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3 09:42:1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继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继续教育活动,达到培养人才的结果,是社会对继续教育所要造就的人才质量规格的总体设想或规定。继续教育的目的一旦确定,它对继续教育实践活动具有指导、调节、评估等功能。
继续教育的使命,是把那些已经接受过普通教育的人员,培养成为能够直接地或是尽快地成为某些特定阶层、特定部门系统、特定领域急需的专门人才。为了完成这一使命,必须首先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即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确定出合理可行的培养规划,这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首要环节,也是检验继续教育教学活动质量、效应和效益的主要指标之一。
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应该是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事实求是的精神和科学严谨的作风按照教学规律和严格的教学程序进行运作。继续教育的管理工作同其他一切管理工作一样都应遵循一定的基本原理。笔者谨对关于继续教育管理基本原理的相关问题发表浅见。
继续教育管理大致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管理手段――职能机构、政策法规、管理人员
管理对象――教职员工、学生、资金、财产、时间、信息
根据上述各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延伸到以下几个基本关系来认识:
一、系统原理
系统是指具有一定功能的,若干个相互作用要素组成的有机的统一体。
系统按其本身特性对各个要素产生一定的作用,这些要素各自具有独立的作用,又互相联系和制约,一个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其他要素,也影响到整个系统。
系统思想和概念是人类在对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系统思想对许多伟大的科学实践和创新活动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由系统思想进一步发展到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是一大类组织管理技术,它将整个系统经过科学规划和有效设计,以定性和定量方法进行优化处理,使系统能够进入良好的运行状态,从而达到既定目标。在管理技术中属于较有成效的一种。
继续教育管理可以被看成是一个系统,它有一个统一的功能目的,就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因此从事继续教育管理工作,也需要运用系统工程这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技术。有许多成功地运用系统工程的实例:载人航天就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七大系统,仅就飞船而言就有13个分系统。涉及航空、船舶、兵器、机械、电子、化工、交通、冶金、纺织、建筑等领域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队的几百个科研机构和三千多家企业、单位,“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系统工程的运用对于这样大型科技项目的成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样,系统原理也是继续教育管理的精髓所在。在继续教育管理中要正确地贯彻系统原理,需要抓住以下三个环节:
(一)目的性
一个系统通常只有一个主要目的,在我国的教育体系有高等教育系统、初等教育系统、幼儿教育系统、职业教育系统、继续教育系统,如果各教育部门的功能目的明确,目标分工清晰,就可能避免因为重复教育而发生对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全局性
局部与全局历来是有着复杂关系和交叉效应,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并不总是一致,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顾全大局都是至关重要的。制定学校的办学规划要首先了解本校专业学科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其次,必须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功能目的在整个学科领域中的地位,此外,必须明确实现这些功能目的的时间序列,一方面有远、中、近的培养目标,据此来进行课程科目设置,又有教学资源、教学投入的具体安排,构成有机的整体,也就是规划一定要从全局到局部统筹安排,在管理的其余环节上也是如此,必须在考虑到尽可能多的因素之下统揽全局。
(三)层次性
系统之间运动效果往往取决于系统的层次性。同层次之间横向的功能联系,应由系统之间全权解决,如果同层次之间横向联系发生不协调时,就要提交上一系统决断。这里的层次,可以是部门、途径、方法、评估等。在继续教育管理中,对于所接受的重大办学项目,只要交代清楚培养目标和要求,创造必要的办学条件,至于教师和管理者怎样组织教学,怎样发挥才智,科学管理,灵活施教则不应受到上级系统的插手干扰。整个系统管理有效与否取决于各层次目的功能是否明确,各横向层次是否协调。
二、综合原理
综合原理就是在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分与和的有效结合。有了整体规划这一前提,“分”不再是盲目混乱,“合”也不再是原始无序的整体。
现代教育的学科发展明显地具有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征。在世界的科学探索初期,划分成专门学科学校开展研究,的确是一大进步,因为分科有利于人们对个别领域研究的深入。而现代科学的发展总是提醒着我们:必须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协同与渗透,否则很难取得重大突破。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综合化,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日益增多,乃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交叉、融通也日益显著,任何一个重大科研成果,往往需要有多种专业力量和合理智力结构来综合创造。
在我国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集中力量按部门、按行业、按产品发展经济,也按照各自部门和行业的需要自己办学校、管理学校、培养和分配专门人才。大批院校的单科性或行业性强、通用性差。造成学生专业面变窄,毕业生后适应性差,后劲不足。学校之间由于单科性、行业性的垄断,学科结构不合理,影响学术气氛的创建与学术水平的提高,也浪费了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不仅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束缚了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开始与国际并轨,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理顺各方面的关系,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正在逐步建立新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基本合理的布局结构。尤其是一些专业齐全、配置合理的综合性大学,具有开展综合性课题研究、开拓新领域的优势,一些大学在科研上“大兵团,多兵种”的协同优势正在突显,甚至超过了科研部门。“十五”其间西安交通大学的新一代高性能离心式透平压缩机设计、制造及调控技术的研究,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教授主持完成的“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成果与综合性大学系科之间相互的支持和相互的渗透有着必然的关系。
三、信息原理
信息资源在继续教育管理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信息网络的建立是管理手段现代化的标志,继续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即是实现继续教育管理数据、信息交换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目前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发展远程教育。可以把系统本身看成是一个由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四个环节组成的信息系统,继续教育管理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信息传送是否灵敏、准确和有效。对于继续教育管理者来说,应该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有利用信息做出分析和预测的能力。包括了解国内外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了解社会及产业部门对继续教育的需求。
信息的反馈在管理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实际上反馈是信息运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反馈在控制论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所谓反馈就是在控制系统中输出信息的同时,把信息产生作用的结果返送回来,并根据作用结果对信息输出进行调整起到控制的作用,以达到预定的目的。反馈在原因和结果之间起到传递的作用。
当今世界互联网是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建立学与教之间的互动,保证了继续教育的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的互动,保证了继续教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通过对国家工业化、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农村产业化、城镇化、剩余劳动力转移等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观测,建立人才培养的信息网络,人才培养区域预警机制,人才流动测量统计体系,及时优化人才培养方向和专业结构,为继续教育赢得良好的社会信誉和效益。
四、动态原理
管理过程实质上都是在运动、变化中进行调节与控制的,面对继续教育管理的多变性、复杂性,必须加以有效的动态管理。
(一)继续教育的开展不仅与教学投入有关,而且与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开拓能力等有直接关系。在教育规划或教学计划的大前提下保持执行中一定的机动性与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地做出调整,有利于发挥教职人员的主观积极性。
(二)对管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设计出多种解决的办法,进行有可能的调节校正,以保证在预定的周期内实现继续教育教学目的,并且让教学资源的耗费尽可能地实现其价值。
(三)继续教育管理在办学方向上应该有明确分工与协作。首先继续教育任务具有多方向性;其次继续教育任务本身也随着客观条件而不断地变化。把方向任务规定得过死会使继续教育失去一些发展的机会,某些边缘学科的教学问题可能会面临这类情况:有人不做而有人没有资格做,使某些学科的教学总是呈现无人去做的空白状态。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及时了解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地做出调整才有利于继续教育的发展不断地步入新台阶。
(四)继续教育管理中,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管理重心是注意保持教职人员智力水平和智力结构上的动态优化,各类各级教师保持合适的比例,注意年龄、志趣、气质、性格与思想方法上保持协调,使人才适当地流动,使教师和管理人员从整体上保持最佳状态。当然好的思想工作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动态原理要求继续教育管理应保持其充分的适应性,并留有可调节的余地,以应变客观世界各种可能的变化。
五、效益原理
效益原理是指继续教育管理中要注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同时也要兼顾经济效益,既要注意社会经济对继续教育的要求,又要注意继续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把教育的前缘性与经济上的合理化尽可能统一起来。
继续教育管理中效益原理的特点是由继续教育的本身属性所决定。
如果从体系建立上来讨论,继续教育的研究也是大体上沿着两条道路脉络发展:一是以建立体系、构建体系为重点的理论研究;二是以继续教育改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重点的应用研究。继续教育研究的前期,对于理论与实践结合情况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理论只有与实践不脱节,体系建设才可以走向成熟,这是因为理论研究只有为现实服务,才会有其生命力;而只有在应用研究中发展理论,才能使继续教育体系建设的更加完善。
六、动力原理
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才,显然,人才的培养与培养人才的人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继续教育管理的要素是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是继续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对于创造性的工作予以鼓励
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具有艰苦性与复杂性的特点,目前这种艰苦性与复杂性重点表现在对继续教育生源的开发和对新学科、新专业的开拓。必须保证有与之相应的物质条件和对管理人员的奖励,但是也必须看到精神动力的作用,人们有时会在精神动力作用下舍弃物质利益乃至生命,这也是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功能所在,这里的精神动力包括信仰(理想、爱国主义)、荣誉(称号、奖状)及对思想问题的解决等。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着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有基本思想修养,而且还要具有教育科学知识头脑。要做思想工作,更要研究教育与教学规律。这是因为教学人员的基本实践是教学工作,他们的思想活动与教学实践活动紧密联系。
(二)继续教育管理必须发扬民主精神,健全民主制度
继续教育管理是以抓人的素质为其关键。教育发展观主要的基本内涵就是“以人为本”。实现科学管理的基本准则是尊重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
在继续教育管理上,民主精神的发扬主要体现在活跃的教学与学术气氛,坚持学术自由,坚持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在民主的环境和气氛中鼓励不同学术见解展开平等讨论,以推动思考,启发智慧,促进认识的飞跃。这也是调动教师与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健全民主管理和决策咨询机构,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管理的作用,对于运行机制上的矛盾,要用民主协商的方式处理。
历史研究发现,只有积极而先进的科学知识以及发展理念才能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助力。高效的科学技术水平需要具备先进发展理念,才能在实际的创新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高校承担着培养知识创新以及创新理念等的重要责任,为培养新一代具备正确、先进思想理念的人才提供帮助。以下是笔者针对如何创新原理在高校的教学状况进行主要分析。
一、创新马克思原理教育概述
与其他一般学科教育类似,马克思原理教学在教育方式和理念上都认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树立人格是教育的首要目的,智慧相对知识更加重要。在以往的传统教育中,很多传统的教学方式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学生积累知识主要为未来的生活提供便利。生活本身才是教育最实际的意义,而现实教育中很多学校的教学状况和方式都存在一定的误区。
马克思原理涉及到人类思想的深层次问题,高校马克思原理教育的创新发展能够为培养人类思想发展提供重要帮助。因此,在创新马克思原理教学的过程中,教育人员应始终坚持唤醒学生内心的渴望,而不仅仅将其视为机械的普通知识教学。在当下的经济发展形势下,马克思原理教学应体现教育的本真,将促进人的发展视为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当代形势下,创新马克思原理教学应从教育方式和理念等各方面入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助力。但是,当下一些高校的马克思原理教育上出现误区,影响培养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当前马克思原理教学问题
(一)传统教学方式
因为我国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方式影响,如今一些教育人员不能摆脱落后的教学思路,依旧采用叙述式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学效率低下,难以达到实际教学目的。在初高中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习惯于将传统的哲学方面的传统性教课书籍作为马克思原理教育的重要指导,学生逐渐习惯并养成传统的思维习惯,导致其教育过程呈现鲜明的教科书思维方式。除此之外,在初中和高中学习阶段,政治课程重点阐述的是对于马克思原理在内容以及相关线索方面的分析,促使学生在观察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路和视野。但是,很多学生不能将马克思原理实际运用在生活当中,失去该原理的本质意义。而当前很多大学生在高校求学的过程中,如果依据不能领会马克思原理的真正含义,就可能导致他们对该原理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学习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在当代,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理念是影响马克思原理教育的重要问题。
(二)高科技的挑战
当今互联网发展迅速,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便利化和多样化。大部分高校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各种知识,且内容十分丰富,吸引眼球。除此之外,网络上关于马克思原理的相关内容层出不穷,其知识的组成和呈现方式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因此,在信息高效运转的背景下,马克思原理教育人员的课堂教学面临着严峻挑战。如果教育者在课堂上不能以创新性方式展示马克思原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得到提升,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受到影响。但是,当前很多高校原理的相关教师并没有掌握创新型教学思路,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三、当代视角下马克思原理教学的创新发展
(一)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以教学实际需求和学生现实情况为基础,并以不同的教学原则和思路为基础,通过多个问题进行有效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获取知识,掌握自主解题能力。在马克思原理教学中,教师使用启发式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对理论性较强的原理进行具象化。
例如,教师在讲解有关马克思原理的过程中,收集当前与原理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及疑点问题。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学生以事例为基础,进行大胆论述,鼓励学生提问。教师在学生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积极回应的态度,对学生提出的正确价值观进行有效引导,进而增强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的自信心。
(二)举例式教学
举例式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中运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式。举例式教学主要指教师将某一理论或问题抛出,鼓励学生参与该问题的论述,并分析该问题的正确性。在马克思原理教学中,很多原理和问题可供教师在课堂上提出。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举例式教学方法的优点加强马克思原理的教学,引导学生利用其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举例式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全班学生参与到各项理论正确与否的讨论中,不仅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对政治经济学相关知识理论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再生产的重要含义,使用举例式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在课堂上抛出再生产理论的有关模型,引导学生以社会实践的例证来论述马克思原理中再生产理论的存在性和科学性。在举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利用我国的经济发展规律等相关例证。例如,我国二五期间在重工业发展领域速度过快,且轻工业发展较为落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不理想。但是,在之后,我国调整了轻、重工业的相互比例,国家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正轨。通过类似经济发展历史的举例,表现理论中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并将该理论与社会实际发展相联系,体现了该理论的实践意义。
(三)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展开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实现学科教学。在创新马克思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引用教学实践法,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回归到实践活动中。的基本原理在最终都需要回到实践中进行验证,并通过实践过程结合理论论证其正确性。
因此,教师在使用实践教学法的过程中,应提前对实践过程进行科学规划,并在创新实践方式和内容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化的实践考核体系,针对学生的实践成果展开科学的评价。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过程建立较为完善的保障体制。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等时间号召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并预先设定实践目标,组织学生深入工厂或农村等地进行实地体验,了解不同生活境况下的人们的生活,体会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结合效果。
结语
原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主要分析当前原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主要为以上三点,旨在为促进我国基本原理创新教学的有效发展。(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杰.基本原理课教学创新实证调查分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5).
[2] 张宇.浅探《基本原理概论》课课堂教学内容创新[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5(03).
[3] 刘琳瑜.“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2(24).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3年在全国推广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余年的历史。那么作为通识性课程的《基本原理概论》,无疑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教师的‘教’
《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往往因为其高度抽象、高度概括的语言,而成为90后自考学生群体对其形成价值认同难以逾越的藩篱。从教师‘教’的维度看,怎样更好地做到学术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信息的传递,与学生而言,不仅仅获得‘鱼’,更重要的是‘渔’;与老师而言,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绿色’GDP。鉴于此,笔者认为,在此环节,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深度把握教学体系与教材体系的整体性
1.首先明确一点――教学体系的整体性
何谓‘教学体系’即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手段及两者的统一。《原理》教科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根据是经典原著,将经典原著的深邃思想通过一本全国通用的基本原理教科书来得以完整体现,其内容的阐述注定是比较概括,缺乏感性材料的支撑,某些地方甚至是‘蜻蜓点水’式一笔带过,缺乏系统的相关理论阐释,与学生而言,其呈现的难免有些‘突兀’,接受都成问题,更妄谈价值认同,加之《原理》本身的学科特点,从而让自考学生对其‘望而却步’。
如何克服以上缺陷,与教师而言,不得不说是一项挑战,是一项具有艺术性的工作。教师的工作不是简单地‘有声’地将教材内容进行录音式传递给学生,而是要将教材知识点转化到自己的教学体系中来,根据理论内容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下面相关部分会有详细论述),给学生一种情感体验,使学生形成一种价值认同,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2.明确教材体系的整体性即理论体系三个组成部分的整体性
自2005 年理论作为一级学科建设以来,关于《原理》的整体性问题的讨论一直不断,从而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其无论对于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以及相应的二级学科建设,还是对于理论的科学理解,基本原理的整体性问题都至关重要。
(二)对概念的深度细化
首先,概念作为理性认识的最小单元,对理论的阐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原理》的哲学部分。哲学被称为所有学科之母,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哲学的高度概括、高度抽象。还有一种调侃式的哲学定义,哲学是制造概念的科学,这些人们对哲学的认识无不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这些的概念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接触到的,以及我们头脑中自认为的那个涵义都相去甚远。以下同过举例说明。比如“物质”的概念,在物理学、化学以及其他学科研究领域,都从不同的角度,根据研究的需要对其有明确的界定,在我们的头脑中“物质”是最熟悉的“老朋友”,但到了哲学领域,我们乍一接触,这个老朋友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在哲学领域,对其的界定“物质”就是“客观实在”。再比如“运动”一词,在我们的头脑中,就是物体方位的变化,涉及到的参数也无非是距离、速度及时间,这种直观性很强,甚至我们可以切身所感受到的。哲学对其的界定就是,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变化、发展属于同一序列的范畴。再比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初高中阶段,我们或许就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而烂熟于心,但却对何谓生产力,何谓生产关系而模棱两可,或者处于一种可意会却无法言传的状态。
其次,对概念的深度把握,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支撑。感性材料的支撑除案例式教学外,还有重要的两点,一是,对概念的语句成分分析;而是引入该概念在经典原著的出处,以及相关理论的来龙去脉。以下以‘’概念的讲解为例。
作为教师,不能仅仅把‘就是这样的定义’而要求学生去熟记于心。首先应该分析‘’概念的中心词是‘理论体系’或者‘科学’,前边是一系列来界定的语句成分――谁创立,谁发展,以什么为目标的‘理论体系’,并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句子成分,以此达到一种精准的分析。
二、学生的‘学’
(一)学生亲自参与所学知识的体系建构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认知结构组织起来的材料,最有希望在记忆中自由出入的材料。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学生亲自参与所学知识的体系建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要学生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陈述的内容,而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卓越的智力。这样学生就好比得到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可以独立前进了。
在讲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部分,通过观看《检察官与女囚》社会调查类节目,作为本节内容的切入点,让学生参与其中的讨论,节目中的悲剧看似是个人原因造成,其背后却隐藏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最后将主题升华――撇开生存问题,道德只是妄谈,人只有在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才会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此处也可以引入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
在此过程中,不主张运用外在的、强制性的手段来刺激学生的学习,而是要把教学活动尽可能地建立在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建立学习型组织
确切地说在班级建立什么样类型的学习组织,是一个管理学的问题,尤其在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下,教师在其“传道、授业、解惑”这一传统角色的效用较之前日渐式微,在当下社会环境下,教师该发挥怎样效用,完成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及这种角色定位所赋予的使命,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就笔者所带的班级具体情况而言,同一个授课单位内,既有理科背景,又有文科背景,基础不一,只能通过分类管理。一个班级一般分为七个学习小组,小组分类以文理基础为主要参数,兼顾性别p年龄的搭配。相比师生型的教学组织,同辈人相互影响的扁平组织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参考文献】
众所周知,与其它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相比,《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以下简称“原理”课)以其高度理论、高度抽象、高度系统、高度概括等特点而著称,因而也就增加了理工科学生阅读教材、教师讲解教材的难度。为切实了解“原理”课教学的实际状况,增强本门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说服力和感染力,我们秉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立足河南理工大学,兼顾省内部分高校,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我们认真总结过去多年“原理”课程建设的经验教训,借鉴学习各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开拓探索出一条适合学校办学特色,符合教师授课实际,贴近学生专业学习的新型教学路径,真正为实现“原理”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参考。
从总体上看,自从“05方案”实施以来,“原理”的课程教学相比以前有了较大的起色,例如在总学时分配上,适当加大了课外学生自习的比重,更注重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开放式教育教学模式,我校在保证48学时不变前提下,40学时用于课堂理论教学,8学时用于课外实践教学,努力提升大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发展的能力,省内同比分配的院校见河南师范大学,而以郑州大学为首的省内其它高校,如河南工业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等则更加重了实践教学的比重,拓展为18学时。但是随着各个高校在积极推进“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现大致梳理如下:
1 学校管理层面的问题
学校内部,尤其是部分理工科院系的领导对该课程的认识,与中央设置该项课程的初衷存在较大偏差。因此在实际中出现了“口头上重视”,但实际执行中不到位等现象。尤其是对教学工作、对教师可持续发展,社会考察,在职培训,师资队伍的补充、对学生的要求、教学安排和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例如从事“原理”课教学的教师在很多高校都有不同程度的缺编现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一个教师一学期平均能上5-10个课头,且大部分高校大班上课的现象较为普遍,因而无形中增加了教师授课的心理和生理双重压力,使得一些教师甚至疲于上课,更不用说去切实保证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此外,对教师的全员培训、轮训、攻读学位以及收入水平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教师的成就感和地位相比于专业课教师有一定的差距。以下是针对“原理”课学校重视度以及任课教师自身满意度所做调查情况统计:
2 教师教学层面的问题
2.1 责任心不强,教学投入精力不够
“原理”教学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背景,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国际和社会的热点,深入、实时地了解社会,结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实践为课程注入新的内容,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是教师让学生信服和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必要条件。这是教育者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意味着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他们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丰富教学内容,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但是很多教师精力和时间投入都不够,一些教师仅仅把教学工作当作一项任务,知识和技能的传递仅仅只能停留在造器的层面。[1]相关统计表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其“自我感觉的职业社会评价较低”,“对职业的社会感觉并不好”,“7.9%的人在寻找机会,想早日离开”。[2]这就使得部分教师在热爱、关心学生,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方面做的不到位。
2.2 教学方法陈旧,时效性不强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延续传统的理论讲授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以自己为主,不关注学生的反映,不能针对当前的形势和学生关注的热点进行教学,导致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实践证明,“原理”教学吸引力如何、说服力如何,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其人格,具有令人尊敬、爱戴的凝聚力,是增强“原理”实效性的重要环节。否则,以老思路,老方法去解决问题,结果只能是处处碰壁,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工作,感受不到教学的喜悦和成就,一定程度上也会消减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对职业的兴趣。本次调查问卷结果也反映了这一点。
在对“原理”的课堂教学情况的调查中,对于“你希望《基本原理》课应该采取哪种教学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的学生希望采取师生互动、案例讨论的教学方式,18.63%的学生希望老师在专题讲授过程中尽量针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与方法的培养,而也有近9%的学生希望采取学生自学,老师解疑的自主学习方式。从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希望教学方式的革新,希望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在其它调查中也有情况显示将近半数的同学认为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效果一般,这说明我们应该进一步改进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果。[3]这就表明,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倾听学生的想法,通过运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真正产生心理共鸣,观点共振,思维共享,影响共有,才能使“原理”课真正走出教材,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心灵。
2.3 学生学习层面的问题
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原理”课的主体性、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突出。青年大学生有着强烈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希望通过学习解决思想和生活中产生的种种困惑。但是,今天的大学生不同于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的大学生,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传播带来的多维影响,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因子,他们将面对更为复杂多变的生活选择,原来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受到强烈冲击,一部分人逐渐淡化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重视商业价值,追求感官享乐、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因此,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面前,许多学生又变得极为功利化和实用化,加之“原理”课的思辨性、理论性又较强,因此许多学生对“原理”课缺乏正确的认识,以为“原理”所讲述的内容离自己的生活较远,甚至认为内容过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较差,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突出。超过半数的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及格,31.7%的学生认识到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的实际帮助,也有11.8%的学生是出于个人兴趣而自主学习。
2.4 经验与展望
针对以上问题反馈,我们立足理工科院校实际情况,结合学生专业特色以及师资配备特点,开始尝试性地更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并在这方面取得了初步经验和明显成效,比如08年作为校级精品课程《基本原理概论》课跻身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优秀课程之列。同时围绕“原理”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和改革,把多媒体手段应用作为专项研究的重心,在“原理”课教学中全面植入现代化教学新手段,不仅目前基本原理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可以熟练制作、应用多媒体从事教学,显著提升了整体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而且对网络课堂辅助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搭建起与课程配套的“课程网站”、“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有关“原理”课的多媒体资料(包括媒体素材、试卷素材、题库、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网络课程),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还通过设置“课程博客”,使任课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各个教学环节的及时交流,既能帮助学生解疑释惑,又能够较快地了解学生信息和思想动态,从而大大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提高。
当然,任何一门课程教学改革都绝非一蹴而就之事,在循序渐进的改革与探索道路上,肯定还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比如:政策解读与具体落实的时间过渡、教师转型与学生适应的过程磨合、兼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的矛盾等等。但是有矛盾就意味着有转机,有问题就有前行的动力,随着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发展,“原理”课肯定会成长为一门大学生真心喜欢并终身受益的示范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