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范文

时间:2023-06-30 09:24: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

篇1

2014年,米东区将投入20亿元用于农牧区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3亿元用于六大基地产业的发展,目前,已新建完成百亩以上设施基地8个,开工建设食用菌大棚100座,蔬菜春提早育苗2500万株,40个规模化养殖小区已经全部动工建设,8个肉菜保鲜库已开工建设两个。根据米东区农业发展规划,将形成长山子镇、羊毛工镇、三道坝镇重点发展“优质水稻产业带”;以古牧地镇、三道坝镇、柏杨河乡山区逆温带和春提早为重点,建立“无公害、有机、绿色蔬菜产业带”;以长山子镇、三道坝镇、羊毛工镇为重点,建立天山菌草产业区;城市近郊主要发展都市农业,建设都市农业精品区。种植业在长山子镇、羊毛工镇、三道坝镇,建成以“秋田小町、昌优、选珍”等名、优、特品种的优质水稻生产基地10万亩;在古牧地镇、三道坝镇、柏杨河乡、芦草沟乡,建成名、优、特高档蔬菜生产基地7万亩;在长山子镇、三道坝镇、羊毛工镇,建成名、优、特食用菌生产基地414万平方米。

2 米东区农业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2.1 农业身生产基础条件较差,生产能力不足

最近几年,米东区利用国家项目加强了对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对产量不高地区进行的工程改造,使得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目前,米东区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依靠自然条件下生产的现状依然没有改变,农民在施肥管理过程中,重施化肥,轻施邮有机肥的观念没有被彻底改变,导致了农田的土壤肥力不断下降,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变差,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生产环境中。

2.2 农业产业发展规模较小

因为重量补贴政策,农民群众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较高,米东区的很多乡镇的农业生产方式多是都以家庭生产为基本的单位,土地资源零星分散,产业规模较少。此外,在一些地区中,虽然发展了较大的规模的产业,但是产业化程度较低,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漏洞,导致了产业在发展过程十分缓慢,经济效益低下。此外,乡镇和村落之间产业化基地建设存在严重不平衡的现象,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健康发展。

2.3 农民缺乏正确的农业产业发展观念,产业发展程度较低

在米东区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都舍弃了农业种植,而外出去打工,这时遗留在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就成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力量。这些老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一直采用传统劳作方式和种植理念,一些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接受能力和操作能力较差。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撂荒的土地不断增多,导致了地区的农业总产量不断下降,再由于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偏大,缺乏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农业使用人才带头人,提高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后继乏力,导致了农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发展程度低下。

3 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分析

3.1 强化基地建设,突出规模效益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建设农业生产基地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势必备条件。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守合理规划、统一布局、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加紧少原则,全面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和进步。首先,要加大蔬菜大棚重视和畜禽等几个产业基地的培育和扶持,而畜禽类产业由于米东区的回民居多,所以主要养殖大多是牛羊。通过尽力发挥这些基地的示范带头作用,从而保证全面促进整个米东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其次,要积极的开发业主经营,从而形成业主加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在米东地区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些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带头人,这些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人在米东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带头作用。

3.2 增强农业产业化科学技术水平,发挥科技的作用

现阶段,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农民依然保留着传统的小农意识,在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我们想尽办法及时改变这种现状。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地开展科技致富典型宣传工作,从而切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意识,积极的开展各种形式的科学技术讲座,从而培养出一批新型的农业生产实用技术人才。

3.3 加大财政局支持力度

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农业产业化格局形成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之下,自治区应该通过多种体制构建全新的资金供给制度,加大地区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不管是在收税支持,还是在金融支持方面都应该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通过多种渠道最大程度的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建设。此外,我们还需要不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水平的提升,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农业产业化先进地区和乡镇的评选方式,在本地区内部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进而全面提升农业产业整体的经营水平。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制度不断对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进行规范,不断加强对对本地区龙头企业的监管力度,最终全面提升整个产业发展的效益。

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产业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虽然发展中还存在不足,但有国家政策的扶持,政府的扶助,农户的努力,米东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一定会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5-0228-0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化进程逐渐加快。工业化使我国农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使农业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人们在享受工业成果的同时,也为农业的后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焦点问题。

1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1.1 生态环境的要求

随着工业化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国农业产量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农药化肥等化学原料的使用量不嗫焖僭黾印E┟裰挥玫兀不养地,为了增加产量大幅度使用化肥农药,使得土地贫瘠、生态脆弱。随着农业污染的加剧,每年因呼吸道疾病而入院的人们总数在大幅度上升[1]。由于大量的焚烧秸秆,雾霾加剧,成为我国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化肥农药的大量的被施入农田,使我国原本就紧缺的淡水资源受到大量污染,饮用水质量不断下降。而作为农业发展中最重要的水资源,却分布严重不均,尤其是在南北分布上。近年来我国农业灾害不断,表现大多为南涝北旱等问题。农业的发展已经在极大程度上遭到了限制。因此,实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改变农业发展现状的重要方式。

1.2 农业资源不足

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我国人口数量虽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据有关资料显示仍然占世界总人口总数的19%,但是我国水资源却只有世界的6%。因此,我国缺水严重。农业缺水更为严重。我国每年有三百亿平方米的农田缺水。

1.3 整体资源的利用率低

在我国每年使用农药的总量达到三十万吨,化肥的使用总量达到四千六百万吨,是西方国家的几倍,但是整体的利用率只能达到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左右。水资源的利用也较西方发达国家的用量多出很多,但是在粮食产量上,却远不如西方国家[2]。

1.4 农产品质量下降

近年来,随着农药化肥的使用,我国农产品产量虽然得到了提升,但是农产品的质量却严重下降。农产品中大量的营养成分被农药化肥破坏。而且由于农民对农药的使用没有限度,导致施用量过大,因此剩余的大量的农药,残留的农药被农作物吸收,使农产品中残留着农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现状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用设备的引用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农民的土地种植面积小,所以很多农业种植依旧保持着原本简单的种植技术。因此技术条件相对落后,现阶段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方式,主要是靠传统农业的作业与现代的科技手段相结合。主要是以节约资源和废物利用为主,各地因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农业循环经济。例如: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农民在桑养蚕,在养蚕的低峰季节,又以桑叶养猪,不仅把桑叶资源进行有利的利用,而且使得猪肉的肉质鲜美,很受人们欢迎。然后,在养猪场建立沼气池,养猪场所排出的粪便通过管道被排放到沼气池中,通过粪便的发酵,则会产生沼气,沼气则可以给人们用于日常生活中照明和煮饭,既节能又环保[3]。这种经营模式是我国循环经济模式。而对于上海等土地资源短缺的地区,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时候,就非常注重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他在保护农田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剩余空地种树,由此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对于农作的灌溉,积极采取节水的灌溉设施。对于农业生产出现的废弃物,经过加工后,作为肥料施回田地。畜禽的粪便,也成为田地的有机肥料。全市已建成有机肥厂。高达二十八家,专门进行粪便的处理和有机肥的加工。山东等地区,主要以玉米收获后的秸秆的废物利用为主,并发明出秸秆还田或加工饲料等秸秆废物利用技术。在浙江省,已经成功地创建出“无水层栽培水稻技术”不仅大大减少了水稻灌溉的用水量,同时还增加了水稻的产量。

部分地区,还发展了观光生态农业,这种经营模式,一般发生在繁华的都市周围,不仅交通便利,而且极受人们欢迎,通过提供农产品加工,为营利手段,以生态价值观为项目特色,同时培育蔬菜瓜果、花卉,以及进行畜禽等养殖。形成农业观光景点,也就是所谓的农家乐。

3 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

3.1 劳动力素质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农村人口总数较高,但是,文化素养相对较低,由于农村人口的数量的过快增长。使得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减少。农业经济的发展缓慢,阻碍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农业生产中,剩余的劳动力总量高达八百万人,由于自身素养不足,很难依靠科技进行现代化农业的耕种。而如今高校和相关机构所培养出来的人才。

3.2 工业和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占用了农业的土地资源,并且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和毒害物。使得,农业用地和水资源形成严重的污染,给农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大量占用农业用地,并且,每天形成大量的生活垃圾,使得农业用地形成严重的污染,破坏了农业的生态资源。制约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开展。

3.3 土地产权的制约

由于的形成。土地的使用期限被规范,土地的使用权限不明确,使得农用的土地流动性大,农民对农用地缺乏意识。对土地的管理意识薄弱,只用地不养地,影响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4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策略

4.1 建立农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

首先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r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加强对自身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把节约资源与农业发展进行有有效结合。是农业的发展不影响环境的保护,积极减少对于农药化肥的使用,进行有机肥与化肥的替代,实现生产经营中的废弃物再利用的专业化。加强相关物质之间的相关利用。

4.2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政府应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强重视,并健全农业循环经济的扶持政策,利用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强农民对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建设人们的主人翁意识。使得人们能够积极进行对新能源的开发,加强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以及废物循环利用的事业的支持力度。设立相应技术的研究项目,加强对各地的农业状况的了解,针对地区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研究与试验。并对有效的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进行推广,对当地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此外,还要健全发露制度,规范人们的农业生产行为,明确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基本制度,禁止农民进行过量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并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4.3 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的评价机制

首先,要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对于在农村循环经济发展中,表现优异的村镇、相关部门以及个人,进行绩效评价,并进行奖励措施。因此鼓励人们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此外,还要加强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技术研究,建立技术团队。不仅使得农业循环经济得到更持续的发展,根据各地不同的条件,进行相关的循环经济方法,并大力推广实用技术。

4.4 加强循环经济教育

想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靠经济和技术的支持,同时还需要全体人们的共同努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大家共同的参与,也需要人民的认同和支持。因此,想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从根本上进行人们的思想教育,让他们认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同时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将农业循环经济问题,对人们实行重点教育。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媒体,进行合理的知识讲解。此外,我们还可以开展宣讲会,以及相关的活动进行相关问题的教育。

4.5 加强农业循环经济设施建设

想要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吗,不单单要增强农民自身的思想教育。同时,还要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设施建设。应设立合理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合作社,通过合作的方式建立基础设施。同时,加大政府的资金扶持力度,为发展农业经济循环的农户实行设施建设补助。

5 结语

篇3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222-02

一、山西“三农”现状

1.农民收入不断增长,但速度较慢,城乡差距明显。近几年农民收入不断增长。从2004年到现在,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每年的增长都在300元以上,每年的增长速度扣除物价因素,每年增加都在6%以上。但是与城市居民比,农民收入增长还是较慢。2010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城镇经济遭到重创,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回落到7.8%,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首次超过城镇居民,达到10.9%,但是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很大,达到3.33∶1。

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近年来增速较快,与全国相比,除2001年和2006年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年份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中下游位置。

近年来,山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197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01.6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01.4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2.97。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迅速推进和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城乡居民收入比开始下降。到200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905.6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724.11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2.48,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上升到3665.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1565.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上升到3.15;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48元,同比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36元,同比增长11.6%,城乡收入比上升到3.30: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拉大。

农民人均收入相对较低,统筹城乡居民收入任务艰巨。今后一个时期,农民收入继续保持高增长仍受到一系列因素制约。农业生产由于农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很少,加上农业基础条件差,抗灾害能力弱,很难保证有好的收成,即使有好收成,由于农产品不能与市场有效衔接,往往增产不增收,因此,靠农业增产来增加收入很难、很有限;农民收入的另一主要来源即打工,由于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的体制还没有消除,务工收入增长还面临多种因素制约,存在不稳定性,加上外出花费较大,要有大幅度提高也不现实;第三来源为财产性收入,由于“三农”多年来的贡献多,积蓄有限,靠财产来增加收入也很有限;第四方面为国家的转移支付,近几年来全国、全省力度加大,但面对广大农村农民,平均到每个农民身上也不算大。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另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高素质人才往往转移到第二、三产业,转移到城区。

2.农业发展有所改善,但规模小,现代化水平低。经过多年对农业的投入,基础设施的改善,山西的农业生产状况有所改善,农业机械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整体偏小,且呈现土地狭小、分散特征。市场经济要求农户要有生产效益,首先要有规模上的保证,农业现代化很重要的特征是机械化,同样有规模上的要求。就目前山西农户的生产规模很难适应市场经济与现代农业的要求。在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方式下,农业很难实现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表现在农业的投入不足,耕地可持续利用差,机械化生产方式范围小,经营效益低。要解决规模生产经营问题,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处理好耕地流转问题。客观上,各地都在农地使用权流转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始终没有真正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由于相应配套条件没有跟上,在流转过程中尚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地方没有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来进行流转;有的地方违反了“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等前提;有的地方由于耕地流转不畅,出现抛荒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地影响了耕地依法有序有效流转,进一步影响了全省农业的规模经营。

3.农村发展有改善,但是城乡建设差距依然很大。经过连续几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有些典型村庄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但是,大多数农村还处于落后的状态,自我发展的基础和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依然难以摆脱贫困的境况。下一步的新农村建设将面临更多的困难。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形成的机制、体制的障碍,城乡居民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享受社会公共服务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教育事业近几年取得长足发展,但与城市相比,教学资源特别是优质师资仍然集中在城区,农民的孩子若要接受好点的教育,往往需不远千里跑到城里。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发展加快,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仍未根本解决。有些村连卫生室都没有,更谈不上其他医疗条件。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补贴、物价补贴等各种补贴,以及各种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收入保障等,绝大多数农民还没有享受到。尽管这几年,国家和地方财政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但与城市投入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农村道路、农田水利、通讯、生态建设以及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水平普遍较低,特别是农田基本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在相当一部分农村不进反退。

4.县域经济有提高,但是实力小,不平衡。县域经济整体实力有所增强,但依然弱小。2008年山西县域生产总值(GDP)为4050.9亿元,占全省的57.41%。尽管改革开放以后,山西包括县域经济在内的整个经济与自身相比,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种种原因,当前,山西还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仍然落后,县域经济表现得更加突出。

从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规模看,山西县域经济规模较小。2007年底,全国2002个县(市),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县域平均人口45.85万人,县域国内生产总值平均51.15亿元。2008年山西省96个县(包括县级市,包括区),平均人口25.88万人,平均生产总值42.2亿元,占全国县域经济各县市平均水平的82.5%。

从全省来看,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孝义和河津,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00.1亿元和193.6亿元,其人均GDP分别达到45718元和49855元。永和县GDP只有2.53亿元,相差近80倍,即使是人均GDP,相差也达到15倍。

二、转变山西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

“十二五”时期是农业农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只有以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动力,以城乡统筹发展为重点,以解决好人口转移为切入点,以土地资源整合为突破口,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城乡一体化发展,才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

1.以城乡统筹为重点。一方面要逐步消除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要为农民进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产业扶持、工业反哺等方式使农业、农村能够保持一个高速的发展速度逐步缩小与城市的差距。对于农村的社会事业要放在同城市同等位置上去发展。切实提高农民下一代劳动力的素质。在城镇化进程重中注重维护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土地征用应当有利于富裕农民,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

2.以人口转移为切入点。发展是和人口流动、转移相伴随的。在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动是有规律的。一般而言,人口都是从农村流动到城镇、劳动力由农业部门流动到非农业部门。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城镇的设施、产业能否消化大量流入的人口。因此,要遵循人口流动转移的规律,调整城乡布局、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基本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一体的制度建设,顺应人口转移和流动的规律,疏通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障碍,这样才能真正为解决三农问题打开新途径。

3.以土地资源整合为突破口。土地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而且土地的供给是有限的。因此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相对稀缺的约束下,只有通过调整、整合土地资源才能获得经济增长的新源泉。近年来的经济飞速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靠土地的扩张性投入。但是发展到今天,土地的稀缺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土地也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问题。以土地资源整合为突破口,整体解决经济发展、三农问题是现实和迫切的选择。

首先,建议在土地承包政策30年不变的基础上,给予农民永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一步激发农民对土地长期投入、长期收益的积极性。第二,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步入市场化轨道。按照“流转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实施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第三,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强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完善土地流转合同、登记、备案制度,依法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逐步培育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市场环境,稳步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积极探索通过市场调节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县级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乡镇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开展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土地评估、政策咨询等服务工作。村级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接收农户申请托管的土地,合理利用撂荒地,使土地流转进入有序的市场化轨道。第四,将村民居住生活、劳动生产的空间合理安排建设,盘活农村土地资源。

4.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产业发展能为县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也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要加快县域经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必须提高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积极规划、引导、培育和发展具有县域特色的、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品牌产品,努力提高县域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

首先,要下大力气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县域的整体形象,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新跨越。县域经济竞争实质上就是发展环境的竞争。继续建设和改善欠发达县域的道路、水利、供电、改水、邮电、通讯、污水处理等设施,增强投资硬环境对内外资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加强软环境建设。重点改善政策、服务、法制和人文环境,构筑“洼地效应”。

其次,建设工业园区,引导产业集聚。工业园区是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结合点,是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是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工业园区可以促使大量企业和各类生产要素迅速积聚,使得资金、技术、人力、物力得以集中投入,推动生产力迅速提高,发展壮大园区经济是提高县域工业聚集水平、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集约发展的有效途径。要改变县、镇发展工业布局分散、规模狭小的局面,通过整合和新建一批高标准的工业园区,鼓励和吸引国内外、县内外的企业进入园区投资设厂,降低工业发展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获取规模效益,避免环境污染。

篇4

[中图分类号] S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096-02

1 广河县旱作农业发展现状

广河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方,是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大门”。全县辖6镇3乡102个村,总人口22.7万人,总面积5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22人,人口稠密,资源贫乏,是一个国列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总耕地面积42万亩,其中山旱地35万亩,占83%;年平均降雨量441毫米,蒸发量1257毫米,无霜期140天,是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区。

近年来,广河县立足县情实际,紧紧围绕省州农业发展的总体安排部署,把旱作农业作为全县着力培育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创新发展模式,在全县大力推广旱作农业全膜双垄沟播新技术,着力培育草食畜牧业,有效促进了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2014年全县推广完成旱作农业36.11万亩,经农牧部门技术人员实地测产,全膜玉米平均亩产833.5公斤,较半膜玉米亩均增产220.1公斤,亩均增效益1050.3元,全县总增粮食7.88万吨、总增效益2.572亿元,户均增收6840元,人均增收1286元。2015年在全县9个乡镇82个干旱村推广完成旱作农业覆膜面积36.13万亩(其中秋覆膜10.2万亩),其中全膜玉米30.53万亩,全膜马铃薯5.6万亩,实现了适宜种植区“全覆盖”。

2 广河县旱作农业的主要特点

2.1 组织领导有效

广河县围绕全面完成旱作农业推广任务,坚持行政推动和技术服务相结合,包乡镇县级领导在乡镇坐阵指挥、指导工作,乡镇领导在各示范点协调事务、督促进度,村社干部在现场监督覆膜、落实任务;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书,把工作任务细化到地块,落实到人头,从组织领导方面确保了覆膜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技术服务指导不断加强

实行技术人员分片包干、承包负责制度,县农牧部门组织技术人员组成60多个服务小组,深入覆膜一线,严把整地、施肥、起垄、覆膜、选种、密度“六个关口”,开展面对面、零距离的技术服务。地膜具体发放办法是县农牧局统一租用车辆,抽调2名技术人员拉运地膜到田间地头,在乡镇干部和村干部监督配合下,按照“种植一亩,发放一亩地膜”的原则,确保每一公斤地膜分配到户,落实到田。

2.3 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在整地过程中大面积应用了旋耕机作业,旱作农业区耕地机械旋耕率达到90%左右,机械覆膜率达到30%,比去年提高了近7个百分点。达到了整地平坦、覆膜规范、施肥合理、种植科学“四位一体”的效果,为全面完成覆膜任务提供了保障。

2.4 新品种推广范围逐渐增大

进一步加大玉米新品种推广力度,全县调进优质良种约120万斤,主要有五谷704、金苹果605、先玉335、强盛51、富友968、临单210、陇单336、陇单339、陇单10号、登海3521、豫玉22、张单821、西蒙6号、玉源7879、玉源5号等适合我县的优质玉米品种,玉米新品种达到95%以上。

2.5 有机肥施用量提高

旱作农业区亩均施用有机肥6吨以上,土壤肥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化肥使用量减少,2015年调运各类化肥2.5万吨,比去年减少4%,得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生态循环发展的效果。

2.6 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逐年提升

为了降低农田土壤地膜残存量,县上把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专门筹措资金,采取“政府号召、行政推动、财政补贴、群众受益”的办法,在每个村设立废旧地膜回收点,每个乡镇设立回收站,在城关镇设立回收总站,以每公斤1.2元的价格集中回收废旧地膜。2015年县上投资150万元,共计回收废旧地膜1700吨(其中:企业回收500吨),回收率达到85%,比去年提高2个百分点,基本消除了农村“白色污染”。

2.7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大面积推广,不仅促进了粮食增产,同时也产生了丰富的玉米秸秆。据测算,每年全县秸秆总量达68万吨(风干重),为发展草食畜牧业储备了丰富的饲草资源。为此,县上将草食畜牧业列为全县重点培育的富民产业,抢抓省上扶持机遇,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坚持以千家万户养殖为基础,以联户养殖为方向,以秸秆利用为重点,以科技服务为支撑,以金融支持为动力,综合利用玉米秸秆,有力推动了草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2014年,全县牛羊存栏总量达到142万个羊单位,其中牛存栏达到9.02万头,羊存栏达到97万只;联户养殖小区(场)发展到206个,规模养殖户发展到7957户;新建青贮窖池5.02万立方米,完成秸秆加工饲料25.9万吨,其中调制全贮、青贮、黄贮饲料19.02万吨,秸秆粗加工草粉6.88万吨,玉米秸秆加工利用率达62%;畜牧业增加值达到3亿元,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1500元,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达33%。

3 旱作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1 农业基础薄弱,抗灾能力不高

全县83%近35万亩的耕地属于山旱地,旱作农业全膜技术的推广极大的提高了现有降水的利用率,但从跟不上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而且,农业自然灾害多发重发,春旱、秋旱连年不同程度发生,低温冻害、冰雹灾害时有发生,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低。

3.2 农业结构单一,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

全县42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主要种植作物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种植面积达到32.6万亩、6.2万亩,分别占77.6%、14.8%,小麦、小豆等杂粮种植面积仅为1.3万亩、0.2万亩,分别占3.1%、0.5%。农作物种植结构比较单一,种植方式基本上以农户分户种植、人工种植及小型农业机械种植为主,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

3.3 草食畜牧业规模小、产业链条不宽

全县养殖业主要以千家万户养殖为主,秸秆利用率在62%,草食畜牧业整体规模不大,草食畜牧业规模化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延伸产业链条任务比较艰巨。

3.4 旱作农业投入不足

由于广河县属国列扶贫开发重点县,县级财政比较困难,对旱作农业的投入有限,主要依靠国家、省级专项投资,致使对旱作农业的投入呈现明显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大投入。

3.5 科技普及率有待提高

由于群众科技文化水平低,虽然县农牧部门专门开展了旱作农业技术知识、操作规程培训、示范、指导,致使部分农户的旱作农业种植还达不到规范化程度,对充分发挥旱作农业技术优势有一定影响,总体来说全县旱作农业整体水平和科学化种植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6 废旧地膜回收工作力度不大

由于县级财政资金缺乏,致使对废旧地膜回收的资金投入不足,存在回收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的情况,没有达到应收尽收。

4 旱作农业发展思路和建议

4.1 进一步巩固旱作农业发展成果

县上应继续高度重视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一步加大对旱作农业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不断巩固旱作农业发展成果,真正使旱作农业成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群众增收的“富民产业”。

4.2 进一步提升科学化种植水平

由于受广大群众科技文化水平的影响,种植方式仍以粗放式种植为主,旱作农业整体水平和科学种植水平还不是很高,我们将抢抓列为高产创建整县推进示范县的有利契机,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组织各级干部深入旱作农业一线,向群众送技术、送农资、送服务,严把施肥、起垄、覆膜、选种等关键环节,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进一步提升旱作农业科学种植水平,真正使旱作农业“年年都有新变化,年年都有新发展”。

4.3 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随着适宜种植区全覆盖,依靠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产来增加收入的空间很小,发展旱作农业,还是要靠延伸产业链条,依托丰富的秸秆资源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今后应坚持走种养结合的路子,突出联户养殖推广、金融资金支撑、秸秆综合利用,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形成“旱作农业―玉米秸秆―养殖牛羊―能源沼气―有机肥料―粮食增产”的农业产业化循环发展模式,真正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4.4 进一步加强地膜回收,防止白色污染

地膜玉米的大面积推广,使白色污染正成为影响农村环境面貌和群众生活环境的主要因素。县农牧职能部门要积极引导群众保护和利用好地膜,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按照政府投入、企业回收的方式,鼓励加工企业和废旧物品回收公司设立更多的回收网点,加大回收量,形成使用、回收、加工、再利用的良性循环机制。大力积极倡导群众保护好地膜,大力推广一膜两年用技术,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4.5 积极推广生物降解地膜,减少废旧地膜污染

经过三年的试验示范,农业技术人员发现使用生物降解地膜后玉米产量与使用聚乙烯地膜基本保持一致,最大的优点是减少了农膜的污染和废膜人工捡拾成本。但存在的问题:一是降解膜分解后整个冬季地面无覆盖,引发早春干旱,影响第二年玉米的播种、出苗及生长;二是生物降解地膜成本高,每公斤价格比普通聚乙烯地膜贵一倍,每亩成本相应增加一倍,影响了生物降解地膜的广泛使用。为此,一是推广的降解膜必须保证11个月后开始降解,并且在土壤中两年之内全部降解完;二是政府要对生物降解膜的推广使用加大补贴力度,助推降解膜的示范推广,逐步降低废膜环境污染。

4.6 进一步加大旱作农业补贴力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