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9 09:33: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专业机械设备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摘要:从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角度,探讨了机械设备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提出按照一体化规程构建培训课程体系。
关键词 :机械设备维修;课程体系;构建;高技能人才培训;职业能力;一体化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1-0016-04
《关于实施2012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的通知》指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实施培训基地项目,探索适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基本规律;深化培训基地与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合作;从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训装备、能力评价等方面积累高技能人才培训经验,为推动全国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和规模化培训高技能人才奠定基础。而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的核心,是保障培训质量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培训目标的保证。2012年5月,我校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立项单位,建设期为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根据学校实际,我校确定机械设备维修专业高技能培训基地建设标准分高级工和技师两个层次。笔者拟介绍我校机械设备维修专业高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中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和策略。
明确构建课程体系的逻辑思路
(一)以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为指导
为规范和指导各地、各技工院校做好一体化课程开发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制定了《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试行)》。《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试行)》明确了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结构内容和开发程序,是规范和指导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开发的技术性文件;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科学合理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为打破学科性课程体系,开发适合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提供了一种解决策略。
(二)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在行业、企业、教育专家指导下,以机械设备维修现场的岗位培训需求为出发点,从职业岗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入手,开展职业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过程的调研和分析;通过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归纳工作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进而确定培训课程;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和学习情境设计,设计学习任务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学习任务进行方案设计;以学习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学习的一体化课程开发思路开发工作页,从而架构起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实现了培训内容与工作内容的一致性。
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与能力
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具体方针及规划,笔者从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角度来分析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培养体系建立的实施规划可以看出,职业能力培训在高技能人才培训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说,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高规格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可以分为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两个方面。
(一)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从事一般性职业活动应普遍具备的基本能力。对于机械设备维修高级工来说,包括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社会;熟悉企业生产流程,严格执行机械设备操作规定,遵守各项工艺规程,重视环境保护,并具有独立解决非常规问题的基本能力;能指导他人进行工作或协助培训一般操作人员。
对于技师来说,除了具备高级工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外,还应包括:能根据生产流程变化独立解决工作过程中非常规性的综合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指导他人进行工作或培训高级工操作人员,能协助部门领导进行生产现场的相关管理工作。
(二)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对某一专业领域的活动有特殊作用,并在其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是职业素养在某一方向上的高度发展,体现在职业技能上即为高技能操作能力,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职业素养是专业能力形成的基础,专业能力不能脱离职业素养,它是职业素养在某种职业中得到高度发展的特殊表现。要想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优良业绩,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成为高技能专业人才。经调研,机械设备维修专业高级工层次和技师层次的专业能力需求如表1所示。
按照一体化规程构建培训课程体系
(一)企业调研,确定高技能人才培训目标
我校到北京周边地区大中型企业对机械设备维修专业就业岗位进行调研,了解机械设备维修岗位要求,应具备的能力、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要求以及实际工作任务。此次调研是以北京地区机械设备维修行业的国有、三资、民营等企业为调研对象。其中包括机加工企业、机械设备维修企业、机床制造企业等。调研形式以问卷调查和用人单位走访形式为主,与企业一线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和部分毕业生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和交流以及电话交流。调研内容涉及被调研企业的基本信息、被调研人员的基本信息、维修人员构成、企业维修岗位、机械设备常见故障、企业机床保养、企业对维修岗位培训意愿及建议等方面。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机械设备维修工的主要工作岗位有机械设备装配工、机械设备安装调试工、机械设备维护维修工、机械设备售后服务技术员等。机械设备维修工岗位要求机械设备工作人员具备机械部件与组件装配的工艺能力和操作技能、机械设备安装调试的能力、机械设备常见故障的排除能力、认真细致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具备一定的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
根据企业对机械设备维修岗位高级工和技师层次工作人员的能力需求的不同和企业对员工培训的需求,参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高级工和技师)确定高技能培训基地机械设备维修专业的培训目标为:
高级工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提高学员本专业的理论和技能操作水平。具备机械设备安装与调试、维护与修理相关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具有对常用机械设备进行精度检测的能力,具有进行故障排除、维修保养及排除故障的能力,具有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并达到本专业国家技能鉴定标准中高级工的要求。
技师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提高学员本专业的理论和技能操作水平。具备精密、大型、复杂设备修理、安装的能力;具备编写维修作业的技术文件和主要部件的维修工艺的能力;具有常用设备质量问题的分析能力;具有在设备修理、改造中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能力;具有数控机床编程和操作的能力;会进行设备修理、安装后精度检查;具有现场管理能力,能参与企业新设备验收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并达到本专业国家技能鉴定标准中技师的要求。
(二)机械设备维修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召开了实践专家访谈会。在访谈会上,我们引导实践专家明确职业发展阶段等基本概念,由实践专家介绍个人从接受职业教育到成为实践专家的职业发展历程及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实例,并为高级工阶段和技师阶段分别列出3~4个具有代表性的机械设备维修工作任务案例。然后专业教师和实践专家共同讨论,将代表性工作任务的同类项合并,整理、筛选、汇总代表性工作任务,形成“代表性工作任务汇总表”,如表2所示。
在进行企业调研和实践专家访谈中,我们还了解到机械设备维修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三)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培训课程体系
典型工作任务和培训课程如表3所示。
根据机械设备维修中的实际工作任务及工作流程,结合高级工和技师层次人员的职业能力需求,我们组织实践专家和专业教师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分析机械设备维修工高级工和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进行职业行动能力疏理,将实际工作任务归纳整理成典型工作任务,以此作为机械设备维修专业课程建设的来源。访谈会上,我们对机械设备维修工作任务进行总结,通过集体研讨,提炼出该职业领域需要培训的典型工作任务,形成了11个典型工作任务。11个典型工作任务分别转化为11门高级工和技师高技能人才培训课程。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的难度和范围,结合高级工和技师两个层次的工作难度及工作范围,结合机械设备维修高级工及技师鉴定标准,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类归档,提炼出6个典型工作任务属于高级工层次,5个典型工作任务属于技师层次。再由专家与专业教师组成小组,分小组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对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从工作过程、工作岗位、工作对象、工具与器材、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对工作及工作对象的要求、综合性问题等要点进行分析归纳,归纳出学习领域。经过小组讨论,明确了各典型工作任务的基本内容,最后就整个研讨会过程和内容听取会议代表反馈意见,总结得出11个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实践专家访谈会的成果,分析成果的实际价值。随后,进一步召集较高层次的企业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与实践专家、专业教师一起详细描述每个典型工作任务,包括工作对象,工具、材料、设备及资料,工作方法,劳动组织方式,工作要求等。在较高层次的企业技术专家、管理人员、实践专家的指导下,结合高技能人才培训目标,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一体化课程。通常情况下,典型工作任务与一体化课程一一对应,形成高级工和技师两个层次高技能人才培训课程体系。
(四)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具体学习任务
在企业技术专家、管理人员、实践专家的协助下,具体分析每一门一体化课程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途径,完成每一门一体化课程的描述。对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从工作过程、工作岗位、工作对象、工具和工作方法、工作组织、对工作及技术的要求、综合性问题等要点进行分析归纳,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的基本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完成机械设备维修任务的工作过程、提供的服务有哪些、服务对象是谁、怎样获得资料、怎样交付、工作岗位的名称及简单描述、环境条件如何等方面。
在企业实践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地区区域发展特征及学校师资、场地、设备的实际情况,设计开发可执行的学习任务。原则上,每一门一体化课程可对应设计开发若干个学习任务,若干学习任务的学习目标总和大于或等于该门一体化课程的学习目标。并且学习任务由易到难排列,高级工层次可以设计数量较多的引导性较强的学习任务,技师层次可以设计数量较少的综合性和开放性较强的学习任务。同时,每一门课程中的学习任务都设计了灵活选择的学习任务,主要考虑到不同企业对培训的需求有差异,这样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培训需求增加或替换与企业实际紧密相关的学习任务。
(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学习任务活动环节
针对每一个学习任务,具体分析其对应的一体化课程描述,根据该门一体化课程学习目标及工作与学习内容,完成学习任务设计方案,确定每一个学习活动环节。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既有按照国家技能鉴定标准设置的必修学习任务,也有选修学习任务。选修学习任务采取受训人员自愿选取的原则,可以学习选修任务,也可以把企业的项目或案例作为培训内容,采用一体化课程培训形式,由培训学校教师和企业共同开发、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将高技能人才的职业态度、职业规范、职业习惯培养融入每一个培训任务中。定期更新培训内容,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的内容,将职业道德、安全意识等纳入培训内容中。
(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相应工作页
根据该机械设备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标准,对应一体化课程或某一学习任务,开发编制相应的工作页,收集整理参考教材、工具书、说明书、网络资源等学习材料,建立该课程或该学习任务的学习资源包,引领受训人员完成培训任务。
结语
“让合适的员工参加合适的培训”,有助于提高员工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基础选择培训内容,确定学习顺序。整个课程体系贯穿了职业素养培训,包括思想品行、职业道德及其他通用能力的培训。
总之,我校国家高技能培训基地建设机械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以服务企业培训需求为目的,以一体化课程开发规程为指导,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达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目标,符合市场和行业发展需求。培训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紧密结合,同时,选修性的学习任务为受训员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提供了空间,有助于提高员工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徐广福.教育创新课程体系的构建[J].山东教育科研,2002(4).
[2]赵景利.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讨[J].职业时空,2007(9).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张延吉.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5).
[5]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2).
二、增值税转型中的税收政策要点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可以进行抵扣。为了税负平衡,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降为3%。
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所说的固定资产是指购进(包括接受捐赠、实物投资)或自制(包括改扩建、安装)的固定资产。
允许抵扣进项税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2个月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没有金额上的限制。房屋、土地、建筑物等不动产在建工程属于非增值税项目,不允许抵扣。
需要抵扣增值税的固定资产要取得合规的增值税抵扣凭证,即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完税凭证、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可抵扣进项税的运输费不包括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
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是2009年1月1日以后实际发生、并且取得2009年1月1日以后开具的合规凭证上注明或依据合规凭证计算的增值税税额。
三、税收筹划实例分析
(一)外购固定资产纳税人的筹划
增值税转型后,享受外购固定资产抵扣政策的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而小规模纳税人不在此列。因此,对于新办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纳税人身份。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由于计算方法不同,此次转型所受影响也不同,企业可以采用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判别法进行身份选择。方法如下:增值率=(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按照现行税负,一般纳税人税率为17%,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3%,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为17.65%;当企业增值率低于17.65%时,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重于一般纳税人,适宜选择作一般纳税人;当企业增值率高于17.65%时,则一般纳税人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适宜选择作小规模纳税人。
假定某小型机械设备厂,2009年不含税销售额为40万元,会计核算制度健全,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当期该企业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为5.8万,如何确认该企业纳税人身份?
增值率=(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项税额=(40×17%-5.8)÷(40×17%)×100%=14.7%
由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可知,企业的增值率为14.7%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17.65%,该企业作为一般纳税人的税负轻于小规模纳税人,企业适宜作一般纳税人。确认一般纳税人后,应及时地向税务机关申请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若现为小规模纳税人的企业,应抓住转型期国家对一般纳税人降低认定标准的契机,向当地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
(二)外购固定资产内涵的筹划
增值税转型有利于激活企业的投资行为,促使企业扩大投资和技术更新。需要注意的是,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是指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企业购进不动产项目的固定资产,属于非增值税在建工程,不得抵扣进项税。因此,企业必须把握好固定资产界定的标准及可抵扣的范围,不可盲目扩张。
(三)外购固定资产进项发票的筹划
《暂行条例》中规定,企业购进固定资产应取得合规发票,才能享受增值税抵扣政策。我国现行发票管理中有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之分。因此,企业采购固定资产,应尽可能地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要密切关注供货商开具的发票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以便享受增值税抵扣政策。
购买设备的运费发票,要注意不能把保险费等杂费开进去,以免运费进项税不能抵扣。代垫银行手续费、进口费等价外费用不应与买价合并开进增值税发票中。另外,购进可抵扣进项税的固定资产运输费用与购进非增值税不动产在建工程货物的运费应分别开具,以免运费进项税不能抵扣。
以提供设备为主,又提供安装劳务的混合销售行为,应要求对方将设备价值和相应的安装费分别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安装费发票,以免因安装费而影响主要设备的增值税抵扣。对于设备改造工程所需物资要自行采购,不包给施工单位。避免因取得建筑安装业发票,而影响设备改造工程所需物资增值税的抵扣。
(四)外购固定资产供应商的筹划
企业在采购固定资产时,供应商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由于两种供应商的适用税率不同,企业采购时必须做出选择。假定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不含税价款为200万元。如果企业向一般纳税人(税率17%或13%)购进固定资产时,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200 ×17%(13%)=34(万元)或26(万元);如果向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3%)购进固定资产时,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200 ×3%=6(万元)。显然,企业从一般纳税人供货商处采购固定资产能获得更多的进项税抵扣。因此,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应尽量选择一般纳税人供货商。
一、现行教材的主要不足之处,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没有能有机地统一、协同教学
目前全国有16所电力高职高专院校,均开设了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所使用的《电厂汽轮机设备》教材是按照原学科体系进行编写的教材,主要是以理论知识为主线来安排教材内容和顺序。由此造成的局面是,老师在课堂上教授时间多,学生练习时间少,进而学生形成了老师讲什么我就学什么,学校怎么考试学生就怎么学。学生毕业后并不具备电厂汽轮机实际工作岗位需要的汽轮机设备的安装、检修、运行维护等实际操作技能,无法实现高职院校教学与实训内容与电力行业企业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的无痕对接,也就是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没能有机地统一,协同教学。
二、编写理实一体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有利于学生对实际工作岗位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领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编写教材角度来看,应该编写理实一体专业主干课程教材,使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完成电力企业生产实际岗位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工作任务,如汽轮机设备的巡视检查、汽轮机启动、停机、运行维护、汽轮机安装、检修等,使学生初步具备从事汽轮机实际岗位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就业岗位分析如表1。
三、高职高专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核心课程《电厂汽轮机设备》的编写特点及编写方案
教材内容采用以突出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将电厂汽轮机设备设计为认知汽轮机及其辅助设备、认知汽轮机调节保安及油系统、汽轮机启动、汽轮机正常运行维护、汽轮机停机、汽轮机事故处理、汽轮机性能试验、汽轮机调试等七个项目进行全面的阐述,如表2。
1.在企业总承包战略下,机械设备专业分包单位的角色定位
总承包、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是国际建筑市场长期形成并普遍通行的管理。这种企业的市场分工,即使企业竞争的结果,更是不同企业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需要。
在施工企业总承包战略的推进过程中,承担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责任的项目经理部称为代表企业履行合同义务的管理实体,其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通过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对项目所需资源进行配置和管理。其中也包括对机械设备的配置和管理。在这一格局中,尽管同属于一个企业,机械分公司也不可能由于行政隶属关系的相同而游离与总承包战略之外,而必须,也只能自觉、主动地成为一个专业分包商和服务提供者,以利用自己的专业资源和服务纳入企业总承包体系中。
2.市场经济理念是机械设备专业分包商必须树立的基本观念
在确立了专业分包商的角色定位后,强化市场意识,客服等、靠、要和期待上级保护的陈旧观念,是真正实现角色转变的关键。
首先,要以市场主体的姿态积极参与内部项目竞争。无论总承包商还是分包商,都是市场的主体,而非观众和过客。对于长期在企业内部担任配角的专业分公司而言,是否实现从配角相助觉得自觉转变,是能否当好专业分包商的第一步。为此,要摆正位置,主动出击。走出家门,仅仅跟踪,密切了解、掌握公司内部项目承揽的信息,大力推销自己,并通过积极参与工程项目经理部的机械设备最佳方案配置策划,虚心为工程项目提供前期的配合服务,以争取和获得项目经理部的认可和接纳。
其次,要以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积极参与项目竞争。机械设备是专业分包商参与市场竞争的物质基础,我们根据所在公司大量承担上海和国内超高层、大体积、深基础工程的特点,将原来较为单一且低层次的设备,在保证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逐步淘汰了QGT60塔机和部分老式的施工升降机,天之更新了MC300K16\MC60塔机,200t/m动臂式塔机和中、高速施工升降设备资源的新度。同时,重视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降低故障发生频率,最大限度的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如在101层上海环球国际金融中心工程项目的混凝土泵送施工中,泵送高度400多,从而大大提高了竞争实力,扩大了内部市场占有率。
3.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是机械设备专业分包商的基本建设
建设第一流的专业分包商,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内部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健全,而内部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健全需要制度的保证,形成事事有标准、处处讲标准、人人按标准的浓厚氛围。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抓好机械设备管理责任制度的建设。通过落实质量体系贯彻要求,强化文件化、标准化制度的执行,确保设备完好。从经营计划制定、施工生产策划、施组方案编制优化,到设备使用技术和维护技术标准的调整、充实、细化、完善,从设备进退场、升节全过程的管理、设备附件和油料进出库耗用控制,到设备维护预检、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设备安装后验收等,先后建立包括26项制度在内的责任体系,将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同时,严格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如目标管理、监督检查、责任考核等,对制度的落实进行跟踪。
抓好奖惩分配制度的建设。坚持“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针对不同工种特点,严密制定分配方案,使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相结合,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在一线职工中尽可能实行计件制、定额制,上不封顶,多劳多得,以充分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在管理人员中,则以明确岗位职责、定期考核为主要分配方法,根据工作实际,决定收入水平。在分配制度设计中,既要强调拉大差距,向有实绩的员工倾斜,又要防止差距悬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证其在企业效益增长的同时,逐步提高收入。
抓好管理制度建设。针对行业从事机械施工、高空作业、设备分散和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狠抓安全管理,主要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例会制度,安全生产专题教育制度,岗位安全培训制度和安全考核制度等,并以全天候、全覆盖和全过程“三全”的方式,对机械操作人员在安全作业、设备运转、日常维护等方面进行监督,对设备进场安装、拆除退场等方面全过程实施监控,对塔吊、电梯等设备轮流实施专项检查。检查中发现违规或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对相关责任者按《机操工违章作业处置办法》进行处置。
4.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一流机械设备专业分包商的基本要求
是否拥有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职工队伍,对建设一流的机械设备专业分包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应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员工行为,采取措施协调企业和职工个人目标,激发人的内在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要重视提升三支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支队伍即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班(机)长队伍和后备干部队伍。企业要有竞争力,首先要通过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机制、激励机制,不断提升职工队伍的专业技术素质,使之与企业的经营需要、角色定位和品牌形象相适应。而企业机械租赁的性质又决定了施工项目点多面广,因此要求班(机)长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企业要得以可持续发展,还要培养一批各层次的青年干部,使之脱颖而出,总之通过组织育人,量才用人,机制留人三管齐下的工作方法,大力选拔青年干部,才能不断为企业发展输送新鲜血液。
二是要重视提倡终身学习,努力提高服务技能。机械操作工人上岗作业,不仅需要持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而且必须持有企业内部的《培训合格证》。为此,我们坚持每年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岗位轮训,轮训内容涉及机械基础理论、机械安全、机械维护保养和优质服务等,并根据成绩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必须重新参加培训或调离原岗位。同时鼓励员工自学成才,提倡业余自学,推动一人多证,积极创建“上海市学习型班组”
三是要重视对职工队伍结构进行优化。引入竞争机制,根据能上能下,高进地处的原则开展减员分流,培训转岗。大力精简机构,减少层次,改变人浮于事的弊端。鼓励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岗位成才,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引进人才,优化年龄结构、知识结构。通过“三管齐下”,努力使老企业的队伍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5、结语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2-0039-02
Study of Specialty Construction for Process Equipment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based on Characteristic of Building Materials Machinery//Cao Wei, Zha Wenwei, Ni Wenlong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national strategy for coastal development and the ministry excellent engineers plan,the specialty of building materials machinery started outstanding professional features and advantages. Depended teaching reform, constructing high-quality teachers, strengthen practice teaching, and advancing research and other aspects of measures, the construction will continue to strengthen, and brand professional will be strived to build in the province until the national. The purpose is to train more outstanding talents, serve the local and national economies.
Key words process equipment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specialty of building materials machinery; specialty construction
Author’s address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Jiangsu, China 224051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盐城工学院已正式成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随着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动,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在沿海开发过程中大力地推行和投入,注重科技发展和创新,进一步提高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投入,形成经济大发展和教育大发展的难得机遇。因此,加强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将成为教学研究和培养目标的方向。
建材机械专业的特点是“建筑材料(水泥)”和“机械”的交叉与复合。建材机械专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既可以处理建筑材料类的问题,又可以处理机械类的问题,还可以解决建筑材料和机械的综合问题,而后一类问题在化工、石油化工、轻工、制药等过程工业中非常普遍。这正是过程装备专业生存,特别是以建材机械为特色的过程装备专业人才一直受到社会青睐的根本原因。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社会对建材机械专业人才的要求发生改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水泥工业的发展,使建材为特色的过程装备越来越趋向大型化、精细化和自动化,流程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等)与过程的进行必须实施精确的自动控制,确保过程装备高效、安全、可靠运行。同时将“过程”“装备”与“控制”3个相关学科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材料―机电一体化”,因此建材机械专业建设改革势在必行。
1 优势与不足
历经50多年的发展,盐城工学院以建材机械为特色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在江苏乃至全国具备一定的优势,但与国内教育部重点高校相比,尚存在不小的差距。本专业在国内的优势在于:所在的江苏省高校中设立该专业较早,而且是唯一的拥有该专业的学校。目前在国内有该专业的高校也屈指可数,学校该专业一直处于国内相对知名地位,多年来培养了几千名毕业生分布在水泥及水泥装备生产企业、水泥及装备研究院所等。在同属机械类专业强有力的支持下,建材机械过程装备专业还受到兄弟院系如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及环境工程学院相关学科理论支持与配合,形成从工艺到设备、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到专业、从学校到企业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教学培养人才的模式,拥有一支学术造诣高、敬业精神强、人员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的师资队伍,专业力主高起点高标准建设。
目前,在专业技术领域中的高效节能粉磨设备、传热设备及节能技术、过程设备的延寿技术和相分离设备等4个处于学科前沿、特色鲜明、稳定的研究方向,先后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50多篇。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被列为学校特色专业重点建设,现正积极组织申报江苏省特色专业。
但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在国内的差距:教学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学条件和设施建设滞后;缺乏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学术名师,缺少国家863、973等具有影响力的重大科研课题;缺少国家级教学和科研大奖;缺少影响因子大于3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对于具有一定基础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和支持力度不够;相关设施条件还有待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2 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
建材机械专业在学校属于老专业,发展优势突出,结合国家沿海大开发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建材机械类专业的发展良好适应了这一需求。在深厚教学底蕴的支撑下,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人才培养结构更趋合理,专业配套齐全。伴随环保科技、机械加工和新材料基地的发展,大型的建材科技环保工业产业园已在盐城初步建成,对它的落成和发展,本专业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辐射周边城市的建材环保产业。本专业人才培养重点、发展方向对地方水泥工艺、能源基地、环保工程、机械工程等方面形成强有力的支撑。针对盐城环保产业园的建设,结合材料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电气工程专业的发展,形成这一系统工程的构建,为各专业的跨越式配套化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
本专业建设要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推进为契机和工作重点,发展内涵,提高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努力成为省级重点专业,国家有影响的专业。
结合学校机械工程基础课平台,完善和实施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设施、教学条件的建立,出版本专业系列教材,但做到有教材而不唯教材,每年各课具体内容都要有变动。课堂上以介绍、讨论、论证等形式,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并要求学生课后都要准备下次课的讨论内容。充分发挥天空教师网络平台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应专业实习基地,完善毕业设计各项措施及方案,加大毕业设计中的创新内容,毕业设计课题紧扣企业或教师科研项目,增加创新学分,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项目比赛,当教师科研助手,促进对学生能力培养发展。同时注重基础,突出特色,培养创新,适应市场,把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率结合起来。
专业建设离不开学院的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目前过程装备专业在规模建设方面已经走在其他专业的前列,本专业在此条件下更要加倍努力。要充分发扬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广大党员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关系,一切从工作出发,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让党员教师担任学校教务处教学督导员,每学期在两个校区听课督导25人次以上。本专业教师均担任班主任工作,工作中要求对学生认真负责,严格要求,细心教育,抓好班风班纪。
建设一支学术造诣高、敬业精神强、人员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的师资队伍,力主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特别是队伍建设和管理上,高标准、严要求,也是学院在专业建设中的一贯作风。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引进本学科有影响力或有发展潜力的带头人。不为所有,但为所用,在发展前瞻性的建设中做好后备力量的培养,现有的中青年教师到国内相关重点高校或出国做访问学者,培养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走进企业加强实践锻炼,老教师进行一对一传、帮、带,切实做好师资力量的梯队建设。科研工作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内动力,在现有研究所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和力量,形成一支具有开创精神和富有活力的队伍,由学科带头人挂帅,开展全方位的科研工作,从而促进专业建设,特别是知名度建设。在学科带头人及研究梯队、研究所等方面加大力度,争取实现重大突破。
在中国建材协会的支持与帮助下,对外积极开展与研究所、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以学校为主,联合企业办学和共建实验室。在学校的大力投入下,江苏新型环保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应利用这样一个有效的平台搞好教学与科学研究创新工作。实现与国际专业的衔接,引进国外先进教学资源,开创大学生国际就业,走出一条国内特色的办学之路。发挥好老专业的龙头作用,在建设新专业方面继续做好各项工作。
3 结论
挑战与机遇共存,面对国家沿海大开发以及“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启动两大契机,更要与时俱进,认识自我,大力实施专业建设改革,相信经过几年的专业建设和实践探索,盐城工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办学条件与教学水平将会更上一个台阶,社会影响力大大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日趋合理优化,为硕士点的成功申报积极创造条件。同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专业人才,为科技发展与进步、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伟,戴光,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与改革[J].石油教育,2008(3):60-62.
[2]王昌,李强,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与特色的探索[J].实验室科学,2008(5):52-54.
1.机械设备设计研发过程简析
相关产业的技术应用和实际生产需求是机械产品进行设计研发的主要依据。功能的多样化的实现和产业效率的提高是现代企业对机械设备的基本要求,只有完成了企业的基本需求,才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由此可见,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过程是十分缜密的,科学合理是其设计研发工作的基本要求,除此以外,还要“开通”并“维持”一条与世界相关产业发展的信息渠道,保证机械设备的生产工作能够适应发展环境,从而使得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工作能够及时根据市场需求作出调整,从而是其经济效益达到最大。
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有一套较为固定的基本流程,首先,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要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该申请由有机械设备应用需求的工作人员提出,申请这样的流程是为了使得机械设计研发目标得以明确;提出的设计研发申请通过审批后,相关研发人员会依据申请计划将其进行细化处理,经过该处理后,设备设计研发的要求和具体内容都会被公布出来,再由上级部门对任务进行分配处理。有了明确的设计研发目的和基本要求,各部门的工作组织和实行会更加顺畅,同时也有利于各部门之间交接工作的进行;最后,详细的任务计划书传递给设计研发任务的相关部门后,本部门的研发负责人依据设计需求再在工作人员中选择合适的人选和设备,技术分工明确后,构成设计研发小组,并实行个人责任制。这是在设计研发初期的准备工作。
在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计划书和任务细化完成后,准备初期构建而成的设计研发小组应该就任务书中的设计要求和标准展开研究讨论,然后制定出初期的设计研发方案。设计草图的模拟应该保持多样化的草图模拟原则,再由设计研发小组结合设计实际用途和性能,对模拟草图进行细致的分析讨论。经过上述探讨步骤后,设计研发小组可对制定设计草图作出进一步的修改,并由此确定正式的设计方案图纸。确定得到的设计方案图纸还要交由相关设计审视人员审核并经过上级领导的批准后才能够进入出图环节。设计图纸制出后,不能立马进行设备制造的过程,而是要在此之前与机械设备的制造方进行沟通研究,让制造方理解设备设计的思路和设备制造的要求,制造方在研讨的过程中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保证设备的制造与设计初衷能够大致相符。后期的工作主要就是设备的制作和安装,这两个过程中,只要能够保证机械设备的制作无误就没有太大的问题。
2.机械设计研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对应措施
科学的设计和研发方法的应用是保证机械设备生产力量的基础,整个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过程中,每一环节所涉及到的每个工作人员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弄清工作重点,对于关键的设计点和制造点要加强关注,只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加上科学合理的设计研发工作才能让机械设备的整个制造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学性、系统性和原则性是机械设备设计研发者应该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
2.1 机械设备设计研发实现的基础阶段
机械设备设计研发实现的基础阶段对机械设备制造质量的好坏起到决定性的直接作用,每台机械设备在投入制造之前,不管是从事机械设计研发的全体设计工作人员还是负责机械设备成品制造的制造部门又或者是最初提出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企业方,一定会对机械设备的制造效果有所期待,并希望经过设计、研发和制造流程后所得到的机械设备能够达到与预期效果。如何保证机械设备的实际成品能够以保质保量地完成制作呢?下面笔者就说说自己的几点建议。
笔者建议在这个基础阶段,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工作可以采取功能分组法与项目分层法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进行。在功能分组法的应用过程中设计作业会按照其设计研发的相关性进行小组划分,形成一个较为专业的设计团队;而在项目分层法的应用过程中,机械设计研发的工作会遵循由外到内的设计程序进行小组划分,从而保证设计研发工作的严谨性。通过这两种设计小组划分方式的结合,能够使得机械设备在设计研发的过程中能够对最初的设计构想进行细化,每个设计小组和制作部门的任务都具体化到最佳状态。分工的明确避免设计或制作小组由于设计工序的不熟悉而导致延误机械生产的事件发生,进一步提高了机械设备设计研发过程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使得上级管理人员能够对机械设备制造过程的把握更为全面。
2.2 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阶段
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是整个设备设计研发的最后一道“工序”,设计和研发人员以及设备使用方对于设备预期的实现以及机械设备成品的效果试验都是在这一阶段中完成的。因此,作为“点睛之笔”,设备的安装调试阶段不能出现任何差错。为了保证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效果,相关设备设计研发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亲临设备组件现场,并对设备的安装调试的全部过程进行监督控制,当出现一些技术性的安装调试问题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从而保证设备组件工作的顺利进行。
这一阶段设计研发人员的工作除了具备一定的必要性以外,还能够增长设计研发人员的工作经验,若设备的设计研发人员长期处于设备图纸的设计和设备效果模拟的工作环境之中,其工作经验只能是“纸上谈兵”。组件场地的监督控制,可以真真实实地触摸到由自己所在的团队设计研发的机械设备实体,突发事件的处理,一方面能够让设计研发人员更好的了解该类型机械设备组装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拓展了设计研发人员的经验累积。这样宝贵的机会是能够提高设计研发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现场事件处理能力的绝好机会,当然,在此过程当中还有注意保护好设备设计研发的知识产权,必须要在相关资料和机械设备全部递交给设备使用方后,机械设备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综上所述,机械设备的设计和研发过程是十分严谨的,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对机械设计研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作为一名对自己有严格要求的新时代设计工作人员,一定要紧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机械设计研发工作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吴暐,张伶俐.机械零件的可靠性优化设计[J].新余高专学报,2007(01).
机械设备是加工制造的基础,无论是进行民用产品的制造还科研产品的加工以及对新技术的实践都需有新的机械设备进行保障。因此对于新的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工作需要依托于科技创新,根植于生产实际,以合理、实用、创新为原则,进行机械设备的开发研制工作,从而促进机械设备设计水平的提高,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品加工生产设备占有很大的比例,下面就以产品加工生产设备为例介绍机械设备设计研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 机械设计的流程
1.1明确机械设备设计的主要用途
机械设备设计的目的是要设计出一种能达到预定功能要求、具有性能好、成本低、价值最优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机械产品,机械设备设计的特点是从具体概念到具体产品的演化过程,从抽象的产品规划、功能需求、原理方案设计到较具体的结构方案设计、总体设计等。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产品的设计信息,直到完成整个产品的设计。机械设计是一个逐步求精和细化的过程。
1.2 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一般流程
以下将对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一般流程进行阐述:
1.2.1 提出申请: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必须要根据需求来进行设计,在这一阶段需要根据需求提出申请。
1.2.2 对申请进行审批答复:当相应的申请提交到主管部门后,需要主管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核,从可行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进行考核批准。
1.2.3下发具体的任务计划书:当主管部门对申请批准后,需要对申请中的条文具体细化,并以任务计划书的形式下发到具体的设计部门。
1.2.4组建设计研发项目组:当具体的设计部门收到任务计划书后,需要根据计划书中的项目种类、专业需求,选用与计划书中相符合的各种人员,组建设计研发项目组。
1.2.5根据计划书提出初步的方案:设计研发项目组需要根据计划书中提出的设计需求,机械设备需要完成的任务确定初步的方案,并对这一方案进行广泛的讨论,当遇到大型设备时需要提出相应的小型样机的初步方案。
1.2.6根据初步方案设计出初步的方案草图:设计研发项目组需要根据初步方案设计出初步的方案草图(包括相应的设计总图和一些关键部件的设计图)。
1.2.7对初步方案草图进行评审:当完成项目的初步方案草图后,项目组需要组织相应的人员进行方案评审,对初步方案的一些关键部分进行可行性评估,而后根据各方意见提出修改方案。
1.2.8根据修改后的方案进行设计:当方案修改完成后,应根据修改方案进行设计。
1.2.9图纸审核、批准:当机械设备设计完成后,应组织人员对图纸进行复核,复核完成后方可出图。
1.2.10零部件的制造:当图纸经过审核后下发到制造部门进行生产前,设计部门需要和加工制造部门就图纸进行会审,对图纸上不明确的部分或者是疑点进行沟通,保证零部件安装设计意图进行制造。
1.2.11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设计人员和加工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在图纸下发到加工人员进行加工后,设计人员和加工制造人员应进行良好的沟通,对加工进度进行把控,并对加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记录,留备以后查看。
1.2.12机械设备零部件的验收:在加工制造部门完成全部的加工任务后,设计人员应到场对加工完成的零部件进行相应的检测。
1.2.13对机械设备的组装、调试:当检验合格的零部件到达装配现场后,设计人员应到场指导,就设备的装配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保障机械设备装配的顺利进行,这一阶段对机械设备的最终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是设计人员应对装配的全程跟随,并提出专业的技术指导。
1.2.14机械设备进行试生产:当机械设备完成研发工作,并装配、调试达标后,需要机械设备进行试生产,并对机械设备在试生产的过程中的状态进行记录,同时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检测,看是否达到了设计预期与设备需求。如果生产出的产品未满足设备需求,选用对设备进行排查,对设备再次调试后再次进行试生产,直至满足要求。
1.2.15机械设备投入生产:在机械设备试生产合格后,机械设备将投入正式生产,在这之后,设计开发项目组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同时需要将机械设备的相关资料进行移交。
2 在设计研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上介绍了机械设备设计的整个流程,在这一流程中,各个阶段都有需要注意的问题,下面将就这些问题进行阐述。
2.1 设计研发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部机器的质量基本上决定于设计质量。制造过程对机器质量所起的作用,本质上就在于实现设计时所规定的质量。在这一阶段,除了机械设计要合理外,加工制造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设计人员应和加工制造部门加强沟通,及时解决加工制造汇中的问题,同时对机械零部件加强跟踪,保证零部件的制造按照设计预期进行制造,设计制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切不可将其分割开来。
2.2 装配调试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
机械设备的装配调试在整个设计研发过程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装配调试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设备性能的好坏,在这一阶段,设计人员需要全程跟踪设备的装配调试,及时对装配调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在这一阶段,设计人员要做好设备相应的记录工作,积累自身经验,为以后的设计打好基础。在装配调试完成后,需要进行试生产,并对试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鉴定,如果达标就可交付使用,如果未达标,需要继续对设备进行再次调试,直到试生产结果达到设计预期。设备交付使用后,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并将全套资料进行移交。
结语
本文根据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对机械设备设计研发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介绍。并对设计研发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TH122 文献标识码:A
1机械设计的过程
1.1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目的
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目的归纳起来讲,就是根据用途和实际需要,设计研发出能有效地实现一种或多种功能的机械装备,满足社会的需求。
1.2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基本步骤
(1)需求申请: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首先必须有需求,由需求者提出申请。(2)需求确认:机械设备的需求申请必须由主管部门或领导确认并批准。(3)设计研发任务书的下达:机械设备的需求申请被确认批准后,必须将需求申请中的具体要求细化成设计研发任务的内容和要求,使设计研发者明确任务及电影票,便于组织实施,并将任务书下达到承担任务的部门。(4)组建设计研发项目组:承担设计研发任务的部门收到设计研发任务书后,应根据任务书的内容、要求,选配适当的各类专业人员,组成设计研发项目组,并明确项目组成员的各自责任。(5)初步确定方案:设计研发项目组根据设计任务书,组织对设计研发方案的讨论,并形成最初的设计方案。如果是大型或成套的机械设备,应先进行小样机或关键功能部件的方案设计。(6)方案草图的设计:根据初步拟定的方案,有关人员进行相关部分的草图设计。(7)设计方案草图的评审:设计草图完成后,项目组应再将组织相关人员对设计方案展开评审,对方案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部分的合理性进行深入研讨,并综合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形成修改方案。(8)方案修改、正式设计:根据修改方案,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修正,并开展正式设计。(9)图纸审核、批准:设计完成后,由相关人员进行审核,经领导批准后正式出图。(10)交付加工制造:图纸设计完成后,并付加工单位加工制造之前,要与加工制造单位针对图纸做深入沟通,对图纸上的一些疑问进行磋商,确保加工制造单位对设计思路和要求有较清楚的认识,并且便于施工。(11)跟踪加工制造过程:图纸交付加工后,设计人员应与加工制造单位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及时了解加工进度及遇到的问题,除了对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反应外,还应对问题做好详细记录,以备今后查阅和参考。(12)机械设备的验收:机械设备加工制造完成后,设计人员应到加工制造单位进行设备验收,尽可能让机械设备进行连续试运转,观察其运行运输和可靠性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发现问题要求加工制造单位及时纠正。验收合格后,方能允许发货,以避免设备到达安装场地后发现问题难以处理。(13)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机械设备到达安装现场后,设计人员应亲临现场,对设备安装、调试的全过程进行监控、跟踪和技术指导,这一时期的工作对于设计人员来说既很重要也非常必要。(14)试产鉴定:机械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设计人员与生产管理人员共同组织机械设备的试产,并对其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和鉴定。(15)交付使用:机械设备试产达标后,设计人员必须整理出机械设备操作、工艺、维护的相关图纸和资料交付使用部门,并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在此基础上,机械设备才能正式交付使用。
2设计研发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2.1研制阶段的工作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研制阶段是设计方案实现的基础阶段,机械设备制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能否取得设计的预期效果,甚至影响到设备能否正常使用。在此阶段,除了制造加工的承担单位应当注意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合理安排制造工艺外,还应当加强设计者与制造者之间的沟通。设计者应积极、主动地经常关心制造过程的情况,与制造者共同商讨合理的加工工艺方法,并虚心听取制造现场技术人员及工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对零件结构、加工精度等做适当的调整。切不可认为,制造加工只是制造加工单位的事,与设计者无关;能否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加工,也只是制造加工者自己的事。机械设备的设计者应当知道,对于制造能力、加工手段和加工工艺,制造加工单位最有发言权,他们的许多意见和建议,甚至判断,是很有价值的,有时是决定性的。
1前言
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工作是企业创新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新产品的制造,还是新技术的实施,都要有新的机械设备的支持。使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工作科学,合理,规范地展开,促进技术创新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很有必要对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过程展开讨论,由于在国民经济中,产品生产类设备占有很大比重,本文的讨论就主要针对此类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工作。
2机械设计的过程
2.1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目的
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目的归纳起来讲,就是根据用途和实际需要,设计研发出能有效地实现一种或多种功能的机械装备,满足社会的需求。
2.2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基本步骤
一般来说,机械设备设计研发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2.2.1需求申请: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首先必须有需求,由需求者提出申请。
2.2.2需求的确认:机械设备的需求申请必须由主管部门或领导确认并批准。
2.2.3设计研发任务书的下达:机械设备的需求申请被确认批准后,必须将需求申请中的具体要求细化成设计研发任务的内容和要求,使设计研发者明确任务及目标,便于组织实施,并将任务书下达到承担任务的部门。
2.2.4组建设计研发项目组:承担设计研发任务的部门收到设计研发任务书后,应根据任务书的内容、要求,选配适当的各类专业人员,组成设计研发项目组,并明确项目组成员的各自责任。
2.2.5初步确定方案:设计研发项目组根据设计任务书,组织对设计研发方案的讨论,并形成最初的设计方案。如果是大型或成套的机械设备,应先进行小样机或关键功能部件的方案设计。
2.2.6方案草图的设计(形成总图及部分主要部件图):根据初步拟定的方案,有关人员进行相关部分的草图设计。
2.2.7设计方案草图的评审:设计草图完成后,项目组应再次组织相关人员对设计方案展开评审,对方案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部分的合理性进行深入研讨,并综合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形成修改方案。
2.2.8方案修改、正式设计:根据修改方案,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修正,并开展正式设计。
2.2.9图纸审核、批准:设计完成后,由相关人员进行审核,经领导批准后正式出图。
2.2.10交付加工制造:图纸设计完成后,交付加工单位加工制造之前,要与加工制造单位针对图纸做深入沟通,对图纸上的一些疑问进行磋商,确保加工制造单位对设计思路和要求有较清楚的认识,并且便于施工。
2.2.11跟踪加工制造过程:图纸交付加工后,设计人员应与加工制造单位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及时了解加工进度及遇到的问题,除了对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反应外,还应对问题做好详细记录,以备今后查阅和参考。
2.2.12机械设备的验收:机械设备加工制造完成后,设计人员应到加工制造单位进行设备验收,尽可能让机械设备进行连续试运转,观察其运行动作和可靠性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发现问题要求加工制造单位及时纠正。验收合格后,方能允许发货,以避免设备到达安装场地后发现问题难以处理。
2.2.13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机械设备到达安装现场后,设计人员应亲临现场,对设备安装、调试的全过程进行监控、跟踪和技术指导,这一时期的工作对于设计人员来说既很重要也非常必要。可以说,安装、调试阶段的工作质量,对机械设备的最终使用效果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2.14试产鉴定:机械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设计人员与生产管理人员共同组织机械设备的试产,并对其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和鉴定。如果达到使用要求,交付使用;如未达到要求,需找到原因,采取措施,修正调试后再行试产,直至满足要求。如果是小样机或关键部件的研制,此步骤完成后,应当对此前的整个过程进行认真总结,并提出中试设备的改进设计方案,进入新一轮中试设备的研制。如果有必要,也可再进行一轮样机及关键部件研制试验。
2.2.15交付使用:机械设备试产达标后,设计人员必须整理出机械设备操作、工艺、维护的相关图纸和资料交付使用部门,并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在此基础上,机械设备才能正式交付使用。
3设计研发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上述设计研发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工作重点,都应正确把握方法,确保设计研发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整个过程别要注意系统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3.1研制阶段的工作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前言
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工作是企业创新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新产品的制造,还是新技术的实施,都要有新的机械设备的支持。使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工作科学,合理,规范地展开,促进技术创新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很有必要对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过程展开讨论,由于在国民经济中,产品生产类设备占有很大比重,本文的讨论就主要针对此类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工作。
2 机械设计的过程
2.1 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目的
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目的归纳起来讲,就是根据用途和实际需要,设计研发出能有效地实现一种或多种功能的机械装备,满足社会的需求。
2.2 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基本步骤
一般来说,机械设备设计研发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2.2.1 需求申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首先必须有需求,由需求者提出申请。
2.2.2 需求的确认:机械设备的需求申请必须由主管部门或领导确认并批准。
2.2.3设计研发任务书的下达:机械设备的需求申请被确认批准后,必须将需求申请中的具体要求细化成设计研发任务的内容和要求,使设计研发者明确任务及目标,便于组织实施,并将任务书下达到承担任务的部门。
2.2.4组建设计研发项目组:承担设计研发任务的部门收到设计研发任务书后,应根据任务书的内容、要求,选配适当的各类专业人员,组成设计研发项目组,并明确项目组成员的各自责任。
2.2.5初步确定方案:设计研发项目组根据设计任务书,组织对设计研发方案的讨论,并形成最初的设计方案。如果是大型或成套的机械设备,应先进行小样机或关键功能部件的方案设计。
2.2.6方案草图的设计(形成总图及部分主要部件图):根据初步拟定的方案,有关人员进行相关部分的草图设计。
2.2.7设计方案草图的评审:设计草图完成后,项目组应再次组织相关人员对设计方案展开评审,对方案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部分的合理性进行深入研讨,并综合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形成修改方案。
2.2.8方案修改、正式设计:根据修改方案,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修正,并开展正式设计。
2.2.9图纸审核、批准:设计完成后,由相关人员进行审核,经领导批准后正式出图。
2.2.10交付加工制造:图纸设计完成后,交付加工单位加工制造之前,要与加工制造单位针对图纸做深入沟通,对图纸上的一些疑问进行磋商,确保加工制造单位对设计思路和要求有较清楚的认识,并且便于施工。
2.2.11跟踪加工制造过程:图纸交付加工后,设计人员应与加工制造单位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及时了解加工进度及遇到的问题,除了对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反应外,还应对问题做好详细记录,以备今后查阅和参考。
2.2.12机械设备的验收:机械设备加工制造完成后,设计人员应到加工制造单位进行设备验收,尽可能让机械设备进行连续试运转,观察其运行动作和可靠性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发现问题要求加工制造单位及时纠正。验收合格后,方能允许发货,以避免设备到达安装场地后发现问题难以处理。
2.2.13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机械设备到达安装现场后,设计人员应亲临现场,对设备安装、调试的全过程进行监控、跟踪和技术指导,这一时期的工作对于设计人员来说既很重要也非常必要。可以说,安装、调试阶段的工作质量,对机械设备的最终使用效果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2.14试产鉴定:机械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设计人员与生产管理人员共同组织机械设备的试产,并对其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和鉴定。如果达到使用要求,交付使用;如未达到要求,需找到原因,采取措施,修正调试后再行试产,直至满足要求。如果是小样机或关键部件的研制,此步骤完成后,应当对此前的整个过程进行认真总结,并提出中试设备的改进设计方案,进入新一轮中试设备的研制。如果有必要,也可再进行一轮样机及关键部件研制试验。
2.2.15交付使用:机械设备试产达标后,设计人员必须整理出机械设备操作、工艺、维护的相关图纸和资料交付使用部门,并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在此基础上,机械设备才能正式交付使用。
3 设计研发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上述设计研发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工作重点,都应正确把握方法,确保设计研发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整个过程别要注意系统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3.1 研制阶段的工作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2机械设计的过程
2.1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目的
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目的归纳起来讲,就是根据用途和实际需要,设计研发出能有效地实现一种或多种功能的机械装备,满足社会的需求。
2.2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基本步骤
一般来说,机械设备设计研发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2.2.1需求申请: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首先必须有需求,由需求者提出申请。
2.2.2需求的确认:机械设备的需求申请必须由主管部门或领导确认并批准。
2.2.3设计研发任务书的下达:机械设备的需求申请被确认批准后,必须将需求申请中的具体要求细化成设计研发任务的内容和要求,使设计研发者明确任务及目标,便于组织实施,并将任务书下达到承担任务的部门。
2.2.4组建设计研发项目组:承担设计研发任务的部门收到设计研发任务书后,应根据任务书的内容、要求,选配适当的各类专业人员,组成设计研发项目组,并明确项目组成员的各自责任。
2.2.5初步确定方案:设计研发项目组根据设计任务书,组织对设计研发方案的讨论,并形成最初的设计方案。如果是大型或成套的机械设备,应先进行小样机或关键功能部件的方案设计。
2.2.6方案草图的设计(形成总图及部分主要部件图):根据初步拟定的方案,有关人员进行相关部分的草图设计。
2.2.7设计方案草图的评审:设计草图完成后,项目组应再次组织相关人员对设计方案展开评审,对方案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部分的合理性进行深入研讨,并综合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形成修改方案。
2.2.8方案修改、正式设计:根据修改方案,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修正,并开展正式设计。
2.2.9图纸审核、批准:设计完成后,由相关人员进行审核,经领导批准后正式出图。
2.2.10交付加工制造:图纸设计完成后,交付加工单位加工制造之前,要与加工制造单位针对图纸做深入沟通,对图纸上的一些疑问进行磋商,确保加工制造单位对设计思路和要求有较清楚的认识,并且便于施工。
2.2.11跟踪加工制造过程:图纸交付加工后,设计人员应与加工制造单位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及时了解加工进度及遇到的问题,除了对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反应外,还应对问题做好详细记录,以备今后查阅和参考。
2.2.12机械设备的验收:机械设备加工制造完成后,设计人员应到加工制造单位进行设备验收,尽可能让机械设备进行连续试运转,观察其运行动作和可靠性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发现问题要求加工制造单位及时纠正。验收合格后,方能允许发货,以避免设备到达安装场地后发现问题难以处理。
2.2.13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机械设备到达安装现场后,设计人员应亲临现场,对设备安装、调试的全过程进行监控、跟踪和技术指导,这一时期的工作对于设计人员来说既很重要也非常必要。可以说,安装、调试阶段的工作质量,对机械设备的最终使用效果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2.14试产鉴定:机械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设计人员与生产管理人员共同组织机械设备的试产,并对其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和鉴定。如果达到使用要求,交付使用;如未达到要求,需找到原因,采取措施,修正调试后再行试产,直至满足要求。如果是小样机或关键部件的研制,此步骤完成后,应当对此前的整个过程进行认真总结,并提出中试设备的改进设计方案,进入新一轮中试设备的研制。如果有必要,也可再进行一轮样机及关键部件研制试验。
2.2.15交付使用:机械设备试产达标后,设计人员必须整理出机械设备操作、工艺、维护的相关图纸和资料交付使用部门,并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在此基础上,机械设备才能正式交付使用。
3设计研发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上述设计研发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工作重点,都应正确把握方法,确保设计研发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整个过程别要注意系统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3.1研制阶段的工作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过程
(一)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目的。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目的归纳起来讲,就是根据用途和实际需要,设计研发出能有效地实现一种或多种功能的机械装备,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 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基本步骤。(1)需求申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首先必须有需求,由需求者提出申请。(2)需求的确认:机械设备的需求申请必须由主管部门或领导确认并批准。(3)设计研发任务书的下达:机械设备的需求申请被确认批准后,必须将需求申请中的具体要求细化成设计研发任务的内容和要求,使设计研发者明确任务及目标,便于组织实施,并将任务书下达到承担任务的部门。(4)组建设计研发项目组:承担设计研发任务的部门收到设计研发任务书后,应根据任务书的内容、要求,选配适当的各类专业人员,组成设计研发项目组,并明确项目组成员的各自责任。(5)初步确定方案:设计研发项目组根据设计任务书,组织对设计研发方案的讨论,并形成最初的设计方案。如果是大型或成套的机械设备,应先进行小样机或关键功能部件的方案设计。(6)方案草图的设计(形成总图及部分主要部件图):根据初步拟定的方案,有关人员进行相关部分的草图设计。(7)设计方案草图的评审:设计草图完成后,项目组应再次组织相关人员对设计方案展开评审,对方案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部分的合理性进行深入研讨,并综合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形成修改方案。(8)方案修改、正式设计:根据修改方案,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修正,并开展正式设计。(9)图纸审核、批准:设计完成后,由相关人员进行审核,经领导批准后正式出图。(10)机械设备的验收:机械设备加工制造完成后,设计人员应到加工制造单位进行设备验收,尽可能让机械设备进行连续试运转,观察其运行动作和可靠性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发现问题要求加工制造单位及时纠正。验收合格后,方能允许发货,以避免设备到达安装场地后发现问题难以处理。(11)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机械设备到达安装现场后,设计人员应亲临现场,对设备安装、调试的全过程进行监控、跟踪和技术指导,这一时期的工作对于设计人员来说既很重要也非常必要。可以说,安装、调试阶段的工作质量,对机械设备的最终使用效果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2)试产鉴定:机械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设计人员与生产管理人员共同组织机械设备的试产,并对其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和鉴定。如果达到使用要求,交付使用;如未达到要求,需找到原因,采取措施,修正调试后再行试产,直至满足要求。如果是小样机或关键部件的研制,此步骤完成后,应当对此前的整个过程进行认真总结,并提出中试设备的改进设计方案,进入新一轮中试设备的研制。如果有必要,也可再进行一轮样机及关键部件研制试验。(13)交付使用:机械设备试产达标后,设计人员必须整理出机械设备操作、工艺、维护的相关图纸和资料交付使用部门,并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在此基础上,机械设备才能正式交付使用。
二、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