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9 09:33: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小学生德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个国家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在一定的社会氛围中会形成一整套道德、价值观念体系,作为文化传递工具的德育课程,是向中小学生传递符合国家发展要求和时展要求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而德育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人为德不立,这是人性的最重要的一种标志,也是人在社会群体中生活的一种情操的追求与修养,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基本的需求。对于国家来说,德育是一个国家理政的旗帜,也是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向导,是民众共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精神基础。对于中小学教育来说,德育工作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培养中小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对中小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课堂教学的同时,对中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激励学生爱国、爱人、爱劳动。
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的方法
1.注重学校教育,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应尽量避免理论的说教。中小学生经过了多年的“填鸭式”教育,对理论的说教或多或少有厌倦或逆反心理,教师可采用对学生进行实践锻炼的方式,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的同时,教师也应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提高个人修养,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老师以高尚的人格,博学多才的品德赢得学生的认可,共同在校园中营造一个文明、高尚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德育的力量。
2.强化理想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德育也是一门艺术,也需要“留白”。德育艺术的“留白”不是说留下空白,什么都不说,而是把学生看成德育的主体,把他们当作动力之源、能力之源。他们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者,依靠学生的内驱力,发展学生的向善天性,释放学生的个体潜能。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辅导,和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当学生的理想目标与现实差距较大时,要对学生进行善意的提醒,指导学生结合现实,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为之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教育学生以坚韧的心态,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与挫折,追求理想,完善人生,实现卓越。
3.重视家庭教育
中小学生德育的开展,还离不开家庭教育。对于家长来说,要密切关注中小学生的成长,多与孩子谈心交流,成为孩子最信赖的人,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家长要加强自身修养,在日常的生活中,言传身教,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公平的现代意识。
三、结语
除学校的常规教育、家庭教育外,还要让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让中小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正确的政治观点、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和文明行为。总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关系国之未来。
参考文献:
[1]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079-01
1前言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狭义的德育指的是道德品质教育,广义的德育则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等。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物质财富日趋丰富,但人们的道德水准并不一定同步发展,有时甚至出现相悖的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89年召开的全球性的教育会议,研究面向21世纪的教育,就提出了“学会关心”这一令世人瞩目的课题,把德育提高到迎接2l世纪挑战的教育对策的首位,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教育尤其是德育,把德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2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全面管理分析
现代学校德育管理,指的是现代学校系统中管理者依据马列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科学,运用现代管理科学方法,对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和评价,不断增强学校德育系统功效,以最佳达成学校德育和德育管理目标的动态过程。但在我们看来,德育管理不仅涉及了学校管理者,同时也涉及了德育中各方面的人员,包括学生,教师及德育管理体制的建立者,是四个主体之间共同完成的一项工作。
2.1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第一,实现班级的自我管理。首先是引导学生认识到班级和自己需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当学生有了自我教育的愿望和行动纲领并付之于行动后,班主任及时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拟出自我教育计划,对教育有成效的成员及时鼓励、推广,使学生个体自我管理独立地、主动地、持久地进行下去。
第二,全校社团的自我管理。中学不同于小学,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社会的面越来越广,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个性的发展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因此要合理加以引导。
第三,日常生活的全员管理。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不是少数学生的事情,应当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
2.2 加强德育教师队伍管理
第一,教师必须提高自我德育意识和能力。首先要树立“德育首位”意识。要将“德育首位”意识落实在教师的德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中。以德育引领学生全面而自觉的发展,即前面提到的引导学生德育自主管理;坚持教书育人,以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利用减负加强德育工作。其次要提升以师德为核心的教师德育素质。加强自身师德培养,提高道德知识素养和德育能力,保持稳定情绪,提高心理素质。再次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以“民主平等”重新定位师生关系,要以“爱”营造师生和谐空间,要以“沟通和理解”赢得教育先机。
第二,围绕“大德育体系”对教师进行管理。一要营造大德育体系下的教师团体德育氛围。二要善于发挥其他学科教师的德育优势。学校要重视学科教师的德育优势,要注重培养学科教师的德育能力。三要树立全员育人观念,建立相应德育系统。四要加强教师德育培训。无要制定合理的评价考核制度。
第三,学校领导管理与教育行政部门监督管理。要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督导评估的导向作用,促进学校德育工作;要完善教师德育培训制度;要加强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双向联系.共同参与到学校德育管理中去。
2.3 德育管理领导者的管理
第一,管理者的自我管理。同学生的自我管理,教师的自我管理一样.学校领导者同样需要自我管理,且其重要性更为突出和关键。管理者要善于接受新的德育管理观念,德育管理方式方法,德育管理技术等等,善于提升德育管理意识,使之与德育管理现状,德育管理目标等相适宜。
第二,德育管理体制的约束管理。健全的德育管理体制能够对德育管理者形成约束作用,使其围绕着德育管理体制的要求开展德育工作。德育管理者应该在德育管理体制的指导下,有条不紊的开展德育管理工作.并善于与德育实践相结合.从实践反馈中发现德育管理体制中的不足,及时反馈给上级领导部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第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直接管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责任对学校领导进行监督,同时要善于从反馈的信息中发现问题及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定期接收德育管理者的反馈信息.监督其管理工作的展开。
第四,学校各部门人员及学生的监督管理。学校领导同样也需要受学校其他人员,包括所有老师,行政人员以及所有学生的监督。在整个德育工作中,使之上下一体,环环相扣,这样才能获得德育的高效性。
2.4 重视社会、家长的有效参与
新形式下,德育工作必须纳入社会大体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使德育走向社会化已得到广泛认同。学校应重视社会和家长的有效参与,通过成立学校社区教育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等,建立正常的例会制度和职责,对学校的发展、政策、措施等提出建议,参与对学校教育和教师的评价,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目标和特色,协调学校和家长的关系,协助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监督保障学校依法治校措施的落实,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等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学校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资源和力量,通过建立校外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与社区精神文明共建等,开展护绿、助残、国防教育和社会服务等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全社会都要重视、关心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只有社会、家庭和学校协同作战,以各种形式拓宽德育渠道,才能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为学校德育营造一个良好德育大环境,形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新型学科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现代社会要求培养大批新型优质人才,对中小学生德育健康发展有新的要求。因此,要从中小学教育塑造人的任务和适应未来的需要考虑学校体育的任务,即体育教育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以及增强学生的体质外,要把育人放在首位。而近年来,深受中小学生喜爱的跆拳道运动正有效地体现了这一要求,体育教学与德育健康发展紧密结合。
一、应试教育中小学生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思想道德滑坡。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因市场经济正处在与计划经济的接轨阶段,不可避免地产生某些负面效应,“一切向钱看”的思潮严重侵蚀着中小学生的心灵,这是社会原因。再加上应试教育,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不力也是重要的原因。有的家长热衷于抓经济而忽视子女教育。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直”,对孩子的思想道德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放任自流,从而助长了孩子不良行为的发展。另外,学校德育教育的不健全,也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学生花钱大手大脚,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是当今中小学生的另一倾向。
厌学情绪呈上升趋势。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急功近利”,急于赚钱。在利益的诱惑下,有的家长鼓励孩子辍学赚钱。一是“应试教育”思潮的影响,教师往往把目标定在培养“尖子生”上。结果,许多学生因学习“不跟班”而丧失学习信心。
“早恋”、“网恋”现象突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网络的普及,中小学生的“性”意识觉醒提前。中小学生“性”行为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小学生“早恋”现象成为社会的产物。还有一些中小学生开始迷恋网络。有的因上网影响了健康,有的因上网而荒废了学业。对此,许多家长忧心忡忡,无可奈何。
二、跆拳道的五大精神
在部分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滑坡的今天,了解跆拳道的五大精神,对中小学生德育健康发展很有益处。因为,跆拳道是一项重礼仪、强意志、健身体的体育运动,已被正式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它发源于朝鲜半岛,同中国武术一样都是东方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传统精神。所谓跆拳道精神,是作为跆拳道这项武道运动以及奥运竞技项目的文化内涵以及修习者的个人道德品质追求。跆拳道的五大精神,即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
1.礼仪
在家庭和社会中遵守法律、秩序和论理道德,使之成为优秀的、具备高尚情操的人才。
2.廉耻
能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对自已所做的行为无愧于良心的人才会变得光明磊落。
3.忍耐
培养战胜和挫折的能力和理解。要有一颗包容、宽容的心胸。
4.克己
在人生道路上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能够战胜自身的种种惰性和诱惑,才能够打造成功的人生。在跆拳道修炼中培养战胜的能力是一项重要的项目。
5.百折不屈
受到千百次挫折也能够契而不舍,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和精神境界。跆拳道是一项强身健体、磨练意志、缔造高尚人格的运动,通过练习跆拳道使弱者变强,强者更强。中小学生是成长的关键时期,接受跆拳道训练,对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三、跆拳道训练对中小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
跆拳道的技术动作是由全身协调配合,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腿法来表现。它能很好地促进人体的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协调等全面身体素质的发展,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由于练习者在比赛和平时训练中要经常临场应变战术,或是快速进攻,或是主动后撤再反击,或是腾空劈腿,或是后踢接后旋踢,这对提高神经中枢的灵活性和支配各器官的能力,起着良好的作用。跆拳道练习,可强身健体,练就人健全的体魄,跆拳道运动紧张激烈,对抗性极强,可使人强壮筋骨,提高各关节的灵性及肌肉的伸展性和收缩能力,提高人的速度、反应、灵敏、力量和耐力素质,提高人体内脏器官的机能和人体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增强人体的击打和抗击打能力。
跆拳道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跆拳道是引导学生追求更高、更快、更远、更完美,教师不断地激励学生超越自我,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当遇到学生学习困难,教师也会不厌其烦地帮助其纠正错误、改进动作,最终走出失败并不断进步。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以及遇到困难挫折不被吓倒的乐观必胜的健康心理。
训练跆拳道可以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看待、了解自然社会和社会现象的基本观点和态度,跆拳道中,通过教学实践与教学比赛,使学生形成公平、公正的的信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靠智慧、技巧、实力去战胜对手,从而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训练跆拳道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有着良好行为习惯的人,是一个受别人欢迎的人。在跆拳道课堂中,严肃课堂纪律,可以使学生控制自己的言行;加强队列练习,可以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身体姿势;规范练习规则,则能够培养学生严于律已,对行为负责的精神。跆拳道教学要求学生身体力行,全身心投入。无论是练习,还是比赛,都要求学生不怕脏、不怕累,吃苦耐劳,做到疲劳时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困难时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失败时不气馁,及时总结,顽强拼搏,胜利时不自满,冷静对待。它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协作共处的能力,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跆拳道的集体训练,集体比赛项目都需要学生团结友爱,开动脑筋,充分发挥出集体的力量,要求少数服从多数、个人要求服从集体要求,把团结在一起的个人合成一个整体,形成战斗堡垒,在游戏、比赛中极易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激发出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四、结束语
跆拳道是一种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强身健体,强化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尊师爱友,勇于吃苦,奋发向上,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无私奉献和报效祖国的的思想品质。这些意识形态的精神要素和体脑兼备的运动特色,是其他教育项目不可以比拟和替代的。因此,如果把跆拳道运动作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大力推广,不仅是给跆拳道运动发展一个空间和平台,而且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对中小学生德育健康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道德认识的发展是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进行品德教育时必须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
一、引导学生正确掌握道德观念
由于学生道德观念的模糊性,会影响其道德认识和评价的正确性,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药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地掌握某些道德观念。教育中要做到具体形象,从实例分析中让学生辨别是非,切忌空洞的理论说教。例如让学生正确地掌握“朋友”这个道德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下面两个事例:
1、肖小明和李大伟是好朋友,期末前肖小明因病不能上学,李大伟主动去
他家给他补课,坚持两周,风雨无阻,期末考试肖小明取得好成绩。
2、赖小娟和吴莲花也是一对好朋友,期末考试时赖小娟有一道数学题不会
做,吴莲花趁老师没有注意把自己的卷子给赖小娟看了,因此赖小娟数学得了满分。
让学生讨论他们谁和谁才是真正的好朋友。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回答,再
去讲解“朋友”和“友谊”的正确内涵,这样可事半功倍。
让学生正确掌握道德观念德育论文德育论文,就必须澄清或消除某些模糊认识或错误观念,其
常用的办法有以下几种。
(一)、通过讨论指出某种看法的错误性质,教师和学生对其都采取一致的
否定态度。
(二)、借助于课文中的事例或现成事例使学生看到这种错误观念以及由此
产生的行为后果,如用“狼来了”的故事说明说谎的危害。
(三)、用变式使学生分清道德观念的本质内涵。
(四)利用学生的亲身体验,来证明某些错误观念的危害性。
二、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
(一)教育者要言行一致
要把学生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教育工作者必须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否则,不管教师讲得多么有说服力,只要学生发现教师言行不一,就不会相信教师的教育,就会怀疑教师传授道德知识的真实性,只有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才能对教师所传授的道德知识坚信不移,并成功为自己行为的指南。
(二)给学生道德实践的机会
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道德行为的经验和情感体验是道德知识转化成道德信念的重要条件,所以教师要给学生道德实践的机会,使他们亲身体验到由于按一定道德要求行事后,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支持、赞扬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的催化剂。例如,在组织为孤寡老人服务时,为公共场所打扫卫生等各种公益活动中,学生会体验到助人为乐的心情和荣誉感,还将有助于学生形成为人民服务的道德信念。当然,在实践活动中有时也会出现消极的道德体验,所以要注意防止,组织好活动。
(三)要注意防止“意义障碍”
在教育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道德要求都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信念,有时学生不仅不执行正确的道德要求,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出现“意义障碍”论文格式模板。所谓“意义障碍”是指学生头脑中存在着的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阻碍他们对道德要求、意义的真正理想,从而不能把这些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产生意义障碍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学生感到教育者在处理某些问题时不公正。
(2)教师提出的要求不符合学生的需要,脱离学生实际道德发展水平和
思维实际。
(3)教育者向学生提出的要求过多过频,学生无所适从,又不及时检查执行情况。
(4)教育者向学生提出要求时采取了强制性手段,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5)教师和家长,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不一致。
为了消除意义障碍,教育者要言行一致,做事客观公正,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求适当,且做到教师、家长、学校、社会相统一。
三、 正确的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一)深入开展道德问题讨论德育论文德育论文,是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讨论的素材有两个来源:一是各科教材中典型事例,如语文课本中的英雄人物的行为,思想品德课中的品德问题。二是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的事例,如王磊乒乓球打得很好,一次全校举行乒乓球大赛,他想如果代表班级参加团体赛,即使团体获奖,自己什么奖品也得不到,于是他只报名参加了个人单打比赛,最后,他获得了全校男子单打冠军,可班级团体赛因他没有参加而没有取上名次。让学生讨论王磊的行为是对还是错,以此来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二)利用各种教育因素和教育环节,有意识、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如学生的作文、墙报、学生的入队、入团仪式等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媒介。
关键词:
中小学生;道德教育;思考
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传承道德文明,重视道德教育的国家。如今,我国的教育方针依旧是把德育放在第一位。不过,处于重大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的道德教育似乎并不令人拍手称赞。尤其是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所表露的矛盾更为突出,不容小觑。
一、中小学生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
(一)德育工作者角色上的矛盾
在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开展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除思想政治课教师之外的其他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等校内工作者,有意识到自身的德育职责并充当着德育工作者的角色。然而,其德育素养参差不齐,彼此之间也很少有相应的德育问题沟通,却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施加着对学生的道德影响。这样便很可能导致学生在道德认知上的冲突,影响其道德阶段的提升。另一方面,上述除思想政治课教师以外的其他学校工作者并不把德育作为自己的“份内事”,从而很容易忽视自身在学校工作中所表现的道德行为对学生道德成长的影响。从而,这种被忽视的道德影响便成为了原本就处于道德认知低水平的中小学生道德发展上的无形阻力。
(二)德育的理论内容泛化
中小学生的相关德育课程中,理论“占半边天”。在这里,笔者想表达两层含义。一方面,德育教师所传达的道德理论内容较多,而以实践的形式提升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较少。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道德表现,教师也很少作出评价或给予指导。“一切向分数看齐”是现在思想政治课程的实际目标。另一方面,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偏理论,带有较明显的政治倾向,缺少道德教育的本真生动性,不贴切生活现实,德育内容生硬刻板。严重影响着中小学生道德认知的学习热情。以上两个方面都阻碍着德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道德水平的评价滞后
道德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点对象。但在中小学里,其评价体系很单一,并不完善。受我国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一般来说,中小学更多地是关注思想品德课程的考试成绩,对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表现如何,并没有专门教务人员做跟踪调查并做出道德评判,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在实际的德育教学过程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师也是把注意力放在德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至于思想品德课程的相关道德内容是否内化到学生的德行中去,似乎并没有得到重视。这样的结果就是,无从把握中小学生的道德发展阶段,对德育课程的进一步实施相当不利。
二、对中小学生道德教育问题的建议
(一)德育工作者的角色澄清
在中小学的思想品德或政治课程中,并无明确规定德育只是其直接任课老师的职责。在《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中,也提出了对其他学科的德育要求。因而德育并非是思想品德或政治课老师的“特权”,笔者认为所有中小学的校内工作者都是道德的影响者,都在无形中对中小学生起着道德方面的示范作用。班杜拉在他的《社会学习理论》中,以大量的实验材料突出强调人类的学习多数情况下实在社会交往中进行的,是通过对他人示范行为的观察、模仿进行的。道德教育也不例外。①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也不能把德育工作者的角色具体到某个教职工。“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育者的完善品格是书本及任何奖罚制度所不可比拟的力量。任何教育者都有责任对学生加以优秀的品格影响。从而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促进中小学生的道德成长。
(二)在德育理论中容纳实践价值
针对德育内容理论化的倾向问题。首先,应从德育教师着手调整。要使德育工作者明白道德教育的重点不在于道德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内化和外行”。马克思认为,品德是一种实践的精神,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不是知识的单纯积累,而是来自人的实践。②柯尔伯格在他的《道德教育的哲学》中也表示,“纯粹认知性”的激励是道德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但它并不能直接引起道德的发展。个体参与社会团体或社会制度的程度越高,他必须领会他人社会认识机会越多,越有利于其道德水平的提升发展。③所以,中小学生正处于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道德教育不能再局限于道德认知,不能再因为应试教育忽视中小学生的道德实践。其次,德育内容本身的理论性知识偏多、泛政治化。对此,要对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整改。要使德育知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加生活哲学的旨趣,把德育与日常生活有机联系,增强德育的实际需要,促进道德认知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的行动。总之,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归实践。
(三)完善德育评价体系
对于道德评价的低效单一情形,我们必须有针对性的整顿,建立科学的中小学生道德评价体系。道德评价不能再固守在考核上,不能只重结果而轻过程,道德目标要建立在动态的评价体系上,这样才能反映中小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行为,及时得出评价结果,以便德育工作者参考,调整德育的教学进度,有的放矢的做出相应的对策。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的开放式道德评价制度。在新加坡的道德教育考核中,并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书本中的道德框架和条文,与中国的中小学生的考核方式恰恰相反,他们的考核并非以试卷文字的方式进行,而是对每个学生每一学年的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汇总整合进行综合性评价和等级的鉴定。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表现融入到评价系统中,才更具说服力和有效性,也更符合德育的特点。孟德斯鸠说,“有一种驱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少年强,则国强。中小学生就是这样的少年群体,培养出具有高尚品德的青少年对我国的昌盛至关重要。
作者:张亚丽 单位:黑龙江大学学院
[注释]
①袁贵仁.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出版社,2005.
②王学俭,刘珂.融入日常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建构[J].思想政治教育,2015.2.
③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出版社,2005.
一、中小学生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艺术素养教育是开启心智与情感的钥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的建设。下面对在中心学生当中实行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
1、促进智力发育
科学和艺术具有相通性和互补性。比如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同时他的小提琴技艺也十分高超;达芬奇是伟大的画家,同时在数学、科学和工程等领域当中也颇有建树;歌德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使人,同时在自然和科学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艺术素养教育通过对人的熏陶和感化来培养审美直觉和想象力。因此在艺术教育当中,中小学生可以做到理论与感性的相通,从而由认识走向创造。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艺术教育可以充分开发人的大脑潜能,可以促进大脑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中小学生的智力发育。
2、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在中小学当中,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说理和灌输。在这种规范性的教育主要作用于学生的意识和理性,很多时候不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但是艺术素养教育的方式多样,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和感性,能够在潜移默化当中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同时,还可以影响学生的情感和气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学生的积极性较高,愿意主动参与,德育教育的效果可以进一步被加强。
3、促进人格的完善
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而艺术素养教育可以为学生人格的完善提供新的方式。比如在艺术教育集体活动当中学生可以建立起相互合作、团结友爱的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的精神。同时学生还可以在多样的艺术活动当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全面的发展。
二、对中小学生艺术素养教育及测评的现状分析
本次课题研究之前,笔者与小组成员一起对本市的中小学艺术素养教育情况进行了实地的调查,主要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来深入了解本市中小学艺术素养教育的情况。对问卷结果进行整理之后对中小学生艺术素养教育和测评的现状进行如下的分析。
1、艺术素养教育工作实施缺乏保障机制
艺术素养教育的管理包含了艺术课程教育、活动开展、教育条件等各个方面,可以说艺术教学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目前根据笔者的调研了解,很多学校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艺术素养教育管理保障机制。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知道目前中小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并不重视艺术课程的开设和管理。学校的艺术教育课程局限性比较强,只是开设了美术、音乐、舞蹈、手工等基础的课程,这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70%以上的学生和教师表示艺术教育课程有时候会被其他课程挤占。最后,学生缺乏对艺术教育的合理评测,只是通过笔试或者口头答题的形式进行评测,实际意义不强。除此之外,学校几乎没有针对艺术教育方面的活动和实践。
2、艺术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
调查中发现,60%的教师并非专业技术教育类出身。这是由于学校本身并不重视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因此对于艺术类教师的学历和能力要求都不高,一些简单的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都是由班主任代为教授,无法达到专业的水准。而对于一些新的艺术课程,比如摄影动画、戏剧表演等因为没有教师可以教授而没有开设。这导致了学生对于艺术教育课程的反应一般,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对学生的调查可以发现,60%以上的学生认为艺术教育老师专业程度一般。
3、学校艺术素养教育投入少
经过实地调研发现,很多中小学生的艺术课程配备设施都不符合要求,不但缺少专门的艺术活动场所和新型的多媒体艺术教室,同时还缺乏艺术课程教育所需要的资料和美术模型。问卷调查当中发现,大多数教室表示目前艺术教育方案的实施效果并不好,学校对艺术教育课程的支持不多,资金投入较少。
4、对中小学生艺术素养教育重视度不够
除了学校的因素以外,目前我国整体环境对于中小学生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视度并不高。艺术在中小学当中往往是作为“副科”的形式存在的,因此艺术教学往往被边缘化,调查显示,60%的学生表示所在班级每周仅开设1-2次艺术教育课程。经过访谈发现,大多数的中小学生对于艺术课的兴趣较高,认为艺术教育课程可以使自己变得多才多艺并能够更加热爱学习和生活。显然,学校目前的艺术课程无法满足中小学生的实际需要。与此同时,艺术学科进中考的相关制度才刚刚开始被落石,执行办法、考评操作等还不完善,以评促教的作用缓慢。
三、对完善中小学生艺术素养教育对策解析
针对在实地调查当中发现的中小学生艺术素养教育的问题,结合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和中小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的对策。
1、健全学校艺术素养教育管理机制
首先,要构建学校艺术教育组织管理保障机制。要通过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艺术教育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效运行。在有了有效的管理制度之后还需要将艺术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整体规划当中,制定近期与远期的发展目标,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推进艺术工作计划的开展。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和健全学校艺术教育管理网络,使艺术教育工作能够有序开展下去。要将教育工作的责任划分清楚,避免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做到工作有序、信息畅通。其次,还需要建立和运行有效的学校艺术教育评价机制。可以通过自评制度和考核机制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教育部门可以每年面向全市各级中小学校进行艺术实验考核,主要考核音乐、美术等常规的艺术课程项目。在平时也可以以抽查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的成绩要作为教育质量评价和目标管理评价的依据。
2、加强艺术教师素质建设
为了改善中小学当中艺术教师素养不高的情况,可以发展中小学生艺术教学平台,打造艺术特色课堂,为中小学生的艺术教育提供更多的形式和更丰富的内容。同时,还可以对接地方大学艺术类院系教育类师范生的实习基地,提高中小学校艺术类教师的整体素养和水平,为艺术课程配备更多的专业教师,从而开设更多种类的艺术课程。其次,对于学校在职的艺术教师也要通过学习和培训等方式来提升他们的业务素养和基础文化素养,使艺术教师能够积极探索艺术领域当中的系统知识,提升教学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举办教师艺术比赛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3、增加艺术教育投入、完善教育资源
首先,学校要提高对于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视,增加艺术教育的投入,学校的相关人员需要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改善艺术教学的资金和设备,获得上级部门的支持。这样才能建立起学生专门的艺术活动中心和教师。同时,学校还可以加强与校外艺术培训机构的合作,开拓艺术教育资源的新途径。最后,学校还要引导教师改进艺术教学的形式,注重开发艺术课程资源。比如可以以校园文化为依托,加强校本艺术资源的开发,还可以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探索多样化的教学资源。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确保艺术课程按照规定计划开设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基础特色、教师的特长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按照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研究将地方浓郁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艺术编成校本艺术课程当中,使地方文化进入到学生的艺术课程当中。
4、积极搭建艺术活动平台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5-0070-03
中国感恩文化历史悠久,自古就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现代意义上的感恩意识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感恩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提升国民素质,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然而,受人的意识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感恩意识的培养不可一蹴而就,它也不是某个年龄阶段的专利,我们必须要坚持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对中小学生而言,我们所要做的首先是培养他们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进而扩展到对身边的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感恩之心。
一、中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
1.感恩父母观念浅薄。“父爱如山,母爱似海”就深切的道出了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然而,现在的许多中小学生不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和含辛茹苦的事例屡见不鲜。报载:长春一家机构对三所中学的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2%的学生从来不与父母沟通,19%的孩子认为父母并不辛苦。济南市某区教育局也曾选择了几所小学进行调查,发现“认为父母对自己非常关心的学生高达90%,而对父母能够感激和回报的只有30%”。调查中,多数孩子对父母为自己的付出已经“见怪不怪”了,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没必要觉得心里过意不去。他们把父母的付出当做理所当然,稍有不满还会大动干戈,感恩意识可谓浅薄。
2.感恩老师意识缺乏。“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育,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敬师长的优良传统。如今的中小学生却非常令老师头疼,教师普遍反映: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不但不服从老师管教,还随意地顶撞、谩骂、侮辱老师,当众对老师动手脚。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学生不懂感恩,不懂得老师的辛勤付出是为了他们更好的成才,更不懂老师的教育批评是为了他们更好的成长。
3.感恩社会物质权衡。受当前社会盛行的“实用主义”影响,部分中小学生缺乏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恩意识,追求“即时满足”,忠实于自己的生活,不愿意为社会多做贡献,一切以“利”为先。即使做出“感恩”或“施恩”的行为,也仅针对那些对自己有利的人或事而实施,不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感恩。
二、中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失衡。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许多人格,观念的养成都是在家庭中奠定基础的。因此,当代中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首先应从家庭方面寻找原因。
(1)错误的教养方式。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过分的关爱与照料助长了他们的依赖与自私心理,使他们变得任性,很少体谅父母谋生的艰辛,逐渐形成了权利意识强烈而义务感和责任感淡薄的心态,父母对孩子的娇惯溺爱也使得他们无法形成感恩的情愫。
(2)失衡的教育重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理念造成许多家长紧盯着孩子的学习,在他们看来,只要孩子学习好,能考上好大学,家长累死,难死也心甘,认为孩子成绩好便“一好遮百丑”,从而忽视了对其进行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
(3)家长自身素质不高。许多父母由于自身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感恩教育培养,再加上当今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自身就缺乏感恩之心,更不可能意识到要培养子女的感恩意识。调查显示:在周末,能主动帮父母做家务的小学生不足三分之一,这一方面体现了现代小学生愿意做家务的意识不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方面的意识和方式有所欠缺,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感恩教育仅仅局限于口头说教,而未落实到实践中。
2.学校感恩教育缺位。
(1)感恩教育的淡化。长久以来,社会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主要还是以分数,升学率为尺度。在升学率的影响下,学校普遍重智育,轻德育,德育陷入“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关键时不要”的尴尬境地。结果,学校教育不是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而是应付考试、升学一时有用的东西。这种传统的重知识而轻情感的教育模式造成中小学生情感教育的漏洞不断加大,这也是造成感恩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
(2)感恩教育形式化。感恩教育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教育者往往把感恩教育片面地等同于感恩活动,盲目地顺应潮流,为了应付任务或搞宣传而开设活动,让感恩教育沦为“一日曝之,十日寒之”的作秀表演。
3.社会感恩氛围淡薄。
(1)功利主义横行。中小学生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变革的时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孩子的价值取向;再加上科技至上和技术第一的观念使社会中物的原则代替了人的原则,使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法则让位于物质对等交换法则。在这种法则的影响下,施恩成了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投资;人们都斤斤计较于施恩的回报,一旦“投资”没有得到预期的“收益”,就会认为受人恩惠者忘恩负义。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中小学生缺乏感恩意识也就成为必然。
2.社会舆论宣传。社会传媒手段很多,有报纸、杂志、影视、广播等,但涉及感恩主题的报道却很少。因此,置身于这种氛围下的中小学生势必会缺乏感恩意识。
1、对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有过分夸大的倾向
当代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客观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尽管如此,也不能因此而夸大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
2、心理健康教育从教人员专业性不强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从总体来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基本上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学校为满足开课的需要,杂拼从教人员的现象比较严重,一些从教者既不知晓心理学专业知识,也不懂心理辅导策略与技巧,因而难以取得应有的绩效。
3、德育化倾向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定位不当,认为学校的道德教育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必要去开展什么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正确区分学校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界限。二是在具体操作中简单地以德育教师或思想政治工作者来替代心理健康从教人员,把心理健康教育划归在德育管理机构,并在工作开展中移植套用道德教育的方法或手段,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机械呆板,收效甚微。
4.片面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
心理健康教育是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现代医学、社会学等科学的基本原理,采用多种方法对中小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以促进中小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教育活动。但目前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存有学科化、知识化的倾向,片面追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向中小学生强行灌输有关名词、定义、概念,强行记忆心理学知识和原理,甚至于象其它学科知识教学一样,机械设定知识体系、目标任务,这种用学科知识传输的手法来操作心理健康教育,必然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
二、如何解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良的倾向
1、作为心理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我们必须大力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此项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因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方法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一种先进而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只有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得以真正发展。
2、健全队伍,组建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教人员
教师是中小学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力量,组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就总体而言,每个教师都应是心理辅导员,他们都应拥有心理卫生保健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巧,熟悉青少年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把握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轨迹,并以良好的心理特质去影响学生。
3、全员参与,共建良好的心育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在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时,伴随此项工作的普及,它现已成为现代学校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必将成为每位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此理念将渗透在现代教育质量观和学生观之中,并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得以体现,成为学生潜能开发的重要内涵。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专业从职人员的事情,并非针对哪一个学生的问题,它指向于全体师生。
三、对于小学心理教育可以结合语文学科教学进行
1、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孩子的言行既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学习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以一颗赤诚的爱心来面对所有的孩子;以一颗宽容的心悦纳每一位学生;以一个健康的心理来感染每位学生健康的心灵,教师要真正在“教书、育人”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提升。
2、把心理健康教育体现在教学的诸多环节,诸多形式中。
⑴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蕴含了大量的心理健康因素的课文。例如:有些课文内容表现了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有的是要培养学生有集体荣誉感;有的是与他人和睦相处;也有的是要勇敢、要有毅力等。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块主阵地,以教材为载体,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因素。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⑵、在“课文内容”中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心理健康教育。
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人格结构的核心。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处在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有了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有正确的认识;才能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生活。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让学生在读、说中认识人生观和世界观。
⑶、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心理健康教育。
除了课堂上不失时机的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在课堂外我们同样可以结合语文教材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孩子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同时,在活动中通过各种分工合作、小组交流及在活动中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让学生明白了要想小组成功,必须要共同克服各种困难和要维护集体荣誉感等道理。
⑷、在习作教学使学生进行“心灵交流”
当人类跨入新世纪之际,网络就已经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用“知识爆炸”来形容似乎已不为过分,这对教育的影响巨大,对我们的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
一、网络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
根据调查显示,中小学生是网络用户的一支主力军,网络对中小学生的学习确实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但也显示出了网络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上的失控。孩子年龄小,很难控制自己,上网浏览、上网聊天、上网游戏后很容易一发不可收拾,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都消耗在网上。这就是家长们普遍抱怨的“网瘾”、“网虫”现象。这种现象的确比较严重,有的孩子整天沉迷在网吧中,造成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的下降。
2.道德上的失控。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还处在形成时期,他们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接受各种不健康的诱惑,造成道德上的失控。如有的孩子常上黄色网站,有的学会了网络漫骂,有的进行了网络诱骗,有的滑向了网络犯罪,等等。北师大劳凯声教授曾在北京市进行了一项调查,在被调查的4000多人中,80%的中学生上网,其中上过的占4.5%。这个结果虽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一旦出现了问题就是100%的家庭教育问题。
3.情感上的失控。处在未成年期的孩子,情感控制力比较弱,往往是情感超过理性。他们在虚拟网络中,很容易被对方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产生所谓的“网恋”行为,造成情感上的失控。在北师大劳凯声教授的调查中,对于“网恋”现象,50%的孩子对此有认同感。
4.性格上的失控。有的孩子长期沉溺于网络世界,逐渐将自己从现实世界中淡出,其性格也往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们对现实世界感到乏味,缺乏精神,而一旦进入网络世界,立即精神百倍。严重者甚至不愿与家长沟通,不愿与周围的同学、教师沟通,性格上产生了扭曲。
5.学习风格上的失控。网络的过度便利性可能使孩子产生学习的惰性,遇到问题不是苦思冥想,而是首先求助于网络,他们热衷于以“下载”的方式完成作业。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孩子的学习质量、内在素质必将受到威胁。
二、引导中小学生正确上网的对策
为了正确引导学生健康、科学地上网,上“安全网”,让学生吸取有益的知识,克服弊端,发挥网络的优势,本文对引导中小学生正确上网提出以下几点应对策略:
1.学校应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学校应大力培养适应网络时代需要的教育工作者,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掌握计算机信息和网络技术,把网络中与教学相关的知识带进课堂,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其正当的爱好和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不至于沉迷网络。另外,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帮助他们辩证地分析网上的一些现象;加大宣传力度,使青少年认识到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避免网络对学生的伤害。
2.家长应及时了解子女,重视子女的心理需求。家长要尽量学会使用电脑,学会使用网络,以成为子女网络的良师益友。家长应对孩子上网的时间、内容和地点进行合理监督。对家庭电脑可以安装反黄软件,其中“网络爸爸”就是一款很好的软件,它可以对孩子上网的时间、访问的站点等进行设置,还可记录和检查孩子在哪些时间进入过哪些站点,并通过设置时间保护学生的视力。此外,父母要引导孩子对网上信息作出正确性的判断,避免他们受到网络带来的危害,引导孩子有目的性地学习网上的知识。节假日家长应多关心孩子的课余生活,避免孩子到网吧上网。
3.社会应共同关注,积极配合。各个相关的社会组织也应加入到关注未成年人健康上网、健康成长的队伍中来。网络专家和网络工作者应研究、开发出适合中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网络产品,建立一批有质量、有层次、有特色,能够吸引中小学生的网站和教育基地,在网上举办有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吸引青少年积极参与,达到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作用。心理专家要对中小学生网络迷恋进行心理研究和分析,开展咨询服务。其他组织和机构也应尽自己的力量,积极关注网络时代中小学生的成长。
4.政府应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净化网络空间。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要尽快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机制,出台有关法规,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利用网络进行犯罪或传播不健康信息的行为和现象。虽然规定网络服务营业场所不得接纳未成年人,但放眼看看,哪个网吧没有接纳未成年人?哪个网吧采用了反黄措施?因此,网络、网吧管理还须大大加强。政府和有关职能管理部门要对网吧经营者进行强有力的管理和监督,加大力度,使他们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经营,给未成年人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当今网络对教育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教育者对待网络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因素,利用网络不断加强中小学生的技能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积极和谐的心理状态,即是一种高效、满意、持续的心理状态,包括认知、情感和人格等内在的心理活动与外部行为的和谐、协调状态。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1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层次
心理问题是指个体在适应和发展中产生的个体意识到或意识不到的主观困惑或不良状态。根据学生心理生活的实际状况,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分为心理偏差、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三个层次。
(1)心理偏差
心理偏差是比较轻微而又极其普遍的心理问题,主要与一个人的不良态度、不良习惯、不良行为倾向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自卑、骄傲、虚荣、多疑、自我中心、说谎、怯场、懒散、逆反、烦躁、任性、厌学、畏难、多愁善感等。心理偏差,习惯上可称为心理品质的缺点或缺陷,每个人都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地存在,它在总人口中的比率为100%。有心理偏差的学生一般能正常地学习和生活。
(2)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中等程度的心理问题,是心理偏差与心理疾病的过渡阶段,是在诸多心理偏差的基础上积累起来,出现了心理要素的结构性失衡,即认知、情感、意志、欲望、需求等心理要素严重失调、失衡而形成的。如焦虑、恐惧、孤独、苦闷、冷漠、嫉妒、狂妄、情绪冲动、心境压抑等。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往往内在心理冲突、心理矛盾比较激烈,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出现许多不适应、不协调、不理智甚至错误的行为反应。
(3)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严重的心理问题,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受到了较严重的创伤,出现了诸多有违常理、常情、常规的言论和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现出许多不可理喻的异态反应。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有精神焦虑症、神经官能症、抑郁性精神病、躁狂性精神病、幻觉、社交恐惧、感知缺损、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病态人格等。据有关资料预测,学生中心理疾病的比率由增长的趋势。
这三种心理问题的层次划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他们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内在连续性,在心理危机的程度、心理冲突的广度和深度上均存在着层层加重的趋向。
1.2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分类
每个人所遭遇的困难包罗万象,在某人看来不是问题而在另一个人看来就成了问题。所以在严格意义上讲,心理问题无法分类,只能按照心理问题在哪些方面出现而有个大概的轮廓和分类。国内的学者俞国良倾向于将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分为四类:
(1)学习方面的问题
我国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由于学校和社会只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不注重学生心理及性格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之大。由此而引发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学生厌学、逃学、恐惧学校、考试焦虑,并由此导致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紧张,导致学生在性格、行为上的问题。
(2)自我方面的问题
伴随着青春期的来临,生理的改变激起中小学生的自我形象不断的变动,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不够清晰,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不能悦纳自我,不能正确面对成败得失,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等。
(3)人际关系方面问题
中小学阶段的人际关系的重心是与同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竞争与合作,克服自己性格上的缺陷,都会影响与同学、朋友的关系;同时,教师和家长等成年人于中小学生的关系的调整也是一连串的人际关系问题,中小学生的许多心理困惑也与此有关。
(4)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
随着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的提高,不仅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还会受到思维、价值观和风气、流行的直接影响。能不能适应变化多端的社会和文化,使他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如果适应不当,这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
1.3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影响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十分复杂,主要概括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1)主观原因
主观原因方面最主要的是因为中小学生的心理正处在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依赖性和独立性错综复杂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生理迅速成熟,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容易造成中小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2)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方面,一是社会的影响。社会变革在带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人们心理的震荡和行为失范。而这些消极因素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小学生。二是学校的影响。目前,应试教育仍颇有市场,学生课业负担沉重,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所必需的时间和空间。三是家庭的影响。家庭是中小学生生活、生存的最主要的场所。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当、家庭气氛的不好、家庭结构的不良,使中小学生产生诸多的心理问题。
1.4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如何确定心理健康的标准,目前在心理学界尚无统一的标准。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针对上面提到的学习、人际关系、自我、社会适应等方面学生的心理问题,制定了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可大体概括为:一是敬业,二是乐群,三是自我修养。
具体地说,学生学习的心理健康,表现在以下6点;成为学习的主体;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在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在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忧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心理健康表现为如下6点: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能客观了解他人;关心他人的要求;诚心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积极地沟通;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自我方面表现在如下6点:善于正确地评价自我;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及时而正确地归因并能够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具有自制力。
林崇德等坚持着三个方面18点编制了心理健康测查量表,在全国范围内测试和使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2.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在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具体表现为以下六种倾向:
(1)医学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内容的单一化,将心理咨询的内容简单归于生理问题的检查治疗;其次是在操作中人员与场所设置不合理,类似于医疗环境。
(2)学科化倾向。把心理健康教育误解为心理学的科普教育,一味地搞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
(3)片面化倾向。过分推崇心理测验,用单纯心理测验手段代替心理健康教育,甚至违反心理测验的道德标准,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4)形式化倾向。有些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心理健康教育徒有虚名。
(5)德育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混为一谈,没有分清二者的界限;二是学校在具体操作中简单以行政干部或德育教师代替心理咨询人员。
(6)孤立化倾向。把心理健康问题理解为学生一个一个的问题,忽视了教师心理水平的提高和对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
2.2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可分为三大类型,即发展型、预防型和治疗型。
发展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主要采用心理辅导和激励学生自我修养、自我调节的方式。
预防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针对部分在学习、自我、人际关系、社会适应上潜在的或刚冒出问题苗头的学生。一旦发现学生有不良倾向,立即采取措施,各个击破,把问题消除在萌芽和起始状态。
治疗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面向的是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非常严重的学生。心理障碍的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在师长的指导性训练和长期自我训练中,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状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逐步淡化和消除心理障碍。属于心理疾病层次的,则重在采取心理诊断、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办法帮助学生解除心理病痛。
以上三种类型具有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三者必须有机结合,以发展型为主,预防型和治疗型为辅,既要考虑到全体,又要考虑到个别。
2.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徐美贞通过对全国东部、中部、西部28个省280个区县的中小学校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心理健康课的开课情况
“未开设”健康教育课的学校占总数的10.5%“开而不足”的比例为31.4%;“开但经常被挤占”的比例为10.6%;“开足”的比例为47.3%。
(2)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使用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没有教材”的学校占总数的32.8%。中部(41.7%)西部(34.6%)地区、县镇(36.0%)、农村(41.2%)和初中学段(38.3%)没有教材的现象比较严重;在有教材的学校中,使用省编教材的现象比较普遍。高中学段使用自编教材的学校占三分之一左右。
(3)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总的来看,“开课”(55.6%)、“办板报”(45.8%)和“举办活动讲座”(43.7%)是全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种最主要的途径。
(4)心理咨询室设置和开放情况
调查发现,没有心理咨询室的学校占总数的47.3%;在开有心理咨询课的学校中,每周开放时间在三小时以下的学校占总数的68.1%。
(5)学校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课教研活动的次数
“从未举行过”的学校占总数的20.4%;“每学期一次”的学校,占总数的32.0%。。
一、指导思想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积极探索中小学阶段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促进青少年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目标任务
按照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通过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训练,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培养学生自强、自立、自律、自护、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最终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实现习惯养成教育一个月成效明显,一学期基本养成,一学年逐渐规范的近期目标。
三、主要内容
按照《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加强优秀传统礼仪教育,开展日常礼仪专项训练,引导中小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知书达礼、孝亲敬老等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宽以待人、自尊自律、善于合作等良好品质。
(二)抓好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加强节约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和卫生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强身健体、讲究卫生等良好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加强家庭教育、升学择业、人生规划等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专心听课、规范书写、爱好读书、独立作业、合理表达、质疑探究、创造创新等习惯,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四、主要措施
(一)文化熏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以特色学校创建为目标,加快校园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标语、板报、橱窗、校园网等载体,彰显养成教育文化,为实施养成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着重就“管理文化、校训、办学理念、学生守则、校纪校规”等方面积淀学校文化,营造文化氛围,推进书香班级、书香校园建设,让学生在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接受教育,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榜样示范。一是提高师德修养,发挥示范作用。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教育教师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教师的礼仪修养,教育教师要语言文明、服饰得体、举止大方、礼貌待人、和蔼谦逊。教师要时时、处处、事事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二是树立学生榜样,发挥带动作用。要制定并公布“优秀班干部”、“优秀团(队)员”、“三好学生”、“文明学生”、“新时代好少年”等评选标准,经常开展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三)督促激励。充分发挥政教处、班主任、学生会、共青团、少先队的管理监督功能,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采取学校行政值周检查、教师值日检查、学生值日检查、学生互查、家长督查等办法,全面、细致、及时地了解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不良习惯予以教育和引导。建立激励、表彰机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日评比、周评比、月评比、学期评比、年度评比等形式,带动全体学生加强良好习惯的养成训练。
(四)自我约束。加强学校团队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学生会的组织作用,把团队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学校少先队、共青团、学生会组织要发挥优势,培养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对党、国家和社会主义的情感,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学校要大力支持学生群团组织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评价,自我提高的能力。
(五)家校互动。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家长学校、班级交流群、校信通、电话交流、家访等形式同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实现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让学生把在学校训练和培养的好习惯带回家,使之能够得到督促与强化。
五、活动安排
一是实行“一月一个好习惯”主题活动。各校要把习惯养成教育与德育主题活动有机结合,实行“一月一个好习惯”主题活动,以活动来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各校“一月一个好习惯”主题活动安排一定要认真,全学期有总体计划,每个月形成书面实施方案,切实做到活动主题鲜明、活动内容具体、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要求明确、活动效果明显。各校要把每月的活动主题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让活动有氛围,让学生有感应。
二是开展“+1-1”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要求学生假期坚持培养一个好习惯,改掉一个坏习惯,开学后举行主题班会,让学生讲故事、谈感受、说体会。
三是组织好习惯养成知识竞赛活动。各学校要加强《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好习惯30条的宣传及学习,组织好习惯养成知识竞赛。县教体局将在每年五月份组织全县的好习惯养成知识竞赛活动。
四是建立个人好习惯养成成长档案。各学校为学生建立好习惯养成成长档案,记录每学期学生自评、组评、班评、家评情况,督促学生自觉养成良好习惯。每学期各学校将学生个人习惯养成情况如实记录在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评价表中。
五是开展“最美学生”、“文明学生”、“三好学生”、“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将好习惯养成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养评估中,根据综合评估评选 “最美学生”、“文明学生”、“三好学生”、 “新时代好少年”,并参与县级优秀学生评选。
六是充分利用节庆日活动,促进行为习惯养成。利用节日、纪念日等开展主题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规范言行,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开展如入团、入队、入学、毕业等仪式教育活动,创新方式方法,展示学生个性,增强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社会实践、学生社团、校园节(会)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磨练学生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六、保障措施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覆盖面大,涉及面广,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抓好这项工作,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各方面的保障。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学校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把养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来抓。各学校成立“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领导小组,各校校长要负总责,亲自抓,实行校长负责,全体教师人人参与的全员参与制度。
(二)广泛宣传,认真学习。要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积极宣传发动,通过集中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形成共识,提高认识,将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逐步转变为广大师生、全体教职员工、家长和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三)优化环境,全面育人。广大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导者。在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广大教师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要转变教学方法,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处处体现环境育人的影响,同时,形成全方位、多渠道齐抓共管的教育教学氛围,树立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应当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理解生命,丰富心灵,坚定信念。在教学中思想品德课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作为教育者,我们也应努力追求一种充满生命体验、感悟生命意义的教学新境界。
一、生命教育:现代教育不可遗漏的一环
生命教育就是指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地进行生存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质量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其宗旨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现生命价值。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人的生活空间,然而,现实教育却不知不觉偏离了正确的发展趋向,遮蔽了塑造人心灵的真谛:对纯粹知识的追求、对实用技术的向往。其结果是使本来应当促进学生生命完善和人性丰富的教育,变成了压抑学生个性、禁锢学生精神世界的机械训练。在近几年的教育又提出了“以人为本”、 “尊重生命”全新的教育理念,针对学生生命意识的缺失现象,在学校中开展生命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命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急需拓宽。生命教育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学生,而应该成为全民教育、全社会教育。
有这样几则案例:
一个小学生给自己的父母的一份遗书这样写到“敬爱的父母:您们好!我十分感谢12年来对我的养育,可是学习压力太大了,我只有一死,因为作业太多。”一名年仅12岁的女学生在留下这样一份遗书后,自缢身亡。
大学毕业生因找不到工作自杀的……
什么让孩子不想活?有专家分析,造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中小学生自杀事件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负担重、独生子女和单亲家庭及感情问题。
从这些中小学生自杀事件折射出一个问题――独生子女教育真令人担忧。问题发生在孩子身上,根子却在家庭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首先是家庭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太高,制订的目标不切实际。如果孩子在学习上,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就轻则喝斥,重则打骂,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2、家长过度娇惯孩子。这是造成孩子任性、自私、依赖性的主要根源。家庭对孩子的溺爱,使孩子情感脆弱,承受能力差,这种孩子特别容易两极分化,或过度以自我为中心,或过度自卑。在生活中遇到一点现实打击,就会想不通,以自杀、自残、报复等过激行为进行自我否定。
3、家长与孩子缺乏交流。一些家长总是居高临下,孩子有心里话从不敢向家长诉说,家长也无从知晓孩子心里想什么,需求什么。
4、家长对孩子缺乏赏识。看见的只是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的话语常带讥讽,使孩子丧失自信心。
5、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产品,孩子既不敢怒又不敢言,个性压抑心理产生畸变。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生活习惯等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作为家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以身作则,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家长要起到示范作用。
2、重视对孩子精神生活的引导。一定要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耐心地倾听孩子诉说,帮助孩子分析原因,试着化解内心的压力。
3、父母要培养孩子树立自强的意识。作为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学会赏识孩子,使他们拥有自信,明确自己的责任。
二、学校教育是孩子教育重要的实施者,也应引起反思
1、学校、教师应转变育人观念,因材施教。并建立合理的评价方案。要正确看待每一个孩子。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能把分数看得过重,我们培养孩子的不仅仅是成才,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适应社会、如何生活、如何做人。
2、要加快学校心理教师的培养。目前许多学校大都无心理教师,有些学校虽然设有心理咨询室,也只是迫于形势,装点一下门面。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现象一直呈上升趋势,且低龄化问题严重。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命教育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所以学校不但要配备心理教师,还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系统。构建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的结合。专门渠道就是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非专门渠道就是在各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3、加强对学生生命的教育。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由于学生缺乏对生命的正确认识,造成一些学生对生命漠视,所以在中小学要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应首先致力于人与自己的教育: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找到真我,而且要帮助他们发展潜能,实现自我。
4、加强责任心的教育。生命来之不易且只有一次,应当尊重生命、关爱生命。让孩子们懂得生命不只属于自己,更属于家庭、社会。培养学生不仅要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要成为教育的主人、生活的主人。成长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有责任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