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2 08:21: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化学元素的作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TG1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b)-0103-01
常规化学热处理时,处理温度较高、时间较长,能耗高,工件处理后变形大,渗层性能不理想,如齿轮表面存在黑色组织,外表层残余奥氏体过多,硬度偏低,齿面常出现麻点剥落等。相关研究表明,稀土元素的添加可使化学热处理过程明显加快,改善渗层组织性能。我国稀土矿藏储量丰富,稀土催渗剂在化学热处理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探讨其在化学热处理中的活化催渗机理,是一项颇具意义的工作。为此,本文就稀土在化学热处理中的机理进行总结探讨。
1 稀土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
稀土化学热处理就是将零件放在含有稀土的介质中加热,使其吸收某些化学元素的离子或原子,并由表向里扩散,通过改变零件表面化学成分、组织结构,达到改变其性能的热处理工艺。一般由5个分过程构成[1]:(1)渗剂中的活化反应,(2)外扩散,(3)表面吸附和界面反应,(4)内扩散,(5)相内反应。
2 稀土可渗入特性
稀土化学热处理所采用的渗剂主要有供稀土剂和活化剂(或还原剂),若需要,可加入填充剂等[2]。供稀土剂常见的有稀土合金、混合稀土化合物等。通常将供稀土剂按一定比例加入其它相应渗剂中进行复合渗,也可根据欲渗元素配制相应的渗剂进行单渗稀土。当前常用稀土渗剂有固体渗剂和液体渗剂两大类。
刘志儒[3]教授认为,由于铁原子半径要比稀土的原子半径小40%左右,稀土只能沿晶界、相界面、错位线等缺陷渗入,且受到微区弹性应力场限制,多以双原子或单原子方式存在。稀土原子的渗入会引起铁点阵的畸变,它会产生新的更多的缺陷,即缺陷密度增殖。
3 稀土的影响机理
3.1 裂解催化
某些稀土化合物在还原性气氛中对有机物会显示强烈的裂解催化作用,化学热处理正处在还原性气氛中,稀土对渗剂也具有催化裂解作用。普遍认为,稀土对渗碳剂如煤油、丙酮等有机物有着较强的催化裂解作用,可促进渗碳剂的裂解。煤油是有机化合物,在高温下裂解,必须首先使键链破坏,或者先裂解为一氧化碳,之后分解出活性碳原子。加入催化剂可以使动力学过程加速。稀土元素有很低的电负性,很容易与氧、氢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特别是与氧的亲和力非常强。因此,当含有稀土时,将有利于丙烷等的高分子键断裂,炉气便可得到活化。
3.2 对电子结构的影响
稀土元素活化催渗作用受其与反应物原子或分子间的电子交互作用的影响。稀土的高活性加强其对吸附分子间的原子轨道交互作用,而稀土元素与反应物之间原子结构性质相差很大,可能会形成类似“反键”轨道状态,其中电子的占据使轨道能量增大,破坏了二者间的结合,也削弱了反应物分子的结合,从而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速了[C]、[N]等原子的产生,起到了活化催渗作用。
3.3 界面反应
稀土元素的电负性较低的,活性较高,在特定条件下能够还原电负性相对高的元素。渗碳或渗氮,都要经过吸附、反应、渗入过程。在此过程中,零件都会进行预热处理,此时钢的表面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预氧化。稀土催渗剂可加速还原氧化层,零件表面得到净化活化,产生新生态Fe和更多的[C],加速渗入过程。
稀土在炉气中与被渗元素作用所形成的大分子在炉气中流动,可在被渗零件表面吸附,还可以破坏被渗零件表面的层流层,增加了原子与零件表面的接触碰撞机会,从而提高界面反应速度[4]。当稀土元素渗入到表层,可以使基体内部的缺陷密度增殖,这种增殖伴随着稀土原子的渗人量而增加,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以及深度的增加而减弱。稀土元素多存在于表面大尺寸缺陷处,如点、线、面缺陷等,其畸变能较高。稀土元素原子半径较大,一旦嵌入就较难迁移,稳定性较好,同时其周围的点阵也受到畸变影响,为活性原子提供了较多的扩散通道。由于渗入的稀土原子以单原子或双原子方式存在,所以稀土的渗入量尽管很少,产生的作用却很大。同时,稀土原子的渗入增大了表层铁原子畸变,增高了表面能,零件表面更容易被吸附和固溶这些原子。
3.4 畸变区的影响
根据金属学中刚性球模型理论,稀土的原子半径比铁约大40%,但从电子论和结构物理化学的来看,原子半径与原子存在的温度、压力、配位数、结合键的形式等有关。高温高压渗碳时,稀土原子的存在会引起铁原子点阵的畸变。一方面,间隙碳原子在畸变区的偏聚可能导致钢的表面碳浓度增高,有助于形成碳化物核心,促使工件表面碳化物的出现,且分布弥散化。另一方面,畸变区可作为间隙原子扩散的通道,有利于加速扩散过程。稀土若固溶于零件的表面,因其原子半径差引起的畸变区将促进碳原子扩散,但由于扩散困难,使其扩散距离有限,对扩散初期的作用可能较大,时间延长会减弱。
4 结论
稀土可通过改善渗剂的裂解、界面反应、扩散过程及内部原子结构,从而提高催渗效果,起到微合金化作用,改变渗层组织结构并细化组织,在提高渗层强度和硬度的同时,韧性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可达到改善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性能的目的。稀土化学热处理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强韧化手段应用于现代生产制造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钟华仁.钢的稀土化学热处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
根据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以及高职院校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决定了高职院校宿舍文化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时代性。任何一种文化模式或文化形态、文化内容,都存在于具体的时代之中。[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现代化,增进了高职学生与社会的沟通和交往,使他们在宿舍就能通过互联网随时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新闻,获取来自国内外的各种信息。正是由于物质条件的不断变化,使高职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更多更新的信息,紧跟时代的潮流。因此,高职院校宿舍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时代性。
(2)感染性。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了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潜移默化的创造了人。[2]在宿舍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宿舍成员就形成了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形成的宿舍文化必然会影响到其成员。在这个环境中形成的宿舍文化氛围很容易使宿舍成员在情感及情绪的相互交流与感染中形成心理上的认同,并影响着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如果宿舍中多数成员学习积极主动,那么就会带动其他成员一同努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相反,如果宿舍中大部分成员不思进取, 对学习没有兴趣,厌学逃课,那其他成员也会受到影响不求上进。
(3)多样性。由于高职院校宿舍中各成员来自祖国各地,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生活习惯、作息时间以及不同的价值观念、成长背景、兴趣爱好等,但由于他们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在学习和生活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潜移默化的形成了多样性的宿舍氛围。比如有的宿舍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宿舍各成员都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和规划。有的宿舍对参与学生会及社团活动积极性很高,他们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锻炼自己能力方面。有的宿舍风气比较差,宿舍成员整天呆在宿舍里,集体沉迷于网络。
2 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对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
2.1 有助于高职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现在的高职学生中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而且是第一次离开家,开始新的集体生活。其中,有些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很差,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弱。甚至有的学生面对新环境表现出焦虑紧张,感到孤独和无助,对新的生活无法适从,这严重影响了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首先可以培养和锻炼高职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宿舍成员之间的相互安慰和鼓励,能够迅速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宿舍环境和氛围。另一方面,高职阶段的学习生活不同于高中,高职阶段的学习生活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发展和锻炼自己的平台和机会。高职学生应该通过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充分把握住每一个机会, 不断地开阔自己的视野,磨练自己,增强自信心,锻炼培养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样的锻练使得高职学生在今后迈入社??时,能够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2.2 有助于高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正是其价值观和人格形成的过程, 也是其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重要转折期。良好的宿舍氛围不仅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正确处理好和他人之间的关系,还有利于高职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今后走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高职学习阶段的校园生活就是社会的缩影,人际交往是高职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的必修课,宿舍为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供了实践的场所。宿舍里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性格各异,有着各自不同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分歧和矛盾,这就需要每个成员学会换位思考,彼此之间要沟通交流,学会容忍,学会宽容,正确处理好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2.3 有助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宿舍作为高职学生学习、生活、情感交流以及人际沟通的一个重要场所,对培养高职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和谐健康的宿舍有如家一样温暖,宿舍成员之间关系融洽,相互之间能够真诚地交流,自然心情就会愉快。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良好的宿舍文化会在很大程度上起到鼓励,支持和帮助的作用。宿舍成员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帮助,彼此之间真诚的倾诉,能在心理上给宿舍成员支持,很多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由此可见,和谐健康的宿舍文化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与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3 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对学生成长的消极作用
3.1 对个体学习的影响
高职院校宿舍学习氛围不够浓厚。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主动性差,不适应高职阶段的自主学习;一部分同学因为学习基础差,专业课程跟不上,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厌学情绪严重;还有一些同学,进入高职阶段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不思进取,就是为了混张文凭,上课迟到早退、睡觉、玩手机甚至旷课。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宿舍的宿舍文化处于这种不健康的状态,那么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不会理想。因此,宿舍学习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个体的学习成绩。
[作者简介] 周举坤,首都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王建跃,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部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
高校校园文化是推动高校发展的无形力量,它决定着高校培养对象的内在特质,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所优质学校必然拥有其特有的文化,并且不断地将这种文化内化于每个成员,最终使得这所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该学校的某种特质,并将这种特质变成一种无形的推动力量。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念将会在促进校园文化持续发展以及内化每个个体的过程中发挥特有作用。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
同其他工作场所一样,各个大学都有其显著的组织文化特征。校园文化可以被认为是组织文化内涵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它告知教师和学生什么是可以接受、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规范,这种文化主导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成员认同的基本假设,最终指导成员与学校同步发展。
1.有效学校发展的目标及与其相适应的校园文化特征
有效学校是高等学校发展的最终目标。有效学校具有如下五个基本假定:第一,不论学校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其中心任务就是教学,衡量成功的标准是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观念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第二,学校应负责提供教学和学习的一切环境。第三,学校必须被作为整体来看待,为满足某些学生的需要付出的部分努力、破坏教学计划统一性的做法都可能遭遇失败。第四,学校最重要的特点是教师和其他员工的态度和行为,而不是诸如图书馆规模、学校的历史等物质条件。第五,学校要为学生成绩的好坏承担责任。人们坚持认为,不论种族地位、性别、家庭和文化背景、家庭收入有如何不同,学生都能够学习。
与有效学校相适应的现代高校在校园文化上也表现出独有的特征。第一,一切以教学为主的有效性,要求校园文化组织必须从学习的角度出发,一切组织文化是否合理必须以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是否有利于教学为出发点,这就要求现代校园文化必须具备适应学习发展的文化特征。第二,检验有效与否的关键还在于教师和其他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如何,因此促成教师和员工具备积极合作的意识成为现代高校组织文化的又一特征要求。第三,学校发展必须形成共同的向上的规范和发展一致的成员和学校目标。这也是现代校园文化中的两个中心议题即规范和假定。学校组织文化发展是否具备以上三个特征成为其能否发展成为有效性学校的关键。
2.高等学校有效能的特点及与其相应的校园文化特征
已有的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探讨有效能学校的特点:第一,机构组织。校长与教师分享管理权力。教师们常透过正式或非正式小组工作,共同协作。机构文化是重视解决“问题”而非作人事斗争。第二,政策确定。教师常坦诚商讨问题,提出意见,达致共识。在制定决策过程中,教师们得到满足感和自,解决问题能力亦有所提升,而他们的决定一般都会得到校长和校董事会的支持。第三,协作精神。教师们态度开放,愿意学习和改进。校内团队精神强,教师透过互助互谅、支持和合作去解决问题和计划工作。第四,远见和使命感。校内的教职员有共同的理想,有清晰的目标和崇高的使命感,在共同目标下去解决问题。第五,学习组织。校长教师间互相信任,思想开放,愿意学习,愿意改善,敢于尝试创新,互动过程明显。第六,社区领导。学校与外界机构接触多,工作得到社区支持和认同。校方愿意透过不同渠道与家长和社区建立良好关系。第七,校长领导。校长态度开放,愿意接纳他人,因而得到各人的信任。他愿意与任何人和社区沟通,在校内能提供专业意见以支持各小组工作发展。第八,信任。校内各工作人员互相信任,不会各自为政或互相猜忌。显然,在上述特点中“学习”成为直接或间接的核心词汇。这反映出学习对于成功学校效能起着重要作用。
二、构建学习型校园文化体系平台
学习型组织强调的关键就是让每个成员具备共同的愿景目标,使得每个成员在原有的心智模式下都有能够获取最大发展的空间。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可以从如下步骤入手。
(一)制定校园发展手册构建学校共同愿景
制定学校发展手册,目的在于使得每个成员深入到学校发展之中,明确学校发展目标以及个人在其中的位置、作用。手册具体包括学校精神的内涵,使得每一个成员都能积极在此精神中获取发展的力量;学校远景规划,使得每个成员都能清楚明了的知道该校的具体发展方向,使得成员对未来充满希望。手册还应包含有学校发展史,尤其不同时期的一些关键决策,应给予客观的事实,让所有成员对过去发展的真实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达到成员对学校的信任。
(二)改变心智加强创设矩阵式管理模式
1.在管理层面构建网状交流小组
(1)建立学习型领导小组。所谓校领导学习型小组是指在包括校长、副校长一级,校各部处领导组成的互动式小组。该小组打破以往以某一领导为核心的等级式会议,也不同于以往的汇报式的会议。此种小组完全是在平等交流基础上的研究式交流会。第一,确立小组成员;第二,大家必须形成一个共同的愿望,即通过合作促进学校发展,形成学校发展即为每一位小组成员成就的观念。第三,小组每次要有中心议题,与会人员每人要发言,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对方案进行评估,对可行性方案给予肯定,在适当时候可以协助管理实现此方案,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第四,每次讨论结果要形成文字,适当时候给予全校公布。(2)建立跨院系领导交流小组。多年来形成的高校院系之间独立工作的模式,使得各院系很少有深入交流,不同院系管理者之间只是竞争的对手,很少是合作的伙伴,使得管理经验无法得以二次应用。建立跨院系领导交流小组,正是学习型组织对资源整合的一种体现。第一,通过行政组织以及自由组合形成小组。第二,每个小组共同确立成立小组的目的。第三,每个小组自行确立活动时间、地点、内容。第四,小组活动中应建立发展研究项目,形成文字,应用实际。第五,每隔一段时间对各小组进行检查评估奖励。第六,对形成文字的材料不同小组传阅讨论研究。(3)成立校领导和院系老师学习型小组。由于多年形成的科层管理模式,使得上级领导很难跨级了解基层情况,往往导致领导决策不适应下层需要,下层需要得不到回应,导致管理中矛盾的激化。为此成立校领导和院系老师互动小组。以私交的方式进行定期论坛,使决策权下移,通过全员讨论形成决策,必然会凝聚员工,促进学校管理效能的提升。第一,员工以自愿报名的方式和领导形成小组。第二,建立互信。通过聊天,彼此介绍以及各种有意活动等。第三,领导和老师以学校工作者的身份谈彼此工作中的困难和不足,以达成谅解。第四,提出工作中的难题,从中重点选取题目形成专题,采用讨论等方式,集思广益,寻求问题解决方案。第五,教师和领导者同等地进行调查分析形成文字报告。第六,对可行性方案给予表彰。
2.学术方面的横向交叉学习型小组
(1)成立跨系论坛会。(2)在同样一个空间成立互助小组,应帮助每一位积极上进的成员,尤其形成互助向前的合作机制。(3)成立外联机构。学习型组织是具有开放性特征的组织,因此注重外联成为学习型小组又一特征。为此,成立信息空间合作站成为学校建立学习型小组的关键一步。(4)成立心得交流小组以德育中心和心理辅导中心为基础建立各系互动的心理体验交流中心。在这里形成情感多元交流互动小组,促使每一位员工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寻找到自身发展的优势。
3.建立电子会议室
通过局域网络建设,可以实现超级头脑风暴等创造流平台,参与者可以自由的参与讨论发表意见,通过电脑的转化,可以直接传给各层面的与会人员,且丝毫不会被发觉提出意见人的真实身份,为真实的交流创造更为可靠的信息平台。
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创设和发展有赖于校园文化以及校园氛围的形成,故此在创设学习型组织时,氛围建设成为形成学习型组织文化建设的首要一步。
参考材料:
[1][美]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务实[M].东方编译所编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4.
中图分类号:J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5-0128-01
一、舞蹈编创的关键
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主舞台协调为辅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创作舞蹈不仅对表演者有着严格的需求,对舞蹈本身的表现形式和主题思想也有着严格的要求。舞蹈的编创既要有着灵活熟练的舞蹈语言,还要通过其它文化与艺术手段,去为舞蹈作品的主题、情节发展等方面创造发展条件,在舞蹈的舞台表现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情感表达是舞蹈艺术的关键所在,也是舞台艺术重要审美特征之一。舞蹈就是用过不同的动作去表现不一样的情感主题,最终通过动作表现情感,做到艺术中蕴含着情感,让舞蹈真正具备灵魂的动感,因此,舞蹈编创就要牢牢抓住舞蹈情感表达的的神髓,通过各种手段和动作,抒发人类的各种丰富复杂的情感。
二、文化元素在舞蹈编创中的价值
舞蹈编创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行为,决定一个舞蹈作品质量的好坏的关键就是舞蹈编创人员创作水平,而创作水准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作人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作人员本身的文学文化素养。在舞蹈的编创中,创作人员的文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舞蹈的发展方向与主题表现。舞蹈编创人员应该通过不同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元素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舞蹈思维能力,提高舞蹈的编创能力和作品的艺术质量。舞蹈是一门靠肢体语言表现人的情感的艺术,而舞蹈创作是一种对生活感受与文学艺术加以提炼加工进而升华的创造过程。舞蹈创作是编创者对生活与文学的认识与总结,舞蹈的素材大多来源于对生活方方面面的体验以及对文学作品中故事情节发展的感受。舞蹈是用肢体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表现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它的创作决定了舞蹈的最终方向。
三、文化元素在舞蹈编创中的运用
现代舞蹈的创编中,融入各中文学文化与民族元素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不同类型的舞蹈的创编过程中融入中华文化元素,对于提高我国舞蹈在国际舞蹈届的地位以及促进世界舞蹈艺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舞蹈中展现出了文学作品独有的文话元素体现出舞蹈的内涵,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新舞蹈在设计与表演中应从内容的来源、节奏的表现、舞蹈的编排、风格的展现等方面借鉴文学作品中的故事线索与情节发展。舞蹈中运用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元素更能够用精彩的技术动作去深情地演绎出故事情景与音乐感受,使音乐舞台的表达与剧情节奏良好协调的配合,用文学与舞蹈的完美融合征服每一位观众。
四、如何加强舞蹈创造中文化元素
如何在舞蹈创作中融入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呢,如何做到在吸取文学文化元素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同时,并将舞蹈艺术表现的淋漓尽致呢,如何能够将文学文化不着痕迹地融入到舞蹈创作中呢,这都是舞蹈创造这所要面对的问题。对于如何将文学文化融入舞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走进文学文化,学习文学文化,了解文学文化的背景,用敏锐的洞察力捕捉文学文化的情感艺术,寻找舞蹈素材,只有有了良好好的文学素材作为舞蹈创造的主题,再经过反复深入的挖掘、推敲,才能创造出具有灵魂的舞蹈作品。其实,不管是传统的舞蹈艺术还是现代的舞蹈艺术,虽然好多没有刻意去融入文学文化元素,可是他们都有着文学文化元素的影子。文学作品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遗产,通过对这些民族舞蹈与传统文学文化的学习与研究,可以吸取其中的优秀文化,并加以继承和发展,能够创作出更具有艺术气息反应人类精神文化的舞蹈。舞蹈作品中融入文化元素,不仅对于我们继承发扬文学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增强舞蹈的艺术性与生活性,提高艺术欣赏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舞蹈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在现代艺术气息浓厚的历史大舞台上,各种完美的舞蹈作品如百花争芳,各自异彩纷呈。回顾舞蹈创作历史,舞蹈是以人体为表现工具,通过音乐的节奏与动感表达情怀与艺术。它是一种灵活的灵魂艺术,是艺术舞台上最容易融合与发展的艺术。
五、结语
舞蹈作为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它有着其它艺术没有的大众性和生活性,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舞蹈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舞蹈创作由于创造思维的不断改善呈现出了多元文化格局。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如果能够感受到浓郁的文学气息,不仅为舞蹈增加了文学色彩,更是赋予了舞蹈灵魂与更多的动感。
参考文献: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地方和军事院校都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信息化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相对比而言,从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工具和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不同,同时,也对教员有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员素质从多个方面都要有不断的提高,以适应信息化教学的发展。
一、信息素养
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要求教员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教学工具,比较常用的主要有:
(一)信息搜索工具
通过信息搜素引擎去检索信息资源,是目前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一种常见方式。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Google(谷歌)和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Baidu(百度)是目前最为著名的搜索引擎。越来越多的教员经常使用Google或Baidu来收集教学中所需的各种资料。教员在网络上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时,掌握信息的查询方法和技巧,掌握使用搜索引擎来获得自己在教学中需要的资源,成为教员必备的一项基本功。
(二)课件制作工具
现在的教学过程当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方式,熟练使用各种软件制作精美的课件也成为教员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要想制作出一套精美的多媒体课件,除了要掌握常用的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或Director此类软件以外,还要掌握Photoshop一类的图像处理软件以及其他包括图像视频处理软件,这样就对教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教学交流工具
无论在教学过程当中,还是在教学后,教员都需要与学员有一定的交流。比如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员可以通过某些软件,比如极域电子教室,实时掌握学员在下面操作的情况,可以通过屏幕监功能看实时查看,可以通过学员演示功能在大屏幕上显示学员的操作情况等等。在课后,教员可以通过QQ、E-mail、BBS、博客等方式与学员进行交流。
二、角色定位
(一)学习环境的构建者。教员的作用不仅仅是把现有的教学内容讲解给学员,而应该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员学会如何获取资源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
(二)学员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的过程中,灵活利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创造出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辅助学员进行学习。这样,教员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一个帮助学员、促进学员进行学习的角色。
(三)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教员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按照一定的策略将学员分成若干不同的小组,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开展协作学习。比如可以按照班级、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方式进行分组,使不同类型的学员相互搭配,有利于发挥学员自身的优势。教员制定适合的小组学习目标,让学员在学习中分工合作,相互交流,共同实现目标。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丰富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以板书为主,这样就造成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而且书写板书的内容也不够形象,需要一定的时间,书写板书过多,教员也比较容易劳累。新型的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特点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先进、快速、方便、广泛的方式更加直观和更加形象地表达和描述一些不便于用语言描述的现象和规律,与“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形成了强烈反差。将原来以书本形式存在的各种文字、图像、数据、表格转化为数字化的电子形式。而且还能够锦上添花,配上多媒体的形式,也能够快速方便的在网络上传递,提高了教学效率,更新了传统教学多年来的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的同时,也对教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种类多样的表现形式,就需要掌握多种多样的网络展示、软件使用和设备使用的方法。而且,如何合理的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插入信息化教学手段,也对教员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信息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就需要在教学之前进行一定的设计,如果设计出现纰漏,就会难以实现预定教学目标,与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之间出现矛盾。这样对教员的要求也就比较高,既要有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又要有相当高超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操控能力。
四、教学理念的更新
传统的教学以教员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也就是以“教”为主。学员的学习往往局限于课堂里和教材中,学员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信息化手段的形式多样和丰富,为教员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的选择,计算机教学作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更是可以应用更多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这样就使教学空间无形中进行了扩展延伸,通过网络,将其他的课堂以外的内容带入教学过程当中,教员只需要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设计,通过引导学员,让学员进行主动的学习,而不必全部教学过程由教员独立完成,也就是将教学模式变为学员的“学”为主,让学员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员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教学理念的改进,必将促进教员能够更加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设计。由于信息化手段的多样性,使得计算机教学的课程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但是,教员进行教学设计的同时,除了了解教学过程所应用的信息化手段有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外,还要通过不断实践、创新、总结,逐步掌握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设计的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疆民族文化;动画;“工作室”化教学;运用;意义
新疆地域辽阔,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传播和交汇的地区,是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要冲,世居民族有13个。这些民族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民族文化元素丰富,还有许多独有的民族文化元素。这些元素都来源于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来源于新疆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艺术思想的积累,来源于新疆各民族文化特征的审美意识,被新疆艺术家广泛应用于艺术创作中,其中动漫艺术就是其中的一种。
动漫艺术具有象征性和多元性,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借用民族文化元素,传达民族文化符号的动漫作品比比皆是。纵观全国,许多地区都制作出了具有本土民族文化元素的动漫作品,例如泉州的动画片《蔡六》,新疆的动画连续剧《西行总动员之楼兰传奇》等,这些动漫作品将传统民族文化元素与动漫艺术进行融合,结合时代特色创作出的全新的动漫角色与故事,是对中国民族文化元素的继承和发展,是实现民族性、世界性和时代性三者的高度统一。作为新疆培养动漫人才的高等院校,我们有责任为新疆原创动漫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而这些设想都可以在动画“工作室”化教学中得以实现。独具艺术魅力的新疆民族文化元素成为新疆原创动漫作品的主角,这种文化的传承和艺术的发展形式在高校动画“工作室”化的教学中有着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是对动画“工作室”化教学的创新和推进,其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新疆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通过对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09~2013 级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民汉共计8 个班级)的实践教学分析,大多数学生在新疆民族文化元素方面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他们无法正确认识新疆民族文化元素的优势和潜力,所以也不会主动将这些内容运用于自己的动漫作品设计中。动画“工作室”化教学在这方面能够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教学实践证明将新疆民族文化元素纳入动画“工作室”化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新疆民族文化元素进行全面的了解,进而培养学生对新疆民族文化元素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二、借鉴动画“工作室”成功案例的模式和经验,培养学生成为职业动漫人良好的素质许多比较成功的动画片都是将民族文化
元素和动漫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再通过各种技术处理,使得这些动画片带给观众强烈的感官享受和巨大的内心冲击力,例如由上海美影厂制作的动画片《阿凡提的故事》《大闹天宫》等动画片。由此反观我们新疆高校动漫专业的教学,发现这些成功案例的模式和经验在教学中都可以借鉴。在教学过程中,将动画“工作室”的工作流程合理地安排到每个学期,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参照这些成功案例的模式和经验对学生在设计理念、学习情境、岗位设置和学习成果社会化进行合理而有效地引导,使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专业学习,学生在实训项目的设计与制作中也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培养了学生成为职业动漫人良好的素质。
三、将新疆民族文化元素在动画“工作室”化教学中进行深度推广,是学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新疆原创动漫作品的重要条件
近年来,新疆本土动漫作品陆续投放市场,作品中大量的新疆民族文化元素带给观众的是感官上的亲切感和独特性,基于这一点,给我们的动画教学带来许多思考和启示。我们有动漫专业的学生,有着充足的教学设备和良好的学习环境,还有丰富的新疆民族文化资源,这些设想都可以在动画“工作室”化教学中得以实现,当然,要想使学生创作出更多独具新疆民族特色的原创动漫作品,我们还要将新疆民族文化元素在动画“工作室”化教学中进行深度推广,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学习的主动性上。学生进行新疆原创动漫作品设计时,要全程设计脚本角色的造型、性格、服饰、动态、表情以及经历,赋予了这些角色以生命和感情,这些角色也因为学生的用心投入而鲜活起来。随着对角色设计的深入,学生对于作品中的新疆民族文化元素逐渐变得熟悉和亲切,对于新疆民族文化元素的认识逐渐清晰和准确,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学生对自己作品的深厚感情,也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些感情和能力是新疆民族文化元素成为动画“工作室”化教学的主体内容的重要基础,为学生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创造了条件。
四、通过校企合作,认识到新疆民族文化
元素是新疆动漫行业良好发展的关键,在动画“工作室”化教学中强化学生进行新疆原创动画创作的意识,进而提高学生作品的质量“十一五”以来,新疆逐步培育了一批本土动漫企业,如乌鲁木齐新漫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新疆映像天山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等,创作出了《江格尔传》《吐鲁番十八怪》等一系列反映新疆风土人情的原创动漫作品。由新疆映像天山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设计与制作的新疆原创动画片《西行总动员之楼兰传奇》也于今年在新疆卫视等频道播出,备受国内外业界广泛关注和好评。这些作品中的新疆民族文化元素使得作品独具艺术魅力。我们与其中的部分公司是校企合作单位,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我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新疆动画行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和顽强生命力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运用本土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工作室”化教学中我们已经借鉴了这些新疆动漫企业成功案例的方法,学习他们在进行新疆原创动漫作品设计时的先进理念和制作方法,从多角度鼓励学生在新疆民族文化元素上多思考,多做文章。借助新疆民族文化元素在动画“工作室”化教学中的合理而巧妙地运用,从中寻找新疆传统民族文化与动漫艺术的关系,也就是从新疆传统文化元素中寻找当代人所缺、所想、所需的精神和文化境界,使新疆原创动画作品具有生命力、时代感和民族性,与观众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进而提高作品的质量。
五、新疆民族文化元素在动画“工作室”化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新疆民族文化元素在动画“工作室”化教学中的应用使得学生的作品都是完整的动漫作品,这些作品既是学生的平时作业,也成为学生参加自治区内外动漫大赛的作品。这些新疆原创动漫作品在2013 年和2014 年连续两年参加了由中国工信部组织的“全国大学生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以其独具特色的新疆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分别取得了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学生哈力在优酷网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且上传多部由他设计的新疆原创二维动画片,为新疆原创动漫的传播尽到了自己的一份努力。
学生参加动漫大赛既是对作品的展示,也可以在展示中对自己的作品和能力做一个综合的评价,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为再次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动画“工作室”化教学使教学团队开始转型,教学模式更加多元化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数学文化;数学素质
Key words: mathematics teaching;mathematical culture;mathematical quality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8-0232-02
0 引言
大学数学是大学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学习其它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通过学习数学,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更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产生深刻、持久的影响。但传统的数学教学过于强调基础教育和应试教育,没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目前我校大学数学的教学中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①教学方式问题。大学数学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几门课,每门课都是知识点多,而课时相对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授课教师绝大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而大学数学教育的重点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这就迫切需要调整教学方式,更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备好每一堂课。而我校数学教师承担全校的数学类基础课程,教学任务相当繁重,现行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学生学习数学文化的迫切需要。
②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发现不少学生对数学不够重视,不能从思想上认识到数学对他们能力的锻炼以及后续课程的作用。原因之一是他们没有找到数学和本专业课程的结合点,很多学生为了拿到学分,抱着不得不学的态度学习数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就机械模仿例题,不能掌握基本的知识,更谈不上进一步思考所用的思想方法。不管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的多少,大多数学生仍然对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了解得很肤浅,对数学的宏观认识和总体把握较差,数学素质得不到应有的提高,更体会不到数学文化的丰富底蕴。
③教材问题。现在的大学数学教材,多数重理论和计算而轻应用,只有很少一部分附加经济、物理方面的简单应用。目前我校结合专业的特点分类设置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比如工程类学高数I,经管类的学高数III等,专业不同,难易程度也不一样,但针对性还不够强。有些专业的学生基础较差,学生学起来较困难。
1 数学文化的作用
开设数学文化选修课的目的是改变目前数学教育体系中重视理论推导,忽视数学文化的介绍的现状。国家教学名师顾沛教授指出,开设数学文化课程意在“让学生了解数学思想,引起对数学的兴趣,学会以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观察世界的方法”。开设数学文化课程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可以提高教师的数学素养 数学教师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数学文化素养,才能将数学文化很好的传授给学生。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还要熟悉数学史、数学哲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自己所教授课程产生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前景以及应用价值,并能将这些知识与本课程知识相融合。这对教师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提高。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我校数学教师查资料学习的时间较少,所以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重视。
1.2 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上融入数学文化的知识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比如向学生介绍与知识点相关的数学史料、应用前景和数学家的生平与思维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发展历程,对于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大有好处。此外,数学文化注重从日常活动中引出数学内容,同时增加了统计、数据分析、图论等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1.3 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数学文化的教学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多阅读相关的文化书籍和论文,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这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使其掌握了自学的方法。还可以多开展探讨课和活动课,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鼓励自主探索与他人合作交流,认真体会知识间的联系,积累研究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1 医学高职院校园网络文化发展现状
医学高职院校园网络文化集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为一体,体现了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水平。校园网络文化环境是医学高职生直接身处的实际环境,对他们信息素养的形成及发展起着正面的促进作用。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者,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能正确引导校园网络文化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以便更好地推动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提高。
校园网络文化是大学生群体在网络中的普遍活动而培育起来的一种校园文化。[1]校园网络文化基于学生的网络行为,将校园文化内涵进行大幅扩展,融网络文化的特殊性于普遍的校园文化之中。这种融入,带来了一种精神、观念乃至行为上的变革。[2]
以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具体描述医学高职院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几大主流阵地:学院的门户网站及学工、教务、图书馆等若干子网站;各部门的微信公众号及社团公众号;不计其数的师生及时通信群;爱课程网及智慧职教云等SPOC平台;专业数据库资源平台;移动图书馆及学习通APP;信息技术及医学文献检索课程;外请专家的讲座视频、专业资料包及推荐公众号等。
医学高职生基于以上校园网络环境学习生活,形成了以网络行为为核心的校园文化,这种文化对医学高职生态度、行为、能力、道德等方面进行重构。校园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相比,具有自由性、开放性、交互性、实用性和平等性等特点。
2 信息素養构成要素及医学高职生需达成的具体指标
医学高职生的信息素养主要包含四个层面: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其中知识和意识是基础,能力是保证、道德是准则。医学高职生需达成以下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3 校园网络文化对医学高职生信息素养水平的实际效用
①信息素养涉及的信息知识是指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知识,包括信息技术基本常识、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信息技术发展新问题等内容。医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站的网络与服务、电子资源等栏目获取,最主要的信息知识来源是信息技术课堂。近几年,该校购置了智慧职教云、爱课程等MOOC平台,结合卫生高职类学生的学习特点,大批学院教师自行建课,录制教学视频,辅以名校名师的教学视频上传至平台,并设置在线讨论、测验和考试等环节,大大拓展了课堂教学,为医学生信息知识获取提供了充足的保证。《医学文献检索》课程得到教务部门的重视,现针对不同专业,逐步开设,越来越多的医学高职生享受到了医学专业教师文献检索课程的授课,这有助于他们在专业领域里一展宏图。
笔者通过问卷星网站设置了一份医学高职生信息素养情况调查问卷,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广泛推送,最后成功收回466份答卷,结果显示,35.54%的高职生能主动完成校内SPOC课程的线上学习。
②信息意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意识,是指人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判断力和洞察力。面对困惑时,需要个体有意识地运用身边的信息技术手段与资源去寻求答案。基于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培养医学生的信息意识已然实现,医学生身处开放的校园网络环境中,学工、教务、团委、图书馆、社团等微信公众号不断推送各种生活、学习及就业资讯,加之超星移动图书馆、学习通公司专业人员的公开讲座,外请知名专家学者对学生开设的专题讲座、推送的资料包等等,本校教师不定期开设信息素养类讲座,医学高职生既已自觉适应了这种网络环境,同时,他们的网络行为又成了校园网络文化的一部分,医学生的信息意识在这样的双向作用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③信息能力是大学生信息素养中的核心能力,主要指高职医学生需具备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及信息综合表达能力。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医学文献检索课程、系统维护等课程的线上线下的学习模式的推广、各种专业讲座的举办、IT精英联盟社团的宣传与培训,该院医学高职生的信息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问卷调查显示,参与的医学高职生具备的信息能力情况比例如表2所示。
④医学高职生信息道德的健康发展,需要依赖一个健康、成熟、有序的校园网络环境。该校主要采用上网行为管理系统进行实名认证,通过对医学高职生日常网络行为的规范,逐步提升大学生的信息道德。通过校园网络环境弘扬正面主流的价值观,帮助医学高职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使其能够自主约束自己的网络言论,控制自己的网络行为。
蒙古族是的主体民族,自古以来生活在广袤的蒙古高原上,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蒙古族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蕴涵着情感、认识、审美、创造等方面的教育价值,包括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歌舞文化、传统工艺等方面的内容。而在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俗文化艺术教育不仅可以继承和发扬优秀的蒙古族民俗文化,而且能激发幼儿的民族自尊心,同时培养幼儿对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民族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的意义
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文明成果,是本民族共同体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它既是民族感情和民族意识的体现,又是本民族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凝结。民俗文化教育以能激发人们的情感、情绪为最大特色,它具有多功能的审美、认识、娱乐价值,能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构想,给幼儿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关注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发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蒙古族特有的文化资源,来传承、弘扬蒙古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与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完美结合下,不断扩充艺术领域的教育内容,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
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我们选取蒙古族民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幼儿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将这些内容渗透到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活动之中,采取幼儿喜爱的方式,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蒙古族民俗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在教学中对幼儿进行启发、引导,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蒙古族民俗文化知识,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
二、加强教学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做为幼儿教师,有责任让更多的孩子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了解蒙古族的民俗文化,但复杂难懂的理论观点,让幼儿难以理解和接受,更不符合幼儿的年龄、认知特点,幼儿掌握起来十分困难,其中哪些活动内容、哪些活动方式更适合幼儿的发展,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答案。教师必须主动进行研究,认真阅读相关理论书籍,并进行大量的资料整理和创编工作,把这些深奥的理论改编或创编成浅显易懂,易于幼儿接受的内容,便于幼儿理解、学习和掌握。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对教案的设计、过程实录、活动反思都进行了具体的培训学习,各年龄班教师都能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定出详细、具体的教研计划,设计教学活动方案,并在教学活动中认真组织实施。这既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又探索出一条适合民族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发展之路,使蒙古族民俗文化发扬光大。
三、整合教育资源,丰富幼儿艺术教育内容,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1.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深幼儿对蒙古族民俗文化的了解。在艺术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教学是重要手段之一,它对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感受力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生动活泼、色彩鲜艳的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化无形为有形,给幼儿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情境,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加深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开展艺术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力、创造力。培养幼儿艺术感受力、表现力,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光靠课堂内的教学实践是不够的,还必须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去。对幼儿来说,开展趣味性地艺术区域活动更为重要。
3.丰富多种艺术活动形式,加强艺术欣赏,培养幼儿的审美素质。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孩子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我们将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和艺术教育内容相结合。首先将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活动内容按一定的方式整合在一起,或把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活动内容与正常的教育活动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将蒙古族民俗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形式进行整合,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上课活动、游戏、休息、日常活动的安排加以整合,二是将主题活动、集体活动、分组活动、区域活动、个别活动加以整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此我们充分挖掘利用环境中有利的教育资源,充实教育内容,拓宽教育途径。
1.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些年我国对外交流活动日益增多,跨文化交际频频出现。与此同时,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而且应该包括文化教学”这一理念,已逐步成为我国外语界的共识。外语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而且要传授书本之外的文化知识。既要加强英美文化的导入,又要逐步增加中国文化的渗透。教育工作者在努力使学生在了解两方文化的同时,应更加深刻地领悟绚丽多彩的、优秀的中国文化,从而使当今学生在跨文化的交际中,自然担当起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播者角色,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外语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相适应,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在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元素的应用,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是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文化意识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当前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缺失的现实,必须调整英语教学的内容,增加母语文化知识;对比中西方两种文化异同,组织好英语教学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从而加强中国元素在现代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英语教学的本质
在我国,英语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受国家语言政策与教育体系的影响。教学大纲与课程设置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语言,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英语教学与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息息相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语人才的需求在质与量及种类方面急剧上涨。这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各界对英语的重视及投入,一步一步改进英语教学。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电讯与高科技的全球化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对人们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局面同样将极大地加强和加快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面对新的挑战与要求,我们要重新调整,全面统筹规划英语教学,加强中国元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辅助中国文化通过英语在国际上的传播。
3.当前英语教学中中国元素的缺失
首先,语言表述、承载、象征着文化现实,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学者和教育学家普遍认为在外语教学中应加入目的语文化教学。我国英语教学界也认同了这种观点,在英语教材和课堂上大量介绍英美国家的文化与习俗,并且开设了以英美文化为背景和核心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这种语言与目的语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了解了英美国家的文化,提高了使用英语的能力。然而纵观我国英语教学,在加强对英语世界各层面文化内容介绍的同时,却对于作为交际主体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国元素,基本上处于被忽视的状态。长期以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过分强调英美国家文化的学习,而忽略了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结果造成大量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英语表达中国语言的能力很低,不能有效地把中国的优秀文化传播给世界,进而不能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4.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活动,加强中国元素的植入
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多渠道、多途径地获取信息。为了更多地进行英语学习中的中国文化渗透,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可以开设一些专题讲座,聘请一些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课程教育。在授课过程中更需要循序渐进、英汉相辅,以扩大学生视野,获得更多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知识。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作品。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引导学生观看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电影,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中国文化英语演讲竞赛等活动,丰富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知识。
5.调整英语教学大纲,增加母语文化
我国的英语教学大纲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语言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传授中国文化和教给学生如何用英语去释义中国文化。因为教材中没有有关内容,结果造成了很多学生既欠缺中国文化知识,又欠缺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目前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递,既无大纲,亦无教材,全凭师生们进行自我传播,随意性较大,因此很难达到完全准确。我国的跨文化研究也多停留在理论探讨方面,没有系统地可供一线教师参考的教材和资料,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不到这方面的训练。因此,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在各类英语教材中,加入中国文化、中西方文化比较的内容。教材编写者应根据英语学习者的认知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参照英美文化教材编写体例,将上述内容编写在具有本土化特色的中国文化读本和教材中。这些读本和教材可以是中英对照,也可以是全英语。要注重听、说、读、写、译等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并配备相应的音像、电子读物,以增加教材和读本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为中国文化的教学实践提供客观基础和参照依据。
6.结语
本文从英语教学的性质、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英语教学中的中国元素缺失问题。本文强调,在引进与发展国外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时候要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即走“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的道路,从我国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况出发,结合我国传统的课堂文化,对这些理论、模式与方法作相应地调整。要解决我国英语教学现存的中国元素缺失问题,需要从语言的本质认识出发,从语言教学理论与原则出发,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出发,结合中国元素,合理分工与衔接各阶段的英语教学。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元素的植入,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是培养学生辩证的文化意识的需要。正视当前英语教学中中国元素植入严重缺失的现实,必须调整英语教材内容,增加母语文化;对比中西方两种文化,组织英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师素质,担负中国文化传播重任。
参考文献:
[1]丁往道.中国文化掠影[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化学元素观”是中学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学生首先应当建立起“化学元素观”。然而,学生对“化学元素观”的认识是伴随相关具体知识的学习而逐渐发展的。要在相关具体知识的教学中发展学生对“化学元素观”的认识,需要立足学科整体的高度,以“化学元素观”为统领来组织教学,思考具体知识的教学对物质及其化学变化等学科基本问题的渗透、落实和具体化。为此,笔者以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学为例展开讨论。
1 对初中阶段“化学元素观”的理解
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化学元素观”是从元素视角对物质及其化学变化本质的深层次理解。作为化学核心观念之一的“化学元素观”具有统摄性和持久的迁移价值,不仅能促进学生把握最有价值的化学知识,而且能为学生形成相应的认识思路提供思考框架,为学生形成化学认识指明思维方向。具体来说,物质的元素组成是化学观念的基础,依据物质的元素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以元素为核心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能够为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建立认识框架。因此,化学元素观包括3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元素本身的认识,包括什么是元素、元素的种类、元素的性质等;二是从元素角度看物质,即元素与物质有什么关系,具体包括元素组成与物质的分类、性质有什么关系等;三是从元素角度看化学反应,即元素与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是否发生变化等。借鉴梁永平先生关于“化学元素观的基本内涵”的阐述,笔者认为,初中阶段“化学元素观”的基本理解如下,见表1。
学生“化学元素观”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在不同阶段,基于不同学习内容,学生需要发展的化学元素观不同,其认识层次也不同。如以电解水实验及生成物的检验等事实为支撑,“水的组成”的教学可以发展学生从元素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化学变化。从物质的元素组成来认识纯净物并将其分类、归纳,是“化学元素观”的主要内容之一,为此在“水的组成”教学中,可结合水电解前后各物质的元素组成特点,学习纯净物的分类,认识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从水的元素组成特点认识氧化物概念,由此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依次实现对水是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的认识。不仅如此,从物质的元素组成来认识物质的性质,也是初中阶段“化学元素观”的主要内容,在“水的组成”教学中还可以结合水电解前后各物质的元素组成与性质的差异,引导学生认识纯净物的性质要受到组成元素的影响,对于简单的化合物或单质,元素组成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然,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同,其性质未必相同,这与物质的结构有关。因此,化学上还要依据物质的性质、结构对纯净物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这将是学生后续要学习的内容。
2 从化学元素观看“水的组成”及其教学价值
“水的组成”属于人教版教科书(2012版)第四单元课题3的内容。从“化学元素观”的角度看“水的组成”,就是把该部分内容放在物质及其化学变化等学科基本问题中去考量,思考“水的组成”与“化学元素观”的关系、“水的组成”处于什么位置,能起到什么作用,这样可以从对具体知识的理解上升到对学科基本问题的理解。
“水的组成”涉及较为丰富的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这些知识与“化学元素观”之间存在的实质性联系可以用“水的组成”知识层级图来体现(见图1)。
“水的组成”这部分内容,借助电解水的实验及生成物的检验等知识,重在认识电解水实验的实质和水的组成,感悟通过化学实验研究物质元素组成的科学过程与方法,并从物质元素组成角度认识纯净物的分类。显然,这部分内容不仅能发展学生从化学的视角来认识水及其变化,而且能为学生“化学元素观”的认识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第一,根据电解水实验以及对生成的2种气体进行检验,证明水在通电后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可以揭示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变化;第二,根据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实验事实,依据化学反应中元素不变,认识水是由氢、氧2种元素组成的;第三,根据电解水实验,比较反应物(水)和生成物(氢气、氧气)的元素组成特点,认识纯净物可依据元素组成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依据水的元素组成特点认识氧化物,发展学生对物质分类的认识;第四,比较反应物(水)和生成物(氢气、氧气)的性质差异,认识物质的性质与其元素组成有关,组成元素不同,物质性质不同。第五,结合之前学生学习的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启发学生初步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即水在通电情况下发生化学反应,组成水的氢、氧元素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了新物质,加深对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不变、元素不变的认识;第六,利用电解水实验来研究水的组成,可以启发学生认识不断分解物质直至不能分解为更简单的成分为止,于是就得到了元素的游离态,即“单质”,这是人类研究和认识物质组成的经验方法,通过此实验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水:水还可再分,即水不是元素;第七,通过对电解水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的分析,为水的化学式——H2O提供了事实依据,这为学生后续学习本单元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打下了铺垫。可见,“水的组成”是发展学生“化学元素观”认识的重要载体。
3 如何围绕“化学元素观”展开深入学习
“化学元素观”是学生需要形成的体现学科本质的深层次理解,围绕“化学元素观”来展开“水的组成”的学习,需要对学生知识学习与化学观念认识发展等有整体考虑,让具体知识的学习为学生化学观念的认识发展提供支撑,使学生化学观念的认识伴随具体知识的学习而逐渐发展。
3.1以“化学元素观”为统领构建教学内容主线
化学观念是指居于化学学科的核心,体现化学学科本质,对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学科的价值等学科基本问题的深层次理解。要从知识教学转向化学观念教学,就需要站在学科整体的高度,思考具体知识的教学对学科基本问题的渗透与落实,将化学观念的教学具体化,与此同时,需要兼顾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为此,在“水的组成”课堂教学内容主线的设计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发展需要,以“化学元素观”为统领来搭建学生知识学习和观念认识发展的整体框架,把指向主要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能体现“化学元素观”的关键性内容具体化为教学任务,以此构建课堂教学内容的主线索,明确教学的核心所在。
基于上述考虑,“水的组成”一课的教学整体思路设计见表2。
3.2围绕“化学元素观”的关键性内容设计引导性问题
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发展对化学观念的认识。把教学任务转化为问题,用问题驱动学生思维,是通向理解、发展化学观念认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有必要思考应该提出怎样的引导性问题。笔者认为,在化学观念教学中,引导性问题是能激发学生思维,对达成教学目标起决定作用的、能体现化学观念的关键性问题,是统领课堂、推进教学的主线索。为此,在“水的组成”教学中,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把指向主要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能体现“化学元素观”关键内容的教学任务转化为统领课堂教学的引导性问题(见表2),为学生的思维过程指引方向。在“水的组成”教学中,要利用引导性问题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通过问题的思考去理解所学知识,在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中去反复认识、体验和感悟“元素与物质的分类”、“元素与物质的性质”、“元素与化学反应”等学科基本问题,从而为从元素视角认识物质及其化学变化奠定知识和方法基础。
3.3将学习任务和引导性问题转化为“手脑并重”的学习活动
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活动体验来完成。活动设计需要注意活动的内容、方式要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引导性问题相一致,要针对教学任务和引导性问题,设计相应的手、脑并重的多样化活动。围绕“化学元素观”展开深入学习的活动设计,有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系,注意调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来学习新知识。如任务1中的问题1的设计,学生已经学过利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利用学生已知的这个反应可以搭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启发学生思考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以及如何推测水的元素组成等问题。还可以借助这个反应,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由水分解的产物来推测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这样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二是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提供事实证据。电解水实验是学生学习“水的组成”、理解“化学元素观”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在活动设计方面,一方面通过电解水实验、电解水生成的2种气体的检验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以实验事实为证据,根据实验的观察,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水电解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实验事实,由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元素组成,说明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为什么?由此引导学生基于实验事实进行分析、推理并获得相应的结论,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走向理性。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2)5–0003–03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1 从化学元素观说起
古代哲学家们认为世间的万物都是由为数不多的元素组成的。虽然中外哲学家提出的元素并不相同,但是把复杂的物质归结为有限数目的元素,他们的哲学思想却是一致的,而且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尽管如此,古代哲学家们所提出的元素论并不能成为化学科学的基础,因为他们所提出的元素,不仅本身无法量化,而且在解释具体物质的性质及变化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化学元素则专指组成化学物质的基本单元,本身有着确定的物理意义。因为元素已经成为大众耳熟能详的名词,在学习初等化学时,应当有助于建立化学元素的概念。但是仅仅认识到化学元素是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是不够的,只有对化学元素的多种存在形式,如自由态―原子、离子态(包括不同价态)、结合态―单质,以及以化学元素在化学变化中的可迁移性、组合方式的可变性和化学元素本身的不变性有所认识,才算是对化学元素有了比较全面地认识。而这种认识,只有通过化学的学习才能形成。虽然初等化学涉及的化学元素不多,涉及的元素形态也不多,但是对于形成比较全面的化学元素概念,却是可以而且应该能够做到的。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把握住这个最基本的学科基础。尤其值得反思的是,尽管我们也承认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化学实验的作用往往只体现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习几种简单仪器的基本操作、了解把仪器组合成能够完成某个化学过程的装置时的要点等有限的几个方面。当课时紧张时,实验现象的观察改为多媒体演示,仪器装置改为图示,化学过程被简化为相关的化学反应式等,就成为一种普遍采用的应对方法。考核方式则着重于背诵某些实验事实、名词定义、各式各样的化学计算题、脱离化学本身的推理题、和那些只适合化学专业学习阶段才能够正确回答的所谓探究性试题。
初等化学的任务,不仅在于学习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以元素符号为基础的化学语言体系、以原子相对质量(分子相对质量)为基础的化学计量关系、以及化学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术,作为化学学科的启蒙和以培育科学素养为首要任务的学段,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把握住核心的化学基本观念,从而能够从化学视角来认识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和恰如其分地评价化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所起的作用。
化学元素观是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即使在人们已经知道,于特定条件下,对于为数不多的放射性元素或放射性同位素而言,原子核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亦即在这类体系中,化学元素是可以发生变化的。这种认识并没有违背化学元素观,因为就所生成的化学物质而言,化学元素观仍然是认识其变化途径和确定产物的基础,而且都可以从元素周期表中找到它们的归宿。就一般情况而言,在化学变化中,反应体系内化学元素的存在形态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可以变化,但是化学元素的种类不变(即原子核不变),以各种形态存在于物质体系中的(元素)微粒数量不变,却是经过大量实验证实了的事实,并已成为化学学科的基础。因为原子核不变,所以化学体系中物质总质量不变,化学反应体系必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就是不言而喻的了。在这个前提下,化学反应式的完成和化学计量关系的建立,以及依据化学反应式进行化学计算的规则和方法,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难道会比一般的四则运算题更难吗?
2 实验体系的特点和应当可以学到的化学
为了便于讨论,先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的原理和有关的化学概念分别加以介绍,然后再把它们整合起来,试图阐明通过这两个实验应当并能够学到什么。
2.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实验
这是一个利用化学方法从含氧化合物中分离出氧元素并制备氧单质的实验。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利用化学变化以制取某种物质为目标的这类科学实验可能是第一次。实验所选择的化学体系和所用到的仪器及基本操都比较简单,但却是最能体现化学特色(可惜过去在这方面没有给以足够的关注)。
从含氧化合物中获取单质氧的实验,是对化学倚为基础的化学元素论的有力佐证。直接加热或同时加入某种催化剂的方法对于其他含氧化合物并非都可以奏效,表明在不同的含氧化合物中,氧所处化学环境不同(即结合的方式和强度不同),所以结果可以不同。它们之间的差别,包含在化学性质不同的含义之中。元素在化合物中存在形态(或环境)的差别,是引申到对化学结构理论的最好铺垫。所以仅仅关注排水集气法的装置原理和相关操作,对实验体系中所包含化学本身的思考和探究的缺失,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改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加深对上述论述的理解,选取一些不能用类似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体系进行对比,这是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其间的相似及差异的发现和比较,是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这种认知过程虽然偏于感性,但是却生动而具体,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简单的选择莫过于参照实验中用于加热和作为反应容器之用的玻璃仪器,只要想到,以二氧化硅为主要组分的玻璃,其中也包含有氧,却能够经历整个反应过程而安全无恙!二者之间的差别所形成的鲜明对照,可以使得学生在物质性质取决于它的组成与结构,以及物质的变化可以用外界条件来控制这两个方面有了实际的体验,从而体现出初中化学的启蒙作用。如果把探究的视角扩展到水、石英砂和陶瓷,内涵就更丰富了。
在书写反应方程、绘制仪器装置简图、叙述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研讨以下的问题。
(1)在这个实验中,通过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对氧气性质的探究,你对氧气的性质有了哪些认识?和你此前对氧气的认识相比,是否基本一致?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有了把氧从含氧化合物中分离出来,和通过反应(如氧化、燃烧)使氧进入生成的含氧化合物两个方面的体验,你对化学元素论是否有了新的体会?
(3)如果有人说,只要化学物质的组成中含有氧元素,就一定可以从它制得氧气。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同意或不同意?如果不完全同意,请试着给出一个你认为更合理的说法。
(4)带火星的木条、细细的铁丝等在空气中和在纯氧中氧化(或燃烧)时,发生反应的物质相同(化学反应式也相同),为什么现象并不相同?
(5)类似于上面的事例,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你能够举出几个实例吗?
(6)综合(3)和(4)的事例,你能够得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结论吗?试一试,好吗?
2.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
这是又一个用实验室方法制备气体物质的化学实验。因为气体性质不同,所以收集方法也有所不同。故尔在学习化学时,应当着重于发现和利用物质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无论是基于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都可以成为选取对化学物质进行制取、分离、提纯和鉴别方法的基础。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氧气制备时相同之处,在于产物取自含有所需元素的反应物;它们之间的不同,则在于所用的大理石或石灰石来自自然界,而非化学试剂(可视为纯净物),组成比较复杂,通常含有钙、碳和氧三种元素(碳酸钙是主要成分)以外的其他元素(如硅、铝等)。如果以它们为原料直接制备二氧化碳气体,需要采用高温焙烧的方法,但是利用一般的化学方法则在常温下就可以制得。从而说明在实现物质转化时,化学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性。所用方法可以不同,但是依据的最基本原理却是相通的。因为化学元素在化学反应中不会改变,所以通过物质间元素的转移、交换、或重新组合,就有可能实现所期望的物质转化。如果把实验中二氧化碳的生成和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仅仅当成两个孤立的化学事例,而不是引导学生把它们看成是一个整体,体会其中包括的化学元素观和对化学元素观的运用,也就达不到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的预期。二氧化碳和氧化钙之间的结合和分离,在实验室中用最简单的仪器和普通的试剂就可以实现,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的价值,化学难道不是非常有趣吗?
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动植物的代谢产物中也含有二氧化碳,但是依靠化石燃料作为动力的生产与生活过程是目前排向大气的二氧化碳的主体。由于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所以“减碳”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现有的措施中,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和增加地表植被面积已达成共识。因为气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正比于所承受的压力(你在生活中有此体验吗?),所以在高压下将二氧化碳溶入深层海水中;利用化学反应使二氧化碳转变为有机塑料;利用人工光合作用,使二氧化碳转化为糖类;利用太阳能使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化合物等方案,都成为化学家的热门研究课题。有些设想看来有点匪夷所思,其实它们都有相同的科学依据,那就是化学元素论和物质的性质决定于它们的组成和结构的基本化学原理。所以学了化学你便有了进入复杂的物质世界之门的钥匙,你的奇思妙想将有理可循也将更加符合实际,因而行动更为有效。
通过这个实验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或探究以下问题:
(1)实验证明,由石灰石得到的石灰,制成石灰水或石灰浆后,可以很好地吸收二氧化碳,并生成固态沉淀。这个方法可以用于环境保护吗?
(2)这个实验也可以成为由并不纯净的石灰石或大理石为原料,制备纯净的碳酸钙的一种方法。也就是一种可用以提纯碳酸钙的化学方法。从所依据的原理和化学基本概念着眼,和粗盐提纯相比,二者之间有什么差别,又各有什么特点?
(3)二氧化碳中含有氧,也含有碳,为什么反而可以用来灭火?可是镁条不仅能够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从这两件看起来似乎互相矛盾的事实,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4)有人建议利用太阳能来实现如下的反应:式中hν代表光子。
2CO2+4H2O+hν---2CH3OH+3O2
2CO2+3H2O+hν--- C2H5OH+3O2
CO2+2H2O+hν--- CH4+2O2
……等等。燃烧产物在吸收光子的能量之后,又可以转化成为燃料,这是多么有趣的设想!但是从原理上看,不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另一种模拟方案而已。这是化学家在了解自然现象的化学本质之后受到的启发,向大自然学习,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究思维方式。
①你认为这些设想合理吗?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吗?为什么不同于永动机设计(后者被认为是违背科学原理的)?
②通过上面的这个设想,你对在可持续发展中能源的重要性和对科学技术的评价,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③这是一个利用化学反应式和化学计量关系进行方案可能性探究的例子。有人认为它体现了学习和运用化学语言的必要性和意义,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3 从这两个化学实验还可以学到什么
上述两个实验有助于初步认识四类基本反应,也有助于初步建立化学元素观和微粒观。这两个实验虽然比较简单,如果加上镁条在二氧化碳中可以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的演示实验(或多媒体放映),已经涵盖了课标要求的分解、化合、置换和复分解四种基本类型的化学反应。在完成实验报告时,由学生自己分别指认,四类反应的特点和反应式前后有关元素的迁移(石灰石的热分解和加酸后的复分解反应,可以视为组成中CO2的整体迁移)、结合态和自由态的相互转化、镁对二氧化碳中碳的置换,可以使得学生通过化学式和化学反应方程式获得新的体验。因为以化学元素符号组合而成的化学式和化学反应式,可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微观视角。只要把化学式中的每个符号视为某个元素的微粒,化学变化的过程与结果看成是有关微粒的迁移、交换、化合和分解,就可以形成这种认识。实验中观察到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差别(此外,还有严格的化学计量关系)、变化过程中的种种现象(例如气体的产生,发热发光、体系颜色的变化,固体反应物表面的变化等),都可以成为上述微观过程的生动而直接的证明,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的预期目标由此可以落在实处。
四类基本反应大致概括了利用化学变化实现物质转化和元素迁移的具体思路。亦即利用原料物质制备简单的新物质这一化学合成途径的基本思路。
通过化学途径使氧和二氧化碳由结合态转化为自由态,再通过化学途径使它们由自由态转化为结合态,和学生已经知道的自然界的氧循环和碳循环过程很相似,可以看成体现后者基本特点的最简化学模型。从而更有力地证明了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的认识。初中化学的教育价值也由此得到体现。
由于在化学反应中元素保持不变(所以反应前后,化学体系的总质量保持恒定),由此可以想到,所有的化学物质,包括废弃物在内,都有可能视为通过化学转化获取新物质时的资源。虽然由可能性进而成为现实,不仅决定于化学,还要受到能源、环境、成本和技术等方面的制约,但是这种可能性的存在是确切无疑的(已成为纳米科技的理论依据)。这是化学为人们看待和解决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时提供的新视角,也是深入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