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存款风险范文

时间:2023-06-29 09:32: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村镇银行存款风险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村镇银行存款风险

篇1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村镇银行是为了解决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金融服务缺位等问题,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目前村镇银行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须引起关注。本文基于海南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海南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2010年4月,海南首家村镇银行——文昌国民村镇银行挂牌开业,之后村镇银行这一新兴金融主体陆续进入海南。截至2013年9月末,海南共有9家村镇银行,注册资本2.2亿元,资产总额20.79亿元,负债总额18.46亿元。其中,贷款余额10.69亿元,存款余额11.35亿元。全省村镇银行存贷款总额占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均低于0.3%。不良贷款余额34.04万元,不良贷款率0.03%,贷款质量良好。2013年1-9月累计实现净利润2037.86万元,实现盈利的村镇银行4家,亏损5家。

海南9家村镇银行均由中小金融机构发起,其中7家为外地银行发起。目前全省各村镇银行管理流程基本参照发起行的模式建立起来。相对于其他银行机构,海南村镇银行规模较小,内部组织架构较为简单,人员相对较少,除1家村镇银行有2个网点外,其余均仅有1个网点,主要分布在县城城区。

各村镇银行发展不平衡。从存款市场份额看,存款最多的为海口苏南村镇银行,占全省村镇银行存款总额的82.03%,其他8家村镇银行存款都少于5000万元,其中存款少于1000万元的村镇银行有2家,最少的村镇银行存款仅有539.05万元,存款增长较慢。从贷款市场份额看,海口苏南村镇银行贷款余额7.11亿元,占全省村镇银行贷款余额的66.51%,其他8家村镇银行合计仅有3.58亿元,其中少于5000万元的有5家,最少的村镇银行仅有528.22万元。村镇银行以短期贷款为主,短期贷款余额占77.38%。贷款主要支持小微企业,全省村镇银行成立以来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86.12亿元,占成立以来累计发放贷款金额的79.69%。贷款投放行业渐趋扩大,分布在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个人贷款、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宅和餐饮业、建筑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制造业等多个行业。

二、存在的问题

(一)资本金实力较小,业务难以有效拓展

截至2013年9月末,全省9家村镇银行中有5家机构注册资本均仅有1000万元,在吸收存款时与其他银行机构相比缺乏令农民信服的资金实力,金融供给能力有限,风险抵御能力较弱。近年来其他省份绝大部分村镇银行注册资本金均在5000万元以上,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村镇银行资本金最高达2亿元。

(二)吸存能力偏弱,发展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

村镇银行成立的时间较短,社会各界对其缺乏了解,社会认知度偏低,客户基础相对薄弱,农村地区群众对农信社、农业银行等传统涉农金融机构更为信任,对相对陌生的村镇银行持怀疑和观望的态度,加之信贷业务之外的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不及其他银行机构,农民不愿把资金存放在村镇银行。目前,海南村镇银行只有一家存款达到九亿元以上,其余村镇银行存款均少于5000万元,甚至有2家村镇银行存款不足1000万元。吸存能力弱、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当前村镇银行面临的最大难题。

(三)存贷比高位运行,存在流动性风险隐患

截至2013年9月末,海南9家村镇银行有8家机构存贷比超过监管标准,其中有2家村镇银行的存贷比分别高达555.22%和426.91%,分别超过监管标准480.22个百分点和351.91个百分点,流动性风险隐患大。发起行通过同业存放款项方式给村镇银行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以及村镇银行自身吸存能力弱是村镇银行存贷比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村镇银行处在贷多存少、资金超负荷运转状态。

(四)“三农”服务力度有待增强

《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第三十九条规定“村镇银行在缴足存款准备金后,其可用资金应全部用于当地农村经济建设。村镇银行发放贷款应首先充分满足县域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但目前村镇银行存在贷款“脱农化”现象。截至2013年9月末,全省村镇银行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仅占27.62%;成立以来累计发放农户贷款金额仅占累计发放贷款金额的8.05%。

(五)业务发展过多依赖主发起行,业务种类和服务方式单一

村镇银行设立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有一家公司治理良好、内部控制健全有效、财务状况良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行。主发起行在村镇银行的建设、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支持作用。虽然村镇银行属于一级法人机构,但村镇银行在管理和经营上还是较多依赖于主发起行,自主经营权难以有效发挥或缺乏独立经营意识。村镇银行目前主要办理存款、贷款等传统业务,还未开展代销基金债券、代缴水电费、保险等中间业务,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能力不足,盈利模式单一。

三、建议

(一)扩充资金来源渠道,加大存款营销力度

一是通过各类银企对接会、村镇银行股东网站、“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等渠道,开展多方位宣传,正面引导公众充分了解并认可村镇银行,增强公众向村镇银行存款的信心。二是积极与当地各大商会、行业协会进行交流合作,维护和发掘有价值的客户资源。三是动员股东资金结算和留存,信息渠道广泛的优势,拓展其上下游企业群体。四是合理运用利率杠杆,灵活做好存款利率定价,提高吸存竞争力。

(二)多方式提升自身经营能力,扩大业务范围

一是提高资本实力,扩充村镇银行股权规模,构建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努力吸引各类投资者投资入股,提高村镇银行风险抵御能力。二是走特色化、差异化模式,主动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联系,了解当地重点发展农业产业的相关政策和规定,把握本地农村经济发展特征和农户金融需求特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针对不同需求的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探索并开发相应的金融产品。如在贷款方面,应积极探索开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林权抵押、农机具抵押、农产品订单质押等多种担保形式金融产品,以满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三是扩大业务范围,逐步开展理财产品、银行卡、网上银行等业务,提高中间业务收入。

(三)加大扶持力度,落实优惠政策

一方面,建议地方政府适当向村镇银行提供一些财政性存款、征地拆迁补偿款等存款资源,以增强村镇银行资金实力和提升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加强优惠政策及风险分散补偿配套机制的整体设计,从机构设立、业务经营、利息补贴、税收征缴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健全农业担保和保险体系,降低农户因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而产生的损失,实现风险分担。

(四)加强金融监管,及时提示风险

监管部门应引导村镇银行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帮助村镇银行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同时,加强对村镇银行的风险监测和监督管理,对村镇银行风险管理、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状况、关联交易等方面实施持续、动态监管,及时提示风险。

参考文献

篇2

仁怀蒙银村镇银行由内蒙古银行于2011年发起设立,吸收贵州省1家企业法人及8个自然人为股东,注册资本为8000万元。

目前,该村镇银行发展势头良好。但由于仁怀市金融市场的特殊性和村镇银行自身的缺陷,尚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加以关注。

吸收存款相对困难。存款是村镇银行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存款的多少制约着村镇银行的资产经营能力。目前仁怀蒙银村镇银行存在吸储难的问题。截至2013年2月末,仁怀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279.67亿元,其中仁怀蒙银村镇银行存款余额0.9亿元,仅占全市存款余额的0.32%。究其原因,一是村镇银行作为新型机构,成立时间短,社会认同不足,也缺少政府主导的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社会公信力不足,难吸引当地城乡居民存款。同时,一部分客户对村镇银行的认知存在误区,担心他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二是未开通网银及其他现代化银行业务,只能办理简单的存取款业务,只能满足部分客户的需求。

存款稳定性较差。仁怀蒙银村镇银行存款的质量和增长速度跟不上业务扩张的需求,存在风险隐患。首先,从存款期限看,仁怀蒙银村镇银行的存款以活期为主,活期存款所占比重约为75%,说明存款的稳定性较差。其次,还存在年底冲刺、年初撤资的现象,也对资金的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在存贷比指标上,2012年末存贷比高达133.21%,比去年增加了77.27个百分点,远超过监管标准。

人才建设需要加强。一是由于规模制约与开业初期的经营压力,不能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难以招聘到及留住高素质的人才。2011年成立初期,该村镇银行有员工34人,至2012年末有8人辞职,流失率达23.5%。

内部管理制度有待健全。一是法人治理结构有待加强。该行虽已成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但董事会未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风险管理职责履行难以到位。二是内部控制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仁怀蒙银村镇银行积极健全制度,但截至目前其专项审计制度、关联授信制度和高管评价制度等尚未建立,在科学合理评价高管履职、强化专项审计的执行力和关联交易监督机制等方面都有所欠缺。

建议:外拓资金来源,内抓制度建设

广泛拓展资金来源。一是监管部门应适当放宽发起人门槛,调动民营资本入股村镇银行的积极性,壮大资本实力。二是积极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向社会宣传村镇银行的性质及其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公众对村镇银行的认可和信心。三是加强产品创新以拓展生存空间,以“服务三农、支持中小”为主要目标,发挥小银行优势,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吸引客户资源。

篇3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2-0073-02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006年12月银监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拉开了村镇银行的帷幕。至2011年5月,全国共组建了536家村镇银行。经过近五年的探索和实践,各地的村镇银行试点发展各有千秋,不同的地域情况和发展战略,培育了不同的运营模式。因此,村镇银行运营模式的研究对深化村镇银行运营理论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为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对于促进农村地区投资多元化、种类多样化、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进而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因此,针对如何协调村镇银行的商业化运作与政策导向性之间的矛盾以及促进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探究现有村镇银行发展的运营模式,对促进相关政策完善,实现村镇银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完善村镇银行运营模式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

2 运营模式研究框架

村镇银行的运营模式并没有确切和具体的定义。概括来说,村镇银行的经营模式既包含着一般商业银行宏观的发展战略,又考虑了微观的管理模式和银行业务。另外,村镇银行又具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性质,其运营模式的成分中更有相当比例的支农效应。对此,我们提出研究村镇银行运营模式的一般框架如下图。

3 村镇银行运营模式实证分析

根据前文所设计的运营模式框架,根据实地调研数据对朝阳柳城村镇银行、仪陇惠民村镇银行、长信联合村镇银行和荥阳利丰村镇银行进行对比分析。

3.1 准确清晰的发展战略决定村镇银行的竞争力

不同地域、经济基础条件、农业发展等基本条件都会影响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所以,村镇银行不应该囿于银监会对于村镇银行的定位,而应因地制宜地思考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

第一,柳城村镇银行所面对的农村金融市场条件比较恶劣,农业经济相对脆弱,金融基础十分薄弱。自身资金实力有限,并且农涉农贷款资金的回报率偏低而违约风险较大,对于自负盈亏、风险承受能力较差的村镇银行是个考验。对此,柳城村镇银行定位于开辟城郊周边市场,采用“夹缝生存”的竞争策略,既规避风险,又有效地避开了商业银行的竞争,积极开拓周边金融服务盲区,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第二,仪陇惠民村镇银行位于农村经济条件较为良好的四川省,由于农业金融市场较为完善和发达,村镇银行与商业银行、农信社竞争压力较大,所以选择了“联合生存”的模式。通过参股资金互助社、打造银行服务链、加强与政府合作的方式,更有效地保证了村镇银行的竞争效力。村镇银行充分利用了一级法人的法律优势,有效地促进合作,促进长远发展。

第三,长兴联合村镇银行也面临着更富有竞争力的农村金融市场。由于资金实力雄厚,竞争对手较弱,长兴联合村镇银行选择“直接竞争”的策略。另外,长兴联合村镇银行将业务目标定位于农户,充分利用了当地的金融市场条件。

3.2 村镇银行的管理模式较为合理

综观上述村镇银行,都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充分发挥了村镇银行的优点。

第一,村镇银行的机构设置较为简单,职工人数较少。但是村镇银行的发展仍然需要一定的规模,例如,长兴联合村镇银行有5家业务机构场所,扩大了村镇银行的业务覆盖范围,增强了村镇银行的竞争力。

第二,员工的素质也是村镇银行管理中的重要一点。柳城村镇银行目前总体员工素质和水平相比其余三家所列示的村镇银行有一定的差距,由于村镇银行规模小,员工和管理层“人人皆兵”,需要共同的努力。从业务差距中也看出,较高的员工业务水平、教育程度对于银行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第三,在对于员工的考核评价上,四家村镇银行都采用了绩效工资制模式,这对于调动工作积极性有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村镇银行应该探索有特色的综合评价体系,结合业务的方向、创新与学习等方面晚上考核评价系统。

总之,现阶段村镇银行的在管理模式建设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应在以后的规模扩大中,选用适合不同阶段的组织结构模式和具有可持续的评价考核方式。

3.3 村镇银行的存贷款结构需要适当改变

村镇银行受限于资金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村镇银行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存贷款结构。在存款方面,长兴联合村镇银行的存款结构较为合理,较多的企业存款保证了银行资本的稳定性,不会出现较大的周期缺口;而有一定比例的同业拆借款项保证流动性。相比之下,柳城村镇银行需要积极思考应对策略,力争改变现阶段的存款来源不稳定的状态,同时加强资本的流动性。

贷款结构取决于业务和客户。较为合理的贷款结构应该最大化利用资金,同时最小化违约风险。保证合适的收益和风险结构对于村镇银行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相比之下,企业客户以及经济基础较好的农户更具有相对稳定偿还能力,贷款策略的倾斜对于保持较稳定的贷款结构也应该是成熟的村镇银行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长兴联合村镇银行存贷款比已经出现倒挂,远远超出国家75%的警戒水平。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更应该注意存贷款比这一指标,保证贷款资金的连续性和存款的可偿还能力才能加强银行的竞争力。

3.4 村镇银行的支农效应有局限

现阶段村镇银行支农效应局限于支农贷款的额度和支农贷款流向。除长兴联合村镇银行外,其余所示三家未能充分发挥村镇银行的资源配置作用。另外,有相当一部分“支农”贷款变为“涉农”贷款,支农贷款有补贴的政策成分,而涉农贷款只考虑贷款对象是否在县域经济圈内,两者对三农的实际影响力有着很大的差别。

影响支农效应另一关键因素是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村镇银行的支农效应通过一系列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连通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现阶段该类金融产品的设计思路可概括为抵押方式创新、业务组合创新、农业契合创新等。但是,相对更多的农村金融市场需求仍是不够的,大多数金融产品和服务与实际脱钩、金融产品风险未能合理估量以及业务契合程度低,这些都成为村镇银行发挥支农效应的软肋。

4 运营模式框架探究结论

4.1 发展战略

成熟的村镇银行应具备清晰的市场定位和准确的竞争策略。村镇银行管理层应充分考虑到村镇银行所属金融市场环境、所在县域的自然条件基础,确定合理的市场定位;考虑到控股股东权益要求和注册资本等自身因素以及竞争对象实力,制定准确合理的竞争策略。由前文分析可得村镇银行发展战略参考矩阵,如下表。

4.2 管理模式

治理结构——村镇银行是一种特殊的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采用了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实践表明,村镇银行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管,并协调好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组织规模——组织规模的发展取决于银行的扩展能力和实际需要。只有唯一网点的村镇银行辐射能力差,业务覆盖范围小,未来持续发展能力较弱;而具有分行或机构的村镇银行可以充分发挥村镇银行在县域经济中的竞争优势。

员工素质——职员的教育程度、从业经历和业务水平都是村镇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核心部分。事实经验表明,受过高等教育、具有金融从业经历的人才对村镇银行有较大影响。

4.3 村镇银行业务

(1)村镇银行存款业务。村镇银行存款结构应该注重存款的稳定性和流动性。在稳定性方面,村镇银行应关心存款来源的周期和数额,保持足够的企业存款的份额。在流动性方面,村镇银行可以利用同行业拆借市场保持资金流动性。有能力的村镇银行也可以考虑开展银行卡和ATM机服务,以吸引存款来源。

(2)村镇银行贷款结构与风险。村镇银行应保持合适的存贷款比,保证流动性,降低经营风险。同时,村镇银行为了降低风险,需要保持一定的合理风险和收益的贷款组合,村镇银行结合应实际情况,需要向优质客户资源发放一定额度的贷款,保证银行赢利和控制风险。

(3)村镇银行其他业务。村镇银行系统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应做大做好中间业务。包括提供理财服务、提供国债买卖交易平台等,寻找新的可持续利润增长点。

4.4 支农业务

村镇银行在支农业务的开展上应做到“适度、适量、风险可控”的原则。不考虑风险与收益的业务与金融产品是不符合村镇银行长期发展原则的。

村镇银行应考虑支农贷款的实质性,避免为了政策性目标而混淆贷款的特性。在研发和推广金融产品时,应综合考虑抵押方式、业务组合和实际契合等情况,减小业务冗余,有效发挥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作用。

篇4

为破解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银监会出台了放宽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双鸭山市集贤润生村镇银行在这一政策背景下组建设立。为了解村镇银行的风险管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笔者对集贤润生村镇银行开展了专题调研。调查发现,集贤润生村镇银行在改善农村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内部风险控制较弱、市场定位不清晰、法人治理不完善,影响了村镇银行的良性发展。

1. 基本情况

集贤润生村镇银行于2010年12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注册资本3000万元,龙江银行出资1530万元占51%股权,企业股东5家出资1200万元占40%股权,自然人股东9人,出资270万元占9%股权。董事会共有董事5人,其中3人来自控股银行。截至2012年5月末,集贤润生村镇银行存款余额3179.9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为2535.18万元,对公存款为644.72万元,共发放贷款1030笔,金额8373.27万元。

2. 村镇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操作风险隐患。

一是新员工合规意识不足。集贤润生村镇银行是控股银行由异地派遣行长、副行长,前中后台工作人员在当地招聘,经培训后上岗。该行共有员工28人,新招录25人,其中有银行实际工作经验6人。新录用员工工作经验匮乏,合规操作意识差。二是风险内控机制缺乏独立性。由于村镇银行规模小,内设机构少,没有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理念未根植人心,不能做到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贯穿到信贷及全员的实际工作中去。三是业务流程中的关键风险环节没有进行标识和区分。在通过询问、谈话等方式对业务人员了解时,部分人员无法准确描述业务办理流程中的风险点。关键风险点和风险控制措施不明确,业务操作人员难以识别风险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四是重营销轻管理。由于村镇银行刚刚起步,业务发展和同业竞争压力较大,存在盲目追求业务发展规模,忽视风险管理和防范的问题。

2.2流动性风险隐患。

广大农村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程度不够,对村镇银行陌生,加上村镇银行刚进入农村市场,开设网点较少,缺乏品牌效应,同时面临着老牌银行的竞争,吸收居民存款难度较大。吸储能力的困难直接造成了村镇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集贤润生村镇银行开业以来存款余额仅为3179.9万元,贷款余额为8373.27万元,存贷比例达263.32%,流动性比率66.08%。目前,集贤润生村镇银行是龙江银行按分支机构进行管理的,如果该行真正以独立法人运作资金,其流动性捉襟见肘。

2.3利润压力大。

该行面临发起行与出资人的多方压力,将短期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例如:集贤润生村镇银行按照控股银行的要求,要在2011年实现利润总额200万元,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投放8,000万元左右的贷款可以实现,但由于资金不足向龙江银行总行拆借资金8000万元,拆借年利率为4.5%,导致资金成本增加。同时,短期盈利的压力使部分村镇银行对投入成本高、利润小的支农贷款投放意愿产生了影响,对支农产生“惜”贷“畏”贷情绪,选择发展非农业务及大额贷款业务,该行发放的小企业贷款中涉农贷款不足50%,严重违背了“小额、分散,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宗旨。

2.4治理结构不清晰。

调查发现,该行总是以控股银行的分支机构自居,成了控股银行的附属机构,法人治理形同虚设,不能做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同时,当地政府将村镇银行的控股银行作为该行的上级领导,集贤润生村镇银行的部分优惠政策是依靠龙江银行设立分支机构而获得,仅仅包括一些行政事业收费减免和一些口头承诺(存款支持、地税返还等)。

3. 村镇银行完善风险管理的路径

3.1加强操作风险管理。

首先,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不仅要培训其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使所有员工了解操作风险,提高对风险的敏感性,使其在业务拓展的同时重视风险识别与控制,将“操作风险管理”融入到日常业务操作和管理过程中。而且要加大对业务的培训力度,使其尽快熟悉岗位各项要求、相关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把各项规章制度要求落到实处,从而真正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有效控制操作风险。其次要梳理关键风险点。根据村镇银行业务操作流程,排查易导致风险损失,或对造成损失有显著影响的关键业务环节中的重要风险点,并依据有关规章制度,制订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3.2加强政策引导,改善发展环境。

一是当地政府部门应将一些涉农部门的资金账户开设在村镇银行,尽快得到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的扶持,以解决资金上的问题;二是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国家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作用,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存款准备金、支农再贷款、利率等货币政策在鼓励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作用,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村镇银行延伸和发展针对农村和农户的金融服务;三是适当放松利率管制,允许村镇银行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资金供求状况和债务人承受能力自主确定贷款利率,实行略低于农村信用社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增加村镇银行资金的流动性。

3.3充分利用控股银行及股东资源。

一是村镇银行应充分利用此有利条件,促进自身发展,但不能过分依靠控股银行,否则村镇银行将变成控股银行的附属机构,这可能导致村镇银行管理过程中行为扭曲,从而丧失灵活性。二是村镇银行应依托控股银行已形成的良好管理理念、机制和办法,结合自身条件和实际,制定适合自身发展和特点的管理制度及控制措施。三是积极与控股银行合作,联合开展银团贷款等服务,满足贷款金额较大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缓解村镇银行的资金不足问题。四是利用控股银行较高的金融政策水平、更为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采取选派、联合培养等方式,提高村镇银行员工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五是充分利用村镇银行股东的地缘优势,使股东为村镇银行的发展给予有力的帮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