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危机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07-03 09:42: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财务危机的特征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财务危机的特征

篇1

2.财务危机状况的突发性。由财务危机的累积渐近性可知,当企业诱发财务危机的因素累加到一定程度时,将爆发财务危机,这种状况发生时是突发性的、意外性的,这些状况将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急转直下。譬如,一向经营较好的企业,由于其长期合作的重要客户发生终止经营,由于双方是长期信用合作关系,客户的消失,造成数额巨大的应收帐款不能如期收回,使企业陷入困境。在突发性这一特征显现时,若在企业承担短期风险的控制能力范围内,企业则可安然度过风险;相反,若超过企业短期承担风险的最高限度,那么,企业就将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

3.财务危机事态的有限可控性。可控性是现代控制论中极为重要的基本概念。在社会科学领域,要做到完全可控是不太可能的,只能是有限可控。可控是指事物的发展在我们能够预期和把握的范围内。一般理解的有限可控概念为,可以对某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加以调节和掌握。诱发企业财务危机的因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有些事件是可以改变的,有些事件是不可逆转的。企业只有正确理解有限可控原理,在面对财务危机的时候才能做到理性思考和应对,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4.财务危机事件的可预防性。预防,包含有预见的积极管理意义。“积极”是指主动地在事情发生之前进行管理,而不是被动地处理那些令人忙乱的危机,有预见地积极管理意味着我们应当关注那些常被忽略了的业务运作,并养成习惯。财务危机预防成本应小于不计代价的事后补救,最成功的危机解决办法应该是在危机潜伏期就解决危机。由于财务危机会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带来巨大的成本付出,防范和及早化解财务危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必要性。另外,由于财务危机具有累积性和可逆性,为财务危机的预警提供了前提条件。

5.财务危机诱因的多样性。财务危机诱因的多样性主要受企业经营环境的多样化和企业经营过程的多样化以及财务行为方式的多样化的影响。这其中包含了引发财务危机的外因和内因,也可以理解为主客观因素兼备。大体分为三类:一是受企业经营环境多样化的影响。二是受企业经营过程多样化的影响。三是受财务行为方式多样化的影响。企业财务行为方式包括筹资、投资、资金使用、资金回收、利润分配等,在这些活动环节中不管哪一个环节出问题,也都可能带来财务危机。

6.财务危机后果的灾难性。企业发生的财务危机虽然包括多种情况,但不论是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还是企业破产,或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一种情况的发生都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相对而言,在诸多危机种类中,是比较轻微、比较次要的,一般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补救或通过担保、资产抵押等形式借新债还旧账。这样做虽然可以避免破产,但企业也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如增加资金成本或提高财务风险程度。至于破产,其给企业带来的毁灭性、灾难性打击更无须赘述。

二、企业财务危机的表现形式

1.从资产存量角度看,企业总资产的账面净值相当于或小于账面记录的负债金额,即企业净资产小于或等于零。当企业净资产为负值时,就是所谓的“资不抵债”,表明企业已经事实上破产。

2.从可持续经营的角度看,企业主营业务量持续负增长,市场销售黯淡,盈利能力差,存在数额巨大的未弥补亏损。

3.从现金流量角度看,企业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为负值,并常常伴有资金流量萎缩的情况,一些必要的约束性支出被压缩或拖欠,且这种现金流量的非正常情况处于长期的持续状态,其应履行的偿债义务受到阻碍。

三、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

1.市场竞争失败。许多亏损企业由于主营业务陷入困境、主营业务萎缩以致出现亏损的,这些企业为了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往往实行多元化经营。表面上是其注重外延性扩张,但是实际上其主业的发展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还不能产生稳定的收入,主业的脆弱性及多元化经营的不成功使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很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逃财务危机的厄运。

2.内部控制失灵。企业管理不善,财务监控缺失,由此产生的企业账面利润为负数,因资金枯竭而引发财务危机,直至破产。

篇2

从客观角度而言,《财务管理》是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当前我国已进入财务管理信息化阶段,《财务管理》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都遭受到各种冲击。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实践对本课程教学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财会专业教师务必将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思想融入《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将该课程的教学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完全融合起来,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财务会计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进行改革迫在眉睫。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没有将企业管理信息体系理念作为指导

会计信息化体系与财务管理信息体系皆是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会计信息化体系提供在决策层面有效的会计信息,即内外部的会计报告,财务管理信息体系则会充分借助会计报告信息、企业各项业务信息和金融市场信息,借助会计领域的信息工具开展资金方面的管理、资产方面的管理、预算方面的控制以及成本领域的管理,进行财务层面的分析、财务层面的预测与财务层面的决策,从而最大限度实现企业价值目标的最大化。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绝对不能和会计信息化体系完全割裂开而独自存在,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绝对不能和会计学的教学分开而独自存在。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虽然已指出企业在财务层面的管理目标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利益最大化,可是却十分缺乏企业在管理信息体系的全局理念,没有把握好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之间的逻辑联系。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体系设计进程中通常存在局限性的认识,仅是重视企业在理财领域、估价领域与价值领域的创造,却很大程度上轻视了会计学对财务管理学的重要功效。实际上,即使是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所能大面积使用的现金流量模型等方法,也必须借助信息化技术编制成套的预算财务报表的财务预测方法来获取未来现金流量数据。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忽视了借助企业会计报告等会计信息,从而让企业财务管理所制定的决策成为无源之水,最终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没有融入现代化的会计信息技术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日益激烈,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诸多问题: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复杂,企业面对纷繁复杂的海量数据让财务领域的决策变得十分困难,所以需要运用新型会计信息技术来进行辅佐。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往往忽略了会计学对财务管理学的基础功效,致使会计信息化技术很难和该课程教学融为一体,具体而言表现为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通常停留于手工层面的计算、运用相关计算器或者借助Excel构建财务模型来处理相关财务问题的阶段,对于ERP、XBRL、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等新颖的会计信息化技术在财务管理信息化领域所获取的进展往往忽略,最终无法借助信息化的相关工具获取上市企业最新会计领域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与利用,更加不能教会学生在财务管理实践进程中,面对稍纵即逝的现实与大量的信息时应如何科学合理的做出有效的财务决策。

(三)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专业教师会计学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专业教师对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清晰。有些老师将会计学与财务管理课程之间的关系没有认识清楚,有些老师单纯地将财务管理误解为数学方面的计算。对于会计学的不了解、对于会计信息技术的不了解致使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专业教师对于ERP、远程访问、大数据、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云计算等会计信息技术的新进展不是很了解,不能利用会计信息技术相关工具在第一时间内获得企业财务管理案例方面的信息,更不能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进展与所面临的现实性问题在第一时间内进行研究,影响了学生系统化地学习《财务管理》课程,也很难调动学生学习《财务管理》课程的积极性,最终钳制了学生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会计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举措

(一)进一步转变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思想

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教学理念上务必形成以下观点:彻底摒弃割裂认识财务管理学习的思想,必须从管理信息体系的角度来看待财务管理与会计学之间的关系,构建起会计是一个提供决策有效会计信息的体系,然而财务管理是充分借助外部的相关金融信息、业务信息与相关决策有效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层面体系化的合理认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还必须根据管理信息体系理念,充分认识到会计和财务管理实际上是对整个企业业务领域的信息进行与之相关的确认、记录、计量、报告、分析、决策、预测与操控的体系化过程,进而充分认识到会计与财务学基本的原理、方法与技术领域相关的工具,最终实现企业在价值领域的最大化目标。

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务必要清晰明确,对整个企业价值的评价和价值创造的进程应构建在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对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的价格进行综合性判断的根基上。清晰地明确此点之后,就完全能够运用高职院校会计学基本的原理、基本的概念与基本方法,并把它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在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应该将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完成的相关财务报告与相关财务分析作为根基,并在会计提供的决策有功效的信息――会计报告根基上大力开展财务领域的预测与企业领域的价值评估,以此实现企业在价值领域的创造。如此一来不但体现了管理信息体系中会计信息体系与财务管理信息体系在信息生产领域、传递领域、利用领域的连续性,更能借助《财务管理》课程对会计信息利用的教学进程最大限度发挥它推动会计学等先学课程教学的功效。

(二)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引入新颖的会计信息技术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需要进一步继承会计类课程在应用会计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譬如在会计信息化的环境下,相当一部分的财务管理问题都能够借助ERP等企业管理软件的应用来进一步解决,然而会计信息化也能够给《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提供新颖的教学手段与便捷的教学工具。要最大限度借助譬如ERP等企业管理软件、云计算、移动互联、远程访问、XBRL、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等现代化的会计信息技术,提升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的质量。譬如可以在借助EXCEL做NPV方面的计算和EOQ方面的计算,并在构建财务模型的根基上,借助XBRL财务报告工具大力开展对上市企业财报的财务报表分析。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务必引入新颖的会计信息化技术,向广大学生不断展示会计信息化工具在企业财务管理进程中的运用,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新颖的会计信息技术完成各项常规的财务管理工作,从而让学生在会计信息化手段的支撑下走出课堂,把《财务管理》教学和企业实践中的财务管理实务充分结合起来,最终能够尽快使用将来会计信息化情境下的财务管理工作。

(三)不断提升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适合财务管理信息化教学要求的能力

在会计信息化日益发展的环境下,不管是实务界还是理论研究界都不能对此置若罔闻。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师自己必须在管理信息体系理论的指导下,构建起在会计信息化领域开展财务管理的思想,重新打造一个与时俱进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体系,进一步确定新颖独特的教学目的与相关教学内容,运用新颖独特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手段,以此适应财务管理日益信息化的发展要求。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应主动利用XBRL等信息化的财务报告工具,以此解决高职院校会计方面的人才难以去企业实践的困难,进一步指导学生借助XBRL等信息化工具对上市企业的财务报表做财务层面的分析,真正意义上在会计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大力开展财务预测工作与财务决策工作,并且在第一时间内和实践中的企业财务管理情况密切结合起来,甚至还可借助相关研究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三、结束语

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财务管理》课程教师如能根据上述建议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化的水平,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法,定能有效提升《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刘建春(1971-),男,汉族,湖南衡阳,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本科,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会计教育研究。

篇3

我国公司股票上市规则(2006)中规定,上市公司出现财务状况异常或者其他异常情况,导致其股票存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或者投资者难以判断公司前景,投资权益可能受到损害的,证券交易所对该公司股票交易实行特别处理。特别处理分为警示存在终止上市风险的特别处理(简称“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特别处理。退市风险警示的处理措施包括:在公司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以区别于其他股票和股票报价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其他特别处理的处理措施包括:在公司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以区别于其他股票和股票报价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特别处理会给上市公司带来巨大的压力,陈晓、单鑫(1999)的研究显示被列入ST板块对公司的股票价格有显著的即期负面效应。另外公司不仅要受到更加严厉的监管,融资渠道变得更加狭小,还必须时刻防止连续三年亏损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其股票暂停上市,甚至终止上市。因此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公司股票交易实行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界定为发生了财务危机,将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作为财务危机型企业是既合理又有法律支持的。

财务危机预警是以财务报告信息为基础,以其它相关重要信息为参考,通过设置并观察一系列敏感性预警指标的变化,对公司可能或者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所实施的实时监控和预测警报。

毫无疑问,任何公司的财务危机都会经历一个初步萌生到逐步恶化的过程,而并非瞬间所致,在这个较为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危机的因素和特征,都会不同程度地在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中得以表现,这样通过观察和判断一系列敏感性经营和财务指标,及其它们的发展趋势,就能对公司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发挥预警作用。正是基于财务危机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那么财务危机预警就应该贯穿于公司经营和财务危机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实时监控和预警。在公司财务危机从小到大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虽然这些危机都会表现出不同的财务特征,但这种表现可能并不是十分显著和明确的,有的甚至是潜在的,但一旦急速发展,就可能马上进入完全的财务危机状态,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对公司不同财务危机阶段所可能表现出来的不同经营和财务方面的危机特征,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

从财务危机出现的那一时点起,直至公司破产都属于财务危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财务危机有可能得到缓解,也有可能加重恶化。不同过程和程度的财务危机,其症状和表现也是不一的。国外学者对财务危机程度也有界定,如Laitinen(1991),认为财务危机上市公司失败可分为三个过程:A、慢性失败公司,B、收益失败公司,C、严重失败公司。又如Lau(1987)用五种财务状态来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此五种状态分别为:状态0(财务稳定),状态1(不发或减少股息支付),状态2(技术性失败或违约偿还贷款),状态3(受破产法保护),状态4(破产或清算)。国内学者也对出现财务危机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张鸣等(2004)将财务危机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在各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财务危机特征,即财务危机的潜伏阶段、财务危机的发展阶段、财务危机的恶化阶段和财务危机的最终阶段,这四个阶段及各个阶段表现的不同特征,用下图进行描述。

篇4

从法制层面对企业财务危机进行的定义。Beaver(1966)把财务危机定义为破产、拖欠优先股股息、银行透支和债券不能偿付。Ohlson(1971)把企业根据破产法提出破产申请的行为作为确定企业进入财务危机的标志。Altman(1968),Deakin(1972)则认为财务危机公司仅包括已经经历破产、无力偿债或为债权人利益而已经进行清算的公司。Ross etal(1999)则认为可从四个方面定义企业的财务危机:企业失败,即企业清算后仍无力支付债权人的债务;法定破产,即企业和债权人向法院申请企业破产;技术破产,即企业无法按期履行债务合约付息还本;会计破产,即企业的账面净资产出现负数,资不抵债。

学者给出的有关企业财务危机的定义。Karen and Wruck(1990)认为,财务危机是指一个企业处于经营性现金流量不足以抵偿现有到期债务(例如商业信用或利息),而被迫采取改正行动的境况。John and Kose(1993)将公司的财务危机定义为,在一个给定的时点上,公司的流动资产不能满足它的书面合同所需要的现金需要时就是财务危机。Sudmsanam and Lai(2001)使用由Taffer建立的Z值来定义财务危机,如果企业在两个年度连续的负Z值后有一个最低Z值年度,则企业处于危机之中。

(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判定指标 Fitzpatrick(1932)发现净利润/股东权益、股东权益/负债两个指标判别能力最强。Beaver(1966)发现,现金流量与总负债比率、净收入与总资产比率、总负债与总资产比率、营运资本与总资产比率等的均值在危机与非危机企业间存在差异。Altman(1968)选择营运资本/总资产、留存收益/总资产、息税前收益/总资产、股票市场价值/债务账而价值、销售收入/总资产5个财务比率建立判别函数区分财务危机与财务健康公司。Koh and Tan(1999)以六个财务指标:破产公司状态、速动比率、股东市价对总资产比率、负债比率、税及息前利益资产报酬率及保留盈余对资产比率为研究变量构建财务危机预警模型。Deakin(1972)选用了14个指标:现金/总负债、总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总资产比率、速动资产/总资产比率、营运资本/总资产、现金/总资产、流动资产/总收入比率、速动资产/总收入比率、营运资本/收入比率、现金/收入比率,来对财务危机进行预警。Ohlson(1980)发现,用公司规模、资本结构、业绩与当前资产变现能力四类显著影响公司破产概率的变量,进行财务危机的预测准确率达96.12%。Shumway(2001)研究证实,市场相对规模、以及个别股价报酬异常波动对于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正确率有显著影响,而过去所使用的财务变量在统计上而言是较不显著的。Atiya(2001)采取财务比率与总体经济变量建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发现模型的正确率大致上较传统使用财务比率的模型要高。

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一)多变量线性判定模型Altman(1968)最早运用多变量分析方法探讨财务预警问题。他对1946~1965年间提出破产申请的33家公司和同样数量的非破产公司采取Beaver(1966)的方式进行配对,对22个财务指标进行逐步多元判别分析,通过统计技术筛选出那些在两组间差别尽可能大而在两组内部的离散度最小的变量来建立Z值模型,其形式为:

Z=1.2X1+1.4X2+3.3X3+0.6X4+0.999X5

其中X1为营运资金总资产,X2为留存收益总资产,X3为息税前利润总资产,X4为股东权益市值总负债账面价值,X5为销售收入总资产。

按照这一模型,Z值越低,企业就越可能破产。当企业的Z值超过2.675,表明企业财务状况良好,发生破产的可能性较小;如果Z值处于1.81~2.675之间,称之为“灰色地带”,处在这个区间的企业财务状况是极不稳定的;若Z值低于1.81,则企业存在很大的破产风险,需要给予较多关注。

由于1968年的模型在选择变量时用了市场价值,对没有股票市价的非上市公司而言并不适用,Altman在1977年对Z值判定模型进行了修正,即Zeta模型,其形式如下:

Z'=0.717 X1+0.847 X2+3.107 X3+0.420 X4+0.998 X5

其中,X4变为权益账面价值和债务总额账面价值的比值。

(二)Logit模型 Ohlson(1980)第一个采用Logit方法进行破产预测,他发现,至少有四类显著影响公司破产概率的变量:公司规模、资本结构、业绩和当前资产的变现能力。

Logit模型是一种二元响应模型,假设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为P(危机公司为1,正常公司为0)。首先对样本企业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计算出模型(1)的系数,然后依据模型(1)推导出模型(2)。根据模型(2)计算出的概率值,去预测其他企业未来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一般认为当P>0.5时, 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比较大; 当P

0.5时,则表明企业财务正常的概率比较大。模型的具体形式如下:

Ln[p/(1-p)]=β0+β1X1+β2X2+…+βnXn(1)

Pi=exp(β0 + β1X1 +β2 X2 +…+βnXn)/[1+exp(β0 + β1X1 +β2

X2 +…+βnXn)](2)

其中,X1、X2…Xn代表影响样本企业财务危机发生概率大小的变量指标,可以是财务指标,也可能是非财务指标。

(三)Probit模型 Ohlson(1980)首先采用Probit方法进行财务预警研究。他选择1970~1976 年间破产的105家公司和2058家非破产公司组成配对样本,采用极大似然法,分析了样本公司在破产概率区间上分布以及两类错误和判别阀值点之间的关系。

Probit模型和Logit 模型的思路很相似,同样假定企业破产的概率为P,采用的概率函数则是累积标准正态分布函数:

Ii =β0 + β1X1 +β2 X2 +…+βn Xn(3)

其计算方法和Logit模型类似,先是确定企业样本的极大似然函数,通过求似然函数的极大值得到参数β1、β2…βn,然后求出企业破产的概率。如果概率P值低于0.5就判别为财务正常型;如果P值大于0.5,为财务危机型。

(四)COX模型 Cox(1972)提出了一个半参数模型,该模型可研究多个变量对危险率的影响,且对生存时间分布无任何要求,这就是在生物统计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的COX比例危险模型。在比例危险模型中,假设在时点t个体出现观察结局的危险大小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除了有一个基本危险量h0(t)外,第i个影响变量使得该危险量从h0其中,h0(t)只与时间t有关,类似于线性回归中的常数项。

(五)倒传递类神经网络模型 Odom and Sharda(1990)开拓了用类神经网络进行财务预警研究的新方法。倒传递类神经网络模型(简称BPN)是目前类神经网络学习模型中最具代表性一种。BPN为一种监督式的学习网络,进行网络运算要输入足够的学习范例与目标输出范例,以为训练网络之用。等到网络训练完毕后再输入新的测试范例来测试网络的预测与解释能力。其运作方式是个别人工神经元将自外界环境或其他人工神经元接收到信息,依据信息的相对重要性给予不同的权重,在加总后经由人工神经元中的数学函数转换,之后将结果输出到外界或其他人工神经元当中。

BPN网络基本结构包含三层:分别为输入层、隐藏层及输出层。输入层的个数即为研究变量的个数;输出层的个数为所求的结果,一般为判断企业为营运正常公司或危机公司的0与1二元变量;隐藏层的角色则在描绘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使得类神经得以侦测数据的特征与型态。有关隐藏层所含的神经元个数方面,并无理论的基础,由于较少的过度配置问题,因此一般建议采用较少的神经元个数。

在训练方法上,BPN运算基本原理是运用最陡坡降法,输入层将数据传给隐藏层,经过计算之后,再将数据传至输出层,在计算网络输出值与目标实际值的差距后,再回传给隐藏层去修正连接键的权数,透过调整权数变动的幅度(ΔWij),不断重复进行此程序,直到误差收敛至默认值为止。调整ΔWij的方程式如下:

E为误差函数;Tj为目标输出值;Aj为网络实际输出值;ΔWij为权数变动的幅度,此调整幅度与误差函数对权值的偏微分成正比,亦即调整幅度与误差函数对权值的敏感度成正比;η为学习率,学习率值的大小会影响误差的收敛与否或收敛速度的快慢,通常较大的学习率会使网络的振幅过大,造成数值震荡难以收敛,而较小的学习率则会使得学习训练时间过长,一般将学习率值的范围定在0.05~0.25间。

三、当前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一)当前研究不足一是危机预警指标的选取不太合理。在预警指标的选取上,现有文献多采用财务报表数据,把各种财务比率作为危机预警的判定指标,其中有些文献也选用了反映公司治理的一些指标,但却很少选用反映宏观经济特征和行业特征方面的指标,至于反映管理层特征的指标基本上还未曾被采纳。把宏观经济特征指标、行业特征指标、内部治理特征指标、管理层特征指标结合在一起的标准化、系统化的危机预警指标体系更未出现。二是模型的构建缺乏实用性和系统性。当前,危机预警模型在实用性方面还需要加以改进,原因是许多模型在构建时并没有把行业性因素考虑在内,但是财务指标却呈现出明显的行业性差异,因此若不考虑行业特征,所建立的危机预警模型在实用性上一定不会太高。另外,我国至今尚未构建一套系统的完全适合自己国情的分行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体系。

(二)未来研究展望 在指标选取上,今后应加强对财务指标选取的理论研究工作,将宏观经济特征、行业特征、企业内部治理特征、管理层特征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构建全方位的分层、分级、分行业、标准化的指标体系。在预警模型的构建上,应依据企业的行业特征,建立适用于各行业的专门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并最终形成一整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分行业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体系。

[本文系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吴世农、卢贤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经济研究》2001年第6期。

[2]姜付秀、张敏、陆正飞:《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与财务困境》,《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3]吕长江、徐丽莉、周琳:《上市公司财务困境与财务破产的比较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8期。

[4]周首华:《论财务危机的预警分析――F分数模式》,《会计研究》1996年第8期。

[5]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会计研究》1999年第4期。

篇5

一、企业财务危机的概念界定

综合各方面对财务危机概念的界定,财务危机的概念可以总结为:财务危机是指企业在日常运营活动中无法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来满足资本所有者的要求(包括债权人的偿付要求和投资者的报酬要求),而引起的财务紧张和财务困难。财务危机引起的不良后果包括企业对合同违约、企业亏损、利润下滑、股价暴跌,导致企业破产清算或者重组行为的发生。

其实财务危机的界定可以从过程、属性或原因等多方面来确定,无论在理论或实务中都没有公认的规定。

二、研究企业财务危机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企业体制的转轨,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企业理财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营管理者、股东和债权人必须时刻警惕本企业以及其他有关企业的危机问题。具有完备风险意识的管理者,才称得上是合格的管理者,准确预测公司财务危机,对公司经理人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使其提前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以阻止企业财务状况的进一步恶化,避免进入破产清算或被收购兼并的境地;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可以将预测结果作为信贷决策的参考指标,从而降低信贷风险;对民间审计机构来讲,可以准确判断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从而避免因未能正确披露其经营失败而招致的法律诉讼。因此,企业财务危机研究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此,我们有必要对财务危机的类型和特征、预防作一个全面的分析,真正树立起财务危机的意识,建立起有效的财务危机预防机制。

三、财务危机的类型

一般根据惯例,按照企业财务危机的程度和对其处理程序的不同,通常将财务危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运营失败。运营失败是指企业收入低于包括其资本成本在内的全部运营成本。如果企业的投资愿意接受较低的投资收益率(有时甚至是负的投资收益率),并继续向企业投入资金,则这类企业还可以持续经营,还没有处于财务危机中。但是,如果企业没有能力在一定时间内扭亏为盈,而投资者又不可能不断向企业投入资本,因此这类企业的资产就会逐渐减少,陷入财务危机,最终会走向关闭。

2.商业失败。商业失败是美国一家著名的咨询公司所使用的名词,特指那种没有经过正式破产程序的企业,但却以债权人不能收回全部债权(即债权人蒙受了一定的损失)为代价而终止经营的情况。陷入商业失败的企业虽没有宣布破产,但企业整体情况已经恶化,资不抵债,陷入财务危机中,实质上已经失败。

3.技术性无力偿债。“技术性无力偿债”是指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企业运营安排调度不当、资金周转不灵造成的。如果宽限一段时间,企业可以筹措到足够的资金来偿清债务,那么企业还可以继续生存下去;但如果这种技术性无力偿债同时又是经济失败的早期信号的话,即使是暂时筹资度过了目前的难关,但也已经陷入财务危机中,难免会一步步会走向失败。

4.无力偿债。与技术性无力偿债相比,无力偿债是指企业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以抵偿企业现有的债务,这至少说明企业有两种财务状况的可能性,即企业盈利能力或收款能力很差,企业无法采用经营活动或投资活动所获现金来偿付其债务本息;其次是企业缺乏必要的筹资能力,企业在短期内可能无法筹集到偿债所必须的资金,而更严重的是这一状况可能并非是暂时的。

5.资不抵债。当企业总资产的市场价值低于其总负债的账面价值时,企业就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了。显然,这一情况要比技术性无力偿债严重得多,常常会导致企业破产清算。但是,资不抵债并不意味着企业一定会破产。

6.正式破产。根据法律规定,因无力偿债而正式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为正式破产。破产是企业财务危机的一种极端形式,当同时出现企业资金匮乏和信用崩溃两种情况时,企业必定会破产。因此,破产是指企业的全部负债大于其全部资产的公允价值,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出现负数,并且,企业无法筹集新的资金,以偿还到期债务的一种极端的财务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债权人或债务人要求,经法院裁定,企业需要按照法律程序转入破产清算。

四、企业财务危机的基本特征

一般讲,企业财务危机的产生并不是突发性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和逐步发展的过程。企业财务危机在从小到大的整个发展过程中都会表现出不同的财务特征,但这种表现可能并不是十分显著和明显的,有的甚至是潜在的,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逐渐积累,一旦急速发展,就可能马上陷入完全的财务危机状态,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从实际看来,大部分陷入财务危机的企业的表现都是基本相似的,它们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只是不同的企业由于产生财务危机的原因不一,所以这些财务危机特征的表现各有不同,或者更侧重于某项或某几项危机特征的表现。

按照财务危机的发展过程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财务危机潜伏阶段、财务危机的发展阶段、财务危机恶化阶段、财务危机的最终阶段,并各自表现出不同的财务危机特征。

五、企业财务危机的基本征兆

企业要想有效地防范企业财务危机,就必须充分了解和把握本企业可能出现的各种财务危机的表现特征。财务危机的基本征兆主要表现如下:

1.财务状况明显恶化。企业可能发现财务危机最主要的和最显著的征兆就是企业财务状况明显恶化。其中包含的内容很多,突出表现在企业的营运资金供应困难、现金周转失控、负债比例居高不下、偿债能力明显减弱、收款能力不差、风险投资膨胀而投资收益日趋下降、企业费用和成本严重超支,等等。

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极易导致企业经营和财务的彻底失败,它是企业最显著的危机信号,企业必须时刻严密监控相关财务指标的变动,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经营状况的明显恶化。企业发现经营状况恶化到演变成财务危机虽然还有一定时期,但是如果恶化累积而没有应对措施,从理论上讲就必然导致企业的财务危机。经营恶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销售额的非预期下跌、非计划的存货积压、市场占有率较大幅度下降、平均收账期延长、投资决策失误、盲目扩张、企业自身交易记录恶化、经营管理制度混乱、客户大量流失、营销队伍不力、市场竞争能力低下,等等。

3.财务制度管理混乱。企业一定时期出现财务管理制度混乱和财务控制能力低下,往往是导致企业财务失败的重要因素。

4.经营效率明显低下。如果企业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经营效率低下,就说明企业已逐步丧失其持续成长的能力,正在不断衰退。因为企业经营效率持续低下,说明企业无法获得应有的利润,甚至亏损,企业的资本和净资产等都不能增值。企业应时刻关注这些指标,提高经营效率,避免财务危机。

5.经营环境明显恶化。企业经营环境的明显恶化,往往是导致企业财务危机产生的重要因素,但许多企业缺乏对环境变化的高度敏感性。

六、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分析

1.投资决策失误,盲目扩张。很多经营成功的企业总是追求更大的成功、更大的利润,因此不断的扩张成为成功企业的内在冲动和投资方向。然而缺乏明确目标和充分考察论证的扩张,必然会将企业陷入混乱,造成主业的缺失,而新的扩张和投资项目又无法获得预期的利润,继而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会恶化。这不仅仅会导致经营亏损,甚至最后会出现彻底的崩溃和破产。

2.企业内部缺乏管理才干和管理经验,导致管理失误。企业内部缺乏管理才干和管理经验,就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造成管理效率低下和管理混乱,而这种混乱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必然是出现管理失误。

3.企业资产流动性差。一个企业的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如果一个企业所拥有的流动资产占比例较大的话,那么它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就小。因为流动性好的资产本身就可以用于支付,容易变现,同时由于它们的价值比较确定,从金融机构抵押贷款也较为方便。而流动性差的资产,其本身的价值就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大幅度波动,一旦企业遇到财务风险,此类型的资产既不易变现也不易抵押贷款。如果在维持企业正常运转时,由于资金管理不当造成支付能力不足,若不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就会使财务状况整体恶化,诱发财务危机。企业持有较高比例的非流动资产、应收账款多且不能及时收回、存货积压多、存货质量差、周转能力不强这些都是企业资产流动性差的具体表现。一旦债务到期,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可变现的资产用来偿债,企业的财务危机就会发生。所以说资产流动性差是引发企业财务危机的导火索。而此类企业降低负债比例是比较有效的防范财务危机的方法。

4.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比例过高。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也是造成企业财务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发生财务危机的企业是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自有资金不足,过度依赖负债以缓解其资金不足,造成负债率过高,资本结构不合理,这样就加重了企业的利息负担,造成资金成本过高。出现负债比例过高,资本结构不合理主要是因为企业融资决策失误。在进行融资决策时企业没有处理好融资渠道、融资额、融资方式以及偿还期这四个方面的问题,而这几个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状况的稳定以及未来的财务风险和破产风险。

5.财务管理制度设置不合理。许多陷入财务危机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没有设置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基础脆弱,理财观念不科学,随意性较强。财务管理制度漏洞摆出,企业资产浪费严重。在筹资时,既不能科学合理地安排资本结构,造成负债比例过高,企业利息负担过重;在资金运营过程中,企业内部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经营秩序,也没有良好的财务经营机制和内控制度,使得财务信息失真,随意更改理财措施,这样就会造成理财舞弊和理财失败,成为财务危机发生的根源。

6.财务风险意识淡薄。有些企业在理财时倾向于获取负债的杠杆利益,但利益越大风险就越大,如果只顾通过负债所带来的杠杆利益,忽视了高杠杆收益伴随着的高风险,当负债过度,不利因素产生后,其潜在的债务风险就会转化为现实的债务危机,继而导致财务危机。

7.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外部原因。企业财务危机不仅与企业自身因素和所处行业这些内部因素有关,而且也有一些外部影响因素,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国家宏观管理制度不健全;二是经济环境的变化;三是国家政策的变化。另外,国家的产业政策会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对某些特定产业实行限制或淘汰,也可能引发这些企业的危机。

七、建立有效的企业财务危机预防机制和防范对策

1.树立风险意识和正确的财务观念。要做到真正有效地防范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首先要在思想认识上重视这一问题,应加强对企业的领导和全体员工风险教育,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的观念,特别是要树立企业领导管理层的财务风险意识,防止好大喜功、不顾成本和不看市场的盲目的管理行为。此外还应树立正确的财务观念,正确的财务观念是企业生存之本的理念,再成功的企业,只要财务状况恶化,即便有再好的技术、质量和市场等,但由于资金的失控,都会使这一切化为泡影。稳扎稳打的经营方针和相对稳健的财务理念,应当始终作为企业管理者的警训。让每个管理者和员工都深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财务危机,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

2.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强化财务监控。要确保企业有效地预防其财务危机的发生,就要避免理财失误,就应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强化财务监控制度,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这是一个成熟和高水平管理企业的标志。科学合理的企业预算管理和财务监控制度应该是全方位,包括日常的营运资金管理、中长期筹资和资本结构管理、成本和费用监控、投资预算和投资资金监控、盈利水平和现金流量等有效监控等等。从长远和整体角度来看还应包括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前瞻性的财务规划与控制。这一切,都应处在一个有效监控系统之中,高效率低风险地运行,如果不这样,一些企业的成功就可能是偶然的,最终面临财务危机却是必然的。

3.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一个企业发现财务状况从顺境到逆境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情,这也同其他事物一样,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企业应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对企业的日常经营与财务进行监测。

4.确定切合实际的经营战略和实施有效管理。对于企业的高层领导来说,将完善的风险意识和财务理念贯彻到具体经营决策中,这些管理活动包括产品的生产、市场营销、客户服务、质量保证、成本控制、新品开发、市场拓展、资金周转和品牌建设等等,良好的管理是确保成功和安全的前提,而没有科学的管理制度的短期成功是不会有长期保障的。

5.确定符合企业特点的负债比例,合理利用财务杠杆。企业为了得到利益而利用负债资金时会增加破产机会或影响股东利益,一旦企业息税前利润下降不足以补偿固定利息支出,就会出现财务危机。因为负债利息,即财务费用是事先确定的,不论企业盈亏与否,都必须按事先约定的利率来支付债务利息。所以债务利息是固定不变的,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增加时,每股收益额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股东带来更多的收益,企业的价值也会随之增加;反之,则会大幅度地减少股东收益。因此,企业只要确定了适合自身的负债比例,通过财务杠杆的作用就会增加企业的价值。

6.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企业的主业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综合竞争力的体现。一个优秀而成功的企业,应首先明确自己的核心业务即主营业务,并以此为基础,合理考虑多元化经营,合理扩张,提高企业的持续发展力,稳固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生存基础。在扩张的同时,不能盲目,以防止主业的缺失导致财务危机。

篇6

关键词 道路运输企业 财务危机 控制系统

道路运输企业由于准入门槛低,其面临的风险更大,企业要在市场经济的搏杀过程中发展、壮大,就必须加强财务危机的防范与控制。这里,我们对财务危机的内涵、形成原因及其控制措施的探讨,对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避免危机,维护企业安全运行,提高效益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财务危机及财务危机控制

企业财务危机是指企业经营活动(含财务活动)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引发的财务危机。道路运输企业中主要有运费、票款结算风险,线路客流量不足风险,更新车辆风险,道路运输环境风险。如运价过低,燃油、材料费用上涨,治超限载,运力超出,无序竞争,恶性事故等风险,以及投资风险、财务决策风险、内部控制风险、对外担保风险等给企业财务带来的偿付能力丧失危机。企业为达到经营目标,选择扩大经营规模的方式,必然导致想方设法筹借资金,进行负债经营,使企业存在资不抵债的潜在风险,这样就要求企业正确度量财务危机,把握危机出现的时间及损失程度,把财务危机控制在较小的范畴内。

二、分析财务危机形成的原因

1.由企业经营环境复杂而导致财务危机

企业经营环境是企业经营决策无法改变的外部约束因素,它涉及范围大,接触面广,包括地方经营兴衰,行业管理的宽窄,经营资质准入,道路交通治理,道路通行收费,物价因素,宏观调控等,这些构成对道路运输企业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任何不利的变化,都将给企业带来财务危机,因而要求企业的经营决策要适应企业经营环境的规律及变化。

2.由经营决策引发的财务危机

任何的经营决策,如筹资、投资活动,其实质是财务决策,它的失误是产生财务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道路运输企业在经营、发展企业时,普遍采用经验决策和个人决策,这样决策的正确性就取决于决策者的个人素质、智慧、经验的综合。由于决策缺乏科学机制,故致使决策失误发生几率增大,从而产生财务危机。

3.由财务信息不完整引发的财务危机

道路运输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作的市场预测,运量运力配比预测,流向及流量调查分析,大量存在主观判断,这样的信息只能尽量接近真实情况而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情况。判断的存在使得财务信息不完整,其可靠性、正确性的差异也就成为引发财务危机的因素。

4.引发财务危机的其它因素

企业内自有资金与借入资金结构不合理,借入资金比例过大,会造成偿付能力下降,财务负担增加而引发财务危机;运费、票款不能及时结算,以及存货管理中的不合理,会造成资金流动性差,使用效率低而引发财务危机。内部财务关系不顺畅,各基层单位在资金使用、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本位主义严重,超权限动用资金或拥资金自重,不服资金调动,造成资金安全性受损或资金沉淀,无效率引发财务危机。

如上述所述,这些不利因素决定了财务危机控制中具有的不确定性、应急性、预防性三个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财务危机控制中通过危机预警、危机监测、危机决策和危机应对等程序,达到避免危机和减少危机的目的。

三、财务危机控制体系的模型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财务管理的触角遍布企业各个方面,这就使得财务危机控制体系的建立不能孤立存在,其模型应含危机意识、危机预警、危机控制组织、危机应对处理预案及程序四个方面。

1.建模原则

①全面性

财务危机控制含危机的预警、监测、决策和应对控制四个方面,它们是财务危机控制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互相关系还要统一行动、协调运作,是控制危机的保证。

②时效性

任何危机都一样,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危害大的特征,财务危机也一样,这就要求在危机出现第一时间迅速做出反应,保证控制措施的落实。

③组织性

建立相关的财务危机控制组织,研究危机出现的可能,制定危机处理预案,落实危机控制措施,保证财务危机的规避与减小。

2.财务危机控制的基本程序

①立即组建财务危机控制小组,要求该组织成员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观察、分析、决策能力,且有很强的责任感和忠诚度。同时该组织必须独立于其他组织,给予独立动作授权。其工作内容为负责财务危机控制、处理及危害评估等。

②积极应对财务危机是控制财务危机的关键步骤,应针对财务危机成因方面的轻、重、缓、急及对危机影响的疏密程度,分层次有步骤进行控制,并积极寻找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和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从而更迅速有效地控制危机。

③总结财务危机中涉及的各类问题,对不同类别分别制订修改方案,逐项落实到相关部门、相关工作中,不断完善财务危机控制内容。

遭遇财务危机并不喻示着企业经营的失败,而是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挫折,往往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应化压力为发展动力,促进企业不断在市场、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创新,从而获得持续、安全的发展。

篇7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一、引言

财务危机是指由财务状况的不断恶化而产生的,即将危及企业生存的一种状态。任何一个企业的财务危机都有一个逐步显现,不断恶化的过程。财务管理者应当对企业的财务运营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建立财务危机的警报系统,及早发现财务危机,预防或避免可能发生的失败。财务危机的特征:客观积累性、突破性、多样性、灾难性、可预见性。

二、财务危机判断依据及其分类

(一)财务危机判断依据。财务分析作为一种评价企业财务状况、衡量其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与手段,也是研究企业是否陷入财务危机的重要依据。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相关财务指标是财务分析的主要对象。主要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偿债能力指标特征。偿债能力指标分为短期指标和长期指标,短期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量比率等,用以衡量企业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长期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等,用以衡量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短期指标数值偏小或长期指标比率偏高,企业存货与应收账款数额较大,企业资产来源以借债为主,一旦发生经济波动,企业将没有足够的货币资金偿还近期到期的债务,容易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2、营运能力指标特征。营运能力用来衡量企业对资产的运用效率及资产的周转能力。指标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若这些小指标的比率较低,说明企业除速动资产以外的流动资产变现能力差,财务状况异常,不但会限制企业的发展与扩展,而且资金链容易断裂,危机随时可能发生。

3、盈利能力指标特征。盈利能力指标衡量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主要通过营业毛利率、营业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等判断企业是否有导致引发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如果这些比率偏低,说明企业利用资产和资本的利用状况糟糕,无法发挥其作用,主营业务收入水平较低,生产经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就不难预料。

4、现金流量能力指标特征。现金流量指标主要反映企业的现金获取能力和运用能力,包括营业现金比率、资产现金回收率、外部融资比率等。这些比率如果偏低则说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可靠的资金来源,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往往是内部无法获取,外部不易融资,无法有效和高效地获取资金、利用资产创造新的财富,限制企业的经营发展,再加之其成本费用水平较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较易陷入财务危机。

(二)财务危机的分类。集团公司作为特殊的企业群体,主要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本运营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它的财务风险具备一般企业的财务风险特征。具体表现如下:

筹资风险是集团公司成员企业筹集资金给集团带来的风险。有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的筹集风险。对于借入资金,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按期还本付息时,企业要付出高息贷款、廉价出售企业产品等代价,使企业面临风险。

投资风险是集团公司成员企业投资给集团公司所带来的风险。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是否符合国家政策规定、信息有无失真、投资决策是否准确、投资决策是否科学等。它主要是以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向其所选定的特定对象进行投资,或者是以集团公司成员企业以现金、实物和无形资产等方式来实现的。

资本运营风险是集团公司成员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主要包括集团公司成员企业间的连带经营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即无法将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的可能性;集团公司成员的局部利益与集团公司整体利益冲突造成的经营风险等。

收益分配风险是集团公司成员企业收益分配导致的风险。一般不合理的利润分配政策会增加企业的风险,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而合理的利润分配政策会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企业的声誉,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

三、集团财务危机成因分析

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不同的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既有集团公司内部的因素,又有集团公司外部的因素。下面将财务风险的成因从两个方面来分别进行阐述。

(一)外部原因分析

1、宏观环境复杂多变。集团公司外部的宏观环境变化无常,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是集团公司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持续的通货膨胀会使集团公司资金供给持续发生短缺,货币性资金持续贬值,实物性资金相对升值,资金成本持续升高。市场风险因素也会对财务风险有较大影响。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使集团公司不能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科学的预见,而是反应滞后,措施不力,并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市场供求状况变化与企业经济行为的时间差异。市场供求变化有极大的不确定性,集团公司决策在调整力度和时间上与之有较大的差异,集团公司是根据市场变化的现实情况或自己判断的变化趋势来决定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使集团公司很难准确地把握市场变化的量度范围和时空范围。集团公司依照市场变化的现实性情况或自己判断的发展趋势来做出决策,一开始就可能与市场变化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埋下了风险。这种集团公司主观反映迟滞和经济行为调整固有的迟缓性与市场客观变化的多样性和快捷性的矛盾,使风险无时不在,并不断地转化为现实的财务风险。

(二)内部原因分析

1、集团公司多元化经营带来的财务风险。企业要想获得快速发展,就会选择采取专业化或多元化的策略。从理论上来说,集团公司实施多元化发展策略可以获得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分散经营风险等好处。但取得这些好处是有其必要前提的,集团公司如果在不具备相应条件的情况下而盲目扩张,在多元化业务中的每一项都达不到有效的经济规模而缺乏优势,或实行无关联多元化经营战略,进入不太熟悉的行业或从事不了解的业务,不仅起不到预期的分散风险的效果,反而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2、集团营运资金短缺,负债过高。随着扩张速度的加快、战线的拉长,集团公司的资金链日益绷紧。一般来讲,企业的营运资金规模就会随着经营规模扩充而增大,但营运资金的增长速度快过销售增长的速度,就意味着企业经营效率的下降。当企业进入多元化投资之后,就有了多项、相互关联不高的营运资金链,就很容易导致营运资金使用效率的下降,直接表现为销售收入增加,而应收账款和存货增加。

3、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集团作为子公司的投资者,通过投资、兼并、收购等形式获得对子公司的控制权,从而获得向子公司派遣董事会成员、委任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利;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影响,完全是通过向子公司董事会派出的董事、高层管理人员来实现的;母公司在子公司具体的经营活动中并不进行直接的干预。由于投资者与经营者分离,投资者追求的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经营者追求的是任期内的经营业绩,出资者监督缺位的情况会经常出现信息的不对称、董事会权力事实上的被架空,可使经理人利用手中掌握的实质性经营管理控制权,其结果必然会有损投资者的权益。

四、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模型

财务危机预警分析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资料的分析,利用数据化管理方式和财务数据,将企业已面临的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关系人,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原因和企业财务运营体系中隐藏的问题,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的财务分析系统。通常运用到的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的模型有单变量预警分析和多变量预警分析。

(一)单变量预警分析。它是指运用某个单一财务比率的走势来预测企业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状况。当企业模型中所涉及的几个财务比率趋势恶化时,通常是财务危机发生的先兆。潜在危机的根源,即管理绩效的优劣最终体现在财务成果上;而财务成果生成过程的质量或可靠性又直接影响着危机的表现形式和经济后果;财务成果运行过程的持续性保障主要体现为营运效率。预测财务危机的比率主要有债务保障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资产收益率(净收益/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等。运用上述比率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的局限性有:一是尽管可以判别企业是否处于财务危机之中,但不能判别企业是否可能破产,以及预测何时破产;二是单变量比率分析的结论可能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三是当企业出现财务困难时,管理当局往往会采用粉饰财务报表的方法来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使财务危机的预警失去作用。

(二)多变量预警分析。由于单一财务指标往往难以从企业整体的角度揭示危机的具体影响程度和发生时机。因此,有必要综合各项主要指标更加有效地检查企业财务状况的不稳定现象,及早规避或延缓危机发生。多变量预警分析是从整个企业角度,运用多种财务比率来检查其财务状况有无呈现不稳定的现象,进而预测其是否存在财务危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纽约大学埃特曼教授所创建的Z值模型,是运用五种财务比率通过加权汇总所产生的分值作为判断标准来预测企业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给人们进行企业财务危机的预警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由于每个国家的经济环境不同,其分析模型和结果都会有所差异。

五、结论

集团公司通过建立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利用全方位的风险控制手段,以预算管理控制为主要方式,对投资、筹资、资金管理等活动进行重点控制,将风险控制渗透于财务活动全过程之中,可以有效地保证资产的安全性,发挥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作用,有利于经营效率、效益的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1-0150-02

一、企业财务危机的特征、原因和诊断

企业财务危机一般来说它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一是客观的积累性;二是突发性;三是多样性;四是灾难性。

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可以说是多种多样,但大致上可归结为以下几类:一是企业过度扩张投资策略;二是企业偿债风险过高;三是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四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过度追求高速发展或多元化。

企业的财务危机由萌生到恶化,会经历―个逐渐累积和转化的过程,只要留心,就会发现在企业财务危机爆发前往往会出现许多应引以重视的问题:一是企业财务结构不断恶化;二是企业信誉持续降低,投资人不断减少;三是企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减弱;四是企业经营效益明显下降;五是企业受到关联企业倒闭的牵连。

通过适当的方法来诊断企业是否潜伏着财务危机,以便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方法及早解决隐患能使企业有效防范财务危机,最常用的诊断方法是安全等级法和财务综合法。

二、应对企业财务危机的对策分析

企业要想避免财务危机,减少危机所带来的损失,就要加强对财务危机的控制和防范,但是危机一旦发生,就要积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手段,尽快地化解危机,渡过难关。

(一)危机的控制

1.定期进行企业财务综合分析

所谓财务综合分析,就是将各项财务指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全面、综合地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剖析、解释和评价,说明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和效益的好坏。目的在于全面地、准确地、客观地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对企业经济效益优劣做出合理评价,及早发现那些可能导致财务危机的早期信号,将那些可能会危及企业获利能力甚至生存的问题及早解决。财务状况综合分析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和综合系数分析法。

2.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着日益多变的市场环境及不可预测的各种风险,随时都可能会受到财务危机的侵袭,任何企业任何时候均不可回避。因此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必要。预警系统可对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多角度分析判断,及时发出危机警告,督促企业尽早做好预防和应对财务危机的准备。至于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方法,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选用适合的方法。常用的危机预警分析方法有单变量模型、多变量模型等,当然,企业也可通过其外在特征及财务特征进行预测。但是不论何种分析方法都有其特点和局限性,在实际应用时企业应立足市场考虑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式、企业所在的地域特点及企业所处行业的特征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合适企业自身特点、满足自身需求的方法和模型并随着实际运用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更新,才能达到实时监控,及早防范、避免财务危机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功能。

3.平衡企业扩张速度和稳健经营的关系

企业只有不断成长,充满生机,才能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都会逐渐地扩大规模,并有可能涉足不同的领域,开展多元化经营.提高企业效益。但是在快速成长过程中,成功与失败只有一步之遥,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企业能否保持稳健经营。有时经营者为了达到快速成长的目的,不顾企业自身条件的限制盲目高速扩张,导致企业扩张过度,很容易使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或战略性失误引起亏损,如果亏损一直持续,会削弱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使企业面临资金短缺,陷入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境地。

企业更不应该只重视经营稳健而忽略自身规模的发展壮大,在当今经济形势下,任何企业都无法永远避免危机,当危机降临时,企业规模越小,所面临的困境就会越严重,小企业在出现危机时很难获得市场的信任,当他们需要大量的资金度过难关时,在市场上找到强有力的支持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在市场上也难以保持竞争力,最后也会不得不被迫退出市场。因此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只有在稳健经营的前提下取得的成长才是合理的。

4.抓好企业经营中的关键控制点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导致财务危机的因素非常之多,而作为管理者无力,也无必要对企业经营的所有细节进行监控。应选择若干关键敏感的环节作为重点控制对象。所选择的控制点应当可以反映出整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当这些控制点一旦出现问题,说明企业经营中潜伏着引发危机的诱因,应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二)危机的防范

每一个企业都不希望财务危机降临到自己的身上,那么尽可能地做好防御工作就至关重要。

1.结合企业自身能力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确定企业适度发展的规模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而竞争的成败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企业的竞争实力,即企业的规模。企业要想增强市场竞争力,就需要不断地适度扩大自身的规模,这里所强调的是一定要“适度”,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一个“度”,超过了“度”的限制,很有可能会带来反效果,反而得不偿失。同样的,企业发展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它受到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因此企业在确定其发展的规模时不仅要考虑到企业自身的能力,还要考虑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

2.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作为公司制机构的一项重要制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效工具,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

3.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如果企业有着丰富的融资渠道,能在需要时获得宝贵的资金,使资金来源的持续性得以维持,企业就会较轻松地渡过难关。因此尽力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也是防范财务危机的一个重要手段。

4。完善对企业经营者的约束与激励机制

在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是高度分离开来的,由此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即经营者有可能不履行其受托责任而损害企业利益,因此完善对企业经营者的约束与激励机制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与效益的关键。

5.加强对企业成本费用的控制

篇9

一、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功能及特征

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作为一种规避和防范企业风险的工作,其灵敏度越高就越能及早地发现问题并告知企业管理者,就越能有效地防范与解决问题、回避财务危机的发生,所以,一个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通常具有以下功能:

第一,信息处理功能。它通过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状况、企业本身的各类财务和生产经营状况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是否予以报警。

第二,危机预知功能。经过对大量信息的分析,当出现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时,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能预先发出警告,提醒管理者早作准备或采取对策,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起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第三,控制危机功能。当财务危机征兆出现时,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不仅能预知并预告,还能及时寻找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的根源,使管理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措施,阻止财务状况的进一步恶化,避免财务危机真正发生。

第四,避免危机再次发生功能。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不仅能及时回避现存的财务危机,而且能通过系统详细地记录其发生缘由、解决措施、处理结果,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弥补企业财务管理及企业经营中的缺陷,完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从而既提供前车之鉴,又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基于以上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功能,我们在构建一个有效的预 警系统时,财务指标的选择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的特性:

其一,必须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即危机因素一旦萌生,能够从指标值上迅速反映出来;

其二,指标的先兆性,一旦指值趋于恶化,往往意味着危机可能发生或将要发生,亦即应当属于危机初步产生时的先兆性指标,而不是已经陷入严重危机状态时的结果性指标。

从财务管理方面讲,诱发财务危机最为直接的原因,或是由于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是由于对竞争应对不当及功能乏力,由此而导致企业竞争地位下降,未来现金流入能力低下;或是企业一味地追求营业数额的增长,却忽略了对营业质量现金流入的关注,由此导致企业陷入了过度经营状态与现金支付能力匮乏的困境。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财务危机预警指标时以此为出发点考虑。

二、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应做的工作

1、加强信息管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必须以大量的信息为基础,这就要求强有力的信息管理向预警系统提供全面的、准确的、及时的信息。耍建立信息管理组织机构,配备必要的专业人员,要明确信息收集、处理、贮存到反馈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以及信息专业人员的职责,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2、协调好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企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应该与其他子系统保持和谐的合作关系。应当考虑不同子系统的数据传递和各个子系统对各种数据的不同要求,实现企业数据共享,使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3、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向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包括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组织建设权责分明、交易处理程序适当、信息记录真实、披露及时等内容。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虽然风险管理不当可能诱发财务危机,但二者并非是同一概念。风险是竞争的孪生体,是市场经济制度的一种必然现象。它虽然隐藏着危机,却也孕育着商机。尽管时刻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但危机的策源地 或许更主要的是滋生于企业内部,如滞后的管理理念、错误的决策行为,以及由此伴随而来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以及对竞争风险应对不当或功能乏力等的结果。单从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方面而言,自然不足以揭示财务危机的本质和根源,但透过财务指标的优劣变化却能够使企业感受到危机的存在,这将有助于企业管理人员对危机的深层诱因进行延伸追溯,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篇10

收稿日期:20131023

作者简介:唐睿明 (1965-) ,女,辽宁大连人,教授,主要从事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等方面的研究。Email:trm65@sinacom

运用判别分析法建立了与我国房地产业相适应的财务预警模型,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为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Fisher判别模型

中图分类号:F29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3)12009606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和先导性的地位,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与我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它具有很高的产业关联度和较强的产业带动力,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近年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向我们展示了房地产业肆意扩张而付出的惨痛代价。我国房地产业如若没有有效的内部风险控制系统,快速的扩张步伐必然使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危机;同时,为了抑制我国房地产业的过度投资,国家已经逐步采取了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和货币政策,“新国十条”的颁布也将使得房地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风险。有调查显示,财务危机管理在我国房地产业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应用,大部分房地产业没有采取有效的财务监控和预警机制来控制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以财务风险预测为重心的财务预警研究,以降低房地产业发生重大财务危机的风险,减少财务危机发生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进一步提高房地产业的经营效率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相关概念

(一)财务危机含义的界定

财务危机(Financial Crisis)又称财务困境(Financial Distress)或财务失败(Financial Failure)。而对于财务危机的具体定义国内外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的学者往往具有不同的观点。(如表1所示)

参照表1,在广泛吸收国内外财务危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相关政策制度,本文认为财务危机的标志是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异常,进而被“特殊处理”。由此,陷入财务危机的公司即为被ST的上市公司。其中,财务状况异常指的是审计结果显示的最近两个财务报告年度的净利润均小于零或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或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

表1国内外学者对财务危机的界定

以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特别是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特别处理作为界定财务危机的标志

陈文浩、郭丽红

一般是指由于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而使得企业陷入困难和危机的情况,极端的财务危机表现形式为企业破产

何沛利、章早立企业盈利能力遭到实质性削弱,并伴随持续亏损的状态

(二)财务预警的理论基础

财务预警模型的建立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通过细心地研究,本文概括总结了以下三个财务危机预警研究中所蕴含的基础理论:

1危机管理理论

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跨国公司提出了危机管理理论,该理论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企业所处的环境不是稳定不变的,这种不确定性给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带来风险,特别一些重大事件甚至会危及企业存亡,导致企业破产。为了有效预防危机情况的出现并降低财务危机对企业的影响,控制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以促进公司长远发展,管理层必须通过计划、预防和控制等措施加强对危机事件的管理。财务危机预警和企业危机管理两者之间相互补充,相辅相成。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拓宽了企业危机管理的视野,使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更加深入。如若企业的预警结果出现问题,那么企业就会即刻进入危机管理状态,利用危机管理的相应方法和措施解决企业所出现的问题。因此,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和企业危机管理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2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又称权变观点,是以系统的视角,揭示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组织与它所处环境之间的联系,从而明确各权变因素的关系及结构模型。权变理论强调针对不同具体环境情况随机应变,找寻最适合企业的管理模式、方法。根据权变理论基本观点,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体系中,同样不存在一个适用于所有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因此,在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设计时,必须全方位考虑企业所处外部环境及内部自身条件,具有针对性地构建适用于特定企业的财务预警机制,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财务预警系统进行不断的调整与改进。因此,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要从宏观监督和微观管理的角度出发,要求模型的设计者站在权变的观点来分析财务危机预警企业的刚性财务指标和柔性的非财务指标,同时,对于处于不同行业和不同经营周期的分析对象,模型的设计者也要站在权变的角度进行分析。

3博弈论

1949年,Neumann和Morgenstern在《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中提出博弈论的基础理论,指出博弈行为是一种具有竞争性或者对抗性质的行为。在博弈过程中,博弈各方因为自身利益目的不同,在进行决策时必然要考虑对方可能采取的所有行为,以此来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决策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在现实企业经营管理中,同样存在着各方的博弈,与财务预警机制最为密切的就是国家监管机构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博弈,博弈的结果便是各种政策的制定。政府等监管机构通过改进政策制度来提高政策效率,而上市公司等被监管机构通过改进自身的经营策略来适应政策的改变,并提高经营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博弈论成为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理论基础之一。

本文以危机管理理论、权变理论和博弈论为基础,对企业财务预警机制进行理论分析。

二、我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基于Fisher模型的实证分析

本文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情况,应用多变量财务预警模型即Fisher模型,运用逐步分析法,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

(一)样本数据的选取

由于2011年和2010年被ST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只有一家,研究样本较少,不利于建立有效的财务危机模型。因此,本文选取2009年4家被ST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作为研究财务危机组的公司样本,选取46家正常公司作为非财务危机组公司样本,利用样本公司被ST前t-1年(2008年)数据建立模型,利用被ST前t-2年(2007年)和被ST前t-3年(2006年)的数据对新建模型进行检验。

(二)模型变量的选取

本文主要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两大方面选择可能使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31个变量(如表2所示),为了挑选出关键性的能反映房地产公司财务危机的变量指标,在构建模型前需要采用统

由表2可以看出,本文主要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个范围来选取模型的变量,财务指标主要是从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现金能力方面来揭示企业的财务现状;非财务指标主要从委托成本、股权的集中度和股票的流通性角度来选取指标。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尽管各个指标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为了更全面地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更加有效地排除由于主观经验而选择某些指标,本文将尽量多地选择指标,利用统计软件中的逐步回归筛选出重要的并且显著性水平比较高的指标来解决这一问题。

(三)模型的建立

本文主要通过SPSS分析中的逐步分析法,按照特征变量对判别值贡献的大小进行选择,剔除不显著的变量。为了能够直接对新样本进行判别分类,采用未经标准化的Fisher判定系数。通过逐步回归筛选,将原来31个变量逐步剔除25个,剩余6个变量。同时,为了保证判定模型的有效性,我们还对判别模型变量的有效性进行均值检验、拟合优度检验和特征值检验,其检验结果都比

(四)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建立判别模型之后,在确定判别规则的基础上,进而说明该模型的准确性。本文主要是利用Fisher准则构建Fisher判别式,其在本文中的具体表现为将每一家样本企业的6个财务指标带入两个判别式中,得出判别式的函数值,以较大者作为判别标准将该企业进行归类。主要采用三种方法来检验模型的预测精度:原始样本的回判检验、原始样本的交叉检验和外部数据的回代检验。

1 原始样本的回判检验

利用SPSS统计软件,根据上述判别函数值及判别规则得出被ST前t-1年(2008年)原始样本的回判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2 原始样本的交叉检验

SPSS软件还提供一种原始样本的交叉检验方法,该方法是在建立判别函数时去掉该例,然后用函数进行判别,发现强影响点。本文利用被ST前t-1年(2008年)样本数据对新建判定模型的交叉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以看出,在交叉检验中,4个财务危机公司和46个非财务危机公司的分类判别的准确率也高达100%,效果令人满意。

3外部数据的回代检验

外部数据回代检验是在判别函数建立以后,再重新收集一部分样本数据,用判别函数对样本的新数据进行判别,来检验判别效果的一种检验方法。

三、结论及建议

本文大量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财务危机定量分析上,依据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运用判别分析法建立了适合于我国房地产业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Fisher判别模型,并对其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性和实用性较好,预测的准确性较高。

本文通过上述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在即将陷入财务危机时(即被ST时),公司的偿债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的异常变动是公司财务状况开始恶化的主要表现,依据本文研究结果,应该对产权比率、流动比率、总资产报酬率和销售净利率以及与其相关的其他同类财务指标的变动予以更多的关注,及早发现出现异常变动的原因,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二,在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预警进行研究时,应该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从财务和非财务的角度全面地研究公司可能面临的财务困境。

结合本文研究的结论,笔者对于以后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由于财务预警的研究方法中不但包括定量研究方法,还包括定性研究方法,结合各个方法的优缺点,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将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创建综合性的预警体系。

第二,传统单一维度的财务指标在反映公司状况时有其局限性,因此非财务指标的引入对深化财务预警研究十分重要,故要加大财务预警研究中的非财务变量的研究。

第三,企业的财务危机一般都是渐进性的,是在某一时间内逐渐积累而成的,而我们所研究的财务危机往往都是集中在某一时点上的。因此,在以后的财务危机预警研究中要着重过程危机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Beaver, WHFinancial, Ratios as Predictors of Failure[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66,(4):71-111

[2]Altman,E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68,23(4):589-610

[3]Deakin,EB A Discriminant Analysis of Predictors of Business Failure [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72,(10):167-179

[4]Scott,WR,Davis, GOrganizations and Organizing:Rational, Natural and Open Systems Perspectives [M]United State:Pearson Education,1981

[5]Bahnson, PR,Bartley,JW The Sensitivity of Failure Prediction Models to Alternative Definitions of Failure[J]Advances in Accounting,1992,73(4):255-278

[6]Ross,SA,Randolph,W,Westerfield,JCorporate Finance[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7]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1999,(4):31-35

[8]张玲财务危机预警分析判别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3):49-51

[9]张小慧议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研究中的财务指标选取问题[J]商场现代化,2010,(21):145-146

[10]梁慧媛制造行业财务预警模型的构建[J]会计之友,2010,(20):62-65

[11]敬文举企业财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09,(27):17-19

[12]史富莲,石亚玲 Z值模型在房地产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分析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07,(1):91-92

[13]王满玲公司财务预警监控机理模型及其应用方法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4]陈工孟现代企业财务困境预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5]彭韶兵,刑精平公司财务危机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篇11

一、引言

中小企业板块市场自从2004年5月成立以来,相继发生了琼花事件、威尔事件、高新张桐等事件。这明确地给管理者、投资者及相关部门发出了不好的信号。所以企业要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能够及时预测、规避各种可能的风险,尤其极易导致企业破产失败的财务风险。因此,拥有一个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提前预测出其未来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避免公司陷入财务危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样本选取和指标的选取及优化

通过对2007―2010年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查找分析,剔除数据不完整的公司,符合本文财务危机定义的公司为33家。并随机选取的33家健康公司按一一配对原则组成训练组,用其发生财务危机前一年的数据构建BP神经网络预警模型。

本文初步确定财务危机预警的17个财务指标,这些指标分别代表企业的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现金流量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找到几个能够代表数据的基本结构、反映原始信息本质特征的因子,然后再用这些因子建立BP神经网络预警模型。然后在对样本做因子分析和方差解释后,再利用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得到各个预警因子的表达式,进而得到各个样本5个预警因子的具体数值。

三、BP神经网络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

将由33家财务危机公司和33家健康公司通过因子分析得到的相关数据成的训练组导入前文构建的BP神经网络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中。

通过对训练组样本公司检验结果分析可知,构建的BP神经网络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对财务危机公司预测的准确率为81.82%,对健康公司预测准确率为84.85%;实践证明BP神经网络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适用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对其财务状况的预测。

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是财务状况逐步变坏的过程,通过对财务状况周期性的监测,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发现其财务上的弊端。

1.举债规模过大。通过对训练组样本公司的数据分析发现,财务健康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0.44078,财务危机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0.38301,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财务危机公司比健康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要高出15.08%。

2.现金流量不足。资金短缺是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分析训练组样本公司的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发现,健康公司的平均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为0.6144,而财务危机公司的平均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仅为0.0459,很多公司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甚至为负。

3.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分析训练组样本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发现,健康公司的平均应收账款周转率为21.3191,财务危机公司的平均银收账款周转率为9.9814,仅为健康公司的46.82%。这对本来资本就不充分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伤害。(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

参考文献:

[1]裴玉,唐文彬.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纵向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J].会计之友,2007,4:24-26

篇12

序言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对全球经济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少企业爆发了财务危机,有的甚至不堪重负纷纷宣布破产。财务危机究竟是什么呢?它犹如洪水猛兽一样,无论是国际金融巨头、制造业领头人、商界名流、还是名不见传的小企业甚至个人都深刻地感受到其所产生的威力。本文试对财务危机形成以及如何预防作一简述,以期与各位同仁作一些交流。

一、财务危机的含义及外在表现形式

财务危机是指企业财务状况的不断恶化产生的将会危及企业生存的一种状态。通常其仅表现为企业丧失财务支付能力或者说企业不能支付到期债务并存延续的状态,但是由于财务危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的财务风险而导致的结果,故在财务风险不断加剧中总能产生许多先期预兆:

一)财务结构明显恶化

财务结构恶化的征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筹资结构不合理,长、中、短期债务搭配不当。这就会引发两个问题,一是筹资成本过高,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二是偿债高峰过于集中或过早到来,造成偿债困难。②投资结构不合理,长、中、短期投资比例失当,有的项目选得不准,有的投资超过风险限度。这也会形成两个问题,一是投资回报率低,致使盈利能力减弱;二是变现困难,不能及时偿还到期债务。③资产结构不合理,资产中存货、应收债权比例过大。这不仅会影响资金周转,而且也会带来两大问题,一是不能及时变现,影响营运资金的正常周转;二是容易产生存货跌价和债权回收风险,使企业遭受重大损失。④支出结构不合理,其突出表现是非生产性、消费性支出增长过快,导致企业积累能力下降。这四个不合理在形成过程中是渐进的,只要认真分析研究其发展变化情况,就定能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从中发现财务危机发生的先期征兆。

二)企业信誉不断降低

企业信誉是现代企业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在长期经营中创立和积累起来的各种理财优越条件和无形资源。有了这种特殊性质的资源,企业就能顺利地从投资者或债权人那里获得项目和资金支持,就能顺利地从银行贷到款,就能顺利地把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等。一旦信誉受损,企业的筹资、融资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关联企业间经济往来、信誉结算就将无法开展。由此可见,当企业信誉降低时,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就有了先兆。

三)市场竞争力不断减弱

市场竞争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企业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上。如果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很高,且盈利空间很大,说明企业市场竞争力很强。相反,如果企业的产品出现压库现象,造成市场占有率明显下降;或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未变,但盈利空间却在明显缩小,则说明企业市场竞争力在减弱。企业市场竞争力一旦由强变弱,企业就无法按计划、按目标生产经营自己的产品,从而就埋下了发生财务危机的伏笔。

四)经济效益严重滑坡

经济效益指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都要由经济效益体现出来。如果企业销售额上不去,成本却在不断攀升,导致盈利空间在逐步缩小,甚至连年出现亏损。这就出现了财务危机的明显征兆。若长期下去,企业必然陷入绝境。

5)关联企业趋于倒闭

当前,由于企业经营方式中赊销业务的大量存在,企业相互间形成了紧密的债权债务关系,有的关联企业之间甚至形成了扯不断、理还乱的“三角债”。因此,企业必须未雨绸缪地做好防范呆帐的准备,要时刻盯紧关联企业,特别要注意观察分析那些经营管理不善、产品销售不旺、资金周转不畅、欠款长期不还的关联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情况。一旦发现其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发生异样变化,出现危机的先期预兆或苗头性问题时,便要及时采取措施,以防趋于倒闭的关联企业,把自己也拖入危机境地。

二、财务危机的特征

从财务危机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可以引申出财务危机的几个基本特征。

1、财务危机具有客观积累性

财务危机的客观积累性表现为期间概念,它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在资金筹集、投资、占用、耗费、回收、分配等各个环节上所出现的失误,而非会计报表上某一时点上某一项目的失误。亦就是说,财务危机积累是各种财务活动行为失误的综合。例如,在筹投资决策方面,由于筹资渠道不畅通,不能保证投资计划顺利实施,以至投资效益不能如期实现,或因投资决策失误,造成资金回收困难,或因筹资结构与投资结构配比不当,造成还款期过于集中;在生产方面,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生产成本增加,形成亏损,或产品质量不达标,造成产品积压;在营销方面.由于市场定位不准,或促销手段落后或售后服务跟不上,以至产品滞销……,由于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量低于现金流出量,以至企业不能按时偿还到期债务而引发了财务危机。

2、财务危机具有突发性

财务危机由于受到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些因素是可以把握和控制的,但更多因素是爆发性的、意外性的,有的甚至是急转直下的。例如,某企业经营状况很好,但由于一个长期贸易伙伴在事先没有察觉的情况下,突然宣布倒闭,造成数额巨大的应收帐款不能预期收回,使企业陷入困境。在突变性这一特征显现时,若在企业承担短期风险的控制能力范围内,企业则可安然度过风险;相反,若超过企业短期承担风险的最高限度,那么,企业就将陷入危机。

3、财务危机具有多样性

财务危机的多样性主要受企业经营环境的多样化和企业经营过程的多样化以及财务行为方式的多样化的影响。首先,是受企业经营环境多样化的影响。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而且要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不仅要面对传统产品市场的竞争,而且要面对高科技产品市场的竞争。这种多样化的经营环境必然会给企业造成多样性的危机影响。其次,是受企业经营过程多样化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不是简单的一个环节,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每一个过程中的失误都可能形成财务危机。再次,是受财务行为方式多样化的影响。企业财务行为方式包括筹资、投资、资金使用、资金回收、利润分配等,在这些活动环节中不管哪一个环节出问题,也都可能带来财务危机。

4、财务危机具有灾难性

财务危机虽然包括多种情况,但不管是资金管理技术性 失败,还是企业破产,或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一种情况的发生都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例如,因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而引发的偿债能力不够问题,相对而言,在诸多危机种类中,是比较轻微、比较次要的,一般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补救,如通过协商,求得债权人让步,延长偿债期限或进行债务重组;或通过担保、资产抵押等形式借新债还旧帐。这样做虽然可以避免破产,但企业也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如增加资金成本或提高财务风险程度。至于破产,所给企业带来的毁灭性灾难那就更不用说了。

三、财务危机形成的原因

世间万事万物的发生皆有其特定的原因,财务危机也不例外,通常其发生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1、 投资失误

    企业的发展壮大正常途径是扩大投资,投资的形式不外是企业自身规模化投资和收购兼并其他企业,但是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很多时候缺少前期严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周密性的规划,很多情况下是摸着石头过河,等到项目上马后,面对项目和市场突发事件应变能力明显不足,其一方面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相反甚至于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其将在不同程度上引发企业财务危机。

    2、过度依赖举债扩张

    企业发展资金主要取之于投资者投入、企业自身产生结余、债权人贷入,由于前两项资金一般是有限的,故企业高速发展时期其大量的资金投入主要来之债权人,这样企业资金流转和其实际的盈利能力将直接影响企业未来债务的偿付,如果企业大规模的举债其势必加重其偿债风险,进而引发财务危机。

    3、关联公司交易频繁

    企业的经营应当是独立的生产经营模式,其应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现实中企业的经营通常要受实际控制人经营模式影响,以及实际控制人实际控制的其他企业的影响,其通常必然产生关联交易、以及相互间资金拆借,其关联交易的公允性以及资金拆借量的多少、时间长短,同时关联公司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现金流进而引发财务危机。

当然公司的股权结构过于集中形成一股独大、企业管理手段和理念陈旧落后等因素也是引发财务危机的原因。

四、财务危机日常预防

从财务危机的定义及表现形式可以得出,任何一家企业财务危机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应该有一个长期不断恶化过程,到了宣布因财务危机破产已是千孔百创,既然财务危机的形成有一个过程,那么我们能不能在平时工作中对其进行有效地预防,或者说能够实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一个十分明确的了解呢?答案是可行的。作为财务工作者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平时日常工作来进行有效的控制财务风险,我们可以建立预警分析模型来辅助我们的工作。

1、单变量预警模型

通常我们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财务分析指标(如:销售收入增长率、资产负债率、现金偿债比率、资产周转率等)编制一张趋势性的分析表,对各项指标的异常变动及时分析找出原因。运用上述方法比较简单易操作,不需要做太多分析、只在指标出现异常时才作一些针对性的分析判断,看起来一目了然,但真因为其简单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它不能更进一步判别企业是否可能破产、何时破产,单变量比率分析的结论可能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事实上单变量财务分析,仅仅测算出几项财务指标,是很难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时甚至会作出自相予盾甚至是错误的结论。因此要想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一个总的评价,仅仅分析某些财务指标或者将一些孤立的财务分析指标标准堆砌在一起,彼此毫无联系的观察,是达不到理想的分析目的,必须将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及社会贡献能力等各项分析指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全面地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相互关联的分析,采用适当的标准进行综合性评价,才能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这样就提出了多变量的财务预警模型。

2、多变量预警模型

所谓多变量预警模型就是将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等诸方面的分析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全面地对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进行解剖和分析,从而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劣作出准确的评价与判断。多变量预警分析目的在于全面地准确地客观地揭示与披露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的成果,并借以对企业财务状况作出系统的合理的评价。美国学者阿尔曼通过多年工作研究提出了运用多项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值来预防财务风险,即建立一个多元线性函数,来反映企业财务风险: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其中:X1=营运资本/资产总额,反映企业资产的折现能力和规模特征;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反映企业的累计获利能力;X3=息税前利润/期末总资产,反映企业的当期获利能力;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反映企业的财务结构;X5=本期销售收入/总资产,即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该函数从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营运能力、资产使用效率等方面综合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一般而言,不同类型企业的Z值各不相同。在具体实践中,应总结出适合自己企业的Z值。与正常值相比,Z值越低,企业就越有可能发生财务危机。

五、财务风险的控制

通过上述财务预警模型一般我们将能够发现企业存在财务风险,存在何种风险,但是要如何消除风险以及如何在风险发生时控制它?以下将从企业资金流动环节进行分析:

1、筹资环节:企业筹资主要表现为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企业一方面可以利用商业信用获取短期的资金,但过分拖欠债务,会导致企业信誉下降,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另一方面是利用企业的信誉通过银行借款获得资金,但在银行借款的使用上,如果不能按期归还借款,则会加剧资金使用风险,加大使用成本。因此企业在筹资过程中一定要恪守信誉,加强资金的管理,防止发生资金危机。

2、投资环节:由于社会环境的多变性,决定企业的投资取向存在着巨大风险,尤其是长期投资。企业投资决策失误会导致财务危机的发生。在这一环节上,一要特别注重投资的可行性研究;二要注意投资风险的分散,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三要注意考虑投资的变现能力,注意长期收益与短期收益的结合。

3、利润分配环节: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去向包括向投资人发放股利和企业留存收益两大部分。这两部分的比例要处理得当。一方面股 利发放的多少,直接影响投资人的投资热情;另一方面留存收益的多少,直接影响企业的再投资规模和企业的技术更新收造。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状况,选择剩余政策、固定股利比例政策、固定股利政策、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这些股利政策会对企业财务结构产生影响,也间接影响财务危机的形成。

4、资金回收环节:主要是存货的周转和应收账款的回收,企业如果存货和应收账款的数额大,一方面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另一方面按现有的《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大量的存货因时间的推移而出现跌价需计提跌价准备,应收账款长时间不能收回出现坏账准备,这些将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控制原材料和产品的库存,促进产品的销售;规范结算秩序,加快货款回笼,加速资金周转;加大清欠力度,减少坏账损失;改善资产质量,提高资产营运能力;建立一套科学适用的资金回笼方案,防止因资金流通不畅形成财务风险。

通过上文的分析财务危机是一个可怕的事物,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其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这要求我们在平时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理的采取有效措施,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范围之内,企业将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