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3 09:42:1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继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继续教育活动,达到培养人才的结果,是社会对继续教育所要造就的人才质量规格的总体设想或规定。继续教育的目的一旦确定,它对继续教育实践活动具有指导、调节、评估等功能。
继续教育的使命,是把那些已经接受过普通教育的人员,培养成为能够直接地或是尽快地成为某些特定阶层、特定部门系统、特定领域急需的专门人才。为了完成这一使命,必须首先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即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确定出合理可行的培养规划,这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首要环节,也是检验继续教育教学活动质量、效应和效益的主要指标之一。
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应该是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事实求是的精神和科学严谨的作风按照教学规律和严格的教学程序进行运作。继续教育的管理工作同其他一切管理工作一样都应遵循一定的基本原理。笔者谨对关于继续教育管理基本原理的相关问题发表浅见。
继续教育管理大致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管理手段――职能机构、政策法规、管理人员
管理对象――教职员工、学生、资金、财产、时间、信息
根据上述各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延伸到以下几个基本关系来认识:
一、系统原理
系统是指具有一定功能的,若干个相互作用要素组成的有机的统一体。
系统按其本身特性对各个要素产生一定的作用,这些要素各自具有独立的作用,又互相联系和制约,一个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其他要素,也影响到整个系统。
系统思想和概念是人类在对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系统思想对许多伟大的科学实践和创新活动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由系统思想进一步发展到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是一大类组织管理技术,它将整个系统经过科学规划和有效设计,以定性和定量方法进行优化处理,使系统能够进入良好的运行状态,从而达到既定目标。在管理技术中属于较有成效的一种。
继续教育管理可以被看成是一个系统,它有一个统一的功能目的,就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因此从事继续教育管理工作,也需要运用系统工程这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技术。有许多成功地运用系统工程的实例:载人航天就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七大系统,仅就飞船而言就有13个分系统。涉及航空、船舶、兵器、机械、电子、化工、交通、冶金、纺织、建筑等领域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队的几百个科研机构和三千多家企业、单位,“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系统工程的运用对于这样大型科技项目的成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样,系统原理也是继续教育管理的精髓所在。在继续教育管理中要正确地贯彻系统原理,需要抓住以下三个环节:
(一)目的性
一个系统通常只有一个主要目的,在我国的教育体系有高等教育系统、初等教育系统、幼儿教育系统、职业教育系统、继续教育系统,如果各教育部门的功能目的明确,目标分工清晰,就可能避免因为重复教育而发生对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全局性
局部与全局历来是有着复杂关系和交叉效应,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并不总是一致,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顾全大局都是至关重要的。制定学校的办学规划要首先了解本校专业学科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其次,必须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功能目的在整个学科领域中的地位,此外,必须明确实现这些功能目的的时间序列,一方面有远、中、近的培养目标,据此来进行课程科目设置,又有教学资源、教学投入的具体安排,构成有机的整体,也就是规划一定要从全局到局部统筹安排,在管理的其余环节上也是如此,必须在考虑到尽可能多的因素之下统揽全局。
(三)层次性
系统之间运动效果往往取决于系统的层次性。同层次之间横向的功能联系,应由系统之间全权解决,如果同层次之间横向联系发生不协调时,就要提交上一系统决断。这里的层次,可以是部门、途径、方法、评估等。在继续教育管理中,对于所接受的重大办学项目,只要交代清楚培养目标和要求,创造必要的办学条件,至于教师和管理者怎样组织教学,怎样发挥才智,科学管理,灵活施教则不应受到上级系统的插手干扰。整个系统管理有效与否取决于各层次目的功能是否明确,各横向层次是否协调。
二、综合原理
综合原理就是在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分与和的有效结合。有了整体规划这一前提,“分”不再是盲目混乱,“合”也不再是原始无序的整体。
现代教育的学科发展明显地具有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征。在世界的科学探索初期,划分成专门学科学校开展研究,的确是一大进步,因为分科有利于人们对个别领域研究的深入。而现代科学的发展总是提醒着我们:必须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协同与渗透,否则很难取得重大突破。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综合化,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日益增多,乃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交叉、融通也日益显著,任何一个重大科研成果,往往需要有多种专业力量和合理智力结构来综合创造。
在我国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集中力量按部门、按行业、按产品发展经济,也按照各自部门和行业的需要自己办学校、管理学校、培养和分配专门人才。大批院校的单科性或行业性强、通用性差。造成学生专业面变窄,毕业生后适应性差,后劲不足。学校之间由于单科性、行业性的垄断,学科结构不合理,影响学术气氛的创建与学术水平的提高,也浪费了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不仅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束缚了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开始与国际并轨,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理顺各方面的关系,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正在逐步建立新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基本合理的布局结构。尤其是一些专业齐全、配置合理的综合性大学,具有开展综合性课题研究、开拓新领域的优势,一些大学在科研上“大兵团,多兵种”的协同优势正在突显,甚至超过了科研部门。“十五”其间西安交通大学的新一代高性能离心式透平压缩机设计、制造及调控技术的研究,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教授主持完成的“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成果与综合性大学系科之间相互的支持和相互的渗透有着必然的关系。
三、信息原理
信息资源在继续教育管理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信息网络的建立是管理手段现代化的标志,继续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即是实现继续教育管理数据、信息交换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目前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发展远程教育。可以把系统本身看成是一个由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四个环节组成的信息系统,继续教育管理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信息传送是否灵敏、准确和有效。对于继续教育管理者来说,应该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有利用信息做出分析和预测的能力。包括了解国内外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了解社会及产业部门对继续教育的需求。
信息的反馈在管理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实际上反馈是信息运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反馈在控制论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所谓反馈就是在控制系统中输出信息的同时,把信息产生作用的结果返送回来,并根据作用结果对信息输出进行调整起到控制的作用,以达到预定的目的。反馈在原因和结果之间起到传递的作用。
当今世界互联网是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建立学与教之间的互动,保证了继续教育的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的互动,保证了继续教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通过对国家工业化、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农村产业化、城镇化、剩余劳动力转移等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观测,建立人才培养的信息网络,人才培养区域预警机制,人才流动测量统计体系,及时优化人才培养方向和专业结构,为继续教育赢得良好的社会信誉和效益。
四、动态原理
管理过程实质上都是在运动、变化中进行调节与控制的,面对继续教育管理的多变性、复杂性,必须加以有效的动态管理。
(一)继续教育的开展不仅与教学投入有关,而且与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开拓能力等有直接关系。在教育规划或教学计划的大前提下保持执行中一定的机动性与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地做出调整,有利于发挥教职人员的主观积极性。
(二)对管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设计出多种解决的办法,进行有可能的调节校正,以保证在预定的周期内实现继续教育教学目的,并且让教学资源的耗费尽可能地实现其价值。
(三)继续教育管理在办学方向上应该有明确分工与协作。首先继续教育任务具有多方向性;其次继续教育任务本身也随着客观条件而不断地变化。把方向任务规定得过死会使继续教育失去一些发展的机会,某些边缘学科的教学问题可能会面临这类情况:有人不做而有人没有资格做,使某些学科的教学总是呈现无人去做的空白状态。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及时了解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地做出调整才有利于继续教育的发展不断地步入新台阶。
(四)继续教育管理中,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管理重心是注意保持教职人员智力水平和智力结构上的动态优化,各类各级教师保持合适的比例,注意年龄、志趣、气质、性格与思想方法上保持协调,使人才适当地流动,使教师和管理人员从整体上保持最佳状态。当然好的思想工作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动态原理要求继续教育管理应保持其充分的适应性,并留有可调节的余地,以应变客观世界各种可能的变化。
五、效益原理
效益原理是指继续教育管理中要注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同时也要兼顾经济效益,既要注意社会经济对继续教育的要求,又要注意继续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把教育的前缘性与经济上的合理化尽可能统一起来。
继续教育管理中效益原理的特点是由继续教育的本身属性所决定。
如果从体系建立上来讨论,继续教育的研究也是大体上沿着两条道路脉络发展:一是以建立体系、构建体系为重点的理论研究;二是以继续教育改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重点的应用研究。继续教育研究的前期,对于理论与实践结合情况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理论只有与实践不脱节,体系建设才可以走向成熟,这是因为理论研究只有为现实服务,才会有其生命力;而只有在应用研究中发展理论,才能使继续教育体系建设的更加完善。
六、动力原理
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才,显然,人才的培养与培养人才的人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继续教育管理的要素是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是继续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对于创造性的工作予以鼓励
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具有艰苦性与复杂性的特点,目前这种艰苦性与复杂性重点表现在对继续教育生源的开发和对新学科、新专业的开拓。必须保证有与之相应的物质条件和对管理人员的奖励,但是也必须看到精神动力的作用,人们有时会在精神动力作用下舍弃物质利益乃至生命,这也是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功能所在,这里的精神动力包括信仰(理想、爱国主义)、荣誉(称号、奖状)及对思想问题的解决等。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着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有基本思想修养,而且还要具有教育科学知识头脑。要做思想工作,更要研究教育与教学规律。这是因为教学人员的基本实践是教学工作,他们的思想活动与教学实践活动紧密联系。
(二)继续教育管理必须发扬民主精神,健全民主制度
继续教育管理是以抓人的素质为其关键。教育发展观主要的基本内涵就是“以人为本”。实现科学管理的基本准则是尊重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
在继续教育管理上,民主精神的发扬主要体现在活跃的教学与学术气氛,坚持学术自由,坚持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在民主的环境和气氛中鼓励不同学术见解展开平等讨论,以推动思考,启发智慧,促进认识的飞跃。这也是调动教师与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健全民主管理和决策咨询机构,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管理的作用,对于运行机制上的矛盾,要用民主协商的方式处理。
历史研究发现,只有积极而先进的科学知识以及发展理念才能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助力。高效的科学技术水平需要具备先进发展理念,才能在实际的创新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高校承担着培养知识创新以及创新理念等的重要责任,为培养新一代具备正确、先进思想理念的人才提供帮助。以下是笔者针对如何创新原理在高校的教学状况进行主要分析。
一、创新马克思原理教育概述
与其他一般学科教育类似,马克思原理教学在教育方式和理念上都认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树立人格是教育的首要目的,智慧相对知识更加重要。在以往的传统教育中,很多传统的教学方式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学生积累知识主要为未来的生活提供便利。生活本身才是教育最实际的意义,而现实教育中很多学校的教学状况和方式都存在一定的误区。
马克思原理涉及到人类思想的深层次问题,高校马克思原理教育的创新发展能够为培养人类思想发展提供重要帮助。因此,在创新马克思原理教学的过程中,教育人员应始终坚持唤醒学生内心的渴望,而不仅仅将其视为机械的普通知识教学。在当下的经济发展形势下,马克思原理教学应体现教育的本真,将促进人的发展视为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当代形势下,创新马克思原理教学应从教育方式和理念等各方面入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助力。但是,当下一些高校的马克思原理教育上出现误区,影响培养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当前马克思原理教学问题
(一)传统教学方式
因为我国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方式影响,如今一些教育人员不能摆脱落后的教学思路,依旧采用叙述式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学效率低下,难以达到实际教学目的。在初高中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习惯于将传统的哲学方面的传统性教课书籍作为马克思原理教育的重要指导,学生逐渐习惯并养成传统的思维习惯,导致其教育过程呈现鲜明的教科书思维方式。除此之外,在初中和高中学习阶段,政治课程重点阐述的是对于马克思原理在内容以及相关线索方面的分析,促使学生在观察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路和视野。但是,很多学生不能将马克思原理实际运用在生活当中,失去该原理的本质意义。而当前很多大学生在高校求学的过程中,如果依据不能领会马克思原理的真正含义,就可能导致他们对该原理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学习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在当代,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理念是影响马克思原理教育的重要问题。
(二)高科技的挑战
当今互联网发展迅速,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便利化和多样化。大部分高校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各种知识,且内容十分丰富,吸引眼球。除此之外,网络上关于马克思原理的相关内容层出不穷,其知识的组成和呈现方式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因此,在信息高效运转的背景下,马克思原理教育人员的课堂教学面临着严峻挑战。如果教育者在课堂上不能以创新性方式展示马克思原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得到提升,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受到影响。但是,当前很多高校原理的相关教师并没有掌握创新型教学思路,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三、当代视角下马克思原理教学的创新发展
(一)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以教学实际需求和学生现实情况为基础,并以不同的教学原则和思路为基础,通过多个问题进行有效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获取知识,掌握自主解题能力。在马克思原理教学中,教师使用启发式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对理论性较强的原理进行具象化。
例如,教师在讲解有关马克思原理的过程中,收集当前与原理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及疑点问题。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学生以事例为基础,进行大胆论述,鼓励学生提问。教师在学生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积极回应的态度,对学生提出的正确价值观进行有效引导,进而增强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的自信心。
(二)举例式教学
举例式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中运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式。举例式教学主要指教师将某一理论或问题抛出,鼓励学生参与该问题的论述,并分析该问题的正确性。在马克思原理教学中,很多原理和问题可供教师在课堂上提出。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举例式教学方法的优点加强马克思原理的教学,引导学生利用其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举例式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全班学生参与到各项理论正确与否的讨论中,不仅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对政治经济学相关知识理论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再生产的重要含义,使用举例式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在课堂上抛出再生产理论的有关模型,引导学生以社会实践的例证来论述马克思原理中再生产理论的存在性和科学性。在举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利用我国的经济发展规律等相关例证。例如,我国二五期间在重工业发展领域速度过快,且轻工业发展较为落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不理想。但是,在之后,我国调整了轻、重工业的相互比例,国家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正轨。通过类似经济发展历史的举例,表现理论中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并将该理论与社会实际发展相联系,体现了该理论的实践意义。
(三)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展开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实现学科教学。在创新马克思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引用教学实践法,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回归到实践活动中。的基本原理在最终都需要回到实践中进行验证,并通过实践过程结合理论论证其正确性。
因此,教师在使用实践教学法的过程中,应提前对实践过程进行科学规划,并在创新实践方式和内容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化的实践考核体系,针对学生的实践成果展开科学的评价。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过程建立较为完善的保障体制。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等时间号召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并预先设定实践目标,组织学生深入工厂或农村等地进行实地体验,了解不同生活境况下的人们的生活,体会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结合效果。
结语
原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主要分析当前原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主要为以上三点,旨在为促进我国基本原理创新教学的有效发展。(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杰.基本原理课教学创新实证调查分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5).
[2] 张宇.浅探《基本原理概论》课课堂教学内容创新[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5(03).
[3] 刘琳瑜.“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2(24).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3年在全国推广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余年的历史。那么作为通识性课程的《基本原理概论》,无疑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教师的‘教’
《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往往因为其高度抽象、高度概括的语言,而成为90后自考学生群体对其形成价值认同难以逾越的藩篱。从教师‘教’的维度看,怎样更好地做到学术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信息的传递,与学生而言,不仅仅获得‘鱼’,更重要的是‘渔’;与老师而言,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绿色’GDP。鉴于此,笔者认为,在此环节,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深度把握教学体系与教材体系的整体性
1.首先明确一点――教学体系的整体性
何谓‘教学体系’即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手段及两者的统一。《原理》教科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根据是经典原著,将经典原著的深邃思想通过一本全国通用的基本原理教科书来得以完整体现,其内容的阐述注定是比较概括,缺乏感性材料的支撑,某些地方甚至是‘蜻蜓点水’式一笔带过,缺乏系统的相关理论阐释,与学生而言,其呈现的难免有些‘突兀’,接受都成问题,更妄谈价值认同,加之《原理》本身的学科特点,从而让自考学生对其‘望而却步’。
如何克服以上缺陷,与教师而言,不得不说是一项挑战,是一项具有艺术性的工作。教师的工作不是简单地‘有声’地将教材内容进行录音式传递给学生,而是要将教材知识点转化到自己的教学体系中来,根据理论内容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下面相关部分会有详细论述),给学生一种情感体验,使学生形成一种价值认同,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2.明确教材体系的整体性即理论体系三个组成部分的整体性
自2005 年理论作为一级学科建设以来,关于《原理》的整体性问题的讨论一直不断,从而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其无论对于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以及相应的二级学科建设,还是对于理论的科学理解,基本原理的整体性问题都至关重要。
(二)对概念的深度细化
首先,概念作为理性认识的最小单元,对理论的阐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原理》的哲学部分。哲学被称为所有学科之母,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哲学的高度概括、高度抽象。还有一种调侃式的哲学定义,哲学是制造概念的科学,这些人们对哲学的认识无不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这些的概念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接触到的,以及我们头脑中自认为的那个涵义都相去甚远。以下同过举例说明。比如“物质”的概念,在物理学、化学以及其他学科研究领域,都从不同的角度,根据研究的需要对其有明确的界定,在我们的头脑中“物质”是最熟悉的“老朋友”,但到了哲学领域,我们乍一接触,这个老朋友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在哲学领域,对其的界定“物质”就是“客观实在”。再比如“运动”一词,在我们的头脑中,就是物体方位的变化,涉及到的参数也无非是距离、速度及时间,这种直观性很强,甚至我们可以切身所感受到的。哲学对其的界定就是,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变化、发展属于同一序列的范畴。再比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初高中阶段,我们或许就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而烂熟于心,但却对何谓生产力,何谓生产关系而模棱两可,或者处于一种可意会却无法言传的状态。
其次,对概念的深度把握,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支撑。感性材料的支撑除案例式教学外,还有重要的两点,一是,对概念的语句成分分析;而是引入该概念在经典原著的出处,以及相关理论的来龙去脉。以下以‘’概念的讲解为例。
作为教师,不能仅仅把‘就是这样的定义’而要求学生去熟记于心。首先应该分析‘’概念的中心词是‘理论体系’或者‘科学’,前边是一系列来界定的语句成分――谁创立,谁发展,以什么为目标的‘理论体系’,并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句子成分,以此达到一种精准的分析。
二、学生的‘学’
(一)学生亲自参与所学知识的体系建构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认知结构组织起来的材料,最有希望在记忆中自由出入的材料。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学生亲自参与所学知识的体系建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要学生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陈述的内容,而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卓越的智力。这样学生就好比得到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可以独立前进了。
在讲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部分,通过观看《检察官与女囚》社会调查类节目,作为本节内容的切入点,让学生参与其中的讨论,节目中的悲剧看似是个人原因造成,其背后却隐藏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最后将主题升华――撇开生存问题,道德只是妄谈,人只有在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才会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此处也可以引入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
在此过程中,不主张运用外在的、强制性的手段来刺激学生的学习,而是要把教学活动尽可能地建立在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建立学习型组织
确切地说在班级建立什么样类型的学习组织,是一个管理学的问题,尤其在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下,教师在其“传道、授业、解惑”这一传统角色的效用较之前日渐式微,在当下社会环境下,教师该发挥怎样效用,完成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及这种角色定位所赋予的使命,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就笔者所带的班级具体情况而言,同一个授课单位内,既有理科背景,又有文科背景,基础不一,只能通过分类管理。一个班级一般分为七个学习小组,小组分类以文理基础为主要参数,兼顾性别p年龄的搭配。相比师生型的教学组织,同辈人相互影响的扁平组织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参考文献】
众所周知,与其它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相比,《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以下简称“原理”课)以其高度理论、高度抽象、高度系统、高度概括等特点而著称,因而也就增加了理工科学生阅读教材、教师讲解教材的难度。为切实了解“原理”课教学的实际状况,增强本门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说服力和感染力,我们秉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立足河南理工大学,兼顾省内部分高校,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我们认真总结过去多年“原理”课程建设的经验教训,借鉴学习各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开拓探索出一条适合学校办学特色,符合教师授课实际,贴近学生专业学习的新型教学路径,真正为实现“原理”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参考。
从总体上看,自从“05方案”实施以来,“原理”的课程教学相比以前有了较大的起色,例如在总学时分配上,适当加大了课外学生自习的比重,更注重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开放式教育教学模式,我校在保证48学时不变前提下,40学时用于课堂理论教学,8学时用于课外实践教学,努力提升大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发展的能力,省内同比分配的院校见河南师范大学,而以郑州大学为首的省内其它高校,如河南工业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等则更加重了实践教学的比重,拓展为18学时。但是随着各个高校在积极推进“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现大致梳理如下:
1 学校管理层面的问题
学校内部,尤其是部分理工科院系的领导对该课程的认识,与中央设置该项课程的初衷存在较大偏差。因此在实际中出现了“口头上重视”,但实际执行中不到位等现象。尤其是对教学工作、对教师可持续发展,社会考察,在职培训,师资队伍的补充、对学生的要求、教学安排和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例如从事“原理”课教学的教师在很多高校都有不同程度的缺编现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一个教师一学期平均能上5-10个课头,且大部分高校大班上课的现象较为普遍,因而无形中增加了教师授课的心理和生理双重压力,使得一些教师甚至疲于上课,更不用说去切实保证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此外,对教师的全员培训、轮训、攻读学位以及收入水平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教师的成就感和地位相比于专业课教师有一定的差距。以下是针对“原理”课学校重视度以及任课教师自身满意度所做调查情况统计:
2 教师教学层面的问题
2.1 责任心不强,教学投入精力不够
“原理”教学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背景,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国际和社会的热点,深入、实时地了解社会,结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实践为课程注入新的内容,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是教师让学生信服和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必要条件。这是教育者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意味着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他们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丰富教学内容,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但是很多教师精力和时间投入都不够,一些教师仅仅把教学工作当作一项任务,知识和技能的传递仅仅只能停留在造器的层面。[1]相关统计表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其“自我感觉的职业社会评价较低”,“对职业的社会感觉并不好”,“7.9%的人在寻找机会,想早日离开”。[2]这就使得部分教师在热爱、关心学生,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方面做的不到位。
2.2 教学方法陈旧,时效性不强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延续传统的理论讲授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以自己为主,不关注学生的反映,不能针对当前的形势和学生关注的热点进行教学,导致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实践证明,“原理”教学吸引力如何、说服力如何,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其人格,具有令人尊敬、爱戴的凝聚力,是增强“原理”实效性的重要环节。否则,以老思路,老方法去解决问题,结果只能是处处碰壁,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工作,感受不到教学的喜悦和成就,一定程度上也会消减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对职业的兴趣。本次调查问卷结果也反映了这一点。
在对“原理”的课堂教学情况的调查中,对于“你希望《基本原理》课应该采取哪种教学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的学生希望采取师生互动、案例讨论的教学方式,18.63%的学生希望老师在专题讲授过程中尽量针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与方法的培养,而也有近9%的学生希望采取学生自学,老师解疑的自主学习方式。从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希望教学方式的革新,希望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在其它调查中也有情况显示将近半数的同学认为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效果一般,这说明我们应该进一步改进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果。[3]这就表明,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倾听学生的想法,通过运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真正产生心理共鸣,观点共振,思维共享,影响共有,才能使“原理”课真正走出教材,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心灵。
2.3 学生学习层面的问题
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原理”课的主体性、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突出。青年大学生有着强烈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希望通过学习解决思想和生活中产生的种种困惑。但是,今天的大学生不同于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的大学生,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传播带来的多维影响,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因子,他们将面对更为复杂多变的生活选择,原来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受到强烈冲击,一部分人逐渐淡化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重视商业价值,追求感官享乐、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因此,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面前,许多学生又变得极为功利化和实用化,加之“原理”课的思辨性、理论性又较强,因此许多学生对“原理”课缺乏正确的认识,以为“原理”所讲述的内容离自己的生活较远,甚至认为内容过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较差,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突出。超过半数的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及格,31.7%的学生认识到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的实际帮助,也有11.8%的学生是出于个人兴趣而自主学习。
2.4 经验与展望
针对以上问题反馈,我们立足理工科院校实际情况,结合学生专业特色以及师资配备特点,开始尝试性地更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并在这方面取得了初步经验和明显成效,比如08年作为校级精品课程《基本原理概论》课跻身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优秀课程之列。同时围绕“原理”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和改革,把多媒体手段应用作为专项研究的重心,在“原理”课教学中全面植入现代化教学新手段,不仅目前基本原理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可以熟练制作、应用多媒体从事教学,显著提升了整体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而且对网络课堂辅助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搭建起与课程配套的“课程网站”、“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有关“原理”课的多媒体资料(包括媒体素材、试卷素材、题库、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网络课程),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还通过设置“课程博客”,使任课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各个教学环节的及时交流,既能帮助学生解疑释惑,又能够较快地了解学生信息和思想动态,从而大大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提高。
当然,任何一门课程教学改革都绝非一蹴而就之事,在循序渐进的改革与探索道路上,肯定还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比如:政策解读与具体落实的时间过渡、教师转型与学生适应的过程磨合、兼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的矛盾等等。但是有矛盾就意味着有转机,有问题就有前行的动力,随着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发展,“原理”课肯定会成长为一门大学生真心喜欢并终身受益的示范课。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3-0008-05
所谓第二语言/外语浸入式教学(简称“浸入式教学”)是指用第二语言/外语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即儿童在校(园)的部分或全部时间内被“浸泡”在外语环境中,教师只用外语面对儿童,不但用外语教授外语。而且用外语教授其他课程。外语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习的工具。可见。浸入式教学不是教外语,而是用外语教,用正在学习的新语言学习新知识。旨在培养能够流利使用双语来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双语人”。所以说。浸入式教学是对传统外语教学的创新和超越。
第二语言/外语浸入式教学实验1965年起始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圣・兰伯特(St.Lambert,Montreal)学校。当时居住在魁北克省的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家长们认为学校在法语这一第二语言方面的教学太低效。为了孩子有更好的升学、就业和其他发展机会,家长们在请教了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专家后,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呼吁并施加压力,促使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语言教学模式改革。为满足家长的需要。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开始从幼儿园到高中进行法语浸入式教学实验。考虑到其对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及提升加拿大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的重要作用,该实验得到了加拿大政府的政策与专项经费支持,受到了加拿大社会各界的重视。加拿大法语教育协会也大力推进该实验的开展。至20世纪70年代末,法语浸入式教学实验取得的出人意料的效果引起了加拿大全国的轰动,被视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创举。自此之后,浸入式教学以惊人的速度在加拿大全国推广,每年有30多万名儿童接受各种第二语言的浸入式教育。浸入式教学为这些儿童进入高等学校深造以及未来从事双语工作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
加拿大的浸入式教学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成功典范,成为许多国家效仿的榜样,先后被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荷兰、芬兰等十多个国家所借鉴。这些国家根据各自的需要,分别进行了十余个语种的多种模式的浸入式教学实验,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目前我国开展的主要是英语浸入式教学。为促进英语浸入式教学的推广,本文拟详细介绍浸入式教学的三大基本原理,以帮助教师正确把握浸入式教学的精髓,促进儿童的双语习得。
一、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途径是习得
浸入式教学研究者从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分析入手,创造性地借用母语习得规律从事外语教学,并充分考虑到了非母语习得的特殊性。
1.母语习得
习得是一种自然的学习方式。儿童的母语发展过程可以被看作是语言习得的过程。儿童在有意义的人际交往中,通过对母语的理解和使用,自然而然地习得母语。在不会说话之前,儿童会用手势来表达需求与情绪。一旦语言系统被儿童掌握。他们能很快地利用语言去进行交际,将非语言的交际和语言的交际融为一体,提高理解和表达语言的能力。
儿童的母语习得过程通常以词的表达为界,分为语言准备期和语言发展期两个阶段。浸入式教学研究者认为,儿童学习外语时也会有相应的语言准备期,具体表现为儿童在外语(目标语)学习初期需要在便于理解的情境中不断接受目标语的输入,一般不能马上用目标语进行语言表达,需要借助动作来表达。与此相反,传统外语教学则漠视儿童语言发展的准备期,一味要求儿童进行语言表达练习。
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句子的理解先于句子的输出。从1岁左右说出第一批真正能被他人理解的词开始,儿童就进入了母语发展期,包括语音和句法的发展。根据句子的完整与复杂程度,儿童能够表达的句子依次为不完整句、完整句和复合句。浸入式教学研究者充分注意到母语句子结构发展的规律,发现在外语习得过程中儿童最早表达的句子也是单词句和电报句,即不完整句。因此,在浸入式教学中,教育者绝不会过早地要求儿童用完整句表达,也不会将儿童说出的不完整句看作是语言错误,而是将其看作是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标志。
总的来说,环境论、内在论、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这三种有关母语习得的理论对浸入式教学有比较大的影响。
环境论强调环境和后天学习对语言习得的决定性影响。浸入式教学特别重视环境的作用,强调要在环境中为儿童提供大量的语言交际机会。如果在社会环境中缺少语言交际机会,儿童就不可能习得语言。浸入式教学也强调语言模仿的作用,要求教师所说的语言必须有榜样作用,以便儿童模仿,但是反对行为主义的机械训练方式。
与环境论不同,内在论忽视环境的作用,强调先天天赋在母语习得中的作用,认为先天遗传的语言能力(即普遍语法知识)是儿童习得语言的决定因素。浸入式教学研究者既承认大脑是语言发展的遗传和物质基础,又认可语言发展存在关键期,强调儿童在语言习得上具有优势。
浸入式教学研究者受以皮亚杰为代表的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的影响很大。认为语言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在认知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为儿童不仅会模仿语言,而且还富有创造性,能够创造性地表达语言。
2.外语习得
外语学习是指在自然的或有指导的情况下通过有意识的学习或无意识的吸收来掌握一门母语以外的语言的过程。浸入式教学研究者认为。与成人有很大不同,儿童掌握外语的最佳途径是习得。儿童可以通过日常生活语境掌握语言的含义,再以此理解和学习书面语言。浸入式教学充分遵循儿童语言学习的这一规律。着重为儿童创设相关语境,避免成人化的语言教学方式,以使语言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自然。
在外语习得的相关理论中,克拉申(S.D.Krashen)关于语言学概念的划分和语言输入的假说对浸入式教学有重要影响。
(1)几个语言学概念
语言发展可以分为习得(acquired)与学得(1earned)两类。语言习得是一种自然的、无意识的语言发展过程,而语言学得则受意识控制。通常是在学校的正规教学中进行的。浸入式教学强调语言的习得。希望儿童在自然的、无意识的过程中发展语言。
语言知识可以分为模糊的和明晰的两种。模糊的语言知识多为无意识的、直觉的知识。而明晰的语言知识则是精确度较高的有关词法和句法的知识。浸入式教学强调儿童的语言知识。特别是关于语法的知识是在无意识的、直觉的状态下获得的,并逐步增强其精确度和规范性。因此,浸入式教学不主张直接教授和练习语法。
语言还可以根据用途分为学术性和人际交往性两类。传统的外语教学教的主要是人际交往语
言或生活语言。而浸入式教学则更强调指导学习者习得学术性语言,主张将目标语作为教学语言来教授各种不同的学科。学术性语言的习得非常有利于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因为语言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生活。同样也是为了学习和工作。
(2)习得与学得假设
克拉申的外语习得理论的出发点和核心是习得和学得的区分及其在外语能力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个体是通过两种截然不同的途径来提高外语能力的。语言习得类似于儿童母语发展的过程。是无意识的、自然而然发生的。语言学得则是通过听教师讲解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及不断地由别人或自己纠正语法错误等。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语法概念的掌握。在浸入式教学研究者看来,习得是首位的,人们的语言使用能力主要是通过习得途径来提高的;学得的作用则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对学到的语言知识进行检验。
(3)语言输入假设
克拉申最早提出了“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概念,用以回答个体如何习得语言的问题。输入主要是指听和读。克拉申认为,个体习得语言主要是理解了听和读的内容,是由于注意听和读的内容,而不是注意语言的形式。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思的过程,就是习得的过程。
理想的输入应具备四个特点:可理解性、既有趣又有关联、非语法程序安排和足够的输入量。理解输入语言的编码信息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有“可理解的输入”,学习者就能对输入的语言的意义进行加工,使之“既有趣又有关联”。输入的语言材料越有趣,越有关联,学习者越会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情感和兴趣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会发挥过滤作用,学习者的情感会加速或阻碍语言的习得。克拉申认为,最佳情感条件是指学习者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充满信心,心情舒畅,无任何心理负担和外在压力。语言习得的关键是有足够的、可理解的输入。因此,按语法程序安排教学没有必要,也不可取。浸入式教学是典型的“非语法程序安排”,语言点服从于学科知识点,先学什么词汇,先接触什么句型,主要是根据学科知识内容,或以主题为单位的综合课程的活动内容来确定的。
浸入式教学主张将儿童“浸泡”在语言环境中,以其大量的、丰富的语言输入为儿童创设习得外语的条件。使儿童在感受外语和运用外语的过程中逐渐从朦胧走向清晰。从困惑转为理解。浸入式教学与传统外语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没有把外语当作一门学科去孤立地学习,而是采取类似母语的习得方式,把学习语言与认知活动相联系,使学习过程直观化、形象化、情景化和活动化,增强了外语的可接受性、可理解性和趣味性。浸入式教学往往是从最简单的日常口语开始,在儿童能逐渐开始用语言交流的基础上,再扩大语言学习的范围;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最佳的语言习得效果。
3.母语与外语发展的比较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言心理学研究者从信息加工的角度采用计算机模拟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方法来探讨双语获得的认知过程。明确指出不同的语言学习途径可能产生不同的语言学习效果和形成不同的语言系统。如果个体的语言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浸入语言环境无意识习得的,就容易获得大量的无意识的、直觉的、模糊的语言知识和较高的实际运用能力。儿童从出生就生活在母语环境中,母语是儿童在语言发展关键期无意识学会的,是一种无意识的、自然的习得过程。而传统的外语教学则主要是通过有意识的强化,要求学习者刻意模仿、记忆。以把握基本语音、语义和语法规则。学习者大多是采用比较、转译等方法通过母语来学习外语的,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反复练习,虽然能掌握比较精确的语言知识和规则,但是往往语用能力较差。由于儿童学习母语和外语的环境不同,学习效果也就大不相同。
浸入式教学仿照母语习得的特点,利用儿童处于语言发展关键期的优势来促使儿童轻松、高效地习得外语,以避免传统外语教学的弊端。
4.外语习得的特殊性――中介语现象
外语习得的特殊性在于它存在中介语现象。塞林克(Larry Selinker)认为外语习得者的语言应当被看作是一种内在的、处于母语和目标语中间状态的语言系统,即中介语,而不应被看作是语言错误。中介语既不是习得者母语的直接翻译,又与目标语很不一致。中介语的出现和使用不是任意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中介语的发展是学习者不断作出有关目标语的假设并且证实自己假设的过程。中介语的研究结果对浸入式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影响很大。浸入式教学研究者将儿童的目标语错误(中介语)看作是正常的现象,看作是语言发展过程中的进步和必然过程,并以此为依据观察儿童语言习得能力的发展状态,进行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二、儿童具有学习语言的优势
浸入式教学除了强调语用环境和习得过程外。还强调儿童语言学习的年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表现为语言习得与语言自动化的优势以及语音的早期敏感性优势。也就是说,儿童,特别是学前儿童和小学阶段的儿童,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或敏感期,能够非常轻松地习得语言。关于母语习得的惊人的效率、成果和轻松程度已经非常明显了。浸入式教学实践证明,外语习得的数量、质量和速度几乎可以与母语习得不相上下。可见,儿童习得语言的潜能是惊人的,是成人可望不可及的。
浸入式教学充分肯定了儿童拥有在语言环境中主动知觉语言、自觉操作语言、自行矫正和改善语言等一系列习得语言的能力,认为只要为儿童提供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语用机会。儿童就能很容易地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习得语言。
我是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同时兼任学校的心理健康指导教师。交叉的学科使我对中职生英语学习现状有了新的认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任何一种学习都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开发智力的心理过程。学生走不出学习英语的低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师生都忽略了在英语学习中一直存在的,并起内因作用的学生的复杂而微妙的英语学习心理。笔者特就如何遵循语言学习心理机制,改革英语教学模式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与同行商榷。
一、心理学关于语言学习的基本观点
心理学认为:语言是后天发展的剌激和反应,是条件反射的形成,是人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建立。语言首先是外界剌激,然后大脑做出反应。语言是人的潜在认识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自然表现,如听说能力、模仿能力、创造能力等。因此,学习语言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是大脑机制充分地运用起来,这就是所谓的认知。语言是行为、习惯和经验,语言又是理性、智慧和天赋。也就是说,语言既是模仿,也是创造。因此,笔者认为中职生英语的学习要模仿,但不能单纯机械的模仿,还要通过运用人的大脑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思维。人类具有一种天赋的学习语言的质体,人脑可以对信息加工、归纳。儿童学习语言,学得又快又好,主要是因为儿童有天赋的学习语言才能。幼儿从有意识的第一天起,就不停地学习周围人的说话方式,理解别人说话的含义,从而通过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愿望等。儿童在讲话的过程中,一方面注意观察,另一方面进行记忆,通过思维,慢慢得出一些规则。儿童学习说话的实践告诉我们,语言的学习要通过交际才能学得和习得,才能提高,在交际中才能不断运用、磨练,才能学到。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产生的心理语言学,就是用心理学原理研究语言学的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人们学习语言的心理过程。其中,交际法就是以这一理论为指导而形成的。功能法是以语言功能--意念项目为纲,以培养交际能力为主的一种教学法体系。它认为,言语交际的心理包含两个重要方面: 一是运用语言表达什么思想(即内容),也就是意念。二是怎样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即形式),也就是表达方式。功能法的出发点,就是要在交际活动中表达意念(思想内容)。所以,外语学习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外语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来确定教学目的,注意因材施教。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内容以表示数量、时间、次数以及打招呼、邀请、告别、询问等意念和功能为纲,针对教学对象的不同需要作出安排。选择日常生活和社会交际最需要的内容作为语言教材。
二、依据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创建开放式中职英语教学模式
心理学特别是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为我们中职英语课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们尽快走出“教”与“学”的症结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支持。中职英语教师必须重视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心理学,特别是学习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必须创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其主要依据是:我们面临着改革开放的大时代,新事物、新观念深深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交际的工具,作为世界公用语言的英语更为如此。交际既是教学的目的,又是教学的手段。中职学生面向各种工作岗位,交际能力更为重要。外语学习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生实际出发来确定教学目的,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英语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应是全方位开放的教学模式,其内容包括:
1.开放式的中职教学目标。开放式课堂教学把教学目标分成几个层次:一是基础性目标,即达到教材双基教学目标,为下一步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二是弹性目标,即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目标,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三是发展目标,即教学着眼于学生的综合发展,现在的教学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学生的一辈子。
2.开放式的中职教学内容。开放的教学内容包括:教科书内容、课外书内容、生活内容、实践内容。
3.开放式的中职教学过程:⑴课堂向课前开放。开放式教学则先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学生事先可通过查找资料、搜集信息、预习新课。⑵课堂向课后开放。提倡把问题带出课堂,带向生活,带向家庭,带向社会。⑶学校向家庭开放。⑷学校向社会开放。学校向社会开放就是指充分利用社会这个大学校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4.开放式的学生思维空间。开放教育的核心是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教会学生从小敢问、善问。鉴于此,课堂教学要走出教师满堂讲、学生满堂听,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的模式,开创学生满堂问、师生满堂议、满堂辩的新模式。
一、化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概述
课堂教学中,导入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导入是承前启后:新知识总是在原有的知识上生长和发展的,导入的主要作用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找到新的知识生成点;导入是知识的自然结构:自然科学知识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组织结构,格式塔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一个完形,随着学习进程,这个完形逐渐长大,课的导入是学生将要进行学习的知识与其原有知识形成知识结构,从而实现知识完形的逐渐长大;导入是提出问题:自然科学知识就是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发展的,认识的发展始于问题,课的导入主要作用是提出问题。
化学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由于其认识的方法和知识的结构特点,与文学和社会学类课程课堂教学的原理相比有一定的特点:(1)自然科学知识是有关自然界物质运动的认识,物质运动知识完全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是说,自然科学知识是客观规律,每个人的认识对象同样是客观的。(2)自然科学知识有严密的逻辑性、结构性和逐渐的生长性。所谓严密的逻辑性是指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自身的逻辑结构,知识发展就像一根链条,一环套一环,中间不能断,顺序不能颠倒。学习必须具有相应的认知基础和知识基础,所谓结构性是指知识与知识之间有固定的结构关系,这种结构关系是一定的,也不能乱,各知识完美组合才能形成有效的知识。所谓生长性是指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有联系,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生长。例如化学科学是认识化学反应的科学,中学化学知识是从各个角度认识化学反应而逐渐丰满起来的,中学化学课程主要内容就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出发认识化学反应而形成的知识,因而可认为化学科学知识都是从化学反应的这块土壤中生根、发芽、成长。如从物质组成的变化认识化学反应可将反应分成四大基本类型、从反应前后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化学反应就有了氧化还原反应、从反应进行的程度认识化学反应就有了化学平衡理论、从溶液的导电性和参加反应的微粒形态认识有了电解质的电离理论和离子反应、从能量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就有了反应热、将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和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结合起来认识化学反应,就有了原电池知识,等等。这些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3)化学科学知识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化学认识方法的学习。化学科学在认识物质及其运动时,有特有的认识方法,化学学习过程必须遵循这些认识方法,掌握这些认识方法,才能真正地学习化学科学知识。化学科学由于是从微观粒子运动层次认识物质的运动,因此其认识方法具有创新性,化学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认知方法的发现都具有很强的创造性。
根据化学科学的特点,化学课堂教学的导入应该具备化学学科的认知特色,导入教学过程要引领学生的学习方向;导入要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导入要形成知识的结构;导入要体现知识的逻辑发展;导入最终是向学生提出要认识或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化学科学的学习特点,导入还要注意以下问题:导入要能将学生注意力引向学习的主题,不能故弄虚悬,刻意让学生产生惊奇;导入的材料不能无中生有,材料要贴近学习的内容,能真实地突出学习的内容;导入不宜夸大某些物质对人类的有害性,应辩证地看待物质对人类利与害的双重性能。
化学课堂教学导入是被一定的科学思想方法支配的。科学思想方法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所包含的各种思想和方法相互渗透、密切联系,因此任何一个化学课堂教学导入过程所使用的绝不止一种具体的方法。
二、化学课堂教学导入的基本策略
1. 以化学科学知识的逻辑发展关系设计导入
以化学知识的逻辑发展关系设计教学导入是化学教学中导入设计的主要策略。化学知识内部有一个较为复杂的知识结构,各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呈立体网状向空间发展。以化学学科中各知识的发展逻辑设计导入,可以引导学生自然地构建起化学知识的结构,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化学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在科学哲学的高层面上宏观地形成基本的自然科学的认知。
如在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守恒定律时,先让学生认识几个化学反应,然后总结原有对化学反应的认识:物质种类的变化(及质变)。在此基础上提出认识事物的变化的基本内容是质变和量变,因此提出“从量的层面认识化学反应”的课题。这样能使学生从较高的认知层面对学习内容进行把握,而且掌握了较为宏观的认识方法。又如:原电池知识可以看成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问题来组织教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而电流形成的实质是电子作定向移动,既然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电子转移发生在反应物界面就无利用的意义,而如果将这种过程经过外电路进行,即将氧化反应(失电子)产生的电子通过外电路达到另一个地方进行还原反应,这样在外电路中就形成了电流,就可能利用了。由此给学生提出了设计反应装置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利用的基本问题。
这种导入策略可以用来指导很多的新课教学。这种导入策略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问题的产生,同时也慢慢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问题提出路径和方法,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地形成知识的逻辑结构。
2. 以化学问题情景设计导入
格式塔理论认为,一个人学到些什么,直接取决于他是如何知觉问题情境的。通过对问题情境的顿悟获得的理解,不仅有助于迁移,而且不容易遗忘。[1]化学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有机整体,一些问题的解决会产生新的问题,这是设计化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最基本原理。
如“离子反应”的第一课时“电解质及其电离”的导入:教师先问学生是否注意到,已学的反应如酸与碱、锌与硫酸、碳酸钠与盐酸等都不是纯物质的反应,而是将这些物质溶解于水,配成溶液后进行反应的。再提问:为什么要配成溶液进行反应?提示“溶液中的反应与固固反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小结:物质溶于水以后其存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所以其反应的速度加快了。再提问:“物质溶解在水中是以何种状态存在的呢?如何了解物质溶于水后其存在的状态?”讨论后,再做电解质导电实验。
3. 以化学实验设计导入
实验是化学科学的特征之一,也是最主要的特征。通过化学实验的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或是用化学理论和化学方法去认识实验、研究化学实验,这是化学研究的基本特征,也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化学实验常被用于化学课堂教学中设置教学情景。
如学习钠的过氧化物时,很多老师用吹气点火或滴水点火的实验设置情景引入课堂教学。由于吹气和浇水都能灭火,而这种吹气生火和滴水生火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悖的情景能引起学生求解的兴趣和了解原理的学习动机。
在实验导入设计中,要注意设计好实验,同时能很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的主题上来,能准确地呈现学习的主题,不能为做实验而实验,或是为了使学生“吃惊”而做实验,其实“吃惊”或强刺激化学实验对学生学习兴趣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短暂的、没逻辑性的,因此很难有学生会产生持入的学习兴趣,只有顺应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呈现学习主题才能使学生渐渐地产生兴趣,且兴趣不断发展。
4. 以复习设计导入
如“氧化还原反应”的导入:“先复习四大反应基本类型,引导学生举出实例;针对四个反应实例,从研究反应实质的角度进行小结。提问:‘这种对化学反应的分类是从反应前后物质组成变化对化学反应进行研究的,那么我们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研究并分类吗?(回答是肯定的)我们还可以从很多方面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研究,今天我们主要探讨化学前后元素化合价是如何变化的,这种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实质是什么,然后根据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对化学反应分类。’”注意上面的楷体部分一句,前半句是小结,而且与新内容相关的小结――从一个角度研究化学变化,而后面的语句是为了告诉学生新课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使学生对新内容形成个大致的框架。
从以上阐述可知,复习导入的机制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之上,从其他角度认识原有知识,从而形成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复习的内容一定是与本课教学内容本质相关,或者说是本课时的上下位知识,而不是纯粹地将上课时的内容复述。
5. 以科学史实设计导入
根据教育部高职评估要求,高职教育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高职毕业生应具备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知识面较宽、素质较高等特点。培养目标决定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强调的是技能熟练程度。因此,高职人才培养必须把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作为主要任务。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既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素质与综合素质,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适用型人才来进行。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应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踏实的实践能力、创造性的工作能力为核心,这样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才具活力,才能使其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
我国高职教育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这种模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向高职教育体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改革高职课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对所修专业、课程及其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项目执行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最终达到锻炼学生实际能力的目的。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专业管理的基础。它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学会使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为毕业后成功走上社会参加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打下基础。对学生而言,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使其更深刻、更具体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能够全面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人际交往以及协同工作的能力,弥补他们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增强其社会适应力与职场竞争力。
二、构建能力本位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1,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内容体系。《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特点,因此,作为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特点的课程,我们在强调概念理解和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一方面把重点放在了学生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认知和认同上,以达到启智、创新的教学目的,另一方面则突出了对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运用的增进,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及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了突出课程的系统性和整体感,我们在教学内容编排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将全部内容统一于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这一大系统的同时,将各部分内容划分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子系统或单元,这些子系统或单元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存在密切的逻辑关系和相互依赖性,这样,《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各部分的内容就通过组织中的岗――人关系而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根据高职教育理论知识够用原则,就“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具体分设了以下内容: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募与甄选、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职业生涯管理、劳资关系模快。
2,合理组织与考核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在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模拟企业工作的情境,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具体任务。笔者一直采用“模拟公司”模式开展人力资源课程的教学。具体做法是将授课班级分成6人小组,每个小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定位公司经营范围,成立公司人力资源部,小组成员竞选出人力资源部经理,在人力资源部经理领导下设置招聘主管、培训主管、薪酬主管、绩效主管、劳资主管等职位。考虑到课时的有限性,以小组为单位的项目实践基本上是在课下进行的,课堂上只是展示小组的实践成果,并由其他小组同学和授课教师根据事先设定好的指标和标准(这一部分可作为绩效考评体系设计的内容而开展实践性教学),按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并打分。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完成项目的优劣均与学生平时成绩直接挂钩,并在得分排序基础上评出优胜者,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实施教学的程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首先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及技术方法,指出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要求,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实施并完成指定项目。为防止学生抄袭和随意编造,要求学生必须注明进行实际调研的单位、时间、所接触的人员及其联系方式,以备核查。
1.来源于课本例题中中考题
例1:(2011・绍兴)一条排水管的截面如图1所示.已知排水管的截面圆半径OB=10,截面圆圆心O到水面的距离OC是6,则水面宽AB是()
A.16B.10C.8D.6
课本原题(浙教九上64页,3.2圆的对称性(2))例2一条排水管的截面如图2,已知排水管的半径OB=10,水面宽AB=16,求截面圆心O到水面的距离OC.
点评原题是在RtOCB中,已知OB、CB求OC,中考题改为已知OB、OC求AB(即求CB)。其实质两题都是利用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可求得结论。
〖XC51.TIF〗
2.来源于课本中课内练习中中考题
例2:(2013?绍兴)某市出租车计费方法如图3所示,x(km)表示行驶里程,y(元)表示车费,请根据图象回答下面的问题:
(1)出租车的起步价是多少元?当x>3时,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若某乘客有一次乘出租车的车费为32元,求这位乘客乘车的里程.
〖XC52.TIF〗
课本原题:(浙教八上163页,7.5一次函数简单应用中课内练习)某市出租车计费方法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回答下面问题:
(1)出租车的起步价是多少元?在多少路程内只收起步价费?
(2)起步价里程走完水之后,每行驶1km需多少车费?
(3)某外地客人坐出租车游览本市,车费为31元,利用图象求出他乘车的里程.
点评:中考题与原题第一问都一样,考查了学生识图能力。第二问中考题是利用图象求起步路程后的函数关系式,而原题是利用图象求起步路程后每行驶1km的车费。而第三问则中考题和原题都是在第二问基础上,已知车费求乘车里程(中考题根据函数关系求里程,原题根据已知每行驶1km的车费求里程)。其实两题也没有多大的区别。
3.来源于课本作业题中中考题
例3:(2010・绍兴)如图5,小敏、小亮从A,B两地观测空中C处一个气球,分别测得仰角为30°和60°,A,B两地相距100m.当气球沿与BA平行地移10秒后到达C′处时,在A处测得气球的仰角为45°.
(1)求气球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m);
(2)求气球飘移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
〖XC53.TIF〗
课本原题:(浙教九下23页,1.3解直角三角形(3)作业题)如图6,两个观察者A,B两地观察空中C处一个气球,分别测得仰角为45°和60°.已知A,B两地相距100m,当气球沿与AB平行地飘移到20秒后到达C/,在A处测得气球的仰角为30°.求:
(1)气球飘移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
(2)在B处观察点C/的仰角(精确到度)
点评原题和中考题已知都一样,只有数字不一样,所求内容虽有一个不一样,但通过三角函数知识求的方法还是一样的。如果我们的学生会解作业题中题目,同样也一定会解中考试卷中题目。
4.来源于课本复习题中中考题
例4:(2012・绍兴)小明和同桌小聪在课后复习时,对课本“目标与评定”中的一道思考题,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思考题:如图6,一架2.5米长的梯子AB斜靠在竖直的墙AC上,这时B到墙C的距离为0.7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米,那么点B将向外移动多少米?
(1)请你将小明〖TP54.TIF,5。1,PZ〗对“思考题”的解答补充完整:
解:设点B将向外移动x米,即BB1=x,
则B1C=x+0.7,A1C=ACAA1=〖KF(〗2.52-0.72〖KF)〗-0.4=2
而A1B1=2.5,在RtA1B1C中,由B1C2+A1C2=A1B21得方程〖CD#6〗,
解方程得x1=〖CD#6〗,x2=〖CD#6〗,点B将向外移动〖CD#6〗米。
(2)解完“思考题”后,小聪提出了如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在“思考题”中,将“下滑0.4米”改为“下滑0.9米”,那么该题的答案会是0.9米吗?为什么?
问题二:在“思考题”中,梯子的顶端从A处沿墙AC下滑的距离与点B向外移动的距离,有可能相等吗?为什么?
请你解答小聪提出的这两个问题。
课本原题(浙教八上第51页,第2章特殊三角形目标与评定第16题)如图,一架2.5米长的梯子AB斜靠在竖直的墙AC上,这时B到墙底端C的距离为0.7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米,那么点B将向外移动多少米?
点评该中考题先要求学生对原课本复习题进行解答,然后在此解答基础上进行了有效拓展和延伸。学生只有在真正弄清课本复习题解答基础上,才能对中考题提出的两个问题顺利解答。
〖XC55.TIF〗
5.来源于课本节前图中中考题
例5:(2013・绍兴)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35头,下有94足,问鸡兔各几何?此题的答案是:鸡有23只,兔有12只,现在小敏将此题改编为:今有鸡兔同笼,上有33头,下有88足,问鸡兔各几何?则此时的答案是:鸡有〖ZZ(Z〗〖ZZ)〗只,兔有〖ZZ(Z〗〖ZZ)〗只.
课本原题(浙教七下85页节前图)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头?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036-01
弗里德里希·威廉·奥古斯特·福禄培尔(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bel)是被公认的19世纪上半叶德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立者,大教育家裴斯泰洛齐(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的笃定追随者。其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原则,长久以来对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顺应自然的原则
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理论顺应自然的原则主要受到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行动哲学”、谢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自然哲学和克劳泽(Karl Christian Friedrich Krause)万有在神论的影响,他认为宇宙中不灭的法则是万物赖以生存,并支配及统一万物的神,神性是人性的本质和根源,人性本善。幼儿时期是教育发挥导其向善的最关键时期,此间的教育、教学和训练必须是容忍的、顺应的,保护性的和防御性的,“一切专断的、指示性的、绝对的和干预性的训练、教育和教学必然地起着毁灭的、阻碍的、破坏的作用”①。他很早即感受到所谓神造自然和人类心灵的关系,由自然到神,由有限到无限的哲理。他提出学前教育应顺应自然,将人、自然与造物融为一体,并达到三者的和谐共荣。教育活动应尊重教育对象的基本意愿,令幼童尽可能自己决定和掌控其行为,成人不盲目干涉,通过幼童的自主实践活动,来认识自己,进而启发他们的潜在力量。福禄培尔在勃兰登堡(Brandenburg)开办幼儿园期间,每周一次带幼童到郊外玩耍,引导他们亲近自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生活习惯,启迪幼童心智,化育幼童情感,谨慎遵循儿童本性,由简到繁,循序渐进,让儿童发现和了解自己,这些教学法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二、持续发展的原则
福禄培尔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进化”与“持续发展”的概念。他认为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渴望完美与健全的思想,“人的发展过程也和自然界的进化过程一样,经历了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低级到高级和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序列”②。人类的成长过程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而“教育乃从受胎同时开始”,他将人类初期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并主要讨论了前三个时期的教育,他强调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不是彼此孤立和存在罅隙的,而是相互过渡和持续发展的,如果忽视其内部的关联,势必偏离教育的终极目标。他不提倡从小就对正常的儿童施予特殊的教育,要求采取相对普适性的方法,他认为人的发展是对立与调和中的持续发展,对立与调和法则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原动力,儿童只有接受外界刺激,才能有了解外界的动机,才有机会对外界刺激进行反思,才有可能将自己对外部事物的认识通过活动表现出来。而这一切都不是断裂的,“每一个后继的阶段以一切和个别先行的生命阶段的强有力的、完全的和特有的发展为基础……因为只有每一个先行的发展阶段上的人的充分发展,才能推动和引起每一个后继阶段上的充分和完满的发展”③。学前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儿童发展自己的这种天赋。
三、自我创造的原则
福禄培尔认为,创造性的活动是教育的重要方式。人是上帝创造的,上帝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上帝创造了人,即创造了自己的摹本,他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因而人应当像上帝一样进行创造和发生作用”④。所以,人类的生存和教育的发展的前提是人类必须从事创造性的活动。他认为人类的劳动、生产,不应单单是维持衣、食、住等基本的生命所需,而应是将原本已经存在于机体内部的神性表现出来,这是劳动和自我创造对于人类和人类的教育事业的恩赐,劳动和创造是人性之要求,福禄培尔提倡幼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体验和理解自我创造的真谛,因为自主的自我教育活动所得来的成果,远比被灌输与被强迫要真切而且深刻。他还特别强调家庭和母亲在学前教育和幼童自我创造力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曾经有经典的语录,即:“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他充分肯定了创造性活动作为教育的方式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固然,福氏所提到的创造性可能仅仅是指“创造”出东西,或许与“制造”的概念更为接近,但这仍然是儿童身心发展过程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对于当下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不无裨益。
注释:
①(德)福禄培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8-0161-01
1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涉及人的生命和健康的行为应该遵守的最主要的、基本的道德原则,它以人们应该遵守的一些基本价值为基础。根据国内外人们关于生命伦理学的研究成果以及人们的生命伦理实践,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影响较大的还是美国著名生命伦理学家比彻姆和丘卓斯提出的“四原则”说,即尊重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和公正原则。
(1)尊重自主原则。
尊重自主原则表示的是对个人自由和自主的尊重,其中包涵知情同意原则、隐私权等内容。自主原则强调患者和受试者的主体地位和权力,认为施以他们的任何措施和行为,都应作真实全面的说明,由他们自主作出决定,一旦作出决定,原则上必须尊重。尊重原则指尊重一个有自主能力的个体,对于大多数智力正常的成年人,自由他们自己行使,当然也承认了该个体拥有了基于个人的价值信念而作出自己的选择,作出选择并采取行动的权力。对于缺乏自主能力的人,如儿童、精神病患者等其自受监护人的保护,但监护人也要对患者负责地采取自己的行为选择。只有最大限度的尊重患者权力的时候,这个时候才能够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并以积极的精神状态配合各种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2)不伤害原则。
什么是伤害?在生物医学中,伤害主要指身体上的伤害,包括疼痛和痛苦、残疾和死亡,精神上的伤害以及其他损害,如经济上的损失。不伤害的义务包括有意伤害和伤害的风险。风险是指在治疗或研究时可能发生的伤害,伤害是指在治疗或研究时实际发生的伤害。不伤害原则主要内容是个人的行为不应该对其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这种伤害包括物质上的伤害和精神上的伤害。物质上的伤害比如其他患者身体的疼痛、功能的损伤以及其他患者经济利益的损失。因此,医务人员必须注重病人的健康、关切病人病情变化,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努力防止和避免各种因为不必要所带来的风险,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采取“两权相重取其轻”的原则。同时也要防止患者给其他人所带来的任何伤害,在医疗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最大程度降低患者自身以及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3)有利原则。
有利原则比伤害原则适用的范围更广泛,不仅要求预防和避免伤害,而且要求医务人员应采取积极的行为帮助患者增进自身的合法利益。有利原则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采取行动的道德义务,是一种帮助他人以促进他人利益的义务。有利原则分为积极有利原则和效用原则。积极有利原则要求对患者确实有利,包括阻止、去除以及增进人类福祉。生命伦理学不仅要求从病人的生命角度确定自己的道德观念,而且要考虑生命的价值和社会意义。也就是要求把患者的生命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既要利于患者自身的利益,同时也不对其他人的利益造成伤害。
(4)公正原则。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在各种德性中人们认为公正是最重要的”。生命伦理学中的公正原则主要是指医疗保健资源的公正分配,要求每一位患者都得到他应该得到的医疗资源,不能因为医疗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性别、民族、职业、地位、信仰、党派、肤色、血缘和国籍等条件而有所不同,在做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但是由于医疗资源的有限性,不可能满足每个患者的需要,这时候在利用医疗资源方面就可能会发生冲突,如果一个患者使用资源越多,必然影响到其他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在生命伦理学研究的过程当中,广泛的涉及到医疗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分配医疗资源应遵循公正的原则,使每一个患者都得到他应该得到的医疗资源。具体就是要求医疗资源的分配具有公益性、公平性和有效性。
2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对“三生教育”的启示
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为内容的三生教育,其核心价值是生命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有着一致性。人的生命不仅是创造一切社会价值的前提,也是人类进步的前提。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不仅是“三生教育”的基本价值导向,同时也是深入实施“三生教育”提供了参考标准。
(1) 尊重自主原则与“三生教育”。
尊重自主原则体现在“三生教育”中,就是教育者使受教育者认识到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生命的自主性,不妨碍他人的生命健康和生命权利。人无论就肉体生命的求生意志还是心灵上的情感依恋、理智领悟而言,都深深地执着于生命、执着于生活。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生命的权利,轻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三生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它不仅强调单个人的发展,更强调个体生命和人类生命,种生命和类生命的整体发展。理解生命的本质,把握生活的规律,挖掘生存的本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既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不妨碍他人的生命健康和生命权力,不干涉他人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2) 不伤害原则与“三生教育”。
不伤害原则体现在“三生教育”中,就是教育者通过教育使得受教育者减少对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肉体伤害、精神伤害和经济伤害。对他人生命的敬重也是对自己生命的敬重,求生欲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求生欲也是自爱在自己生命方面的表现,是对自己生命的爱,是对生命自我的爱。因此。在现今教育的过程当中教育者要运用恰当的方法使得受教育者能够减少对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肉体伤害、精神伤害和经济伤害,同时要减少和制止对他人生活的干涉和阻碍他人生存发展道路的行为。那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想法和行为都是严重的干扰了别人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我们既倡导自己能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同时也要尊重其他人的发展。如果以牺牲他人的生存、生活、生命为手段来博得自己的发展,这种行为我们是坚决反对和制止的。
(3) 公正原则与“三生教育”。
公正原则体现在“三生教育中”,就是通过教育使得受教育者,特别是国家政策的决策者和执行者能够充分认识 到生命公平的重要性,并在政策制定与执行中能够真正实现不同生命个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平等、不同生命个体价值的平等、不同生命个体的发展机会平等。“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帮助受教育者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活观、生存观。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人的个体生命权利、生命价值和发展机会都受到各种因素的阻碍,不能够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实现。人类历史的发展都是基于生命个体的价值实现、生命个体权利的尊重以及个体生命发展机会的均等,这也是人的发展程度和自由程度的一个重要表征,同时也是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的重要表现。
参考文献
[1]章海山,张建如.伦理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沈铭贤.生命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3]翟晓梅,邱仁宗.生命伦理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
.
[4]周中之.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
[5]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6]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5)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049
运用例句是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授新旧知识的一个重要教学手段。教学实践证明,在英语课堂上,如果教师所运用的例句正确、科学合理,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会得到不断提高。教师运用例句的准确性、目标性、针对性、启发性、教育性、时效性、兴趣性、激励性、层次性和实用性,在很大程度上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不断加深对新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例句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 准确性原则
运用例句的准确性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有效讲授知识、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得到正确理解和掌握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否者,教师运用的例句有误,会造成学生对知识的错误认识和理解。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准确运用例句不但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正确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模仿榜样,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有潜移默化的正确引导作用。教师运用错误例句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准确掌握语言将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如在七年级上学期学习单词people时,教师先用例句: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 你家有几个人?) 然后用例句: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the park at the weekends. (周末公园里有很多人。)由于不少学生记得单词many后跟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所以经常把people 说成peoples。如果教师不能正确运用以上例句向学生解释单词people的正确用法,那么将会导致学生的错误理解和运用。教师应告诉学生,当单词people表示 “人,人们”时,它的单、复数形式不变。但当它表示“民族”时,它的复数形式应加上s, 即peoples。又如在七年级上学期学习单词milk 时,教师先用例句: There is some milk in the glass on the table. ( 桌子上面的杯子里有一些牛奶。) 然后引用例句: Mary usually has an egg and some milk for her breakfast. ( 玛丽通常早餐吃一个鸡蛋和喝一些牛奶。) 由于不少学生只记得some后跟名词复数形式,所以经常把milk 写成milks。教师应告诉学生,some后面可跟不可数名词和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单词 milk “牛奶”是不可数名词,它没有复数形式,这里只能用它的单数形式。
二、 目标性原则
目标性是教师讲解、传授知识时运用例句的一个重要原则。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通过运用生动例句,让学生高效掌握本节课知识。教师运用例句应做到所有的例句都有目标性和针对性,做到所有例句有的放矢。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运用例句的目标性是让学生学习和感知课堂教学内容的有力保证,如在七年级上学期学习短语would like to 时,教师先用例句: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park with me tomorrow? (你明天愿意和我去公园吗?)然后引用例句: We would like to play football this Saturday afternoon. (这周星期六下午我们想踢足球。) 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短语would like to 的正确用法,教师应明确告诉学生,这里to后跟动词原形,即动词不定式。又如在八年级上学期学习短语look forward to 时,教师先用例句:The summer holiday is coming soon and the children are all looking forward to it. (暑假快到了, 孩子们正在盼望着。) 然后引用例句:They are looking forward to visiting the new science museum.(他们正盼望去参观那个新的科学博物馆。)最后,教师让学生总结短语look forward to 的基本用法,即这里to是介词,其后经常跟名词、代词或动名词。
三、 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例句的另一个重要基本原则。针对性原则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的主要内容,对教学内容的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地运用例句。教师通过运用例句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运用例句的针对性是帮助学生了解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掌握课堂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如在八年级上学期学习“现在完成时态”中介词for 和since的用法时,教师先分别引用例句: We have been at this school for three years. 或者We have been at this school since three years ago.(我们在这所学校已有三年了。) 然后引用例句: Bill has learned Chinese in China since five years ago. 或者 Bill has learned Chinese in China for five years.(比尔在中国学汉语已有五年了。)教师通过以上例句,先让学生观察介词for 和since 的基本用法,最后让学生总结结论,即在现在完成时态中,for 后跟“ 一段时间 ”,而since 后跟“时间点”。又如在九年级上学期学习“It’s + adj.+ (for /of sb.) + to do sth.”结构时,教师先用例句:It’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learn English well. 或者To learn English well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或者 Learning English well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 对我们来说,学好英语很重要。) 然后引用例句: It’s very kind of you to help me with my Chinese. 或者To help me with my Chinese is very kind of you. 或者Helping me with my Chinese is very kind of you. ( 你实在太好了,帮我学习汉语。) 通过以上例句,教师让学生了解该结构的基本用法, 即这里“It ” 是形式主语,真正的主语是动词不定式部分;还有让学生正确掌握介词词组of/for sb.的用法,即当描写事物的特征时如easy/useful/difficult/important 等用for sb.;当描写一个人的性格、品质的形容词时如nice / polite/kind/friendly等用 of sb.。
四、 启发性原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这个道理告诉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采用启发式的主法进行教学。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所运用的例句也必须遵循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指导者,无法代替他们学习和掌握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启发指点。教师所运用的例句对学生具有启发性的效果,可以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在九年级上学期学习“一般现在时态的被动语态”时,教师先用“主动句”作为例句:The students finish their homework every day. (学生每天完成他们的家庭作业。)再把“主动句”变为“被动句”:Their homework is finished by the students every day. 又如把“主动句”作为例句:Lin Tao often waters the flowers in the garden on Sunday. (星期天林涛经常在花园里浇花。) 再把“主动句”变为“被动句”:The flowers in the garden are often watered by Lin Tao on Sunday. 又如在九年级上学期学习“一般过去时态的被动语态”时,教师先用“主动句”作为例句: The villagers planted many young trees last year. (村民去年种了很多小树。)再把“主动句”变为“被动句”:Many young trees were planted by the villagers last year. 又如把“主动句”作为例句: The policeman sent the woman to the hospital yesterday.(昨天这位警察把那位妇女送去医院。) 再把“主动句”变为“被动句”:The woman was sent to the hospital by the policeman yesterday. 最后,教师让学生分别总结“一般现在时态的被动语态”和“一般过去时态的被动语态”的结构, 即“一般现在时态的被动语态”的结构为“主语 + be ( is/am/are)+动词过去分词+其他部分”;“一般过去时态的被动语态”的结构为“主语 + be (was/were) + 动词过去分词+其他部分 ”。
五、教育性原则
“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根本。”(檀传宝)因此,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工作是每位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在课堂上的例句运用应遵循教育性原则,这是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渗透途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适当选择一些通俗易懂、思想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英语例句比如一些英语名人名言或谚语等进行课堂例句教学,这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很大的作用。如在七年级上学期学习单词apple时,教师先用例句: Mike likes eating apples very much. (迈克很喜欢吃苹果。)然后引出例句:It’s healthy for us to eat some fruit every day.(每天吃些水果对我们是健康的。)最后引出例句: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每天吃一个苹果,不用去看病。)这些例句让学生懂得吃水果对身体健康的作用,进一步教育学生懂得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又如在七年级上学期学习单词friend时,教师先用例句: He’s my good friend. (他是我的好朋友。)然后引出例句: He often helps me with my study. (他经常帮助我学习。) 然后引出例句: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见真情。)教育学生感悟“患难朋友”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懂得珍惜友情。
六、 时效性原则
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师生交往活动。教师运用的例句具有时效性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有很大的帮助。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能适当运用一些国内外的热门话题、新闻和时政的相关英语句子,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外语学习活动中学到教材以外有价值的东西。如在八年级下学期学习单词astronaut时, 教师先用例句:He is an astronaut. (他是一位宇航员。) 然后引出例句:Yang Liwei is China’s first astronaut.(杨利伟是中国第一位宇航员。)这些例句让学生懂得杨利伟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这位航天英雄感到骄傲和自豪。又如在九年级下学期学习单词problem时,教师先用例句:―Can you please help me carry away the heavy box, Peter? (彼得,请你帮我搬走这个重箱子,好吗? ) ―Sure, no problem. (当然可以,没问题。)然后引出例句:Environmental problem is one of the biggest problems around the world today.(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是最大的问题之一。)以上例句教育学生要助人为乐,引导学生时刻关注我们周围的环境问 题,鼓励和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和宣传有关保护环境的各项有益活动。
七、 兴趣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注重教学情境的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传授课本中的知识时,可适当增加一些跟课本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课外知识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如在七年级上学期习单词weather时,教师先用例句: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今天天气怎样?)然后引用例句:Tom wants to see the doctor because he is under the weather.(汤姆病了,他想去看医生。)教师给学生猜短语“under the weather ” 的汉语意思,即不是“在天气底下”,而是表示“身体不舒服,生病”。又如在八年级下学期学习单词trouble 时,教师先用例句:I’m sorry to trouble you,sir.(先生,很抱歉打扰您了。)然后引用例句:What’s your trouble, young man ? (年轻人,你怎么了? ) 最后引出例句:Don’t trouble trouble until trouble troubles you.(不要自找麻烦。)通过以上例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
八、 激励性原则
教师的激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激励可以激发人的动机,通过激励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的、积极的状态之中。在课堂上,教师运用具有激励性的例句可让学生在精神上受到鼓舞,信心百倍,可让他们有勇气克服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所碰到的困难。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运用的激励性例句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在八年级上学期学习单词 way时,教师先用例句: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cinema? (你能告诉我去电影院的路吗?) 然后引用名言例句: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告诉学生这句英语名言在我们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给我们的激励作用。又如在八年级上学期学习单词never时,教师用例句:We will never forget our school life. (我们不会忘记我们的学校生活。) 然后引用名言例句: You are never too old to learn. (活到老,学到老。) Better late than never.(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教育学生领悟这些名言对他们学习、生活的重要性。
九、 层次性原则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应充分体现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语言水平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这对教师例句的选用具有指导价值。初学阶段例句不宜过长,结构不能过于复杂,尽量选用浅显易懂的例句,否则不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此外,例句所用词汇不宜超过学生的词汇量,建议慎用或少用超纲词汇。 如在九年级上学期学习短语forget to do sth. 和forget doing sth.时,教师先用例句:Don’t forget to turn off the lights before you leave the classroom. (离开教室前别忘把灯关掉。)然后用例句:David closed the window before he left the house. But now he forgets doing that. (离开房屋前,大卫关掉了窗户。可他现在忘记了。)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这两个短语的不同用法,教师告诉学生forget to do sth.的意思是“忘记要做某事,这件事还没做”,而 forget doing sth. 的意思是“忘记已经做过了某事,这件事已做了,但把它忘记了”。 又如在八年级下学期学习短语remember to do sth. 和remember doing sth. 时,教师先用例句: Please remember to give me a call after you get to Beijing.(请记得你到达北京后给我打个电话。)然后用例句:I have met Jack before but I can’t remember meeting him anywhere.( 我已经见过迈克,但不记得我在哪里见过他。) 最后让学生总结这两个短语的不同用法,即remember to do的意思是“记得要做某事,这件事还没做”,而 remember doing sth. 的意思是“记得已做过了某事,这件事已做了”。
十、实用性原则
例句的实用性是指例句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教授,切实符合学生心理要求,适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情况,其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知识正确理解、记忆和实际运用的能力。例句的实用性原则要求教师所运用的例句不仅能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而且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如八年级上学期学习短语be good at和do well in时,教师先用例句: We are good at maths.或者 We do well in maths. (我们擅长数学。) 然后引出例句:Yao Ming is good at playing basketball. 或者Yao Ming does well in basketball.(姚明擅长打篮球。)又如在九年级下学期学习短语at the end of 和by the end of时,教师先用例句: We can find a bus stop at the end of the Zhongshan Road.(我们可以在中山路尽头找到一个停车站。)然后用例句: By the end of this year, they have learned about 2,000 English words. (到今年底,他们已经学习了大约2000个英语单词。)最后,教师让学生总结这几个不同短语的不同用法,即be good at 和do well in意思是“擅长做某事”后跟名词、代词或动名词,两者可以互换,而at the end of 和 by the end of 后跟名词或代词;at the end of 的意思是“在……末端,在……结束时”,后经常跟地点,而by the end of 的意思是“到……为止”,后经常跟时间。
在学校教学工作过程当中,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参与教学活动、合作学习的主阵地。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运用例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如能根据英语教学大纲和每个模块、单元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水平状况,严格遵循课堂上运用例句的上述十个原则,运用准确、科学、适合的例句,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而且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深入理解所学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比如语法知识、短语、句型和表达等,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认知、情感和思想方面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