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9 09:33: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乡村小学体育课的现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键词 农村学校 体育 调查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中国总人口的大部分,农村教育便成为中国教育的重中之重。办好农村教育能够极好地提高中国人口的普遍素质,这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以及文明素质。体育课作为锻炼人体机能和提高人的生存能力基础性课程,在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反而倍受冷落,农村体育一直发展严重滞后。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宜宾市(落润乡、解放乡、高坎乡、莲花乡)4个乡镇,每个乡镇各选取一个中心学校作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①调查问卷法;②文献资料法;③访问调查法;④资料统计法。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农村体育师资队伍现状。①农村体育教师数量现状。目前调查的四所学校体育教师共50人。其中专职教师32人;兼职教师12人,代课教师6人。以《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为标准,宜宾市乡村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数量还没有达到要求。②农村体育教师的学历现状。目前调查的四所乡村学校,体育教育本科4人,占总体的8%;体育教育专科40人,占总体的80%;非体育专业6人,占总体的12%。这其中再细分为中学体育教师体育教育本科4人,专科16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体育教育专科20人,非体育专业6人。乡村学校无论是中学阶段还是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师的学历状况都没有满足国家的相关规定。③在调查中发现,体育女教师非常的稀少,性别比例严重失调。此外,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呈正态分布,有利于教学开展。
(二)宜宾市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的现状。根据调查的四所学校得知,有一块标准田径场的仅一所中学,占调查对象总体的25%。另一所中学的田径场只有200米,两所小学都没有田径场。同时四所学校都没有排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只有六块及其以下的篮球场地。这说明,体育场地设施是非常的缺乏的。
(三)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①实际调查对象的实际上课表中,每周课时是满足国家规定的。但是在走访学生,以及对每个学校选取的一个班进行的跟踪调查得到的情况来看,中学每周课表安排两个课时体育课。学生表示体育课最好的情况是隔一周上一节;如果遇到考试之前准备或者考试后总结这种情况,可能连续几周都没有体育课。②100%的学校都采用统编教材,但上课都没使用教材教学。教师没有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学年结束也没有具体的体育考核。③教案是教师上课的提前安排。但是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编写教案的现状四非常差,课前都没有编写教案,上课没有目的,教学没有任务。这也是制约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一大障碍。④农村学校体育课成绩的评定。根据调查,体育教师由于上课没有教案,没有教学计划,最后的体育课成绩考核也只是随意而为之。
(四)宜宾市农村中小学课余体育现状 。①体育课后作业现状。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学生都没有体育的课余作业。②课外体育活动安排。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5%的学校会两年举行一次田径运动会,其他学校都没有安排体育比赛。20%的学生会坚持每天一个小时的正常体育锻炼。③光体育中,两操的组织情况。在调查的对象中,20%的学校都有两操的安排,60%的学校只能满足课间操,20%的学校两操都没有安排。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①宜宾市的体育教师还不能够满足正常的体育课程开展,教师缺编情况严重,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学校中,这个现象更为严重。②现阶段宜宾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以专科水平为主,绝大部分专职教师学历能够达到国家的规定,对学校体育的教学质量有极大的推动效果。③宜宾市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年龄结构总的来说比较合理,以年轻教师为主,呈年轻化状态,但是女体育教师的占比非常的低。但是占大部分的年轻教师教学实践短,经验非常缺乏,调研能力弱。④宜宾市大多数的农村学校体育课的开展情况比较好,开课率都非常的高;但是实际的上课率却非常的低,上课质量也不够,教案编写情况非常的差。⑤体育课后作业安排完全没有,这严重影响体育重要性在学生头脑中的存在。课外锻炼一小时的规定,也是完全没有执行。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也是非常缺乏。学校的特色体育代表队多是临时组织,赛后就解散的情况。⑥宜宾市农村学校的体育器材、体育场地非常的陈旧而且异常的缺乏,无法保证学校正常的体育活动开展。
(二)建议。①在普通的日常教育中,应当普及每日一小时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打破传统的旧观念,把学校体育成绩考核算入期末成绩和升学入学总成绩中,由此提高体育在观念中的重要性。②政府应当加强对学校体育专项资金的支持,把教育的天平向农村倾斜,缩小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锻炼,保持身体健康发展。③根据学生的喜好,开设体育选修课程算作学生的平时考核当中,提高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④学校政府应当主动和支持体育比赛的开展,调动起学生的体育参与积极性。
农村小学教育场地狭小,教学资源匮乏。上室外课,跑个步在巴掌大的一片空地上绕,跑上十几圈才能跑完一圈标准跑道的路程,老师上得无可奈何,学生绕得晕头转向。要上好体育室外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势必要求体育教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挖掘学校周围的各种资源环境为体育课服务。
比如,农村小学操场狭小,没有跑道。可是乡村公路车辆稀少,就是天然跑道。上室外课的时候,体育老师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的前提下,把学生拉上公路,绕上几圈,既可以享受美丽的乡村风光,又能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在自己曾经任教的山区小学,县运动会时,学校报了各种径赛的项目。可是没有场地训练,怎么办?我就是带着学生在乡村公路上训练,最后跑出了全县小学组的第一名。
合理利用、规划学校以及周边的各种教育资源,是当前状况下,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途径。为了最大限度的挖掘场地器械的使用空间和时间,学校与体育教师应该制订好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分配时间表,把各班使用场地和器械的时间错开,并要求学生按指定区域和时间进行体育活动,从而使农村小学现有的教学资源得到最大限度最合理的使用。
二、有效利用校本资源、合理设计游戏教学,上好每一节室内课
受场地和器材的限制,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可以适当增加室内课的比例。充分利用学校室内的教学资源,合理设计教学目标环节,通过游戏教学,提高兴趣,活跃气氛,在室内课上增加学生的体育知识及提高体育素养。比如,利用室内的场地和课桌椅,教师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的前提下,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基本的身体素质练习。如通过“凳面支撑”、“双人压肩”等简单、有效、易操作的运动,发展学生的力量和柔韧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农村小学也都基本配备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室内体育课时,体育教师就可以借助这些现代教学技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教师就可以把现实中很难示范清楚的教学动作,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表现出来,或把空中动作停下来示范给学生看,让学生直观、生动、易接受的看清楚每个技术细节,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快速掌握学习内容;或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将经典的体育比赛及精彩片段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与活力,激发学习兴趣,更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去。
三、更新理念,创新思维,结合乡土文化展开体育教学
受场地和器材的制约,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就应该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思维,结合乡村的生活生产的乡土文化,通过体育游戏展开体育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农村的生活生产实践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喜闻乐见,体育课时,将农村中的一些文化活动经过改造引进课堂,不但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具有很大的作用。
一、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
近年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途径之一的学校体育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地区差异,这种发展又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在广大农村,特别是某些偏远地区,体育教育面貌与现代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少专业体育教师。教师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体育教师经过专业的学习、培训,掌握较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一般来说在上课时就能够得心应手。而目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大多都是兼职教师,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难免在上课时力不从心,甚至就连最基本的队形、步法、简单的技能技巧都无法传授、训练。可想而知,要上好体育课,从何谈起?于是,体育课上让学生打打篮球、捉捉迷藏、自由活动等就是很自然的了。
(二)教育教学考评的缺失。一般来说,有怎么样的教育教学考评,就有怎么样的教育教学过程。而目前阶段性的小考只重视文化课的考查,以往中考中的体育课成绩也只是“蜻蜓点水”,所占比重甚微。高考除了体育专业外,其他专业更把体育专业视为乌有。就是在平时,尤其是在小考、中考前的几周,为了提高所考查科目的成绩,学校课程安排中仅有的一两节体育课更要大开“绿灯”,为其他科目的教学让路。
(三)安全教育的限制。体育课是所有教学任务中危险性较大的,最容易出现意外事故的课堂。无论体育教师把保护措施做得多么到位,防范措施多么严密,都不敢保证不出意外事故,所以,在体育课堂上,一些活动的开展,体育教师不得不三思而后行。这就导致课堂上很多方面受限,失去它本质上的意义。在空间上虽然一般它在户外进行,但却像其他课程一样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各种形式的运动与训练技巧,有时甚至有较为激烈的项目竞赛。因为安全问题,面对激烈的运动,高难度的动作就只能可望而不可即了。
(四)学校教学管理的缺失。各学校在教学管理尤其是在课程管理上缺少对体育课的常规督导,缺少对学生体质的量化测评与管理。在开展教研活动时,缺少对体育课的观摩、研讨,而片面追求文化课的教研。
除此之外,缺乏对现有体育教师的培训,各类学校体育设施、场地的严重缺乏等也是体育课堂活动化的重要原因。
二、解决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的方法对策
(一) 首先是转变教育观念和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体育课是技能课,在学生、家长、学校的心目中都不受什么重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自身也就觉得低人一等,觉得体育课上得好与坏没有什么区别,就产生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所以,作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要改变自身观念,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要利用体育教学来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从而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社会适应能力,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先进的体育设施、媒体被带进了体育课堂,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与学习效率。虽然农村学校有可能不具备这么好的条件,但是作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通过自身努力,重建知识结构,使自己成为“智能型”的教师;尽量向学生灌输先进的学习思想,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从而为以后进入高一级学校,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树立自信心提供可靠的保证。这是农村体育教师能够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中必须要做的。
重新设定体育教学的目标,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指导的教育教学观,把体育教学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与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为中心。同时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发展,切忌“分数第一”的短期行为。
要充分利用体育考核的良性反馈调节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在体育考核中一些学生尽管认真学习、刻苦锻炼,却难于获得较好成绩而有些学生单凭身体条件的先天优势就可取得优异成绩的不合理现象。体育成绩考核应从教育评价出发,不但要看学生在体育课上达到的绝对水平成绩,更要重视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进步幅度和努力求知程度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切合实际的评价,都能从评价中得到新的目标与新的动机并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获得成功的乐趣。
充分利用农村中学已有的各种有利环境条件,创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体育教学环境。农村学校相对于城市学校体育设施落后,但拥有丰富的自然环境,体育教学场所空白地比较开阔,因此如果能够充分挖掘和利用已有的环境优势,就有可能推动整个体育教学环境的改善。如:在农村体育教学中可利用弯曲的小道来设计体育教学的环境。农村学校只要充分挖掘、精心设计,就可以创设出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体育教学环境。
(二)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国民体育的基础。我国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必须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长期以来,农村学校体育始终是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社会环境在影响和受经济条件的制约,造成学校体育基础条件先天不足,专业教师负担过重,国家教育改革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得不到完全落实的现象很普遍。
一、对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现状的分析
1.学校领导对体育重视不够,表现为:
(1)学校领导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漠不关心,只抓升学率,无视学生体育活动和身体健康状况。
(2)体育课质量基本无人关心,校领导只对文化课感兴趣,体育课可有可无。农村中小学体育课情况与教育部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应试教育对体育课开设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应试压力的影响随年级增高而加大,尤其到了中学,只要是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基于这一思想,体、音、美自然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
2.体育师资缺乏并质量堪忧。体育师资严重不足。体育教师的队伍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在贫困地区农村中学,一般没有专职体育教师,有少许来自大中专的毕业生,有的近半数体育老师分配下去也改教了数学、语文等“主课”。随着体育教育的改革,教师自身没有及时“充电”,体育教学程式化、单一化、刻板化、根本就无法实施素质教育。
3.教学设施严重不足,场地器材严重匮乏。教学条件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但许多乡村学校因对体育教育的漠视,不可能投资于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体育经费的不足使学校体育设施得不到补充,破损的器材不能及时维修,给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留下严重事故隐患;有的学校连一块普通的垫子也没有,更谈不上横箱、踏跳板、体操棒、音像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
4.教学不规范。不少乡村教师,尤其体音美老师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借鉴学习,也少有本地区同行之间定期的教研活动,对国内外最新教育动态及先进的教学方法知之甚少,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多数教师无法胜任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诸如对韵律体操、民族体育等要求感到力不从心;不少人不会备课,缺少教学资源,更无从设计规范的教案,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体育课上教师教得很吃力,学生学得很乏味,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策略
1.要提高各阶层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人们往往认为一个学校、一个学生在体育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就是体育效果好,而对体育教学的质量问题不十分重视。各级管理部门及广大乡村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大纲》要求实施体育教育;加强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乡村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和解决“正课”与体音美等“副课”的关系,让乡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积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举办科学理论讲座,请模范体育教师做报告等以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深入领会体育教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他们热爱本职,重教敬业。在业务上悉心培养,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举行教学观摩,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等,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的带头人。同时,加强对专职兼职体育教师们的培训、函授、进修和观摩学习等,提高他们思想觉悟、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关心广大山区农村体育教师生活,改善体育教师待遇,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稳定教师队伍。正确对待体育教师的待遇、地位、荣誉、使用等,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
A Study o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Service System
LI Hai-ting, YANG Jian-hua
(Zhengzhou Junior College of Grassland Farming, Zhengzhou, Henan 450008)
【Abstract】This article studie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in relation to other aspects of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It surveys the current physical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in the context of the project of building new countryside and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phys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of rural areas in Henan Province. It also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rural schools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erving the countryside a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itself.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Henan rural areas.
【Keywords】New Countryside, service system,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1前言
实践证明,建设新农村、繁荣发展体育事业,对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对于增强农民的体育意识,形成崇尚健身、文明健身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对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移风易俗,引导农民过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没有新型农村体育的发展就没有农村的全面协调发展。农村的学校体育也是农村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离开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就谈不上农村体育的全面协调发展。
2我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2.1体育课的开课情况
本次调研所涉及的农村学校中,没有不开设体育课的,实施体育教育有了教学体制上的保证。在体育课的课时数上,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小学一二年级要开设四节体育课,根据调查,我我省农村小学没有一所农村学校能开足4节体育课,大多数的小学每一周只能开设两节的体育课,不能按照上级的要求、政策保证足够的体育教学活动时间。农村小学中的三至六年级也不能够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每周开满3节体育课,但是绝大多数还是维持在每周2节课。显而易见,农村学生应该得到的体育教育不能得到保证,我省农村学校贯彻《新课标》的力度还远远不够。
2.2体育场地器材现状
本课题所调查的河南农村学校中,平均拥有田径场、篮球场和乒乓球场的个数分别是1.1、2.1和5.2,而其它体育项目的运动场地数几乎为零。体育器材情况也很不乐观,大多数器材都不是标准的,或者是标准的但是质量极差,很容易失去标准,经济条件较好学校农村体育器材相对好点。在所调查的体育教师以及学生对体育场地器材的问卷中,反映出了他们对目前场地器材的极大不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上课的主动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课外业余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增进健康,是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途径。从表1可以看出,我省农村中小学校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落实还是积极的,其中88.3%的学校能够切实保证学生的体育课外活动时间,但大多是让学生自行选择活动内容,没有教师的课外指导和专业的组织与管理。
从表2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60所农村中小学中,没有开展体育训练的学校有17所,占28.4%;经常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占71.7%。在开展课余训练的学校中,训练项目的90%都是田径项目,常年开展体育运动训练的少之又少,好多训练也主要是为了参加各个县(市)一年一度的田径比赛。常年坚持训练的学校占比是5%,每周训练2次,每次2小时,阶段训练和赛前训练占38%,都是在比赛前一段时间每天训练,每次1小时。调查中有31所占被调查学校51.7%的学校每年举行1次田径运动会,有7所占11.7%的学校较少开展各种体育比赛,开展比赛的项目有拔河比赛、小范围的苗子选拔赛、传统体育项目比赛等;有21所占35%的学校不举行运动竞赛。
从表中可以看出,农村的学校体育课外活动,无组织无管理。尤其是小学,大多数学校课外活动、训练、体育比赛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制度,每年开展的活动都没有形成常年机制。国家要求的体育锻炼每天一小时的规定都得不到保证,课余训练水平低,项目内容单一,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2.4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农村学校体育师资力量薄弱,每个学校的专职体育教师很大比例由担任其他课目教师中身体素质好的老师担任,大学体育科班出身的很少,个别学校甚至是让一些工人等没有受过教育的学校闲散人员来当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编制、业务素质差别,表现出学校的等级差别。从局部来看,乡镇一级中小学师资数量已经基本处于饱和状态,与偏远乡村的师资力量形成非常鲜明对比,偏远乡村学校体育教师缺额严重。因此,急需加大偏远地区的体育师资培养的力度,提高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3我省农村学校为校外村民提供体育服务的现状
从表3可以看出,部分学校经常为附近村民提供体育场地设施器材服务,但是这类学校所占的比例还比较低。除了南阳、新乡两市的农村学校为附近村民提供体育场地服务的学校达到了三分之一外,其它地市的均没有超过四分之一。在调查中发现属于经常为附近村民提供体育指导服务的和为附近村民提供体育活动的组织、策划、裁判等服务的几乎没有,基本属于偶尔为附近村民提供类似体育指导服务。这说明学校的体育师资力量也仅仅限于为学生服务,还有大量的潜力可挖。
4对策与建议
4.1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教学领导是关键
首先学校的领导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认识到体育教育对推行素质教育所起的重大作用,认真贯彻国家规定的 “健康第一”的指导方针。要把推进体育工作列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想办法解决体育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逐年完善解决。一是努力做到按照国家教育法规规定的开齐开足体育课,搞好课外体育活动,确保“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二是多方筹措资金,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有计划地改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和师资条件。2010年河南省义务教育农村薄弱学校改造项目中,教学仪器设备类全省共获得中央财政拨款7个多亿,现已下拨到各个县,以后每年还将逐步下拨各类改善农村学校教育的专项经费,有了经费保证,各地区的农村学校要借助这次东风,做好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的调研工作,按照教育部制定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尽可能地配齐配全适合本校发展的体育器材,确保钱花在刀刃上,确保体育设施满足本校课堂教学和业余活动的需要。
4.2要切实做好推行素质教育工作
当今,应试教育在农村这一级的学校仍然盛行,学校体育很容易被忽视。要想真正推行素质教育,还需要教育部门做到有方案、有实施、有监督、有落实才可以,要重视体育课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还体育课以正常的学科地位,只有真正推行素质教育,学生的课业负担才会减轻,学生学业才能真正轻松,才可能有时间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只有真正推行素质教育,学校领导才可能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体育工作才会真正排上位置。
4.3整合利用农村学校体育资源,改善农村体育活动条件
在新农村体育建设中,农村中小学处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地位,应当发挥它们的文化中枢作用,农村学校具有人力资源上的优势,体育教师可以宣传体育科学知识,动员农民群众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指导群众科学锻炼,传授体育技能,学校有较为充足的体育场地器材可以弥补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体育场地器材的不足。为了发挥农村学校体育的辐射作用,改善农村体育活动条件,达到体育资源共享,这是多快好省地发展农村体育的很好途径。加强课余时间校内与校外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紧密联系,重视农村体育的发展,进而影响和带动农民群众对体育的参与,使之成为农村体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4.4不同的学校要结合自身的特殊条件找准发展模式
21世纪,农村学校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主体,是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之一。由于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工作发展的不平衡。无论是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农村的中小学体育都是较差的,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中小学体育的发展和进步。本研究力图通过对吉林省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了解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探讨提高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对策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吉林省白城、松原等地区乡级中学、村级小学。
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量统计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体育教学现状。在被调查的45所中小学中,体育课的教学令人十分惊讶,只有62%的学校体育课是在组织的状态下顺利进行的。但是由于受师资力量、器材的残缺、场地面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中小学体育教学不能正常进行,更说不上教学质量,相对来说,还有38%的体育教学随意性很强,往往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课,给个球、跳绳,或者根本就不安排。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或没有标准的体育器材。
2.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状况。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是保障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而在所调查的45所中小学中,有标准场地仅占46%;有400平方米场地的占35%;有300平方米场地占19%,在教学条件比较好的学校里,体育器材主要以篮球、排球、单双杠为主;教学条件差的学校,连最起码的体育器材都没有,所谓的体育用品都是学生自备的跳绳、沙包等;这些情况和教育部对各级学校体育的场地及器材的要求相差甚远,根本满足不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要求。
3.形成的原因
①经济不发达、资金短缺。由于经济不发达,财政困难,许多学校不愿设体育教师或补充新的体育教师,而宁愿用兼职的教师,同时,高等学校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也不愿意到偏远贫困的乡村任教,致使农村的中小学匮乏高水平的体育师资。
②有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尽管各届政府都非常重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并将对青少年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写进了教育方针和各项决定中去,但是,到了基层,大部分只重视了文化课教学,而对体育教学被严重忽视了,心理上的忽视必定导致政策上的偏差。
三、对策
1.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经费的投入力度
农村中小学应该有基本教学的场地和器材。应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卫生和保健教育的投入,保证场地、设施能够满足体育、卫生和健康教育的教学需要。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吉林省中小学的经济扶持,加大对教育资金的投入和器材的投入。同时,农村学校也要鼓励老师和学生,因地制宜,开动脑筋,开发现有的资源,自制体育器材,以确保农村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落实新课程标准
学校应加强学校体育教学,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或增加体育课的课时,要高度重视体育课,力争实现教育部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农村中小学校必须开齐体育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农村学校教师的数量不足,要想尽办法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和素质的提高。要加强农村在职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薪资和地位。同时教育部门也可号召和鼓励大学生到农村支教,这对改善农村学校体育师资队伍有一定作用。
四、结论
吉林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学中还存在着各种问题,现部分大学毕业生受城市的影响,不愿到农村支教,专业教师的数量不足,待遇不高、体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场地器材十分匮乏,严重的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和重视程度、学校和教师都应该重视学校体育教学,这样才能促进农村中小学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苏玉东.吉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报),2006(4).
[2] 曾全红,曾祥斌,张建军,夏玲.我国农村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7).
一、前言
从开始试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阳光体育、国家新课改以来,全国各地的各种研究数据就不断的表明,我国农村中小学生的身体状况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特别是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等各项身体素质都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不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等亚健康问题也是日益突出。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是在体育教师的问题。学校招生大多只看成绩招生,忽略了学生身体健康因素,这进一步加深了当地农村学校的守旧观念。
学校具有一支专业知识强,有好的工作素质,结构合理的体育教师队伍,是学校体育得以良性发展的根本,同时也是全民健身和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基础。然而学校体育的发展,与高水准、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体育教师的结构,专业知识强度,工作态度,健全的机制,体育人才的引进,定期对现有体育教师进行培养,和安排教师的继续培训等都具有着制约因素,所以体育教师制约着学校体育的发展,只有学校体育得到更好的发展,学校的体育教师才能够安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达州市大竹县部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分析对比法和数据统计法。
三、川东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现状及分析
大竹县位于四川的东部,东邻梁平、垫江,南接邻水,西接广安、渠县,北连达县,现辖50个乡(镇)、577个村。面积20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3.14万亩;全县总人口103万人,在103万人口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有92万,占总人口89.32%,显然是一个农业大县。
(一)中小学体育教师性别情况
据调查显示,大竹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上都是男教师比例较大。这在于农村中小学校思想的保守,和体育教师这一工作的性质,体育教师教学任务重、累,大多数女体育教师不能承担起学校任务。另外学校对学生体育课的不重视也有一定关系,从而导致了男女教师性别比例的严重失调。
(二)中小学体育教师年龄的构成情况
据调查,中年教师占了极大的比重,年轻教师和老年教师所占比重极少,这对学校体育未来的教学可能会产生一定不利的现象。学校体育要想得到良性的发展就得注重学校体育教师的年龄搭配问题。从现在来看教师配置还行,可是再过几年中年教师就转变为老年教师,到那时学校体育教师就会呈现出老年化,对学校体育发展极为不利,而且逐年还会形成恶性循环。学校年轻教师少,学校缺乏新鲜的血液,对国家新课改相对不利,学校新的体育知识层次也会显得不足。学校要想体育教学搞好,就得注重体育人才的引进,规范学校体育教师的年龄配置体系。
(三)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校教龄情况
有关数据显示30以上的体育教师占据了78%,以本科毕业计算,从25岁参加工作,一直在同一学校上课,那么教学超5年已占据大多数。由此可以看出学校体育教师流动性较大。工资待遇的不对等,也加剧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憧憬城市发展,使得一些体育教师不能安心地工作,从而导致了农村体育教师的流动。
(四)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情况
教师学历代表其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是教师能力及知识水平的衡量标准之一,它能反应出教师队伍知识理论水平和发展潜力。
据统计,专科学历教师还是占较大的比重,本科和中专教师相对较少,从而可以看出农村学校体育还是具有较大的潜力。我国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标准应具有中专学历的要求,都达到了标准。但是在调研的时候发现,有大多数体育教师转出校,导致了学校大多体育人才的流失。其主要原因还是经济的制约,使得农村学校难以留住高学历体育教师。农村学校思想的保守重文轻体育,只追求升学率也是重大因素。然而这也是学校当今的工作重点,如果该问题得不到好的解决,农村体育的发展将会受到限制。
(五)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情况
根据调查农村中小学的情况还相对较弱,有编制专职的体育教师越来越少,其他教师相对比中较大。在调查的时候发现,体育课在农村中小学基本上是可有可无,这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的教学,也相应的影响到学校体育教师的配置情况。有的学校放着体育教师编制,而去签约教师,来满足教育局下达学校的教师配置。其原因还是农村中小学思想的保旧,追求升学率所导致。也有教育改革进程加快使得学校的重组不断出现,学校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使得有编制专职教师相对较少。然而无编制教师与兼职教师在学校的体育教学效果,并不能得到保证,要想解决学校体育教学为题就得保证学校体育教师配置的完整性,要保证体育教师的质量。
(六)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职后培训状况
体育教师培训是新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对体育教学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效果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新课标的实施。有关数据统计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参加培训情况不是很多,只有56%的体育教师参加过相应的专业教师培训。参加专业继续发展培训能够让学校体育教师更好的把握学校体育课的发展,能够加深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从而更好的落实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使得学校体育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保持教学的先进性。体育教师参加培训是和学校体育对体育教学理念分不开的,特别是农村地区,这就要求学校足够的重视,教师培训跟不上,不利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七)中小学学生体育课被挤占的情况
体育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由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学校体育课被挤占情况较为严重,学生体育课不能得到保障,教师在学校体育课也就无法正常的开展,导致学校体育教师人才的流失。
(八)中小学体育课器材使用情况
体育器材是保证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的物质条件,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农村中小学校体育器材比较缺乏,学校的体育课程是得不到很好的进行的。器材的缺乏导致老师不能保证可当的正常开展,其才能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学生对体育课也缺乏相应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体育课就满足不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方面的发展,从而使得新课改不能得以实施。所以学校应注重学校体育器材的保障,以保障体育课的得到正常实施。
(九)中小学体育教师待遇情况
教师工资待遇在学校与教师地位相对挂钩,在调查时了解到体育教师工资远不及其他科任教师,然而体育教师工作量大,任务重。半数以上的体育教师工资待遇与其工作量不成比例,其应该享有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外加上成学校的建立,城市学校工资待遇等相对较农村高,且发展前景比农村学校好,体育教师去到城市学校能够得到相应的重视,这也是造成体育教师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结论
农村中小学传统的重文化轻体育的思想严重制约着学校体育的发展,对体育教师的工作起到了不利的影响。专职体育教师较为缺乏,教师配置不够完善以及学校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发展不够重视等各方面原因导致了一些农村体育教师的心灰意冷,对体育教学失去了相应的积极性,对工作的不上心,又害怕学校的不重视而导致失业,导致了体育教师在校无法安心的工作。
五、建议
(一)教育部门要紧抓国家新课改政策
目前国家新课改政策将体育考试成绩纳入中考与高考,从升学来看,可以看出中小学体育课的重要性。地区教育部门要加大国家新课改政策落实的监督力度,并号召农村中小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新课改政策。并成立相应的检查小组,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进行考察,将体育课程纳入学校升学考试,并由当地教育局统一进行组织考试。
(二)学校要解放传统思想观念,重视学校体育发展
农村学校要注重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认真的落实国家新课改标准,学校不要应付了事,注重于自身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加强自身体育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
(三)学校要注重教师的职后培训
学校应注重学校体育教师的职后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学校还应注重学校体育教学成果,大力开展新课程、新技术、新方法等学术讨论,鼓励学校体育教师通过自学,提升自身能力,挖掘教育资源为自己所用,学校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继续培训的教育机制,为学校做好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以促使学校体育教师发展。
吉林省大部分农村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北京、浙江等地工业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这样制约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本文运用专家访谈、调查走访等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吉林省农村地区和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学校体育进行比较研究。
1. 师资方面
发达地区师资队伍情况的分析,体育教师数量上看北京等发达地区体育教师的数量已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学生与体育教师的比例城区为237:1,农村为190:1。从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看,专科以上学历城区为82.9%,其中本科占46.4%;农村为82.7%,其中本科占48.3%;职称结构方面,高级职称城区占22%,农村占10.8%;在年龄结构方面,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呈现年青化趋势。城乡学校体育教师的主要年龄段在30岁以下,这一地区年轻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和专业提升的方面,也尤为突出。
吉林省农村地区专业教师短缺:从调查情况看有36.7%的学校专业教师短缺,6.9%的学校无专业体育教师。现有体育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不包括自考、函授毕业生)的仅占31.7%。26.7%的学校专业体育教师严重缺乏,只能用其它学科教师兼任或自行培养的自考生或函授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体育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不合理:调查显示,有72.1%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无法形成梯队建设,又37.5%学校的体育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国家教育部对学校教师学历要求。师资培训意识淡薄。
2.场地器材设施
在教学器材设施方面,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发达地区部分中学场地建设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一些发达地区城市中学拥有了塑胶田径场,室内体育场馆的比例比较大,在走访的上海、江苏和浙江地区,场馆质量更高。很多农村学校都有风雨场地(市内场馆)。大多数农村学校器材设施比较齐全,数量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吉林省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现状,绝大多数的农村学校都有简易田径场、篮球场等和田径场。但体育器材短缺的问题比较严重:根据调查,有29.8%的学校体育器材基本达标(指能基本满足大纲必修教材教学需要),70.3%的学校体育器材缺少,4.9%的学校几乎没有体育器材,而且校与校之间的差距较大。同时,现有体育器材大部分都比较陈旧、破损严重,受体育器材短缺的限制,31.4%的学校体育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3.经费投入
富裕地区的经费投入虽然不足,但从数量上要比吉林省多。根据调查,仅有两所学校设有专项体育经费,每年经费额在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其它学校只能根据各校实际不定期地购置少量体育器材。吉林省城市地区学校体育经费基本大部分都能够满足教学基本需要,农村大多数地区体育经费严重短缺,很多农村学校几乎几年没有下拨一分钱,有些学校购进一批器材一用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没有更换过。调查表明61.3%的学校经费不足,24.4%的学校因经费困难不能对体育进行投资。
4.体育教学现状比较
4.1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差异。教学指导思想将决定学校体育的工作方向,所以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也要在思想观念上紧跟教学改革的步伐,以适应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以浙江省德清县学校体育状况为例,来比照吉林省某市下属农村中学。
德清县农村中学位于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地区农村,较能代表这一区域学校体育教学等各方面的特点。在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方面,应该说多数体育教师已经意识到,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上应发挥更大作用其中1/3以上的教师把强调学生身心全方面发展列为首要指导思想,也有25%的教师认为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到快乐最为重要,但也还有相当部分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在吉林省农村,很多教师还没有清醒地认识,还都在把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当成教学工作的重要大事,还没有把学生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能够意识到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和在体育中享受快乐的教师人数各占20%,仍有将近60%的农村教师还把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
4.2课程及内容开设情况。由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发达地区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大多数体育教师都能根据新课程标准来选择教学内容,也有按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的现象。开设项目种类多,部分学校还开设了一些比较有乡村特色的运动项目,如高跷、跳绳、踢毽等。所以发达地区农村学校在内容选取上比较自由, 非常重视结合学校实际,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真正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在吉林省虽然体育课绝大多数学校能够正常开设,但大部分学校没有严格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据统计,完全实施国家教委颁布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进行规范化教学的只占35%,部分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占57.5%,超过半数。尽管如此,还要看到有7.5%的学校没有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上述情况表明,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贯彻执行不够深入,应加强乡村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文件的学习,加强乡村学校体育教师的业务培训,从而使乡村学校能够按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进行规范化教学。
4.3体育教学评价。富裕地区农村很多学校体育的评价也都停留在老师的教上,至于学生学得如何,学后产生的效果又是如何,这些方面的研究还很少,特别是有关教学效果对学生心理影响的评价上还很少涉及。但也都逐渐开始重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吉林省农村学校教学评价评价指标比较单一,很多学校只是用期末和平时成绩按不同比例来核算的。考虑学生学习效果和心理等因素的学校很少。
4.4体育课教学在学校教学体系中的地位有差异。 发达地区农村学校大多数都开始逐步重视体育课教学,而吉林省农村体育教学与发达地区相比有一定差距,乡村学校体育课被其它课占用的情况时有发生,乡村学校体育课被其它课占用的情况比较严重,经常被占用达到37.38%,超过了1/3,基本不被占用的只有17.43%。可以看出部分乡村学校的体育课在课表中的次数和实际上课的次数是不一致的,有极个别的学校甚至认为把体育课排在课表上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把体育课摆在一个较低的位置。
5.课余体育现状
通过调查北京市等发达地区中小学开展课余训练的情况是:北京市约80%的中小学课外活动时间能保证在45分钟和45分钟以上,城乡无显著性差异。从早操、课间操的开展情况看,课间操的情况最好,在90%以上,这也为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北京市中小学落实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的达标率99%以上。
根据调查和访谈了解,吉林省县城以上有75%的学校开设有课外活动,频率平均为每周二次。所有的学校都开设了早操和课间操,另外有87.5%的学校安排了眼保健操。而吉林省农村地区课余体育活动远没有发达地区和吉林省城市地区开展得好,在调查的学校中约有41%的学校开设课外活动,频率在每周二次的学校约为18%,开展一次的约占23%,还有很多乡村学校几乎没开展过这项活动和很少开展。很难保证农村学生的身心健康。
结语:
1.教育管理部门重视不够
许多乡村学校至今仍把守着应试教育这根缠身令,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加之乡村学生从小就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尤其到了中学,只要是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基于这一思想,体、音、美自然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
此外,乡村小学大都实行包班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一位思想活跃、又有一定体育爱好和体育素质的包班教师,还可能灵活地给孩子们安排几节体育课;反之,孩子对体育活动的渴望也就成了奢侈品,这对于无数渴望运动、爱好体育的儿童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2.体育师资缺乏并质量堪忧
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乡村体育师资严重贫血,多数学校无专职体育教师,其专业基本功也十分薄弱。据对某县中小学校的调查显示,仅有73%的中学和45%的中心小学配备有专职体育教师,在全部体育教师中,毕业于相关专业的又仅占体育教师总数的33%,即使这一部分人,为考核工作实绩及晋职评优的需要,又有近半数改教了数学、语文等主课,体育只是兼教,教师的专业能力又如何提高呢?
3.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教学条件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但许多乡村学校因对体育教育的漠视,不可能投资于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有的学校连一块普通的垫子也没有,更谈不上横箱、踏跳板、体操棒、音像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还有的学校即使有一些体育教学设备,也大多不真正用于日常教学,而只在少有的公开课、比赛课时偶尔亮相一下,其余时间则束之高阁如同文物展览。
4.教学不规范
不少乡村教师,尤其体音美老师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借鉴学习,也少有本地区同行之间定期的教研活动,对国内外最新教育动态及先进的教学方法知之甚少,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多数教师无法胜任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诸如对韵律体操、民族体育等要求感到力不从心;不少人不会备课,缺少教学资源,更无从设计规范的教案,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体育课上教师教得很吃力,学生学得很乏味,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针对我国乡村学校反映出来的上述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1.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
要改变当前乡村的体育教育状况,应首先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各级管理部门及广大乡村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大纲》要求实施体育教育;加强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乡村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和解决正课与体音美等副课的关系,让乡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生活在广阔农村的乡村学生,时时处于大自然这一活动大空间内,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城市学生所不及的,一些乡村民间体育活动更是锻炼身心的独特武器。
2.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根据广大农村体育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为基础教育输送人才的各级师范学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体现灵活而有针对性的办学原则,如利用暑假及业余时间函授办班;县区中学师范、进修学校利用本校条件开设短训班,并要求学生除搞好文化课学习之外,加强专业训练,做到多能并兼;此外,县乡也可利用假期时间聘请教师,有组织地挑选乡村学校有条件的体育教师,集中轮训。在此带动下,在岗体育教师更应钻研业务,研究教学方法,让校园内你呼我喊,你追我赶,处处出现体育氛围。
3.加强对教学设施投入,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体育教学质量的优化 ,我国学校体育已由运动技术为中心向增强体质为中心转变。近年来 ,我在体育教学中深感学校女生的体质状况越来越差。如何提高女生的体质水平 ,是目前学校体育教学中应引起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在本校女生中随机抽取了年龄在 15 ——16 岁的女学生 80 名 ,均为身体健康者。
2.
测试指标。根据“山西省学生体质综合测试指标”,选择了以下 10 个指标:脉肺活量、身高、体重、50米跑、 800米跑、 立定跳远、1分钟仰卧起坐、立位体前屈。
3. 测试仪器。身高体重计、带状皮尺、肺活量仪、秒表、有刻度的直尺。测试方法按《人体测量与评价》中的方法进行。在短期教学前后测试时所用的仪器、方法及测试者与被测试完全一致。
4. 研究方法。A. 采用调查实验、现场测试、问卷调查法。
B. 根据文献资料及所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C. 运用系统统计方法得出结果。
二、方案与结果
在实验前 ,对随机抽取的 80 名女生进行体质检查 ,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校女生中 ,体质差异十分明显 ,特别是城乡女生的差异更为突出。在形态机能方面 ,除体重一项乡村高于城市外 ,其他项指标之间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而且均为城市女生高于乡村女生。在 5 项素质方面 ,800 米跑、立体前屈乡村女生高于城市女生 ,其他项目 均不如城市女生 ,而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说明乡村女生体重偏上 ,耐力、柔韧性素质较好;而城市女生在身体、心肺功能方面占优势 ,而且速度、腰腹肌的力量、下肢力量均比乡村女生强。其原因在于:A. 居民生活水平不一样 ,城市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B. 乡村女生负担较重(包括精神与体力方面) ;C. 对体育的兴趣不一样。经调查 :城市居民爱好体育者约占76 % ,而乡村居民仅占 36. 2 % ,但是乡村女生在从事一定的体力劳动中能吃苦耐劳 ,表现为体重偏上 ,并使自己的耐力与柔韧性素质好于城市女生。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问题 ,我又把这 80 名学生的体质测试情况与全国同龄青少年的体质平均水平进行了对比 ,发现:学校被测的 80 名学生 ,不论是来源于乡村还是城市 ,其整体体质水平均比全国同龄青少年的体质水平低 ,且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性。在形态机能方面 ,只有乡村女生的肺活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在素质方面 ,只有城市女生的 50 米跑、乡村女生的 800 米跑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除这三项指标外 ,其他指标与全国相比都具有显著差异性 ,而且许多指标 P < 0. 01。分析其原因 ,可能有三点 :A. 入学前学生所在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初三学生很少或几乎不上体育课 ,学生拼命读书 ,使体质水平受到影响;B.进入学校后 ,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充分的认识 ,使正处在发育期的女生在生理上明显表现出体力较差、肌肉力量薄弱 ,在心理上更是呈现出“爱美”、“怕羞”等特点 ,对体育课普遍存在着“怕”的念头;C.女学生怕苦、怕累、怕脏 ,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 ,对体育不感兴趣 ,从而使自己体质下降。针对学校女生的体质现状 ,我利用体育课后随机抽取了80 名女学生 ,进行了系统的、严格的体育教学。具体方法是 :将学生分成个二个班 ,按同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进度进行教学 试验 ,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增加了学生的联系次数及时间。从脉搏的变化来控制运动负荷 ,并在课中穿插了素质方面的练习 ,要求学生听从指挥 ,按时作息。经过 8 周的教学试 验后 ,我又对这 80 名学生作了体质检查和素质测验。通过分析和测试结果可以发现 ,经过 8 周系统的体育教学 ,从总体上 看 ,这 80 名女生的体质状况有了一定的提高 ,有些指标经教 学试验后达到了全国同龄青少年的平均水平(如城市女生的800 米跑 ,乡村女生的身高) ,别的指标大部分也有所提高。虽与全国水平相比较还有显著差异性 ,但差距在缩小 ,城乡女 生之间的差异性虽仍十分显著 ,但这个差距也在缩小。有些 指标 ,乡村女生赶上了城市女生(如立定跳远 ,800 米跑) 。测 试中也发现有一些指标出现下降的现象(如乡村女生的 50 米 跑 ,立体前屈) 。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课堂负荷大 ,学生出现过 度疲劳。二是教学方法不当。三是学生一时适应不了 ,心理 上出现抵触情绪。总而言之 ,经过短期的体育教学 ,学校女生 体质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尤其是耐力和下肢力量这两方面 较为明显。当然 ,各项指标提高的幅度还不大。我认为 ,要想提高女生的体质水平 ,还必须从入校抓起 ,并不断地改善教学 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让学生真正认识到 体育带来的好处。
三、结论与建议
综合上述 ,经过调查分析 ,我认为:学校女生的体质状况
一、农村学校体育开展现状的分析
1. 教育管理部门重视不够
教育局仍然以中考升学率为标准,以此来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加之乡村学生从小就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尤其到了中学,只要是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基于这一思想,体、音、美自然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在素质教育的推行下,各中小学为了应付教委艺体检查,写一些假材料或者照几张照片就算合格了。主管部门从来不追究真实性,这样所谓素质教育其实只是一句空话。
此外,乡村小学大都实行包班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一位思想活跃、又有一定体育爱好和体育素质的包班教师,还可能灵活地给孩子们安排几节体育课;反之,孩子对体育活动的渴望也就成了奢侈品,这对于无数渴望运动、爱好体育的儿童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2.体育教师的素质偏低
目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越来越来高,学校体育工作者从体育专业院校毕业的占90%,但是,体育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却普遍偏低,再加上体育教师不注重对新知识的学习及身体的锻炼,不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重视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师中存在着不平衡、不全面、不规范、不科学等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教学随意性较大。主要表现在:体育教案的编写不规范、教学内容不全面、不具体、实用性差,直接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各年级各项体育教学内容、目的、任务,要求、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评分标准以及教学计划、课程的总目标和分段目标不够明确;对一些非常规性的体能训练如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不热心、不积极,没有认真负责起来;运动会、校会、组织整队速度慢、调动队伍的能力不强;训练没有面向全体学生,也没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训练,教师在教学中讲解与示范能力弱;对口令应用节奏掌握不准,动作术语不清楚,抓不住重点和关键,示范的位置、距离不合理等等。教师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责任感不强。有的教师上课衣着不整,穿拖鞋不穿运动服,穿鞋不穿袜子等,没有注重良好的自我形象,德育教育不能有机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种活动之中,只注重教学任务完成,而忽视了思想品德的教育。
另外,体育教师的地位低和作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评先、评优、评职称只能等待或靠边站,体育教师得不到公正对待,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对体育教学管理、检查落实的制度也不健全,久而久之,形成了“山高皇帝远”,“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心理,未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应有的作用。
3.体育课开设异常
学校体育是以育人强身为准则,把增强学生体质,改善人体状况作为核心目标,强调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从大的方面说,学校体育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天学校的体育工作将直接影响到21世纪建设人才的素质。从小的方面说,学校体育对孩子的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孩子造就完美的人格也是极为重要的。
学校体育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正应为如此,国家教委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开足每周三节体育课,确有困难的学校经县级行政部门批准,可暂时安排两节课。
据了解,从小学到大学,没有一所学校每周安排了三节体育课。一般情况是:小学至初二阶段每周两节;初三在体育中考前开两节,考试后取消;由于多数人们无法意识到体育的功能,这使大多数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为“玩”、“打篮球”,导致每周仅有的两节体育课也是“放羊式”教学。
4.体育设施严重滞后
在我国大多农村学校中,很少能看到标准篮球场和田径场。有些学校甚至连课间操都无法进行,有的下过雨后学校操场就变成池塘了。所谓的器材就是几个橡皮球,更别说器材室了,体育课就是做操或者跑步。教学条件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但许多乡村学校因对体育教育的漠视,不可能投资于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有的学校连一块普通的垫子也没有,更谈不上横箱、踏跳板、体操棒、音像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还有的学校即使有一些体育教学设备,也大多不真正用于日常教学,而只在少有的公开课、比赛课时偶尔亮相一下,其余时间则束之高阁如同文物展览。
尽管国家在教育事业上的投资越来越多,但真正用在体育教育上的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中小学的体育设施十分简陋:一块稍大的空地就是操场,操场上也只有几个破旧的篮球架。一些学校曾购置过单双杠、肋木、爬梯、吊环等器材,但由于常年日晒雨淋,无人养护,也是锈迹斑斑,可利用率极低。体育器材室形同虚设,里面几乎找不出可以利用的器材;更有甚者,少数学校的体育器材室里包罗万象,就是没有体育器材。
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农村经济条件所制约。因为经济薄弱,办学效益低,学校也没有能力拿出更多的资金来改善这种状况。但是,学校体育设施的简陋也与人们的观念有很大的联系。由于人们对体育的偏见,使学校体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自然不会在这上面花费更大的财力物力。
二、农村体育教学发展路径和方法
1.体育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转换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各项运动中去。学校也要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体育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
2.学校要加强领导监督,要定期不定期的检查体育教师的教学计划,对教学内容、教学时数严格把关,确保体育课保质保量完成。还要明确规定将体育理论教学纳入体育教学中去,使学生掌握相关的运动知识,了解国内外体育先进文化。
3.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要因材施教,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制定合理科学可行的成绩考核标准,运用多种体育资源,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4.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加强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明确各项经费,保证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体育教师也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身边资源,积极动手制作一些简单实用的体育器材,来促进各项运动的开展。
5.加强安全教育。体育课本身危险性较大,教师平时要有责任心,课前应对器材进行检查,学生也要作好准备活动。(作者单位:天津体育学院在读研究生)
参考文献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思想广泛的被学校、家庭和社会所认同,但是由于受地区经济等方面的差异和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偏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状况与素质教育要求相去甚远。
一、通渭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
1、应试教育影响根深蒂固,体育不受重视
学校体育教育面临的现状是,体育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许多地区的教育部门和学校仍然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体育成绩在中考升学中的比率加重了,一些学校为了应付考试,到九年级下学期体育中考前猛增训练量,针对中考项目突击训练,完全不顾实施健康教育。而体育考试结束后体育课全部交给“主课”,所谓为文化课考试复习冲刺。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经济腾飞社会进步,而中学生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的原因。
2、体育师资缺乏并质量堪忧,教师的上进心、责任心不强
现在农村的经济发生了大的变化,但相对来说农村现在的经济还不算太富裕,受学校规模、财政紧张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严重不足,且年龄老化。由于缺乏竞争,部分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业务上不加强进修,专业上吃老本,导致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思维缺乏深度,更谈不上校本研究与校本教材的开发了。
3、体育教学设施差,资金投入不足
教学设施是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优质的体育课更是需要完善的设施器材作支持。根据本县情况,有的学校连一只完好的足球都没有,更谈不上横箱、踏跳板、体操棒、音像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还有的学校即使有一些体育教学设备,也没有真正用于日常教学,而只在少有的公开课和器材普查时拿出来应付检查。并不是所有的学校和体育老师不愿意去使用这些器材设施,而是资金投入不足.用坏了不能及时补充,甚至有学校规定谁用坏了谁来赔,这样要把各类设施器材用于日常教学只能是一句空话。
4、体育课堂不规范,质量差
农村不少学校对体育课的评价,主要还是看教案,学校要求和备课是形式,上课是自由式。很多老师反映不敢在上课时让学生玩足球,不敢学投掷项目,不敢学单双杠以及跳马,因为这些课即使组织再好也有可能出安全事故,出了事该老师负责,不划算。于是为了以防万一,只能进行没有强度,甚至没有内容的体育课。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使很多学生反映爱体育运动不爱体育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的差异,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很多学生越来越远离体育锻炼。
二、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提出的建议和对策
针对我县农村中小学校反映出来的上述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1、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
中小学体育教学应适应时代的要求,把终身体育作为教学的一项中心任务,同时进一步加强体育与文化教育的结合。改变当前乡村的体育教育状况,应首先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明确体育的功能,转变应试教育观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大纲》要求,学校领导、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应加强对学校体育教育的认识,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正确教育观念。每一位成员都应来关心、支持体育教育,尤其要关注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改善,只有这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不致成为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