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档案管理范文

时间:2023-06-30 09:24: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数字化档案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数字化档案管理

篇1

(一)档案数字化

档案数字化是随着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数字摄影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数字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档案信息形态,它具有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实时控制,辅助设计、智能模拟、文字处理等功能。档案数字化是数字档案建设最基础的工作,传统载体的档案经高科技术加工成数字档案形式,通过局域网、政府网、互联网进行计算机检索、阅读电子档案,为迎接档案信息服务新环境的挑战,提高效率,提升档案业务部门的服务水平,为档案内部管理及面向客户服务提供高效率的全面服务。总之,档案数字化是顺应潮流、适应时展的新举措、新要求。档案作为一种原生信息资源,其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出来。逐步依托信息技术,使档案工作更为有效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档案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数字化档案

数字化档案管理是对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的一次创新,能够实现对档案和档案材料收集、鉴定、整理、保管、转递、统计、查阅等日常工作的数字化管理,并可通过组织系统专网实现档案的网上浏览和远程查阅查借阅功能。数字化档案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字化档案依赖于数字化设备而存在。数字化档案依赖于计算机的软硬件和数据库与网络系统。离开了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数字化档案就无法生存、传递、识别。

2.数字化档案的不稳定性。数字化文件的不稳定性决定了数字化档案的不稳定性。

3.文字、图形、声音、影像多媒体信息均可以单独或相互搭配构成数字化文件的内容,使得数字化档案的组成和结构要比纸质文件复杂得多。

二、档案数字化与数字化档案管理的优势及要求

(一)档案数字化与数字化档案管理的优势

档案数字化的实质是信息记录方式和载体形式的变换,为其共享网上资源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经济效益。数字化管理档案使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对象转为机读档案,不仅节约了保管费用,节省了占地空间,而且查阅起来极为方便快捷,从而避免了反复印制资料造成的纸张和人力的浪费。

2.提高办公效率。数字化档案管理使资料及时归档,并尽快提供利用。同时,数字化档案管理使查询资料变得非常简单,真正让办公人员做到足不出户便知晓天下大事。

总之,档案数字化是大势所趋。档案数字化从起草、修改到印发都在计算机上进行,它具有便于修改、便于复制的特性。这种特性使档案具有了开放性、检索性,可以使档案更好地为社会各个阶层提供服务。

(二)档案数字化与数字化档案管理的要求

档案数字化所要实现的就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其主要目标:一是解决传统档案的存储问题;二是档案馆创建自身网络平台,使有效意义的动态链接成为可能;三是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以使档案在更大范围内提供最大的利用价值。其主要要求是:

1.科学性。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应具有科学性。从实际出发,通过对档案的分析、筛选,确定数字化范围。对档案分轻重缓急、分阶段、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优先对具有专业特色、地方特色的档案,用户利用率高的档案进行数字化。

2.系统性。在进行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时,只有系统地、连续地将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才能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效用。无论对档案的来源,还是对档案内容的内在逻辑,都应保持档案外在的连贯、完整与内在的有机联系。

三、推进档案数字化与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对策

数字化档案管理在具体设施过程中,必须依托高新技术的支持。数字化档案不是在传统档案系统内部产生的,它的显著特点是完全依赖现代化通讯网络基础而进行的管理和工作。笔者认为,在推进数字档案化与数字化档案管理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予以科学规划

档案数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立足于长远的科学规划,为此要抽调档案、信息等部门的人员组成规划小组,研究制定档案数字化的近远期目标,要明确哪些档案需要数字化,哪些档案需要优先数字化,哪些档案又需要长时间实行数字化,然后按照轻重缓急分步骤实施。

(二)进行成本核算

目前,将传统的载体进行数字化费用较高,并且传统档案数字化后,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如对大量的数字文件进行管理和维护,数字化后电子文件的保存需要持续的管理,都需一定的经济投入,所以必须思考投入产出绩效。如果不加强核算,则有可能导致数字化成果在若干年以后完全无法使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三)建立双套制管理机制

由于目前传统载体的档案管理基础相对薄弱,数字化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待解决,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企业的档案保存还要坚持双套制管理机制。在保存电子档案的同时也保存相对应的传统载体档案,以确保档案信息内容的安全、完整和真实,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信息的支撑作用。

篇2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b)-0142-02

从人类悠久的历史来看,档案已经存在了上千年。无论是民主自由的西方国家还是中庸重礼的东方国家。档案从未被丢弃。人类几千年来一直流传着档案记录,是因为时间可以改变,但是记录不会改变,它会清清楚楚记录着发生过的一切。由此可见,档案的存在是一种符合人类社会需要和历史发展的行为。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文字,主要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后续又出现了金石档案、简版档案、缠帛档案、纸质档案,等等。通过研究档案的发展,不难发现,随着时代的变化,记录档案的方式也从最初的雕刻发展为纸质记录。而对于如今这个科技发展纵横的新时代。人们对于档案的记录更是有了新的需求,希望档案管理可以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而“数字档案”毫无疑问成为了当今档案领域里的“新宠”。它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产生的新型档案信息形态,具有一定的多元性和分散性;它可以将不同的信息记录在不同的载体上;不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它不再是用人们常规的纸质来记录;而是用一种新型的更完整,更容易保存,方便及时查找的磁盘、光盘等载体来记录。

1 数字档案的主要特点

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已不再适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被数字化档案管理取代是时展的必然结果,究其原因在于其本身的几大优势。

1.1 数字档案载体容量大

一张3.5寸的磁盘可以贮存1.44M字节的内容;一张光盘可贮存650~700M字节;移动硬盘的贮存量达到几G、几十G、甚至上百G。通常一个单位在几年内保留的文件可全部贮存在一张光盘内,为人们大大节省了管理成本和保存空间,这是传统档案管理无法比拟的。再说大家现在的实践活动的范围相当广,劳动对象相当复杂,实践的节奏相当快,所产生的历史记录相当多,急需要一种新的档案载体来取代纸质载体。

1.2 数字档案安全性高

传统的纸质档案由于受自然条件和时间的影响,需要长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细心保管,而且纸质的档案若是遭到破坏会很难复原;数字档案与其相比会方便很多。首先,数字档案容量大可存储较多信息,实体档案数量少,方便管理;其次,数字档案可以多备份,而且很快就可以完成,避免了破坏后无法查找的弊端。

1.3 数字档案的使用效率高

纸质档案管理在实际应用时会出现查找不便的问题。例如在查找某所学校学生学籍档案,需要管理员翻阅数十卷甚至上百卷的档案寻找,花费的时间长、工作量也大,若是采用数字化档案管理,只需要在电脑上检索所需要的信息,计算机就会自动筛检给出,如需纸质版可直接打印出来,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同时,随着大量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出现,如:计算机、数码相机、扫描仪等,这些产品具有操作简单、存储多且方便的优点,已被人们普遍使用。据了解,已有相当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正在实现办公系统自动化,网络办公已不再是处于实验阶段,相反,它正处于一种飞速发展的普及态势,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大量的数字档案。

2 数字档案的不足之处

在档案管理方面,数字档案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2.1 首先是人们的认知度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纸质作为最早记录档案的方式。最初出现在西汉时期。由于当时技术有限,造纸成本太高,使用范围也不是很广泛。直到东汉时期,蔡伦改造了造纸术。使得造纸成本降低。也让大部分人接受了纸质记录。纸质的出现经历了上数百年的时间,随着造纸技术的进步,更是一直保留至今,同样也深受广大人群的认可。而数字档案现在存在的问题就是要如何去推广,如何让人们正确地认识数字档案。而纸质档案具有真实性的本质感,能够清晰看到,所以内心会觉得纸质记录是最安全的;对于数字记录有着不安全感,所以很难接受和去尝试。

2.2 其次是数字档案的格式的问题

数字档案作为一种通过计算机磁盘等设备记录储存的档案。虽然节约了人们翻阅纸质档案的过程,缩短了档案搜索时间。但是由于设备的不同,软件也有不同,需要去下载、安装,而这样也会使得占用空间太大而导致有些软件无法正常安装,有时还会出现病毒入侵,使得我们的电脑瘫痪。对于不同人群来说,中年人的接受和学习能力还是较好的,而对于一些年纪大的人,他们接受能力有限,自然也不会去尝试一些新鲜东西。

2.3 最后是数字档案的原始记录受到质疑

纸质档案是用纸来记录,一旦形成再去修改便会有很明显的修改痕迹,因此可信度比较高,不易被篡改。而数字档案是在计算机的环境下完成的,就有了一种无形的信息资源,人们可以去随意发送、复制、粘贴,一份文件成为了共享文件,也无法保证当事人的一些特征,容易被伪造和篡改,使得数字档案的可信度降低。

3 数字档案管理问题的解决方式

数字档案因其自身显著的优越性,从而被人们越来越重视、认可,进而广泛应用在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对于其存在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予以解决。

首先,应当加强宣传,使人们对数字档案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如今网络世界日益发达,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和计算机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而对数字档案进行宣传,也可以借助网络和计算机的力量。通过使用数字档案,使相关部门档案管理工作走出以往的繁琐,管理工作变得更方便和快捷,同时,加大数字档案的运用途径,让数字档案以其便捷的优势被更多人所接受。

其次,可以将网络计算机行业、软件开发行业以及档案管理这几个行业相结合,将文档、图片以及声像等文件格式进行统一。这样可以有效突破行业限制,建立更加统一、规范且兼容性更强的文件储存格式。

再次,各档案管理部门在利用数字档案的过程中,要注重档案存储以及网络安全问题,在长期运用后形成一种更加精确快捷的数字查阅方式。同时,相关管理部门要根据档案密级为社会提供服务。

最后,应当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加规范。新的数字档案具有可擦除式的更改性,这就为保留档案的原始性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档案管理人员应当注重维护档案的原始性;另一方面,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也为保证数字档案的原始性新设立了相关制度。

由上述可知,时代的飞跃发展,要求人要用更先进的生产力与之相匹配,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虽然有着“辉煌”的过去,然而它在人们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却频频出现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也证明了纸质档案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节奏,它被数字档案管理所代替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许数字档案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不足,毕竟它是时展的一个新生产物,但是笔者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些不足之处会被大家一一克服,而它,也将会在数字化时代中为社会提供更加快捷、方便与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吴宝康.档案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篇3

根据2008年9月1日颁布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高等学校档案是指“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高校档案主要记载着学校重要的教育历史,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因此必须加大对档案管理的重视。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对其总结了以下这几个方面特点:第一,学校每年都会“迎来送往”,送走很多毕业生。同时会招来很多新生,这对高校档案的管理需要很大的工作量,既要对新入学学生的档案数据进行录入,也要对毕业生的数据进行迁出或改动,此时档案的变化呈现数量巨大、变动较为频繁等一系列特点,再加上要对学生其他档案的维护和保存,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第二,档案管理操作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各个高校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所设定的制度、规范存在各种差异性,导致各高校之间对于档案管理操作的步调不够一致,甚至存在极少数相互抵触的情况,这给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带来了障碍。第三,档案数字化管理处理手段有待提高,由于目前的高校档案主要还是以纸质档案作为保存媒介,电子信息管理只是起到了检索、交换、备份等辅助功能。以上是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比较突出的特点,也是制约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提高的瓶颈所在,后文将继续就以上特点结合电子化档案管理进行应用分析。

二、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特点

过去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是在每个部门分出一个档案管理科室,此种管理模式是十分封闭的,虽然在过去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社会的管理模式来看,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显然是无法满足现状的,因此必须在过去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创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那就是应运而生的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这是一种更具开放性的管理体系,是对传统档案管理的一种补充及升华,使得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数字化已成为高校档案管理的一种发展趋势,各种新型产品正不断被研发出来并得到广泛性地应用,也使得档案管理在模式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档案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档案数字化在高校中的管理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强大。如今,不管是档案的生成、归档还是检索都是与计算机紧密相连的,电子档案的存在方式主要是以机读的形式,就这一点来说是和传统的档案管理存在很大的区别的。在信息的使用中,需要将有价值的信息在档案信息这一系统中检索出来,对此就必然要求档案管理系统的精确性,如此才能保障高校档案信息的真实性以及价值性。

三、电子档案使用的途径

电子档案所具备的很多特点都是传统档案所不具备的,像查准率以及查全率等等,这些都是传统档案对于现代化的电子档案管理所不能比拟的,对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应充分利用电子档案的优势,使其优越性得到展现。当前电子档案的使用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提供拷贝

在对电子档案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主要的一个途径就是拷贝,这是最初的提供档案的一种方式,为了使得整个档案部门可以充分利用拷贝向档案人员提供材料,可以将文件直接转换为一种通用的格式,然后再让使用者对档案进行处理,然而使用人员不一定具有软硬件设施条件,对此可以直接要求档案管理部门将档案打印出来。

(二)通信传输

通信传输主要是指不同的档案管理部门通过计算机将所使用的档案进行相互传输,这是当前比较常用的一种电子档案管理方式,这显示了档案在提取的过程中没有地域限制的特点,不需要档案人员再为提取档案专门跑一趟,有效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以及财力。

(三)直接利用

所谓直接性地利用,是指利用档案部门的计算机对电子档案进行查询,这样一来可以使得众多的档案使用人员能够在统一时间得到相同的电子档案,并为使用电子档案的人员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

四、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档案数字化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模式,该模式是将原来纸质记载的信息转变为数字化的信息进行保存,这样方便存储和查阅,而且电子智能化的记载储存有利于管理。数字智能化的管理模式能把相关的档案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数字化储存,还可以储存音频资料,对于及时的信息反馈还能做出详细的记载。因此电子智能化的管理模式有很多的好处:首先,档案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方便管理,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可以进行电子传递阅览,可以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利用数字化的管理模式搜集的数据,其信息具有完整性、可靠性,有利于工作的更快开展。其次,在电子化的智能管理中,把相关的资料储存在文档的资料库当中,高校的工作人员只需要输入所要查询的资料的信息点就可以快速地找到需要的资料,更加地方便、快捷,而且所找到的资料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不容易产生误差,从而方便了办公,为工作人员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便是现代数字智能化管理模式的优点。再次,数字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可以随时进行数据更新,保证资料的时效性,能方便员工的查阅和使用。传统的纸质记载信息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统计和整理,现在的数字智能化的管理可以利用高科技的电子产品快速地完成工作,只要轻轻地点击鼠标就能够完成整个的统计整理到储存的过程,从而减轻管理人员工作的压力。最后,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可以使整个的办公流程顺畅无阻,节省了很多的人力和时间,使材料的管理更加的科学化、系统化。所以,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档案管理采用数字化的管理模式是符合时代需求的。然而目前,我国在运用数字化的管理过程当中,还存在很多的困难没有克服,还没有熟练地掌握数字化的管理模式,需要进一步的学习与实践。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分为以下几个工作步骤:1、信息搜集。信息的搜集具有一定的难度,在现在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当中,利用科技化的电子产品可以帮助你更好更方便地搜集资料,而且保证资料更加的完整。2、信息整理。在进行数字化的管理过程当中,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数字化的编码,使相关的档案资料归档整齐有序,而且使整个资料信息一目了然。3、检查信息。在众多的信息当中进行相关的检查,去掉一些没有用的或者多余的资料,这一步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资料文件的管理至关重要,所以需要工作人员能够集中精力,认真对待。4、管理资料。对于传统纸质文档的保管有很多严格的要求,要保证纸质资料环境的干燥、清洁等,要防止火灾的发生,防止被水淹没,而数字化管理则不用担心这些问题。现如今,数字化的档案管理相对过去简单多了,在对资料进行统计这个环节当中,主要依靠高科技产品进行自动化的统计,可以节约时间,减少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在使用资料中,利用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可以使数字化的信息更加方便阅读,便于管理,为工作人员查找资料节省很多的时间、精力;在编排资料中,利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把相似的档案编排在一起,可以更加方便地查阅与寻找所需的资料,同时还可以进行资料共享,促进高校之间的合作。然而在数字化的管理中,为保证资料不流失,就要对每一道操作程序进行加密处理,防止相关的资料泄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由于计算机系统比较复杂,在相关的操作过程当中有可能被别人盗取信息,所以要保管好自己的资料。在信息传输的过程当中,要进行多次加密,而且不外泄自己的密码,还要进行正当的操作,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安全。

五、如何规范档案数字化管理

在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当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涉及到电子科技产品的使用,电子科技产品是一个很复杂的产物,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对学校或者学生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在进行数字化的信息管理的时候,要严格规范管理模式,制定一定的管理制度。

(一)加强档案数字化管理,保障资料的安全

要想安全地管理学校内部资料,就必须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加强高校档案的内部管理,对学校内部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内部人员的操作能力。在进行数字化的储存模式当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复杂的网络世界,安全随时受到威胁,如果操作不当或者没有做好保密防范工作,随时都有可能为学校带来相当大的损失。所以要定期对电脑系统进行升级管理,请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专业的维修工作,对于电脑要进行加密处理,而且密码不可外泄,这样才能保障数字化的管理顺利地进行。

(二)规范操作,减少损失

以往在信息的管理过程当中,由于疏忽泄露了资料或者丢失一些信息,都会带来相应的损失,为了能够避免这些事情重蹈覆辙,应该对于信息进行严格的加密处理,不要把密码告诉无关的人,应该避免密码被更多的人知道,所以应该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每个人都要认真地对待工作,对于信息要加强管理,对于资料的管理更加的严谨,在使用资料的过程当中,要时刻注意网络的安全,加强防范意识。

篇4

一、档案信息数字化的主要内容

档案数字化主要包括档案目录信息的数字化,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以多种类型的检索关键字为基础以便于快速检索;载体档案的数字化,是档案信息数字化的主体对象,如纸质档案、档案缩微品、照片档案、录音录像档案等利用计算机技术、扫描与信息处理技术、数据库等新技术进行数字化,最后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与网络化的形式互相联结,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形成一个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及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二、档案信息数字化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制度建设层面缺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要求在开展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时,必须制定相应健全的管理制度,以确保档案信息数字化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有据可依。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对制度建设不重视,使得在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中,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用于规范工作行为,使其在档案数据采集与加工、档案数据存储及管理、档案数据查询利用过程中责任主体不明,无章可循。(二)技术上的不安全因素。1.使用国外技术和产品带来的安全隐患。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档案信息系统所需要硬件、软件均没有实现国产化。我国数字化信息管理还处在较低的水平,这些国外的产品和技术特别是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2.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因素。要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的便捷性,以计算机为终端,采用局域网和互联网并用的方式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不同应用系统(管理系统和利用系统)之间的网络系统处于相对隔离的状态,而且设有必要的防护措施,但是这样也无法完全保证档案信息的绝对安全,档案管理和利用便捷性和安全性的矛盾时刻存在。3.安全漏洞带来的安全隐患。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安全难题,虽然近年来我国计算机安全技术领域有了长足进步,但它们或多或少在技术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维护档案信息安全上还存在着一些漏洞。(三)管理人员的因素。无论是档案管理还是利用,实施这个过程的主体都是人,而人为的因素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会影响到档案数据的安全。例如,人为的操作失误,导致数字化档案误删、泄密;少部分人员职业操守欠缺,为私利对数据有意地篡改,将档案信息管理的用户与口令等信息向外部人员透露;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备份数据丢失、损毁等,这些都对档案信息安全构成威胁。

三、档案信息数字化安全的具体措施

(一)制度建设层面完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建立和完善电子档案信息的采集录入、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与利用等方面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在制度中,要根据工作人员不同的专业特长,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要有明确分工、明确责任主体、权限分明,做到在档案信息数字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有人负责。发生泄密或其他事故时要有相应的倒查机制。明确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明确电子文件的管理人员;明确数字档案信息记录备份要求,对备份时间、格式、份数有明确记录,备份要有专人管理;明确定期对档案数据进行检查的内容和时间标准,指定检查的人员。(二)提高技术层面安全防护能力。档案信息数字化安全防护能力在技术层面上的提高是包括硬件设施、软件设计、网络防护、通信安全的一个综合性课题。(1)应提高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硬件及软件的使用率,在核心设备上可以用国产替代的,要坚决使用国产设备。(2)应保障存储设备的安全,建立符合标准的电子设备信息机房。(3)对内部局域网和外部互联网要进行物理隔离,防止外部网络对内网的非法访问。(4)应长期跟踪软件的使用效果,发现并及时修补软件的安全漏洞,并按要求配备经国家有关部门认证的防火墙和杀毒软件。(5)按照制定的备份机制与规范,及时做好数据的备份。(6)建立严格的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防范机制,包括信息登录访问控制、用户权限控制、信息分类与安全控制。(7)在档案信息传输使用进程中建立数字化档案传输安全控制,包括网络监测和锁定控制、网络端口和节点的安全控制、信息加密控制等。(三)注重管理人员培养。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技术手段最后都需要具体的人去操作。所以在管理人员的培养方面应注意:(1)做好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2)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使相应的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操守和较强的法纪意识。(3)结合档案数字化管理自身的特点,通过定期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信息化水平。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档案信息数字化实施过程及后期的管理、应用中,需要从制度、技术、人员三方面入手,以制度的建立健全为纲,以人员管理为主线,以软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基础,确保档案信息数字化应用的安全。

篇5

中图分类号:F299.23;G270.7

随著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运用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许多个方面,在档案管理中,数字化也得到了极大的运用。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就是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使档案变成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利于管理和处置的电子档案。采用数字化的存储方式,能够节约大量的存储空间,方便检索,便于保存,对于更好的高效利用档案资源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档案数字化的运用中,要坚持真实性、安全性、便捷性等原则,提升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效率。

一、档案管理数字化的意义

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档案管理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数字摄影和扫描等先进技术,将档案资料以数字化信息的形式进行保存并加以利用,形成系统的档案管理信息库,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方便快捷的档案数字化管理将改变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

档案管理数字化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数字化能够节约档案管理的空间。纸质档案比较厚重,占据较大的空间,保存纸质档案需要较大的场地,在保管的过程中,对于库存的条件要求比较高,在搬运的过程中需要的人力财力也比较高。而采用数字化的存储,更够有效的节约存储的空间,存储较为便捷。二是数字化资源方便档案的处置和共享。采用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模式,档案检索利用都较为方便,且电子化的档案馆也方便读者进行查阅下载,这有利于对档案资源行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处置,以达到档案资源的高度共享。

二、档案管理数字化的现状和问题

虽然我国进行档案的数字化管理的时间还不是很长,但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行业实行档案数字化管理以来,档案管理逐渐从手工管理向信息化转变,既保护了档案信息,又加快了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全面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合理性。但档案管理数字化技术的运用还是一个不稳定的、易出现问题的新事物,这也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发展都需要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所以,对于不成熟的档案管理数字化管理工作而言,并不是十全十美。当今档案管理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所出现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系统不健全

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档案的存储查阅和利用,这就需要建立起完整的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系统。从档案的存储管理和利用都有着一套较为便捷的平台。但是就目前来说,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系统并不健全。长时间以来,档案管理资料的作用只是为提供咨询或者证明等简单的服务,在实际利用效果和服务上都缺乏深入和创新,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开发程度还不够,所以很多服务还无法开展。

(二)缺乏标准的档案数字化管理标准

在如今经济和科技都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发达,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但事物的属性都是相对的,大量信息的每日更新使得档案管理资料在搜集与整理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难度,这可能会造成资料的缺失和错误。对于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需要统一的标准和流程。但是目前,我国在档案管理标准化建设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的相关规范和要求还不够健全。

(三)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

对于档案创新形式的运用,最重要的是要培养熟悉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人才。但是目前来说,我国对于档案管理学方面的培养力度还不够。很少有专门的大学开设档案管理学,所培养的专门性人才还不多,难以满足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现实需要。

三、档案管理数字化的改进措施

(一)培养专业性人才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点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很明显的体现,当然,行业中的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同样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利用。只有拥有大量既懂得先进计算机技术,又懂得档案管理的人才,这一领域才能在时代洪流中获得更好的发展。而我国档案管理数字化管理人才的培养主要可以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对已有的数字化档案管理人才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他们逐渐改变陈旧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进一步改善该行业的人才结构。其次,要积极吸纳高水平、高技能的数字档案管理人才,要从招聘、管理、激励等方面,留住人才。

(二)加强标准体系的建设

缺乏标准化的档案数字化管理会造成档案管理资料保存的不完整且不规范,那么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管理就失去了满足社会需要、加快档案管理建设的意义,更不用谈档案管理数字化应有的价值。然而,目前档案管理数字化管理中,这种现象还普遍存在,一些档案馆的数字化管理手段和管理制度还不标准、不规范,这极大的阻碍了档案管理数字化管理的正常发展和创新。于是,加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就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健全了相关体系,保证档案管理信息的规范和完整,那么数字化技术在档案管理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利用。此外,规范档案管理的标准和体系,会对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发展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健全电子档案数据系统

原始的档案管理资料大多是纸质的,通过人工录入或者用扫描仪进行扫描等两种方式,将纸质版的档案资料转化为数字版的档案资料。这是数字档案制作的两种最主要的形式,但前者是一种效率较低、容易出错且占用大量人力资源的方式,而通过扫描仪将纸质版档案转变为电子版档案就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了。但要保证档案管理资料不遗漏、不缺失,就要健全电子档案数据系统的建设。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数字档案的管理人员通过扫描仪在将纸质档案转变为数字档案时,也要将纸质版资料重新录入,并及时修改、补充、更新数据资料;此外还要讲原始的纸质资料保存完好,因为数字档案在存储或传输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导致资料的丢失或损坏。

四、结论

篇6

档案管理数字化是经济社会信息交流的必然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各阶层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大,对档案信息的要求也更加复杂,社会各阶层,各部门之间对档案信息的交流也更加频繁。人们渴望足不出户就能随时随地享受到便捷的档案信息服务,迫切要求档案管理部门之间建立一种档案信息交流平台。实现档案馆之间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档案管理数字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当今信息时代,如果档案工作不能紧跟社会步伐。瞄准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和加快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一味停留在传统档案管理止步不前,守着金山找饭吃,无疑是不现实的。因此档案工作只能坚持与时俱进。

由于传统的档案大都保管在档案室、档案馆、又大都以纸张为载体,造成用户利用不便。数字化档案管理可以使用户更加便捷、准确的查找到自己需要的档案,网络化的实现,更使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

数字化档案管理使资料能及时归档,尽快提供利用,按照以往的传统管理,必须归档后才能查找,而通过网络计算机管理的数字化档案管理使查询资料变得非常简单,数字化档案事实上成为了无墙界档案,档案库也从文件实体的保管基地变成了提供方便信息控制中心。

数字化档案管理将有利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传统载体的档案相比,数字化档案的最大特点是能够通过网络迅速流动,数字化档案的管理,研究和建设将彻底改变档案的利用方式,冲破档案利用的限制,促使档案管理从保管,利用职能向信息采集、管理和信息服务智能转变。今后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进一步拓宽,数字化档案管理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各国档案馆都在寻求相适应的现代化档案运作模式以增强自己在网络社会中的竞争力,更好的为社会和读者服务,成为未来社会的公共信息中心和枢纽。在我国,档案馆大部分已经完成档案业务管理自动化建设,未来的重点应该是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

档案数字化系统分为日常业务管理、档案数字化采集系统和数字化阅读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纵向和横向的各个节点都应到达一定水平,并通过网络加以联通,这样才能发挥整体优势,提高系统的综合能力,部分节点甚至一个重要节点的障碍,都可能造成是不现实的,不可能齐步走。

日常业务管理包括文件查阅借阅登记,上级来文登记,公文处理拟稿等档案室日常办理的业务,这些有些部分已经形成数字化管理,但是还有一些依然用传统的纸质记录。为了实现数字化档案管理就要一步一步尽量利用计算机进行日常档案管理工作,慢慢形成一套日常业务管理工作的体系,依照体系将常用日常业务综合起来,保证信息化数字化处理的时候能做到安全、准确、无误。

档案的数字化采集系统指的是档案在收集的时候把纸质文件转换成数字信息存储在电脑中进行保管,转化的途径有专业的扫描仪,数码相机,摄录机等数字设备。实质是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它是指将档案信息内容转换为计算机所能识别的数字代码的过程。档案数字化通常包括档案数字化输入;档案数字化转换;数字化档案接收。将传统档案信息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服务。

数字化阅读指的是,将数字化保存的文件提取,进行阅读。最重要的就是通过网络进行档案文件的检索和查阅。如果能做到这一步就真正的实现了档案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

档案网络化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各种数字化档案信息融为一体,进行管理、传输、检索和利用,真正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档案网络化管理改变了传统管理模式下各类信息资源自立门户、分而治之的状态,它是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标志。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融开放式与互动式于一体的信息网络环境。在此环境下,一方面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融入信息社会化的浪潮是必然趋势;另一方面档案管理可以突破传统时空的局限,在空问上实现异地归档、查询,在时间上真正实现全天候服务。

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好处:

1、提高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

实施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后,部门管理员工可以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不再是目录的打字员和档案的保管员,可以更好的从事档案的收集工作和档案的编研工作,极大提高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

2、提高整个部门的技术水平

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是发展的大方向,每个部门都这方面投入很多的精力。只有实现档案工作的信息化,才能和矿业公司的发展相协调,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3、有效的进行档案的收集工作

档案的收集需要管理人员付出辛苦的劳动;档案的分类、整编同样需要付出辛苦的劳动,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管理平台(管理工具),档案的收集和整编只能是零星的和不完整的。

4、有效的为科研服务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将档案在网络上共享,科技人员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查阅档案资料,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档案资料的电子化更便于科技人员的二次利用和开发,提高了研究院整体的工作效率和竞争力。

5、有效的为决策服务

科技档案是研究院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研究院投入大量资金、经过科技人员辛勤劳动,由档案管理人员分类、编目,最终成为研究院的核心竞争力是研究院领导决策的依据。而文书档案通常是由院领导亲自起草,亲自下发的,是领导决策的具体体现。所以档案的信息可以更好的对档案进行利用,为决策提供依据。

6、部门职能变保管为服务

档案管理信息化以后,公司的无形资产(企业档案,包括文书档案、科技档案等)可以在网络上方便浏览(有相关的权限控制),为公司领导和设计部门提供优质服务,这样档案管理的职能不再是档案的保管部门,而是公司内部信息的信息中心。

档案数字化技术是为了顺应新时代新发展的时代潮流,是加强档案管理效率提升的重要途径,同时其也是目前档案事业机构应值得推广的一项先进技术。另外为了使信息数字化档案的使用价值更为高效,相关档案管理机构应该积极学习计算机信息应用的先进技术,从而使档案资料的使用价值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篇7

(一)征管信息预测

社保档案涉及的信息量非常多,内容甚是广泛,不仅包含每位公民的基本信息,还包含着许多文书方面的信息,管理信息预测征管系统可以更好的完善每一项信息工作。当社保档案管理系统健全之后,每位公民的姓名、年龄、参保时间、家庭住址以及工作状况等基本信息都能够在信息后台被检索,并且我们还可以很快的查询到社保到期日期,及时的提醒我们按时投保,使我们的社保档案管理更加方便,使每位公民的实际信息能够更加妥善的保存。

(二)机构内控管理

实现数字化社保档案管理系统体系,可以将经办机构的信息有效的保存到档案中,并且可以有效的记录公民在机构中社保的选择情况,真实有效的记录每笔业务的来源与去向,在对机构账务进行审计时,我们可以更快的查询每笔业务的实际信息,数字化技术为实现健全的管理体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可以有效的提供技术性的保障,能够最大化的实现内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经办业务事后监督

无论我们提出何种的社保档案管理技术,都需要对其进行事后监督,并且有必要为其设立经办业务事后监督部门,数字化技术的研发没有正式的运行到社保档案管理工作中,所以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切实的发现。通过设立经办业务事后监督部门,可以有效的预防数字化技术在社保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前发现问题,进而由经办业务事后监督部门完善问题,有效的保障社保管理工作的展开。

二、数字化技术在社保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建立健全的社保档案管理制度

我国的社保档案管理制度是根据各省级以及各市级规范而制定的,各省市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差别性,没有形成统一的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地区之间的交流,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之间的交流。所以,我们需要根据我国社保实际状况出发,由我国社保部门建立健全的社保档案管理制度,让全国的制度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能够依照一个标准予以执行,使仁和地区的工作机构在查阅公民社保状况时的速度更加快速。

(二)引用信息技术管理方式

信息技术工作是当今社会的潮流,其可以更好、更快的帮助我们完成工作。我国的社保档案管理数量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加大,只有引用信息技术管理方式进行工作,未来才可以实现全国社保档案管理的统一化。其能够改变传统手工操作记录模式浪费时间、人力、物力成本的缺点,有效提升社保机构的工作效率。同时,运用信息技术管理模式,能够让社保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通过计算机技术为每位人民服务,促使社保档案管理现代化。

(三)实现社保文档的资源共享

将社保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首要条件就是建立电子档案数据管理中心,集中的为其设置一个电子文件,并且在该网站上提供非限制性电子文件查询,可以有效的实现社保文档的资源共享,规范社保档案信息系统中每个数据接口的管理制度,实现现有文件与档案信息之间的切换,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社保档案信息的重复率,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人力物力,并且为社保档案管理机构带来更多的便利。

(四)加强专职队伍建设

篇8

数字化档案管理是档案馆建设在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信息化建设综合实力的体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具有高度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影像、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和保管。随着数字技术处理和内容管理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档案管理必然以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方式存在。

二、数字化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当前,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形成了大量的数字档案信息。档案信息数字化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档案信息形态。采用数字化档案管理,把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以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从而可以及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一)数字化档案管理的优势。数字化档案管理把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对象转化为机读档案,从而节约了保管费用,节省了占地空间,查阅起来方便迅速,避免了反复印制资料所造成的纸张和人员的浪费。数字化档案管理查询资料非常简单,能使资料及时归档,尽快提供利用,提高办公效率。

(二)数字化档案管理的作用。在数字化档案管理中,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档案领域广泛使用,促进了档案管理理论、档案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变革,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发挥了档案信息的增值作用,进一步发挥和提升了档案工作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效率。在工作中,档案因经常外借翻阅而产生破损甚至丢失,给档案的永久保管造成不便。档案资料经过数字化加工,各职能部门都能通过档案管理系统查询或利用所需要的电子文档原文信息,档案利用不再受档案原文不能共享的限制,有效地保护档案实体的安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档案信息利用的成本,实现资源共享。

三、实现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新思路

(一)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随着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发展,档案信息分析也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就要求档案管理队伍素质也随之提高。有针对性地对广大档案工作者进行档案知识的培训、教育,坚持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在短时间内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现代化信息管理人才,要使档案工作者掌握传统档案管理知识,掌握计算机操作、数据录入、数据库管理、网络管理等基本技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来管理档案,不断推进网络信息共享,早日实现数字化档案室。

篇9

档案管理是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受到相关领导和负责人重视,对医院其他工作开展也具有积极作用。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医院档案管理数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也给传统档案管理方式带来变革。有利于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为医院各项工作开展创造便利。具体工作中,应该顺应这种趋势,采取措施加强管理,有效提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一、医院档案管理数字化趋势分析

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医院档案管理面临新机遇,其数字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同时也给档案管理工作也带来新机遇,推动传统档案管理方式变革和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重视信息技术的利用。医院档案管理数字化趋势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利用,实际工作中应该结合档案管理需要,注重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扫描技术等的应用。进而推动档案管理数字化,满足管理工作需要,推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二)方便资料存储和管理。利用电子扫描技术可以将医院档案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进而减少档案资料存储和占用空间,方便档案信息资料的存储。同时构建数据库和查询系统,管理人员需要调用档案资源时,只需要输入编码就可以搜索并查询档案资料。给医院档案资料的使用带来便利,大大方便医院档案资料的存储和管理。

(三)有利于保证资料安全。推动医院档案管理数字化趋势,有利于保障档案资料的安全。例如,在对医院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之后,能够避免纸质档案受到潮湿、火灾、鼠害等影响,保证医院档案资料的安全。医院档案资料数字化处理之后,可以采用密钥技术、访问限制技术和数据加密技术,能够有效避免非法访问,防止受到不法攻击,进而确保档案数据资料的安全。

(四)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在信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支持下,有利于档案管理人员有效开展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而推动档案管理数字化,保证档案资料安全,方便档案资料查询,有效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为医院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便利。

二、医院档案管理数字化的有效对策

为顺应档案管理数字化趋势,有效提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结合实际需要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增加管理数字化的资金投入。加大资金投入,购买计算机、扫描设备,注重对这些设备的维护和更新,使其处理良好性能和工作状态,并确保满足各项工作需要。合理进行资金预算,重视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保证各项资金落实到位。另外还要确保管理人员的薪酬到位,激发他们的热情,提高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的应用水平,推动档案管理数字化。

(二)整合信息资料实现资源共享。要明白医院档案数字化工作的优势,更新观念,重视现代管理理论的学习,顺应医院档案管理数字化趋势。要强化对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科技化的认识,重视信息技术、互联网、扫描技术的应用,整合医院档案信息资源,最终实现数字化管理的目的。进而有利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为医院各项工作开展创造条件。

(三)建立医院档案管理的数据库。建立医院人事档案、病例档案管理数据库,为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创造便利。重视人事档案、病例档案数据库建设,发挥医院信息系统、资源规划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作用,构建功能多样,结构合理的档案信息数据库系统。应用扫描技术和信息技术,将纸质档案变为电子档案,推动纸质档案的信息化转换。采集档案图像,确保资料完整,建立数据表。并对数字化后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编号,方便档案资料查询。重视档案信息系统交互界面设计工作,方便档案信息的检索与查询,便利档案资源添加、删除、修改等各项工作,进而有效满足档案管理数字化的需要。

(四)合理设计档案资料查询系统。重视档案信息的检索、加工和更新,促进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确保管理系统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完善查询系统设计,向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提供字段查询功能,掌握人事和病例信息,满足档案信息资源使用需要。系统要为使用者和管理者设置多种查询机制,方便各项工作开展。对档案信息系统的编辑模式进行设置,提高所涉关键词查询条件的灵活性。并向用户提供档案录入查询、调离查询、资料写入和删除查询,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

(五)注重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引进档案管理理论扎实,信息技术操作技能高,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充实医院档案管理队伍。加强档案管理人员教育、管理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水平,严格遵循管理规章制度,提高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满足医院档案管理数字化需要。

三、结语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医院档案管理数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认识其重要作用,结合档案管理工作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推动管理创新。进而更好地顺应档案管理新趋势,实现提高医院档案管理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桂敏.医院综合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可行性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5(7):91-92.

篇10

2、关于落实档案管理数字化的方法问题

篇11

1.1是有效改善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

纸质载体是农业科技档案的根本依据,但是避免不了局限性,存在着数量多、体积大、质量重,不易携带,不便查找,信息传递慢,无法检索等方面的不足。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可以从根本上克服这些弊端,即以现代通信、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计算机网络平台,以建立好的各种档案信息库为资源,利用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将数据库转变为知识库,以供需要者查询、搜索,并且信息资源的使用维护方便,安全保密性强。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可以达到资源信息的数字化、资源管理网络化和智能化。

1.2是档案管理发展的大势所趋

农业科技档案资源的高效、快捷开发利用需要应用数字化技术。传统的查阅方法是到档案馆,采用人工捡索的办法查找所需的档案,费时、费力,查全率和查准率均不高。档案管理实行数字化后,全市农技推广机构通过互联网,进入市科技档案馆数字化信息中心,各单位的档案电子目录和开放档案数字信息均上传至市农业科技档案馆信息中心,方便全市农业科技档案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顺应档案馆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1.3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须

在当今人们的时间意识越来越强,领导需要迅速、准确的决策;各职能部门工作要求快速及时;社会广大公众对档案信息需要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要求档案部门必须尽快改变传统的原始管理、检索和提供利用的手段,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手段来处理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提高档案资源的开发能力和利用效率,确保档案信息能及时、方便地提供。

1.4是节约农业档案机构建设资金的举措

库藏档案案卷数量的不断增加需要信息化来管理。以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为例,该院下辖农作、水产、茶叶、蔬菜、畜牧、生物等多个科研所,截止2010年全院库藏档案820卷,资料12088册,其中相当部分档案分散在基层建档单位,如果对这些档案进行有效整合,采用数字化管理,可大大减轻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费用支出,使档案管理人员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搜集更多的信息,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2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总体设计

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需求为导向,以利用为目的,充分利用计算机软硬件功能,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和数字化加工设备能力,保护农业科技档案原件完好,保证数字化农业科技档案真实准确,更好地发挥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

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原则是:档案数字化,工作标准化。档案数字化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可以从管理、业务、技术等标准规范层面来研究制定。从简单的标准化向科学、精确的标准化过渡,从孤立的标准向体系化的标准推进。重要档案优先数字化。以利用需求为导向,结合实际,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将年限较长、具有馆藏特色、最为珍贵以及利用频率高的档案优先数字化。各部门分工协作。档案数字化工作相当繁琐,涉及面广,必须坚持分工协作、整体配合、长期坚持、相互理解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单位各个部门和各类人员的作用,明确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分工,真正做到各司其责,各施其能,协调配合,形成全方位、多层面、多角度、共同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科学发展模式。多方位快速高效检索。

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应该建立多种满足档案利用者的检索方式,提高检索的自由度。完善的电子检索系统,能高效、快速、全面地从档案信息中检索出利用者所需的信息,并对档案利用进行快速统计。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应及时公布、更新、维护网站网页内容,提供服务范围、内容,便于档案利用者了解档案信息动态,及时查找所需信息。注重档案数字化人才培养。要建立和完善档案人才选拔、任用和激励机制,重视人才的储备,以超前的意识搞好人才建设,造就一批既熟悉档案工作管理、通晓档案理论知识,又掌握现代档案数字信息技术的新型档案工作人才队伍,确保档案数字化建设及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需要投入,特别是建设初期软硬件配置投入较大,建成后也要保持一定的运行成本。因此,要按照成本效益最大化的要求,细化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步骤。同时优化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各种资源配置,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专业人员和数字化技术人员、计算机和扫描设备的合理配置,构建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数字化投入小收益大的新模式。具体步骤上:一是建立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数据库。第一步,输入文件级目录。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可边输入边打印,一方面补齐卷内文件目录,另一方面检验输入的正确性,从而确保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数据库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第二步,采用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实现原文件信息数字化。二是加强电子文件的收集和积累工作。电子文件包括电子文件内容、电子文件载体和电子文件显示、修改的电子计算机软硬件平台组合,是未来数字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最主要的来源。

为了确保所形成的电子文件不被丢失,保证电子文件是可存取、可利用和可理解,必须及时对所形成的电子文件进行收集积累。电子文件的收集积累,不仅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还维护了它的系统性、完整性,同时,也防止了存有信息内容的载体在个人手中发生丢失、损坏,从而保护电子文件的安全,为电子文件的归档打下基础。电子文件的收集积累范围,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用载体传递的电子文件,要按规定进行登记、签署,对更改处,要填写更改单,按更改审批手续进行,并存有备份件,防止出现差错。三是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数字化与上网利用同步。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数字化及管理流程重组是一个管理思想不断变化的过程,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数字化与上网利用同步即是新技术和新理念相互融合的表现。数字化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分开放与不开放两种,开放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即上互联网,建立农业科技档案管理资料网站,实施资源共享,在互联网上向政府和社会提供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信息。

3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3.1提高认识,统筹规划

首先必须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意义。在当今信息公开程度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农业科技档案的文化性质和社会性质逐步强化,利用的范围和对象将逐步扩大,只有当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时,农业科技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充分地全面地展现出来。其次,做好统筹规划。将大量的农业科技档案数字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首先要做好馆藏情况的调查,包括档案的类型、载体形态与状态、馆藏数量、档案信息利用等基本情况。根据馆藏情况,制订农业科技档案数字化的科学规划,包括服务器、电脑、扫描设备等硬件的购置计划和数字化处理规划。最后,要保障档案整理过程的完整性。农业科技档案数字化是一项费时较长的工程,在大规模、流程化的数字化过程中,所有档案原件都需从档案库房分批大量取出,一定要保障档案原件的完整,不允许出现损毁和遗失的现象。

3.2加强基础工作,认真做好档案数字化

篇12

一、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内涵

所谓数字化档案管理是指对具有高度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影像、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和保管并实施电子存取服务。数字档案馆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信息化建设综合实力的体现,是档案馆建设在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随着数字技术处理和内容管理技术的飞速发展,新一代的档案管理将是数字化全息档案管理的方式。

二、数字化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档案信息数字化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档案信息形态。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大量的数字档案信息形成,同时也为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提供了可能。它把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以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从而可以及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而数字化管理档案使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对象转为机读档案,不仅节约了保管费用,节省了占地空间,而且查阅起来极为方便迅速,从而避免了反复印制资料而造成的纸张和人员的浪费。数字化档案管理还能使资料能及时归档,尽快提供利用。同时数字化档案管理使查询资料变得非常简单,真正让办公人员做到足不出户便可知晓天下大事。从而提高了办公效率。

数字化档案管理的落实将促使与之相关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档案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从而促进档案管理理论、档案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变革,最大程度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发挥档案信息的增值作用,从而实现档案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发挥和提升档案工作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档案资料经过数字化加工后,社会公众(开放档案)和各职能部门都能通过档案管理系统即时查询利用所需要的电子文档原文信息,档案利用不再受档案原文不能共享的限制,也避免了传统档案利用方式对档案实体多次辗转造成的时间浪费和重复劳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档案信息利用的成本。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档案因经常外借翻阅易产生破损甚至丢失,给档案的永久保管造成威胁。而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后,可通过电子方式提供利用,减少了原件的使用频率,有效地保护档案实体的安全。

三、实现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新思路

(一)管理人员的素质需提高

队伍素质的提高是有重点地抓好数据库建设的必要准备。由于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发展,档案信息呈爆炸式地增长,档案利用的骤增,使档案信息分析成为一

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没有高素质、高技能的现代化信息管理人才,就不可能实现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和服务。档案工作者不仅要掌握传统档案管理知识,更要努力学习掌握计算机操作、数据录入、数据库管理、网络管理等基本技能。坚持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进行培训,在短时间内走出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新路子,不断推进网络信息共享,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有针对性地对广大档案工作者进行档案知识的再培训、再教育,使广大档案工作者加强档案业务基础知识的更新,树立档案数字化工作是第一要务的思想。从基本知识入手,全面细致掌握档案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和知识点,熟练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来管理档案,早日实现数字化档案室。

(二)数字化管理中需要个性化服务

数字化管理不能局限于单个档案馆管理系统,而是要集成全社会的资源构成

强大的档案管理资源体系,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动态性档案管理服务。档案管理要求根据用户的实际任务搜集选择各种信息,档案管理强调利用自己独特的档案信息和能力为用户创造价值,通过帮助用户解决他们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来实现价值;通过直接介入用户课题的最关键部分来提高服务价值。档案工作人员通过发挥自主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用户提供创新性的服务,做好个性化服。

(三)实现档案信息与社会信息相联结

要建立档案信息系统,实现档案信息与社会信息的联结,这既是提高数字化档案利用率的要求,也是加强档案数字化管理软件发展自身的要求。在档案信息网上设立站点或网页,实现档案信息网络的互联。打破档案、图书、情报等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信息系统,实行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整体优势。而建立联合目录,实行资源共享,正是建立社会信息系统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之一。

同一种档案在数字化后可以生成不同的格式,在实际工作中,采用最多的就是TIFF和PDF两种格式。其中TIFF格式主要用于存储生产图纸等输出精度要求较高的图像文件;而PDF格式一般用于存储输出分辨率要求不高或者多页的文字内容较多的文件。

采用服务器、磁盘阵列、光盘等多种存储方式对数字化后的文件进行安全存储,依据档案的类别建好相应的目录结构,以文件的档号为扫描后的图像文件命名,再将文件存储到对应的目录下。规范文件名称及存储逻辑结构,便于对加工好的文件进行组织和挂接利用。

参考文献

[1]国家档案局档案馆室司综合调查组.跟上时展的大潮提高档案服务质量——深圳市数字档案馆调查报告[J].中国档案,2001,(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