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30 09:24: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珠心算在线教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2-195 -03
一、引言
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决议指出:“珠算既是中国人文化认同的象征,也是一种实用工具;这种计算技术经世代传承,融入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具有多重社会文化功能,向世界提供了另一种知识体系。将中国珠算列入代表作名录,有利于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度,促进对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尤其是提供了一个适应当代需求的范例。”对于在珠算方面的终身学习而言,一方面指的是珠算能够从小到老伴随人的一生;另一方面指的是珠算对于任何年龄层的人而言都是适合的,都能够进行珠算的相关学习,只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价值取向有所不同而已,对于儿童阶段而言具有开发其智力的重要作用,对于特殊儿童而言可以补缺其智力障碍,并有助于其康复,在大中专院校有助于财经类方面的学生提升其专业素养及提高其专业技能,对于老年人而言还具有健脑的作用,有助于延缓衰老。
二、开发幼儿早期大脑潜能,培养儿童珠心算学习兴趣
珠算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珠心算则是珠算在现展的创新之举。珠心算就是把珠算的运算模型与珠码内化在大脑中间形成珠像,并通过珠像实现运算。现代对大脑进行研究以及在珠心算教育活动实践过程中都证实,珠心算有助于开发人类在智力方面的潜能,对幼儿早期大脑潜在能力进行开发,是对幼儿进行珠心算教学的关键目的所在。对幼儿开展珠心算相关课程,并将开发幼儿大脑潜能,培养幼儿非智力方面的因素,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启发其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对幼儿开展珠心算相关活动的宗旨,将“边娱乐边进行珠心算学习,边游戏边开发大脑”作为指导方针。幼儿进行珠心算相关学习是以算盘结构的独特性、科学性,珠算方法具有的直观性以及可操作性为基础的,通过所获得的操作能力将珠心算作为载体对幼儿大脑潜在能力进行开发,同时进行珠算方面和珠心算方面的教学,这两方面的同步教学是始于幼儿最早进行认数以及识数的时候,在学习拨数字1-9 时,便开始形成对算珠方面的表象认识,并通过加法和减法的计算逐渐提升算珠表象方面的操作技能。珠心算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算珠表象,另一方面是表象操作,这两方面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而后者又对前者有促进作用,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通过操作实际和模拟想象的过程,将手、眼、口、耳、脑各种感官全部调动起来进行协调活动,刺激大脑的神经,促进右脑进行形象思维,让幼儿在记忆力方面、观察力方面、想象力方面、注意力方面与思维方面的能力得到开发,实现开发智力的最终目标。
三、在小学将珠心算同数学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中国教育部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珠算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入中小学教学之中,江苏省十分重视珠算文化传承和教育工作,把珠心算教育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内容,列入新一轮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试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小学珠心算教育实验工作的意见》。江苏省的珠心算在最近几年内正在按照轮次逐步推进,实现从实验到铺开到完善的目标,珠心算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珠心算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基础。
小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能力主要包括计算方面、逻辑思维方面、空间想象方面及解决问题方面等,珠心算同数学相结合,不但有助于小学生智力潜能方面的开发,还有助于提升其数学能力,这也是在小学开展珠心算课程的核心价值。
在理解数学中关于算理与算法方面,运用珠算远比运用笔算要容易许多,同笔算学习相比,采取珠心算的方式来提升表象操作方面的能力过程,无论在方法方面、手段方面、目标方面等都存在质的差别,开展珠心算相关活动主要是开发大脑潜在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在数概念方面的发展、计算能力的提升、思维能力的开拓以及非智力因素的相关培养。
珠心算相关学习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比赛型,一种是普及型。比赛型珠心算将竞技作为主要目的,主要进行练习,且以熟练拨打算盘作为珠心算相关学习的前提条件,以正确率以及速度作为算珠在表象质量方面的验证标准,通过我国在珠心算方面的选手在国际上取得的优异成绩可以看出,采取此种训练方式有助于提升竞技能力,也有助于智力开发。江苏卫视《最强大脑》中小学生的心算绝技展示了珠心算的无穷魅力,珠心算并不神秘,它完全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普及型的珠心算将数和相关计算作为核心内容,秉承珠算服务于数学的宗旨,它必须在数学教育这个大环境之下,而且被课时数所限制,要想获得高效率、低负担的效果,关键在于找到提升算珠在表象质量方面的有效方法与珠心算同数学教育之间的结合点,掌握好关于珠心算进行练习时候的程度与数量。在小学开展珠心算课程,要充分体现其价值,使珠心算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开展珠算文化传承和教育,离不开全社会的关心支持,既要发挥小学的主阵地作用,又要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的传统文化教育合力。
四、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推动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和综合素质方面发展
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历史使命,既能通过大学教育功能促进珠算文化的传承,又能让珠算文化蕴含的价值吻合大学教育功能的充分释放,使二者协调发展,构筑传承和教育的新模式。
在当今世界正在形成珠算教育热,珠算教师紧缺的形势下,高职院校要探索多元途径开展师资培养,制定珠算人才培养方案,集合有志愿成为珠算教师的学生,以就业和创业为目的,培养学生成为有技能高超,品德高尚的人,充实珠算教师队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珠算文化传承高层次人才,造就一批珠算文化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争创国家珠算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
纵观终身教育的各环节,从幼儿阶段到老年阶段之中以青年阶段、成年阶段尤为重要,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新课题,即将珠算方面和珠心算方面进行同步学习,通过“体验珠算、爱上珠算”的教育活动,使青年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珠算这一传统民族文化给国家、社会进步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由此引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心和历史责任感,提高青年学生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
在当今数字时代珠算的学习不但有助于青年学生进行全面计算方面的能力培养,还有助于形成自控能力,提升勤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精神。例如财经专业学生将来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天天与数字打交道,天天与报表打交道,数要准,账要对,表要平,没有专业技能是无法做好工作的,2015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珠算》大纲规定了具体内容和要求。学校可以对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拓宽空间,加大宣传力度,使珠算文化可以进入更多人的生活之中,充分发挥学校作为教研基地所具有的辐射作用,为大力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五、为实现大众传播的社区教育注入新活力,探索珠心算服务社会的新模式
算盘,不仅仅是记忆中谋生的工具,更是故事承载的泛黄史册;珠算不仅是老人们流连寻找的回忆,也要让更多的人惊叹于民族文化的璀璨。在社区学校的教育课程体系中开展“老年珠心算健脑活动”,教材以珠算心算为载体,同时设计算盘操、手指操、购物心算等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学习内容,让手、眼、口、耳、脑多种感官一同参与到各种练习中来,这样运动了头脑,增强了记忆,健身健脑,同时教材还融入珠算文化、珠算小故事,使教材活泼生动。
组织一支自愿者队伍。在活动过程中,一些珠算的爱好者和一些骨干学员逐渐组织成一支自愿者队伍,承担宣讲的任务,在居民之中大力宣传珠算文化,使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参与进来学习;每个月组织沙龙活动,把新老学员组织到一起,开展趣味比赛,交流学习经验,为老年人搭建展示风采的舞台,给他们带去了健康和快乐。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学校积极探索“珠算心算健脑作用”的特色活动,开发了“手脑并用,延年益寿――传承中华珠算文化”网上展厅。通过“学习互动”、 “课程建设”、“珠算文化”、“传承交流”等一些栏目的设置,全面介绍了珠算的文化渊源,发展轨迹;介绍在传承珠算文化方面的交流和以“珠心算沙龙”为主的传承活动;通过学习互动栏目让参与者体验珠算文化的魅力和趣味;学校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在中老年人中推广珠心算的学习,帮助老年人健脑健身;参加海峡两岸老年人珠心算比赛,既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了情感交流,增进人际交往,又发挥了健脑作用,此项活动受到了老年朋友的欢迎,同时也给社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也是探索珠心算服务社会的一个新亮点。
六、结语
终身学习这一概念的提出是珠算文化符合时展的重要体现,对建设终身教育相关体系具有深刻的意义,珠算事业具有全方位性和整体性特点。珠算心算具有计算方面、启智方面、教育方面以及健脑方面的功能,针对的人群不一样其教育模式也不一样,需坚持将珠算和心算同步进行学习作为基础,传承、发展珠算文化,体现终身学习的主旨,推进全民终身教育,通过教育提升人们传统文化认知、认同和传承的能力。研究合理安排各年龄段的教学内容,设计教育要点,使之相互衔接、层层深入,螺旋上升,形成一体,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有效进行教育评价,整体贯穿珠算文化教育,科学构建珠算传承教育的体系,树立起珠算文化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以珠算终身同步学习为基础,力求做到学科课程、教学环节、教育人群全覆盖,把珠算文化传承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社会生活中普及珠算文化,研究适应时代变化的网络在线教育方案,拓展空间,构筑“全覆盖”的珠算文化传承和终身教育的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决议[Z]. 阿塞拜疆巴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决议,2013,(12).
[2]蒋志峰.对珠心算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J].珠算与珠心算, 2012,(02):34-36.
[3]张德和.珠算心算与终身学习[J].珠算与珠心算,2012,(01):29-31.
[4]王家申.珠算技能训练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J].珠算与珠心算,2013,(06);87-89.
[5]江S.职业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刍议[J].职教论坛, 2014,(17);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