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2 08:21: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劳动教育具有的特征与属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约翰亨利赫裴斯泰洛齐(Jonhan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著名的瑞士民主主义教育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全部贡献给了贫苦儿童的教育事业,对当时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理论的建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既是一位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又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实践家。他留给后世主要的教育著作有《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论教学方法》等。
裴斯泰洛齐从小丧父,由母亲及女仆抚养成人。母亲和女仆辛勤劳动的模范行为促使裴斯泰洛齐从小就形成了人道主义和乐于奉献的精神。正因为从小亲身体验了穷苦的生活,因此“通过教育消除贫困”后来就成为裴斯泰洛齐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中学毕业后,裴斯泰洛齐到加罗林学院深造,最初的愿望是想毕业以后从事宗教工作。而他之所以会走上教育改革的征途,是因为他在对自己儿子进行教育的时候,在困惑迷茫之中想到了卢梭的《爱弥尔》,于是他按照卢梭培养爱弥尔的那套方法来教育他的儿子,还对这一教育过程及其效果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与记录。正是这种活动,使他对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定进行教育试验。从那以后,无论多么艰难的条件,裴斯泰洛齐都始终坚持拯救贫民的国民教育。
裴斯泰洛齐先后进行了三次教育试验,教育的对象多是贫民儿童。第一次是1768年办的一个示范农场,帮助农民掌握农业生产技术,走致富之路,但没过多久因经营不善而难以为继。第二次是1774年开办了一所孤儿院,历时6年。主要招收一批年龄在6~18岁的最贫穷孩子——乞丐、孤儿、流浪儿,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效果很好,但命运却和第一次试验殊途同归。
实验的失败和孤儿院的破产并没有动摇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信念,他反而开始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教育名著《林哈德和葛笃德》,这部书实际是裴斯泰洛齐以文学的形式叙述一位农村母亲教育自己孩子的故事。第三次是1800年他与友人一起建立的“伊佛东学院”,历时24年,该学院曾在当时的欧洲盛极一时,许多国家都派教育家来此学习。正是在这所学校,裴斯泰洛齐撰写了著称于世的《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一书,系统地提出来了一整套初等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原则。然而,遗憾的是,在走过了二十几年的鼎盛时期以后,学院终因内部意见不统一而停办。
这次失败给裴斯泰洛齐的打击很大,失落而疲惫的他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开始潜心著述。1827年2月17日,裴斯泰洛齐因病与世长辞,享年81岁。在他逝世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在他的墓碑上写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All for others, nothing for himself)”等字句。这正是裴斯泰洛齐一生的精神写照。
二、裴斯泰洛齐的初等教育思想
裴斯泰洛齐最大的贡献之一就在于他首次提出初等教育的问题,并系统的提出了一套初等教育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一书中,其中很多思想和观点在当代仍然值得借鉴和学习。裴斯泰洛齐的教育观是基于他的儿童观的:首先,他认为“儿童生来是可教的”。其次,他认为教育具有阶级性。最后,他坚持“人的天性无善恶”的观点。基于他对于儿童的认识,裴斯泰洛齐对初等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1.初等教育的目的
裴斯泰洛齐提出,初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儿童的德、智、体、劳诸方面的全面能力和谐发展的完善的个性。他曾说:“我的初等教育思想,在于依照自然原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发展又必须照顾到他们的完全平衡。”他所说的“自然”是指儿童与生俱来的本性,因此,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的力量和能力,同时这种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和谐的。在《林哈德与葛笃德》一书中,他也说:“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2.初等教育的内容
为了实现儿童的和谐发展,裴斯泰洛齐提出了初等教育应该完成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即德育、智育、体育及劳动教育。
(1)德 育
裴斯泰洛齐认为德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发展儿童对人们的爱。他把自然宗教当作最高尚的道德。裴斯泰洛齐把儿童对母亲的爱看作是道德教育的“要求”。他指出,在母亲胸怀里发展起来的爱,应该逐步地扩展到家人、邻人以至全人类。
(2)智 育
基于他的要素教育观,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学最简单的要素就是数目、形状和语言。他用了极大的精力探究了教学过程的心理学化。他说:“我长期地寻找一个所有这些教学手段的共同心理根源,”他的结论是:“使感觉得来的一切知识清楚起来的手段是数目、形状和语言”。为此,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备以下三种能力:①按照外形来认识不同的物休,并认清它们的内涵的能力;②说出这些事物的数目,指出它们是一个还是多个的能力;③用语言表达物体,表达它们的数目和形状,并在记忆里保持它们的能力。
(3)体 育
体育的目的是发展和增进儿童的一切身体能力,即身体的力量和技巧。由于体育最简单的要素是各关节的运动能力,所以体育应着重对儿童的各种关节进行训练。儿童关节活动的能力是一种自然禀赋,是体力发展的基础,也是体育锻炼的基础。从简单的关节活动的练习逐步发展到复杂的、全身心的活动,使身体得到健美匀称的发展。
(4)劳动教育
裴斯泰洛齐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是使人能够和谐发展,培养劳动精神、技能和习惯,以便自力更生;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发展智力,获得知识。相应地,劳动教育的内容就是鼓励和教育儿童在学校里从事纺织、种地和养护动物。
2.初等教育的方法
(1)要素教育法
裴斯泰洛齐终生都在追求初等教育中简化的教学方法,以便使每一个母亲都可以用它来教育孩子。最终,他提出了要素教育的理论,所谓“要素教育”就是要简化教育和教学方法。他认为可以找出最基本的最简单的要素,以便更好地适应儿童的自然本性,使儿童的能力均衡和谐地发展起来。他的要素教育思想全面贯彻到了德、智、体各方面的教育中。例如,他认为道德教育的要素是母爱,体育的要素是人体的关节活动,算术能力的要素是数目,语言的要素是词,而各种形状、绘画、写字的要素都是直线或曲线等等。但他着重探讨的是智育或教学的要素方法,即数、形、词的教学方法。
(2)实物教学法
裴斯泰洛齐主张尽量进行实物教学法,他建议或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向儿童出示有关的图形,以帮助儿童更好的认识事务的特征。至于裴斯泰洛齐为什么会产生实物教学法的灵感,还是缘于一位学生的启示。据说有一天,当裴斯泰洛齐拿着“窗”的图片讲课时,一个学生询问他道:“从真正的窗子上不是能更好地学到窗的属性吗?”这一问使他恍然大悟,他自言自语地说:“正是如此,你说得很对……。”从此,他就直接让学生观察实物。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同时,裴斯泰洛齐也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主张。他认为劳动能“教会人蔑视那些跟事实脱节的语言”,帮助形成精确、诚实等品质。合理组织的劳动能促使儿童智慧和道德力量的发展。在《林哈德与葛笃德》一书中,作者大量地描述了葛笃德在家庭中带领孩子们一边纺纱一边念儿歌、认生字、唱歌曲,气氛愉快而轻松,孩子们既能学会简单的文化知识,还能从小就掌握一种将来谋生的技能,也能赚取一定的生活费用,一举多得。
(4)以爱的形式开展德育
裴斯泰洛齐主张从儿童对母亲的爱开始入手培养他的道德意识,先培养他对母亲的爱,然后逐渐地培养他对周围人的爱。所以,教师应当父亲般地爱儿童。在培养儿童道德的具体过程中,裴斯泰洛齐认为,教给儿童伦理规范是没有用的,因为这样只能强迫儿童遵守表面的、形式的规则,而无法培养儿童崇高的品德。必须先唤醒儿童内在的伦理情感,以此为出发点,才能进一步使他们对外在的事物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于是他主张利用典型的实际生活,对儿童进行品质教育。
(5)体育中渗透意志教育
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裴斯泰洛齐不忘渗透意志教育。比如他在伊佛东进行教育实验时,为儿童们规定了严格的作息制度,其安排与众不同,特别注重儿童的锻炼问题。如他给学生规定:起床后预习一小时,然后进行冷水浴,再穿上汗衫跑步到运河边,即使严冬,也依然如故。据说有一次,一个学生因为怕冷戴了一顶帽子来校锻炼,结果被大家狠狠地嘲笑了一番,最后以至于帽子都被大家丢到河里去了。很显然,裴斯泰洛齐把学生的体育锻炼和意志训练巧妙地结合起来,通过冷水浴,既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也磨练了学生的意志。
三、启 示
虽然时隔两百多年,但是裴斯泰洛齐的初等教育思想对当代的小学教育仍然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1.过于强调应试教育
当代的小学教育中,尽管一再强调和呼吁素质教育,但基于升学压力,许多老师还是把学生的考试分数置于第一位,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老师家长甚至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就以成绩的高低来给孩子们定了性,有的孩子一辈子都翻不了身,这对孩子以后的发展势必会造成负面影响。其实,小学教育还应该培养一些对孩子一生都有好处的事情,诸如强健的体魄,优雅的气质,良好的教养,温文尔雅的举止,以及乐观的态度。裴斯泰洛齐主张,教育应该首先帮助和教育儿童学会生存,获得生存的技能,这是最基本的。
2.道德教育形同虚设
现在的小学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方式不科学,小学虽然开设了品德课程,但或者流于理论说教,或者形同虚设,被语文、数学、英语的老师们给挪用了。其实早在裴斯泰洛齐,他就已经提出了道德教育的一系列方法。他指出,道德教育应该着力于情感体验,由此自发地产生道德行为。
3.忽视培养动手能力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影响深远,直至今日人们依然认为要想出人头地,考学是最好的出路,对于农村而言更是唯一的出路。所以,老师、家长、孩子盯住的都是分数,而不顾孩子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便养成了许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这些孩子甚至有的在考上大学以后由于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不得不让家长陪读以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这是何等的悲哀啊!
而裴斯泰洛齐是非常重视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的。他主张教育和劳动相结合,孩子们一边进行纺纱等生产劳动,一边学习文化知识。并且鼓励学生们从小就学会一种手工技能以备将来谋生之用。
21世纪中国社会正在迅速进步,但是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而创新首先得从教育抓起,无论是从实现现代化的角度,还是从接受知识经济这个新时代挑战的角度,创新教育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1.创新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
以培养人的能力为根本,把个体的地位、潜能、利益、发展置于核心地位,充分体现人的主体性。
2.创新教育是一种健全人格的教育
它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3.创新教育是一种交融性教育
创新教育能开发人的创新意识,活跃人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是培养学生的人性和灵性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风格,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教育。
二、知识经济及其特征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形态,它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以不断创新为灵魂、以教育为本源。
知识经济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智能化
知识经济是以人才和知识等智力资源为资源配置的第一要素,依托于人的脑力劳动,技术和知识成为新的财富。知识经济时代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资本,而是智力资源。知识成为生产力竞争和经济成就的关键。
2.信息化
信息化和网络化把世界连成一体。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疆域逐渐模糊。信息网络被广泛应用,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创造了必然的条件。
3.知识产业化和资产投入无形化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信息等智力成果为基础构成的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无形资产的核心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和其他无形资产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商品的属性。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资本,特别是在企业资产中,无形资产所占有的比例将不断提高。
三、创新教育如何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
教育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具有突出作用,尤其是创新教育作为知识的生产过程,其发展水平、质量,既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知识总量的积聚能力,又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知识进步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教育的发展必将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教育要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必须做到以下两方面:
1.教师方面
(1)教师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学高为师,道高是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起到模范作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引导学生把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为稳定的品质和素养。
(2)当代教师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三个方面: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完成各门课程所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丰富的文化知识将增强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建立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足够的教育科学知识有助于了解教学的客观规律、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知识经济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更完善的规定:理解和运用教材的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观察了解学生的能力,组织管理学生的能力等。
2.学生方面
(1)加强思想教育。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2)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发展。由于教学专业分类越来越细,许多大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完全对口的专业岗位。知识创新频率加快,专业淘汰速度必然加快,进行素质教育成为大势所趋,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有宽阔的知识背景和更全面的素质。还需要拓宽专业知识面,改革课程结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需要正确处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3)课堂理论与课外实践两手抓。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第一课堂,传授理论知识,展开专题讨论,同时又要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学术素质和实践能力。
1998年,小学教育专业呱呱坠地。从此,我国小学教师培养正式纳入本科教育范畴。然而,小学教育专业就像一个先天缺陷与后天营养不良的“婴儿”,在学科建设层面几乎处于“失语”和“空场”状态。为了改变这种尴尬的境地,争取应有的“话语权”,小学教育专业踏上了艰辛而漫长的学科诉求之旅。经过18年的探索与研究,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在教育学一级学科目录下构建初等教育学二级学科,并将其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撑学科。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搭建初等教育学这栋“学科大厦”,首先必须厘清其逻辑起点,这是构建学科大厦的基石,也是初等教育学必须回答的理论问题。
一、肇始:从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发轫
初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学科目录下的二级学科,它的逻辑起点应该从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发轫。然而,自从1986年瞿葆奎先生首次提出关于探讨教育学逻辑起点的命题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教育学界已持续讨论了30年。梳理30年间关于教育学逻辑起点的探寻历程,其中有分歧,也有共识。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中,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曙光。当前,教育学界基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即教育学逻辑起点蕴含在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之中,并且必须遵循逻辑起点的质性规定。当然,要探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首先必须明确两个前提性问题:一是逻辑起点的质性规定的标准有哪些?二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关于逻辑起点的质性规定,一般以黑格尔提出的三条质的规定性和瞿葆奎先生提出的两条补充规定为标准。黑格尔提出的三条质的规定性具体内容是:第一,逻辑起点应是一门学科中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第二,逻辑起点应揭示对象的最本质规定,以此作为整个学科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而理论体系的全部发展都包含在这个胚芽中;第三,逻辑起点应与它所反映的研究对象在历史上的起点相符合(即逻辑起点应与历史起点相同)[1]。而瞿葆奎先生补充的两条规定则是:第一,逻辑起点应与研究对象保持一致性(即逻辑起点的抽象性应受它所反映的研究对象的限制——既不可抽象不足,也不应抽象过度);第二,逻辑起点应当以“直接存在”形态承担一定的社会关系[2]。因此,有关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的探讨和研究,都应该以这五个方面的质性规定作为考量的依据。
关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目前学术界主要有教育活动、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三种代表性观点。其中,“教育活动观”认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重要范畴就是“教育”活动[3]。这种观点主要以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为标志,认为“教育学的对象是青年一代的教育”[4]。巴班斯基则认为,“教育学是关于教育的科学”[5]。王道俊、郭文安主编的《教育学》也认为,“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6]。在这里,他们所说的“教育”其实指的都是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而“教育现象观”将教育学界定为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7]。教育现象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教育现象即教育形态的存在问题[8];二是教育现象是“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9];三是教育现象是“包括在教育学问题中的教育现象”[10]。“教育问题观”则认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这种观点主要以日本大河内一男等学者为代表,他们提出,“我们没有把教育学的对象称作现象,而是特地采用‘教育问题’一词来表示,并把教育学称作是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11]。这种观点对我国教育理论界的影响颇深,以至于有学者直接断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这已成为我国和日本、英国等教育学界的共识。”[12]
我们认为,无论是教育现象,还是教育问题,其本质都是教育活动。首先,从“教育现象观”来看,在教育现象的三种类型中,无论教育现象即教育形态的存在问题[8],抑或教育现象是“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9],还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在教育学问题中的教育现象”[10],究其实质,它们都是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次,从“教育问题观”来看,教育问题的本质就是在教育活动中产生的问题,亦即教育活动问题。由此可见,教育活动才是教育学真正的研究对象。
既然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活动,那么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就应该从“教育活动”范畴之中寻求。“教育活动”是教育学逻辑起点研究的基石。在中外教育史上,尽管对于教育活动的解说各不相同,但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点,即都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根本特征,是教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13]。由此可见,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就是“培养人”。鉴于逻辑起点应该是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中的关键概念,因此,我们可以从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培养人”中抽象出关键概念——“培养”作为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徐东[14]对“培养”是教育学逻辑起点进行了分析与论证,颇具说服力。
很显然,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应该从“培养”中去探寻。
二、辨析:初等教育学逻辑起点的厘定
关于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目前只有刘慧教授对其作过简单的描述和分析。她提出,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初等教育,小学儿童是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15]。虽然她同时也指出逻辑起点必须具备四个要件:有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质的规定;此逻辑起点是构成该理论的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其内涵贯穿于理论发展全过程;其范畴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16]。但她并未对该观点进行详细和具体的论证。我们认为,刘慧教授将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初等教育,继而将小学儿童作为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从研究对象层面看,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其母学科研究对象系统中的某个要素或者特定的部分。按教育层次维度划分,教育一般可分为幼儿教育(或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或初等教育)、中学教育(或中等教育)和大学教育(或高等教育),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活动分别为幼儿教育活动(或学前教育活动)、小学教育活动(或初等教育活动)、中学教育活动(或中等教育活动)和大学教育活动(或高等教育活动)。我们认为,初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其研究对象应该肇始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但又有其特殊性。由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活动,因此,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不能界定为初等教育,而应该确定为小学教育活动(或初等教育活动)。
其次,从逻辑起点层面看,将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界定为“小学儿童”,我们姑且不论其是否合适,单就“小学儿童”本身而言,也既存在“抽象过度”又存在“抽象不足”的问题。这是因为,初等教育学不仅要研究小学儿童,也要研究小学教师,更为重要的是,它应该研究如何培养小学儿童,这种观点明显存在“抽象过度”的问题。同时,小学儿童不仅是初等教育学的研究范畴,也是儿童学、生理学、卫生学、心理学、社会学、营养学等学科的研究范畴。因此,将小学儿童作为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又明显存在“抽象不足”的问题。此外,这种观点也有将研究对象与逻辑起点等同的倾向,混淆了研究对象与逻辑起点的区别。我们认为,分支学科的逻辑起点肇始于母学科,但又区别于母学科,是母学科逻辑起点的个性化和特殊性。它既有母学科的共性,也有子学科的个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合金”。学前教育学、初等教育学、中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学的共同逻辑起点是“培养”,但具体到各个二级学科,它们的逻辑起点又各有侧重。初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一级学科目录下的二级学科,其逻辑起点应该从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发轫,源于教育学但又有其特殊性。
最后,从本质属性层面看,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小学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呢?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它既有一切教育活动所共有的属性,也有其自身所独有的特点与规律。具体来说,小学教育活动不仅具有“培养”小学儿童知识和能力的属性,还具有“抚育”小学儿童生命成长的属性。前者是所有教育活动的固有属性,后者则是小学教育活动的独特属性。两者的整合,即构成了“养育小学儿童生命”的本质属性。因此,我们可以从“养育小学儿童生命”这个本质属性中抽象出关键概念——“养育”作为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三、论证:养育是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养育”是否可以担当起初等教育学逻辑起点的“重任”呢?下面就以黑格尔提出的逻辑起点的三条质的规定性及瞿葆奎先生补充的两条规定加以考量。
首先,从黑格尔第一条规定“逻辑起点应是一门学科中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1]来看,“养育”是“培养”和“抚育”,是养成教育。具体来说,“养育”就是培养小学儿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抚育小学儿童身心发展、形成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小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全面丰富,包括德、智、体、美、劳诸方面,但其都是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宗旨的养成教育。“养育”是小学教育的主线。“养育”可以说明“小学生”——小学生是接受养育的儿童;可以说明“小学教师”——小学教师是实施养育的教师;可以说明“小学校”——小学校是实施养育的场所;可以说明“课程”——课程是实施养育的内容和载体;可以说明“教学”——教学是小学教师和小学儿童共同参与的养育活动;可以说明“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养育的预期结果,等等。“养育”本身是不需要说明的,如果要对它进行解释,就必须引入比“养育”更繁琐的概念。可见,“养育”符合黑格尔提出的关于逻辑起点的第一条质的规定性。
其次,从黑格尔第二条规定“逻辑起点应揭示对象的最本质规定,以此作为整个学科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而理论体系的全部发展都包含在这个胚芽中”[1]来看,“养育”是初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细胞”,是初等教育学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基础,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全部蕴含在“养育”这个胚芽中。我们可由“养育”推演出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与课程,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大模块:第一大模块是养育原理,包括小学生生理学、小学生营养学、小学生卫生学、小学生心理学、小学生社会学、小学教师学等课程;第二大模块是养育内容,包括小学生德育、小学生智育、小学生体育、小学生美育、小学生劳动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第三大模块是养育方法,包括小学生学习论、小学生教授论、小学各科教学论等;第四大模块是养育评价,包括小学生学业评价、小学生品行评价、小学教师评价、小学课程评价等;第五大模块是养育管理,包括小学生管理、小学生班级管理、小学生活动管理、小学课程管理、小学教师管理等。可见,“养育”符合黑格尔提出的关于逻辑起点的第二条质的规定性。
第三,从黑格尔第三条规定“逻辑起点应与它所反映的研究对象在历史上的起点相同”[1]来看,“养育”与小学教育活动的历史起点相同。从小学教育萌芽伊始,就出现了“养育”活动。当时的养育活动是在儿童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儿童的生活时间就是养育时间,儿童的生活空间就是养育空间。养育成为人类最早认识的小学教育现象。可见,“养育”符合黑格尔提出的关于逻辑起点的第三条质的规定性。
Discusses the countryside school sports educational reform resonsideration shallowly
Wu Hao
【Abstract】The countryside school sports education writing assistance paper is displaying the unreplaceable function regarding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and the Chinese farmer modernization. Must change the countryside sports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must take the following reform measure: Construction main body consciousness, governs the body legally; The whole difficult to enter, initiative lifelong physical culture; Acts as circumstances permit, to utilize the new teaching media, develops the new space.
【Key words】Countryside school sports; Reform; Philosophy resonsideration
农村学校主要是指县以下的由镇乡一级政府直接管理的乡村中小学校,其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开展农村的义务教育。目前,我国现有普通中小学866万多所,农村约占89%,在校中小学生1亿6 900多万,农村约占74%。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国民体育的基础;农村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国民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也关系着我国新一代农民的整体素质。
1 目前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面临的窘境
1.1 校领导对体育重视不够
(1)名义上虽有校长分管体育,但实际上许多分管校长分而不管,对随意占用体育课尤其是毕业班的体育课听之任之,有些地区毕业班根本没有开设体育课。
(2)校领导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漠不关心,只抓升学率,无视学生体育活动和身体健康状况。
(3)体育课质量基本无人关心,校领导只对文化课感兴趣,体育课可有可无。
(4)分管领导对体育课多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数年不听、不看体育课是常事。
(5)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把抓体育工作与教育质量对立起来,使学校体育工作变成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
1.2 师资不足
(1)具有专科或专科以上学历的体育专业教师不足,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2)体育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男、女体育教师比例严重失调,女教师寥寥无几。
(3)师资培训力度不够。在农村学校,体育课一般被认为是副科,体育教师很难被列入师资培训的范围内。
(4)对体育教师的评价比较片面,体育教师付出的劳动得不到认可,不能同工同酬。
1.3 教学问题突出
(1)课程设置缺乏连续性、科学性、灵活性;体育考试项目的确定不够科学、灵活、全面。
(2)体育课开课率低,随意性大。大多数农村学校把体育课纳入了教学计划,列入了课程表,但名副其实的体育课开课率相当低,往往把体育课当成室外活动课,让学生自由活动,或者把体育课当成“自习课”,玩一玩,放松一下,有一名老师监护就行。尤其是村级学校,开课随意性更大,有的班主任对上体育课是随心所欲,想上就上,想不上就不上,体育课名不副实。
2 哲学思考
笔者认为,在认识上,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依然存在;在社会评价与管理上,对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工作还缺乏一:套科学规范、严格公正的评价标准和管理机制;在经济上,资金投入不足是目前农村体育教学落后的重要原因。此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 领导的态度和爱好:“小城镇体育,大社会问题――来自我国小城镇学校体育的调查报告”中向我们揭示这样一个现象:校领导对体育的态度,对某个体育项目的特别爱好,也能使小城镇学校体育硬件有所变化。苏州横扇小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和对篮球的特殊爱好,导致了人均GDP并不被看好的横扇镇,在人均球类数指标上,超过人均 GDP第一的上海中小学。
对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来说,他们已形成一条“规律性”的认识,即领导的态度和爱好成为决定一切的因素,并已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改革的成败竟完全取决于少数领导的态度和爱好。
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目标是公民社会。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走向公民社会的重要途径。当我们感叹世界文明进步的同时,审视我国的教育改革特别是农村学校体育的改革,我们也意识到公民社会的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2.2 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缺乏整体性和配套性:体育,使人的生命系统按其自然本性而正常发育、成长,避免畸变伤损,圆满地实现生命全过程的预求;使生命系统按照人类社会的需求,在体质、体能、体型、体力等等方面发生合乎目的的相应变革、强化或优化,适应不同形态人的活动的需要。农村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应该是通过“五育”的整体性推进来实现的。目前我国农村学校教育的改革却偏重于智育和德育,漠视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显然有悖于教育的整体性规律。
体育是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个系统,任何一个系统都是整体结构中各个因素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形成的综合体,如果单独一个方面,孤立起来就不可能得到发展。在农村,学校体育与农村体育构成了一个体育文化整体,但事实却是农村体育与农村学校体育属于不同的条块,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协调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2.3 教育政策“城市取向”,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我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大,在经济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的今天,我们一味地强调城市文化所代表的时代文化对农村的导向和表率作用,长期奉行的整齐划一思维模式,事实上造成了我们在教育取向上的单一化。由于教育的话语权、决策权集中在城市阶层,也潜在地使得我们的教育政策和主流话语更多地带有“城市取向”。
没有对先进理论的了解和掌握就不会有先进理念的形成,与此同时,先进的理论并不代表先进的理念,因为理论转变为理念需要一个过程。教育领域特别是学校体育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体育教育教学的执行者必须先接触和了解理论。能不能接触和了解理论,有三个问题:第一,想不想知道?第二,从哪里知道?第三,有没有条件和办法知道?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就面临着这三个问题。
今天我们的农村学校体育课堂的情形是:标准的课程,规范的教学,有力的控制,等等;学生的自由、天性、创造力就在这样的教学中逐渐丧失殆尽。在这个问题上,教育本身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3 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的理性回归
农村学校体育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现代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这主要体现在:农村学校体育是不可替代的教育生态环境要素;是不可替代的生活方式教育;是最具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教育方式;是最具现代性的先进文化传播器;是联结学生与自然、学校与社会的文化纽带;是促进体育文化传承,推动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后盾;是教育国际化的推进器。
3.1 构建主体性意识,依法教改,依法治体:李泽厚先生认为,人类通过漫长的历史实践终于全面地建立了一整套区别于自然界而又可以作用于它们的超生物族类的主体性体系。但是由于传统文化中上尊下卑思想的长期影响和现实社会体制内的等级压迫,造成了广大农民及农村体育教师主体性的缺失,使得学校体育工作和改革中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现象经常发生,却少有人问津。学校体育工作和改革,尤其在农村,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人治。例如,对学校体育经费,《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只做了一些原则的规定,如“把学校体育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应当安排一定数额的体育经费”,“在经费上尽可能对学校体育给予支持”等。但学校体育经费具体给多少,还是有关领导说了算。张校长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就可能多给一点,李校长不太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就可能少给一点。如果体育教师胆敢提出不同意见,就用“要顾全大局”、“服从整体规划”等大话来压你,如果不服就给你“穿小鞋”,甚至搞打击报复。
要改变学校体育改革尤其是农村学校体育改革因领导的好恶而变化的局面,必须构建农村学校体育各主体的主体意识,依法治教,依法治体,真正做到:第一,完善现有的教育制度和法律,制定新的制度和法律,具体明确农村学校体育中各个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第二,加强制度和法律的宣传,唤醒农村学校体育改革中各主体的主体意识,增强他们、特别是教师主体的法律意识,用法律维护学校体育的地位和教师自身的利益与地位。第三,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加强对教育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改革,维护司法公正。
2.社会发展的现状要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回归。党的以后,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根本的改善,由于计划生育这一国策的实施,我国目前已有5000多万独生子女,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产生的特殊群体,受到来自家庭的过分爱护与保护。越来越多的长辈把孩子捧为“小太阳”、“小公主”,过多地讲究孩子的营养、打扮、排常这些“过度”的爱,使大部分孩子变得骄奢任性,缺乏自理能力,缺少理解心、孝敬心和责任心,他们不知父母工作之艰辛,不知父母的养育之恩,有时父母行为稍不合孩子之意,就遭到孩子的斥责,甚至是漫骂。一些孩子还认为父母为自己服务是应该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也是顺理成章的孩子的这些言行。使我们惊呼:现在该是猛醒的时候了!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教育如果还不摆到议事日程,那么,我们现在在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会在素质方面大打折扣,难以接受21世纪的挑战。
3.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是中小学德育建设和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天,我们倡导的“孝”是摒弃了封建主义糟粕之后并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现代道德观念相适应的“孝敬父母”的道德观念,它具有传统美德的健康内核。我们提倡的孝敬父母强调亲爱父母之情,敬重父母之心,顺承父母之意,侍奉父母之行。
这些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是相符的,也是目前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时改变目前家庭中存在的孩子专横、缺乏同情心等状况,有着积极的意义。搞好孝敬父母教育,父母本身应是其直接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学校开展孝敬父母教育活动只有通过家长积极配合才能取得成效。在家庭,如果家长对子女过分宠爱、关心,必将导致其忽视或放松对子女摆脱依赖、自理生活、学会关心、帮助父母等良好习惯的培养。家长倘若纵容孩子任性、专横而不以为憾,任何时候对孩子都百依百顺,必将导致学校的孝敬父母教育成为单方面的灌输,失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这种教育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使之成为家教中经常和长久的内容。
4.对转变目前家教中的重养轻教、重智轻德的现状具有积极意义。一般来说,现在的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他们能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也知道必须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纵观现代家庭,由于家长的文化素养不同,教育观与方法自然也不相同。目前,对于教育孩子有两种类型的家长,一是放纵型的。这类家长,平时整天忙于挣钱或搓麻将、跳舞等,对孩子弃而不管,认为“树大自然直”。
二是严管型的。这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虽抓的很紧,不过他们的目的却很狭隘,只不过是为了孩子将来念大学。能“出人头地”。于是家长们尽可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请家庭教师千方百计地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这往往导致孩子在学业上不堪重负而对父母不满,有的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与父母顶撞起来,使父母感到自己的“好心”没有得到好报。这些家长在培养孩子某些技能时,忽视了对其进行良好思想品德教育、道德行为的培养,尤其是孝敬父母的教育与培养。
二、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行为的特征以及实施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道德观念萌生与道德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生的道德心理发展的特点是,道德行为的情感性强,道德意志尚处于发展阶段,不够坚定,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具有不一致性。而中学生正处生理上的青春期,个体的道德心理发展虽然情感性强,但道德意志已开始在成长发展中,随年龄的增加,正逐步走向坚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一致水平要超过小学生。但是总的来说,中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发展滞后于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发展。
当前,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行为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1.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现状发展的整体水平与其年龄特点、理、生理特征基本相适应,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苗头,许多父母的溺爱并没能赢得孩子的敬重。从心理方面来看,学生各种道德品质(包括孝敬父母品质)均处于萌生和发展阶段,虽然父母子女间的亲缘情感是学生发展孝敬父母品德的天然基础与内驱力,但仍需要通过中小学长期系统的教育培养与实践以及家庭中潜移默化的作用才能稳定形成。影响学生孝敬父母道德品质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学校教育与家庭陶冶,而社会环境对其影响较小。
2.中小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认识和情感水平总的来说优于道德行为,“知、情、意、行”发展不平衡,经常出现道德行为偏差。小学生的这种行为偏差主要有:不听从父母教导,常惹父母生气;在家庭生活、娱乐活动中喜欢独享独占,不会礼让父母;不能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减轻父母的家务负担。中学生这种行为偏差的主要表现有:时常顶撞父母,父母的言行稍有不随意之处,就撒娇顶撞、毫无礼让约束;对自己的事过分地“保密”,不愿让父母过问;缺少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我行我素,父母的话入耳则听,不入耳则不予理睬。
中小学生由于道德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情感色彩浓厚,其道德意志尚处于发展阶段,不够坚定,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具有不一致性。
因此,认知的一些道德,不一定就会去实施,而在行为实施过程中由于意志薄弱而难以维系,这就导致孩子道德行为发展滞后于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发展。
3.学生的学业成绩、行为方面的差异与其孝敬父母道德水平差异不尽一致。
在平时,一般学习较好的学生,有时常发生对父母不孝敬的行为,而有的差生,却在孝敬父母方面常常有闪光之处,令人刮目相看。
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发展的特征,为科学制定孝敬父母道德教育和内容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笔者认为,中小学生孝敬父母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了解父母、理解父母的道德认知教育;亲近父母、关心父母的道德情感教育;尊重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父母添麻烦,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辛劳等的道德行为教育。但由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不同,其孝敬父母的要求也应区别,其具体要求如下:小学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听从父母的意见和教导,学会从小礼让父母;②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起居饮食,保持身体健康;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功学习,努力向上;⑤出门和回家时都要向父母有个交待,以免父母挂念;⑥要诚实,杜绝撒谎的行为,不在外面做违犯纪律的事。
中学生主要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听从父母的教诲;②听取父母的意见,不要事事任性,尽量避免与父母有任何的隔阂,重要的事,要请父母发表意见;③帮助父母做家务,注意在家接人待物,为父母分忧;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锻炼身体;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功学习,充实自己,争取学习不断有进步;⑥随时让父母知道自己的活动内容。有事在外必须向父母做好交待。
三、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孝敬父母道德教育
对中小学生进行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它不仅需要教师在学校付出辛勤的劳动,而且要家长的配合与参与。在实施这种教育时,应采取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这种教育过程,自始至终都应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要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特征和行为现状,适时适度,防止成人化。二是实践性原则。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这种教育活动要重在导行,要防止空洞的说教。对于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空洞的说教只会导致教育的失败。三是渗透性原则。教育的方式重在渗透,除课堂讲授和专项训练活动外,应多形式、多渠道地在学校教学、家庭活动中进行渗透。四是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原则。这项活动必须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必须开展家长工作,对家庭教育进行正确引导,防止学校孤军作战。
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教育具有多重属性,它属于青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范畴,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时还是家庭教育、劳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应将中小学生孝敬父母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的整体规划之中统筹安排。
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教育主要必须通过学校和家庭两个主渠道开展。在学校开展这种教育应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1.通过开设专门讲座与学科教学渗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平时,通过上专门课,可以比较系统地帮助学生理解孝敬父母的通俗道德,激发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孝敬父母的行为,使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有序化。在学科教学中适时适度地渗透孝敬父母教育内容,这是德育的共性。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强化渗透意识,特别是在中学,由于学科较多,教材内容丰富,教师应该依据学科教材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道德品质实际、挖掘教材中孝敬父母教育的内容,运用具体联想、展开想象、观察比较和系统归纳等多种方式进行渗透,并力戒牵强附会,做到适时适度。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唤起学生对父母真挚而强烈的爱心。
2.在学校的德育活动中渗透孝敬父母的教育。将中小学孝敬父母教育渗透到学校德育活动中去,既是这项教育的原则之一,也是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由于学校的德育活动具有鲜明的主题思想和针对性,有意识地在各种德育活动中渗透孝敬父母教育,能使德育活动收到综合性的效益。因为孝敬父母这一主题既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又可以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突破口,故只要我们选准目标,选择有利的时机,针对学生实际,通过生动活泼有趣的形式,就一定能使这一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学生家长普遍欢迎和支持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教育,但在具体操作时,家长的行动往往滞后,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算是孝敬父母了,更有的父母不懂得自己应如何与学校配合。因此,进行孝敬父母教育应加强家长工作,密切家庭与学校联系。目前,家庭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迅速改变家教观念,杜绝家长随意打骂训斥孩子和宠得过分、爱得过浓的行为。笔者认为,首先应使孩子消除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优越感,把孩子放在与家庭成员平等的地位。要教育孩子懂得关心帮助家庭的其他成员,能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起码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尽量不给父母添负担。父母要为孩子在家庭中创造一些锻炼意志品质的机会与环境,培养他们自强、自主、吃苦耐劳的精神。其次,父母应树立和气待人、文明礼貌、努力向上的好榜样。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生长发育、个人品质等多方面培养的初级阶段,同时小学生又是处于思想、活动较为不受控制的时期,所以这一时期的德育教育是非常困难的很难调动其积极性。针对这一特殊性,只有通过其他方面来加强小学的德育教育力度。在传统中国式教育方法中,需要每一个学生端坐在椅子上听老师讲课,但是小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处于生长阶段,思想和行为不受控制很难保证注意力集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希望以一个更加灵活、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记住更多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加入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接下来将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说明。
1 德育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的必要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德育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1 德育题材的广泛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素材十分广泛,大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关心社会;小到教育学生厉行节约,勤奋学习,规范行为,这些都可以成为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题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德育资源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其一,社会资源。如通过“家乡民俗有哪些”“养殖与环保的探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融入社会,深入所在社区,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品质。其二,自然资源。如通过“亲近校园植物”“河水变臭的原因”等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投入自然,亲近自然,探索自然,以此培养小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1.2 德育形式的多样性
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新的概念,其中包括信息科学、研究活动、社会活动以及劳动教育等多个方面,因为综合实践课的多个方面这就可以促使德育教育从各个方面很好的融入综合实践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生活实例,让每一个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德育知识,促使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牢记德育知识,还可以通过以后的生活当中更好的熟记,并且加以应用。也可以通过现代信息网络,在网上下载关于德育教育的视频或者案例,让学生们进行小组沟通探讨。或者通过综合实践课上组织编排关于德育教育相关的小品、演讲、歌曲在学生们在欣赏节目的同时学习到更多的德育教育知识。最后学校组织大型的宣传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当中,组织游行活动让学生派发关于正面的德育教育知识,在宣传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亲身去宣传了解从而达到理解的目的。
1.3 德育过程的实践性
传统课堂的教育方式显然难以控制现在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思想和灵活多动的状态,小学的德育教育之所以将其融入到综合实践课程当中,是因为德育教育本身就是与每一个人生活的环境的国家密不可分的,德育教育不是一种凌驾于现实主义之上的空想教育。德育教育主张每一个学生在本质上得到好的思想教育,并在学习生活和工作当中得到应用。例如小学生从小就应该培养乐于助人的精神,不是说在老师面前或课堂上表现得状态,而是在生活当中真正的做到帮助别人。
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渗透方法
2.1 精选德育课题,营造德育环境
一方面,要收到好的德育效果必须有好的德育课题。好的德育课题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与要求:其一,要有思想性和启发性,即所选课题要反映时代精神,具有较大的教育意义,这是德育课程的基本属性和要求;其二,要具有贴合性,即所选课题不能离学生生活太远,这样无法获得学生的情感共鸣,也就达不到好的德育效果。比如,在教育学生珍惜粮食时,如果仅仅用书本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样的材料,显然是无法让物质条件优越的学生感同身受的。在组织学生开展“粮食的研究”时,可以让学生深入农村,向农民伯伯调查和体验劳动,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或者通过新闻然学生了解到非洲一些国家孩子吃不上饭的状况。
另一方面,要收到好的德育效果离不开良好的德育环境。环境所具有的育人功能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学校,应该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顺利开展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因此,我在本学期实施了以“爱我校园,净我校园”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打扫学校公共卫生,修缮花坛,张贴名人画像和宣传标语,随时随地提醒孩子们要爱护花草、保护公物、珍惜时间、节约粮食、团结同学学校走廊、橱窗、板报、墙壁都充分利用起来,充分发挥学校环境的德育渗透作用。
2.2 分工合作,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性很强,经常需要学生进行调查、访问、考察、总结等,这些活动对于实践能力相对欠缺的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往往以合作探究为主要开展方式。在进行某个主题的实践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以4~6人为一个兴趣小组,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实践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工合作,学生在综合实践课中,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进一步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如在《保护环境,关爱我们的家园》综合实践活动中,将本班学生分成八个学习小组。让其中一组的五名学生分别调查自己所在社区的居民生活垃圾的种类、数量以及处理方式,学生通过采访、调查,将调查的结果进行汇总,交由组长写出调查报告。其他组的学生有的调查水污染,有的调查废气污染,有的调查绿化情况,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锻炼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2.3 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关心他人品质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利用新型的课程形式授课,目的就是以一种类似于课堂又区别于课堂环境的教育方式,通过对于生活中小事的关注和讨论,从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积极性、主动性、逻辑思维能力和责任感。在通过灵活的课堂方式让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生活中的小事或者是老师列举的案例,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及思想道德建设,从小就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节约用水、勤俭节约、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的优良品质。
结束语
结合以上叙述,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是一种利用与学校课程方式相近却又相较于普通课堂环境较为灵活轻松的一种课程方式,将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灵活轻松地在课堂之中学习到德育知识,让学生的德、育、体、美全面发展,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品质与学习能同步发展,进而培养学生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与自然科学教学的最大区别是其带有鲜明的审美教育功能,而只有充分发挥其审美教育作用,才能真正体现人文学科的教育价值。所谓审美教育即美育。语文教学的文学作品为了追寻美学的表现,在语文教材内选取了众多文章及文学素材,学生透过学习语言文字,积攒了充足的语言素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展现出语言文字之美。语文素材丰富了艺术形象以及文学语言,乃至美好的意境,均展现出较大的审美价值。透过反思语文教学的现状,当前我们应当找出更加合理的语文教学体系。在未来的实践当中,需要将语文教学当作美学的载体,其中不但包含了文学状态的精美表现,也具有教学形态的审美体现。
一、审美教育的内涵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指透过文学艺术和其他审美概念对学生采取的美德教育,而且结合学校在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等方面的教育,令学生具备相应的审美能力。欣赏美、体会美、创新美,并以此为根基让学生追寻真、善、美,抛弃假、恶、丑。让学生变成富有知识、智慧、技能乃至审美的人才。大学语文归于文学,文学最根本的特点则为审美,大学语文传授应当依照文学特征进行。在多媒体等方式愈发运用于课堂后,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教学的生动性,可是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同样都属于教学方式的一种,能够提高教学审美效果,但无法取代文学教学需要具备的审美性。身为大学语文老师需要将文学的审美明确化,文学教学具有心灵化、个性化。不论采用哪种方式教学,老师均需通过具有深度的思想、具有个性的语言、自由的教学方式,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畅游于文学的海洋中[1]。
二、高校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审美教育,是通过美的内容调动学生追寻美、热爱美的情感及愿望,培养学生体会美、感受美、缔造美的能力,带领学生构成正确、崇高的审美理念以及审美情趣。与其他方式的教学对比,审美教育位于从属位置,重要性却毋庸置疑。当前高校语文教材选择的课文内容均十分优美,所以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十分有利。以美育对于语文教学而言,美育能够培养人的情操、陶冶人的内心、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语文教学需要通过美来吸引学生,在教学中进行美育。不具备美育的教学则不能称之为完整的教学。教学的本质为建立人在道德以及科学文化方面的素养,打造出全面的人才,最终展现出人类的美化。在语文教学中不可忽略审美教育,刻板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符合当前学生对学习语文的所需,乏味的理论已经无法激发出学生内在的激情。美育方式能够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来,碰触学生的内心世界,令其可以快乐地接受知识,提升分辨善恶、美丑、真假的能力。美可以让人们的内心更加善良、纯真、端正,人的内心与外表应当相结合。一味追寻流行,只能体现出内心的空虚。对于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而言,美育变成道德教育庞大的力量,打造出青年学生崇高、善良的内心。以学生的智力构造而言,人的智力因素包含了对于观察、思维、想象、记忆、实际操控等方面的能力。对大学生而言,智力的发展应当采用形象思维,以此为根基开发抽象思维,只有形象思维愈发丰富,抽象思维才会更为发达,这不仅属于认识方面的规律,也属于教育方面的规律。审美教育能够透过感知层面的美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长期处在快乐的氛围中,从而提升自身的观察以及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让学生在治理结构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提升人才成长的速度[2]。以语文教材特征而言,广义来讲,语文也属于文学,具备了文学的特征。文学作品是依照美的规律打造而成的艺术品,通过对大学语文教材的了解,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绚烂的世界,将审美的对象提供给人们,成为人们审美的集中体现。语文教学需要透过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当做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方法,从而将所有语文教学过程当作对学生给予审美教育的过程,在语文教育中展现出美的方面。
三、高校语文学科审美教育的现状
(一)在选择教材上,还不能完全摆脱中学语文教育的模式语文是十分重要的沟通工具,成为人类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的工具性能以及文化熏陶的力量均十分主要,工具与人文特征的良好结合才可以令语文的内涵更为完善,在教育中的作用才更为完整。可是因为我国特殊的国情以及原本教育氛围的影响,在选择教材上,还不能完全摆脱中学语文教育的模式。这体现出高校选择的教材大多为提升学生基本知识、技能以及职业考核有关的类别,可以提高学生思想方面以及个人修为方面的内容则较少出现在高校教师及学生面前,其实也只有这一方面的内容才可以加快学生前进的步伐,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二)在教育内容上,从欣赏美转移至传授知识汉语语言乃至语文知识的传授成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通过我国目前高校语文课程教学的分析,教学内容大多数把重点摆在内容讲解以及知识点的不断记忆方面,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对作品深处的体会仅处在表层,并未触及到其核心部位,语文教学也并未具有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能够求真、求善、求美的效果。教学内容中,将对美的重视转移到传授知识方面,成为高校语文教学错位的体现,从而令学生对学习语文毫无兴趣。而在为人方面,则体现出欠缺公德心、自私无情。体现于写作方面,则在文字方面毫无真实情感。
(三)教学教法中,情感教学在总体教学中较为模糊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相结合,才可以打造成语文课程教学的所有内容。对于高校语文教学而言,不但在选择教材方面、取舍教学内容方面均将对学生的熏陶给予忽略,在教学方法上也产生了错位。有的机械化教学形式把学生的理念束缚于技能、对策、方法的寻求中,而对文章的非功利性质的传授则并不重视,导致学生由一个内心鲜活的人,演变为只知道在语文课程里获取对其有利的内容,成了本末倒置的状况。语文学习不但是在学习语言,还属于了解文化现象以及人类文明进化史的过程。刻板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将灵魂中的困乏状态得以转变,在高校语文老师和学生追寻成绩的另一面,失去了对所有美好事物以及情感的体会。当学生无法感受作者写作目的以及内心体会时,写作的价值也随之降低,这则属于在浪费知识资源。
四、提高高校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对策
(一)依照语文特征,寓美于教学
1.开发和运用蕴含在文章内的美育资源文章内的美五彩缤纷、十分丰富。在《我的空中楼阁》中,则展现出优美的景象。通过对“眉黛似的远山、苍劲的山谷、隐约可见的小屋等”清新雅致、唯美绚丽的风景图的描绘,均让人体会到回归自然的欢乐、幸福之感。在《都江堰》中,将都江堰中水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展现出生命之美、摄魄之美。在教学当中,这些令人欣喜的美感具有充分的生活哲理性,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让精神为之振奋[3]。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打造教学情境以及氛围,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声情并茂地进行朗诵,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便让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通过审美而受到自然美的熏陶,以此调动学生发现美、打造美。
2.感受教材内的语言美教材中大部分课文均是文字优美、受人传颂的佳品,包含着丰沛的语言美,应当在学习中进行开发。在《荷塘月色》内,通过一些动词,展现出月色梦幻般的奇景。在《再别康桥》一文中,不断运用叠字,从而加快了诗歌中的节奏感,犹如肖邦的小夜曲一般带给人梦幻的体会。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如何正确感受美、体会词句、分析语句的意义所在,持续提升欣赏语句的美的能力。
3.鉴赏文章内的人格美“文学即人学”,学习语文就要从中感受作家的人格力量。在《荷塘月色》中,文章极为优美,朱自清内化在荷塘月色中的人格美,恰好是对学生人格升华的绝佳内容。
(二)学校需将审美教育当作教育理念,融汇在高校教育当中
1.开办文学作品欣赏选修课,重视文本阅读书本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粮食,能够指引学生进行阅读,比如外国名著《复活》《哈姆雷特》《战争与和平》等,比如我国著名的《三国演义》《红楼梦》《家》《围城》等,通过阅读提升了学生的文学修养以及审美能力。并且通过多媒体技术设施,打造选修课,以便有利于学生对古诗词、名篇名著进行欣赏,从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对于审美教育而言,有利于提升学生分辨美丑、善恶、是非的能力,将欣赏品味提升至一定的水准[4]。
2.建立健康、美好的校园文化,实施大学生审美教育学校需要不断探寻第二课堂,让学生体会到文化的魅力所在。可以进行一些文学沙龙、诗歌朗诵、文化艺术节、校园网站等活动。聘请一些专家、学者进行文学方面的讲座。并且鼓励建立一些社团组织,透过不同平台将具有不同经历、专业的学生汇聚在一起,展现出自身的优点与特点,从而符合所有学生成才的心愿。
3.以艺术教育作为重要方法及内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来自生活,在学习生活的过程,美育更加融入其中,比如在美术、音乐、舞蹈等方面均存在美育的效果。比如在《二泉映月》中,盲人音乐家阿炳通过清泉将生命中的孔窍打通,让我们感受到流动的泉水,体会到阿炳对生命以及自然的热爱之感。只有打造出审美环境,给予充分的审美空间,才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令其建立正确的审美观。
总而言之,大学语文教学不但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展现出审美教育,还需要注重目前社会以及现实,注重当前关注的问题,注重目前语境对学生的影响。大学语文教育不论融合了哪种教学理念,最终都是为了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能够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及内在能力应对繁琐的问题,在社会中拥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乔丽彩.浅谈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教育管理.2014(10):229.
[2]牛江涛,李洪义.浅谈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审美教育[J].大舞台.2011(03):162-163.
乐业天坑是广西境内新近发现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它的发现对于广西特色旅游业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广西特色旅游的后起之秀,是广西旅游产品谱上增加的一个新的亮点。然而,以发展的眼光,从广西旅游可持续发展和旅游扶贫等方面出发,综合分析乐业天坑旅游资源现状和市场潜力状况,笔者认为还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思考。
一、乐业天坑的旅游发展现状
乐业县位于桂西北的红水河南岸,北邻贵州省, 县城距地区所在地百色市192km,距南宁456km, 属广西的边远地区,是广西48个贫困县中经济尤为落后的县份之一。由乐业县城到大石围诸天坑及有关景区可进入性较差;旅游产业发展几乎空白,接待服务配套设施滞后,区域内无线通讯不畅,相邻区域人口稀少,消费水平低。大石围天坑群一带为典型的喀斯特峰丛区,但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容忽视。
二、乐业天坑的旅游资源特征
1.乐业天坑旅游资源独特
乐业旅游资源的独特性用以下几个世界之最来描述:乐业天坑群的大石围天坑地下原始森林面积世界第一;大石围天坑垂直高度世界第二;在深度大于230米和容积超过1000万立方米的全球13个超级天坑中,乐业天坑群便有六个天坑(大坨、邓家坨、穿洞、深木、白洞、大石围);乐业天坑又是世界上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和坑底原生植被发育最好的岩溶天坑发育区,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岩溶天坑博物馆。
2.天坑具有生态旅游的特性
在大石围天坑群已发现多种国家级保护的珍稀野生植物,它们与天坑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形成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态旅游景观。大石围天坑、神木天坑、白洞天坑及穿洞天坑等具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结构十分稳定的天坑原始森林或准原始森林,这一森林生态景观在地下河水汽滋润下,接受着与一般地表完全不同的光照条件,发育成为世界罕见的喀斯特森林植物群落。在天坑森林植被中有香木莲、短叶黄杉、红豆杉、掌叶木 (以上为Ⅰ级)、黄心含笑、福建柏、 广东五针松、翠柏、金丝李、黄杉、香果树 (以上为Ⅱ级)以及七叶树、树人参、方竹、云贵鹅耳栎等珍稀野生植物。在天坑森林下还生长着种类丰富和形态迥异的香花植物,其中尤以兰科植物为冠。据初步考查,大石围天坑共有兰科植物15属27种。同时,在天坑森林中还栖息着世界罕见的野生动物,如黑颈长尾雉、蟒蛇、猴类(以上为国家Ⅰ级保护)、隼类(Ⅰ级、Ⅱ级)等等。游人除能欣赏天坑坑体景观外,还可以进入部分天坑,观赏坑内森林群落景观,获取众多珍稀植物、动物的科学知识以及接受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
3.天坑群为相对垄断性的一种新兴的旅游资源类型
大石围天坑群的特色是发育有圈闭的绝壁及其围合成的浩大空间和葱郁的原始森林,这是其它坑状地貌所没有的景观,在天坑分布区可以同时欣赏到其发育演化的完整谱系,是其它类型的旅游资源所不能替代的,是一种新的旅游资源类型。虽然天坑在国内其它地方已发现几十个,国外也发现少数,只有四川兴文小岩湾和重庆奉节小寨等天坑对游客开放,但其综合景观(尤其是天坑森林及景观多样性方面)比大石围天坑群逊色。
4.乐业县的旅游资源种类多、景观多样品位高
天坑群具有坑、石、壁、地下河、洞穴、森林等多种多样景观,天坑本身具有多种地貌形态与结构。形态、结构及景观条件的多样性,能极大地满足大多数游客猎奇、求新、审美的心理需求。大石围天坑集雄险壮观绝壁(壁上还有各种象形景致)、群落结构完美且多种珍稀植物的原始森林,幽长的地下河及多层洞穴于一身。其余二十余座天坑也是争奇斗绝、各领,特别是穿洞天坑、神木天坑、邓家坨天坑可以方便地进入,坑内森林繁茂浓郁。除天下奇观大石围天坑外,还有布柳河磨里大峡谷;世界上最壮观的水上天生桥――布柳河仙人桥;险峻陡峭的百郎大峡谷;还有以莲花盆数量最多、个体最大、类型多样为特色的罗妹莲花洞;以及以空间最大、钟乳石景观恢弘著称的熊家洞;规模居于世界前列的冒气洞和玫瑰红地下大厅等等世界自然奇观。此外,乐业县还有独特的人文景观资源。这些资源以古代造纸作坊、古建筑、民族风情、生物化石为代表,最具地方特色。在大石围周边村屯的村民门一直沿用魏晋以来古老的造纸方法生产草纸。大石围旅游区内及周边的古建筑有红七军红八军会师纪念馆、平足屯城墙、谐里蒙氏与拉蓬杨氏民居、瑞麟桥、进龙桥等,有源远流长的汉族民间唱灯戏等。
从以上乐业天坑旅游资源中看出,大石围天坑群与国外天坑进行比较分析,并与广西传统旅游目的地相对照,乐业天坑旅游资源具有美学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观光游览与休闲疗养价值、探险价值等具有发展特色旅游业的先天优势,而且乐业天坑旅游资源具有可开发成为独特、多样的多功能旅游产品的条件。
三、乐业天坑旅游的开发
乐业天坑独特的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和广阔的市场潜力决定了乐业在广西旅游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乐业天坑群旅游资源理应发挥后发优势,成为推动广西旅游业继续向前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
1.旅游交通开发
从发展乐业旅游业角度来看,桂西旅游很丰富,集中了乐业天坑、巴马长寿乡、南丹白裤瑶等特色旅游资源,但各旅游景区和主干道之间交通不畅,致使这些世界级的旅游资源的可达性不强,使得乐业旅游资源和旅游者在空间上被割裂开来,成为产生旅游需求的瓶颈,难以实现乐业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先发展乐业的区内外立体旅游交通网络意义重大,它不仅是发展乐业旅游的保障,而且能够和云南、贵州的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景点有机联系起来,连点成片,为形成云南广西贵州西南旅游圈、实现桂西旅游长廊的建设、提升整个西南地区旅游地形象、增强游客在三地之间的旅游互动性、促进西南特色旅游资源的市场化创造条件。
从发展乐业地方经济角度来说,完善旅游交通的意义同样非凡。乐业地处偏远的山区,工业基础几乎等于零,靠传统的工业化致富道路目前是比较困难的,也不具备发展的基础条件。所以可以从发展旅游业着手,把旅游业作为发展经济的一个突破口,以此开拓一条靠发展旅游业来繁荣和拉动地方经济的新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乐业天坑交通建设这个工程是个“造血工程”,一个务实的富民工程。
那么乐业天坑旅游交通的发展长远规划应该是东连云南贵州、南连桂林,最终形成桂林――天坑――巴马――贵州黄果树――云南西双版纳这个方便快捷的立体交通网络,从地上、天上建立自由穿梭于三地之间的旅游大通道,为乐业天坑群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和乐业县的旅游脱贫铺平道路。
2.乐业天坑群旅游产品的开发
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属一种新兴的世界级的旅游资源类型,具有诸多特殊的性质,而且具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和国家岩溶地质公园属性,景观丰富而又具有特色,它有多种品质极高的其它旅游资源配衬,具有美学观赏、科学研究、探险探秘、影视拍摄等多种价值。应根据天坑的特点进行旅游开发,确定其主要价值和开发方式,实施保护性开发,充分利用天坑群景观价值与功能的多重性,采取多元化的开发形式,必须严格按照科学规划、分期实施,天坑旅游应与其它景观及形式的旅游相结合,将天坑游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世界性旅游活动方式,使大石围天坑洞穴群旅游区成为多功能、多层次、生态旅游型的国家级风景区。
大石围天坑溶洞群旅游开发应以猎奇探险和科学考察为主要形式,辅之以游览观光和民俗旅游。旅游产品应以所拥有的天坑溶洞、峡谷河流、民俗文化等生态资源为依托开发自然型旅游项目,为旅游者提供尽可能多的自然氛围。
可开发的主要旅游产品具体如下:⑴白洞-冒气洞与穿洞天坑的探奇探秘类;⑵天坑溶洞群的科学考察类;⑶大石围、百朗地下河系统及相关洞穴的探险与科学考察类;⑷大石围天坑观光类。天坑口部可设仿古观景栈道与不同角度的观景台,山峰建木结构亭,景区沿途可开展森林浴及休闲观光;⑸岩溶地质自然博物馆类。设在景区入口附近的博物馆,展示天坑溶洞群概貌,各天坑的规模、主要特征及同类天坑对比,介绍天坑溶洞群的形成机理、地质条件与地貌特点及其所处的环境特征与环境保护要领;⑸白洞等天坑的攀岩活动类;⑹大石围以外各天坑地下森林的生态考察与游憩类;⑺布柳河漂流类;⑻壮乡生态观光类。干栏居民、水车竹排、竹林河滩草坪等田园风光,家庭旅馆,特色菌类野菜、无公害绿色菜肴与自酿米酒等生态餐饮;⑼村屯、民居的原有山野特色类;⑽杷吉村古法造纸的观赏及参与:供游人操作与观赏的古法造纸作坊,配备竹藤编、石磨、纺布等设施设备。
3.乐业天坑旅游市场营销运作策略
乐业天坑的市场开拓应以旅游线路的运作为主要形式。即利用旅行社的景点导向作用把乐业旅游资源与周围旅游景点进行旅游线路的衔接,使乐业成为众多旅游线路中的一环,以此来带动乐业天坑特色旅游资源的市场化。
采取这种策略可以弥补乐业县的旅游资源“大分散、小聚集”的不足。总之,旅游线路开拓作为乐业天坑走向市场的有效的方式,在实际操作时综合运用其他的营销工具,在线路的组建时要根据地理位置、资源种类和功能的不同、广西的旅游长远规划以及旅游市场的基本规律等综合因素来设计旅游线路。
旅游线路的组建方式可采取两种主要方式:一是以核心旅游景区为中心,串联周边相关景区,以精品旅游区来带动周边旅游区的发展。二是主题旅游线路。根据主题相同的景点来组建线路。如红色之旅、长寿之旅、科考之旅、探险之旅等等 。总之要注意旅游组合的灵活性,按照市场和旅游者的要求来组建线路。
参考文献:
[1]陈 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
[2]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3]简王华:乐业大石围天坑溶洞群旅游资源特征及其综合生态开发[J].世界地理研究,2002.1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3-0251-03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以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分支,其载体的形式、特征及应用与一般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所类似,但也有其特殊化的一面。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院校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一定的手段、方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培养在思想和行为方面符合国家社会要求的优秀人才。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主要形式包括理论传输载体、实践活动载体、校园文化载体、校园媒体载体四个方面。
(一)理论传输载体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以理论灌输为主,理论传输也相应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形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讲授可以大致分成理论课和讲座两种形式。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形式之一。通常,在高校的理论教学中会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学生讲授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法律基础与常识等。通过理论的灌输使学生了解当前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正确认识国家政策,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吻合的世界观、价值观、成才观。讲座也是理论传输的一种形式。讲座的内容会针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特点、学历层次、存在问题进行,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说清一个问题或者达到特定的教育目的。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相关讲座越来越多,涉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并逐步形成了双向互动的趋势。
(二)实践活动载体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学科建设的完善成熟,大学校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载体越发丰富,专题研讨、读书活动、志愿服务、竞赛竞技、参观调研等均属于实践活动载体的内容。教育者借助活动形式对教育对象进行引导并与其进行双边互动活动,从而达到教育目的[2]。在高校教育中,由于学生群体容易接触新鲜事物,信息交流通畅,能力素质较高,加之受教育者社会背景多元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式也呈现丰富性。
1.专题研讨
专题研讨可以使学生就某一思想政治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并与他人交流看法和观点,在整个交流活动中,吸取有关思想政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从而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形成优良的政治素养。
2.读书活动
读书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我们将读书活动而不是书籍,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因为虽然书籍本身承载了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但书籍本身不能担负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功能,因此,只有读书活动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3]。
3.志愿服务
志愿者服务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载体的又一种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备受推崇。志愿者通过社会服务工作,能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从而树立为他人服务的社会意识,形成贡献社会的思想觉悟。目前,高校志愿者服务实践主要体现在“三支一扶”,在国家政策鼓励下,推动高校大学生为边远地区、基层组织进行服务。通过思想和物质的双方面激励,使在校学生建立服务基层的信念、理想,在思想品德、政治觉悟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4.竞赛竞技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载体还有一种形式是竞赛竞技,使学生在培养竞争意识的同时,形成潜在的思想政治影响,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比如,五四演讲比赛、歌唱祖国合唱比赛、党建知识竞赛等等。这些活动能够使参与者积极收集相关资料,全面了解相关内容,从而在思想觉悟上、理论体系上、政治感悟上得到良好的教育,通过活动使国家政策、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生的大学生活之中,既丰富了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一举而多得。
5.参观调研
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调研,能够促进学生在观察调研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理念,在实际观察调查中寻找真知,从而树立牢固的思想觉悟和政治信仰,为校园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例如,现在许多高校会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根据地旧址,倡导各种形式的红色旅游,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从参观考察中形成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意义。
(三)校园文化载体
所谓文化载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利用各种文化产品,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文化建设之中,借此对人进行教育,以达到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4]。在校园生活日益精彩的今天,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如何利用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理论灌输和教育教化,也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断探讨的话题。
校园文化能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主要归功于各类校园文化产品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影响和养成。美观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以及和谐宁静的校园文化底蕴都能够对在校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使学生消除思想偏差,引导正确的思想情感和道德规范;坏的校园文化环境会使学生形成错误思想,从而走上弯路,产生不良行为,危害社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使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心理、个性、人格。
(四)校园传媒载体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也呈现出了新趋势、新变化,以网络为主要内容的大众传媒技术已经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校园传媒载体主要包括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校园报刊等形式。
1.校园网络
为方便信息的传递,现阶段几乎每所高校都会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形成自己的网络站点。在网络逐渐普及的发展趋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领域也相应得到了扩充。利用网络传媒技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为受教育者进行思想辅导和政治教化,同时,通过视频、图画进行直观的思想、心理、道德教育,更有利于学生吸收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校园广播
校园广播是校园传媒中的又一种形式,以广播的形式向学生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便、快捷,且成本较低,广播作为高校校园的主要传媒工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学生进行信息的传递。比如,午间新闻报道,使得学生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小情,引导学生对时事政治内容进行探讨和思考;再如,校园点播,可以无形中形成友爱和谐的校园气氛,使学生养成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
3.校园报刊
校园报纸、刊物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另一个阵地,占领了校园报纸刊物阵地,更有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报纸、刊物以文字为主,能够更加直观、准确地表达思想政治教育观点和意图。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对象具有能力看懂报纸、期刊的内容,因此,克服了社会中报刊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不足,与网络、广播分庭抗礼,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又一项关键形式。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多重特性,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探索和分析,不难发现其具体属性可概括为:内涵丰富性、目的明确性、创新发展性。
(一)内涵丰富性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式多样,内涵不断扩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分支,其载体有着丰富的内涵。从上面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大致可以分为校园理论传输载体、校园实践活动载体、校园文化载体,校园传媒载体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涵盖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体系中有动态载体也有静态载体;有传统载体也有现代载体;有显载体也有潜载体;有物质载体也有精神载体。这些载体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承载和引导作用,通过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配合,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目的明确性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的特定性,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为能够承载和传导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的工具,具有特定的目的,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也很明确。衡量一所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情况,可以从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选取、设计和采用方面,载体的形式、内容都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学生密切相关的,一切均以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素养和道德规范,使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为宗旨。抓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目标,有利于考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适用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取和应用提供了引导和规范。
(三)创新发展性
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对象吸收消化新鲜事物的能力远远高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他们接受过最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接纳基础。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以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变化和要求。事实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创新和发展。过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多数以理论教育和劳动教育为主,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无论从整体的形式、类别还是从某类载体的内容上都有一定的发展和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社会的前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所具有的创新发展性使之能够围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高端人才的要求,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道德素养方面不断上升、不断进步。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应用原则
虽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种类多、发展快,没有特别要求如何进行使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者在对载体的使用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实际应用上也有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可循,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遵守和维护。
(一)重视载体结合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涵丰富,形式多变,载体的功能和特性纷繁复杂,为使高校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取方面,应当将有效载体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每一类载体都有其优势,但也有一定的弊端。例如,文化载体虽然能够使受教育者在无形中接受思想政治教化,但其也存在着引导速度慢,见效期长的劣势。又如,理论传导载体能够很快地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国家主流意识传达给教育对象,但是,它也有可能会引起教育对象的不满和排斥,使思想政治教育受到阻碍。因此,如果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仅仅靠一种载体来对教育对象进行影响是远远不够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将多种有效载体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发挥各类载体的优势,弥补不同载体劣势,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更佳、见效更快。
(二)把握载体适度原则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多教育者在载体的选取和应用上会出现迷茫,也有部分教育者会存在采用载体多多益善的误解,企图用各种载体的罗列来达到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实际上,尽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种类多、变化快,但是在使用上,依旧存在适用性原则,教育者需要把握好载体使用的度,才能够得心应手,相得益彰。如果不经过思索和筛选就将各类载体进行应用,不但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还会产生负面效果,造成教育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和不同的教育目的,对载体进行差异性选择,确保“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三)注意载体互动原则
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概念不难看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仅要满足对教育对象的教化和引导作用的条件,还要满足主客体之间产生互动作用的条件才能够称之为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使用,增加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联系与沟通的机会,有利于双方互相启发、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激励、共同进步,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利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主体和客体的双向运动,达到感情的交融和人格的升华[5]。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应用上,要特别注意主客体间的互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载体使教育主客体间产生联系,互相作用,充分发挥载体的传导、枢纽功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相联系方面以及教育功效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充分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各种形式,掌握载体的特征,遵循载体应用的原则,从而承担起高等院校培养思想品德、政治素养、道德规范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万长军.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刍议[J].社科纵横,2008:(5).153-156.
[2]陈万柏.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和特征[J].江汉论坛,2003,(7):115-119.
[作者简介]马铮(1980- ),男,天津人,天津职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职业教育。(天津 30041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贵州省教育改革发展研究重大招标课题“政府主导下的贵州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有效途径与政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20-03
一、研究的基本情况
1.研究目的。当前,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对接,是职业教育向其本质的回归,构建产学一体、校企一体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运行方式,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核心。德国、日本、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与经济和产业密切结合,企业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分析、对比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运行过程中围绕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建立的法律、政策和实施办法。从政策和体制的视角,对比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职业教育与经济和产业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背景、过程、作用、方式、运行机制及成果,总结各国的共同经验,指导我国职业教育产教结合,实施校企合作的进程。
2.研究假设。德国、日本、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历史悠久,对本国经济增长贡献巨大,职业教育体系具备较强的系统性,其运作模式获得了本国相关方面的认可,在世界职业教育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德国、日本、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制完善,职业教育的理念更新快,并且形成了典型的职业教育模式,其基本特征是职业教育与经济和产业融合以及校企合作办学,共同承担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德国、日本、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产学一体、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这种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国家法律和相关制度的支撑。德国、日本、澳大利亚产学一体,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已经非常成熟并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已经成为了世界其他国家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仅在我国,截至2012年1月,以这三个国家的职业教育为主题词的学术论文数量达到了4500余篇(“中国知网”相关搜索结果)。
3.相关概念。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都是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二者是一致的。其中,产教结合是宏观和中观层面的战略,是一种将教育教学、生产劳动、科技研发与推广、经营管理等方面有机结合的职业教育体制。“产”泛指产业(行业)内各个相关部门或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及其一切生产活动,“教”指教育体系,包括教育体系中各部分,即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学校及其教育教学活动。产教结合是指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与整个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相结合,教育与社会和经济发展处于一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职业教育系统与各产业界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各个行业的职业教育如何建设、如何发展、如何培养人才应以各产业界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校企合作是微观层面的方法和形式,是一种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教育模式,即在企业部门和职业教育学校之间、实际生产经营过程和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之间建立极为密切的联系,利用学校与企业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
二、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
1.在基本理论方面。职业教育以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为发展模式是欧洲传统行会制度、学徒制度适应社会教育需求的必然产物。职业教育发达地区和国家在这方面的理论认识比较深入,以学者福斯特(Philip J. Foster)的观点为其典型代表。福斯特积极倡导“产学合作”的办学形式。综合福斯特在20世纪60~80年代的观点,职业教育中存在着“浪费”问题。产生“浪费”的原因包括:一是就业市场不需要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才;二是市场需要这类人才,但他们学非所用,即工作职位与所学专业无关;三是市场需要这类人才,但由于职业前景和职业报酬上原因,职业教育毕业生选择了一些与所学专业不对口但所相关的职业,在职的职员中有许多这样的职教毕业生。福斯特指出:“职业教育的受训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后的发展前景,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因此,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他认为,应该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职业学校的发展必须与当地的经济实际发展相联系,须改革课程形式,在职业学校中多设工读交替的“三明治”课程和一些具有实效的短期课程;实践课尽量在企业内进行,尽力缩小正规学校职教与实际工作情景之间的距离,职业教育和培训必须逐渐从学校本位走向产学合作。福斯特的观点体现了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院校、专家学者对于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理论共识。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上,以德国、澳大利亚、日本为代表的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围绕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这一发展模式,全面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2.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法律保障。第一,德国。德国发展职业教育非常注重法律制度建设,从1969年后陆续颁布了相关法律,形成了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其内容丰富、涵盖广发、可操作性强。根据德国《基本法》,校内教育依照各州的《学校法》规定实施,企业教育依照联邦的《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手工业按专门的《手工业条例》)。其中,明确规定了德国的行业协会是行业企业必须参加的组织,行业协会对本行业的职业教育起到主导作用,行会负责建设、管理职业教育委员会——德国职业教育的主管机构。与《联邦教育法》相配套,又相继出台了《企业基本法》《培训员资格条例》《青年劳动保护法》《职业教育促进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等,各行业和主管部门还共同制定了针对本行业职业教育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条例,规定的内容涵盖职业教育中各方的关系、权利义务、培训机构的设置、培训教师的资质,以及本行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与管理等。为了保证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德国还建立了完善的监督机制,包括立法、司法、行政、社会在内的四方共同监督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
第二,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相关法律制度主要围绕着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职业教育的经费保障两个方面建立的。先后颁布了《职业教育法》《拨款法》《培训保障法》《拨款(技术与继续教育资助)法令》《职业教育与培训资助法》等法律法规,这些从法律层面强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企业提供行业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前沿信息、人才需求信息,以此引导职业教育培养方向,企业人员通过进入政府主管部门、学校管理机构等直接管理职业教育。同时,还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如果企业投资不能达到法定比例,则需向政府补交),以及政府对接受职业教育,并不断提升资质认证等级的劳动者给予经济支持。除此之外,各地区结合当地特色(当地的行业发展、从业者特点、当地经济水平、地区文化等因素)又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和条例,如南澳洲曾颁布的《技术与继续教育法》,塔斯马尼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曾颁布的《工商业培训法》,堪培拉地区颁布的《职业培训法》,昆士兰和北方地区颁布的《职业教育、培训与就业法》,这些法律、法令为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搭建了制度平台。
第三,日本。职业教育立法是日本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二战”后,日本制定了《教育基本法》明确地提出了职业训练作为教育内容,应得以广泛地提倡。随后颁布了《劳动基准法》和《职业安定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的目的和必要性,职业教育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雇主的义务,职业教育应遵守相关法律,即企业必须让从业者接受劳动教育,这为日后日本企业广泛开展企业内职业教育奠定了法律基础。20世纪50年代日本颁布了《产业教育振兴法》(产业教育即职业教育),规定了国家应从政府机构、地方团体、产业界等多方面努力推进产业教育。随后颁发了《职业训练法》,后经多次修订,基本明确了日本职业教育的体系,职业培训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职业培训机构的建立,并规定了培训人员的资格、教材的选择、培训科目、培训时间及技能鉴定等。在《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中明确提出了职业培训的相关标准,建立了职业能力开发体系。1999年颁布了《雇佣——能力开发机构法》,规定了不同职能的职业教育机构具有何种职责。2006年又颁布了《中小型企业劳动力确保法》,鼓励中小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3.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实施与运行。第一,德国。德国职业教育管理机制表现为在行业协会推动下的社会三方共同管理,其中一方为产业内雇主集团和各行业协会,他们负责制定职业培训的目标,提供培训条件,拟定考核标准和办法,因为他们既是职业教育的投资者,也是职业教育的受益者;第二方是工会,因为工会是职业者的组织,以维护职业者的根本利益为宗旨,享受职业教育是职业者的根本权益,也为职业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第三方是政府主管部门,包括文化教育部门和社会福利部门,一方面负责校内教育,另一方面协调雇主与工会的关系。在微观层面,即校企结合方面,学校设立董事会、技术专业委员会和协调委员会等机构。董事会作为学校最高决策机构,成员由政府任命,由主管部门的官员、学校和企业的人员共同组成,董事会的职责是聘任学校的校长,审批学校长期发展规划。技术专业委员会是学校最高学术机构,由校长聘请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组成,负责审定学校的教学方案、教材等。协调委员会由学校和企业人员共同组成,负责解决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的设定。在德国,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是政府行为。为了使职业教育通过专业的设置与产业合理地对接,在政府职业教育管理机构和经济部门的组织下,由行业协会、工会、教师三方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共同拟定。注重学生个人发展、企业发展与产业发展相一致。二是课程的设置。以职业实践为中心,构建围绕职业岗位的专业技能、专业基础理论、文化基础知识等三方面课程。三是教学大纲的制定。职业院校的教学大纲由地方政府的教育部门制定,目的是讲授与职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企业的培训大纲由行业主管部门和经济主管部门制定,目的是传授职业技能和经验。四是教学的开展。学生入学前,先和企业签订雇用培训合同,再到学校报名,以获得职员和学员两种身份;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的教师分别在学校和企业进行教学活动,使得理论学习与职业实践相结合,企业实践培训是主导,学校理论教育是配合。五是教学的评价。对学生的考核由行业协会、工会和职业院校共同组成的考试委员会负责,以考查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为考试目标。
第二,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管理机制集中体现了政府主导职业教育的特点。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分级管理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即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TAFE学院),其中主要的教育立法和管理权在州政府;联邦政府通过财政拨款的方式影响州政府,并负责制定教育宏观政策,根据教育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提出改革方案,确定国家教育的总体目标等;地方政府配合州政府完成对院校的直接管理。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由联邦政府的教育部和劳动部合并而成,具体负责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管理及培训体系与标准的制定。具体组织机构包括部长委员会、基于行业的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理事会、负责日常事务的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执行长官委员会及独立的授权运作执行机构。TAFE学院是澳大利亚政府资助的规模最大、最主要的公立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所有TAFE学院均有院一级的董事会,董事会成员是来自企业第一线的资深行业专家,对学院的办学规模、基建计划、教育产品开发、人事安排、经费筹措等进行研究,并作出决策。在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下,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实施主要由行业领导,学院实施。行业的领导作用首先体现在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决策。澳大利亚各级政府的职业教育管理机构由代表行业利益的从业人员组成。例如国家培训局的部长委员会中,行业代表超过半数,这表明在职业教育的管理上,产业界拥有最大发言权。另外,行业代表组成的行业咨询顾问委员会服务于联邦、州两级政府,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建议。州政府对职业院校的管理机构之一——TAFE服务处,也是以行业人员为主组成。其次,行业参与制定国家职业教育框架和职业教育改革政策。行业协会有义务为政府提供最新的岗位要求和就业信息,行业协会参与管理职业资格的培训与认证工作,行业协会还要负责定期的关键能力标准修订工作,以便通行全国。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以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为依据,然后将行业标准转换为课程。每一类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文凭开设课程的种类、内容由各相关产业培训理事会及其顾问组织根据就业市场变化而定。在学院实施方面,政府鼓励社会各种力量开展职业教育。任何机构和个人都可申请开设职业培训课程。私立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经国家质量培训框架认证而成为注册培训机构,国家给予启动经费,或采取提供建筑资金或设备的形式予以支持。同时,政府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资助不是采取直接划拨的方式,而是通过购买教育获得,这种市场化的政府拨款方式,使得公、私立的职业教育机构处于竞争的状态。
第三,日本。日本的职业教育管理机制随着本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历了重大变革。“二战”后,日本政府通过行政命令单独负责职业教育,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鉴于社会变革和产业界的要求,日本政府开始构建体系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把职业教育的实施权下放给企业,政府的角色从运作者转变为扶持者,多部门参与职业教育(文部省、劳务省、通产省),通过信息、资金的支持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企业发挥职业教育的主导作用,办学动机来自企业,办学主体也为企业,实施自由的市场监督方式,培养的职业人才具有高专门化、高针对性的适用性。日本政府教育部门通过下属的职业教育委员会(有行业人士和教育人士共同组成)获得教育发展建议,通过设立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负责对教育培训员的培训和职业训练的研究;设立了职业能力开发大学校和职业能力开发短期大学校,负责实施应用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设立了职业能力开发促进中心,负责对离职人员和在职人员进行短期的职业训练。日本职业教育的实施重心日益转移到终身教育中,形成了校内职业教育和校外职业教育两大系统。其中校内职业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校外职业教育包括企业主办的职业教育、企业外机关主办的职业教育、通信教育(即远程教育)、自发的学习会或研究会四种形式。校内职业教育的实施注重两个方向,即加强小学及初中阶段的职业教育,扩大职业学科毕业生升入大学的比例,同时使职业教育向高层次发展,使过去中等职业教育中某些专业设置高等职业教育组织。同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习制度、教学内容、教学评估方法;注重校企合作的形式和弹性化的学制;注重校内评价与社会评价的一致和开放;注重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校外职业教育以企业主办的职业教育为主。日本企业普遍认为,高素质的员工,可以通过企业自己的培训,胜任所有工作。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工人,基本上都由企业招收高中毕业生自己进行培养。通过开展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企业员工主动成立学习小组,这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同时,日本政府从不同侧面大力支持企业开展职业教育,从2006年以后,国家对实施“实习并用职业训练制度”的中小企业及事业团体提供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以推动他们致力于扩大青年技能人才的劳动就业机会。对制订“青少年雇用机会创造计划”并获得地方行政长官认可的中小企业,在其实施“实习并用职业训练制度”的时候,国家将给予一定的资助。
三、德、日、澳三国的比较
德国突出行会的作用和地位,强调行会对职业教育的主管地位,对企业的领导作用。表现为职业教育体系是在行业体系下建立的,职业教育必须满足行业、企业、职业岗位发展的一切要求,突出技术类职业教育的发展,赋予行业协会对职业教育充分的管理权力。同时,也赋予地方政府一定权力,根据当地特色配合企业、院校发展职业教育。澳大利亚突出政府机构的协调作用,利用法律手段要求行业协会、企业组织、业内专家对职业教育的参与,鼓励职业教育创办机构多元化。利用政府职能帮助潜在就业者进行职业规划,从而推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稳固职业教育的经济支持。日本在法律方面强调职业教育的企业属性。企业办职业教育成为日本的一大特色,企业创办职业教育自然符合本企业需求,并且企业职教成为日本职业教育的主体。同时,与之配合的是学校的职业教育类型多种多样,从短期到专修,分别满足不同企业人员、从业者的需求。在对社会公众的职业教育推广中,在法律中明确接受职业教育是每个劳动者的义务和责任,从而推动学校职业教育系统与社会职业教育系统的立体交叉。
四、基本结论
德国、澳大利亚、日本三国的职业教育近年来得到我国职业教育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成为学习借鉴的重要对象。三国的职业教育从制度、体制到具体实施方法,都有着很多共同点,也存在差异,但通过前文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从上述三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共同经历可以看出,在国家宏观和中观层面推进产教结合,在微观层面实施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由多方参与,包括政府部门、产业行会、企业组织、教育机构以及部分非营利组织。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最终实现离不开产业与教育、行业协会与教育机构、企业与学校等多层次的合作。
在政府部门层面,职业教育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一个部门的事,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部门、人力部门、产业部门的共同合作;在中观层面,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企业联合组织等机构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使之成为职业教育的主导力量;在微观层面,要让企业组织、企业人员参与职业教育实施和规划,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调整教育内容。
发展职业教育的具体措施应符合本国的国情、社会文化、经济水平、职业教育内在要求等条件,这决定了职业教育的主导因素、合作形式、权责分配、运行机制等。例如,德国、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体制与其联邦制的政治制度相关,政府在职业教育中强调协调作用,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拥有较大话语权;而日本政府在校内职业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多部门参与教育事务,侧重提高劳动者基本素质、文化认同的教育,而企业职业教育具体负责提高劳动者技能,强调科研转化为实际产品。
上述三国都为发展职业教育制定了详细的法律制度,形成了专门的法律、法规、条例等完整的制度体系。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各参与方的权利、责任都由法律规定,使得职业教育实施有法可依,各方利益得到法律保护。对职业教育的管理成为法律行为,不再只是政府的行政行为。不仅是建立针对不同类型职业教育的专门法,而且对职业教育的实施者,如教师、出资人、教学资源等,都有专门的法律制度保证。
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提供完善的经费支持。如果说法律制度的建设,只是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必要保障,那么经费支持则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条件。根据投资人即受益人的原则,上述三国的职业教育经费由政府、企业、基金会、学校自筹共同保证。
[参考文献]
[1]蔡跃,王继平.从《联邦职业教育法》看德国行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
关键词:农村学校;管理;误区;对策
“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这是改革开放以来被人们公认的道理。但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不断唱响的今天,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滞后,思想观念落后,学校管理还不能顺应时代需要,跟不上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教育管理中的许多问题让人深思:怎样走一条适合农村学校的管理之路?方能促进教育机制的完善与创新。这里,笔者就当前农村学校管理出现的误区及对策做一些探讨,供大家参考。
一、农村学校管理的误区及形成原因
1.管理者的因素
(1)管理者办学态度消极
一个学校的管理者是教师和学生的“领头人”,代表了整个学校的形象,他对人对事的态度必将影响整个团队的生活面貌。领导的懒散偏安,抱着“当天和尚撞天钟”的工作态度,揣着“天高皇帝远”的幻想混日子,必将导致学校管理的松散。很多学校教师无组织纪律,学生常有打架斗殴、破坏公物等不良现象,原因也在于此,可见“态度决定一切”。
(2)学校领导高龄化
农村学校领导高龄化导致管理思想落后、保守,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加之当前农村大多教师属于接受过新思想和新教育的大中专毕业生,教师年轻化趋势明显,由于年龄的因素,导致许多学校领导与教师在合作过程中隐藏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悖行的思想,久而久之,必然影响学校管理。
(3)领导工作的原则性不强
农村许多领导原则性不强或无原则,甚至凌驾于既定制度之上,制度的公平性、权威性被抹杀,导致制度架空,团队无组织、无纪律,进而导致管理混乱。
2.办学规划因素
纵观现在的农村学校,很少有对学校的未来发展做出如实科学的规划,某些学校即便是有规划也不过是搁置在档案里的一纸空文,并没有很好地执行落实。它们的价值也只是供上级检查的一张“护身符”而已。一所没有办学目标的学校如同一艘没有舵手的航船,永远停滞不前。办学目标的模糊必然导致学校发展的茫然,也必然导致学校管理水平的滞后,即便它有百年的建校史,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学校的命运就岌岌可危了。
3.制度因素
如果说思想是影响人、团结人的隐性武器,那么制度则是制约人、控制人的显性武器,许多学校管理的失误就与制度及制度的执行有很大关系,具体表现为:
(1)许多学校存在执行制度一曝十寒,或有的制度不执行,就会给教师和学生造成这样的印象——有无制度一个样,将制度变为可有可无的东西。这样,藐视制度,无视制度之风盛行,必将使管理混乱,最终无法管理。
(2)只强调管理制度稳定性,而不管客观适应性。在一些学校,制度一出台便长期不变,只讲制度的稳定性、强制性,从不思考或很少思考制度随客观形势的发展可能会出现的老化性、不适应性,对学校管理这一动态过程实施机械管理,使管理制度不但起不到管理作用,而且成了管理工作的绊脚石。
&nb
编辑整理本文。
sp; (3)重视行政管理,而忽视民主管理。其特征是:把学校管理与学校行政管理等同起来,认为学校管理就是学校行政管理,学校行政管理就是学校管理。而完整意义上的学校管理应当包括学校行政管理和学校民主管理两方面的内容。对民主管理作用的忽视,不但使学校管理的民主参与和监督机制受到破坏,更主要的是助长了家长制管理作风在学校工作中的蔓延,降低了学校管理与管理实施的保险系数。
(4)生搬硬套的管理模式,使学校管理脱离实际。学习外地的管理经验本无可非议,出现这类问题的症结在于部分学校在学习别人的东西时,不是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筛选,而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导致整个管理处于脱轨运行状态
4.过程管理和细节因素
过程管理的关键在于对细节的重视和关注。“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一个细节可以彰显事物的全貌”——这是新时代学校管理公认的名言。但许多学校在管理中不注重细节,经常粗疏了事,使管理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死胡同。
(1)管理目标的错位。天天高喊素质教育,但在管理过程中以应试教育为目标,使学校管理偏离了当今教育发展的方向,结果导致学校成了升学率的专营店,教师成了升学率的生产商,学生成了升学率的加工品,从而使学校管理失去其本质意义。
(2)只注重常规管理,而忽视了各种非常规管理手段的应用。学校是知识密集型的场所,作为管理主要对象之一的教师,不但思想成熟度高,且个性各异,因此,在对其实施群体管理的同时,如不对个体实施特殊管理,取得他们对常规管理的认可和支持,调动和挖掘他们的工作潜力,就难以达到工作合力的目的,常规管理就会陷入孤掌难鸣的境地。
(3)评价过程失衡。评价实际是一种价值导向,对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起着催化作用。但目前农村学校管理中的评价存在严重的失衡,评价权把握在少数人的手里,评价往往是为了完成利益分配,如年终考核、评优评先等。这种以外在名利目标为导向的比较评价方式怎能公平?怎能不失衡?那么,学校管理的活力何存?出路又在何方?
5.德育工作因素
当今时代,经济迅猛增长和多元文化并行冲击,使得很多学生的思想受到猛烈的冲击,而教育则是主导学生“成为合格建设者”和“成为谁的建设者”这一方向性问题的关键所在。然而在学校大力宣传狠抓质量的今天,我们的许多做法都体现为“德育第二位”,这种做法已偏离了教育方向。
许多学校在管理中首先怕的是“出事”,领导怕的是“责任”,殊不知在我们怕这怕那的时候,更大的教育问题表现出来了,那就是学生道德的缺失或沦丧,我们提高了教学质量,保住了个别领导的地位,却失去了最宝贵的财富,于是,更多教育管理的弊端便暴露出来。
6.社会力量因素
学校管理还牵涉校园周边的状况。用好周边力量对学校管理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很多农村学校因受各方面工作的影响,未与家长委员会及其他社会组织联系,学校管理自行其是,久之,就会遭到一些社会力量的疏远,学校管理就得不到更多人的支持,使学校管理势单力薄。
农村学校管理中的许多问题折射出当前的教育形态,每一处管理的失误都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农村学校管理如此,实在令人担忧。
二、解决学校管理问题的对策
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背景,农村学校管理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
1.培养精选管理者
&
编辑整理本文。
nbsp; (1)选好每一位学校管理者。学校管理者的精神面貌、工作态度决定了整个师生团队的精神,因而在学校管理者的选拔和任用上,一定要慎之又慎,任人唯贤。既要看考察对象的业务素质管理,又要看其政治素质,切记先用人、后培养,甚至任人唯亲。
(2)加强对管理者的管理方向教育。管理的社会属性告诉我们,管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学校管理中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紧紧抓住教书育人这一关键所在,将管理过程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又红又专这一目标上,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此必须让管理者有清醒的认识。
(3)不断完善管理培训体制,进一步加大对现有管理者的培训力度。各级行政部门要从管理的高度认识管理培训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制定有力措施,将管理培训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努力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使教育管理与教育发展相适应。
2.建立科学务实的战略宏图
学校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制定综合的战略意图,将远期发展规划转化为长、中、近期发展规划,再及时将近期规划分解转化为学校各学年的目标任务,并据此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构成一个全面的目标计划体系,并围绕目标的实现展开一系列的学校治理工作。
3.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
探究科学的学校管理模式是解决“管理者如何管理学校”这一关键性问题的策略。学校管理虽有现成的路走,但不能不顾实情照抄照搬,应采用科学有效的可行之法。
(1)进一步完善学校民主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教职员工在学校管理中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采用目标责任一致性管理模式,既体现“人本主义”,又体现管理者的主导性,使教职工既成为管理的智慧源、生力军,又成为管理的护航者,以弥补行政管理者个人因素而导致的管理失误。
(2)加强对学校管理的督导工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帮助和指导学校管理者进行管理,采用粗放与集中结合的管理模式,以减少管理失误的出现。
4.开辟德育优先发展的格局
将学生德育放在学校工作之首,这既是对传统的继承发扬,又是当今时代“主流与非主流充斥”、“欲望与精神充斥”条件下的必然抉择。学校管理应将对学生的德育考评提到一个高度来抓,将德育再次放到教育工作的首位,要求各个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德育工作的开展。把德育当重点来抓,,就是要将德育分数放在评价和衡量学生的第一位,而学科成绩和其他只是第二位,要有专门的德育课程,对学生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环境与法制教育等。久之,学生的自律水平就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就会得到发展与进步。
5.创建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指学校的教师与教师、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既要合作,又要竞争,要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和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激励手段。这对促进管理的完善有很重要的意义。竞争机制的建立是学校管理走向成熟的标志。有竞争,大家就会克制不良的行为;有竞争,教师们就会努力工作,不甘人后;因为竞争,学生就会刻苦求知、积极探究、追求真理。
学校管理者要把激励的相关办法、举措写进工作制度,要有适当的精神和物质的奖励,才能调动广大师生学习和工作的热情。
6.树立办学的品牌理念
21世纪。人
编辑整理本文。
类教育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困惑、抉择。同时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农村地区教育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站住脚。关键在品牌学校的打造。学校管理者应有品牌意识。注重学校品位的提升并形成特色。
总之,学校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治理者只要强化民主和服务意识,革新学校的治理形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人、影响人,用科学的管理协调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 盘活农村学校的内在潜力,推进整个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管理才能有新的突破,才能在时代的潮流中焕发生机并永葆活力。
参考文献:
一、前言
导游是旅行社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二者作为旅游系统中两个重要的子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目前,旅行社与导游的合作关系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其中的主要矛盾集中在二者的利益分配上:旅行社认为导游在带团过程中存在着频繁的违规行为,不但使旅行社经济利益受损,还损害了旅行社的社会形象;而导游则认为旅行社现有的管理机制存在弊端,其中不公平的薪酬制度致使其支付与收益失衡。由于导游特殊的工作背景,即长时间、独立在外工作,从计划、组织、领导到控制等工作环节基本依靠导游自己完成,其工作量的大小及服务质量的好坏难以量化。全国各地旅行社,除部分旅行社的固定导游每月有约200-400元的基本工资外,其余的专职和业余导游既无基本工资又无劳务费[1];此外,大多数旅行社对正式在职的导游和其他职工实行不同的工资制度[2]。这样,对导游的薪酬管理缺乏统一性,没有可以参照的标准,导游薪酬的支付与收益失衡,无保障,迫使导游利用工作性质之便谋取私利,如随意索要小费,收取购物回扣等现象屡禁不止[1],探究其根本原因,这是由于存在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引发的[3]。因此,对导游薪酬制度进行改革,并为旅行社推行导游薪酬制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的工作已迫在眉睫。
近几年,国内学者从研究旅行社与导游关系,提升导游服务质量,分析回扣现象存在的经济根源等不同角度对导游薪酬收入问题进行思考与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旅行社业现行的导游薪酬制度不符合“按劳分配”的原则[4];有的学者认为,导游的全年收入应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并使旺季的高收入能弥补淡季的低收入[5];此外,还有学者建议建立导游合法佣金制,实施“高薪养导”政策等等[6],对建立新型的导游薪酬分配制度提出见解。但是,目前的研究都未明确指出决定导游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及导游薪酬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和途径。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与市场要求的薪酬分配体制,充分发挥薪酬机制对企业员工激励与约束的双重作用,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人才竞争的实力。本文以旅行社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专职导游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影响导游收入的要素,阐述导游薪酬收入改革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相对合理的导游薪酬指标体系。这对于有效改善导游谋取私利的局面,提高导游服务工作质量,发挥旅行社对导游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导游薪酬收入的要素分析
1.成本要素
导游的智力成本首先应在其收入中有所体现。智力成本是指导游的职称、工龄和教育经历等,这些因素与其服务质量的高低成正比关系。其次,导游在工作过程中为便于展开工作、联系客户、扩大业务范围等所支付的业务成本,如交通费用、通讯费用、加班以及因加班引起的餐饮费用,这些业务成本是由导游职业的特殊性造成的,所以,其工作成本也应在其收入中有所体现,并与智力成本一起体现在底薪收入指标体系中。底薪收入即无论旅游淡旺季,导游作为旅行社重要的人力资源所应得到的固定收入。
2.脑力与体力支付要素
导游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脑力和体力的高度结合和巨大支付[7]。这种支付应该成为导游收入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一旦导游出团,就应该得到相应的、体现其脑力体力支付的出团补贴,而且出团补贴会根据脑体力支付的不同有所不同。如导游出团时间越长,艰苦程度越高,所获得的补贴系数就会越大,出团补贴收入就会越高。此外,导游在每次带团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也是其脑力支付的体现,如使用国语讲解与使用外语讲解,使用大语种外语讲解与使用小语种外语讲解的脑力支付都是不等的。还有,每个团队的组成特征不同,给导游带来的工作强度也是不同的,如团队客人由年轻人组成还是由中老年人组成,导游支付的体力和脑力也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因素都会在出团补贴指标体系中有所体现,并直接影响导游的薪酬收入水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导游为旅游者提供的导购服务不但是其脑体力支付的组成部分,而且也为旅行社等旅游中介机构和旅游商店等旅游产品供给机构带来实际收入,带动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因此,根据导游促销旅游商品额度的大小予以提成,使旅游商品促销提成成为导游合理收入的组成部分,这不但是对其劳动支付的尊重与肯定,也是防止导游私拿购物回扣等违规现象发生的有效途径。总之,导游带团工作中的脑力、体力支付,以出团补贴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导游对收入来源及收入水平有了可以参考的标准,这对于激发导游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导游与旅行社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具有重要意义。
3.工作绩效要素
工作绩效也是决定导游收入水平的重要要素之一。工作绩效是指导游在带团过程中完成任务的质量,即由于服务对象的肯定或投诉而受到的旅游主管部门的奖励或处罚。工作绩效包含3个含义:一是工作绩效是其脑体力支付的直接结果,并与其脑体力支付的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导游在带团过程中脑体力支付越多,就越能得到服务对象的肯定。反之亦然。二是工作绩效除了有奖励和处罚两种表现形式之外,最可能的结果是导游既不受奖励,也没有受到处罚。所以一旦导游受到旅游主管部门的奖励或处罚,旅行社就应以绩效津贴的形式增加或减少导游的薪酬收入(处罚时指标权重为负)。三是工作绩效的结果受相应的旅游主管部门的认可并由其授予,具有公开和公正性。总之,导游薪酬收入可由图1表示(见图1)。
三、导游薪酬收入改革的基本原则
导游薪酬制度改革是建立现代旅游企业管理制度的必然要求,它关系到旅行社业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反映出中国旅行社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在推行导游薪酬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图1 导游薪酬收入的影响因素
1.关系和谐与利益均衡原则
旅行社系统包括3个子系统,即旅行社、导游队伍和旅游团(见图2)。旅行社系统的健康、快速发展依赖于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和利益均衡。所有的矛盾冲突和利益失衡都来自于三者的目标不一致。
图2 旅行社系统三要素
旅游团希望用最低的费用实现必要的旅游服务。来自旅游团的压力,旅行社必然采用低成本运营策略,如降低导游队伍的薪酬(甚至实行“零”费用政策),对导游采用非固定用工制度,减少服务项目等。但低费用必然导致旅游服务的低质量。在三角关系中,导游处于最弱势的地位,如旅游企业采用临时用工制度,导游的收入极不稳定;几乎没有固定收入,导游收入主要来自于“购物回扣”等。
旅行社与导游的矛盾冲突主要来自于薪酬体系。构建旅行社的新型薪酬体系的基础是利益均衡。均衡的薪酬体系要体现:企业利益与导游利益相均衡,增加导游的收入,加大导游的固定收入部分,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薪酬体系要体现对导游的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以结果考核为主;薪酬体系要体现企业的价值取向,起到导向作用,能够使导游的短期利益服从于企业的长远利益。
2.薪酬水平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致化原则
不同国家之间,或者同一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工资水平是不同的,有的差别甚至很大。目前,我国东西部地区平均薪酬收入依旧存在差异,因此,各地旅行社在推行导游薪酬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同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通货膨胀、劳务价格浮动、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状况、同等行业工资水平等经济因素,使导游的实际收入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一致。在本文指标体系中,为了反映这一原则,我们分别设定底薪系数q1,绩效津贴系数q2和出团补贴系数q3,各地旅行社可根据当地居民收入的具体情况改变各项系数的数值,使导游薪酬收入合理化,更好的体现经济学中费用有效性的原则。
3.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美国学者斯塔亚-亚当斯(J.S.Adams)的观点,企业员工会将自己的投入与所获得的产出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当员工依据自己的教育经历、能力、努力、经验等来衡量自己所获的报酬时,如果认为其付出与收益不成比例,情绪会受到打击或挫伤,从而影响工作的积极性,最终影响对企业的信任感、忠诚感和归属感。导游工作是综合的脑力支付和体力支付的过程,工作性质要求导游必须具备综合的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高服务水平,这种工作属性决定了导游的工作不但应受到社会的理解与尊重,而且无论如何导游职业都不应该是低收入职业的象征。因此应该普遍提高导游的薪酬水平,使导游产生安全感和满足感,体现对导游工作价值的肯定,充分发挥薪酬制度的保障作用。
另外,因为每个导游在每次出团工作中的实际支付是不等的,所以其收入必须反映层次化特点,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在本文指标体系设定的各项权重中,考虑了导游出团次数、出团时间、带团人数、工作强度、语言等多方面因素,以达到鼓励导游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同时改变了以往强度大,艰苦的工作要靠行政命令或管理者的精神鼓励和号召来执行的局面,也增加了导游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工作强度的自由,使薪酬体系真正发挥激励作用。
四、导游薪酬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1.导游薪酬指标体系
2.导游薪酬指标体系的说明及应用
(1)薪酬指标体系的说明
首先,导游的薪酬具有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在旅游淡季,即使导游处于闲置状态,也可获得底薪收入,这是导游作为旅行社的重要人力资源,在支付了职称、工龄和所受教育等成本后所必然获得的收益。在旅游旺季,导游收入会成倍增长,额外的收入来自于出团补贴和绩效津贴。由于个体能力存在差异性,即使在相同的岗位,对企业的贡献也会不同。因此,出团补贴指标体系中导游收入与其出团时间、艰苦程度、使用语言及团队客人的不同特征等因子紧密相关。由于大部分导游的工作绩效大致趋同,即既不受奖励也没有处罚,因此在受到奖励或处罚时,权重q2的设定应适当增大,以表明旅行社对导游不同行为结果所给予的态度。当然,导游受到严重处罚时,旅行社可直接采取解聘手段,但本文只讨论与导游薪酬有关的因素。
其次,鼓励导游薪酬存在差异,并应使差异公开化。这样不但满足了员工们关心薪酬收入的心理,也是有效监督旅行社实现薪酬公平的重要手段。薪酬收入差异公开化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薪酬政策公开化、薪酬管理操作公开化和信息传递公开化[8]。导游薪酬差异公开化,包括外部公开和内部公开。外部公开是指向社会公开导游职业的薪酬体系。这样不但可以使导游工作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导游工作。内部公开是指在旅行社内部公开薪酬发放的标准,让每个导游明确知道自己每一项行为与所获薪酬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外部公开还是内部公开,都是要体现和提高导游薪酬收入政策的公平性。导游薪酬差异公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稳定人心,增强团队间的团结与协调;传扬实事求是、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企业文化精神;增强导游安全感和满足感,保证导游队伍的稳定;实现经济学所谓的信息的对称性和最大化,为个体作出利益最优决策提供依据等。
最后,应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方法来确定各项指标。这是因为导游工作的强度和绩效具有不易控制、并且又很大程度上依赖个人主观判断的特征。量化导游工作需要对工作内容加以细化,对每一项内容均依据难易度设定一个权重,最后综合权重得出结果。在确定各项指标时应尽量实现量化指标。例如,导游服务工作的艰苦程度是一个不易确定的因子,需要借助交通工具的状况加以衡量,根据进入旅游目的地需要使用的交通工具是飞机、火车、火车加汽车、还是汽车与徒步结合,把导游每次带团工作划分为易进入,较易进入,较难进入和难进入,每个指标给予不同的权重。但是,4项指标之间还是难以细分。这样,不但需要统一划分标准,客观公平地对旅游目的地性质加以说明与分析,而且要使各项指标的确立具体化和简单化。此外,导游薪酬制度改革是依靠旅行社内部管理层实施的。人的因素的介入,势必会带有一定的人为因素和感情倾向。为避免工作中这些因素的影响,应该使各项因子指标尽量公正化,要广泛听取导游的建议和意见,让导游参与到改革工作中,这样不仅使薪酬制度更加切合实际,同时也有利于新的薪酬制度的推行。
(2)薪酬指标体系的具体应用
以江苏省导游Y为例对本文薪酬指标体系加以说明。Y本科学历、中级职称、并在旅行社做了6年导游,那么Y每月的底薪收入为权重0.087、0.054、0.09与特种工作补贴的权重0.1之和与底薪系数q1的乘积,结合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给定系数q1为3000,那么Y的底薪为每月993元人民币。Y6月出团一次,操国语带27人国家公务员团游览九寨沟7天,团队客人平均年龄在18-50岁之间,九寨沟需借助多种交通工具方能到达,属于较难进入的旅游景点,另外Y为旅游团提供导购服务,促销旅游商品达5000多元人民币。那么,Y的本次出团补贴为0.036、0.062、0.032、0.08、0.0084、0.0084与0.024之和与出团补贴系数q3的乘积,给定系数q2为5000,Y本次的出团补贴应拿到人民币1254元。绩效津贴的算法以此类推。
五、结语
建立导游薪酬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不但使旅行社在确定导游薪酬时有据可依,而且还在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规范了整个旅游市场中导游的薪酬水平,使其收入得到保障,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导游队伍,增加了旅行社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有效改善了导游谋取私利的局面,提高了导游服务工作的质量,同时也增强了旅行社对导游的激励与约束作用。
参考文献:
[1] 苗学玲.对旅游业回扣现象的反思[J].旅游学刊,2001(2):32.
[2] 王国红,孙莉.旅行社导游服务质量问题与对策[J].中国质量,2003(10):44-46.
[3] 严梅.旅游业中回扣存在的经济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3(2):155.
[4] 经圣贤.对“旅游回扣”现象的经济学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03(9):64-66.
[5] 吕宛青.旅游导游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254.
[6] 肖佑兴,吴玉琴.导游人员违规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江苏商论,2003(10):155-156.
[7] 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导游业务[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7):50.
[8] 李严锋,麦凯.薪酬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290-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