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2 08:21: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小学德育的方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我们知道,学校政教处是专管学生及相应班主任及班级而设立的部门,班主任是为建立、巩固和发展班集体而任命的专职教师。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教处和班主任工作的优劣,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其余部门和其他任课老师绝不能以此就推卸育人的责任。教师有义务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方面的教育,不能对好的学生表扬,不好的视而不见、袖手旁观,更不能为自己班级的小利益而包庇、纵容。
二 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知(道德认知)、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为)的过程,它们都与道德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知、情、意影响、支配行,行反过来又验证、促进知、情、意的发展,它是衡量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主渠道,如:有效利用政治、语文等科目的课堂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同时积极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为促进学生更好地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可组织开展“学《守则》《规范》,做文明学生”比赛活动。再如:“我为学校添光彩”“我为班级添光彩”等集体主义教育活动。
三 持之以恒,耐心细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培养教育人的工作是世间最复杂而又最艰难的工作。有位教师说:“不能奢望在学生的心田上撒几粒种子、流几滴汗水,就能永远收获丰硕的果实,只有日日夜夜,点点滴滴坚持下去才行。”育人要持之以恒,特别是对思想品德后进生的转变工作,更应如此。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作为教师、教育工作者,应当本着“诲人不倦”的精神,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因为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无权把任何一个受教育者拒之门外或推向社会。
从小抓起,从细微处抓起,把恶行消灭在萌芽时期。在一般情况下,人不会一下子变坏或做出惊人的坏事,它需遵循一定的过程,藏族有个谚语:“偷针窃线时,母亲说孩子懂事,杀人偷马时母亲无能救子”。学生思想行为稍有反常、稍有问题时,首先表现在外表上,不穿校服、留长发、偶尔逃课、书包里带一些非学习用具的东西,抽烟,带小音响设备、管制刀具等,班主任发现时必须立刻采取教育措施,把学生的不良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下。若班主任把这些看做是小事而忽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培养过程中要杜绝简单粗暴、不留后路的做法,要坚持耐心讲理,贴近距离、交流思想的教育方法。中小学生年纪小、阅历浅、经验不足,不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良言行,这是在所难免的。如果班主任听风就是雨,动辄就大发雷霆,简单粗暴地体罚或变相体罚,或罚款等手段轻率处理,这样带来的后果表面上可能会管住学生,但实际上学生口服心不服,且会产生抵触情绪,拉大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并树起一道无形的墙壁。这时,不仅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甚至与教师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作为教师对待学生的正确态度是允许学生犯错误,鼓励和欢迎学生改正错误。作为班主任,更应以此鞭策自己,提高育人艺术。
四 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教育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做学生的导师和人师。即: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教会学生学习,而且教会学生做人。怎样教学生做人,说破嘴皮子,不如为学生树立个好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青少年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因此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用革命先烈、英雄人物、中外名人的动人事迹感染学生,还要树立本校本班优秀学生作为某一方面的榜样,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学习、遵纪守法,身边的事往往更有直观性和可塑性。
五 重视班主任工作,以更好地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Predicament and Methods of Honesty
Education about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DU Gaoqi
(Pingliang Normal School, Pingliang, Gansu 744000)
Abstract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in reality, students credit education mess up, facing many presses for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To get out of difficult situation, should be attached to the following three points: real good faith first set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of thoughts, for school honesty construction; Honesty education work earnestly study and exam integrity education work, carry out life education and honesty credibility education experience.
Key words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honesty education; predicament, methods
我国正处在对内深化改革、对外进一步开放、社会整体转型的历史时期。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小学生的诚信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当前,来自学生学习和升学的压力、急功近利的学校应试教育、不良的社会风气等各种因素 的影响,使在校中小学生诚信问题日益凸显,表现在完成学习任务、进行人际交往、参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因此,作为专业育人机构的学校,应该正视这一现实问题,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培养其诚信品质,为他们的学习、生存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在当前的中小学教育现实中,学生诚信教育陷入困境,面临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1 中小学诚信教育的困境
(1)视诚信教育为手段,以提高学生分数为目的。许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认为,诚信教育再重要,还是远不及提高学生的分数重要,从而将以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功利化,往往要求诚信教育为提高学生的分数服务。由于受这种不良思想和功利意识的支配,一些中小学虽然也重视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但其出发点仅仅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社会转型期,受人们生活方式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在校中小学生的诚信状况令人担忧。有些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会做就抄袭别人作业;有些学生迷恋网络游戏,不想到校,就谎称家里有急事请假;有些学生不想上课,就模仿班主任的签名给自己“批假条”……对此,许多学校严抓学生诚信教育,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习态度更为端正,学习效率有所提高,学习成绩呈上升趋势。但是,学生诚信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仅在于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是一个方面。诚信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全面提高,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2)忽视学生诚信教育,追求较高的升学率。虽然全社会都呼吁和重视学生诚信教育,但在许多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往往要求诚信教育为提高学生升学率让路。一些学校的领导和老师认为,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仅仅依靠学校的努力在短期内取得立竿见影的实效,即便收到一定成效,也很难获得社会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学校也不容易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由于受这种功利思想的影响,学校和教师并没有把教育工作的长期效应和学生的品德进步放在首位,而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中心,以提高升学率为己任,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让学生提高分数、考上名校、为学校争名获利之上。为了追求较高升学率,有些学校在中考和高考中,对本校学生的作弊行为视而不见,甚至放纵学生作弊,实际上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3)以牺牲诚信教育为代价,“收获”上级的好评。目前,许多中小学不能正确处理学校教育为学生服务和向上级负责的关系,往往以牺牲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为代价,收获上级对学校的良好评价,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误做法。其实,学校教育对上级负责,就是要求学校遵守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对学生实施正确的教育,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和国家教育发展服务。有些学校为了应付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评估,往往在上课时间宣布停课搞卫生;学生要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和有关部门的问卷调查,学校事先进行整顿,并对学生“培训”。这种只追求学校眼前利益、不顾学生品德进步的“善意”举动,对学生造成极其严重的伤害。如果我们的学校和教师经常这样“榜样”示范,如此“以身作则”,不知要将学生引向何处,也很难想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会有良好的诚信素养。
2 中小学诚信教育的方法探讨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公民道德教育是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实施“以德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中小学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前沿阵地,如何在学生中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增强德育的实效性,这是广大中小学校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德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认为可以抓住以下几个方面作为道德教育工作的切入点。
一、充分利用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建设道德教育阵地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采取的道德教育模式是将公民道德教育贯穿于《社会》课、《政治》课或者《思想品德》课之中,依赖课堂开展理论教育,同时通过升旗仪式、晨会、班会等常规德育阵地进行教育。课堂教育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甚至演变成单纯的试卷评估,而不能与常规德育阵地较好地形成合力,以致影响了教育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很多学校已经在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材编写方面探索出了丰硕的成果,但其中大多数仍然属于教学研究范围,德育类校本课程和教材较少,其实充分实现校本课程开发可以为德育教育工作提供重要阵地,因为我国地大物博,地方风土人情和民族、社会习俗各异,其中处处渗透着道德教育的文化因素,是千百年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智慧的结晶,对道德教育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所以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将公民道德规范与地方特色传统习俗、民族礼仪和社会风俗中的道德教育内容实现有机结合,开发出独具特色且适合学生特点及发展需要的德育校本课程和教材,并将其作为新的道德教育阵地。
二、切实发挥实践活动的载体作用
开展活动有利于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已经形成了共识,现在各地中小学除常规德育阵地之外,基本上都围绕重大节日、纪念日、典型事件(例如好人好事或支援灾区)开展道德教育,但对于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养成以及社会实践往往重视不够,结果造成一部分学生知行分离、言行不一。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对于学生来说,公民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既包括承认价值观,也包括获取知识和学习如何参与公共生活。”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还必须在现实生活中身体力行,实现知行合一才是所期望的德育效果,因此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必须强化实践,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唤起对道德的追求,引导他们用正确的道德标准去体验、判断和选择,促进思想道德从他律向自律转化,形成健康的道德规范理念并以之指导自己的生活方式。新课程改革将“校外社会实践”作为重点内容,说明了国家希望通过改革引导学生投入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去,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校外社会实践不能是走过场或简单地去工厂、企业看一看,如果是这样那仅仅是理解了“实践”的字面含义。通过校外社会实践更应注重的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按照公民道德的具体要求指导自己的行动,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参与社会公益奉献的观念,并把国家、学校的外在要求内化为自己一贯的自觉行为,以此作为中小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评价的重要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实践活动的效能,切实促进公民道德教育效果的提升。
所谓德育方法,是指为了达到德育目的而在德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是实现既定道德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是德育内容发挥作用的手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发生作用的中介,是影响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日本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1、道德时间课
日本设有专门的道德课程,道德教育课主要讲授行为规范、道德法则、公德品质和做人的道理等,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讲授、讨论、交流、视听等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思考过程。道德时间课以培养“道德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道德实践能力分三层结构:第一层是见识、判断和情感,第二层是态度与实践意识,第三层是实践意志力。重点主要是第一层与第二层,第三层内容主要由其他教育途径来承担,并且强调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
2、学科渗透
日本学校各学科教学也承担了道德教育的任务。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指出国语课培养语言的实感和尊重国语的态度,培养儿童团结、谦逊、劳动、有礼貌、智慧、同情弱小、见义勇为等品德。数理学科则通过归纳推理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合理的生活态度。总之,各学科的教学已经注意到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特点,有意识地进行道德渗透,发挥综合教育作用。
3、特别活动
特别活动是日本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另一途径。日本的特别活动课,不像我国的课外活动,学校可组织可不组织,它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组成部分,具有明确的活动目的和内容。它要为学生提供十分人性化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促进个性的形成,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因此,特别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突破时空限制,包容性很强。
4、整体教育
整体教育是各种教育力量结合的统称。一方面指学校整体的教育工作,另一方面指学校、家庭和社会结合的教育工作。日本强调建立“学校一家庭一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如制定“道德教育研究学校制度’、“道德教育协同推进学校制度”,设置“道德教育推进校”、“学校与家庭协作推进校”等,而且各中小学的家长会组织健全,家长参与学校活动,与学校配合,深入、广泛地强化了整体教育目标。
二、日本德育方法的特点
1、重视德育的体验活动
日本认为许多道德行为、意识都要通过实践体验才能逐步内化,凡是经过亲身体验的事物才容易理解和接受。为了加强学生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加深对大自然的体验,提高道德实践能力,日本文部省自80年代以来,大力提倡并推行“体验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认识自然、体验社会生活,培养生存能力,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2、注重养成教育
日本学校普遍重视特别活动中学生道德经验的积累。特别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突破时空限制,包容性很强,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人性化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履行道德规范,反复经受锻炼,从而养成一定的道德行为和习惯。位于东京市中心的浅草小学,他们每年还多次邀请社区的老人来这里与孩子们一起进餐,让孩子们学会与不同年龄的人进行交流,以达到心灵教育的目的。
3、重视运用隐性教育方法
在日本,德育方法更看重文化氛围的营造,即熏陶与训练的教育方法。日本德育的实施方法,大都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方式来开展。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4、“学校―家庭一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
中国的德育活动主要是在学校进行的,家庭和社会虽然也发挥一些德育功能,但其与学校的德育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尤其是有些大众传媒传播的一些价值观与学校德育目标完全背离,给青少年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日本不仅重视学校德育的作用,而且也非常重视家庭和社会的德育功能。利用大众传媒和社会文化生活开展宣传教育,也是日本加强德育的重要、有效的途径。日本采取“宣传日”、“读书周”、“座谈会”等形式促进受传者对宣传内容的接纳。
三、日本德育方法对我国的启示
1、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
许多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都要通过实践体验才能逐步内化,凡是经过亲身体验的事物,才容易接受和理解。而当今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经受挫折的能力,缺乏必要的独立生活意识和能力,体会不到劳动人民的辛苦,体会不到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
2、倡导养成教育,重视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指导和训练。
养成教育作为一种道德教育方法,研究的是在人们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品德结构整体发展的意义。在道德教育中,实施养成教育符合道德认知的规律,也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源泉。要正确的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3、注重德育方法的人性化。
人性已成为当今教育的共同目标和出发点,而德育是促进人性完善的核心部分。德育的人性化要体现在学校德育的方方面面,在目的上要注重个性发展;在原则上要强调权利平等;在方法上要强调正面说服、鼓励表扬;在内容上要强调相互理解,培养团结合作、互相友爱等精神。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适应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水平。
4、构建“学校一家庭一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德育大系统中的三个子系统,学校德育系统、家庭德育系统和社会德育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三者的作用,形成合力,促进青少年道德品质得到良好发展,应当明确这三者的关系,明确家庭德育是基础,学校德育是主导,社会德育是德育过程中的重要条件。学校应当主导这种与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的协调机制,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三位一体”德育体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国权,追求公平与卓越的日本中小学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报(教育版),2008(3).
一、面对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培养道德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道德主体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社会局面,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积极的与消极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教育是培养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是塑造主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价值现象面前作出正确选择。当社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宣传唯一的价值观,向学生灌输价值准则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就难以奏效了。
从教师方面看,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新的思想观点,不但学生闻所未闻,就是教师也颇感生疏。受教师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教师并不能够完全帮助学生顺利解决所有的道德难题。而且社会道德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教师也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刻思考,需要进行自我批判和选择。教师很难做到“先知先觉”,很难达到绝对正确。像以往那样由教师代替学生作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做法,恐怕过于简单了。对教师个人来说,也未免强人所难。
从学生方面看,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青少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控制和自觉成长。这是道德主体必备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自身也有成为道德主体的需要。有人撰文指出,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重道德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求异性和主体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性,竞争与效益要求人们独立自主,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缺乏创造,人云亦云的主体只能在竞争中失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解放,也催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当代青少年在道德生活中和价值选择中较强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体需要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为学校教育培养道德主体提供了主观前提。从社会方面看,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引发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国家、集体、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内容上和层次上的不同。国家要求教育培养“经济人”和“政治人”,集体要求教育培养“组织人”,个体则想通过教育使自己成为“主体人”。
表面上看,三者是矛盾的。从本质上看,三者是统一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互为因果。个体既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的生成物。没有个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就无所谓社会历史的发展。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社会总体道德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每一个道德主体的觉醒与发展。培养道德主体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成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走向文明,创造辉煌的必要前提。
二、在走向学习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以学生为重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
实现现代化,正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阻挡的潮流。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依托于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的基本走向是学习社会和终身教育。传统教育观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准备,今天受教育为的是明天谋生。教育成为界定未来身份的阶梯,垒砌这些阶梯的材料就是知识。学生通过学知识、记知识、考知识逐级获得高学历,保证今后拥有优越地位。知识学习是贯穿传统教育始终的主题。现代教育观摒弃了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但不是否定知识,主张终身学习,即生活本身就是学习。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教育就是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中清楚地表明“终身学习始于生,止于死”。“学习为人们所必需,但并非总要受教于他人,学习将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这是未来学习社会的起码要求。”在学习社会中,学习的目的不再是最大限度地积累知识,以备今后使用。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度过闲暇、开发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很显然,传统教育观以知识为核心,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核心。以知识为核心必然强调“教”,教育的重点通常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知识的内容本身。以人为核心,必然强调“学”,教育的重点是学习者本身,因为学习是学习者的行为。由强调“教”转为强调“学”,“这种转变看起来似乎是微妙的,然而却具有极深刻的意义。……它充分考虑到学习者自身的作用,其着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这说明,教育核心的转变必然使得教育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另外,现代教育以人为核心,实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开发人的潜能为核心。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过道德的生活。这样的教育目的必然带来学校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知识课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会明显增加。目的在于使学生提高能力和修养,善于实践。教育内容方面的变化是:僵死的、陈旧的知识会大幅度削减,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增长见识,身体力行的教育内容会大大增加。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方法作相应调整。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必须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实际操作。在实践中,在与人交往中,在解决困难中,促使学生学会分辨、积极思考、增加体验、积累经验。
总之,现代学校教育方法的重心必须转向学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长,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剩余时间,使人们可以从事生产以外的其它社会活动。……人们可以在生产以外较全面地发展。因此,教育不仅是劳动力的教育,而且还应是社会主体人的教育;教育不仅是生产者的教育,还应是消费者、享受者的教育。”
三、落实学生重心地位,学校德育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
落实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师与学生教育观的转变。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步代的加快,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提高。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的思考,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道德学习,自觉磨炼道德意志,积极投身道德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娶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以这样的德育观为指导,学校德育方法可以采取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通、心理咨询、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方法。总体特征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
(二)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脱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另一方面,完整的道德品质由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共同组成。行为是一个关键因素,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如果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废、收效甚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相对薄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认识不少,道德行为却不多。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
总之,今后的学校德育肯定要走出封闭的课堂,因为无论是德育理论还是社会生活都要求学生以具体的道德行为体现道德品质,参与道德生活。落实德育实践化,学校德育方法要加大实践环节。具体方法可以是:让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参与学校管理、负责学校事务、参与社会服务、承担社会义务、讨论社会事件、学军、学农、野营拉练、城乡“留学”(城市学生到乡村学习,乡村学生到城市学习)等。总体特征是:学生是实践的主体,从设计到联系,从实施到组织都要发挥学生的作用,最好是学生自己组织,自觉走向社会,教师主要起指导、建议、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的作用。
(三)落实德育理想化,使德育方法由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转变
无论是素质教育的推进,还是新课程的实施,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学内容或教学媒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教师的要求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从教学实践者转变为研究者。教师成为研究者,已经是当今教师基本素养的一部分,已经是教师新的职业存在的基本表现形态。怎样的教师才属于研究型的教师?中小学数学老师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如何努力使得自己加入研究型教师的行列?本人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一、平时教学实践过程中树立教育研究意识
1.在数学教育发展趋势中树而形成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研究必须体现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以数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理念为背景,为我们提供教学研究的背景和方向。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研究的问题有意义,所持的观点和表达方式与时俱进。在数学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每个时期的教育理念不同。如20世纪60年代的“新数运动”,70年代的“回到基础”,“80年代、90年代的“大众数学”、“问题解决”,世纪之交的“建构主义”。而对于每个时期的教育理念我们都要扬长避短。如“新数运动”由于片面强调抽象分析合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结构,违背了基本的认识规律。而建构主义的产生正是对传统教学理论自觉反思,对学习活动本质重新认识的结果。这就是历史给我们每一个教师和教研工作者的教诲:反思、批判和扬弃。如教学目的,先强调知识,以后提出了能力的概念,知识与能力并重;进而提出情感与价值观,知识、能力与情感三位一体。可见,我们对知识的认识在不断发展、对能力和情感的认识变化更大。[1]
2.在平时的教学中树立创新意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树立创新意识,转变教育方法是创新教育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以新观念为主帅,新能力为先锋,新方法为利器。传统的讲授法、练习法、记忆法等常规教学法并非毫无使用价值,但应在新观念指导下注入新内涵。我们现有的应试教育往往就在于重视结果,特别是考试结果。但事实上人在进入社会以后,当年上学时学的很多知识可能会忘记,其中包括那些在考试时得过100分的知识。然而,人们在学校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品质,会在他们一生中起作用,跟人相伴终身。良好的素质需要通过内化、通过科学的教育过程来实现的,所以,教师应该树立创新意识。如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从“上课复习作业预习再上课”这一机械的运作方式中解放出来;在实施在个性化教学方法时,教师还要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和标新立异的观念,特别是数学中碰到一题多解的题目时,教师更不要轻易下结论,而应鼓励同学之间交头接耳,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取长补短,看谁能想出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改进评价,在目前这种统考模式下,有多少宝贵的创新思维被无情的朱笔挞伐,多少英才被死气沉沉的分数线虐杀。 总之,教师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具备了创新教育精神,才能加强教师的创新教育能力,才能以优异的素质去适应并深入开展蓬蓬勃勃的创新教育,培养出创新型的人。[2]
3.树立从自身的教学活动中积累素材的意识
教学研究需要素材,素材从哪里来?从教学活动中来,从我们的切身体验中来。如一道题,用一种思路往往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多种解法。尤其是非常规的解法以及解法的形成过程,不仅可以作为解题策略来记载,而且也是研究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案例;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教学灵感,学生的一些思想火花,这些内容的记载会是我们研究的财富;教研组活动中,群众的思想结晶;在批改作业时,学生出现的普遍性的错误,这不仅是教师教学经验的来源之一,也是教学研究动因之一;在阅读中,出现的思维的碰撞,都有可能成为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等等。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会不期而至。关键是要求我们要善于捕捉。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树立积累素材的习惯:我们可以写教学札记,记下每天的所思,所闻,所做;写课后反思,对一些重要课时作出评价;写作业批改记录,记下学生通过作业表现出来的精彩和不足等等。通过平时的积累,有了想法,有了问题,素材和基本观念,我们就可以确立课题,就可以调查,实验和研究,就可以借鉴,讨论和思考,进而构思谋篇,形成成果。这些都是数学教学研究的方法。[3]
二、学习基本的教育研究方法
1.科学合理的选择所要研究的课题。选题应做到以下几点:(1)选题范围不要太大,这样会使人无从下手。有些教师教育科研选择的课题常常比较宽泛,涉及因素众多,动辄就呈学校的整体性变革或综合变革。在这样的课题中,一个大问题关联着一系列小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甚至没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线索。(2)选题核心概念不要太多,这样会主攻目标不明。选题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分解。把一个大的问题按照内在逻辑体系分解成相互联系的许多问题,从而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和相关的网络。(3)选题要把握“真”与“实”,提出真实而有价值的问题。选题要从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入手,分析这些问题的相互关系,确定问题的轻重缓急,找出最令你头痛的问题,找出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分析问题的真伪,透过问题现象找到问题的本质。[4]
2.根据课题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课题研究一般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研究、行动研究、调查研究、叙事研究、案例研究等。选择恰当的方法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1)从教师要根据自己所研究的问题的特点来决定怎样选择研究方法。(2)教师要根据自己所研究的对象的特点来选择研究方法。(3)教师还要根据研究的环境特点来决定怎样运用研究方法。[5]
3.选择恰当的教育研究成果表达形式。案例、叙事、日志、反思记录、活动照片、学生作品、视频等,都是教师教育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它们既可以成为教师教育研究活动过程的记录,也可以成为教育研究活动结果的体现方式。一般说来,便于操作、与工作实践相辅相成、“工研”矛盾不突出的成果表达形式,才是适于教师的。[6]
参考文献:
[1] 单琳琳.浅析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J].消费导刊,2008(7) .
[2]陈国达.怎样进行科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2] 杨丽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 曾军.教育研究中定量与定性研究法的比较[J].广西教育学院,2000(3) .
大多数西方国家对学生德育目标设置科学合理,在德育目标的设置注重实效性。目标设置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社会认知水平出发,强调德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分阶段提出具体的切实的操作性强的目标。因而,在实际的德育过程中,很容易达成德育目标。如日本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内容比较具体细致,包容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学生的穿戴、仪表到学校课堂纪律、活动都有较为详细的规定。德育内容与学生校内外生活直接相关,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细化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操作性强,避免了形式主义,中小学校的德育实施效果明显。为了较好地达成德育目标,日本学校的德育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身心特点出发,精选了最适合学生需要、喜闻乐见的、熟悉了解的生活资源。德育目标的提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螺旋式上升,如对小学低年级的要求是不说假话、做事诚实、不撒谎、不欺诈他人,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等。对中学生的要求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生活有规律,具有自律精神。同学之间相互信赖、理解和尊重,互相促进,共同进步,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同时,与德育课程相吻合,利用各种活动广泛开展培养学生的乡土教育,保护热爱祖国的民族文化,并适应新时代的国际化发展的需要等。
与之相比,我国的德育目标设置过于粗放,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缺少具体可行的分年级或分阶段目标。在目标设置上过于宽泛,标准模糊,不能够充分关注学生自身的社会认知水平,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笼统的目标使得在实施德育目标时往往无所寄托,缺乏生活基础的支撑,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道德教育内容的人本化
由于各国的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现实基础的差异,西方国家中,各国道德教育内容随本国具体情况不尽相同。然而有一点比较相同的是:他们虽然也重视道德教育中的政治教育因素,但他们强调更多的是个人品德和公共美德的培养,并把政治性的内容寓于道德教育之中,而不是用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在具体道德教育过程中,尤为注重学生个人优良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并将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如美国“诚信”教育时,要求学生要对他人诚信,不说谎话,重诺言,考试不作弊,不弄虚作假,进而升华到对国家的诚信――忠于国家,以国家利益为重,这样把个人的道德教育(诚信)与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有机地完美地结合起来,效果较为显著。在完整的教育体系中,政治教育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任何社会的教育都根据国家性质来培养合适的社会成员。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是,对于中小学生尤其是年幼的小学生而言,深刻的政治理论和抽象的灌输说教是否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能否理解和接受。中小学阶段是个体从家庭、学校走向社会生活,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过程,也是学生形成人格特征的关键时期,应注重对学生健全人格、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放在首位,到高年级理解力较高时再进行政治教育。在进行政治教育时,教师应结合学生认知心理规律,采用“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将政治理论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结合起来,用浅显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不是生硬的灌输方法。
另外,我国传统道德中的合理资源被忽视,由于西方文化日益普及,大多数学生对一些经典的道德箴言知之甚少,对做人道理和日常行为习惯以及与尊重生命等基本方面重视不够,但教材却人为地拔高了道德标准,脱离了中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接受能力。道德教育内容脱离学生实际,教育方法机械单一,使学生失去了接受道德教育的兴趣。对学生的权利重视不够,而过分强调奉献精神,易引起学生道德成长过程中的挫折感。一言以蔽之,道德教育既要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针对实际生活中的道德冲突,合理对道德教育内容进行取舍,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
三、德育过程的知行统一性
符合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使这一任务在数学教学中真正落实到实处,取得实效,关键要注意在“结合”二字上下功夫,通过借助于数学知识载体,进行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德育渗透,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感染和熏陶。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较好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数据对比法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基础学科。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数据对比,赋德育于数量关系的教学之中,是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最基本方法。数据对比有有两种途径:一是利用教材现题对比。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编有不少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例题和习题。数学教学渗透德育,首先要注意充分发挥教材中这些例题和习题的德育功能,通过对这些素材的精心处理,使数学知识的教学成为学生能接受思想教育的教学活动。二是根据需要编题对比。即按照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安排,配合消化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收集有关数据,编成数学问题,让学生解答,或由教师提供数据,指导学生自编自解,在编题解题中渗透德育。如要进行国情教育,就可以在进行“百分数的应用”教学时,给学生出示两个条件:①我国现在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②江苏省全省的面积约为10平方千米。让学生根据上面的两个条件,编题计算江苏省全省的面积占我国现在的国土面积的几分之几;还可以结合教“比较分数的大小”这一课时,引导学生比较“我国用占世界7/10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1/5的人口。这两个分数哪个大?”这样即有利于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又增强了数学教学的德育作用。
二、观点熏陶法
通过数学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方面。小学数学教材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养料”。充分挖掘教材的辨证主义思想教育因素,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树立对立统一观点,事物的普遍联系观点和实践观点等唯物辨证法基本观点的种子及早撒播在小学生的心灵里,对其形成革命的人生观和科学观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事物的基础,数学教学渗透辨证唯物主义基本有力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讲解数学的方法用唯物辩证法阐述数学知识,揭示其间的种种辨证关系,在学生的脑海中初步打上辨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印记。二是通过培养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智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通过具体的日常数学教学活动的渗透,实效性强,学生从中受到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的熏陶更为深刻。
为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教育部六部门联合下发文件《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精神,各地、各校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本文就目前中职学校的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谈我个人浅显的看法。
一、当前中专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严重,问题亟待解决
(一) 诚信缺失的表现
1.认知与实践相脱节。犯了错误许多孩子不能做到诚实相对,往往是先要找理由为自己开脱。
2. 逃避责任,造成诚信问题。学生犯了错误,不是从内心来反省自己的错误,而是先揭发其他同学而回避、隐瞒自己的错误。
3. 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投机心理严重。有些学生自我中心严重,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甚至会投机做事,比如考试作弊、作业抄袭等。
(二)造成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家庭与学校诚信教育脱节,造成诚信问题。受媒体全面开放的影响, 很多“炫富”“攀比”等不良现象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也侵蚀着校园。对于中专学生来说,在三观没有形成的时期,难免抵挡不住虚荣的诱惑滋生拜金主义。同时很多中专学生都来自于单亲家庭,家庭的疏于管教和亲情的缺位,也造成了学生自私心重、责任心差。
2. 教师的不当处理导致了学生诚信危机。有些教师对“诚信”表现得严厉和对“虚假”的默认也导致了学生诚信危机。
3. 受优胜劣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就读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自身基础差,诚信观念淡薄,这也是摆在中职学校诚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
二、充分认识开展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中职学校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
所谓“诚信”是指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诚信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所以诚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学校是进行诚信教育的重要阵地,诚实守信的品德不光要从小开始培养,更要贯穿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直至渗透到中职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三、中职学校诚信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将中职学校的诚信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使诚信教育常规化、制度化
1.建立诚信教育工作小组,将诚信教育做到实处。由学校学生管理部门组建诚信教育工作小组,每个学期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相应的诚信教育的工作重点,并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诚信教育工作的完成情况作以调查和了解,并将工作效果作为学校各部门的年终考评。
2.建立健全诚信教育的各项制度,做到诚信教育有章可循。由学校学生管理部门起草一份符合中职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的《诚信管理大纲》,并将学生的诚信情况进行分类,其中60分以下为红卡代表学生诚信不合格;60分―90分为黄卡代表合格;90分以上为绿卡代表优秀,每学期评定一次。
3.定期进行全校教师师德培训,使诚信教育全员化。诚信教育不只是针对学生,作为我们教师也要带头讲诚信。上到学校的管理层下到一线的教师,都要讲诚信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
4. 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将诚信教育有机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二)强化班级的力量,为每名学生设立诚信档案
1.在学校制定的《诚信管理大纲》的基础上,由各班班主任结合专业特点、班级规模、性别配比等多种因素,制定出班级内部的《诚信管理细则》。首先在《诚信管理细则》中给每名学生设定统一的基础分值;其次细则里要明确列出作为一名合格的中专生应该做到的日常行为规范和不符合规范的事项,并附有相应的分值,对做得好的学生采取加分的处理,反之对没做到或犯错误的学生采取扣分的处理(加分或扣分的分值由各班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做统一要求);最后每个学期将每个学生的诚信考核分值进行统计并划分出红卡、黄卡和绿卡。
2.各班的诚信管理既要制度化又要人性化。制度不是为了制约学生,诚信教育也不是单纯的加分扣分。面对有错误行为的学生,班主任要做到有原则有制度的公平处理,也要及时提醒、耐心劝导和正确指引等人性化的处理方式。
3.定期召开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深化诚信教育。
(三)以学生为主体,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由校团委联合各个教研室,举办征文、诗朗诵、表演、黑板报、校刊办刊、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等形式,大力宣传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四)诚信教育要进入家庭,做到学校和家庭联动的教育机制
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将学校诚信教育家庭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我们可以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途径,帮助学生家长充分认识诚信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以身作则,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诚信教育,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这门学科它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辩证统一。”教育为本,德育为先。我国教育工作者通过不断实践得出:“语文教学既要育才,又要育魂。”[1]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具有独特的教育魅力,德育要以自然的形式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这样既能让学生吸收知识、提高能力,又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动而自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呢?
一、在阅读感悟中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是一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好文章,蕴含丰富而真挚的情感,小学生的认知以感性认知为出发点,所以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以情引人、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让每一次的语文教学都成为学生独一无二的情感体验过程。而有了内心的情感积淀,就会触及学生的心灵,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迫切地需要在课文中探索情感的根源,学生进行多次阅读,由情悟理、由情明理,这种情感体验的过程使学生的感性认知慢慢演变为待人接物方面的理性态度。因此,在阅读感悟中渗透德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很好的方法。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多数的课文内容都浅显易懂,思想情感是很自然的流露。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转变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愿意在课内外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和思想的熏陶。可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之一。教师应该积极安排、开展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多彩丰富的语文阅读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有助于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当然,阅读的时候要有选择,书有良莠之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引导他们阅读。书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坚强不屈的孙悟空,聪明过人的诸葛亮,智勇双全的武松……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的榜样越具体越鲜明,对学生的德育渗透条件就越好。只有以读为本,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发挥语言文字的魅力,发挥文中形象的感染力,才能水到渠成,真正感悟、欣赏文本的内在价值。
在阅读的熏陶中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对书中人物形象的认识,使学生在阅读中要真正学习知识、接受德育。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应当贯穿于文本的阅读感悟之中。
二、在言传身教中渗透德育
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告诉我们,除了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之外,教师在平时生活中更应该做好榜样。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良好的形象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的注视下都会无限放大,他们会对教师的言行进行评价,最终会直接地影响他们。教师在课后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应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以自己的言谈举止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发挥表率带头作用,要求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就应该以身作则,第一个遵守这些行为规范,从点滴做起,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坚毅的人格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基础沉淀的过程,为以后进一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高尚的人格形象是教师职业对教师的必然要求。首先,教师就应该是德育的具象化,我们难以想象出一个格道德水平低下的人能教出一批社会精英、国家栋梁。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之前就要塑造好自己的灵魂。孔子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应该是信行统一,这是唤起学生道德是非观、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催化剂。“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2]。学生会根据身边的环境不断认识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其次,高尚的人格是每一个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一个语文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人格水准,特别是拥有强烈的“爱”才会在教学中自觉地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
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敬的人,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的理想人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格,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的碰触是深刻而久远的,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可以说优秀的教师是学生人生道路的榜样和导师。由此可见教师平时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所体现出的优秀品质都是能引导学生发现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道德因素,是推动学生不断前行的无形力量。
这样在言传身教中的德育渗透,润物于无声之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语文教师必须宽阔的胸怀、高尚的人格,以自己的情操感染祖国的花朵,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走向道德的顶峰。
三、在习惯内化中渗透德育
学生在亲身的阅读感悟中体验德育,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接受德育,由此学生内心的情感认知和对待问题的认识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但是这些变化都是学生的内化,只是德育渗透的第一步,还要不断深化和提高,不能让学生的这种认知能力仅仅停留在心中、存在于口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内心的认知能力指导自己的行为,实现认知和行为相统一,体现完整的德育过程。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和自身出发,有机地把德育渗透于教学中,这样的语文课堂是丰富、饱满、生动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才能成长为更全面的人。
小学语文教学中,写字是最基本的语文学习知识,也是语文学习中最关键的过程。如果学生不能够将汉字写好,没有过教师这一关的话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读写能力,这样学生便会在以后的语文道路上越走差的越多,从而严重的挫伤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为此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也就是教给学生写字的时候一定要强调循序渐进的进行,让学生踏踏实实的掌握写字的正确方法,牢固的掌握每一个字的写法,在作业布置上可以上多后少,在写字的最初阶段可以通过练习的数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当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之后就可以少量的留有写字作业来进行复习和巩固。在学生学习写字的过程中,教师交给学生的内容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技巧和方式,最后的字写的是否合格,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还需要学生在课下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巩固,因此教师布置的作业就十分必要和关键。
我在教学中并没有向以前那样简单地给学生留很多遍数的练习作业,而是将作业形式进行了一些改变和创新,进而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也增强了学生练习写作的兴趣,确保学生在学习写作过程中能够更加积极和主动,以便取得良好的教学目标。经我改变和创新后的作业包含三种形式:学完每一课的生词后,就要求学生按照教材中的形式完成课后的字帖,然后在课堂中展示,相互比较相互学习,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规范的书写形式;还有就是给学生布置拼音作业,让学生把文章中含有生字的词语拼音写在本子上,然后要求学生之间互相交换本子,按照对方书写的拼音填上汉字;最后一种作业形式和第二种类似,就是把拼音换成汉字,互换后填上拼音。本人认为,改革后的作业形式比较灵活和丰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不同的选择,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书写的规范性,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生字的记忆和理解,让学生摆脱单纯写很多遍汉字带来的枯燥和乏味感,从而以更加积极、轻松和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汉字的学习和练习中。
二、明确学生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传统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形式非常单一和枯燥,教师站在讲台上喋喋不休地讲解,学生坐在那里凭着自己的记忆进行理解和消化。这种刻板的学习形式,不但让教师感觉到累,却得不到较高的教学效果,还会让学生反感,失去学习语文知识的动力和兴趣。而现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的别的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并获取知识。”也就是说,我们要改变传统中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把课堂的主动权转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下进行主动的探索,主动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并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加以应用。
因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会首先制定好不同类型文章的学习目标。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和专业课文,把学习的舞台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能,并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来思考和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例如,在学习《两只小狮子》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找出来;其次,该读的读,该写的写,把这些新的字词掌握牢固。然后,我用问题“你认为什么样的狮子才能够成为狮子王呢?”来激发学生精读课文的动力,让学生在读透课文的基础上主动分析课文,理解课文中比较有深意的句子,从而顺利地总结出教师提出问题的答案。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概括整篇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指导学生先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本子上,写好之后再读出来和同学进行交流。虽然在刚开始的时候,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不强,在交流上也比较胆怯,但是会随着这种教学形式越来越多的进行,学生就会锻炼的越来越胆大,语言组织能力也会越来越好。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不但把语文教学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教学观念,还会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表达及书写的能力。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学生便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并且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三、优化语文知识的积累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模糊意会法
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过程具有递时性,要经历“模糊清晰模糊”三个步骤,并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词语,学生只要意会,基本上知道其意思,能运用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他们理解得很确切。随着对文章的深入阅读和阅读量的增大,学生经历一个自我模糊、不断理解的过程,并由模糊趋向清晰。教师教学时采用意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激发他们自我探求的兴趣。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不约而同”一词,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是“同时站直了身体的意思”(这是模糊理解);经过查字典知道是“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一致”的意思(这是规范清晰的理解);最后经过深入阅读课文,又渐渐领悟到:这就是人民群众送别时同样的悲痛心情,以及对无比爱戴的共同情感的表现。通过这种对词的分步体会,学生就可领会课文的中心。教学实践证明:把这种词语的理解方法教给学生,有利于促使学生在认真阅读中领悟词义,提高品词解句的水平,也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
二、比较琢磨法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词语虽然含义并不深奥,却用得准确、传神。教学这类词,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琢磨的方法增强语感,意会词义。例如《我的战友》中“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一句,其中的“才”是表示战友焦急、痛苦的心情,而“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一句中的“才”则是表示时间短。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对比琢磨加以理解,从而知道作者因心境不同,运用相同的词所表达的感彩也不相同。这样,可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对词义的理解升华到对句子的理解、对中心的把握上来。比
较法理解词义,是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三、互换教学法
阅读时,可用互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义。换词不但能联系旧的知识,启迪新的知识,还可以学到作者运用语
言的独到功夫。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落叶在林间飞舞”一句的“飞舞”,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换词训练。学生把“飞舞”换成“飘落”,然后通过比较,并联系上下文深究词义,知道“飞舞”的落叶除了有“飘落”的意思外,还有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飘飘悠悠的姿态,从中体会作者用“飞舞”的特别含义;知道有些词既有近义的特点,更有程度深浅之分。通过这种换词练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准确用词的高明之处和独
特的写作技巧,体会到文章显得生动、具有美感的原因所在。
四、演示实验法
词语理解最容易也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是演示实验。例如教学《乌鸦喝水》时,写水“渐渐地升高”一句中的“渐渐地”,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理解词义。指名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小石子往装有半瓶水(稍带红色或蓝色)的瓶子里一粒一粒地扔下去,其他学生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当学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渐升高的情
景时,教师稍加点拨,学生马上就会领悟到“渐渐地”就是“慢慢地”的意思。
五、动作释义法
比动作也是一种理解词语的好办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动作的句子,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比动作让学生领会动词的意思。例如《鸬鹚》一文,在描写鸬鹚捕鱼和渔夫取鱼的情景时,作者运用了一连串动词:钻、拍、跳、抓、挤、甩。这些动词把鸬鹚捕到鱼的欢乐、渔人取鱼的利索劲儿写得十分生动、形象。教学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想象,比一比“钻、拍、跳”的动作,做一做“抓、挤、甩”的动作。学生就不难领会渔人熟练的动作与欢乐的心情,而课文描绘的情景也就栩栩如生地再现在学生脑海中。
六、电教演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