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3 09:42: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命科学前沿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近年来,社会上暴力、吸毒等问题频频发生,生命教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校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将生命教育的实施交由学校来承担无疑是一个再明智不过的选择了。然而,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及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开端,在人一生的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必然肩负着实施生命教育的义务,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因此,生命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迫在眉睫。
1生命教育课程提出的背景
1.1生命教育课程提出的历史背景
生命教育最早是起源于在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的死亡学,后来被发展成为死亡教育、生死教育。美国人詹姆斯•唐纳•华特士是最早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人,并在其1968年于美国加州创建的阿南达学校提出并实施了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及其生命教育理念。随后,他还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其中主要探讨了将关注人的生长发育和生命健康作为教育的真谛。华特士生命教育课程的目标是试图通过为学生指出通向成熟的道路,而并非是给出成熟,而是给予学生能够终身受用的思维的财富,使其可以不断发现世界上美好的事物,自身持续发展直至终老。[1]其最终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知、情、行、意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成熟的个性特征,最终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1.2我国生命教育课程兴起的现实背景
首先,生命教育课程的出现是对社会需求的呼应。近年,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突飞猛进,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渐提高,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有人际关系日渐淡薄、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盲目追求功利物欲及人性部分扭曲等等,进而导致滥用、暴力及自杀事件的频频发生,正如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说的“物质的过分扩张就会使人性匮乏及生存危机”,所以,必须找出一个办法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平衡起来,也就是需要人们真正认识自我,了解自我,而实现这种平衡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生命教育。其次,生命教育课程的提出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目前,为我们所熟知的学校教育的目的大多是为了迎合社会和家长的需要和期望,将学生培养为能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才,而恰恰忽视了其如何对生死和自我的生命意义进行了解和诠释,这样极端化的学校教育目的严重忽视了生命教育的重要作用。追根溯源,生命教育课程本应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只是在日趋物欲的年代里,变成了一个被大众所遗忘的盲点,所以,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生命教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最后,生命教育课程是国家政策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这是国家首次在教育改革文件中直接引用“生命教育”的内容,可见,“生命教育”作为一个舶来品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获取了国家直接颁布的通行证,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这不仅体现了国家政策的要求,也为各级各类的学校实施生命教育课程提供了政策保障。[2]
2生命教育课程的内涵
关于生命教育的定义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然而学者们见仁见智。其中,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燕国材认为生命教育就是指在生命活动中、通过生命活动以及为了生命而进行的教育。[3]而南京师范大学的冯建军教授定义生命教育是在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的熏陶、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升华,最终使其生命价值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4]也有研究者将生命教育定义为依据个体生命的特征,遵循个体生命的发展的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特质为基础,通过选择最为契合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个体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学生成为充满活力充沛、人格健全、个性鲜明和极具生命创造力的人。生命教育课程,顾名思义,就是以生命教育理念为核心思想,旨在培养学生认识生命、了解生命、感悟生命和保护生命的能力和意识,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成为具有鲜明个性、健全人格、高尚道德、才智过人的青年。华特士将生命教育课程与传统学科课程内容结合,创设了“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宇宙”、“个人发展”、“自我表现和交流”、“理解人类”、“合作”及“完整性等六个自课程,其中包含了自我与万物的融合,自我身心的全面发展,创造力的培养,自我与他人的交流、合作等等内容,目的就是使个体的生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成熟”。
3学前教育阶段生命教育课程的特性
在近几年,生命教育课程话题一直是国内专家、学者研究探讨的热点,当然,对生命教育课程的关注,除了体现在理论上的研究,还表现于实际的工作中,我国辽宁、湖南等多个省市教育部门已经颁布了生命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并在各地的中小学及大学进行大规模的实施。然而在学前教育这一领域生命教育课程确实极少提及的。相对于中小学生、大学生来说,学前儿童更需要接受生命教育的熏陶,因为学前儿童正处于性格、思维、习惯等的发展关键期,其知识经验相对薄弱、自制力较差、情绪外显不稳定等等身心发展的水平,都决定了学前教育课程必定有别于普通的课程。根据生命教育课程在我国中小学实施的情况及学龄前儿童独特的身心发展特征,总结出生命教育课程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几个特性。
3.1生命教育课程目标的针对性
生命教育课程的提出是针对社会中出现的生命异化现象,如对他人(他物)的肆意伤害,对自我生命的伤害甚至是自杀行为以及学校教育中存在着的漠视生命、“教育无人”等现象。也就是说把生命教育课程提出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所以说,生命教育课程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然而对于学前教育阶段来说这个针对性应更为显著,因为这个阶段是一个人多种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个性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学到的知识、做过的事情、懂得的道理对其一生都有深远影响。所以,在学前阶段实施生命教育课程要着重培养学龄前儿童良好的个性和价值判断力,进而形成端正的生命观,最终目标使其成为不仅拥有超群的能力、健康的人格还要兼具高尚道德的人才。
3.2生命教育课程内容的契合性
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为了迎合社会以及大多家长的期望和要求,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忽略了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缺乏实效性和可行性。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教育必须依据儿童的心理才能行之得当,如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妄施以教育,那么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可见,在学前教育阶段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时,需要汲取以往的这些经验教训,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考虑学前儿童的这个阶段心理、智力发展水平及其适应的学习方式,使生命教育课程内容的材料源于学前儿童的熟知的环境,使其易于进行自我理解和消化,进而真正实现课程设置的目的。学前儿童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阶段,他们只能通过观察、模仿或向成人问问题的方式来获得知识。由于年龄限制,他们接触的人、事、物还比较有限,相对来说知识经验比较薄弱,他们无法直接接受与其生活距离太遥远的事物。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在柏拉图和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要素教育”理论,其主要包含直观和由近及远两个原则。这两个原则其实就是强调课程内容的安排应从学前儿童身边最近的体验开始,再逐渐扩展到新的事物和更遥远的情境。[5]
3.3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的多元性
学前儿童通常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和自控力,而且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敏感时期,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此,他们并不适合传统的死板的生命教育课程实施模式。对于学前儿童来说,生命教育似乎更应该是生命化的教育,就是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尊重、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6]出于对学前儿童好动、好奇、好模仿的身心发展呈现的特点,对其生命教育课程实施就要至少包括游戏、观察、讨论、讲解、表演等等的环节,其中不仅要重视课程实施中,师生的交流互动,更要重视学前儿童的亲身参与,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玛莉亚•蒙台梭利曾用“我听见了,随后就忘记了;我看见了,也就记得了;我做过了,也就理解了”这句话来阐释幼儿学习效率最好的方式就是亲身参与,亲自体验。那么,在学前教育阶段生命教育课程实施最好的方式就是对学生开放,使其身在其中。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方式设计包括渗透课程、单一课程两种,渗透课程是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融入到各门课程中,通过各门课程的教学活动来开展生命教育,如华特士的生命教育课程;而单一课程是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编制为专门的课程,例如:死亡教育课程及挫折教育课程等等。[7]而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把生命教育融入到多个学科中的渗透式生命教育课程似乎对学前儿童是更开放的,也更有利于学前儿童体验到一个更完整的且更系统的生命教育理念,以便于其形成完整的正确的生命观。
3.4生命教育课程评价的内省性
最早生命教育课程的提出和实施的直接目的是为了遏制由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而带来的资源枯竭、社会暴力及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等不文明现象。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每个人自身的问题,简单来说,由于人们的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导致了精神生活的匮乏,导致人性扭曲以及行为不当的后果。所以,生命教育课程最重要的意义是培养人对生命的认识,其中强调的是个人认识层面的发展变化,尤其对于正处于发展关键期的学前儿童来说,更应强调儿童自我认识、自我成长。由此看来,在日常教学中,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推崇并惯用的结果性评价并不适用于此。然而学前教育阶段生命教育课程评价方式应以学前儿童的自我评价为主,以便他们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并随时修正自我的生命观,进而使其更加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最终实现生命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J.DonaldWalters.SpiritualEducation[J].ClarityMagazine,1993:32-33.
[2]周长凤.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设计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4(10).
[3]燕国材.值得倡导与实践的生命教育[J].中学教育,2003(8).
[4]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06(11).
[5]学前教育课程[M].黄瑾,裴小倩,柳倩,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3-0167-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因此,借鉴国外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经验,提出可操作性的发展策略,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对于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层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生命科学已经成为世界科学前沿最活跃的学科,是代表科学发展方向的学科之一――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共识:生物技术所主导的BT产业与计算机技术所主导的IT产业,将成为21世纪主导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一直以来十分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在新形势下把培养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还具备国际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并在构建生命科学学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新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
一、建立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管理机构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把大学的讲授、学习、研究、服务和管理等活动置于世界教育和文化范围之中进行建设和管理的一种理念、政策和各项实践措施。国际化培养应深入到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之中,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教师队伍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为保障学院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有效开展,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专门成立了“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管理委员会”,由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以及高级引进人才组成。他们不仅具备多年国外工作或学习的经历,而且长期从事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够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制定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方案与管理制度。同时,成立了由从事研究生管理、教学管理和外事管理等人员组成的“国际化培养管理小组”,专门负责教学、教务以及外事活动的管理与实施,推进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开展。
二、制定国际化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构建国际化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将为提高研究生的国际竞争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通过借鉴国外高水平生命科学学科的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制定了符合自身特色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方案。
在课程体系中,首先设置了融入国际先进理论和科研成果的基础课以及专业课,如《现代生物科学进展》、《细胞信号转导与人类重大疾病》、《现代疫苗进展》等,以顺应学科发展的进程。其次,开发1至2门涵盖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内容的课程,如《计算机在生物学中的应用》等。第三,以“吉林大学研究生海外优质课程引进计划”为依托,利用海外优质研究生教育资源,引进2至3门海外优势学科的高水平研究生课程,全面推进课程国际化。第四,专门开设了《中英文科技阅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在教材选用上,尽可能采用近年来出版的高水平英文原版教材,这不仅有利于及时补充先进的科研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外语阅读能力。由于生命科学学科发展速度较快,部分教师也选用国外前沿科研成果或高水平学术文献自编讲义或课件授课,弥补了“教材滞后”的缺陷。
在师资配备上,根据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方案的要求,我们选聘了一批具有国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高水平教师,担任过学术带头人或课题负责人者优先聘用。由这部分教师担任主讲教师,能够通过借鉴国外高校的教学方法将先进的理念传授给学生,并与科研相结合,将学院研究生培养的课堂教学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学院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上投入较大。众所周知,世界上大约70%左右的信息都是用英语传播的,英语在全球化过程中起着独特的媒介作用,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世界语。因此,强化英语教学成为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设置双语教学课程并达到一定的比重,对于将专业知识与国际知识前沿相衔接,营造英语讲授专业知识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潜力和积极性以及为学生搭建复合型的知识结构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必修课部分,我们建设了三门“双语教学”课程,分别为《计算生物学》、《新型给药系统》和《中英文科技阅读》。教学中都采用中、英文授课,分别由具有国外工作经历的高水平教师或教学团队担任主讲。同时,吉林大学于2011年启动了“研究生海外优质课程引进计划”项目,生命科学学院有《现代生物科学进展》和《现代生物学方法论》两门课程人选,并聘请美国Oklahoma大学的李光朴教授和美国Tulane大学的董妍副教授分别担任这两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在该项目的优势上,2012年又增设了一门“海外引进课程”――《药物代谢动力学》,聘请新西兰Otago大学的J.Paul Fawcett副教授担任主讲教师,并采用全英文方式进行授课。通过这几门课程的引进和开设,学生开始逐渐用外语的思维建立起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双语教学”改革不仅使学生学到了国际前沿的专业知识,还使他们的专业外语水平大大提高。
三、开展多形式的学科前沿讲座
开展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对于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必不可少。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学院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与国外保持着密切联系,共同开展科研合作与交流。学院充分利用了这一部分师资与智力资源,邀请国外高水平专家、学者来华工作或访问,为学生开设各种形式的前沿讲座和报告。几年来,已安排来自美国、新西兰、瑞典等国的多名外籍专家举办报告与研讨会,内容多为所从事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和先进科研成果。学生通过与外籍专家的近距离交流与讨论,不仅收获了耳目一新的专业知识,更能深刻体会到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让学生不出国门就能感受到国际化的学术氛围。
四、拓宽研究生国际交流的渠道
在我国开展深化研究生国际化教育以来,国际学术交流是被最早应用的形式。国内很多高校根据自身特色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项目与培训计划,扩大了研究生接受国际化教育的范围。迄今,国际交流与合作已成为创建国际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积极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国际交流的条件和机会。一方面,导师根据自身的科研方向,指导学生从事或参与国际合作的科研项目,并积极鼓励优秀的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另一方面,学院进一步拓宽研究生国际交流渠道,通过学校开展的“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世界名校研修”项目、国外高校暑期研修项目、“亚洲校园”赴外留学项目、赴外暑期交流和夏令营以及导师根据课题需要安排学生赴外联合培养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国际学术交流水平,培养其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能力。5年来,学院派送学生出国参加各种研修及联合培养项目100余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60余人次,面向美国、英国、法国、瑞典、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这不仅在研究生中掀起了出国交流的热潮,开拓了学术视野,增长了见识与阅历,还可以通过对先进科学技术与知识的学习,完善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五、建设国际化的导师队伍
导师队伍的国际化在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中占有重要的主体地位,导师的国际化程度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学院在这方面采取了相应的举措。一方面,学院加大海外人才引进的力度,重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力争建设一支国际化的导师队伍。几年来,已从海外引进专兼职研究生导师十多人,他们已成为学院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不可或缺的力量。学院也积极为这些研究生导师提供条件,通过学术会议、科研合作、访问讲学等形式带动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另一方面,学院安排部分青年教师到国外进修或开展科研活动,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为开展双语教学、指导学生国际化培养做好师资准备。
化学科学是研究原子、分子片、分子、超分子、生物大分子到分子的各种不同尺度和不同复杂程度的聚集态的合成反应、分离和分析、结构形态、物理性能和生物活性及其规律和应用的科学。随着新世纪脚步的不断加快,作为物质科学组成之一的化学科学将愈来愈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化学中的前沿科学也将成为化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从一定意义上讲,科学论文的发表是科学成果被人们承认的唯一形式。一定频次的引用反映了某篇论文重要性的程度,超高频次的引用,常可认为其研究成果引发了科学研究的热点或在科学研究中取得突破。因此,近期化学科研论文的引用情况也体现了化学学科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以及当前国际化学前沿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和研究方向。据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报道,90年代的化学研究前沿领域有:
(1)富勒烯C60的研究导致发现了自然界一类新的物质――碳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并对宇宙内碳循环和经典芳香性的关系这一理论化学的关键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开辟了新的化学研究领域。
(2)模拟程序和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引起整个化学领域的革命,使量子化学成为成千上万化学家手中的工具,可用以预测和阐明物质的化学性质。
(3)对不同管径和缠绕角的单壁碳纳米管的结构和导电性质的研究展示了单壁碳纳米管在纳米分子电子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4)人工合成新药的发展:天然抗癌药物的人工合成以及用以开发新药的组合化学方法。
(5)组合化学新研究领域的发展打破了传统药物开发的模式,可同时合成和筛选大批生物活性物质,大大缩短了新药开发的时间。组合化学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的筛选、手性化合物合成等材料科学领域。
(6)仿生聚合物是一种先进材料,它的人工合成向模仿机体功能的“目标”迈进了一步。
(7)分析化学在这一阶段已不再仅仅是化学家手中的工具,它已发展为一门分析科学。它一方面为人们提供关于物质,特别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甚至生命过程的信息;另一方面,在精密分析仪器本身的研制上不断获得进展。
(8)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化学家的研究手段产生巨大变革。有关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多维结构图像实现和精细结构表达的程序及软件包的研究受到化学界的极大关注。
(9)有机反应、不对称合成及催化是90年代以来的持续热点。这是一个有工业应用前景和巨大市场潜力的、一直很活跃的研究领域。
在经历了20世纪的空前繁荣发展后,进入21世纪,化学学科面临着四大难题。第一,合成化学难题――化学反应理论;第二,功能结构化学难题――结构和性能的定量关系;第三,生命现象的化学机制――生命化学难题;第四,纳米尺度难题。徐光宪院士等科学家认为21世纪是信息科学、合成化学和生命科学共同繁荣的世纪,化学的微观方法和宏观方法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这一潮流将进一步向前发展,并提出了新世纪的化学科学包含了对下列八个层次的物质对象的研究:
(1)原子层次的化学:其中包括核化学、放射化学、同位素化学、sp区元素化学、d区元素化学、4p区元素化学、5f区元素化学、超5f区元素化学、单原子操纵和检测化学等。
(2)分子层次的化学:现已合成的2000余万种分子和化合物,通常分为无机、有机和高分子化合物。但近30余年来合成的众多化合物,如金属有机化合物、元素有机化合物、原子簇化合物、金属酶、金属硫蛋白、富勒烯、团簇、配位高分子等很难适应老的分类法。21世纪将研究分子的多元分类法,如按照分子片结合方式和生成的分子结构类型分类,可分为0维、1维、2维、3维分子等。
(3)分子片层次的化学:原子只有110余种,但分子数目已超过2000万种,因此有必要在原子和分子之间引入一个“分子片”的新层次,在21世纪应该开展分子片化学的研究。
(4)超分子层次的化学:其中包括受体和给体的化学、锁和钥匙的化学、分子间的非共价作用力、范德华引力、各种不同类型的氢键、疏水-疏水基团相互作用、疏水-亲水基团相互作用、亲水-亲水基团相互作用、分子的堆积组装、位阻和各种空间效应等。
(5)宏观聚集态化学:其中包括固体化学、晶体化学、非晶态化学、流体和溶液化学、等离子体化学、胶体化学和界面化学等。
(6)介观聚集态化学:包括纳米化学、微乳化学、溶胶-凝胶化学、软物质化学、胶团-胶束化学和气溶胶化学等。
(7)生物分子层次的化学: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酶化学、脑化学、神经化学、基团化学、生命调控化学、药物化学、手性化学、环境化学、生命起源、认知化学和从生物分子到分子生物的飞跃等。
(8)复杂分子体系的化学。从以上分类可以看出,新世纪化学别值得关注的有化学信息学、分子片化学、超分子化学、生命化学、纳米化学、理论化学和复杂分子体系的化学等。
随着化学分支学科的重组及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和不断渗透,21世纪初化学学科的前沿方向与优先领域有:绿色化学与环境化学中的基本化学问题、材料科学中的基本化学问题、合成化学、化学反应动态学、分子聚集体化学、理论化学、分析化学测试原理和检测技术新方法建立、生命体系中的化学过程、能源中的基本化学问题、化学工程的发展与化学基础等。
参考文献:
[1]刘春万.研讨我国理论化学跨入新千年发展的一次盛会[J].化学进展,2000, 36(2): 230-23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073-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必须承认,我国目前在生命科学学生教育方面,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与国外学生的教育国家化发展模式和效果还存在巨大差异,因此以国外生命科学学生的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经验为参考,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国际化培养模式,对于提升我国生命科学学生的教育水平和层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生命科学已经成为世界科学前沿最活跃的学科,是代表科学发展方向的学科之一。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共识: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主导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人类正在进入生物学时代,生物学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解决医药领域问题、科技制造业、绿色能源以及农业和环境保护等很多重大方面。而美国白宫也在2012年了“国家生物经济”蓝图,提出未来美国政府在生物经济方面的战略性使命。在这一新形势下,把培养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以及一定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作为生命科学学生培养的目标,并在构建生命科学学科学生的国际化培养的新模式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将变得异常重要。有很多学者发表关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论文,如乔敏等的《学习哈佛经验建立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体系的实践》、袁力的《中美大学本科课程体系比较及启示》、于歆杰的《麻省理工学院教育教学考察报告(二)――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篇》、蒋景华《麻省理工学院培养创新人才特色做法的分析研究》等,但关于国外生命科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文章很少,只检索到肖尊安的《浅析国外大学生物科学人才的培养》和夏薇的《麻省理工学院和清华大学生物学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等。近年来我国的高等生命科学人才培养已加快了改革和调整的步伐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改革试点已经考试启动,其总目标是: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中心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生命科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改革试点(简称改革试点),两个中心研究方向各有侧重,优势互补,资源共用,统一实施和管理,并为实现该目标制定了明确的改革措施。吉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已经纷纷开始进行生命科学学生国际化培养模式的改革。而分子生物学做为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发展异常迅猛,以分子生物学课程为探索国际化培养模式的试点非常必要。因此,我们在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以中英双语教学课程分子生物学课程为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借以探索生命科学本科学生的国际化培养模式。
一、改革的目标及具体改革内容
以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国际化实践为试点,为进行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现代生命科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提供参考。
1.教学理念方面的改革:分子生物学课程是一门崭新的课程,作为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发展异常迅猛。这就要求分子生物课程的教学理念也要符合其发展特点。在教学理念上破除陈旧的照本宣科和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新性,鼓励教师从自己的学术科研实践出发,把前沿的学科发展动态同教材内容相结合,拓宽专业教育范围,把培养国际型实用人才做为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2.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分子生物学的前沿发展非常深入和迅速,这就要求分子生物学教学内容设置的最重要的标准必须是强调教材内容的先进性,这样才能保证所传授的内容不落伍。改变之前所用传统分子生物学的中文教材,通过使用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教材《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Gene》(科学出版社,J.D.,沃森等编著,杨焕明等译),以及自制的以该教材英文版为参考的全英文PPT课件,使教学的内容始终保持与学科的前沿发展契合(图1)。同时在每学期的教学中都根据学科发展的现状,合理并及时运用该教材编撰者在冷泉港实验室随时更新的最新的分子生物学教学动画及其他教学材料(图2),以及哈佛大学或麻省理工学院相关课程的教学辅助参考资料,这样做到随时进行知识更新,以跟进教材更新和修订周期中的学科发展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分子生物学是一门理论和教学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从具体的实验数据得来,而学术和实验能力是分子生物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教学实践中理论部分利用研究式、讨论式(如第三四五章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重要性的讨论,为分子生物学相关化学基础知识,由讨论课形式完成)、启发式、等教学方法,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将某些相关的理论形成过程分析出来,并就形成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知识点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精神。另外,开展多彩多样的课外活动,包括小型研究课题、实验技术训练和知识拓展讲座等。同时,开展“本科生导师制”工作,鼓励学生参与任课教师的学术科研实践,以实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目标。
4.考核标准改革:改变原考试只重视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的做法,分子生物学考试改革改为出勤率、平时学术小论文报告、课堂讨论及发表并结合期末卷面成绩的做法,监督和培养学生平时夯实学习基础知识的好习惯,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具体实施方案
1.建立国际化的教学队伍与科学、公正的评价制度:引进具有国际化背景的分子生物学专业的教师承担部分教学任务,通过开展广泛的讨论与监督,评价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成果。
2.寓教于研,建立国际化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以辽宁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度为依托,吸引优秀的本科学生参与到任课教师的学术实践中。通过课题中子课题任务的承担和参与,强化其对分子生物学课程的理解,提高其兴趣。
3.制定国际化的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方案。构建国际化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将为提高研究生的国际竞争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借鉴国外高水平生命科学学科的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方案。
4.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化学术交流活动。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的承担分子生物学及相关课程如基因工程、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等专业的任课教师绝大多数都有海外工作或者留学经历,并且与国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充分利用这些教师资源,利用辽宁大学的“暑假小学期”制度,定期邀请国内外分子生物学相关领域的专家及学者来院讲学及交流,为学生开设各种形式的前沿讲座和报告。这些措施使学生能够与外籍专家近距离的交流和学习,让学生能深刻体会到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感受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领略国际一流学者的风度和学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他们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渴望增加了助力。
通过以上改革,学生对分子生物学课程学习的兴趣显著提升,课堂出勤率显著增加,学习成绩也有大幅度提高。同时,通过对分子生物学课程学习的引导,学生对分子生物学相关学科如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以及其他生命科学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提振生命科学本科学生的学习风气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得到了拓展,用英语讨论分子生物学学术研究热点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对国际学术环境有了较为整体的了解,而这些也使得本院本科生在联系国际知名大学继续求学深造的过程中竞争力大大提高,并且陆续获得了美国和日本等国际知名大学的录取。通过以上实践,希望我们的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对生命科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所参考。
1改革现行的生物考试制度
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严重滞后的基本原因是对待生物成绩与其它主科(如语文、数学、英语)成绩有很大区别,在我国的教育形式下,考试的成绩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由于生物不作为中考考试科目,即使作为考试科目,分值也无法和主科(如语文、数学)相比,使得学生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主科上,很少有时间对生物课予以更多的关注。建议在初中升高中考试时应该更多重视生物成绩,提高生物考试分值。考试内容和试题也不要过偏过难。增加考察学生的实验成绩。采取各种措施引起学生对生物的重视,培养学生 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2由于生物学科受地方教育的决策,很长时间不被列入升高中的成绩,只作为等级会考要求
虽然有些地区已经将生物列入中考科目,但分值较低,同样也引不起学生和学校的重视。因此,初中生物教学正在滑坡,而且有的地方其下滑趋势越来越严重。
3学校的组织、领导、安排不利
由于初中生物学不作为学生升学考试科目,或分值很低,初中生物学在全国各所初中就自动降为“副科”,其地位一落千丈。这就使得大部分的生物学教师改行,导致初中生物学教师缺乏,大多数学校的生物学教师都不是生物专业毕业。生物是实验的科目,但大多数的学校都未设专职生物实验员,而是由物理实验员或化学实验员兼任,甚至有的学校生物实验员是由根本就不懂实验的人员担任。为了给如语文数学之类的主科让路,好多学校对生物学课时打折扣。由于经济和观念的问题,好多学校没钱或有钱也不愿购买生物实验设备,导致生物实验设备短缺。
4生物教材的编写上
生物的生活环境受我国的地形、地势、和气候等多方面的影响,如需要采集的动物活标本无法采集,有些内容与我国南方的春、夏、秋、冬没有保持一致,使得教师在上课时课本书上的有些的活动根本无法做;学校的教学资源与网络资源不足,学生根本无法查找相关的资料,所以有些实验只能成为老师谈论。
5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少
Thinking on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Teaching Method of Introduction to Biological Science
LI Wei YANG Yu-ling
(School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Huangshan University, Huangshan Anhui 245041,China)
【Abstract】Through setting up the Introduction to Biological Science course, the theoretical system, research hotspots, curriculum provision system, school-running characteristics, furthe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will be introduced to freshman majored in Biological Science.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course is to help the freshman establishing their interests and clearing the curriculums and future developing directions, which will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study.
【Key words】Introduction to biological science;Teaching contents;Teaching methods
0 引言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科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同时又是生命科学(医学、农学等)以及其他交叉领域(仿生学、生物物理学等)的基石[1],已成为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当前以及未来都将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2]。
与高中阶段的生物课不同,大学阶段生物科学已作为单独开设的专业。高中生物的某个章节在大学阶段可能会成为单独设立的一门课程。因此,在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前如果能够提前对入学新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熟悉本专业的具体情况(学习内容、继续深造的潜力、就业方向等),对学生尽快融入专业学习会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因此,作为开设生物科学专业的院校,正视当前生物科学专业学前教育,结合实例介绍本专业特色、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生物科学新生入学学前教育,能够帮助新生为未来的学习和目标制定奠定坚实基础。生物科学专业导论课程是生物科学专业新生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课程通过对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待解读和分析,使学生了解未来本专业的课程设置、理论体系、研究热点、办学特色以及考研就业等相关方面的信息,树立学生对本专业课程的兴趣,为后续的相关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1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生命由来的学说,进化论发展历程;掌握本专业的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对本专业的整体(学习内容、就业、深造)情况全面把握;通过大量实例分析、经验分享等,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为学生未来四年对本专业的学习树立信心。
2 教学内容
生物科学专业导论课程应围绕生物学的经典理论,以生命由来的学说为起点,生命科学的理论体系及研究热点为主线,具体介绍生物科学专业设置、就业方向、考研情况等,并通过英语微课、优秀毕业生经验分享等方式授课。课程共8个学时,课程内容可作安排如下:
2.1 生命的由来,进化论 (2学时)
生命的定义和生命的基本特征、人类认识和研究生命的历程及现代生命科学的重大意义;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进化以及生命科学的理论体系。
2.2 生命科学的理论体系及研究的热点问题介绍 (2学时)
介绍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以及其与人类社会的主要关系。内容涉及生命的基础、生命的结构、生命的本质、生命科学与农业、医药、健康、生活、环境等领域的关系。
2.3 生物科学专业设置、就业方向、考研情况介绍(2学时)
对生物科学专业未来四年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课程简介、就业方向、就业率及本专业历年考研情况等进行详细介绍。
2.4 邀请外语专业教师进行全英文生物科学专业示范课、讨论、答疑(2学时)
生物科学的学习,在当前科技发展现状下,离不开英语这门工具。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某一知识点(以生态学为例),通过邀请从事多年生态学教育的教师进行全英文微课教学,激发本专业学生对本专业以及对英文学习的兴趣;同时,邀请本专业已就业和已考取研究生的同学(在读)与新生互动,通过课堂讨论、提问等形式,对本专业就业方向及深造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对学生有困惑的问题进行答疑。
3 小结
《生物科学专业导论》课程是专为生物科学专业新生开设的专业导论课,通过本课程开设,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和认识各种生命的起源、生命的现象及本质,把握当前生命科学的发展动态,了解生物科学在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为以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专业学生能够对未来就业与再深造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为同学们未来大学四年的学习以及目标制定提供背景知识以及思路。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需要本专业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研究特点以及院系特色等进行[3],如何通过专业导论课程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促进专业发展,不仅是生物科学,也是其他学科需要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实施与完成标志着基因组学的诞生,她是一门新兴起的生命科学边缘学科。以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为标志,基因组生物学的研究重点由结构基因组学转向以蛋白质组学为重要研究领域之一的功能基因组学。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实施与发展又孕育了生物信息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是基因组生物学的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它们的发展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且与人类起源、疾病(如癌症、肌营养不良症、家族遗传病等)预测诊断治疗、新药物新疫苗开发、生物武器鉴定、长寿与衰老死亡等许多方面有着重要关系,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的热点与前沿。广义上,基因组学包含了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方面的内容。因此,该课程是一门生物学前沿课程和交叉课程,对于丰富生物技术等相关专业学生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和提高创新能力都有着重要影响。我就近几年来关于基因组学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并对革新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尝试。
一、教材
教材是一门课程的主要教学参考书,是确保教学过程系统性、规范性的关键,对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基因组学是一门新兴起的生命科学边缘学科,我国许多高校的生物技术等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中都将其设为专业限选课或选修课,如华中农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本课程也是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在考察了有关基因组研究的众多参考资料和兄弟院校的开课实际后,我们选了结构体系比较完整、内容深浅适宜、覆盖面较全的复旦大学杨金水编著的《基因组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为主要教材。此外,选用了袁建刚等翻译的、BrownTA编著的《基因组2》(科学出版社,2006年)及其英文版原著Genomes2(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 Ltd)为重要参考教材。中英文对应的参考教材的使用更方便了学生对专业名词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学生对专业英文文献的查阅和利用,便于跟踪学科前沿,扩充知识面,丰富学生视野。
二、教学内容
基因组学是从整体上对生物基因组中所有DNA进行测序、拼装和序列分析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涉及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在内的所有生命体。基因组测序的前提是进行基因组作图,包括遗传图谱、物理图谱、转录本图谱制作。测序后核苷酸序列分析主要是进行序列阐释,包括基因预测、各种类型重复序列鉴定与功能性MicroRNA的预测,等等。最后是进行各种功能性元件如基因、MicroRNA等功能分析。因此,基因组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基因组的基本结构及组成,遗传图谱与物理图谱制作,基因组测序,基因组序列解读,基因组内基因的表达和调控,染色质的结构与基因表达调控,基因组活性的调控,不同生物基因组比较序列分析,基因组进化,等等,并结合当今基因组学研究的前沿进行有选择性的、重点的专题介绍,使学生不但能系统学习基因组学的必备知识,而且能对本学科发展方向及目前重大研究与突破有所了解,以丰富学生的相关知识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今后的就业与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
近年来我国多数高校本科各专业培养方案普遍采取的是多课程、少学时的模式,使多数课程学时严重不足[1-2]。就基因组学课程来讲,多数内容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而且对于多数本科生来说不容易理解和接受,这客观上需增加学时进行详细阐述。一方面教学大纲规定的学时严重不足,而另一方面教学实践上又确实需要增加学时来完成“解惑”的任务,怎样解决这一棘手的矛盾呢?这就需要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相关课程,对课程内容进行精选而且课程骨架知识体系又不被破坏,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讲课方法根据内容进行有针对性选取,教学手段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主,并辅以必要的板书。
我在讲课实践中采取的是重点内容(如基因组作图与测序、功能基因组学中的表观遗传学部分、基因组进化中的端粒复制与基因组稳定性及基因组进化的机制与模式等)以讲授法为主,特别重要的知识点上辅以启示法、讨论法教学,如在讲到表观遗传学的座位控制区LCR(Locus Control Region)功能的内容时,我设计了图片(图1、2),在讲解时PPT演示按图1、2所示分步骤一一显示的,之后进行讨论,最后推而广之――研究一段待测DNA的功能时大都可以采取类似的方法。这样边讲解、边启示、边讨论,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共性的东西的综合教学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期末,学生的成绩较好,而且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很高,达到优秀等次。
对于基因组学课程和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相关课程相交叉的内容,则以提问法为主要讲课手段,以将知识点前后贯通为主要目标进行教学,并适当加快教学进度。对于一些次要的、扩充性内容则以课堂讲授法为主,点到为止,但要求学生课下自读。对于一些最近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新方法、新领域,则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教学,以1―4学时的时间为宜,并以国内外权威期刊杂志如《科学通报》、《中国农业科学》、Nature、Science、PNAS、Plant Cell等近几年尤其是近2年刊登的相关文章主要教学参考资料,确保专题教学的新颖性、权威性。
四、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围绕教学目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范型,是人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进而逐步形成的,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3]近些年来,随着新的教育教学思想不断涌现,以及人们对教育教学认识的不断深化,许多新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如愉快教学模式、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探究研讨教学模式、主体性教学模式等。[4]虽然这些教学模式体现了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但仍拘泥于固定场所的课堂教学模式。
1969年,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创立了PBL教学模式,即以问题为学习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5]。PBL教学模式以具体疾病为基础,紧密结合临床实践,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其核心问题由多学科教学人员和相关临床专科人员共同设计,建立完善的学习模块,制定出某一病例的PBL手册,提供给各讨论小组。根据讨论的问题与学习深度的不同将教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水平,初级水平的病例为模拟的标准病人(Standard Patient,SP),中高级的病例则为真实病人(Real Patient,RP)。在教室或医院,由教师、学生、模拟病人(或真实病人)组成学习的虚拟或真实场景,进行三段讨论式教学,即提出问题,讨论自学建立假设,讨论自学解疑,论证假设。每一模块学习结束后进行测试、考核,最后进行总评。不难看出,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技巧和人际交流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PBL教学模式使实用性知识的传授更加得到重视;由于评估体系科学,能准确评估教学效果。目前,该教学模式已被世界上许多大学的医学专业教育所广泛采纳。
受该教学模式启发,我认为基因组学少部分教学内容可以进行专题讨论式教学模式探讨。具体来讲,就是首先与相关教师一块儿设计每一个专题的核心问题,并提出应达到的目标要求,带到课堂让学生讨论、发表意见,确定问题;之后,学生通过利用图书馆、网络、知识讲座等进行自学解疑,整理并写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再进行课堂交流、讨论;最后,通过讨论进行归纳总结。当通过课堂讨论提出核心问题之后,学生甚至可以分组到相关实验室参观学习,有条件的可以让学生参与部分科研工作,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直接接触前沿课题研究实际,又可以减轻教师科研中一些简单的重复性劳动,提高科研设备的使用率。
五、结语
基因组学是伴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而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与人类重大疾病分子机理、生物起源演化、新药物新疫苗开发等许多重要问题息息相关,对人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在我国许多高校的生物技术及其相关专业中基因组学是必开的一门课程,我就近几年来的基因组学授课实践经验进行了概括介绍,并就教学模式创新、改革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对兄弟院校相关专业学生的培样及相关课程的任课老师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张琛.酶工程课程的教学方法的探讨与体会[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1):223.
[2]梁红波,钟卫,熊磊.高分子物理课程的教学体会[J].高教论坛,2009,(1):80-81.
[3]方展勇.浅论课堂教学模式[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3):35-39.
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完成
以及中国所做的贡献
2000年6月26日,是值得载入人类自然科学史册的一个日子。这一天,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协作组的6个国
家、16个中心同时宣布:人类基因组计划工作框架图胜利完成。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伟大科学工程,它对于人类认识自身,推动生命科学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政府对人类基因组计划提出的共有、共为、共享三原则是认同的。因为它的序列是全人类的序列,它的成果是全世界人民都有权利平等分享的成果。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中国的生命科学走向世界的一个里程碑,一个切入点。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因此它理所当然地引起国际生命科学界的重视。
1999年9月1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协作组的5个国家15个中心,听取了中国代表5分钟的报告。报告中国现在具备的工作条件;汇报中国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表明我们完全有能力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可以承担的具体任务以及详尽的财政预算和完成期限;同时承诺,要在8个月内,与国际人类基因组协作单位同步完成工作框架图,并且要把其中的一半工作做到最后完成图测序量的要求。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协作组成员认真听取了中国代表的报告,认同了中国作为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协作组的正式成员,立即把一个区域给了中国。
1999年10月3日,中国的三个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中心和南方中心开始了这项紧迫的工作。这就意味着,自那时至2000年3月31日的200天内,我们一天要做2500个实验反应。我们达到了每天测定200万个碱基对的能力。这项全国测序实验的工作总量,相当于世界上两个最大的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美国的一个中心和英国的一个中心)1993年一年的分析能力之和。可以这样说,中国在那8个月内就走过了国外同行8年、甚至16年的历程。正是由于我们通过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根据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合作分享的原则,分享了国际同行用了8年乃至16年的时间建立起来的所有技术、策略,以及可用的实验材料,分享了人类基因组计划所有的实验数据和结果,也分享了对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重大计划有关问题的发言权。国际同行都承认,中国在这个领域已经进入了生命科学的前沿。
由于我们艰苦卓越的工作,我国已于2000年3月圆满地完成了我们所承担区域的工作框架图的绘制任务,并且在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6国16个中心里,我国居第6位。我们承担的区域向外延伸了400万个碱基对,中国的贡献至少在1.3%以上,而不是以前承诺的1%。
我们的工作成果赢得了国际同行对中华民族在这一领域所做工作的认可。我们的承诺和贡献,无愧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无愧于生养和哺育我们的土地。
但是,作为一个中国的科学家,我认为1%的贡献还是太小太小。我们国家肩负着世界上1/4人口生存和发展的责任,按世界人口比例来讲,我们的贡献应该在25%以上。但我们从另外两个方面来看,其一,1%与99%所反映的所有技术要求是一样的。我们所承担的1%区域是以其他成员同样的技术要求、同样的质量要求完成的。假如把
人类基因组看成是一个非常大的太空站的话,它是由6个国家的16个工厂分别建造的太空船对接而成的。而实现这个太空站的对接,那缺少我们就是万万不可的了。我们造的太空船毫无缝隙地与人类基因组的巨大太空站实现了对接。因此就质量、技术水平而言,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实验室完全一致。其二,与国际同行相比,无论是我们的基础、起步时间、实验条件,还有我们科学家现有的素质都还不如人家,但重要的是,我们在8个月的时间里,做了别人至少8年的工作。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综合国力还落后于别人,但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做出的贡献,是起步比较早、积累比较多的。实践证明:中国生命科学和生物产业走向世界是历史的必然。
基因、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什么是基因呢?换句话说,用我们的眼睛能不能看到基因?根据它的现象,根据它在一个家系里表现的幽灵,我们能看到。自然的实质是任何实验观察手段都不能最终看到的。就是我们把DNA都搞清楚了,我们还不能够说我们已经清清楚楚看到了基因。
中国有一句老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动物的许多行为确确实实是与基因有关系。比如说,实验室里养的小老鼠从来没有见过猫,它的爸爸妈妈也没有告诉它猫是它们的敌人,可你给它一个猫的模型,给它猫的气味,给它听猫的声音,它都像如临大敌一样。从遗传学上来讲,可以看到老鼠上下代之间的相似,也可以看到同一代之间的差异。
如果我的儿子站在我的身边,大家就看到,他的鼻子完全像我,他的眼睛像他妈妈。可是,我给儿子的DNA只有一半,他妈妈给了他另外一半。我们这里又隐隐约约地看到了基因。举一个乳腺癌病患的例子,我们真的能看到一个“疾病基因”的幽灵在那个家族中世世代代地徘徊。美国一位三十几岁的女士,两个都已经切除了。她现在很认真地考虑她自己女儿的问题,为什么?她的妈妈和外祖母都患有乳腺癌,她妈妈死于乳腺癌。她也听她妈妈说过:“她妈妈的妈妈的妈妈也是死于乳腺癌”。如果我们把这个家庭画一个家系图,男的画成方框,女的画成圆形,没有病的是白色,乳腺癌患者涂成黑色。啊!一个乳腺癌的“幽灵”出现,这个幽灵就在这个家族中徘徊。它总是用同一种方式――乳腺癌夺取他们女儿之中的一些家庭成员的生命。
我们只能说,我们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了基因的存在。那么,用显微镜把我们眼睛的观察能力扩大一点,我们也仅能看到细胞和“承载”基因的染色体。因为现有的生命科学研究成果还远远不能揭示生命奥秘的最后本质。
什么是基因组呢?我们可以说,基因组的意思就是一个物种所有基因的总和。也可以说,是我们人体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的组合。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来讲,它也是同生老病死相关的遗传信息的组合。人的每个细胞里的DNA接起来的话,有两米长,是由30亿个组成成分构成。可以把人的基因组想象为一条铁路,这条铁路是由30亿根枕木铺成的。这个用30亿根枕木铺成的铁路,枕木的材料只有四种:要么是水泥的,要么是钢铁的,要么是石头的,要么是木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要搞清楚每一根枕木是什么材料,这30亿根枕木又是如何排列的。有人把人类基因组比作一本“天书”,说是隐藏着人类所有遗传信息的天书。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要读懂这本天书。
20世纪,用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从认识和发现生命最重要的两条遗传规律开始,到50年代,建立了最重要的遗传物质分子结构模型――DNA双螺旋模型;世纪之末的DNA克隆和“多莉”羊的诞生,宣布了这个世纪对生命遗传规律研究的一步步的成熟。而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人类本身这个最高级、最复杂的生命科学的计划,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如果说那个表明人体结构的解剖图奠定了现代医学发展基础的话,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的那张序列图就是第二张人类分子水平的解剖图,它将奠定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产业发展的基础。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社会及科学意义
无论从投入的规模、从事该项工作的人数,还有对现代科学的影响来讲,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继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以后,人类科学史上最宏大的一个研究项目。从科研的合作和共享,从人类的和谐与进步,从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来看,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前两个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所倡导的“共有、共为、共享”的原则,特别是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参与,实实在在的是在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我们所要歌颂的也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我们中国科学家也应该为自己所做的工作感到自豪和骄傲。
中国作为人类基因组计划中惟一的发展中国家,意味着中国在人类基因组研究这个大家确认的生命科学前沿领域中,我们确确实实地走向世界了。在涉及人类基因组的一系列问题中,中国更有发言权了。
基因同人的健康问题息息相关。生命科学对社会的最大影响,就是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健康的问题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会团体、每一个政党、每一个政府,都得考虑的问题。人总是追求健康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初衷之一就是让大家活得更好、更健康、更快乐。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可我们面临的却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双重挑战。比如,我国目前还有3000多万同胞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可是同时却有10%的城市儿童患有肥胖症。现在治疗肥胖比解决一个人的温饱不知要贵多少倍,而到今天为止都没有真正找到针对肥胖病因的“特效药”。那个导致肥胖的“肥胖基因”,据说价值1.4亿美元。对其开发利用所产生的效益将是一个天文数字。众所周知,肿瘤、血管病、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等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也是我国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每一种疾病都是我们认识一个基因的极好机会。这些基因的认识和研究对患者来讲,又是最大的福音。我相信,随着我们对人类基因组的认识,对那些致病因子在基因水平上相互作用的研究,我们会很快地攻克那些疾病的。
随着我们对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入,人类又会面临新的挑战,面临来自社会伦理道德法律方面的挑战。比如讲长寿,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以后,有人预测人类可以活到1200岁,但过长的寿命会带来资源和生活空间问题,以及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比如医疗保险,本来个人的所有与医学有关的数据都应该让保险公司知道,你确实生病的风险高就应多交钱,假如大家都一样,对不生病的人就显得不公平。但对个人的基因信息的了解和公开是否会引发新的社会歧视?如基因检测能够在胎儿时期推断可能存在基因缺陷,那个基因缺陷所引发的疾病将使孩子自身不能享受人生的幸福,他的家庭摆脱不了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还会使我们社会发展不快。这就使我们认识到基因技术的应用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基因研究和基因技术的运用将会改变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
基因同疾病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第一,所有的疾病都可以说是基因病。人类所有的疾病,都直接或间接地同基因有关。例如,艾滋病、感冒等感染性疾病就是人类基因与艾滋病毒、感冒病毒等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场感冒病毒来了,即使所有的人都暴露在同样的环境,同样的病毒类型,同样的病毒密度之下,也并非百分之百的人都得感冒。解放以前有些地方发生的霍乱,每次传染都是“万户萧疏鬼唱歌”,但总是有几个人活了下来。再举一些外伤出血的例子,《三国演义》里说赵子龙百战百胜。可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实际上他并非百战百胜,因为他受点轻伤,一出血就活不成了。赵子龙可能是一个典型的单基因遗传病――血友病。一个血友病的患者,稍微内出血就疼痛难熬。显然,止血就是基因在起作用。血友病人正是缺少第Ⅷ凝血因子。从这个涵义上来讲,我们真的可以说,所有的疾病都是基因病。
第二,大多数的药物都是通过修饰基因的结构,调节基因的表达,改变基因的功能而奏效的,特别是中草药。患同样疾病的两个人用同一种药物治疗,其疗效截然不同就是典型的例证。另一方面,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使我们对人类基因有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可使我们生产更多种类的基因药物。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就是用基因工程来生产的,在中国市场上,基于人的基因生产的胰岛素已经占60%以上了。
第三,更加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了解自己的基因,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影响我们的“脑下垂体”,它所分泌的那些激素就是基因调节的相关因素),建立同自身基因的和谐关系。
现在有200多种疾病可以在基因水平上作出诊断,并且在还没有发病以前就可做诊断,称为症状前诊断。那么,根据我们对基因的了解,完全可以少生病。
生命科学在国民经济和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产业将继信息产业之后成为21世纪的重要支柱产业。当然,很多产业都很重要,一点儿都不能忽视。如信息产业、生物产业、能源产业、材料产业,还有国防工业等等。但其中有两个是支柱产业,就是生物和信息。
到目前为止,所有科技的进步,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电子计算机的,它都是我们的脑子想出来的,都是我们手的延长,或者说是工具的改进。以基因和基因技术为源头的生物产业,就能解决食物、能源、材料、环保、医疗保健的问题,还有国防的问题。
我们看到,食品(物)生产除了依赖生物技术对原有物种进行优化改良,达到优质高产的要求,又可以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建立新的品种。这就是我们中国原来对食物同药物结合的一个概念。不久的将来,我们在超级市场购买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吃了以后等于接种了疫苗。这类食品已经在实验室获得了成功,几年之内就会上市。
自然界给我们的能源,最主要的就是生物能源。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利用自然生长的植物和农作物的秸秆发电。通过生物技术改造,获得一些生长得非常快并且耐燃烧的植物来发电。另一条是,生物界中的许多动、植物利用生物技术,转变为可燃油和燃油添加剂。目前一些国家利用酒精作为石油添加剂,最高的技术水平达到25%酒精、75%石油的比例,大大地提高了石油的燃点,增加了石油的利用率,减少了空气污染。由此可见,利用生物技术转化得到的“生物”油既解决能源,又不污染环境,还能循环再生、取之不尽。美国的生物能利用已占整个国家能源的10%左右。
材料呢?现在的纺织品,要么是植物的――棉絮,要么是动物的――丝绸。现在把丝绸的蛋白质引到牛奶里面表达出来了。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不只是奶,也不只是药品――人的胰岛素可用牛的乳腺做生物反应剂,还可以给我们做衣服。动物蛋白纤维所做的纺织材料,人体更适应,感觉更好。在今后的几年内,生物材料的耐火性、牢固性以及抗绝缘、抗张力问题都基本解决了,它必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制造业、建筑业和日用品生产,同其他合成材料一起改变我们的衣食住行。
讨论转基因时还有一个环境问题。遗传工程改造的农作物因具有抗虫和抗病基因,可以少用农药和化肥,从而减少环境污染。由于生物材料的可降解性和能源的生物工程生产过程及其产品的低污染度将大大地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和生存空间。
生物产业有哪些特性呢?
一是技术的通用性。人类基因组研究所使用的技术,可应用于其他生物基因组研究。同样,生物产业技术,或者称为生物工程技术也具有通用性。
二是产业的上游性。以IT产业为例,计算机软件平台和“芯片”技术即是其上游。而我们的计算机曾一度出现过“软件靠盗版,硬件靠走私”。现在盗版、走私不能干了,那就得付钱。上游就是这样一个东西,你一旦失去,再夺回来,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付出的代价就更大。
三是资源依赖性。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资源依赖性的。――没有钢铁、没有煤炭、没有石油行吗?都不行。世界因为争夺资源打得你死我活。如果说信息革命是第的话,第资源依赖性就很弱。而生物产业既具有第一次工业革命那样的资源依赖性,又具有第――信息革命那样合法的专利垄断。所以它就会像第一次工业革命那样,为资源而导致全球范围的争夺。
生物产业还具有上游资源的序列化、信息化特点。只要几台机器进行DNA分析,就能把资源的主要成分搞清楚并转变为信息,成为他们的东西,成为他们的专利。生物资源本来是大自然的、落地生根的,现在已经变成了可以占有的、可以争夺的。
可以这样讲,生物资源的系列化、信息化、产权化、产业化和生物技术的产业化是生物产业的两条腿,缺一不可。
第三次工业革命真是资源依赖性的。2001年1月13日,美国最大的抢人类基因组计划所得成果的那个公司就声称,得到中国的、富甲天下的植物、动物和人的遗传多样性资源,是我们公司全球业务和扩大基因组信息的基础性的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日本有家叫龙基因的公司――龙什么时候成了日本人的图腾――在公司成立的声明地写上:因为中国人口众多,所有的DNA就是原料,都在中国制作。这里有一个问题大家一定要注意,外国人把它的机器放到中国来进行遗传资源研究的合法化问题。
我国已经建立了以ATCG为基础的、有强大的计算机分析、有我们国家自己的资源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命科学,亟待加速生物技术产业化、生物资源系列化、信息化、产权化、产业化的步伐。目前,我国基因组分析的能力和计算机分析的能力已经位居第四,超过了法国和德国。现在我们研究中心拥有两种先进的测序仪,并拥有我国自行生产的、运算能力为每秒4000亿次的大型计算机。我们的研究实力已超过日本。这不仅是简单的实力较量的问题,也是信心的较量。我们已经开始向发达国家,主要是欧洲大陆输出基因组分析的高科技。中国和丹麦一起做的猪的基因组计划就是一个开端。
随着生命科学的新知识新进展不断涌现,经典的细胞生物学也逐渐向分子细胞生物学发展,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也应该不断丰富和调整。学科的不断渗透,知识点的不断前沿化成为了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的新的触点[1]。课堂讲授的形式和内容已远远不够,如何提高学员自主学习能力、及时掌握学科领域最新进展的能力是细胞生物学教学面临的新问题[2]。提高学员专业英语水平,尽早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我们在医学本科生《细胞生物学》课程的教学中首先开展了双语讨论课,使学员在关注学科前沿的同时,专业英语阅读和交流等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初步的锻炼,并就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度开设细胞生物学课程的五年制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一年级本科生共493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双语讨论课按以下步骤实施。讨论课的形式以小班课进行,每小班分成7组,每组5-6人。由全体教员商讨确定7个讨论主题,分别是:1. 细胞如何死亡——自噬的功与过 (How dose cell die? Merits and demerits of cell autophagy)。2.端粒与肿瘤 (Telomere and cancer)。3. 原核细胞骨架 (Procaryon cytoskeleton)。4. RNA家族的新成员:siRNA. miRNA和piRNA。(The new members of RNA family- siRNA, miRNA and piRNA)
5.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与细胞重编程(Inducing multipotent stem cell and cell re-programming)。6. 线粒体与细胞凋亡 (Mitochondrion and cell apoptosis)。7. 内质网应激与疾病进展 (Endocyt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and disease progress)。
讨论课前一个月将讨论主题公布于全体学员,学员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确定一个讨论主题,并自行完成小组内部项目分工,包括查阅英文资料、撰写综述报告和制作幻灯,并确定一名主讲学员。每个小组可自行选择采用中文或者英文形式汇报(鼓励英文汇报)。在讨论课前夕,组织所有主讲学员预讲一次,由教员提出修改补充意见。讨论报告会由全体教员和学员参加,分专题进行报告和讨论,每个主讲学员报告完毕,台下学员可以用中英文自由提问,台上学员解答,最后由教员总结。
3.结果分析
(1)教员根据学员在文献综述、幻灯汇报及讨论交流等表现多方面综合评价双语讨论课实施结果。
(2)课后进行问卷调查,教员归纳出学员对相应调查内容的反应,形成结果报告。
结 果
1.双语讨论课实施结果
本次讨论课有493名学员和2011年度全体代课教员参加,每个小班有7名学员上台主讲。报告过程流畅,内容充实,信息量大,重点突出,英文表述清晰,幻灯片制作新颖别致。台下学员在听完汇报后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向主讲学员提问,对目前一些细胞生物学的热点问题,讨论更是激烈。本次讨论课采用英文讲解和提问的人数统计结果见表1,有81.5% 的主讲学员采用英文形式讲述,有44.9% 的学员采用英文提问。
2.问卷调查结果
在讨论课实施后,我们又针对这次讨论课的改革试验效果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及结果见表2。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93份,其中有效问卷493份。有效率为100%。由表2可知,被调查的学员中,有98.6%的学员认为细胞生物学双语讨论课这种形式很好,有93.1%的学员认为采用双语形式对专业学习是有帮助的。
讨 论
1. 通过双语讨论课,提高学员的自主查阅所需要知识的能力
面对当前知识大爆炸的社会,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这就需要学员具备快速筛选、去伪存真,获得有用信息的能力, 而我国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比较欠缺。通过这次双语讨论课的实施,许多学员第一次尝试使用了维普,Pubmed, 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并开始尝试在专业的医学或生命科学网站上搜索资料,初步学会了从海量的信息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科研及医疗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2. 通过双语讨论课,提高学员阅读英文文献和用英文表达交流的能力
通过查阅英文原版文献,学员的英文文献阅读能力大大提高。许多学员表示,通过英文文献的阅读使他们感到阅读英文并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而是结合在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领域阅读,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显著提高了英文阅读能力。通过在课堂上的英文讲解和讨论,使得学员英文发音,口语表达等能力也得到了相应提高。
3. 通过双语讨论课,提高学员对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的关注度
通过直接查阅《Cell》、《Nature》及《Science》等这些细胞生物学专业顶级杂志,获得第一手的英文原版信息,使学员们深切体会到,细胞生物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并不是深奥不可理解的,作为大学一年级的新生也可以通过查阅英文文献等方法直接接触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进展,因此更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通过双语讨论课教学,使学员更加关心科学时事,扩展了知识面,进一步提高了专业修养。学员通过对文献的设计思路、研究手段、取得结果的分析初步了解了研究科学问题的思维脉络,明白应该怎样去发现科学问题,怎样去研究科学问题。通过设立讨论课,学员普遍对细胞生物学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对自主式学习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学员对于英文原版专业书籍、辅导材料、生命科学网络资源、专题讲座等方面的需求明显增加。
4. 几点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讨论课结束后,我们还组织学员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学员们表示仅仅通过课堂讲解对所学知识印象浅,通过改变灌输式教学法而采用互动教学模式,可以提高自主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同时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学员建议可适当增加双语讨论课次数,并希望部分讨论题应由学员自己选题,题目应更贴近学员感兴趣的细胞生物学前沿课题。还有部分学员表示希望教员在课堂讲解时适当加入双语讲解,以便学有余力的学员掌握。
结 语
通过双语讨论课的实施,我们意识到通过不断引导学员采用多种方法去学习专业课,使得学员的思维方式和掌握知识的方法都有了明显的改变,由“死记硬背,被动接受”转变为“活学活用,兴趣浓厚”,这正是学员综合素质提高的具体表现之一。教学过程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由教员和学员的共同活动所构成。如何处理好教员和学员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既要调动教员教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想方设法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又要把最佳学习方法交给学员,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对提高学员自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员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面,培养有国际视野的合格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改进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员,必须注重提高自身素质,不断进行知识结构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在力争使学员与教员思维同步的同时努力使教员与本学科的发展同步[3],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把细胞生物学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蒋建利,刘宏颀,边惠洁等.细胞生物学讨论课教学改革尝试[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1):56-57.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以及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已经步入“精准医学”(PrecisionMedicine)新时代。精准医学主要利用疾病基因组学以及药物基因组学大数据,通过基因诊断并以此为依据对疾病进行分类、分型,根据基因组特征,采用最新的个性化治疗等技术,为病人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最有效的药物,最安全的剂量,对传统的医疗模式进行革命和创新。
基因组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后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而迅猛发展。基因组医学是由诸多科学家在2003年为纪念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年时所提出的一个医学领域的新名词。基因组医学是以人类基因组的研究为基础,将生命科学与临床医学相整合,从而将基因组的研究成果快速地应用于临床医学实践,这将是贯穿21世纪的在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
在基因组医学时代背景下,各临床专业科室都必须适应基因组医学带来的临床变革,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医学遗传学作为一门基础和临床相互融合且发展飞快的学科,不仅要求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要求其可以将相关知识致力于临床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对医学遗传学传统教学内容及模式进行调整。因此,如何以基因组医学为导向,着眼于精准医学,推进临床医学教育,加强医学遗传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医学遗传学的临床应用,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其普及社会是我们面临的问题。综上所述,我们对医学遗传学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教学思维等进行了改革。
1改进课程内容设置
我们以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医学人才为目标,根据医学专业的发展特点,合理设计医学遗传学课程,而课程的设置、编排等问题直接影响到教学进程、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质量。因此,课程改革也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1]
首先,对于基本的医学遗传学课程,我们将围绕遗传病开展教学,课前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让学生对遗传病基础有一定了解,课堂抽查课前预习效果。课堂上从临床遗传病常见病例着手,用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介绍其发病机制,如何导致疾病发生和具体的研究方法,然后系统地介绍遗传物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最后再从临床遗传学角度开展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基本知识点和原则逐点介绍。
其次,根据医学遗传学课程发展需要,我们新增加生物信息学内容,介绍如何利用信息学和统计学等学科的技术,收集、整理、研究目前快速发展的基因组测序、蛋白质组序列测定、结构解析和代谢组等领域的大规模数据,同时通过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实例,讲解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知识和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兴趣。通过病例为示范,引导学生将生物信息学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例如我们实验室收集到一个高度近视的隐性遗传家系,致病原因未明,我们先采用基因芯片进行连锁分析定位致病区间,然后对两个患者和一个正常人进行全外显子测序,指导学生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法对三个样本的测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对检测到的患者共有的而正常人没有的外显子区间影响功能的纯合突变进行初步筛选并对定位致病区间的突变在家系内进一步筛选验证,最后成功定位到3号染色体189713156位置上的NLEPREL1基因一个GLN氨基酸的终止突变。该基因与胶原蛋白的装配和稳定性有关,此突变与带有白内障和玻璃体视网膜退化表型的非综合征型高度近视有关。这样的案例式教学法不仅巩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进行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医学遗传学是一门涉及数千种遗传性疾病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和前沿性并存的特点。[2]为了让学生了解到最前沿的科研动态及相关遗传病的研究进展,我们同时开设了“医学遗传学研究进展”课程。“医学遗传学研究进展”是一门以“医学遗传学”课程为基础的课程,它着眼于现代医学遗传学最新最受关注的领域,旨在让学生对医学遗传学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升华,它的课程内容紧跟国内外前沿,针对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内容和最新进展设置讲座内容,结合教师当前研究的科研项目进展加以讲解,促使学生了解和关注医学遗传学的前沿进展。该系列讲座强调结合基础科学和临床科学,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开阔学生的眼界,掌握最前沿的科研进展。2改革课程体系
绝大多数疾病均与遗传相关,临床中每个科室都应不断更新对相关疾病的知识,因此我们在临床医学范畴下的二级学科的教学环节中应增加相关医学遗传学内容的介绍。例如,消化系统专业课,我们将增加消化系统的遗传学基础知识的介绍;神经内科专业课程,我们拟设置专门的神经内科遗传病及致病的遗传学基础的章节,系统介绍神经内科常见的遗传病种类、遗传学基础、分子和细胞系诊断方法以及相应的遗传咨询要点。
将基因组学作为一个大平台,根据不同的学科,每个学科上课的比重都不一样,把基因组医学与疾病基因组学灌输到临床,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教授核心知识点,并且把基因组医学、遗传病学、精准医学、个体化医疗等理念贯穿到临床教学中去,使学生掌握从基因组水平上考虑对疾病诊断、防治与治疗的重要观念。通过打破常规,教授新的医学遗传学理念,以鼓励学生不拘泥传统的循征医学思维模式,以基因研究为导向,提倡“精准医学”,让个体化医疗这一概念从理论中走向生活。
3教学思维,引领学生建立个体化医疗的观念
在教学上,我们率先突破常规的循征医学思维模式,建立以基因研究为导向,提倡精准医学的思维模式。“精准医学”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其本质上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精确寻找到疾病原因和治疗靶点,并对一种疾病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确亚分类,最终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这是对传统医疗模式的革命和创新。[3]美国总统BarackObama在今年年初的国情咨文中正式宣布精准医学计划(PrecisionMedicineInitiative),该计划的提出是集合了诸多现代医学科技发展的知识与技术体系,体现了医学科学发展趋势,也代表了临床实践发展的方向。[4]我们顺应时展潮流,率先将个性化医疗、精准医学的理念引入课堂,不断渗透精准医学理念,使学生掌握从基因水平上考虑对疾病诊断与防治的重要观念。
为引领学生建立个体化医疗的观念,需要我们加强各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使现有的教学知识体系更加完善,让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我们积极推进与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生物信息学、预防医学、材料学、计算机学等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既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交流,又培养了学生跨学科的思维模式。通过交叉学科的建设,学生将本科专业知识和医学遗传学知识重新组合,更具创新性思维。我们还成立了“教育部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吸引了不同专业的学生进入医学遗传学领域来,学生在实践课题或项目的设计当中,不仅仅局限于本学科,并引进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利用其他学科的优势来弥补自身不足。
本文针对大学生对生物科学专业缺乏兴趣,专业认同感不高以及传统专业课程教学体系难以激发学习兴趣等问题,总结了我院近些年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的对生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的探索。我们以遵循人才培养规律作为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指导思想,优化本科生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旨在从激发专业兴趣与认同感出发,着力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国际视野的创新性人才。
关键词:
生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作为科技发展的前沿学科,生物类专业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在校生人数猛增,无论是开设生物类学科的高校数量还是在校生数量均大幅提高[1]。然而由于宣传过度,一度引发了“生物热”现象。据统计我国已经有300多所高校设置了生物学科[2],每年新增几万毕业生,远远超出了工就业吸收能力,生物科学类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直接导致了包括重点高校在内的各高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普遍存在着第一专业志愿新生比例逐年下降的现象,大学生缺乏对生物科学专业的兴趣,对专业认同度也不高,再加上传统教学体系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专业人数居高不下。以我院为例,2013年和2014年申请转专业的学生数分别达到了101人和97人,通过考试实际转出的学生为56人和63人,优质生源流失严重[3,4]。为了提高生物学本科生对学习的兴趣,本科生物学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就显得十分重要。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设有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2个专业,原有的课程体系存在层次不清、缺少入门课程、必修课学分过高、不注重科研能力培养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学院组织力量对国内外研究型大学的生物学科课程设置进行了调研,并邀请多位境外高校的教学主管分析和讨论改革方案。最终确定了以遵循人才培养规律作为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指导思想,优化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层次性,由浅入深、从主干到分支,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对生物科学本科人才培养进行全面系统规划,从激发专业兴趣与认同感出发,着力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国际视野的创新性人才。我们规划了本科生各阶段的培养目标:“大一培养兴趣,大二扎实基础,大三拓展视野;大四全面提升”。通过近几年的实施,已取得初步成效。
1培养方案的调整
本着“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践创新能力、突出个性培养、均衡课程安排、规范课程管理”的总体原则,学院按照生物学科的专业性质特点,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1.1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增强学生对生物科学专业的认同感,提高专业学习兴趣,我们实行一、二年级按专业大类培养,不分方向,主要学习公共基本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通修课程等必修课程。二年级短学期分专业后,学生们除修读必修课程外,还要根据各专业方向的学科特点及职业规划选择修读课程。愿意将来从事生物类学术研究或教育的学生,可选择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而毕业后走择业、创业道路的学生,可以选择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1.2遵循“由浅入深、从主干到分支”的教育规律
明确大学各阶段的培养核心目标。优化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通过降低必修课学分,提高核心课质量,开设内容丰富的专业选修课,有利于学生根据兴趣深入学习。在总体上降低学分,给学生留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增加学习的主动性。调研数据显示,我院原有的培养方案学分设置比同类院校平均高出10个学分,学生课业压力大,影响了学习兴趣。经过此次整合和精简,降低了专业必修课学分,增加了选修课学分,培养方案总学分由160学分减少至146学分,使学生有更多思考和探索的时间及空间。知识传授的层次性更加科学,按照兴趣主干分支综合运用的教学规律,合理安排课程的衔接,共计对57门课程进行了综合性的调整,梳理课程体系、调整开课学期、更新课程内容、合并内容相类似的选修课,使我院的课程数量、结构及优质课程资源均得到了优化。
1.3完善“激发专业兴趣、提高学习热情”的培养方案
学院为新生增设“新生研讨课”“普通生物学”“普通生物学实验”课程,以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思想、激发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方式。结合导师制、班主任制度、“科学与人生”讲座等措施,让低年级学生了解并喜欢上生命科学。聘请境内外高水平学者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短期课程、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模式。继续实施“探索?科研”基金项目,鼓励对生物感兴趣的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科研能力。
2特色课程的建设
2.1以激发专业兴趣为主线的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建设及教学管理
面对转专业人数日益加剧的情况,我院对申报转专业的学生进行详细的走访和调研,了解到新生对生物学科了解不足、缺乏兴趣的现状。因此,我们新设置了既有挑战性、又充满新奇的三门课程,使新生逐步认识生物科学的多样性和多功能性,并逐渐认同生物科学这一学科。具体举措如下:
(1)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等开设“科学与人生”讲座。为了让新生了解生命科学到底是学什么,我院开设了“科学与人生”系列讲座,邀请著名科学家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和人生感悟,让学生尽快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
(2)新设“普通生物学”双语课。该课程强调生命世界的特点,即物种的多样性、分子多样性和信号通路及其交叉的多样性,以及非线性思维的重要性。课程内容既生动有趣,又能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我们组织了包括“长江学者”“青年千人”“闽江学者”等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在内的授课团队对该门课进行讲授。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对生命科学的宏观认识。
(3)新设“普通生物学实验”。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大一学期开设了模式生物秀丽线虫的发育、斑马鱼行为学与发育等独具特色的实验课程,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动态演化的奇妙过程。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68%的学生认为在大一上学期的3门专业课中,“普通生物学实验”对建立学科兴趣的影响力最大。
(4)新设双语课程“新生研讨课”。为了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授课为辅”的学习方式,我院特别开设了“新生研讨课”,替换原来的“学科入门指导”课程(全年级大班上课)。课程内容包括老师对生物科学发展历史和研究思路的介绍以及学生自主调研和全英文报告演讲两个方面。课程采用小班教学(30人左右),学院挑选了7位优秀的海外引进教师进行授课,这种小班研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专业的兴趣。
2.2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目标,建设大二、大三专业课
我们将上述大一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方法的理念贯穿到整个本科阶段的教学实践中,对大二、大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和丰富,从而带动了全院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是建设双语课程。在大二、大三阶段,我们建设或更新了4门主干核心课程的内容,均以双语授课,精选国外最新最好的英文教材。其中,“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荣获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现代遗传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或更新了13门双语核心专业选修课,并大部分选用国外最新的英文教材。而其他专业选修课,也将逐渐转变成用中英文相结合的讲授形式。通过学习这些课程,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阅读英文文献国际接轨。二是聘请校外专家为本科生开设课程和学术讲座。我院聘请美国、新加坡、台湾等地的外籍教师为本科生开设“EvolutionofImmuneSystem”“BasicProteinSci-ence”“SpecialTopicsinMolecularCellularBiology”“FreshmanSeminar”等全英文课程,全互动的课堂模式和头脑风暴式的授课方法,赢得了学生的广泛称赞。除此之外,我院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癌症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前沿”课程,特邀了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我院的教师联合授课。“生命科学系列讲座”则是特邀了一系列的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作为主讲人。这些精彩多样的课程,让学生了解生命科学的前沿,大大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热忱。
2.3以拓展专业视野为目的的大三科研训练课程
在大学三年级我们依托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设置科研训练课程,科研训练的内容有机结合基础型、综合提高型及研究创新型实验。该课程每学年对大三的学生开放选课,学生可在1~3个课题组里轮转,进行一学年的科研训练活动,实验室训练一年后需参加科研训练的答辩,合格后获取4个专业选修课的学分,以此鼓励学生选修该课程。科研训练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更早地进入实验室,营造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的氛围,激发专业兴趣,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通过一年的科研训练,学生在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训练,为大四的毕业论文设计以及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2.4以全面提升专业水平为目标的大四毕业论文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本科生大学学习成果、综合运用能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手段。我院规定本科生升入大四后,须自行联系学院各课题组并选择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须是我院助理教授职称以上的专业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参考文献、使用本学科基本研究工具,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处理、论文书写等给予具体认真的指导。经过一年的毕业论文工作训练,学生对科研工作有了全面的认识,并得到了实际锻炼,为今后进入研究生学习或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一系列的改革,近年来我院生源质量逐年提高,生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得到较大提升,学习兴趣也不断提高,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坚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进行生物学本科教学改革与实践,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学院在教学实验改革、增设科学前沿课程,推进双语课程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初步实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由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
参考文献:
[1]樊育英,田欣,王世发.新形势下普通本科院校生物类专业就业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教育前沿,2015,(07):260.
[2]盖树鹏,卢伟东,薛仁镐,等.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生物类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6(2):10-13.
我国在化学领域发表的文章总数和被引用文章数以及论文的引用次数逐年上升,已经跃居世界前列。在2000—2010年期间,中国在化学研究领域发表的SCI论文总量列世界第2位;2007、2008年成为SCI论文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见图1、图2),在此期间论文被引用次数名列世界第四位;2005—2008年,中国在化学领域被引论文的数量超过曰本,成为重要研究成果的主要产出国家之一。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同步提高,质量提高更快(见图4)。中国化学在国际化学界顶尖1的论文比例从1998年的0.3%增加到2008年的8.1%中国人在化学领域发表的文章从19W—2!丨n3年的9%上升到2丨104—2丨IIm年的17%(有中国作者在内的所有文章)(源于基本科学指标.汤姆森-路透影响力的提高,我国化学家在包括IUPAC重要学术机构的担任重要职务的人数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中国化学家担任包括Acc.Chem.Res.,Chem.Soc.Rev.,J.Am.Chem.Soc.,Angew.Chem.Int.Ed.,Adv.Mater.等重要学术期刊的编辑、副主编、编委、顾问编委。
我国化学领域越来越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专利申请数量稳步增力口。2009年中国化学科学领域在中国申请的专利件数已经超过曰本和美国(见图5)。
我国生产的化工产品的销售额占全球的比例有了大幅度提升,2009年已经超过美国,成为继欧盟之后的第二大化工产品大国(图6)。
中国化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化学领域顶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专利申请有了较快增长,在国际化学界有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我国化学的发展与具有传统研究优势的欧美和曰本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高质量、原创性和系统性的研究成果仍然较少;国际顶尖科学家还很少;研究队伍在化学的各个分支研究方向结构不甚合理;缺乏与其他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缺乏化工产业的核心技术以及对相关产业的发展缺乏引领作用等。因此,充分的认识目前我国化学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在“十二五”期间进行正确的引导,对维护我国化学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化学学科发展的战略
一是要保持已有优势,发展新的特色领域。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以化学合成及理论为核心,以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和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发展定向、高效、低耗、绿色的化学合成、能量和物质转换体系及相关技术,加强基础研究思想和方法向原理器件设计和制备技术的转化,强化探索和创新意识,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与协调发展,加快化学科学的全面发展。
二是要鼓励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的提出,鼓励变革性研究项目,对重大基础问题科学研究应给予持续性的支持,使我国在一些重要的研究领域取得突破,形成一些由我国科学家提出的、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思想和理论,使我国在化学科学的若干领域的研究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且在一些领域形成优势和特色。
三是要在化学科学的前沿和新兴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在化学科学的前沿及其新兴领域,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科学问题,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争取在揭示分子及其组装体的可控合成、设计规律、性质与微观结构的本质关系,在高性能、不同凝聚态结构化学材料体系的制备、表征、理论模拟和计算方法,在高效能源和物质转化催化剂的设计和机理,在关乎人类生存和健康的药物设计和合成等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四是要加强学科交叉,形成新的生长点,有重点地发展一些新的国际前沿研究领域。瞄准化学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完善学科布局与结构,注重和加强化学科学各分支学科及其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纳米科学等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推动学科建设,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赋予化学科学新的内涵和生命力。前瞻性地重点部署和发展一些新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国际前沿研究领域(例如:能源、环保、生物、催化等),组织学科交叉研究和多学科综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