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30 09:23: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量子学习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学习方法好比是划船时用的双桨,可以让人在前进时变得更为容易。智商固然是学习的前提条件,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视的。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方法比智商更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学生而言,适宜的学习方法就是“利器”,它可以帮助我们更顺利、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学生必须使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将这种方法固定下来,成为一种习惯,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会被遗忘的,但学习方法则会使我们终生受益。
(一)勤于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进行主动的思考,而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就不是一种有策略的学习,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勤于思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要注意知识前后的联系,通过理解知识而掌握知识,而不要死记硬背。通过理解而进行的学习是意义学习,而死记硬背的学习是机械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意义学习更牢固、不容易遗忘,并且容易发生迁移,在以后的学习中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相反,机械学习容易遗忘,往往只能应付眼前的考试,考试结束之后也就忘得差不多了。
(二)置疑精神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如果对知识只是不加分析地接受,就不会有任何进步。因为学习的本质是获得能力上的提高,而不是知识的增长。因此,要善于思考,鼓励自己提出质疑,而不要做“思想的懒汉”、“接受知识的机器”,只知道囫囵吞枣,而不知道进行咀嚼、消化。
(三)勇于发问
学问学问,学习本身是离不开发问的。好奇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如果没有好奇、如果从不发问,人就不会成长,社会就不会发展。有时,父母或者老师会对你的问题感到不耐烦,那是他们的不对,你并没有错。千万别因为他们的错误行为而放弃自己的正确行为,并且老师根本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所以,当你有不懂的地方,勇敢地举起你的手!否则,日积月累问题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修补起来会更困难。
二、自学能力的培养
第一步自学指导(一般课外进行)。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教课书,从读通、读懂到读细,这是自学的基础。模仿练习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模仿课本上的例题去完成习题。预习方法指导,如按照同步与成长中的温习课本中的步骤去完成,它体现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及数学思想方法等。
第二步 教师设疑,学生自学基础知识(课堂教学) 。学生在没有自学经验的情况下,是很难一下就会自学的,他们会觉得很茫然,不知道要怎样去学,也不知道要达到怎样的要求才算会了,因此一开始,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学。教师可把本节内容的重点或难点作为问题,写在黑板上,才开始时,教师的设问可以多一些且细一些,这些问题将作为学生阅读的提纲,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抓住核心,达到自学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 “角的概念与表示”一节时,可设如下问题: 1、 什么叫做角?角的顶点?角的边? 2、角有哪些表示方法?请举例说明。学生在阅读完教材,回答了以上问题后,也就抓住了本节内容的核心,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对本节内容作适当归纳,或补充说明,以更加突出其难点、重点,接着再讲解例题。
第三步 学生自学,互答疑问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知识和例题的自学训练后,已基本掌握了一些自学的方法,在此情况下,教师可逐渐减少所提的问题,让学生在自学后补充设问,互答疑问。
学生自己设问,更符合他们的思维方式,更适合他们的思维特点,他们理解起来更容易,接受起来更快。通过这种方法,也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即使是一个以前不爱上数学课的学生,也会被这样一种民主、活跃的氛围所感染,不由自主的参与到其间。同时,通过学生互答疑问,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使他们能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最后,教师进行归纳小结,以使学生逐步学会从课本中找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增强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学。
三、学生自育的途径
教师要养成学生好的写字习惯,好的写字习惯一旦养成,人的优势心理反应就会持续这种习惯而不去改变它,这一心理规则对小学生很有益处,好的写字习惯一旦养成,学习就会依照自动化的行为定势去做,就会轻松地获得知识。
一、小学生养成好的写字习惯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好的写字习惯能够有意识地促进学生学习品质的铸造,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品质。也就是说学生具备了好的写字习惯,往往就能够具备了好的学习习惯,并能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收获好的学习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好的写字习惯的重要性。
1.促进好的性格的养成。
好的写字习惯是持之以恒、强化训练的结局,不是一瞬间形成的,充满着对学生意志品质的考验。好的写字习惯的特点是勤奋、自信、独立、创造、严谨、认真、谦虚等,这些随着学生一天天习惯的形成而逐渐表现出来,对学生的人生有着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2.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好的习惯能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培养,能促进学生形成认真、有耐心的意志品质,对学生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3.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教师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过程中,也在实施素质教育,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为写字训练能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涵养,给学生美的启迪和熏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学习品质,养成爱好整洁的好个性品质。
二、养成好的写字习惯,促进学生发展的策略
1.训练学生写字的姿势,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写字重视姿势,好的坐姿和握笔方法对学生练字的影响很大。好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前提。教师要保证学生写字姿势正确,保证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健康成长。
教师可以运用挂图或者课本的插图,也可以演示课件,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教师要进行示范,让学生学习。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坐姿,就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平”。然后教师要求学生胸离桌子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这样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训练,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坐姿。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贴上“坐姿图”在教室里,也可以带领学生唱坐姿的儿歌,激发学生写字的乐趣,并表扬坐姿好的学生,让别的学生向他们学习。教师树立小标兵,也促进学生形成比学赶帮,共同学习的好学习品质,实现学生健康发展。
2.创造好的写字氛围,挖掘学生内在学习的需要。
写字是重要的基本功,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要创造好的写字教学的氛围,让学生全心自觉地投入其中,产生学习的乐趣。写字是枯燥和单调的,教师要让学生乐于写字,就要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优秀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华精神的凝聚体。这样,学生就会喜欢写字,就会形成好的学习的氛围,教师在指导学生练字的时候就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写字的需要,进而转变为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的需要。这样的益处是深远而巨大的。
3.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写字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重视学生写就行。教师要教会学生读帖,在读帖训练中,教育学生学会观察,千万不能因为指导不明确而让学生的读帖流于形式。
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读帖,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和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观察时读帖的最重要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写字前做好读帖的工作,重视对点、横、撇、捺等笔画加强直观上的认识,重视观察和认识田字格,初步建立上下左右的空间概念。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字的时候,要观察这个字的偏旁和部件,仔细观察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间的位置,让学生在写字之前就做到胸有成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看字帖、记字形、描字体、仿写字。教师要指导学生看清楚每个字的运笔姿势,间架结构,书写的方位等。教师要让学生观察字的形状,感知字的形体,仔细记住每一个字的笔画。然后,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分析,分析这个字有几个组成部分,这几个部分之间应该怎样穿插,笔画应该怎样配置摆放,了然于心,心中有数。教师还要指导学生书空和描红,让学生一边说字的笔顺一边写,进一步加强对汉字结构和笔画的领悟,这样,教师再让学生进行描摹,手上写字,心中记字,加强印象。最后是仿写字,对照字进行认真地仿写,写好后比较修改,明确好在哪里,哪里还不够好,怎样修改,怎样纠正,怎样更美观,怎样写更像字帖上的字。教师要多进行订正和讲解,让学生理解透彻,领悟在心。
教师要养成小学生的写字习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积淀学生的学识素养,锤炼学生意志品质,陶冶学生情操。教师要精心思考,大胆实践,教会学生写好字,养成好的写字的习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时光依旧如箭一般飞逝而过,转眼间树干上又多了一圈圈的年轮,我们也渐渐长大了。一个学期又在忙碌中匆匆路过。在这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又多了一些自己的经验与体会,趁这个机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首先是要调整好学习态度和作息时间。“态度决定一切。”只有认真、负责的对待自己的学习,才能取得进步。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也很重要。
我会给自己列一个作息表,定好学习计划,然后根据作息表学习。因为,只有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时间,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时间不会因为我们的懒惰而放慢脚步,我们必须自己去追赶时间。当然,也不能一味的学习,适当的休息也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就是要多看书。书本是知识的来源,学习离不开书本。上课之前,把书上的内容预习一遍,了解大致的知识点,这样上课的时候才不会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上完课以后,再把书上的内容复习一遍,复习必须认真仔细的看。边看边回想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多向自己提问,争取把知识点都记住。复习的时候,把知识点都从头到尾看一遍,理解清楚知识框架,找出每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做一个整体性的了解,这样更便于记忆。到了考试之前,再把书翻一遍,看看其中概念性的东西自己是否都记住了,把不清楚的知识都记清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平时多看书,对学习很有帮助。
第三,要注重听课环节。课堂是学习的重要途径,所以,保持听课效率是一个关键。上课时要带着问题听课,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在课堂上把预习时自己不懂的问题弄懂。并且要认真记好课堂笔记。记笔记要记重点,把老师讲的主要内容记下来,课后再多看多思考,把不完整的地方补完整。
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实践操作性很强,理论过深,容量过大,名词概念、专业术语较多,学生理解领会教材比较吃力、比较困难,传统的理论讲授已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更谈不上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这样培养的学生很难立足于社会。因此,如何提高电子技术的教学质量,改变落后的教学方法,是职业技术学校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从电子技术课程及其应用实践的学科特点出发,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彻底转变思维方式,追求臻美,聚焦于学生身边的事物,时刻保持探索的兴趣与热情,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和素质提高,丰富知识体系,并提高自身动手实践能力,努力成为一名“双师型”“复合型”教师。
一、教学内容应体现“新”
这里的新,是指知识的更新。知识的实质不会变,但知识的呈现方式应该与时俱变,充满生气,充满新鲜血液,避免知识面窄和知识老化等问题。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的新工艺、新技术层出不穷,如雨后春笋般更新较快,滞旧的教材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适时改变传统教材落后的局面,剔除过时、过旧的内容,引领新的知识点,成为电子技术教师需要思考的迫在眉睫的问题。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多介绍一些现代的较实用的内容,多读书阅报,多动手,多关注生活、社会、科技事件,敏感于新科学技术的发明,这样才能使电子技术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学质量才能得到真正提高。
二、提高动手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目前,技术学校普遍缺乏综合型的教师,一些教师虽然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但只擅长理论教学,缺乏实践经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导向者,是连接学生、知识的必经桥梁,只有教师站在科技的前沿,走在时代的前列,务实肯干,勤恳敬业,才能在组织电子专业教学时,在课堂上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教有所方,教有所长,展现课堂的诱人魅力。
三、电子专业教师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今社会,各种新思路、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新仪器、新设备的使用就需要深层次、高技术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电子技术教师紧跟时展的脚步,积极投身于社会发展的浪潮中,力求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技术人才,并且积极寻找机会主动参加、接受一些相关的业务培训,不断汲取新观念,摄入新理念,从而找到新思路。
四、加强师生合作交流
开放式师生关系的构建是加强师生交流的一条捷径。开放式教育要求教学内容能够融入知识情感和态度价值观,改变传统的人们一贯主张的“天地君亲师”“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等古训,改变“教书匠”式的照本宣科,秉承“以人为本”的思想,优化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应当注重自身的仪表形象,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虽说人不可貌相,但是“美貌的心理效应”在当今社会依旧存在,良好的仪表形象确实会增加令人自叹弗如的个人魅力。其次,注重完善学生个性,加强师生交流。“教室是学生犯错误的地方”,要允许学生犯错,对犯错的学生施以宽容之心;改变只有教学形式而无实质往的“假交往”现象,与学生加强交往,加强互动,增加心灵沟通,感情互动,与学生共创和谐、民主、活跃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寓教于学,寓学于乐,真正实现“教者乐其教,学者乐其学”的素质教育。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电子技术也应飞速前行,当今教学过程中的现代化信息传播媒体就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点。对于电子教学,内容一般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实现教学任务。另外,还应加强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虽然电子课程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实验始终是电子课程的基本特征,实验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创新的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增加便于操作的小实验,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延长对该课堂有效注意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再次,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先复习基础知识,由浅入深,由简入繁,顺应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
一、自主识字 扎实写字
片段:教学“炒、挎、摆、拌”这一组生字时,我先让孩子们找一找这组生字的相同之处,孩子们有的说这些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有的说这些生字都是左右结构。这时,我连忙追问:“这些左右结构的生字在书写时有什么特点呢?”
孩子们可真会观察:“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
“那我们就挑一个最难写的字来练一练吧。”
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挑了“挎”这个字。
我一边轻轻地把书捧起,一边说:“你看,老师写字时也要照着书写。我们写字时一定要看清生字每一部分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这时,有孩子举手了:“老师,提手旁要离竖中线远一些;右边的‘夸’要伸到竖中线的左边来。”
这时,我连忙评价:“原来,只有这两个部分互相谦让,才能让整个生字写得更加美观。”
在孩子们指出要把竖弯钩稍微稍稍写长一些时,我告诉他们:“正因为这个字的右边部分比较宽,我们把竖弯钩写长一些,可以让整个字显得更加苗条些。”
接下来孩子们的描红和书写都特别用心。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写字方法的指导从整体入手,从孩子们的学习需要出发,先让孩子们说说什么字最难写,在讨论中孩子们既掌握了“左窄右宽”这一类生字书写时要注意穿插的方法,又进行了相互谦让的品德渗透。同时,老师还关注到了细节的指导,不仅让孩子们明白如何让这个生字写美观,还让他们明白了为什么要这样写。
二、多种方法 理解词语
片段:
在《槐乡五月》这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出示了这样一组词:
白茫茫 甜丝丝 喜盈盈
白生生 香喷喷 傻乎乎
在正确朗读这些词语后,孩子们就已经发现了这些词语的规律:
“老师, 这些词语第一组都跟颜色有关,第二组都跟味道有关,第三组都跟人们的神情有关。”
孩子们的思维多么活跃啊!这时,我趁热打铁:“你会用‘甜丝丝’说一句话吗?”
“槐花饭甜丝丝的,真好吃。”
“能根据课文内容来说话,真不错。”
“我最喜欢吃甜丝丝的大白兔奶糖了。”
“联系生活也是我们练习说话的重要方法哦!”
“今天,老师表扬了我,我心里甜丝丝的。”
这时,我意识到,课堂生成的精彩我不能错过:“请大家比较一下,这位同学所说的话中的甜丝丝的意思和前面两位同学一样吗?”
孩子们在沉思片刻后纷纷举起手:“老师,前面两句话中的甜丝丝表示味道,心里甜丝丝表示的是心情。”
“你瞧,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能表示不同的意思。看来,我们在理解、运用词语时一定要联系具体的生活情境。”
听了我的话,孩子们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这个过程中,老师首先出示了一组叠词,孩子们在朗读中领略了叠词的节奏美,又在发现词组规律中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关于“甜丝丝”一词的教学既可以说是造句训练,也可以说是词语理解教学在生活情境中的升华。由于开发和利用了学生生活经验,学生在比较辨析中把自身的感受与词语的意思联系起来,既真切地感受到“甜丝丝”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朗读指导 巧妙自然
片段:检查初读情况时,发现在朗读“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这句话时,很多孩子遇到了困难,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能把“披散”、“肩头上”、“小辫儿”读正确。我首先对这三个词语单独正音,在此基础上的指名朗读很多孩子还是不够流利,但有一个孩子读得很出色。
此时,我作了如下引导:“这位同学读得真不错,他为什么读得这么流利呢?我们来找一找他分别在哪些地方作了停顿。”
在孩子们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我在黑板上画出了停顿符号:“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根据符号,孩子们读出了节奏,有的孩子还读出了句子的味道。
下面让我为你分析分析吧!
学习有计划:每天晚上写作业时会不会觉得心里很烦,根本静不下来,写着这科作业想着那科作业,最后不仅写得晚,并且效率低,错误率高。这是因为你没有制定好合理的学习计划,制作好学习计划,能够使你晚上的时间安排疏密有致,事半而功倍,对于学习拖拉,动作慢,写完作业不知要干嘛的同学有显着的效果。最最重要的是它能够保证你当天功课预习到,隔天功课预习到。但前提是:有严格按计划实行。
上课认真听讲:上课最起码要做到“五到”:眼到,耳到,手到,口到,心到。眼到:眼睛要时刻盯着老师,盯着黑板,不要错过每一张幻灯片,不能东张西望。耳到:耳朵要听清楚老师讲的每一句话,特别是老师重复的话,因为那很可能就是考试的考点以及知识点。手到:手到不是让你做小动作,是让你做笔记,有同学整节课都在记笔记,老师说的都没有听到,真正的好笔记,应该是老师讲的知识点,上课还是以思考最重要。口到:口到不是让你和同桌讨论或说话,而是让你积极回答问题。在我看来,心到是最重要的。心到就是专心听课,时刻要开动脑筋,多想想为什么,不懂时及时问老师,心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否则,你很快就会掉队。
课前做好预习:预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新课的内容,通过预习,我们可以提前找出不懂的地方,以便隔天上课时能更有针对性的听课。预习步骤:1。通过阅读材料,了解老师明天要上什么课2。预习时可以发现与新课相联系的就知识,以便查漏补缺,能够在明天听讲时特别注意3。可以采用作业前置法,预习完后把隔天练习拿出来练一练,不懂的问题或做错的题目以便明天上课时更加认真听讲。
课后及时复习:根据专家研究证明,一个知识点当天如果不复习,就会把这个知识点忘掉一半以上。因此,复习是克服遗忘的最有效方法。有的同学复习时只是把书翻一翻,然后就把本子丢在一边。这样做和没复习一模一样。真正的复习是:1。把老师讲的内容先回想一遍,再翻书看2。整理笔记,理清重点,难点,易错点,知识点3。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当天学完当天背诵4。数学多做题4。生物,地理要多看图并理解。
血液传播是医源性感染的重要途径,含极微量的病毒血液(0.0004ml)即具有较高传染性[1]。反复多次使用的医疗器械,频繁接触患者的血液和组织等,每次使用完后都会沾染血液、粘液、分泌物、皮屑等,若清洗不彻底,将给2次使用患者造成医源性感染,导致严重后果,尤以血液污染为甚[2]。因此,寻找清洗血渍干涸医疗器械的有效方法,提高灭菌效果,对于降低医源性感染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此,笔者对我院1950件血渍干涸医疗器械进行了试验,并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本实验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人工血液污染的血渍干涸器械1950件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常规组、试验A组、试验B组),每组齿牙器械500件,管腔类器械150件,每组器械的规格、性能、污染程度等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人工污染器械方法 收集外科手术吸引瓶内的新鲜血液,将1950件医疗器械浸泡在血液里维持1h,取出后置于空调环境中24h,待血液自然干涸于器械表面、齿槽、轴节及管腔内外壁即可。
1.2.2 清洗方法 常规组器械直接进行机洗,即不进行任何处理直接放入全自动清洗机中清洗。试验A组:采用酶泡加机洗方法,首先采用多酶清洗液(浓度为1:270)浸泡约10min后再放入清洗机清洗。试验B组:采用酶液超声加机洗法,置入含多酶清洗液(浓度为1:270)的超声波清洗仪中5min后,使器械最大程度地与清洗液解接触,超声5min后,再放入清洗机中清洗。注意清洗时应打开所有器械轴节,并分装至网筐中,使用专用清洗程序进行清洗。
1.3清洗质量评定标准
1.3.1目测及放大镜检测 ①合格:器械表面、关节齿槽、管腔内外壁光亮洁净,无血渍、污渍等目视/放大镜下可见残留物。②不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1.3.2潜光检测 采用潜血试剂(邻甲苯胺法)检测,在器械关节轴部进行试验,观察颜色变化,变色为阳性,用"+"表示;不变色为阴性,用"-"表示。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P
2结果
按照目测法检测,常规组合格率66.15%(430/650),A组86.77%(564/650),B组100.00%(650/650);按照放大镜检测,常规组合格率60.15%(391/650),A组82.31%(535/650),B组100.00%(650/650);按照潜血检测法,常规组合格率60.00%(390/650),A组81.69%(531/650),B组100.00%(650/650)。三组清洗合格率两两进行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多会在表面残留患者的血液、分泌物、粘液等,极易导致医源性感染,危害患者身体健康,尤其是血液污染器械。所以,采用有效的方法彻底清洗污染器械对于降低临床感染率、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应予以高度重视。常见的方法包括常规机洗、多酶清洗液浸泡、多酶清洗液超声、刷子刷洗等。多酶清洗液可有效分解和去除粘附在器械表面上的蛋白、黏多糖、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等,增强清除微生物能力,降低器械表明生物负荷。清洗液多呈中性,具有无腐蚀性、损伤小、清洗效果好、提高寿命等优点,应用广泛[3]。此外,还可先采用含氯消毒液进行预处理,再用多酶清洗液清洗。彭玉龙[4]对360份医疗器械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含氯消毒液预浸处理后联合多酶清洗液冲洗可有效提高清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相关研究表明[5],除了与清洗剂有关外,清洗质量还与多种因素相关,如水、机械力、热能、时间、工具及人文因素等。因此,实践操作时应注意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加强质量管理,全面提高专业素质,从而提高对血渍干涸器械的清洗质量。
本实验数据显示,清洗效果:B组>A组>常规组,以酶泡超声加机洗效果最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酶液超声加机洗对血渍干涸器械的清洗效果显著,合格率高,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庄瑶蓉,俞丽云.术后污染器械的清洗方法比较[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1,28(5):645-646.
[2]廖燕农.医疗器械清洗方法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3(2):6-8.
[3].薛英,庄翠芳,孙伟伟.手术器械清洗方法国内研究进展[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3,12(1):78-80.
[4]彭玉龙.不同清洗介质用于医疗器械清洗的效果对比[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8):1122-1124.
经过长期实践发现用休息位执笔法写字,执笔用力小,肌肉收缩程度低,手指、手腕灵活活动幅度大,不用挤压手指,节省时间运笔速度快,写字速度也快。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写字累,不愿写字,写不好字等问题,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写字习惯,为写好字打下基础。
二、“休息位写字法”的研究策略
1.加强指导,让学生真正掌握休息位写字法。学前和一年级孩子小,理解能力和控制能力相对较弱,教师若只抽象的讲解执笔方法,孩子们不懂也不会。因此,我们加大直观演示的力度,实践指导,亲自示范,除了应用媒体展示正确的姿势外,还要手把手一个一个地教,一个一个地摆好手形,强调学生书写过程中要坚持“观察——纠正——指导——坚持”的原则,采取一部分一部分强化的方法。而今,我校学前班每天进行10分钟的执笔、运笔训练活动,不要求孩子们写字,要求孩子们勾描图形。为此,我校还特意开发了一套《学前“休息位”训练教材》,要求他们在每天的10分钟拿笔描图过程中,关注坐姿和手形的变化。由于目标单一,孩子们没有写字任务负担,习惯容易养成。对于1~5年级学生,在执笔过程中,反弹较重,于是教师们就反复督促、提醒,一部分学生也形成了自我矫正意识。
2.多种方法、系统训练,巩固指导效果。王海风老师在如何上好“休息位”第一课上下功夫,将正确的“休息位”姿势分解,先练好坐姿,再学习手形,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姜春月老师采用“榜样示范式”,坚持写10分钟,评选一个学习榜样,大家向他学习,再坚持写10分钟,再评出一个榜样,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会坚持。李芳芳老师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讲解手形的靠点、着笔点等,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得到了学生的欢迎。陶晓丹老师采用“师生比赛式”以身示范,让学生以自己为榜样,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巩固学习成果,邵晶老师在纠正学生姿势时做到了口勤、嘴勤、腿勤,勤监督、勤指导,贾玉凤老师采用“游戏批评法”对不能坚持下去的同学进行批评……种种方法,不胜枚举,多措并举,系统训练,巩固了指导的效果。
3.多方督促,促进学生“休息位”写字习惯的自主养成。在以上多种方法的协同促进下,我校学前及1~5年级很多孩子已经掌握了正确的书写姿势。但在写字过程中,时间一长,由于忽视或者缺少督促,有的同学写字姿势“走形”,不仅影响了写字的效果,还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因此,在学校,我们营造书写大氛围,要求全校教师无论哪科作业,教师都要严格要求,时时处处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4.家校配合,巩固“休息位写字法”成果。在实施的过程中,我校还充分发挥家长作用,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对家长进行培训,向所有家长讲解此项实验的目的、方法、难点及解决策略,教会他们“休息位写字法”的正确姿势,寻求家长的全力配合,使孩子们在家写字过程中,也能够得到家长的提醒与督促。家长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件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事,所以当孩子在家写作业时,家长也能注重孩子写字姿势的强化和纠正,真正促进了学生“休息位”写字习惯的自主养成。通过强化实施,学生的错误握笔姿势得到了有效矫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1.引言
现存的一些矢量量化方法一般都需要预先确定码本大小,比如LBG[1],K-means算法等,然而在现实条件很难预先确定码本大小。由中山大学赖剑煌教授和王长东提出的基于能量的竞争学习算法[2]应用在图像分割中,这种算法能自动确定数据聚类个数,能够保持类的大小(即一个类中所包含的样本个数)和稀疏度(类中样本的稀疏程度)均衡,并且具有自适应学习速率;本文尝试将基于能量的竞争学习算法应用到特定人汉语数字0-9语音识别中,在基于能量的竞争学习算法确定初始化码字中,笔者用广度优先搜索邻居的聚类算法进行了改进。
2.基于能量的竞争学习算法及其改进
3.2 实验结果
4.结论
本文将EBCL学习算法运用在特定人的数字语音识别中,这个算法的优点就是能够自动初始化,自动确定码本的大小,这是此算法相对于以往的矢量量化算法所不具备的优点。从表1可以看出基于EBCL的数字语音识别可以达到较高的识别率,比经典的LBG算法的识别率还要高;LBG算法在码本提取中需要事先确定码本大小而EBCL能够自动确定码本大小,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识别率相当的情况下,用EBCL算法获得的每个数字语音的码本大小不尽相同而LBG算法获得的码本大小是固定的;EBCL获得的码本的大小相对于LBG的更小,这样使得码本存储空间更小,EBCL算法识别时间更短。将此算法运用到非特定人数字语音识别中时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刘刚,刘晶,王泉.使用新的码字分割方法的快速LBG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45(28):199-202.
[2]Chang-DongWang,Jiang-HuangLai.Energybasedcompetitivelearning[J].Neurocomputing,2011,74:2265-2275.
[3]钱江波,懂逸生.一种基于广度优先搜索邻居的聚类算法[J].东南大学学报,2004,34(1):109-113.
[4]蔡莲红,黄德智,蔡锐.现代语音技术基础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36-238.
二 认真履行上下课仪式。不能一边站立一边收拾或翻找学习用品,也不能弯腰在桌面赶写最后的几个字。
三 坐姿端正。目光前视,两臂弯曲,平放在桌上,双脚自然平放。
四 读书态度认真。边读边想,从课题到注释,从标点到插图,都要一丝不苟。不顿读,不唱读。
五 写字姿态要端正。要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头,即眼与书本距离一尺,手与笔尖距离一寸,腰部与桌沿离一拳头。
六 严守课堂纪律,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不轻易放过一个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开拓新的思路。
七 独立完成作业,养成不怕困难顽强学习的意志和毅力,及时订正作业中的差错,避免重犯。
八 注意系统小结。应根据课本,笔记,作业进行系统复习,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整理,巩固和灵活运用。总结学习中的经验和不足。
九 谦虚谨慎,相互学习,学会合作。同学出现差错不讥笑,对成绩优良者不嫉妒,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之处。
十 善于记忆,善于自学,善于收集资料和积累信息。
十一 勤学好问,不慬就要请教别人,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十二 博览群书,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在课堂之中,教师往往期待与课堂“预设”相匹配的学生回答,然而,在真实的课堂之中,却总是“生成”教师意想不到的答案。这些生成需要如何处理呢?是考虑课堂时间让学生马上坐下呢?还是在出现不同的答案的时候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去讲讲自己是怎么想呢?结合案例,我们思考一下如何合理有效地发挥课堂“生成”资源的正能量,进而帮助学生可持续发展。
一、观念上:理解“生成”,厘清“生成”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教学中应当注意“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实施教学方案,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成长的过程是基于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故在课堂上,意外的“生成”便是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内容相碰撞的地方,此时,“生成”如果被很好地引导,那么学生将能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故处理好课程的“生成”很重要。
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分析,意外的“生成”既有可能成为课堂上的败笔,又有可能成为课堂上的亮点,其关键在于能否抓住数学本质,让“生成”资源更具有教育意义。
二、教学中:识别“生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蕴藏在学生的动手操作、回答和练习中,细心留意学生的反馈,可以发现很多“生成”,顺势而导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所学概念的理解。
案例一:A教师执教《快乐的动物》(倍的初步认识)教学时,采用“情境引入―动手探知―游戏巩固―故事拓展”的教学流程,清晰地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数学模型,课堂气氛活动,学生整体反应很好,然而当最后一个环节举例应用时,意外发生了。
师:“请小朋友自己举例说说谁是谁的几倍。”
生1:小白兔有9只,小狗有3只,小白兔的数量是小狗的3倍。师:回答得很好!还有哪位小朋友可以举例说明?生2:橡皮有11块,铅笔有3只,橡皮的数量是铅笔的……(学生突然发现不行,迟疑中在思考)师:“好!你再坐下想想!”(此时老师有点紧张,不知道怎么处理,赶紧让学生坐下,可是这名学生却好像突然明白怎么回事的,却没机会说了,其他一部分小朋友好像也明白他怎么想的)
案例改进:生2的回答显然与教师的“预设”不一致,但“橡皮有11块,铅笔有3只,橡皮的数量是铅笔的……”这个“生成”是很具有教育意义的,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倍的理解”。学生举出的11和3显然不是整数倍的关系,那么可以追问学生:“橡皮再加几块就是铅笔的4倍了。”同时借助画一画、圈一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很快能想到,橡皮再加1块就可以了,因为12÷3=4。这样后面学生再举例的时候就会借助画一画、圈一圈或除法算式来验证自己举出的数值能否满足整数倍的关系,促进学生对倍的进一步认识。
三、行为上:读懂“生成”,给学生解释的时间和空间
每个看似突兀的“生成”,背后都有学生的想法,读取“生成”时,给学生解释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发现学生的创新之处或错误点,对其他学生也有启发之用。
案例二:B教师执教《分数的认识》时,通过“猜一猜―认一认―做一做―说一说―思维拓展”来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在思维拓展时意外发生了。
做一做:一个图形的■是 ,请画出这个图形。
教师提示学生将答案画在方格纸上,经过学生的不断尝试,产生了图1中多样化的答案,此时,有一位学生兴奋地举起了小手,激动地展示自己不一样的答案。(如图2)。
■
图1 图2
师:她画的是(16份)太多了,同学们都是以方格纸上的一个小正方形为■来画的,你这个不对!
生1失落地充满不解地回到了座位上。
关键词: 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教学;课程;质量
Key word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pecialty; experiment teaching; course; quality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297-02
0引言
目前,我国开设了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高校中,大部分都将Matlab软件作为重要的实验教学平台,用于定理或者算法的仿真与验证。以三峡大学理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专业课程中的《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等,都在实验教学中利用Matlab软件对定理或者算法进行仿真验证,较好的提高了专业课的实验教学质量。但是,在目前的实验环节中,主要是采用Matlab语言编程,利用绘图函数,观察实验结果。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加深学生对某种算法的理解,但是与专业相关后续课程没有明显的结合,也没有培养学生模块化编程的思想。本文从Matlab软件内建的Simulink组件的功能出发,讨论了该组件在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实验中的应用,并以《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实验为例,分析了引人Simulink组件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实验课程的性质分类与作用
理工科大学生就业主要是依靠动手能力,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实验教学的质量,实验教学所占比例逐年提高,部分专业实验学时数甚至超过了理论课程学时数。以三峡大学理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2010版培养方案中实验教学占总学时的比例,由上一版培养方案中的26%提高到33%,增加了7个百分点。
按照实验性质的分类,可以将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三种。验证性实验主要是对课程内容的仿真验证;设计性实验主要是在算法验证的基础上,学生自己的新设计思想在实验中的体现;综合性实验主要是在实验中体现学生对专业课程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能力。增加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在实验环节中的比例,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办法。
以三峡大学理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2008-200年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出情况如表1所示,实验项目中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验证性实验。
只有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质量和效果,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保障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2Simulink对于实验教学质量提高的作用
Simulink是Matlab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提供一个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综合分析的集成环境。在该环境中,无需大量书写程序,而只需要通过简单直观的鼠标操作,就可构造出复杂的系统。Simulink具有适应面广、结构和流程清晰及仿真精细、贴近实际、效率高、灵活等优点,并基于以上优点Simulink已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理论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复杂仿真和设计。
Simulink可以用连续采样时间、离散采样时间或两种混合的采样时间进行建模,它也支持多速率系统,也就是系统中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采样速率。为了创建动态系统模型,Simulink提供了一个建立模型方块图的图形用户接口(GUI) ,这个创建过程只需单击和拖动鼠标操作就能完成,它提供了一种更快捷、直接明了的方式,而且用户可以立即看到系统的仿真结果。
Simulink的这一特性,一方面,可以使算法的验证更为简单,减少学生投入在验证性实验中所用的时间,而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设计性、综合性试验中;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快捷的验证新思路、新算法,而不会由于代码调试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创新实验的开展。
以自适应滤波中的经典RLS算法为例,如果直接采用Matlab编程的方法,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代码的调试过程中,代码长度将达到200行以上。而如果采用Simulink组件模块化设计的思想,如图1所示,只需要鼠标对模型的拖拽,就能以流程图的形式将滤波器搭建起来。由于Simulink提供了丰富的元件库,采用图形化的表示方法,学生在进行算法验证的时候只需调用成熟的模块进行参数设计即可。这样的实验方法事半功倍,思路清晰,参数的调整也十分便捷,广受学生欢迎。由此可见,引入Simulink组件后的实验,既不会影响实验效果,又能够提高实验效率,对学生模块化编程的思想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3Simulink组件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实验中的应用效果
三峡大学理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小组在针对2007级学生的实验环节中,引入了Simulink组件辅助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该门课程开设的实验有:信号的分解与合成、采样定理验证、FIR滤波器设计、IIR滤波器设计、自适应滤波器设计。其中,FIR滤波器设计、IIR滤波器设计、自适应滤波器设计均采用Simulink组件进行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学生掌握情况较好。
以FIR滤波器设计为例,实验时间为两学时,共90分钟。如果采用传统的Matlab直接编程方法,从“信号的产生”“滤波器参数”“滤波效果观测”所需的程序代码约为60行。学生编写一个FIR滤波器程序所需时间平均为40分钟,部分编程基础较差的学生需要花费50分钟以上才能完成。如果考虑到更换滤波器类型和参数,修改程序的时间为平均20分钟。如此一来,一次实验课程中剩余给学生自由发挥、自主设计的时间不足30分钟。
如果采用Simulink组件,信号产生模块和滤波模块的调用时间平均为20分钟,修改滤波器类型和参数的时间为平均10分钟。这种方式下,一次实验课程中剩余给学生自由发挥、自主设计的时间可达60分钟。Simulink组件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设计的能力方面优势明显,见表2所示时间分布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