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范文

时间:2023-06-30 09:24: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

篇1

2014年,米东区将投入20亿元用于农牧区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3亿元用于六大基地产业的发展,目前,已新建完成百亩以上设施基地8个,开工建设食用菌大棚100座,蔬菜春提早育苗2500万株,40个规模化养殖小区已经全部动工建设,8个肉菜保鲜库已开工建设两个。根据米东区农业发展规划,将形成长山子镇、羊毛工镇、三道坝镇重点发展“优质水稻产业带”;以古牧地镇、三道坝镇、柏杨河乡山区逆温带和春提早为重点,建立“无公害、有机、绿色蔬菜产业带”;以长山子镇、三道坝镇、羊毛工镇为重点,建立天山菌草产业区;城市近郊主要发展都市农业,建设都市农业精品区。种植业在长山子镇、羊毛工镇、三道坝镇,建成以“秋田小町、昌优、选珍”等名、优、特品种的优质水稻生产基地10万亩;在古牧地镇、三道坝镇、柏杨河乡、芦草沟乡,建成名、优、特高档蔬菜生产基地7万亩;在长山子镇、三道坝镇、羊毛工镇,建成名、优、特食用菌生产基地414万平方米。

2 米东区农业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2.1 农业身生产基础条件较差,生产能力不足

最近几年,米东区利用国家项目加强了对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对产量不高地区进行的工程改造,使得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目前,米东区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依靠自然条件下生产的现状依然没有改变,农民在施肥管理过程中,重施化肥,轻施邮有机肥的观念没有被彻底改变,导致了农田的土壤肥力不断下降,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变差,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生产环境中。

2.2 农业产业发展规模较小

因为重量补贴政策,农民群众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较高,米东区的很多乡镇的农业生产方式多是都以家庭生产为基本的单位,土地资源零星分散,产业规模较少。此外,在一些地区中,虽然发展了较大的规模的产业,但是产业化程度较低,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漏洞,导致了产业在发展过程十分缓慢,经济效益低下。此外,乡镇和村落之间产业化基地建设存在严重不平衡的现象,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健康发展。

2.3 农民缺乏正确的农业产业发展观念,产业发展程度较低

在米东区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都舍弃了农业种植,而外出去打工,这时遗留在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就成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力量。这些老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一直采用传统劳作方式和种植理念,一些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接受能力和操作能力较差。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撂荒的土地不断增多,导致了地区的农业总产量不断下降,再由于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偏大,缺乏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农业使用人才带头人,提高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后继乏力,导致了农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发展程度低下。

3 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分析

3.1 强化基地建设,突出规模效益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建设农业生产基地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势必备条件。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守合理规划、统一布局、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加紧少原则,全面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和进步。首先,要加大蔬菜大棚重视和畜禽等几个产业基地的培育和扶持,而畜禽类产业由于米东区的回民居多,所以主要养殖大多是牛羊。通过尽力发挥这些基地的示范带头作用,从而保证全面促进整个米东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其次,要积极的开发业主经营,从而形成业主加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在米东地区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些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带头人,这些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人在米东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带头作用。

3.2 增强农业产业化科学技术水平,发挥科技的作用

现阶段,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农民依然保留着传统的小农意识,在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我们想尽办法及时改变这种现状。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地开展科技致富典型宣传工作,从而切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意识,积极的开展各种形式的科学技术讲座,从而培养出一批新型的农业生产实用技术人才。

3.3 加大财政局支持力度

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农业产业化格局形成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之下,自治区应该通过多种体制构建全新的资金供给制度,加大地区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不管是在收税支持,还是在金融支持方面都应该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通过多种渠道最大程度的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建设。此外,我们还需要不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水平的提升,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农业产业化先进地区和乡镇的评选方式,在本地区内部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进而全面提升农业产业整体的经营水平。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制度不断对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进行规范,不断加强对对本地区龙头企业的监管力度,最终全面提升整个产业发展的效益。

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产业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虽然发展中还存在不足,但有国家政策的扶持,政府的扶助,农户的努力,米东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一定会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5-0228-0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化进程逐渐加快。工业化使我国农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使农业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人们在享受工业成果的同时,也为农业的后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焦点问题。

1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1.1 生态环境的要求

随着工业化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国农业产量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农药化肥等化学原料的使用量不嗫焖僭黾印E┟裰挥玫兀不养地,为了增加产量大幅度使用化肥农药,使得土地贫瘠、生态脆弱。随着农业污染的加剧,每年因呼吸道疾病而入院的人们总数在大幅度上升[1]。由于大量的焚烧秸秆,雾霾加剧,成为我国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化肥农药的大量的被施入农田,使我国原本就紧缺的淡水资源受到大量污染,饮用水质量不断下降。而作为农业发展中最重要的水资源,却分布严重不均,尤其是在南北分布上。近年来我国农业灾害不断,表现大多为南涝北旱等问题。农业的发展已经在极大程度上遭到了限制。因此,实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改变农业发展现状的重要方式。

1.2 农业资源不足

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我国人口数量虽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据有关资料显示仍然占世界总人口总数的19%,但是我国水资源却只有世界的6%。因此,我国缺水严重。农业缺水更为严重。我国每年有三百亿平方米的农田缺水。

1.3 整体资源的利用率低

在我国每年使用农药的总量达到三十万吨,化肥的使用总量达到四千六百万吨,是西方国家的几倍,但是整体的利用率只能达到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左右。水资源的利用也较西方发达国家的用量多出很多,但是在粮食产量上,却远不如西方国家[2]。

1.4 农产品质量下降

近年来,随着农药化肥的使用,我国农产品产量虽然得到了提升,但是农产品的质量却严重下降。农产品中大量的营养成分被农药化肥破坏。而且由于农民对农药的使用没有限度,导致施用量过大,因此剩余的大量的农药,残留的农药被农作物吸收,使农产品中残留着农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现状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用设备的引用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农民的土地种植面积小,所以很多农业种植依旧保持着原本简单的种植技术。因此技术条件相对落后,现阶段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方式,主要是靠传统农业的作业与现代的科技手段相结合。主要是以节约资源和废物利用为主,各地因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农业循环经济。例如: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农民在桑养蚕,在养蚕的低峰季节,又以桑叶养猪,不仅把桑叶资源进行有利的利用,而且使得猪肉的肉质鲜美,很受人们欢迎。然后,在养猪场建立沼气池,养猪场所排出的粪便通过管道被排放到沼气池中,通过粪便的发酵,则会产生沼气,沼气则可以给人们用于日常生活中照明和煮饭,既节能又环保[3]。这种经营模式是我国循环经济模式。而对于上海等土地资源短缺的地区,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时候,就非常注重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他在保护农田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剩余空地种树,由此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对于农作的灌溉,积极采取节水的灌溉设施。对于农业生产出现的废弃物,经过加工后,作为肥料施回田地。畜禽的粪便,也成为田地的有机肥料。全市已建成有机肥厂。高达二十八家,专门进行粪便的处理和有机肥的加工。山东等地区,主要以玉米收获后的秸秆的废物利用为主,并发明出秸秆还田或加工饲料等秸秆废物利用技术。在浙江省,已经成功地创建出“无水层栽培水稻技术”不仅大大减少了水稻灌溉的用水量,同时还增加了水稻的产量。

部分地区,还发展了观光生态农业,这种经营模式,一般发生在繁华的都市周围,不仅交通便利,而且极受人们欢迎,通过提供农产品加工,为营利手段,以生态价值观为项目特色,同时培育蔬菜瓜果、花卉,以及进行畜禽等养殖。形成农业观光景点,也就是所谓的农家乐。

3 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

3.1 劳动力素质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农村人口总数较高,但是,文化素养相对较低,由于农村人口的数量的过快增长。使得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减少。农业经济的发展缓慢,阻碍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农业生产中,剩余的劳动力总量高达八百万人,由于自身素养不足,很难依靠科技进行现代化农业的耕种。而如今高校和相关机构所培养出来的人才。

3.2 工业和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占用了农业的土地资源,并且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和毒害物。使得,农业用地和水资源形成严重的污染,给农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大量占用农业用地,并且,每天形成大量的生活垃圾,使得农业用地形成严重的污染,破坏了农业的生态资源。制约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开展。

3.3 土地产权的制约

由于的形成。土地的使用期限被规范,土地的使用权限不明确,使得农用的土地流动性大,农民对农用地缺乏意识。对土地的管理意识薄弱,只用地不养地,影响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4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策略

4.1 建立农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

首先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r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加强对自身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把节约资源与农业发展进行有有效结合。是农业的发展不影响环境的保护,积极减少对于农药化肥的使用,进行有机肥与化肥的替代,实现生产经营中的废弃物再利用的专业化。加强相关物质之间的相关利用。

4.2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政府应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强重视,并健全农业循环经济的扶持政策,利用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强农民对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建设人们的主人翁意识。使得人们能够积极进行对新能源的开发,加强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以及废物循环利用的事业的支持力度。设立相应技术的研究项目,加强对各地的农业状况的了解,针对地区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研究与试验。并对有效的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进行推广,对当地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此外,还要健全发露制度,规范人们的农业生产行为,明确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基本制度,禁止农民进行过量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并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4.3 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的评价机制

首先,要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对于在农村循环经济发展中,表现优异的村镇、相关部门以及个人,进行绩效评价,并进行奖励措施。因此鼓励人们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此外,还要加强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技术研究,建立技术团队。不仅使得农业循环经济得到更持续的发展,根据各地不同的条件,进行相关的循环经济方法,并大力推广实用技术。

4.4 加强循环经济教育

想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靠经济和技术的支持,同时还需要全体人们的共同努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大家共同的参与,也需要人民的认同和支持。因此,想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从根本上进行人们的思想教育,让他们认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同时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将农业循环经济问题,对人们实行重点教育。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媒体,进行合理的知识讲解。此外,我们还可以开展宣讲会,以及相关的活动进行相关问题的教育。

4.5 加强农业循环经济设施建设

想要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吗,不单单要增强农民自身的思想教育。同时,还要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设施建设。应设立合理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合作社,通过合作的方式建立基础设施。同时,加大政府的资金扶持力度,为发展农业经济循环的农户实行设施建设补助。

5 结语

篇3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222-02

一、山西“三农”现状

1.农民收入不断增长,但速度较慢,城乡差距明显。近几年农民收入不断增长。从2004年到现在,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每年的增长都在300元以上,每年的增长速度扣除物价因素,每年增加都在6%以上。但是与城市居民比,农民收入增长还是较慢。2010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城镇经济遭到重创,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回落到7.8%,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首次超过城镇居民,达到10.9%,但是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很大,达到3.33∶1。

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近年来增速较快,与全国相比,除2001年和2006年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年份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中下游位置。

近年来,山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197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01.6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01.4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2.97。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迅速推进和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城乡居民收入比开始下降。到200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905.6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724.11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2.48,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上升到3665.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1565.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上升到3.15;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48元,同比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36元,同比增长11.6%,城乡收入比上升到3.30: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拉大。

农民人均收入相对较低,统筹城乡居民收入任务艰巨。今后一个时期,农民收入继续保持高增长仍受到一系列因素制约。农业生产由于农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很少,加上农业基础条件差,抗灾害能力弱,很难保证有好的收成,即使有好收成,由于农产品不能与市场有效衔接,往往增产不增收,因此,靠农业增产来增加收入很难、很有限;农民收入的另一主要来源即打工,由于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的体制还没有消除,务工收入增长还面临多种因素制约,存在不稳定性,加上外出花费较大,要有大幅度提高也不现实;第三来源为财产性收入,由于“三农”多年来的贡献多,积蓄有限,靠财产来增加收入也很有限;第四方面为国家的转移支付,近几年来全国、全省力度加大,但面对广大农村农民,平均到每个农民身上也不算大。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另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高素质人才往往转移到第二、三产业,转移到城区。

2.农业发展有所改善,但规模小,现代化水平低。经过多年对农业的投入,基础设施的改善,山西的农业生产状况有所改善,农业机械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整体偏小,且呈现土地狭小、分散特征。市场经济要求农户要有生产效益,首先要有规模上的保证,农业现代化很重要的特征是机械化,同样有规模上的要求。就目前山西农户的生产规模很难适应市场经济与现代农业的要求。在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方式下,农业很难实现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表现在农业的投入不足,耕地可持续利用差,机械化生产方式范围小,经营效益低。要解决规模生产经营问题,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处理好耕地流转问题。客观上,各地都在农地使用权流转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始终没有真正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由于相应配套条件没有跟上,在流转过程中尚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地方没有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来进行流转;有的地方违反了“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等前提;有的地方由于耕地流转不畅,出现抛荒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地影响了耕地依法有序有效流转,进一步影响了全省农业的规模经营。

3.农村发展有改善,但是城乡建设差距依然很大。经过连续几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有些典型村庄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但是,大多数农村还处于落后的状态,自我发展的基础和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依然难以摆脱贫困的境况。下一步的新农村建设将面临更多的困难。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形成的机制、体制的障碍,城乡居民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享受社会公共服务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教育事业近几年取得长足发展,但与城市相比,教学资源特别是优质师资仍然集中在城区,农民的孩子若要接受好点的教育,往往需不远千里跑到城里。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发展加快,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仍未根本解决。有些村连卫生室都没有,更谈不上其他医疗条件。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补贴、物价补贴等各种补贴,以及各种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收入保障等,绝大多数农民还没有享受到。尽管这几年,国家和地方财政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但与城市投入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农村道路、农田水利、通讯、生态建设以及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水平普遍较低,特别是农田基本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在相当一部分农村不进反退。

4.县域经济有提高,但是实力小,不平衡。县域经济整体实力有所增强,但依然弱小。2008年山西县域生产总值(GDP)为4050.9亿元,占全省的57.41%。尽管改革开放以后,山西包括县域经济在内的整个经济与自身相比,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种种原因,当前,山西还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仍然落后,县域经济表现得更加突出。

从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规模看,山西县域经济规模较小。2007年底,全国2002个县(市),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县域平均人口45.85万人,县域国内生产总值平均51.15亿元。2008年山西省96个县(包括县级市,包括区),平均人口25.88万人,平均生产总值42.2亿元,占全国县域经济各县市平均水平的82.5%。

从全省来看,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孝义和河津,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00.1亿元和193.6亿元,其人均GDP分别达到45718元和49855元。永和县GDP只有2.53亿元,相差近80倍,即使是人均GDP,相差也达到15倍。

二、转变山西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

“十二五”时期是农业农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只有以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动力,以城乡统筹发展为重点,以解决好人口转移为切入点,以土地资源整合为突破口,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城乡一体化发展,才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

1.以城乡统筹为重点。一方面要逐步消除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要为农民进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产业扶持、工业反哺等方式使农业、农村能够保持一个高速的发展速度逐步缩小与城市的差距。对于农村的社会事业要放在同城市同等位置上去发展。切实提高农民下一代劳动力的素质。在城镇化进程重中注重维护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土地征用应当有利于富裕农民,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

2.以人口转移为切入点。发展是和人口流动、转移相伴随的。在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动是有规律的。一般而言,人口都是从农村流动到城镇、劳动力由农业部门流动到非农业部门。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城镇的设施、产业能否消化大量流入的人口。因此,要遵循人口流动转移的规律,调整城乡布局、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基本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一体的制度建设,顺应人口转移和流动的规律,疏通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障碍,这样才能真正为解决三农问题打开新途径。

3.以土地资源整合为突破口。土地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而且土地的供给是有限的。因此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相对稀缺的约束下,只有通过调整、整合土地资源才能获得经济增长的新源泉。近年来的经济飞速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靠土地的扩张性投入。但是发展到今天,土地的稀缺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土地也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问题。以土地资源整合为突破口,整体解决经济发展、三农问题是现实和迫切的选择。

首先,建议在土地承包政策30年不变的基础上,给予农民永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一步激发农民对土地长期投入、长期收益的积极性。第二,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步入市场化轨道。按照“流转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实施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第三,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强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完善土地流转合同、登记、备案制度,依法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逐步培育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市场环境,稳步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积极探索通过市场调节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县级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乡镇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开展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土地评估、政策咨询等服务工作。村级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接收农户申请托管的土地,合理利用撂荒地,使土地流转进入有序的市场化轨道。第四,将村民居住生活、劳动生产的空间合理安排建设,盘活农村土地资源。

4.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产业发展能为县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也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要加快县域经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必须提高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积极规划、引导、培育和发展具有县域特色的、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品牌产品,努力提高县域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

首先,要下大力气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县域的整体形象,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新跨越。县域经济竞争实质上就是发展环境的竞争。继续建设和改善欠发达县域的道路、水利、供电、改水、邮电、通讯、污水处理等设施,增强投资硬环境对内外资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加强软环境建设。重点改善政策、服务、法制和人文环境,构筑“洼地效应”。

其次,建设工业园区,引导产业集聚。工业园区是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结合点,是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是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工业园区可以促使大量企业和各类生产要素迅速积聚,使得资金、技术、人力、物力得以集中投入,推动生产力迅速提高,发展壮大园区经济是提高县域工业聚集水平、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集约发展的有效途径。要改变县、镇发展工业布局分散、规模狭小的局面,通过整合和新建一批高标准的工业园区,鼓励和吸引国内外、县内外的企业进入园区投资设厂,降低工业发展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获取规模效益,避免环境污染。

篇4

[中图分类号] S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096-02

1 广河县旱作农业发展现状

广河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方,是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大门”。全县辖6镇3乡102个村,总人口22.7万人,总面积5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22人,人口稠密,资源贫乏,是一个国列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总耕地面积42万亩,其中山旱地35万亩,占83%;年平均降雨量441毫米,蒸发量1257毫米,无霜期140天,是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区。

近年来,广河县立足县情实际,紧紧围绕省州农业发展的总体安排部署,把旱作农业作为全县着力培育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创新发展模式,在全县大力推广旱作农业全膜双垄沟播新技术,着力培育草食畜牧业,有效促进了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2014年全县推广完成旱作农业36.11万亩,经农牧部门技术人员实地测产,全膜玉米平均亩产833.5公斤,较半膜玉米亩均增产220.1公斤,亩均增效益1050.3元,全县总增粮食7.88万吨、总增效益2.572亿元,户均增收6840元,人均增收1286元。2015年在全县9个乡镇82个干旱村推广完成旱作农业覆膜面积36.13万亩(其中秋覆膜10.2万亩),其中全膜玉米30.53万亩,全膜马铃薯5.6万亩,实现了适宜种植区“全覆盖”。

2 广河县旱作农业的主要特点

2.1 组织领导有效

广河县围绕全面完成旱作农业推广任务,坚持行政推动和技术服务相结合,包乡镇县级领导在乡镇坐阵指挥、指导工作,乡镇领导在各示范点协调事务、督促进度,村社干部在现场监督覆膜、落实任务;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书,把工作任务细化到地块,落实到人头,从组织领导方面确保了覆膜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技术服务指导不断加强

实行技术人员分片包干、承包负责制度,县农牧部门组织技术人员组成60多个服务小组,深入覆膜一线,严把整地、施肥、起垄、覆膜、选种、密度“六个关口”,开展面对面、零距离的技术服务。地膜具体发放办法是县农牧局统一租用车辆,抽调2名技术人员拉运地膜到田间地头,在乡镇干部和村干部监督配合下,按照“种植一亩,发放一亩地膜”的原则,确保每一公斤地膜分配到户,落实到田。

2.3 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在整地过程中大面积应用了旋耕机作业,旱作农业区耕地机械旋耕率达到90%左右,机械覆膜率达到30%,比去年提高了近7个百分点。达到了整地平坦、覆膜规范、施肥合理、种植科学“四位一体”的效果,为全面完成覆膜任务提供了保障。

2.4 新品种推广范围逐渐增大

进一步加大玉米新品种推广力度,全县调进优质良种约120万斤,主要有五谷704、金苹果605、先玉335、强盛51、富友968、临单210、陇单336、陇单339、陇单10号、登海3521、豫玉22、张单821、西蒙6号、玉源7879、玉源5号等适合我县的优质玉米品种,玉米新品种达到95%以上。

2.5 有机肥施用量提高

旱作农业区亩均施用有机肥6吨以上,土壤肥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化肥使用量减少,2015年调运各类化肥2.5万吨,比去年减少4%,得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生态循环发展的效果。

2.6 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逐年提升

为了降低农田土壤地膜残存量,县上把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专门筹措资金,采取“政府号召、行政推动、财政补贴、群众受益”的办法,在每个村设立废旧地膜回收点,每个乡镇设立回收站,在城关镇设立回收总站,以每公斤1.2元的价格集中回收废旧地膜。2015年县上投资150万元,共计回收废旧地膜1700吨(其中:企业回收500吨),回收率达到85%,比去年提高2个百分点,基本消除了农村“白色污染”。

2.7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大面积推广,不仅促进了粮食增产,同时也产生了丰富的玉米秸秆。据测算,每年全县秸秆总量达68万吨(风干重),为发展草食畜牧业储备了丰富的饲草资源。为此,县上将草食畜牧业列为全县重点培育的富民产业,抢抓省上扶持机遇,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坚持以千家万户养殖为基础,以联户养殖为方向,以秸秆利用为重点,以科技服务为支撑,以金融支持为动力,综合利用玉米秸秆,有力推动了草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2014年,全县牛羊存栏总量达到142万个羊单位,其中牛存栏达到9.02万头,羊存栏达到97万只;联户养殖小区(场)发展到206个,规模养殖户发展到7957户;新建青贮窖池5.02万立方米,完成秸秆加工饲料25.9万吨,其中调制全贮、青贮、黄贮饲料19.02万吨,秸秆粗加工草粉6.88万吨,玉米秸秆加工利用率达62%;畜牧业增加值达到3亿元,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1500元,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达33%。

3 旱作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1 农业基础薄弱,抗灾能力不高

全县83%近35万亩的耕地属于山旱地,旱作农业全膜技术的推广极大的提高了现有降水的利用率,但从跟不上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而且,农业自然灾害多发重发,春旱、秋旱连年不同程度发生,低温冻害、冰雹灾害时有发生,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低。

3.2 农业结构单一,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

全县42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主要种植作物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种植面积达到32.6万亩、6.2万亩,分别占77.6%、14.8%,小麦、小豆等杂粮种植面积仅为1.3万亩、0.2万亩,分别占3.1%、0.5%。农作物种植结构比较单一,种植方式基本上以农户分户种植、人工种植及小型农业机械种植为主,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

3.3 草食畜牧业规模小、产业链条不宽

全县养殖业主要以千家万户养殖为主,秸秆利用率在62%,草食畜牧业整体规模不大,草食畜牧业规模化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延伸产业链条任务比较艰巨。

3.4 旱作农业投入不足

由于广河县属国列扶贫开发重点县,县级财政比较困难,对旱作农业的投入有限,主要依靠国家、省级专项投资,致使对旱作农业的投入呈现明显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大投入。

3.5 科技普及率有待提高

由于群众科技文化水平低,虽然县农牧部门专门开展了旱作农业技术知识、操作规程培训、示范、指导,致使部分农户的旱作农业种植还达不到规范化程度,对充分发挥旱作农业技术优势有一定影响,总体来说全县旱作农业整体水平和科学化种植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6 废旧地膜回收工作力度不大

由于县级财政资金缺乏,致使对废旧地膜回收的资金投入不足,存在回收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的情况,没有达到应收尽收。

4 旱作农业发展思路和建议

4.1 进一步巩固旱作农业发展成果

县上应继续高度重视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一步加大对旱作农业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不断巩固旱作农业发展成果,真正使旱作农业成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群众增收的“富民产业”。

4.2 进一步提升科学化种植水平

由于受广大群众科技文化水平的影响,种植方式仍以粗放式种植为主,旱作农业整体水平和科学种植水平还不是很高,我们将抢抓列为高产创建整县推进示范县的有利契机,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组织各级干部深入旱作农业一线,向群众送技术、送农资、送服务,严把施肥、起垄、覆膜、选种等关键环节,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进一步提升旱作农业科学种植水平,真正使旱作农业“年年都有新变化,年年都有新发展”。

4.3 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随着适宜种植区全覆盖,依靠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产来增加收入的空间很小,发展旱作农业,还是要靠延伸产业链条,依托丰富的秸秆资源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今后应坚持走种养结合的路子,突出联户养殖推广、金融资金支撑、秸秆综合利用,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形成“旱作农业―玉米秸秆―养殖牛羊―能源沼气―有机肥料―粮食增产”的农业产业化循环发展模式,真正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4.4 进一步加强地膜回收,防止白色污染

地膜玉米的大面积推广,使白色污染正成为影响农村环境面貌和群众生活环境的主要因素。县农牧职能部门要积极引导群众保护和利用好地膜,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按照政府投入、企业回收的方式,鼓励加工企业和废旧物品回收公司设立更多的回收网点,加大回收量,形成使用、回收、加工、再利用的良性循环机制。大力积极倡导群众保护好地膜,大力推广一膜两年用技术,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4.5 积极推广生物降解地膜,减少废旧地膜污染

经过三年的试验示范,农业技术人员发现使用生物降解地膜后玉米产量与使用聚乙烯地膜基本保持一致,最大的优点是减少了农膜的污染和废膜人工捡拾成本。但存在的问题:一是降解膜分解后整个冬季地面无覆盖,引发早春干旱,影响第二年玉米的播种、出苗及生长;二是生物降解地膜成本高,每公斤价格比普通聚乙烯地膜贵一倍,每亩成本相应增加一倍,影响了生物降解地膜的广泛使用。为此,一是推广的降解膜必须保证11个月后开始降解,并且在土壤中两年之内全部降解完;二是政府要对生物降解膜的推广使用加大补贴力度,助推降解膜的示范推广,逐步降低废膜环境污染。

4.6 进一步加大旱作农业补贴力度

篇5

[4] 黄国勤,罗奇祥,李祖章.江南丘陵区循环农业的模式、途经与技术[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9(1):94-99.

[5] 石金明,范敏,席细平,等.江西省秸秆资源量分析[J].能源研究与管理,2012(1):1-4.

[6] 黄国勤.江南丘陵区农田循环生产技术研究:I.江西绿肥生产的发展[J].耕作与栽培,2008(2):1-3.

[7] 陈艺荃,郝永勤.农业产业带背景下福建省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14,26(8):118-121.

篇6

1.1 政策机遇良好

2010年5月召开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同时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政策,为农业发展,特别是生态循环农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2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生态循环农业以生态安全、食品安全为前提,以沼气为纽带,将设施农业、畜禽养殖等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废弃资源的再利用,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的农业经济体系,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生态循环农业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3 农业资源区位优势明显

奇台县气候条件独特,光热水土等生态资源丰富,拥有宜农土地200万(667m2),农作物年种植面积在163万(667m2)。适宜生产优质小麦、玉米、啤酒大麦、裸仁南瓜、打瓜、豌豆、糖料甜菜、油葵、高淀粉土豆、各类杂粮、辣椒等各类蔬菜。粮草充裕,畜禽养殖规模大,年内牲畜最高饲养量达到310万头(只),出栏牲畜206.7万头(只),家禽1100万(羽),是做大做强生态循环农业的天然宝库。此外,奇台县距首府乌鲁木齐仅200公里,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区位优势和特色农产品优势。

2 奇台县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现状

奇台县现有户用沼气池6734座,完成“改池、改圈、改厕”配套建设4200户,建成生态温室3000座,生态家园生态循环经济示范村5个,温室沼气生态示范户260个,2010年将新增700户。主要推行“畜-沼-菜”庭院经济模式和“禽-沼-菜”种养小区模式,使沼气、标准化养殖小区、无公害基地和沼气“四位一体”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加快,为畜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平台。如金奇万头猪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和奇台县鑫源种猪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已基本完工,建设总容积为1600 m3,每座大中型沼气池年产沼气21.5万m3,可为300户农民供应清洁能源,年节约煤炭585 t,年产沼液1.4万t、年产沼渣661 t。通过加工转化,使畜禽粪便得到集中处理。奇台县秸秆还田量为872 t,堆肥量为9.1 t,秸秆青贮量达到14万t,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44万(667m2),农作物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80万(667m2),以上措施的实施,减少了化肥和化学农药的使用,避免了不合理使用,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

2.2 存在的问题

2.2.1 思想认识不够.技术体系还有待完善

目前,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识不到位,还不了解生态循环农业的实际意义,因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意识和愿望不够强烈。生态循环农业的技术体系尚不健全,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能涵盖“生态”、“循环”全部内容的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

2.2.2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据2008年开展的农业污染源普查结果表明,现今种植业污染主要有农用地膜、化肥和农药。地膜年用量13.7 t.残留量1.95 t;农田化肥年使用量462 t,使用量仍然偏高;养殖业污染表现在农村人畜粪便的处理方面不到位,部分规模化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影响了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

2.2.3 秸秆循环利用率有待提高

奇台县是农业大县,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年秸秆产量为24.6万t,因各种原因,部分作物秸秆被焚烧、随意丢弃,造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用作其他方面的有163.1 t,因此。秸秆循环再利用空间比较大。

3 奇台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主要措施和建议

3.1 制定发展规划,理顺发展思路

按照奇台县委提出的“生态立县,农业稳县,旅游兴县,工业强县”的发展思路,以培育和发展生态农产品为着力点,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独特的气候、肥沃的土壤、优质的水源和无工业“三废”污染等条件,高标准、规范化地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农业和环境协调发展。

3.2 加强生态农业的宣传和技术培训。营造发展氛围

采取新闻媒体、农业信息网、农技110、发放资料等方式,深入宣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在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生态安全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和意义,引导群众树立生态安全和资源再利用的观念,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和支持循环农业发展,营造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3.3 加强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创新,完善技术体系

结合奇台县气候地理条件和农业生产实际,重点在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创新方面下功夫,研究总结利于本县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合理利用资源,优化生态环境。将秸秆还田、生态沼气工程、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生产等诸多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农业固体废弃物堆肥无害化处理技术、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中的施肥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整合集成一套完善的技术体系,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工作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3.4 因地制宜,多种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结合牧民定居工程,继续推行“畜-沼-菜”庭院经济模式,一次性规划,让牧民长久受益;结合日光温室生产基地和畜禽养殖小区的发展,推行“畜禽-沼-菜”种养小区模式,这两种模式都要以沼气清洁能源利用为突破口,建立健全沼气建后服务体系,提升沼气池运行水平和质量,发挥其联结畜禽养殖、温室蔬菜种植的作用,促进人畜粪便、作物秸秆等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生产沼气、沼液和沼渣,解决农户炊事照明用能需求,清洁、卫生、无害化的沼液、沼渣用作农作物肥料,保证农产品品质,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此外,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探索并推行“农作物种植一畜禽养殖一畜产品精深加工一废弃物处理再利用”生态模式、“畜禽养殖一粪便一沼气一有机肥一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生态循环链、“农作物秸秆一综合利用”生态循环链等多种发展模式,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节本增效。

3.5 推行标准化生产,打造生态农业品牌

篇7

近年来,酒泉市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制定规划,完善设施,着力打造有机、绿色、健康、安全的休闲农业品牌,有力地推动了酒泉市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酒泉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形势与特点

近几年,酒泉市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依托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示范园区,大力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度假休闲农业,打造旅游观光农业品牌,截止目前,酒泉市有各种形式休闲农业经营主体760 家,年营业收入38545 万元,接待人数338 万人次。目前全市有各种形式的农家乐620 家,占全市休闲农业的81.6%,农家乐仍是休闲农业的主要形式。建成敦煌市、金塔县两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建成敦煌市阳关镇龙勒村、肃州区生态植物园、金塔县航天神舟休闲生态园3 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肃州区克华红房子农庄、金塔县金塔镇金大村2 个全省休闲农业示范点。酒泉市休闲农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打现代农业发展牌打现代农业发展牌,拓展休闲农业新功能

酒泉市把做精一产作为加快休闲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发展蔬菜、名优果品、现代制种、特色中药材、草食畜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依托肃州和敦煌两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7 个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不断拓展农业功能。一是按照“有景可赏、有色可观、有物可采、有鲜可尝、有园可游”的标准,建设集生产、科研、休闲、观赏、体验、采摘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精品园区,展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围绕农时季节开展采摘体验活动。目前,肃州区泉湖乡开展草莓采摘、树莓采摘,金佛寺镇、西洞镇的蟠桃采摘,玉门市清泉乡的人参果采摘,金塔县羊井子湾乡、敦煌市阳关镇的葡萄采摘,都极大的丰富了市民的节假日生活,实现了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态旅游。二是以特色产业为主体,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肃州区沿山乡镇发展观光旅游产业带,金佛寺镇定期举办每年的杏花节、西洞镇举办桃花节;金塔县按照“一乡一品”的发展思路,依托特色林果专业乡、专业村,发展休闲观光园,金塔镇每年举办杏花文化艺术节。

(二)打城郊结合牌打城郊结合牌,加快休闲农业融合发展

酒泉市紧紧围绕“为城而农、为文而农、为游而农”、建设“田园城市”的发展思路,把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做为拉动消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按照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特色化的要求,在城区周边乡村,精心培育和打造以乡村旅游为主体的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专业村,带动休闲农业发展。一是利用城郊乡镇农民自有住房,创建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赏农家景”为特色的农家乐,吸引城市居民休闲渡假。二是依托城市周边自然风景优美、交通方便快捷的优势,结合新农村建设,建设“家庭式”的小别墅和休闲农庄,开展以“吃在农家、住在农家、娱在农家”为主题的休闲、娱乐、体验活动。酒泉市现有休闲农庄19 家,占全市休闲农业的2.5%,建成了以肃州区果园山庄、水磨花园、金塔县青山村庄,敦煌市的圣都月泉等为代表的休闲农庄。三是利用城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农家乐集中的乡村和旅游景点周围,通过改造提升,建设农家乐一条街,农家乐专业村和乡村旅游专业街区。比较有代表性的如肃州区水磨沟农家乐一条街、金塔县金大村、红光村农家乐一条街、敦煌市月牙泉镇农家乐一条街。敦煌市围绕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阳关景区三大景区建设集农业景观、休闲观光、艺术鉴赏、乡村文化展示和特色商品展销融为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旅游风情街,建成了敦煌古城休闲度假村、敦煌森陇休闲度假村和敦煌杨家桥休闲餐饮街。通过发展各种形式的休闲农业,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搭建了平台,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三)打特色文化牌打特色文化牌,挖掘休闲农业内涵。

酒泉市按照传承、保护、创新、开发和利用相结合的理念,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农村文化艺术和少数民族文化,促进休闲农业创意产业发展。一是挖掘农耕文化。通过深度挖掘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和底蕴深厚的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精心培育和打造以农业科普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主体博物馆、民俗文化博览园、传统农村食品加工园,通过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展示农业生产、生活场景,介绍农业的发展历史。目前,已建成了肃州区银达镇农耕文化博物馆、下河清科技农场农耕文化博物馆、敦煌市莫高镇农耕文化博物馆。二是挖掘农村发展历史。通过实景布置,展现农村发展历程,唤起市民对农村发展历史的回忆,典型的有位于肃州区禹苑景区内的酒泉民俗文化博览园。三是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肃北、阿克塞两县依托当地的民族文化,发展集观光、民族特色餐饮、歌舞表演于一体的休闲农业。肃北县建成了党河峡谷风情园和蒙古包民族风情园,阿克塞县利用当地的大苏干湖、野生动物园、海子草原等景点和哈萨克风情城特色,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休闲农业,使观光旅游的人数得到较大的提升。

(四)打资源优势牌打资源优势牌,丰富休闲农业内容。

一是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农业。利用现有的水库、湖泊、湿地、养殖水面等自然资源,开展划船、垂钓、烧烤等休闲活动。如肃州区铧尖乡海马泉渡假区、花城湖渡假区,金塔县神舟山庄、鱼岛山庄,瓜州县双塔湖风情山庄。二是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农业。敦煌市依托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乡村旅游示范村,月牙泉乡月牙泉村围绕增强旅游服务功能,发展农家客栈和骆驼队,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服务,满足了游客“游有行、看有景、玩有兴”的要求;阳关镇龙勒村借助毗邻阳关风景区的优势,围绕葡萄产业,发展休闲农业,开展葡萄采摘、葡萄酒加工、酒庄、酒堡展示,葡萄酒品尝等活动,成为酒泉市第一个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

二、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酒泉市休闲农业发展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看,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一)同质化现象严重

休闲农业项目建设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建设存在着一定无序性和盲目性,缺乏对农产品的深加工与特色营销,缺乏对农村景观的提升改造。产品特色不明显、经营方式单一、产品结构单一,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简单仿效,粗放经营,无法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休闲农业主体多数位于城市郊区或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公共卫生、道路交通、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休闲辅助设施、信息网络和消防安全、医疗卫生、餐饮住宿等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健全,与消费者对休闲体验的需求不适应。如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建设用地严重不足。

(三)服务管理水平不高

缺乏休闲农业专业知识储备,存在重硬件建设、轻服务管理的现象。管理服务比较粗放,没有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规章制度和服务规范,对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力度不够,导致企业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较低,很难实现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如饮食卫生、住宿环境、产品品质等环节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三、发展休闲农业的对策措施

发展休闲农业是挖掘农业潜在优势资源,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针对目前酒泉市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下一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引导健康有序发展

通过规划引导逐步改变目前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规模偏小、分布较散、经营单一、档次不高、发展无序的状况。强化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意识,突出生态效益;推进行业协会和服务组织建设,规范行业发展竞争行为,营造公平环境;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主导产业发展,赋予休闲农庄在房屋建设,环境营造,活动设计等方面的个性特色;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鼓励引导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资、参股、合作,开发建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大力发展集观光、体验、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大型休闲农庄,促进休闲农业集群发展和健康有序发展。

(二)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引入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宣传先进的发展经验,引领和规范服务质量。按照发展休闲农园、农庄要求提升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监管标准和管理手段。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公路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国家重大工程,完善交通、物流、网络、水电、安全、卫生等基础设施。充分利用旅游电商平台大数据资源,实现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匹配和需求对接。根据当地气象特征,利用科技手段改进休闲农业生产技术,提升设备设施,提高休闲农业产品品质,增强季节性客户体感舒适度。加强与劳动部门合作,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服务接待、教育解说实用人才,推进服务人员持证上岗,标准化服务。积极引进农艺师、花艺师、策划师、营销管理、经营、公关礼仪、导游等方面的人才。扎实搞好环境卫生和餐饮卫生,让城里人在农村吃得放心,住得舒心、玩得开心,确保休闲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三)打造特色品牌

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尽快改变当前我市休闲农业低、小、散的现象,依托当地山脉连绵、戈壁浩瀚、盆地毗连的独特西北风光,冰川雪景、平原绿洲、沙漠戈壁的地理条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明确品牌定位,通过要素流动、资本重组和品牌整合,打造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并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同时,继续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建设,带动休闲农业规范有序发展。开展最美休闲乡村推介,最美田园推介和最美乡村旅游线路推介活动,创建全国休闲农业星级评定、品牌培育工程,培育地方知名品牌。

篇8

1、以大任、东落堡等[!]村为主的红薯窖藏业,现已达到3800多亩,年窖藏量达到1500万斤。大任村红薯种植面积达2200亩(共有耕地2400亩);东落堡村种植面积达1600余亩;辐射小任、五里窑等八个村,所辐射各村零散种植面积预计在1000亩左右。

2、以南大位、田候等村为主的地膜花生—白萝卜、冬储大白菜现已达到1600多亩,复种达到4400亩,年产量达到20__万斤以上。

3、以东西相盖、吴村等村为主的秋菜冬储,现已达到3000多亩。

4、以东引、南引等村为主的豌豆种植,现已达到1000多亩。

5、田候绿园蛋鸡养殖,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固定资产达500万元,占地面积35亩,蛋鸡存栏6万余只,日产鲜鸡蛋2500公斤,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的知名企业。

6、彩印印刷业:我乡彩印印刷业以西相盖村为主,拥有东洋印业等知名企业。

二、制约发展的现实问题

1、我乡在以往的发展中,虽大力推广特色种植、养殖业,但仍不能形成种植养殖规模,主要受以下因素制约:

一是农副产品销路问题。所产出的农副产品销售以“马路市场”、“路边市场”收购和农户自己赶集等形式为主,截止到目前我乡没有大型综合批发市场(或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现已成为制约我乡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是思想观念问题。传统的耕作方式和栽培品种,在部分农民心目中根深蒂固,他们不愿意改变现有耕作模式,不愿冒一点点风险,即便是周围有很多成功经验,也不愿去学习、去尝试。

三是管理方面问题。由于受传统思想意识影响,造成各种专业协会、农业合作社等组织发展较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规模化生产进程,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2、我乡彩印业发展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仍不能形成大型企业,主要受以下因素制约:

一是涉及企业管理的机构多,各类检查繁杂。各种非税性收费约是企业税收的两倍,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企业发展面临融资渠道困难问题。金融业对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不够,造成了贷款难、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资金不足;企业融资渠道单一,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由于融资渠道单一,企业资金的80%来自银行,从而导致企业长期高成本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很弱。

三是企业扩大再生产受土地因素制约严重。企业用地资源主要倾向于大型企业,而对于中小企业几乎没有什么指标,极度制约了企业的扩大再生产。

四是企业领导管理意识落后,产品合格率低,竞争力差。技术装备落后,管理水平低,职工素质不高,产品质量较差,在如今的买房市场,市场竞争成为品牌和质量竞争的现状下要发展是难以为继的。

三、几点建议

1、希望县委协调电力、工商、土地等相关部门,充分发挥我乡特殊地理位置优势和交通优势,筹建一个大型综合批发市场(或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以解决全乡农副产品的销路问题。

2、希望县委协调科协、农林等相关部门继续加大科技知识培训力度,进一步转变传统思想意识,提高科学种植、养殖技术。

3、希望县委协调科协等相关部门积极引导农民自发成立农业技术协会或农业合作社等群众性组织,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使农民自主管理、自主经营意识的得到进一步加强。

篇9

安徽省皖南地区在新时期大力推广小型农业机械化发展,他们的总体发展思路就是立足于当地资源优势来发挥科技创新,充分开拓山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将农产品加工机械化作为首要突破口,主要强化机械化薄弱环节技术。在整个皖南山区推广成熟的机械化设备技术,确保山区内林果业、设施农业、初加工机械化等环节的相互协调发展。同时也要积极优化升级农机装备结构,积极快速提高农区机械化水平,有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1基于小型农业机械化的皖南山区专项工程发展概述

皖南山区在农作物种植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山区特点,他们所主要种植的农业作物包括水稻、油菜、茶叶、烟叶、果蔬、药材、等等。该地区本着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分步推出、再配合政府扶持和社会服务,构建了一套符合于地方农业发展行情的小型农业机械化体系。到2015年底,该地区已经初步建设完成特色农业机械化试验示范区10个,果茶桑机械化水平也已经达到50%以上,农技专业合作社注册数量超过500个,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乡镇、行政村的全面覆盖。争取到2020年,包括皖南山区在内的整个安徽地区将建设完成特色农业机械化试验示范区超过42个。从皖南山区的主要农业机械化专项工程项目来看,包括了茶叶、山核桃、板栗、桑树等专项农产品的种植生产。以特色农产品为例,该地区就开展了基于特色农产品薄弱环节的机械化试验示范工程,以“一乡一品”工程原则,大力推广山核桃脱蒲、烘干、板栗剥苞、蚕茧烘制、毛竹初加工、果树植保等机械化生产及初加工技术。强化对地方新型适用机械化先进技术的引进和经验交流[1]。到2015年底,皖南山区已经初步建成4个优势特色农产品薄弱环节机械化试验示范区,实现了对地方农机装备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2小型农业机械化在皖南山区推广的影响因素

安徽省皖南山区由于整体发展受制于地理条件、耕作制度和种植规模等等内外因素,所以农业发展地域性特征极强,其小型农业机械化发展也被深刻影响,主要来讲体现在以下3点。第一,由于地理条件限制,皖南山区更适合于发展小型农机,而事实上地方小型农机相比于大中型农机保有量更多,在水田、耕地、茶园、林山和竹园中应用更加得力。可以看出该地区在多种农业种植经营方面都求小求新,例如对微耕机、小手扶、修剪机、茶机等小型机械的应用就非常广泛。而更由于地区地理条件影响,在山间耕作作业、运输等等农业活动中也更适合于小型农机发展。第二,皖南地区整体农机作业水平不高,这是由于当地山区土地规模较小且非常分散的地理特征所造成的。所以许多农户沿袭了传统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这使得农机作业面积偏小且作业时间偏短,导致农机利用率变低[2]。总体来看,这不利于皖南山区土地流转,更不利于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和经济效益的提升。第三,虽然皖南山区比较适合于小型农业机械化发展,但整体来看地区农机装备总量还偏低,特别是受到地域面积和人口规模限制影响,田地整体平整度差、农机耕路也不够完善,农机总生产动力较比北方某些地区还有巨大差距[3]。

3小型农业机械化在皖南山区推广及应用的发展优化策略

3.1强化政府扶持力度

以发达国家过往发展经验来看,必须做到对工业反哺农业来弥补农业发展的弱质性,因此政府必须强化地方扶持力度,实现多元化投入发展。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基本导向、以工程项目投入为主要抓手、以乡村集体与农机专业化合作社为投入主体的多渠道、多层次特色小型农机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再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在新形势下努力转变观念,多多投入财政资金发展皖南地区小型农业机械化的相关研发、引入、示范、鉴定、推广和培训工作,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帮助农民在享有优惠福利政策的辅助下实现小型农机购入,例如贷款购买设备、享受政府补贴政策等等。通过政策拉动内需、保持皖南地区小型农业机械化的稳定向前发展,最终实现对地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全面提高。

3.2强化农机农艺有机融合

皖南地区要想快速发展小型机械化农机农艺,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就必须建立具有农业机械化技术特色的指导专家组,强化山区优势特色农产品的机械化种植,并扩大种植规模,建立以地区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指导。再者,也要加速制定适应于不同区域及不同农业产品的科学农艺标准,走规范化机械技术作业路线,提升地方农技作业的标准化水平,做到健全皖南山区小型农机化技术创新体系。最后,还要把初加工这一薄弱环节作为重点来突破,将农机农艺有效融入到初加工生产体系当中,进而提高它的科技含量和适应性,打造一套轻便耐用且节能环保的初加工农业机械化设备。

3.3重视新型服务主体培育

要鼓励和积极推动发展适合于皖南山区的特色专业性农业技术,再配合综合性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业大户等等,建立具有示范性和共建性的专业农机合作社并重点扶持。在这一点上,要优先委托和安排合作社组织承担皖南山区的小型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开发,推广优势项目,探索全新合作模式,进而达到对经营服务领域的全方位拓宽,最大限度强化山区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力度和规模[4]。

4结束语

皖南山区作为安徽省的特色农业发展地区已经初步具备了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及技术指标,当地还应该继续走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小型农业机械化道路,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种植培育,利用小型农机将山区地理劣势转化为优势,全面推广农业机械化,最终实现山区农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朱茂林.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6(8):21-22.

[2]梁景晟.泰和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南方农机,2014,45(5):13-15.

篇10

近年来,在海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认真落实各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实施“三片四园”的农业发展规划,全面推进海安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茧丝绸、家禽、生猪等三大产业为核心,蔬菜、优质稻米、海洋渔业、山羊、食用菌等五大产业为特色的产业格局。现就海安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作一探讨。

1海安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截至2009年,海安县桑园面积8 533.33 hm2,蚕茧总值4.46亿元,茧丝绸企业实现产值60亿元;家禽饲养量达4 167万只,年内出栏2 227万只,实现家禽业产值近20亿元;全年生猪出栏72.4万头,实现生猪产值15.9亿元;蔬菜播种面积2.08万hm2,实现蔬菜产业产值15.6亿元;水稻种植面积3.74万hm2,总产量34.6万t,实现产值7亿元;海洋养殖面积1.73万hm2,海洋渔业总产值16亿元;山羊饲养量74.65万只,实现产值3亿元;食用菌种植规模达400 hm2,年产菇3.5万t,实现产值5 000多万元。

1.1立足现状,科学规划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立足海安县资源优势,结合省市沿海开发规划、沿海农业发展规划和全县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科学制定和完善“三片四园”农业发展规划,明确特色产业发展思路,科学布局,加大工作力度。以三个片区(沿海绿色旅游农业、里下河生态农业、西南特色农业三大农业片区)为载体,分别侧重发展海洋渔业、生态健康养殖、园艺业,以四大园区(苏台农业合作园、雅周现代农业园、城东现代农业园、墩头现代农业园)为基地,发展优质稻米、蚕桑、水产、设施栽培等,引入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和物流业,逐步引导优势特色产业由分散发展向集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形成市场调节、政策引导、行业自律的产业运行机制,培育生产、加工、服务一体化的产业格局。

1.2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各大产业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形式。全县拥有茧丝绸深加工企业52家,其中缫丝厂15家,丝织厂15家,针织厂4家,绢纺厂2家,服饰及深加工企业16家,企业生产设备、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家禽存栏10 000羽以上的有132户,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95.15%,有从事禽蛋营销的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5 000多个;2009年,海安县列入农业部规模养殖统计的生猪养殖户1 962户,其中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有41户、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60.42%,比2008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全县现有52家饲料生产企业、3家兽药生产企业和658家饲料经营企业、35家兽药经营企业,建有苏中地区规模最大的兽药批发市场;另外,稻米加工企业、海洋养殖业、养羊业以及食用菌种植业等的产业规模都在不断扩大。

2取得的成效

2.1优势特色产业为统筹城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海安县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就业,实现了农民增收。据统计,1994—2008年的15年期间,全县年均桑园蚕茧收入3.3万元/hm2。全县从事畜牧业的劳动力5万人次;全县近8万户农户专业从事蔬菜种植,或套种蔬菜,或参与蔬菜加工和蔬菜流通领域,蔬菜年平均产值达6万元/hm2以上,露地蔬菜年均产值也在4.5万元/hm2以上,设施栽培蔬菜的产值效益则更高,小棚栽培年均产值6.75万元/hm2左右,大棚栽培年均产值7.5万~9.0万元/hm2。优质稻产值20 355元/hm2,比普通稻米提高10%;全县海洋渔业从业人员近2万人,效益3亿元,人均收入近3万元;全县现有山羊养殖户71 596户;土地种菇产值60万元/hm2左右,净收入22.5万元/hm2。

2.2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产业质量提升

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业转化,优势产业向强势产业转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形成了一批有国内外知名的农产品品牌。鑫缘茧丝绸集团是海安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拥有1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国名牌、5类免检产品;海安县被列为无公害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县,有“赐福”、“青墩”、“凤乡”、“隆政”牌鸡蛋,“格格佳”牌三黄仔鸡,其中“赐福”牌鸡蛋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名牌产品;“富思源”、“海派凤味”、“717”、“德心”牌猪肉均通过了国家级无公害产地认定及产品认证,深受上海、苏南等城市消费者喜爱;“兰波”、“清馨”牌二次紫菜通过了美国HACCP质量认证,被认证为有机食品,“时代”、“餐侣”等6个品牌的一次干紫菜获得农业部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另外,该县多个大米品牌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多个食用菌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证书等。

3存在的问题

3.1劳动力缺乏,制约产业发展

随着大批素质较高的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的趋势明显,导致主要劳动力人群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思维方式陈旧,只能按照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进行劳作,从而影响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和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例如,蔬菜生产是对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劳动强度较大的一个产业,高素质青壮劳动力的缺乏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在蚕桑产业方面,一些规模较小的养蚕户一旦遇到蚕茧行情低谷,随即挖桑毁桑。

3.2产业布局分散,规模化有待提高

海安县的部分特色产业仍以散户经营为主,批量小、集中度低,管理粗放,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加工质量。目前该县的稻米种植是以一家一户的种植方式为主,比较效益不高;食用菌总体规模偏小、保鲜贮存和深加工技术滞后;山羊养殖规模化程度低,给疫病控制带来隐患;目前该县的生猪产业分布主要分布在城镇近郊,养殖结构亟待优化,畜牧业基础仍然较为薄弱,因此该县生猪产业面临着生产布局重新调整的巨大压力。

3.3龙头企业不强,带动力有待提高

随着优势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产量逐年增长,该县深加工龙头企业少、加工转化能力低、带动力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层次低。蔬菜的贮藏、加工、出口一直是该县的弱项,近年来虽然有所发展,但规模小,有的仍是小作坊式的经营。出口也刚起步,出口量微乎其微,品种单一,缺乏龙头企业的拉动,蔬菜产品销售缓冲的余地较小,市场风险增大,不利于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二是龙头企业不强,加工能力弱。现有企业大多加工转化能力有限,以简单的一次性加工为主,山羊、食用菌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有待实现加工龙头企业零的突破。三是龙头企业少,不能形成产业合力。融资问题是制约企业成长的主要原因,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不利于产业抵御市场风险。

3.4品牌培育不够,市场竞争力弱

目前,该县国家级名牌产品仅有3个,而且集中在茧丝绸产业,其他产品都属地方性产品,虽然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但在全国市场知名度不高,没有形成国家级品牌,影响产业层次的提升。

4发展对策

4.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将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按照“三片四园”的产业发展规划,分解落实任务指标,建立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并进行严格考核和奖罚,推进现代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做优做强[1-2]。

4.2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优势特色产业技术水平

以人为本,积极开展农民科技文化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动农村劳动力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增强农民科学经营管理水平;加快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和企业家队伍建设,按照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开展多层次、全方位技术与经营管理培训,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行业技术骨干和经营能手,发挥其在推动现代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加快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开发引进,提高科技成果的应用率,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广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如无公害生产技术、生态健康种养殖技术、良种繁育改良技术、农产品保鲜贮藏技术、农产品系列化加工技术等。

4.3大力培育加工流通企业,努力提高优势特色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是积极扶持壮大龙头加工流通企业,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高水平、大规模、专业化”工作思路,加快建设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市场拓展能力强的龙头加工流通企业群体,增强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营销能力。二是认真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大力推行“企业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导加工流通企业与农户建立规范、合理、契约化的利益关系,从而达到共同发展、双赢互利的目的。三是按照“优化布局、完善设施、提升功能”的原则,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形成以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互为补充、当地市场和外地市场相互衔接的多元化市场格局,建立以大流通促进大生产的产销互动模式[3]。

4.4加快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营造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是建立良种繁育体系。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增收潜力。二是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采取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及政府有关部门相结合的形式,搜集各地农产品产销信息,为该县现代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三是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监测体系。积极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严格控制农药、化肥、动物药品、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滥用。积极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并积极进行申报,不断提高海安县现代优势特色产业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4]。

4.5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为现代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抓住国家大力扶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机遇,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该县现代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项目支持和资金扶持,采取“项目带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加快现代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进程。采取扶持奖励的办法,鼓励土地流转。制定优惠政策,改进金融服务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为现代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5参考文献

[1] 马钟辉.互助县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279-280.

篇11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299-02

1 新沂市粮食生产现状及取得的成效

1.1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以保证全省粮食安全为底线,落实“一免三补”政策,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克服多重困难,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新沂市5年年均粮食总产60万t以上,2012年小麦平均单产5 955 kg/hm2,总产32.2万t。水稻单产连续5年超过8 400 kg/hm2。2012年水稻平均单产9 045 kg/hm2,总产22.5万t。

1.2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调整粮食经济作物面积,提高优质品种比重,把恢复扩大水稻面积作为稳定粮食总产的关键,落实支农惠农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恢复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的积极性[1]。截至2012年,水稻面积已增加到2.49万hm2;小麦面积有所回升,2012年小麦播种面积5.33万hm2。

1.3 栽培技术逐步配套完善

水稻栽培技术由单纯追求产量型向高产、优质、高效型转变,全市肥床旱育秧、群体质量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水稻机插秧等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小麦栽培技术把提高群体质量、提高分蘖成穗率、提高穗粒重等作为主攻目标,达到以选用优良品种、实现品种纯良化、推广扩行精播、高效施肥、节水灌溉等为主要内容的小麦持续高产栽培路径[2]。玉米、甘薯等粮食作物的栽培新技术正逐步配套完善,产量、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1.4 产业基地逐年扩大

目前,通过省级无公害产地环境认证3.33万hm2,建立优质粮食生产标准化示范区3.33万hm2,为加快优质稻麦产业化进程提供了保证。

1.5 产业化开发稳步增加

注重以工业思路发展农业,加大对粮食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扩大规模,提高粮食附加值,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为加快优质稻麦产业化经营发展步伐,提高种粮效益,利用良种补贴政策实行统一供种,调动基地农民生产积极性[3-4]。

2 存在的问题

2.1 种粮比较效益低下

农资是农业生产的物质保障,其价格高低直接决定着农民的生产成本。近年来,在粮食价格回升的同时,种子、化肥、农药、机械等农资市场零售价也全线上扬。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和种粮成本大幅增长,是种粮比较效益不高的根本原因。

2.2 农田水利设施老化

近年来,绿色通道、高速公路打乱的水系没有完全恢复,粮田抗灾能力低,农田灌排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同时,还有许多老化破旧的水利基础设施没有得到及时维修更新[5]。因此,近年来的旱涝等自然灾害对粮食作物生产的危害日益突出,抗灾应变能力有所下降。

2.3 粮食加工企业竞争力不强

农村经济发展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但同时新沂市粮食加工企业小而散、生产效率低下等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当前,新沂市的粮食加工企业多为家庭小作坊的模式,数量多,规模小,档次低,加工设备陈旧,粮食订单农业发展被动[6]。

2.4 农民种粮效益提高的长效机制尚未成熟

一是农业生产周期长,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抗灾减灾应变措施不够得力,农业保险政策和农民参保意识等均有待加强[7];二是多数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人员中老年人比例太大,导致劳动力年龄偏大、接受能力和实际生产水平相对较低[8],从而制约了新沂市粮食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 新沂市粮食生产发展思路

3.1 加强组织培训,促进粮食生产提档升级

3.1.1 加强粮食生产技术培训。粮食要增产,科技要先行,根本方法就是加强农民技术培训,让科技带动农业增产。特别要加强对于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组织带头人的培训。

3.1.2 推广粮食无公害生产技术。只有严格按照无公害要求进行粮食生产,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才能保证粮食产品的档次,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9]。尤其政府应当加大对于粮食的质量检测,真正实现优质、优价,从根本上实现粮食的无公害化生产。

3.1.3 集中打造优质稻麦生产核心区。根据新沂市水源、土质、生产水平和交通状况,因地制宜,突出亮点,重点抓好骆马湖沿岸0.67万hm2优质绿色稻麦产业园区建设。并以此为抓手,辐射带动全市稻麦等粮食作物生产水平和档次的全面升级。

3.1.4 提高粮食加工档次。重点扶持大型稻麦加工企业,更新加工设备,提高粮食加工的规模和档次,打出名牌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粮食附加值,进而促进优质优价的真正实现,全面提高新沂市粮食附加值。以粮食规模化优质化生产促粮食的流通和加工,以流通和加工的提档升级促进种粮效益,进而带动粮食生产水平提高,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10]。

3.2 立足实际,明确粮食产业发展目标

3.2.1 水稻发展目标。以万亩高产增效创建、优质稻米基地建设及高产栽培等项目建设为契机,提升项目区栽培管理技术档次。在做好水稻项目区建设和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沿骆马湖0.67万hm2优质绿色稻米产业园区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项目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市水稻整体生产水平的提高。

3.2.2 小麦发展目标。加快发展优质强筋专用小麦生产,全面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在做好小麦项目区建设和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沿骆马湖0.67万hm2优质绿色小麦产业园区建设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巩固加强沿东陇海线3.33万hm2优质强筋专用小麦基地建设工作。

3.2.3 玉米发展目标。在抓好港头镇和棋盘镇2个部省级高产增效创建万亩示范片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项目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在全市玉米生产上推广应用“晚播晚收,机播增密”这一核心技术,促进玉米生产实现产量、质量和效益的新跨越。

4 新沂市粮食生产发展对策

4.1 明确职责,层层落实

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关乎国计民生。作为农业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干好本职工作,为新沂市粮食生产多做贡献。为此,要明确职责,层层抓落实,特别突出抓好镇、村两级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确保粮食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推广工作扎实推进,真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粮食生产力[11]。

4.2 稳定和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新沂市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和全国(省)粮食生产先进县,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粮食生产中要加深对粮食基础地位的认识。目前该市粮食生产面积相对稳定,今后将坚持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坚决杜绝因产业结构调整而挤压粮食生产面积的现象发生。此外,还需具体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因为扩大水稻种植能够更高产、稳产,生态和经济效益也更高。为此,要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力度。二是切实做好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建设工作[12]。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除了粮食直补、增补、粮补和农机补贴外,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部省级高产增效创建项目不断增加,为打造高标准示范方提供了资金支持。以粮食高产创建为抓手,切实建设针对全市不同生产区域的万亩示范片建设,特别抓好千亩核心示范片建设工作。通过高产创建,建设一批高标准示范片,再以点带片,以片带面,辐射带动全市粮食生产水平的全面大幅度提高,切实提高新沂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4.3 大力推进粮食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目前,全市6.67 hm2以上种田大户数量不断增加,并初步建成5个家庭农场。今后应在此基础上,按照自愿原则,下大力气鼓励土地流转,培植更多的种粮大户,建设更多的优良家庭农场,逐步实现粮食生产的集约化和产业化,提高粮食生产水平,从根本上扭转新沂市粮食生产的不利局面。

4.4 依托科技挖掘增产潜力

近几年,新沂市依托江苏省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建设项目,加大了粮食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引进、试验和示范力度。水稻和小麦均利用33.33 hm2的粮食“三新”展示基地,召开现场观摩会,推介优良新品种、秸秆全量还田、水稻机插秧、小麦机条播和机摆播等栽培新技术和新模式。

4.5 落实粮食生产各项扶持政策

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农业和粮食生产任务的完成,加大对粮食生产和农田基本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13-14]。

4.6 主动做好农情信息工作

重点做好灾情、病虫情、收种进度、农资供需情况等农情信息的搜集整理和上报,为抗灾减灾应变、病虫害综合防治、农资调配等决策当好情报员,将粮食生产风险降至最低限度[15-17]。

5 参考文献

[1] 巩普亚,韩从道,刘兆,等.新沂市粮食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2):392,395.

[2] 孙治强,李胜利,齐卫强.发展设施园艺产业确保粮食安全和新农村建设稳步发展[J].种业导刊,2009(3):6-8.

[3] 徐雪权,陈晓强,陈菊蓬,等.关于慈溪市横河镇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的思考[J].农技服务,2009(7):131-132.

[4] 黄秀山.临沂市粮食生产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06(4):99-100.

[5] 周莉,尚兆班,顾启花,等.苏北地区粮食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2(10):15-20.

[6] 杨普,张长青.安徽省沿淮地区粮食生产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09,28(4):21-24.

[7] 陈叶敏,林敏莉,林昌庭,等.景宁县粮食生产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S2):261-264.

[8] 许美良,叶定池,林华,等.浙江省温州市粮食安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3):545-546.

[9] 秦嘉蔚,郭荣朝.驻马店市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9):5594-5596.

[10] 胡光杰.徐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践与探索[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

[11] 喻永华,汪大明,李建新,等.湘阴县粮食生产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作物研究,2012(6):685-687.

[12] 鲍文杰,刘易科,朱展望,等.湖北省粮食生产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2(24):5549-5552.

[13] 曹劲虎,谢瑞峰,贾世隆,等.灵台县粮食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1998(5):6-9.

[14] 徐红,李成,徐晓青,等.建湖县粮食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对建湖县粮食生产现状与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专题调查[J].北方水稻,2012(4):76-78.

篇12

[中图分类号] S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053-02

1 新形势下植保工作发展遇到的问题

1.1 农产品销售困难

最近几年社会科技发展迅速,在农业方面的科技发展也非常迅速,衍生出很多科学技术使农业生产力大大提高,农产品产量也越来越高,但是农产品受到市场经济调幅控制,导致销售农产品变得困难,农民无法获得利益,劳动积极性也同时受到影响。

1.2 粮食安全和产量面对强大压力

国家社会发展稳定,市场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这样的形势能够使农产品生产量增加,粮食的质量和安全性难以保证[1]。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对于粮食的需求量非常大,这使粮食产量问题有了巨大的压力,由于粮食需求大,在生产方面就容易忽视粮食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再加上现在倡导退耕还林,这使可以利用种植的土地面积大大减少了,为粮食产量、质量以及安全问题带来隐患。

1.3 防治病虫害工作面对新难题

当下农业生产运用新型科学技术的同时,在结构上也发展了很大的变动和调整,使农作物发生病虫害的机率大大降低,但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也产生了新难题。在防治病虫害时由于大量使用农药,使很多虫害产生了抗药性,也将农作物的安全系数降低了。最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的空气质量严重下滑,气候变换也不稳定,这些因素都能导致防治病虫害工作受到影响[2]。

1.4 植保工作体系无法得到完善

首先,植保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现在虽然也有做一些病虫害方面的预警工作,但是宣传的手段过于传统和单一,宣传渠道不够多元化,导致信息发生滞留,流通速度也过于缓慢,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对于植保宣传工作不能加以重视,农民得不到最新的信息提前做好防范工作,也使得很多农民不了解最新研发的农业科学技术。其次,植保工作中缺乏专业的工作人员,而且能够长期稳定从事植保工作的人员也非常少,人员流动量大,新聘请过来的植保工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足,对很多农业科学技术都不了解,再加上植保工作中需要的设备供给不足,设备不够创新,无法满足植保工作的需求[3]。最后,没有给植保工作提供充足的经济条件,导致植保工作者因为资金问题无法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和学习,在研发新技术方面也受到很大限制,进而使植保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2 新形势下植保工作发展新思路

在社会发展和经济不断迅速提升的新形势下,我国植保工作应该继续保持原有的工作方针,继续以预防为主对农作物进行综合性防治,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坚持方针同时要加强对工作进行创新。

2.1 要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问题上做出一套有效的预报体系,并且要充分了解全新形势下发生的不可控病虫害。

2.2 在对农作物使用农药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严格的规格和程序进行,并要不断研制出无公害药物,将无公害药物进行大力宣传和推广,让农民用科学性的农药对农作物进行防治病虫害,延长抗药性时间[4]。

2.3 要对农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性进行全面的监督,将粮食安全性提高上来,使粮食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餐桌这一过程都经过严格的检查,确保粮食安全性。

2.4 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宣传力度,并使宣传的渠道更加多样化,将植保工作模式不断创新,充分将新研发出来的技术得以运用,使农作物病虫害预警和技术以最快的速度让农民得知。

2.5 对植保工作人员要经常进行培训和学习,强化植保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将他们的业务水平提高上来,积极引导员工不断进行创新,保证植保工作高效率进行。

3 新形势下促进植保工作良性发展的策略

3.1 建立完善的植保工作体系

植保工作面对新形势下发展方向应该做到不断创新,在工作方法和新技术研发上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植保工作的体系也要进行完善,面对当下农业发展的需求和对植保工作需求程度制定完善、科学的体系。将原来的宣传工作不断增加力度,传播渠道也要更加多样化,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进行预报病虫害消息,植保工作中的指导策略和最新研制出来的新科技也要通过这些渠道进行传播,使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在植保工作建设上也要加大投资,将设备进行完善并匹配充足,这样才能保证植保工作进展更加顺利。

3.2 重视使用农药技术的方法

在以往对农作物使用农药技术时,因为不够重视配比量和实施流程,导致农作物没有得到很好的防护,使病虫害提高了抗药性,针对这种情况植保工作应该加大管理农药使用方法,使农药技术能够真正发挥出作用。喷洒农药的机器要及时更换,要不断引进最新研制出来的机械让农民使用,并指导使用方法,充分利用新机器喷洒农药,得到防治病虫害效果[5]。在农药的运用上也要注意合理配比,用量方面一定要严格按照规格来调配,使用时间也要格外注意,进而使农药技术真正发挥出价值。

3.3 坚持做好植保工作

通过植保工作不断创新发展,在工作方面获得了良好的成绩,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植保工作要始K坚持工作方针,将植保工作发挥出最大价值,植保人员也要不断自身能力,促进植保工作良性发展。

结束语

总之,植保工作对于农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保证植保工作良好发展,才能使农业发展更加健康,要切实对植保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建立完整的植保体系,加大新技术宣传力度,使植保工作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军.新形势下做好植保工作的思考与对策[J].江西农业,2016(8):86.

[2]陈永男,华玉峰,王立平等.基层植保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5(4):47-4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