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2 08:21: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人类语言特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主持人虽然也用稿件,但稿件在主持人手中已失去了意义,它仅仅是主持人传播活动所需的一种资料。因此,主持人在对语言的具体运用上具有更强的自主意识和宽松条件,从而摆脱了稿件的制约,使自己的言语不仅在语气方面,而且在修辞和结构方面都口语化。主持人强调的是大众传播,而不是个人的日常闲聊。主持人言语既包括人们说话的一般类型,又不完全是日常生活的说话类型。一方面要同“假设”的对象做生活化的交谈,一方面又不可能完全和生活中的说话相同。所以,主持人言语是一种与日常交谈有一定距离的特殊说话类型。它既通俗、活泼,又严谨、得体。主持人的口语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言,它源于口语,但要根据广播电视语言的要求对口语进行提炼加工,它是具有较强逻辑性的流畅、优美、具有动感的语言。此外,语言的个性化是主持人节目传播的特色之一,是受众在接受主持人节目时一种特殊的审美需求,由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来体现。
二、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类型
1.柔和朴实型
柔和朴实型是指以柔和、朴实、亲切而不强烈为特点的主持人语言风格。该类型的主持人音色比较甜美、温柔,语气平和,语调平缓,语句平实,情感较为真挚朴实,面部常带微笑,表情和动作一般较少,气质端庄,装束素雅。这一类型的主持人语言风格比较适合于谈话节目,而较少出现在大型文艺演出节目中。如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悦、白燕生都属于这一类型的主持人。
2.儒雅沉稳型
儒雅沉稳型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表现为话语比较规范,重文采,音色比较醇厚,语调平稳中有起伏。节目主持人面部表情、手势动作不多,显得沉稳持重,具有知识分子的气质,其语言风格有“书卷气”。儒雅沉稳型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一般适合主持主题纪念性的演出活动和知识性较强的节目。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赵忠祥、陈铎是这一类型的典范。
3.清纯活泼型
清纯活泼的风格大都表现在年纪较轻的节目主持人身上。这一类型的主持人一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才华出众,聪颖过人。给人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感。主持人杨澜、王雪纯就曾是清纯活泼型语言风格的典型代表,她们主持的综艺节目及一些欣赏娱乐性节目,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4.幽默诙谐形
幽默诙谐是节目主持人语言的一种技巧,是人们普遍喜欢的一种品格和能力,其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幽默诙谐蕴含着人类的智慧和善良,能给人们带来精神愉悦和美感享受。主持人运用幽默诙谐语言时要把握分寸,掌握好“度”,视对象、时机、场合、内容临机处置,不能把幽默当作逗乐,把诙谐变成油嘴滑舌,从而失去这种语言风格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央视主持人崔永元、李咏、毕福剑是幽默诙谐型语言风格的代表。
5.犀利哲理型
犀利哲理型节目主持人的言辞尖锐明快而富有哲理。这一类型的节目主持人大都思维灵敏,逻辑性强,反应敏捷,善于透过现象深刻分析事物的本质,有独到的见解,甚至鞭辟入里、入木三分,比较适合于新闻评论节目、访谈节目。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是这一类型语言风格的代表。
6.真挚情感型
从1958年苏联提出“英才教育”的口号开始,世界各国竞相开展拔尖人才的培养,1973年美国通过《天才教育法》为天才及有天赋的儿童教育提供了保障,20世纪70年代,我国逐步展开拔尖人才的教育研究,目前拔尖人才的培养及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型大学,有三种主要方式,即:数理提高班、学科大类培养、专业教育试点班,对于高职阶段开展拔尖人才的培养研究甚少。李延伟、王芳在《三本院校中拔尖应用人才培养初探》中指出了河南财经学院的具体做法,而我院连续多年专科招生分数线位居江苏省榜首,并超越三本分数线,其中学生通过综合素质选拔进入电子特色班学习,他们在各类专业比赛中,多次超越本科院校夺冠。学生拔尖能力可见一斑,基于此,我们展开了在高职院校开展电子类拔尖人才培养的研究。
一 高职电子类拔尖人才的特征
1.身心素质
拔尖人才的身心素质是其成功的首要因素。
第一,心理素质。拔尖人才的拔尖首先是目标上的拔尖,表现在其心理素质:即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理想和生活理想,较强的抗挫能力,积极乐观,善待他人;具备良好的情感、意志、性格等;能较好地感知世界、想象力丰富;思维敏捷,同时还要求有较强的抗挫能力,能积极对待成功和挫折,具备节制和坚韧的态度,对待自己、他人、集体和社会的态度平和。
第二,生理素质。拔尖人才不可忽视其本身的物质性,作为一个人,首先是物质的人,身体是其思想和行为的载体,生理素质要求其具备良好的身体基础,能充分调动身体的各部位功能,同时能正确地认识生命,积极地锻炼身体,构建强有力的体魄。
第三,道德行为素质。“大胜靠智,小胜靠德”。要能在拔尖道路上顺畅,首先需要遵循政治和道德的规范,具备正确的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合格的伦理导读、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没有基本道德的专业理想和生活理想是社会所不能容许的;具备社会公认的主体意识、超越意识、契约意识等;并能在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观念下做出正确的价值取向。行为素质也是其意识层面的要素,针对拔尖人才的培养,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有高雅的生活格调、健康的生活方式,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行为举止文明而朴素,并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时间习惯。
2.知识素质
拔尖人才的知识素质应该包括专业知识素质及科学人文知识素质。
第一,专业知识素质。谈电子类拔尖人才,其所谓的电子类就是其专业素质的要素,对电子类拔尖人才而言,专业知识素质主要表现在:专业理论知识是否扎实,工程实践能力是否完备,团队协作精神是否具备。
第二,科学人文素质。拔尖人才的专业发展是在一定基础之上的专业发展;而这个基础就是科学及人文知识素质基础。要求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能不倦地追求真理,理性地对待事物,为真理不怕牺牲;关心、尊重人的价值、需求和发展,理解集体、社会责任感的意义;拥有相对厚实的知识基础,包括物、化、生、史、地、政、天、经、法、哲、文、艺、美等多门类学科的基础知识。
在此,其强调的科学知识素质中以算机使用为基础的软件使用知识、信息检索加工知识、知识产权知识及阅读外文文献的英语知识等,他们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拔尖人才能达到的高度与速度。
3.能力素质
能力是身心素质作用下知识的外在应用,能力素质的大小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拔尖人才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能力。能力素质的大小按照其助推拔尖人才的成长,分为基本能力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发展能力素质等。
第一,基本能力素质。从学习、工作、生活方面谈,各方面的基本能力是拔尖人才必备的能力基础;在信息爆炸的新时代,信息处理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已是基本能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
第二,专业能力素质。高职阶段的电子类拔尖人才还应表现为其知识和技能同等提高的前提下更加具备一定的技能优势。
其专业能力中专业能力素质概括为传统知识、技能识记、传承能力;具体应表现为:电子产品装配、调试能力;电子产品设计、制作能力;利用电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复杂电子类研究开发等问题的能力;解决复杂电子类研究开发等问题的能力;利用电子知识对电子产品进行检测、维修、维护的能力。
第三,发展能力素质。拔尖人才的拔尖更多依赖于发展能力素质,其主要内容包括其思维及非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性开展工作能力、创业实践能力、新知识与新技能的掌握能力,提出问题、继续学习研究的能力;同时发展能力素质还应包括管理能力,尤其是技术及团队项目引领的能力。
二 高职电子类拔尖人才的培养
在电子类拔尖人才的培养方面,我们首先搭建了素质体系;其次完成了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在培养平台的建设上结合新四块课程体系、研究性学习、竞赛培训构建互动平台,培养高职电子类拔尖人才。
1.新四块课程体系
新四块课程体系是:职业素质课程、岗位能力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个性拓展课程四部分课程。该课程体系是我院经过一定的研究和实践提炼完善之后展开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在拔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个性拓展课程部分,尤其为学生参与科技类兴趣小组、兴趣课题的学习提供了好的路径,而这些也成为拔尖人才成长的必经环节。
2.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为广大拔尖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实体环境,是其检验所学、钻研专业、交流研讨的重要形式。
研究性学习内涵定义为:“以项目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研究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专业知识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积累实践经验,体验项目研究过程,强化学生技术应用与解决现场技术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院建立的各个专业方向的研究室,其雏形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目前研究中心共有20个研究室,可以容纳约200名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3.技能竞赛培训
电子类竞赛主要包括:院系组织的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江苏省ti杯模拟电子系统设计竞赛; 430单片机设计大赛;altera杯数字电路设计大赛等诸多专业类竞赛。这些竞赛的开展都为拔尖人才构建了良好的舞台,对吸引拔尖人才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另外学校在组织相关竞赛时的培训工作也为拔尖人才的成长提供了较好的服务。
三 总结
基于此互动平台下,我们以拔尖人才的素质体系为抓手,从身心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方面展开,通过培养平台的建设将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申报各类专利18项,获得中央电视台《我是发明家》50强,参加第六届世界发明博览会一览5项大奖;全国信息技术类创新与实践活动一等奖;5年来获得电子类竞赛类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省级竞赛一等奖近8项。
参考文献
[1]史建平、杨金观、林光彬.以五种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财经拔尖人才[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6)
[2]黄艳梅.基于调查的应用英语专业“新四块”课程体系的优化[j].科技信息,2009(31)
[3]沈淑雯.加强理科基础建设,培养拔尖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
[4]李嘉曾.拔尖人才基本特征与培养途径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5]李延伟、王芳.三本院校中拔尖应用人才培养初探[j].计算机教育,2008(24)
[6]秦书生、韩雪冰.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探析[j].党史文苑,2010(6)
[7]宋伟.论拔尖人才培养中的道德建设问题[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8)
[8]彭豪、钱扬义.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科学研究性学习:模式、实施与成效——以“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1(2)
[9]蒋华勤、潘杰.浅议民办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案(上册)[c],2010
[10]兴志、刘磊.高职院校学生科技活动探析[j].科技资讯,2009(35)
[11]李志巧、陆芳.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网络研究性学习模式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
[12]尚仁成、阮东、熊家炯.物理学及相关学科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班简介[j].物理与工程,2006(3)
[13]王晓晶.研究性学习与大学生主体性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8.
1.朴实的“乡”气美
朴实风格较于华丽风格来说减少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藻丽的词语的使用,文章整体风格比较平淡质朴。在韩少功看来,为了模仿西方的风格而丧失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得不偿失的。他早年的知青生活为他寻找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供了便利环境,使他更加关注语言方面的学习和研究。韩少功的语言特点初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在词语的运用上有浓厚的地方口语色彩
口语化的语言是《马桥词典》非常鲜明的特点,不同于传统的用科学注解的词典,该词典中有许多只流行于马桥地区的区域性的特色方言,比如句子较短、重复多、结构简单等特点。由于地方文化色彩比较浓重,如果没有情境环境或者词条注解的话,读者将很难读懂。在《韩少功自选集・马桥词典》中,他精选了41个词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这些词条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说明。
(2)在局势上大量运用直陈句
从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韩少功特别喜欢使用省略句、短句、等同类结构的平行排比句式,例如,“江边的人也打鱼,下吊网,过着下线钩”,这样的句式凸显了整齐舒缓的特点。
(3)在修辞手法上使用排比和同构连用
《马桥词典》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目的是寻求通顺清楚,属于消极修辞,当然,也有少量e极修辞。其修辞格式中运用的最多的当属排比了,包括比拟、引用、对偶、夸张、反复、借代等等多种形式的排比句式。
(4)在篇章上作品结构较为松散
韩少功在《马桥词典》中还使用了很多的独句段落,《自选集》里的独具段落大概就占到了整个自然段落的36%,这样的比例在其它作品上还是比较不常见的。
2.同构连用的繁丰美
同构连用是指三个或以上结构相同的词语、短句或分句依次出现,从而起到修饰句子的作用,或者说形成排比或并列的格式段落,让整体段落显得整齐有意境,体现其繁丰美感。在这里,我们将这样的连用方式大概归纳成以下四种类型:
(1)并列短语
例如:等待着从上游飘下来的死鸡、死猪、破桌子或者旧木盆。
(2)同素连用
例如:辨别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挪威人、波兰人等民族的文化差异。
(3)排比辞格
例如:睡在蚁穴边可做帝王梦,睡在花丛里可做风流梦,睡在流沙前可做黄金梦,睡在坟墓上可做鬼神梦。
(4)并列句群
例如:甚至吃了猪脑子、狗脑子、牛脑子,还是记不上几句。
除了以上语言特点以外,《马桥词典》还融入了一些创新的风格,将论点代入文中,使文章本身与思想的表达互相融合,形成了一种温蕴之美。举个文中的例子:全国的人口统计里,肯定不包括他。全世界的人口里,肯定不包括他。在这里,“他”不单指其人,而是对马鸣的一个生存状态的思考。综上所述,语言的风格是综合多种外在环境影响下,根据所要表达的效果选择性的运用语言要素的语言特点,韩少功的《马桥词典》中,各种美感的的体现与其本身对语言的追求和态度息息相关。
此外,《马桥词典》在文体实验上的成功跟以词典的形式融入作者思想的方式密切相关,传承了中国古代的笔记小说的笔法,并且融入了文史哲。基于对这一文体实验的热衷,小说中的思想表达和叙事二者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裂痕,韩少功本人也表示,这对当今的文学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历史性的思考和当今的时代性来看,韩少功的作品中并不缺少思想的表达,并且绝大多数读者对这些“思想”给予了正面评价。《马桥词典》对于如何评价韩少功小说中的“思想”和探讨这些“思想”和叙事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研究环境和例证。因为一方面,《马桥词典》中体现了韩少功对于人文方面的研究结果,另一方面,韩少功在创作期间有一定的文化寻根和传承意识,又有对文体的创新精神并予以实践。
关键词:广播媒体 新闻语言 短平快 竞争优势
在当今社会,各大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受众注意力作为一种不可多得的资源,越来越稀缺。各大媒体之间为了争夺这一稀缺资源,纷纷采取各种措施调整栏目风格、版块
内容,而传统媒体也不断的向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借鉴,出现了各种媒体进行融合的现象。在这个惨烈的经济竞争环境下,广播媒体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和考验,但也存在着巨大
的潜在机会。下边,笔者将重点结合广新闻消息类节目语言的基本基本特点进行分析,对中国当前广播媒体借助声音传播的特点、广播媒体新闻节目语言的特点、广播媒体语言特
点的变化进行规律性的探讨和总结,供学界和业界参考。
一、广播媒体借助声音传播的特点
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杂志这五大媒体中,报纸和杂志在传播信息时采用的是图文,虽然只需眼睛便可阅读,但需要平衡大脑的思考,发挥想象力,信息的获取不够形象生
动。而电视、网络这两大媒体虽然形象生动但却需要平衡多种感觉器官,既要看,又要听,不能实现“一心多用”而广播媒体在传播信息时只需要通过声音符号就可以实现,受众
也只需要凭借听觉就可以实现信息轻松的获取。因此广播媒体作为大众传播手段中唯一的“听觉媒体”,成为广播媒体竞争和发展的天然优势。
在经济学家的视角下,受众“注意力”越来越来稀缺,从传统意义上讲,这个“注意力”即“对眼球的吸引力”主要是是指人们通过视觉获得的信息。当今社会,媒体之间的竞争
越来越激烈,都采取措施改进传播技巧,通过色彩、图片、画面、动作进行大肆的商业策划和炒作,媒体提供的信息越来越海量,从而使受众处于一种极度的审美疲劳的状态。人
们不禁感慨,虽然节目内容越来越丰富了,但在眼花缭乱的视觉盛宴中,人们却感到了疲劳。与此同时,广播却大大解放了人们的眼睛,这个仅仅使用耳朵获取信息的媒介方式开
始受到人们的欢迎。而且,这种媒体还具有“一心二用”的功效,受众可以边听节目,边做其他的事情,而电视、报纸、杂志,甚至是互联网都无法实现这一功能。广播作为一种
伴随性的媒介正在得到老年人及有车一族的青睐,而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广播媒体迅速及时的声音传播方式,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既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广泛的传播。
二、广播媒体新闻节目语言的特点
马克思曾经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人们的交往最初是通过语言进行的,语言,特别是口头的表达方式简单,易于理解,能够迅速的产生效果。这个我们可以以历史上
那次最为经典的广播剧案例来参考。哥伦比亚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1938年10月30日在《空中水银剧场》节目播报),数以百万计的市民听到节目,认为世界大战就要来临
了,引发了城市的大恐慌,“至少有600万人听了这个节目,并且在其中至少有100万人受到了严重的惊吓或者惊慌失措。”
一般而言,新闻节目语言具备的特点必须是精炼、客观、准确、通俗。但现代社会已经不能满足于这些基本的要求。新闻语言还必须有人情味、有责任感,对待社会的丑恶现象就
要鞭辟入里,对弱者就要表达同情的声音,使用温性词汇。
广播媒体的语言与普通的新闻语言又有差别,这主要是因为广播媒体的新闻节目由于没有了画面的对照,单靠听觉来接受和获取信息,就需要广播媒体新闻节目的语言凝练,通俗
,避免歧义。同时,也要求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悦耳动听,能够先声夺人,充分的发挥广播媒体的语言优势。在这,广播媒体的语言具有温暖暖人心,提供情感关怀的功能,它
采用对白式的播放方式,容易拉近新闻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让听众感觉到新闻节目的主持人是在跟自己进行促膝交谈,发挥广播媒体的情感慰藉和新林关怀的功能。
广播电视新闻学研究专家、上海大学传播学教授吴信训曾经指出,广播新闻消息强调反映“事实发生、发展与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差,语言通俗易懂,充分调动声音、音响的表现
功能,短小精悍、简明扼要、具体形象地表现新闻事实。”
三、广播媒体新闻语言特点的变化
语言的产生使人们摆脱了使用非语言的动作、表情、吼叫等动物性传播手段,成为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可以说,语言的发展变化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基本反映和重要
标志。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语言的进步一直没有停止过。在大众媒介产生后,作为信息承载渠道的语言也在与时俱进的进行着调整。因此,广播媒体的语言特点并非一成不
变,它也随着所处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播媒体所生存的环境现在广播媒体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与此相对应的是广播媒体的语言特点也在发生
着变化,以适应市场的竞争压力和受众的审美变化。
近年来,广播媒体新闻语言特点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是听众群体发生了变化,主要以移动性的伴随收听者和老年群体为主,这就要求新闻语言必须符合这两个群体的
各自特点;再次,在文化形态呈现多元化倾向的今天,广播媒体的节目语言要向网络和其他媒体取法,使当地借鉴和吸收其他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语言养分,使语言在不违反新闻
传播严肃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活泼,轻快。
行文至此,笔者结合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及常识,分析了广播新闻消息类节目的语言特点及风格,并分析了其演变的基本规律,正是因为广播所具有的语言魅力和特点,才
使得广播媒介虽然面临多种媒体手段的夹击依然保持着独有的竞争优势。
[1] 吴信训:《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2] 胡正荣、曹璐、雷跃捷:《广播的创新与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广告英语的作用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激发其购买欲。广告的撰写人为达此目的总是匠心独运地使用各种语言手段。因而,探讨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对于掌握广告英语的创作规律,充分发挥广告在商业大战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广告英语的词汇特点
广告英语用词丰富多变,为增添广告的魅力,常使用一些极具渲染力的词汇对商品进行美化。一般说来,广告英语词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形容词的使用
为了美化商品,广告英语中的大部分词汇多用有褒义的形容词来修饰名词,以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
例如:Excellent daily specials and mouthwatering desserts.
这是一则餐厅英语广告,形容词占了整个广告字数的一半,极具诱惑力。
2.新词和怪词的使用
广告英语中常用一些杜撰的新词、怪词以突出产品的新、奇、特,满足消费者追求新潮、标榜个性的心理。
例如:The Orangemostest Drink in the world.这是一则饮品广告,其中“orangemostest”=”orange+most+est”用在“orange”后表示这种饮品的品质好,浓度高,味道纯。
3.外来词的使用
广告英语中常借用外来词来渲染产品的异国风味和优良品质,其中大部分来源于法语和西班牙语。以下是一则香烟广告:These superb cigarettes have been skillfully created for the discerning clientele who have come to expect the legendary perfection of the House of Carrier.其中“clientele”这个法语词马上让人联想到了法国的高贵、优雅、浪漫,令人幻想着抽着Carrier,就会变得具有高贵的气质。
二、广告英语的句子特点
在广告英语中,广告创意者灵活地运用不同的句式和多变的句子结构来增强广告的效益。
1.多用祈使句,增强广告的说服力
为了达到促销的目的,广告英语往往采用一些祈使句,以增强其说服功能。
例如: Stop in a store near you.
Go ahead compare
See for yourself
So step in and take a look
Visit an authorized IBM Personal Computer dealer
这是IBM公司的门面广告,用了五个祈使句,对消费者进行直接规劝,达到促使消费者走进商店购买其计算机的目的。
2.多用疑问句,增加广告的预设内涵
疑问句的使用,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它降低了语法上的难度;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符合语言的合作原则。
例如:Are you going gray too early?
这一广告用了一个动之以情的疑问句,预设进一层含义:每人都想留有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永葆青春。每个读此广告的人均会被亲切的口吻所打动,不惜打开自己的口袋,去买这种洗发水。
3.精用排比句,增加广告的音律美
在广告英语中,运用排比句便于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同时,由于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可增加广告语言的音律美。
例如:It’s a written language… It’s an oral language… It’s an electronic language…And it’s a language…此则广告的标题为“Business has a universal language.它的每一段均以同样的结构开始,形成排比结构,突出了广告所强调的内容。
三、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
广告英语十分重视语言的美感,常使用修辞手法来提升广告语言的表达能力。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双关、拟人、比喻、重复等。
1.双关语应用
双关语的应用,不仅能增加广告的吸引力,引起消费者的联想,又使广告语言简洁、风趣、幽默,从而达到一语双关的绝妙效果。如:I am More satisfied!这是摩尔香烟在广告语中树立的双关典范。它巧妙使用了“more”这个副词,表示“更加,更多”;大写以后,变成了品牌名称。这则广告使人们轻松记住了商品的品牌,同时又给人留下了一个印象:该产品优于同类产品。
2.拟人的使用
拟人是指把所推销的商品人格化,赋予商品人类的情感和生命,给消费者以亲切感。如:Apple Thinks Different. (苹果电脑,不同凡“想”)广告中将“apple”拟人化了,好像人一样会思考,提高了广告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3.比喻的使用
比喻的使用可以加强广告的表现力,使产品更加形象生动,从而拉近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如:Today, Sakura Bank is like a thriving sakura.这是一则关于日本樱花银行的广告,银行被比作茂盛的樱花,寓指了该银行欣欣向荣的发展气象。
4.重复的使用
在广告英语中,常重的使用可以突出某种产品或信息,加深消费者对它的印象。如:When you are sipping Lipton, you are sipping something special.这是一则果茶广告的标题,Lipton是英国茶业企业创办人的名字,并以此为茶名品牌。通过重复运用“you are sipping” 的语法结构,突出了Lipton正是something special,使人不禁要去品尝一番。
参考文献:
老 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932.4
(选自《烙印》)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解析:现代诗的语言特点,除了凝练、含蓄、跳跃性强外,还具有倒置语序、省略成分、转变词性、凝缩语句、搭配反常等特点。要把握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我们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把握诗人的生活环境以及语言风格。因为他在农村生活过,体验过农村艰苦的生活,所以,他的诗歌语言就深深地打上了农民的烙印。如诗中“总得”“横竖”“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有泪只往心里咽”,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二、把握诗人追求练字的特点。臧克家的诗十分重视语言的精练和形象化,往往为了一句诗甚至一个字呕心沥血。“扣”这个动词可谓形象、传神,不仅使人想得出马背上的重压,还使人看得出这种重压的力度和慢慢压下去的程度。
三、注意诗人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臧克家反对诗歌创作追求形式上整齐,又反对完全散文化,他的诗在自然写作的基础上讲究节奏感。如《老马》每段四句,一三句押韵,二四句也押韵,极其工整,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答案:这首诗的语言特点:平易朴实,口语化;高度精炼,形象化;注重节奏,韵律化。
【技法指津】
我们在阅读鉴赏现代诗歌时,必须把握其语言特点,从解读诗歌语言入手,进而探究诗歌的意蕴和思想内涵。
一、倒置语序突重点
诗人为了强化某种情感,或为了突出某种事物,或由于押韵、节奏和换行的需要,往往要调整语序。如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这里的“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就是“如何让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刻遇见我”的倒置,诗句倒置结构突出了“如何让你遇见我”的迫切心情。
二、省略成分更简约
诗人往往省略一些成分,使表达更凝练,更简约,使情感更丰富,更坚实。如舒婷的《神女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
这里,诗人将“神女峰”这一陈述对象省略。诗人对神女留给自己“美丽的忧伤”这一现象进行了历史反思:“心/真能变成石头吗”?诗人揭掉了“神”的面纱,将“神”还原为大写的“人”,凸显了呼唤人性复归的主题。
三、转变词性为表意
诗歌中,为表情达意的需要,词性有时会临时改变。如《七里香》中“那饱满的稻穗/幸福了这个季节”,“幸福”一词本来是名词或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动词,赋予了季节以灵性,使季节充满了活力,增强了文字的表现力。
四、浓缩语句显凝练
诗句不同于其他的句子,它是高度凝练、大幅跳跃、以一当十的语言,它往往言义丰、含蓄蕴藉。如舒婷的《路遇》第一二节:
凤凰树突然倾斜/自行车的铃声悬浮在空间/地球飞速地倒转/回到十年前的那一夜/凤凰树重又轻轻摇曳/铃声把碎碎的花香抛在悸动的长街/黑暗弥合来又渗开去/记忆的天光和你的目光重叠
诗人调动人的听觉、嗅觉、视觉、心理感觉,将复杂的情感交织转换,浓缩了十年,跨越了时空。
五、反常搭配建平台
现代诗歌具有反常搭配的特点,这种搭配方式是不多见的。它不同于日常用语的逻辑思维,而更强调从诗的角度,尽可能地使语言有新意,从而抓住读者的阅读感受,为品味诗歌搭建语言平台。如:“黄昏/绕过风景中的池畔/荷塘里浮动的/是朵朵鲜绿的诗词”,用“朵朵”和“鲜绿”修饰“诗词”,这种搭配方法看似反常,却与前面的“池畔”“荷塘”协调一致,扩大了诗的容量,开拓了诗的意境。
总之,要更好地阅读和鉴赏现代诗歌,绝不能用理解日常用语的方法去解读诗歌语言,而要在阅读鉴赏的实践中,去感受、去品评诗歌的魅力和神奇,以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回 答
北 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已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如果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让所有的苦水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1976.4
(选自《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1.你认为哪些诗句是充满哲理的警句?并说明其含义。
答:
2.你如何理解“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0引言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的德国,经历了几代翻译理论家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理论构架,并在许多文体的翻译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儿童文学是文学分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文学的翻译同样也是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点内容。
1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概述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人类交际行为,翻译的过程要关注译文的目的,译者要与源文作者或委托人保持联系,明确源语文本所要表达的重点;同时,译者还要兼顾译语读者或译文使用者对译文的要求,增强译文的可接受性。如此,译文不再被看作是源文的“复制品”,而是被看做独立的目标语文本产品,只要译文实现了预期的功能就是值得认可的译文。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出现使人们关注的重心从“对等”转移到了翻译的功能和对翻译决策的解释方面来,为人们对翻译实践和翻译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人们能够更加灵活和动态地处理语言文化问题。
2儿童文学翻译
所谓儿童文学,顾名思义,就是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要适合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并且有利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儿童文学在我国的创作历史较长,但却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对其发展和研究较都比较滞后,儿童文学的翻译更是如此。近年来,随着对少年儿童的身心成长的关注的不断重视,儿童文学以及儿童文学翻译的地位也随之提高,越来越多的文学家和翻译家投身于儿童文学的研究。儿童文学的翻译除了要保持源文所要传达的基本含义之外,还要更多关注儿童的语言特点和阅读能力,词汇和句式的使用都要简单化,保持语言的趣味性和合理性;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渗透一定的人生道理,有利于使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夏洛的网》译本分析
3.1语言特点
儿童文学中词汇的使用要适合儿童的阅读水平,避免出现生僻晦涩,或者过于书面化的词汇,看下面一个例句:例1:“IworryaboutFern,”shesaid.“Didyouhearthewaysherambledonabouttheanimals,pretendingthattheytalked?”(E.B.White,2008:48)“我为弗恩担心,”她说,“你听到她嘟噜嘟噜谈那些动物了吗?说得好像他们会讲话似的。”例1中将ramble一词翻译成叠词“嘟噜嘟噜”,而不是相对文学化的“漫谈”,这种处理方式符合儿童的语言特点和阅读习惯,避免使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困惑,影响理解效果和阅读兴趣。
3.2文学因素
在翻译儿童文学时,除了要保证语言传递的准确性以外,还要保持其文学性的存在,整个句子或段落的连贯性和语义的传达要完整,而且要充满趣味性,看下面一个例句:例2:Sowhilethechildrenswamandplayedandsplashedwaterateachother,Wilburamusedhimselfinthemudalongtheedgeofthebrook,whereitwaswarmandmoistanddelightfullystickyandoozy.(E.B.White,2008:12)因此,当两个孩子游泳,玩耍,用水你泼我我泼你时,威尔伯就呆在河边的烂泥里自得其乐,烂泥暖和,湿哒哒的,黏黏糊糊,舒服极了。源文句子是一个由while引导的长句,其中又包含一个由where引导的状语从句,如果单纯地直接翻译,会对小读者的理解产生困难。任溶溶先生采取的措施是将长句拆分成短句,并且增加叠词的使用,不仅完整传达了源文信息,而且保证了其文学性和趣味性。
3.3文化距离
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距离是在翻译过程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处理好文化距离的问题也是对译者翻译水平和能力的考验,我们可以从以下例子来看任溶溶先生的处理方式:例3:“Ithink,”saidthegander,“it’steedoubleeedoubleeedoublerrdoublerrdoubleeyedoubleffdoubleeyedoubleseeseeseeseesee.”(E.B.White,2008:77)“依我想,”公鹅说“‘了’字是一横一钩一竖一钩,最后这个钩要长,然后跳过去到‘不’———‘不’———‘不’……”此句中要求译者传达的是中文汉字和英文单词之间的差异,任溶溶先生直接将源文中的字母转换成了汉字的笔画,不仅保持了源文的意义,而且用词简单易懂,表达清晰明确,有助于小读者的阅读和理解。
4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任溶溶先生翻译的《夏洛的网》充分考虑到了目标语读者,根据翻译目的选择了恰当的翻译策略,通畅易懂,充满童趣,充分体现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儿童文学翻译的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非连续性文本与师生课内外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学校宣传栏、公示栏中,在校外车站码头,商场宾馆里,都可以看到非连续性文本,它们要么告知信息,要么宣传产品,要么警示安全,要么引领路径……在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非连续性文本在信息交流中的积极作用,增强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主动意识和积极态度,让学生自觉地在广泛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去捕捉信息,学习语文,丰富语言,提升文化。
与连续性文本相比,非连续性文本具有文字简洁、图文并茂、篇幅短小、信息量大、易于学生阅读的特点。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把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引入课堂。克服教材内容编排上的不足,要选择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非连续性文本让学生阅读,例如涉及动物知识、天文地理、科学技术、机械电子、人体器官等内容的非连续性文本,让学生学习利用它们的图画文字和数据,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非连续性文本的兴趣是有积极作用的。还可以在阅读一定数量的非连续性文本中进行知识信息的收集、整理,并开展知识抢答赛、科学小博士答疑等活动,让学生展示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收获,感受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乐趣。
策略三:注重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没有了连续性文本的繁琐内容分析、情感体验和复杂的写作技巧认识,但仍需要方法引导,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利用工具书,认识字音,了解相关名词术语,结合看图,把握基本信息,获取相关知识。
二是学会从基本信息中捕捉潜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推演能力。例如了解了鱼类在海洋生存的极限深度是多少米,这是基本信息;再给出一个具体的海域和它的深度数据,就可以推测出这个海域的鱼类生存状态,进而判断人类渔业活动的可行性。
一、引言
电影电视自其诞生之日便注定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的文化交流方式。欣赏他国他民族影视作品能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了解和沟通,这种方式已经成为人们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和途径。随着近年来外国影视作品的流行和我国对外国影视作品的大量引进,影视作品的翻译也逐渐兴起。与其他形式的翻译相比,影视翻译的历史还很短,系统的、全面的理论研究也很薄弱。相对于影视作品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影视翻译的研究可以说是十分的不足。
影视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一个分支,遵守着文学翻译的一般准则。但它往往受制于影视艺术本身的特殊性。影视剧是一门“有声有型,形声结合”的艺术。其中的画面与声音起着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作用。译者在选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再现原片的思想性、艺术性,以保证翻译语言准确生动的同时,还要注意语言长短、节奏、换气、停顿、口型张合、剧中人物的表情、口吻一致等保持一致。这当中的一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译者对影视翻译语言特点的了解程度。
二、影视翻译语言的特殊性
1.综合性。影视作品是一种综合的视听艺术,演员的对白与表演相结合,配以画面、音乐、音响效果等。声画统一的综合性是影视语言最大的特性。对于影视翻译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认识到演员的对白和表演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两者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后者对前者不仅起着辅的作用,也起着制约性的作用。
2.瞬时性。与能够反复阅读的书面文本所不同的是,影视作品都是一次过。影视作品这一特性决定了影视语言的翻译要把握好易懂的原则,译文必须流畅通顺,意义明了。但流畅通顺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观众都能听懂,因为观众的理解能力千差万别,常识性的东西都容易理解,但对于比较专业的问题,观众可能听的很流畅但不一定真正理解。
3.聆听性。聆听性是配音译制片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观众主要通过演员的对白跟上剧情的发展,除了让观众听懂,还要让观众听得舒服,这就意味着译者要注意人物的语言能否反映其身份、个性,是否富于情感色彩,能否充分表现人物形象。简言之,译者要把握好人物语言的性格化和感情化的原则。准确把握人物性格,译者及相关人员才能在翻译、配音的创作过程中做到“对号入座”,观众听其声便能识其人,这在群戏中尤为重要。
4.无注性。文学作品中,对于读者难以理解之处,可以增加脚注或尾注,但影视片的翻译不可能采用加注的手法,只能在不影响影片的宏旨的前提下采取意译、解译、省略等变通的方法。
5.通俗性(大众性)。影视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除了极少数实验性的作品之外,绝大多数电影和电视剧是供人们观赏的,因此影视剧的语言基本符合广大观众的教育水平,要求能一听就懂。要求影视对白通俗易懂,不仅仅由于其瞬时性,更由于影视观众面之广。这就要求影视语言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其对白不能过于典雅,太晦涩。当然,“通俗”并不是“低俗”,也不意味着“平淡”,关键于译者能否将其译得准确而富有活力。
6.简洁性。“简洁性”是指影视作品的翻译在字数受一定的限制。影视作品中,除了写实和记叙的影视作品之外,大多都采用随意的对话方式,其特点是多以片语句、缩略句、省略形式等出现。原语长,译入语太短,给人的感觉是“拖”;原语短,译入语太长,给人的感觉是“赶”。基于影视语言的这些特点,译者在翻译时,有时就必须考虑到语言风格的继承,以目的语让观众充分感受到影片语言的魅力,否则会因译入语的晦涩难懂、矫揉造作影响影片原有的魅力。
7.融合性。语言的“融合性”指的是影视剧中人物的语言、音乐及动态画面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是密切联系、融合在一起的。演员的形体语言,如点头、摇头、手势等也是影视语言的一部分。这是与一般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而且口头语言和形体语言间也不是相互独立、相互排斥的。口头语言是形体语言的基础,而形体语言对口头语言起着限制与补充作用。
8.角色性。在影视语言中,除少数旁白无角色特性外,大部分的语言都和角色的特点分不开,儿童的语言带有童趣,执法工作者的用词严肃,老者的语速较慢且富有哲理,这些特点都是在影视剧中经常可以发现的,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这一特点译者也要特别留意。
9.文化性。“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文明或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艺术、传统、习惯、社会风俗、道德、法律和社会关系等。由此可见,文化包含各个方面的内容。一部影视剧不仅仅是一种影视语言,其更重要的作用是其不同文化的传播功能。如果没有贴切的语言来表达,影视作品终将是苍白无力的。影视翻译不只是语言的转换,更是其背后文化的传递。
10.口头性。文学作品的语言大多是写在纸上的,读者用眼睛去欣赏,而影视剧的语言主要是通过演员用口说出来的,观众必须用耳朵去听。也就是说,在欣赏一部影视剧时,看画面听语言二行为同时发生。语言与画面同时出现更能体现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便于受众理解影视人物的对白,进而看懂整个影视剧。
11.省略成分多。影视语言的翻译与一般文学作品语言的翻译相比较,其省略成分要多的多。一方面,这是因为影视剧中的人物间交流通常都是面对面对白的形式进行的;另一方面也是受影视翻译语言简洁性的特征所限。正是由于影视剧中人物间的交流是面对面的形式,翻译语言中很多的代词,尤其是人称代词,以及前面已涉及的内容都经常省略。
12.口型化。口型化是要求译文在保证准确、生动、感人的前提下,力图在长短、节奏、换气、停顿乃至口型开合等诸方面达到与剧中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口吻相一致。
13.人物性格化、情感化。人物性格化就是准确把握剧中人物个性,使译文言如其人。情感化则要求译者把自己带入角色,站在剧中人物的立场把握其内心世界,从而领会其言语的确切含义。
三、结语
总之,影视翻译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翻译。在影视翻译中,所有翻译技巧的应用,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语言特殊性的制约。要达到译作与演员高层次的吻合,就必须考虑到剧中人物的身份与文化背景,个性和语言特点以及演员的面部表情等等。由此可见影视翻译语言的特点再现对影视译作的重要性。(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化学院)
西北民族大学资助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的一部分,项目编号为:Yxm2014018
参考文献:
[1]杜志峰、李瑶、陈刚,基础影视翻译与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
[2]麻争旗,影视译制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3]佟晓梅,影视翻译语言的特点及其翻译技巧[J],黄山学院学报,2006年10月第8卷第5期。
[4]毕文成,影视翻译语言的特殊性[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12月第5卷第4期。
[5]张燕,影视翻译语言的融合性[J],电影评介,66。
阿拉伯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诗歌像一面镜子,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阿拉伯人的历史、现实与价值观,因而被称为“阿拉伯人的史册”。贾希利叶时期的诗歌更是阿拉伯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悬诗》①代表了贾希利叶时期阿拉伯文学的最高成就,它真实生动地反映了贾希利叶时期阿拉伯人的生活风貌,是阿拉伯古典诗歌的典范,对阿拉伯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阿拉伯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古今中外,关于《悬诗》研究的各种典籍可谓汗牛充栋。古代评论家研究《悬诗》的重点主要是释义,很少把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文之所以选择语言为切入点分析《悬诗》,是因为要真正全面、深入地把握《悬诗》,并透过它了解贾希利叶时期,就不能不分析它的语言。正如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所说“语言是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足以表现人的特点的”,“它是打开人们心灵深处奥秘的钥匙。它是人们表达思想的至高无上的工具,是维系民族的纽带,是历史的宝库。”②“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这一点现在是十分清楚了。”③
本文概括了《悬诗》的三个语言特点:语言的天然性、以名词为主和积极修辞的完美运用。
一、语言的天然性
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首先是它所使用的语言自身的特点,《悬诗》的语言特点首先是贾希利叶时期阿拉伯语的语言特点。
贾希利叶时期,阿拉伯人在阿拉伯半岛上过着游牧生活,他们是驼背上的民族。当时阿拉伯人的生活环境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他们的语言在这种环境中也是不经任何修辞的,是天然的、粗犷的、豪放的。《悬诗》中的语言就像从山泉中汩汩而出的泉水,像最原始的声音从山谷里传来的回声。这种单纯天然的语言成了后来几个世纪阿拉伯人进行文学创作的基础。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阿拉伯语也不例外。从贾希利叶时期到现在,阿拉伯语历经各个时代悄然发生着变化。从语言的功能发展上说,阿拉伯语从古代阿拉伯语变成了现代阿拉伯语。古代的阿拉伯语在阿拉伯半岛上生根之后,经过《古兰经》和《圣训》的发展,到了现代。从语言的发展体系上说,《悬诗》中一些词汇的义项现在已经不再使用,甚至销声匿迹了。比如“”这个词,在贾希利叶时期指“值得保护的事物”,到了今天,它的意思变成了“真理”。再比如“”这个词,在《悬诗》中是“坚硬”的意思,而不是现代阿拉伯中的“真实、诚实”义。
《悬诗》的语言,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与当时游牧社会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天然性。《悬诗》的语言特点被烙上了鲜明的贾希利叶时期语言特点的印记。以拉比德()的诗句为例:
(夜晚,乌云遮住了星光。)
1.从语法上看,宾语置于主语之前,不是常规的语法顺序。如果不加分析,很容易把它的主语误以为宾语,从而误解这句话的意思。
2.(它的乌云)这个词中(它)可以归到(夜晚),也可以归到(星光),在诗中主要起着韵脚的作用。
3.从词义上说,这个词在阿拉伯语里的使用是很广泛的。从伊斯兰教传播以来,它的意思就是“判教、质疑主的存在”,而很少使用它的原意:“遮蔽、掩盖”。
如果按照现代阿拉伯语的正常语序来调整这句话就是:
或是:
但这样读起来就没有韵律的美感,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贾希利叶时期语言的天然性。这种语言和阿拉伯人天然的个性、游牧生活息息相关,这种语言给人的感觉是自然的、粗犷的。
诗的语言是日常语词诗意的组合,既然是组合,就有结构和规范问题。周宪认为,“诗的语言规则是为了创造某种想象性的文学语境。倘若我们采用更加辩证的观点的话,可以表述成日常语言的诗意用法构成了文学语境,反之,是文学的语境使日常语言脱离了通常的规范而显露出某种诗意。”④《悬诗》中的语言正是这样。
二、以名词为主
在《悬诗》中,语言遵循着以名词为主的规则,除了祖海尔的悬诗语言以动词居多之外,其他六位悬诗诗人在语言上都采用了以名词为主的规则,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阿拉伯语是一种名词丰富的语言,名词远多于动词,在《古兰经》的开篇中,动词只有4个,而名词却多达20个。
(二)《悬诗》中反映出的以名词为主的规则是贾希利叶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当时人们智力发展的反映,也是当时人们文化程度的反映。多首诗的诗句内容虽然不同,但是诗的结构却大致相同。《悬诗》的主要结构首先是在废墟怀念故人,然后描写自己和女人的情爱经历,之后是旅行,描写自己的马或者骆驼,写一些格言或者记述一些战役。在《悬诗》中的这种以名词为主的语言规则反映了贾希利叶时期人们的语言特征。
(三)祖海尔在诗歌中为了举出例子,说明哲理,很多理智的劝说,不是靠名词,而要靠动词表达,但这种动词占主导的语言表达方式在《悬诗》中是很少见的。
三、积极修辞的完美运用
贾希利叶时期的语言一直是阿拉伯语修辞的典范,因为它远离了外来语的影响。⑤《悬诗》语言的又一个特点是大量使用修辞。
修辞通常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消极修辞使语义表达更清晰,这种修辞大体上是抽象的、概念的。积极修辞使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是具体的、感性的。⑥修辞的价值高低全凭意境而定。只要能够体现生活的真理,反映生活的趋向,哪怕是现实世界所不曾经见的现象也可以出现。⑦《悬诗》中的积极修辞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在所有的积极修辞手法中,以比喻()为例。没有哪一种文学语言可以离开比喻而存在。
贾希利叶时期的诗歌语言在比喻上显示出了这一时期诗人的敏感。诗人对周围的世界有着敏锐的感知,诗人写诗更像是一个雕塑家在雕琢塑像。⑧《悬诗》在修辞和艺术表达上成就最为辉煌。新奇的比喻,把女人、骏马、骆驼、大自然描绘得生动具体而完美,追求形象的完美是《悬诗》的重要美学特征。
在乌姆鲁勒·盖斯()和塔拉法()的《悬诗》中,比喻占了很重的分量,是七首《悬诗》中最多的。
在乌姆鲁勒·盖斯的《悬诗》中,常常有超出人们想象常规的比喻。如:
喂,朋友!你可看见那乌云上方似王冠,又像云中伸出了两手,那是电光闪闪⑨
双手的动作快也不可能和闪电的速度相比,这就是一种出乎人们意料的比喻。
在乌姆鲁勒·盖斯的诗中,用数十行诗句描写姑娘的容貌和体态,从羚羊般的脖颈,到发出清潭珍珠般闪光的肌肤,从明镜般的胸脯,到含情脉脉的明眸,都不厌其详地一一赞美。作者把姑娘的绰约丰姿比作隐修者手中的明灯,在暗夜里发出照人的光彩。诗人对美色的描写,既充满奇思异想,又合情合理。这种比喻是一种细腻敏锐的感觉得来的结果,是一种对美好事情的感知,读者通过解读的语言可以产生新的审美体验。美妙的比喻,成为同代和后代诗人效仿的典范。
塔拉法在《悬诗》中使用比喻的数量也很多,但喻体主要局限于骆驼,因而没有像乌姆鲁勒·盖斯那样引起很多古代阿拉伯修辞学家的注意。其他五位诗人对比喻的运用无论在数量上还在质量上都不能和前面的两位诗人相提并论。
《悬诗》的语言除了具有天然性、以名词为主和广泛运用积极修辞的特点之外,疑问、设问、惊叹等多种句式也大量运用。其整体语言特色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注 释:
①本文中所指的《悬诗》为《悬诗》(七首)。
②帕默尔《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11、148页。
③帕默尔《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39页。
④周宪,《超越文学》,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4页。
⑤
⑥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⑦乌姆鲁勒·盖斯的《悬诗》译文采用仲跻昆译本。
⑧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⑨
参考文献:
[1]王德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帕默尔.语言学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3.
[3]周烈.阿拉伯语语言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其实每一种事物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特点,就装潢设计来说,属于艺术设计范畴,所具备的语言特点表现更为鲜明。但是在装潢设计的过程中如何将这种语言特点释放出来是每一个设计人员在不断追求的。从装潢设计的本质来看,视觉语言表达可以充分体现出装潢艺术语言特点。就视觉而言,色彩、文字以及图形是表达的根本。了解装潢设计视觉语言,并加以应用才能够设计出更为满意的装潢设计效果。
一、装潢设计视觉语言的概述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语言表达。装潢是一种综合性相对较为复杂的艺术形式,承载语言最为直接的形式就是视觉[1]。透过装潢视觉可以感受到装潢艺术所带来的美好艺术感觉。视觉语言无论是从抽象还是具体的角度来看,都会将装潢艺术内涵形象的展示出来。从这就可以了解到,装潢艺术设计的语言视觉其实就是激发人类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即便如此,也不能否认任何一种语言都需要借助某种媒介来表达。在装潢设计领域中,则通过文字、视觉形象、版面设计以及色彩来传达某种信息,继而实现某种目的。装潢设计的语言目的就是互通信息。从大的范围来说就是简单的一幅画面,其实就是语言文字。文字是传播信息的一种方式,但是并不是信息本身。如果要想达到良好的表现力,就需要根据相应的语法结构将其组成句子或者词语。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要想图像准确的传达,就需要掌握设计的内在因素。通常情况下,人们通过视觉形态,会自然的构成语义习惯。因而,装潢设计师就是利用这样一种习惯,运用图形符号,创造出具有深意的语句。
二、视觉语言在装潢设计中的应用
从艺术视角来理解,装潢设计语言形式有这几种,即抽象、具体与文字。无论使用何种语言设计,都需要符合设计的特点。而设计特点就包含了美学特点、文化特点、技术特点、管理特点以及经济特点。在装潢设计的过程中,视觉语言的应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色彩语言的应用
人心理活动形成并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色彩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研究中发现,人对色彩有着非常高的注意力。不同的色彩会引发人们不同的主观感情与客观情感,因而引发的联想也不会相同。如常见的茶叶包装,在色彩的使用方面,不仅要将消费者的欣赏习惯考虑在内,还应当将商品的档次、品种与适用场所等情况均考虑在内。不同品种的茶叶,有着不同的颜色[2]。因此,设计师色彩的应用上应当注意对不同色彩茶叶的选择。如红茶就应当选择暖色调,可以给人一种浓郁与味厚的感觉,而绿茶则选择冷色调,可以充分体现绿茶的清爽。装潢设计在色彩语言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综合考虑,继而设计的时候才会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图形语言的应用
在装潢设计的过程中,如果要图形,设计师就应当掌握其中的技巧。通过图形语言的应用可以充分显示出商品的生动性、形象性与趣味性。在设计的时候实际是可以通过不同因素进行组合在视觉上促使消费者产生比较丰富的联想,继而激发出消费购物的欲望。装潢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抓住消费者的眼球。通过设计师不同组合根据,可以给人一种全新的认识。如,相对于富有民族特点的笔墨纸砚,设计师就可以使用一些装饰纹样、中国画等多种不同的元素,将文房四宝的传统特点表现出来。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可照搬这些元素,需要将艺术元素融入于其中,进而表现出民族文化精神。装潢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将传统的文化符号通过相应的设计方法加以简化、对比、扩散以及夸张,就会促使设计含有古典美的同时,又能够表现出现代感。就装潢设计来说,图形语言的应用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图形语言应用的好,就可以为整个装潢设计增添艺术感。
(三)文字语言的应用
装潢设计中文字语言的应用,其实通常都是文案设计与文字创意设计。在字体创意设计中,通常由装饰与书法体两种。相对比就会发现,书法设计具有美观与个性的特点,但是识别性并不是非常好,很少会使用标准的字体。通常情况下,书法体较为常用在人名或简短的商标名上,装饰字体相对而言,应用的范围比较广泛。在装潢设计的时候,关于文字语言的应用需要根据整体的装潢效果以及需要表达的意思,加以选择的应用。唯有如此才能够达到理想的装潢效果。
(四)编排语言的应用
在装潢设计中,设计师必须掌握色彩、图形与文字,同时还需要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元素在平面空间中的相互关系与位置予以重点把握[3]。在设计的时候,设计师需要将色彩、图形与文字等不同方面的设计利用巧妙的版面进行编排,这样才能够展现出充满艺术感的作品。从这就可以看出,编排语言在装潢设计中的应用效果,最为重要的就是将不同的视觉语言进行编排,以突显出较强的艺术感。
三、结语
装潢设计其实就是一项专业性与艺术性极强的工作。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需要有效地运用视觉语言,将视觉语言中的不同要素进行创造,并积极运用现代化技术,从而设计出优秀的装潢作品。
参考文献:
一、前言
随着消费时代到来,个性化商品包装设计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并成了影响消费者选择商品的重要因素,这样就促进了现代社会进入了个性化的商品消费时期。现在的包装逐渐向着彰显个性的方向在发展,这样就意味着个性化商品以及个性化购物时代的到来,这样包装设计的重心也从物质功能设计向审美的精神功能设计转移。企业将商品利用自己独特的个性化进行包装来区别其他竞争企业及产品,通过整体规划和具体设计,形成独特的个性化的包装设计语言。
二、个性化视觉设计语言特点
1.文字图形化与图形文字化
文字图形化和图形文字化是包装版式设计中的重要视觉语言形式,它给人们的感觉是共同的,其最大的特点是能简单、快捷、迅速地将商品信息传达给消费者,从而达到商品和消费者相互沟通的目的。因此,在个性化包装设计中,运用文字图形化或图形文字化的设计方法,通过对设计内容、版式等设计元素的重新组构,准确把握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心理需求,选择最恰当的文字或图形造型语言,借助文字与图形的线条组合张力,充分表达复杂、时尚、个性化的意念,才能满足人们对视觉感观的审美要求,并能在演变中寻找个性,倡导个性化的设计风格。这样,设计在个性表达的道路上才能够更具独特性和生命力。
2.色彩语言简约时尚化
商品包装中最先吸引消费者的设计元素就是色彩,人对色彩的视觉反应最灵敏,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包装设计的成败。个性化包装设计追求色彩语言的简约化,使用简约的色彩语言,最大限度地发挥色彩潜能。在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流行黑色,以黑色为贵,这时的化妆品就出现了黑色调,因为黑色调有高贵、新潮之感。精美的个性化色彩与盒式包装,使产品同“返璞归真,成就经典”的核心理念紧密结合。它的外包装盒、鼓型瓶身上的标签、产品品牌均以红色为底,并以五粮图、凸显的金色字体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元宝形锁,使其整体格调明快,视觉冲击力强。该包装既体现了五粮液品牌的传承和延续,又展现了老酒脱俗出尘、返璞归真的品质。
三、个性化触觉设计语言特点
1.形态仿生造型设计抽象化
个性化包装设计追求清新、淳朴、返朴归真的设计理念和包装容器形态标新立异、个性鲜明突出、视触觉效果非常强烈的仿生设计构思,因为这样的商品包装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很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被消费者所接受。抽象化的造型更能触发消费者的联想活动,并且可以最大限度的与不同消费者的主观意象相匹配。抽象化的造型设计概念往往给人一种非写实的视觉形式,抽象化的仿生包装造型设计相比具象形态的仿生包装造型设计,其生产过程更具较强的便捷性,个性化元素的设计也较为灵活,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抽象仿生集中于提炼生物体的内在本质属性,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加工活动,属于高层次思维创造活动,它侧重揭示生物体的理念内涵。设计师的创造使单一的具体形态成为变幻莫测的抽象形态,由于生活经验、抽象方式方法以及表现手法不同,对同一具象形态进行抽象化所得到的包装造型也不同;用户的联想会使产品增添主观性的感彩,经过个人主观喜好联想产生的“生物原形”也不尽相同,这样产品形态的抽象化设计更能体现产品的个性化。
新的半透明的叶子形就是香水的瓶身,其标志着该系列香水闪亮、喜悦、无限自由的内涵,展现了女性的柔美。
2.可食性材料环保化
个性化包装选用可食性包装材料,不仅彻底颠覆了传统包装材料的包装形式,同时这种材料的出现,为实现彻底的“零包装”形式提供了条件。“零包装”是个性化包装设计的一个极端的形式体现,在未来的包装中必然具有巨大的创造性、拓展性的潜力。可食性包装材料对人体无害,可食用,经过技术加工可以调节材料强度大小,以适应不同商品包装的需要。目前,可食性包装材料主要用于食品和药品包装。日本食品市场上流行着一种可食性“蔬菜纸”,是将蔬菜洗净、剥皮、切细、煮熟、冷却、烘干,然后加工制成的。这种“蔬菜纸”外观鲜亮,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这种材料保鲜效果好,用于包装果蔬、香肠、豆干、糕点等,保鲜数月不变质,包装肉类也胜过目前的其它保鲜方法。在食用时,可以将这层“蔬菜纸”薄膜吃掉,也能像塑料包装一样进行热封粘接,还能用可食性油墨在薄膜上印刷图案、文字等。这种可食性包装材料可以保护食品的香味、鲜度及热度。现在可食性材料主要以包装薄膜的形式为主,它比传统的糯米浆膜的物理强度大,使用范围广,是一种发展前景很广阔的材料形式,将有效解决目前塑料包装材料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
3.内部结构互动化
个性化包装的结构除了可以创造新颖的外观形态,还可以利用其易于成形的材料在结构设计中加入物理学的巧妙构思,可以起到增强包装的互动功能,精巧的互动性结构可使消费者乐于把玩、爱不释手。纸盒包装往往是由多个面和多个体共同组成,巧妙的构造能使纸盒包装各构成部件之间达到和谐的状态,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组部件的功能,就能整体提升纸盒包装的物理机能,让人们在使用包装时享受把玩的乐趣。真正的包装结构会让消费者在拆封包装结构的过程中体会到一种参与的乐趣,融入到一个设定好的情趣游戏中,使用后能体现消费者与设计者互动的痕迹,让消费者享有一种理解、认知、欣赏包装设计的成就感。人们在使用包装时,人与包装的双向选择性越强,互动性就越强。
消费者拆开包装,享受完美味的糖果后,还可将其包装还原为包装糖果的本来样式,作为小饰物或纪念物,亦可以作为美化家居的点缀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当代个性化包装设计语言的特点进行分析,随着经济商品的不断发展,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商品的包装,讲究个性化。个性化设计理念和其它诸多的设计理念时而融合,时而平行又时而相互贯穿。随着时间的延续,它们都会在不断的扩充并增加新的内容,以此来适应市场的需要。在包装的过程中,包装设计的个性化语言越来越丰富,这样能有效的促使消费者费在生活中有效的展示自我、传递情感,同时彰显时代以及包装设计的个性化活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