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9 09:32: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进出口贸易会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反倾销会计的理论框架
所谓反倾销会计,是指特定主体运用会计知识、反倾销法知识和国际贸易知识,就反倾销中的问题提供会计支持,进行会计规避、会计举证、会计调查、会计鉴定活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针对我国出口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在反倾销应诉调查中,会计信息提供着权威的诉讼支持。反倾销调查涉及国际贸易、反倾销法律和会计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所以在反倾销应诉中,应诉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构建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概念框架,正确指导企业的内部会计核算,提供令反倾销调查当局信服的会计记载资料,获得反倾销调查中的市场经济正常调查待遇,就显得尤为必要。
反倾销的会计概念框架可以为企业提供实务运作上的指导,它可以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信息披露三个方面来进一步阐述,这三个方面又分别可以从企业日常会计核算专题、调查中的成本结构分析及问卷填列以及反倾销中的盈余管理三点来分别加以说明。
二、研究假设
反倾销会计主要用于应诉反倾销案件,以及在反倾销案件中提供对我方有利的经济证据。自1995年以来,各国对华反倾销案件逐年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反倾销会计学有了更深的发展,反倾销会计人员的队伍也逐年扩大。由此可见,反倾销案件与反倾销会计人员的数量存在着一定的关联。由于反倾销会计人员的数量不易统计,本文利用反倾销案件的数量来替代反倾销会计的发展这一变量。进出口贸易是本文研究的另外一个变量,这个变量易于量化,本文利用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来替代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因此,本文的研究假设可归纳如下:假设:进出口贸易额为自变量JCK,反倾销案件的数量为因变量y,进出口贸易额与反倾销案件的数量呈正相关关系。
本文利用最简单的线性模型来对此假设进行检验,即:y=α+β*log(JCK)。
三、样本选取
(一)1995~2009年我国遭遇反倾销指控的案件统计
从反倾销的立案调查数量来看,我国世界上遭遇反倾销立案调查最多的国家。从1995年到2009年,世界范围内共发起3865起反倾销立案调查。自1979年欧盟对我国出口的糖精钠发起第一起反倾销调查来,国外对华反倾销愈演愈烈,一个最重要的例证就是我国产品遭遇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的增加,我国已经连续15 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立案调查最多的国家。
从1995~2009年的15年间,全球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数达3865起,其中2009年最高,达到437起;1995年最低,为157起。而我国遭遇的反倾销立案调查数量也高达746起,从1995年的20起,到2009年的75起逐年增长。
国外对华反倾销数占全球反倾销发起总数的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国外对华反倾销调查数占其全球反倾销发起总数的比重由1995年的12.73%上升到2008年的35.1%增长了22.37%。如此快的增长趋势,不仅说明我国已成为全球反倾销运动的主要目标国,也使我国成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对我国出口贸易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二)1995~200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的数据统计
自1995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其中,进出口总额从23499.9亿元上升至150648.1亿元,最高达150648.1亿元。本文主要研究进出口总额对我国反倾销会计的影响,其变化趋势可用折线图表现,如图1所示。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运用Eviews对假设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实证结果
实证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额与反倾销案件的数量呈正相关关系,即进出口贸易额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反倾销案件的增加,而反倾销案件的增加将促进反倾销会计的发展,从而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反倾销会计的发展。在今后几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仍将不断扩大,我国仍然无法摆脱国际贸易争端的障碍,我国的反倾销会计将发挥其重要作用,其发展也将顺应潮流,成为我国会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关键一环。
参 考 文 献
[1]白蓉蓉,蒋葵.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中的会计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1):123~124
[2]贡峻.基于反倾销会计视角的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研究.会计准则发展——第六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6:352~358
[3]贾轶群.解决企业反倾销会计问题的对策研究.商业经济.2008(5):86~87
[4]李昌奎.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协定》释义.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73)
[5]刘翠英,杨桂花,刘虹.反倾销会计支持系统存在的问题及预警系统的建立.商业会计.2009(20):14~15
[6]吴惠萍.出口企业反倾销胜诉的会计障碍及对策.经济师,2009(7):157~158
[7]王仁祥,李芊蕾,陈艳林.国际反倾销制度对我国应对反倾销的启示.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
[8]张琦.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反倾销会计问题研究.现代商业.2009(30):253~255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4)02-0029-05
收稿日期:2013-10-28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路径研究(2012SQRW235)
作者简介:孙艳(1978-),女,安徽淮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国际贸易。
Analysis of China’s foreign service trade development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since entering the WTO
SUN Yan
(Department of Economy and Trade, Anhu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y & Trade, Huainan, Anhui 232007, China)
Abstract:Since joining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China has made gratifying achievements in foreign service trade.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the achievements in foreign service trade after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ain problems in foreign service trade and proposes strategies on Chinese foreign service trade in the future with regard to the framework of WTO.
Key words:China;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foreign service trade; problems; development strategy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第143个成员方。在世界贸易组织基本运行规则指引下,在世界贸易组织三十个协定,特别是《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保障下,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取得了可喜成就。在对外服务贸易规模方面,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4 705.8亿美元,同比增长12.3%,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5.6%,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其中,出口为1 904.4亿美元,同比增长4.6%,居世界第五位;进口为2 801.4亿美元,同比增长18.2%,居世界第三位(见表1)。在对外服务贸易行业分布方面,2012年,旅游业居首位,进出口总额1 520.1亿美元,同比增长25.6%;运输业第二,进出口总额达1 247.7亿美元,同比增长7.5%;咨询业第三,为534.7亿美元;保险服务业第四,为239.3亿美元;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第五,为187.9亿美元;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第六,为182.9亿美元;建筑服务业第七,为158.7亿美元;广告宣传业第八,为75.2亿美元;金融服务业第九,为38.2亿美元;通信服务业第十,为34.4亿美元;其他商业服务总共为479.8亿美元(见表2)。在对外服务贸易目标市场分布上,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目标市场前五位的国家(地区)分别是中国香港、欧盟(27国)、美国、东盟和日本。我国与上述五个国家(地区)的服务进出口贸易额超过3 100亿美元,占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近三分之二。在对外服务贸易企业结构方面,2012年,我国服务进出口贸易企业结构为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大体上是4∶4∶2的格局。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依然是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在唱主角,民营企业力量相对薄弱。在对外服务贸易国内地区分布方面,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地区分布仍相对集中于沪、京、粤三地。其中,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 515.6亿美元,居全国第一;北京首次突破千亿美元,位居第二;广东为713.1亿美元,排名第三;同比分别增长17.2%、11.7%、15%。三地合计占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69%。在对外服务贸易收支平衡方面,2012年,我国服务进出口贸易为逆差,金额为897亿美元(见表3)。
表1 我国入世以来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及世界排名(2001~2012)
表2 入世以来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分行业情况表(2001~2012)
表3 入世以来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差额(2001~2012)
综上所述,入世以来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发展势头强劲,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但同时我们又看到,现阶段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剖析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探寻促进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服务贸易主要成就
(一)对外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2001年,我国对外服务贸易额为719亿美元,世界占比为2.4%,世界排名为第13位。2012年,我国服务进出口贸易额猛增至4 706亿美元,增长了5.5倍,世界占比为5.6%,提高了3.2个百分点,世界排名为第3位,位次上升了10个位次,已经成为世界对外服务贸易大国。
(二)对外服务贸易结构渐趋优化,高附加值对外服务贸易快速增长
2012年,我国旅游和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8.8%,比2001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高附加值服务中的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广告宣传出口快速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122.5%、18.6%、40.1%、17.8%、18.2%;通信服务、金融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进口增势显著,增幅分别为38.6%、158.4%、20.7%。
(三)重点领域服务进出口贸易成效显著
首先,2012年,旅游和运输等传统服务在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达58.8%,规模优势继续巩固,贸易效益继续提升。其中,旅游服务进出口贸易额为1 520.1亿美元,比2001年的317亿美元增长了3.7倍,居各类服务之首;运输服务进出口贸易额为1 247.7亿美元,比2001年的159.6亿美元增长了6.8倍,位居第二。其次,我国服务外包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年均增长率在50%以上。2012年,我国服务外包合同金额438.5亿美元,同比增长34.4%,执行金额336.4亿美元,同比增长41.1% ,使中国攀升为全球第二大离岸外包承接国。再次,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呈现良好势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09、2010、2011年文化产品核心内容的对外贸易额分别为97 882.52万美元、135 083.25万美元和145 170.65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在20%以上 。最后,我国技术进出口贸易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2006年至2011年,我国技术进出口总额从226.1亿美元上升到535.6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1倍多。
(四)对外服务贸易管理体制更加健全、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2006年,商务部开始成立了服务贸易司,专门负责拟订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规划、制订我国服务和技术进出口贸易政策,并负责对我国对外服务贸易进行监督和管理。2011年,商务部把服务贸易司更名为服务贸易与商贸服务业司。
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相继制订了《服务贸易“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服务贸易“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贸易工作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同时,在服务外包、技术贸易、会计服务、文化贸易、中医药服务贸易等服务贸易重点领域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我国对外服务贸易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五)对外服务贸易促进平台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已经先后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对推进我国服务进出口贸易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还多次成功举办了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重庆)高峰会、中国(大连)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中国(香港)国际服务贸易洽谈会等大型展会,为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发展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六)对外服务贸易基础工作不断夯实
入世以来,我国出台了《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使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统计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每年都用中英文对外《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全面分析研究我国服务进出口贸易的成就和不足,为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数据依据;另外,还适时出版发行《服务贸易简报》、《中国软件出口发展报告》等资料手册,以指导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健康快速发展。
(七)服务市场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
入世以来,我国认真履行承诺,为国外服务商提供了包括金融、电信、建筑、分销、物流、旅游、教育等在内的广泛的市场准入机会。“在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分类的160个分部门中,中国开放了100多个,开放范围已经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2011年,中国新设立服务业外商投资企业15 000家,利用外资大约500亿美元,占我国利用外资总额的近50%。我国的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度,2011年已达到了7.25%,处于世界中等水平。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服务贸易主要问题
(一)对外服务贸易规模仍偏小,且持续逆差
我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对外贸易总额为43 375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4 706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0.8%;货物贸易38 669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89.2%。世界各国对外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平均水平为18.6%,而我国仅为10.8%,显然,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比重偏低;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国际货物贸易的比重为10.5%,而我国服务进出口贸易额仅占国际服务贸易总额的5.6% ,只是货物贸易占比的将近一半,服务贸易规模明显偏小,这与我国的经济总量、与我国的对外货物贸易量是不相吻合的。
入世以来,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就一直处于逆差状态。特别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且最近两年迅猛增加,2011年为549.2亿美元,2012年更是高达897亿美元,已处于严重失衡状态。
(二)对外服务贸易结构失衡
一是服务贸易部门结构失衡。我国对外服务贸易仍以传统行业为主,2012年,传统的旅游和运输服务占我国对外服务贸易总额的58.8%,而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咨询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贸易仅占服务进出口总额的21%左右,部门结构明显失衡。
二是服务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2012年,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相对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约90%的服务进出口贸易是由我国东部的11个省份完成的,其中沪、京和粤三地服务贸易进出口就占到了69%,远超其他省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而西部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落后。
三是服务贸易国别(地区)结构失衡,目标市场过于集中。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目标市场过于集中,中国香港、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等国家和地区是我国对外服务贸易最主要的目标市场。特别是中国香港地区,2012年与我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1 345.5亿美元,占到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的28.6%;上述五个国家和地区占我国服务进出口额的比重则高达65%,而很多的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和地区却几乎为零。
(三)服务业整体发展滞后,开放度不高,竞争力不强
由于我国服务业起步较晚、层次低且相对落后,导致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相对低下。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或接近70%,而中国现在仅为43%,占比相对偏低。一个国家如果服务行业整体发展滞后,势必会影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另外,我国对外服务贸易中,垄断经营现象严重,诸如金融、保险、证券、运输、邮政、电信、医疗、教育、商业、科研等部门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垄断经营。因为垄断,这些部门和企业往往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压力,市场开拓和竞争的意识和实践就会淡化和弱化,其后果就是保护落后、工作懈怠、效益低下、竞争力疲软等。
四、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发展对策构想
(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
现代服务业具有“三高”等特点,即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方面,要加快发展信息、金融、保险以及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商务服务行业;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展新的服务领域,加快发展动漫服务业、计算机和软件服务业、创意服务业、会展服务业等。同时,还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推进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多式联运、物流配送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的发展。
以开放促发展,是我国未来服务贸易发展的总趋势。我国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与国际接轨,放宽市场准入,消除市场壁垒,不断提升服务业开放水平,并利用国外服务业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手段,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在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同时,可通过服务贸易“商业存在”模式,实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的开放型经济战略转型,扩大服务贸易规模,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战略升级。
(二) 多渠道扭转服务贸易逆差
一是要适度管控汇率波动。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额高达897亿美元,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也是造成这种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一定要坚持有管控的汇率政策,控制住人民币汇率的不断上扬,为服务出口企业减压。
二是要促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同发展。以货物贸易带动服务贸易,发展与货物贸易相衔接的服务贸易。为了增强我国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的拉动作用,需要不断发挥服务贸易高附加值优势,逐渐提高货物贸易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延长货物贸易价值链。同时,要逐步降低加工贸易在对外出口结构中的比重,改变因大量进口资本密集型设备而阻碍制造业对生产业需求的状况,并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合作等方式逐步提升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形成上下游完整的制造业产品生产链条,促进国内生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
三是要有序引导服务企业“走出去”,进一步开拓和占领国际服务市场。对外服务直接投资有利于绕开国外贸易壁垒,有利于降低对外服务贸易成本,有利于国外服务市场的开拓和占领。因此,政府要引导、扶持我国服务企业克服困难,为服务企业“走出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进一步加快服务出口步伐,以推进服务贸易进出口均衡发展。
(三)调整和优化对外服务贸易结构
要着力提高通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文化、咨询等智力密集、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现代服务贸易占服务进出口贸易的比重,优化服务贸易部门结构。同时,要继续加快发展重点优势领域的服务进出口,特别是要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推动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承接跨国公司在华服务外包业务,扩大我国服务外包市场份额,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取得国际认证,创建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高我国服务外包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各地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有重点地发展特色对外服务贸易,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同时,充分发挥对外服务贸易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良性互动、优势互补,构建充满活力、各具特色、区域协调的对外服务贸易发展格局。诸如,上海、北京、广东等地,银行设置比较密集,就可以狠抓对外金融服务发展;而沿海地区港口比较多,就可以大力发展离岸服务外包贸易;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丰富,就可以优先发展对外建筑服务;有些中西部地区城市大学比较集中,就可以大力发展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服务、软件服务等。
参考文献:
[1] 张莉.中国对外贸易监测报告2011[M]. 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2.
[2] 周柳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12[M]. 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3.
[3] 商务部.2011年服务贸易工作要点(商服贸字〔2011〕1号)[R].2011-1-13.
居住地:上海
电 话:139********(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1年4个月]
公 司:XX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行 业:贸易/进出口
职 位:采购经理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 校: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自我评价
从事财务工作多年,具有中级会计师职称,熟悉财务制度以及账务、税务处理的相关流程,具有财务核算和财务分析能力,具备良好的中英文表达能力以及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独立负责整套财务流程;工作非常细致,诚实守信,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对财务工作充满热情。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周以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贸易/进出口
目标地点: 上海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经理
工作经验
2010/8—至今:XX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1年4个月]
所属行业:贸易/进出口
采购部 采购经理
1、 负责采购项目所需要的物料;
2、 负责管理内部员工,对其日常采购工作进行分配和指导;
3、 与供应商沟通,确保物料所出现的质量问题能够合理解决;
4、 对采购的原料进行价格分析,核算物流及加工成本,保证公司利润;
5、 负责向上级提供采购计划,优化和制定采购方案;
6、 根据供应商的实际情况,结合采购计划,选择和分配采购份额,优化配置已有供应资源。
---------------------------------------------------------------------
2009 /7—2010 /7:XX贸易有限公司 [ 1年]
所属行业:贸易/进出口
贸管部门 贸易/进出口专员/助理
1、与客户保持良好的英文沟通,熟悉信用证流程;
2、操作进出口流程,下单给国外,并及时保证生产需要,办理手册备案、核销;
3、负责物流运输成本的预算、控制和分析;
4、与工厂谈判价格、交期、索赔等事项,尽量规避工作中不必要发生的问题,保证保质保量完成交货;
5、负责货物品质追踪,处理客诉,账款回收等;
6、确保客户资金及时到账,避免坏账,呆账等情形发生
7、协助上级完成其他相关项目。
教育经历
2005/9--2009 /6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证书
2008/9 中级会计师
2007/7 报关员资格证书
2007/6 大学英语六级
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尤其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据“海关统计资讯网”的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出口贸易总金额2.05万亿美元。出口贸易的增长使国内的外汇储备顺差不断上升,美国等西方国家一致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鉴于出口贸易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亦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探讨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趋势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它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短期内没有任何国家或经济体能够撼动,这也使美元成为国际上流通最广泛和被认可的货币,因此任何一个国家货币相对美元汇率的变动将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在一段时间内盯住单一美元,汇率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内变动不大。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截至2012年12月,累计升值22.36%,图1是2005年1月-2012年12月人民币平均汇率的走势曲线图,单位为1美元兑换的人民币数值。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总体趋势为升值态势。第一时期是2005年7月-2008年7月。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该阶段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连续突破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和1美元兑换7元人民币两个整数位,累计升值16%,平均每年升值5%。第二时期是2008年8月-2010年5月。该阶段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对稳定,基本维持在1美元兑换6.82元人民币水平上下浮动,汇率振荡不大。第三时期是2010年6月-2012年12月。全球经济危机得到有效缓解,美国等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也开始复苏,我国出口迅速恢复到经济危机之前的水平,人民币汇率改革重新启动,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但总体趋势是升值。
二、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影响的实证分析
弹性分析理论认为,汇率水平的调整是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基本手段,在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时,货币贬值具有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相反,货币升值具有促进进口、抑制出口的作用。本文依据弹性分析理论,基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能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同时根据人民币汇率升值对进出口的影响原理,实证分析以下两个假设:一是人民币汇率升值与进口贸易呈正向相关关系。人民币升值国外产品的价格相对下降,因此我国进口额增加。二是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出口贸易呈负向相关关系。人民币升值会提高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对价格,削弱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相应地使得我国产品的出口骤降。采用2005年1月-2012年12月的进出口统计数据和人民币汇率进行实证检验。利用人民币汇率时间序列数据及外贸进出口额,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来验证上述假设。产品进出口贸易额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网,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公布的汇率中间价。
(一)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进出口额的相关分析。一般来说,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币的比值降低,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若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币的比值上升,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我们利用2005-2012年我国进口额和出口额统计表来进行分析说明。
从图2可以看出,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不断下降,即人民币不断升值,我国的进口额也呈现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后,将会对我国的出口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我国的出口额也呈现着上升的趋势。
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分别与进口额和出口额存在着线性关系。为进一步说明线性相关程度,建立如下的回归模型:
Y1=aX+c1
Y2=aX+c2
Y1表示进口额,Y2表示出口额,X表示人民币汇率;即分析各变量的变动关系。通过SPSS 17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相关系数均为r=0.991。根据汇率与进出口贸易额的关系图及计量经济学统计软件分析结果,人民币汇率变动与进出口额相关性显著(见表1)。
(二)人民币名义汇率与进出口额之间的回归分析。利用SPSS 17统计软件,首先对进口额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果如下:
Y1=51 371.447-5 533.357X (方程1)
从方程1可以看出,模型的线性关系较强,进口额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出一种关系紧密的正相关性,这一线性回归方程式说明:人民币名义汇率每升值一个单位,进口额增加5 533.357亿美元,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研究假设1成立,人民币汇率升值使进口额显著增加。
同理,再利用SPSS 17统计软件,进行出口额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回归分析,得出结果如下:
Y2=55 435.159- 5 822.093X(方程2)
方程2表明模型的线性关系较强。出口额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出一种关系紧密的正相关性,这一线性回归方程式说明:人民币名义汇率每升值一个单位,出口额增加5 822.093亿美元,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研究假设2不成立,人民币汇率升值使出口贸易额也呈现增加趋势。
(三)人民币汇率与出口额增长率之间的分析。从以上实证分析结果来看,研究假设2不成立,人民币汇率升值使得出口贸易额也呈现增加趋势。为进一步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出口贸易额的关系,本文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额增长率进行分析(见表2)。
由于经济危机影响,造成2009年贸易额明显降低,本文对数据进行修正,剔除2009年数据,分析结果如下页图5。
从图5结果看,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出口贸易额增长速度呈现总体下降趋势,说明人民币升值后,尽管出口贸易额短期内持续增加,但从长远看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起到抑制作用。
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以人民币汇率和进出口贸易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假说1成立,研究假说2不成立。即人民币汇率升值已导致进口显著增加,但短期内尚未对出口贸易造成显著的不利影响。毋庸置疑,面对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的态势,从长期来看我国的出口贸易必然会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成本控制,保证国际市场份额。进出口贸易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利润是贸易永恒的追求目标,但市场是实现利润的载体。在人民币汇率升值在市场和利润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应坚持要市场,而不要拘泥于一时的利益得失。只有市场在,才会存在发展的转机,在汇率升值影响利润危及市场时应坚持宁可一时利润受损,也要千方百计保住市场的原则。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不断降低出口成本。通过降低出口成本,努力化解汇率升值造成的利润损失。从原材料选购到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直至出口全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要强化管理,精打细算,节约挖潜,把成本费用降至最低。需要注意的是,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不能忽视产品质量的保证,这样才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我国外贸出口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很多企业都处在求生存的阶段,缺乏品牌长远规划,出口产品大多以低价取胜。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许多缺乏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因抵抗风险能力弱而纷纷倒闭,大大降低了国内出口,出口企业要加大技改投入,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减少价低利薄的低档次产品出口,扩大质量效益和有自有品牌的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综合竞争力,走差异化、品牌化之路。人民币升值有可能迫使一些企业进行产品的升级换代,从质量上和品牌上提升出口竞争力,在这段期间内,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应该制定出与经济政策变动相适应的生产、销售、研发策略,合理利用国内和国际市场两种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企业创新,增加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实现制造业的整合和现代化,使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最小化,同时,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其他管理成本的提高,简单劳动密集型生产的加工企业逐渐丧失了比较优势,企业决策者应该抓住机遇,把资金、技术、土地、人力资源用于具有高竞争力产业的发展上,促进出口产业结构转型和技术升级,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三)转变我国发展战略,由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变。人民币升值会加速我国的通货紧缩,减少经济增长,增加失业压力。通货紧缩给进出口企业的融资和国内需求都将带来负面影响。而人民币升值从长期来看,会迫使我国出口规模收缩,加大国内就业压力。我国出口企业应积极调整市场战略,在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也要努力开拓国内市场,刺激国内需求,减少对外贸出口的依赖,以弥补人民币升值对出口抑制的损失。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单纯的依靠出口导向的外向型发展战略是非常危险的,过度的依赖国际市场,很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来拉动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的又好又快发展。
(四)调整市场营销策略,灵活选择结汇币种。根据不同的出口地区,可与外商协调,选择其他在国际市场流通且汇率稳定的币种作为结汇外币,如欧元、日元、英镑等,而不要单一盯美元一种外币,这也是国家建立弹性汇率体制所提倡的。因此,企业要注意培养积累懂外汇知识的专业人才,密切关注各币种汇率的变化,采取有效措施选择结汇外币品种,避免风险。J
参考文献:
1.苏飞.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汇率风险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2.吴钧.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以江苏省的实证检验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
3.张军,李君君.基于中美贸易数据的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2).
4.李乐乐,王晓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分析[J].国际商贸,2012,(11).
5.中国人民银行网:.
6.海关统计资讯网:http:///customsstat.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一直居于世界前列,尤其是“三来一补”贸易,在我国沿海地区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些出口贸易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大幅度发展,但是,与出口贸易相对应的是出口退税、外贸会计的发展相对滞后,出口贸易的退税问题尤其突出。
一、出口贸易中会计退税中存在的问题
(一)出口退税会计人才缺乏
在国际进出口贸易的新形势下,我国出口企业的会计人员在退税过程中,专业知识显得捉襟见肘,大量的外贸会计人员无法适应国际化的新视野、新情况、新问题,这既有外贸会计人员不与时俱进有关,也与高等院校的会计人才培养体系脱不了干系。外贸会计与普通公司的会计有很大区别,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设计出口退税的问题,在出口退税中,外贸会计人员首先要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不能被金钱左右了会计人员应坚守的会计底线与道德,走虚构收入、骗取退税的不归路,其次有足够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在出口企业中,与外国人员打交道不可避免,保持双方财务人员的有效沟通对于顺利办理退税工作大大有裨益,最后从事出口贸易的会计人员要有非常的国际化视野,密切关注各国的退税政策和本国的退税优惠减免,同时关注各国汇率的变化,对于减少本出口公司的财务费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据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从事出口贸易的会计人员是“半路出家”,比如学习语言类的学生,考取会计证即可从事相关的出口贸易会计工作,由于缺乏对基本会计知识的积累和出口退税的清醒认识,在工作中,处理相关出口退税事宜时并不顺利。另外就是各高校的会计培养人才不注重这方面的教育,基本的通识会计教学课程满足不了出口企业的专业要求。
(二)出口退税程序认定复杂
出口退税,顾名思义,是指某国家对国内鼓励出口销售的货物在应当征税的范围内,给予抵扣或退还的行为。另外,出口退税在政策上、时间上具有严格要求,出口退税的成功与否,可能关系到企业的资金现金流、经营效益等。因此,对于相当一部分出口企业来说,能否办理相关的出口退税是决定其生死存亡的一件大事。比如其在国内的销售价格高,而出口的销售价格低,甚至低于成本价,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扩大国际市场,走上世界,另一方面则更为重要,那就是为了得到政府支持的相关出口退税,以弥补损失、增加利润。但是,出口退税程序却相当繁琐,首先是区分,要区分出口企业的属于新企业?还是老企业?是小企业,还是一般企业?其次需要相关的出口退税单据,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或消费税专用发票,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老企业可申请暂免提供)、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外销商业发票(出口企业可自制)等这些单据。最后是严格的时间和政策限制,在时间上,根据国税发[2005]68号规定,外贸企业货物出口之后起,应在90天之内申报(以出口货物报关单上的出口日期为准),逾期不但不予退税,还有对出口货物视同内销计征增值税销项税额。在政策上,我国详细规定了各种各样的货物类型出口时的退税程度(免、抵、退),以明确鼓励引导该类企业的发展,比如前几年针对我国光伏企业出口的退税。
(三)出口退税政策认识力度不够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更新较频繁,国家主导整个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对于阻碍这个方向发展的出口贸易,以前支持出口退税,达到创汇的目的,今后便不再鼓励出口、甚至限制出口,比如稀土矿产资源的出口政策的变化,另外国家也会特别支持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比如高科技产业的出口、产品深加工的出口,出口退税力度较大,退税方式也可能各有不同,或者是地域差别引起的退税力度不同。
二、出口贸易中优化退税的措施
(一)重视人才
人才是出口企业在退税中遇到的大问题,出口退税人才的缺乏,不是各大高校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需要校企强强联合,共同培养,既确保了专业人才的学有所用,也保证了企业对企业的需求,出口企业的会计人才培养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例如对国际汇率、国家退税政策、国外反倾销调查等具有综合性较高的要求。
(二)走会计信息化的道路
出口贸易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应建立在对结合本企业的出口货物的特点、综合考虑国内外相关行业的特点上,既有利于防范国际汇率风险、反倾销调查风险,又有利于享有国内优惠的退税政策。并在企业走信息化道路的过程中,注重会计人才的储备,以积极应对国际化的挑战。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全面改革的框架下,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出口贸易在保持我国经济中高速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在表面光鲜的出口贸易不能掩盖出口退税中出现的重重问题,我国的出口企业在出口退税的会计实务账务处理中,仍遭受重重问题的困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285-02
《进出口业务模拟》课程是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经贸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全面提高学生从事外贸进出口业务的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适应现实经济对人才培养结构的要求,围绕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以应用为目的,理论够用,重技能操作,以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进出口业务课程教学可按项目化教学的要求有步骤地进行改革和实践。
一、目前《进出口业务模拟》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课程教学体现不出高职教育的特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进出口业务模拟》的教学往往以理论为中心,注重强调各个知识点,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课程的教材和教学方式基本上是本科院校的简化版,不能很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 [1]。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注重知识点的讲授,案例教学和互动教学不足,学生积极性不高,调动不了学习兴趣。出现了为学习而学习或者为考试而学习的现象 [2]。
2.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不够,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不强。以往的进出口业务教学模式中,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弱,学生缺少体验进出口业务操作过程的机会,很难系统规范地掌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导致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业务中,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3.考核方式单一,考核结果未能充分体现教学效果的反馈。传统的评价方式最常见的是闭卷笔试,大多考核一些死记硬背的条款及概念、术语、简单理论、问答、计算等,题型呆板,在测试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无法体现进出口业务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因而也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职业能力,更无法真实展示学生的创新意识 [3]。
4.“双师”型教师缺乏,师资队伍满足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高职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而目前的状况是部分专业教师缺乏外贸实战经验,导致实践课内容脱离实际。虽然,国内的高职院校也做了一些这方面的教学改革,但是绝大部分国际贸易相关专业教师都不同程度地缺乏实际外贸经验,即使下企业锻炼,也很难在短时间缩小这种差距 [4]。因此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尤其是对工作任务的选取、项目的构建,教学过程的实施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收到的教学效果不明显。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进行改革,通过项目化教学,培养既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又有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高素质的外贸类人才,为学生成功走上外经贸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项目化教学方案设计
(一)确定课程总体培养目标
1.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分析进出口贸易业务流程、设计商品进出易磋商的方案、能够根据来往信函制作外贸合同、能够审核并修改信用证、能够根据合同及信用证制作各种外贸单据。
2.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技能,并熟悉该领域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流程。
3.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竞争意识、职业素质等素养。
(二)确定项目化教学方案
1.项目一:交易准备。主要内容为进出易前的市场调研和分析,选择国际目标市场,并建立业务联系,最后设立进出口磋商的方案和操作思路。按照项目教学的要求,老师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每组作为一个进出口贸易公司,给各组指定一种商品,作为贸易的对象,学生根据要求,通过上网查询信息,对国际贸易市场进行分析调研,并最终选定国际贸易目标市场,设计合理的进出口商品开拓方案,明确操作的基本思路。
2.项目二:合同商定。这个项目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交易磋商,二是合同签订。这个部分先由老师讲解理论知识,并通过企业实际案例进行操作演示,并同时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练习。熟悉相关操作流程和要求后,学生再分头行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自己在项目教学一开始就分配的任务进行操作。如在讲解合同签订项目时,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份空白合同,教师手头持有一套完整的真实贸易背景资料(包括合同、信用证、发票、装箱单、提单、汇票、报关单、检验证书和产地证书等),教师每讲完合同条款下的相应模块,就要求学生签订合同的条款。之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分歧,进行分析总结,查找原因。
3.项目三:合同履行。本项目可以通过校内外贸模拟操作实训室,以一开始每组学生分配到的实际业务为基础,每个小组作为业务中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再从全部学生中抽取8位综合能力较强的同学扮演各种不同的职能部门的角色,如进口地银行、出口地银行、外汇管理局、海关、国税局、货运、保险公司、商检部门等,在实训室内完成整个进出口业务的全过程。
通过项目教学,学生能独立与外商签订进出口贸易合同,并独立履行合同,熟练地与有关当事人建立业务关系,同时,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团队合作意识及沟通协调能力 [6]。在项目教学过程中,通过解决教师设置的各种障碍,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在实际工作中的应变技巧。
(三)确定与项目化教学相适应的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为实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进出口业务模拟操作课程的考核应注重平时的课内实践,平时阶段性考核的项目次数要适当增多,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比重可适当降低,具体的考核内容及比例分配(如下表所示):
三、项目化教学实例――商务谈判案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进出口业务谈判的主要程序、原则、技巧和注意事项,掌握外贸合同的主要内容和签订要求,熟悉谈判的礼仪和技能,了解商务谈判室的布置和要求。
2.能力目标:能够进行进出口贸易合同主要条款的谈判,能够根据谈判结果签订合同。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提升专业素养。
(二)教学过程
1.准备阶段。指导老师说明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将全班同学按每组4人进行分组,然后分配任务。一组作为一个贸易公司,抽签决定本小组是作为中方还是外商,并同时决定小组与小组间的组合及谈判的先后顺序。给出一个谈判的背景资料和基本流程,每个谈判组可根据双方协商,在此基础上修改交易的商品、贸易条件等各方面信息,根据所学的商务谈判知识展开谈判工作。教师根据谈判前的准备、谈判礼仪、谈判语言、谈判技巧、团队合作等项目设计谈判的评分标准,并组织学生按步骤要求进行商务谈判。
2.谈判阶段。谈判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开局、中局和终局。开局是进入正式谈判前的问候和致意。中局是谈判的实质性阶段,主客方的谈判目标是合同的标的和货物的买卖条件。中局的谈判是合同前期的关键,要求各组学生围绕合同标的谈判。商务谈判的终局是本贸易项目谈判的结束,若谈判双方的交易条件达成一致,则可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在谈判中,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表现和谈判组整体表现,给予评价、打分,并随时记录各个环节中值得推广的经验和相对不足之处。
3.总结与交流。每组谈判结束后,教师对谈判的情况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可取之处,对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在各组谈判结束后,在对整个项目从准备到实施的全过程进行总结、点评,评选出此次商务谈判的最佳团队和最佳谈判员,分析谈判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
四、项目化教学实施的注意点
1.重视项目化教学的同时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的教学。把每个目标体现在具体的项目中,从而让学生建构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
2.把握好学生分组的原则。实践证明,每组人员应控制在4~5人以内,人数过多会影响学习效率。采取互补方式进行搭配,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学习,组员分工要明确,防止出现依赖思想。
3.项目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具备了教学设计能力、调控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才能充分发挥项目化教学的积极作用。
五、结束语
《进出口业务模拟操作》课程在继承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项目教学的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经验和效果,学生对外贸业务有了整体的概念,同时对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为后续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全面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翊.进出口贸易模拟实训教程[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
[2]刑金虎.国际贸易实务[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安徽.进出口业务模拟实用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国际贸易融资是商业银行最为常见的传统信贷品种之一,它与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紧密相连。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的贷款。一方面,它收益率高,利润丰厚,具有综合性效益,是现代银行有效运用资金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另一方面,它有效地解决了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所面临的资金短缺,增强了在谈判中的优势,使之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上发展国际贸易;同时,它也是国家贸易政策的组成部分,是鼓励出口的积极手段之一,不仅可以调节进出口结构,而且对一国参与国际经济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尤其在这金融危机肆虐的时刻,国际贸易融资的合理发展运用,将对企业对银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普遍开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繁荣和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而得到很大发展。据统计,2007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是1978年的85倍多,已经稳居世界第三位。据海关总署统计,2001至2006年间,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了179%,2007年增长23.8%,其中出口增长27.2%,进口增长20%,全年实现贸易规模1.76亿美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使得企业对银行融资需求增加,为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但从整体上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仍然较慢,从国际贸易融资额仅占银行贷款余额3%的比例中就可看出端倪,对应地贸易融资的收入在银行的总收入中也是微乎其微,而国外的一些银行该项业务已占到收入的四至八成。具体分析,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1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授信规模核定随意性强,标准不一
各家银行在核定国际贸易融资授信规模标准上有较大区别,有的银行将国际贸易融资视同流动资金贷款处理,有的银行则根据融资品种的不同放大一定的倍数,融资政策的制订多是根据自身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理解,缺乏深入、科学的研究。在对国际贸易融资的认识和风险控制上,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有明显区别,如对打包贷款这一传统业务,外资银行在操作流程和手续上要简化得多,他们更①本文作者:赵阳,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07级硕士研究生注重通过控制贸易全程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而不是过分关注企业本身的规模和实力。相对而言,国内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流程设计相对不够科学,手续烦琐,可操作性不强。 牛牛股票网 niuniugupiao.com
2 企业申请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担保难问题
一方面企业在找第三方担保时,会顾虑对方将来会要求自己提供担保,进而产生其难以控制的风险;另一方面部分申请国际贸易融资的企业为贸易公司,缺乏银行认可的固定资产,如厂房、土地等,生产型出口企业的机器设备虽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费用高、手续烦琐、时效性差,不符合国际贸易融资方便快捷的特点;第三,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不熟悉,对各种金融工具不能合理运用。在银行产品不断更新、新的国际贸易融资名词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不能很好地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的业务产品,对各类融资产品无法灵活运用。 3 风险控制手段落后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有客户风险、国家风险、国外行风险、国际市场风险和内部操作风险。这些风险的管理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将银行相关部门之间、分支行之间高效有机地联系起来。而目前我国各国有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业务特别是国际结算业务方面一直沿用的是分散的经营模式,外汇业务处理系统较为落后,国际结算与外汇信贷、外汇信贷与会计独自运行,缺乏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统一协调的管理,以致无法达到共享资源、监控风险、相互制约的目的。
4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方式简单,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基本仍维持传统融资方式,即以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主,而较为复杂的业务如保理业务、福费廷业务则开展有限。随着银行业务国际化和我国加入WTO,国内银行在科技和管理水平、金融服务及经营方式等方面与外资银行的差距日益显现,据统计外资银行办理国际结算业务已经占有中国市场份额的40%左右。近年来,根据市场的需要,各家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的融资产品,但因对业务理解的差异,在业务操作上各有不同,缺乏对各种融资形式严格统一的标准,更缺少对各项业务相对比较规范、明细的统计资料。
5 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过于集中
受传统授信业务理念影响,国内银行融资业务对象集中于优质大中型企业。目前,各大银行对优质大企业客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已经逐渐趋向饱和。而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0%左右由中小企业实现,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多户我国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以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对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对策建议:
(1)实行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授信规模控制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量不断增大,越来越多企业具备经济实力与资格去实施进出口经营,一时间,我国进出口贸易达到繁荣阶段。早在2004年,我国就已经对进出口税制问题作出调整,之后又多次调整过出口退税率,让企业在财政核算上受到一定影响,一些企业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这一变化,很可能造成财政决策上的失误。因此,企业理应正视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对财政核算机制做出及时调整,优化企业财政决策,让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健康长远发展。
1、出口退税对企业财政核算造成的影响
1.1、影响财务核算
出口退税税率的调整基本上呈现出下降趋势,据研究,税率下降一个百分点,企业在出口成本的支付上就会增多一个百分点。这样一来,企业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被削减。另外,绝大多数企业在产品报价都是结合出口税率来设定的,税率的调整让企业原有报价失效,甚至造成企业的亏损。因此在报价时,企业必须重新制定价格,这一变化涉及到与国外经销商的协商,价格上涨容易影响到企业形象或信用程度。例如,一家企业已经与国外一家经销商签订贸易合同,合同上也明确标明了出口价格,若没有将税率调整这一变化的应对措施在合同上同时说明,一旦国内出口退税税率下调,企业报价上涨行为属于违约,需要支付额外违约金,且对企业长期经营会造成负面影响。且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重新核算财政状况,尤其是成本方面,需要在原有成本上增减出口退税税率造成的出口纳税金额。
1.2、对民营企业影响比较严重
民营企业是目前我国出口企业中的绝大部分,占据了总量的80%以上。这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旦国内市场需求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还可以通过增加出口订单来获取利益,但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会让一些企业出口产品的成本增加,使这些企业不得不重新核算,尤其是资源型产品的出口方面。
2、企业在出口退税形势下的应对策略
2.1、角色转换
现如今,越来越多国际公司看重我国世界工厂这一地位,希望从我国进口大量商品回国贩售。相对于国外企业而言,国内企业具有地理位置以及价格方面的优势,因此成为国外企业在国内的采购商也不失为一项经营策略。一旦角色发生转换,企业可以与一些在国内没有采购中心或生产工程的国外企业达成采购协议,将出口税率的调整在会计核算上的影响交给合作企业来负责,企业只需要确保国内采购成本的核算准确即可。
2.2、完善退税应对措施
出口退税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核算方面。在这方面,企业需要加大投入,在保障退税工作合理完成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拿到退税资金,减少资金占用率,提高其周转率。在这一点上,企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1)研究出口退税流程
出口退税需要企业准备许多证件,例如产品报关单、对外贸易合同、外销发票等,且这些凭证并不是在同一环节使用,企业需清楚了解各环节需要用到的证件,避免因凭证缺失影响退税效率。另外,一些证件的重要性已经达到退税能否正常完成的程度,例如产品报关单,缺少相关报关单,企业的出口产品不能成立,自然无法退税。
(2)核销单的使用
核销单产生时,企业财务部门需要准确记录,包括时间、金额等内容,在仔细检查后做好登记。
(3)结汇工作
结汇工作需要财务人员到银行办理,在结汇办理完成后去外管局将外汇核销,之后退税。只有这样,退税金额才能够尽快回到企业财务账户中,减资金占用率。结汇工作的有效完成关系到企业能否在短时间内回笼资金,让成本率下降。因此会计部门应完善核算工作安排,注重结汇工作的完成。
2.3、调整出口结构
出口退税税率的下调必然会造成企业经营成本的上涨,让企业在出口贸易的经营上竞争力下降。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中获取立足之处,必须调整出口结构,让自身形成品牌效应,提升产品本身竞争力。
传统出口中,多数企业都是以低价、量大的倾销式贸易为主,很少有企业走品牌路线。在出口退税调整后,企业应通过创新、合作等方式提升非配额产品出口量,增加产品附加值,让企业逐渐形成系列化、专业化。只有这样,企业财务部门才能够更有效控制核算机制的调整,在差异化竞争下避免核算出现纰漏。同时,这种调整还可能让企业享受到相关政策的优惠,提升企业实力,进一步完善会计核算。
2.4、制定完善计划
计划的制定主要指收汇计划。会计人员在核算中需要仔细核对实际收汇内容,根据企业经营状况确定最终付款金额。在我国,出口退税是有周期性的,因此付款活动需要在出运之后的30天内完成,在此期间,财务部门应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确保退税的时效性。另外,货物运输要加强交接手续的检验,确保运输编号的有效性,并且定期与不定期的抽查清单存货,保障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3、结束语
出口退税对我国企业的影响较大,企业应在税率上调时抓住机遇,借机提升自身竞争力;在税率下调时调整经营策略,通过合理的会计核算让企业不会在竞争中被淘汰。总之,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减少出口退税带来的不良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贸易正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中。环境作为一种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会受到贸易增长的影响。如何衡量贸易增长对我国环境优化的影响,环境出口退税抵抗环境税的实施对我国环境优化有着怎样的作用,这些都是我国对外贸易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贸易增长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
(一)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入世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整体上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2001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突破5000亿美元;到200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已经突破20000亿美元;相对于2001年翻了两番。目前,进出口贸易增长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具体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趋势如表1所示。
从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趋势表中可得出:除了2009年以外,我国进出口商品的贸易总额都呈增长趋势。在2001-2011年这11年的期间内,我国对外贸易的出口额一直都略大于进口额,表明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存在贸易顺差的状态。
图1给出了我国贸易结构的变化趋势,我国出口额、进口额以及进出口总额的整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相应增长率的变化趋势也基本相同,表明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没有较大的改变,只存在量的变化,并没有实质的贸易结构的改变。虽然进出口增长率趋势存在一些差异,但是我国进出口商品增长趋势大致相同。
(二)现行贸易结构加剧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
近年来,较大规模的商品出口给我国带来了空前的环境恶化压力。对2011年我国各行业废水、废弃和固体废物排放进行统计,可以发现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煤炭采选业等行业都是环境污染型行业。从国内行业出口贸易结构来看,这些环境污染性行业在出口贸易中占有很大比重,可见我国出口产品对资源和环境和依赖性较强,而这些产品的出口行业对环境有较强的敏感性。从出口生产占产品生产比重来看,环境污染型行业属于出口密集型行业,尤其表现在煤炭、焦炭及半焦炭行业,其产品出口量分别占产品总产量的约8%和12%。从进出口双向结构来看,石油、钢铁、金属原材料等进口量很大,且这些原材料的初级制成品又成为我国具有出口优势的产品,可见,贸易加剧了污染物进口,直接恶化我国生态环境。
由于不同的行业对环境的依赖程度存在差异性,尤其是高污染行业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多的负外部性。外部性的存在导致了环境资源配置出现紊乱,过度的环境污染导致环境的自净能力和环保行为的生产严重不足,我国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现行的贸易结构所排放的污染物远超过环境的承载指标,我国很多城市和乡镇受到严重污染,土壤污染、酸雨污染、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问题生态问题日益加剧。从目前我国贸易的倾向来看,高污染、高资源消耗的产业不断向我国内部转移,于是即便我国是资源大国,也会出现资源利用尴尬的局面。
然而,贸易增长并非我国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调整我国的贸易结构,优化贸易增长主攻的生态环境,妥善处理好贸易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有助于改进出口企业的生产技术和降低环境的治理成本。
出口退税抵扣环境税对我国环境优化的重要作用
出口退税就是对已经报关的出口物品实行退税,其主要的目的在于,使我国的出口商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从而保证了这些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一)出口退税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的结构调整
出口退税对我国外贸竞争水平的贡献依赖于该政策的不断调整,据统计,1995年以来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几十次较大调整,如1995年国家为缓解财政上的压力,将出口退税率从原来的16.63%降为12.86%;1999年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将该税率重新提高至15.51%;而2009年为了缓解国际大环境的压力对出口退税率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其中对普通出口商品适当放低退税率,对国家限制性商品甚至取消了出口退税。从这几次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效果来看,宏观上调整了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也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更进一步增强了我国的财政调控能力;微观上该政策提升了我国进出口外贸企业的竞争力水平,提高了其市场地位。
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趋势来看,调整出口商品的结构是贸易竞争水平提高的必要途径。然而,在我国出口商品不断发展的同时,资源与环境问题也不断严重。我国在“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等重要举措中曾明确指出要建设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坚持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
我国很多企业还处于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型发展阶段,与高效节能的集约型增长还有很大差距。为了增强节能型商品的出口份额,减少能源消耗性商品的出口份额,从而增强我国出口商品的先进性,我国政府已对环境污染型生产行为进行了一定的遏制,而大力提倡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行为的扩展。在2006年以来,我国不断实行新出口税征收标准,尤其是对煤炭、石油等资源税的出口税额有较大幅度提高,降低或取消其出口退税政策,而对高技术设备或零部件等低污染商品则提高其出口退税额度,鼓励高效能商品的出口。
(二)出口退税抵扣环境税有助于实现环境优化和贸易“多赢”
首先,出口退税抵扣环境税政策对我国出口环境的优化有积极推动作用,这种政策是新形势下我国环境达标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在目前经历持续性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持续大量提高的背景下,我国实行一定程度的出口退税政策,适当降低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旨在缓解本币升值带来的国内外市场的压力。从该层面上讲,出口退税抵扣环境税政策将有助于调节人民币升值压力,属于一种有效的非汇率政策。
其次,出口退税抵扣环境税政策优化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促进了贸易可持续发展。从我国贸易增长方式的实际来看,我国贸易主要存在结构失衡、贸易商品结构出现严重异质性、外贸企业效率偏低、贸易环境严峻等问题。从国际分工的角度看,我国唯有优化出口商品的结构,实现出口商品从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发展,出口产品企业不断向高效益发展,才能稳固我国出口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基于此,我国实行出口退税抵扣环境税政策,大力扶持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出口产品企业,限制粗放型增长方式的企业,不但可以有效调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也增强了我国贸易竞争力。
自2001年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国际贸易壁垒明显提高,这就对国内大量的出口企业带来强压力,而这种环境税的政策恰有助于缓解部分企业的出口压力,并从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出口企业的生产方式,使其不断向效益增长型和环保型发展。因此,出口退税抵扣环境税的政策使出口企业取得增长方式改变和竞争力提高方面的“双赢”。
再者,出口退税抵扣环境税政策有助于缓解我国各级政府的财政压力,并不断完善我国的环境财政结构。自入世以来,我国政府整体的出口产品退税额趋于一种高幅度增长:2001年出口退税合计为1071.5亿元,到2005年猛增为3371.6亿元,2011年出口退税额竟达到了9205亿元,相比2005年增长了近两倍之多。我国2001-2011年出口退税额具体统计值如表2所示,可以得出,这种剧增的态势无疑给政府带来严重的财政压力。
出口退税中抵扣环境税的举措使政府免去部分因为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而计入的补贴,转为由出口企业自身承担,这不但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有助于优化财政赤字,同时,政府可以将这些环境税用于环境公共支出,这又为改善环境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持。
我国生态环境优化的对策
(一)宏观政策层面
从宏观政策来看,我国政府应该转变经济发展政策,将重贸易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两者并重的局面。把握各国的环境政策,积极配合世界各国组织体系的环保制度,与贸易各国建立良好的贸易关系。完善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征收环境税,并通过出口退税来抵扣环境税,优化我国的环境资源和经济资源。出口退税抵扣环境税是环境成本内部化的一大举措,提高了我国贸易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高污染的产品,实行全额扣除出口退税并加征环境税来限制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对于污染较小的产品,实行部分出口退税抵扣环境税;而对于无污染产品,国家应给予支持,提高出口退税的税额。当然,我国政府应该十分重视出口退税的实施过程,防止不良分子通过非法手段阻碍出口退税的实行,有效打击和控制出口退税中的腐败问题。
(二)中观行业层面
从中观行业来看,贸易出口行业可以通过行业协会来协助国家或政府优化环境。根据各个行业对环境污染的程度的不同,有区别地对待企业和实施出口退税。提高各个行业的生产技术,并降低各个行业对环境的污染。通过相互切磋、交流,实现先进技术和资源共享。出口退税抵扣环境税也是节约环境征收的交易成本的一种表现,优化了我国税收政策。行业协会需要团结该行业中的各个企业,实现各个共同发展的策略,在优化我国生态环境过程中实现贸易增长。
根据我国出口商品的特征,可以将出口商品及其环境税措施按污染度分为3种:生产过程污染型商品,应对其全额免去出口退税而充分加征环境税,从而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和健全居民生活环境,以及增强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信誉;资源浪费型商品,应免去出口退税,减免部分环境税,并将其用于资源开发后的环境治理;对于污染程度较低但存在差异的企业,按其污染水准的不同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税率,达到有差异化地征收环境税和有选择地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从而争取财政政策的公平性。有关部门可以按照企业的生产情况以及污染排放状况进行审核,并对每类产品设定两个以上的税率供选,而后根据考核结果,选择合理的税率增收环境税。对于不断向环境友好型过渡的企业,政府应尽量为其争取出口退税,提高其竞争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邓力平,战岐林.降低税负与缓解贸易摩擦:基于CGE模型的分析[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双月刊),2011(6)
海外采办风险是海外采办活动中由于受到政治风险、国际宏观经济风险、外汇风险以及信用风险和合同风险等的影响而造成的采办活动的损失可能。我国学术界对海外进口采办上的风险关注大多倾向于国防方面,而对于市场化经济业务方面的海外采办风险防控研究关注不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海外采办业务领域不断拓宽。伴随着海外采办的风险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可控程度也越来越低。所以,非常有必要对海外采办风险防控进行深入研究。
一、海外采办风险因素分析
1、政策风险因素。国家宏观政策直接影响着与这个国家相关的进出口贸易。而政策风险因素在海外采办中涉及面非常广泛,包括贸易相关国的政令、法规、风俗习惯等。海外采办条例,以及地区与地区间的贫富、文化差异等。这类因素是属于不可控因素,所以,在海外采办中对于这类风险难以控制。例如,进出口关税因素造成的风险,进出口合同的交割与履行期限风险。由于合同履行期一般都在两个月或者更长,在这期间,倘若出口国出口关税或进口国进口关税调整。采办方将可能需要承担额外的关税税率,导致采办成本的增加,这无疑加大了采办风险。
2、汇率风险因素。外汇风险包括交易风险、经济风险和会计风险,它是指在进出口贸易中,由于汇率的变动而给贸易双方带来风险的可能。在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外汇风险称为交易风险。主要指进出口贸易合同履行期限内,在债权债务得到清偿期间,由进出口贸易合同选定的外币与本币之间的汇率变动而造成的交易风险。简而言之,即用于合同计价的货币汇率升值,采办方就得支付更多的本币,采办方将承担成本增加的风险。
3、信用风险因素。包括采办合同中的信用风险,同时也包括支付结算商业信用及银行信用而导致的信用风险。采办合同中的信用风险是采销双方对合同的履行风险,不履行或无力履行采办合同规定的事项,造成的采办业务不能顺利完成的风险。
4、合同风险因素。采办合同的履行是以合同条款为依据的。因此,在签订采办合同时采办方必须详细阅读合同,仔细考虑合同条款。
海外采办条款检阅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在实际工作中,采办人员往往忽视了对合同条款的仔细检阅,导致合同漏洞以及条款出错等。采办合同中,因漏订商品检验条款或订得不详细、不全面、不科学而发生的采办风险从而使采办失败的事例屡见不鲜。
5、价格风险因素。采办方面临的价格风险是采办方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而造成的潜在性经营风险。国际市场环境的波动决定着全球汇率、资金、原材料和劳务价格的变动,同时风险无处不在。
此外,由于海外采办人员经验、知识水平、责任心等还不够高也是海外采办当下风险因素之一。另外,海外采办还将面临着诸如洪水、海啸、飓风、地震、火山喷发等引起的物流不畅或货物灭损的自然风险。
二、海外采办风险防控对策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大环境中,海外采办风险无处不在,倘若不能做到有效的控制,也应注意合理规避这些风险。因此,在海外采办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合理选择中间商与供货商,这是规避信用风险的关键所在。规避和降低海外采办信用风险中,最好的方式就是正确地选择中间商与供货商。倘若选择不当,将很可能造成采办失败。因此,在海外采办之前必须充分调查和分析购货渠道的选择。中间商与供货商资料的考查应包括对其政治背景、管理层、资金状况、经营范围、经营能力和信用状况等方面。
2、信用证结算下风险的防范。信用证是海外采办中最主要的结算方式,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方式进行风险规避。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制定科学的可证条款。采办公司作为进口方,开设信用证时通常要以采办合同规定的条款为依据。然而,在实际业务中,又可在信用证中加列一些不违背合同基本规定的条款,所以,在开列条款时要做到充分调查和权衡。
(2)规范的单据处理。在收到采办单据时,开证行应会同采办公司,应该做好单据审核工作。
(3)要求商品出口方提供银行担保函,在海外采办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出口商须提供银行保函或备用证。
3、合同风险的防控方法。海外采办合同属于进出口贸易合同具有特殊性,除了具有买卖合同性质外,还具有双方合同、有偿合同、诺成合同的共性,具有国际性。因此,采办方在签订海外采办合同时不仅要了解我国法律,还要熟悉对方国家或地区的有关法律以及有关国际惯例等。采办方在签订合同时应该注意下面几个事项:首先争取合同起草权,合同起草一方都会斟酌使用对自己有利的措词、条款和解释条款等。二是严格审查合同当事人的签约资格。在签约时,必须要求对方提供相关法律文件,证明其合法资格。
4、规避汇率风险的措施。在国际经济往来业务中,如何选择计价货币,直接关系到采办双方的汇率风险问题。当下,由于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越来越严峻,在签订采办合同时,可以适当避免使用人民币。然而,作为贸易主体的双方在交易时,对于计价货币的选择都会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而有所分歧。此时,不妨在合同中增加保值条款或调整价格、利率等措施来进行利益维护。另外,外汇交易也能起到对冲作用有效规避外汇风险。除此之外,外汇风险担保也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海外采办业务中被应用到。
参考文献:
泰安人郭培周来青岛,任职于鲁麟洋行,是中国工人的总工头。他又把三弟郭子政、妹夫唐贵发、外甥唐森兴都招来青岛,同在鲁麟洋行。郭子政因是教会中学毕业,有文化、通外文,被聘为“华账房”,即中国人的会计,被称为“三班”。
鲁麟洋行在山东、河南、河北几个城市设“庄”收购牛皮、人发、花生等中国土特产,运至青岛,再加工成牛油、发网、花生油出口。
俄国籍犹太人石太白(steinberg)在苏联政权建立后来到中国,先在东北,又去天津,任职于鲁麟洋行天津分行。1937年调来青岛任副经理,与郭子政是同仁,关系很好。
德国侵占波兰。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时逮捕、屠杀犹太人,远在青岛的鲁麟洋行也辞退了石太白。
被辞退后石太白自己成立了一家石德贸易行、(Steinberg.co),办公地点在广西路27号,加工车间在嘉祥路78号,他从鲁麟洋行“挖”来了郭子政任经理。他自己当老板后,在关的函谷关路3号购了一座小楼,一家人住在里面。郭子政后来在莱芜二路3号购了一座小楼,又将外甥唐一民(后为台湾《联合报》副总编辑),唐森兴(一生从事外贸)也招入石德贸易行。
郭子政熟悉原鲁麟洋行在山东博山、济宁,河南商丘、河北石家庄的“庄”,联系他们改向石德贸易行供货,石德贸易行加工肠衣、牛油、发网等出口。
1941年12月日本发动“珍珠港事件”,与英美宣战,在青岛的英、美人尤其是犹太人被关进了潍县集中营。因石太白已加入中国国籍,他一再申诉,关了半年后被放回青岛。这期间,他的生意全靠郭子政经营,所以石太白对郭子政一直十分感激。
二战结束,石德贸易行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一度拥有200多名工人的规模。收购的人发加工成发网、假发;用牛奶生产吉斯(奶酪),收购加工肠衣,草帽辫、羊毛、羊绒、羊皮、兔皮。石太白严把质量关,因而销路很好,产品全部销往欧洲各国及美国。
石德贸易行只管加工,出口由英商茂记洋行全部。英商茂记有限公司{Mcmullan Led)是进出口贸易商,在馆陶路(原20号)。经理埃克福特(Eckford),居于莱阳路5号,从事外贸出口、报关、船务、仓储一条龙服务。茂记公司有三家子公司,下属仁记洋行在中山路29号,经理奥切恩(Orchin),住在福山支路4号。
郭子政在石德贸易行虽然是经理,但仍是一名雇员。1947年,他用自己的资金开办了一家子政贸易行,也从事进出口贸易。
关键词 进出口 公司 财务管理 措施 风险管理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企业的逐渐向国际化市场进军,参与国际间的竞争,并在角逐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财务管理是保障公司持续发展的前提。在进出口贸易中,我国起步较晚,虽然目前已在国际市场经济中占有很大的份额,但是进出口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缺乏专业的理论指导,财务管理未能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另外,进出口公司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也不够清晰,这也是导致企业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从进出口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财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加强进出口公司财务管理的措施,以供读者学习交流。
一、进出口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机构不完善
在我国,传统的财务管理主要负责记录资金流动、借钱、贷款,和真正的管理相差太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国际化,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然而,在很多进出口公司中,没有成立单独的财务机构,或是财务机构不完善,公司的财务机构依附于其他部门,公司的财务制度依然沿用传统的由领导决定的观念。财务机构不能真正的对公司的财务进行管理和控制,这就导致了公司财务的混论。
(二)财务监控力度不够
财务监控主要是对公司企业内部财务和公司外部资金流动进行监督和控制。目前公司财务管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对内部监控不够
公司内部的监控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目前,很多公司内部的监督体制形同虚设,特别是对内部管理层的监督,很多内部管理人员凌驾于监督机构以上,公司内部的监控不能落实到实处,依然遵循领导说了算的原则。
2.财务只理不管
财务人员对公司内部一些资金流动不清楚,也不敢过问公司资金流动方向,财务人员完全听命于上级领导,对公司的财务只作表面的记录,更谈不上真正的管理。
3.财务不清晰
一些公司内部的财务非常混乱,内部资金的流向经过很多部门,各部门明面暗面偷拿挪用,造成了入账资金和实际资金的不符。财务人员只作为单纯的收银员,对公司的财务不清楚。
(三)沿袭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
中国的市场经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深,在企业走向国际化地时候,这种问题就日益尖锐。很多进出口公司对财务管理的意识不强,其管理理念相对滞后。财务管理没有深入到公司内部经营活动中去,对财务的控制基本没有。财务管理只涉及到付款、借钱以及执行财务纪律,谈不上真正的财务管理。
(四)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不强,综合素质不高
市场的不断发展,公司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也逐渐增加。现如今,一个合格的财务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会计学知识,对公司内部财务进行核算,而且要具备管理公司的业务和业务信息的能力。财务人员必须要具备财务核算、预测、决断以及资金分配的能力。另外,财务人员的跳槽行为也直接导致了财务内部的不稳定,很多企业的财务人员对公司的业务不熟悉,这也使得财务管理出现了很多漏洞。
(五)财务人员风险意识不强
风险管理是近几年来一个比较流行的词汇。指的是对公司的风险进行识别、估计、驾驭以及监控。风险管理的目的是控制公司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而使得公司获得良好的收益。目前进出口公司面临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业倒闭
公司倒闭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公司业内部资金无法正常运转。一般来说小型公司抗风险的能力更弱,如果公司资金无法回笼,公司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公司就会面临倒闭的危险。特别是现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很多公司纷纷倒闭。
2.企业收益下滑
公司发展良好与否的指标主要是看公司盈利与否。市场综合因素的影响,很多公司的收益下滑。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内很多企业未能抵住外企的冲击,纷纷倒闭,或是出现了严重的财政问题,公司收益大幅度缩水,进而倒闭。
财务人员作为公司财务的灵魂,在公司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目前很多公司的财务人员对风险的认识不够清晰,不具备专业的风险预测知识,进而不能使公司有效地避免风险。当今,进出口公司面临的风险有很多,在财务方面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汇风险
进出口公司贸易涉及地域宽广,在实际的交易中,通常会用不同的货币进行结算,如美元、英镑、日元等。货币汇率的变动是外汇风险的主要原因。金融市场的变化难以预估,因此外汇风险在进出口贸易中客观存在。
2.关税风险
关税的征收具有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也是关税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关税作为国家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具有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作用,因此关税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进出口公司在进行外贸交易的时候,未能预测到关税的变化,可能是公司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3.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外贸风险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信用风险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债务人不能按时偿还债务。在实际的进出口贸易中,由于交易双方来自不从的国家、不同的地域,对彼此的生产经营状况认识不清晰,如果公司的业务出现了问题,就可能导致公司不能按时偿还债务。
二、加强进出口公司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财务机构
财务机构作为公司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必须具备完整性、独立性、权威性等特点。个人不能凌驾于财务机构之上,财务机构负责对公司的财务进行核算、监督、管理和分配,财务机构不能受其他部门的制约。
(二)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财务人员的培训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专业的财务人员不仅要具有会计学知识,对公司的财务进行记录、核算和总结,还要能够对具备财务预测,财务预算、财务管理、财务分配等能力。财务管理的模式必须尽快从单纯的会计管理向会计管理和经营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模式过渡。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财务理论,结合我国现有的国情,培养出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素质财务人员。
(三)加强监控力度,控制成本,全面预算
财务人员必须真实地记录公司内部的财务情况,消除公司财务中的安全隐患,防止行为地发生,肃清公司财务的不清不明现象。财务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基本规章制度,执行财务工作。同时,严格控制公司的成本,不断加强公司内部人员的成本意识,降低公司投入成本,最终实现公司最大限度地盈利。另外,全面预算,对公司的业务、财务进行提前规划,公司应以财务为中心,制定合理的发展线路,结合市场发展是规律,达到最优经营。
(四)实行财务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管理公司的主要模式之一。进出口公司所面临的国际市场变化多端,风险发生的概率更大。强化风险意识,根据国家政策适时调整公司的总体路线,不断创新,提高公司的竞争力以及抗风险能力,是进出口公司未来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结语:公司国际化是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而财务管理是公司发展的奠基石。财务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技术性强、涉及范围光等特点。因此,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将是未来公司发展必须注意的方面。进出口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机构不完善、监控力度不够、财务员素质不强、风险意识薄弱等问题,要求公司内部尽快的做出调整。为了保证公司健康良好地发展,公司应定期对公司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完善公司内部财务机构的建设,加强财务人员对风险的意识,构建适合公司发展的财务管理团体,进而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琼.加强进出口公司财务管理措施.企业导报.2011(6):74.
[2]胡颖.探索企业财务管理新思路.中国市场.2012(13):76-77.
[3]程美英.关于当代财务管理分析与评价的几点思考.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9):88-89.
[4]刘佳佳.现代制度下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河北企业.2011(9):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