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2 08:21: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信息管理专业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式宣布,人民币2016年10月1日起将被正式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由此标志着我国与世界的接轨更加紧密,因此相对于国内人才的需求,要求高职院校要培养更多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经济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高职院校要明确教学目标,而且还要清晰认识到当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经济信息管理人员应该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社会使用能力作为重中之重,着重学生的基础能力。如果学校不能够在此形势下很好地处理社会需求与专业设置的关系,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度,该专业毕业生将不能够高比例顺利就业或是找到满意的工作,那么,本专业在社会的影响力将会逐步下降。这就需要人们全方位对该专业进行探究。
一、国内外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我国图书情报队伍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情报队伍建设的质量越来越高,而且在某些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据有关文献资料,我国目前从事图书管理工作的人员共计22万左右,其中7万人从事情报工作。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以来,我国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以从事图书情报工作人员的学历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具有专科学历的人员就非常少,而目前具有高等学历的人员非常多,基本上实现了专业以上学历的人员队伍结构。而且这些人员普遍都接受了专业的知识培训,因此从总体来看,我国情报人员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素质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立足于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科技情报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是表现出了很多的缺陷,以下数据就充分说明了该点问题:从事科技情报人员在科技人员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少,还不足1%,同时从事科技情报的人员在年龄上也存在断层的问题。在信息管理人才推动要求下,欧美等国家都建立了完善的信息管理人员教育体系,比如美国就建立了多层次的信息管理专业教育,满足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考虑,有效地为社会提供了专业化的人才。另外其它院校也都设置了关于信息管理的专业,并且开展了信息管理系统课程。
二、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就业问题分析
(一)就业概况及困难情况。通过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2012届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分析了解到,大多数的学生选择的就业方向是行政,约占13%;管理约占4%;销售约占2%,学生91人,目前就业的只有21人。就业的21人中,行政方向的有12人,管理方向有4人,销售方向有2人,其他的有3人。从2013届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分析了解到,大多数的学生选择的就业方向还是行政,约占26%;管理约占8%;销售约占4%,学生95人,目前就业的只有43人。就业的43人中,行政方向的有30人,管理方向有5人,销售方向有5人,其他的有3人。从这两届就业生人数上看,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就业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性。
(二)就业困难的基本成因分析。
1.社会方面。大学生属于市场产品,大学生就业属于产品消费过程,因此在市场自由化的环境背景下,大学生能否就业的重要标准就是其是否能够满足市场的认可,评价大学生的就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是否存在需求的意愿,也就是用人单位是否有适合大学生的工作岗位;二是大学生是否具有用人单位要求的素质,也就是大学生的个人能力要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基于经济学角度分析,只有满足以上两点之后,才能实现大学生与市场的双向择业,如果其中存在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会导致大学生就业不成功。
2.学生方面。学生是社会就业因素的主导,通过对本院系学生的实际调查问卷发现,很多学生对于自己以后的就业岗位非常迷茫,尤其是在校期间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应该学习哪些知识。结合实际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首先会选择会计岗位,他们认为自己的学习目的就是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由此可见学生的专业定位不明确。
3.教学方面。教师在授课时,没有将各个专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区分开来。同样的课程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的知识掌握内容是不一的,不同学生对同一门课程的学习能力是不一的,教师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专业引导少之又少。
三、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分析
(一)教学模式分析。所学的主干课程有初级会计实务、经济学原理、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应用、企业资源计划(ERP)、业务流程管理与重组、市场营销。教学模式所要达到的素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分析与处理能力、产品营销与策划能力、财务核算与管理能力。
(二)必须掌握的统计学理论与方法。
1.统计学是经济专业的基础科学知识。统计学说的通俗点就是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专业知识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总结与分析的方法。基于当前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因此经济管理专业岗位对相关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经济管理知识,还要懂得如何进行绿色GDP核算等,以此适应互联网+战略。当然作为学生而言,需要不断地丰富与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2.掌握市场调查技术特别是抽样调查技术。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就是要通过自身的技能对社会中出现的各种信息技术进行调查与分析,因此作为专业学生要掌握必要的抽样调查技术,能够根据抽样调查掌握全社会科技水平,总结出高质量的数据,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信息管理专业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而概率论就是通过对数据的研究而发现其中规律的学科,因此作为专业的学生要重点学习该知识,能够熟练地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知识,以此提高自身的数据推理与加工能力。
4.掌握统计分析应用软件。为了配合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信息专业学生还应熟练掌握SPSS、SAS、MINTAB、STATISTICA、TSP和马克威等专业统计分析软件的使用。例如SPSS统计分析软件,此种软件是我们经常会用到的软件,尤其是该软件包括了很多方法,具备强大的全方位的统计分析功能,为各种研究提供了相应的统计学方法,因此需要重点学习。
四、对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建议
(一)结合普通高校办学特色,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该专业的开设时间短,但高校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应该与教育部下达的专业总体目标一致,致力于培养技术型人才。
(二)加强校企联合培养的创新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的起点在高校,人才的使用在企业。目前本校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与扬海科技合作,以进行在校培训方式对大三学生进行培训,但力度需加大,应从大一开始让学生接触这种培养方式。
居住地:上海
电 话:139********(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 1年8个月]
公 司:XX合资企业
行 业:电器/电子/通信设备
职 位:品质部主管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经济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
学 校:西南科技大学
自我评价
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根据个人及团队实际状况,创造性的模仿和借鉴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激励措施,使团队保持良好的士气,取得突出的改善;善于思考、善于倾听、善于收集迅息、善于学习,具有较强的亲和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处理压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个月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电器/电子/通信设备
目标地点:北京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品质部主管
工作经验
2012 /7—至今:XX合资企业[1年8个月]
所属行业: 电器/电子/通信设备
行政部 品质部主管
1.生产管理期间提升了生产现场的执行能力,成功建立和推动了生产效率考核机制,使生产效率得到了较大提升。
2.重新整合完善了公司内部品质运作流程和标准化作业,使公司质量体系逐步完善,为公司业务扩展提供了条件。
3.同时通过与客户的密切沟通合作,改善了与客户的协作关系,为公司正常运作与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4.使公司品质标准与品质实绩得了较大提升,降低了产品成本。
2011 /6—2012 /6 :XX电子厂[1年]
所属行业: 电器/电子/通信设备
行政部 品质部主管
1.全面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监督、维护、改进和工厂日常品质管理及供应商的辅导。
2.完善了部门的运作流程,增强了部门的凝聚力与工作热情及效率,使跨部门的沟通协调有了新的突破。
3.将品管手法与IE手法运用于日常问题的发现与改善,提升了现场作业效率与作业品质。
教育经历
2007 /9—2011 /6 西南科技大学 经济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 本科
证 书
2009 /6 大学英语六级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086-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中国教育部1998年将原来的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与林业信息管理5个专业合并而成的,1999年起正式开始招生。许多学校将该专业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现代化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而当今随着很多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正在实现信息化管理,按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应越来越凸显,但依据从2010—2013年连续四年某财经类高校的跟踪调查情况看,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一、财经类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就业情况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总体情况。从表1可知,2010—2013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率分别为92.71%、89.80%、89.32%和95.65%,其中2013年最高,高出2012年6%左右,也比平均就业率91.77%高出近4%左右(考虑到公务员等正式录用都是在年底才有结果,这里的就业率是以当年12月31日为统计截至时间)。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岗位类型。由表2可知,从事财务管理岗位的最多,达到37.35%,超过1/3;其次是市场营销和其他岗位,平均分别达到19.05%和14.29%;而从事数据库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和软件开发岗位的相对较少,平均分别为8.96%、12.89%、7.28%,三个岗位合计为29.13%,不到1/3。
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行业分布。从就业行业分布看(如下页表3所示),非IT企业人数最多,平均达到54.34%,超过半数;其次是事业单位和IT企业,分别平均为17.09%和16.81%;平均有8.4%考取公务员;其他平均只有3.36%,也就表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考取研究生比率不高。
二、财经类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方案定位难。首先是受中国教育体制限制,政治、思想教育等非专业课程学时占比过高,相应造成专业主干课程课时少缺乏深度,教师教学仅停留在“蜻蜓点水式”的表层,缺乏深度,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毕业后不能具有较强的任职能力和发展后劲。其次是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等各项知识衔接不好,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与技能“两张皮”,使人才培养很难达到“复合型”人才的标准。这是学生毕业后从事数据库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和软件开发等三个岗位不到1/3的根本原因。
2.教学内容整体更新迟缓。首先是教材,虽然我们正处在大数据等信息海量产生的时期,但从全国看,由于整个专业发展较慢,具有专业特点且实用的教材相对稀少,而能够贯彻全课程始终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案例更为缺乏,这极大地影响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水平。其次是专业教师,当前财经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师基本来自计算机、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和领域,知识更新慢,管理学、经济学等交叉性知识不足,知识广度不够,缺少实践经验,无法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方式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体系。
3.教学方式方法缺乏创新。目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多数课程的学习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虽然也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但还是单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保姆式”教学为主,缺乏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缺乏案例教学、论文式和讨论式教学的支持,这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4.学生社会实践及动手能力不足。课程体系沿用“基础教学+专业教学”的模式,课程内容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教学,造成了学生是“理论上的巨人,实践中的侏儒”的局面,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际上,据调查,30%左右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三四年后,还不能明确自己到底是偏向技术还是管理,仍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模糊不清,对就业前景持悲观态度。
5.学科专业宣传力度不足。在求职时,很多招聘管理岗位的单位将财经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当作学计算机的,而招聘计算机岗位的单位将他们归为管理类,使学生处于一种极其尴尬的局面。
三、对策及建议
1.制定多模块的培养方案。单一的培养模式难以满足社会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需求,必须科学合理地细化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实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培养方向上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及能力,可以制定信息管理技术、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与服务管理、电子商务应用等多个模块的培养方向。
2.课程设置中突出财经类院校特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不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其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下的三级学科,并将管理科学作为自己的学科基础,它的研究对象是高效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对一个组织进行管理,更强调信息的组织管理与决策应用。同时,课程设置中要突出财经类院校特点,因为超过1/3毕业学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突出重点,增加财务管理类课程,对学生加强信息组织与管理以及财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训练。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素质是教学质量的前提保障。首先要结合财经类院校的特点,对原有专业教师队伍进行培训,增加其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企业管理、国际金融等经济管理类知识,熟悉经管领域实际的业务流程,掌握行业信息系统的应用,理解行业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成长为既懂计算机技术,又具备经管领域行业知识和实践研究能力的实用人才;其次是直接引进高水平人才,如专业博士、教授等。
4.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实践性相当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首先可在课堂教学中多增加实例的讲解,注重研究现实问题,强化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其次可在社会实习中可结合统计调查、专业实习中可结合信息经济学、毕业实习可结合信息分析与设计等课程来完成。目的是要求学生认识社会,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学从“知识型”教育向“素质型”教育转变。
作者:陈琴
我国经济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农业经济的规模化、产业化、集群化方向的转型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随着“三农”问题被重视力度的不断升级,以加快农业经济的现代化管理为目标,在农业经济管理规范化运行的要求下,我国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发展则成为目前拟催发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一、信息化系统构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影响
信息化技术在我国大众生活中的不断渗入,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当前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改革标准。经济管理过程中信息化技术应用优势的逐步凸显,为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系统提供了无限可能。正如信息化技术在我国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管理中的有效融入可提升我国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成功实施同样也是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辅助。
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而农业的信息化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进行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改革强化,对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新农村繁荣和经济发展、农业的生产效率提升等均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借助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运作需要和优势,农业经济管理可以从信息化辅助下的市场拓展、信息化资源整合和有效配置、信息化科教等多方面逐步推进农业各个生产、销售要素的整合和管理,进而达成农业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要求。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的切入点
考虑到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过程中所需要的从业人员,大多数为培训转岗,农业信息化方面技能和知识相对匮乏,只能参与信息采集、储存、整理、等简单工作,采集到的农业信息得不到深入开发,势必造成农业管理工作信息应用的大量浪费,因此农业管理人员现代化管理手段、信息化基础学习能力、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极为重要。
在具体运作中,农业经济的信息化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提升农业经济收入,以信息化手段辅助农民增产增收,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以创新的科技和催动利润升值的科研成果来催发农民农业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升农业领域的经济收入。其二是需要辅助农业经济的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集群化方向的转型。信息网络的庞大覆盖能力、强大的互动功能、随时信息传递的优势等,可作为农业传统形式进行发展模式改革的技术辅助,并推动其迅速向知识型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方向进行转变。其三,提出农业科研发展及农业实践性改革所需要的人才标准,并运用各类标准化条件对人才的培养进行辅助。信息化的存在和信息化系统管理模式的应用可显著加快农业科研、知识传播的速度,进而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助力。
三、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模式
(一)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子系统内容
与农业相关的各类信息资源势必需要进行科学整合、合理规划后,才能作为农业管理的信息服务系统、农业管理的监测预警系统、农村管理的信息市场服务系统“三项合一”发展的基础。具体则需要不断进行信息的采集和交换,制定统一化信息标准,为国外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信息信息源进行拓展,使用国际化的数据库对信息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检测,构建起较为稳定的农业信息现代化采、收、传一体化系统。在上述条件满足的基础上,联系农业管理的监测预警系统、农村管理的信息市场服务系统,为农业经济管理现代信息化管理方向的正确性提供依据。
(二)融入现代管理理念,强化系统操作型人才培训
在“三农”问题被重视力度的不断升级的前提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在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构建的过程中,是必须要不断进行新的管理理念的强化。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和转型以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为标志,就是必须要保障农业经济管理现代信息化建设与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同步进行。由此,在农业经济转型期间,不断进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现代化服务意识的构建和强化,使用积极主动、强有力的方式来保障农业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型构建,是培育农业经济管理所需要的技术人才、信息人才、技术管理人才和信息管理人才等的重要基础。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现代管理理念的强化过程中,国家相关部门需要,鼓励推动优秀大学毕业生返乡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经济信息爱管理的现代综合平台构建中来,倡导个人、企业、集体在此向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意和优势,坚持以综合平台为构建准则,着力打造出高素质、高水平、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国家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
(三)适当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健全系统所需基础设施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是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基础设施的完善,则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的重点工作所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基础设施的完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因此需要社会各界及政府引入有效政策和启动专项资金,来保障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支持力度。在此过程中可结合市场竞争机制的变化,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以敦促国内外企业积极主动地引入先进技术,以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过程中的技术水平提升。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只有确保资金到位、指导到位、配合到位、措施到位,才能真正充分发挥企业和各级政府应该承担的权责。因此在进行信息化系统基础设施健全的过程中,政府可尝试统一调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所需要的各方面专业人才,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以充分发挥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各行业、各个领域的作用和优势。
【参考文献】
1、超媒体浏览方式。传统的阅读,不论是书本报刊还是影音录像,都是以线性方式的顺序组织内容,而人的思维常常是跳跃的,计算机可以为我们提供超媒体的链接方式,使得我们完全可以从主观、从兴趣出发进行跳跃式的浏览,按照我们的思维习惯组织信息。
2、表现力强。信息除了有文字、声音、视频影像外,还可以创造出MIDI音乐、图像、动画这些新型的信息载体。采用这种多媒体进行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对学生知能发展的各个环节,感知、理解、记忆、应用等都能起到有益的影响。行为心理学认为,学习起因于对刺激的反应。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把信息通过各种感觉传递给大脑,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和脑的功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还可使学生进一步接近学习内容。
3、交互性。多媒体计算机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多种人机互手段,使得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需要、兴趣和爱好,利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对当前的学习内容做出主动的、适应自身情况的积极选择,使得教学模式由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师生对话向人机对话转变,大大的改进了传统的教学风格。
4、可以进行网络教学。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正在进入新的阶段。随着信息基础工程的大力建设,网络教学必将进一步发展,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形式,传统模式的教学体制受到严峻挑战并渐渐淘汰,新机制下的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已大势所趋,并已渐成规模。
二、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优点
1、清晰表示演绎过程和模型。多媒体教学法可以将繁杂的数学推导和模型转化变为直观生动的多媒体演示,既节约了教师的板书时间,又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众所周知,经济学是一种以数理逻辑为基础的经济理论,也就是说,它的每一个原理都可以用特定的数学模型表述和演绎。数学推导和模型的描述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如一般均衡理论、福利函数、帕累托最优原理等。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法,教师不仅将大量的宝贵时间花费在书写公式、画图、表和抄写案例上,而且很难反映同一图表中画曲线的变化的过程,效果也不好。
因此,要提高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必须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因为这样可以在预先制作的、各种形式的课件中把大量的数学公式的推导和图表及其变化的情况清清楚楚地表现在屏幕上,既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又可以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演示提高教学效果。
2、模拟使内容直观。多媒体教学法可以多感官刺激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经济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较难,因此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使内容简单化,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多媒体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难题。例如,关于市场理论,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模拟制作出每一个市场结果的动画片,使学生有一个感官的认识,就可以很好地理解、记忆这一部分内容。
3、充分展示案例。多媒体教学法能很好地体现案例教学的特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如果离开了实践的支撑,其理论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经济学原理的讲解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大量的实际案例,案例教学法就成为教学的有效途径。媒体教学法是展现案例教学的最好方法,媒体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将实践中遴选出来的特色案例直观地通过动态化和形象化画面表现出来。用多媒体的智能化模拟仿真功能,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和领会教学上的难点,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创造能力。
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教学课件内容的设计。在教学课件的设计中,首先,内容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不能把多媒体课件变成面面俱到的电子图书,这样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其次,结构要逻辑清晰,思路应完整顺畅,采取分级设计,体现教学内容的树状立体结构,并建立相互的链接,使各模块之间、各章节之间能够进行相互跳转;最后,课件中画面的色彩要搭配合理,既增强视觉刺激,又要避免长时间刺激所导致的学生视觉神经的疲劳。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面临着困境:一是几十年形成的重理论的经典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二是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协调;三是现代化教学手段与相关实验设备相对落后,尤其是实验室的专业建设不力,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转变培养观念与方式,走文理结合的新路,重实践技能培养,加强综合实验中心建设,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
综合型实验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与创新的世纪,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应用将成为国家与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信息化、电子化将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要基础。当前,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世纪的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必然要面对经济全球化、新经济、管理信息化和管理科学化等外部环境与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大趋势,经管类专业高职教育应该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与科学研究等方面全面适应新的国际大趋势和国内大环境,改革与创新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建设和专业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与重大挑战。
学科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教育观念解决教育定位问题,教学模式是从根本上落实教育观念的手段。应通过调整专业设置,在现有课程中广泛引入实务教学等一系列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精神,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主动性。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计划编制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双证书”制,增强主干课程与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因此,综合实验中心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其实质是经济管理类学科的现代化建设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大学毕业生缺乏独当一面的技能,过去多数院校都是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一学期的企业实习,通过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的言传身教帮助学生体验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从而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基于市场竞争激烈和保密、人员安全、成本等方面的考虑,企业多不愿或无暇接收学生实习。因此,无论是针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还是高校教学,都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实验性教学手段与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面向21世纪的经济管理人才必须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具备综合能力强、富于创新意识的基本素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培养的人才具有典型的继承性与依附性,缺乏自主创新精神。高职教育应扩充并完善相应专业的知识体系,改变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与分析决策能力弱的现实,在综合实验基地建设上加大投入,并进行有效的系统规划,加快相关课程建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其任务是设计教学程序,掌控教学进程,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企业模拟实战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真正获得知识,使学生分析问题、自我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无论是案例教学还是企业模拟实战,必须借助实验系统构造专业教育的模拟教学情境,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以专业化软件为工具,借助严密的教学体系设计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效果,而经济管理综合实验中心建设的目的就是提供这样一个平台。
教育科研与社会服务的支撑平台高职经管类专业传统的以定性的、单纯思辨为主体的教育研究方法和手段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和新时展的需求。工科实验中心的建设、开发和科技成果转换模式,可为经管类专业综合实验中心项目建设提供参考借鉴。一方面,专业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和社会服务内容的设计与开发来源于新技术、新的经济管理科学研究的成果,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和社会服务,可以成为科学研究的新起点和新基础,这也是对社会实践与科学研究的再实践和升华的过程。经管类专业综合实验中心建设就是要通过搭建交流平台与现实接轨、与社会接轨,探索和寻求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道路。因此,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应该是开放的、与社会市场接轨的教育研究交流与合作的基地。
ERP——综合型实验中心建设的途径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体,作为现代化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了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是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的基石。高职院校多采用由各专业设置本专业实验室的方式,设备和人员由系部投资,主要用于接纳本专业学生实习,专业性比较强,但辐射面比较窄,不利于学生对企业整体运作流程的理解,资源过于分散,不利于管理与深度开发。高职院校可以借鉴企业ERP模式,建立自己的综合实验中心,实验室不仅可以面向不同的学历层次和不同的专业层次,而且可以面向全校学生开放,覆盖较多的学科专业,以达到一定的规模,实现较高的投资效益。
教学与科研高职院校ERP综合实验中心的建设可为广大教育者提供教学研究平台,使教育者在案例研究、教学设计上有验证和施展的空间,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条件。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用于教学,还可以指导企业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科研除了为校内教学服务外,还可以利用综合实验中心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设计、项目合作与开发等多项活动。可以接待其他院校学生实习、对企业进行管理培训和咨询服务,承接企业解决方案的研究等。例如,我院工商系正在建设中的实验室有会计电算化操作室、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心理测试中心实验室、物流软件操作室、现代物流实验室、银行证券模拟实验室,各专业学生在实践学习时掌握的专业知识是相对独立的,通过ERP综合实验中心,学生可以看到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在企业中的作用,可以宏观地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综合性强,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同时可以让实习生直接参与工作,可以解除以前实习时间过于集中,场地分散,不利于教师实习指导、答疑解惑的难题。
仿真企业环境高职院校ERP综合实验中心的特色在于搭建了一个仿真企业平台,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可以提前完成由学校到社会的过渡。ERP综合实验中心在仿真功能设计上具有三大特色:
1.仿真企业环境。对环境的设计和各个实验流程的设计都必须使实验者有一种接近或仿佛置身于企业实际环境中的感觉,这种环境可使学生自觉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规划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步骤,主动加入群体活动中去完成实验。环境模拟得越真实,实验教学的效果就越好。环境模拟不仅包括一个单位内部的工作环境,还包括企业与外部关联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
2.模拟职能岗位。在模拟实验中,让学生以企业实际业务流程为牵引,针对一个特定系统的业务,模拟企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工作岗位,独立完成业务处理。其目的是熟悉系统的功能,明晰不同类型业务的处理流程。为了全面提高实验者的综合实践能力,真实模拟在企业中的实际运行过程,在局域网完备的环境下,可以由不同的学生模拟企业中的不同岗位,每个岗位都具有相应的责、权、利,使每一个学生都找到相应的“职业角色”的感觉。
3.仿真企业流程。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在于业务流程,ERP实验中心也是如此。在仿真企业环境中,以企业业务流程为主线,将各个业务部门、各个职能岗位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将系统性的经济业务理论与实践全面结合,可使每个实验者深刻地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体会自己在流程中所处的位置和应完成的工作,体会到企业的运作模式。
社会服务为了实现教育的市场化运作,充分开发和利用ERP综合实验中心的资源,应着力加强综合实验中心社会服务功能的开发,使实验中心尽快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在ERP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企业需要大量的应用人员熟练地操作ERP系统,对各项业务进行有效管理,从而达到优化资源,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目的。为适应企业的这一需求,培养ERP系统专业应用人才,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普及与发展,高职院校可以利用ERP实验中心,举办各种针对不同岗位的短期培训,为社会上的实际工作者提升自身能力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同时,可与多方联合,利用实验中心开展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科研活动,承接企业解决方案研究,充分发挥实验中心的资源优势,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为综合实验中心的良性运转提供条件,这也是教育社会服务功能开发的有益尝试。
校企合作——综合实验中心的共建模式
ERP实验中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人力、物力尤其是大量资金的投入。突破传统的投资模式,多方寻求投资主体,探索校企共建模式,成为很多高职院校之首选方案。
根据市场经济原理,ERP实验中心投资建设应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调动一切力量,包括教育界、ERP供应商、企业等各个方面。投资主体的出发点尽管存在差异,但却有着共同的愿景,在“精诚合作,互惠双赢”的前提下,一定能够吸引众多的投资者,尤其是ERP供应商和一部分企业,使多方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共达倍增效应。
首先是双方投入。由高职院校投资实验中心场地、硬件设施、系统软件等,并负责ERP实验中心的运营和管理;由ERP软件供应商投资U8-ERP院校专版、实验资料、企业案例等,并负责软件安装、实验中心实施、每年的升级维护等工作。
其次是双方收益。高职院校一方可向ERP软件供应商支付一定的实施费用以及每年的升级维护费,并免费提供一定的机时,同时拥有对ERP实验中心的完全的管理权与经营权,企业则可以依靠市场化运作模式、生产管理方式与广泛的客户基础,在实验环境的建立、复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实验中心的市场化运作、案例教学等方面为高职院校教学提供切实的支持。企业一方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智源库,在“企业高级主管研修班”、“ERP高级人才培训班”、各类社会培训等多个层面与高职院校开展更为深入的合作,甚至可以直接培养企业所需的应用人才。
总之,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综合实验中心的建设不是单纯的技术工程,而是教学改革的创新工程,涉及教学、科研多个层面、多个学科,需要由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组织、协调、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建设项目,ERP综合实验中心的建设与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充分挖掘综合实验中心的功能,更需要致力于实际教学的广大教师孜孜努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瞿彭志.经济管理类院校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4):76-8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由此可见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对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学设计在高职教学中逐步开展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资源创设符合专业课程的信息化环境,更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环节,优化教W效果。文章选取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课程中人员培训这一知识点为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探索更科学的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效果。
一、教学思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程选自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的管理学课程组织篇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结合参考教材、教学大纲、该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确定的课程标准、以及职业素养,将组织篇中复杂、琐碎的知识点,整理归类为组织结构、权力艺术、人员配备三大模块,以任务驱动开展项目化教学。其中人员配备分为以下四个项目: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的招聘、人员的培训与人员的考核。文章知识点的设计就选自项目三:人员的培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培养合格的“培训专员”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为将来绩效考评的学习提供条件。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管理素养,拓展职业生涯的宽度和深度。
2、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接触了一年的专业课程训练,对于本专业的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这个年龄层次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作为信息时代的原住民,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及网络。在之前已经学习了计划、组织的基础知识,对组织结构设计和岗位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分析岗位职责的基本技能。但是学习主动性不强,不善于组织和利用信息化资源,对培训的认识片面,也缺乏实际操作的训练。
二、教学培养目标及重难点
1、培养目标分析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实现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基本素养三个方面的培养目标。
专业知识目标:能准确的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掌握培训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规范格式;开展培训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各种问题。
职业能力目标:能灵活运用工作要领开展培训实务操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本素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利用各种信息媒体,获取新知识、新技术;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2、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在进行员工培训时,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是前提,制作规范的培训方案是保障,灵活运用、有效的开展培训工作是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技能。从而归纳出本课程的重点是制作科学、规范的培训方案,难点是灵活根据岗位的不同特点开展培训的实务操作。
三、教学策略设计
针对同学们没有进入企业观看企业的培训过程,学生的亲身感受性不强等问题,结合实际制定了以下教学策略。
1、教法与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翻转课堂、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行为习惯。
2、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针对学生喜欢玩手机、且方便携带的特点,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课程资源及布置课前任务,方便同学们随时查阅资料,依托世界大学城建设专题学习平台构建信息化网络学习环境;利用视频、flas、小游戏、QQ、微信等信息化工具,解决实际困难,更好的实现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培训的知识要求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前知识准备、课堂实施任务、课后拓展提升三个环节。具体安排如下图1所示:
(一)课前准备
课前引入翻转课堂,学生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号上领取课前任务:
第一,浏览老师建立的专题学习平台中的课程资料,预习新知识,同学也可以自己搜集资料上传学习平台,老师和学生共建课程资源库;
第二,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培训专员的工作职责。学生将收集回来的资料上传到小组QQ或微信学习群, 小组内交流讨论,尝试着总结出培训专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并将成果上传到学习平台。老师检查评价,选出优秀作品,准备上课展示。
(二)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根据以前的课程安排,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专业模拟创立了一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并在上一次课程学习中对岗位职责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样的知识架构基础上,学生们在学习平台上领取任务单:对公司新入职的企业环境监督员进行培训。
任务一:要有效的完成好这次培训工作,首先要确定培训内容。同学们可以在学习平台上点开教师课前准备的企业环境监督员岗位说明书,以及这次要参加培训的人员面试时提交的简历和面试评价单,各组依据这些材料展开开放式讨论,自行确定培训内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为了更好的达到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完成一个配对闯关小游戏,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对象,选择正确的培训内容。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下,自我检查对选择培训内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完成任务一的学习。
任务二:选择好培训内容之后,就应该据此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于是教师就可以顺势开展任务二的学习,制作培训方案。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自主学习一份完整的培训方案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组内讨论制作一份培训方案,并上传到学习平台,老师可以随机抽取一组制作的培训方案并将其展示出来,同时列出现实中企业对于该岗位的新入职人员所做的培训方案,大家一起分析之前在选择培训内容上的缺失,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从而探讨出一份合格的培训方案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以及格式要求。组与组之间相互评价打分,老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任务三:依据培训方案组织实施相关培训工作,是我们要完成的第三项任务。针对以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混淆培训经理、培训讲师、培训专员之间的岗位职责。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和讨论的结果,让课前选出的最优秀小组将自己的成果从资料库中调取出来进行讲解,从而确定培训专员的主要工作职责。老师将培训专员的主要工作职责进行分解,制作成一个个微视频,供学生们随时点开学习参考。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直观了解培训专员如何组织实施培训,并内化为自己的工作技能。
同时,老师引导学生代入角色,思考如果自己是培训专员会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呢?学生以组为单位相互讨论,制作微脚本,老师随机抽取一组同学依据微脚本即兴表演。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和评价。
考虑到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上台表演并获得老师的现场点评,对于其他小组可以将自己编写的微脚本表演录制下来,上传到学习平台上,老师和同学都可以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从而选出最受欢迎的视频。让同学们在娱乐中了解培训专员的岗位职责,锻炼其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突破本课程的难点。
(三)课后拓展
课后学生们完成大学城空间的在线测试,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此外,借助学校承担的对企业事业单位提供培训服务的机会,鼓励学生分组与各位培训讲师配合,实践培训专员的工作职责。
(四)考核评价
借助信息化手段,老师能及时、全面的对学生课前、课堂、课后整个教学环节的表现进行客观的考核评价。
通过三个教学环节工作任务的完成效率和质量,实现对学生技能的评价;通过小游戏和大学城在线测试自动记录的学习成果,实现对学生知识的评价;通过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实现对学生素养的评价。完成三方面的培养目标。
四、 教学反思
本课程借助微信公众号,帮助同学们将课余零散的时间整合起来,同学们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借助数字化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在课堂完成三项任务,在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采用视频和flas等信息化手段,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直观感受不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利用配对小游戏、在线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个性化辅导。利用QQ讨论群、微信等信息化工具保留的交流成果,老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将各种信息化资源融入教学中,信息化手段拉近了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的距离,学生明确了岗位职责。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已经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学完后同学们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高,学习热情高涨、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加强、自主学习和高效利用时间的能力明显提高,提升了职业修养,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教育部网站,2011
[2] 韩立福.“先教后学”“先学后教”和“先学后导”的教学思维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5)
[3] 张俊娟,穆卓辉,张朝辉.信息化教学手段下高职专业课程教学设计[J].继续教育,2015(10)
[作者简介]韦晓菡,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教师,经济学硕士,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2―0149―03
广西是一个农业省,农业人口多,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在广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大批优秀的农村经营管理人才。而从农村调查情况来看,许多用人单位反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虽然具备了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适应能力,但创新能力不足,因此需要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自主创业成为解决就业困难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提高他们创业的成功率,扩大就业面。本文首先探讨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并以广西财经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分析了该专业目前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
(一)创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创新指的是学生的科研精神、科研态度和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工作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进行两个转变:一是人才培养要从过去的侧重理论研究向侧重实际应用转变,毕业生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联系;二是人才培养要从过去的窄深专家型向宽口径通用型转变,毕业生既可以在各级党政机关从事行政管理、研究和制定农林业发展政策等工作,也可以在各类涉农(林)企业从事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统计、咨询等工作。通过两个转变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和复合型的专业人才,他们既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社会调查与分析能力,能够发现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具有动态的思维方式,能够从独特的视角审视不断变化的农村和农村经济,从而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
(二)创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创建“基础+模块”的课程体系,基础教育部分既包括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工具形式的课程,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以文化、音乐、艺术等知识和技能为主的公共基础课。在专业课方面,突出专业基础与专业方向并重的原则,推行“基础+模块”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下设置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通过专业主干课程使学生掌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知识,通过专业任选课程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划分为若干个专业方向,每个方向为一个“模块”。学生在低年级主要学习公共课与基础课,打下宽厚的基础,在高年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志向和个人兴趣特长选择专业方向,然后根据模块组织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教学,为未来的就业提前作好准备。同时还要通过定期对用人单位的回访了解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的使用意见,根据反馈意见适时地调整课程设置,从而增强课程的灵活性与实用性,使课程体系更符合创新型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
(三)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管理,学院需要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机制。首先,通过学院学生会、学生社团和班委会等学生自治组织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使得学生在自我管理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转变教职工职能,从以管理为主转为以服务为主,一方面辅导员与专业老师通过提供专业意见,推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活动,使得学生在参加活动过程中实现知识结构的完善并加深对本专业的认识;另一方面老师还可以通过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通过探索自我、了解自我,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
(四)创建探究式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容易忽视学生的特点和个性,不利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导致了学生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探究式学习,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形成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探究式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提倡案例教学,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自主分析和处理问题;二是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调研和科学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增强理论教学的实践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在理论课程中安排外出参观和将课堂知识与自身科研课题相结合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教学中成绩的评定要采用多种考核手段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学生只注重考试分数而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是集教师、学生、校内外实习基地和相关部门为一体的综合系统。要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采取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采取“请进来讲座、走出去实习与兴趣小组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聘请相关领导和专家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另一方面带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见习和参观,并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兴趣小组,进行有针对陛的社会调查与研究。二是创新实践教学课程,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形势,对实践教学课程的数量和内容进行适度的调整,使实践教学课程能体现学科特色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三是建立和完善质量评价与激励机制,通过制定从职称评定、评优、培训方面的支持制度,鼓励教师深入开展实践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同时也要加大学生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权重,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二、广西财经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在广西财经学院目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在专业课程模块中设置了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等专业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但是对涉及农业经营与发展的前沿问题与热点问题的课程设置还不够系统,可能导致学生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时遇到一定的困难,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对农业经济的兴趣,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在专业任修课模块中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课程,这些课程中能体现专业特色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课程不足,不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和扩大知识面,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三是现有课程中在内容上存在较多的交叉重复现象,这一方面导致学生重复接受不同课程里的相同内容,感觉学习较为乏味,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每个教师在讲授重复内容时都认为其他老师会作详细解释,结果导致学生对该内容的理解不够系统深入。
(二)学生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广西财经学院2011年新设立的专业,目前还没有毕业生,部分学生对就业情况存在疑虑,同时作为新专业许多学生对专业的了解不足,而学院学生会、学生社团和班委会等学生自治组织在稳定学生专业思想、增强班级凝聚力方面虽然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够自信,学习动力不足,在学院有涉农专业的年级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整体成绩相对于其他专业较低,因此学生自治组织在未来工作中如何激发该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仍是一个难题。
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第二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虽然辅导员和专业老师提供了指导,但是课外专业活动得到学生呼应的不多,师生在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上交流不足,这使得学生难以通过这些活动来培养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首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虽然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法,比如以小组形式轮流上台讲述本小组对案例的理解,但是以小组形式完成案例准备工作导致一些学生产生搭便车思想,没有认真完成案例分析,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其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在低年级时就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了科研导师,但是学生在低年级时对自己未来专业方向的理解还不清晰,变动可能性大,这就导致了科研导师在学生科研活动中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最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考核过程中多以最后考试成绩或论文成绩为主,这使得学生对日常的课堂讨论、课堂作业和课外实践重视不足,学生无法扎实掌握课程知识,难以在课堂知识基础上培养创新性思维。
(四)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学校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但是在实践课程的教学中提供给学生的实习、实践机会不足,在将实习、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体系进行衔接和融合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包括:一是在实践课程教学中容易出现教学时间被理论教学占用,实际操作无法到位的问题;二是经贸学院初步与一些涉农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目前安排学生前往这些单位进行教学实习还较少,实习基地数量和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三是毕业实习虽然安排的时间较长,但是缺乏相应的跟踪管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是否真正掌握了农林经济管理的基本研究方法和专业实用技能难以判断。
三、完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是适当增加选修课程的备选比例,扩大学生选择范围,增设一些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理论课程和体现专业发展前沿的课程;二是在课程体系中要处理好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关系,解决好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重复与脱节的问题,使课程结构更科学,课程体系所体现的知识结构更完整。
(二)转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管理机制。一方面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深入学生宿舍等多种形式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专业学习中所面临的困惑和感兴趣的话题,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第二课堂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要制订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首先,通过完善学院学生会、学生社团和班委会的管理制度,使学生自治组织在推动学生自我管理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设置鼓励学生创新的激励措施,结合学校创新学分申请和二级学院创新个人、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的评选等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改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方法。首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科研导师的确定可以在学生进人大学二年级课程学习时再进行选择,因为学生通过一年的大学学习,对自己未来的专业方向和本专业有了初步了解,此时确定科研导师有利于学生在未来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和科研竞赛、撰写毕业论文时由同一位老师进行指导,学生的科研训练具有较好的延续性,并且科研导师也可以让所指导的学生参与到自己的课题中,增加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的机会,更好地培养其创新能力。其次,建立侧重于日常工作的成绩评价体系,学生在日常教学中以个人形式或小组形式完成的作业在总体成绩评定中占主要地位,并要求小组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要明确人员分工,在进行小组整体成绩评价时也对个人进行考核,增强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完善实践教学模式。首先,加强与涉农企事业单位合作的深度,通过联合举办一些专业比赛、安排学生前往这些单位进行教学实习等方式,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同时还要积极开拓实习基地,增加实习基地数量,使学生在寒暑假能到基地长期实习。其次,加强对毕业实习的追踪和考核,尽可能引导学生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定期与学生就毕业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并在学生实习结束后对实习单位进行追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实习学生的评价,提高实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徐辉,黎东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0,(12).
关键词:人力资源;企业;管理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变革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实现企业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到现在化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需要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措施的不断更新,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转型期我国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存在许多失衡的现象。面临经济转型,国有企业不断改革创新,使人力资源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一、关于转型期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分析
市场经济必然要求企业对传统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我国的国有企业目前正面临着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双重挑战和冲击。国有企业转型期面临的任务非常的艰巨。所谓国有企业转型期,就是指国有企业从粗放型经济转向集约型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在这个时期内, 国有企业要逐步建立起来现在企业制度,实现机制转换、产权变革、利益调整,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活力。
人力资源就是指企业组织内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对人力这种资源进行有效开发、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宏观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政府一项职能,指社会人力资源管理;微观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则是指企事业单位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通过开发人力资源,挖掘人的潜能,使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充分利用。
转型期国有企业需要不断深化改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急需加强。因为建立现代企业的制度,需要培养大批的企业管理人才,形成新的用人机制;同时经济转型期国有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创新也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的需要。
二、转型期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
1.国有企业人事管理体制陈旧。
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我国的国有企业经营者一般都是行政任命的。企业利益与企业经营者之间不存在着利益关系和创新意识。缺乏对市场变化的洞察力、缺乏企业经营者的理性,也不能针对经营变化做出适合市场经济需求的调整。还有很多的国有企业没有成立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责不清,制度不明。管理者的考核任命强调政治表现,企业领导更换频繁,使得企业领导很少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也不能做出长远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2.深受传统的人事管理的影响,人才流失严重。
大多数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是传统的人事管理。强调人事本身管理功能的发挥,使得企业发展很难充分利用人的创造力,达不到最大限度增加企业利润的目的。而且这种管理手段缺乏激励手段,用人机制不活,人才流失严重。许多的企业精英人才流失,而这部分人才正是企业发展所必需的,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3.人力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我国的国有企业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缺乏市场竞争力,很多企业的激励措施不够,严重挫伤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还有的企业在改革中实行下岗分流,按照年龄段减员增效,结果有许多的优秀的骨干技术人员也被划入了这个范围,提前离岗退休,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4.许多的企业领导者管理水平不高。
在国有企业中,企业领导一般都模仿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照抄照搬,而忽视了企业自身的特点,没有结合民族文化、行业特征等做具体的分析。很多的企业领导由于自身素质不高,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没有清楚的、科学的认识,甚至还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再就是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塑造,缺乏企业核心精神。
三、经济转型期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策略
1.创新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为了适应经济转型时期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环境的变化,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也必须进行转变,实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动态战略管理。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人力资源被看作是与企业发展战略密切联系的核心资源,在企业的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摒弃以往传统的静态管理模式,向动态战略管理模式转变。所谓动态战略管理模式就是围绕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通过提高企业人力资源与企业经营活动的统一性而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进而为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为了适应经济转型时期的变化,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相关部门要积极优化组织的运作流程,大力培育企业组织的先进文化,不断转变企业组织的领导方式,进而为经济转型时期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稳定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2.完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首先,建立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在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强化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要把绩效考核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结合起来,鼓励企业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国有企业长远发展奠定重要前提;其次,优化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国有企业应该大力加强人力资本在教育、培训以及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投资, 通过有计划、持续性的组织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和开发,进一步强化企业员工和整个组织的工作绩效。同时,在国有企业当中,要有计划、针对性强的实施系列培训项目来提高雇员岗位技能, 培养国有企业发展中的高级管理人才;再次,强化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体系。在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薪酬管理的重要性。不断优化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和结构的设计、合理调整员工薪酬水平,不断强化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体系,为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奠定重要的基础。
3.不断加强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催化剂,对企业人力资源具有激励、凝聚和导向作用。从国有企业的发展来看,凡是取得成功的企业,都有优良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精神力量,能够不断增强全体成员的创新意识,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首先,要塑造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知识文化,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个性文化,以适应社会经济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文化,保证国有企业文化发展的多样性,进而为国有企业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其次,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运作上,应避免贴标签、喊口号、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力求通过有效的文化灌输、文化传播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使广大职工对优良的企业文化从认知、服从到内化为自己的自觉意识与行动,并与企业形象建设相互促进,从而使企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充分发挥文化力对技术力、经济力的促进效应;再次,国有企业应注重努力营造和建立开诚布公、互相尊重、关心、协作的工作环境, 把人真正看作是企业的主体和主人, 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工业企业发展的主导力量。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转型和发展,必然要求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迅速的改善和提升,它将极大地推动国有企业管理上层次和管理出效益的进程,对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国颖, 陈天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M].广州: 羊城晚报出版社, 2002年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072-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大型项目和复杂项目的增加,对于工程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工程管理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也更加丰富,应运而生的工程管理专业也在不断地完善和进步。如何提升工程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让更多的工程管理人才适应社会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从课程设置的角度讨论工程管理专业核心竞争力。
一、工程及工程管理的定义
1.工程的定义。“工程”一词产生于18世纪的欧洲,最初是指军事目的的各项活动,后来广泛用于建筑、机械等领域。从狭义的角度而言,工程是基于特定的目标,运用科学技术和资源,有组织的进行造物或改变事物的集成性活动。
2.工程管理的定义及内涵。工程管理是指基于特定的目标,在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对工程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工程管理是工程科学和管理科学有机结合的整体,工程科学作为载体,又离不开管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工程管理区别于其他行业或产业的管理,它是基于特定的产业环境下,工程管理人员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期达到项目目标的工作。
二、工程管理的发展历史
我们国家的工程管理始于建筑工程的生产管理,主要指施工管理,对于管理的方法理论和阶段都比较狭义,主要针对工程项目的建设阶段。工程管理专业是在原有相关专业的基础上整合形成的,于1998年正式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专业。工程管理专业的雏形包括1998年以前的建筑管理工程、基本建设管理工程、管理工程(建筑管理工程方向)、房地产经营管理、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国际工程管理等。
随着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到目前为止,已经有400多所高校开设工程管理专业。面对众多高校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青睐及工程管理人才的增多的现状,如何提升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三、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是由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美国学者哈默尔(G.Hamel)提出的,最初讨论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人才,国家或者参与竞争的个体)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本文认为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该专业相对于其他院校同一专业在招生、就业、研究等方面具有的其他院校不具备或难以模仿的技术和能力优势。
影响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教学条件、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组织管理和学生素质等。本文主要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来探讨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教学条件能够在硬件上保证专业的教学质量。工程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实验,因此教学的硬件条件是否优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师资队伍是专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师资队伍作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主要完成者,对于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言而喻。专业的竞争力从专业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得以体现,而这些活动的完成过程离不开教师队伍。
学生是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各个院校的生源不同,学生的素质不同,如何根据学生的素质,因材施教,做到以学生为本,是专业核心竞争力不可忽视的因素。
课程设置是综合考虑上述方面之后的一个影响因素,在考虑各校的教学条件、生源情况、师资队伍之后,才能做出正确的课程设置。具体来说,即在设置过程中,是侧重工程技术还是经济管理;是针对建筑工程还是水利交通工程;是注重科学研究还是注重实践技巧。只有对上述问题准确把握,才能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突出特色,形成优势,最终形成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将从课程设置的视角对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进行研究分析。
四、工程管理课程体系存在问题
目前,各大专业院校开设的工程管理专业缺乏特色,缺乏竞争力,并呈现出趋同的现象,没能将原有的优势和技术加以应用,盲目的进行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通过上述回顾和分析可以看出,工程管理专业的设置是综合了多个专业的整体,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不能只是对原有专业课程的简单相加,而应该是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样才能有利于工程管理专业的丰富和发展。
1.课程设置日益趋同,缺乏优势及特色。各院校跟风严重,没有结合本校的优势学科进行整合发展,使工程管理专业日益趋同的现象严重。各个大学没有自己特色的工程管理专业,竞争压力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并且不利于我国对于各类工程项目的管理。
2.理论课与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的脱节。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比如测量学、房屋建筑学、工程估价等课程都应该设置相应课时的实验及实践,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很好的将学习与工作衔接起来。目前,仍有很多院校忽视了对工程管理专业实践的教学,使学生仍停留在理论知识上,缺乏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存在弱化经济管理课程现象。工程管理专业目前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专业定位模糊。因为工程管理是将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多学科综合的一个交叉学科专业,如果定位不准确,就会使教学非常庞杂,没有内涵的提升。一些具有工科背景的院校,轻视经济、管理及法律方面的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偏重工科课程,对于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比如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项目融资等课程均未开设。这样不仅弱化了工程管理专业本身的特点及优势,又限制了学生的就业面,使就业局限于施工管理,对于建设项目前期的一些工作知之甚少。
4.课程设置与学生素质不匹配。未结合本校的学生和师资状况,定位工程管理专业。学校应针对招收的学生基础及文理学生来进一步明确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向,做到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
五、增强工程管理专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1.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整合学科优势,突出工程管理专业的特色。核心竞争力主要决定于优势与特色,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如此。学校在设置工程管理专业时要结合本校的师资、学生及学科背景的特点。比如一些工科院校,可以侧重工程的技术管理;一些财经院校可以突出财经的优势,在经济管理的课程上进行突出。这样就容易形成专业优势。
2.注重实践教学,衔接好理论与实践。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比如在测量学中增加实地测量的学时数;在工程估价教学过程中,增加软件算量、套价的教学;在项目管理等课程中,可以安排学生到施工单位实习参观,安排学生到事务所、房地产开发单位进行成本管理方面的实习。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体现出工程管理专业自身的特点和特色。
3.尊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将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及法律有机结合。强化工程管理的交叉学科特点,将工程管理专业与土木工程、工程监理进行区分,强调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专业优势。工程管理专业不是土木工程,也不是结构设计或者建筑设计,它是一个多学科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因此要将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及法律知识以工程项目为载体进行有机结合,不能简单相加,也不能离开工程这个载体。
4.适应社会和行业的发展,强调工程管理的全生命期管理。各大院校专业的设置很大程度上是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就业状况也会影响学科专业的设置与发展,因此开设工程管理专业要适应现代社会大项目、复杂项目日益增多的趋势,提升工程管理的内涵。不仅仅是施工管理,其他管理方面也要强调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注重工程项目的建设期、运营期和拆除清理期。在此基础上,也能拓宽学生的就业口径,毕业生才能够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从事管理工作。
六、结论
工程管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工程管理专业作为为工程管理提供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是问题的关键。各大专院校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开设工程管理专业,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为社会的发展,为学术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戚安邦.项目管理[M].科学出版社,2010.
[2]郑淑琴,杨昭宇.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核心竞争力培育[J].现代营销,2011.
[3]李素宏,陈立文.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研究,2011.
[4]张海燕.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核心竞争力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
[5]祝亚辉,佘渝娟,黄志玉.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9).
[6]吴耀兴,王泽林.地方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特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24).
一、信息化教学与翻转课堂
(一)信息化教学环境分析
信息化教学,顾名思义指的是基于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诸如:微信公众号、网络平台、QQ群等为载体,尽可能的调动教学媒体,提前备课,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目的。
信息化的发展,网络随处可见,传统的教学环境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教学的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渐替代传统的传授方式。我们知道,信息化教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信息丰富;信息量大;有利于因材施教;能培养学生协作式学习。
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的初衷在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意识,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如今的教学课堂不再是简单的讲课、授课,而是让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帮助者。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作业。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后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旅游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视频,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通过网络的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得学生学习的相关环节能够得到实证性的资料,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生。
(三)基于信息化的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在国内逐渐盛行开来,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被颠覆。信息化说的是一种教学环境,而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两者的有效结合,能够改变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信息化为翻转课堂提供了优越的教学环境,起到了支撑作用。而翻转课堂是对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一种回馈,达到教学的初衷。基于信息化的翻转课堂,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借助信息化技术,将教学知识传授,让学生学有所长。极大地丰富了实训教学效率,让信息化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利用与整合。也能较好的改变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能动性差的现状。
(四)基于信息化翻转课堂的价值
1.有利于去除实训课程的枯燥乏味。高职院校的实训课程,少则一周,多则2-3周,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厌倦。因此翻转课堂能有效的去除实训课程的乏味,教师在实训的过程中,不定时的一些教学视频、微课等,通过留言板或者评论区与学生互动交流,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
2.有利于重构师生的和谐关系。实训课程的设计,加强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通过信息化载体的运用,学生能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也让本就紧张的师生关系得到有效缓解,学生不再对学习产生倦怠。在此过程中教师随时捕捉各小组的探究动态并及时给予指导。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逐渐成为与学生互动交流的亲切伙伴,有利于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实训教学设计是高职学院重要的课程体系,也关系到学生技能素质的培养,因此翻转课堂的实施具有长远的意义。
二、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
(一)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
学习是需要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来源于他们对学习的兴趣,需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等。对老师来说,需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与学生能及时沟通指导。
为了满足学生和老师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高职学院应进行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该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学生学号和自己设置的密码登陆并进行自主性学习,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师账号登陆,将需教授的课程相关资料、课件等进行上传,以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以与学生通过相互留言的方进行沟通交流。比如:课堂派网络APP平台,能让教师快速作业、在线批阅等。并且该网络教学平台从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内容、课程训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等多方面进行了实训课程设置。具有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老师的教学内容、方法、教学的课件、教材等方面,也可以实现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与老师也可以实现面对面互动等功能。
(二)微信公众平台的搭建
由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软件――微信,已经成为个人或组织的全新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由于其功能强大、交互性能优越,不受图片、语音、视频等大容量信息的限制,已经在学生群体中推广。
高职院校学生人手一部手机,微信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W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看微信、聊微信,每天刷朋友圈、看公众号,成为高职学生的一道“家常菜”。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目前将Wifi覆盖全院,随时随地能接触到网络,而且Wifi账号及密码是学生的学号,因此学生可以随时在线观看教学视频以及与教师互动,增强了学生移动学习的习惯。
微信公众号最大的优点是注重与关注者的交流,在公众号上面,教师可以教学的目标、课程的疑难点,让学生在平时看微信的过程中,已经潜移默化的接受到了课堂知识,最后教师在微信平台上检测小试卷,加入一些动态的图片、视频,学生随时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
(三)模拟教学软件的引入
面κ笛悼纬痰难习,网络平台的构建是不能实现学生与教师进行实体训练的需求。但对于学生能够进行实验操作的要求,则存在实验器材短缺,时间紧张,教师与学生沟通不便等问题。为了避免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困难,高职学院应引入模拟教学软件。比如: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教学软件可以模拟酒店的实际环境,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操控,按照步骤进行相关的服务对接以及实践知识的学习。这样既可以实现学生随时登录实训,也可以有效规避实训场地限制等现象。并且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对实训课程的兴趣。对于老师来说,仿真软件则在教学过程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实现了教师与学生进行及时交流,大大的提高了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三、信息化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实训类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前充分准备、整理
对于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则存在大量的实训资源,比如:教师实训内容、实训的要求、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指导教师还会有一些网络课程教学地址等,对于这些资源教师可以通过群共享、微信公众号、网络平台等形式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让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不限时间和地点进行观看。同时学生为了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如何,可以进入闯关试题进行试题测验或作业,遇到不懂的可以在网上给老师留言进行交流。
(二)课上积极组织、引导
从教师的角度,实训课程需要提出一些有创新意义的观点;从学生的角度,学生需要根据教师提供的简短视频,提出一些问题,真正实现教学知识的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对于实训课程活动,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增加学生和老师的互动性,现阶段出现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发表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和观点,让老师进行一定的知识补充,这样可以实现老师和学生进行零距离的交流,教师也可以及时的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惑,为学生在遇到疑惑时互相交流提供网络社交媒体。对于实训课程,学生则需要自己利用在课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验操作和模拟仿真实验训练,课堂上的活动则实现了教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三)课后及时巩固、消化
学生在进行某课程的自主学习和教师教授的过程后,为了让自己能够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课后巩固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则需要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课程复习,需要做一些课后习题,对老师的教学课件及时进行整理。
简单的说,所谓经济信息就是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各种信息。它可以以多种形式表现,比如最常见的文字、图片、数据信息等等,这些经济信息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参考资料,能为经济建设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经济信息管理,尽最大限度的提高其利用效率,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如今,国内外众多学者和经济学家纷纷展开了对经济信息的研究分析,如何更有效的管理经济信息和利用经济信息是其主要的研究目标,并在研究中提出了很多意见和观点,从而编纂出很多著作以供大家参考。本文主要对经济信息的作用、特点、和分类进行阐述,以期引起大家对经济信息的了解和重视,并能够科学合理的利用经济信息,促进经济建设的加快。
一、经济信息的作用
首先,经济信息以它独特的方式能够记录大量的历史经济信息,在这些历史经济信息中,有很多信息具有很大的价值,能为今后经济建设发挥重要的参考作用;其次,经济信息是当时经济活动和经济建设的真实记录,它能够很直观的反映出当时经济活动实况,向更深层次分析,它还能够反映出当时整个社会的经济动态,为后期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各行业专家学者分析和研究当时的经济发展情况、社会发展情况、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经济的发展动态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最后,经济信息比较完整的记录了各种实物的特征属性,因此它能够在口头上或者实物反应经济信息。正是它的这些作用,人们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停止对经济信息的记录和研究分析,也正是不断的利用这些经济信息分析经济发展的各项特点、动态变化、发展趋势等等,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的进程加快。
二、经济信息的特点
由于经济信息反映了多种信息及信息变化情况,它具有瞬时性、新颖性、动态性的特点。传统的经济信息主要以书面文字的方式记录,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文献资料等等。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多个渠道来获取所需的经济信息,最常用的一种获取经济信息的方式就是新闻,比如说我们每天通过电视或网络能够及时得到全世界各范围的经济变化情况,这些经济信息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总的来说,经济信息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涉及范围广,学科交叉性强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模式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其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目前,在我国很多高校专业设置中便专门将经济学作为重点开设的专业,有的高校甚至以经济学为整个学校的重点专业,以这些高校开设的经济学专业为例,目前最新设置的各个经济学科中都列举出了各种生态经济学科与其交叉的经济学科。在这些经济类的专业学科内容设置上,主要是对历史经济信息的研究分析,掌握分析和利用经济信息的方式和技巧,充分的利用有效的方式来对当前涉及的经济现场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研究分析这些经济信息,详细的向人民介绍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各个领域的探索和研究成果等相关信息。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每一个行业领域也都具有大量丰富的经济信息。
类型多,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信息所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新闻、财经、娱乐、时尚、体育、房产、汽车等等每天都在产生大量不断变化的经济信息。经济信息的获取方式也在不断扩大,网络、电视、新闻、广播等等,这些媒介都能够为人们提供大量所需的经济信息;同时,另一种以图书类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的发展,不管是在实际生活中的实体经济出版物还是网络上的经济出版物,都能够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所需信息,这些图书的类型也非常的齐全。同时,其图书类目、工具书、条目检索工具书、日常出版刊物、以及特殊经济学文献、网络经济学出版物,这几者相互结合,构成了整个社会上一个完善的经济学文献体统,方便人们去查阅、利用一切经济学信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提供了便利。
(二)经济信息的来源多,内容分散
由于经济信息涉及的范围广泛,其信息来源机构也非常的多。比如政府机构、商业出版社、各大中小型院校、报社期刊部门、国内外各种研究机构等等。由于这些机构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其提供的经济信息也就出现了严重的内容分散情况,还有一些内容重复或者交叉的现象。这些问题也就使经济信息的管理存在很大的冗杂性,而其包含的经济信息又不容忽视,这也是经济建设中经济信息管理中一直面临的一个难题。
经济信息变化快,由于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尤其是近些年,国际社会风云变幻。这就使市场经济情况变化加快,以往的很多经济信息都显得过时,不符合当代经济市场的实际情况。
总之,经济信息的这些特点都使得经济信息的管理是一项具有高难度、高要求的任务,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对这些经济信息的管理也是其不可或缺的手段。
三、经济信息管理与经济建设
要将经济信息表现出来,就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对经济信息的管理也是依据这些载体。最普遍的形式就是文字,并借助于声音、图像等形式加以丰富,后者主要是网络、电视等媒体。按照出版形式来分,印刷型出版物一般分为图书、连续性出版物、特种文献三大类。非印刷型出版物主要有四种:缩微型、视听型、机读型、光盘型。
针对于经济信息的种类、其管理手段的多样化,经济建设中,其管理机构也是分为多种类型。总的来说可以划分为商业性经济信息机构和公共信息服务部门。顾名思义,商业性经济信息机构存在着一定的盈利性,比如说电视台、经济信息中心以及信息咨询部门等等。而公共信息服务部门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图书馆。鉴于此,也有很多经济学家对其进行不懈的研究,并提出商业性经济信息机构从某种角度上看也同属于公共信息服务部门,它们都是利用各种方式广泛搜集、储存经济信息,然后通过分类、编目、编制索引、题录、机读目录等形式将浩如烟海的经济信息进行有序有效的管理,最后将加工整理过的经济信息以它们的方式发放出去,为所有的用户提供经济信息服务。这些机构都是一种经济信息传播的媒介,其主要的任务都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传递信息,在经济信息交流中起着中介作用、桥梁作用。
经济信息的使用对象也可以分为个体用户和团体用户。而经济信息的个体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划分。比如说从职业上来讲,经济信息的使用对象一般是经济学相关学科的学者和理论研究、经济学家、经济分析专家、经济理论学家等等、高校的经济学教师、专业学生、科研工作者以及社会上一些经济学爱好者等等。团体部门可以分为很多种,一部分是国家为促进经济建设而专门成立的经济信息管理机构或者小组,比如说国家经济建设的各个部门、有关的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大中小型国营;还有一部分主要是个人群体或企业为了促进自身企业的经济发展、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而成立经济信息管理小组。从这些用户的群体、分布可以看出, 经济信息管理在经济建设中有着何足轻重的地位和价值。
四、结束语
经济信息管理是促进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而经济信息也来源于经济建设。不论是企业的经济发展还是国家的经济建设,都要充分的利用经济信息,以各种方式尽最大限度的提取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目前,各种大中型经济信息管理机构的经济信息管理都依据一种固定的模式,即先由信息中介结构收集经济信息,然后对这些经济信息进行整理,剔除无用的,将有用的提取出来反馈到经济信息发生源,从而不断满足用户新需要的信息交流过程,在新时期的经济发展中,必须要抓好经济信息管理工作,它是经济建设的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胡秀琦.试论经济信息管理与经济建设[J].科技创业家,2013,03:221
[2]董士伟,余军,李红,孙丹峰,周连第,胡登州,张文华,李理.北京郊区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信息管理平台研发与建设[J].中国农学通报,2011,20:167-171
[3]漆明春.基于农林企业人才需求的高职经济信息管理专业课程结构重构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