

3教师层面的原因

首先,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有着不同的特点,对教师的内部激励作用也不同。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工作的灵活性和自由度较低,通常需要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而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则可以相对自主地选择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工作与个人的兴趣相结合。教学工作相对于科研工作而言比较单一、机械,而科研工作对于教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可以从中体会到创造与创新的满足感。同时,与教学相比,教师从事科研工作更容易产生成就感,科研成果相对于教学成果而言,更能及时的得到反馈和收获成绩。

其次,从外部激励来说,从事科研可以更好地改善教师的福利。Robert C·Serow(2000)的研究表明,科研工作比教学工作使教师更容易受到同事的尊敬以及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在现有的制度下,教师搞科研更容易评上高一级职称、晋升高一级岗位。高校对教师的学术水平都作了明确要求,规定了很多具体指标。正因为这种情况,很多教师把科研工作看成了第一选择,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加剧了教学与科研的冲突[3]。在大学里,科学研究的影响因素相对较教学少,其成败更多地取决于科研人员本身的努力程度。然而,教学成果即人才的培养不仅仅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关,还与个人的能、性格、家庭背景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关。教师在教学上的投入并不一定与所培养学生的质量成正相关[4]。

三促进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路径

1从高校宏观环境出发促进科教融合

第一,合理的学校类型定位。由于每所学校的基础和发展速度都有所不同,软硬件建设水平不齐,以及社会地位、服务方向和竞争力都不同,每所学校都应有不同的目标定位。目前我国学校大体可分三类:第一类为研究型大学,科研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第二类为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并重;第三类为教学型大学,虽有一定的科研任务,但以教学为主体。不同类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差异意味着科研在学校地位的差异,同时,也说明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程度有所不同。所以,高校只有从宏观上定位其学校类型,明确科研与教学的地位,才能更好的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促进教学与科研的融合。

第二,合理的专业定位。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和重点发展的专业,对所有专业的重视程度是有所不同的,在不同学科间,师资力量和科研经费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学校内不同专业的定位也就不一致。在研究型大学里存在教学型专业,在教学型大学里也存在科研性质较强的专业[5]。因此,学校应考虑到不同专业在学校的地位与发展方向,进而作出符合不同学科的专业定位。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申请科研立项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学科的积极作用,培养优秀的研究型人才;另一方面也要给教师提供一个适合教学的平台,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三,创建具有研究性的校园文化。教学与科研的统一是以师生对学习、研究的向往和热情为基础的,这正需要研究性的校园文化来哺育。校园文化是对学校传统、学校精神、学校作风最好的体现,它既是是学校主流价值观的载体,又是大学师生进行教学、科研的共同文化环境。这种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研究性校园文化以激发学习者的探索精神、培养创新人格、学术自由为特征。在这种文化中,教师必须通过亲身实践来验证、发展既有知识,使自己的教学赢得学生的青睐。大学生也能在参与教师真实的科研过程中感受到知识创新、创造发明的乐趣,增强探索知识的能力和本领。

2从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出发促进科教融合

第一,完善人员选拔与分工制度。学校应分别设立教学岗位和科研岗位,学校根据对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考核,并结合教师自身的意愿最终确定教师的岗位。同时,对岗位实行开放流动的运行机制,允许教师在能力范围内在教学岗位与科研岗位间流动。比如有的专家教授暂无科研项目,就可以鼓励这些人走上教学岗位,把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科研的最近动态,同时,也能从和学生的互动与交流中的到一些启示,促进科研活动的发展。在教学岗位上的教师并不意味着只教学不进行科研活动,只是在工作上更侧重于教学工作,对其工作的评价也以教学工作为主。教师在能完全胜任教学工作之余可以将精力投入到科研活动中,通过科研活动了解学科最前沿的发展动向,并将其与书本知识相结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这样更有利于教学与科研的融合。

第二,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估与激励机制。关于对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的评价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教师的行为和学校内部科教融合的质量。对于教学的评估应围绕教学活动展开,而对于科研工作的考核则应以科研成果为中心和重点。教学与科研都应各自有适合其发展的衡量标准,两者间的指标是不可以相互替代的。对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评估机制也应有所差异。针对科研设立科研发展基金、优秀科研成果奖、核心期刊论文奖的同时,也应针对教学工作设立一些激励政策,比如人才培养基金、优秀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称号等。这种评估与激励机制对处在不同岗位的教师来讲,可以借用美国心理学家F·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来解释。对于教学岗位的老师来讲,在教学工作中的成就相当于“保健因素”,在科研活动方面的成果为“激励因素”;而对于科研岗位的人员来讲,科研成果变成“保健因素”,相关的教学活动则变成了“激励因素”。总之,教师间的竞争应该是不层次、多角度的,每一位教师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他们可以通过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业务取得成果,最终得到其价值的体现[6]。

3从教学、科研的内容与主体出发促进科教融合

第一,重新审视研究的内涵。作为一名高校的教师,研究应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学术研究,另一种是教育研究。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过度关注学术研究而往往忽视了教育研究,从而无法将教学与科研相融合。高校教师是具有双重身份的,既是一位教育者,也是一名学者。教师如果能将自己的教学研究与学术研究相融合,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才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和谐发展。所以作为高校教师,研究的内容不仅仅局限在学术研究,也要发展教学研究,应根据自身的岗位而有所侧重,将两种研究相结合共同发展

第二,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道德修养。教学与科研的融合,从教师的角度来讲,除了技术层面的问题外,还有道德方面的问题。教师应提高道德情操,根据教学与科研的内在要求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师应按照正确的道德规范处理教学与科研间的矛盾,正确看待现实中的利益得失,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通过道德调节,激发教师的道德感,引导教师正确看待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矛盾,正确对待工作中的竞争与协作,进一步加强教师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教师之间的合作互动。

总之,高校中教学与科研的融合,要综合运用行政、道德、市场和文化的共同调节作用。只有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看待和分析教学与科研产生冲突的原因,通过多种路径解决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学和科研的发展,促进教学与科研的融合。

参考文献

[1]赵婷婷.从大学与社会的矛盾看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1999,(2):47一50.

[2]付金会,宋学锋.影响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平衡的因素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6):29一58.

[3] Homer Bates,& Cheryl Frohli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arch productivity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finance faculty. http:∥ abe. villanova. edu/proc2000/n039. pdf,2000 Academy of Business Education.

篇6

19 世纪初,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德国柏林创办了洪堡大学,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 一”的著名原则,将科研确立为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今,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客观规律的论断已经在普通高校得到认可。但是在贯彻落实“教学与科研相 统一”这一原则时,尤其是对高校中教授公共课的教师而言,他们教授的课程一般都是基础性课程,难以进行深入研究,但在职称、课题申报等方面要求与其他专业课教师完全相同。所以高校公共课教师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该如何处理?本文提出了一些分析和建议,希望能对广大高等院校的公共课教师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1 高校公共课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中的矛盾关系

1.1 教学自主意识薄弱与科研自主意识强的矛盾

从根本上来说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是性质、目的、过程完全不同的两种活动。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对学生传授已知的知识,因而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知识的教学语言结构组织和教学方法上,是一种单方面灌输;科学研究则是面对某些未知问题进行探索与创新或者是从已知问题里再进行科学、系统的衍生,它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并促进科学发展而存在的。因此,对这两种活动的评价体系也不一样。在当今的高等教育体制下,科研成果可以简单、明了的量化指标来考核其成果及效果,而教学成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则很难形成一个统一、客观、科学的量化标准。再者,两种活动的投入产出比不一样,对教学的投入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和精力才有可能初见成效。时间的长短出于公共课的客观条件无法界定,而科研成果更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因此,公共课教师出于自身的工作性质需要对教学方法及能力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导致许多公共课教师无可避免地存在轻科研、重教学的现象。

1.2科研与教学时间分配的矛盾

这是与上一矛盾密切相连的矛盾。如果说上一矛盾是思想上的表现,那么这一矛盾则是客观条件冲突上的表现。当今大数据时代各领域的知识日新月异,高校教师想要立足于知识前沿,就必须全身心地专注于科学研究,需要不断摸索和创新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汲取最新的科研成果,否则就会掉队落伍。但与此同时,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公共课教师,也必须与时俱进,除了及时更新升级自己的知识内涵,更关键的是要不断改进课堂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而无论想要把两种工作中的任何一项做好,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可是人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果用于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时间多,那么用在科研上的时间必然就少,反之亦然。这种客观的矛盾在高校公共课教师身上尤为突出。加上每个学期学校教务处组织的督导听课、学生评课、试卷抽查,他们还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应付与教学相关的种种工作。因此,对高校公共课教师而言,教学与科研在时间上的矛盾显得十分突出。

1.3 教学与科研相脱节的矛盾

教学与科研相互脱节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其具体表现是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上,而对教学质量起决定作用的内容更新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并且课堂上只侧重于学生对所学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而对公共课本身来说也不可能去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即便教师们主观上希望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但因为教学与科研在时间分配上的矛盾,最终还是无法将教学内容系统地转化为科研内容。这种现状也极大地限制了高校公共课教师特长的发挥。

2 教学与科研的矛盾解决途径研究

2.1 从根本上认识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必要性

要想解决这个矛盾, 首先是要高校公共课教师必须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结合关系, 自觉做到教学科研并重。教学与科研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科研促进教学,教学激发科研。科研成果是教学的基础后盾,保证着教学的科学、严谨、方向等特性。而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中分享给学生的话,也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不仅局限于书本。同样的,认真教学可以促进教师在已有知识的框架上不断创新,发现新问题,提高科研水平。

2.2 从自身情况出发制定教学与科研安排计划

毫无争议的,任何教师尤其是公共课教师要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为发展路径。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技能要求,首先要过好教学关,否则就是不称职的教师。公共课教师除了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之外,通过对教学基本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进而尝试发现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科学研究路径,这样可以更好地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另外,从实际出发,公共课教师在自身职称与年龄等不同时间段,教学与科研要有所侧重,须正确把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公共课教师首先要上好课。中级职称时,在把握教学内容前提的需要下,适当对本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和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适当地融入教学内容中去。等到了副高职称阶段,要教学与科研并重。而评上正高职称之后则要以科研为主,兼顾教学。

2.3 公共课教师的科研要为教学服务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公共课教师的科研主要紧扣教学和本专业学科。把握科研方向,科研可以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理论问题,提供学术前沿理论,用科研成果更新教学知识体系。要认识到科研是教学知识创新的源泉。而教学为科研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科研为教学内容的改革服务,做到科研有的放矢。

2.4 公共课教师要加强学术交流

学术合作、学术交流与合作既包括与校内同事之间的交流合作,也包括与校外乃至国外同行的交流合作。通过这些交流与合作,公共课教师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并学习到国内外的学术成果,也可以学习到国内高校教学与科研结合的先进方法,从而涤新自我。教师把这些交流合作的成果带到课堂上,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添课堂活力,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把学生带到科研中来,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教学。

2.5 学校层面的条件创造

由于公共课教师授课对象是全校学生,从某个方面来说,其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层次。所以,学校或学院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公共课教师创造考研、攻博,在职攻读研究生课程等重新学习的机会,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激励公共课教师积极申请出国学习,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等形式的进修、培训。并划出相应的培训经费项目支持,把培训时间按适合的比例折算成一定的额定工作量等,从而提高公共课教师的整体素质。

3 结束语

公共课教学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任课教师素质的提高,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则依靠教师科研能力、理论水平的不断攀升。在公共课教学实践中,教师把发现的问题,学生遇到的难点、重点等综合在一起,作为自己开展科学研究的预期目的,参考相关资料,借鉴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进行知识升级。另一方面依靠学校或学院提供的宽松、良好的科研环境,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掌握教学的前沿和研究动态,提升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和充实自我。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深化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黄昌清,田维坚,冯桂兰等.青年博士教师协调好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12):8.

[2]刘明生,宋平.高校年轻教师为师之道[J].教育研究,2010(1):100-103.

[3]吴庆军.高师院校数学教育中的教学与科研[J].中国成人教育,2005.

篇7

高校的基本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应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教学与科研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随着高校教育的日益普及化和开放化,在教学与科研的主导地位之间又开始激烈的竞争。教学与科研一直都是高校教师的基本教学任务。在高等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教学与科研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议论话题,它们有着不同的关系特点,但又都是高校的两项重要职能。一直以来,各科的学者对这两种职能之间的关系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侧重不同,褒贬也不一。由于高校是对学生走上社会之前的一种过渡教育,因此,高校的教育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本文就从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协调教学与科研之关系,以及培养学生在科研中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对高校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

1.理清教学与科研之关系,正确引导高校教育

众所周知,高校教育是由教学与科研两大方向为主体的。高校教育的目的是实现学校教学目标,完成学校教学任务,因此,课堂教学才是高校教育的主要活动,这体现的是教学。而高校的学术研究又对高校的排名有很大的影响,这体现的是科研。要真实清楚的了解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还得从他们二者的差异与相互统一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1.1教学与科研的差异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教学是进行理论传授和教学实验的活动,是高校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只有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体现出高校的重要作用。科学研究是人们在科学信念的支配下,采用一定的方法,遵循一定的规范,探究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以便发现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活动。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

教学与科研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首先,教学是通过以课本知识全面、系统的传授给学生为主。因此,需要教师把目光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帮助学生系统全面的掌握课本知识。其次,与教学不同,科研主要是对众多学科中的某一学科某一章节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性、创新性、单一性的探讨。由于二者针对的学习群体以及研究方式的不一致,才使它们并存成为高校教育的两大端口。清楚的把握教学与科研的差异性,才能对高校教育进行有意识的真正的统筹兼顾,从而对症,协调高校教育的差异化教学和科研。

1.2教学与科研的相通

教学与科研本身都是来自于高校教育,在知识的学习和学术的研究上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人类对知识的探索和传承,他们是相通的。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以教学中所学的知识为前提,在现有的学术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拓展。而科研作为教学的延伸,在学术上为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提升空间,对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科研有助于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的更新,有助于了解当前本专业、本领域发展动态和研究方向,有助于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向、学习思维和创新方式的更新,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丰富教学内容。因此,了解对教学与科研的相通性,适度调节二者的差异性,会对高校教育的发展带来不可小觑的影响。

2.协调教学与科研之关系,正确引领高校教育

协调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从两方面来讨论:

首先,从学校层面来协调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学校和教师采取可行性措施来从根本上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一,教师必须以正确的行为观念、端正的行为态度和对工作的积极热情来坚守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书本知识教授的基础上,不断补充本专业、本领域的科研成果,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第二,学校应该以时展为轴向,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学校管理和考评机制,正确引导教师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一方面,由于教学与科研都是学校学术水平的体现,在学术的平台上建立相应的互动机制。另一方面,把学校、学院相互综合,以综合、交叉学科的建设来创立系统机制。第三,要想使得教学与科研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共识,就必须在各学科、学院等不同层面进行经常性的互动交流与借鉴。

其次,在学院层面上进行双方关系的协调。第一,应不时地对教学和科研待遇进行管理协调,使回报与付出成正比,提升教师的积极性。第二,要建立统筹的协调机制,建立合理的保障措施,使教学与科研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机统一。比如,可以增设教学和科研联系比较紧密的课程和讲座。

3.培养学生在科研中的创新和实践,延伸高校教育

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空间上的延伸与拓展。教学水平展示着一个学校的整体素质,而科研水平则体现着一个学校的学术水平。为了学生能够从教学到科研稳步前进,可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开展科研立项的活动。以创新基金为奖励,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课题研究,从而让学生在课题的研究中,充分培养其科研能力。学校要适当的给予学生创新机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大型的学术研讨交流会,从中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新和实践精神开拓广阔的交流空间。多向学生开放实验室,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可以通过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提高对创新学习的积极性,活跃校园生活,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达到对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有效的培养。

总之,教学与科研都是当代大学教育必不可缺的两种教育方式。两者在高校教育中看似两个相对独立的活动,但在整个高校的教学任务过程中,二者又是相互促进的。通过对教学与科研的深入探讨,调整好这两种职能的关系,使得我国高校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可以得到更大的提升空间和持续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一、高校图书馆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作用

(一)高校图书馆在教育中的地位。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其丰富的文献资源,为实现高校培养人才的教学目标起到重要作用。

大学图书馆是发挥新时期大学功能的重要工具,是高校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第二课堂,还可以巩固大学生的课堂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图书馆以馆藏资源为基础,通过良好的自学环境等途径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利用文献资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报意识和自我学习的效率。

(二)高校图书馆在教育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要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的一代高素质新人。因此,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图书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模式的改革,高校图书馆必须要融入到高校教育过程,服务于教学实践活动。图书馆馆员以丰富广博、专深的信息资源、专业化的管理方式参与教学活动,为教学科研提供全面知识保障,帮助师生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

二、高校图书馆的职能

高校图书馆在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上发挥积极的作用,履行着以下职能。

(一)藏书职能。

高校图书馆要根据本校的任务、性质、专业设置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藏书计划,做好馆藏建设,使馆藏既有本馆特色又有某一学科独特的优势。要做好馆藏建设,应遵循几点原则:

1.目的性原则。高校图书馆的类型、作用和服务对象各不同,建设藏书体系时,必须根据本馆条件,具体分析,使藏书建设符合本馆的特点。

2.科学性原则。藏书建设必须依据科学方法,打造能够体现科学的系统性、保存的完整性、结构的稳定性、合理的计划性的藏书体系。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对象和任务,把多种不同学科、不同水平、不同形式的知识情报载体,收集、整理成一个主从分明、专博得当、配合协调的藏书结构。

3.实用性原则。高校图书馆的一切藏书都必须为了读者利用而收藏和保管。搞好重点藏书和一般藏书的关系、当前所需图书与长远图书的关系、藏书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二)教育职能。

高校图书馆应把“对读者进行利用文献教育”当作重点工作,对读者进行各种图书馆教育,包括书目知识、文献检索知识、阅读方法、学习方法等。在新生入学时,通过各种形式向新生介绍如何利用图书馆,讲授文献检索知识和检索方法;同时,在学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组织师生到文献检索室进行文献检索的系统教育,指导师生使用检索工具,丰富文献知识,提高检索技能。

(三)进行文献信息资源开发,编制文摘、索引,为教育科研服务的职能

1.图书馆要根据教学、科研需要,采用文献、索引、分类等形式,揭示馆藏文献的深度,开发、利用馆藏,变静态知识为动态知识,为教学科研提供情报,提高文献资料的利用率。

2.根据专业设置建立信息库,提供信息咨询,包括具体信息咨询、方向性咨询和综合性咨询;其次对文献信息进行二次、三次开发,加速文献的周转、拓宽文献的辐射面。

三、图书馆为高校科研工作服务的定位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学术资源中心、信息中心,应发挥自身的优势,为高校科研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如何发挥图书馆的优势为科研服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定位。

(一)丰富馆藏,提供快速、高效的检索与咨询。

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拓展科研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互联网、联机数据库、内部局域网已成为情报信息的重要来源,网络调查和跨库检索等新技术的发展使科研信息收集的方式有很大变化。

图书馆要采用一种系统化的组织结构,将不同类型的相关信息链接起来便于检索,帮助科研人员快速获取、利用各种信息及知识。

(2)利用网络技术,创建跨学科知识融合的科研环境。

通过集成服务、网络VPN的运用,数字图书馆不仅为各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创造了条件,而且为跨学科知识的提供、实践与系统化的整合提供便利,通过利用网络与媒体技术,更新馆藏资源与环境,创建新的跨学科知识融合的平台、多学科研究与创新的平台。

(三)为科研人员的研究提供多方位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要加大深化服务的力度,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图书馆在采集和收藏文献时,既要考虑兼顾数字与非数字文献,电子与非电子文献,实体与虚拟文献,又要加强对不同文献的开发、综合利用,进入更深层次的服务。另外,高校图书馆尽可能根据本校的学科、专业特色,编写适合科研人员的信息教育教材,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信息检索、获取与利用方面的技能培训。

四、利用现有文献资源,建设好富有本校特色的图书馆

(一)统筹规划,平衡学科分布,建设学科特色数据库。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222-02

一、引言

国家在教育科研体制改革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文化的重大任务”,“担负着国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要任务”。高校的科研工作离不开实验环节,相对于传统教学过程而言,科学研究是紧跟最新科学技术发展的,如果能将这些先进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中,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会有很大助益。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除了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外,还应该实现产、学、研协作,创造更好的市场效益和社会财富。开放式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齐头并进,能够互相促进,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培养适应先进技术发展的高级创新型人才。

二、实验教学分类

根据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要求,把实验教学分为基础的验证式实验,提高的综合、设计类实验和创新的开放式实验。

基础的验证式实验是对理论课内容通过实验的方式再现,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一般都有明确的实验方法、步骤与结论,具有可重复性。提高的综合、设计类实验,通常是独立的实验教学,具有更强的目的性和综合性,为达到实验目标,学生可以在教师给出的实验目标下,自行设计实验过程,并随时根据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实验步骤进行分析和调整,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创新的开放式实验主要是接近于科学研究的探索性方面的实验,往往没有明确的实验指导,要求更高层次的创新性。

减少基础的验证式实验,增加综合、设计类实验,提倡学生尽早介入教师的科研,增加创新的开放式实验,能够有效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与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

三、开放式实验教学与科研

(一)开放式实验特点

1.教学目的。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熟练专业技能,并能进一步让学生锻炼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为将来就业或进行科学研究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主体。在验证式、综合设计类的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机械按照实验步骤操作,被动接受实验过程。开放式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实验的主体,学生可以在教师规定的知识范围内,自行选择感兴趣的课题,选择符合课题要求的工具,寻找并确定实验方法,制定和调整实验步骤,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

3.教学内容。传统实验教学内容与教材联系紧密,因此难免出现滞后现象。开放式实验教学内容综合最新发展的信息技术,能与科学技术发展同步。与跨学科综合型科学研究一样,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内容通常综合性较强,有时也属于跨学科实验,需要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知识技术,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4.实验指导书。在验证式、设计类等传统实验方式中,教师一般为学生提供实验指导书,其中会详细给出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步骤,较为负责的老师还将可能的问题与处理方法等详细给出。这样就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动力,没有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无法锻炼学生的钻研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式实验的指导书或实验教材还是要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但其内容应该反映最新科技的发展,并尽量只给出大概的选题方向和实验要求,让学生自己完成实验选题、实验步骤、实验问题处理方法等部分,让学生中有较大的自由空间,学会自己策划实验方案。

5.教学方式。在验证式、设计类等传统实验方式中,多采用注入式教学,实验题目、步骤和工具准备等都由实验教师进行。实验时学生机械操作工具软件,获得数据结果,这样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开放式实验教师只为学生提供实验资料、工具和解答部分实验问题等。因此,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能够灵活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积极发挥聪明才智,锻炼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6.实验时间、条件。开放式实验一般需要实现三部分内容:时间开放(根据学生预约给予安排),项目开放和人员开放。因此对实验室条件提出了很高要求,要求实验室配备满足学生项目要求的环境,要求合理安排教师资源对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要求实验室根据不同实验室的软硬件条件建立专门的预约网络平台,实现对实验资源的有效配置。这都对实验室的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7.考核方式。开放式实验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因此在实验课程的考核方面也应当围绕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可以将传统的“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的实验考核方式改为“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开放式实验设计”,并加大开放式实验设计的比例。

(二)开放式实验对教师科研、教学的要求

开放式实验对教师的科研、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实验教学工作应与其科研保持一致性。开放式实验要求教师能够积极钻研学术、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前沿,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灵活生动,才能提出有意义的科学问题,思考并实行新的实验教学思路,才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因此,开放式实验要求教师要多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并从科研过程中获取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素材。而教师的学术论文、专利等科研成果也能提高自己的学术知名度,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更多威信。

实验大多是代课教师安排实验及时间,也可由实验室专任实验教师教授,这对实验专任教师的专业知识掌握提出了较高要求,可以提高实验教师投入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热情。

在开放式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尤为关键。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综合运用视听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尤其在实验准备的环节,要抓住学生的心理,设计每节课的导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随着网络化、大数据的发展,实施远程实验教学、建立云存储教学资源平台,达到教师科研资料、学生实验设计等资源共享,从而充分发挥智能化实验教学的作用。

在开放式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出实验的大致思路,并不断鼓励学生自主创新的实验过程,并鼓励学生争取学校、本地教育机构设立的“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基金”,为学生科研提供导师指导和经费支持,并逐步建立开放、完善的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协调实验室维护、实验人员配备等服务,实现实验室的全面开放。

四、开设开放式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

开放式实验并不意味着完全的自由,需要教师在实验设备、软件的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实验教学质量方面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实验。开放式实验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因此,要把质量控制措施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实验的效果进行跟踪。

开放式实验并不是排斥验证式、综合设计类实验,也并不是建议取消验证性、综合设计类实验,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将三种不同的实验类别分配合理的比例,从而在帮助学生建构扎实的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知识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因此要求学生的知识结构清晰、逻辑清楚、实验基本功扎实。

开放式实验要求实验指导老师基本理论知识扎实、教学方法科学,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最好能将优秀的学生纳入到科研团队中,为学生创新创造更好的条件。另外,开放式实验需要指导老师用更多时间跟踪学生实验的进展,并能进一步通过学生展示与讲解、提问与交流等多种方式公正评价学生的实验质量。

实行开放式实验时,应实现教师资源、工具资源、实验室时间空间等实验教学资源的优化,实现高效率的配置和利用,使实验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又避免过度浪费的发生。

在高校推广开放式实验教学时,可以通过分步推进展开工作,即推行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过程。“点”就是通过专业教师、工具、软件等资源较为丰富的实验室展开开放式实验教学,并通过教学实践过程获得丰富的经验,将在此获得的经验作为后续推广的借鉴。“线”就是由“点”构成的集合,“面”则是由“线”扩展而成的高校全面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局面。推进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不断调整进步,使开放式实验教学符合社会需要和时展。

五、小结

专业课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为了完成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需要加大力度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在传统的验证式试验、综合设计类实验的基础上,推行开放式实验模式,帮助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实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创新发现。

参考文献:

[1]赵文玲,曾方.高等教育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0).

[2]宋和宁.浅谈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实验教学与科研[J].教育与职业,2008,(21).

[3]吴朝建,汤菊平.论高校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7,12(2).

篇10

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人才、创新科技两大任务。教学与科研应有机结合,教学脱离科研,就是缺乏观点和灵魂的教育。自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教育、科研的互补作用更显突出,教学与科研结合的重要性在于:

科研促进教学。在普通高等院校,教学是主要任务,而教师是直接的知识传授者,因此教师的素质是教学质量的保证,科研对教学有着极大促进作用。而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科研。首先,开展科研必须追踪学科新进展,查阅大量文献,及时丰富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不断完善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科研能够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融汇贯通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科研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通过对未知领域或疑难问题的研究和探索,能够激发教师的创新思想,培养教师开拓创新精神,科学严谨、一丝不苟和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

其次,科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学风。教师既要掌握本专业知识,更应通过科研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习惯、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实际上,教师致力于科研的行为,往往对学生的创造精神、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此外,科研成果对学生又起到巨大的带动和激励作用。这样,一种勤奋向上,精益求精的优良学风也就形成起来。

科研有利于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根本性的任务,是衡量学校办学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其中包括科研、人才培养等。科研是学科建设的前提与坚强动力。科学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学科是在前人的科研成果基础上总结成理论体系而逐步形成的,新学科的产生也常带来重要科研成果的诞生。―个学科能否成为重点学科,主要看其科研成果在国际或国内处于何水平。而在某个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边缘学科或分支学科。而这些新学科的产生,在学科与学科交融过程中,反过来又能促进科研实验窒的建设。学校在学科建设上的成绩会使得学术声誉得到提升,形成好的学科建设氛围,也可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学校及学科建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科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离不开科学研究。科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源泉。然而时而我国多数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传授知识,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尤其是很多医学教材,内容比较枯燥,难以营造活泼的学习气氛,学生易产生消极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精心准备,结合一些科研热点,介绍学科的新进展,新颖有趣的内容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开设一些科研实验设计课程,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选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利用实验室提供的设备、药物或动物材料,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或进行学生的课题研究。科研活动中所观察体验到的各类知识,是课堂学习新知识的基础。近年来国家鼓励高校组织本科生申请校级研究项目,并尽力为他们创造科研条件,提供相关的实验室条件,同时配备指导教师帮助他们完成项目研究,给学生提供了科技创新训练机会,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工作能力,并且一定程度上培育了组织协调、团队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科学研究能促进教学水平,并促进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大学本科教学必须结合科研,但目前许多教师长期只搞教学,不搞科研,久而久之,脱离科研,难以提高自身能力和科研水平。为此,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要摒除以下不良心态,如封闭心态,有的教师谈到教研教改,总认为自己不行,比如学历不高,缺乏教研教改经验,教学负担重无时间分心;依赖心态。部分教师在开展教研教改方面没有自己的追求,不能开展创新性工作,但又担心落伍,于是总依靠同事搭顺风车,而自身没有做出实质性的工作。虚荣心态,少部分教师,注重自我价值定位,及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所做的教改尝试不是教学实际的需求,而是迎合领导的偏好,失去了教改的实际意义。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253-02

一、前言

高校三大任务――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这三方面的发展关键是人才建设与资源整合。以往简单将实验室组合在一起服务于教学以及实验的开展已经不能支撑现在高校三大服务的需求。如今急切需求的是能够将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系统体系的支持平台,靠教学出人才,以科研出成果,综合服务于社会;形成科研成果促进教学发展,人才培育弥补科研需求的良性互动新局面。高校实验室建设一般源于新的专业学科建立或扩充形成的配套建设需求,因此有天然的服务教学的属性;但随着科研任务的强化,具体科研项目需求建立的特色实验室比重h来越高,服务科研任务的属性逐步清晰。因此,本文着重从服务科研任务入手,探讨教学科研型实验服务平台的一般机制与问题,给出一般解决方案。

二、科研支持平台建设

(一)科研支持平台建设的迫切性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高校的科研活动和科研能力也已成为评价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现在高校往往通过各种手段推进科研工作的发展,教师的科研热情很高,科研活动与能力大增。随之而来的是科研项目的全面开展,科研设备的使用、市场调研、数据收集整理等工作也密集展开。这些基础工作对各项研究都是必不可少,但是耗时耗力。对于有一定研究基础的科研团队来说,可以分工合作,大大提高研究的效率。但从人才培养来看,大部分青年教师,没有团队支持,也很难共享其他团队的技术,单打独斗显然影响研究的开展。更关键的是,一些研究的设备、软件的使用研究者并不掌握,研究场景的搭建靠个人也有难度。为了研究的开展,教师大量时间是在找合作者,或重复学习设备软件使用,处理类似的数据,大大影响研究的进度和热情。建立起一个科研公共服务平台能大大节省了教师的精力、提高研究的效率,为广大教师做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二)科研支持平台的结构性

高校科研工作有层次性,教学科研支持平台应该是整个层次的一部分。这里将科研工作的层次分为前段、中段、后段。前段工作目的是科研氛围的营造、研究热情的激发、学科互动交流等。可以通过论坛、各科研中心的开放讨论,以及科研的奖励政策,来促进前段工作的完成。中段工作的目的在于促使教师申报项目,并能成功申请。对教师情况的梳理,逐个动员与指导,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后段工作目的在于协助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取得科学成果。可以通过购置研究设备、资料,提供场地及经费等给予大力支持,但现在高校科研工作也有了新情况,那就是项目及人员大大增加,实验室硬件资源逐渐紧张。如何在这种局面下进一步推动教师的科研工作,智力支持可能将成为一个新的亮点。其优势有:

1.智力资源不会枯竭,能弥补硬件总是跟不上实际需求的问题。

2.智力资源可塑性强,能弥补硬件资源只能用于较少的几类研究的问题。

3.智力资源扩展性强,硬件资源往往与人员和项目增加成反比,而智力资源成正比。

4.智力资源空间延展性好,硬件资源一般固定不能移动,而智力资源不在一个地方也可以完成同样的支持服务。因此,将硬件资源整合,加上智力资源的支持,建立一个完整的科研支持平台正是适应当前高校科研的新需求。

科研支持平台是整合了实验室硬件资源与智力资源的一个整体,更注重的是智力上的支持与服务,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广义上说是全过程多方位的支持,狭义上的科研支持平台则指后段的各项措施,这也是当前教师开展科研时比较迫切希望得到的支持,这里也主要指狭义上的科研支持平台建设。

从科研结构完整性上说,除上述三个阶段外,还有一个成果转化阶段,这正好是社会服务任务的一部分,可另作考虑。

三、科研支持平台运行与管理

(一)科研支持平台的双重服务性

科研支持平台不仅服务于科研活动,也对教学与实践起到促进作用。平台运行过程中可以吸纳博士硕士进平台进行实践,学习设备使用,参与实验设计与实施,进行数据统计等研究的基础性工作,起到强化科研能力的作用。

(二)科研支持平台的使用与管理

科研支持平台的建设可以是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过程。从提供程序编制、数据处理等基础工作上升到设备使用、方案设计参与式帮助,再过渡到人才队伍培训、项目合作推广这类战略性支持上。管理制度上应该隶属于二级学院,有条件的可以依托在实验中心。因为以往实验室建设途径的局限性,大部分实验中心主要职能是服务教学,还没有科研服务能力,所以从强化服务科研的职能入手,扩大科研支持能力。在具有一定影响力之后,可视情况成立领导小组,聘任组长等人事安排。甚至独立出来,成为大型支持基地,建立单独的人事、设备与项目管理制度。另外,原则上二级学院所属的科研院所及实验设备可供科研支持平台使用。为了更好地为科研服务,应注意使用规范:

1.平台硬件资源实行预申请制度,以便审核科研内容,调配实验设备资源。

2.个人责任制,使用硬件资源必须由课题主持人申请并直接负责,遵守平台有关设备使用、赔偿、安全等规章制度。

3.可签订科研内容保密协议,为课题组或个人提供智力支持的人员不能泄露科研项目的数据、研究方法、方案等内容。

4.条件许可情况下,可聘请相关专家教授进平台进行学术指导,对平台建设中各项重大事项进行咨询、审核和监督等。

5.公开平台可使用的设备及服务。

(三)科研支持平台与科研人员的关系

科研支持平台应该是以实验中心为依托服务机构,不属于具体课题组或个人。课题组或个人可以寻求科研支持平台的支持,可分几个层面。第一层面仅是借用科研支持平台的场地、仪器设备等,双方是相互独立的;第二层面则是希望科研支持平台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如操作平台仪器设备、提供实验方案、实验落实、数据处理等,双方是相互依靠的关系;第三层面则可申请平台协助项目团队的组建、人员队伍的培训、研究环境的搭建等全面参与合作。

同时,科研平台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建立相关研究项目与科研人员一同开展研究活动,主动进行资源的整合。

四、科研支持平台发展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一)科研支持平台提高软实力的问题

科研工作关键在发展和提高软实力,智力资源是一个学院软实力的表征,而智力资源是要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新的能力。所以要保持平台的效率和效果,必需为支持平台提供专业培训的机会,及交流学习的可能。

智力支持同样需要高素质的人才的加入,可以适时进行一些人事制度安排,让博士、硕士学生加入进平台学习工作,设立正、副高级职称岗位,甚至平台技术人员允许带研究生等。

(二)科研支持平台经费问题

科研支持平台发展,初期不需要额外的经费支持,但在项目需求增加后,可由校院适当补贴。如果独立运行则可考虑平台的有偿使用,另一方面可以独立承担科研任务,但要处理好平台开放与科研任务之间的关系,使得二者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张原,李鑫,杜兴号.高校实验室文化的内涵及建设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

[2]张菊芳,沈秀,杨殷伟.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2).

[3]王小逸,白广梅,客慧明,等.创新实验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1).

[4]薛素铎,张红光,安琳,等.加强教学基地建设,培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J].中国大学教学,2007,(6).

[5]曾尊祥.5个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参观浅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

[6]叶汉侠,阚先宏,徐幼娜.建立ISO9001实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0).

[7]林海旦,樊冰,俞丹亚.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4).

篇12

作者简介:穆丽婉(1969-),女,辽宁营口人,大连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技术学院,副教授。(辽宁大连116011)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2009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034-02

因材施教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也是教育者必须具备的教育理念。然而,即使在世界顶级名校哈佛大学的教育中,也会有比尔・盖茨在大三时毅然弃学从商;刚刚辞世的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也在里德学院学习了6个月后退学,乔布斯说:“从我退学的那一刻起,我就再也不用去上那些我毫无兴趣的必修课了,而是开始旁听那些看起来比较有意思的科目。”比尔・盖茨、乔布斯,他们在计算机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可是从他们身上却体现了在高等教育中难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前几天看电视招聘类节目,一位应聘者是2008年毕业于北京某学院某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她发现对所学专业一窍不通,致使两门课程挂科,经过几次补考,一直没有通过,毕业时她没有如愿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只拿到了一张结业证。离校后她又参加了2次补考,依然没有通过。在校期间,虽然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却在记者团中工作得有声有色,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毕业后找的工作和所学专业无关,而是与编辑有关的工作,她想应聘到大的企业做企业策划和编辑工作,在场的18家大型企业的达人普遍认为:仅凭一张结业证想进一些知名大企业根本不可能,因为毕业证是敲门砖。这仅是一个例子,代表的也许是个别现象,但她为错误地选择了专业所付出的代价也许比我们看到的大得多。

近几年来,尤其是高校扩招以来,多数教师议论较多的一个话题是:学生的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这种现象与扩招后一些学生录取分数较低,基础较差有关。本人一直在一线从事教学,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多,曾在所授课的班级做过调查:3个班80多名学生中,报考时对所学专业了解并且也很感兴趣的学生不足20名,仅占约25%,这种状态下,学生的学习状况怎不令人担忧?

一、因材施教应顺应时代的发展

1.经过笔者的调查和深入分析,厌学背后有着多方面、较复杂的原因

(1)高考报志愿时,部分学生带有功利性、盲目追随所谓热门、就业好的专业,其实对所学专业了解甚少,等到真正接触到专业课程时,才发现自己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才意识到自己犯了方向性错误,但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硬撑着往下学,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尽管努力也只能事倍功半,结果只想混个毕业证能就业就行。

(2)部分学生的家长社会关系广泛,已为孩子安排好工作,就差一张文凭了。而且以后工作内容与所学专业之间没有太多的联系,他们认为学什么都没用,缺少了学习的动力。

(3)部分学生没有考上感兴趣的专业,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他们有着自己的目标,并为目标而努力,把学校该学的课程当成了副业,考试及格是他们对自己的要求。

(4)少数学生经过十年寒窗,终于挤过千军万马的高考独木桥,认为该歇歇了,因此将大学当成避风的港湾,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在沉溺于网络或花前月下的同时,考试成绩一次次亮起红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创新和完善,社会上需要多元化的有创造性的人才,因材施教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学校和教师都应该想办法改变这种现状

(1)学校方面。

1)高校可将学生选择专业的时间进行调整: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学生在大一时不分专业,大二时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来选择专业,在大一的一年时间里,一是学生对大学生活有了感性认识,对专业情况可以用心地了解;二是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学生根据爱好选择专业,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这种模式在条件允许时应该被更多的高校借鉴和推广。

2)层次相近的文理高校及专业之间可以加强合作,为选择专业时犯方向性错误的学生调换专业开辟绿色通道。以上文女学生为例:当她发现对所学理工专业根本没有兴趣,而对另一个文科专业感兴趣并很有天赋时,她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调换专业,学校可以根据她的申请对她文科相应专业进行考评,考评合格后,由学校负责她的专业调整甚至是层次相近的学校间的调整,当然这种调整会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学生自己而言是力所不能及的,而对于学校,只要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只要去做,制定好相应的制度还是可以实现的,毕竟这样的学生很少。而教育要实行因材施教,要人性化,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教育应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2)另一方面,作为教师,要提高认识,与时俱进,要把因材施教的理念贯穿于教学中。

本人在近几年的教学中,针对学生厌学的几个原因,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法。在满足多数学生正常要求的同时,对于厌学的几类学生进行不同的鼓励引导。

1)对于第一类学生,在当前不能调整专业的形势下,鼓励他们既来之则安之,在保证所学专业各科成绩合格的前提下,业余时间参加自考,学自己喜欢的专业,争取在毕业时拿到两个专业的文凭,将来可选择喜欢的专业就业,有少部分学生按照本人的建议如愿以偿。

2)对于第二类和第四类学生,他们的自制力较差,因此在课堂上要多关注他们,多与他们交流,因为学生如果喜欢哪个老师,他们就会喜欢这个老师的课,因此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还要真心地关心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他们做朋友,逐渐改掉他们理所当然混日子的想法,引导他们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3)对于第三类学生,鼓励他们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引导他们只有在感兴趣的领域才有可能出成绩,已有许多学生从中受益。例如:有一名学生经常缺课,后经多方了解,他对所学专业一点兴趣没有,不上课的时间他是在学习程序设计,毕业后想从事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工作。在与他认真沟通后,本人给予了他支持和信任,允许他在课程冲突时选择他喜欢的课程,课程结束考试中,他实现了对笔者的承诺――考试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及格,并在不久后通过了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

“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每个受教育者的思维都有其独特的方式,因而对他们进行个性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个性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纠正不良个性,发扬优良个性,最终使学生的个性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这就是教育中常讲的因材施教原则。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不但存在于整个教育过程中而且始终受到普遍重视。我们要不失时机,针对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他们树立信心,增加勇气,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学生是学校的产品,对市场经济起着主导作用的是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并最终形成信誉和声望而站稳市场。新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更加重大,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应该成为学生迷茫时的引导者和领路人,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模式把所有的学生打造成标准化的产品。

二、教学与科研的平衡

自19世纪初德国教育学家洪堡提出“高校应该是研究与教学的统一体”以来,高校开始承担起科学研究的职能。到20世纪末期,随着各国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减少及大学间竞争的加剧,研究在大学中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其地位和重要性远远超过教学。[1]尤其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教师的薪水、晋升和终身教职的确定最终是依据其科研成果而不是其教学绩效,大学制定的教师学术奖励体系中几乎看不到教学的影子。”

当今高校科研氛围愈来愈浓,许多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得有声有色,更有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的许多项目,体现了学校与高科技接轨以及产、学、研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并且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课题研究与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科研能力,使人才培养达到了理论与实践、提升与创新的结合。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科研是源,教学是流”。教学与科研协调得好无疑会相互促进,过分地注重了一面,都会相对削弱另一面。现阶段,许多高校都存在着一种现象,教师将过多的经历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努力写论文,以完成科研工作量,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研究如何上好每一堂课,如何因材施教,如何不断地更新知识体系,于是,一方面少数教师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不喜欢他们的课,却没有硬性指标来考核,课就这样年复一年的上着,学生厌学愈来愈重;另一方面,重压之下,科研能力相对薄弱、找不到合适项目的教师只好“另辟蹊径”,学术造假、论文剽窃案例屡见报端。

这些现象致使教师在教学与科研的投入精力比例严重失衡,这种长期的教学与科研严重脱轨现象,势必影响高校的发展前景和声誉,进而影响到生源、人才培养及服务社会等问题。

笔者认为,未来发展中应该让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全身心回归课堂,但他们要关注科研的成果,关注科研的前沿,不断更新知识;让具有很强科研能力的教师专注于科研,多出精品论文,并负责指导学生科研,经常将科研成果以学术报告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各自发挥优势。教学与科研并重应体现在对于教师考核的方方面面。正像科学家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教师一样,不能期待着所有的教师都成为科学家,高校毕竟不是研究院。

三、结束语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规划中明确提出: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实现人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这要求我们不断开拓思路,遵循教育规律,切实将每一个学生打造成适合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