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投资情况范文

时间:2023-06-30 09:24: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企业投资情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企业投资情况

篇1

如表1所示,截至2015年底,河南省对外农业投资的企业为12家,分布在郑州、焦作、许昌、商丘、南阳、三门峡、周口和信阳8个地市。对外投资企业类型以民营企业为主,12家企业中仅有2家为国有企业(河南省黄泛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其他10家均为民营企业。需要指出的是12家企业全部为龙头企业,其中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8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地市级龙头企业。

二、涉外投资企业境外概况

河南省12家对外农业投资企业在外共设立14个境外企业,其中河南省黄泛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乌克兰和塔吉克斯坦分别设立2个子公司,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在老挝和柬埔寨分别设立2个子公司。从整体来看,河南省对外农业投资主要分布在前苏联的中亚地区和部分发达国家地区,在中亚地区主要以设立子公司的形式开展,在部分欧美发达地区以设立分支机构的形式开展。境外企业经营业务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玉米、小麦、棉花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如河南省黄泛区实业集团和经研银海种业有限公司在塔吉克的作物种植。二是牲畜养殖及肉类屠宰加工。如河南贵友实业集团在吉尔吉斯斯坦的种鸡养殖及肉类屠宰。三是食用菌、调味品等农副食品加工。如三利、多尔克司、金丹乳酸等公司均以在外设立分支机构的形式开展农副食品加工交易。

三、2015年河南省对外农业投资规模

如表2所示,截至2015年底,河南省对外农业投资新增2271.98万美元,其中畜牧业投资额1513.99万美元,占年度总投资的66.64%;农林牧渔服务业投资增长较为明显。如表3所示,截至2015年底,河南省累计对外农业投资额达到8650.52万美元,其中畜牧业投资额4963.99万美元,占累计投资额的57.38%;林业投资和渔业投资尚属空白,河南省黄泛区实业集团在乌克兰的合作伙伴将其优质森林资源作为合作资产之一,由于对象国政策及法律方面的限制,尚未对林业资源进行全面开发。注:双汇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于2013年收购了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由于双汇国际注册地为香港,以上采集信息不含此事件。

四、2015年河南省企业对外农用土地投资结构

如表4所示,截至2015年底,河南省企业在外利用土地(含耕地、草场、水域)面积为11.2万hm2,其中绝大部分为耕地,水域利用尚属空白;河南省企业在外利用土地主要采取购买、租赁、股份合作种形式,其中采用股份合作形式的土地为9.18万hm2,购买面积为零(受土地性质和对象国法律限制)。

五、企业在外经营状况

如表5所示,河南省对外农业投资企业对外投资额在200万美元以下的为42.86%,对外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为28.57%,总体来说,河南省在外农业投资正处于探索阶段,总体规模较小,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意愿更为强烈。如表6所示,2015年,河南省在外农业投资的过程中,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农资累计金额为60.8万美元,其中农机支出占比较高,占总额的49.34%。如表7所示,河南省对外农业投资涵盖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全产业链,由于农业投资周期长、见效慢等客观因素,截至目前,生产和加工环节投入比例较高。

六、企业在外投资产出概况

从整体来看,河南省企业在外投资产出主要分为三大类,即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以大豆、棉花为主的经济作物,以禽肉、牛肉为主的畜牧产品,还包括荞麦、黑小麦、青贮玉米、混合谷物及食用菌和其他蔬菜。从宏观上看,在外投资产出以初级农产品为主,深加工农产品较少,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见表8)。

篇2

(一)外商投资企业实有户数持续增长,外方出资比例增大。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持续增长,截至年底,全国实有外商投资企业26万户(不含国家总局的数据,下同),比上年增加1.8万户,增长7.3%。其中广东省5.?万户,连续17年保持全国最多,比上年同期增长6.3%,占全国总户数的22.4%。实有户数超过万户的省市有:江苏省3.3万户、上海市2.9万户、山东省2万户、浙江省.9万户、福建省1,8万户、辽宁省1.7万户、北京市川万户、天津市L09万户;以上九省市实有户数之和占全国总户数的83.3%。

国(境)外投资者对我国的投资信心继续增强,外方出资比例持续增长。全国实有投资总额14639.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28.1亿美元,增长11.7%;实有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为8120.3亿美元,增加835.5亿美元,增长11.5%,其中外方出资额6319.4亿美元,增加737.4亿美元,增长13.3%,占注册资本的77.8%,比上年增加1.2个百分点。

(二)外商投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提高,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实有3.1万户,比上年同期增加4327户,增长16.3%,占实有户数的11.9%,比上年增加0.9个百分点。其中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一3000万美元的企业2.5万户,增加3221户,增长14.9%,占实有户数的9.6%,增加0.7个百分点;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6063户,增加¨06户,增长22.3%,占实有户数的2.3%,增加0.3个百分点。

外商投资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得益于近年来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和入世承诺的逐步兑现:一是外商投资领域不断扩大,2005年是加入WTO的第四年,各项承诺逐步兑现,国家对外商投资的政策不断放宽,同时各级政府部门不断加强基础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了外商投资者的信心;二是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企业登记方式、改革监管模式,积极引导外资经济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对大项目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及时提供政策、法规咨询,帮助协调、解决设立过程中的有关法律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外商投资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户数首次下降,户均注册资本稳步上升。国家在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和资金投放方面的调控力度继续加大,各地招商引资的质量观念逐步强化,不仅考察项目的技术领先性、其对各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而且注重与地方产业的契合度、对本地行业的带动性和与本地经济的互补性,招商引资工作逐步向注重引资质量和引资成本的综合规划转变。

2005年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3.5万户,比上年减少1270户,下降3.5%,这是近六年来新登记企业的首次下降。新登记企业继续集中在东部和中部省市,登记户数超过千户的有:广东省7451户、江苏省5108户、上海市4043户、山东省3612户、浙江省2745户、北京市20]4户、辽宁省1922户、福建省1748户、天津市1104户,以上九省市新登记户数之和占全国新登记户数的84.8%。

在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户数减少的情况下,外商投资额依然保持上升态势, 新登记企业投资总额1829.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8%,注册资本1060.4亿美元,增长1%,外方出资906亿美元,增长3.4%,占注册资本的85.4%,比上年增加1.9个百分点。

二、外商独资企业持续增长,占实有户数的57.1%;外方控股企业占实有总户数的75%

(一)外商独资企业增长迅速,占实有户数的57.1%,尤其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更快。随着市场环境日益稳定成熟,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并与国际接轨,外商投资者已经度过了与中方合资合作的探索阶段,逐渐熟悉我国的政治、经济、法律、自然、文化环境,越来越倾向于采用自主性较强、灵活性较大的独资经营方式进行来华直接投资。

全国实有外商独资企业14.9万户,比上年增加1.8万户,增长13.9%,占全国实有户数的57.1%,比上年同期增加3.3个百分点;中外合资企业实有9.3万户,增长0.6%,占全国实有户数的36%,比上年减少2.4个百分点;中外合作企业1.7万户,下降5.2%,占全国实有户数的6.7%,比上年减少0.9个百分点;中外股份公司447户,增长7.2%。

外商独资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广东省继续保持最多,为3.8万户,占全国总户数的25.9%,其次为上海市2万户、江苏省1.?万户、福建省1.4万户、山东省1.2万户,以上五省市实有外商独资企业10.3万户,占全国总户数的69.2%。

(二)外方控股企业持续增长,占总户数的75%。外方控股企业实有19.5万户,比上年增加2万户,增长11.3%,占实有总户数的75%;中方控股企业5.6万户,下降1.1%,占21.4%;中外股份持平企业9496户,下降5.4%,占3.6%。从各省市外方控股企业的实有户数看,最多的是:广东省5万户、占全国外方控股企业总户数的25.7%,上海市2.5万户,江苏省2.4万户,福建省1.5万户,山东省1.4万户,浙江省1.14万户,辽宁省1.1万户,以上七省实有外方控股企业占全国外方控股企业总户数的77.5%。

从各省市的控股比重看,外方控股企业比重较高的是:重庆市1222户,占本市外商投资企业实有户数的92.9%;上海市占86.9%;广东省占85.3%;福建省占84.5%,江西省3099户、占77.9%,天津市8455户、占77,3%,北京市8233户、占75%。

在新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外方控股企业3万户,占新登记总户数的84.1%,中方控股企业4740户,占13.5%,中外股份持平企业850户,占2.4%。新登记外方控股企业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广东省6877户、占全国的23.3%,江苏省4316户、上海市3790户、山东省2900户、浙江省2057户、北京市1702户、福

建省1588户、辽宁省1501户,这八个省市的外方控股企业户数之和占全国新登记外方控股企业总户数的83.6%。

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个人消费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行业成为外商投资热点

(一)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第三产业外商投资企业户数增长较快,第二产业户数发展平稳。随着我国人世承诺的进一步兑现,外商投资企业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明显加快。从实有户数看,外商投资的重点仍在第二产业,为18.7万户,比上年增加9655户,增长5.5%,占实有总户数的71.8%,比上年减少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有6.8万户,增加7619户,增长12.7%,占实有总户数的26%,比上年年底增加1.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实有5752户,增长8.3%。

从各行业的实有户数看,制造业实有户数仍然居于首位,为18万户,增长5.4%,占实有总户数的69.2%,比上年减少1.2个百分点:其次为房地产业1.3万户,增长5.3%,占5.1%:批发和零售业1.2万户,增长18.3%,占4.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9075户,增长40.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6183户,增长38.9%。

(二)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在第三产业快速增长,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外商投资热点行业。第三产业成为吸引外资的热点,新登记1.2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8%,占新登记总户数的34.8%,比上年同期增加6.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登记2.2万户,下降12.1%,占62.9%,比上年减少6.2个百分点。

从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的增长速度看,增长较快的行业都集中在第三产业,个人消费服务、公共管理等现代服务业和科学研究、通信、软件等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批发和零售业新登记2151户,比上年同期增长50.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241户,增长41.1%;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350户,增长26.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987户,增长25.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40户,增长23.9%。

四、外资并购迅速发展,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两省

近年来我国关于外资并购的法规陆续颁布,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巨大的发展空间有助于中国吸引外资与并购活动的进行,外国投资者对境内企业的并购发展较快,其中以直接购买股权的方式并购境内企业增长迅速,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两省。

(一)外国投资者通过购买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股份并购境内企业高速增长,第二产业增长尤为迅猛,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两省,截至2005年底,外国投资者通过购买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股份并购境内企业7255户,比上年同期增长86.8%,占外商投资企业实有总户数的2.8%;注册资本24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5%,占外商投资企业实有注册资本的3%。

外国投资者通过购买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股份并购境内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两省,其中广东省实有4127户、注册资本205.4亿美元,江苏省实有2230户、注册资本26.6亿美元;以上两省此类并购企业数之和为6359户,占全国外国投资者购买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股份企业数的87.6%,其注册资本之和为232亿美元,占外国投资者购买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股份注册资本的93.9%。

从产业来看,外国投资者通过购买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股份并购境内企业在第一产业实有77户,增长45.3%,注册资本1.5亿美元,增长98.6%,第二产业6295户,增长96.4%,注册资本213.2亿美元,增长40.5%;第三产业883户,增长41.3%,注册资本32.3亿美元,增长38.2%。从行业来看,制造业最多,为6185户,比上年同期增长99.5%,占外国投资者通过购买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股份并购境内企业实有户数的85.3%,注册资本204.4亿美元,增长42.7%,占全国购买中方股份注册资本的82.8%:其次是房地产业277户,增长43.1%,注册资本17.1亿美元,增长26.3%。

(二)外国投资者通过购买内资企业股份并购内资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山东、重庆三省卞。外国投资者通过购买内资企业股份并购内资企业899户,比上年同期增长44.1%,注册资本65.1亿美元,增长川倍。主要集中在广东、山东、重庆三省市,其中广东实有280户、注册资本14亿美元,山东实有136户、注册资本4亿美元,重庆实有126户,注册资本2.1亿美元,以上三省并购户数之和为542户;占全国外国投资者通过购买内资企业股份并购企业数的60.3%。

从产业来看,外国投资者通过购买内资企业股份并购内资企业在第一产业实有14户,第二产业574户,增长61.2%,第三产业311户,增长22.4%o从行业来看,制造业实有最多,为,532户, 比上年同期增长71.6%,占外国投资者通过购买内资企业股份实有户数的59.2%,注册资本23.9亿美元,增长51.6%,占购买内资企业股份注册资本的36.7%。房地产业增长较快,实有?5户,增长55.7%,注册资本6.4亿美元,增长87.2%。

五、外商投资来源地日趋多元化,拉丁美洲、非洲和欧洲的投资增长迅速

(一)外商投资仍以亚洲为主,拉丁美洲、非洲和欧洲的投资增长迅速。外商投资来源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亚洲仍是外商投资企业最主要的来源地,但在实有总户数中的比重有所下降;欧洲、拉丁美洲和非洲地区的投资迅速增长。

亚洲地区投资的企业实有19.1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6.1%,占总户数的73.4%,比上年同期减少0.8个百分点。其次为北美洲2.9万户,增长5.7%。

从增长速度来看,拉丁美洲实有投资1.4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20.5%,占总户数的5.3%,比上年同期增加0.6个百分点,投资总额1977.1亿美元,增长33.2%。非洲投资2169户,增长17.1%,投资总额192.7亿美元,增长39.2%。欧洲1.5万户,增长13.5%,占总户数的5.9%,投资总额1373亿美元,增长15.4%o大洋洲7061户,增长11.2%,投资总额136.7亿美元,增长26.1%。

(二)外商投资主要来自香港、台湾、美国、日本、韩国等地。从国别和地区来看,投资企业最多的是香港,为10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4.3%,占总户数的38.4%,比上年减少川个百分点;其次为台湾2.8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2%,美国2.4万户、增长5.4%,日本2.2万户、增长9.1%,韩国2.1万户、增长12.3%,英属维尔京群岛投资首次突破万户,达到1.1万户,增长21.6%,以上六个地区投资总户数为20.5万户,占实有总户数的78.8%。

六、外国及港澳台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增长较快,主要分布在广东。北京。上海三省市

外国及港澳台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户数增长较快,全国实有常驻代表机构5.3万户,比上年增加5723户,增长12.1%。

常驻代表机构主要分布在广东、北京、上海三省市,广东实有1.5万户、增长9.5%;北京1.01万户,增长10.4%;上海1万户,增长14.6%。这三个省市常驻代表机构之和占全国常驻代表机构总户数的66.2%。

新登记常驻代表机构6667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1.4%。

七、加强外商投资企业监督管理,严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外商投资企业违法户次减少,罚没金额增加

篇3

(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作用突出

永胜县一直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以建设农业为主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强化产业支撑和服务。永胜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多年来的发展,龙头企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以“公司+基地+农户”形式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在支持农业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2010年永胜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52165万元,比上年增长7.0%,农业完成增加值89600万元,同样比上年增长7.0%,农民纯收入增长18.3%,达到3317元。

(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具备了一定规模和实力,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至2010年底,永胜县共有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7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5家,市级20家。27家企业中,总资产规模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1家,总资产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所经营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种植养殖的品种从传统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扩展到观赏花卉,生物药材,螺旋藻等;加工生产也从最初的简单加工,扩展到技术含量更高的生物化工产业;产品所针对的市场也从省内周边州市,扩展到日韩、东南亚、欧美等国际市场。一些企业在发展自身传统优势业务的同时,不断向新的领域发展,不但实现了从原料种植到产品深加工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还谋求多样化的发展,进一步涉足于运输物流、小额贷款担保等领域。

(三)从事特色农产品加工及出口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长迅速

近年来,永胜县把出口创汇作为发展壮大农产业,培育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的重点,立足国际市场,突出比较优势,促进生物创新成为创汇大产业。目前,全县生物创新产业出口创汇总额在丽江市出口创汇额中已经占到很大的比重。2010年,作为农产品出口企业代表的丽江中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出口额就达到1500万美元,占到丽江市全市出口额的一半,出口产品实现销售收入折合人民币达1224万元。

(四)农业龙头企业尚处起步阶段,发展依然存在问题

一是生产规模有限,带动能力不足。虽然近年来永胜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但是必须看到,大多数龙头企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一些企业虽然产品畅销,但由于生产投入不够,技术不够先进,产量不足,常常出现断货现象。有的龙头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部分来自于外地,在带动当地农产品的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效果有限。二是龙头企业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不强。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弱,附加值低,加工水平和科技装备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另外,企业的品牌效应不强。虽然如三川火腿等品牌在省内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还无法与金华火腿、宣威火腿等知名品牌相提并论。三是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产销脱节。很多龙头企业与农户还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企业与农户之间是一种简单松散的买卖关系,缺乏保障机制。以致时常出现价高时农民直接向市场出售,价低时企业压价收购等违约的现象。

二、永胜县农业龙头企业的融资情况

(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中得到了金融的重要支持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支农惠农政策,中国人民银行永胜县支行不断通过加大窗口指导力度,充分发挥支农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引导督促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投入。2010年末,27家农业龙头企业的银行贷款余额达到24580万元,同比增长22.36%。其中,两家国家级龙头企业银行贷款余额7589万元,占各家龙头企业银行贷款余额总数的30.87%,五家省级龙头企业银行贷款余额11280万元,占各家龙头企业银行贷款余额总数的45.89%。

(二)“融资难”问题仍然困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目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基本依赖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2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银行贷款余额为5711万元,仅占到全部龙头企业银行贷款余额的23.23%,相对国家级龙头企业和省级龙头企业所获得的贷款金额具有较大差距。另外,27家龙头企业中仍然有12家企业暂未获得银行贷款,其中绝大多数也属于规模较小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由此,“融资难”问题对于中小龙头企业尤为突出。

(三)多重因素导致“融资难”问题

一是金融机构信贷门槛较高。现阶段,永胜县大多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产规模较小,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县域各金融机构的评级授信系统都由其上级行统一制定,同时,也没有建立专门针对农业企业特点的评级授信和审批体系,多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难以达到的这些评级授信条款的要求。二是金融机构信贷审批过程时间长、手续繁杂。一些以食用菌、蔬菜、粮食等收购加工和销售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表现为季节性强、时间急、需求量大。由于这些行业自身的特殊性,他们的资金需求具有“短、频、快”的特点。但是,金融机构信贷审批又必须执行审慎性原则,企业申请贷款需要经过层层申报、调查、审批、批复,一笔贷款从企业申请到放款,有时甚至需要一个月以上,导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资金一段时间内无法满足经营的需求。三是基层金融机构信贷产品创新不足。近年来,各行社针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需求,开发和尝试了一些新的信贷品种,如林权抵押贷款等,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出于风险防范的考虑,政策并没有广泛推开,使农业产业化企业不能充分享受到新信贷产品的好处。四是县域内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各金融机构要求企业必须有足额抵押、担保才能获得贷款,而大都数产业化龙头企业都存在抵押担保不足的问题。永胜县至今仍没有一家具有资质的信用担保机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担保贷款的使用。

三、金融支持永胜县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加强人民银行货币信贷政策传导,引导资金向龙头企业倾斜

人民银行应该继续配合地方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充分贯彻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并通过窗口指导职能,支持对现有龙头企业的资源整合,在引导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流向规模效益好、精深加工、辐射范围广的龙头企业的同时,也为创业之初、规模较小的农业龙头企业提供政策支持。

(二)提高金融支农服务水平,清除阻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信贷制度障碍

一是创新适应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评级、授信模式,适当降低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信贷门槛,并引导龙头企业积累良好的信用记录,争取在评级授信、灵活用信、利率政策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二是简化审批手续,适当减少信贷审批层次,提高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审批办贷效率。

(三)鼓励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增强其产品的适应性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可选择性

鼓励各金融机构突破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创新信贷营销方式。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发展可循环使用信用额度、季节性收购贷款,实行灵活的贷款期限。鼓励抵押物的多种替代形式,探索保险保单质押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推广林权、商标权、知识产权、股权等抵押质押贷款。并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等直接融资产品,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来源。

(四)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网络,充分发挥各涉农金融机构的支持作用

篇4

(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了我市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贷投入。尽管国家近年宏观调控的政策是有保有压、区别对待,调控部分行业过热,扶持农业、中小企业等偏冷行业,株洲地区也没有过热的行业,但随着宏观调控操作上的一刀切和调控的力度逐步加大,使得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的可用信贷规模减少;调控的结果往往是对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建设影响不大或者根本没有影响,而中西部地区的新一轮经济建设刚热起来就受到扼制。

(二)与省内其他地市比,信贷增长水平偏低。今年1-7月,全市贷款新增额与增速虽然高于去年同期,但增幅仍低于全省同期水平1.3个百分点,贷款增幅居全省第9位,低于增幅第一的娄底6.67个百分点,低于邻近的湘潭2.28个百分点。显然,这与株洲经济在全省的地位是不匹配的。贷款增长滞后表明株洲市在全省金融资源分配中处于下风。

(三)过于强调贷款风险,束缚了对企业的信贷投入。据商业银行反映,近年来上级行对信贷风险责任追究越来越严格,一是对信贷审批权限的限制,近年来,除农村信用社、市商业银行外,其他各行纷纷上收了全部或部分贷款审批权限。审批权限上收,实际上意味着信贷控制加强;二是激励约束机制失衡限制了投入,目前各行基本上未建立信贷投放激励机制,而约束机制却越来越严格,在不断严格信贷约束机制影响下,一些商业银行不积极主动地开展信贷营销,不深入企业、农村寻找项目,却总是埋怨政府、企业没有提供好的项目,坐等客户和项目上门;三是信贷门槛过高,条件过于苛刻,对信贷投入的规模起点也不断提高,达不到规模的一律不准上报,这种极不对称的机制严重影响了基层行和信贷员信贷营销的积极性,影响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四是限制票据融资和贸易融资,影响了信贷投入。由于近年来一些行在票据、贸易融资方面出了问题,今年各行对下级行的票据贴现,关联企业间的票据融资贴现限制严格,致使这一块业务出现萎缩,2005年我市贴现余额大幅下降11.4亿元,2006年只增加0.1亿元,2007年又比2006年减少2.57亿元,今年1-9月票据贴现余额和累放同比分别减少5亿元和10亿元;五是商业银行与本埠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的业务合作停顿。受银监会《关于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业务合作风险指引》、担保机构代偿风险和株洲市“901”案件影响,目前我市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的合作处于停顿状态,银保合作不畅,使该市中小企业融资更加雪上加霜。

(四)银企双方信息不对称,影响银行信贷投入。一是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欠规范。表现为相当部分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会计制度常常不规范、企业产权不清,银行监控难度大,没有在银行形成长期信用基础,信用地位不稳固,获取贷款能力差。二是企业管理为家族式、个体私营或粗糙式的股份制模式,缺乏有效的决策监督机制,决策随意性大,根本谈不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做假报表、隐瞒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屡见不鲜,增加了企业信用评级和银行贷款审批、风险管理难度。有的甚至缺乏诚信意愿,逃、废、甩、赖银行债务现象依然存在。三是企业抵押担保条件欠缺。企业普遍存在抵押担保不足的问题,无法达到金融机构贷款的条件。

(五)信用环境对株洲市融资影响较大。世界银行近期了我市在投资环境上还存在8个方面的问题。目前银行“评级”和“授信”系统实行打分制,其中贷款项目所在地区信用环境整体评估所占权重较大。据统计,2007年全市有2332户企业逃废银行、信用社和资产管理公司贷款15.1亿元。年末银行、信用社向法院累计申报诉讼案件2302起,计金额8.19亿元,已处理执行304起,占13%;执行金额1.35亿元,仅占15.8%。今年1-7月我市又有9家银行信用社进入司法程序的债权标的2.513亿元,法院判决胜诉1.954亿元,其中未执行的1.22亿元,占胜诉案件标的的62%。

(六)项目优劣影响银行信贷投入。近几年来,全市各级和有关部门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高度重视,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优质、较大的项目和条件成熟的项目还是相对较少。政府和银行每年举办的政银企项目推介、项目对接融资洽谈会,贷款签约、授信的笔数、额度虽然不少,但因种种原因,履约率较低。

(七)政府融资平台融资功能弱化。目前株洲市虽然有7大融资平台,但融资过多,融资主体资产负债率很高,57亿元的融资额度已经达到极限。且各自为政,资产、资源、力量分散,还本付息压力大,融资功能日趋弱化甚至丧失,应予以整合,使之增强融资功能。

二、完善金融服务,支持株洲市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增强五大意识。一要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满足经济社会需要。二要增强创新意识,着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三要增强营销意识,积极推介金融业务品种。四要增强协作意识,加强政银企合作。金融五要增强全局意识,推动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优化融资环境。打造良好金融环境,营造资金“洼地效应”,政府应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就是大力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多途径、多方式重构社会信用,让银行“敢贷”;实施信贷奖励,减免银行贷款抵押担保相关费用,让银行“想贷”;搭建银行企业真实信息交流平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让银行“放心贷”。有所不为就是不干预信贷行为,不插手信贷纠纷,不为难银行依法维护债权。良好的信用环境是银行、企业和外来投资都很看重的。要通过营造好的融资环境,增强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信心。一是深入开展金融生态模范城市创建和金融安全区的创建工作,各级政府要加大力度,切实为金融机构办实事,解决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的后顾之忧。建议将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纳入市政府对县市政府的考核指标;二是减少中小企业资产抵押担保登记、评估费用,简化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抵押和银行抵贷资产处置手续,提高办事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三是继续深入开展企事业单位和自然人拖欠银行贷款清收工作。四是依法保护金融机构的合法债权。要依法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不良贷款“双降”工作。五是继续加强政银企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开好3个会议,一要开好每个季度的金融经济形势分析会,二要开好信贷目标管理考核总结表彰会,三要进一步做好政银企信息交流、项目推介工作。政府部门应培育和储备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优质项目,实行以项目引资引贷。对一些大项目建议指定银行提前介入,由银行提供相关服务,让项目业主放心满意,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充分利用长株潭建立“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契机,争取相关政策支持。重点抓好已经立项的

“清水塘循环工业园”、“株洲电厂B厂”等本地重大项目的建设工作。

(三)拓展服务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投入。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切入点,贯彻执行人民银行总行《关于进一步支持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在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支持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鼓励金融机构在确保贷款安全的前提下,将新增贷款的30-50%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各行已将中小企业业务发展提升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视中小企业为新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农行、中行通过银行卡透支服务等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服务,并积极争取上级行中小企业信贷在株洲试点。工行总行创新的沃尔玛供应商融资方式,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提供了借鉴。根据株洲市实际情况,各行应拓宽信贷服务领域,为客户“量身定做”,推出“收费权、仓单、出口订单、专利权、商标权质押”、“保兑仓”等“中小企业商务套餐”服务。对企业开办库存商品、材料抵押与真实贸易背景合同做保证的抵押担保贷款;开办联保和互保贷款;对高科技企业开办以自主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抵押的贷款业务,帮助企业突破生产经营扩张的资金瓶颈。

(四)支持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作为一种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以其自身的信誉作保证,承接和分散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在银行与企业之间建立信用桥梁,弥补了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缺陷。对于提升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解决有市场、有效益但抵押担保不足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延伸信用链条,具有“四两拨千金”的杠杆效应。对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加就业、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难题、增加财政收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和融资担保补偿机制,有效降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和担保机构担保代偿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的信贷投入和贷款担保积极性。建议市政府近期召开一次政府相关部门领导、银行主管信贷的行长、信贷部门人员和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担保机构负责人会,协调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业务合作的问题。

(五)加快政府融资平台改革。给政策、给机制、给环境。学习长沙武广铁路客运站、滨江新村项目融资办法,整合我市融资资源,做大做强我市政府融资平台,明确融资主体还款来源,增强融资平台的融资功能,有效解决政府融资难题。

篇5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171-01

在新的会计准则中,对于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企业净资产份额发生变化的会计处理,只涉及持股比例不变和部分股权处置的情况,未涉及因增资扩股等原因引发投资企业股权比例下降,但其投资额未发生变动的情况。例如如下情况:一、对被投资企业增资扩股前控制,增资扩股时投资企业未按原持股比例取得被投资企业增资的份额,此时投资企业出资额未发生变动,其持股比例被稀释摊薄,从而引起投资企业享有该被投资企业的权益份额发生变动,增资扩股后投资企业仍然对该被投资企业控制;二、对被投资企业增资扩股前控制,增资扩股时投资企业未按原持股比例取得被投资企业增资的份额,此时投资企业出资额未发生变动,其持股比例被稀释摊薄,从而引起投资企业享有该被投资企业的权益份额发生变动,增资扩股后投资企业失去对被投资企业控制,变为重大影响。被投资企业增资扩股,投资企业面临的会计处理问题主要是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企业权益变动的确认和计量。

篇6

二、企业投资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意义

一般情况下,企业投资管理指的是根据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和目标,明确投资方向、选择最合适的投资方案等,并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因此,投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之一,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生存状态有着直接联系,必须注重企业投资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才能真正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总的来说,企业投资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意义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投资管理水平提升是企业资金得到充分利用的重要基础,对于提高企业资金有效利用率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在企业的正常运营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闲置的资金,因此,企业投资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金,从而避免资金浪费情况出现,以真正推动企业长远发展。

(二)不断提升企业投资管理水平,不仅可以增加企业的整体收益,对于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也有着重要意义。在合理进行各种项目的投资时,企业也的投资效益会得到提高,随着而来的则是投资收入的不断增加,最终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

(三)在企业不断加大投资管理水平提升力度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得到扩大,从而在控制小的投资公司的基础上,促进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对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企业投资管理应采取的相关原则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投资管理水平提升还存在较多问题,给企业长远发展带来极大影响,因此,必须尽可能的降低企业投资过程存在的风险,才能在降低企业资金损失的前提下,确保企业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目前,企业投资管理应采取的相关原则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执行,在制定相关计划和规划时,要与本行业的相关要求、规划相符,才能确保国家相关政策和方针等可以得到真正落实。

(二)投资管理工作和投资决策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操作和执行。

(三)投资决策必须注重民主化和科学化。

(四)投资项目决策必须注重有资本金、市场、效益和竞争力四个重点。

(五)投资决策要严格执行投入少、产出多的原则,尽可能保障高效益。

(六)在投资管理上企业要注重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的原则。

四、目前企业投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投资管理方式不够现代化,出现严重亏损情况

对我国较多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部分企业存在投资管理机制不完善、投资管理制度不合理、投资管理方式不够现代化等多个方面的问题,根本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企业投资管理没有对投资战略规划、预算控制给予高度重视,并注重其科学化和精确性,也没有对市场风险进行严格把控,更没有制定相应的市场应急措施、奖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导致企业投资出现严重亏损的情况,给企业长远发展带来巨大阻碍。

(二)没有比较完善的投资决策约束机制

在企业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的情况下,投资决策约束机制还不够完善,较多企业的投资管理都是由管理人员负责,给企业投资管理的实际效果带来极大影响。受到企业管理人员工作经验、管理水平和个人偏好等的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出现战略规划不够长远的问题,从而缺乏可靠的市场投资论证,最终出现盲目投资、感情投资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三)投资决策人员专业技能不高,提高投资风险

一般情况下,企业投资都会存在一定风险,并且投资风险不会受到个人意志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所以必须注重投资风险的有效防范。目前,企业的管理者较多都属于行政级别人员,他们没有比较丰富的市场经济知识和较高的管理能力,并且,投资决策人员专业技能不高,他们不注重自身管理水平提升,导致企业投资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不够高,最终提高企业投资的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等。

(四)企业投资定位不够科学,不注重市场调研

在企业开始投资之前必须对市场的情况进行调研,收集各种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并对他们进行系统性、科学性的分析和探讨,才能确保企业投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从而保障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但是,当前企业投资出现定位不够科学的问题,没有对市场调研给予高度重视,导致产业设计和制造出现与市场需求不相符的情况,最终出现供需不相平衡的现象。例如:总公司和地方公司的产品在经营范围、品种和销售渠道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致使市场出现恶性竞争、垄断和相互抵制等问题,最终导致企业经营方向和投资方向偏离企业战略规划。

五、企业投资管理水平提升的若干思考

(一)加强投资前的预测分析,提高其科学性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高科技时代,企业投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必须合理运用先进的技术对投资风险进行有效预测,确保投资前预测分析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才能真正保障企业投资管理的真正效用。在实践过程中,企业正式开始投资前进行的科学预测需要对如下几个方面给予高度重视:首先,技术方面的分析。如果企业具有投资需要的技术,则企业已经具备了投资可行性,因此,企业需要注重技术水平的提升,才能避免盲目投资、资金浪费等情况出现。二是,经济方面的分析。根据企业的投资需求来看,对经济效益、投资规模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才能在确保投资项目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保障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二)注重投资管理机制的完善和调整

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不断的提升和完善自我,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避免被时代、社会所淘汰。因此,企业投资管理水平提升必须注重投资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合理调整,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工作程序和管理内容等,才能保证企业投资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促进企业投资管理工作效率不断提高。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企业投资管理的不断加强,还需要制定合适的奖惩机制和监督机制,增强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工作积极性等,才能确保企业投资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最终促进企业投资管理机制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发展。

(三)加强投资管理队伍的建设,提升综合素质

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的管理队伍,是企业投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保障,因此,企业必须加强投资管理队伍的建设,并加大建设力度和管理力度,以不断提升企业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在实践过程中,企业必须要提升管理层和工作人员的投资风险防范意识,并及时的完善投资管理制度,将其细化到每个工作人员的身上,让他们认清自己身上所担负的责任,才能真正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各种需求。例如:在招聘投资管理人员的时候,要严格按照企业的相关规定进行选拔,并对他们的业务技能和个人素质修养进行调查和考核,才能真正达到提高企业投资管理工作效率、降低企业投资风险的目的。

(四)降低投资风险,全面分析,谨慎投资

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提升企业投资管理水平是一项责任重大、繁琐的工作,必须将其与企业的各项活动联系到一起,对资金的流动进行严格把关,才能在对企业投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高资金有效利用率,从而实现企业投资的最大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谨慎投资,将投资风险防范切实落实到每个员工的身上,设置专门的监督人员,对每一项经费的收入和支出进行整理和归纳,不定期的进行抽查和总结,才能在协调好各个部门日常工作的情况下,避免企业投资出现重大损失。

(五)有效落实投资后的审计、验收工作

篇7

企业现金流量表中,最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三部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以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结构十分重要,总量相同的现金流量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分布不同,则意味着企业不同的发展周期和财务状况。也就是说,只需有一张现金流量表,就可以通过这三部分的净额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一个初步的分析和了解,总结后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根据此表通过现金净流量情况,可分为八种情况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初步的分析了解,以下――说明:

1 此种情况的现金流量,说明企业主营业务在现金流方面能自给自足,投资方面收益良好,正处于兴盛时期。从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的正数可以看出企业一方面保持盈利态势,同时积极寻求扩大经营规模,企业内部积累与外部投资同步进行,资金使用率很高。但企业在投资收益状况良好之时,仍然进行筹资,这从筹资活动的正数可以看出,如果没有新的投资机会,将会造成资金浪费。

2 此种情况的现金流量,说明企业进入产品成熟期,从经营和投资活动的正数说明企业的经营和投资良性循环,筹资活动的负数是由于偿还借款引起的,不足以威胁企业的财务状况。在这个阶段,产品销售市场较稳定,已进入投资回收期,但必须注意及时偿还外部资金,防止企业的资信程度带来的经济风险。

3 此种情况的现金流量,说明企业正处于扩张时期,产品迅速占领市场,销售呈快速上升趋势,表现为经营活动中资金大量回笼,从投资活动的负数看出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继续大量追加投资,而仅靠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可能无法满足所需投资,必须通过筹集资金进行投资。这时应该着重分析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

4 此种情况的现金流量,说明企业经营状况虽然良好。筹资活动的负数说明企业正在偿还以前债务,同时,从投资活动的负数看出企业还继续投资,所以应随时关注经营状况的变化,防止财务状况恶化。

5 此情况的现金流量,说明企业由于过度扩张,经营活动的负数已经开始说明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即使是主营业务也不能为其带来现金流入,企业入不敷出,只能依赖于借债度日,企业全面萎缩,财务状况可能恶化。但投资活动是正数,此时应着重分析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入是来自投资收益或是撤回投资,若为后者,则企业的形式将十分严峻。

篇8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应用指南规定,长期股权投资适用于以下几种类型的权益性投资:第一,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第二,企业持有的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第三,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第四,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对于以上4种类型的权益性投资,企业在采用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时,符合第一和第四两种类型的权益性投资,企业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反之就采用权益法核算。

所谓成本法,就是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人账,不随被投资单位权益的增减而调整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对于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投资企业接受的现金股利全部属于投资以后被投资企业产生的累计净利润.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投资企业将其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例I:甲企业于2006年1月1日以30万元的价格购人乙企业10%的股份,同时支付相关税费2万元,款项均用银行存款支付。乙企业每年实现的净利润和次年初宣告发放上年的现金股利情况见表l。

甲企业每年的会计核算如下(单位:万元):

1.2006年1月1日。甲企业购人股票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32

贷:银行存款32

22007年2月。乙企业宣告发放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15

贷:投资收益15

3.2008年2月,乙企业宣告发放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3.2

贷:投资收益3.2

4.2009年2月,乙企业宣告发放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3

贷:投资收益3

二、投资企业接受的现金股利不全部属于其投资以后被投资企业产生的累计净利润。

即接受的现金股利有属于投资以前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就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在成本法下,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冲减和冲回的计算,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其实认真分析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冲减的原因。对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投资企业投资后累计分派的现金股利(简称为累计已收现金股利)超过投资企业从投资开始到上年末至被投资单位累计实现的净利润的持股比例数(简称为累计应收现金股利)的差额。即累计已收的现金股利大于累计应收的现金股利,就是被投资企业实际多付的现金股利是来自于投资企业投资以前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对于投资企业收到的投资以前被投资企业发放的现金股利,投资企业不应将其确认为当期损益,只能冲减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在此种情况下,笔者认为分以下两种情况,在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会计核算中运用更为简便。

(1)当投资企业累计已收现金股利大于累计应收现金股利,按当年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上年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应属于投资企业的投资期)×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借贷之间的差额。计人“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2)当投资企业累计已收现金股利等于或小于累计应收现金股利。按当年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借记“应收股利”科目,如果投资企业以前曾经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现在全额再冲回“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两者之和,贷记“投资收益”科目(也符合上述提到的投资企业接受的现金股利全部属于投资以后被投资企业产生的累计净利润的情况)。

例2:甲企业于2005年1月1日以l00万元的价格购人乙企业60%的股份,同时支付相关税费3万元,款项均用银行存款支付。乙企业每年实现的净利润和次年初宣告发放上年的现金股利情况见表2。

根据表3中的资料.对甲企业每年的会计处理如下

(单位:万元):

1.2005年1月1日,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103

贷:银行存款103

2.2005年2月,累计已收现金股利l2万元>从投资开始至上年(2004年)末投资以后累计应收现金股利0万元,符合第一种情况,所以,借记“应收股利”l2万元,贷记“投资收益”0万元,借贷差额计人“长期股权投资”,其会计分录应为:

借:应收股利12

贷:长期股权投资12

3.2006年2月,累计已收现金股利36万元>从投资开始至上年(2005年)末投资以后累计应收现金股利18万元,符合第一种情况,所以,借记“应收股利”24万元。贷记“投资收益”18万元,借贷差额计人“长期股权投资”,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24

贷:投资收益18

长期股权投资6

4.2007年2月。累计已收现金股利585万元>从投资开始至上年(2006年)末投资以后累计应收现金股利48万元,符合第一种情况,应借记“应收股利’2Z8万元,贷记“投资收益”30万元,借贷差额计人“长期股权投资”。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22.8

长期股权投资72

贷:投资收益30

5.2008年2月。累计已收现金股利70.8万元<从投资开始至上年(2007年)末投资以后累计应收现金股利72万元。符合第二种情况。应借记“应收股利”12万元,此时“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从购人以后已经冲减(12+6-72)10.8万元。因此应当全额将冲减的长期股权投资冲回,计人“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借方。按两者之和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12

长期股权投资10.8

贷:投资收益22.8

篇9

二、目前企业投资评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企业投资评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收益,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投资决策的主观性、投资评审管理监督不到位、审计和评审环节相对薄弱。

1、投资决策存在相当大的主观判断

企业的投资决策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为了快速扩大规模,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一般都会进行投资。从理论上来讲,企业在投资之前一般都会对投资项目进行考察和分析,研究项目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情况,然后对项目的发展情况做出相应的评估,预计风险和收益之后才会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但是,在企业的实际投资评审管理过程中,很多企业不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的论证,只是了解一些表面资料,主观进行判断,选取投资项目,这加大了企业投资的风险,如果投资失败,企业可能会因此而倒闭。

2、投资评审管理监督不力

企业为了提高投资的收益,一般会组织专门的机构对被投资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应该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促进被投资项目的良好发展。但是,在企业投资项目的实际管理过程中,监督机构发挥的作用不大,资金投出之后,一般就失去了被投资项目控制和管理权力,疏于监管。如果被投资项目向着亏损的方向发展,企业也不能及时发现,从而给企业造成致命的损失。

3、缺乏相应的审计和评审

项目的审计和评审可以有效监控投资过程中的风险,企业应该定期对投资项目进行评审和审计。但是目前企业投资之后,根本不对投资项目进行评审和审计,使企业不能全程控制项目的运行,容易做出失误的决策。因此,缺乏审计和评审,会提高投资失败的风险度。

三、提高企业投资评审管理成效的思考

1、企业投资前的准备工作

该环节主要是科学分析预测投资项目,然后形成书面报告形式,如调研报告、项目建议书等,这些都为投资决策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制定投资决策时,除了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分析之外,还要对企业自身的技术情况和经济情况进行分析,技术层面的分析主要是分析技术实力是否和投资项目的技术要求相匹配。如果企业的技术实力相对薄弱,或者是需要很高的成本才能引进该技术,则说明企业不适宜对该项目进行投资。经济层面分析主要是对投资项目的未来收益情况,投资收益比进行分析,如果项目的发展前景较好,经济利润较高,则适宜进行投资。技术分析和经济分析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一方面考虑不周全,都可能影响整个投资收益,如果投资失败,企业也能要承担巨额的债务,因此要慎重。对投资项目进行分析之后,然后指定项目投资计划书,粗略的估算项目的经济收益和投资预算,然后根据国家的相关产业发展政策,选择适宜的投资机会和投资地区。确定投资项目,下达投资任务书之后,企业组建专门的投资管理团队,落实投资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为项目的后期投资管理做好基础工作。

2、投资过程中的执行与监督管理

在企业投资过程中包括投资策略的选择、风险的防范措施、商业计划书的执行、监督委员会的成立。(1)投资策略的选择。根据投资项目和企业的具体资金、技术情况、承担风险的能力,选择不同的投资策略。常用的投资策略如匹配投资策略、组合投资策略、分段投资策略等,每种投资策略的都具备优势和不足之处,因此在选择投资策略时,可以使用一种投资策略,也可以几种投资策略综合运用。(2)严格依据商业计划书执行投资项目。该商业计划书包含了投资项目的具体运行方式和未来的发展目标,在投资评审过程中可以以此为依据,保证投资项目的正常发展,如果一旦出现和计划书中不一致的情况,则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正,这样投资项目就可以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保证企业的预期经济收益。(3)执行全面的风险防范措施。为了有效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需要全面监控投资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防患于未然。由于投资项目会经历不同的发展时期,如种子期、扩张期等,不同的时期制定的风险防控措施也不同,最大限度规避投资风险,将其降到最低。(4)成立监督委员会,建立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成立监督机构,奖罚分明。投资项目运行中,全程监督,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在现有的条件下,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并建立责任制度,奖惩分明,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保证项目的预期收益。同时奖惩制度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制定的投资评审管理决策更加合理,显著提高项目的可行性。

3、投资后的审计和考评

(1)要建立权威的监管机构。政府对企业的项目的运行负有监督的责任,因此,除了企业本身成立监督机构之外,需要政府的宏观指导与规划,进行监管,派职能机构和人员对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客观的分析,降低其投资风险。(2)协调好企业内部审计、政府审计及社会审计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相互协同配合。此外,在对投资项目进行验收时,需要总结投资经验,优化投资评审管理,为企业下次投资奠定基础。(3)完善企业自身管理体制,强化投资项目的验收和审计工作。企业的投资项目一般投资时间较长,并且对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因此,为了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根据项目情况将审计工作分为几个阶段,在不同阶段侧重的问题有所不同,以便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企业高层人员做决策时提供更多的有用和有价值的信息。

篇10

一、企业投资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投资的决策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1)部分企业被眼前的利益而诱惑,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在企业还没有认清所要投资的项目,进行策划投资决策时,不能切实的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2)企业管理者为了追求投资所带来的高利润,而进行盲目的追求新项目,新技术和新领域,却不能对企业所要投资的项目进行科学的分析,如此以往就会导致企业的资金出现严重的周转问题。(3)部分企业为了扩大自己企业的经营规模,就不惜一切的进行项目的投资,不能准确的认识到自己企业的能力范围,从而导致企业的经营风险越来越严重。

(二)投资的策略不合理

企业在进行投资时,不能准确认识到企业自身的情况,而盲目的制定投资策略,从而使企业的投资策略与企业自身情况不相符,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如,部分企业采用多元化投资策略,却没有企业自身所要经营的核心业务,使企业要进行大领域的经营自己的业务,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广域的业务中,严重影响企业的主要业务的发展,导致企业丧失对自己需要经营的主要业务的竞争力。

(三)科研项目投资与市场需求脱节

(1)投资立项缺乏对市场的深入调查,缺乏市场导向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企业在选择科研项目进行投资立项时,应当深入调查市场的实际情况,采用市场导向原则。这样才能保障所投资的产品无论是功能上,还是使用方式上都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占据更加广泛的市场份额。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下,许多企业并没有深入分析市场对欲投资科研项目的实际需求,导致投资过后的产品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2)科研成果不够成熟。例如,有些科研成果仍然处于性能实验的阶段。许多企业就迫不及待地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但是由于生产技术上的以及产品自身设计上的缺陷,很有可能会导致投资项目的失败,使得企业承担严重的经济损失。

(3)投资项目的配套设施不够完整,而且常常缺少必须的生产经费。对于许多科研项目来说,都需要一定的配套设施作为支撑。但是由于许多企业在科研项目中投入的经费有限,导致科研项目在初期运营阶段就出现许多细节化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将直接影响投资项目的后续进行。而且,时间越往后推移,市场的变化情况越明显,企业面临的投资风险可能就会越大。

(四)缺乏投资后审计监督

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许多的企业在观念上都呈现出同样的特点。例如,国内的很多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都会十分关注投资项目前期的可行性评估工作以及项目开始前的融资工作,往往会忽视对投资产品的后期经营和管理。这种思想就会直接导致管理制度上的缺陷。由于企业管理者思想上的落后,使得有一部分的投资项目脱离了企业的控制,无法实现企业预期的发展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企业获得的经济利益,也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风险。除此之外,许多企业内部设置的审计监督环节也得不到具体的落实。导致外部审计的结果很难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投资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对企业的投资效益造成负面影响。

二、提升企业投资管理能力的策略

(一)树立投资管理理念。现代企业要想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就必须要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扩大生产方式。企业投资是实现扩大生产的必然途径。运用有效的投资,能够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企业现有资源总量的最大价值,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对于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来说,一定要树立先进的投资管理理念,做好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性规划,树立长远的发展计划。首先,企业必须要充分了解自身的资源优势,采用多种渠道提升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将企业的有利资源进行综合管理,发挥出自身的最大优势。其次,树立长期的发展战略思想,做好长远的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之上,合理利用企业的优秀资源,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二)提升企业管理和决策能力。企业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投资方式,实现自身的L期发展战略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要从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角度出发,分析如何提升企业的投资管理能力。首先,要注重企业专业投资管理人才的引用。通过增加企业投资管理队伍的力量,来提升企业的投资管理能力。运用先进的投资理论,引导企业进行投资管理。再运用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弥补企业投资管理上的缺陷,并寻求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投资管理道路。其次,增加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有效弥补企业决策的盲目性。集合企业的长期发展计划,对企业的投资项目进行严格审核和综合把控。在采用先进的资源配置方式基础之上,尽可能实现科学的投资管理。

篇11

一、企业项目投资计划管理实施的前提条件

在也企业管理过程中,计划是作为一项相对基础的职能存在的,能够确保企业投资目标的准确性。如果投资项目涉及较大的金额,那么,也就说明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等同,并伴有较长项目开展周期等特点,形成了复杂的项目投资行为。正因如此,企业更应进一步管理投资项目计划,并将计划工作置于企业项目的投资运营与售后服务进程中[1]。计划管理是就企业投资项目而言的,对企业投资的项目进行明确是实施投资计划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如果发生投资偏差的情况,计划将无法发挥其应有效能。那么,企业在项目投资中,应结合市场的发展态势,对投资项目进行全方位考察,确定项目投资时,更应找准市场的供求以及产品的定位,并结合企业的实际预测项目的投资成本、投资实力、以及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来进行投资计划。同时,企业管理工作者所编制的项目投资报告应具有可行性和完整性,深入分析投资风险,以明确投资项目与投资目标。

二、企业项目投资计划管理方法

(一)对企业项目投资的计划成本进行分析

分析计划成本旨在进一步对企业各分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从而使得出的企业经营水平更具有客观性与公正性。由于投资项目往往涉及到多个分工,那么,相关业务部门对接工作相比繁多。由于部门在运营中,更多的是对自身情况进行考虑,致使企业投资成本膨胀的问题发生,最终影响了企业的投资的效益受。可以说,健全的计划成本分析能够客观、全面、准确的对企业运营情况进行反应。另外,待企业项目计划成本审核通过后,在实施计划成本过程中,应严格实施计划细则,保证成本控制工作得以进一步落实[2]。首先,由企业的项目投资计划部门对计划成本进行分析,编制出相关材料,并及时传达给相关合作部门,从而确保企业财务部门的拨款计划以及各部门的用款计划能够规范化。如果存在超出原定计划的用款时,应给予另行批报审核,再由企业的计划部门对计划成本作出适当的调整,以确保成本得以科学的控制。

(二)对企业项目建设进度计划进行汇总

在企业项目建设中,对项目建设进度计划进行汇总旨在对企业项目运行过程进行科学的指导,从而使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得以邮寄的进行,提升企业的整体生产水平,实现企业资金的流动得以趋于动态平衡的目的。由于部分企业项目所涉及的投资金额比较庞大,再加之具有较长的运营周期,导致企业项目资金的成本控制面临一定的难度。尤其是部分投资项目是通过高价获取到的,为了加快资金周转,就要借助汇总有效而科学的项目建设进度计划,来为企业项目的平稳运行提供保障,从而使企业资金使用有效率得到提升。需要注意的是,企业项目建设进度计划能够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销售工作。因此,企业销售产品时,就应通过企业项目建设进度计划情况,来实现对产品使用期限的控制与把握。同时,还应该在销售合同中,对产品的供货期加以明确,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企业的销售部门能够更好地对产品进行组织销售。对企业项目建设进度计划进行汇总还包括形象进度控制工作,该项工作能使客户燃气购买产品的欲望与信心,有助于企业销售效益的提升。

(三)对企业项目投资的资金平衡计划进行编

篇12

第二条适用对象本办法适用于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市属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以下简称市国资公司)和市国资公司直接出资的全资企业、50%以上(含50%)的控股企业(以下简称市国资公司所属企业)。

第三条投资原则投资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遵守法律、法规,符合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

(二)符合本市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总体要求;

(三)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有利于突出主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投资规模与企业实力、融资能力相匹配;

(五)企业投资决策坚持审慎原则,符合投资决策程序和管理制度。

第四条投资范围本办法所称的投资是指以货币、实物、有价证券或无形资产等实施投资的行为,包括:

(一)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等固定资产类投资;

(二)设立全资企业、国内外收购兼并、合资合作联营、对所出资企业追加投资等股权类投资;

(三)证券投资、期货投资、委托理财、信托等金融类投资;

(四)以上未列明的其他形式的投资。

考虑到金融类投资在管理上的特殊性、复杂性,目前暂不按本办法实施管理,今后将另行制定管理办法。

第五条可行性研究论证市国资公司及所属企业投资项目决策必须经过前期可行性研究论证,并按规范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六条投资的分类管理市国资委对国有资产投资项目实施备案管理和核准管理,市政府已确定的投资项目均实施备案管理,其中政府投资项目按市政府有关管理办法操作。

第七条非金融类投资限制严格限制非金融类企业从事委托理财和炒作股票、期货等高风险投资活动,适度控制企业购买债券、基金、信托等金融产品。金融类企业(银行、信托、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信用社、担保公司、保险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等)及其上级国资公司的金融投资规模和比例应当与自身的权益和财务融资能力相匹配。

第二章投资监管的职责

第八条市国资委职责市国资委在企业投资中履行出资人职责,重点对企业投资方向、投资决策程序和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包括:

(一)组织研究国有资本投资导向;

(二)审核企业的年度投资计划,核准企业的计划外投资项目;

(三)对企业投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或核准管理;

(四)组织开展投资效益分析评价,对重大投资项目组织实施稽查、审计、后评估等动态监督管理;

(五)指导企业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规范完善投资决策程序。

(六)凡涉及重大投资项目的,及时向市政府报告。

第九条市国资公司职责市国资公司是投资的责任主体,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贯彻出资人意志,维护出资人权益,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二)负责年度投资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三)负责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

(四)负责投资决策并承担投资风险;

(五)开展投资分析,组织投资管理,报告投资项目管理情况。

(六)对所属企业重大投资活动实施监督和管理。

第十条财务总监职责市国资委派出的财务总监是对监管企业财务活动和会计活动进行监管的责任人,其职责是:

(一)负责对监管企业执行本办法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参与审查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

(三)独立向市国资委报告有关情况或提出书面意见。

第三章年度投资计划管理

第十一条年度投资计划市国资公司及所属企业应当制定本企业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市国资公司年度投资计划(含所属企业投资项目)经公司董事会讨论通过并报市国资委审核通过后登记备案。年度投资计划包括以下重点内容:

(一)年度投资计划书与相关文件、资料;

(二)年度投资规模与投资结构;

(三)投资方式及其比重结构;

(四)年度投资进度安排;

(五)投资项目汇总表。

第十二条年度投资计划申报程序编制年度投资计划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每年第四季度由市国资公司向市国资委提交下年度投资计划草案,并提供投资项目的项目计划书(或建议书)等相关文件或者材料;

(二)市国资委对市国资公司投资计划草案进行审核,并向市国资公司反馈审核意见;

(三)市国资公司根据市国资委审核意见,组织修改、完善年度投资计划,并提交董事会审议;未设董事会的国资公司依据企业章程规定的程序进行审议;

(四)市国资公司将经审议决定的正式年度投资计划、董事会决议报送市国资委备案。

第十三条年度投资计划审核市国资委审核市国资公司年度投资计划的重点为:

(一)投资方向与国有资产调整和发展方向是否一致;

(二)投资规模与融资能力是否相匹配;

(三)投资是否主要集中于企业核心业务;

(四)投资是否与其它市属国有企业类同或重复;

(五)投资行为是否过于分散(投资额原则上不得低于100万元)。

第十四条年度投资计划调整市国资公司应当严格执行年度投资计划。遇特殊情况需调整年度投资计划,应当充分说明原因及调整内容,并及时报市国资委核准。

第十五条年度投资分析报告市国资公司应在当年度7月底之前将年度投资计划上半年实施情况报市国资委。市国资公司应当编制年度投资分析报告,全面反映企业国有资本结构调整情况、年度投资计划执行情况、项目投资回报情况、金融投资情况等,并于下年度3月底前将有关情况报市国资委备案。

第四章投资项目备案管理与核准管理

第十六条备案管理范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投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

(一)经市国资委审核批准列入年度投资计划,单项投资额不超过本企业净资产10%且低于1000万元的投资项目;

(二)根据有关规定要求市国资委履行备案手续的投资项目或市政府已确定的投资项目。

第十七条备案材料属于备案管理的投资项目,市国资公司应当在董事会会议(总经理办公会)召开后5个工作日内向市国资委报送以下备案材料:

(一)投资项目备案表;

(二)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会议决议;

(三)项目概况、项目可行性研究、专家评审意见;

(四)投资协议书或投资意向书;

(五)有关合作方的情况介绍、证明资料;

(六)其他相关资料。

第十八条备案工作时间市国资委自受理备案材料5个工作日内,出具投资项目备案证明。

第十九条核准管理范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投资项目实行核准管理:

(一)单项投资额达到企业净资产10%或单项投资额超过1000万元(含1000万元)的投资项目;

(二)年度投资计划外的投资项目;

(三)对企业发展或出资人利益有重大影响的其他投资项目;

(四)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市政府要求市国资委履行核准手续的其他投资项目。

第二十条核准程序和材料属于核准管理的项目,市国资公司应在事前(一般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即向市国资委报告有关情况,凡涉及重大投资项目的,由市国资委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市国资公司应在投资项目专家评审通过并召开董事会会议(总经理办公会)后5个工作日内,向市国资委报送以下申请核准材料:

(一)投资项目申请核准报告;

(二)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会议决议;

(三)项目概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评审意见;

(四)企业近期财务报告;

(五)投资意向书;

(六)有关合作方的情况介绍、证明资料;

(七)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十一条核准工作时间市国资委自受理核准申请材料20个工作日内,出具核准意见;不同意核准的项目,市国资委应当在上述时限内向企业说明理由。如遇特殊情况在20个工作日内不能出具核准意见的,可延长10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企业。

第五章投资项目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材料真实性市国资公司应对所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企业以拆分项目、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核准或备案证明的,市国资委在查实后,有权终止投资项目的实施或要求企业按程序重新办理核准或备案手续,并根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三条项目变动管理已备案或核准的投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的,市国资公司应在发生或发现之日起10日内书面报告市国资委。市国资委可根据具体情况出具确认意见或要求市国资公司重新办理核准或备案手续。

(一)资金来源及构成等发生重大变化的;

(二)投资额超出计划或预算20%(含20%)以上的;

(三)投资股权比例发生变化的;

(四)不能按规定行使股东权益的;

(五)投资项目发生重大变化的其他情况。

第二十四条项目实施期限已备案或核准的投资项目在一年内未实施的,市国资公司应向市国资委申请延期或办理注销手续;未办理相应手续的,原核准、备案文件自行废止。

第二十五条其它申报事项凡需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申报行政许可事项的投资项目,由市国资公司按相关管理部门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负责报送。

第二十六条投资决策评估市国资公司在投资项目完成(或竣工)一年内,需组织投资决策后评估工作,出具投资项目后评估报告,上报市国资委备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