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9 09:33: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义务教育的生物新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只有在生物教学中更好地进行人格教育,才能在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新课程改革的方针指导下更好地进行人格教育。
一、探究创新,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生物学的基本观点
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方面,我们应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生物学的基本观点。
科学态度在生物学科中主要是指有对自然、生命等的好奇心、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造力、诚实与合作的意识,这些都可以通过观察、制作、探究等活动使学生获得。在生物课程内容中,涉及到的生物学观点主要有: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统一性的观点及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等观点。支持这些观点的生物学事实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使学生接受科学知识的同时接受生物学观点,并在此基础上使他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对于生物学的大部分具体事实,学生在结束学业后也许会忘掉,但科学态度和生物学基本观点一旦形成,则会保留很长时间,将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因此,教师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二、关注国情,重视爱国主义教育
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中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只是呈现的方式和手段有所不同。结合生物学课程内容的特点,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生物自然资源状况的教育和我国生物技术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的教育两个方面。我国的爱国教育一改过去侧重“地大物博”的优越感教育,变为现在侧重“黄河——母亲河断流”的危机感教育,这是明智的。事实如此,“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不多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沙土飞掠、生物种类的灭绝、人口剧增和老龄化等严酷的现实。这样的例子很多,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不需要“以祖国为骄傲”的爱国教育,我国物种丰富、地域广阔、生态系统多样、历史悠久,在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生物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是丰富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介绍祖国丰富的生物资源,如我国动植物种类繁多,并且有着许多特有物种等,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介绍我国在生物学、农业及医学等方面的伟大成就,如介绍《本草纲目》、杂交水稻培育等,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三、珍爱生命,进行卫生保健教育
生物学新课程目标及《基础教育课程纲要》中都对卫生保健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培养“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青少年时期,正处在全面的成长和发育的重要阶段,因此,卫生保健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是要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要教育学生用科学的观点来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保证身体健康,促进身体正常发育,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另外还要教育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维护公共卫生,以增强全民族的健康水平。 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中各单元都有相应的卫生保健的内容:如体育锻炼对身体发育的影响、应注意的卫生保健知识、疾病的防治知识等等。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卫生教育和性道德、性法制教育,也是中学生物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卫生保健教育的重要内容。实施青春期卫生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注意做到适时、适度和适效,采用多种形式多渠道,并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要针对初中学生特殊的年龄阶段的心理和生理发育的特点,给予及时、正确的指引。这对于正确处理男、女生之间的关系,克服不必要的困惑,促进正确的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呵护生态,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我国基础教育培养总目标中明确的要求,生物课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发挥着核心的作用,因此,我国新的生物学课程中更加注重了环境保护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教育。从初中生物课的结构看,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十大主题,也突出了这一教育的地位。在多数主题中,都渗透了热爱自然、珍爱生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教材中安排的活动,也是体现这一主题实现的,如“环境现状调查”、“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等。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而要实现这一点,需要全体公民的理解和自觉行动。而生态学是中学生物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在初中新版教材中渗透了生态教育,其目的是使学生树立一种崭新的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以便更好地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自觉地关注人类社会的未来。
五、实行美育,陶冶学生情操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抓住青少年爱美并对美追求的心理倾向,努力挖掘生物教材中美育因素,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审美教育,使学生在对生物界美的感受中发展智能和陶冶情操。
自然是神气的,是美丽的,她的美表现在生命滋养中的勃勃生机,表现在默默自立中的古朴与自在,表现在营运自我中的从容与大气。毫无疑义,自然界是美育的自然课堂,除了可观察蝴蝶的活动、聆听鸟的声音、观看“动物世界”的多姿多彩直接的感官感受外,更多的是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操。
总之,我们在生物教学中要尽可能进行人格教育,使学生能够欣赏生物之美,感悟生活之道,从而明白我们学习生物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了解生命的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规律,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掌握生物学知识的同时是否有所感悟,有所明白,并用明白所得改善我们的生活,珍爱我们的生命,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D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12)03011006
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作为两种不同的文明形态,在发展观、自然观、价值观、技术观和消费观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发展观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不同的文明形态有着不同的发展观,而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一)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观单纯追求经济的┰龀お
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观将社会的发展等同于经济的增长,并最终归结为GDP 的增长,并以此作为发展的最高目标、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高低快慢的重要乃至唯一尺度。至于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压根就不在考虑之列。这是一种生态缺位的经济发展观。在这种发展观指导下,为了实现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对地球资源进行掠夺性地开采利用,无所顾忌地排放,丝毫不顾及环境资源的承受能力,结果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也使人类陷入生存和发展危机之中。许多地方出现了这样的怪圈:生活水平提高了,身体素质下降了;经济指标上升了, 环境污染严重了;经济建设发展了, 生态资源破坏了,最终导致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对此,美国在1991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指出:“我们不能无视在错误指导下的经济增长,这会使我们的自然环境付出代价。一个健全的经济和一个健全的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生态文明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构郦
科学发展观不再以经济增长作为唯一的目标,而把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主张“发展经济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纳入目标体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共赢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将过去那种征服自然、统治自然的观念和行为,转化为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这是在对经济发展观理性反思的基础上,对社会发展方式的重新调整,对社会发展理念的重新规范。人类只有自觉地担负起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寻求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之路,才能使人类摆脱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发展危机和生存危机,才能改变有物质而无幸福的生活,实现真正的发展和真正的幸福。
二、有机论自然观与机械论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待自然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核心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一)工业文明奉行机械论自然观
机械论自然观秉承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认为有理性的人是超然独立于自然界之外的唯一主体,而其他非理性的自然万物都只不过是由人类操纵和主宰的对象,供人使用的工具。“机械论自然观及其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了一个对立而不是和谐的基础上,从而奠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统治自然的认识基础。”[1]受机械论自然观的支配,工业文明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堂而皇之地对地球进行掠夺式地开发,榨取式地利用,肆意地污染,无所顾忌地排放,处处以主宰者、统治者的身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为所欲为,不可避免地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步步逼到了对立的极限。
(二) 生态文明秉持有机论自然观
有机论自然观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认为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物种,既不可能超脱于自然界之外,更不可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而是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人类是自然之网上的一个纽结,同其他自然万物处于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之中,时时刻刻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与交换。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人(和动物一样)依赖无机自然界来生活,而人较之于动物越是万能,那么,人赖以生活的那个无机自然界的范围也就越广阔。”[2]自然界不仅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也是人的“精神的无机自然界”。自然界的美、神、奇不仅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美的意境,让人悦耳、悦目、悦心、励志,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而且是激励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动力之源,是启迪技术创新永不枯竭的源泉。不管将来科学技术如何发达,人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人与自然不仅具有同根同源的共生性,更具有利益上的相关性,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如果自然界被摧毁,生态环境被破坏,动植物物种日渐消失,自然之死带来的必将是人类之亡。
三、肯定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与否定自然界的内在价值
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就是非工具性价值,就是不是作为对人和其他生命的有用性或作为他物的手段或工具而存在的价值。存在就是为了“它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了生存这一目的,它要求在生态反馈系统中,维持或趋向于一种特定的稳定状态,以保持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适应、和谐与协调的价值”[3]。人对自然价值的看法不同,决定了自然在人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与之相应的对待自然的手段和方法不同。
(一)工业文明否定自然界的内在价值
工业文明价值观从“经济的视角”来看待自然的价值,认为“自然界的价值就在于它们的存在是否对人类有利,能否为人类所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因而只具有效用价值、工具价值而不具有内在价值”[4]。在他们看来,自然界只不过是为人类免费提供所需的资源库和垃圾处理场,一种为我所有、为我所用之物,至于自然万物本身的存在及其运行规律是不需要考虑的。这就为人类无节制地开采和滥用自然资源的行为提供了“价值合理性”支撑。于是,人类就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对自然界进行榨取式地开发利用,无所顾忌地排放废弃物,而不管自然界能否承受得起。正如罗尔斯顿所说:“我们现代人在开发利用自然方面变得越来越有能耐,但对大自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却越来越麻木无知……在一个价值仅仅显现为人的需要的世界中,人们很难发现这个世界本身的意义;当我们完全以一种彻头彻尾的工具主义态度看待人工产品或自然资源时,我们也很难把意义赋予世界。”[5]这样一来,人类利用自然变成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变成了破坏自然,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二)生态文明肯定自然界的内在价值
生态文明不仅承认自然界的工具价值,更重视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在生态文明价值观看来,“自然界不可能以人为目的、为人而存在。它本身就是目的,存在就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4]。事实上,不仅非人的物种具有内在价值,就是河流、山川、土壤、岩石等非生命自然物也具有内在价值。这不仅因为它们自主自在地生存,而且“这种自主的存在和自主生存是合理的, 是以它自身为尺度进行评价的”[6],具有以自身为主体的价值。所以,自然界也是目的和手段、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统一。诚如罗尔斯顿所言:“生态系统是一个网状组织。其中,内在价值之结与工具价值之网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7]而且由于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存在,因此,自然的价值并不是人类所赋予的,而是它本身所固有的。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就要维护自然的生存和发展权利,自觉调整人类改造自然的方式,变征服自然为尊重自然,掠夺自然为保护自然,主宰自然为敬畏自然,在自然生态阈限内去获取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努力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运行。
四、协调型技术观与征服型技术观
技术观是对技术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包括对技术本质、特征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等。技术观受发展观、自然观和价值观的支配,有什么样的发展观、自然观和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技术观,从而就会有什么样的对自然的作用方式,也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环境影响。
(一)工业文明的征服型技术观
在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观看来,技术纯属经济领域的活动,活动的唯一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谋取经济利益,追求产值利润的最大化,至于对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压根就不需要考虑。这是形成征服型技术观的政治基础;而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立起来的工业文明自然观和否定自然界内在价值、认为自然界是为人而存在的工业文明价值观则是形成征服型技术观的认识基础。正是这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催生了征服型技术观。
征服型技术观认为技术是人类用来操纵、征服和统治自然的工具。认为只要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人类就可以在自然界面前为所欲为,肆无忌惮地去征服、主宰、奴役自然,疯狂地掠夺资源能源,肆意地干预自然进程,挑战自然规律。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技术是“一种解蔽方式”,这种解蔽方式的根本特征是“强求”、“促逼”和“限定”。“限定”自然界按照人的要求改变自身的形态和进程,“促逼”自然界中原不可能发生的状况通过技术手段展现出来,“强求”自然界无条件地满足人类各种正当和不正当的需求,根本不考虑自然界的承受能力,结果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失衡和环境危机。生态危机的产生与征服型技术的滥用直接相关。人类文明的转型需要一种新的技术观作支撑,这就是生态文明的协调型技术观。
(二)生态文明的协调型技术观
由于科学发展观把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作为发展经济的前提,有机论自然观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价值观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主张维护自然的生存权利,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就决定了生态文明的技术观是协调型技术观。协调型技术观强调尊重自然的生态规律,反对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强行干预自然进程,随意扰乱自然节律,摆布自然状态;主张放下高举的征服自然之剑,学会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同时,注意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为了维护自然环境的安全,协调型技术观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源头治理,在技术原理的构思、技术方案的设计阶段就坚持节能、降耗、减污的指导思想,进行绿色设计,实施绿色制造,进行清洁生产,使产品的孕育过程就是绿色的、环保的。协调型技术观还把生态无废物原则引入技术系统,注重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使原材料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力争做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协调型技术观一改过去仅以经济效益作为评价技术的标准,而将生态指标纳入评价体系,对技术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生态关照,把技术对经济的促进控制在自然资源能源、生态系统可承载能力的基础之上,力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实现技术活动的生态化。
五、生态消费观与消费主义消费观
消费观是指消费者对消费内容、消费目标、消费方式和消费模式的总的观点和看法。不同的消费观决定了人们采取不同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从而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合理正当的生态消费是刺激经济健康、持续增长的动力,而不合理的消费在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把人类置于生存危机之中。
(一)工业文明的消费主义消费观
消费主义消费观把消费看作是刺激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手段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标志。在这种消费观主导下,消费发生了异化:一是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不断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虚假需求和永无止境的消费欲望。无限的欲求导致了挥霍无度的浪费,加速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二是人们消费的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价值和时尚价值。许多物品在它们的使用价值还没有被完全消耗之前就被抛弃了,原因是它过时了,或不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了。消费什么和怎样消费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为了炫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有些人不顾社会经济条件,当然更不会顾及地球资源能源的承受能力,为所欲为地消费。美国占世界总人口不足5% ,但却消费了世界不可再生资源的33%。[8]一个美国人消耗的资源是一个非洲人的100倍。[9]这种消费所形成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活方式,加速了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对自然环境造成灾难性的破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从表面来看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错位,其深层问题则是人性的危机。它是欲望获得了独立资格且成为人的标志,而人则沦为欲望的奴隶受欲望的驱使。”[10]
(二)生态文明的生态消费观
生态文明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提倡生态消费观。首先,生态消费是适度消费。适度消费是满足人基本生存需求的消费,是人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消费。它消费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满足的是人的实际生活需要,追求的是健康而富足的生活。适度消费是在自然资源、能源可承受基础上的消费。地球资源、能源是有限的,很多是不可再生的,不是属于少数有钱人的,而是属于全社会所有人的;不是仅仅属于这一代人的,而是属于子孙万代的。所以,任何人只有合理使用的权利,却没有挥霍浪费的权利。适度消费是与国情国力相适应、与一定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其次,生态消费是有利于环保和健康的绿色消费。绿色消费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注重环保、节约资源。消费时选择使用那些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既不污染环境、自身也不被污染,既有利于环保、又有利于健康的绿色产品;消费过程中不仅把产品的使用价值用干榨净,还要使其在其他环节上进行循环再利用,尽可能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排放。再次,生态消费是注重大自然精神价值的消费。与单纯追求物质欲望满足的消费主义不同,生态消费更加注重大自然对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倡导人类摒弃贪欲之心,放下征服之剑,亲近自然,驻足欣赏大自然的绰约风姿;尊重自然,细心聆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融入自然,用心领悟大自然的神奇意境……人类只有从单一的、狂热的物质消费中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和道德人格的提升,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六、结语
尽管作为两种不同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在诸多方面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每一种新的文明形态都是对前一种文明形态的“扬弃”[11],因而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人们回到烈火洪荒的原始文明阶段,而是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共赢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协调发展。这就离不开工业文明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生产资料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唯其如此,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锐锋,刘带. 生态技术缺位的原因分析[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4):25―30.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9.
[3]余谋昌.生态哲学 [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79.
[4]李锐锋,罗天强.论和谐社会的生态支撑[J].与现实, 2007(3):186―188.
[5]张德昭,徐小钦.重建人和自然界的价值论地位[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3):14―18.
[6]余谋昌.生态系统整体性与河流伦理[N].黄河报,2004―09―29(05).
[7]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54.
[8]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M].林官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78.
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承认自然界的先天存在性,承认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是一切唯物主义的最本质的特征。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是这样一种自然观,即:认为自然界先于人,先于人类社会,而且还明确地把人类社会看做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在《德意志形态》一书中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就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体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8]
其次,自然界伴随着社会的存在及其不断发展而进行变更。仅仅承认自然界的先天存在性并不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突出特点。其突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在承认自然界的先天存在的同时又看到了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界的影响。人类的活动,改变了自然界的面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的自然越来越带有“人化自然”的特征。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立足于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社会史和自然史的相互制约中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其理论来源来自于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自然主义、人本主义理论 等优秀思想。在他们的思想转变过程中,费尔巴哈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是黑格尔和观点之间的中间环节。
首先,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扬弃。费尔巴哈的思想是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他的哲学将人和自然作为哲学“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并把它们作为解开哲学的秘密所在。它反对黑格尔等把人看做是上帝的创造物和精神的异化,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并论述了人和动物的区别性,人不是个体的,不是孤立的,而是“类的存在物”。费尔巴哈的关于自然界的基础作用,它的客观性、人与自然界、精神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的类存在性都给马克思和恩格斯后来关注的生态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启发性。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由于脱离了社会实践,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局限性非常明显,他们只推崇作为自然的自然,但不懂作为历史的自然,即处于一定历史进程和文化环境中打上人的烙印的自然。马克思把自然作为人的劳动对象纳入人的活动范围来考察,将实践引入认识论,在实践的基础上把握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主体和客体达到统一。
最后,对费尔巴哈的改造。费尔巴哈体系中具有两大缺陷:其一、他抛弃了黑格尔辨证法这一具有“合理内核”的东西;其二是他割断了思维和存在、哲学和现实世界的多种多样的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借助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来克服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同时又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因素来加深和发展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历史领域,创立了唯物史观。[1]
三、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前提:
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3]同时,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又离不开自然界。马克思指出:“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们事先必须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那些东西是人的生活与活动的一部分,人的肉体只有依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在这里,马克思认为,人类作为自然界的存在物,必须通过劳动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用来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繁衍的需要。
(二)坚持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马克思说:“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6]马克思认为,人是“能动的存在物”,具有能动性。同时,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作为自然界的存在物,它不可能完全摆脱外部自然和自身自然的制约性,具有受动性。因此,人在自然界里从必然走向自由,并不单纯取决于人的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同时也取决于对人的受动性的认识程度和控制能力。马克思主张通过依靠积极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2]但如果过分强调人的能动性而忽视人的受动性,就必然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破坏自然界的生态环境,从而导致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惩罚。这就告诫我们,在改造自然和进行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同时,要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积极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要顾此失彼。
生态女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西方文化中在贬低自然和贬低女性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象征性的和政治的关系”。生态女权主义者S.格里芬等人强调女性身体功能和自然接近,认为女性比男性较容易接近自然,女性是大自然的最佳代言人。美国学者伊内斯特拉·金把生态女权主义定义为一场女性认同运动,她声称:“我们为了忠于未来的世界,忠于生命和忠于这个地球而向父权挑战。我们通过自己的性别特征和我们作为女性的经历对此有着深刻和独特的见解。”
生态女权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生态女权主义的首要内容是女性与自然的认同,是价值观念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社会运动。生态女权主义不仅涉及意识形态,也是一场为实现社会变革而兴起的实践活动,是女性为维护自己、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社区,反对由于父权社会、跨国公司和全球资本化主义而引起的恶性发展和环境恶化所进行的不懈斗争,是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统一。
第二,生态女权主义的重要论点还包括对西方现代科学的批判,多样化和统一性,对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沉重代价持强烈的批判态度等。西方现代科学、生活多样化、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等在生态女权主义者看来,均是在父权社会观念主导下,人类社会为了满足物质丰盈或者追求国际地位所做的掠夺自然、破坏生态平衡的活动,这种掠夺和破坏的意识同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压迫意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第三,寻求建立联系的原则是生态女权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生态女权主义寻求建立一个平等、和谐、友好共处的关系,这种关系涵盖了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二、生态女权主义与文学评论
近年来,随着生态问题研究的不断推广和深入,其思想已经深入历史、政治、哲学、文化等各个领域,生态女权主义也随之而起,生态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生态女权主义批评理论解读含有生态和女性内涵的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是文学研究的一个新动向。
在生态女权主义者看来,“女性原则”和“生态原则”成为衡量文学价值的新标准,凡是体现了对整体、相互关系和稳定的世界的追求,洋溢着关怀、同情和“慈育意识”的文学作品会受到极力颂扬,相反,弥散着男性支配、控制欲望的作品,充盈扩张、功利性的破坏性话语,则被毫不容情地被批判。
生态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包括以下内涵:(1)对文学文本中将女性作自然或者将自然做女性描述的梳理和分析;(2)女性作家生态写作的理论概括,及其与男性自然写作的比较;(3)女性文学作家在其文学作品或者文艺理论中表露的自然观的整理与归纳,批判男性偏颇的自然观;(4)结合相关时代背景,分析解读文学文本中生态女权主义的回归与叛离,由此文学经典不可避免地被重新阐释并赋以意义和价值。
有不少评论者运用生态女权主义的视角和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如有研究者对威拉·凯瑟的小说《啊,拓荒者!》进行了生态女权主义解读,并认为“生态女权主义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女性、自然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不再是贬低性的概念时代而是理想生存模式的力量之源”。还有不少学位论文也以生态女权主义为研究视角,对相关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解读。这些从生态女权主义解读文学作品涌现出的优秀评论文章从不同的侧面分析了生态女权主义在刻画女性的文学作品中体现的女性与生态之间深刻的渊源,使女性主义与生态整体有了共识———构建人类社会与自然万物融洽共处的和谐画面。
三、从生态女权主义角度解读《我的安东尼亚》
生态女权主义着眼于未来社会的建设,旨在建立一种人类与自然和睦共处、相互作用的生存模式。生态女权主义者呼吁建立一种不是基于统治原则而是基于互惠互利原则的生态道德伦理观,因此也赋予了文学评论新的视角和研究价值。
美国现代女作家威拉·凯瑟(WillaCather)(1873—1947)是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我的安东尼亚》是其作品中最有力、最成功的一部,力在表现“拓荒时代”的典型人物,思想境界高尚纯朴,艺术风格舒畅清雅。该作品以美国西部大草原为背景,讲述了一位波希米亚姑娘安东尼亚在困境中的成长历程,塑造了这位女拓荒者的生动形象,体现了美国早期开拓者的力量和激情,她为寻求自我建构和实践身份认同而不屈不挠地抗争,为超越自身情感实现自我价值而苦苦挣扎,为摆脱性别所带来的不公正命运而不懈努力。
从生态女权主义视角解读威拉·凯瑟的作品《我的安东尼亚》,可以使我们跳出常规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和男性中心论,探索自然与女性之间密切的精神内涵,看到世界的真谛和价值在于人类和自然、男性和女性的相互尊重与友爱相处,从而加深对文本的核心内涵的理解。女主人公对草原的认同,对土地的依恋,和自然环境的结合,与父权制主导下的殖民者用刀征服土地的做法皆然不同。基于这种差异,生态女权主义者认为,“如果人类决心变革他们的性别关系,摧毁父权制,就能随之改变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种观点暗含了女性和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质的关联,她们都是父权制思想主导下受压迫和被征服的对象,只有意识到这种关联,意识到父权制在整个统治体制中的独霸地位,才能将爱惜自然与珍爱女性联系起来,也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我的安东尼亚》这部作品体现了生态女权主义的观点,因为作品给我们展示出了内布拉斯加这片土地上繁衍的万物都相得益彰:安东尼亚通过自己的成长和经历赢得了“一种无法用世俗的价值观来测度,无法用财富、名誉或者肉体上的吸引力之类的标准来衡量的成功”。这部小说在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气氛中结束,达到了自然界万物相宜的理想境界。
首先,《我的安东尼亚》中的人物描写蕴含了生态女权主义观点。在吉姆看来,安东尼亚可以是他的妻子、情人、姐姐甚至母亲,“只要是女人可以成为的身份均可”,可见他们的关系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男女关系,更找不到大男子主义的踪迹,而是男性与女性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依靠,以平等的身份构成人类社会的两大重要群体。安东尼亚等草原上长大的姑娘到城里去做帮工,雇主,特别是女主人,欣赏她们干活的本领,将她们也当做是家庭中的成员,这里也看不到传统意义上的主仆尊卑,而是赞扬人作为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文中吉姆·伯登家是美国本地居民,而安东尼亚·雪摩尔达家却是从波希米亚迁至美国,文化、地位及家庭背景均存在巨大悬殊,但是伯登家却没有因为这些悬殊而鄙视或者欺诈雪摩尔达家,相反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展现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和谐相处的优美画面。
其次,文本中不乏对人类(特别的妇女)与动物的描写———动物和人类同样具有生存权是生态女权主义的另一重要观点。吉姆的奶奶,这个常年在农田忙碌的妇女,总有各种小动物如土拨鼠、獾和菜花蛇等与她为伴,“我喜欢那些土拨鼠跳出洞来看活”,这使她不觉得孤单和疲倦。安东尼亚将受伤了的小昆虫放进自己的头发里———“为它搭了一个温暖安全的窝”,即便是吉姆想帮她把昆虫放进衣服口袋也不能使她放心;“自从我当上了母亲,我就不再杀任何动物了”,中年的安东尼亚更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般爱护着动物。在这部作品中,动物不仅与人类同样具有灵性,并且关系十分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