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经营指标范文

时间:2023-06-30 09:23: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财务经营指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财务经营指标

篇1

针对《办法》中的四个反映财务效益状况的指标,笔者认为应该增加每股收益、细化营业收入利润率指标、取消资本保值增值率、修改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的计算方法。

(1)对增加每股收益指标分析。对每股收益各国都有统一的会计准则来进行规范,该指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和一贯性,这就为行业、企业进行比较提供了保证,并且每股收益的数据获得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加工,直接可以从财务报表中获得,节省了投资者获得信息的成本。

(2)对细化营业收入利润率指标分析。营业收入利润率指的是营业收入除以营业收入总额,并不能反映该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情况。对于公路经营企业而言,主营业务是对公路的使用者收取合理的通行费,主营业务的财务效益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因此笔者建议将其细化为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以及其他营业收入利润率,公式为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其他营业收入利润率=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100%。

(3)对取消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的分析。资本保值增值率主要是用来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但是对于市场经济的规则,现代的企业要求政企分开,尤其是对于经营经营性公路的企业来说,政府与企业签订特许经营权合同之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由企业负责,盈利以及对股东负责是企业的经营的根本目标,政府只是在合同规定的范围依法进行监督规范。即使政府有入股企业,那也和其他的投资者一样,要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获取相应的投资利益,这样在企业中界定哪些属于国有资产,哪些属于非国有资产就显得很没意义。

另外,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100%,对于公式中应当扣除的客观因素仅从财务报告中投资者无法获得全面的信息,如果想计算该指标,那就需要通过其他的途径,无疑要增加成本,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这些信息,也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对于投资者而言,不管你经营的是国有资产还是企业自有资产,投资的最终目的是希望企业盈利而获得投资报酬。

(4)对修正成本费用指标分析。按照《办法》的规定,成本费用利润率等于利润总额除以成本费用总额,成本费用总额等于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之和。利润总额中包含了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和营业外收入净额,但是成本费用中仅仅只有主营业务成本与期间费用之和,前后存在不配比的情况,笔者建议将成本费用率的公式修改成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其中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这样得出的数据指标更加符合财务数据的一贯性和真实性。

现以已经公布了2012年度财务报告的有代表性的安徽皖通高速、四川成渝高速、重庆路桥、宁沪高速四家公路经营企业上市的公司的年报数据为例,对完善后的财务效益状况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2012年上述四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效益指标与2011年相比,大致呈下降的趋势。除了其他业务利润中安徽皖通与四川成渝两个公司呈上升趋势,其他指标均是呈下降趋势,这些指标也证实了国家2012年9月开始实行的法定节假日对7座以下的小车免受通行费政策对公路经营企业财务效益的负面影响,行业盈利情况普遍下降。为了防范国家政策风险,各经营企业开始实行多元化发展,涉足金融业、房地产业、交通服务业、租赁业等,这样其他业务利润率将是一个很好的反映这些业务经营情况的指标。

二、公路经营企业资产运营状况指标分析

针对《办法》中对公路经营企业资产运营状况规定的两个指标,笔者认为应该加以调整,增加公路经营权资产周转率指标,取消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

(1)对增加公路经营权资产周转率的分析。公路经营企业的特殊性就在于他并没有取得公路收费权的所有权,而只是拥有该路段25年至30年的经营权,即使在现阶段公路经营企业寻求多元化发展,涉足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现状下,该项经营权依然是企业维持经营、获得利润的最核心资产,所占的比重从具体数据也可以看出,例如根据四成成渝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2012年报数据,特许经营权的账面价值与总资产之比达到73%,安徽皖通高速公路2012年报显示所占比例为77%,连经营路线最短(仅有55.7公里)的东莞控股2012年报显示公路经营权占总资产的比例也高达到49%,因此增加公路经营权资产周转率非常必要。依然以上述四家在A股上市的公路经营企业的2012年度报告数据来分析,将经营权资产剥离出来,并进行运用状况指标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

对表2中数据进行分析,上述公司的经营权资产占企业总资产平均比例约65%,经营权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均很低,平均值约为0.29和0.2,且数据变化不大。这也与公路经营企业的资产特点相符合,公路经营企业的主要资产时收费权,上述四个公司的收费权剩余期限平均在15年以上,资产流转率很低属于行业特色。反之,如果该指标过高投资者应该引起注意,过高说明该公路经营企业经营期限可能要到期了,可能存在着企业转型的风险。

(2)取消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公路经营企业的车辆通行费用通常表现为现金收入,以19家公路经营企业上市公司为例,2011年度平均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19%,这是公路经营企业的业务特色,因此按照一般工商企业的经营特点设置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公路经营企业中并没有多少意义,建议将其取消。

三、公路经营偿债能力状况指标分析

《办法》中规定现金比率和现金流量负债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资产负债率指标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对企业而言,所有的负债均应该进行偿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资产都是可变现的资产,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的不良资产或者虚资产。对于经营期限在25年至30年的公路经营企业而言,很难准确预测企业在经营起届满或者终止经营时哪些资产依然有偿债价值,因此仅用资产负债率作为长期偿债能力的判断标准,不利于对权益人进行保护,笔者建议增加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这个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是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对利息费用的倍数,利息费用是指计入当期损益的利息支出以及溢价和折价的摊销,如果其它财务费用数额不大,也可以用当期财务费用替代利息费用。之所以要增加这个指标是因为公路经营企业在投资建设或者通过收购方式获得公路经营权时,主要的资金来源就是银行贷款。例如2007年由中铁二局承担的陕西榆林至神木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该项目耗资56亿元,其中中铁二局使用企业内部资金35%,剩下的65%均是通过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成立的银团通过银行信贷获得资金。另外,从表3每年公路建设的到位资金来源可以看出,2003年至2011年国内贷款资金的平均比重达到38.81%,自筹资金平均比重为45.69%,根据各地方公布的数据,地方自筹资金中有近50%来自于银行贷款,由此推断全国公路建设资金中大约有60%来自于银行贷款。这说明公路经营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面临着偿还利息的压力,而实际支付利息的是现金,而不是利润,因此这个指标更加有效的反映了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以安徽皖通、四川成渝、重庆路桥、宁沪高速2012年的年报数据为例,对这四个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如表4所示:

从表4中可以看出,四家公路经营上市公司整体不存在偿债的风险,仅有重庆路桥资产负债率超过60%,同时通过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对比发现,重庆路桥与其他企业存在较大的差距,可能存在较大的偿债风险,投资者应该加以注意。

四、公路经营企业发展能力指标分析

《办法》中规定的发展能力指标是营业收入增长率、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和技术投入比率,笔者认为应该增加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取消技术投入比率。

(1)增加总资产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的分析。总资产增长率=(报告期总资产-基期总资产)÷基期总资产,企业的总资产是衡量企业实力的重要指标,总资产增长率可以反映出企业报告期间与基期之一段时间内资产的变动。对公路经营企业而言,企业在经营已经建成通车的公路的同时,也会投资建设另外一条公路,每投资新建一条高速公路的时间一般在1到3年,例如四川成渝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从2009年7月开始投资建设的成仁高速公路(成都――自贡――泸州――赤水(川黔界)高速公路成都至眉山(仁寿)段),随着工程的投入建设,至2012年9月建成试运营通车,仅该项目2012年末与2009年末相比增加了20倍(7502248243.74-356857712.56)÷356857712.56),说明企业的投资获得的公路经营权在增加,而经营权是未来收取通行费的保证,是企业正常运营的保证。

同时也应该看到只有净利润才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果,是企业取得的收入与为之耗费的成本费用之差,因此应该增加净利润增长率,公式为净利润增长率=(报告期净利润-基期净利润)÷基期净利润,净利润增长率是从企业的实现净利润的额角度反映企业的发展能力,也是投资者和管理者最希望看到的指标。

(2)对取消技术投入比率的分析。技术投入比率=当年的技术转让费支出与研发投入÷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净额,针对公路经营企业而言,主营业务是对经营的公路路段收取通行费,其他业务也主要是涉足经营区服务业、道路日常养护、交通运输服务业、金融业或者房地产业,这些业务很少涉及甚至不涉及技术创新研发和技术转让业务,查阅19家公路上市公司2011年度报告,仅有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明细中有技术服务业务,2011年度技术服务业务的收入为10003672.68元,营业成本为8638168.76元,2011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为1453762638.6元,假设该年度技术服务也的营业成本全部为转让费支出和研发支出,则技术投入比率为0.59%。由于技术服务不是每个公路经营企业都有的业务,即使计算出该指标也很难与其他企业进行对比,而且该指标数据非常小,对投资者和管理者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保留该指标意义不大。

以上述4家公路上市公司2012年报与2009年报数据为依据,以2009年为基期计算分析成长能力的指标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2012年与2009年相比,重庆路桥三年平均资本增长率最高,但是营业收入增长率为-0.34%,净利润增长率却高达154.9%,这种不同指标之间的大幅波动需要特别注意。通过查阅重庆路桥2012年和2009年报发现引起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利润表中投资收益项目的变化,2012年度重庆路桥对重庆渝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于被投资单位净利润增加而导致投资大幅度增加所致。由此也得出增加净利润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对投资者进行财务分析非常有必要。

五、结论

公路经营企业在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与政府部门签订相关的协议,按照规定在公路收费权经营期限内通过对过往车辆收取通行费,在经营期限届满时将资产按照一定的状态标准无偿归还给国家,公路经营企业与一般的工商企业在资产管理和经营特点上存在很大的不同,这样导致不能照搬工商企业的财务指标体系。本文通过上述讨论,对指标体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建议,使得投资者和管理者能够从各个方面了解企业的财务效益、资产运营、资金运作、企业偿债和发展能力。

篇2

销售额指标是连锁企业最重要的一个经营指标,直接反映连锁经营企业的规模,而经营规模是连锁经营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但目前对销售规模的统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即销售额是否含税、是否应该包括卖场出租部分的销售收入以及是否仅限于卖场零售额等,都不明确,从而使得各个公司上报的数据没有统一的口径,缺乏可比性。

理论上说,以不含税销售额比较各个公司的销售规模更具有可比性,因为公司规模不同、商品品种不同、所处地域不同,税率也会有差异。

对于卖场出租部分的销售收入是否应当计入卖场销售额,目前仍存在着争议。有的认为,卖场出租部分的销售收入实际上是厂家或供应商实现的销售,对于连锁企业而言,这部分销售额不应计入连锁企业的销售额;也有的认为,由于这部分销售是在卖场中实现的,体现了卖场整体的销售能力,因此,将卖场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这部分销售额应当计人连锁企业的销售额。笔者认为,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连锁经营企业对卖场出租部分只取得租金收入,并作为其他业务收入在企业损益表上体现,而出租部分所实现的销售收入是属干其他企业的收入,不应计入连锁企业的销售额。同样的问题也涉及到连锁加盟店的销售额,从会计角度,连锁企业与加盟店不是母子公司关系,加盟店的销售额不能计入连锁企业的销售额。在收集各连锁经营企业销售额数据时,应区分数据的具体用途,然后再规定相应的标准,统一计算口径。

此外,销售额指标不应仅局限于卖场零售额,卖场批发额也应该包括其中,这样更能反映公司整体的销售能力。

2.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超市经营的主要特征是优质低价,商品价格一般都较低,超市要提高销售毛利率就必须控制进货成本。企业销售规模大,成本控制严,则超市的毛利率相对就高。因此,在超市竞争激烈。商品售价都较低的条件下,销售毛利率是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体现。

在销售毛利率的计算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上述销售额的计算要统一,其次计算毛利时的扣除项目也要统一。目前,有的企业在计算销售毛利时将经营费用作为扣除项目扣除,而有的企业却没有扣除,由于商业企业的经营费用一般在销售额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对计算企业销售毛利率的影响很大。按一般会计原理,销售毛利应该是销售额扣除销售成本以及销售税金和附加后的余额,不需要扣除经营费用,因此,销售毛利率指标应该以会计核算方法为准,以便于统一计算口径。

3.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一般的计算公式是: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

该指标在计算分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净资产额该是年末余额还是平均余额。中国证监会公布的年报披露内容与格式规定的是按年末净资产额计算的;而财政部等四部委颁布的企业效绩评价中则是按平均余额计算的。从理论上说,由于计算公式中分子——净利润是一个时期指标,分母——净资产额也应为一个时期指标。而净资产年末余额是一个时点指标,平均余额是一个时期指标,因此,以净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更为合理。

此外,连锁经营企业一般有较多下属于公司,在净资产额的计算中可能会涉及到少数股东权益问题。理论界对于企业净资产中是否应该包括少数股东权益目前还没有形成定论,持母公司理论的人认为应该将少数股东权益看作负债,而持实体理论的人则认为少数股东权益应作为企业净资产的一部分。笔者认为,从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来说,由于在合并报表上反映的净利润已经扣除了少数股东损溢的影响,因此,为保持计算口径的一致,净资产额就不应将少数股东权益包括在内。

4.单位面积年销售额

单位面积年销售额是分析连锁超市营运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是按年销售额除以卖场面积来计算的,即:

单位面积年销售额=年销售额/卖场面积

该指标的计算除了应统一销售额的计算口径外,对于卖场面积的计算也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当前的一些统计资料提供的数据,有的是按卖场的计租面积来计算的,而有的则是按计租面积扣除部分出租面积来计算的。一般来说,分子——销售额中如果不包括卖场中出租面积的销售收入,那么从分子分母口径一致的角度,分母——卖场面积中也不应该包括出租面积。另外,卖场其他面积如:收货部、电梯间、主过道等是否计入卖场面积也应有统一的标准。笔者认为,这部分面积虽然不直接促成销售,但也是卖场实现销售必不可少的辅助设施,因此,为了体现卖场的实际运营效率,应当将这部分面积计算在内。

5.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营运能力分析指标体系中的一个传统指标,计算公式为:

篇3

在进行财务预警研究时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模型、指标、行业的选取以及规模的修正,其中模型的发展构成了现有财务预警研究中显而易见的一条主线。模型的选择实质上是预警方法的确定,现行主流的预警方法仍以统计建模为主,包括单一变量模型,多元线性判定模型,多元逻辑回归模型等,非主流的预警方法主要以非统计类方法为基础的股价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以及神经网络模型等,模型在应用中的逐步改进与完善使得财务预警的研究更为深入。但这些不同的预警模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必须以公司的财务数据为基础构造不同的预警指标。因此我们按照财务指标在预警研究中发展的时间顺序把它们分为三类: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传统财务指标,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经营现金流量相关指标以及我们将要论述的三种新兴指标。我国现有的财务预警研究由于各种限制只发展到以现金流量表相关指标为基础建立的预警模型,这些模型或者是在原有指标体系中增设现金流量表指标或者单独只以现金流量表指标进行预警。而后续关于以新兴指标建立财务预警模型的研究则还处于展望阶段。这里的新兴指标主要指:自由现金流量(FCF)相关指标,经济增加值(EVA)相关指标,现金增加值(CVA)相关指标。这三种指标从公开的会计报表中无法直接获得,需要进行较复杂的调整与计算,因此在我国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实事上它们在国外已经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自由现金流量被作为一个必要指标在会计报表中进行披露。

一、选择FCF,EVA,CVA三个指标具有可比较性的公式列示如下,并对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分析

自由现金流量(FCF)=税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在净营运资本上的投资-在固定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上的投资经济增加值(EVA) =税后净经营利润-资本成本×期初资本现金增加值(CVA) =税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沉没资金折旧-资本成本×期初成本 (沉没资金折旧主要指一个期间到下一个期间资产市价的变化,也被称作经济折旧,如果把会计记帐方式中资产的入帐方式改为市价法,则这里的沉没资金折旧就相当于传统意义的会计折旧)

1.自自由现金流量。由现金流量(FCF)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只考虑正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公式中的税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指未扣除利息费用但扣除了实际支付的税金后的经营现金流量,在税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基础上再扣除为了维持现有的经营状况、资本扩张所必须的资本投入,包括净营运资本的投入,固定资产和长期资产的投入,最后计算出自由现金流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由现金流量是指能自由分配给投资者的现金,这里的投资者包括债权人与股东。

2.经济增加值。经济增加值(EVA)主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但它较传统的指标考虑了资金的资本成本,形象直观的计算出企业的价值创造,是基于权责发生制的一种经济收益的计算方式。我们从经济利润的角度分解经济增加值:财务会计师按照权责发生制将收益和成本费用配比计算净利润,在净利润基础上加回税后利息费用得到税后净经营利润,它是可以提供给所有股东和债券人的盈余。在税后净经营利润基础上减去投入资本成本则可得到经济利润,原则上经济利润需要经过一些细节调整才能得到EVA,公式中我们为了方便比较以及理解经济增加值的含义后续的细节调整则不予考虑了。

3.现金增加值。现金增加值(CVA)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考虑资金的资本成本,考虑经济折旧,经济折旧的考虑使得这里的折旧与收付实现制得到了很好的呼应,因为在它的计算里资产采用的是市价法,对在会计制度中资产记账使用历史成本法带来的一些财务舞弊给予了消除。同样CVA也是经济收益的一种计算方式,与经济增加值一样,但它基于的是收付实现制。我们根据这三个指标计算原理的不同把它们典型的区别列表如下,这三个指标的特点将直接决定它们应用在财务预警时所具有的优势和缺陷。

表1 三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确认原则 是否考虑资本成本 资本支出的处理形式 是否剔除非常损益

自由现金流量 收付实现制 否 实际资本支出 是

经济增加值 权责发生制 是 会计折旧 是

现金增加值 收付实现制 是 经济折旧 是

二、三种指标在财务预警中的优势

我们从表1中列示的四个特点来分析这三个指标的优势

1.确认原则。自由现金流量与现金增加值都是基于收付实现制,在进行财务预警时具有经营现金流量指标的全部优点,很好地避免了现有上市公司中诸多财务造假的可能,另外虽然经济增加值基于的是权责发生制但在计算过程中它剔除了非经营性的损益,也能够一定程度地避开虚假财务信息及关联交易真实地反映公司的现状,因为一些财务作假尤其是关联交易一般都是通过非经营业务来调整和粉饰,故这三种指标都具有能改善传统财务指标真实性的作用。

2.资本成本。资本成本的考虑建立了经济利润的概念,原始经济利润的公式如下: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经营费用-税金-全部资本成本经济增加值在经济利润的基础上作了一些调整,主要有三种调整,一是抵消传统会计师编制财务报表时的许多准备金,如坏帐准备和后进先出准备,一定程度上修正了权责发生制,把它向收付实现制靠拢,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说经济增加值是主要基于权责发生制;二是将传统对有关建立市场的支出费用化改成资本化,即将即时变现观转变为持续经营观;三是将累计税后非经常性亏损或者盈利消除,将成功法转变为完全成本法;现金增加值的理念和经济增加值是一致的,但是它计算的初始就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资本成本的计算需要利用CAPM模型计算资本成本率,其中ß值的引用考虑了不同公司的风险值,因此这两个指标很好的弥补了传统会计指标中不考虑股权成本和风险的缺陷,直观的计算出企业创造的价值。

3.资本支出。自由现金流量扣减了实际资本支出,而不是像其他两个指标以扣减折旧的形式,因为折旧并不是实际的资金流出,由折旧保留下来的现金在资本更新前仍然是可以自由使用的,自由现金流量以扣减实际资本支出代替折旧直观反映公司可自由使用的现金流量,这些现金可以进行分配,也可以保留在企业里进行资本扩充或者预防风险。经济增加值剔除的是传统会计折旧,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在第一步盈利线中折旧就已经被剔除。现金增加值的计算原理与经济增加值对比,由于它采用收付实现制,在税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这一步,折旧仍然是包括在内的,在后续折旧剔除时,现金增加值使用了沉没资金折旧或者说是经济折旧,这是它与经济增加值的区别。因此总的来说自由现金流量更能反映现金的支付能力,在预测或者评价公司流动性时具有更好的作用,而后两者则从揭示公司的价值创造方面有突出的表现,一个是从传统会计角度,一个则对传统会计制度作了诸多修正,因此它们在反映公司的整体价值创造上更有优势。

4.非常损益。这三个指标共同的特点是它们都剔除了非正常损益,传统财务指标和现金流量表指标都是反映实际发生的经营活动,非常损益也是包括在内的,但是非常损益由于不是可持续的盈利或者亏损,并不能反映公司真实的运营能力,除此之外,财务作假也更青睐非常损益项目,这三个指标对非常损益的剔除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公司可持续的经营能力,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财务作假。

三、以这三种指标为基础建立可适合预警的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的选择依照的原则很多,比如杜邦体系从盈利能力,运营能力,资本结构三个方面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比如梁飞媛(2005)在基于现金流的财务预警系统实证研究中从获现能力,偿债能力,财务弹性,财务结构四个方面对指标进行分类,我们从这三个指标本身的特性出发把指标体系分为四类:获现能力/盈利能力,流动性分析,收益质量分析,增长潜力。这四种分类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公司的运营情况。

1.获现能力或者盈利能力指标包括:自由现金流量/总资产(净资产)(总股数),经济增加值/总资产(净资产)(总股数),现金增加值/总资产(净资产)(总股数)。

2.流动性分析指标包括:自由现金流量/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经济增加值/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现金增加值/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3.收益质量分析指标包括:最近三年每股收益平均值/最近三年每股自由现金流量平均值,经济增加值/留存收益,现金增加值/留存收益。收益质量分析指标产生的原理是以自由现金流量,经济增加值,现金增加值比上传统指标中可对应的指标,比如基于收付实现制的自由现金流量与权责发生制中的净利润相比它调整了由于非正常收益和权责发生制可能带来的舞弊和不真实,一个财务报表真实的企业虽然每年两者之间也可能会有较大差距,但是对于一个真实有效的会计体系,长期来看两者应该是一致的,故我们对分子分母取最近三年的平均值,两者越接近说明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越高;经济增加值与现金增加值相当于两种不同会计确认制度中的经济收益,它们与传统会计指标中的留存收益具有相同的意义,都扣除了债权人与股东要求的回报,不同的是前两者以资本成本的形式,更为合理地反映了价值创造,而留存收益扣除的是实际支付的资本成本。

4.增长潜力指标包括:每股自由现金流量增长率,每股经济增加值增长率,每股现金增加值增长率。上述指标在财务预警中应用时可以是在原有预警模型中增加以上三类指标进行修正或者单独以一类指标进行预警。

篇4

关键词 财务困境 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指标

在竞争激烈、充满风险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经营的风险和收益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从每年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报告可以发现,亏损公司、ST公司数目及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均呈现明显的逐年递增趋势,因此,建立财务困境预警系统对对其各利益相关者是十分十分重要的意义,借助预警系统及时发现问题,及早采取应对措施以减少损失,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财务困境与现金流量

(一)财务困境

财务困境(Financial distress)又称为财务危机(Financial Crisis),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存在一个明确的分界点判断企业陷入财务困境,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往往都会表现出无偿债能力、无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等现象,严重的会导致企业破产或重组。因此,国内外学者对财务困境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和判断标准,国外的学者多是从法律意义角度,将财务困境定义为破产,破产是企业发生财务困境后面临的最严重后果,这是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最准确和最极端的判断标准;国内学者多以证券交易所对有重大潜在损失、持续亏损或者股价持续低于一定水平的上市公司给予特别处理或退市作为标准,即以上市公司被ST作为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标志。

(二)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指企业现金的流入和流出。现金对于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现金是债权人、经营者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和决策现金的重要依据,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是现金流量管理。相对于传统的财务指标而言,现金流量更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又不易纵,现金流量信息也越来越受到的重视。为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我国于1998年以现金流量表替代财务状况变动表,要求企业提供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

我国现金流量表会计准则规定:现金,指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以下在提及“现金”时,均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类。

(三)财务困境与现金流量的关系

现财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是:资产的内在价值是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企业的现金流量可以很好地反映企业的价值,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往往都会表现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无偿债能力等现象,严重的会导致企业破产。目前发生的很多会计造假事件,多是利用各种会计手法来操纵会计利润:如关联方交易、资产重组、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等,因此企业的利润表未必能反映企业真实经营成果,可能是企业的管理层操纵盈余的结果。这些操纵利润的事项一般对现金没有影响,现金流量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且不易纵,况且企业保持现金流量的良性循环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关键因素。正是基于此,本文提出财务困境研究应基于现金流量进行,现金流量信息为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监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

二、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困境研究

早在20世纪70年代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就发现,他们的决策都与企业未来的现金流是密不可分,企业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相比企业会计盈余来说,更值得关注。因此,FASB于1987年了第95号公告《现金流量表》,要求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以代替财务状况变动表,其他西方国家从此也陆续开始披露现金流量表。很多研究证明,企业活动的最终结果是现金流量而非利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企业是否有财务困难,是否能维持经营下去,往往并不取决于盈利,而是取决于企业有没有足够的现金和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现金支付能力――即企业有盈利能力[2]。

现金流量信息受到了普遍关注和重视,国外学者开始尝试运用现金流量信息来预测企业财务困境。1968年,Beaver在单变量判别模型中研究发现,现金流量与负债比率能够最好地判定公司的财务状况。Aziz、Emanuel和Lawson[3](1988年)建立现金流量信息预测财务亏损模型,分别通过Z模型、ZETA模型、现金流量模型对企业发生财务亏损预测的准确率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利用现金流量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

我国于1998年才公布现金流量表会计准则,国内学者利用现金流量信息进行财务困境预测的研究起步较晚。储一昀[4](2000)选择了26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的盈利操纵行为,造成盈利的获得和现金的流入不同步,而且有超过7成的公司存在着现金流入滞后于盈利确认。耿建新[5]等(2002)通过对样本企业的财务数据分析研究后发现,若企业每股现金下降,则预示企业的经营业绩也在下滑;若企业每股现金下降且净利润现金差异率明显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时,则该企业可能存在盈余操纵行为。鲁顺[6](2008)在我国上市公司中选取109家ST公司和109家非ST公司作为样本,基于现金流量指标,分别运用单变量预测模型和多变量预测模型进行财务危机预测实证研究,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ST前1-3年,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分别达到73.3%、 81.5%和84.9%。

三、评价财务困境的现金流量指标

现金流量和会计利润从不同侧面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基于现金流量的重要性,有效选取现金流量指标,从企业的获现能力、偿债能力、财务弹性、收益质量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反映企业是否在现金流量方面存在问题,对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及时提出风险预警,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这四类指标分别是:

(1)获现能力分析指标,反映企业通过经营活动实际获取现金的能力,主要包含销售收现比率、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资产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

(2)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反映企业运用现金偿付债务的能力,主要有现金比率、现金债务总额比率。

(3)财务弹性分析指标,反映企业经营现金流量,履行支付义务和满足再投资支出的能力,主要购货付现比率、资本性支出比率。

(4)收益质量分析指标,主要通过净现金流量和会计收益的比值,扣除会计收益的“水分”,反映企业所确认的账面会计收益中有多少是可以实现的,体现企业收益质量的高低。主要包括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比率、盈余现金保障比率、经营活动现金结构比率。

参考文献:

[1]刘钊.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现代商业.2007(36):86-87.

[2]鄢志娟.基于现金流量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分析.改革与战略.2008(8):144-148.

[3]Aziz,A.,D.C.Emanuel and G.H.Lawso.Bankruptcy Prediction- An Investigation of Cash Flow Based Model.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88(25):419-437.

篇5

(二)现金流量指标用于财务预警的优势 财务危机的出现是一个过程,其在发生之前会从财务报表上体现出来,这就为以财务报告为基础建立财务预警体系提供了可能性,现金流量指标与非现金流量指标相比,其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为操纵空间有限。现金流量指标采用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而且很多数据的取得依赖于第三方机构银行提供的数据,相对较难造假,因而人为操纵空间有限,比较可靠;二是更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利用现金流量管理可以更客观地衡量企业业绩及盈余质量,而且现金流量也是企业进行价值评价的基础。权责发生制下的应计项目可能夸大企业实际的收入能力,从管理者的角度有强烈的利润调整的动机;三是现金流量对财务危机更为敏感。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与企业资本结构的安排有很大关系。资本结构的安排合理与否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一个企业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决定了企业对债务的保障程度。因此,企业的现金流量指标相比其他指标更能直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对财务危机的敏感度也更高。

二、现金流量指标在财务预警的设计

(一)基于现金流量的偿债指标 基于现金流量反映企业偿债能力指标有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金负债比率、现金利息比率。

(1)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其公式为:

现金流动负债比=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

该比率反映的是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对短期负债的保障情况。该指标越大体现企业对短期债务保障能力强,发生财务危机的风险越小。

(2)现金负债比率。现金负债比率指的是企业三年平均净经营现金流量与年末负债总额的比率。其公式为:

现金负债比率=三年平均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负债总额

该比率选取三年平均经营现金净流量可以剔除非正常因素的干扰,结论更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水平,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对负债保证程度越高。

(3)现金利息比率。现金利息比率指的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当期利息费用的比值。起计算公式为:

现金利息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利息费用

该比率反映的是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否能够保障偿债的最基本的数额。若该指标很低说明企业存在很重的债务负担,对债务的利息保障程度不大,企业经营建立在负债的隐忧下。

(二)基于现金流量的盈利能力与盈利质量指标 基于现金流量反映企业盈利能力与盈利质量指标比较典型的有净资产现金收益率、主营业务现金利润率、净利润现金含量指标。

(1)净资产现金收益率。净资产现金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现金收益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其公式为:

净资产现金收益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利息支出)/平均净资产

该比率反映的是企业净资产的创造现金能力情况。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的盈余更能得到现金支持,是投资者利润的最直接体现,是评价企业获得现金能力的重要指标。

(2)主营业务现金利润率。主营业务现金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现金收益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其公式为:

主营业务现金利润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主营业务收入

该指标越小,体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现金流入越少,说明企业的盈余缺乏现金支持;从侧面反映企业收入中应收项目占得比重较大,被占用的现金资源越多,从而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

(3)净利润现金含量指标。净利润含量指标是企业一定时期现金收益与净利润的比率。其公式为:

净利润现金含量指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利息支出)/净利润

该指标越大体现企业产生的净利润中现金含量较大,说明企业的盈余有现金支持,说明企业盈余质量越好。但是,如果出现利润额较小但现金流量大或出现净利润为负值,所得出的结论可能失实,需要查阅企业其他财务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三)基于现金流量的营运能力指标 基于现金流量反映企业营运能力比较典型的指标有总资产流转率和应收账款回收率。

(1)总资产流转率。总资产流转率是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其公式为:

总资产流转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

该比率反映的是企业全部资产从投入到形成现金流入的周而复始的流转速度。该指标可以减少人为控制应收项目美化指标的程度,更加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管理效率。

(2)应收账款回收率。应收账款回收率是企业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与应收账款回收的比率。其公式为:

应收账款回收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篇6

据了解,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好坏具体表现在企业的盈余质量方面,通常盈余质量高的企业其业绩更具有可靠性、相关性,可以说盈余质量对企业业绩评估的一面镜子,盈余具有持续性,现金流越稳定的企业,企业业绩越好。所以本文主要从盈余质量角度,以海德公司为案例来探讨企业的发展能力,并结合当前的经济环境,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盈余质量的分析

质量,一般是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序,盈余质量指企业盈余的优劣程度。我国企业报告的盈余,是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规定,对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开展的各种经营业务进行确认、计量的结果。部分企业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商业信用、公司上市、保持配股资格、偷漏税等原因,会粉饰会计报表,调节盈余。

目前学术界对于盈余质量的评价方法很多,但大体上可以评价基础为准分成两大类;一是基于公司财务数据所进行的直接评价;二是假定证劵市场有效,通过股价对会计盈余的反映所进行的间接评价。本文以海德股份公司为例,以第一大类方法中的财务指标对公司盈余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案例分析

海南海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2年11月2日经海南省股份制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琼股办字[1992]37号文批准,由原海南省海德涤纶厂改组设立为规范化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地产销售服务,工业产品、农副产品的销售,进出口贸易(凭许可证经营),旅游业,汽车维修服务,酒店管理与咨询服务,会议服务(不含旅行社业务),含下属分支机构的经营范围(凡需行政许可的项目凭许可证经营)。

本文以2008年-2010年海德股份披露并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的财务报表为例(年报数据均来自金融界网站),分析公司盈余质量

(一)利用资产负债表分析盈余质量

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企业主要财务状况。我们主要从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来进行分析。(详细表1)

表1报告期2010年2009年2008年评价指标公司行业公司行业公司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56.1123.7444.9923.810.4220.78速动比率0.01810.00570.01330.00630.0090.0048资产负债率32.86%70.24%28.57%65.16%40.83%63.37%应计额比率-4.13%-9.86%4.28%从2008—2010年的公司资产负债率波动不大说明该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较好。行业数据分别为63.37%,65.16%.70.24%,对比这三年来公司与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可知每一年的公司资产负债率偏低于同行业,从某种意义上说该公司并没有有效地利用债务工具来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

观察公司三年的行业数据,与同行业进行对比,发现它有逐年上述的趋势,说明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变现能力较强,利润质量有较好的保障。

应计额比率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应收表明企业被别人占用的资金,应付表明的是企业占用别人的资金,要是应收大于应付,那么企业在市场中居于被动地位,要是应付大于应收,那么表明企业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二)利用利润表分析盈余质量

利润表反映的主要是公司的经营成果,主要从营业利润率、资产减值准备率、净资产收益率等这三个指标来分析。(详细如表2)

表2报告期2010年2009年2008年评价指标公司行业公司行业公司行业净资产收益率13.05%14.21%8.22%13.53%18.35%11.35%营业利润率40.37%21.53%27.02%20.67%0.62%17.32%资产减值准备率0.09%0.33%0.22%营业利润率是扣除营业外收支以后计算所得,其反应的利润更加真实可靠。从表中可以看出,海德股份的营业利润率在08年时较低,说明该企业的利润当年主要靠对外投资获得或者来源于营业外收入,观察08年财务报表,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营业外收入比重很大,这与利润比较起来,难以控制,偶然性很大,目前实现的利润在未来不具有重复性,净利润的预计价值较小。

资产减值准备率是资产减值准备额占资产总额的比重,通过该公司的三年财务数据现实表明,资产减值准备率变化不大,从某种意义上说该企业并没有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来操纵盈余,盈余的可靠性较高。

对比三年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我们可以看出他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同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在缓步上升,且公司在2009、2010年度的资产收益率略低于同行业水准,这对股东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应为这意味这业绩的下降。

(三)利用现金流量表分析盈余质量

从收付实现制到权责发生制是会计发展史上的巨大进步,然而权责发生制也有缺陷,在权责发生制下,企业有更大的空间选择对其有利的会计方法和政策,通过这些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来粉饰财务报表。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同时报告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织袋利润表和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现金流量表,结合权责发生制下的利润表和收付实现制下的现金流量表分析有助于判断公司利润的现金保障程度,进而有利于分析公司的盈余质量。(详细如表6)

表6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报告期2008年2009年2010年报告期2008年2009年2010年项目比率值比率值比率值项目比率值比率值比率值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0.62%27.02%40.37%经营现金净流

量/营业收入8.72%54.15%100.23%营业利润/

总资产0.15%7.05%11.52%经营现金净流

量/总资产2.17%14.13%28.59%营业利润/

总股份0.000270.01120.0225经营现金净流

量/总股份0.003850.225850.5587通过此表可以看出公司在权责发生制下计算出来的获利能力较高,对应的现金获取能力比率也一样很好,差距很小,每年都在逐渐上升,这与其行业自身的特殊性存在一定关系,单一方面说明该公司自身的盈利水平较高,另一方面,以实现的收益有强大的现金作保障,其风险较小,公司通过利润表反应的每股营业利润率成倍数上升,每股经营现金径流量上升,形势一片大好。

综上,通过对上述财务报表在2008—2010年财务数据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从会计盈余来看,盈利质量得到提高,经营业绩得到改善,如营业利润率的不断提高,意味着公司的盈利质量得到改善和盈利质量的持续得到提高;并领先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从现金流量来看盈余质量,盈利的质量得到了现金流的保证,意味着盈利质量的可靠。

从财务状况来看,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强,财务风险较小,应收账款周转率提高,资产管理能力增强,意味着经营业绩的提高。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企业09—10年的业绩得到提高,业绩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企业在财务政策上面过于保守,没有充分利用09—10年房地产市场的景气扩大成果,且盈利能力的改善的主要原因是09—10年海南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趋于理性,价值得到回归,再加上2011年,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减,房地产市场依旧持续低迷,商品房价格将进入徘徊状态。预计全年房价保持低速增长。可能造成房地产市场的动荡,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但公司目前没有积压的土地项目和银行借款,资金压力相对较小。企业比较谨慎的财务政策有利于抵抗这一波风险。(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秀芬.河南省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与评价研究[J].会计之友,2010,9:4-10

篇7

企业要想得到发展,必须进行创新经营,这就需要企业领导者加强对财务部门的管理。财务综合指标是财务部门对企业过去经营管理状况的评价,也是企业未来进行一些经营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所以,很多企业通过财务综合指标分析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从而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1 通过财务综合指标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分析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通常都会在年初进行财务预算,制定一年的经营管理计划,这是企业这一年所有经营管理活动的依据,同时也是年终进行企业经营绩效分析的依据。在企业经营管理计划中,经营者应该加强对财务目标的制定与管理,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企业资本的运行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这里,财务综合指标就可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财务综合指标,企业可以将计划中的财务目标与实际企业资金运营情况加以比较,得出企业盈利或者亏损的原因,进而加强管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问题。同时,财务综合指标也可以有效地为企业进行财务预警,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保证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2 通过财务综合指标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

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是为了给企业的风险投资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据。企业的领导者可以根据企业的偿债能力,对企业的外部投资进行决策,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出现财务风险的状况。企业的偿债能力主要分为短期与长期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的偿债能力所应用的财务综合指标是不同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是指企业资金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负债比率三项,这三项指标在一定范围内数额越大,则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是一旦超过限定的范围,那么企业的资金流动将出现不同程度的风险;长期偿债能力是财务综合指标对企业的资金结构与盈利能力进行评价,也就是说企业的资金结构合理,盈利能力强才能充分提高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的各种效益。

3 通过财务综合指标对企业守法情况的分析

企业盈利与发展,这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但是,企业一切为了盈利而进行的经营管理活动,都应该是在我国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这样才是合法有效的盈利。企业的财务综合指标中,可以明显地体现出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进行了哪些违规经营活动,被处罚金的数额,进行法律诉讼活动的财政支出等等情况,国家通过财务综合指标对企业的罚项支出比率与企业的总收益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从而可以有效地评价企业是否遵纪守法。当然,罚项支出比率越高,企业遵纪守法的状况越差,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有效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促进企业的守法经营,规范管理。

4 通过财务综合指标对企业发展能力的分析

企业要想在经济市场中站稳脚跟,持续获利,就必须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提高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健康、快速地发展。衡量一个企业的发展状况与是否具有持续发展能力都需要通过财务综合指标来进行。一般来说,通过财务综合指标评价企业的发展能力,是从几个方面进行的。首先是企业资本与利润的增长率,这是衡量企业是否可以持续获利的重要条件。一般认为,企业资本与利润的增长率越高越好,这是不对的。实际上,盲目地提高企业资本与利润的增长率,有可能降低资本的使用效率,增加资本投资的风险,对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其次,企业得到发展必定是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只有有了自己的市场,企业才能得到持续的获利。同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也是提高企业产品质量与竞争力的有效保障。企业通过财务综合指标所显示的数据,评价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有效评价企业的发展潜力,进而创新经营管理,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最后,企业的销售收入增长率也是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企业的销售额与收入额之间的比率,有效地反映了企业产品在消费需求中的适应情况,只有适应消费需求,才能适应市场发展,快速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形势下,企业要想得到发展,就必须积极进行创新地经营与管理,通过财务综合指标来分析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而以发展的眼光、创新的经营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还要加强法制建设,优化资本结构,提高风险意识,保证企业资本流动的效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杨丹.试论财务指标设计基本原理[J].财经科学,2010,(S1).

篇8

企业化经营事业单位进行合并财务报表的目标是向外部提供单位整体财务信息,满足包括国资、财政、审计等部门管理、监察及决策需求,避免合并报表各部门、各单位之间利用企业内部控股关系,人为控制、改变企业整体财务关键数据,进而粉饰经营指标、考核项目等。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尽快采取有效的财务信息改进策略,提高企业化经营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质量,最终推动单位整体健康有序发展。

一、企业化经营事业单位合并财务报表信息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合并报表数据来源局限

会计核算合并财务报表预算与决算收支数据存在差异,造成合并财务报表中基本建设项目数据不准确,报表只能显示当前在建项目总额数,并不能准确反映基本建设支出的详细数据情况,由于结转在建工程数额与基建支出数额存在时间差异,合并财务报表并不能真实详尽对外披露基本建设情况。

(二)分部报表影响合并质量

企业化经营事业单位合并财务报表是以投资单位及其掌控的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部分财务报表的相关性、及时性、准确性、公允性将直接影响合并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由于单位所属性质、单位内部控制、决策者指令要求、单位财务制度、相关会计人员水平等原因,财务信息质量无法得到根本保障。例如为了个别特殊需求,以粉饰了的部分财务报表为基础的合并财务报表,其反映的财务信息不具可靠性。

(三)报表数据实用性不强

合并财务报表反映的是所有合并分部的经营业绩和财务情况,并不能确切显示每个合并分部的具体情况,财务审计及利益相关人员不能从报表中得到真实、准确的信息。

二、企业化经营的事业单位合并财务报表信息质量改进策略

(一)提高领导财务信息质量管理理念

国家《会计法》早已明确规定,单位法人或负责人对相关财务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应该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化经营事业单位负责人的管理理念,从理念到行动上都把财务信息质量放在重要位置,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对单位内部会计行为形成有效约束,从而得到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数据,最大程度减少财务信息报送出现的失误或错误。

(二)统一财务报表信息政策

提升合并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的前提是统一会计政策,企业化经营的事业单位合并财务报表的制作应当符合《合并准则》的要求,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财务人员需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作为母公司的企业化经营的事业单位分部合并财务报表需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这种二元体制要求做合并财务报表前要先做好会计科目转换及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科目转换后母公司与其控制的子公司单位分部财务报表相关信息就保持一致了。

(三)提供专业的财务专项报告

为了让领导更加客观的进行决策及对企业进行业绩评价,全面掌握整个单位、集团营运情况,有必要增加专业的财务专项报告。提供专业的专项分析情况报告,提交财务管理建议书,能够及时准确反映单位内部的组织架构以及管理模式,使相关决策者能够精准决策,因此,要得到准确的合并财务报表信息必须将合并财务报表制度化、格式化。

(四)提{财会人员专业水平

持续提高企业化经营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综合能力与业务水平,不仅要提升他们的会计职业素养,更要提升财会人员的道德情操,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利于财会人员业务成长,编制出更加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这就需要单位定期举办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与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不断提升财会人员业务水平,拓宽职业素质提升渠道,确保企业化经营事业单位财务信息质量得到根本保障。

三、结束语

合并财务报表信息质量改进需要全体财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不仅要在会计实务中改进工作方法,也要在会计理论上改革创新,统一会计政策是前提,提高分部报表质量是基石,完善财务制度是必要途径。在明确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注重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及时总结报表合并有益的经验,并解决实际问题,以提高企业化经营事业单位合并报表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篇9

近年来,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如何结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科学进行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成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

1、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及商务英语人才供求情况分析

2010年1月1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在这个拥有19亿人口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广西由于特殊的地缘关系,是中国唯一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通道连接的省区,区位优势突出。广西及周边区域社会经济,特别是国际经济合作和外贸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在此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要与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努力培养符合经济发展新要求,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1.1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状况

商务英语相关的岗位工作主要有执行公司的贸易业务,联系客户、编制报价、参与商务谈判,签订合同,负责生产跟踪、发货、现场监装,负责单证审核、报关、结算、售后服务等工作。这些岗位既要求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敬业精神、服务意识、组织协调能力等职业素质;又要求熟悉贸易操作流程及相关法律法规,具备贸易领域专业知识,较好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熟悉国际业务的开拓渠道,了解东盟各国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及办事流程,谈判能力,公关能力等方面的具体职业能力。

1.2学生对职业和就业的需求

对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2010年毕业生及2011年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查发现,51.7%的毕业生认为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前景是有前途的,也有34.6%的毕业生认为竞争是很激烈的。79.6%的毕业生从事文秘、业务员、跟单员等一线的基层工作,37.4%的毕业生认为单证、外贸业务能力很重要。65.5%的毕业生希望就业的行业为三资企业,只有6.9%的毕业生愿意到民营企业,这是不太符合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的。

基于以上分析,高职高专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才能不断向社会输送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2、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建议

2.1有别于普通英语专业教育,进行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目前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设置的课程大多是本科英语教育专业课程的压缩,课程体系的职业针对性不够强。实际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缺少实践锻炼机会。因此,区别于普通英语专业,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具有宽泛的跨行业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够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应用性人才。

2.2突出地域特色,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社会需求与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纽带。高职教育是就业导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广西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对涉外的、一线的商务人才需求剧增,商务英语人才的重要性日趋明显。因此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应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

2.3就业面向主要定位于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

随着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对外经济活动,对一线的技能型业务操作人员的需求增加。考虑到学历层次及学制的制约,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为学生设计的就业方向应该下移到基层一线岗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就业方向要定位为主要面向民营企业、涉外中小型企业,从事国际贸易、外贸跟单、进出口货物报关、涉外商务、货运、业务员、文员等工作。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应为:以就业为导向,英语基本功扎实,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较系统地掌握国际商贸工作的基本技能,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的涉外商务的一线岗位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3、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推进教学改革

3.1结合就业特点进行技能课程设置

高职教育的定位决定了课程应以应用为主、够用为准,突出应用性、实用性,突出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综合素质的结合,拓宽专业口径。要结合广西地区和行业特点,坚持高职教育特色,进行商务英语专业岗位群技能课程建设。一方面应充分满足岗位群的技能要求,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应能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并能体现英语专业技能特色。

3.2实施“双证书”教育的实践

在教学中纳入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根据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开设各类证书课程。如单证员、报关员、外销员证书,国际商务英语师证书、BEC国际商务英语证书,文秘证书、导游证书或教师资格证书、商务英语方面的翻译证书等等。

3.3商务英语加小语种教学模式

篇10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231-01

1 财务公司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1.1 宏观因素

(1)国家政策因素。

目前我国财务公司制度存在着制度的变动、滞后和缺位等问题。

①整体政策多变,市场定位和业务范围不断在调整变化。

②当前政策滞后

当前的很多政策滞后,远远不能满足财务公司的需求。

(2)金融行业因素――财务公司与商业银行的竞争

①财务公司与商业银行不处在一个同等的竞争平台上。

②财务公司不同于商业银行,但监管部门较多套用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模式来监管财务公司,较少考虑财务公司的个性。

1.2 集团公司因素

财务公司依托于集团,和集团发展息息相关,集团运作好,则财务公司的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反之,则受到制约。

(1)集团公司规模。

从财务公司的单个资产规模来看,排名前五的财务公司,其所属集团公司均属大型国企集团,中石油、中电力、中海油、中石化、宝钢等大型集团公司的财务公司发展规模始终走在前列。

从财务公司整个行业来看,财务公司资产与集团公司资产规模具有显著线性相关性,其相关系数高达0.931,由此可知,财务公司的规模受制于集团公司规模。

(2)集团公司产业背景

拥有财务公司的企业集团涉及领域遍及石化、能源、电力、钢铁、冶金、航空航天、汽车、机械、电子、纺织等30多个行业和部门,但是财务公司中发展最好的行业是石油化工行业和能源电力行业。其次是军工行业和流通贸易行业。

究其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集团公司的行业规模的影响。

1.3 财务公司内部因素

(1)经营理念因素――创新观念和能力不足。

由于财务公司在中国的行业年龄还不足20年(从1987年中国第一家财务公司成立至今),且是我国一种新型的产融结合的金融组织形式。因此,其可借鉴的历史经营理念不多,我们今天见到的很多政策指导都来源于国外财务公司的发展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引入国内,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内化,而目前我们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因此,经营理念的不成熟正是当前一段时间内制约财务公司发展的一大因素。

(2)人才因素,管理水平不高

大多数财务公司本身人员少,金融专业素质不齐,公司从业人员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企业,金融方面的人就更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缺乏专业人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制约财务公司效益和效率的提高;

②人员结构不合理,致使管理水平不高。

③专业化团队建设、梯次配备有待进一步加强。

2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经营目标体系

2.1 被动目标

(1)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也就是财务公司发展的最终目的。这也是当今理论界与实务界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在此,本文拟从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分别说明。

①从理论上看

财务公司的产业性和企业性决定了财务公司要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如果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则财务公司就失去了发展的可能,从长远看,必然就没有成长的空间。

财务公司的管理性和金融性决定了财务公司要以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提高企业集团使用效率为目标,如果不是这样,则财务公司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因此,财务公司即要以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为目标,又要以实现财务公司自身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企业要实现二者之间的权衡。

我们的结论是,应该在为集团公司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基础上,追求财务公司本身的发展和利润最大化。

②从实务中看

在李秉成博士于2006年9月份开展的全国范围内财务公司发展问卷调查中,有48家财务公司参与了被调查,其中认为目标是“为集团公司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占10.42%,认为是“在为集团公司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基础上,追求财务公司本身的发展和利润最大化”的占83.33%,认为目标是“既要追求财务公司本身的发展和利润最大化,又要为集团公司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占6.25%。

这些都足以说明“在为集团公司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基础上,追求财务公司本身的发展和利润最大化”已经成为当前中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发展不可否认的经营目标。

不论是为企业集团实现金融服务,还是实现财务公司自身的利益最大化,都是为了财务公司自身的长久发展,都是为了自己。

可以说,总体目标是财务公司生存的总目的。

(2)分步目标。

分步目标也就是在确立总体目标的前提下,财务公司应该具体努力的小方向。我们认为财务公司的分步目标按其业务功能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结算中心、投资融资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

①财务公司要努力成为集团公司的结算中心

财务公司通过成立专门机构开展内部结算和存贷业务,使资金的结算通道方便、快捷,降低财务管理成本。同时稳定集团成员单位在财务公司的存款,将各成员单位的闲置资金、沉淀资金集中起来,统一调度。

②财务公司应成为企业集团的筹资投资管理中心

企业的暂时闲置资金,归集后除了以财务公司贷款形式在内部实现余缺调剂外,还需要财务公司发挥其投资功能进行资源配置,投资于各种金融品种或股权,取得更多的收益。如财务公司可以利用自身的多种金融手段,对集团暂时闲置的资金进行运作,还可以配合集团战略性扩张,来收购或持有一些公司的股权,从而充分发挥财务公司里的财务金融专家的核心作用。

筹资和融资,是大企业对财务公司的普遍性基本金融需求,也是财务公司所需的功能之一。财务公司应利用集团内部的短期及长期资金集聚来培育集团内部的资本市场,利用资金拆借、融资租赁、发行金融债券等金融手段和金融工具,拓宽集团外部的融资渠道,来满足集团多层资金的需求。

篇11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企业中的建立,经营者业绩评价日益成为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管理会计活动。经营者业绩评价是企业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内容,有效的业绩评价将有助于协调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然而在整个业绩评价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构成要素则是评价指标,指标选择的是否合适将直接关系到评价系统的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经营者进行的激励和约束是否有效。业绩评价的备选指标可以说是多如浩瀚大海,西方国家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也经历了很长的发展阶段,因此本文拟就我国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的现实选择做出探讨。

一、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的质量要求

我们在选择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前,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指标才是合适的,即合格的业绩评价指标应具备怎样的质量要求。通常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的作用包括两方面,其一是作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具体化,为经营者的决策优化提供标杆;其二是反映经营者的努力对于企业目标实现的贡献并据以决定奖惩,以沟通经营者利益和企业所有者的利益,激发经营者为企业目标而努力的积极性。要发挥这样的作用,选择的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必须具备以下的质量要求:

1、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要反映企业战略关注点。当今,我国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使得企业仅靠原本简单的推断式的管理难以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必须在对新的环境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新的响应,因此推行战略管理是我国企业的一种必然选择。在战略管理中,作为企业的经营者首先需要确立企业的长期目标,在综合分析所有内外部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制定达到目标的战略,并且执行和控制整个战略的实施过程。经营者在战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企业对于经营者的业绩评价理应与战略管理紧密结合,作为经营者业绩评价重要要素的评价指标理应反映企业战略关注点,这样才能将满足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企业战略传达给经营者,并且使经营者和利益相关者以战略目标的实现来获取各自所期望的利益。

2、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要能客观公正地反映经营者业绩。业绩评价指标是否客观公正地反映经营者业绩问题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业绩评价指标是否存在“噪音”问题,如果指标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业绩,则称这些指标存在“噪音”。一般情况下,指标的噪音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上的不对称,评价指标完成值的高低易受经营者主观操纵,不能如实反映经营者的努力程度;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经营成果往往受企业内外因素影响,评价指标完成值的高低可能也会受到一些经营者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如实反映经营者的努力对于企业目标实现的贡献。这两方面的噪音来源存在着此消彼长的趋势,如选择经营者可控能力强的指标,相应克服了第二种“噪音”,但与此同时被经营者操纵的可能性会增大,即第一种“噪音”增大,反之亦然。因此,想要绝对消除指标的噪音是很难做到的,现实的选择应是根据经营者对企业的控制程度、经营者的风险嗜好,考虑企业内外环境约束的力度来权衡尽可能地消除噪音、优化指标系统。

3、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可操作性一方面要求评价指标要具有可理解性,即只有当指标能被执行者恰当地解释时才是有用的,难以理解的指标会导致错误的评价结论。另一方面要求指标项目有关数据的收集以及指标体系本身具有可行性,如过于详细则会导致繁琐等。可操作性应是选择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时必须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离开了可操作性,再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业绩评价指标也是枉然。

二、我国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是选择单一指标还是综合指标

对经营者的业绩评价可以采用单一指标,由于经营者具有较大的经营管理权,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可控程度较高,其责任往往是企业的整体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可以采用具有综合性的关键的单一指标来衡量经营者业绩,如利润、股价、经济增加值等指标都具有这样的综合性。采用单一指标作为评价经营者业绩评价的指标优点在于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但由于无论何种指标本身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这使得采用单一指标的缺点也不言而喻,即在消除指标的“噪音”以及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沟通方面不能利用指标间的相互补充作用。因此,采用单一评价指标对于应用环境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它需要企业所处的外部市场较完善和健全以及企业内部对经营者的约束也较为有效。而从我国企业的客观状况来看,企业并不适宜采用单一指标来评价经营者业绩。

首先从股价这一市场指标来看,股价作为业绩评价指标所具有的一切优势都是以资本市场的有效为前提的,因为只有资本市场有效,一个企业的股价才能基本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而在我国,资本市场仍是一个弱效市场,股票市场上投机炒作风盛,股票价格往往会受到很多企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与企业实际经营业绩的关系甚弱,因此很难客观公正地评价经营者业绩和引导经营者行为,即加大了由经营者不可控所带来的“噪音”。

其次从利润这一会计指标来看,它作为单一业绩评价指标必须建立在企业外部市场完善和内部约束有力的基础上,原因在于:(1)只有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才能使企业的利润指标能够真正反映经营者的业绩,这时以企业的经营成果来衡量经营者的业绩才是客观公正的;(2)只有企业内部约束有力,才能相对降低经营者人为操纵利润指标的影响,减少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指标“噪音”。而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产品市场的竞争并不完备,企业内部约束机制以及外部审计在保证利润指标客观公正方面的作用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因而采用利润这一单一指标对经营者进行评价易导致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加大由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指标“噪音”。

最后从近些年来得到普遍重视的经济增加值即EVA指标来看,它是以企业市场价值的增值为衡量标准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EVAt=Pt-KAt-1,其中Pt是经过调整后的净利润,At-1是公司期初投入资本总额,K为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引进财务经济学所开发出来的资产定价模型,K的计算公式又为:K=[DM/(DM+EM)]×KD×(1-T)+EM/(DM+EM)×KE,其中DM为公司负债总额的市场价值,EM为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市场价值,KD为负债的税前成本,T为公司的边际税率,KE为所有者权益的成本。尽管EVA指标综合了会计指标和市场指标的一些优点,但它的计算依赖于对公司所有者权益市场价值及其权益成本的计算,而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往往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两者的价值和成本均是不同的,且流通股中的一级市场原始股和二级市场流通股的回报要求也不尽相同,这就使得难于计算真正的权益资本成本及其市场价值,此外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健全也使得依据其市场价值计算出来的EVA指标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从我国企业目前所处的实际环境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笔者认为无论采用何种单一指标均不能满足经营者业绩评价的要求,相反,采用综合指标即通过一系列指标的组合采用,利用指标间的相互影响来减弱指标“噪音”应是我国企业的现实选择。

三、我国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

综合指标体系是一种突破了单一财务指标、采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多元化指标体系,近年来引进的平衡计分卡(TheBalancedScorecard)正是这样一种系统考虑业绩驱动因素、多维度平衡评价的业绩评价系统。笔者以为我国企业在构建经营者业绩评价综合指标体系时应积极借鉴平衡计分卡法,关键解决核心财务指标的选择和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间相互配合的问题。

1、核心财务指标的选择

在采用多个财务指标对经营者进行业绩评价时,企业往往会选择某个指标作为核心指标,其它财务指标相配合。最常用的核心财务指标有净收益类指标和股价类指标两种。不同的企业,其战略目标、对风险的规避程度、成长发展的阶段等往往是不同的,因此在对经营者进行业绩评价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核心财务指标的选择做出自己的决策。为了使得差异比较明显且易理解笔者在下文中只是将企业简单地划分为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按企业的生命周期对核心财务指标的选择问题进行讨论。

(1)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反映企业净收益的指标通常属于会计指标,采用会计指标的缺陷是带来企业经营者对短期净利润的过分关注,使得经营者更倾向于进行对企业短期净利润有直接影响的活动,不喜欢采取对企业发展有长期影响的活动,如研究开发活动、广告及资本性支出等,因为这些活动都会减少当期净收益,但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却是有利的。而这些对企业有长期影响的活动常常能够从市场指标——股价中得到体现。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来讲,其最大的特点便是高成长性及大量的研究开发费用的支出,若采用净收益类会计指标作为核心财务指标,势必会造成对经营者业绩评价的不公正性、不准确性,相反应选择股价类市场指标为核心的财务指标。而对于传统产业来讲,若采用股价作为核心指标,除了存在前面所分析的由于经营者不可控而带来的“噪音”外还可能产生新的道德风险,如操纵股价或经营者选择风险过高的经营活动,以期获得个人的高收益,结果极有可能损害股东利益,因此笔者认为传统产业对经营者的业绩评价宜采用净收益类会计指标作为核心财务指标。

(2)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创业、成长、成熟和衰退四大阶段,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其盈利能力、股价水平、对现金的需求及产生现金的能力等方面都有所差别。其中创业阶段和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在一定程度上有共性,因此笔者只想对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进行分析。对于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来说,企业经营者对于长短期目标的选择及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定位都非常关键。如果经营者的决策视野过于狭窄,选择的经营活动过于注重短期效益,或者规避风险较高的项目,都将影响企业的成长速度,而且企业在成长阶段更多的支出是用于诸如研究开发、扩大生产能力及市场占有率等各种形式的资本性支出,企业价值的增长在短期内不能从净收益类会计指标中得到反映,因此处于发展阶段的企业对经营者进行评价时应选择股价类指标作为核心财务指标。对于处于成熟阶段的企业而言,经营活动相对稳定,战略目标及竞争优势已呈现出来,在行业中的地位也基本确定,这时净收益类指标的优势可以得到体现,并且成熟阶段企业的股价与经营者的努力程度间的相关性也越来越弱,因此处于成熟阶段的企业对经营者业绩评价适合将净收益类会计指标作为核心财务指标。

因此,处于成熟阶段的传统企业,应选择净收益类指标作为核心财务指标对经营者进行业绩评价,处于发展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则应采用股价类指标作为核心财务指标。但处于发展阶段的传统企业或者处于成熟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若按上述原则进行核心财务指标的选择便会出现一定的矛盾,笔者以为应采用生命周期优先考虑原则,前者宜采用股价作为核心财务指标,后者宜采用净收益类指标为核心财务指标。

2、非财务指标的配合使用

目前我国企业在对经营者进行业绩评价时仍然普遍以财务指标作为主要手段,财务指标所具有的种种局限性导致对经营者的业绩评价往往只重视结果而轻视过程,只重视短期而轻视长期业绩评价,只重视过去财务成果而轻视未来价值创造。长期受到这种业绩评价指标指导的企业经营者易产生短视行为,这对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形成会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我国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非财务指标的配合。企业在选择非财务指标时,应从平衡计分卡系统的客户、内部经营过程以及学习和增长三个非财务层面中寻找真正对实现企业战略与实现企业最终财务成果起到关键作用的、能为经营者所控制的非财务指标,并且使这些指标尽可能量化,因为指标只有可计量,才能保证评价标准、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不同类型的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对经营者进行业绩评价时同样应对非财务指标的采用作出自己的选择。比如: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处于发展阶段的企业对经营者业绩评价时应较多地将内部经营过程层面中的创新指标作为核心非财务指标,而传统企业或处于成熟阶段的企业则应根据自身情况从其他层面中或内部经营过程层面的生产经营和售后服务两过程中选取需要的非财务指标与财务指标配合使用。

参考文献:

[1]李苹莉:《经营者业绩评价——利益相关者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篇12

管理者在进行企业管理时要关注企业的盈利水平、资产水平、发展前景与财务风险等,因此需要相对应的指标对企业的盈利水平、资产水平、发展前景与财务风险予以量化,而财务指标分析能够提供量化指标,有效的满足企业管理需求,因此管理者在进行企业管理时,时常需要进行财务指标分析。

一、财务指标分析与企业管理概述

(一)财务指标分析与企业管理的含义

财务指标分析是指总结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分析指标。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指挥、监督、调节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企业管理包括的范围较为广泛,包括计划管理、生产管理、物资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在对企业进行管理时要考虑决策是否得当、经营是否合理、技术是否先进、销售是否顺畅等方面。在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是核心内容,而财务指标分析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工具,利用财务指标分析能够考核企业管理中的决策、销售、技术、经营等状况。

(二)财务指标分析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财务指标分析是一项综合性的分析工作,在对企业进行管理时,需要对企业各项活动予以分工,企业各项管理活动是相互分开的,只能通过企业的财务部门对企业的整体资金增值状况进行分析,考察各个部门的经营状况。在企业管理中一切与资金有关的活动,都能够利用财务指标予以分析,企业管理的目的是使得股东财富最大化,因此资金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

财务指标分析是从资金的角度对企业进行管理,利用成本、收入、利润及毛利率等考察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及现金流量状况,为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打下基础,是企业管理的工具。财务指标分析能够将企业的管理成果予以量化分析,这样便于考核企业管理状况,以作为企业下一步的投资、筹资及利润分配的依据,因此,企业财务指标分析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财务指标分析的内容

企业的财务指标分析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指标分析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分析的重点也不同,比如对于股东来说主要分析企业的营运盈利能力及发展能力,对于债权人来说最主要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要综合分析企业各个方面的能力。管理者在进行企业管理时应当分析的财务指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分析。

本文从管理者角度探讨财务指标分析对企业管理的作用,管理者对企业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时要综合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及发展能力,要保持企业的适度负债经营、平稳增长经营、适度投资经营及最大盈利经营,从而加强企业管理,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基于企业管理的财务指标分析的作用

在进行企业管理时,财务指标分析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财务指标分析能够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大小,保持企业在适度负债下进行经营,降低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从而降低企业破产可能性;第二,财务指标分析能够考核企业各个部门的经营状况,企业管理者不仅相互分离的考核各个部门的经营业绩,还要考虑企业各个部门的综合业绩;第三,提高企业营运收入,降低营业成本,提高毛利率及经营利润,最终提高企业整体的盈利能力;第四,提高企业发展能力,保持企业经营收入的可持续性。

(一)保持适度负债的财务指标分析

企业的偿债能力评价指标有营运资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及资产负债率,其中前四个指标主要考核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最后一个指标主要考核企业长期偿债能力。

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存在委托关系,企业在资本市场进行资金筹集,企业可以筹集的资金包括权益资金及债务资金,企业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当企业投资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时,企业筹集债务资金能够利用财务杠杆创造更多的股东财富,但是企业要树立正确的负债经营观,不能滥用负债,这是由于债务资金需要定期还本付息,这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若企业不能到期还本付息,企业就会面临破产的可能性,因此,在进行企业管理时,要合理利用负债经营,保持适度负债,要及时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及债务水平,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营造适度负债的内部经营环境,这是企业进行持续经营的必要条件。

(二)考核各部门经营状况的财务指标分析

企业整体的盈利能力最终取决于企业各个部门的合作状况、资产周转状况、盈利状况,企业当前经营状态下,为了寻求规模效应,分工现象较为普遍,企业将整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分为采购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为了防止各个部门与企业整体利益相偏离,协调各个部门的利益,高层管理者需要对各个部门予以考核,因此,财务指标分析能够考核企业各个部门的经营状况。

由于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能不同,因此考核的角度也不同,对于采购部门来说,可以通过存货水平予以考核,对于生产部门,可以通过毛利率予以考核,对于销售部门,可以通过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周转率予以考核。同时为了防止各个部门各自为政,还有指标是几个部门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存货周转率指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采购部门与销售部门共同经营状况。因此管理者在进行企业管理时,分析各个部门的经营业绩需要进行财务指标进行量化分析。

同时我们需要注意:企业整体经营成果需要各个部门的协作,不能完全的将各个部门隔离进行财务指标考核。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分为基本活动与辅助活动,企业辅助活动包括企业基础设施、采购、人力及技术开发,企业辅助活动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价值创造过程,但却是生产经营必不可少的,提高辅助活动的部门,比如研发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这些成本中心应当需要其他的指标予以考核。因此,应当把各个部门相互分离又相互联系的进行考核,才能正确的考核各个部门的业绩与作用。

(三)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分析

企业是营利性组织,其经营目标为股东财富最大化,因此企业应当在保持适度负债经营的前提下不断的给股东创造价值。管理者在进行企业管理时,应当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为己任,这就不可避免的要进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够予以量化,通过财务指标加以考核,因此企业财务指标分析能够衡量企业经营给股东创造的财富。

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是:销售收入、经营利润、净利润,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净利率,其中前三个为利润表中的绝对数指标,销售净利率为利润表中的相对数指标,后两个指标为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的数字综合计算而得。在现代产权结构的企业组织形式中,由于委托管理的存在,管理者要想筹集到权益资金,必须能够获取投资者所要求的必要盈利,管理者在进行企业管理时要利用财务指标对企业盈利进行分析,以获取投资者的信任。

(四)增强企业长远发展能力的财务指标分析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找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才能保持企业销售收入及利润的可持续增长。管理者在分析企业增长潜力时,要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能力进行分析,考核企业竞争力的持续保持情况与增长情况,对于销售收入和利润都不断下降的企业来说,投资者不愿进行注资,甚至会抛售股票,只有不断成长的企业投资者才愿意进行投资,管理者要想获得投资者的支持,必须对企业的发展能力予以评价,考核企业未来增长的可持续性。

企业发展能力虽然是针对未来期间,但未来数据难以收集,因此可以用前期数据预测企业的发展能力,企业发展能力考核指标主要为:营业收入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总资产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营业收入、总资产及资本的增长率较高时,说明企业处于成长状态,企业只有在起步期与成长期才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因此当企业处于起步期或成长期时,企业的发展能力就较强。

三、适度的利用财务指标分析,有效进行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者在认识到财务指标分析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要认识到这种分析方式的局限性,财务指标分析所利用的资料为历史数据,历史数据能够反映企业过去的经营状况,而企业管理是针对未来期间的管理,时间的差异造成二者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利用财务指标分析企业未来经营状况有一定的限制。

管理者在进行企业管理时,应当关注企业的创新学习能力、顾客满意度及内部管理流程对企业管理这些非财务指标,这些方面是针对企业未来经营状况,能够有效的影响企业未来经营状况,比如:企业的创新学习能力能够增强企业未来生产经营活力,促进企业产品竞争力,提高管理人员管理能力;企业拥有较高的顾客满意度能够提供顾客的品牌忠诚度,对企业长期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管理者在进行企业管理时,不仅要重视财务指标分析的作用,还要充分认识到非财务指标分析的重要性,提高顾客满意度、产品服务质量及创新学习能力,增强企业潜在发展能力及市场份额,正确的进行企业管理。

总之,管理者在进行企业管理时,离不开财务指标分析,财务指标分析是企业管理的工具,也是企业管理的标尺,能够反映管理者进行企业管理的成果,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同时,管理者还要认识到财务指标分析的局限性,在利用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创新学习能力、内部流程管理及顾客满意度等非财务指标分析,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有效的进行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1] 李凌,财务指标在我国上市公司分析中的作用,企业技术开发,2009年第23期.

[2] 马仁女,财务比率指标分析,财经纵横,2010年第11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