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9 09:33: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工业节能调研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大能源生产国。但是,我国的能源消耗也是十分巨大的,在成为第一大能源生产国的同时也成为了第二大能源消费国。随着这种情况的加剧,我国目前的能源自给水平在逐年下降,对外的依附程度在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更进一步的发展,这种能源供求关系的矛盾在更进一步的加剧,能源已经不能够完全的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时这也是限制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我国经济要想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要大力开发新能源,同时还需要进行传统能源的结构优化配置,这样才能够缓解经济发展也能源之间的矛盾,才能够促进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和设备落后。我国的电力和钢铁等行业中都有着很大比例的落后设备在使用。由于受到政策和自身资金等原因的限制,造成了不少行业依然采用落后的技术和落后的设备来进行生产。在电力行业中,能源的效率低下、污染严重的小火力发电机组还占着很大的比例。而在钢铁行业中,所用的小高炉、小电炉和小焦炉等落后的机组也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些技术的落后都是导致能源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二)余热和余能的巨大浪费。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能源的需求是十分巨大的,在能源需求的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很多的余压余热的浪费,造成了不能够很好的利用。同时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可回收利用的可燃气,没有通过相应的措施和对策进行回收再循环利用。在现在的技术水平下,还有着很多的能源不能够进行充分的利用,造成了利用效率低下等,都是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都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能源转化利用技术落后。电机和压缩机等设备用电量十分巨大,仅仅是2009年的用电量就约为22600亿度,达到了全社会终端用电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同时我国电机系统每年新增容量约为1.5亿千瓦,但是很多电机运行效率低下,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低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左右。
(四)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我国的一些高污染行业如电力、钢铁和水泥等工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以及粉尘颗粒和固体废弃物等排放超标严重,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空气质量,造成了我国环境的污染。特别是近期的全国各地的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雾霾天气,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二、节能和科学用能并存
我国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需要大力的推广节能技术。节能是通过采用技术上和经济上以及社会上可以承受的措施和对此,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不同环节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通过加强用能管理来达到合理的利用能源的目的。其本质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达到节约用能。节约是通过相应的宣传措施和手段来制定节能规范,提高人的自觉性和相应的节能管理水平,来实现节能的目的。同时科学用能的含义包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提高能源和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从而降低甚至是避免通过消耗环境为代价;能源与环境相协调的过程。在能源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废弃物的形成,这就需要注重和控制废弃物的形成和转化,降低额外能量的消耗,实现能源的利用的同时,减少废弃物的产生;转变模式,发展资源、能源和环境相互协调的一体化模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还要保证最大程度的减少废弃物的出现。
我国只有通过科学的用能,才能促进和发展我国的经济。节能和科学用能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我国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国能源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三、解决对策和相应的措施
(一)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低能耗产业。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的消费结构,需要从相应的体制和政策等方面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加快发展相应的低能耗产业,从而降低高能耗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同时,还需要大力的发展相应的循环经济,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和产业链的建设。鼓励和促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的通过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等来提高高新技术所占的比重。同时,通过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来鼓励运用高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发展。
(二)通过技术节能来促进节能降耗。加强相应的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并鼓励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等通过自主创新的方式来达到依靠技术创新,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并积极的采用新设备和新技术来进行节能降耗。加快节能技术的同时,还要加快相应节能技术的工程示范和推广。国家通过投资建设来组建国家级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整合优秀资源,针对共性和关键的等进行积极的研发。
(三)制定相应的政策来鼓励企业进行节能。可以通过国家来制定相应的政策来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对一些重大的节能工程项目给予一定的投资和政策的支持。通过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使企业形成节能减排的意识。深化能源改革,通过制定不同能源品质的价格,形成利于节能的价格激励机制等。
(四)完善相应的节能管理体系和法规。我国的节能减排管理体系和法规还不是很完善,需要通过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法规来进行节能减排。同时,大力的推动节能产品的认证和能效标识的管理,通过采用市场机制来正确的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产品。以及建议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考评体系等,实现节能减排方向的正确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和资源、能源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二是通过“行风热线”以及石材企业主反映,石材加工企业所产生的石沫泥渣等废料很让令人头疼,这些废物不仅污染了环境,占压了大量土地,还对环境造成污染,浪费了许多宝贵资源;
三是个别石材企业因加工区位设置不当,产生噪音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原因分析:
节能减排问题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在当前全球变暖、部分地区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沙尘暴袭击等严峻形势下,如果忽视了以上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还必将影响我县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进程。针对于此,×××人民非常有觉悟,纷纷行动起来,积极采取节能降耗、限制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诸如对地方国际罐头城的治理等,都充分体现了我县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决心和工作力度。为了×××能够实现山青水秀的生态环境,摆脱“资源--产品--环境污染”的“直线型”生产套路,逐步形成低耗高效经济发展模式,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对策建议:
节能减排,没有退路,难在出路。要想打开出路,企业是主体,科技创新是支撑。
一、转换思路视角,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变废为宝”,可实现“节能”、“减排”的双赢。
在循环经济理念下,所谓废物,不过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欲生环境美,先断污染源”,在石材等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石沫泥渣等废料”,在人们惯常印象里是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灾害的“废物”,而通过资源化处置的途径,却可变“废”成金,通过实现无害利用和产业开发,使废料变身为创造效益的宝贵资源。让企业得到切身实惠,由此产生的“减排”热情必然也就能更加持久,“减排”成果也将更加巩固。
二、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推广和设施改造,让企业由“泥山”变“金山”的前景预期及利益回报得到实现,是节能减排的关键。
应当看到,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对节能减排给予高度重视,且包括问责制、区域限批等政策措施纷纷出台实施,但实际的“减排”成效却差强人意。这其中的一个根本症结是部分企业畏于“减排”成本过高,不是不想“减”,而是不敢“减”,或者无力“减”。要从根本上激发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和动力,重要的是要依靠科技,通过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使企业在加大环境投入的同时,又能实实在在地尝到“节”和“减”所带来的“甜头”。否则,一些企业的排污设施仍将是“聋子的耳朵”,诸如地方国际罐头城曾经存在的一些令人头疼的现实,其实多部分是环境执法部门与违法企业间“猫鼠游戏”的尴尬写照。如果实现了由“泥山”变“金山”的前景预期及利益回报就能从根本上彻底消除这些问题。
三、协调引导企业变只靠自身“单打独斗”式的内部节能减排,走多企业、跨行业、区域间循环经济之路,有利于广领域、大幅度提升节能减排的成效。
通过统筹区域产业结构布局,整合拉长产业链条,引导、协调相关企业走跨行业循环、区域间循环的路子,可实现参与企业多方得利、区域经济联合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共赢。通过技术改造和区域循环助推节能减排,是实现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让“石泥(渣)山”加快向“金山”和“青山”转变,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两手抓,当前尤其要突出抓好“技术节能”。尽管根据发达国家经验,调整产业结构带来的节能潜力高于技术进步。但从平邑的实际情况看,我们正努力推进人口大县向人力资源强县跨越,由资源加工型产业向资源高新型产业跨越,内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跨越,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跨越。为实现平邑经济的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发展好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还是我们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如何实现好“高标准起步,跨越式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不忘节能减排,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能耗指标的科学、限期、有序下降,是我们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于此,必须把“技术节能”提到突出位置上来抓紧抓好。
菏泽、枣庄两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全面落实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工作思路,切实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大经济运行调节力度,努力应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矛盾和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工业经济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主要特点:
一、工业经济保持健康平稳运行
菏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经济运行工作,近期连续出台了六个文件,分成多个小组下县区、下企业进行调研,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全市20****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40亿元,同比增长30.95%;实现销售收入904.96亿元,同比增长42.99%;实现利税63.88亿元,同比增长53.32%。1-2月份预计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分别达到35.89亿元、150亿元和10亿元,分别增长30.1%、45%和50%,继续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
枣庄市突出工作重点,制定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集中培植工业集群,拉长产业产品链条,新上一批亿元以上大项目。全市20****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83.5亿元,同比增长21.49%;实现销售收入1696.97亿元,同比增长30.74%;实现利税227.04万元,同比增长33.11%。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目标。预计一季度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分别达到121亿元、418亿元和50亿元,分别增长25%、25%和29%,继续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
二、工业投资更趋优化合理。菏泽20****年完成技改投资213亿元,同比增长23.5%;今年1-2月份完成技改投资36亿元。
枣庄20****年完成技改投资182.6亿元,同比增长24.7%;预计今年一季度完成技改投资32亿元,同比增长18%。
三、市场流通产销两旺。受人民币升值影响,两市外贸企业利润普遍降低,“家电下乡”试点工作的开展,刺激了农村家电消费市场的扩大。1-2月份部分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高,但是供应充裕。菏泽1-2月份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3.5亿元,同比增长18%;预计一季度完成出口1.7亿美元,同比增长19%,上半年预计完成出口3.83亿美元,增长20%。枣庄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42.1亿元,同比增长18.4%;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70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86元,增长14.2%。
二、节能降耗工作情况
去年以来,菏泽、枣庄两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资源节约放在基本国策位置,狠抓节能降耗,实行一票否决,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预计两市20****年都能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降耗目标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节能降耗工作机制。菏泽、枣庄两市不断强化对节能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节能机构,建立了节能评估、考核办法,并实行“一票否决”。枣庄在市、县,都成立了节能办,部乡镇也建立了节能机构,并率先实行了能耗容量限批制度。
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技术进步。菏泽****年拒批“双高”项目22个,关停51家“双高”企业,节能6.7万吨;同时节能技改项目499个,实现节能11.3万吨。枣庄****年关闭立窑企业34家,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321万吨,节能60万吨;关闭小火电18.9万千瓦,节能50万吨;淘汰落后钢铁生产能力95万吨,节能60万吨。同时在企业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机制,实行节能变频改造、余热发电,并通过国家、省、市在政策、资金上予以扶持。
三、强化对重点用能企业的监管。两市都加强了对重点用能企业的监管,强化用能审计,落实节能目标责任书。菏泽市对16户重点用能企业进行了能源审计,对5户高耗能企业实行了差别电价;涌现出了圣奥化工、锦江环保能源公司、大华广济、国能单县生物发电厂等一部分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的的典型。枣庄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的执法检查,共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18份,提出合理化建议120余条。
三、提高自主创新,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情况
菏泽、枣庄两市都把自主创新,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举措来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依靠创新,加大技改投入力度。菏泽提出了技改投入要达到固定资产投入的3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
二、多措并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两市都通过强化产学研联合,推进企业技术中心来建设来推动技术创新。菏泽还设立了自主创新重大专项资金500万元,每年筛选10项自主创新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进行重点培育、重点支持。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两市均属欠发达地区,发展与结构调整的矛盾比较突出,二产占比偏重,二产中资源类初加工类企业占比较大,提高科技含量和加大技术改造的任务压力较大。
二、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个别地区能耗基数低,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完成节能降耗的任务目标,工作上存在较大的困难和压力。
三、淘汰落后产能的有关政策不够完善,关停的阻力大,造成了矛盾下移,存在不稳定因素。
四、基层节能机构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力量不够,一些地市有关业务人员专业知识不够,缺乏必要的设施、设备,影响了节能降耗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五、几点建议
一、建议两市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提高科技含量,新上一批高科技高盈利项目。
二、建议省里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实际,区别对待,在节能降耗指标分解上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进一步细分,在确保完成全省节能降耗目标的基础上,照顾后发地区发展经济对能耗容量的需求。
作者简介:马秀琴(1963-),女,天津人,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张秋生(1985-),男,河北三河人,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天津 300401)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214-03
“十一五”前四年,中国依靠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效提高,累计节约3.91亿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69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837万吨。供电煤耗进一步下降。2009年平均供电煤耗较2005年下降30克/千瓦时,达到340克/千瓦时,提前完成了“十一五”355克/千瓦时的目标,位居世界先进水平之列。线损显著下降,2009年全国电网线损率6.72%,比2005年下降了0.49个百分点,累计节约电量399亿千瓦时。[1]
中国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与2010年相比,2015年电力工业年节约标煤2.70亿吨,减排二氧化碳6.69亿吨,减排二氧化硫578万吨,减排氮氧化物254万吨,2015年电力工业单位GDP能耗降低0.061吨标煤/万元,对实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目标的贡献率达到37.03%。[2]
为了解中国北方电力工业的能耗现状,指导电力工业更加有效地采取措施节能减排,按时完成国家制定的“十二五”规划指标,本文针对中国北方五个典型的电力企业进行了能耗调研。本次主要对企业的能源利用情况、企业的主要设备使用情况、污染物排放、节能技术、节能计划以及电力行业面临的障碍等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能源利用情况及主要设备
本次调研了五家典型的电力企业(简称A、B、C、D、E公司)。调研的5家企业在能源利用方面,以燃烧煤炭为主,在设备大修时使用一些外购电、在点火时使用成品油作为助燃剂。据调查,5家企业均使用了煤,有3家企业使用成品油,2家企业使用外购电。可以看出,各企业主要使用的能源还是以煤、油为主的传统性能源。
所调研的五家企业主要利用煤发电。根据调查显示,五家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为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燃煤供热发电机组。
二、能源消耗及节能情况
1.综合能耗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根据调研结果,五家企业的综合能耗差异很大,原因在于各企业的生产能力、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技术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以调研结果中综合能耗最大的D公司为例进行介绍。D公司年生产能力为1200MW,主要产品为电力。该企业只有一条主耗能生产线,其综合能耗见图1。
本次调查的主要污染物包括CO2(二氧化碳)、SO2(二氧化硫)和COD(化学需氧量)。根据收集的调查表资料显示,2006年至2010年各企业CO2、SO2和COD的排放总量均有逐年下降趋势。特此,以A公司为例进行介绍,数据显示2010年SO2排放总量比2006年下降了95.33%,CO2及COD排放总量也有所下降,详细数据见图2、图3。
2.调研企业节能技术
为了响应“十二五”规划的相关号召,被调研企业采取了一些节能减排的技术。在此介绍五家企业中的两家。
(1)D公司。采取的节能减排改造:一次风机4台、凝结水泵2台(一台运行,一台备用)加装变频器;汽轮机插管改造;循环泵高低速改造;循环水系统两机三泵运行方式改造;电除尘智能控制系统改造。下一步改造计划:两台汽轮机通流改造。
(2)B公司。2010-2011年先后完成了一号、二号机引风机变频改造,改造后节电率达30%以上;2010年完成了一号炉除尘器高频电源改造,改造后厂用电率下降0.15个百分点;2011年对二号机进行了叶顶汽封改造,机组热耗比修前下降147千焦/千瓦时;目前正进行热网疏水泵变频改造;2012年计划完成一号机叶顶汽封改造、二号炉除尘器高频电源改造、一号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等节能技术改造。
三、能耗分析
1.单位产量综合能耗
2006年至2010年五家企业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趋势对比见图4。
根据图4可以看出,五家企业的单位产量综合能耗都有不同程度地下降,整体处于下降趋势。其中C公司于2009年投产,且没有供热,主要产品只是电力,因此运行不是很稳定,单位产量综合能耗偏高且不是很稳定。
根据调查数据,依据各企业2010年单位产量综合能耗数据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其中2010年国家单位产量综合能耗为335克/千瓦时,[3]见图5。
根据调研数据,五家电力企业2010年单位产量综合能耗与国内先进电厂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进行对比分析,其中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厂在节能环保方面处为国内领先水平,其2010年单位产量综合能耗为279.39克/千瓦时,[4]特此与其进行比较,见图6。
依据图5、图6不难看出,热电联产电厂存在着发电效率低、能源浪费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从分析数据中可以看出,该城市热电联产厂的能耗标准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是,和国内先进的发电厂能耗标准相比还有很大的不足,在节能减排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万元产值综合能耗
根据调研数据,2010年该五家电力行业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对比见图7。
根据五家电力企业调研数据显示,2010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最高的为D公司,其值为9.7吨标准煤/万元,较2007年相比下降了10.47%。其中最低的为A公司,其值为5.81吨标准煤/万元,较2006年相比下降了6.6%。
四、国内电力工业节能最佳实例
1.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公司
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公司随着技术创新的持续推进,2009年和2010年在同等负荷率下供电煤耗实现282.16克/千瓦时和279.39克/千瓦时,先后大幅刷新了自身创造的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突破280克/千瓦时最低煤耗整数关口的电厂。
主要节能技术:第一类是锅炉及相关系统效率提升技术,如锅炉的节能启动系列技术、零能耗脱硫技术。第二类是汽轮机及相关系统运行效率提升技术,如设计参数及运行调节方式的优化、广义回热技术。第三类是防止机组效率下降的系列技术,如超超临界机组蒸汽氧化及固体颗粒侵蚀预防系列技术的应用等。[5]
2.天津IGCC(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示范工程
本工程项目是我国首台25万千瓦级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简称 IGCC),采用中国华能集团自主研发的2000吨/天级气化炉。本工程的主要技术指标:全厂功率26.5万千瓦;发电效率48%;供电效率41%;发电标煤耗255.19克/千瓦时;气化炉热效率95%;冷煤气效率84%;碳转化率99.2%。工程2009年开工,2012年建成投产。
IGCC是将煤气化技术和高效的联合循环相结合的先进动力系统,发电效率高,且环保性能极好,污染物的排放量仅为常规燃煤电站的1/10,脱硫效率可达99%,氮氧化物排放只有常规电站的15%~20%,耗水只有常规电站的1/2~1/3。在IGCC系统中,煤经气化产生合成煤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氢气),经除尘、水洗、脱硫等净化处理后,净煤气到燃气轮机燃烧驱动燃气轮机发电,燃机的高温排气在余热锅炉中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IGCC具有发电效率高、污染物排放低等特点,并在捕集二氧化碳方面具有成本优势,被公认为是未来最具发展前景的清洁煤发电技术之一。[6]
五、电力行业现存法律法规及融资方面的障碍
电力行业现存的主要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网调度管理条例》《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电力行业的融资问题:一是电价可接受性及收入保证问题。在电力融资项目建设投入运营后完全由市场调节,国家不再进行价格补贴,导致投资者必须准确核算成本和利润才能保证合理的利润水平,使实际电价水平与用户可接受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妨碍了项目融资的成功实施。二是相关法规还不够完善。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一系列法律,对引导、规范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开展项目融资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证。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专门针对项目融资的法律文件,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还处在无法可依的状态。此外,目前还没有一个机构对项目融资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统一管理,使投资者和贷款银行不能得到正确的政策信号,影响其对项目融资的兴趣和信心。
六、结论
我国能源资源的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探明的资源储量折算为标准煤,煤炭资源占85%以上。根据此次调研的结果分析得之,北方电力工业主要以燃煤电厂为主,煤炭资源消耗巨大,随着我国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发电设备的不断更新,北方电力工业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在技术方面进行了更新改善,主要包括汽轮机、除尘器、水泵以及余热回收装置的改造,大大减小了能源消耗。此外,在污染物减排方面五家企业的年均CO2、SO2、COD排放量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环保成绩突出。
被调研的五家电厂 2010年单位产量综合能耗普遍低于国家2010年规定的335克/千瓦时,超标完成了国家“十一五”规划要求,同时,企业的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也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与国内先进的节能减排企业的单位产量综合能耗279.39克/千瓦时相比,还有很大的不足,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进一步改善发电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国家及时完善电力工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解决电力工业一系列的融资障碍,才能使我国电力工业更快、更好地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相关要求。
参考文献:
[1] “十一五”期间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EB/OL].(2010-12-21)[2012-10-21]..
1、开展“两帮两促”、“创业富民”等活动,成效显著。
通过深入市、县确定的53个“两帮两促”企业调查了解,共收集融资、用地、规划报建等87个问题,并已逐步解决;先后为亿龙塑钢、燃能科技等20多家企业办理了规划报建等手续,为兴龙科技等30多家企业向上申报了技改、节能等项目,为海星高科等10家初创型企业全程申报了创业富民专项资金。
2、加强专业规划,促进产业振兴。成立专项调研小组多次深入铜官、丁字两镇陶瓷、麻石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制定了《县振兴陶瓷、石材产业三年行动规划》,并出台《县发展陶瓷、石材产业优惠政策》,积极对外招商,通过各方面努力和相互协作,招商引资工作效果显著。
3、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工作。年以来,通过安排技改专项资金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企业自主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不断增强,技术创新体系也逐步得到完善。经企业自荐,我局筛选,共向省市推荐优秀技术创新项目26个,项目总投资8.9亿元,预计新增销售收入25亿元,新增利税5.7亿元。另外,富能高新科技有限公司燃料电池的产业化及应用等18个项目被列入年度湖南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指导计划项目。
4、加强各项调研活动,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近几个月来,我局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各企业进行了工业产业发展调研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产业结构调研活动,各项调研活动在立足我县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下,对我县工业发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促进各产业和我县工业发展的具体对策和思路。
5、创新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业服务水平,及时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我局加强了规模企业运行的监测监控,建立了分析、汇总、预测预警工作机制,并及时召开运行调度会,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此外,通过开展银企对接等活动,切实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
二、年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
年工业经济的工作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县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始终坚持“工业主导、城乡统筹”的发展方针,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突出“抓投资、促调整、优服务、保增长”的工作重点,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提高工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主要经济指标是:全部工业总产值320亿元,增长18.5%,其中规模工业产值255亿元,增长27%;规模工业实现利税增长12%,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
为实现上述目标,突出抓好六项重点工作:
1、充分发挥工业运行监控作用。继续发挥工业统计归口作用,进一步作好工业经济运行监控,抓好工业生产调度,确保生产目标完成。通过经济运行分析,找差距、查原因、总结经验、填平补齐,通过提速增效,在工业运行质量持续好转的基础上,促进工业实现产业集聚化、产能市场化、产销国际化、产品品牌化的新型工业目标。
2、搞好招商引资对接工作。对于引进企业,一方面,要加强其与本土企业和本地资源之间的整合,积极引导其延伸产业链条,引导企业之间合理的兼并与重组,发挥企业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对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引导企业加强销售渠道建设和信息平台的搭建,提高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3、继续做好项目推进工作。一是追踪目标完成情况,提前发现问题,建立技改项目倒查制,通过完善预警机制,实行预前处置,确保年全年技改投入70亿元目标的顺利完成;二是继续实施技改贴息支持政策,争取省、市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力度,营造有利于中小型科技型企业脱颖而出的新机制。
4、继续做好融资协调工作。推进融资、信用、服务三大体系建设,积极协调企业与金融机构、担保机构的关系。抓住全市开展“两帮两促保增长,银企对接促融资”活动的契机,帮助企业合理争取银信贷款,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同时,完善信贷激励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有效信贷投放力度。培育壮大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搭建银企合作平台,逐步缓解中小企业难以融资的困难。
5、加快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对于一些规模大、市场竞争能力强的企业,一方面,在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为其发展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引导其完善内部管理,建立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同时,引导其树立“走出去”的市场观念和竞争观念,加强渠道建设和品牌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区政府相当重视节能降耗工作,把它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任务来实施。通过创新理念、开拓思路和上下对接,全区初步构建起政府推动、市区联动、企业行动、市场带动、社会互动的节能工作运行机制,区工业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值均低于全市综合能源消耗的平均指标值。从调研中了解到,主要是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节能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政府对节能降耗工作的领导,加大节能工作的推进力度,形成节能工作的整体合力,年初,成立了由陈寅区长任组长,孙荣乾、汤志平、鲍炳章3位副区长、人大常委会徐益超副主任为副组长,22个职能部门和单位为成员的区节能降耗领导小组。下设由区经委、发改委、统计局、建交委、房地局、旅游局、机管局、卫生局、教育局、国资委和漕开发等11家重点部门和单位参与的区节能降耗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了各职能部门和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建立了各成员单位节能降耗工作沟通例会制度。同时要求建立相关委、办、局及下属重点耗能单位、重点用能企业的分级管理体系,形成了区政府、职能部门、耗能企业的三级管理网络,为全方位、全覆盖、全社会的推进区域节能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开展节能基础调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很重视节能降耗工作,多次结合区产业转型调整、城区形态功能开发、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投入等实际,对节能降耗工作开展专题研究,提出要求。从2005年起,区经委就会同区发改委、统计局、建交委、规划局等部门,依托市沪南、闵行、沪西供电分公司,进行工业、商业重点耗电、耗能企业的情况梳理、调研和分析工作,专题开展综合能耗在年2000吨标煤以上企业座谈会,了解情况,征询对区节能降耗方案的意见。通过政府与企业互动交流产业节能工作信息,了解把握区域产业经济结构和电力需求结构、企业能耗需求以及产业用能趋势。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区能源消费情况的综合分析》、《区电力发展建设情况汇报》、《区加强节能降耗工作方案》以及《年区综合能耗分析与节能降耗工作思路》等书面报告。
(三)制定节能工作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节约能源工作的决定》、《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节能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区政府围绕“十一五”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初步提出本区加强节能降耗的工作方案,基本确立节能降耗工作方针与实施原则、节能目标和任务,并于年3月29日召开了区节能降耗工作会议,会议下发了《区节能降耗工作若干意见》,为全面推进区节能降耗工作奠定基础。
(四)探索市区、区院节能2+X的合作模式。区政府面对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应对,不断思考,提出了市区、区院节能2+X的节能合作模式。通过依托市节能专门机构、提供节能技术、节能审计服务、节能改造、节能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撑,采取对年耗煤1000吨以上重点企业、大型商业能耗企业和区综合商务楼宇进行色块网格分类管理,对高耗能企业重点实行能源审计、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监管措施,尝试运用2+X的合作方式,来切实推进我区节能项目和目标的实现。
(五)突出节能工作重点。一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要逐步淘汰高耗费能源的落后生产能力企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力建设产业集聚区和有特色的综合商务区,构建和促进新型高端产业链发展。鼓励企业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努力降低产业对能源消耗的依赖。如白猫(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产品替代和采用新技术后,能源消耗大大降低,仅锅炉引风机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一项,电能单耗就下降80%。二是加强对产业重点用能耗能企业的管理。区政府提出要重点抓好80家年耗1000吨标煤以上企业和80家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综合楼宇和商厦的节能工作(均为概数,实际会有变动,目前已分别确定了58家和56家企事业单位)。并与各单位签订责任书,增强了有关企业的节能意识和积极性。如区中心医院通过使用新型变频空调年节约费用41万元、新型节能灯年节约费用21万元,现该院又将实施锅炉改造节能方案。又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重点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对新建工程项目严格把好规划许可关、施工许可关、竣工验收备案关,加强了对房地产企业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相关行政管理人员的住宅建筑节能培训;对既有建筑,结合旧小区“平改坡”工程实施综合节能改造,年已排出20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区房地局还参与了市建交委《既有住宅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研究》的专项课题调研,并率先在老沪闵路某弄和吴兴路某弄实施试点工作,通过对建筑物的外墙采用聚苯板实施外保温,旧用水、用电设备进行节能设备更换,有效降低了住宅的整体能耗,为区稳步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积累了经验。
(六)开展节能科普宣传。针对当前城区综合发展与能源供需矛盾的状况,区政府注意发挥报刊、有线台等媒体作用,宣传节能法规和政策,号召全区人民节能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2006年夏季,面临市、区电力迎峰度夏时段,区经委举办了节能设备技术专题讲座,与科委(科协)、飞利浦公司联手组织节能创意和节能科普进社区宣传活动。向小区居民发放节能宣传海报、节能项目征集册;在襄阳公园、梅陇小区、徐家汇公园举行了“节能科普路演”和“节能明星大赛颁奖”等活动,使社会节能、家庭节能、消费节能、生活节能深入街道,走进家庭,贴近居民,形成“我为节能作贡献”的良好氛围。
二、节能降耗工作面临的问题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虽然我区政府贯彻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关于节能工作的决定和若干意见是坚决和认真的,通过努力也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依然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需要加强和改进。
(一)节能的基础工作亟需进一步加强。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发展较偏重于规模扩张和速度加快,而在产业结构合理性、经济发展持续性、能源资源平衡性等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以致节能降耗工作的基础相当薄弱,能源计量、能源统计、能耗评价、考核体系尚不健全,造成底数不够清、指标不够明、信息不够灵,能源资源管理和节能降耗体制和机制尚未真正扎实地形成。
(二)节能的组织管理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节能降耗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量大面宽的长期性工作,从目前看,区经委等部门承担全区节能降耗办公室职能,但在人员配备、专业知识、机构设置、管理方式等方面明显还很难适应节能降耗工作的发展需要。
(三)全民节能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就企业而言,从企业效益出发,本该重视节能降耗工作,有的也确实已重视并取得成效,但也有部分企业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上下脱节,节能工作难以一竿子到底,责任不到位、利益不挂钩,以及没能正确处理好眼前和长远、投入和产出等辨正关系,使之成为企业节能工作的阻力。此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节能表率作用发挥还不够;地区居民群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节能意识也未相应跟上。
(四)节能降耗政策还需进一步构建。一方面政府确实在加大推进节能工作的力度,但又不能否认目前面临着政策配套措施不足,经济调控手段不力的状况,在节能财税政策、专项扶持投入、示范引导激励等方面尚未形成配套体系,难以更大程度地调动方方面面的节能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对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加快编制区节能降耗工作五年规划。要根据国务院和本市关于节能降耗工作的要求,结合区“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快制订区五年节能降耗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产业导向和节能总体思路,细化和分解各项指标、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本区节能降耗工作。建立区产业能耗总量控制制度,确定区工业、商业、服务业能耗指标口径及分年度能耗考核限量,将降耗的指标和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部门)和重点企业,在全面提升产业能级和优化产业布局的同时,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能耗逐年下降的双重目标。
(二)及时充实指导、监管和服务力量。节能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和战略任务,面对基础工作较差、管理力量薄弱的现实,应尽快完善本区的节能组织管理体系。鉴于目前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上恐难有较大突破的情况,建议区政府加快节能2+X合作模式的实施,并能考虑在一个阶段里集中抽调专门力量,来突击完成一些必须的基础工作。诸如条块结合,尽快摸清区域内重点企业的耗能底数和发展趋势,建立台帐;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对规模以上的重点耗能企业和单位的节能机构设置及职责提出明确要求,在全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权责明确,政府、企业、社会有机结合的节能管理网络,以利开展有序、长效的监督管理。
(三)不断完善节能降耗目标责任管理考核体系。要把节能降耗工作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年度考核体系,作为政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考核内容,作为区属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经营或管理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区统计局要切实加强能源统计,建立能够反映区能耗水平、节能目标落实进度的节能统计体系。节能工作办公室要建立和落实能源状况报告制度,定期通报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和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及评价考核结果。
(四)以重点单位、专项工程推进为切入点。按照“抓重点、重点抓”的节能工作原则,一是切实抓好两个“80家”的重点单位的节能监管工作;二是对财政性资金投入、实施政府采购的建设或改造项目,必须带强制性地要求大力使用节能技术、节能产品和节能材料,加大节能设备和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力度;三是每年结合政府实事和技改任务,来确立和带动一批节能专项工程,如绿色照明、热电联产、锅炉改造、建筑外墙新材料采用等有一定规模、数量的更新、替代项目。
(五)强化政策引导和激励约束作用。要加大对节能工作的政策扶持。对节能技术与产品推广、示范试点、宣传培训、信息服务和表彰奖励等工作给予财力支持,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目前是否可考虑先安排一笔适当的专项工作经费。以后应结合“十一五”期间区财政对科技创新资金的安排(即“45667”)等,加大政府对节能工作的资金投入。通过强化政策激励引导,利用包括财政、税收等手段在内的各种经济杠杆和法律法规制约,充分调动、激发企业等市场主体以及广大消费者节约能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性、创造性。
(六)进一步营造全民重视节能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各种媒体,形式多样、通俗易懂地加大节能宣传工作力度,深入宣传节能降耗的重要意义,组织节能降耗工作的经验交流,推广节能先进典型,曝光批评浪费行为,引导合理消费,强化全社会的能源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形成全民自觉节能的良好风尚。区级党政机关首先要树立节能降耗的榜样起好示范带头作用。
四、向市有关部门提出的建议
1、理顺条块关系,明晰管理职能。建议市、区政府节能降耗管理的负责和协调部门尽可能上下一致,对口衔接;必须建立的机构及其相应职责应尽快明确,以利于责任层层分解、任务逐项落实、信息快速沟通。
重点一:突出工业的节能降耗。“十五”以来,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重工业是其主导力量,已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78.97%。与此同时,能源消耗也在逐步上升,能耗总量超百万吨企业3个;超十万吨14个。由此可见,节能降耗工作着力点仍然是工业,而耗能大户又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市节能降耗工作卓有成效,如济钢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水泥厂的废渣利用等。但万元gdp能耗仍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某些重化工业技术设备相对落后,节能减排形势不容乐观。我们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工业仍是我市耗能最多的部门,也是可以取得节能效益最显著的部门。工业节能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与调整行业、产品结构相结合,具体通过修订节能设计规范,实行企业能源审计,建立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措施确保实施。
重点二:突出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去年,我市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中,一产占1.11%;二产占62.77%;三产占24.15%;居民生活占9.49%。做强做大第三产业是破解节能减排瓶颈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三产发展迅速,二产降、三产升的趋势逐步显现。但目前第三产业结构并不合理,商场、宾馆、酒店等传统服务业比重仍显过大,这些行业的能耗并不低。调研中我们发现,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仅占全社会能耗3.1%,万元gdp能耗仅0.6吨标准煤,大大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其发展潜力巨大。我们的观点,要优先发展以金融、信息、会展等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以专业化分工和提高社会效率为重点,积极发展生产业;以满足人们需求和方便群众生活为中心,提升发展生活业;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
重点三:突出提高全民节能意识。节能减排不仅是政府倡导、企业践行的准则,更应该是居家生活的自觉意识,比如人走灯灭、推广节能灯、调节空调温度、拧紧水龙头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节能行为不可小觑,专家指出,节能灯比普通白炽灯省电80%以上;夏季空调调高1~2摄氏度,可省电10%;节约1度电可节省约400克标准煤和4000克水……对一个人、一个家庭来说,这也许不算什么,如果按全市600万人口计算,那就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提倡全民总动员厉行节约,更深刻的意义还在于调动每个公民的节能意识,养成节约的习惯。如果人人都有节约意识,每个公民在各自的角色上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可以把节约行为深入到生产、生活中的每个环节。我们认为,要不断提高企业、单位和个人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把节约资源变成每个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爱节约,个个懂节能”的社会风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二、六大措施力促我市节能减排工作。
1、着力推进结构节能。长期以来,我市能源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耗能产业比重过高。因此,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内部结构成为我市能源节约的战略重点和实现节能目标的关键。为此,对高耗能行业要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对正在生产的高耗能行业企业要严格控制其发展规模和速度。在产品结构上,有步骤地发展相对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品,力争以较少的能源消耗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在产业结构上,大力发展低能耗的第三产业,逐步提高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市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
2、突出抓好技术节能。从发达国家经验看,调整产业结构带来节能潜力高于技术进步。但从我市实际情况看,短时间内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难以大幅下降,因此,仅靠调整产业结构来实现能耗指标的快速下降不太现实。针对于此,当前亟需完善我市科技创新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开展节能和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改造,逐步改进浪费资源的工艺、技术和产品,真正把“技术节能”提到突出位置上来抓。
3、合理布局循环经济。积极探索跨行业、区域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全市循环经济重点企业、项目库,促进关联企业、项目适度向专业园区集中,实现集群发展,使节能减排的产业链良性循环,降低项目合作成本。重点要在钢铁、电力、化工、酿造、畜禽养殖等行业,推进企业之间消化工业废物的“循环链”,通过行业成员之间副产品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达到工业废物循环利用的目的。
企业是节能减排的主体和国家政策的最终落脚点,其对待节能减排的态度、采取的行动和取得的节能绩效直接因影响到本地区及整个国家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关注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投资行为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包括:政策措施是否有效激励了企业投资节能技术,具有哪些特征的企业会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是否存在其他外部因素影响企业投资节能技术等,旨在衡量当前政策在企业层面是否得到有效落实,为下一步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
从实证研究看,国内研究企业的节能减排观念、意愿、行为和影响机制的论文数量比较有限,而且从时间上看也比较新,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局限于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缺乏全面的综合分析,在作者看来,这方面的研究总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较成熟的分析框架和方法。
二、 实证研究及分析
1. 模型与研究假设。离散选择模型是描述特定微观个体行为选择的建模方法,揭示个人、家庭、企业或其他的决策单位行为选择的概率与相关解释变量间的定量关系,从而对解释变量变化对个体行为选择概率的边际影响进行研究。Train(1986)认为离散选择模型要求选项之间具有互斥性、选项集合具有完备性、选项数量具有有限性。Probit模型是广泛应用于教育、管理和生物学等领域的离散选择模型,随机误差项服从标准正态分布,是大多数情况下任何分布的自然的和首先的选择。
在本文中,因变量是企业是否采取节能技术投资,取值为0或1,其概率依赖于自变量,在研究中选用二值Probit 模型进行分析,即P(Y=1)=f(X),也就是说,Y=1的概率是一个关于X的函数,其中f(。)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参考国内外研究文献,设计作为自变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1)政府管制与支持因素,包括:政府节能监察管制、政府技术支持(培训和能源审计)、政府节能目标管制、政府财政支持、政府金融支持、限额能耗标准管制和政府示范工程支持;
(2)企业内因的影响因素,包括:企业资源(是否有能源规划、是否设立专门能源管理岗位、是否建立能管系统)、对能源价格敏感程度变量、管理者重视程度变量;
(3)企业技术特征的影响因素,包括技术先进性变量、工艺复杂性变量和流程合理性变量;
(4)企业所在行业特征影响因素,企业是否重点耗能行业。
(5)利益相关者影响因素,包括行业协会、竞争者、公众以及媒体对企业节能减排的压力等自变量。
(6)企业特征因素:包括企业规模、所在省份、是否上市、是否国有和企业年限。
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在问卷设计上,作者尽量借鉴既有量表,通过企业访谈和征求专家意见对问卷进行完善,在发放之前预先进行问卷试填并改进,形成最终问卷。为提高数据有效性,作者在调研对象的选取上做了相关考虑:一是注重地域代表性,选取浙江、湖北、陕西三省进行企业调查,分别代表东部、中部和西部不同经济发展发展水平,而且都是高耗能行业比较集中地省份,也是节能减排需要重点推进的地区。二是兼顾行业覆盖面,调研企业覆盖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纺织及造纸等高耗能行业,也覆盖其他非高耗能行业;三是考虑调研企业在规模、企业年限和所有制分布上的代表性,兼容不同规模、成立年限和所有制的调研样本,以期更全面地反映真实的变量信息。四是数据可信性。通过三个省级的节能中心下发和回收问卷,使得数据的可信度较高。
考虑到离散选择模型是行为选择概率模型,具有预测性质,在检验内外部因素对企业的节能技术投资行为的影响应考虑到时间上的延后性,同时参考国外相关文献的做法,本文在问卷中设计调研企业在2013年是否进行了节能技术投资,但是考量企业接受政策支持与管制的相关情况,以及企业的能管系统、能源管理专门岗位以及能源规划等内部资源时,询问的是2013年以前的情况,以此来保障数据预测的合理性。在浙江、湖北、陕西三省各随机选择110家企业进行调查,历时2个月,共回收275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42份,含湖北省107家,陕西65家,浙江70家;有效问卷中汇报2013年未进行节能技术投资的128家,占52.89%,进行节能技术投资的114家,占47.11%。
3. 实证结果及解释。对采用STATA13进行二值Probit回归,以是否上市、是否国有、企业年限和企业规模等企业特征作为控制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得到相关结果。如表1。
观测两个模型的LR对应的P值(模型1 Prob>chi2=0.049 5,模型2Prob>chi2=0.000 0),可见整个方程除常数项以外所有系数的联合显着性很高。对比模型1和模型2,在加入了政府节能监察管制等16个自变量后,Pseudo R2由0.042 0上升到0.252 8,说明上述自变量都对企业是否进行节能技术投资有较强的解释力。
截距为负,说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企业不倾向于实施节能技术投资。(1)企业特征方面,是否上市对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投资的影响是显着的,其他因素均不显着;(2)政府管制与支持方面,政府培训和目标管制的影响是正向显着的,政府财政奖励、金融支持、能耗限额标准和政府示范工程的影响不显着;(3)企业内部因素方面,企业规划、能源管理专门岗位和能管系统的影响都是正向显着的,而对能源价格敏感程度和管理者重视程度则不显着;(4)除此之外,行业特征、技术因素和利益相关者因素的影响均不显着。STATA估计结果表明,本模型准确预测的比率为74.09%。
测算模型的边际效应,以衡量每个解释变量对行为选择的概率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企业是否建立了能管系统、是否制定了节能规划、是否设立了能源管理专门岗位以及是否承担“十二五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节能目标这几个解释变量对企业技术节能行为选择的概率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
三、 主要结论
1. 政府管制与支持因素的影响。从回归结果来看,政府节能监察对促进企业节能技术投资没有显着影响。专家回访认为,可能的原因是监察机构对于存在问题的企业往往会增加监察频次,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惩罚机制,使得这种督促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也存在部分地区的例行监察工作有走过场的情况,难以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政府实施的能源审计对企业是否进行节能技术投资的影响并不显着。企业回访表明,能源审计能帮助企业发现用能管理中的不足,挖掘节能的需求,但是企业是否进行新工艺、新设备等技术手段的投入,除了需求因素外,还需要综合考量,尤其是资金的投入需要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来进行决策。
作为政府支持的重要手段,针对企业的培训产生了显着影响,接受过政府培训的企业更有可能进行节能技术投资。
政府针对企业采取的节能目标管制政策,以“十二五”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为代表,被纳入该行动的企业更倾向于采用节能技术投资。一方面该行动严格的考核制度使得企业受到较大的管制压力;另一方面该行动也对企业提出了在管理、技术上的一整套具体要求,也能帮助企业采取措施。
政府财政支持、金融支持、能耗限额标准、示范工程等对企业节能技术投资的影响均不显着,回访认为,这并不说明政府这方面的政策对于推动技术节能未达到预期效果,可能的原因是技术节能的投资具有阶段性,有部分在之前三年进行了投资的企业,在受调查的2013年度没有进行持续投资。这也对本文的研究提出了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即考量在一段时间内企业的持续节能投资行为。
2. 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能源规划、设立能源管理专门岗位以及建设能管系统三个因素对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投资的影响都是正向显着的,这说明技术节能与企业相关资源密切相关,具备这些软性和硬性资源的企业更倾向于采用节能技术投资。
企业对能源价格的敏感程度没有产生显着影响,企业回访的结果说明,很多节能技术设备的投入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这与国外的研究结论一致。
管理者的重视程度并不能显着影响企业采取技术节能投入的决定,这与技术节能的投入产出不确定也是相关的,即使是高度重视节能的管理者也会采取谨慎的态度。
3. 行业、技术、和利益相关者等因素的影响。是否属于高耗能行业,以技术先进性、工艺复杂性和流程合理性来衡量的技术因素,以及来自行业协会、竞争者、公众和媒体压力影响并不显着,说明我国节能除政策驱动和企业内因外,其他因素的作用还未充分体现。
四、 创新点与不足
苏州市是全国推进热电联产较早的地区之一。国家发改委2004年下发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明确指出:热电联产与热、电分产相比热效率提高30%。集中供热比分散小锅炉供热效率提高50%。“热电联产”由于比热、电分产在能源利用效率上更节能,采取集中供热比分散供热在热量生产环节上更节能,“热电联产”逐步取代传统的大批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企事业单位燃煤、燃油小锅炉,对减少苏州城市和工业区环境污染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热电联产”这种被广泛采用的环保节能的能源利用办法,形成了一类专门的供热行业,并作为地区电网的补充和支撑电源。截止2008年苏州市拥有热电联产企业66家,其总装机容量约为1983MW,设计供汽能力约为9301吨/小时。
1苏州热电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整体概况
近几年苏州热电企业在清洁生产上做了很多具体工作,经过调查总结出以下三方面典型做法:①在循环流程改进上挖掘潜力。②在安装变频装置上挖掘潜力。在调研中发现,无论是大型发电企业,还是中小型发电企业,均在安装变频装置,都认为是节省厂用电的一项有效措施。③在小改小革上挖掘潜力。在工业企业中,经常性的小改小革是挖掘生产潜力的一项有效手段,在热电企业的节能工作上同样是如此。在调研中,几乎所有企业为清洁生产都在这样做,并且均有成绩。
通过对苏州66家热电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能源资源及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状况、污染物的处置、企业的管理水平等几个方面的调研,综合考虑热电企业中供电煤耗、年平均热电比、是否采用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是否采用背压机改造、是否采用低氮氧化物燃烧方式、粉煤灰及脱硫石膏是否完全得到利用、泵与风机是否进行变速改造、是否具有完善的运行监测装置等主要指标,现将调研结果汇总如下:
1.1供电煤耗水平:苏州热电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的单位供电煤耗在300g/kwh~500g/kwh之间,同时,低于380g/kwh的企业数量约占苏州热电企业总数量的50%,根据《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要求,单位供电煤耗应低于380g/kwh,说明苏州热电企业中仍有34家企业没有达到清洁生产水平要求。苏州热电企业供电煤耗的具体情况见图1-1所示。
图1-1苏州热电行业供电煤耗情况汇总
1.2生产设备水平:生产设备水平的差异是影响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本调研通过是否采用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是否进行背压机改造、是否进行泵与风机的变速改造三个方面对苏州热电企业的生产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汇总,见图1-2。
图1-2苏州热电企业生产设备情况汇总
由图1-2可见苏州热电企业大多数采用了循环流化床技术和泵与风机变速改造技术。但在背压机组改造方面,企业明显重视不足,仅有27%的企业采用了该技术,这明显影响了企业的热效率和供电煤耗等指标,从而阻碍了苏州热电行业清洁生产的发展。
1.3废弃物防治水平:热电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较多,如果不对企业的废弃物进行有效的防治,势必会影响到该行业整个清洁生产水平的提高。在污染物的防治方面,对苏州热电企业的调研结果如图1-3所示。
图1-3苏州热电企业污染物防治情况汇总
由图1-3可见苏州热电行业仅有20%的企业采用了低氮氧化物燃烧方式和完善的运行监测装置,对污染物防治工作重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苏州热电行业的清洁生产水平。
2苏州热电行业清洁生产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上述对影响热电行业清洁生产水平的几个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出苏州热电行业清洁生产处于起步阶段。对不同层次典型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进行调研,从而发现苏州热电行业清洁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
2.1能耗较高,污染较大:苏州热电企业在除尘方面多数采用机械式、水膜式等低效率除尘器,除尘效率不高,导致单位发电烟尘排放量达不到评价基准值的要求。在脱硫方面,企业采用的脱硫技术差异性很大,不少传统的脱硫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生产要求。在废水排放方面,不少企业没有加大循环水的利用力度,不但没有节约用水,反而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
2.2背压机组使用不普及:背压机组在供热时,可以提高全厂热效率,降低供电煤耗。同时可以调控供热气压和供热量,从而适用于各种工业和采暖热用户。近几年投产的热电企业,未能科学合理的将抽凝机组和背压机组相匹配,能耗较高,47台15MW~60MW机组中,竟无一台背压机组。
2.3缺乏细致生产技术管理手段:苏州热电企业节能网络不健全,节能管理措施缺失;入厂煤与入炉煤的热值差数据基本没有,也就反映不出燃料管理方面的问题;表计计量工作不够重视,表计缺失情况普遍,特别是在汽轮机方面,耗水指标基本没有。
3苏州热电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的改进对策
苏州地区热电企业能耗指标不甚理想,尤其表现在供电煤耗上,大多数热电企业达不到热电联产降低煤耗的要求,即使在热电企业之间,上下距离表现也极大。在管理上参差不齐,很多企业还未进入专业化管理,对节能降耗、减排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或者说缺乏专业的眼光。针对目前企业的困境,根据此次调研的情况,适当提出一些建议,供热电企业参考或采纳。
3.1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审核:通过苏州热电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调研与分析,发现苏州的热电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参差不齐。很多企业虽然内部也在实施不少清洁生产措施,但这些措施并没有解决企业存在的主要清洁生产问题,因此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并没有得以提高,而清洁生产审核的推行,可以帮助企业找到问题所在,提出切实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
3.2恰当安排运行方式:企业通过对运行方式和技术管理的适当安排,可以使发电机组在不同工况下运行时始终保持最低的损失量,实现运行中最高的能源转换效率,从而实现最低的供电煤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3.3采用成熟先进的脱硫除尘技术:热电企业的粉尘主要来源于输煤系统中产生的煤尘和锅炉中排烟中含有的大量飞灰。企业在除尘器选择上建议选用除尘效率高的除尘器。在热电企业脱硫方面,建议企业采用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该工艺占地面积较小,设备比较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也较低,对煤种适应性广,因此适用于苏州热电企业。
3.4大力实施设备改造,提高运行经济性:具有供热条件的热电企业均可用背压机组替代抽凝机组。背压机组在供热时,可以提高全厂热效率,降低供电煤耗。背压机组设备简单,投资小,成本低,在热力原理上是严格彻底的“以热定电”。机组不需要大量的发电冷却水消耗,特别适用于小型热电厂。
3.5健全节能管理机构,强化节能管理工作:加强宣传发动,不断提高职工的节能意识,强化三级节能管理网络。同时,不断完善和强化节能管理领导机构和管理体系,为促进节能工作的扎实开展提供组织保证。企业应加强计量管理,细化数据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4结论
热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身要求其与环境、资源、能源高度统一和协调,而热电行业目前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等问题,使得在该行业推行清洁生产势在必行。近年来,苏州市经济发展迅猛,电能需求量大是制约苏州经济发展的瓶颈,可见,热电行业对苏州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苏州热电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水平的调研,发现热电企业生产工艺、管理模式和技术水平等方面清洁生产改进的机会和潜力,对苏州热电企业推行可持续的清洁生产提出改进措施,使得清洁生产的推行能够更好的促进苏州热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2002202
1珠三角九市节能减排成效比较
1.1能源强度降低趋势比较
《2011年广东低碳发展重点研究成果汇编》对广东省节能目标有这样的描述:“按照国家下达我省‘十二五’能源强度下降18%的节能目标,我省2015年能源强度为0.544吨标准煤/万元”。表1给出了珠三角九市以及全省2007——2011年单位GDP能源消耗强度。以2011年为例,广东省单位GDP能源消费量(能源强度)以0.56吨/万元为参考线,经考核,珠三角有4个城市是在线下:广州、深圳、珠海、中山,而在线上的城市有5个,分别是:佛山、惠州、肇庆、江门和东莞。
1.2碳排放强度降低情况比较
碳排放强度即碳强度,是指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二氧化碳/GDP万元),可以用能源消耗量乘以行业的碳排放系数计算出来。为了便于比较研究,珠三角城市能源消费的综合碳排放系数统一采用1.875计算。表2出了珠三角九市以及全省2007——2011年碳排放强度。
从碳排放强度看,至2010年,全省碳强度为1.1吨二氧化碳/万元;按照国家下达给广东省“十二五”能源强度下降19.5的减碳目标,全省2015碳强度为0.89吨二氧化碳/万元。从2011年末数据看,碳排放强度深圳、广州、中山、珠海已低于全省平均值,深圳市已达到全省“十二五”结束时2015年的目标0.885,广州则以0.999接近省2015年的目标。
2影响珠三角九市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主要原因比较分析
在上述列表中,总体上看到东莞在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上与深圳、广州、中山、珠海、佛山市的差距,根据《广东省“十二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计划分解方案》,在“十二五”期间,广州、深圳、佛山、东莞被划入一类能源消耗降低指标地区。下面拟从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市人口结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因素对珠三角九市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进行比较分析。
2.1能源消费结构影响突出
能源消费结构对一个地区的碳排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碳减排与节能密不可分,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有专家认为,70%的温室气体效应是由二氧化碳导致的,而二氧化碳主要在能源的使用过程中排放。因此,只要实现了节能目标,减少碳排放的目标也就容易达到了。能源消费结构总体上用四大能源作为主要统计口径,煤炭、原油、天然气、电力,另外是其它可再生能源。
如表4所示,从珠三角九市市工业行业情况看,重化工业结构比轻型加工业结构行业的能源强度及碳强度高。佛山工业比重是62%(惠州是58%),佛山的工业比重高于惠州,但为什么惠州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强度远高于佛山。因为在惠州的第二产业中,石化炼油等工业是高碳排行业;而佛山的高碳排行业——陶瓷行业在经过几年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价值链从生产环节向研发、营销两端延伸,加大创新和陶瓷总部经济培育,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工业的生产手段与技术向高级化发展,在第二产业比重达62%的情况下,碳排放强度(减排效应)位列深圳、珠海、广州、中山之后。
3比较中看不足和启示
珠三角是城市化、工业化、机动车化跨越式发展的地区,由能源消费而带来减排任务十分繁重。从目前的情况看,经过“十一五”的开局,珠三角九市在推进节能减排,建设低碳城市上也和其它城市一样都出台了规划、实施方案、意见、建设方案等,并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能源保障体系。但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不足。
(1)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宣传认知不到位。节能减排、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是一个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涉及各行业、各企业及千家万户的事情。但在课题前期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部门都认为这是环保部门的事,许多企业把温室气体排放与环保的污水、废气、酸雨、雾霾混为一谈;同时,有些政府把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看作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大忌,不太重视;
(一)工业增速逐月走高。上半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81.5亿元,同比增长7.2%(指数缩减法),增速比1-5月提高2.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0.4亿元,增长2.1%,比1-5月提高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下工业实现产值18.1亿元,增长34.9%,增速比1-5月提高13.3个百分点。
(二)轻工业平稳增长。规模以上轻工业实现产值26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烟厂及侨通就占轻工业产值的90%以上。烟厂累计生产卷烟26.9万箱,同比下降0.26%;侨通产销增长,生产多色印刷品37.7万对开色令,增长21.8%。农副产品出口受阻,价格下跌,产品产量同比有所下降。累计生产生丝168吨,下降11.6%;成品糖6808吨,下降5.9%;中成药28.2吨,下降58%。
(三)重工业降幅逐月趋缓。今年受铅锌、煤炭产量下降及云天化停产2个月影响,规模以上重工业实现产值37.4亿元,下降1.8%,但降幅比1-5月减缓了1.2个百分点,逐月趋缓。
主要产品产量:上半年全市累计发电16.3亿千瓦时,增长15%;实现产值11.3亿元,增长43.4%;农用化肥13.1万吨,同比下降46.3%;电石16.9万吨,增长86.8%;水泥131万吨,增长19.7%;砖5.4亿块,增长54.8%;原煤512万吨,下降13.5%;铅1122吨,下降20.7%;锌1.1万吨,下降34.5%;铅选矿金属量8869吨,下降44.8%;锌选矿金属量5.1万吨,下降17%。
(四)县区工业产值增长平稳。上半年,市场逐步回暖,县区工业产值稳步增长。除水富受云天化影响,下降36%外,其余县区均不同程度增长。大关县由上月的下降13.8%扭转为增长9.5%;*水电项目陆续建成,带动了电矿产业发展,工业产值增长25.2%;昭阳区增长13.7%;鲁甸增长14.1%;巧家增长6.3%;威信增长25.1%;镇雄增长14.6%;彝良增长17.9%,增幅均比5月高,县区经济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尽管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基础尚不牢固,工业经济运行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表现为:
一是工业发展目标欠进度;二是工业生产要素制约大;三是市场下滑态势有所缓解,但停产半停产企业户数仍然较多。
二、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重调研,抓落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扩内需,保增长”等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好全年工作。于2月底召开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认真分析了存在问题和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提出了工业增长15%的目标和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9%的目标。会上市政府与各县(区)签订了工业经济、非公经济、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节能降耗目标责任状及工业发展三年倍增计划目标责任状。为贯彻落实市委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切实把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3月下旬组织开展了督查调研工作,分五个工作组分赴各县区,全面了解掌握全市工业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形成工业经济运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节能降耗等相关专题调研报告上报市政府,同时督促抓好相关工作。
(二)强分析,重预警。受市场需求减弱,产品价格下跌等影响,今年我市工业经济增速缓慢,效益下降。为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我委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对工业经济的运行分析调控力度。一是继续推行目标责任制,把工业经济发展目标分解到县区,并将各项增长措施落到实处;二是面对今年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加强了经济运行的预测预警工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通知》,每月对运行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形成《工业经济运行》简报,上报市级领导和省工信委,供领导决策参考。对半年及全年形势进行预测、判断,增强工作上的前瞻性和主动性;三是加大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服务、监测工作,及时调整我市20户重点监测工业企业名单,按月对全市重点工业企业运行动态进行分析,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进一步发挥其在工业发展中的龙头带动和辐射作用;四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4月,我委与市煤炭工业局、市统计局联合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加强和规范了工业统计工作,为实时、准确把握工业经济运行的动态,提供了可靠依据。
(三)推项目,抓增量。今年,我委按照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市级着力抓好存量,县级着力抓好增量”的要求,由我委技术进步与创新科牵头,进一步对全市的重点工业项目进行了梳理,加大工作力度,提出具体的时间表,分阶段推进项目建设;积极配合市级四套班子领导对重点工业项目的督促和检查;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市经委领导挂钩联系重点工业项目责任制,委领导带队分赴各县区开展重点项目调研督查,对县区和企业如何开展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积极向省工信委申报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扶持,已上报永孜堂、彝良驰宏锌锗铅锌矿等6家企业贷款资金贴息项目。
上半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5亿元(不含电力),同比增长4.1%,完成计划的39%,欠进度11个百分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大的煤炭、化工、有色、建材四个行业中,只有煤炭、化工两个行业有增长。煤炭行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完成投资5.2亿元,增长57.2%。化工行业有云天化26万吨甲醇项目的支撑,完成2.7亿元,增长27.8%。有色行业由于驰宏公司、昊龙公司的项目去年前已完成大部分投资,加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有色矿山企业不敢再大量投入资金进行矿山建设,有色行业下降38.7%。建材行业因镇雄三和公司2000t/d水泥项目、绥江水泥厂迁移项目建设今年只是进行设备安装,投资额不大,加之巧家白鹤滩建材有限公司日产2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推进缓慢,建材行业投资额下降45.2%。
(四)高度重视,不断加强节能降耗工作。全面贯彻落实《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进一步强化节能目标责任制。3月初,市政府与全市11个县区政府、重点耗能企业及相关部门签定了节能目标责任。二是加强节能督察和管理工作。省政府今年3月到我市对节能工作进行现场评价考核,评定我市2008年节能工作为“完成”等级。3月中旬,市经委组成检查组分赴11个县区及重点企业,就工业经济和节能降耗工作的进展等情况开展调研、督查。三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节能宣传周等各类宣传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节约资源的社会氛围。
今年1-5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以较低的能耗增长支撑了工业增长。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43.5万吨标煤,同比下降29.4%,与上年同期相比,有14个行业的能源消费增长低于工业产值的增长。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可比价)1.676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30.2%。*供电局、*红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明化工厂、*水泥(*)有限公司、*烟厂等企业都不断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大幅降低了企业能耗。
(五)积极抓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截止6月30日,已淘汰铁合金落后生产能力1.2万吨,拆除矿热电炉4台,涉及变压器容量0.92万kva;关闭彝良互援纸业有限责任公司,拆除小造纸生产线一条,淘汰小造纸生产能力0.15万吨;关闭云南九欣化工公司,拆除小氮肥生产线一条,淘汰碳铵8万吨;绥江县烟囱坝浙浦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技改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目前已建成进入调试阶段,能够按计划要求在今年年底前拆除原有10万吨机立窑水泥熟料生产线。
(六)加强中小企业的扶持工作。认真贯彻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服务力度,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一是争取上级部门对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在申报的15个项目中,有8个已公示。储备乡镇企业项目23个,目前正准备筛选上报省级。二是与云南省中小企业发展协会联合,扩大对我市中小企业的对外宣传力度,成功推荐制作了宏联制鬃、张蝴棉蚕丝两家公司的专题片,并在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播出,反响热烈。三是在银行和中小企业间搭建融资平台,促进相互了解,缓解企业融资难。
上半年,我市非公经济上缴税金5.1亿元,同比下降3.3%,完成全年考核目标的44%;从业人员18.4万人,增长7.6%,完成全年考核目标的95%。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13.5亿元,仅完成目标进度的27%;上缴税金2.2亿元,完成目标进度的34%。
(七)强化服务,稳步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上半年,我委以园区规划、内部管理建设及推进重点项目落地等工作为重点,深入调研,努力协调解决工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工业园区聚集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根据省政府的政策,起草了《我市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目前工业园区内入驻企业83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4.1亿元,下降23.6%;工业增加值3.4亿元,下降52.8%;销售收入15.6亿元,下降11%;税收0.76亿元,下降27.7%;就业人员达10969人,同比增长3%。
(八)继续抓好企业改革工作。截止6月底,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已完成137户,占目标数的99.3%。纳入市级改革考核的33户国有企业,已完成32户,占任务数的97%。一是组织参加市交通运输集团公司的改革工作,深入二级企业,通过会议、走访等形式进一步掌握职工思想,为推动改革做好基础;二是认真指导帮助*冶炼厂、市食品一厂改革的实施方案;三是组织、收集、审核、报送市直企业终止劳动关系人员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料。第一批331人的低保已经解决,第二批的收集审核工作正在进行中;四是清理企业改革中的历史遗留问题,主动向省企改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争取专项资金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险问题。
(九)抓好行业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盐政、清洁生产等行业管理工作。认真审核、兑现2008年报废车补贴资金,抓好2009年度报废汽车补贴资金申报计划,审核企业资质情况,贯彻新标准、推进综合交易市市场(项目)建设,加强管理、认真落实国家汽车下乡的有关政策。今年上半年,市盐务办共查处盐业违法案件115件,查获盐产品97吨;工业盐冲销食盐95吨。组织开展了“3.15”食盐安全检查和“5.15”碘缺乏病防治宣传活动。为积极推动工业企业清洁生产,上半年在水富举办了全市清洁生产培训班,共有127人取得了清洁生产审核员培训合格证书。组织制定重要电力用户自备应急电源供电应急方案,加强重要电力用户自备应急的电源监督管理;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组织制定计划用电方案和供电应急预案。组织经贸、电力系统参有关人员加全省行政执法培训学习。
(十)落实阳光政府四项制度,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今年上半年,我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增强做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主要领导对实施过程中的重大困难和问题亲自过问,及时研究解决,为推进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责任落实到人,切实开展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等工作的全面实施,进一步规范听证、公示、通报事项网上工作。及时成立我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组,通过形式丰富的学习活动,突出实践特色,在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阶段努力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做到学习实践活动与推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相结合;二是做到学习实践活动与做好中心工作相结合;三是做到学习实践活动与转变机关作风相结合
前三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1.67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完成27.14亿元、53.51亿元和36.03亿元,同比增长11.0%、9.7%和4.9%。经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地区生产总会调整为“全年增长8%”,预计全年GDP增长9%左右。
全年财政收入预计完成14.87亿元,同比增长11.3%,公共财政收入完成7.9亿元,同比增长14.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3亿元,同比增长2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51亿元,同比增长1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20800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预计完成10600元,同比增长13%。
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加大、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我县能够取得如此成绩,是难能可贵的。
二、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严格落实重点项目县级领导分包责任制。按季度召开全县重点项目协调调度会,组织相关部门现场研究解决项目实际问题。结合下基层活动,深入园区和重点企业了解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
积极开展项目建设“百日会战”活动,到8月底“百日会战”结束,全县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0个,完成工作目标的100%;新开工项目达到29个,完成工作目标的181%;千万元以上生产经营性项目完成投资50.8亿元,超额完成工作目标任务。
我县千万元以上项目建设完成投资96亿元,占市下达任务103.9%。今年我县列入省重点项目12项,占全市列入省重点项目的27%。其中省直管项目1项,市管省考核项目11项;列入市重点5项。省重点项目共争取土地指标520亩。
立足我县产业基础和产业发展方向谋划项目,共谋划95个层次高、体量大的重点项目,进一步充实了项目库。截止12月底,佳朋皮草、江鹏水产、安丰、宏兴节能减排等15个项目已竣工投产。
我县实际利用外资额4550万美元,同比增长13.2%。全县引进市外资金30.4亿元,其中省外资金28.2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0.1%和16.45%,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4.71%和100.71%。
三、节能工作有序推进,相关指标完成较好
一是完成了监察队伍的建设。为了有效地提高节能监察中心的执法能力和监测水平,投资51.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6万元)配备各类取证监测分析设备74台套,购置节能执法车一辆,完成节能监察能力建设。县节能中心积极参加节能监察业务、行政执法能力培训,通过深入系统的学习,业务水平、执法监察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二是对重点企业进行节能监察。按照安排部署,县节能监察中心分别对我县1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节能工作情况进行了现场监察和相关资料审查,共提出具体改进意见40条。督促企业按要求配备了专业能源管理人员,增加节能技术和技改能力。组织重点用能企业参加省、市、县节能培训30余人次,提高了企业节能管理、能源消耗、用能情况业务知识水平,不仅有效的促进企业节能目标的完成,也大幅度提高了企业用能效率,使节能减排真正给企业带来效益。
三是强力推进节能项目建设。2014年,我县共安排三个节能项目,分别是:总投资2.5亿元的安丰公司低温蒸汽回收发电项目,形成年节能能力1.6万吨标煤;总投资2.21亿元的安丰公司的转炉煤气回收综合利用项目,形成年节能能力11.34万吨标煤;总投资3千万元的索坤公司的玻璃窑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实现年节能能力0.23万吨标煤,这三个项目均已投入运营。形成年节能能力13万吨标煤,占全年节能量的165%左右,超额完成省要求的项目节能占全年节能量30%以上的要求。
四、环保工作力度加大,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根据省、市会议精神,今年我们继续开展了及相邻地区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2014年,我们确定了鹏远淀粉公司污水处理改造项目、索坤玻璃有限公司污水提标治理项目、昌黎县城乡一体化垃圾收运设施建设项目、安龙工业区污水治理工程配套管网建设项目和昌黎县畜禽无害化处理厂项目5个重点环境整治项目,总投资13691.4万元,已申请上级资金6027万元。目前,除垃圾城乡一体化项目延期到明年完工外,其余项目均已竣工。
针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为扎实落实省、市、县《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我们按要求制定了我局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为确保完成2014年的“减煤压铁”任务,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宏兴公司及其要拆除的2座318立方米炼铁高炉相关情况如实上报,并起草了《2014年压减炼铁产能工作实施方案》。12月26日按我县统一部署,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胡忠义带队,督查室、发改、工信、环保、电力、公安、水利、监察局、宣传部、电视台、朱各庄镇政府等部门配合,聘请大连专业拆炉队对宏兴实业拟拆除高炉开展了集中拆除工作,圆满完成了淘汰2座318立方米高炉,净压减炼铁产能73万吨,通过压炼铁产能实现了减煤44.15万吨的年度既定目标。另外,我们起草了《集中淘汰落后炼铁设备工作实施方案》,研究对900立方米以下小高炉,90立方米以下烧结机等按产业政策进行集中停产、淘汰。
五、资金争取实现突破,社会事业不断发展
充分发挥扩权县优势,依据国家、省、市的安排部署及我县实际,积极为项目单位争取上级资金扶持。今年共争取上级资金13959.9万元,其中:
环境整治项目:鹏远淀粉公司污水处理改造项目184万元;索坤玻璃污水提标治理项目112万元;城乡一体化垃圾收运设施项目3381万元;安龙工业区污水治理工程配套管网项目2350万元。
三农类项目:昌黎县2014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44万元;昌黎县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112万元;昌黎县2014年滦河治理工程1250万元;昌黎县田间工程建设项目800万元;昌黎县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120万元;昌黎县2014年防护林工程120万元;2014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276万元。
卫生类项目:昌黎县急救中心中央投资70万元,用于急救车和车载设备的配备。十里铺乡卫生院、刘台中心卫生院土建施工、污水垃圾等附属设施配置建设项目185万元,用于巩固和夯实“强基层”基础保障,提高区域内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诊治水平,
教育类项目:职教中心旅游汽修综合实训楼建设项目1000万元,用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安山实验学校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650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朱各庄镇、靖安镇曾各庄、泥井镇三所幼儿园800万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以及购置必备器材和设备。
文化类项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中央投资161万元,用于广播电视高山发射站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调整升级类项目:鹏远公司节能减排及节水技术改造项目471万元;长城庄园葡萄酒公司企业中心技改项目125万元;宝利实业公司食品安检能力建设项目117万元。
现代物流类项目:物华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150万元,用于扶持县内物流企业。
另外,昌黎县森林公安局用房项目争取资金76万元;昌黎县裴家堡邮政支局改造项目5.9万元;昌黎县惠民佳苑廉租住房工程争取700万元。
这些项目的实施,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环境质量、提升教育医疗卫生条件、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着手破解发展瓶颈,积极促进结构调整
结合县委组织的“下基层”活动,我局多次到安丰钢铁、宏兴实业和秦西工业园的多家企业进行走访调查,针对企业的现状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企业想办法、找出路,同时形成调研报告,积极向上级提建议。
为了解决我县钢铁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做到在压减产能的基础上,产值效益逆境反升,我局向县政府建议召开了钢铁行业座谈会,邀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省发展改革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马鞍山钢铁公司、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公司、钢铁集团唐钢公司的多位国内顶级钢铁专家到我县安丰、宏兴、顺先等钢铁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论证,为我县钢铁产业的发展把脉定向,引导我县钢铁产业成功实现转型升级。
为促进县域经济突破低迷困境,取得长足发展,我们组织人员多次到重点企业和园区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找准制约瓶颈,提出操作性强的可行措施,形成了《关于重点产业及园区发展情况及建议的报告》,并得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认可,批示发相关部门、园区传阅。
为规范我县粉丝加工产业、促进粉丝产业园区的健康发展,解决我县粉丝企业规模偏小、效益不高、同行业竞争激烈、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配套产业滞后、难以监管等问题,按县主要领导的要求和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局广泛调研走访,收集资料,起草编制了《安龙粉丝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草案)》。规划结构为“一带三园一市场”,引导个体工商户和小作坊迁址龙源粉丝加工创业园区,对入园企业完善各种相关手续,实施统一规范管理和标准化生产,借助对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实现规模化发展。既能避免粉丝加工企业重复建设基础设施,减轻资金压力,又能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发挥工业产业聚集优势。
另外,为加快和促进我县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确立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解决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按县主要领导的指示,科学编制了我县第三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根据市农业区划办的安排和部署,开展了土地流转现状及典型调研、耕地综合生产能力调研两项调研工作。
七、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机关作风明显改善
今年以来,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的力度明显加大,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严格遵照上级要求,对本单位及领导班子成员公车私用、办公用房超标、公款吃喝、吃空饷等问题进行彻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整改,对全体工作人员加强“四项纪律”教育,并建立长效机制,杜绝问题反弹。
一是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在完善机关内部管理、财务管理、接待等方面的制度的基础上狠抓落实工作,今年重点加强了执行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制度、工作人员到企业检查指导的自律制度、财务公开和报告制度、机关内部管理四个方面的制度落实工作。通过严格执行制度,我局在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等工作中,全局干部积极投身业务学习和党的政策及法律知识的学习,廉洁自律、洁身自好,没有出现任何违规违纪现象。
二是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制度。我局对机构职能、规范性文件、行政性审批、办事程序等进行了清理并通过网络、公开栏等方式对社会进行了公布,方便了群众办事,同时使公务活动始终处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确保政务公开规范有序运行,更好地为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