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进出口情况范文

时间:2023-06-29 09:33: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外贸进出口情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外贸进出口情况

篇1

一、20__年进出口的月度分析

20__年元月,我市外贸进出口开局良好,当月完成进出口2235万美元,同比增长65%,其中机电产品出口774万美元,同比增长105%。2月份由于春节长假的影响,当月完成进出口1545万美元,增幅回落至49.5%。3月份进出口再次加速,当月完成进出口2261万美元,其中机电产品累计出口2134万美元,同比增长61.2%。博西华出口累计完成534万美元,是我市当年第一个出口超500万美元的美元。4月份当月进出口2472万美元,同比增长41.89%,出口累计完成6375万美元,同比增长60%,进口完成2138万美元,同比增长20%。机电产品出口累计完成3049万美元,占全部出口的47.8%。5月份我市累计进出口突破1亿美元,达到10847万美元。当月出口完成1825万美元,同比增长43.3%,当月进口完成508万美元,同比下降27.8个百分点。6月份当月完成进出口2599万美元,累计进出口13447万美元,排全省第五位。机电产品累计出口5063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0.7%。博西华又成为我市当年第一个出口超千万美元的企业。进口当月继续下滑。比同期下降12.5个百分点。7月份受酷暑和限电等因素的影响,当月进出口完成2563万美元,增幅首次跌落30%以内。出口累计在当月突破1亿美元,达到11920万美元,同比增长50%,进口与04年同期基本持平。8月份当月完成进出口3237万美元,同比增长98%,规模和增幅为历年同期之最,当月出口额在全省排第三位。当月进口746万美元,呈负增长状态。9月份当月进出口完成2813万美元,同比增长30.8%,累计进出口突破2亿美元,达22057万美元,同比增长36.2%。10月份,当月进出口完成2516万美元,同比增长39.8%,其中出口1983万美元,同比增长51.9,进口增长532万美元,提前2个月完成全年目标。11月份当月完成进出口2670万美元,同比增长36.9%,出口再破2亿美元大关,达20891万美元,同比增长54.3%。机电产品出口累计超过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8.2%,同比增长73%,成为我市名副其实的外贸出口主导产业。蓝岭家纺再度成为当年全市出口惟一一家出口超20__万美元的企业。12月份当月出口1999万美元,进口652万美元,累计进出口2650万美元。天长市累计完成进出口10776万美元,成为全省第一个率先突破进出口超亿元的县。全市的进出口总额基本达到3亿美元,为“十五”的进出口工作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二、20__年全年进出口工作的主要特点

篇2

关键词:外贸管制 外贸管理 海关监管 后危机时代

自2009年6月以来,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陆续就中国限制部分工业原材料出口向WTO提出申诉。美欧认为,中国对矾土、镁、碳化硅等采取的出口配额、出口税等措施对美欧利益造成了损害,违背了中国入世的承诺。中国则认为自身的相关政策措施符合入世承诺。双方争议涉及到一个当前国际贸易中的重大问题,一国外贸管制的范围与形式,甚至从根本上,一国有无权利管制商品进出口。后危机时代,我国遭受他国的外贸管制也越来越频繁。在WTO允许的范围内,我国可以采取哪些不违背WTO规则的外贸管制措施,维护进出口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我国现阶段采取外贸管制的内涵、形式、内容及实现进行系统分析。

外贸管制内涵

(一)外贸管制与外贸管理

外贸管制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国家的宏观经济利益、国内外政策需要及履行所缔结或加入的国际条约的义务,确立实行各种管制制度、设立相应管制机构和规范实现对微观外贸企业对外贸易活动管理的总称。实施外贸管制的目的主要是为限制商品进出口和禁止商品进出口,具体表现为一国政府为保护和促进国内生产,对进出口采取禁止或限制的措施。

外贸管理是指一国政府从国家的宏观经济利益和国内外政策需要出发,在遵循国际贸易有关规则的基础上,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实施有效管理而实行的各种贸易政策、制度或措施的总称。实施外贸管理的目的除了禁止和限制商品进出口外,还包含自由进出口管理,即出于统计和监督的需要,对那些进出口不受限制的商品实行自由进出口管理制度。可以这样理解,外贸管理是一国政府对于外向经济各职能部门所有职能的总称,外贸管制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遵循相关规则的一项职能。因此,从理论上分析,外贸管理包含外贸管制。

从外贸实践上看,外贸管理也是比外贸管制更大的一个概念,它既包括政府对外贸企业的微观管制,又包括政府对外贸领域的宏观管理(调控)。外贸管理是政府对于经济系统的各种职能的总称,政府的宏观管理(调控)是通过市场规律及相关规则对微观外贸企业行使管理职能发挥作用的间接机制。外贸管制是政府在市场规律及相关规则作用下,通过各种措施作用于微观外贸企业的一种直接行为机制。

(二)外贸管制与WTO

WTO的职能主要体现为“开放市场、制定规则、解决争端”,通过实施“无歧视”、“开放市场”、“公平竞争”、“互惠”等基本原则来降低关税、取消数量限制、增加市场透明度、放松外贸管制,给各成员方国内外商品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扫除进出口贸易的障碍。因此,WTO倡导的是减少外贸管制、实现自由贸易。

外贸管制作为各国政府长期实行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各国保护本国民族产业、维护国家和利益的体现。外贸管制必然采用一些非自由化的措施与手段,外贸管制按管制手段的不同分为关税管制和非关税管制,各国通过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来限制进口鼓励出口。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外贸管制不利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甚至阻碍了其发展。

那么,外贸管制是否违背了WTO的基本原则,WTO成员方是否可以采用外贸管制手段与措施?这也正是本文开头所提案例所要分析和解决的问题。各国的外贸管制措施与WTO的宗旨不完全符合,反映出自由贸易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和追求的目标,在WTO的法律文本中,并没有规定禁止其成员方制定并实施外贸管制,只是规定削减外贸管制措施,最终实现贸易自由化。为此,WTO设立了政策审议机制,审议各成员方各自的贸易政策和措施,同时结合各成员方自身的经济和发展需要,有区别的设置和保留外贸管制措施。通过各成员间的相互审议,鼓励各成员方遵守WTO规则,提高透明度和公平度。

因此,外贸管制与WTO并不矛盾。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全球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各国在实行外贸管制措施时,应遵守WTO规则,适时调整自身的外贸管制措施。在WTO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各种形式的外贸管制措施以保护本国经济,但应本着贸易自由化的原则,逐渐减少并最终消除外贸管制政策与措施。

外贸管制体系

在前文提到的案例中,我国对出口美欧的部分工业品实行出口数量限制,实际上是我国为了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而采取的一种“自愿”出口限制,是一种对外贸企业直接管理的外贸管制措施。现行各国外贸管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体现出“奖出限入”,其具体实施和表现为:通过外贸管制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并且各国将外贸管制的重点都放在进口管制上;为了扩大出口,各国往往更多的对出口采取外贸管理而不是外贸管制措施。

(一)禁止进出口管制

禁止进出口管制是指对列入《禁止进口货物目录》、《禁止出口货物目录》、《中国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目录》、《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中列明的禁止进出口的货物及技术,凡列入上述目录的商品,任何外贸企业都不得经营进出口的管制制度。禁止进出口管制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生态资源、人的健康与安全、涉及国家安全及生产安全。为了和外贸环境和外贸政策相一致,我国对相应目录实行适时动态调整。

(二)进出口许可证件管制

进出口许可证件管制是我国外贸管制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外贸管制的主要实现方式之一,通过对国家各行政主管部门签发的许可进出性质的证明、文件的管理,实现外贸管制的目的,主要针对的是国家实行限制进出口的商品而实施的外贸管制措施。

1.进出口许可证管制。进出口许可证是指由商务部下属的配额许可证事务局及授权的发证机关所签发的,允许商品进出口的证明文件。从含义界定来看,进出口许可证只是进出口许可证件其中的一部分,现时期我国的进出口许可证主要包含进出口许可证、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是允许货物、技术进出口的证明文件。实行进出口许可证管制的商品进出口必须事先取得进出口许可证,否则,一律不准进出口。从管制的目的上看,进出口许可证管制主要是对进出口商品的种类实行管制,而不是对数量进行管制。

2.进出口配额管制。进出口配额管制主要适用于我国规定了数量限制的进出口商品,实质是对进出口商品数量的管制,而不是对种类的管制。进出口配额管制分为进口配额管制和出口配额管制两大类。

在进口配额管制方面,由于入世时的承诺,我国早在2005年,就已经取消了进口商品绝对的数量限制,现在只采取相对数量限制,即实行关税配额管制。在实践中,我国实行的是一种优惠的关税配额管制,属于关税配额内进口的商品,按配额内税率征税后进口;属于配额外进口的货物,按普通税率征税后进口。

在出口配额管制方面,结合后危机时代外贸环境的新特点,出于需要,在不违背WTO规则的前提下,我国仍可对出口商品的数量实行绝对限制。在外贸实践中,出口配额管制体现为出口配额分配管制和出口配额招标管制,不同商品出口实行不同的管制措施。

3.其他许可证件管制。其他许可证件是指许可证件中除上述进出口许可证管制、进出口配额管制提到的许可证件以外的许可证件,是由国家相应的行政职能部门在各自职权内所签发的准许特定种类商品进出口的证明文件。

(三)对外贸易经营者资格管制

对外贸易进出动必须由取得进出口经营权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外贸企业)实施,我国现对对外贸易经营者实行备案登记制,即在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前,其必须依法在商务主管部门备案登记,取得对外贸易经营者资格后,方可在经营范围内从事对外贸易进出动。

我国目前对少数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进出口商品实行国营贸易管制,即实行国营贸易管制的商品的进出口只能由经授权的企业经营。如,我国对锑、钨及制品、白银等工业原料的出口,就是实行的国营贸易管制。

(四)出入境检验检疫管制

出入境检验检疫管制制度具体包含进出口商品检验制度、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制度和国境卫生监督制度。为了保证进出口商品的质量、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我国质检总局授权各地的质检机构依法对进出口的商品实施检验检疫,当进出口商品不能达到规定的检验检疫标准时,则不能进出口。

(五)进出口付收汇核销管制

我国目前仍实行较为严格的外汇管制政策,对实际进出口商品实行付收汇核销管制,在于防止偷逃、偷套外汇。由于人民币还不是可自由兑换货币,对于外贸企业而言,出口则创汇,进口则付汇;出口商出口后将出口赚取的外汇必须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买入价卖给银行,兑换为人民币;进口商进口前须到银行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卖出价购买外汇用于支付,并且,外贸企业要将自己出口创收的外汇和进口支付的外汇数额到银行办理核销手续,以达到外汇管制的目的。

(六)贸易救济措施

WTO允许其成员方在进口产品存在倾销、补贴和过激增长等给我国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情况下,采取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来保护国内产业不受损害或消除损害及威胁。反倾销和反补贴针对的是价格歧视等不公平竞争所采取的措施,保障措施则是针对进口商品数量激增的情况。

(七)技术性管制

技术性管制是通过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确定商品的某些特性的规定、标准和法规,以及旨在检验商品是否符合这些技术法规和确定商品质量及其适应性能的认证、审批和试验程序所形成的管制措施。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这种技术性管制的手段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如,通过更高的环保技术标准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外贸管制实现

(一)海关监管

《海关法》第二条指出,我国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海关依照《海关法》及其他法律、法规,对进出口的商品实行监管。海关监管是海关的基本职能和任务,其目的在于确保进出口货物的合法性,所有商品的进出口都需要合法的进出关境,办理相应的通关手续。由于海关是我国进出关境的监管机关,因此,海关是执行外贸管制的最直接国家机关,通过对进出口商品进出境报关环节进行管理,来实现对商品进出口外贸管制的目的。

(二)各行政主管部门的协作

外贸管制的最主要形式是海关通过对各类许可证件的管理来实现的。国家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依据各项管制政策发放各类许可证件,最终由海关依据许可证件和相关文件对实际进出口商品的合法性实施监督管理来实现。因此,国家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之间应加强协作。在外贸实践中,某种商品的进出口往往需要申领多种许可证件,这就需要外贸企业在不同行政部门之间往返,加强各部门协作,简化相关手续,既适应现代高效通关的需要,也方便企业节约成本,实现共赢。

(三)单、证、货相符

单、证、货相符,是海关确认商品合法进出口的必要条件,对于进出口受国家外贸管制的商品而言,只有在确认达到单货相符、单证相符、证货相符的情况下,海关方予以放行。这里的“单”指包括报关单在内的各类报关单据,“证”指各类许可证件及相关文件材料,“货”指实际进出口商品。单货相符即报关单数据与实际进出口商品信息一致,单证相符即报关单据数据与许可证件等文件资料显示信息一致,证货相符即许可证件等文件资料信息与实际进出口商品信息一致。只有做到三个相符,海关才认可该进出口商品的合法性,方予以办理进出口通关手续,准予放行。

参考文献:

篇3

1。培育骨干企业,孵化新的实绩企业。加大对进出口贸易额有潜力超过千万美元企业的培育力度,孵化实绩企业,在开拓市场、企业融资、贸易便利等方面给予支持;调整进出口结构,鼓励企业进口先进的机电设备和资源性产品。对企业进出口增量在省财政给予奖励的基础上,每美元再奖励0。01元;孵化新增1个外贸企业,对县区商务主管部门给予2000元奖励。

2。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对企业参加境外展会,给予1个展位及1名参展人员费用(天数为会展期间和必要的撤换展时间)20%的补贴。

3。大力支持产业转移企业在本地出口。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外向型企业,促进外向型产业转移企业在本地实现出口。积极引导供货企业自营出口,发展配套企业,努力扩大我市进出口企业主体。

4。大力培育进出口主导产业。以外贸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为抓手,以产品技术创新为动力,以骨干企业为基础,发挥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扎实推进现代中药产业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建立现代中药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汽车电子加工业、鞋帽服装加工产业出口产业基地。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挥政策叠加效应

5。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开展出口信用保险,扩大承保额度,提高覆盖率,按企业实际缴纳保费给予20%的补贴。积极推动进出口企业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6。加大对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市中药材进出口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开展培训辅导,搭建展会平台,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7。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外贸项目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外经贸区域协调发展资金、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资金、进口贴息、进出口企业孵化、进出口企业融资担保、品牌培育、出口基地建设等专项扶持。

8。加大对中小进出口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市县(区)担保公司要积极为中小进出口企业进行融资担保。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对中小进出口企业的信贷工作力度,创新金融产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有条件的外贸企业在境外、境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三、实现贸易便利化,优化外贸发展环境

9。促进对外贸易便利化。各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政策宣传,清理进出口环节不合理的限制措施及收费,缩短出证时间,降低进出易成本。商务部门要加大对外贸企业指导和服务;进出口协会、外贸中介机构要开展咨询帮扶,提供个性化服务;海关部门要努力完善电子口岸,加强与口岸海关协作,推进转关业务提速增效;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要推行分类管理、绿色通道和直通放行制度,加快出口货物的检放速度;国税部门要加快出口退税审批进度,确保出口退税及时足额到位;外汇管理部门要提高进出口收汇核销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外汇金融服务。

10。实行包保责任制。各部门要贴近企业、深入基层,积极开展政策宣讲,完善外贸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对口联系服务机制,对进出口企业实行包保责任制;要建立外贸预报制度,完善调度制度,及时了解全市进出口运行情况及发展趋势,增强外贸工作前瞻性和主动性。

四、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考核奖惩机制

篇4

   对外贸易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地位日益凸显。科学合理的外贸管制体系,将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具体外贸管制体系内容分析如下:

   1、 禁止进出口的管制措施

   在我国外贸管制体系中列出的禁止进出口货物或技术,主要来自《禁止出口货物目录》、《禁止进口货物目录》以及《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中国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目录》等。我国采取禁止进出口的管制措施,主要在于保护自然环境、生态资源、人类安全和健康、国家安全等。另外,为了与我国实际国情相适应,我国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对个别项目进行了优化调整。

   2、进出口许可证的管制措施

   进出口许可证是我国采取管制措施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针对我国限制进出口的各种商品。一是进出口许可证的管制。主要指商务部配合发放的,允许商品进出口的证明文件。从定义来看,进出口许可证仅是其中一部分,还有更多规范文件,共同规范进出口业务;二是进出口配额管制。主要针对我国规定数量的进出口商品,实际上就是对进出口商品数量的管理,而非种类管理。进出口配额管制可分成进口配额与出口配额两大部分。由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做出的承诺,我国已在2005年取消进口产品的绝对限制数量,而只采取相对的数量限制,即关税配额管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国采取了一种惠国惠民的关税配额管制,在其包含范围内的产品,可以根据配额中的税率征收,然后再进口;如果不属于配额范围内的货物,则仍然按照普通税率征收。以当前后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环境与特点来看,有关出口配额管制问题,在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不相悖的前提下,我国还可以适当绝对限制商品数量;而在外贸过程中,出口配额管制问题体现了出口配额分配管制与出口配额招标管制两种形式,针对不同商品采取不同的管制策略;三是其他许可证。除了以上提到的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配额管制等证件外,由我国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在各自权责范围内签发的特定种类产品的进出口证明文件,具有一定灵活性。

    3、对外贸易的经营资格

从事对外贸易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经营权,由对外贸易企业或者经营者组织开展活动。在我国,有关对外贸易经营权,采取备案登记方式。也就是说,在开展对外贸易活动之前,必须在商务主管部门依法登记备案,获得对外贸易经营资格之后,才可在允许范围内开展一切对外贸易活动。目前,我国针对一些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重要进出口产品,采取国营贸易管制,也就是由专门授权企业经营,例如白银、钨制品、锑制品等。

    4、进出口付收汇核销

当前,我国采取较为严格的外汇管制制度,对实际产生进出口的商品进行付收汇核,避免出现偷套外汇、防止偷逃等问题。由于我国人民币并不能自由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出口就是创汇,进口则是付汇。出口商将产品出口后,赚取的利润必须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比率卖给银行,兑换人民币;而进口商的进口商品,必须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比率购买外汇以支付价款,同时,外贸企业还应将出口创收或者进口支付的外汇在银行办好核销手续,达到外汇管制目标。

    5、出入境检验

出入境检验管制制度主要包括进出口的商品检验、国境卫生监督、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我国为了确保进出口产品质量,确保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健康等,国家质检总局授权各地质检机构,依法对当地进出口商品采取检验检疫制度,如果进出口商品不能达到标准,则不准许进口。

    6、技术管制措施

技术管制主要采取一定的强制性或者非强制性政策、手段等,确定进出口产品的特殊规定、法律法规及其标准,这样在检验商品时,需判断是否符合技术法规要求,确定产品的数量、质量,规范相关性能的审批、认证与试验。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采取的技术管制措施应呈现多元化、灵活性,例如通过提高环保技术标准来限制进出口等。

   7、贸易救济措施

   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允许成员国在进口产品出现过激增长、倾销等给我国造成影响的情况下,适当采取反补贴、反倾销等保障措施,以维护我国国内产品的合法权益。采取反补贴、反倾销政策主要是针对不公平竞争或商品数量激增等状况。

   总之,我国采取的一系列外贸管制措施,应以国家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避免盲目管制,切实维护我国国民、企业利益,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龙春燕.论贸易自由化与国家对外贸易管制[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8(4)

[2]徐元国.从外贸管理向外贸管制转变:外贸管理刍议[J].改革与战略.2009(11)

[3]杨国彪.关于对外贸易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管制问题探讨[J].天津经济.2010(7)

篇5

通过努力工作,深挖潜力,切实帮助进出口实绩为零的县市区、园区、备案企业、有外贸潜力的内贸企业实现进出口实绩零的突破;让有进出口实绩的县市区、园区、备案企业实现进出口实绩成倍增长。

二、工作思路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在全面摸清情况的基础上拟定我市各县市区、园区、备案企业、有外贸潜力的内贸企业“破零倍增”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再由各县市区根据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按照省厅的统一部署要求加强对各县市区、园区、备案企业、有外贸潜力的内贸企业“破零倍增”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和奖励,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三、工作目标

2015年,全市各县市区20%以上的2014年零进出口实绩备案企业实现进出口实绩零的突破,有外贸潜力的内贸企业实现进出口实绩零的突破;全市1个园区“破零”;各县市区10%以上的企业进出口实绩在2014年基础上实现“倍增”;全市完成省商务厅年初下达的8.3亿美元奋斗目标。2014年各县市区外贸“破零倍增”工作目标附后。

四、工作措施

(一)清理备案企业,确定目标对象。

各县市区商务局要主动与当地工商部门联系,通过与工商登记数据比对,对已办理工商注销、变更的备案企业,进行外贸经营者注销、变更登记。全面澄清备案企业数量,再按目标任务要求提出要实现进出口实债“破零”的备案企业、内贸企业名单和要实现进出口实绩“倍增”的企业名单,加强工作调度和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深入调查研究,分企实施对策。

各县市区要结合商务和开放型经济改革课题调研的外贸综合服务体平台建设调研问卷的情况深入企业开展工作,了解清楚企业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认真分析企业零进出口的具体原因,充分挖掘有实绩进出口企业的潜力。重点是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找准突破口,研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充分利用好现行的外贸发展支持政策实现“破零倍增”。对于企业自身有订单但交给其他公司进出口的,要帮助企业打通自营进出口的通道,尽快体现实绩;对于企业自身没有订单的,要引导企业通过国际性展会,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营销网络等渠道获取订单;引导我市外贸企业与内贸企业对接,拓宽销售渠道,实现内外贸企业共同促进,相得益彰。

(三)加强协调服务,积极组织培训。

各地商务部门要切实加强与海关、口岸、商检等部门的协调合作,理顺管理体系,实现资源、信息的及时共享,为外贸企业做好通关服务工作;要积极与卓志、港等外贸服务企业对接,为企业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有效提升外贸进出口额。要牵头组织好各种必要的培训工作,要对本地区零进出口实绩备案企业、有外贸潜力的内贸企业进行一次外贸业务操作、国际市场开拓等知识的全面培训;要组织外贸企业报关人员进行全面的通关报关培训。

(四)实施考核办法,落实奖励措施。

市商务局将组织对各县市区、省级以上园区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省商务厅将对完成了外贸“破零倍增”目标,同时进出口额增幅增在30%以上(含)并且进出额增量在500万美元以上(含)的县市区、省级以上园区予以表彰。

五、工作安排

篇6

市区

**县

诸暨市

上虞市

嵊州市

新昌县

合计

出口值

27980

50207

27328

14060

8113

7479

135168

增长率%

-4.39

-13.81

-3.05

-9.67

-19.74

-17.15

-10.13

2009年1月份我市的外贸进出口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一、外贸进出口总体出现大幅下滑。

表二:2009年1月份**市进出口情况一览表单位:万美元

进出口值

其中:出口值

进口值

金额

162298

135168

27130

增长额

-39785

-15234

-24551

增长率%

-19.69

-10.13

-47.51

二、2009年1月份与我市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共166个,其中我市从56个国家(地区)进口货物,而我市的商品则出口至165个国家(地区)。

表三:2009年1月份**市对各大洲进出口情况一览表单位:万美元

出口值

增长率%

进口值

增长率%

亚洲

49660

-16.42

20320

-51.67

欧洲

34278

-9.89

3758

-1.02

北美洲

20110

3.68

243

-93.70

非洲

16654

8.94

144

-21.14

拉丁美洲

12646

-22.72

2204

27.72

大洋洲

1820

-4.26

460

630.51

2009年1月份全市对美国、日本、阿联酋、韩国、意大利等五大贸易伙伴的贸易额占了与我市有贸易往来的166个国家(地区)的贸易总额的29.69%。五大出口贸易国(地区)分别为美国、阿联酋、意大利、印度、德国,出口值占全市出口贸易额的31.07%。

表四:2009年1月份**市五大贸易伙伴一览表单位:万美元

美国

日本

阿联酋

韩国

意大利

进出口值

18720

7670

7508

7268

7026

占全市比例%

11.53

4.73

4.63

4.48

4.33

表五:2009年1月份**市五大出口贸易国(地区)一览表单位:万美元

美国

阿联酋

意大利

印度

德国

出口值

18483

7499

6102

5052

4854

增长率%

5.06

-13.97

-9.79

-34.74

-8.38

三、一般贸易进出口占主导地位,加工贸易进出口大幅下降。

2009年1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额为140416万美元,减少14.02%,占外贸总额的86.52%;加工贸易额为18806万美元,减少50.44%(其中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026万美元,减少21.47%;进料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7780万美元,减少51.48%),占外贸总额的11.59%。

表六:2009年1月份**市进出口主要贸易方式一览表单位:万美元

贸易方式

出口值

增长率%

进口值

增长率%

一般贸易

122825

-3.48

17591

-51.23

来料加工装配贸易

844

-8.37

182

-52.77

进料加工贸易

11499

-48.28

6281

-56.41

三资企业投资设备物品

2909

262.36

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

154

其他

13

-21.61

四、私营企业继续成为全市第一大外贸主体,三资企业次之,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的进出口位居其后。

表七:2009年1月份**市各类企业进出口情况一览表单位:万美元

企业类型

进出口值

增长率%

占比%

其中出口

增长率%

占比%

其中进口

增长率%

占比%

国有

3472

-8.46

2.14

1811

-10.07

1.34

1661

-6.64

6.12

三资

64774

-26.04

39.91

47090

-21.51

34.84

17684

-35.89

65.18

集体

12950

-13.60

7.98

8651

-26.15

6.40

4299

31.32

15.85

私营

80640

-15.33

49.69

77154

1.25

57.08

3486

-81.69

12.85

个体工商户

461

-4.12

0.28

461

-3.82

0.34

-87.93

0.00%

五、出口产品以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为主,进口商品则以纺丝原料为主。

表八:2009年1月份**市主要进出口商品情况一览表单位:万美元

出口商品

出口值

占比%

进口商品

进口值

占比%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62586

46.30

对苯二甲酸

7043

25.96

服装及衣着附件

29657

21.94

机电产品

3781

13.94

机电产品

22083

16.34

乙二醇

3503

12.91

高新技术产品

4401

3.26

未锻造的铜及铜材

3408

12.56

未锻造的铜及铜材

2717

2.01

橡胶塑料加工机械零件

1970

7.26

六、2009年1月份我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超200万美元的企业有121家,其中出口值超过200万美元的企业有97家,进口值超200万美元的企业有22家。

表九:2009年1月份**市出口额排名前10位企业清单单位:万美元

企业名称

出口值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3322934285)

2125

浙江健力企业有限公司(3322964237)

2035

浙江天乐数码电器有限公司(3306936420)

1481

浙江贝力生科技有限公司(3306931937)

1344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3306957126)

912

浙江万丰奥威汽轮股份有限公司(3306967130)

891

浙江阳光照明有限公司(3306935303)

883

浙江丰球进出口有限公司(3322954186)

802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3306937285)

760

浙江万丰摩轮有限公司(3306937148)

689

这10家单位的出口贸易额占全市出口贸易总额的8.82%。

表十:2009年1月份**市进口额排名前10位企业清单单位:万美元

企业名称

进口值

浙江远东新聚酯有限公司(3306953706)

3823

浙江欧亚薄膜材料有限公司(3306948220)

2625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3322934285)

1949

**亿丰花式丝线有限公司(3306933571)

1723

浙江古纤道新材料有限公司(3306931691)

1648

**滨海石化有限公司(3306938328)

1152

浙江化纤联合集团有限公司(3306911173)

1104

浙江赐富化纤有限公司(3306933231)

1041

浙江金鑫化纤有限公司(3306938351)

929

篇7

一、1至2月外贸运行基本情况

今年1至2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2667.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下降27.2%。其中出口1553.3亿美元,下降21.1%;进口1114.4亿美元,下降34.2%。累计外贸顺差438.9亿美元,增长59.4%。

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进出口调控措施,努力保持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在进出口税收政策方面,先后5次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取消或下调粮食、棉花、部分化工产品等产品的进出口关税。在加工贸易政策方面,暂停加工贸易限制类保证金台帐实转政策;从2月1日起,从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剔除1730个商品编码,从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中剔除27个商品编码。在贸易便利化方面,继续减免或降低农产品、纺织品服装的检验检疫费用,改进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办法等。从1~2月进出口情况看,各项调控措施正在初步发挥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加工贸易进出口降幅趋缓。2月份,加工贸易进出口536.7亿美元,下降25.6%,降幅比1月份缩小8.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45.9亿美元,下降23%,降幅比1月份缩小2.4个百分点;进口190.8亿美元,下降29.7%,降幅比1月份缩小18.6个百分点。

(二)大宗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相对较小。1~2月,涉及出口退税率上调的主要大宗劳动密集型产品中,除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下降20.6%外,大部分产品出口降幅明显低于出口总体降幅,也低于同期其他产品出口降幅。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46.2亿美元,下降11%;鞋类出口43亿美元,下降2.3%;家具及零件出口36.3亿美元,下降13.6%;箱包出口16.4亿美元,下降7.3%;塑料制品出口19亿美元,下降10.7%。

(三)部分农产品、原材料进口增加较多。1~2月,小麦进口9.5万吨,增长4337.1%;大豆进口629万吨,增长15.1%;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7939万吨,增长6%;初级形状的塑料进口309万吨,增长13%;钢坯及粗锻件进口44万吨,增长1351%;未锻造铜进口56万吨,增长20.6%。

二、当前外贸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机电产品出口增长仍然乏力。由于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主要面向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尽管去年11月份以来我国先后3次提高了部分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但效果仍不明显。2月份,机电产品出口408.5亿美元,下降22.9%,比1月份降幅扩大两个百分点。

(二)重要工业品出口继续减少。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对重要工业品和原材料需求进一步萎缩,价格低迷,我国部分工业品出口数量在上年减少的基础上继续下降。1~2月,煤出口511万吨,下降41.6%;焦炭出口10万吨,下降93.9%;未锻轧铝出口2.9万吨,下降68.9%;钢材出口347万吨,下降52%;钢坯及粗锻件基本没有出口。

篇8

1.1.1陕西省对外贸易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对外贸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陕西省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积极引导下,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由1985年的1.5712亿美元进出口总值到2012年的147.99亿美元进出口总值,成为拉动陕西经济增长的又一动力。陕西省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十一五”时期,对外开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省外贸总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对外开放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进一步延伸,全省对外贸易迈上新台阶。

2011年,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商务系统积极应对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全球贸易增速回落等不利形势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收缩的压力、国内物价过快上涨,及时加强经济形势研究判断分析,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应对措施,实现了陕西省“十二五”外贸工作的良好开局。陕西省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146.23亿美元。

2012年,国际经济不确定因素加多,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双双呈现下滑走势。面对持续低迷的外需市场,陕西省委、省政府主动作为,积极深化对外开放,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由降转升,其中出口继续保持稳步增长,进口则下降较多。陕西省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147.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出口86.52亿美元,增长23%;进口61.47亿美元,下降19.3%。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5.0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1.07亿美元。

1.1.2陕西省对外贸易的特点

(1)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12年,陕西省对外贸易保持稳定增长,进出口总值达到147.99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2000年,陕西省进出口总值只有21.4亿美元,2010年一举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20.81亿美元。“十一五”以来,全省外贸进出口累计达到400多亿美元,重型汽车、输变电设备、飞机和苹果汁四个产品出口量居全国第一,推动了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增强了我省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对外贸易总量偏小,加工贸易比重小。总体上看,陕西省开放型经济规模小,2012年陕西进出口排名位列全国第24位,进出口总值仅占全国的0.38%,全国的进出口、进口、出口总值平均增速分别为6.2%,%,7.9%,陕西为1.0%、-19.3%、23.0%,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加工贸易为陕西省主要贸易方式之一,2012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43.89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29.7%,全国加工贸易平均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比为34.8%,陕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陕西省对外经济的发展程度依旧在较低水平,但同时也表明陕西省对外经济发展潜力较大。

(3)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对外贸易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国有企业主体地位逐渐弱化。2012年12月份私营企业一举超过国有企业成为第二进出口主体,国有企业退居为第三位,这是自2010年4月以来,外资企业一跃成为陕西省第一进出口主体以来,全省对外贸易主体发生的又一个大变化,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对外贸易地位不断增强。

(4)贸易方式结构逐渐优化。“十五”时期,陕西省进出口主要贸易方式是一般贸易,“十一五”时期这种结构正悄悄发生变化,加工贸易快速发展,比重逐年上升,现在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一起成为进出口主要贸易方式。

(5)区域全面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区域开放水平极不平衡。陕西省随着改革开放、西部大开的脚步逐渐形成了全面对外开放格局,但是区域发展不协调,且有一定程度拉大。陕西省进出口贸易主要体现在关中地区,尤其是西安,陕南、陕北产业外向度极低,边缘化趋势加剧。

1.2陕西省就业情况

1.2.1持续稳定扩大的就业规模

多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启动多项促就业工程,努力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多渠道,多形式安置失业人员和新成长劳动力,有效控制了失业率,增加了就业率。2011年陕西省就业人员为2059万人,与2000年的1813万人相比,增加246万人。

1.2.2就业结构逐步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人员的就业结构也进一步优化,2011年陕西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为40%、28%、32%,形成了“一、三、二”格局,从业结构更加合理。

1.2.3行业用工变化明显

从国民经济19个大行业来看,有16个行业从业人员呈增加趋势。其中,从业人员增加比较多的行业依然是建筑业、采矿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分别增加9.82万人、3.42万人、3.22万人和2.58万人。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从业人员增量均在万人以上。

1.3陕西省对外贸易的就业影响

第一,陕西省对外贸易总量持续稳步增长,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通过提高有效需求,使得总产出增加,从而增加就业总量。第二,对外贸易作为陕西省逐渐壮大的行业,其发展需要不同类型的行业人才及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对推动行业内部就业起到积极作用。第三,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规模和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持续扩大,对吸纳新劳动力或缓解再就业起到积极了作用。第四,陕西省进出口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对现有就业结构的调整、新增就业机会、各地就业情况的改善等都将产生影响。第五,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金融、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等行业。

2实证分析

2.1数据选择

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采用年度时间序列数据,样本区间从1984年到2011年,共28个样本 ,数据主要来源于《2012年陕西统计年鉴》及以前各年度统计年鉴。主要选用3个变量,变量ex表示陕西省年出口总额,变量im表示年进口额,变量job表示城镇居民年就业人员人数。

2.2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为避免时间序列模型伪回归现象的发生,首先要利用ADF检验法或PP检验法,检验变量的平稳性,对非平稳性的变量进行处理使其成为平稳时间序列数据。同时数据的平稳性也是检验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重要前提。为了保证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分别对变量job、ex、im取对数,这样并不改变变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对时间序列数据LN job、LN ex、LN im进行ADF检验和PP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对时间序列LN job、LN ex、LN im进行ADF检验和PP检验都表明,原时间序列均为非平稳序列,不能直接对其进行回归分析,需对它们进行一阶差分检验,如表2所示,原时间序列的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可以对数据进行协整分析。

2.3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检验

在保证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弄清楚进出口额和城镇居民就业之间存在的关系, Granger(1988)指出:如果变量之间是协整的,那么至少存在一个方向上的Granger 原因。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出口、进口、城镇居民就业三个变量之间进行多变量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 所示。

对LN job、LN ex、LN im三个变量之间进行格兰杰检验表明,出口额和进口额都是城镇居民就业人员人数的格兰杰原因;出口额和进口额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检验数据如表2所示。亦即意味着,陕西省的城镇居民就业人员人数与贸易进、出口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所以选取出口额LN ex、进口额LN im为解释变量,城镇就业人数LN job为被解释变量建立模型是合理的。但是,要想了解变量之间中长期具体的影响过程和程度,我们还需对上述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分析。

2.4变量的协整关系分析

20世纪80年代初,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Granger提出了协整( Co integ ration)概念。对那些本身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变量,如果它们的某种线性组合是平稳的,则这种线性组合反映了变量之间长期均衡关系,即协整关系。本文采用多变量的Johansen协整检验, Johansen协整检验是一种基于VAR模型的检验方法,检验结果见表3。由Johansen 协整检验可知,在5%的显著水平下,变量LN job、LN ex、LN im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见表3),表明LN job、LN ex、LN im之间具有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进一步借助Ev iew s6.0,对LN job、LN ex、LN im进行回归后,得到协整方程式如下:

当变量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时,它们之间就一定可以用误差修正模型表示。误差修正项ecm的值即是回归模型的残差序列e。因此由统计软件Eview 6. 0计算的误差修正模型如下:

从协整检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陕西省的城镇居民就业总人数与进、出口总额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就长期来看,陕西省城镇就业人数与进出口额之间存在同向变动关系,即进、出口越多,就业就会越多。然而从协整方程我们可以看出,进、出口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弱的:即出口增加1个百分点,能引起就业增加0.009835个百分点;进口增加1个百分点,引起的就业增加0.156844个百分点。

从误差修正模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短期中对外贸易进口对就业的作用与长期相反,上期进口对本期就业有负向作用,而两者弹性减为0.04146,可以看出影响还是不显著的。进口的增加将导致失业增加,这可能是因为从短期来看,一国进口的增加在短期内还不能形成生产能力,可能会形成替代,从而导致失业增加。对外贸易出口在短期中对城镇人口的就业的作用与长期相同,上期出口对本期就业有正向作用,而两者弹性为0.52520,出口增加将使就业增加。

3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了陕西省对外贸易与城镇居民就业之间内在关系,具体考察进出口分别产生的就业效应。应用陕西省1984年到2011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主要通过ADF检验、PP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等对陕西省进、出口贸易与城镇居民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的出口、进口与城镇居民就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历史数据分析表明:第一,计算期内,陕西省对外贸易出口促进了城镇居民就业人员人数的增加;年出口额增长1个百分点,城镇年就业人数增加0.009835个百分点。第二,计算期内,陕西省对外贸易进口也促进了城镇就业人数的增加:年进口额增长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就业人员人数增长0.156844个百分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进、出口能拉动就业增长,陕西省对外贸易能够产生积极的就业效应,进口在短期中会对就业有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是这种冲击不是很强烈,说明陕西省就业还受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格兰杰因果检验中发现进、出口都是城镇居民就业的格兰杰原因,所以针对任何一个变量的政策或措施的实行,都要考虑对另外两个紧密相关变量的冲击和影响。陕西省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是就业增长的重要保证,而对外贸易的发展又是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进一步对就业增长产生效应。

参考文献:

[1]曾国平, 刘娟, 曹跃群. 我国对外贸易对就业水平影响的VAR动态效应分析—— 基于1980年至2006年相关数据再检验[ J]. 当代财经, 2008, (12).

篇9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外贸转方式调结构为工作重点,以产业区域聚集、产业链延伸拓展为基础,大力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坚持“四抓一突破”的外贸工作方针,优化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提高外贸运行质量与水平,全面提升我市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提高我市经济外向度,推动“幸福新”建设。

(二)发展目标(201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0亿美元以上;出口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基地产品出口额占全部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0%以上;出口品牌建设加快推进,自主品牌数量显著增加,国家级国际知名品牌和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实现突破,省级国际知名品牌达到10个以上;对外贸易促进体系更加完善,外贸发展环境更加优良。

二、实施外贸“四大工程”,促进出口突破发展

(一)抓出口基地建设工程,促进出口产业聚集化、集群化发展。

加快外贸出口基地培育,建设一批优势产品出口基地和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巩固现有出口产业基础,以各类出口基地为核心,依托产业聚集区、开发区等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扶持政策,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向基地集中,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拉长产业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建设完善基地内研发设计、试验检测、展示培训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结合产业上下游情况,为实施外贸产业招商和链条式招商“筑好巢,铺好路”。到“十二五”末,全市建成纺织服装、机床机械、煤化工、农副产品、锂电新能源、新型建材、水处理产品、玩具出口产品基地,基地产品出口额在2011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

(二)抓品牌建设工程,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增强出口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

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到“十二五”末,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具有较高知名度和龙头带动作用的国际知名品牌。

1.加快境外商标注册,做好国际认证工作。推进出口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工作。尚未注册境外商标的出口企业要加快注册步伐,已有注册商标的企业要扩大注册国别、增加注册类别。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组织生产,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引导企业建立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推动更多企业获得国际市场质量许可和认证。建立品牌信息数据库系统,掌握出口企业境内外商标注册情况,提供商标注册、使用、防范等多种信息服务。

2.加快技术创新,培育自主出口品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鼓励企业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强企业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提高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与附加值。优先推荐品牌企业申报各级出口产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和技术研发项目。

3.建立品牌推广体系,扩大品牌产品出口。用足用好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加大对国际知名品牌的宣传投入,鼓励和支持企业利用国内外媒体投放宣传广告,不断扩大名牌产品的知名度。加强品牌展示和推介,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支持重点企业在主要展会上设立品牌展位。引导品牌企业深度开发国际市场,促进品牌产品销售。

(三)抓市场开拓工程,优化出口市场结构。

1.深度开拓出口市场。充分发挥各类出口基地的整体优势和国际知名品牌的带动作用,巩固并深度挖掘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大力开拓东盟、非洲、南美、俄罗斯、印度和中东新兴市场。到“十二五”末,全市贸易额1亿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在2011年基础上增加到5个以上,市场多元化战略进一步深化。

2.搭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有效平台。继续开展“百展市场开拓年”活动,充分发挥各类展览交易平台作用,推动更多企业积极参加各类境内外展会。支持企业通过对外投资、跨国并购等多种途径在境外设立国际贸易网络,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加快推进外贸领域电子商务应用工作,鼓励企业开展网上进出口贸易。

(四)抓大企业培育工程,进一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精心培植大型骨干进出口企业,切实做到“扶优支强”。在资金、服务、贸易便利化等各方面向骨干企业倾斜。力争到“十二五”末在全市培植3至5家年进出口额1亿美元以上的外贸企业,并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形成出口产业集群。拓展外贸领域,千方百计吸引大的国内外大型外贸流通企业、跨国公司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和销售中心来投资,以大外贸企业迅速拉动我市进出口总量的扩大。加大外向型大项目招商力度,积极吸引外向型大型制造业企业落户。

三、鼓励和支持政策

(一)市级外经贸发展资金的使用重点向支持外贸转型升级倾斜,优先扶持出口基地建设、国际市场开拓、国际知名品牌培育、贸易领域的拓展以及外贸人才培训等。

(二)对出口基地和重点企业,优先赋予重要商品进出口配额和经营资质,优先使用国家和省、市对外贸易促进资金,优先安排“广交会”、“华交会”等重点展会展位,优先支持开展网上国际贸易。对机电产品、高新技术、农副产品深加工产品和加工贸易等产品的出口,给予企业出口信用担保、出口退税、出口结汇、口岸通关和信息服务等全方位支持。对流通型外贸企业,进出口数额达到一定规模的,在出口信用担保、流动资金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按新增出口数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

(三)市政府对超额完成年度外贸进出口任务的区(市)和拉动我市进出口总量作用巨大的生产型、流通型企业给予奖励。

上述各类财政扶持和奖励政策具体实施办法另行制定。

四、优化外贸公共服务

(一)加强外贸工作的组织协调。建立由市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研究协调解决涉及全市外贸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对外贸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的动态监测和分析,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对突出问题进行现场办公。建立重点企业联系机制,实行分类指导,搞好跟踪服务。

篇10

(一)确保目标,力争多超。各镇(开发区、街道)要咬定“保5争8”的目标,紧紧围绕确保本地区全年外贸工作目标任务,在立足确保完成外贸增长5%的基础上,力争多超。

(二)明确导向,突出重点。突出外贸进出口增长和外贸企业引进导向,充分发挥政策的杠杆效应,努力提高考核资金使用绩效。

(三)落实配套,大力扶持。落实区级配套,进一步加大对外贸的扶持力度,切实发挥政策效应,形成市、区、镇(开发区、街道)齐抓共促的政策合力。

二、考核内容

(一)规模奖:考核资金用于达到一定进出口规模的重点外贸企业。

(二)增量奖:考核资金用于在一定出口量以上并有明显增长的外贸企业。

(三)引企奖:考核资金用于年内新引进无基数转移至我区并注册在我区,且形成一定进出口规模的引企人员。

(四)考核奖:考核资金用于激励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和增长在5%(含5%)以上的板块。

三、考核奖励办法

(一)企业进出口额满500万美元及以上,每100万美元给予800元人民币奖励。

(二)企业出口100万美元以上,且年增长5%以上,每增长1%奖励500元;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且增长5%以上,每增长1%,奖励1000元;出口2000万美元以上,且增长3%以上,每增长1%,奖励1500元。企业出口增幅超过20%,最高按20%增幅加奖。

(三)对当年新引进企业进出口额达200万美元、500万美元、1000万美元、5000万美元、1亿美元以上,对引企人员一次性分别奖励0.5万、1万、2万、3万、4万人民币。

(四)企业满足上述(一)、(二)条件的可合并计奖。

(五)蠡园经济开发区完成外贸出口年度考核目标,奖励50000元,增幅5%及以上,每增长1%加奖3000元;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山水城、太湖城、太湖街道完成外贸出口年度考核目标,奖励30000元,增幅5%及以上,每增长1%加奖2000元;胡埭镇、河埒街道、荣巷街道、蠡湖街道完成外贸出口年度考核目标,奖励20000元,增幅5%及以上,每增长1%加奖1000元。增幅加奖不封顶。

四、考核程序

(一)考核资金按市、区分担机制落实扶持资金190万元(其中市级95万元,区级配套95万元),专款专用。

(二)对各板块的考核,根据“双过半”完成情况将考核资金预兑付50%,完成目标年底再兑付50%。

篇11

(一)赋予自营进出口权的生产企业(含企业集团,以下简称自营进出口企业),主要应是符合国家规定的国营大中型生产企业。

(二)对产品技术密集、需要在境处进行售后服务的机电产品生产企业和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企业,优先考虑赋予自营进出口权。

(三)对产品技术密集程度较高、市场变化快的非机电产品生产企业,视其生产产品特性及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情况,赋予自营进出口权。

(四)对生产资源性、原料性、大宗初级产品的企业,以及产品受配额限制和市场单一的生产企业,赋予自营进出口权从严掌握,原则上不批准其经营一类商品。

(五)已赋予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集团,其核心企业及紧密层企业不再赋予自营进出口权。已成立全资进出口贸易子公司的国家大型试点企业集团,其核心企业及紧密层企业不再赋予自营进出口权。已参加出口联合体、出口联营公司的企业一般也不再赋予自营进出口权。

(六)对非生产性的国家大型试点企业集团,可视期行业特点,赋予相应的自营进出口权。

二、自营进出口企业应具备的条件

(一)必须是政企分开、自主经营的独立经济实体,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对其紧密层企业、总公司(含联合公司、总厂)对直属企业,应实行“六统一“管理。

(二)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和开展进出口业务所需要的设施和资金,以及其他必备的物质条件。

(三)有健全的内部组织机构和与经营进出口业务相应的外贸、技术等专业人员。

(四)有自产的出口产品和出口市场。

(五)经营进出口业务能自负盈亏。

(六)生产的产品符合出口质量标准。

(七)产品技术密集和机电产品生产企业,连续两年年均出口供货额(含出口,下同)一般应在一百万美元以上。

(八)一般机电产品生产企业,连续两年年均出口供货额一般应在二百万美元以上。

(九)非机电产品生产企业,连续两年年均出口供货额一般应在四百万美元以上。

(十)对非生产性的国家大型试点企业集团,参照上述条件执行。

三、生产企业申请进出口经营权需要申报的材料

(一)企业经营进出口业务的可行性报告(主要应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产品出口情况、国际市场预测、自营外贸所具备的条件、自营效益分析、今后发展设想等)。

(二)企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三)企业前三年出口供货实绩(非生产性国家大型试点企业集团应提供前三年委托进出口实绩或其业务收汇情况)。

(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五)企业实有资金状况(银行或当地会计律师事务所出具的证明)。

(六)企业进出口业务章程(包括明确的经营范围)。

(七)企业经营的进出口商品目录。

四、赋予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权的审批程序

(一)地方所属企业,由企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向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经贸委(厅、局)和经委(计经委、生产委)提出申请,经其共同审查取得一致意见后联合报经贸部国务院生产办。

(二)国务院各部门所属企业,由其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经贸部、国务院生产办。

(三)实行国家计划单列的大型试点企业集团直接向经贸部、国务院生产办申请。

(四)国务院生产办在征求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其中属机电产品生产企业征求国务院机电产品出口办公室)的意见后,对各地区、各部门申报的企业进行审查,将符合条件企业和审查意见送经贸部。经贸部根据国务院生产办的审查意见,进行审核批复。

五、自营进出口企业的权利

(一)有权以本企业的名称直接对外从事进出口业务活动;国家大型试点企业集团可以集团核心企业名称或其一家全资子公司名称对外从事进出口业务活动。

(二)有批准的进出口业务范围内,有权出口本企业自产产品,进口本企业生产所需的技术、设备、零部件和原辅材料。

(三)有权申请加入与其进出口业务有关的商会,参加国家、地方经贸部门组织的与企业经营范围有关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并得到国家对外贸易方针、政策的指导。

(四)有权享受国家在进出品贸易方面所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

六、自营进出口企业的义务

(一)必须遵守国家对外贸易方针政策和各项法令法规,按批准的进出口业务范围从事经营活动。

(二)在进出口业务上必须接受国家或地方经贸部门的行业管理、监督和检查。

(三)必须承担国家或地方下达的出口创汇任务,并保持适当的出口增长速度。

七、对自营进出口企业的奖罚

篇12

中图分类号:F7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5-0073-03

一、河北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一) 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河北省进出口规模总体上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近几年,对外贸易得到迅速发展。2004年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百亿美元,此后河北外贸开始驶上快车道。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贸有所下降,2010年河北外贸止跌回升,全年完成进出口4193亿美元,增长415%,创历史新高。其中进出口分别增长389%和439%, 进口、出口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同期7个和13个百分点,在全国十强中居首位。

(二)出口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

目前,河北省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持续上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特别是近几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速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出口市场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传统市场份额扩大,新兴市场的潜力挖掘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

河北省的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且一般贸易总额和所占比重均呈不断上升趋势, 2010年一般贸易额3519亿美元,所占比重为839%,高出全国水平30多个百分点。相对于全国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各半壁江山的情况,河北加工贸易发展相对落后。2010年加工贸易额588亿美元,所占比重仅为140%,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进出口主体以非国有企业为主

近年来,非国有企业逐渐成为河北省外贸的主力,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规模连续位居各类企业的首位,2009年私营企业以891亿美元进出口规模替代国有企业位居第二。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75亿美元和126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417%和324%,成为拉动河北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需要说明的是,这一现象与国有企业个数少有一定关系,事实上,国有企业平均进出口规模远远高于外商企业及私营企业。

二、河北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出口产品缺乏核心技术,处于产业链低端

一国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在国际分工和世界产业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并决定外贸的效益。[1]尽管河北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较快,但外商投资企业所占份额十分突出,在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如2009年,河北省外商投资企业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占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总出口的5835%和8342%。这表明外商投资企业对工业制成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具有绝对的控制权。这些产品大部分都是由外资的进入而带动了贸易额的大幅上升,自主品牌产品较少,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很多都由外商掌握。因此,河北在国际分工中真正具有竞争优势的环节仍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阶段,位于产业链低端,影响了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二)低价竞争、效益增长慢

目前,河北省的外贸发展依然主要依靠数量增长和价格优势。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不高,常常以低价策略快速抢占市场, 靠低价取胜。[1]这种单纯依靠低成本、低利润的价格竞争,虽然在短期内可以促进外贸数量的高速增长, 但从长远看不利于外贸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导致企业贸易利润低下,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并形成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的路径依赖,导致出口速度与效益不协调,甚至出现收入贸易条件改善、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现象;二是低价竞争很容易招致国外反倾销等多种贸易摩擦,不利于外贸发展的国际环境;三是以低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的出口模式,往往扭曲了出口产品的价格,使得资源、能源被大量消耗。如果这种以出口数量为主的粗放增长模式继续下去,出口增长越多,资源消耗就越多,环境压力就越大。对外贸易发展速度与效益增长不协调,出口商品质量不高已成为制约河北外贸发展的主要桎梏。[2]

(三) 各地市外贸发展不平衡,贸易规模相差悬殊

河北省贸易发展不平衡,各地市进出口总额的差距非常大。石家庄、唐山、秦皇岛、保定和廊坊是支撑河北省经济快速发展的隆起带,也是对外贸易的主力军,这五个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总值约占总进出口的四分之三;邯郸、邢台、沧州和衡水作为经济重点发展的新的增长极,进出口贸易总值约占总进出口的四分之一;张家口、承德进出口规模偏小。

(四)贸易结构失衡,服务贸易发展慢

河北省贸易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出口商品结构依然不够合理。尽管近年来河北省出口商品结构出现了升级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但出口商品附加值低、高新技术产品比重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比重低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3]即使是比重最高的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也仅仅为16%。其次,进出口贸易不平衡。尽管近年来河北省进口持续增长,但每年进口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都小于50%。最后,服务贸易发展相对缓慢。相对于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河北省服务贸易发展仍相对滞后,总体规模偏小,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非协调发展,不利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