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2 08:20: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成人学前教育专业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学前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1.学前教一育阶段是人的身体发展、智力与经验发展的最重要、最关键的时期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假设:若以17岁时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为loo,则4岁就已具备50% ,8岁时达到80%,剩下的20%是从8一17岁的9年中获得的。从脑科学的层面看,婴儿出生时脑重350 } 4008,为成人脑重的25 % , 1岁时达到成人脑重的50% , 2岁时为75% , 6岁时孩子的脑重为12008,已接近成人脑重(1350一14008)的90% o}’}因此,学前教育阶段是人身体、智力与经验发展最重要、最关键的时期。
2.学前教一育阶段是人生变化最大、最快的时期,也是最易发展、最易受挫的时期
这一时段里,孩子从只会啼哭,到会爬、会走路、会奔跑,不但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所有的认知、经验与能力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所以,在客观上学前教育阶段是人生中变化最大、最快的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不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规律,不顺应儿童自然的发展,而是采用大一统的教育方法,捆住孩子的手脚,禁锢其思维,形成机械的思维定式,甚至连孩子们画笔下的太空飞船都是一样的,势必会阻碍儿童各种潜能的发展,错过儿童的敏感期,贻误天才的成长。学前教育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训练和装备心灵的阶段,它不仅为小学做准备,更为人的一生做重要的奠基,直接影响着人类生命大厦的高度、广度和坚实度。因为,它涉及到儿童各种潜能的发掘、各种意志品质的培养、各种必要生活经验的习得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既要注重个性的彰显,又要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教师不仅要有教育家的智慧以引导、帮助幼儿培养各种能力,还要有专家的准确判断力、恰当的教育方法来激发幼儿的各种潜能,把握不同幼儿的敏感期等。所以,在客观上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学前教育所要面对的是人类生命的塑造,是人类第二次生命的给予,任何轻微的、不适宜的闪失都可能会延缓或摧折生命之花的绽放。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弊端已显露出来:幼师生科研能力较差,理论知识不够广博,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贻误教育时机。而传统的高校生又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轻能力等弊端。只有极少数高校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走在前列。例如,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2005年本科生的教育基础课13门,专业课21门,为学生奠定了广博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理论基础。东北师范大学则探索了“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人才培养模式。
国外幼儿教师的培养并没有因为学前教育处于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而降低师资培养的要求。例如,法国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具备3十2的基本学历,即先通过3年大学本科学习,获得学士学位后考人教育专业,进行2年的学习与实习,再经过严格的考试,才能获得教师资格。美国和日本对于幼儿教师学历的基本要求也均在本科以上,目前硕士、博士担任幼儿教师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而且非常注重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的确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优化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而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优化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随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深人人心,“终身教育”、“全纳教育”等先进教育思潮呼唤“广基础、深专业、高学历、多能力、善研究”的创新型、多元化幼儿教师。在这一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广基础”指具有广博的高等教育、教师教育与学前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深专业”指具备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技巧,同时对学前教育专业课这一平台上不同专业核心课、技能课程进行深人研究,以达到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专业化的水平;“高学历”指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的培养应建立在本科层次上;“多能力”指幼儿教师应具备多方面的能力,诸如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高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工作的能力等;“善研究”指科学研究能力较强,善于反思,善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行动研究,能撰写出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
对此,下面主要从育人理念、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几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i.育人理念
学前教育阶段除具有与其他教育阶段共同拥有的职业道德精神外,还应具有更为深刻的育人理念。这里的教育理念是指以儿童的发展为核心,以促进每个生命个体优化地成长为基本要求,抓住儿童具有吸收力的心灵,把握儿童的敏感期,发掘天才,通过适宜性的课程、教学内容、组织活动等,引导和培养儿童的观察、想象、思维、言表、创造、记忆等能力及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专长,为他们提供最适宜的可能的空间、环境与条件的支持,使每个儿童获得最大限度的潜能发展,在人生至关重要的时期能够获得既是全面的又是个性的优化成长,为人生的发展做重要的奠基。而且,这种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理性认识和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理想追求是与时俱进的,因时空背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当然,幼儿教师这一神圣职责的完成需要耐心、恒心、坚定的信念来成就,而这一切都源自于那份视学前儿童、学前教育事业为自己存在全部意义的热爱。
2.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本科层次的幼儿教师至少应系统学习高等教育、教师教育、学前教育三个领域的知识。学习高等教育和教师教育知识阶段应广泛涉猎普通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心理卫生咨询等学科的知识,深化自身的理论构建,为专业课学习搭建一个知识平台。学习专业知识应广泛学习学前教育的基础知识,如学前教育学、学前发展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幼儿园游戏、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等课程,同时应深人研究某一专业技能的知识,诸如绘画、舞蹈、乐器等方面的知识,使自身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的专业知识。当然,在有限的时间内广泛而深人地学习理论知识,教师还需要对众多领域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也可采用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方式,选修课又可分为限选与自由选择的课程修习方式。
(2)能力目标。专业技能包括专业技巧和教育教学能力,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多方面的技能,才能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兴趣和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技能应包括:创设教育教学情境的能力,有效地引导、组织儿童的能力,准确地观察、发掘幼儿潜能的能力,行动研究的能力,高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工作的能力,与家长沟通的能力,教育科研的能力,流畅的言表力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计算机和外语的应用能力等。
(3)实践目标。为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和能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知识信息化的演变及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形成,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专业认同度越来越占重要地位。专业认同程度,指个体对于社会现实中的专业在主观上的一种感受,具有与之相关的结构和发展进程,是个体与该专业内心保持一致和平衡的程度[1]。学者王顶明认为对专业认同的解释应该从其结构维度整体分析,即包含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这三个方面[2]。本次研究采用这一观点就这三个维度展开调查。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充分尊重成人高等教育背景的基础上,运用问卷法、访谈法了解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萧山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主要专业认同问题,层层分析现状,在此基础上为成人高等教育中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效建议。
1.调查对象。以浙江省萧山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所有学生为调查对象,皆为成人大专全日制在读。共发放问卷344份,收回有效问卷313份,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 样本学生和年级分布情况
2.调查工具。采用《学前教育专业认同感调查问卷》(以下简称《学生问卷》),《学生问卷》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学生个人基本信息、专业认知信息、学习情感信息和学习行为情况。
3.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本次调查选择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填写问卷,并在填写问卷前统一说明注意事项,研究人员在场专门负责问卷答疑、现场回收,保证问卷质量。
数据采集结束后,采用SPSS22.0对量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访谈和观察资料录入、整理和相应分析,并与数据性结果进行验证和补充分析。
三、调查结果
1.专业认知信息:学生对专业信息的了解与认同。第一,在就读学前教育专业前,对专业认识了解较少。73.2%的学生表示,报考本专业前对专业不太了解(66.5%),甚至一无所知(6.7%)。相应的,学生对该专业研究的最新进展不太了解,占总人数的61.1%,其中15.8%的学生表示非常不了解。
第二,在就读该专业后,学生普遍认同专业学习的价值。调查显示,72.3%的学生认同专业理论课程的价值,77.5%的学生认同专业技能课程的价值。大多数学生能够认同专业学习的价值。
第三,对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的认同程度有明显不同。经过具体分析发现,虽然大多数学生认同专业技能课程与专业理论课程的价值,但73.6%的学生认为专业技能课程相较于专业理论课程更有价值,并且59.8%的学生愿意花更多时间在专业技能课程学习上。
2.学习情感信息: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态度与意愿。首先,大部分学生喜爱本专业。调查显示,82.4%的学生入学后仍喜欢该专业,70.6%的学生表示喜欢目前专业的学习,不过72.9%的学生表示更有兴趣学习专业技能课程。还有不少学生表示,在课余他们仍对专业实践问题感兴趣,占49.5%。60.2%的学生表示和别人谈及专业时感到自豪,63.2%的学生认为专业学习使对生活的态度更加积极。以上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喜爱该专业,并在专业学习中尤其专业技能课学习中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其次,更倾向于选择对口职业。调查显示,85.5%的学生对将来成为幼儿教师有兴趣,其中15.4%的学生非常感兴趣,70.1%的学生表示比较感兴趣。54.4%的学生表述对口职业的发展前景符合自己的人生长期规划目标。相对的,学生对对口职业的就业信心较为不足,44.8%的学生表示比较有信心,大多数则表示不能确定,占39.8%。由此可见,虽对职业有较高的意愿,但对就业的信心显得相对薄弱。
再次,专业学习氛围较为融洽。专业学习氛围是影响学生专业学习态度的不可忽视的情感因素。调查分析显示,半数以上学生认为能和很多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起,变得更加快乐,占69.5%。74.5%的学生表示与周围同学相处融洽。
3.学习行为信息: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动机及行为。问卷调查与访谈的结果显示:在择业方面,58.5%的学生表示毕业后打算去幼儿园做一名教师,其中77.1%的学生希望毕业后能够成为公立幼儿园的教师,22.9%的学生希望毕业后去私立幼儿园做教师,还有24.3%的学生没有确定自己毕业后的打算,4.8%的学生打算自己办幼儿园,3.8%的学生选择继续升学,8.6%的学生选择改行。
学习过程中,57.2%的学生表示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有一定的未来规划。49.8%的学生表示大多数时间都能专心投入专业学习。大部分学生热衷于学习之外的学生集体活动,占61.5%。业余时间,38.6%的学生能够阅读专业书籍,48.8%的学生会经常关注专业相关的新闻,50.8%的学生积极参与和专业有关的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125-03
所谓学前教育专业,就是培养专业幼儿教育人才的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育要求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更好地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对学龄前儿童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实施体育教育任务,为幼儿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然而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教育质量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些高校目前并没有建立起有针对性的体育教育体系,从而导致其培养出的人才并不能适应社会产业结构的需要。因此这就要求在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要符合职业性和师范性的特点,完善课程理念、优化教学方式、突出“学”“园”结合教学模式;在专业体育人才培养上,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幼儿园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出能够与社会需要相适应幼儿体育教育专业人才。
一、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育课程的指导理念偏差。所谓指导理念就是对体育课程的方向、方法与内容进行指导的系统思想.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以“公共必修课”来定位体育课程,即教学活动围绕着学科开展,同时使学生锻炼的需要得到满足,并没有将专业特色突显出来,更不能将学前教育专业师范性与职业性的特点加以反映.因此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与学生专业方向脱节,没有对学生将来所要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加以重视,无法满足幼儿体育教育工作的需要.
2.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职业针对性不突出。目前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只是为了满足学生体育发展与锻炼的需要,直接与职业针对性相关的,诸如幼儿教育活动所需要的基本身体活动、游戏类、体操类所占的比例却很少。在课程改革中,虽然有部分高校改革了选项课的教学模式,但是在课程设置方面,仍然缺乏广泛适应性与科学针对性,其中健身类与球类项目比重较大,而在幼儿体育活动中需要的体操类、游戏类、基本身体活动类内容则较少,甚至有些高校根本没有设置。
3.体育课程的教育方法不成熟。在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应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掌握,而且还必须会教、会用这些专业技能与知识。但目前高校并没有专门要求学生如何教授幼儿进行体育活动,即缺乏系统性的幼儿体育教法知识的学习。而学前教育专业所针对的群体,也就是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身体活动能力、学习能力受生理特征限制,其学习的过程和接受能力与大学生相比有很大差别。因此所设置的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不仅要教会学生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而且还要充分掌握适合幼儿的教法,从而能够适应今后幼儿体育教育工作。
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1.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①对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进行准确定位.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了幼儿生理、幼儿心理、美术、音乐、体育以及相关的理论与课程。大多数高校在美术、音乐等课程所占课时数较多,而体育课程相对较少。这个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校定位不准确,只是单纯地认为将学生培养成为会跳舞、会唱歌的人才就可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应以社会需要、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职业发展需要为依据,充分理解、准确定位体育课程与整体课程的联系,使课程体系内的体育课程地位得到相应地提高。将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课时数量适时扩大,课程主要内容应涉及幼儿体育保健、基本体操(徒手体操、韵律体操、幼儿健身操、形体操等)、球类运动(拍球、运球、球操)以及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幼儿园常见的体育活动,并对体育课程类别进行细化,将幼儿体操、身体活动指导、体育游戏创编、幼儿舞蹈等课程整合其中,这样才能使学前体育课程内容得到丰富,进而真正体现出体育课程与艺术、音乐类课程同样的重要性。经过准确定位后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应能够充分体现幼儿体育教育的特点。②优化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教学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学前教育工作者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教育方式来说,也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拓展与优化。体育课程除了要使锻炼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外,还必须具备职业针对性,将一些技术性较强、不适宜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内容进行删减,将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相关体育课程内容进行适当增加,并根据幼儿体育活动的心理和生理变化特征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和编排,并通过“游戏法”、“比赛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幼儿体育教学创新设计组织的能力,使学生尽快掌握所学知识,学以致用。③突出“学”“园”结合体育教学模式。“学”“园”结合模式所倡导的是课程内容要与工作需要相符,以利于为未来将要从事的幼教职业,也就是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快速适应、熟悉将来工作的过程与要求。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突出“学”“园”结合的模式,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体育课,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同时借助幼儿园教育实习过程,在组织幼儿体育活动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充实提高,此外,学生直接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实践,通过拓展体育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简而言之,“学”“园”结合体育教学模式,就是在整个教学组织过程中,对幼儿园教学情境进行模仿,并进行模拟教学,以使学生讲解能力与示范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达到培养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目的。
2.学前教育专业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①学前教育专业体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按照“强化技术应用能力、提高职业素质”的原则,以培养“有理论、懂教学、会组织、能示范”的人才为目标,从体育基本理论、动作技能等方面来构建学前教育体育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在对学前教育专业体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自身的过程。学前教育专业体育人才培养过程要与职业岗位紧密结合,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夯实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理论和运动能力的基本职业能力;第二阶段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第三阶段重体育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即独立设计幼儿体育教育的主题活动与实践。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培养,可以更好地将职业能力培养与体育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外部环境之下,我们必须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上拓展视野、拓宽思路,积极顺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完善课程教育理念,准确定位学前教育专业的地位,优化学前教育专业的内容与方式,采用“学”“园”教学模式,同时进一步强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最终真正实现为社会提供与培养实用的、学以致用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崔玮.基于职业性与师范性的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改革[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4):71-73.
[2]戴军.改善课程设置实现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统一[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7,(4):86-87.
[3]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中国法法制出版,2010.
[4]郭剑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的利用与开发.[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8):21-22.
[5]程秀兰,甄俊芳.陕西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1,(06):3-8.
[6]赵岩.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1,(02):35-37.
[7]赵南.对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性质的理论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8,(12):26-30.
[8]颜晓燕.加强内涵建设突显专业特色——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199-202.
[9]郑庆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素质结构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4):40-41.
[10]黄翠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1,(22):32-33.
[11]秦葆丽.构建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吕梁学院学报,2011,(6):56-58.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工科在校生约700万人,居世界首位。但高等工程教育中普遍存在课程体系陈旧、实践教学偏少和教师缺乏工程经历等问题,导致学生专业面窄和实践能力不足,难以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工程教育认证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对相关专业进行认证,可有效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其作用正日益受到政府、高等院校和企业的重视[1]。
国际上有3项关于工程教育学历的国际性协议,即《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和《都柏林协议》。其中《华盛顿协议》签署时间最早、缔约方最多,是世界范围知名度最高的工程教育国际认证协议,也是另外加入两份协议的基础[2]。目前《华盛顿协议》的签约成员包括美国的abet(美国工程与技术教育认证委员会)、英国的ecuk(英国工程委员会)等13个组织,另有德国和印度等5个国家的认证组织为准签约成员。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始于2006年,当年成立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截至2011年,可进行认证的工程专业数量已从4个增加到10个。
工程教育认证制度是工程专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虽然其不直接进行工程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也不直接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管理和雇用,但它通过设定专业标准为工程专业人才和就业市场实现无缝衔接,在二者间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尽管“认证”的功能是有限的,但其对工程专业的专业主义理想的实现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等学校的学术组织的特性和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基本功能,为专业发展和专业认证提供了科学的基础、提供了专业人员的准备和文化萌生的制度环境。工程教育认证则通过规范学生的知识、技能与道德标准,为其进入工程专业领域提供了前瞻性的引导。认证制度与工程专业准入制度相连接,为专业市场的控制和专业地位的确立提供了基本“门槛”,反过来为学校教育功能的实现提供了质量先导,促进了学校专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一、工程教育认证的目标和内容
根据《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章程》,我国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标是:构建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推进我国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构建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机制,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
工程教育认证的根本目标是保证和加强毕业生培养质量和促进高校通过修改教学计划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达到上述目标,认证机构需具有以下特点:(1)建立明确的学术质量定义以供被评估学校和教学计划去努力实现;(2)要求学校和教学计划必须提供关于学术质量和学生成就的一致、可信的信息以保持公众的信心和投资;(3)鼓励学校为改变和所需的改进而进行自我审查和计划;(4)采用适宜的、公正的组织化政策和步骤进行决策;(5)对其认证活动进行自我审视和检查;(6)拥有和保持可预见的和稳定的资源。
认证机构需制定鉴定标准,以有效地保证学校或教学计划的质量:(1)与学校适应的专业教学目标,提出学生进行工程教育的能力、素质和道德;(2)合理的课程体系,通过理论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等培养方式,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3)合理的师资结构和持续的教师发展政策;(4)充足的支持条件,包括教学经费、教学设施、信息资源和校企合作;(5)学生发展管理体系,包括招生、就业和学生指导等方面;(6)教学管理制度,可进行过程控制与反馈;(7)全方位的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内部评价、社会评价和持续改进的措施;(8)针对专业特色,提出具体化的专业标准。
为通过专业认证,学校需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规定,进行下列活动:(1)定义待评估专业的目标;(2)设计课程帮助学生达到这些目标;(3)根据学校和职业的标准评估学生的学习产出。
二、我国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建设的发展方向
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对工程的专业化进程和工程的专业制度的建立具有根本性、战略性的重要作用。结合目前我国正在开展的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建设,我国可以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大力推动我国工程职业的“专业化”建设,使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和工程师注册制度尽快形成“专业”的内生机制,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1.进一步提高对专业本质和内涵的认识。对于工程教育中的“专业”特质和专业性问题,国内一些知名学者进行了一些研究,并提出很多前瞻性的建议。朱高峰认为工程专业人才应接受包括道德养成、能力训练、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的全面素质教育[3]。文辅相和杨叔子等均提出改变工程教育中过窄的专业导向,建立起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双重教育目标,让专业人才的成长建筑在较宽的知识面上[4]。对目前比较狭窄的工程教育目标体系进行基础性的调整,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伦理道德和责任教育、社会发展和工程影响等纳入专业教育的目标体系,为专业人才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做好准备。
2.建立符合专业本质内涵和发展规律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作为对认证对象的状态和符合教育目标的程度作出价值判断的基本依据,认证标准具有统一性、标准化和先导性的特征,对被评对象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美国工程教育认证的第一个标准,就强调工程专业标准的规范性和开放性的统一,避免阻碍工程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了全国工程教育的认证的组织体系,制定了工程教育认证的评价原则、认证标准和程序。
3.建立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师注册制度的衔接机制。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州工程师注册制度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这两个制度的结合是工程专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工程教育为工程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教育和训练,为工程师“入职”设置了最低“门槛”,工程师注册制度受到国家的市场庇护,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相对应,保证了工程将促进公共安全、福利和健康作为最高目标的专业理想[5]。因此,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师注册制度的衔接将为我国工程专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4.进一步发挥工程专业学会的作用。作为专业发展的基本组织结构,专业学会可体现专业自律和共同治理的精神。目前,我国工程专业认证制度建设的基本模式是由政府推动的、包括专业组织在内的多方参与的联合模式。这一模式具有在改革初期高度集中、快速推动和解决重大问题的优势。与之相比,工程专业学会主导的认证机构专业性更强,更能及时反映行业对工程教育质量的需求,应为未来的发展方向[6]。
三、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启示
环境工程是一门与土木建筑、化学工程、生物学、气象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它通过评价人类生产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用具体的工程、规划和管理措施,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与资源,使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7]。
由于环境工程专业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相关学科间的方法和培养模式差别很大。如污水处理工程以给排水专业的传统工程方法为主,而城市环境规划则与城市规划的方法相关。尽管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可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但课程设置的深度相对母学科较浅,理论阐述较多,而实践设置相对较少,限制了学生在该方向应用能力的深入培养。而我国企业特别是工程类企业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引起环境工程教育与学生专业发展的错位。而工程教育认证正是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使其达到工程师的基本水平。因此,应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在原有培养方案宽口径的基础上,针对环境工程应用的某一主要方向,如污水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废污染防治、物理污染控制、环境设备、环境评价与管理、环境规划等,通过提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或规划的广度和深度,强化其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避免其设计多而不精的问题。
除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同济大学等少数高校外,全国绝大部分的环境工程专业开设时间较短,正处于成熟前的发展阶段。以笔者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本地区共有8所开设环境本科专业的高校分别为:广西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工学院和钦州学院。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其环境专业形成时期均较晚,均在20世纪90年代后。与迅速扩大的招生规模相比,专业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储备相对不足。且部分教师直接从博士阶段导入,与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相比,其参与企业的工程实践和工程教育经验均存在不足,也削弱了学生工程设计教育的效果。因此,对师资队伍特别是青年专业教师,应建立持续改善其工程能力的制度。如支持教师直接参与工程设计、鼓励其参加注册工程师考试、利用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对教师进行工程能力培训和建立有工程经验教师传、帮、带指导年轻教师的机制。
与传统的环境专业名校相比,地区高校各学科整体实力较弱,其环境专业多源于学校传统优势学科的交叉与延伸。以广西为例,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和广西工学院等学校的环境专业均从化学工程发展而来,广西师范学院和钦州学院的环境专业均从地理学科发展而来,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则依托电子仪器专业,桂林理工大学的环境专业则从地质专业和市政专业等发展而来。不同学校的背景下,其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的特色也应有所不同。通过与学校强势学科的交叉,可有效提高学生在相关环境工程应用领域的竞争力,如化工学校可强化学生在其化学工程和工业中的环境工程治理能力,而地质学校如中国地质大学可强化学生在地学类环境工程中的能力培养,管理专业较强的高校则可强化环境评价和规划等环境管理应用领域。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地质专业和市政专业为其传统优势学科,通过与上述学科交叉,该校的环境工程专业以培养废水处理和矿区土壤修复为特色。在课程设置中,强化水处理工程的理论和实践,并增加矿区土壤修复的选修课和实践课程,重点培养掌握废水处理工程和土壤环境修复工程等领域主要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毕家驹. 中国工程专业认证正进入稳步发展阶段[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1):1-5.
[2] 毕家驹. 走华盛顿协议之路[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6):38-42.
[3] 朱高峰. 关于中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1-9.
[4] 杨叔子. 谈谈我对“cdio-工程文化教育”的认识[j]. 中国大学教学,2008(9):6-7.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数字电路 成果导向 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a)-0170-02
随着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并成为该协议的签约成员,具有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在全国各高校专业陆续展开。根据对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的文件理解[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是要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因此,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围绕学生毕业能力达成的核心任务展开,并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保证专业教育质量。从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的补充标准看,《数字电路》课程包含了此类专业的工程基础知识,对毕业生能力支撑有重要贡献。可见,《数字电路》在认证中具有重要的分量。该文浅谈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大背景下,将认证的基本理念[2-3]应用于《数字电路》的教学改革[4-5],达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支撑毕业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1 “成果导向”理念在《数字电路》教学中的应用
1.1 “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
“成果导向”也称为能力导向、目标导向,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而获得的学习成果。具体到《数字电路》课程,是指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的能力。“成果导向”要求反向的教学设计,由需求决定课程目标。为此,需要研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的补充标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电子信息类的行业需求、课程系统的衔接需求,设计了详细的能力目标。
学习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常用集成器件原理、符号、功能,以及由常用器件组成的组合电路、时序电路等基本知识。
掌握组合电路、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进而分析和设计以中规模集成电路为主组成的数字系统,具有设计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的能力。
掌握脉冲电路、模数-数模转换电路、存储器及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原理及常用电路的设计。
掌握基本的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
掌握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VHDL,并用VHDL设计各种数字电路和系统。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典型数字电路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1.2 “成果导向”的教学实施
为了适应成果导向的教学要求,有必要转变教学实施方法,从灌输知识的课堂转变为培养能力的课堂,从单向传输的课堂转变为多向交流开放的课堂,使得知识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传递、交流与互动。针对这些教学实施方法的转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包括在课堂教学中补充大量工程实例,建立“慕课”形成师生、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关于补充工程实例。在工程性较强的章节,包括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脉冲电路、数模-模数转换电路、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结合电路原理,加入若干工程实例的电路图、电路实物、调试测试过程。这些工程实例对课堂理论教学进行强有力的支撑,给学生留下了深刻映像,提高工程应用能力,使得课堂有趣,教学进程松紧适度。
关于建立“慕课”。将《数字电路》的全部课程划分成多达上百个知识点,为每个知识点制作10~15 min的视频,并讲解知识点的理论、应用等,同时为每个知识点配备练习题。慕课内容存放于学校指定服务器,学生可在自由时间、自由空间,学习任意的内容。课程论坛丰富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渠道。可见,“慕课”将封闭课堂转换成了开放课堂,延伸了学习时间、空间和内容。“慕课”是一种新手段,实现了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变革。
2 “持续改进”理念在《数字电路》教学中的应用
“持续改进”理念贯穿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全过程。持续改进的效果与课程教学质量密不可分。具体到《数字电路》课程,就是要建立“评价―反馈―改进”的反复循环,持续地改进教学活动,以保障学生获得的能力与课程目标相符合。要求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实时监控和定期评价,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并根据反馈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其再次产生。
为此,可行的做法包括:(1)每次课堂结束前5 min,进行小测验。由学生完成预先准备的、跟该次课堂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测验题目,形成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反馈。(2)根据“慕课”的测验结果,形成目标达成度的反馈。(3)学生定期作业,形成的反馈。将这些反馈结果登记在教学记录表中,掌握每名学生的学习轨迹,及时把握每个人的目标达成度,对偏离目标的个人予以及时关注、提醒、纠正,形成确保教学质量的“评价―反馈―改进”的反复循环。
3 结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国近年来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专业的每一门课程都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改革,从灌输知识向对话教学转化、封闭教学向开放课堂转化、知识教学向能力教学转化。该文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指导下,浅谈了《数字电路》的教学改革措施,为同行们参考。
参考文献
[1]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EB/OL].http://.cn/.
[2] 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7-10.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提高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知识与声乐课、钢琴课结合得非常紧密,这部分内容我们更希望学生可以根据对当前问题、任务的理解,运用已有的技术知识、技术能力和技术体验,提出设想与方案、在完成既定的任务过程中,对技术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并逐步形成技术思维。因此,我们尝试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的理论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知识加工的主体。任务驱动(Task-Driven)是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指导的具体教学原则之一。
作为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实验式学习。从有意义的学习出发,要求学生通过完成有意义的任务,达到一定的学习知识与解决问题技能的目标。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
基于以上理论观点,结合教学内容和对声乐、钢琴技艺的认知规律,我们实验了以“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为主要结构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即在呈现任务环节,由教师把任务细化,学生接受任务并制定计划;在明确任务环节,由教师创设好情境,学生进行任务的剖析,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教师进行指导;在完成任务环节,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结果组装,教师进行引导和帮助并适时指导;在评价任务环节,由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教师进行总结与点拨,完成集体的共同提高。
经过实验,该教学模式具有稳定性高,实践性、可操控性强的特点。
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操作例举
《蝴蝶蝴蝶真美丽》幼儿园小班孩子经常唱的一首儿歌,歌曲曲调优美流畅,节奏规律整齐,歌词清晰易记。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回顾音程结构判断流程;分析《蝴蝶蝴蝶真美丽》的音程结构;评析音程扩大缩小带来的不同听觉感受。
课前任务:要求学生搜集《蝴蝶蝴蝶真美丽》的乐谱并进行识谱。
1.第一阶段:呈现任务
任务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是问题提出的外在表现。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心理发展和认知水平,将课程中所规定的知识内容进行分解、并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有趣的任务之中,提出学习任务,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而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具体操作如下。
情境导入,引出课题。教师请学生通过一组音程习题来回顾音程的计算办法。布置小任务:每两人一组,为自己和对方各出一道音程计算的题目,并得出答案。教师随机抽取几组同学到黑板上完成该任务。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形式完成该简单任务,回顾计算音程的流程。
教师和学生一起对黑板上学生的题目进行分析,总结并呈现本节课的主体任务:将进行两个音的音程计算扩大到进行n个音,也就是一首儿歌所有音符之间的音程结构计算。
2.第二阶段:明确任务
学生对完成任务有了一个初步的实施方案,教师要引导其进行任务的进一步剖析,使之明确化和具体化,拟定完成任务的可行性计划或者方案。教师还应创设情境,提供与完成任务的相关学习资源、参考方法等,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完成任务的动机和兴趣。
3.第三阶段:完成任务
例:学生开始进行《胡蝶蝴蝶真美丽》儿歌的音程结构分析。
活动中间,学生会提出一些疑问,教师应进行巡视和观察,适当做分析和指导。在所有的学生完成此任务后,教师播放《胡蝶蝴蝶真美丽》的视频,请所有学生根据音程结构扩大或缩小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进行欣赏。
4.第四阶段:任务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07-02
一、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逐步认识到工程教育的重要性,并于2006年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经过四年的试点探索,目前已在机械、电子信息等10类专业领域的102个专业点开展了专业认证,初步构建了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不同于以往的专业评估,它并不看重某些突出成绩,而是要对整个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考量,以确保每一位毕业学生都是国内外互认的合格工程师[2-3]。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使命是将接受了基础教育的刚成年的学生培养成符合国家要求、社会需求的人才。根据大学间不同的自我定位、生源质量、教学专长,人才培养模式应截然不同。国内第一流大学,毕业学生大多会进一步深造,应注重培养他们的理论分析和科学研究能力,使其成为高素质研究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毕业学生大多直接进入对口企业,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使其成为应用型人才。而作为一本重点院校,中国计量学院,将人才培养定位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是符合当前工程教学改革主题和我校实际情况的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路径。
二、光电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人才培养基本要求,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达到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十项基本要求,包括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的方法;创新意识和研究开发能力;法律法规知识;组织管理能力、团队能力;适应发展的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以及国际的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等。因此,我们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学生发展、师资队伍四大方面对光电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1.建立课程结构比例科学、满足预期毕业生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针对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实施特色专业建设计划,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改革。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上,要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行业和产业的需求,有明确的服务对象。我们采取多形式的调研、邀请相关行业和企业界人士参与讨论、选派教师深入企业锻炼等形式进行。通过针对国内外光电学科和长三角暨浙江省光电产业布局和人才需求的调查研究,找出了目前光电类产业急需人才的专业素养要求与学院现有专业培养目标的差距,汇编的调研报告成为企业人才需求的一手资料,受调研企业积极配合,并对我院能够与其沟通人才需求而感到欣慰。当前,专业类课程约为总学分安排的40%,根据以上调研结果,结合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课程进行删减,相关内容的课程合并。增加应用性课程和前沿技术课程,体现了光电学科的专业特色。实践教学约为总学分安排的25%,包括五大模块,即课程实验(含课内实验和独立设课实验)、大型综合设计(课程设计)、实习教学(金工实习、电子实习、生产实习)、创新训练(学科竞赛、课外科技、论文专利等)、毕业论文(设计)模块。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
2.建立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相统一的教学模式。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常常忽视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内在联系。在理论课程中过度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过分强调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深度,忽视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实践环节中过分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忽视其背后的理论内涵。但是,为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将二者有机统一,让学生在学习中应用,在应用中学习。理论课程的教学侧重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广度,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岗位适应性和技术创新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注重讲授有现实需求的专业知识。同时,利用鲜活的实际应用例子和匹配的课程实验让学生能够结合应用学理论。以光电专业的骨干理论课程《信息物理基础》为例,我们改变了以往讲授纯理论半导体知识的局面,结合当前热点的半导体照明和太阳能光伏产业,讲解切合实际需求的新鲜专业知识,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在实践环节的教学方面,建立起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精神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给学生创造较大的探索空间。实践过程中要求教师注重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回顾和提升,并要求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深入理论分析和解释。
3.采用多种方式全方位提高学生能力素质。建立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的制度,发挥学院的科研优势,以新苗人才计划、本硕创新、开放性实验项目等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以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学院创立的学科公司、学院参与的LED产业创新联盟等社会实践平台为依托,积极推动学生参与校外学习、实践和创新。以光电设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等为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潜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仪器设备网络、数字图书馆、交互性学习系统等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搭建学习支持服务平台,使学生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享受最需要的优质教育资源并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4.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加大了教师的培养力度,组织任课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召开经验交流会,定期旁听优秀教师授课,给教师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促进教师素质持续提升。制订专业教师队伍的进修、科研和发展规划;注重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注重教师队伍的多元化,选择一定比例的行业、企业的一线专家为兼职教师,引进有工程背景的教师。选派教师到企业锻炼学习。教师在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也对一定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可将自己的实践经验融入教学,产生新的课程亮点。学院已有多名教师被选派至相关的企业单位和行业学会,如杭州中宙光电公司、浙江省照明协会LED专委会,并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最新的工程教育知识。另一方面,学院要求教师不仅对学生进行理论、实践课程的讲授和指导,还要担当起学生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一方面,要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应用背景有充分了解,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而学”,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为学生穿针引线,帮他们找到实习、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结束语
总之,我校光电学科利用申请和接受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契机,自主推进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工程教育质量和专业知名度,明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推进专业结构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具有一定工程背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起“思想品质好、综合创新能力强、视野开阔适应性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体系的培养模式,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了学生的创业就业竞争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吴启迪,稳步推进专业认证工作?摇提升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9,(2).
关键词:
乌鲁木齐;特殊教育;教育体系
0引言
特殊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对乌鲁木齐市特殊教育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今后发展战略等课题的研究,能够为推动整个新疆特殊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推动新疆的和谐文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乌鲁木齐市特殊教育发展的现状
1.1乌鲁木齐市特殊教育的总体情况
自1959年乌鲁木齐市成立第一所盲聋哑学校以来,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逐年增加,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条件均有所提高,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目前,已逐步构建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从学前教育到职业教育互相衔接、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融合的特殊教育体系。截至2015年年底,乌鲁木齐市的特殊教育学校已发展到3所,其中,公办特殊教育学校2所,民办公助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市残疾儿童少年在校生中,48.6%为特教班和随班就读学生,51.4%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
1.2乌鲁木齐市残疾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乌鲁木齐市残疾人学前教育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目前乌鲁木齐市有近百名残疾儿童正在接受学前特殊教育,而承担学前特殊教育的是启聆聋儿康复幼儿园、爱心园孤独症康复中心、雨虹智障儿童康复中心等5所民办机构,并且均分布在市区。乌鲁木齐市仍没有一所公办的残疾儿童幼儿园或特殊教育学校附设的学前班,残疾幼儿的教育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民办的5所特殊教育机构也尚处于萌芽状态。
1.3乌鲁木齐市残疾人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目前乌鲁木齐市实施义务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共有3所,以盲、聋、弱智3类残疾儿童为主体,其中公办特殊教育学校有盲人学校、聋人学校共2所,民办公助的培智学校1所,3校合计安置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278人;有4所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安置残疾儿童79人;有184个普通学校普通班接收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安置残疾儿童283人。
1.4乌鲁木齐市残疾人特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现状
目前乌鲁木齐市的残疾人中等职业院校只有乌鲁木齐市盲人学校(乌鲁木齐推拿职业学校)一所,盲、聋、弱智学校初中班共10个。由此可见,乌鲁木齐市残疾人特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还是较慢的。
2乌鲁木齐市特殊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当前乌鲁木齐市特殊教育事业仍然滞后于全疆教育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地区差距很大,特殊教育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
目前乌鲁木齐市智力残疾和听力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主要由民办康复机构承担,由于招生规模有限和公办学校“幼小衔接”机制不健全,且家长经济投入较大,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和康复训练的效果还不是很理想,难以满足学前残疾儿童的康复需要,这不仅会令残疾儿童错过早期康复的关键时间、不利于残疾儿童的未来发展,也给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和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教学工作增加了压力。公办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开展学前教育在资质审批、教师编制、基础设施等方面还需要更多经费和政策支持。
2.2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虽然乌鲁木齐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学生人数近年来得到明显提升,但全市仍有一定比例的适龄残疾儿童未入学,水磨沟区、达坂城区既没有特殊教育学校,也没有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缺乏指导,米东区培智学校尚属民办公助,但公助的力度还不够大。已有的特教学校在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方面缺乏较新的政策依据,教材也相对陈旧,课堂教学模式较传统,评价机制不够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面临一定的挑战。
2.3高中和职业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随着近几年全疆各地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的快速发展,市盲人学校、市聋人学校高中和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日益凸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学生招生人数逐年增多。由于学校现有专业设置还比较单一、专业教师和实训场地有限、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学生职业资格认定存在一定的困难,制约了全市高中和职业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此外,乌鲁木齐市针对智力残疾学生的职业教育还比较薄弱,也缺乏相关的毕业生“支持性就业”政策。
2.4全纳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
全纳教育是未来特殊教育的发展方向。当前,乌鲁木齐市的全纳教育体系建设刚刚起步,虽然市聋人学校和盲人学校分别建设了“自治区听障教育资源中心”和“自治区视障教育资源中心”,但资源中心与各区县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普通学校沟通、协作有限,对普通学校全纳教育指导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有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普通中小学校在全纳教育管理、教学质量提升等过程中还面临诸多问题,亟需得到特殊教育的专业支持。由于随班就读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不够理想,很多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又从普通学校回流到特殊教育学校。
2.5特殊教育师资力量仍显薄弱
特殊教育,师资先行。虽然这些年来,乌鲁木齐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但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实施以后,面对特殊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全市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仍显薄弱;特殊教育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缺乏掌握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实际操作能力、课程改革和科研开发能力的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在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阶段缺乏康复训练专业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普校附设特教班和随班就读的教学工作负担重、专业性强,部分学校由于专业教师不足,往往由缺乏特殊教育专业培训的普通教师担任,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民办特殊教育机构的师资队伍情况更不乐观,聘用教师的流动性强,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稳定开展。
3发展乌鲁木齐市特殊教育的对策建议
3.1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努力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
针对残疾儿童的特殊需求,充分发挥卫生、民政、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实现残疾儿童“发现—报告—诊断—评估—初期安置—随访—实施教育”等完整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为盲、聋、智障、脑瘫、孤独症等残疾学生提供更及时的学前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增设附属幼儿园,市盲人学校、市聋人学校、米东区培智学校试点先行,开设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满足视力障碍、听力障碍儿童早治疗、早康复的需求;对有轻度智力残疾的儿童实施就近入学,随班就读,支持普通幼儿园创造条件接收残疾儿童。
3.2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要继续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支持力度,不断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进行改善,同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好每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并为其配备必要的教育教学、康复训练仪器设备,采用“医教结合”的形式,对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特殊教育模式进行探索;在支持承担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较多的普通学校设立专门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同时为其装备基本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设备,投建无障碍设施,为残疾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和康复训练。
3.3积极发展高中阶段特殊教育,扩大高等特殊教育规模
高等院校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招收符合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为残疾人接受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提供便利。结合新疆高校情况,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设置招收残疾学生的特殊教育学院或相关专业,满足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市盲人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师资与办学基础,做好与新疆医科大学中高职融通办学,开设全日制盲人大专、本科学制,使全疆各地盲生享受到优质高等教育。
3.4大力推进全纳教育体系建设
首先要普及全纳教育的理念。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实践全纳教育,即在现阶段有选择、分层次地实现部分儿童的全纳教育。其次,学校作为承担和开展全纳教育的主体,应配备相应的教学辅助设施,建立资源教室,进行校园无障碍设施改建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再次,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专业师资力量也是实现全纳教育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研究相关课程的发展,制定出适合各类残疾儿童个性化发展的教学计划和方案,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质量。
3.5改革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和管理体制,促进师资队伍的优化发展
规范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建立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证书制度,逐步实行特殊教育教师持证上岗;探索确定随班就读教师、送教上门指导教师和康复训练教师等岗位条件。完善特殊教育教师激励机制。对在普通学校承担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教师,在绩效考核中给予倾斜;要为送教上门指导教师和“医教结合”实验的相关医务人员提供工作和交通补贴。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与普通教育师资培养相结合。如可依托新疆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尝试在乌鲁木齐开设特殊教育教师教育基地,或在高校小学教育或学前教育中开设特殊教育方向,以满足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需求。实现特殊教育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既要将特殊教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一体化,还要实现特殊教育教师和随班就读教师教育一体化,加强二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4结语
乌鲁木齐市特殊教育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的首府城市,其特殊教育的发展状况应在全疆起到标杆作用,并涉及教育公平是否能真正实现,同时还直接影响到残疾人在社会中立足的能力及其终身的发展。因此,大力发展乌鲁木齐市的特殊教育,促进特殊教育事业的公平发展,对构建乌鲁木齐市乃至全疆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国家、自治区给予政策支持,更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关心和帮助。
作者:何佳儒 王华丽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面对这些新要求,房山区教委是如何将教育均衡发展落到实处,如何进行创新探索,如何充分发挥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的呢?
超前规划:思路决定出路
房山区是首都的人口大区,更是教育大区。但受历史及经济原因影响,在上世纪中后期,房山教育发展速度缓慢,全区教育的整体水平不高。2001年底,房山区实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了区教委。“如何摆脱发展困境”、“如何突破发展难题”、“如何实现房山教育的大跨越”成为摆在全区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为此,房山区教委从房山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提出并逐步完善了未来一个时期房山教育发展的宏观策略:即坚持“一个思路”、“两大主题”,实现“两个转变”、“三个聚焦”。
调研中,房山区教委主任郭志族对调研组介绍:“一个思路”,即“1123”工作思路。也就是教育工作围绕1个核心: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1个理念,即终身教育理念,构建一个覆盖所有人群的、多元的大教育体系,同时要求教师要为孩子的人生奠定基础,对他们的终身发展负责;“2”是指教育工作要实现两个目标:普通教育要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提高劳动者的素质;“3”是指把教育划分为三个板块,并实施分类指导:对九年义务教育的“公共教育板块”,按均衡化、高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对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准公共教育板块”,指导思想是“健全体系、壮大实力”;对“民办教育板块”,指导方针是“规划引导,依法管理,业务上统一指挥”;“两大主题”,就是教育的全部工作都要围绕“加快发展”和“提高质量”两大主题展开;“两个转变”,即“管理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方式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三个聚焦”,就是要实现“各项工作向教育教学聚焦,教育教学向课堂聚焦,课堂向学生发展聚焦”。
几年来,房山区按照“1123”思路进行教育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前教育:三年建设,三年转制,三年提升;实施山区教育工程,2002至2009年共撤并学校148所,山区中学实现一次性外迁,小学实现一次性集聚;解决拖欠教师工资问题,增加教师补贴,把中小学富余教师转岗至学前教育和职成教育。学前教育入园率从30%提高到93.46%;义务教育“三率”达到99.9%以上;高中教育普及率从90%提高到98%;高考升学率从29%提高至88.8%;教育质量大幅提升,人民满意度达到98%以上。
实践证明,“1123”宏观策略符合房山实际和教育发展基本规律的客观要求,已经成为引领全区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性思路。
四个举措:促进均衡发展
房山教育均衡发展,调研组认为,得益于四个举措。
――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加强师资结构调整。房山区城镇、平原和山区各占1/3,长期以来,受历史因素和地理环境的制约,山区学校布局分散,整体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教育质量低。为突破这个难题,房山区教委进行两个调整:
一是推动学校布局调整。为解决山区学校布局分散、教育体系残缺、办学效益低等问题,从2005年开始,房山区以政府为主导,打破乡镇区域界限,创造性地启动并实施了“山区教育工程”。投资3.78亿元,在城镇地区新建2所、整体改造2所寄宿制中学,将山区9所中学一次性外迁;将山区31所小学一次性集聚为14所;充分利用腾退资源在山区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8所、乡镇成人学校8所。据统计,2002―2009年共撤并中小学148所,规模宏大的中小学布局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据了解,“山区教育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整合了教育资源,使山区中小学办学条件一次性达标,完成了规模办学;实现了教师的合理配置,提高了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发展了山区学前教育和职成教育,健全了山区教育体系。使山区教育从全区最底端一步跨越至全区最高端,极大地提高了教育均衡水平。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结构调整。首先是对教师进行分流。2005年以来,从中小学分流到乡镇中心幼儿园600人,分流到乡镇成人学校186人;从中学分流到小学的教师187人。这一措施,不仅很好地解决了教师超编问题,优化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师队伍,而且加快了学前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其次,加大对初中教师脱产培训和薄弱学科的培训力度。针对郊区英语教师多数属于“半路出家”的实际,从2004年暑期开始,房山区教委与加拿大素里市教育局合作,对英语教师进行培训,使近500名中小学英语教师口语能力和专业素质明显提升,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水平显著提高。
此外,房山区教委还积极从高校引进人才,极大地优化了师资结构。同时,通过结对帮扶和支教机制,使师资均衡配置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
――实施两项体制改革,构建终生教育体系。努力构建覆盖所有人群的终身教育体系,是房山区始终坚持的发展目标。面对全区基础教育较为完善,学前教育、职成教育十分薄弱的现实,房山区克服重重阻力,在北京市率先实施两项体制改革:
第一,实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房山区教委成立之初,该区只有2所市立幼儿园和几所乡镇自办幼儿园,数量少,水平低,且运转十分困难。
房山区教委根据教育整体布局以及学前教育的重点、难点在农村的实际出发,研究制定了“以市立幼儿园为示范,中心幼儿园为主体,民办幼儿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发展思路”。依照这个思路,房山区从2002年起,将乡镇中心幼儿园纳入素质教育综合评价范畴,同时列入对乡镇政府教育工作的综合督导评价予以推动。据调查,近几年来,房山区投入1亿元建设中心幼儿园26所,确立26个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独立法人资格,按国家标准核定了人员编制,从中小学转岗分流教职工600人,人员工资和公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从而实现了房山区学前教育发展中的历史性跨越。
为使转岗教师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先后对500名转岗教师进行了全员、全程、全方位培训。通过培训,使其在心理调试、理念更新、保教方法等方面有了明显提高。
第二,启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由于历史的原因,房山区原有的职成教育总体培训水平低,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要完成现存劳动力提高与新生劳动力培养的任务,显得十分艰难。
与学前教育一样,房山区首先采取通过评价督促其发展,先解决人员和场地问题,借助基础教育布局和结构调整,从腾退的人力资源中,拿出186人充实到乡镇成人学校。在深入调研基础上,2009年6月,房山区委、区政府召开了以职成改革为主题的教育工作会,集中解决原有3所职业学校隶属三个部门的历史问题,撤销社区服务与管理学校的职业学校资质,房山职业学校划归为区教委直属单位,全区保留和重点建设第二职业高中和房山职业学校两所中等职业学校。理顺乡镇成人学校管理体制,确立全区23个乡镇社区成人职业学校的法人地位,核定编制,建成正科级别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教职工从中小学分流教师中加以解决,公用经费由区财政负担。从而使乡镇成人学校在实现“有场地、有人员”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了体制问题。
――构建三级投资机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保证全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近年来,房山区教育正常性支出一直保持 “三个增长”,年度教育支出由2001年的2.8亿元逐步提高到2008年的10.3亿元。2002―2008年全区教育正常性投入达47.1亿元。公用经费从无到有,从部分保障到全部保障,2008年落实北京市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总额达1.37亿元,是2001年的15倍多。
在落实国家有关工资待遇的基础上,2003年开始提高山区教师补贴,从每人每月6元提高到56元。从2008年9月开始,历史性地提高了骨干教师、班主任、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的补助津贴自主政策,政府每年投入资金从原来的63.85万元,增加到了762.08万元。
房山区还创造性地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为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杂费、减免教科书费、发放寄宿学生伙食补助以及发放助学补助,每年有6万多名中小学生享受减免或补助政策,资金达1500万元。根据山区学生家庭经济收入水平低和中学外迁后费用提高的实际,房山区对山区外迁中学生采取“三免两补”政策:免除杂费、教科书费、住宿费,发放交通补贴、伙食补贴及助学补助。从2006年起,每年区财政需投入840万元,用以保障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
在保障教育经费的同时,房山区教委紧紧抓住北京市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机遇,充分利用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政策,创造性地划分了区、乡(镇)两级政府职责,完善乡镇政府教育工作评价体系,从而形成了市、区、乡(镇)三级政府改善办学条件的分担机制,极大地加快了标准化建设进程。据统计,2002―2008年的7年间,累计投入16亿元,新建和改造学校255所(次),新建和改造面积160万平方米,使城乡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理清五育并举关系,基础教育顺利推进。坚持按教育规律办事,以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从2004年开始,房山区教委重新理清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关系,逐步确立并提出了包括学科德育、全员德育、校园文化、班级、团队、学校主导的三结合教育、本区德育资源利用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等领域。围绕智育明确了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为重点,推进新课程改革,出台了阶段性质量标准,实施课堂和学生素质评价等。体育工作提出了培养体育道德、普及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形成体育习惯、培养体育审美、提高竞技水平六大目标任务。
为推进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提高管理的科学化程度,房山区根据教育发展实际,从2002年开始不断加强教育管理机制建设,制定并实施了“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学校工作规程”、“教师考核标准”、“中小学阶段性质量标准”和“中小学课堂质量标准”,促进了教育过程集约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实现了教育管理从结果式管理向过程性管理的跨越。
在完成教育教学总体布局的同时,房山区教委向考试评价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等重点热点领域进军。考试评价研究被教育部考试中心确定为唯一的区县级实验基地;区级考试评价分析平台正在搭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见》即将出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推进。课程体系构建基本完成,保证了国家级课程开齐开足开好,地方课程开出特色,校本课程开出亮点。有关专家对房山区的课程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房山的课改很有特点,规范引领与自主发展相结合,解决好行政规范和专业自主的关系,解决好制度规范和科学发展的关系,解决好课堂规范和教学自主的关系,解决好评价规范和反馈自主的关系,使课程改革活而不乱,严而不死,追求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地区学校特色发展的动态平衡。区教委领导很有思想,房山区课改在规范的道路上健康发展。”
经过八年的不懈努力,房山区的教育质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9年,在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颁奖大会上,房山区共有6项成果分获一二等奖,一等奖进入全市第一行列,获奖人次在郊区县前列。全区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和完成率全部保持在99.9%以上,高中阶段普及率从2001年的90%提高到今年的98%。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普遍提高。高考升学率由上世纪末的不足30%上升到2009年的88.8%,连续6年超过北京市平均水平。
五个内涵:探索发展新路
房山区积极探索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效。调研组认为,房山区教委的做法,具有五个内涵:
一是加大投入,推进区域教育优先发展。这些年来,房山区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已达空前规模,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
二是完善体系,推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近几年,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关注比较多,对基础教育中其他各类教育关注相对较少,教育体系尚不够完善。房山区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在首都率先实施学前教育管理和职教、成教管理两项体制改革,构建了区域内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当前,我国很多幼儿园开设的民族舞教学以一种舞蹈班的方式开展。这种舞蹈班其实就是一种兴趣班。固然,很多幼儿选择民族舞蹈是源于兴趣,但我们倘若细细观察,很多幼儿在学习民族一段时间后兴趣锐减甚至全无,此后便在家长的强制要求下继续进行舞蹈学习。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既有来自幼儿自身方面的,也有舞蹈教学方面的,相比较而言,后者对其产生的影响更大。为此,学前舞蹈专业幼儿民族舞蹈教学应当首先注重激发幼儿学习民族舞蹈的兴趣。具体策略有三:其一,通过多媒体、电视向幼儿播放民族生活视频,让幼儿了解民族衣食住行、民族生活,尤其是民族节庆活动中的舞蹈影像,增强幼儿对民族舞蹈的视觉、听觉感受。例如,教幼儿跳新疆的《锅庄舞》时,可以先组织幼儿观看新疆人民在古尔邦节、肉孜节的视频。等幼儿看完后,询问他们视频中那些跳锅庄舞的舞者是什么表情、穿什么衣服、有哪些典型舞蹈动作等。其二,给幼儿与民族舞蹈中的形象来个“亲密接触”。例如,教幼儿跳傣族的《孔雀舞》,可以先带幼儿到动物园观看孔雀,引导幼儿欣赏孔雀的体态、羽毛与色彩。待幼儿对孔雀有一番了解并形成印象后,再让他们在舞蹈课堂上表现出孔雀走路、喝水、鸣叫的样子,然后再安排他们学习舞蹈动作。其三,给幼儿布置与民族舞蹈学习相关的课后作业,如画民族服饰、制作民族舞蹈手工、录民族舞蹈小视频等。
二、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与开发符合幼儿的民族舞蹈教学内容
幼儿舞蹈教学与成人舞蹈教学内容是有很大区别的。幼儿舞蹈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提炼出他们的所想所爱,投其所好。例如,幼儿天真、活泼,爱幻想、爱自由,喜欢彩色、闪亮以及带有美妙声音的物品等。为此,学前专业舞蹈教学内容要围绕幼儿上述特点与需求来设计与开发民族舞蹈教学内容。具体策略有三:其一,在民族舞蹈的题材上,应尽量选择一些民族童话故事或寓言故事,让幼儿扮演其中的人物或小动物,并给他们配备色彩缤纷的民族服饰,让幼儿积极地投入其中。其二,民族舞蹈教学内容要尽量与幼儿生活、娱乐接轨。例如,将新疆舞的“晃头移颈”动作与幼儿左右摇头(模仿拨浪鼓)、前后移颈(模仿乌龟)相结合,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新疆舞的动作技巧。其三,针对小班的幼儿,多让他们聆听民族舞蹈音乐,以美妙、动听的音乐刺激为主,以舞蹈动作教学为辅。针对中班的幼儿,在对他们进行音乐刺激的同时,让他们逐步掌握民族舞蹈的肢体语言以及动作节奏。对大班与学前班的幼儿,应注重培养他们民族舞蹈动作的表现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将民族舞蹈纳入幼儿早操、课间操等活动内容,拓宽幼儿民族舞蹈教学的覆盖面
早操与课间操是缓解幼儿学习压力,放松幼儿心情的重要途径。就目前来看,我国很多幼儿园的早操与课间操都以一种偏向体育运动的形式存在,或伸展运动,或跳跃运动。其实,民族舞蹈作为一种包含多类型动作技巧以及高审美价值的舞蹈类型,完全可以通过早操、课间操呈现给幼儿。在具体实践中,策略有二:其一,对现有的民族舞蹈教材进行重新编排,设计出专门的民族舞课间操;其二,在现有的早操与课间操音乐、动作中加入民族舞蹈元素。例如,加入手上托、手下压、拉手、踢腿等黎族舞蹈常见动作,以提高幼儿的黎族舞蹈能力。与相对枯燥的体育操相比,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舞蹈操不仅动作优美,而且更易学习,容易激发幼儿学习民族舞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此策略的实施,对舞蹈教师的创编能力有较高要求,需要舞蹈教师加强舞蹈创编知识的学习与实践。
四、用简单易懂,妙趣横生的语言讲解与动作示范,提高幼儿民族舞蹈教学效果
民族舞蹈样式多样,且每种舞蹈的动作技巧繁多,成人学习都有很大难度,况且是幼儿。因此,在教学时,我们不能用教成人的语言与肢体动作教幼儿如何如何。例如,教幼儿巴塘孔雀舞的孔雀汲水动作时,不能直接说“这时的步法应该是‘一步一点’、‘一步一撩’”。如果这么说,幼儿根本听不懂。正确的做法是,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幼儿说:“小孔雀走一步,停一下,尾巴晃动一下;又走一步,又停一下,尾巴又晃动一下……”这种妙趣横生的语言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力。讲解同时,教师应当亲自给幼儿做示范,并注意眼神与幼儿的交流,面部表情要丰富,动作不必太严谨,应适当夸张,充满童趣。另外,在讲解与示范舞蹈动作时,教师还应注意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机会让他们自编民族舞蹈。例如,教幼儿傣族舞蹈《快乐的泼水节》时,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完教材上的舞蹈动作后,再让他们端着自己的小水杯模仿刚才所学的泼水动作自编一套《小水杯舞》。幼儿自编舞蹈不仅能够增强他们学习民族舞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作者:陈璐 单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二、开设 “ 奥尔夫音乐教学”课程的必要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所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教学法,是当今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而从中所体现出的综合性、 基础性、创造性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深受教师和儿童的喜爱。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观念和奥尔夫体系的突出特点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 “原本性”一词在德文中有“原始、基础的” “初级的” “ 元素性的” “自然的” “富有生命力的”等多种涵义。这种核心观念统领、贯穿于奥尔夫教育体系中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乐器等各个方面。原本性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人们亲身参与的音乐活动。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的目的绝不是对音乐技能的完全掌握,也不仅仅是提高人的音乐素养,而应该充分发挥音乐在培养人的结构感、平衡感、独立个性、空间感、创造力、想象力、合作协调能力等多方面的特殊功能。
三、奥尔夫音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属于所有的人”、“ 让孩子在每个伟大的艺术中活跃起来”、 “ 人的心灵中有的地方只有用音乐才可以照亮每个孩子的心灵都应该接受匈牙利最伟大的音乐作品的浩荡。” “ 每个孩子都有权利唱出自己的声音,每个孩子的歌声都应当得到他的尊重。”这是匈牙利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匈牙利是历史上唯一把音乐家与作曲家的号召付诸教育实践的国家。匈牙利的早期教育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 “ 音乐教育法”。至今,匈牙利的音乐启蒙教育仍然保持着相当高的水平。
目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被世界公认的著名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将舞蹈、语言、动作和体态律动、即兴表演等艺术形式都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在玩乐中学习,特别适合在启蒙阶段的幼儿。该体系主要提出了如何让幼儿主动的加入到音乐活动中来,自觉的培养起对音乐的爱好,在音乐学习中培养起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群体意识等教学理念。
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主要内容:
1、节奏、旋律练习
从朗诵入手,感受节奏。刚开始可以从儿童的儿歌四分之二拍的节奏为单位,作为教学的起点,也可以此进行多种形式的演奏和即兴演奏。让儿童用自己的身体作为乐器进行演奏训练,既简单又有趣。
2、基本形体动作教学
反应训练,体操训练,动作训练,动作变奏和动作组合,动作游戏,即兴练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遵循一切从儿童出发的首要原则,使儿童通过亲身实践,主动来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五、学前教育教学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建议
1、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多数都没有正规学习音乐的经历,但是他们喜欢艺术,渴望表达,但对音乐的神秘感和技巧的缺乏使他们羞于表达。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应真正做到以幼儿为中心,了解幼儿,熟悉幼儿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与内容,以满足幼儿在音乐能力方面的不同发展与需求,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及能力;研究学前儿童所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考虑他们的起点,重视他们的心理要求,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情感,给幼儿创设一个较为宽松的音乐环境,使他们能以自然开放的心态进入音乐体验学习
2、综合教学内容,突出职业特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前儿童在音乐实践中的体验过程、对音乐的感受和表达,从而淡化对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要求。作为将来的幼儿音乐教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迫切需要的是全方面的综合才艺,以及能把各种音乐技能整合、传递、融汇的技能,而不是某一方面的高超技能。因此,把奥尔夫“综合性”的观念引人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领域,将课程结构完美重组,真正使艺术各学科之间达到最佳组合。
3、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学前儿童3― 6 岁这一年龄段,是他们想象力与创造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创造性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活动应该由创造力的学前音乐教师来进行。在创造力培养方面,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不仅提出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提供了一整套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借鉴其独特的教学方法,为幼儿营造自由开放的教学氛围,引导幼儿采用自我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
4、拓宽音乐视野,注重实践过程。奥尔夫“原本性”的音乐教育观念突破了我们以往的传统音乐教育模式,被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所在的教育体系所尊重与弘扬。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更多要向幼儿传递优秀的音乐艺术与多元音乐文化形态,学前专业的音乐课程也应该拓宽艺术视野。在教学内容方面,除了学习以西方音乐为主体的课程内容体系,还要大量补充我国各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在音乐欣赏、儿童民间音乐等方面拓宽音乐理论视野。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创新的学习方法对幼儿的启发,增加时效性。
【基金项目】本文章为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资助项目《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解读及其贵州本土化实践研究》编号(106)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97-02
2006年11月16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工学结合”,并以此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在深入学习并结合自身学院的特点,经过反复论证,遵义师范学院南白分院(以下简称南白分院)从2010年起开始实行“2+1”教学改革(即3年制高职高专学生的在校系统学习时间为2年,参加顶岗实习和就业创业尝试时间为1年)。由于学生在校系统学习时间由原来的三年,缩短为两年,在其后一年的顶岗实习中,要求学生在没有“指导老师”随时指导的情况下“实习”,并且这种实习需要学生一进学校就能把教学“岗位”顶起来,独立从事教学、班级管理,组织学生活动。因此学生必须熟悉学校教学各个环节及其管理。这一切,都意味着我们的学生在出校门之前必须要具备这些方面的能力,否则,将很难继续其“顶岗”的任务。学前教育专业是南白分院学生主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教育又是其课程中主要部分,因此学前教育音乐课程改革就成为整个学院课程改革的的要点。为此我们认真总结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突出问题,配合学院整体工作布局,对此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探索。
一、确立改革指导思想,积极调整课程内容,构建重点课程。
根据南白分院“2+1”教学改革确定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积极进取,技能娴熟,身心健康,诚实守信,吃苦耐劳,敬业感恩’的留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的高质量专科实用型人才。”我们音乐系积极调整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培养目标,以培养“能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和幼儿音乐教学工作,具备指导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即培养“理论+ 专业技能+ 文艺特长”的实用型复合师资为目标。这就要求音乐课程必须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留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的高质量专科实用型人才。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课程设置较为简单,并且课时量较小。怎样在最少时间内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使学生学有所用。这必须要求打破以往课程之间的界限,确定一个目标,一个方向,而这必须要求有一门课程可以使各科课程能够综合调和。在所有音乐相关课程中,《幼儿音乐教育》(以下简称幼音教)虽然所占课时量较小,但是在整个音乐课程中却是核心课程。不管开设任何一种音乐相关课程,培养的任何技能,都是为最后能在学前儿童音乐教学中得以综合运用。《幼音教》需要其他音乐相关课程知识与技能的支持,没有这些支持《幼音教》将成为空壳,而没有《幼音教》的综合,各门课程就得不到检验,并像一盘散沙,没有凝聚,难以形成合力。《幼音教》就像一块试金石,检验其他各课所学,又像一个万能胶,把各门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认真分析,全部工作反复讨论后,我们决定以《幼音教》为重点科目,做实践试行。
二、认真研究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以一种优秀教学法为主,进行深度研究,指导全学科课程。
要增强学前教育专业的所学内容实用性,我们就必须了解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的真实情况,为此做了深入的调查。根据对多所城市的幼儿园反馈情况及幼教发展前沿信息,我们选择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作为本次课改的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深度学习及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创建者卡尔・奥尔夫(1895-1982) 是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由他创立的奥尔夫教学法是当代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其最核心理论就为“原本性”。在上个世纪80年代由我国音乐教育家廖乃雄先生引进国内后,其以“最自然的方式,使儿童进入音乐世界的一切领域并从中获得最完整、最全面的音乐体验”,迅速的引起了广大音乐教师的关注。尤其在幼教领域,可以说是一片燎原之势。其教学思想中非常强调音乐不是单纯的音乐(音响),而是和动作,舞蹈,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因此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适合开端的音乐教育手段之一”。
在具体课程中,我们以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体系为主,就它的教育思想原理、具体操作形式,结合幼儿音乐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及各种音乐活动形式,展开详细介绍。这样就使学生较为全貌的学习、掌握到具体的幼儿音乐教学法,而不只是泛泛其谈。在进行这次音乐教学改革之前,笔者曾经在学前专业的幼儿音乐教法课中,也曾介绍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具体操作等,但是,在之后的试讲活动和顶岗实习中,出现了一个问题,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只是僵硬的照搬曾经示范的一些例子,讲课的思路、方式还是传统的上课模式。甚至于,有些学生只记得上课挺有意思,却忘了教师具体怎么操作的,对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真正的“精髓”可以说并未领略。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在长达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根深蒂固的植根于学生的思维模式中,仅仅依靠一周一节的音乐教法课,来转变观念,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必须要有其他的课程共同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系统的全方位的对学生施以影响。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同时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引进学前教育声乐、幼儿歌曲鉴赏、视唱乐理、钢琴、舞蹈等其他课程。以奥尔夫教学思想为指导,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入完整、系统的理解掌握该教育思想,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的音乐素质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在课程改革中不仅打破在音乐相关课程,以一种精神为统领,做到相互融合,还要在《幼音教》的实际操作中加入了相当多的幼儿心理学方面的内容。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独到之处就是在于其所追求的并不是音乐本身,它从不把音乐作为一门专业,而是借音乐去寻找人类已经遗失或将要丧失的本质的,心灵中最可贵的东西。因为不管哪种教学,所面对的都是鲜活具体的人,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考虑到施教对象的心理特征。这样一来,学生更加明白教师所设计演示的音乐活动的意图,同时对将来从事的工作认识也更深刻了。
三、“教、学、做” 合一
以往《幼音教》课程都是按照“幼儿音乐教理论基础知识――各种音乐形式的教法――学生实践”这样排列顺序,教师也按照这样的顺序讲。这样做就会使教学内容始终摆脱不了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学习都是以“书本”为主,这必然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难以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陶行知先生在其教育理论中提到“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教师在做的过程中教,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其中“做”为中心,变书本知识为“应用知识”,这从根本上克服了教与学、学与用分离的弊端。
因此,从第一节课开始,我们就直接进入模拟情境,展示幼儿园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与学生也就有了多种身份:教师――即是幼儿音乐教法课老师,又是幼儿园教师;学生既是大专院校学生,又是幼儿,有时又转变为幼儿园教师。教师在模拟幼儿园教学中的做中教,学生在模拟幼儿身份的做中学。教师把知识应用在做中,使原本干涩的、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在游戏似的做中,了解到理论的真谛。18节课不再是被动生硬的分割,理论、应用、实践在每一节课都有体验。理论在每一次的实践中生动地应用中消化,消化了的理论的实践,使得每一次都更明白其“所以然”。
同时,由于在校时间缩短,我们必须教给学生最实用、最有效的技能。因此,我们也可以根据《幼音教》上能用得上的技能就教,用得少就教得少,或者不教。这样其他相关学科,也可以根据在《幼音教》上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例如:声乐、琴法和儿童舞蹈课就根据《幼音教》需要的幼儿园教师基本技能,重新调整了授课内容。由原来的一直沿用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改为更为适用的儿歌、幼儿歌曲伴奏、儿童舞蹈创编等内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更具有自己的特色,而不再是依附于音乐教育专业的“附属品”。
四、构建新型考核评价体系, 加大艺术实践教学及学生能力成绩比重
在新的考核评价中,加大了能力分值的所占比例,把平时的考勤成绩缩小为5%,增加表演故事、儿童律动、儿歌弹唱等能力考核内容,并且通过调整内容,变平时成绩所考核的内容方为期末考核内容的准备。例如,平时考核的“表演故事”一项。在期末考核中的说课、讲课时,用的语言往往成人化,给人感觉不亲切,不生动,缺少儿童特点。为改变这一状况,在课中,有意加上儿童故事表演这一内容的考核,加强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训练。学生通过认真揣摩故事中各种人物、动物形象的特点,用儿童化的语言和动作表演出来,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表现力、亲和力等,克服了语言过于“成人化”的缺点。
教学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教育观念,还需要我们继续坚持贯彻下去,传统教育观念的彻底转变还需时间。但是我们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三年的课程改革实践,学生对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的重视得到极大提高。在情景“教、学、做”中,学生自身的音乐能力,如:节奏感、表现力、视唱水平等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的就业信心也随之提高,并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幼儿教育――作为“人”的培养的意义。对于教师自身而言,不仅改变了传统教育观念、各方面能力也得到极大提高,在每次集体教研中,大家群策群力,极大地增强了集体凝聚力。让我们认识到只有大家同心同德,才能最终完成这件有利于学生、教师成长,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大事。
参考文献:
[1]《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 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编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