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研究背景范文

时间:2023-06-30 09:23: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科研课题研究背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科研课题研究背景

篇1

一、引言

自2001年秋季_始,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开启了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新课改背景下,基础教育阶段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方式的主动性教育,在课程管理体制、结构、内容、教师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了显著变化。而新形势下,如何直面变化,采用与时俱进的思维,去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对我国各级小学校长来说,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重点归纳了几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校长教学管理中凸显出的新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现阐述如下。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校长教学管理的新问题剖析

(一)教学安全管理问题

新课改大力推进的十余年时间中,我国各级小学,特别是城镇小学的在校生数量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学生数量的增加,不仅给正常的教学质量管理带来了考验,同样衍生出了教学安全管理的很多新问题。近年来,由于正常教学时间内,教学安全管理疏忽所引发的安全事故也不胜枚举,对教师和学校都带来了负面效应,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反思上述教学安全管理事故的发生,大多与校长或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疏忽日常的安全教育,不注重教学安全管理有很大关系,因此,如何针对新课改背景下,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学情日益复杂这一现状,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安全管理,自然成为了摆在各级小学校长面前的首要课题。

(二)科研学术管理问题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管理,不仅仅包含传统体制下的课堂内常规教学管理,还包含对教师科研学术能力的教学管理。换句话说,教师的科研能力是否过硬,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检测指标,目前,全国很多地方的教育、人事主管部门都出台了针对中小学教师科研学术能力管理的具体政策,例如,2016年5月份,江西省教育厅联合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出台了《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规定:“将教师的数量质量,科研课题的承担数量、专利授权数量等纳入针对中小学教师的考核中”。然而,受制于传统管理观念的束缚,很多小学校长在教学管理中,仅注重常规教学的管理,并不注重对教师科研学术能力的培训管理,导致小学教师的科研学术能力变成“短板”,“上课能力一流,科研能力三流”的教师,可谓人数众多。

(三)评价指标管理问题

新课改推行以来,针对教学质量的评价考核也由传统的“单一”向“多元”转变,即:更为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多元质量评价,其中包含学生综合学习素养、教师教学创新性、教学质量、教学导向等。为实现对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质量的有效评估,需要在传统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创建新的教学评价管理指标,并引入更为有效的评价方法,然而,目前很多小学校长的思想观念并没有及时转变,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依旧采用“分数至上”“考试取胜”的方式,去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使得教学管理陷入“穿新鞋走老路”的窘境。

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校长教学管理的对策

(一)注重引导宣传,提升课堂教学安全意识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首先应该评论它的校长。”新课改背景下,针对教学安全问题的管理,是评价校长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认为,为做好上述工作,各级小学校长应注重日常的引导宣传,不断提升师生双方的课堂教学安全意识,例如,借助“互联网+”的理念,利用微博、微信、校园官方网站等互联网平台,宣传校园教学管理安全的知识,同时,定期在校园内容组织教学安全的相关活动,让师生亲身参与其中,获取教育安全的知识。此外,在日常的管理中,及时构建起系统性的教学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多管齐下,齐抓共管,提升师生的教学安全意识。

(二)注重激励培训,强化教师科研学术能力

菲律宾著名教育家赫查曾经说过:“从来没有见过拙劣的校长能管理好学校,在学校的管理中,必须加强对教师素养的管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的科研学术能力是衡量教师素养的关键,也是教学质量能够实现恒稳的保障,为有效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在平常的教学管理中,各级小学校长应注重激励培训机制的构建,例如,将教师的数量、发表刊物级别、论文写作质量、课题研究数量等,纳入到学期、年终考评中,以此激励教师去从事教学研究。此外,还应在教学管理中,通过校内讲座、外出培训等途径,为教师提供形式多样的科研技能培训,切实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注重量化评估,构建精细教管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革下,实现教学管理的精细化评估,应成为校长教学管理的主要改革方向。为此,各级中小学校长应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做好沟通,及时构建起针对新型教学的量化评估体系,该体系应包含学生学习体验性评估、家长教学帮扶性评估、教师自我教学评估、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抽查评估等多个方面,且在量化评估体系中,需要引入精细化的权重打分项目。此外,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各级小学校长还应组建起针对教学管理量化评估的专属部门,深入到每一堂课中,开展切实有效的教学管理。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中涌现出了很多新的问题,而针对新问题的有效教学管理,则需要各级小学校长发挥自身的智慧,借助集体的力量,通过制定有效的政策,强化落实,开展管理工作。本文仅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管理思路,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激起更多小学校长关于新课改下教学管理问题的探索。

参考文献:

篇2

如何引领老师和学生从学科本位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从重视学习实践,开展学科沙龙,到重视学科整合,开设综合学习课,最后发展到主题研究课的形式,另辟蹊径,没有纯然地把融合建立在原来的学科分布上,而是拓宽了新的课程领域,开发了新的课程资源。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主题研究课,就是在一个研究主题下,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多学科的研究。而这个主题,全凭孩子们的兴趣而定,可以是身边的四合院,可以是远方的母亲河,可以是“我眼中的金融危机”,也可以是“我来新编《弟子规》”等。主题研究课还被纳入课程表,每周两课时,同年级任教的所有教师均参与其中。他们还经常集体备课,分工合作,激发出学科融合的火花。主题研究课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改变了教师的教学习惯,教师不再仅仅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关注教育孩子的全过程。

例如,以“水”为中心的主题研究课上,学生们通过组建研究团队的方式进行了研究。学生们不仅在研究中发明了由装着水的水杯的“水琴”,还利用它为学生们演奏出优美的音乐旋律;从语文角度,研究了“水”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楷体写法,明白了从象形字到现在写法的历程;从数学角度,孩子们发现,水可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容积,例如灯泡,明白了“做事不但能用直接方法,还要学会用间接方法”;从科学角度,孩子们研究了水的固、液、气形态,明白了“一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表现”……研究完成后,学生还需填写“研究报告”,由各学科教师来进行“验收”,并给他们印上了各具特色的红色“水滴印章”,集齐9枚印章,还能兑换“综合章”。

主题研究课通过多学科融合的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认识真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从不同侧面认识同一事物,从一点辐射出多条线,突破了思维视角相对单一的局限,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孩子们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大胆的质疑精神、克服困难的意志、高度的自主性、相互合作的意识。

篇3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调研

收集、鉴别、整理了国内、外有关可持续发展、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发展战略和北京市竞技体育运动成绩等方面的大量文献资料。

2.2 访谈

采用无结构式访问,针对研究内容拟定调查提纲,通过专家咨询及访谈,对本课题的相关问题进行咨询。

2.3 逻辑分析

运用了归纳、演绎、比较、综合等逻辑方法。逻辑方法的运用不仅体现在课题本身的选题及结构设计上,还体现在对课题中出现的概念界定、上下文衔接、论点证明及相关文献资料明确与否的基本判定等方面。

3 研究结果

3.1 制定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依据

3.1.1 北京市竞技体育面临的形势

回顾北京市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在许多项目上具有优势,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与一些竞技体育强省相比较,其形势不容乐观。就北京市竞技体育整体实力而言,在第9届全国运动会上,北京代表队以23枚金牌、27枚银牌和22.5枚铜牌位居金牌榜第6,金牌比第1位的广东代表队少46.5枚,比第2位的辽宁代表队少18枚,这不难看出北京市高水平运动队的成绩在国内所处的地位。

竞技体育是体育事业中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部分。要紧紧抓住承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机遇,加快北京市竞技体育的发展。关于竞技体育的发展思路,《北京市体育事业奥运行动规划》明确提出,北京市竞技体育以举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为契机, 以创建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为出发点,以在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上创造优异成绩为奋斗目标,集中力量实现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有新突破,2005年第10届全国运动会位居全国前列,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重大贡献的“三级跳”工作要求,确立与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北京竞技体育发展地位。

在《北京奥运行动规划体育专项规划》战略目标中明确指出,大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造就一批国家级优秀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优势运动项目群体和竞技运动拔尖人才,力争北京市竞技体育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力争北京市运动员获得奥运金牌总数有新的较大的突破,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使北京市竞技体育在展示城市形象和市民精神风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具体的工作任务方面,北京市将从制定与实施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夺金计划和搞好、搞活各类竞赛两个方面做出部署。强调要从北京市竞技体育实际出发,遵循竞技体育发展特点和内在规律,探索集约化、精英化发展模式,调整运动项目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和发展环境,建立高效的备战奥运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发挥北京的科技和人才优势,重点解决奥运夺金计划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保备战奥运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北京市还将利用奥运会举办城市的独特优势,结合北京重点奥运项目的需求,争取承办一系列世界级高水平体育赛事。计划在未来的6年中,精心组织和承办好30项以上国际重要赛事,培育6~8项国际精品赛事,增加城市体育文化新亮点,提升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塑造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的新形象。

由此不难看出,面对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北京市竞技体育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机遇就是借承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之势加快北京市竞技体育的发展,挑战就是在实践中如何逐步细致地落实和完成各项计划和艰巨的任务,全面提升北京市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竞技水平。

3.1.2 北京市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基础

从广义上来说,参与竞技体育事业的体育管理人员、教练员、运动员、医疗和体育科技服务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都属于竞技体育的人力资源。然而,运动员与教练员系统是竞技体育系统的核心要素,运动员是竞技体育运动成绩及水平的唯一承担和实现者,注重发挥运动员与教练员的绩效也是各国竞技体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在竞技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他们被逐渐地转化为“人力资产”,教练员的训练经验和能力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就形成为“人力资本”。我们可以把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看作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人力资本的生产和投资,他们的人力资本的形成是通过运动训练、教育和医疗卫生保障等运动训练活动来实现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系统中人力资源的核心要素,也是竞技体育人力资本生产和投资的主体。因此,本课题主要就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基本情况进行研究。

从表1中可以看出,目前,北京市竞技体育在训人数达1万人以上,二线和三线在训人数占在训总人数的81.57%,这为日后优秀运动员的选拔打下了基础。北京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中有12人达到国际健将、25人达到运动健将,达到一级和二级运动员的分别为214人、339人(图1)。从运动水平来看,后备人才总体竞技水平不高。

表1 北京市竞技体育各级运动员基本情况一览表

一线在训人数  二线在训人数  三线在训人数

田径

100

55

2059

体操

57

24

135

网球

32

10

72

摔跤

83

42

306

女子足球

37

22

乒乓球

45

13

457

举重

34

26

313

射箭

18

23

85

棒球

32

25

188

自行车

49

47

77

曲棍球

22

25

柔道

60

47

373

羽毛球

32

26

103

花样游泳

18

5

游泳

60

25

1037

跳水

28

14

2

垒球

41

14

133

手球

55

42

208

排球

58

42

417

篮球

84

24

734

武术套路

34

28

259

武术散打

22

16

跆拳道

29

13

312

拳击

24

9

赛艇、皮划艇  74

42

143

击剑

22

29

22

射击

50

50

279

小计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4-0053-02

根据新课程要求,初中体育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体质和心理素质为教学目标。这就要求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引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热爱锻炼,热爱体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突出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

初中体育教学不管是教学过程还是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都有一定误导。在我们现在的初中教学中,体育教学得不到重视的观念盛行,而且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也只是简单地引导,不注重学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应该从主导转变成引导的角色,而学生应该变成课堂的主体。在日常的教学中,应以学生的身心得到锻炼为目的,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突破口,多方面地满足学生在这一特定阶段对体育教学的需求。由于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主体的特殊性,造成课堂的特殊性——教学对象数量多,课堂的开放性强,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求多样,所以能否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就决定了体育教学中课堂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当建立起平等的关系,由于初中学生处于身心发育阶段,逆反心理严重,体育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应以交流为主。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自身教学方式方法的探讨、研究,多掌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技能。为了激发学生的情趣,教师应以教给学生更多的以体育锻炼为目的的技能,而且要给学生以选择的空间,不能强制要求,更不能以掌握程度对学生进行差异的评判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师生之间“平等、友善”的情感

新课程要求,学生和教师之间应该建立“平等、友善”的关系。这种平等、友善的关系有利于教学更接近学生,且与学生形成心灵上的沟通和共鸣。教师在日常教学时,应该转变那种严肃、死板的形象,只有改变教师在学生中的固有形象,以更加亲和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长久下去才能增加学生和教师的默契感,才能在学生和教师和谐相处的氛围中完成教学。

教师和学生的正常交往,也能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与那些体育技能和相关知识同样重要。加强师生关系,也能够让教师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心理,能够全面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积极性,使初中体育教学在关心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能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要利用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来全面激发学生的认知性和能动性,打破传统教学中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正真体会到主动学习的乐趣。

三、体育教学要与时俱进地引进新的教学模式

面对时展,体育教学应当不断努力引进和创新教学观念,努力使学生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能够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同。在引进和创新教学模式时,除了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体育基础技能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在日常教学中,要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使体育教学摆脱课堂的死板,使体育教学更具有灵活性和游戏性,从而增强初中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不断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

只有这样的初中体育教学,才能在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又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具有集体荣誉感,最终达到自觉服从教学规范的目的,既愉悦了身心,又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因材施教和区别教学的关系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差异的具体情况,进行区别对待,这些表现为学生个人的喜好、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和教师的引导等。由于学生存在个体的差异,要想使他们达到锻炼身体和愉悦身心的目的,就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尽量满足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要。也只有这样才能立足于学生差异,最大化地取得教学成果。

在初中体育教学进行“因材施教”,就是要既专注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又要注重学生的特点。在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后,要更多地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活动空间和时间,同时还要挖掘学生的特长,并善加引导,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意见,使特长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

此外,初中体育教师还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应变能力,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以确保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趣味性和恰当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领会以及技术技巧的掌握。这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够调节学生的心理变化、减轻压力负荷,使教与学的效果都能达到最大化。

五、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同时,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然而,初中体育教学长期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致使很多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水平处于较低状态,心理素质高低层次不一。由于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很普遍,父母的疼爱也忽略了子女心理素质的培养,所以体育教学对心理素质的培养也就成为当务之急。在中小学中有15.8%,大学生有20%以上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这也是我们初中体育教学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原因之一。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该以体育项目作为心理素质培养的手段。例如,篮球运动项目,受篮球自身特点的影响,原地投篮是篮球运动教学的必要内容之一,但是投篮过程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其中心理因素非常重要。为此,就可以进行篮球对抗赛,挑选学生作为选手,让他们进行对抗演练,这样的比赛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还能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六、多举行体育比赛

初中体育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目的的,学校应该举行更多的体育比赛,来促进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而体育运动是体质、思想和技能三者的有机结合,少了任何一项都不能算是完整的体育运动。而学校举办的体育比赛就是以各项比赛项目为基础的,这也有利于学生对体育课堂产生更深层次的了解。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