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9 09:33: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生职业技能培训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瞄准需求,用好政策
迁安市职教中心的职业培训之所以得到长足发展,得益于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学校领导的高瞻远瞩,确定了“对接产业、多元合作、长短并进、服务社会”的办学思路,建立了与现代职业教育相适应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致力于加速构建长短并进的大职教发展格局;得益于迁安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所创造的机遇;得益于国家、省、市以及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的有利于职业培训发展的良好政策。
1.迁安市对办学的强力支持和职教园区的建设,为职教中心提供了有力的环境保障
多年来,迁安市委、市政府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的重大举措,形成抓职教就是抓经济建设的良好氛围,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市场等多元措施为职教发展聚力,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提出了构筑六大区域性功能中心的发展目标。其中构筑教育培训功能中心位列首位,核心就是依托河北联合大学迁安学院、迁安市职教中心,将迁安教育做大做强,使教育既发挥基本功能为区域发展提供人力支撑,又能作为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打造教育培训功能中心领导小组,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出台了相关政策。
为改善民生、促进就业,2008年以来,市财政投资建设了迁安职教园区,共占地1800亩。园区按照资源共享模式建设,主要包括市职教中心、河北联合大学迁安学院和市奥体中心。其中职教中心占地552亩,投资3.98亿元,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建有机械、电子电工、汽修等8个实训中心112个实训室,设备总值4800万元,可满足全日制在校生7500人、年短期培训10000人教学需要,软、硬件设施达到了全国一流水平。
2.迁安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为职教中心提供足够的培训空间
近年来,迁安为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立足原有产业基础,提出“四五”转型攻坚计划,确定了构建“3+5+6”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即着力打造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三个产值超千亿产业集群,发展煤化工、包装建材、食品医药、文化旅游、高新技术五个产值超百亿产业板块。培育金融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创意、消费购物、养老养生、总部经济六大区域性功能中心。在政策的吸引下,芬兰斯道拉恩索、浙江物产、中海油、徐州重工、红星美凯龙等40余家世界500强、国内100强、央企和行业领军企业相继落户。
随着大批优质项目开工建设、竣工达产,企业刚性用人需求与人才培养教育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据统计,全市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27家,超千万元的200多家。未来五年企业为迁安市提供就业岗位约1.8万个,对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需求达8600余人。但在所调查的13.6万企业职工中,在职工人(在职职工数减去管理和辅助人员数)8.5万人,占在职职工的62.5%;技术工人2.4万人,占在职工人28.2%;高级工以上0.55万人,中级工1.1万人,初级工以下0.75万人,分别占迁安市技术工人的22.9%、45.8%、31.3%。因此,现有企业职工队伍根本无法满足未来发展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此外,大量普通毕业生、不适应现代产业需求的转岗人员、复转军人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急需提升就业技能,因此,学校未来办学在职业培训方面空间巨大。
3.国家、省、市和地方政府相关政策为职教中心职业培训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004年国家出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办法》规定:阳光工程培训项目以短期的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辅助开展引导性培训,培训时间为15?9 0天,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就业岗位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经费实行政府和农民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各级财政安排专项经费扶持培训工作,地方财政扶持资金与中央扶持资金统筹使用。
2007年迁安市政府以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政策为基础出台了《迁安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免费培训工程实施办法》,《办法》规定培训内容包括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对收费标准在2000元以内的技能培训实行全免费培训;参加免费创业培训人员,成功创业满一年并招用2名以上员工的奖励3000元,同时根据招用人数按每人200元的标准一次性奖励创业成功人员。对毕业两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的,还一次性发放3000元的创业补助。
2009年迁安市对全市在职职工实行免费技能培训,补贴标准为岗前技能培训的一半,资金由市财政解决。
2014年国家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其中种养大户人均补贴2500元,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人均补贴800元。学校充分利用国家、省、市有关政策,积极参与到政府支持的培训工作中,以优质的教学资源、完善的教学设施、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优质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赢得了学员的高度信任和社会的广泛认同。
整合资源,强化功能
1.主动对接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建立各类培训基地
2004年以来,为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在职业培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把各行业、各部门分散的资金、项目等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规模优势和综合效应。学校积极主动与各部门寻求合作途径,探索共同发展之路。一是依托迁安市人社局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就业再就业培训基地、创业培训基地;二是依托迁安市安监局建立河北省安全生产培训基地(三级资质);三是依托迁安市质监局建立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基地;四是依托迁安市工业与信息化局建立河北省中小企业人才培训基地、河北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五是依托迁安市农牧局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六是依托迁安市委组织部建立县域特色人才项目基地;七是依托迁安市财政局建立迁安市财会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八是依托迁安市总工会、迁安市人社局成立迁安市职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九是建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2.借助“迁安市职业教育集团”的组织功能,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迁安市职教中心在政府支持下,于2012年成立迁安市职业教育集团。迁安市职业教育集团实行指导委员指导下的理事会负责制,指导委员会由市人社局、教育局、财政局等14个部门组成,负责对集团的建设、改革、发展进行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集团理事会由首钢迁钢、燕山钢铁等15家企业和迁安市职教中心组成,理事会理事长单位为迁安市职教中心,实现了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之间的全方位合作。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功能,已与60多骨干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合作涉及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引校入厂、引企入校、顶岗实习、双向培训等。学校在45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有32家企业在学校建立职工培训基地;长期与燕山钢铁公司、九江线材有限公司、轧一钢铁集团、东安超商、锦江饭店等企业开展“订单式”培训;为首钢迁钢、燕钢、松汀、轧一、荣信等企业举办首席技师培训班;在迁安市总工会组织下开展了五届全市职工技术比武。
3.实行一校带“多点”,构建覆盖全市的教学网络
为了最大限度地方便企业在职职工和农村偏远地区学员参加培训,依托当地场地、设备设施,学校在全市6个乡镇、8家骨干企业建立了14个职业培训教学点,同时利用乡镇社保站社会职能,建立了19个招生宣传网点,为当地有培训意愿人员咨询、报名、资料审核工作提供便利。
4.完善机构建设,健全管理职能
为充分发挥各行业培训基地的功能,学校不断完善内部机构建设,成立了技能培训科、创业培训科、社会培训科、职业能力建设处、安全生产培训中心等部门,分别对应各培训基地,负责相应培训项目的招生、培训、就业、协调等方面工作,实现了“培训部门与政府部门”“培训部门与行业企业”“培训部门与培训项目”的三个对接,实现了职业培训的专业化。技能培训科负责阳光工程技能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科负责创业培训,安全生产培训中心负责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安全生产技术培训,职业能力建设处负责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在职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考核鉴定、职工技术比武等工作,社会培训科负责联系其他行业培训项目及业务。
科学施教,提升层次
1.依据职业标准,结合成人培训特点,制作功能齐全的教学培训包
学校的培训项目涵盖了一、二、三产业共7项11类23个职业(工种),培训时间长短不一、培训内容难易不同、培训标准高低各异,学员来源渠道复杂、年龄结构和学历水平差距大,很难统一标准。学校针对这种现状,成立了以职业培训科室主任为组长,吸纳专职教师、学员代表、政府职能部门领导、行业专家等组成教学研究小组,通过认真研究每个职业(工种)的职业标准,分析学员构成,精选培训教材,优化培训内容,制定培训大纲,细化培训计划等环节,制定了适合成人学习特点的功能齐全的培训教学包,包括该职业(工种)的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典型案例、视频资料、图片资料、模拟试题和考核标准等,尽量突出声光像等形象直观的表现方式,使培训内容易于接受、培训效果达到实效。
2.培训与引进相结合,打造一流职业培训师资队伍
学校一直注重培训教师队伍的能力建设,积极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一是坚持校内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培训不间断。多年来,学校共派出专职教师参加人社、安监、财政、教育等部门组织的国家、省、市级培训125人次,现共有企业培训师4名,创业培训教师8名,创业指导师3名,注册安全工程师4名,安全生产培训教师15名,注册会计师4名,会计继续教育讲师5名,各职业(工种)考评员24名。二是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作为职业培训兼职教师。共聘请创业指导专家5名,行业、企业专家12名,政府职能部门领导14名,大学教授8名。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聘任,使学校的职业培训教学团队能力逐步提高,影响逐年扩大。
3 .创新培训模式,灵活教学方法,提高培训质量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培训功能,让各级优惠政策和学校资源惠及更多的企业和学员,学校改变原来坐等企业、学员来校培训的被动局面,大力开展送技术入企业、进农村、到社区活动。多年来共开展入企业培训216班次19600余人,累计完成教学时数40000课时;进农村培训112各班次6000余人,累计完成教学时数9000课时;到社区培训12各班次700余人,累计完成教学时数1000课时,解决了培训与生产不能兼顾的矛盾。在培训教学上积极开展互动式、模块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广泛采取案例教学与模拟训练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基地实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生产指导相结合等培训手段,增强了培训的趣味性和针对性,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培训质量。
4.强化调研,提升服务水平
通过采取问卷调查、重点走访等途径对全市企业进行调研,明确全市技能人才需求方向、需求数量,为技能人才培养规划提供依据。通过建立培训学员QQ交流群、微信平台,结合实地走访和电话回访等形式,进行后续跟踪服务,了解培训学员就业、创业、发展等情况,了解企业、学员对培训的建议,从而完善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服务社会,打造品牌
2004年以来迁安市职教中心以“服务政府,为政府分忧;服务社会,为百姓解难”作为职业培训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培训工作,共完成各类培训15.2万人。其中,完成技能培训4 6 9 1 7人,包括:初级工3 3 2 3 5人,中级工11423人,高级工2137人,技师122人;完成创业培训6752人,创业成功3215人,带动15676人就业;完成财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18252人,完成特种作业人员培训59346人;其他人员培训22000人,为市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促进了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共培育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280人,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860人。通过培训,增强了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了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的技术服务水平,为迁安市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2.促进了小微企业成长,丰富了区域经济结构
2004年以来,6752名有创业意愿的学员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创业培训,有3215人创业成功,带动15676人就业,迁安市十大创业明星中有两位是职教中心的创业培训学员,有效促进了全民创业工程,实现了区域经济结构的多样化。
3.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难问题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培训的学员中,有1.8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转移就业,使那些靠种地为生的普通百姓走进了生产车间、走向了超商、酒店;有0.5万下岗失业人员成功转岗,使他们从原来不适应的岗位走向了新的岗位。
4.提高了市域技能人才总量,改变了企业技能人才结构
2004年以来,已培训企业技能管理人员1520人,完成技能人才培训46917人,包括:初级工33235人,中级工11423人,高级工2137人,技师122人,使我市高技能人才数量由5500人增加到7759人,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比例由16.5%增加到22.1%,这极大地促进了企业技能人才结构的调整,有效提高了企业的发展后劲。
5.提高了企业员工操作水平,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培训,一线工人的操作技能水平明显提升,并在各类技术比武中取得了优异成绩。燕山钢铁黄瑞山、松汀钢铁王学超、津安钢铁杨检等学员在迁安市职工技术比武中分别获得炼铁工、炼钢工、钳工组一等奖,荣信钢铁公司学员周金在唐山市职工技术比武荣获气焊工技术状元。
一、以职教中心为依托认真抓好职业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学校共开设机械加工、电子技术应用、汽车维修、学前教育、护理、餐饮服务、焊接工艺、计算机应用技术等10多个专业。其中汽车维修、学前教育、机械加工一直以来都是学校的主打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6%,专业对口就业率达85%,岗位巩固率达92%,近几年内学校又经过不懈的努力,改变校容校貌,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要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管理科学、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知名度较高的教育、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同时也成为镇赉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当地企业开展短期培训的主阵地,开展“订单式”培训,使学员都学到一技之长。就业率达到90%以上,有一部分没有就业的自己办起了实体。学生在校能够自觉的学习,经过考试合格学校发给毕业证或结业证,县劳动部门发职业资格证书,便可就业上岗。使全县初中考不上高中的学生、高中考不上大学的学生及大学生毕业不能就业的学生,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最后走向了就业岗位.
二、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将构建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战略性任务提到了全党全社会面前,这是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全党、全社会为之共同努力,不懈奋斗,职业学校作为统领先进的职业技能,培育合格人才的重要阵地,应当而且必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在抓好职业教育问题上,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同志曾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切实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改变职业教育薄弱状况,要解决体制问题,投入问题,社会环境问题,但首先解决对职业教育的思想认识和领导重视问题”同时确定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发展职业教育其中包括“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训工程,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工程等“四大工程”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县级职教中心专项建设计划、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职业院校教育素质提高计划等“四大计划”,抓好“四项改革”即: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转变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办学;强化职业学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切实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充分利用城市和东部地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进一步推进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职业学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
镇赉县职业学校发展经验和模式化型式已经逐渐形成:2+1办学模式,也就是校校联合最后到企业,招收应往届初中生在校学习一年半,然后送到有实力的名校进行技能培训,之后到企业综合实践并有一定补助费,最后就业到企业的办学模式形成链式结构模块系列化。2 是订单式办学模式,也就是校企联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能使学校、企业、学生实现“三羸”这种合作和共建对企业和职业教育是互补的。也是职业学校紧密依托企业,共同建立产学紧密合作的远行机制,已经成为深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当务之急。3 是职校与中介合作,也就是由学校培养出合格成品,最后通过中介组织介绍到企业的联合办学模式。通过这些办学形式模式化,为社会培养大批优秀技能人才,使这些人才逐步的走向镇赉县的各个企业的主要岗位,发挥着自身的能量和作用,同时为镇赉的经济发展做贡献,也为社会和谐镇赉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1、是思想认识要到位
中图分类号:F24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8-009-04
新生代农民工,简单地说是指年龄段处于80后和90后的农民工,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其市民化也必然成为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中的重中之重。研究表明,稳定的收入和住房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前提之一,因此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进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促进其在城市中拥有稳定的收入和住房。稳定的收入和住房是与稳定的就业联系在一起的,如何增强其就业稳定性,提高其收入水平就成为市民化进程中的关键。
近年来,农民工的就业收入问题已备受政府决策部门和学者们的关注,国内学者在研究增加新生代农民工收入问题时形成了以下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是解决其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中职业教育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吴济慧,2010)。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教育培训与其就业收入影响都是呈正比的(魏婧华、罗湛、翁贞林,2013);第二种观点则视野更广,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状况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其收入水平。不仅教育培训,而且工作经历对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也会产生影响(乐章、刘苹苹,2007);第三种观点则不仅从农民工自身而且也从政府角度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教育培训。认为提供就学机会比提供就业机会要更为容易、成本更低,而且这种政府行为的最重要的可取之处,在于对就业市场机制的影响是中性的(姚先国、陈凌,1999)。
关于就业收入问题,国外理论界早有研究。Nee(1996)指出教育对农民向其他职业转换的促进作用将在市场经济中得到逐步的加强;Piore(1970)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高级市场和初级市场,认为初级市场上高素质的劳动力将向高级市场转移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西方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丰富的劳动者,无论在职业选择还是在收入增长方面都具有优势。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众多学者们已经将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与就业稳定性、收入水平联系起来,也指出了要提高其就业稳定性和收入水平必须要对农民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但是现有研究成果在对教育培训和就业收入的相关性研究方面尚有不足,特别是运用实证的方法来验证教育培训和就业收入相关性的研究不够充分,因此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调查问卷数据,着重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水平和就业收入水平的相关性,并以此为出发点说明加大对农村青少年的教育培训,在提高其就业能力、增加其工资水平中的作用,从而为政府制定相关人力政策提供参考。
本文数据来自于2012年春节西安财经学院“教育机会分配、人力资本水平及西部农村青年的职业流动”、“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绩效和优化研究”课题组,利用大学生寒假返乡进行的针对青年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834份,涉及青年农民工的问卷613份,其中属于西北地区青年农民工问卷381份,符合新生代农民工年龄范围(33岁以下)的问卷272份。本文所用数据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于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272份调查问卷。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
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可以通过其文化程度和接受培训的情况加以说明。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
本次针对西北地区的调查问卷共计381份,其中新生代272份,老一代109份。调查问卷中关于文化程度的描述是按照小学以下、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进行的。为了说明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现状,本文还对新老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进行了对比分析。
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居多,占到90%以上,其中初中占到37.5%、高中为29.0%,大专及以上23.9%。
老一代调查对象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为79.8%;其中,初中46.8%、高中18.3%,大专及以上为14.7%。
对比上表数据,新生代群体的文化程度总体上要高于老一代,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组尤为突出,比老一代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比重则低于老一代。这一结果,证明我国政府近年不断加大基础教育投入,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政策效果良好。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情况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情况可以从其接受培训的次数、经费来源、内容反映出来。
1.培训次数。在培训次数方面,272名新生代农民工从未参加过培训的有82人,参加过一次培训的有99人,这两组样本占调查对象总数的66.5%;参加过两次培训的有48人,参加过三次及以上培训的有38人,这两组样本仅占总数的31.8%。其余五个样本未做任何选项,为无效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自打工以来总体上较少参加各种培训。
2.培训经费来源。在经费来源的调查上,本次调查设计了可多选的选项,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经费主要来源于家庭、个人和企业,占被调查者的73.9%。其中培训经费来自家庭及个人的占34.9%、来自所在企业的占39.0%、来自于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的所占比重很低,分别占1.1%、1.5%。可见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成本主要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和所在企业承担。政府和社会团体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方面的经费支持较少。
3.培训内容。调查问卷显示,西北新生代农民工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更加注重专业技能培训,其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占到调查对象的60.7%;还有少部分人员接受了电脑基础知识培训,占9.9%;面试技巧培训和其他培训,占3.7%。
调查问卷的结果反映出新生代农民工更愿意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原因有二:一是农民工被所在企业安排接受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农民工出于自发性需要,主动进行自我提高。但是从培训经费近一半是来自于培训者家庭和个人判断,新生代农民工对直接有助于提高择业能力和收入水平的培训内容比较欢迎。对于务虚的面试技巧和其他培训缺乏积极性。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从业和收入情况
本次调查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从业和收入情况设计了相应调查项目,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分布、稳定性及收入情况。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从业情况
1.从业情况。本次问卷中列出加工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住宿餐饮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居民服务维修及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和其他共九种行业。根据调查问卷,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加工制造业和住宿餐饮业人员最多,各自占到18.4%;其次为建筑业和其他,比例分别为17.6%、12.9%;而从事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居民服务维修及其他服务业和房地产业人数较少,总共只占32.7%。
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行业分布特征,与其接受教育培训状况有很大关系,由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所占比重较低,仅有23.9%,故从事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居民服务维修及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业这些对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要求较高行业的人数比重较少。
尽管本次问卷调查样本数量较少,但是从与国家统计局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数据对比看,农民工大多从事加工制造业、建筑业这点上看结果相同,至于其他数据差异可能与问卷中行业种类设计不同有关。
2.职业稳定情况。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稳定性方面较差,呈现出频繁跳槽、频繁失业的特点。本次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从业以来工作变动两次以上为68.1%,其中变动两次的人员最多,为28.7%;其次是变动三次和一次的人员,分别为18.4%和16.2%;变动四次、五次以上的分别为8.5%和12.5%;不变动的只占到15.4%。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状况
调查问卷显示,2012年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收入水平为2210元。其中收入水平在1500元以下的占22.0%, 3000元以上的占18.4%;1500元到3000元的较多,占到了56.9%,超过其总数的一半以上。这种工资分布状况与2012年外出农民工全国平均收入2290元的情况基本一致。对比初次获得收入情况,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总体上有所提高,1500元以下的比重从86.0%下降到22.0%,而3000元以上的比重从1.1%,上升至18.4%,2000元以上收入群体占到总量的55.5%,与之前只有5.5%形成鲜明对比。
三、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职业选择及收入间的关系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历次寻找工作中受到的限制因素,调查结果显示遭遇到最多的是技能、学历和工作经验的限制,比例分别为54.8%、53.7%、48.9%。此外,还有性别、年龄、户籍和其他限制,它们的比例分别为15.4%、12.5%、7.7%、5.9%。
由此可见,技能和学历、经验是新生代农民工寻找工作的主要障碍。下文中,我们试图通过对拥有不同教育培训水平农民工的收入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得到教育培训与收入、职业选择的关联性。
(一)文化程度对职业选择和收入的影响
1.文化程度对职业选择的影响。本文在表6中,试图用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所在行业的分布情况,说明文化程度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从表6中看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行业选择面窄小,只能在建筑业、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等行业中就业,至于需要较高文化程度的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及房地产业中就业比率极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则职业选择面较为宽泛,各个行业都有涉及。特别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从业排列在前三位的是加工制造业、教育卫生及社会工作和其他。调查结果说明,文化程度确实是农民工择业的影响因素,较高的文化程度能够使农民工拥有更多的职业选择灵活性,并且可以达到主要劳动力市场企业员工素质的要求,获得向上流动的职业机会。
2.文化程度对收入的影响。收入的高低首先与所从事职业有关,而从事何种职业又取决于劳动者的文化程度。如果新生代农民工能够以自己较高的文化素质敲开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大门,那么就能获得较高的薪酬和较多的晋升机会。表7是关于不同文化程度的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分布情况,以此来说明文化程度与收入的相关性。
从表7来看,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收入分布情况,因为调查样本过少而不具有说服力。其他几组调查样本中,月收入为2500元以上的人员,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3.4%、34.3%、26.7%、43.1%。其中小学和初中组所占百分比较高,可以用其较长的工龄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加以解释。高中组的百分比较之小学和初中组而言较低,则可以用工作时间较短、工作经验缺乏解释。大专以上组的高收入百分比较高,说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对农民工取得较高收入有正面影响。
上述数据说明高中教育对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提高作用不突出,但是工作年限和工作经验对文化程度低的劳动者收入提高作用显著。
(二)职业培训对职业生涯和收入的影响
关于职业培训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择业和收入的影响,我们采取把新生代农民工按照参加培训次数多少分组的办法,得到培训次数不同的农民工所从事职业和收入情况,借此说明职业培训的作用。
1.职业培训次数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的影响。通过对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培训次数各不相同的群体对于培训的认识大不相同,同时培训对职业生涯的影响情况差异较大。只接受一次以下职业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中,认为参加培训可以给他们加薪或升职的占27.1%,认为有助于找到环境更好工作的占16.0%,认为没有什么影响的占16.6%,其余40.3%的调查对象未对此项调查做出任何回复。
在接受培训次数为两次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中,认为参加职业培训可以给他们加薪或升职的占68.6%,认为可以有助于找到环境更好的工作的占17.4%,认为没有什么影响的12.8%,
1.2%未做任何回复。
调查结果的差异性说明两点问题:一是参加技能培训确实能够加薪或升职以及找到环境更好的工作,同时也意味着向上进行职业流动的可能性大大加强。二是接受较少培训的人员对培训作用未做出任何回复情况较多,说明这部分人对于参加培训的认识不足,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较差。
2.培训内容对职业生涯的影响。在技能培训和电脑基础知识培训中,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的占60.7%,而参加电脑基础知识培训的只占9.9%。可见新生代农民工中多数人认为专业技能培训更重要。
就参加过专业技能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认为参加培训可以实现加薪或升职的占54.7%,认为参加培训可以找到环境更好工作的人占20.1%,认为没有影响的占24.5%。可见,专业技能培训对于职业生涯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针对既参加过专业技能培训又参加过电脑基础知识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认为能够加薪或升职的占到94.4%。这一调查结果说明如果培训内容辅助以电脑基础知识培训,则会加大这一影响。但是,其他培训内容效果不明显。
3.职业技能培训对收入的影响。在272份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总样本中,挑选出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样本185份进行分析,比较他们的初次工作的工资收入与现在工作的工资收入发现,参加过培训之后农民工的工资水平的确有了提高。培训之前的初次工资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只占13.5%,而参加过培训的农民工现在工资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占到75.7%。当然这里的数据并没有排除物价上涨因素,因此还有一定的虚高成分。
为了排除物价因素的干扰,进一步说明培训与收入的相关性,我们可以进一步将没有或较少进行职业培训人员和接受较多培训人员的收入增长情况数据进行比较。
82名从没参加过任何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现在的工资在2000元以上的占44%,而185名参加过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现在的工资在2000元以上的占57.3%。
参加过一次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占51.5%。
参加过两次及以上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占64%。
由此可见,农民工的收入和培训次数正相关。文化程度的高低和职业培训多少确实对农民工择业灵活性和职业素质、技能水平有正面影响,对他们能否实现向上职业流动和获得较高工资水平产生作用,进而影响到能否获得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最终实现定居城市,完成农村人口市民化的目标。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本次调查问卷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之第一代农民工确有提高,教育培训与就业收入之间总体上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但由于在工作技能以及经验方面的缺陷,高中生与初中生相比,在获取收入方面并不具优势。
职业培训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选择与薪资水平的上升有正面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培训内容方面,有自己的需求偏好,针对诸多的培训他们更倾向于专业技能培训。
因此,建议政府在人力政策制定方面,可考虑对农村青少年的教育内容进行细分:对于不能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的青少年进行职业教育;对于有能力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的学生,采取各种方式进行资助和支持;同时增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以上措施,最终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稳定就业和提高收入的目标,顺利实现城镇化。
[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绩效评价及优化研究”(2011KRM66),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教育机会分配、人力资本水平及西部农村青年的职业流动”(10YJA79023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济惠.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职业教育策略[J].职教论坛,2010(19)
[2] 魏婧华,罗湛,翁贞林.人力资本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及收入水平的影响―基于9省市的调查数据[J].经济研究导刊,2013(9)
[3] 乐章,刘苹苹.人力资本与收入水平―关于外出务工农民的一个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2)
[4] 姚先国,陈凌.中国人力资源与就业压力分流[J].学术月刊,1999(11)
[5] NEE V.The Emergence of a market society:hanging mechanisms of stratification in China[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6 (4)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职业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仍是薄弱环节。目前,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最大困难还是生源问题,农村地区学生求学、家长送读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现实生源不足。
一、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潜在生源充足
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现实生源不足并不是因为没有生源,或者说并不是因为不存在职业教育生源,事实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潜在生源市场巨大。本文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对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潜在生源进行分析。
(一)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低,中职招生占初中毕业生人数的比例偏低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以初中毕业生为主。但是信阳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占初中毕业生人数的比例偏低。“十五”期间,信阳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占初中毕业生人数的比例一直很低,没有突破20%。2006年信阳市初中毕业生为158095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37749人(不含成人中专),占当年初中毕业生的比率为23.88%。而同年信阳市普通高中招生60690人,占当年初中毕业生的比率为
另外,从表一可以看出,近几年信阳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比全国平均初中升学率低很多。“十五”期间,信阳市初中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但在2001—2004年间其升学率却下降了,由此可知未能升学的初中毕业生也在增加,这些未能升学的初中毕业生就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潜在生源。这个群体相当大,从表一可以看出,“十五”期间,信阳市未能升学的初中毕业生人数几乎占当年初中毕业生人数的一半,2005年将近7万人。
(二)大量的初中生辍学需要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从对农村职业教育有潜在需求的其他生源来看,除了农村初中升学率低造成很多初中学生直接进入社会以外,在农村还普遍存在着辍学现象,而且辍学率很高。2005年6月27日《中国青年报》教育版(A6)头条标题“抽样调查17所农村中学显示初中平均辍学率43%”。这是教育部委托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作的一个“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的案例研究”课题,对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6省14县的17所农村初级中学进行的一份调查,该调查显示学生平均辍学率超过40%,与官方的统计数字2.62%有着很大的差距。???据笔者了解,在信阳市,许多农村孩子因为家庭收入低或学习困难在没有读完义务教育就被迫中止受教育,这部分流失的生源过早地进入劳动力市场。而这部分学生几乎都没有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参加学习和培训。据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2005年信阳市初中辍学率为1.2%,但就笔者的访谈情况来看,各县区的初中辍学率远远高于这个数据,许多乡镇初中辍学率都在1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30%。
另外,信阳市一些初中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在中招考试之前动员差生退出中招考试。2006年5月15日《大河报》刊登了一则消息:信阳市某初中“为提高升学率,动员差生退出中招考试”。该校一名老师表示,让差生退出中招考试的事,是公开的秘密,年年都这样。“这样做,主要是怕差生影响学校的整体成绩,影响全校的升学率”。据悉,许多初中都这样做,因此而失学的学生占有相当的比例。
(三)未能升学的高中毕业生也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潜在生源
信阳市每年还有一部分高中毕业生未能考上大学,这也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潜在生源。据统计,信阳市普通高中毕业生每年有5万余人,升入大学的有3.6万余人,仍然有1.4万人未能升学。加上每年未能升入高中阶段学习的七万余初中毕业生,还有近9万名初、高中毕业生无学校可上。???
(四)对外出务工青年的培训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据笔者调查,信阳市城乡还有许多因家境贫因或学习困难而中途退学的青年及未能升学的往届初、高中毕业生,他们绝大多数都在外出打工。据保守估算,信阳市青壮年农民在200万人以上,外出务工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51%???,所以出现了每年“百万农民工出信阳”的壮观景象。而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25-45岁年段,其中24岁以下的几乎占三分之一(占27.04%)???。但信阳市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文化水平不高、没有一技之长。据信阳市统计部门2005年的一项抽样调查结果,信阳劳务输出人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8.21%???。所以,对信阳市青壮年农民的培训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他们也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潜在生源。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潜在生源市场是很大的。现实生源不足同时潜在生源充足,这是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困境的主要表现。
二、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困境的原因分析
目前,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已得到多数人理念的认同,但普遍的理念认同遭到了现实选择的嘲讽,即多数初中生及家长不同意被分流到职业学校,职业学校倍受社会歧视。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困境的实质是学生及家长对中等职业教育需求不足。影响学生及家长对中等职业教育需求的因素很多,包括社会文化因素、教育因素、制度因素、经济因素以及中等职业学校自身缺乏吸引力等等。
(一)我国传统文化影响学生及家长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
我国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历主义价值观。人们普遍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追求高学历。二是知识观方面:“重道轻器”,“重义理轻艺事”,视技术、技能为“奇技巧”,注重人文道德的研究,轻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严重冲击
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毛入学率年年攀升。 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3.3%(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使老百姓觉得上大学变得越来越容易,因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普通高中教育。
(三)劳动力市场影响学生及家长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选择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影响到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一方面,经济的迅速发展未能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较低,劳动力需求难以大幅增长,劳动力总量仍然严重供过于求,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随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推进而日益突出。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劳动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实施不力,劳动市场不规范和“人才高消费”影响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
(四)教育的成本-收益率影响学生个人及其家长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主体是农民子女和城镇工人家庭子女。据调查,父母职业为农民、工人、无业和个体劳动者的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占96.4%,这些家庭一般都是低收入家庭,其中25.5%的家庭缴不起学费。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收益率低。如今国家对中专生不再实行包分配制度,中等教育文凭对用人单位来说也不再具有吸引力,许多学生从职业学校毕业就相当于失业,学生和家长自然不愿意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
(五)中等职业学校自身办学质量低下,吸引力不够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模式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及家长多样化的需求。专业、课程设置滞后,没能紧跟市场需求。课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师资队伍建设薄弱。2006年我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86.46%,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71.89%。???办学模式大多是长学制模式,不利于对劳务市场中的变化做出灵敏的反应,满足不了学生及家长多样化的需求。
三、改善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状况的思考
(一)改造传统文化,引导人们的职业教育需求
改造不利于中职发展的文化环境,仅仅依靠电视、网络、报纸与杂志等大众传媒来宣传职业教育的意义是不够的,还需要充分依靠教育这一改造文化的主要手段。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及改革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来改变目前这种鄙视职业教育的社会文化环境,创造一种适合职业教育发展的文化环境,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乃至整个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建立合理的教育消费结构
高等教育的扩招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但同时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之间产生了新矛盾。所以,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要与同期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要在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要适当控制普通高中发展规模。
(三)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尽快建立和完善就业准入制度
劳动准入政策是实现合理就业的重要保证,也是规定就业者必须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从而抑制“普高热”,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措施。政府应加大劳动准入制度推行的力度,扩大“准入”的范围,使应该实施准入政策的行业、企业和职业岗位尽快建立劳动准入制度,以确保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职业教育的长久不衰。政府要加强管理, 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劳动预备制度,凡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者都应预先接受某种专业技能训练,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在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才能被聘用,使“先培训、后就业”的精神得以真正贯彻落实。
(四)建立合理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刺激职业教育需求
职业教育的成本分担一般应遵循“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谁负担。另外还要遵循“能力原则”,即能者多摊。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农民和乡镇企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非常有限(有学者所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农村有60%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支付不起个人成本而中止求学???),所以要求县级以上的各级政府要更多地承担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责任,特别是要加大省级政府和中央在农村职业教育领域的转移支付力度,以减轻县级财政压力,从而保证有更充裕的经费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建议政府在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各相关受益主体合理分担成本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中职生的成本分担方式多样化,如实行实时收费制度、延迟付费制与学费减免制相结合的弹性制度。也可以建立助学金制度,完善个人成本补偿制度。另外,也可以借鉴国外职教的先进模式,加强企校合作,增加企业承担职业教育成本的比例。
(五)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中等职业教育,开发农村生源
本文所指的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是指以农村人口为对象,并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职业教育,不限于农业教育,也不一定发生在农村,既包括农村职业教育,也包括城市中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为目的、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1.政府要扶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要加大投入,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和法律保障,特别要扶植农业类专业。
2.增强中等职业学校吸引力,吸引生源。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立职业教育的质量体系和控制与评价机制,改革专业与课程设置,提高内涵质量。同时,拓宽毕业生“出口”, 抓好升学与就业,拉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
3.实行弹性学制,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各中等职业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实际情况,从学生的不同层次出发实行多种模式办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这些模式有:“升学就业模式”、“订单教学模式”、“2+1”的教学模式、“两后培训模式”、“扶贫培训模式”、工学交替半工半读模式、“1+1+1”模式等。目前,应该大力发展“两后” 培训,扩大入学机会,实施教育机会的多元化。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社会中下层家庭,职业学校应该敞开大门,接受广大初中毕业生及其他适龄人员来校学习,或者进行学历教育,或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满足不同群体的教育需求,这一方面可以改善我国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现状,发展农村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弱势群体家庭子女提供求学和发展的机会,这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注释〕:
根据信阳市和全国教育统计年鉴整理,中职不包括成人中专
涂晨光.从教育的供给和需求看中国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J〕.科教文汇,2007,2
转引自:万明云同志在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信阳政务通报第50期,信阳市政府网
转引自:信阳市市长王铁在全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会议上的发言,2004-6-21 信阳教育信息网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248-02
1 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许多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据专家测算,目前国内的电子商务人才缺口高达65%。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将达到200万。作为中等职业学校,需要深思如何把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方向和目标,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企业需求。
1.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校企合一、形成产教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的职业教育模式。”
1.2“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根据学校与企业签订的“人才订单”为导向,共同确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评估。
1.3“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技能型人才培养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总体来说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以下特征:
(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
(2)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
(3)产学结合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径。①
2 中职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在经历了一段波峰之后陷入了低谷。生源不足、师资力量匮乏、专业结构不合理、校园管理松散等一系列问题致使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举步维艰。当今社会教育的发展存在“三中三轻”现象:重普教、轻职教;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技能培训;重普教升学率、轻职教就业率;中职学生缺乏职业所需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缺乏企业工作所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具体问题如下:
2.1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定位不清,培养方向不明确
中等职业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开办时间短,加上无法准确把握其在电子商务教育体系中所处地位,而且培养要求经常随着企业和市场需要的变动而变动,造成了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模糊、培养目标过于宽泛、专业特征不明显、课程设置不能相融互动。
2.2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匮乏,师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师资是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因素。目前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真正具备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结构的教师严重匮乏,现有教师普遍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窄、专业知识不成熟等问题。
2.3实践环节薄弱,技能不突出
电子商务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环节是整个教学进程当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目前的电子商务专业强于书本而弱于实务,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中职学校培养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用性人才,更应强化实践环节。3 中职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操作
3.1明确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方向
结合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不同的需求和中等职业学校自身特点,中等职业学校应侧重培养学生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培养出“实用型、技能型、操作型”的电子商务人才,即精通电子商务技术,掌握电子商务技术的最新进展,同时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对出现的问题能够以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予以实施和满足。
3.2加强实训课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比重
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要有应用和现场操作的能力。实训课是实现目标的关键环节,实训课应该引进先进的企业电子商务实用软件系统,用计算机网络模拟电子商务的各项业务操作和系统维护,加强对商务管理方面的理解和体验,如利用电子商务实验室软件,可以完整地模拟BTOC、CTOC和BTOB的整个交易过程,学生可以选择消费者、商场经营者、产品供应商、运输配送企业、认证中心或银行等角色进行模拟,效果显著。模拟环境的建立,对于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3.3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结合,注重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
2003年以来,我国出现了空前的就业高峰,这无疑给许多中专生带来了比大专、本科生更大的就业压力和困难。如果能让学生在毕业前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就会给他们赢得更多的机会。
3.4注重技能操作训练,以就业为导向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企业所需要的实际动手操作人才。首要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技能,以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为最终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技能与其所从事的岗位相适应为原则。
(1)了解阶段。首先,精讲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其次,示范操作,学生要知道操作过程,就要看懂老师的示范。再次,同步操作,在实训室老师与同学同时进行操作,老师边做边进行讲解。最后,独立操作,学生独立完成操作,教师进行指导更正和答疑。
(2)掌握阶段。针对电子商务师专业技能考试要求进行反复练习。首先,应严格规范学生的操作要求。其次,合理安排实训时间。再次,注重个别化教学。最后。合理安排模拟考核时间要求,采取一对一的方式,督促学生掌握考试时间,操作速度,探索操作技巧,提高操作速度和质量。
(3)熟练阶段。熟练是接近于自动化的操作模式。此阶段的训练师不断强化的阶段,要求学生完成限时训练、考核、讲解、答疑、再训练、再考核、进入企业实习、参加专业技能大赛等过程来实现。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其教学对象、教学目的等特点,必须以实用性人才作为自已的培训方向和重点。这样才能在全国电子商务人才市场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为迅猛发展的经济大潮输出所需要的人才。
注释:
①引自杨枝旺.云南西双版纳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06版第16页。
参考文献:
[1]朱向阳.探索适合职校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M].北京.职教论坛,2006.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新疆就业压力逐步增大,部分行业和企业受到一定冲击,就业呈现出总量性矛盾与结构性矛盾并存、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交织、就业需求大于供给的特征。新疆为改变就业难的现状颁布并实施了多种积极的就业政策。职业培训政策具有针对性强、惠及人群广、收效快等特点,因此在众多的就业政策中得到更多的关注。
一、职业培训的主要领域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不断加速,产业结构和社会职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日益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技术人才。因此,职业培训是提升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能力,解决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推动国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的重要措施。2005年,国务院再次发文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职业培训就是一种非学历教育的人力资源投资形式,它的教育目标是提高人们的职业技能,是为社会生产提供劳动力资源的教育方式。首先,职业培训是一种人力资源投资的手段和过程,它是形成社会生产力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形式。职业培训具有极强的专业定向性,能给接受培训的各类专门人员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其次,职业培训的内容是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了实现职业培训的目的,职业培训的内容是相关岗位或工种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受训者经过职业培训,获得谋求职业或保障职业安定必须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所以,职业培训必须要让职工获得所急需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及时运用到实践中去,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职业培训围绕各类劳动者的就业需求,依托技工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提升培训能力,进一步提高劳动者就业、再就业和创业能力。根据自治区财政厅和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职业培训可分为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培训、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企业在岗职工培训。
第一,城镇失业人员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对城镇中的失业人员,组织其参加再就业培训,突出操作技能训练,提高其就业能力,对有创业意愿和需求的失业人员,组织参加创业培训,促进其自主创业。
第二,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开展就业培训。根据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要求和劳务输出意愿开展相关培训,对有技术和资金,并有创业意愿的农民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加强项目开发、小额贷款和后续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帮助其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其三,对企业职工开展在岗培训。对在岗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职业培训,提升职工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第四,对新成长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对城镇和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未能继续升学的人员开展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的培训。
这种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方式,不仅包括城镇失业人员、农业富余劳动力,还包括新成长的劳动力,根据他们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了技能提升培训、再就业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和创业培训,这种培训的模式具有普惠性。同时,由于培训的规模大,相应的管理难度也加大了。
二、职业培训状况分析
调查问卷是结合文献资料并根据新疆实际情况设计的。问卷设计后,我们先进行了小规模调查并进行了问卷的信效度检验,根据调查的结果修改了问卷。确定正式问卷以后,我们根据分层(民族、地区、职业等)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于 2013 年 8月 1 日至 16 日共分三个调查小组在乌鲁木齐市、阿勒泰市、伊宁市、库尔勒市、库车县、伽师县、奇台县和鄯善县进行了问卷调查,样本覆盖了汉族、维族、哈族、回族等十三个民族。此次调查共回收问卷 975份,其中有效问卷 946 份,问卷有效率为 97.5%。汉族占 33.9%, 维族占52.6%,其他民族占13.5%。
(一)职业培训的样本情况
①职业培训人员的性别结构以女性居
。男性占 28.8%,女性占 71.2%。②职业培训人员以青壮年为主。数据显示16-30岁占有比例达59.7%,30-40岁占18.8%。③职业培训人员教育程度较低。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最大,达到36.5%,其次是高中(中专、职高、技校)占到29.2%。④户籍类别以城镇户口为主,户口所在地以本县市为主。城镇户口占60%,非城镇户口占40%。本县市户口占77.8%,非本县市户口占22.2%。
(二)职业培训情况
(1)个人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对于个人参加培训的主动性,本报告主要从政策的了解程度、培训信息的获取以及培训费用的承担等三个方面进行说明。从政策的了解程度来看,有36.1%的人认为对政策的了解程度一般,有18.8%的人认为不太了解,有7.5%的人不了解。
个案:有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非常好,但是社区的工作人员也不清楚,上了这个培训班才知道的,有些政策也是随时在改动,就比如前几年我爸申请就业再就业的补贴,根据当时的政策是不行,但是我上了这个培训班以后才知道现在就可以。我觉得社区的工作人员应该熟悉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政策,这样方便居民的咨询,不可能每个人都来上这样的培训班,国家的政策是好的,就是有很多人都不太清楚。这说明了人们对政策的了解程度不够,今后应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同时,应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
从培训信息的获取来看,37%的人选择从社区宣传获取,16%的人是听朋友或熟人介绍,14.2%的人选择是电视新闻,而自己主动上门咨询和自己主动打电话咨询只有5.2%和1.2%。这些说明了社区在宣传职业培训信息方面占据绝对的优势。 从培训费用的承担来看,63%的费用是完全由政府来负担,11.5%是完全由企业来负担,11.5%是完全由个人来负担,9.2%是由三方共同负担。假如需要自费提高专业培训,大多数人都选择愿意自己出资负担,他们心理能够承担的费用在500-1000元,同时,有58.3%的人希望通过专门的职业学校来进行短期培训。
(2)对职业项目的评价。在问卷中从五个方面调查参加培训的人们对培训项目质量的评价。从调查结果看,人们对培训质量的总体评价还是很满意的。其中对培训机构满意度最高的方面是教学内容和教师素质,教学内容为71.6%,教师素质为77.5%。人们对培训的硬件设施和培训费用的评价为一般,分别是35.9%和29.4%。因此,这两个方面是培训项目日后改进的重点。
(3)对培训的期望。人们对培训的期望可以直接用来指导政府和有关培训机构今后的工作,为它们制定政策和改进工作提供现实依据。因此,本报告从人们对培训项目的改进和对经办机构的期望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数据显示,有16.8%的人认为培训内容单调,9.8%的人认为与工作关系不大,不实用,9.6%的人认为收费高,补贴少。8%的人认为讲得快,听不明白,6%的人认为内容深,听不懂。因此,应加强培训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同时,根据学员的接受能力有步骤地授课。
大多数人对经办机构的评价较高,65.7%、65.2%、59.9%和52.6%的人很满意或满意培训机构、劳动就业部门、原单位主管部门和当地财政部门。这说明经办机构的工作还是很有成效的,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
(三)职业培训补贴项目绩效评价
(1)职业培训效果。对于职业培训的效果,本调研报告主要从培训后的就业状况、培训与工作的关系、对目前工作的评价和对未来工作的信心四方面来进行说明。
数据显示:培训结束后有70.5%的人找到了工作,29.5%的人没有找到工作主要是由于因为不久前才结业,正在找工作阶段。目前培训者找到的工作有75.7%是与相关培训内容对口的。培训者对目前的工作持满意与较满意的占61%。经过职业培训,他们对未来工作比较有信心,持有信心和较有信心态度的占到了74.5%。
这些数据说明了职业培训对就业再就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劳动者创造了条件,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急需的实用性人才,从而有利地促进了就业。职业培训的根本目的就是根据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的要求,给受教育者一技之长,为其提供谋求职业和提高现有工作能力的本领,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这种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办法对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效果是明显,同时,它也能够使劳动者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市场需求开发职业能力。
(2)职业培训补贴项目的评价。在问卷中从八个方面调查了促进就业项目的效果评价,从调查
结果来看,有很多人对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介绍补贴都不是很了解,对职业技能鉴定这个项目不清楚的占到了43.4%,对职业介绍补贴不清楚的占到36%。针对职业培训补贴,认为效果非常好或者比较好占到了45.2%,认为效果不明显的占到14.8%,不清楚的占到29.8%。这说明了有很多人不了解职业培训补贴项目,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大力宣传职业培训项目情况。
人们对促进就业的政策持满意的态度,有55.6%的人认为当前各种促进就业政策效果非常好或较好,33.3%的人认为一般。在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上,应在提高保障水平、提供更多就业优惠政策、加大少数民族的就业支持这三方面加强工作。
三、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资金不足,使用结构不够合理
首先,新疆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用于职业培训的资金不足。新疆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就业压力巨大,要促进各类人群实现就业,必须要有坚实的资金保障。其次,就业资金使用结构不够合理,有待进一步提高。用于公益性岗位和社保补贴的资金偏多,用于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的资金偏少。以阿勒泰市为例,2012年该市共发放就业专项资金5853.34万元:其中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1252.7万元,社保补贴1658.71万元,职业培训补贴75.28万元,职业技能鉴定补贴32万元,职业介绍补贴为零。
(二)培训专业设置不合理,培训模式单一,造成培训资金的浪费
(1)培训专业设置不合理。职业培训缺乏市场调查的基础,加上就业需求预测手段比较落后,造成培训专业设置不够合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重复性,导致了培训资金出现浪费现象。大多数培训中心不能准确判断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方向,培训机构只是一味地墨守成规,许多培训专业在市场经济中已经被淘汰了,浪费了大量的培训资源,致使就业困难人员参加培训后,难以找到工作岗位,制约着职业培训工作的开展。比如缝纫专业,在就业市场中已经不需要这个专业了。培训机构与人才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没有形成科学的供求信息反馈关系,许多培训机构开展职业培训时,未与就业服务机构充分合作,只管培训不管就业,形成培训和就业的“两张皮”,受训者参加培训后没能找到工作岗位,再就业率低,这也降低了就业困难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能达到促进就业的效果。
(2)职业培训模式单一。职业培训主要采取的制度模式是“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型模式,这种模式有一个较为突出的缺点。首先,受训者在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机构、培训项目、培训方式等方面被动性较大,从而影响了受训者在职业培训中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该模式以政府为主导,政府需要全面及时的了解掌握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并根据市场及时设置符合市场要求的培训专业。但是由于变幻莫测的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政府要即使准确的获得所有信息是不可能的。因此,设置的培训专业难免与变换的市场需求发生冲突,从而降低了职业培训专业与市场需求专业之间的匹配度。最后,受训者的合格与否不仅仅取决于培训机构的努力程度,而且也取决于受训者学习的努力程度。所以“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型模式让培训机构承担了一部分不应承担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培训机构的发展。 从新疆职业培训的实际情况来看,就业困难人员素质不高,政府效率偏低、透明度不高,培训机构尚待进一步规范,劳动力供求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进一步妨碍了政府在“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模式中作用的发挥。因此,单一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以政府为主导的制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疆职业培训发展的需要。
(三)职业培训的标准混乱,资源难以整合,增加了培训的费用
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培训机构培养目标是以社会职业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为依据,实行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发现国家的培训标准与现行的行业标准不相符,这就导致职业培训学校在培养目标、培训内容、教学管理和评价标准等方面不能协调统一,资源难以整合,无法形成合力,矛盾相当突出。比如理发行业,假如按国家的职业培训标准,培训出来的学员不能胜任目前的美发工作,比如烫染的内容,现在流行韩式和日式剪发,而传统的国家标准美发书里没有这个内容,再比如刮胡子,现在美发店都不刮胡子,因为要牵涉到艾滋病这块内容,还要刮胡子的人写保证书,很麻烦,现在
美发店都不做这块内容了,而职业培训要求必须要将这块内容;要是按行业的标准来教学生,那么职业鉴定考试又很难通过。目前政府买的是培训成果,也就是职业资格证书,而这与市场的需求是脱节,因此,目前的职业培训应该与现代的需求接轨,重新编排课程内容。
目前培训机构为了让学员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授课的内容与国家规定的教科内容一致,而有些行业有自己的企业需求,因此,培训的学员一般都要进行两方面内容的学习,除了学习培训机构设置的课程,到了企业还要经过行业的培训。这样培训的费用就增加了,是否可以让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和企业的行业证书合二为一。
另外,我国就业准入制度的不完善,也是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不足的原因。企业招聘时很少会考虑劳动者是否有资格证书,更习惯于让应聘者通过自己公司设定的招聘程序直接进入单位,更注重依据劳动者的技能发放工资。
(四)“两后生”劳动预备制培训资金不到位,部分地区重视不够,培训质量不理想
职业培训资金是“两后生”劳动预备制培训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而当前由于政府认识的不到位、财政紧张等多方面因素,资金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农村初中后的培训效果。以伊宁市为例,2012年9月份伊宁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招了一批“两后生”,但“两后生”培训的补贴资金一直都没有到位,2013年该校不再计划招“两后生”。“两后生”的吃住由该校提供,再加上老师讲课的费用等这些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个学生一年也要花费几千块钱,虽然该校是公办机构,财政一直在支持,但是也是承受不起的,民办机构更是无力承担这些费用。
其次,“两后生”职业培训工作缺乏统一布局和合理规划,管理体制比较混乱。具体来说:一是组织培训的难度较大。一方面,当地政府不愿耗力耗时耗资去组织;另一方面,农村初中后毕业生很难从传统思想中解放出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培训手段缺乏新意。刚毕业的初中生倾向于“三分看书,七分学样”的方法来学习新技能,但大多数的培训形式是以课堂理论传授为主,内容枯燥,效果欠佳。三是课程时间的设置。有些专业不需要学习很长时间,比如客服之类的,而有些课程技术含量比较高,一年的时间是不够的,比如机修电工。因此,“两后生”职业培训应该按照工种的类别来设置课程的长短,合理地应用培训资金。
(五)职业培训资金的监管组织以政府主管部门为主,因此,监管手段为单一,行政干预较多,造成在具体监管中随意性较大
政府部门作为单一的监管组织,势必导致权力过于集中,尤其是在目前监管者的角色缺失的情况下,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现象很容易出现。监管组织的单一化,监管人员的精力有限,也在客观上削弱了监管的力度。这导致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劳动者参与培训积极性下降,培训效果不佳,有些培训机构截留、挤占、挪用、套取、骗取培训补助资金的问题。
由于职业培训分布广、类别多,监控的难度也增多。同时,技术手段不完备,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缺失,造成在具体监管中随意性较大,约束力不强,导致资金监管的效果欠佳。
四、建议与对策
(一)稳定经费供给体制
(1)建议采用中央财政主导,援疆省市财政及各级地方财政共同筹措的职业培训经费筹措模式。职业培训的外部性,导致了企业、个人的投资意愿降低,因此,应根据成本收益对称的原则来进行成本分摊。职业培训不仅可以促进新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而且还对新疆的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伊宁县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伊宁县的职业培训资金由三方来共同负担,即中央财政、援疆省市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集中培训四个月,从入冬到开春,吃住都在学校,每天发放15元,学员的积极性很高。固然,这种职业培训模式的代价是昂贵的,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要采用这种模式,但它也有可取性。
(2)建议加强各级财政对职业培训经费预算的执行和管理。职业培训是一个准公共产品,同时又具有外部性,政府提供供应是必须的。只有制度化、规范化才能保障政府的供给到位。因此,各级政府首先保证职业培训经费的按时足额拨付,其次要加强职业培训经费的审计和监管。
(3)建立诱导不同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职业培训的机制。依据效率、公平、能力宏观调控等原则,混合供给是职业培训科学而又现实的选择,因此,建立诱导不同利益相关
者积极参与职业培训的机制。
(二)创新运行机制
(1)企业培训补贴制度设计。针对培训机构岗位培训与企业岗位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把培训的资金直接补贴给企业。企业是培训服务的最终使用者,企业培训最具有针对性,效果也最好,但由于资金问题,企业又不愿意承担全部的培训成本,所以政府对企业进行直接补贴可以鼓励企业参与培训,增强培训的效果,而且这一制度设计可以不去过多地监督企业是否对被补贴的就业者进行培训,只要被补贴的劳动者是在该企业就业,并且从业时间达到一定的要求,即便企业不对他们进行培训,这些员工通过一定时间的“干中学”也能达到一定的技能水平。同时,还可以减少管理和监督的成本。这样的培训补贴制度实现了培训与企业岗位直接对接,解决了短期培训就业率低的问题。 (2)职业培训补贴个人帐户制度设计。职业培训补贴个人帐户是上海采用的一种补贴方式,新疆的也不妨一试,可以把新疆的首府乌鲁木齐市作为试点城市。这种制度设计的前提是认为受训人是理性人,他会在面临有限条件下追求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他在培训市场上面临着许多培训项目的选择,因此,他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理智的选择。
补贴个人帐户将培训补贴直接落实到个人,是政府补贴培训实现了人本化、帐户化,形成了劳动者个人、培训机构、政府“三赢”的格局。一是劳动者建立培训个人帐户,使政府的培训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和劳动者个人意愿,使培训帐户成为劳动者终身提升职业能力的福利保障,调动了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培训机构在完全市场化竞争的平台上,基于劳动者自主选择参加培训的压力,不得不努力提高自身的培训质量,促进培训机构的优胜劣汰。三是政府将培训补贴经费直接落实到个人,既让受训人直接感受到政府政策的实惠,又强化政府购买培训的质量监督,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思路,充分发挥了政策效应。
(三)完善监管体系
(1)以法律作为职业培训监管的依据。目前职业培训的监管依据政府的行政命令,其权威性、有效性受到影响。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是一国职业培训工作得以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不仅法律法规数量不足,而且层次结构也不尽合理。在职业培训法规体系中,主体为职业培训规章,职业培训法规较少,职业培训法律更少,只有《职业教育法》一部法律。在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上,法律的层次最高,法规次之,规章最低。
比如劳动预备制度法制化。虽然我国早在1999年就实行劳动预备制度并明确规定:组织新生劳动力和其他求职人员,在就业前接受1~3年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后,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初中毕业生,参加初级技能培训期限为1至2年,参加中级技能培训者为3年,参加非技术工种培训者为1年左右。高中毕业生,参加初级技能培训者,培训期限为半年至1年,参加中级技能培训者为1至2年。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的保障及其他因素,这项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行。事实上,除极少数进行了劳动预备制度培训外仍有大量的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不是流入城市直接上岗打工,就是加入待业人员的行列中。这种状况不仅加大了就业压力,也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不少的问题和压力。
(2)以多元主体作为职业培训监管主体。监管主体的多元化是职业培训监管有效的重要保障。职业培训一直采用的是政府主管部门监管,因此,建立多元化的职业培训监管主体有其紧迫性。我国的职业培训监管主体除了政府主管部门外,还可以包括其他政府部门如审计部门,独立的第三方组织如审计事务所等。把独立的第三方组织作为监管主体,对提高我国职业培训的效果有重要的意义。
对第三方的引进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对独立的第三方机构的选择,应注重招标竞价,择优选取。二是在第三机构的监管职责中,应实行合同约定,明确职责。既要按照相关的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监督,还要对各培训机构的资金使用、开班情况等各个方面进行监管。同时,为了避免权利垄断,监督时间自合同签订之日起一年内有效,一年后将重新招标确定新的第三方机构,在监督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其违约行为,将立即取消其监督资格,并在以后的招标过程中拒绝其参与。三是主管部门在对第三方机构管理时,应坚持验收合格
,支付费用。政府主管部门一方面要对下级主管部门、培训机构进行日常性检查和突击抽查,以查验第三方监督机构的报告是否属实;另一方面也将对第三方监督机构进行抽查,以查验其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如实履行监督检查的义务。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0—014—04
20世纪80年代,社区教育在我国上海、天津等一些大城市开始试验,至今已积累不少经验,社区教育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河北省社区教育起步较晚,尽管保定市的北市区、唐山市路南区、邯郸市邯山区先后进人全国社区教育试验区名单,但总体来看,社区教育对于河北民众尤其是乡村而言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为了推进社会进步,解决普遍存在的民生问题,发展河北社区教育工作不容忽视。本文试图从贫困地区农民再就业问题视角,探寻河北社区教育的可行性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农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河北省仍有一些贫困地区,农民生活质量还有待于提高,农民再就业问题等仍需紧密关注。河北省的贫困地区主要是指西部太行山区和半山区、北部坝上和坝下地区、冀北山地及东部黑龙港地区。另外,河北南部平原地区(冀南地区)也有许多贫困县,其中魏县、临城、大名、广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这些地区的农民再就业问题以及伴随而生的民生问题比较突出,并且因为文化、经济等原因具有很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一、河北农村再就业问题概述
河北农村劳动力再就业问题即与农民再就业相关的各种问题,主要包括就业岗位的选择、农民再就业能力提高、夫妻分居问题、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空巢老人问题等。
(一)再就业领域狭窄
河北省贫困县一般远离市区,城镇化步伐比较慢,农业地被征数量很少,农民尽管失地情况不多,但仅靠农田收入无法摆脱贫穷落后局西,因此,农民再就业问题非常突出。从再就业领域来看,贫困地区农民接受基本教育不足,很少有技术专长,所以基本上是流向劳动密集型行业。从劳动类别来讲,主要是从事技术含量极低的简单劳动,常见的就业领域:建筑业、制造业(技术含量较低的鞋厂等)、服务行业。其中建筑业占绝对优势,主要原因是收入高、没有年龄限制、技术含量低,相对对年龄限制较多的电子厂、鞋厂(基本上不招收二十岁以上工人)则人数较少,一般初中毕业的未婚小青年居多。服务行业如餐饮业也较多,除了勤杂工,其他服务岗位及行业多要求一定的文化背景,因此,客观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几率。
1.总体来看,农民工工作环境较差。尽管农民工工资逐渐上涨并且基本能如期支付,但是工作强度特别大、工作时间也很长。以建筑工而言,日工作时间基本上都超过12个小时,并且不时有专门督工人员没有来由的呵斥,休息场所、日常饮食状况也比较差,露天席地而卧、没有开水可喝等问题司空见惯。
2.有一部分农民选择自主创业,但数目极少,不成规模。根据冀南某村两千余户居民的调查。在家开杂货店的有6户,养鸡4户,肉店2户,草料厂2户,馒头房1户,磨坊1户,在城市做小商贩2户,在城市做肉类批发生意2户,服装厂和养兔厂各1家(不到一年,家庭小作坊式规模),建筑队2支(主要在本村修房盖屋)。也就是说,自主创业者仅占1%左右,大批的劳动力再就业的途径就是外出打工,年龄从十五六岁到五六十岁,涵盖青壮年及老年群体。相比之下,在家从事养殖业等不用在外风餐露宿,但农民普遍反映风险大,比如不好养(比如猪仔可能生病突然大批死掉,让钱打水漂),价格不稳定。种菜亦然,突然的自然灾害、虫病或者难以估测的菜价都会让一季的心血付之东流。所以,技术、技能是农村劳动力再就业的核心问题。但是,鉴于时间和环境原因,农村基本上没有技能学习场所,很多家庭也不愿送孩子去外地上技校,因为这首先要支付一大笔费用,同时意味着放弃学习期间可能的大笔收入。
3.女性再就业途径较窄。除了大部分未婚女性,河北农村已婚女性基本上在家务农。伴随计划生育政策推行,农村家庭孩子数目急剧减少;另一方面,因为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及农活外包模式出现,农村妇女尽管有挣钱养家的愿望,但很多空余时间无事可做,偶尔会有人引进手工加工零活,比如做纸花、做车垫等,每天收入10元左右。
(二)留守家庭问题
伴随着农村打工潮的涌现,农民收入渠道一改原来单一的农业生产,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尽管打工非常辛苦,但是能借此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生活水平,农村居民相当满意。在冀南农村,对打工及生活表示“非常满足”的达到90%以上。但是随之而来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农村空巢老人的赡养问题等作为共性的问题,困扰着许多农村家庭。
留守家庭问题主要包括婚姻、孩子教育、老人健康问题,是伴随打工潮而必然出现的问题。因为河北农村贫困县打工族的数目较大,所以这些与再就业相关的问题就更为突出一些。
1.河北农村贫困县男主外女主内传统观念仍然非常浓厚,基本上是丈夫外出打工,妻子在家照顾家庭。尽管长期分居,但是基于双方的相互体谅、家庭责任感、家庭经济生活的改善,夫妻关系大多非常和谐,甚至更加深厚。但是,不和谐音符也时有出现,比如丈夫长期接触外界环境以及收入增加,厌倦、背叛甚至抛弃结发妻子、妻子不忍寂寞和困苦“红杏出墙”、丈夫听信父母挑唆对妻子横眉冷对等。
2.本应由夫妻共同承担的教养任务落到了一方的肩上,家庭教育呈现出一种类似单亲家庭的非常态的模式,对于孩子而言不单纯是教养时间的欠缺,更重要的是因为这种父性教育缺失而引发孩子人格健康隐忧。以男孩为例,母亲养育的男孩显然得不到性别角色认同的机会,会倾向阴柔的一面。再者,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致使留守母亲学历明显低于打工父亲。以冀南某村为例,现在小学阶段的400余名孩子当中,母亲为文盲的近三分之一,初中毕业不到10%,因而孩子家庭作业无人指导或无力指导,学习成绩进步微小。或者有一部分家长从不督促孩子学习,甚至对孩子的求助报之以呵斥、厌弃的态度,导致孩子学习积极性下降。
3.留守老人身心健康问题突出。尽管农村家庭收入越来越高,但是农村老人生活质量偏低问题仍很严重。与以往相比,老年人越来越趋向于被边缘化,主要表现为:让老人干活毫不客气,但给老人零花钱斤斤计较;对老人健康不闯不问;对老人态度冷漠等。所以,一些老年人尤其是失去老伴的老人尽管能够解决温饱问题,但饮食结构不合理现象很普遍,肉蛋奶甚至作为“奢侈品”只在节日才会出现在餐桌上;小病不治大病扛,身体健康状况差;田间劳作、家务活较重;甚感晚景凄凉。
根据河北各地已有的经验,解决农民再就业问题主要有鼓励自主创业、发放最低生活保障、办理养老保险、劳务输出、技能培训等方面。这些都是比较直接的途径,尤其是技能培训,能解决农民再就业的核心问题。这些都是基于政策支持、经费保障的政府正式行为途径,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方式,何况与就业相关的家庭问题、诸多观念问题很难因此迎刃而解。所以,还需要国家、社会支持之外的解决方案。社区教育作为一种全员、全方位、全程的教育活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二、社区教育对于贫困地区农民再就业的意义
关于社区教育,尽管在不同国家和社区有不同的称呼和理解,但是社区教育对于社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却早已达成共识。根据我国教育部的解释,社区教育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展开的、利用社区各种资源、旨在提高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促进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我国的社区教育虽然起步较晚,离全民、全程、全方位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但是其生命力和社会贡献已经开始显现,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发展必由之路。目前,社区教育实践主要表现在成人基础教育、技能培训以及公民素质教育方面。河北农村再就业问题的核心主要是农民受教育层次、没有一技之长、观念落后等,而这些正是社区教育基本的目标和功能。所以,社区教育在解决农民再就业问题上具有重要意义。
(一)扫盲教育
在广大贫困地区的从业农民中,还存在着一定的文盲、半文盲。这是实行科技脱贫、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拦路虎,因此,必须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扫除文盲、半文盲现象。另外,功能性文盲不断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就业选择机会。据河北省统计局统计数字,乡村未上过上学的从2000年的8.7%下降到2009年的5.34%,小学文化由35.7%下降到2009年的28.7%,文盲比例有明显下降趋势,但低学历比重仍然很大。初中生由41.3%上升到2009年的50%。相对来讲,河北农村贫困县文盲和低学历数字应该高于平均数,初中毕业生则少于平均数,大批农村初中学校几成空校不全是出生率下降所致,主要原因是大批升学无望的青少年过早辍学,所以新一代贫困地区农村劳动者(“80后”、“90后”)整体学历有明显下降趋势。另外,河北省高中毕业生人数由2000年的11.3%到2009年的11%,有下降趋势,贫困县农村亦然,可能下降幅度更大。主要原因:伴随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信息相对闭塞、观念比较落后的贫困县农村读书无用论有抬头趋势,初中阶段学生流失率较高,再加上一些用工单位法律意识淡薄,童工比例居高不下。这些低学历农民工只能选择某些高强度简单劳动,职业领域狭窄,再就业生涯因为年老体衰或者疾病而终止。某些低龄农民工(十四五岁左右)一般流向城郊私人鞋厂、箱包厂、电子厂等需要简单技能的领域,尽管收入会伴随工龄增加、技能娴熟而逐渐提高,但是长期超负荷的劳动、不良的工作环境可能影响其身体健康,从而影响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并且伴随年龄增加,也因无法适应这些工作要求的灵活性而被淘汰,以鞋厂为例,大多是二十岁以下的员工。所以,学历问题是贫困县农民工就业的一大原因。灵活的社区教育正是扫除文盲或者功能性文盲以期改善就业状况的一个重要途径。根据各地农村扫盲的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是依托当地成人学校和社区教育基地完成该项工作。河北农村贫困地区基本上没有成人学校,所以构建社区教育网络是当务之急。
(二)提高再就业能力
再就业能力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在变换新的职业时所需的能力,包括职业适应能力、择业技巧、观念更新等,核心是职业技能。河北农民再就业范围狭窄主要是缺乏必备的职业技能。另外,视野狭窄、信息闭塞也导致农民在再就业中极其被动。以自主创业而言,这种大家都希望但是又望而却步的自己当老板模式,主要因素涉及行业动态、产销链环、经营管理知识等。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是社区教育的主要职能之一,其功效在国内外社区教育实践中已经得到印证。以美国社区学院来讲,职业技术教育比重最大,主修职业技术学科的学生约占全体社区学院学生的一半以上;补偿教育在提高成人基础文化程度、扫除功能性文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很重要的部分。北欧的社区教育机构民众学校主要包括成人中等普通教育、成人中等职业教育,以及少量的中学后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同样是中心部分。在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的河北农村社区,职业技能培训也必然是社区教育的主题。
社区教育可以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技能技巧自然是就业的最现实的因素,但除此之外还涉及人的学习意识、学习能力、道德素养、心理素质、交往技巧等。这些间接的甚至隐形的因素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农民工自身都事关重大。以建筑行业而言,因为员工偷工减料、不负责任造成的严重后果已屡见不鲜,这类事件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用工方不信任感增加、双方关系紧张、员工进一步发展受限。还有,河北农村居民尽管整体受教育水平逐步提高,但对子女的教育期待还不够高,甚至没有应有的教育期待。尤其是在打工收入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一些家庭认为教育投入不合算,把打工作为最好的生活来源途径,不断强化读书无用论思想,怂恿子女辍学就业。从长远来看,这势必影响农村家庭的生活质量提升。完善的社区教育体系可以通过文明辐射效应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渗透,使农村劳动力从思想上脱贫,在继续保持乐观生活心态的同时,全方位提升生活质量。
与打工潮相伴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问题也可以通过社区教育的文明辐射等功效得到有效缓解。
三、基于劳动力再就业问题的可行性社区教育模式
(一)主要基地:农村中小学
2009年,河北省以城市涉农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和县级职教中心为载体,开展送教下乡,招收在乡的青年农民和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入学。另外,河北省通过健全机制保障就业、以技能培训促进就业、以岗位对接引领就业等三大帮扶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进行就业转移。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已经有1410.4万农村劳动力实现了跨行业就业,比年初增167.8万人。尽管如此,河北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仍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盲区,农民没有培训机会,没有一技之长,农民工处于社会底层没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另外,绝大部分地方没有乡镇级和村级的成教机构,因此,培训基地设立是当务之急。在资金紧缺情况下,目前的农村社区教育只能依靠已有的教育载体——农村中小学来完成。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五大领域:面向青壮年劳动力的职业技术教育、面向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教育、面向农村妇女的文化素养教育、面向儿童少年的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面向所有人的文明辐射教育。
(二)经费来源
经费来源是农村社区教育建设的难题。河北农村经济水平本就落后,在各方面经费紧缺情况下,如何保证社区教育必备的经费,的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在这方面比较常见的做法有:政府拨款,比如按照人均一元或者两元的数额;个人支付,为部分学费;争取社会支援。前两种方式也许操作上并不是很难,因为社区教育有利于个体,也惠及社会。但是数额有限,也许以此难以支付必需的设备以及材料费。所以,还应该在社会支援上下功夫。这可以分三种情况:第一,寻求企业集团支持。第二,动员对口用人单位以培训费方式支援。第三,扩大协作单位数目,由相关协作单位提供相关材料、设施或者基地。就河北农村地区而言,可以考虑两种模式:职业教育类以个人支付为主;其他则采取政府拨付或者社会支援模式。就前者而言,关键是技能培训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极强的实用性,另外,需要有相应的就业协作网络或者后继创业保障,惟其如此,才能激发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后者以农村居民整体素养提高为目的,主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文明辐射方式实现,在费用上并不会太多,只要协作单位和相关工作人员增强社会责任感,经费不会成为活动开展的羁绊。
(三)积极组建社区教育管理队伍和教学队伍
社区教育队伍,包括管理队伍和施教队伍。管理人员最好选用热爱教育、有一定教育素养、理解社区教育内涵、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专业工作者,惟其如此,才能把社区教育真正做好,切实发挥社区教育的社会促进作用。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任务一般由社区教育委员会承担,委员会主要负责人一般是当地乡镇或村干部,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负责人担任委员。施教队伍则来源多样化。既有专职教师也有兼职教师,兼职的既有本社区内外的技术专家、教育工作者,也包括具备专长的在职干部、离退休的老教师、老干部、老英模及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户、企业家或普通农民。社区教育作为社会公益事业,还应大力倡导志愿者以多种方式参与。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大学生支教是一种必要的师资来源。大学生拥有的专业技能知识尽管还不够完备和成熟,但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而言仍然可以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从必备的职业素养、求职技巧到农业耕作、职业分类、各领域信息等,大学生仍能起到启蒙或者引领作用。如果把社区教育作为大学生实习的重要领域,那么,农村发展、农民再就业能力都可能因此大幅度提升。因为大学生作为一支数量可观、具备相当专业水平的队伍正好弥补农村社区教育师资的不足,而且这种重要角色对于大学生自身成长也是一种很好的历练机会。
(四)以职业教育为核心,逐步推进
社区教育内容非常广泛,可以说涵盖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社区成员素质提高和生活质量提升角度而言,每一方面的教育内容都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农村社区教育必须分阶段推进。当前最关键的也是最能引起大家参与兴趣的无疑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再就业问题。提高再就业能力以改善生活质量与每一个农村家庭息息相关。因此,与就业有关的教育应该是社区教育的第一步。相应的,农村社区教育需要大批各行业技术人员。根据行业需求及农民短期可以达到的水平,烹调、农产品加工、养殖种植技术能比较实用的知识技能可以作为初期教育内容。
(一)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女性的必然选择。引导农村女性劳动力合理流动是增加农村妇女收入的重要途径。首先,农业人口的比例过大与可利用耕地的逐步减少形成了明显的矛盾。一方面由于小城镇建设的加快,镇区的范围不断扩大,可利用的耕地在逐步减少;另一方面,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步步深入也要求乡镇划出一部分土地来建立工业园区,吸引客商。据了解,我市农民人均耕地仅有一亩多一点,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必须走出家门,寻求发展。其次,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比例失调,效率相对较低。*市很多乡镇农产品结构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靠农耕的收入维持一家人的日常生活难以致富。有的乡镇85%以上的人口常年或阶段性地在外打工、再加上机械化作业程度的加深,提高了耕、收、种的效率,这样也促使更多的人走出家门。再次,随着沿海城市开发、开放的扩大和加深,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富余劳力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有限,城市居民在现有规模下短时间内尚不可能实现充分就业,留给农民的机会就更少。农村女性劳动力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受到市场调节,参与资源配置,受供求关系驱动,女性劳动力向城区工业园区及沿海城市转移也就理所当然。
(二)自发盲目流动存在的问题。据渝水区统计,有85%以上女性劳务人员是靠邻里、亲戚、朋友等自发型带出去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可以克服人生地不熟的恐惧感,这是女性劳务人员走出家门的最主要障碍。身边有个朋友可以给心理上、生活上带来依靠。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劳务中介机构等这些中间环节的费用。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自发的对外流动却存在着种种问题,一是法律意识淡薄。她们中的大部分都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劳动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她们大都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常年超负荷的劳动,很少有时间休息,一些重污染的化工类企业没有很好的劳动保护措施,劳务人员的身体受到很大的威胁。二是不稳定性较大。通过朋友、熟人介绍的企业大都是一些中小规模的个体、私营企业,受季节、市场行情的影响较大,连续生产不能得不到保证,劳动报酬有的不能够得到及时兑现。在这种情况下她们会盲目地寻找下一个企业,常常使自己处于被动状态。
(三)有组织劳务输出的优势。*市、县区两级妇联是从2002年开始正式介入劳务输出工作的,从基层妇联一年多的实践来看,劳动力有组织输出相对于自发流动有着明显的优势,一是通过妇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联系的企业大部分是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企业自身的法律意识较强,当地劳动部门对企业管理也比较严格。进入这些企业务工都需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同时它们在劳动保护、保障等方面也做的比较好,并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有能力为职工买各种保险。所以这些企业对年龄、文化程度的要求也相对比较高。而自发的流动则没有这么多的限制,有的没毕业的初中生也能混进去,从长远来看,自发盲目流动会影响本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二是有组织的输出可信度高。对于18-25岁的女青年,家长们最担心的是她们的人身安全,她们大都没单独出过家门,又在农村长大,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很少,再加上一些城市的治安混乱,不得不令父母们担忧。而妇联组织基本上都是与用人单位直接联系,在成批量的输出之前都对企业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在用人过程中还保持联系并能及时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帮助外出务工女性人员协调解决困难,这也是有组织输出最突出的优势。三是有组织输出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由于妇联组织掌握较多的用工信息,她们可以根据外出务工女性己经掌握的一些技术和技能帮助其挑选合适的单位,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帮助她们参加各种实用技能培训班,提高劳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强参与竞争的能力。
二、有组织转移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制约因素
我市有组织转移农村女性劳动力还遇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自身素质的约束。一是思想观念约束。一些年龄稍大的农村妇女受陈旧落后的思想的影响,见识不多、不广,思想不解放,囿于农村的小天地,缺乏自信心,害怕竞争,不敢走出去,观念特别难转变,妇联干部上门动员她们参加培训外出务工,会被以种种理由拒绝;或者有一部分人把妇联干部动员她们走出家门打工创业当作是在为妇联办事,缺乏内在动因,因而不去主动想办法,克服和战胜外出的困难,而是处处依赖妇联干部,在外稍有不如意,便会打退堂鼓。据我们抽样统计,由各级妇联组织动员外出务工的人员返回率接近30%。二是文化素质约束。农村妇女劳动力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能否掌握新的科学技术、生产技能以及掌握的多少、深浅、快慢和熟练程度,不同素质的农村妇女剩余劳动力决定了其转移方式和转移方向的不同,进而导致转移绩效的千差万别,文化素质高的妇女劳动力在转移中可以担当技术的重任,产生绩效相对较高,而文化素质低的妇女劳动力在转移中大多只能从事一些手工、体力工作和简单的再生产操作,就业面被限制在极小的范围之内,其转移难度较大、收入偏低。今后,随着城镇产业结构的升级,市场竞争的加剧,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农村妇女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偏低必然会使其有效利用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而提高农村妇女劳动力素质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工程,其长期性和艰巨性是我市农村妇女剩余劳动力转移绩效迅速提高的最直接障碍。
(二)劳动力市场发育缓慢,外出转移组织化程度低。当前,劳动力市场上供需脱节、供应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有活没人干”和“有人没活干”的现象同时并存;有出去欲望的并非都能符合用工条件,劳动力市场还不是统一开放的市场,仍然由城乡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所构成,制约了农村妇女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信息服务滞后,管理收费较重,也挫伤了农民妇女外出转移的积极性。据了解,社会上的一些劳务中介机构中介费一般在300-500元左右,这对于普通的农村妇女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因此,她们转移往往会选择自发流动。目前我市农村妇女剩余劳动力转移真正通过政府及中介机构有组织转移的比重极小,不足转移劳动力总人数的30%。这主要是由于目前部分地方政府部门的工作权限还仅仅局限在对国家政策的上传下达,在如何转移农村妇女剩余劳动力、为她们提供有价值的就业信息方面做的较少;部分职业技术学校、劳务市场对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后缺乏有效的跟踪服务;部分地方劳务市场管理部门对中介机构监管不严,种种因素使农村妇女不愿依靠政府及中介服务机构寻求就业,而是投亲靠友式的自发流动,加之外出务工农村妇女的法制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弱,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有发生。自身利益能否得到保障成了农村妇女外出后最为担心的问题,甚至有的农村妇女宁愿呆在家中种田也不愿出去冒风险。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政府及中介组织功能乏力与转移规模庞大的不协调使全市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难以有大的突破,已成为加速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一大制约因素。
(三)农村妇女技能培训资金短缺。有组织转移农村妇女首先必须要开展技能培训,然后成建制输出。但在实际操作中开展技能培训难度很大,尤其是培训经费的短缺。,
(四)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良好,但个别现象不容忽视。总体来说,通过妇联输出的人员整体素质较好,有相当一部分是高中毕业,还有的经过中专或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但也有一部分人组织意识、集体观念不强,有的承受不了高强度的工作,有的没有经过任何程序擅自离开,有的带头组织罢工扰乱正常工作秩序。尽管这是个别现象,但不仅给用工单位造成了损失,而且也损害了务工输出地的整体形象,同时这部分人回来之后在周围人群中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农村女性劳动力有组织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从当前看,组织妇女进入市场就业我们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抓好思想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要大力宣传妇女外出务工致富成才的典型,引导她们主动克服“男主外、女主内”和“等靠要”等思想,树立“不断进取,男女平等和勇敢创业”的思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妇女的职业技能培训要求内容新、层次高。全市各级妇联系统要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网络,建设应用好培训基地。在对农民实施教育培训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针对农村妇女的特点制定实施计划,多做与从业相联系的有针对性的短期培训,同时根据年龄段的不同实行不同的培训,比如对于20-30岁可开展电子、缝纫等培训,对于30-40岁可集中开展家政服务培训。要充分发挥妇女培训中心的作用,同时争取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和化技术培训基地支持,还要与各类社会教育培训机构联合开展培训。要大力开展职业技能“订单”培训,根据用工协议和意向岗位,定向培训,保证上岗率,调动用人单位和农村妇女两方面的积极性。
第二、巩固和壮大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组织主体。自发的农村妇女外出务工、自主创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环境适应等多种压力,迫切需要一定的就业组织主体,提高组织化程度。我们认为,要大力培育和规范社会专业性的职业介绍机构。要把发展社会专业性的职业中介组织作为劳务市场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鼓励各类经济实体、群众团体和社区组织兴办,鼓励劳务输出人员返乡创办,鼓励农村女能人成为劳动力转移经纪人,把职业中介作为一项产业来办,同时依法规范各类劳务中介组织和企业经营行为,合法经营,切实保障农村妇女权益。要加强市场培育和规范、管理及监督,不断完善建立一个合理、有序流动的市场就业机制。
多种因素制约农村教育
首先,是师资力量薄弱的影响。中小学教师中本地的较少,大部分来自县城、外县或是其他地州,基本上是社会各种公开招聘层层筛选后的剩余人员。一方面学历层次、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无法保证,另一方面大多数教师选择在城市安家,长年往返于县城与乡村之间,工作不顺心、生活不安心,经常有人辞职,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中大专、中专学历人员比例高,很多教师因提升学历需要时间参加各种自考、培训、继续再教育等,分散很多时间、精力,影响教学工作;部分学历低、能力差、经过多次应聘才上岗的教师,提高无动力,教学没激情,政治素质不高,尤其是部分双语教师,汉语说不出口,汉字写不顺手,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汉语学习;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非师范类教师比例较高,专业不对口教师担任了多门课程的教学。各个学校不同教学阶段实施效果界定不清、交接不明,彼此埋怨、相互推责。
其次,是家庭父母的影响。家长思想认识不到位,不愿让孩子上学。家远的家庭不愿接送,孩子不但接受不了学前教育,小学阶段也不能保证适龄入学;学生父母由于种种原因,自身文化水平低甚至是没有文化,对子女的学习没有办法进行帮助辅导,家庭教育基本为零;农忙季节家长根本没有时间管理学生,有些家长直接要求孩子回家帮助干农活或者是照看弟妹料理家务,学生的学习时间无法保证;受人多地少影响,部分家长外出务工挣钱,孩子没人管只好辍学带在身边一起外出。
还有,就是学生自身的影响。近一半学生没有接受学前教育,在小学阶段学习吃力,甚至有“到了高年级还不会写自己名字”的现象;部分学生在小学就没有打好基础,享受义务教育政策直接进入初中学习,成绩只能是每况愈下越来越差;农村学生家境相差无几,出了校门不是干农活、做家务,就是结伴玩耍,没有相互学习竞争的氛围,也没有人督促他们学习,更没有人能辅导他们;农村学生学习压力不大,动力不足,满足于吃饱、穿暖、玩好,基本没有紧迫感、危机感。
目前,中职毕业生就业给在校中学生及其家长的感觉是时间短、就业快,大多数中学生宁愿选择短、平、快的中职学校不愿上高中或大学;部分家庭子女多,经济压力大,不能同时供孩子生活读书,尤其是孩子在大中专院校学习后,毕业即失业使得个别家长产生“上学无用”的思想,放弃供读其他子女;参加公务员考试或企事业单位招聘,享受优惠政策、一路绿灯过来农村学生面临严峻考验,缺乏应考实力,没有竞争优势,屡战屡败,负面影响传递到农村造成家长不再支持子女继续深造;农村学生长途跋涉出疆参加内初班、内高班、内职班或内地院校学习,毕业后在内地就业越来越难,只好回乡寻找机会,有的被迫回到农村务农,给周围学生造成“上了大学照样回家种地”的影响。
幼儿园数量不够,覆盖半径偏大,不便于家长接送孩子,没有幼儿接送车辆可分担家长的工作量;全乡仅一所中学,学校住宿条件有限,只有距离在五公里以上的学生能够住宿,其他学生必须走读,每天要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全县高中数量有限,农村学生初中毕业必须去县城、喀什市或更远的地方接受高中教育或中职教育,造成习惯于就近上学并且可以适当为家庭分担劳务的学生放弃外出学习;乡村没有技能培训学校,初中毕业留乡和大中专院校毕业返乡青年学习园艺、种植、畜牧、水利等农牧业技术、技能需要外出或再次外出。
农村青少年教育面临挑战
新疆面临着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挑战,农村青少年更是首当其冲,成为意识形态领域应对挑战的前沿阵地。青少年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完全形成,知识积累不足、生活阅历不深、好奇爱冲动、自控能力差,容易被他人煽动、蛊惑、拉拢、利用。近年来,江格勒斯乡青少年教育工作有了很大改观,学校硬件设施、教学水平有了长足发展,群团组织的育人功能得到一定发挥,但与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改进和完善。
要提高政府对青少年教育工作的重视,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投入,加强对义务免费教育政策尤其是“三免一补”优惠政策的宣传。对中小学教育多指导、多监督,对群团组织压担子、交任务,把政府对青少年的重视、关心和爱护体现到教育培养的方方面面。
提高农民对教育的思想认识,讲清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创造财富的道理,鼓励他们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上学;尤其要强调父母对辍学在家和毕业返乡学生负有继续教育、加强管理的职责,不能只生育、不教育、不管理,不负责任地把孩子推向社会。
要招贤纳士,引进一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对教师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出台本地师范类毕业生回原籍从事教育工作的倾向性政策,以稳定教师队伍;重视教师的政治素质,提高师德修养;实施“教师素质工程”,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坚定教师献身教育、长期从教信念。
加强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发挥“四位一体”的作用,建立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形成青少年教育的合力;抓好教育优惠政策的落实,赋予学校自主管理权限,明确职责,发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强化学校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尤其是要因地制宜管理“学生营养餐”,学校有食堂的,将营养餐费用下拨,无食堂的就近集中管理。统一由教育部门、学校、家长代表共同操作,相互监督,按实际需求落实“学生营养餐”政策;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切实保障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利。
调整学校布局结构,增设三所幼儿园,达到两村一所的标准,便于幼儿就近入托;建立一所职业高中或在中学设立高中部,使初中毕业生能够就近学习职业技能或是接受高中免费义务教育;安排校车,解决学生交通困难。
加强就业指导,转变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观念,引导他们先就业再择业,适应双向选择就业规律;成立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抓好就业培训,使毕业生掌握基本技术技能,增强竞争实力;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保证农村大中专毕业生有一定的就业率。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班级工作,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积极引导和科学的管理至关重要。
刚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生来到中等职校读书,是他们从少年到青年、从幼稚到成熟、从“学校人”到“即将社会人”的过渡阶段。在学校日常学习、生活中,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暗淡,似乎捕捉不到一点理想和目标,在自身的生活空间中找不到自己的兴趣和寄托,对学校组织的有关活动意识淡薄,行动懒惰。认为自己是世人眼中“不求上进”的顽劣,是教师眼中“不可教也”的逆子,是家长眼中“没希望”的一代,是亲友眼中“不学好”的典型。
因此,诸多因素造成了他们大多没有学习习惯,综合素质差,整日歪头耷脑,情绪萎靡,意志消沉,昏昏欲睡。具体表现为,自卑心理严重,以自我为中心,无组织纪律性或沉迷于网吧、幻想中,缺乏互助和团队精神,缺乏必要的毅力和意志,有时还很固执,情感反复,缺乏自控能力,这样的学生往往让授课教师也感到茫然,对他们实施职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力不从心。
对此,只有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加强班级管理工作,通过整顿教育,积极地正面引导,才能改善中职生的不良习性,提高综合素质,慢慢实现其自我有效管理。那么,班主任该如何引领一个班级迅速进入一个良好的状态,进行班级的建设工作呢?
一、班主任要做好新生建班的引导者,统一新生思想认识
新生入校,学校依据一定的原则、要求将注册的学生编成若干班级后,分别交于班主任手上。然而,这只是一个一个的“自然班”,只能算是班集体的雏形,班主任要把接过来的班级变成一个完善的班级,还需做好很多引导工作。
1.通过军训管理学生
及时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能力特点,结合班训或一段时间的接触,初步掌握学生的知识结构、家庭背景、学习与心理障碍等相关信息。
2.对大部分中职生自卑心理、感到孤独无助的情况,及时给予开导和必要的关爱,而对少数调皮捣乱、有不良恶习的学生,则要因人而异,用耐心多从正面进行具体的教化。
3.做好学生从初中到中职的“衔接”工作,让学生明白中职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人才培养,德育为先,学生入校,先要学会做人,后谈学习技术,激励他们走出狭隘的自我,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念和必要的自信心,从而引导学生打好创建“良好班集体”的基础。
二、班主任要做好新生学习的宣传者,讲清学校专业特点
班主任要通过班会,让学生了解学校对中职生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需要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提升学生对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教学模式的认识。例如,专业课与文化课开设的合理性体现在:它的难度介于初中和高中之间。专业课重在引导中职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专业实践环节和实际动手操作技能。文化课重在要求提升中职生的文化素养和掌握一些最基础的理论知识、最基本的常识,如,语文、数学、公关礼仪、法律常识、职业规划指导等课程的开设,既能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知识,又对学生将来的做人处事具有指导作用,这样从降低难度要求和实用易学的角度,帮助学生重拾初中阶段遗失的信心,逐步认识并接受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模式,从而步入积极有效的中职学习轨道。
三、班主任要做新生相处的调节者,适应学习生活环境
学生初中毕业,来到职校读书,相当一部分实属不得而已,加之某些性格上的弱点,他们表现得孤独、自卑,要么放纵自己、自以为是,破罐子破摔,真正让他们安下心来、呆得下去,班主任要切实从生活上关心鼓励他们,稳住思想。
通过开展班级活动,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认识到贫困不是错,成绩差也是暂时的;人都有优缺点,人只有性格、能力上的差异,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懂得怎样展现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特长,锻炼与人交流的胆量和能力;要学会面对现实,主动接触社会,与同学交流,正确地评价自己,客观地看待他人;要创造条件开导学生走出孤独、走出自我,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完善自我,摆脱心理障碍。
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就能感受到这里老师、同学都是阳光、友善的,人与人之间只有理解、互助,没有鄙夷和歧视,能感受到班级的和谐与温暖,感受到与人相处、交往的需要和力量。在班级环境里生活顺心了,也就有了在职校学习、进步、成长的信心和勇气。
四、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在校的“稳压”者,践行班级行为规范
要根据班级特点,针对学生实际,通过班会、团日活动,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积极融入集体;通过动员、自愿申报、竞选的形式产生班委,培养班集体的民主意识;通过征集班训、选择班歌、制定班规等活动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规范自己的言行。
引导学生讨论发言,甚至辩论,鼓励他们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集思广益,形成民主、向上的舆论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集体荣誉感,都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班级工作中来,很好地贯彻落实学生自己制定的班纪班规,最终完成班集体的形成这项关键工作,共同发展坚实的基础。
2健全城镇低保动态管理机制。继续实施低保对象审批评议制度,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城镇低保标准的救助对象,要按规定及时办理渐退手续。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鼓励引导其通过自身或子女就业再就业,增加家庭收入,摆脱贫困。
3落实城镇低保资金和工作经费。县财政部门要根据我县城镇低保人数变化、补助标准和资金需求,年度预算中安排相应补助资金和必要的低保机构工作经费。以上工作由县民政局、财政局组织实施。
二、加快推进医疗救助工作
1建立城镇医疗救助制度。继续实施《 县城镇特困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险救助实施办法》《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办法》《 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 县农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 年,建立资金来源有保证、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的城镇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制度。要建立城镇医疗救助基金。以定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依托,采取事前救助与事后救助相结合的方式,对城镇贫困居民实行分类救助,实施定额救助。要建立平价医院,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面向城镇困难群众的慈善医院、零利润药店等医疗机构,为城镇困难群众提供优质、低价的医疗和购药服务。由县卫生局、财政局、民政局和劳动局负责。
2加强城镇医疗救助资金筹资和管理。通过县财政预算安排、上级补助资金、专项彩票公益金、社会捐助等渠道,建立城镇医疗救助资金。城镇医疗救助资金由县财政局设立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加强监督、收支平衡。由县财政局负责。
3继续实施城镇困难群众就医“优惠卡”制度。县卫生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就医“优惠卡”制度和办法。各乡镇卫生服务机构特别是定点医院(病房)要开辟绿色通道,保证正常医疗服务和技术水平的前提下,对凭有效身份证和“优惠卡”就医的城镇困难群众,挂号、治疗、常规检查、普通床位等费用方面实行优惠办法,按医药费总额的10%予以减免。由县卫生局负责。
三、加大贫困家庭教育救助力度
1落实义务教育救助政策。一是城镇贫困家庭学生或因灾、因病造成家庭困难的学生和家庭困难的少数民族、孤残学生,均享受国家补助寄宿生活费政策。二是保证农村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孤儿、弃婴和流浪儿童,能接受免费义务教育;进城务工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子女,能接受义务教育。三是接受普通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健康儿童、少年同等水平,接受特殊教育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国家要求。
2深入实施城镇特困家庭子女就学救助工程。一是保证救助工作的连续性。按照包保学生对接名册,要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对接任务。二是保证救助工作的均衡性。设定最低生活资助标准:小学生每学年200元、初中生每学年300元、高中生每学年600元。三是保证救助工作的应急性。对于因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造成的贫困学生,及时给予救助。
3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学生助学制度。建立以学生参加生产实习为核心的助学制度,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力争做到学生在最后一学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获取一定报酬,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开支。建立学费减免制度,学校每年要安排不低于事业收入5%资金,专项用于贫困家庭学生的学费减免。
4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积极组织申报中国教育发展基金、明德奖学金等专项扶助资金,资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由县教育局负责。
四、切实缓解困难群众住房困难
1完善县城廉租住房保障制度。进一步研究完善《 县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10%左右的资金,专项用于县城廉租住房建设。对县城符合条件的城镇低保对象,采取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实物配租和租金减免等形式给予廉租住房救助,切实解决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由县财政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负责。
2落实棚户区改造安置和生活费用减免政策。对县城棚户区改造中需要拆迁的城镇困难家庭,采取货币补偿、回迁(产权调换)现房(二手房)廉租住房等形式安置的城镇困难家庭,回迁低保户与经营企业协商,可适当减免物业管理费、电费等费用。以产权调换方式安置的城镇困难家庭,其合理扩大面积部分是公产的采取廉租的方式供其居住,租金标准不能高于我县公产房平均租金的50%同时,对在县城居住的城镇低保对象,按全年卫生费额度的20%给予减免;县城集中供热范围内的按每平方米20%给予减免取暖费;自来水供应范围内的按20%给予减免水费。对购买商品楼的城镇低保户,将根据我县出台的相关政策给予适当减免。由县建设局负责。
3建立农村困难家庭住房救助制度。按照“政府补一块、集体助一块、个人出一块”筹资模式,采取新建、改造修缮、置换、部门包保、互助出工等方式,对农村困难家庭给予住房救助。如因遭受自然灾害新出现的倒、危房户,采取以上方法予以解决,由各乡镇政府组织实施。
五、推进困难群众就业再就业
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零就业”家庭及残疾人,家庭成员在法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可以申请《再就业优惠证》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即时就业援助;对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优先提供公益性岗位,并为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的困难群众提供岗位补贴,按规定享受与其劳动合同期限相应的社会保险补贴。农村“两后生”未升入上一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纳入农民工培训范围,享受相应的培训补贴政策。
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积极开展“春风行动”等再就业援助活动,为困难群众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补贴、送温暖,提供即时就业援助。开展劳务输出送岗位活动,将就业岗位和就业维权政策直接送到困难群众家中,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实施。同时,低保对象从事各种有利于改善生活条件的生产、服务、经营等活动,符合“再就业优惠证”减免条件的工商部门免收注册登记费;低保对象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市容规划和管理要求的同等情况下,建设部门优先审批经营场地,适当减免有关费用,卫生防疫部门免收体检费。
六、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
完善法律援助机制,加大法律援助投入。全县各乡镇和社区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面向城镇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员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依法调查取证时,相关部门及个人要全力配合。当事人以法律援助决定为依据,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救助的人民法院不再审查其是否符合经济困难标准,应当准许,先行对当事人作出缓交或减交诉讼费的决定。当事人以人民法院给予司法救助的决定为依据,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机构不再审查是否符合经济困难标准,应当直接作出给予法律援助的决定。司法鉴定、评估机构,对法律援助案件的受援人申请鉴定、评估的费用实行缓交或减免的办法。经法律援助机构批准,获得法律援助的受援人申请人身伤残鉴定、亲子鉴定、笔迹鉴定以及财产评估等,所涉及到相关费用,待受援人胜诉后,由法院督促其向鉴定部门补交实际需交纳的费用;如受援人败诉,交纳鉴定费用确有困难的由法律援助机构承担相关费用。由县司法局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七、做好特殊人群的社会救助工作
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县民政局要切实强化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管理和服务,县财政局要按照规定落实五保供养资金。并随着我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保证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低于我县农村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
加大城镇贫困老年人的救助力度。抓好五保供养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贫困老年人生活保障、社会养老、医疗卫生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维权服务、社会救助服务和信息服务等各项服务功能,通过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为社区以及农村社会福利中心配备服务员,为城镇困难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日常服务。由县民政局和财政局组织实施。
实施残疾人专项助困工程。继续实施“互助关爱”和“自强就业”助残工程,推动残疾人救助工作全面开展,努力解决残疾人在康复、就业、教育、生活等方面的突出困难。由县民政局、残联组织实施。
八、加快救助设施建设步伐
加快农村社会福利中心建设。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补助资金,加大县乡两级财政投入,多方筹措社会捐助,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每个乡镇有一所社会福利中心,做到全面覆盖,促进我县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各乡镇要加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利用我县救助管理站的作用,对流浪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实行分区管理,切实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他提供良好的临时救助服务。由县民政局组织实施。
九、完善灾害应急救援系统
加强救灾救济工作。提高灾害紧急救助能力,确保灾民的吃饭、喝水、穿衣、医疗、住房等生活需要。逐步完善救灾物质储备工作,提高抗灾自救能力。加强救灾资金的管理,保证救灾资金发挥救急救困的作用,提高受灾群众口粮补助标准,安排好冬令、春荒期间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确保每人每户灾民不出问题。由各乡镇政府和县民政局组织实施。
《教育与职业》:请您介绍一下贵州的教育“9+3”计划。
蔡志君:“9”的目标任务是巩固提高9年义务教育。“3”包括两方面的目标任务:一是以县为单位,到“十二五”末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二是从2013年秋季起,对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行3年免费教育。如果说“9”是教育“基石”,那“3”就是就业“支柱”。在“9+3”计划中,“9”的重点是巩固提高和均衡发展,难点是“控辍保学”;“3”的重点是大力发展中职教育,难点是改善办学条件和扩大中职招生办学规模。
《教育与职业》:贵州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决定启动实施“9+3”计划的?计划实施后,预计达到什么目标?
蔡志君: 我省“两基”工作于2009年通过了国家督导评估验收,基本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有学上”的问题。但由于基础薄弱、欠账较多等多方面原因,全省义务教育仍然处于低水平、不稳固、易反复阶段,突出表现在一些地方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率大幅反弹。高中阶段教育方面,虽经近年来艰苦努力,到2012年我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2%,但仍为全国最低,当年仍有10万余名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学就读。同时,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为此,省人民政府决定实施教育“9+3”计划。这意味着从今年秋季开学起,选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从小学入学到就业,实现全程免费。这一计划的实施对于提高全民素质、促进就业和脱贫致富、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9+3”的工作目标是:
巩固提高9年义务教育水平。到2015年,以县为单位,小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8%以内;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2.8%以内,9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85%以上,办学经费得到保障,义务教育学校符合办学标准,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基本消除城镇“大班额”,教师整体素质大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60个以上县(市、区、特区)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
实行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2013~2015年,中等职业教育每年完成招生计划27万、30万、33万人。从2013年秋季学期起,免除省内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学费,60%以上中等职业教育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到2015年,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比例达到1:1,规模分别达到85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以县为单位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教育与职业》:在这项计划中,重点工作是什么?
蔡志君:九年义务教育要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推动均衡发展。按照“农村中学集中布局到县城、寄宿制小学集中布局到乡镇”的思路,进一步优化和规范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根据城镇化建设规划,统筹资金在市、县政府所在地城市(镇)新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推动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改造扩容。加快推进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进入寄宿制学校的需求。同时还要加快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信息化建设,以弥补教师数量、结构、质量方面的问题,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广覆盖,加快缩小区域间、城乡间的教育资源差距。
二是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长效机制。省、市(州)、县(市、区、特区)、乡(镇)政府及教育部门,每年年初层层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建设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形成学校—县(市、区、特区)教育局—市(州)教育局—省教育厅四级网上联动管制机制。重点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学生学籍变动管理,确保适龄儿童依法接受义务教育。落实城市低保家庭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实施好农村营养餐改善计划,关爱儿童健康成长。
职业教育方面要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我们提出:用三年时间,实施中职“百校大战”工程,集中财力建设100所左右符合教育部办学标准和现代化要求的中职学校,巩固和完善一批国家重点和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切实提高办学能力;办好一批有一定办学规模的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在有条件的市(州)重点建设职教园区,实现集中办学;省重点支持办好清镇职教城,力争入住职教城学校达到15所以上、办学规模达到12万人。利用省外优质资源,开展东西部合作办学,每年选送一批初中毕业生到省外免费接受优质中等职业教育。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
二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实施“五个100工程”急需的专业。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大力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增强其创业就业能力。将县级职业学校纳入定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管理,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等,推进“农科教”相结合,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积极探索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完善“中职—高职—本科立交桥”政策,畅通优秀中职学生对口直升渠道。建立健全专业性、区域性职教集团和示范性高职院校带动中等职业学校集团化发展路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先。加强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尤为重要。我们要继续实施好“特岗计划”和“国培计划”,按编制配齐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建立健全县域内校长和教师定期轮岗交流机制,促进师资合理配置。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到农村和偏远地区学校任教。中等职业教育方面,通过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加强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拓宽教师引进渠道,从生产实践一线特聘兼职教师,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的中等职业教育专兼职师资队伍;积极支持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院校、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进一步完善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制度和优秀职业学校教师奖励制度,鼓励职校教师乐于从教,终身从教。
《教育与职业》: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教育“9+3”计划的顺利实施?
蔡志君:一是加强领导。领导重视很关键,教育“9+3”计划是省委书记赵克志同志提出来的,经过研究、论证,作为全省“十二五”重点工作写进了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的文件之中。陈敏尔省长通过多次召集专题会议、现场办公、组织观摩会等方式强力推进“9+3”计划实施。省政府成立以常务副省长为组长,分管副省长为副组长,省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省实施“9+3”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实施“9+3”计划,部署和调度相关工作。各市(州)、县(市、区、特区)政府成立了相应机构,配备了人员,确保工作推进、任务完成。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人人关心教育、社会各界支持实施“9+3”计划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是强化投入。经费投入是最大的保障,我们将建立省、市(州)、县(市、区、特区)三级政府实施“9+3”计划投入保障机制,扩大教育投、融、捐资渠道。省级相对集中财力,加大对市(州)、县(市、区、特区)教育以奖代补和贷款贴息力度。通过整合教育专项资金、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同时压缩全省各级党政机关行政经费的5%用于支持实施“9+3”计划,等等。总之,举全省之力,实施教育“9+3”计划。
要特别介绍的是压缩全省各级党政机关行政经费的5%用于支持实施“9+3”计划。用省委书记赵克志同志多次强调的话来说,是“欠发达的地区,穷了教育就苦了孩子,再困难也要把教育搞上去”。
三是落实责任。实施“9+3”计划,责任定在了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各所学校的头上,通过定期检查、专项督导、责任约谈、社会公布等方式,落实了各级各方责任。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决不让任务留下空档。
《教育与职业》:贵州财力较为薄弱,对于实施教育“9+3”计划是否会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