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女生心理教育范文

时间:2023-07-03 09:42: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女生心理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初中女生心理教育

篇1

人才的培养与输送始终离不开各阶段教育的发展与创新。在我国现有的教育发展体系中,农村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初中阶段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其今后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1农村初中女生心理发展的现状及原因浅析

对于一些农村初中生而言,日常的教育教学受到学校教学硬件的制约,其接触和认知新鲜事物往往只能通过教师的教授和讲解,对许多新鲜事物的理解和认知相对片面和主观。一方面,教师过分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在接受教育教学时的心理感受和体验,加之学生面临家长、平时学业及升学考试的多方压力,内心的焦虑与压力无法合理化宣泄和表达,久而久之,形成了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缺乏充分的了解,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女学生,表现为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在情绪和品格方面也表现出较为显著的特征,如内敛性、封闭性、不稳定性、两极性、动荡性、敏感性以及情境化等等。第三个方面,教育主管部门没有重视对农村学生心理建康的教育,表现在学校没有开设心理建康课,学校也没有配备专职的心理教师,对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从而导致学生出现消极、厌学、排斥、倦怠等心理亚健康。

2初中女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重要性分析

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研究表明,初中生的思想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与成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就其发展程度而言,已经是一个有独立思想、有丰富情感表达的有机个体。初中生心理健康有着较广的内容范畴,落实为心理健康标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待:首先,有正常的心理活动、积极的心理体验和心理感知能力,对外界事物的变化和刺激有本能的趋利性、自我保护性和适应性;其次,有着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与身边的亲人、朋友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模式,形成自己的交际圈;最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待人处事有自己个性化的表达与合理化的处理方式,能自信面对困难与挫折。当下,初中女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其重要性和深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学生正确思想情感和观念认知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心理教育;其二,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素质教育观的根本要求及体现;其三,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未来与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密切相关,农村教育是现阶段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全民教育工作最核心的部分。

3初中女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实践策略探究

3.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重视学生心理发展状况: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有效渗透和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应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切入点,关注并重视学生心理发展情况。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应做到以下三方面:第一,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坚持终身学习原则,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新的知识,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致力于为学生营造更好的教学氛围;第二,教师应重视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教师应学会与学生谈心、与学生成为交心的朋友,在学生面临一些情感或心理困惑时,及时了解并疏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因果归因观;第三,农村教师在一些心理教育方面的经验相对匮乏,学校领导可以为学生聘请专业的心理教育工作者,举办相关的讲座或主题活动,普及初中生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农村教师的职业认知水平。第四,教育主管部门应有长远规划,分期分批对一些年轻的骨干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方面的培训与考级。落实并督促各级学校开足课程,建立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岗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3.2注重日常教学实践,营造和谐、健康的教育环境:

教学实践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运用,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中,不但牢固地掌握和内化了基础文化知识,培养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自主合作的能力,同时还提高了自我效能感,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养。另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思想导向性原则。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以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为主,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的帮助和关切,潜移默化地增进师生情谊;其次,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点拨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与教师形成共鸣;最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初中生对一成不变的传统教学模式容易失去兴趣,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找到教材与学生兴趣的契合点,巧妙地进行教学导入和预热,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培养最佳水平的学习动机。

3.3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形成多层次多角度教育合力:

现阶段的农村教育在学生思想引导和教育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地实践、探索和反思,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反馈、相互制约,只有这样,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迈上新的台阶。首先,学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重中之重,学校领导及相关管理层,应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帮助,如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教育专项资金供给方面等,另外,学校教育还应该将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和谐、健康的校园大环境中感受到学校教育的美好;其次,家庭教育,主要指父母与教师的沟通和互助,“学生———教师———家长”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与家长应定期沟通,如可以以家长会、家访或家长沙龙等方式进行,尤其是初中女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如女学生出现早恋等情感问题;最后,社会力量主要指相关的教育行政部门,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制定更加详尽、全面的规范和条例,如针对教师制定更加严格的考评制度,加强教育教学的信息反馈,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和体系,落实相应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以及实施工资晋升等有效的激励手段。结语:农村教育对全民素质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现阶段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相对较差,学生的心理素养与综合能力也相对局限。鉴于此,助力于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和情感表达方式,帮助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谢静静,刘晓晨.家庭在少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

篇2

一、体育活动中高中女生的心理特点

1.深刻而稳定的女生动机

针对高中所学的知识逐步增加,认识辨别能力的不断提高,女生对体育活动的意义、作用的认识渐趋于正确化,更为深层次的对社会性体育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与理解。对此,针对那些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彼此关联较为密切的间接动机,一定程度上激发女生对学习的直接动机。他们上体育课或参加体育活动具有多方面的动机,既是一种理想的追求,也是一种学习的理智态度,又渴望获得现实中种种满足与认可。

2.增加兴趣全方面的选择度

高中阶段,女生对体育的兴趣及其态度分化将更进一步加深。男生侧重于热爱竞赛性活动,与初中生相比,有过之而不及。女生则侧重于喜爱动作优美、运动力度与强度都相对适中的体育项目。与此同时,部分女生对体育欠缺正确性认识,或体育基础不牢的女生,则对开设的体育课及体育锻炼产生了厌倦消极的态度。特别是女生,因为自身性特征的明显变化,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对要求技巧性较强的活动产生顾虑,由此而产生的惰性在体育活动中也更加突出。

3.初步形成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

在教育的正确引导下,高中女生基本上明确自身毕业之后,不管是继续走求学之路还是走就业之路,都需要具备优良的思想品德、强硬的能力,而且必须具有健康的身体才能适应学习或参加社会建设的需要。他们逐步地明确了身体的健康与个人生活、学习、工作及其未来事业发展的利害关系。由此,她们不仅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而且开始注重体育实用价值的讲究,侧重于探究体育与人生相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4.全面提高女生的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的提高,主要包括:知识的获得、技能的熟练程度、技巧的可能性。一般来说,主要通过女生完成某项活动的具体状况来评测能力的高低。比如体育老师的熟练讲解、示范以及组织教学技能,并结合女生自身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操作、理解能力等各方面。女生到底具备怎样的能力,对自身的认识度与实践所能达到的水平和完成某项活动的可能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各种兴趣和能力是在体育活动中通过老师有意识地培养而形成的。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对培养兴趣和能力,意义很大,但这种主导作用必须与女生的主动积极性相结合,只有当女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时,兴趣和能力才能最有效地形成。

二、强化女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确定目的,根据目的去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并不断地去克服各种困难,从而达到预定目的心理过程。同时,气质是人的情感和神经活动过程的强度、速度以及平衡性、灵活性等动态心理特征,它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外部表现。气质类型的不同特点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多血质的女生反应迅速、灵活、精力充沛、热情,但易见异思迁,坚持性不够。对这样的女生教学内容应多样化,练习中要有一定间歇。粘液质女生细心、沉着,但不够灵活,缺乏激情,反应慢,很能坚持学习,成绩和情绪也较稳定。抑郁质的女生缺乏战斗精神,技术差。所以任何一种气质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这要求老师采用适当的教育手段,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使各种气质的女生都能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运动过程中,为了实现预定目的,必须克服种种困难, 如练习时的肌肉疲劳感觉,中长距离跑时出现的极点现象;以及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练习。如天气变化、上坡跑等,可见克服困难是运动过程的客观要求。为了克服困难,必须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这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坚强的意志品质表现为:自觉性、果断性、勇敢精神、自制力、纪律性等。

体育教学中对女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是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通过体育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结合日常政治思想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的:

(1)需要强化课程的教学组织工作,协助女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教育女生严格遵守体育课堂纪律,遵守各项运动规则,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的作风。(3)根据女生的具体状况,体育授课的特点,巧妙地使得具有计划性的教育与抓好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正确的结合起来。比如,对女生在运动时出现疲劳感时,要使用生动灵活的教法使女生的兴奋和抑制及时转稳;对个别女生欠缺自控力、好冒险时,老师需要耐心认真地做好思想工作,并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及时实施有效地安全措施,进行保护。(4)老师要善于根据不同女生的运动水平和项目特点,对教学难度、运动负荷量、女生心理品质等方面提出恰当的要求,使女生能顺利地掌握运动技术, 增强女生自身的信心度。

三、针对高中女生的心理特点,体育教学的关注点

1.适当地进行教材教法改革创新

在开展的体育教学全过程中,需要适当地对女生系统化的讲解一些体育卫生、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理论知识,使其明确掌握体育科学锻炼的理论与方法。另一个关注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详细讲解技术方面的问题,语言具有吸引力、形象力以及简洁化,并能准确地运用体育名词术语。在严格按照体育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深入实际生活中,因人而异,对女生讲解一些适合我国民族传统的、简洁易懂的,并能长久坚持锻炼的项目内容与锻炼技巧,使女生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乃至工作中,处处收益。

2.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体育教学中,老师与女生之间的传教、女生与女生之间的交流,都是人际交往的特殊表现之一,它不仅对体育教学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对女生个性的丰富发展,起到不同程度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心理特点的角度来考虑,高中女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自尊性较强,渴望老师把自己看成大人,并在尊重、敬爱老师的基础上,同样得到老师的尊重。师生关系的良好建立,女生尊敬爱戴老师,同时,老师尊重女生、爱护女生,增强女生对教学内容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师生以积极的态度共同参与到体育的教与学活动中。在此基础上,女生才能真正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极大乐趣,并转变思想,真正懂得体育运动带来好处。

3.因势利导,发挥女生的个性优势

在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教育,相对于其他教学比较容易些。一样的女生,个性却相差千里。不仅重视纪律方面的教学,还要注意技术技巧方面的个性教育,因势利导。由于性别、年龄、体育基础、健康状况、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不同,甚至部分差别较大。老师在组织教学方面,既要保证全面地指导课程顺利进展,更需要针对每位女生的实际,着重于个别教育。在准备授课前,老师需要明确每位女生的实际情况,尽最大的可能性掌握每个女生的心理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因势利导,取得教学的预期效果,甚至做得更好。

与此同时,性格是一个人在对待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比较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当我们明确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之后,即可有效地预见他在某种情况下将会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去培养他的性格。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对女生形成优良性格产生巨大的影响。如表现出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果断性、顽强性、勇敢、机智、灵活、自制力、必胜的信念、积极、乐观、团结、友爱等。

篇3

一、引言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老师很少注重男生和女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差异。由于性别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以往统一的教学方式、统一的要求并不能赋予学生个性的思考环境,教学方式的统一性导致地理教育观念滞后。这些都是妨碍学生心理和人格得到完善发展的不利因素。

二、树立正确的性别差异观

为了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教学活动中的男女性别差异的存在,改变无性别差异的教育理念和做法,使性别差异教学成为教育改革和加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地理教育工作者要以男女生的性别差异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男女生在地理学习活动中的各自特殊规律,既要消除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和偏见,又要承认并重视两性差异,引导优势互补,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做到“因性施教”。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和偏见,树立正确平等的社会性别意识,明确男女两性在生理和心理上虽然存在性别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在发展特色上存在不同。教师应从观念上逐渐淡化并抛弃性别陈规与偏见,改变对男女学生的刻板印象,打破以往刻板的性别教育模式,根据学生实际能力和兴趣加以具体指导,鼓励学生全方面自由地发展。其次,要在消除性别刻板印象的基础上承认并尊重男女生的性别差异,并且对学生的性别差异特点进行深层的认识、分析,研究差异存在的原因,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影响,做到有的放矢,因性施教。再次,要加强性别意识敏感度。要时常注意控制检查自身性别观念和行为对男女学生的影响,自觉地对整个教育环境中的显性和隐性的性别偏见行为加以纠正。最后,在提倡树立性别差异观的同时,要防止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完全将男女作为两个完全独立、对立的个体对待,在双方的特性中也应意识到共性。值得注意的是在两性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互化现象。这就更要求地理教育工作者依据学生发展的新特质、新形势,进一步完善教学理论和实践,与时俱进。

三、培养女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1.利用地理直观教具培养女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通过地理图形,学生可以将在脑海中累积的基本知识加以集成,形成新的想象。但是,女生相比男生缺乏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很难形成心理地图。因此,要培养女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需要更具体的感性材料,地理老师不仅要使用地图、幻灯片等为学生提供信息,帮助学生储备感性材料,还要引导学生阅读地理杂志,如《旅游》、《中国地理》等。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学生身边的事物作为一个地理视觉教具,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例如,在中国地理事实分布的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特别是女生找出一些图,比如说高原、山脉等,在图上用笔描一下,最后达到基本能够徒手在草图上把高原、山脉等地理事物绘制出来,用以分析这些地理事物和相关事物的关系。长此以往,她们在今后的练习中就能够有的放矢,说出这个地方的很多内容来。

2.利用多媒体培养女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运用多媒体可以展示地理事物的空间形象,尤其是可以展示地理规律的空间变化过程,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增强地理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女生往往对地理空间的概念不强,因此对现实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很难在头脑中建立相应正确的思维模式,思维常常局限于二维空间平面上,因此感到地理难学,内容散而多。教师要引导女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勤于观察和思考,善于借助有关地理图表学习掌握知识,拓展思维的空间,建立立体的空间思维。如:讲授地球的自转,以前教师常借助演示地球仪的转动来讲课,但往往由于观察角度不同造成效果不是很明显。现在教师可通过用Flash或其他应用软件制作并演示地球自转的课件,由于演示是动态连续的,可更直观、丰富地表现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及其地理意义,尤其是在特殊地点如北极点观察为逆时针方向(南极点观察则为顺时针方向),这一点学生往往不易理解,通过演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为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除了对地球形成立体球体概念外,更可以在想象中让自己飞到北极上空(南极上空)去观察地球的自转,从而发现想象的与课件演示的是一致的,印象就会更深刻。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是学生较难理解掌握的知识,其关键是学生无法建立晨昏线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改变的空间模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制作透明的“框架地球”,动画模拟夜半球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发生变化,把整个形成过程全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对虚拟现实的观察、归纳和猜想,再去发现结论,就能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四、结语

男生和女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理学习兴趣、地理学研究内容和研究地理自信程度等方面。地理是一个全面和空间重叠的主题,产生地理研究男女生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男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强,喜欢抽象逻辑思维,而女生多进行形象思维。

参考文献:

[1]李玉芝.加强初中地理科际联系的实践与探讨[J].新课程(教研版),2009,(09).

[2]赵建龙,王兴侠.浅谈多学科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01).

篇4

一.消除女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激发学习物理兴趣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一致认为:男女智力发展在总体上是平衡的,男女两性的智力测验平均分数没有明显差别,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女生都有一种“物理恐惧症”。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说过:“恐惧能麻痹人的正常心理活动。”一部分女生由于成绩不佳,又得不到鼓励,长期沉溺于失败的消极情绪中,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异常心理,认为自己不是“一块学习物理的料”。因此,排除心理障碍激发女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使她们学好物理的必备前提。对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如下几点措施:

(1)建立相互尊重,爱护的师生关系,从“要我学物理”变成“我要学物理”的飞跃。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女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时代感觉喜欢哪一位老师,就对哪一门功课感兴趣就能学得好哪一门学科。在第一堂物理课教学中我力争用幽默故事,谜语,脑筋急转弯,有趣的小实验等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物理的热情。给学生留下物理有趣好玩的好印象,让学生喜欢物理这门学科同时也喜欢物理教师。这样女生们会觉得与教师很近,于是消除了对物理的畏惧心理。同时我严格要求自己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尤其是女生,我总是给她们特别的关爱。女生在心理活动上往往比男生剧烈、敏感,好为一点小事烦恼,也易于因一句知心话而兴奋。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注意多与她们交流感情,注意尽量多发现女生学习物理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和肯定。充分调动女生兴奋的神经,让女生觉得学习物理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情。通过一些趣味性参与性较强的实验激发她们的兴趣,如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摩擦力”时,组织她们亲自参与拔河比赛,赛后讨论“拔河比赛”的胜负力学问题,使她们对物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使女生真正的从“要我学物理”变成为“我要学物理”的质的飞跃。 (2)培养女生的竞争、参与意识,激励她们上进,树立学好物理“不服输”的信心。由于女生大多性格内向,思想较为保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则注意培养她们的“敢想”、“敢做”,参与竞争的意识。激发她们树立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不服输”的信心。课堂上尽量对于女生多提问一些记忆性的问题,给她们以胜利的喜悦和成就感,引导她们参与竞争。经常组织女生参加物理课外活动,例如鼓励她们参与“争当小实验家物理体验活动”中去,让她们在亲自体验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同时针对女生特点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实验项目,让其亲自动手做实验,从中观察物理现象,感受物理知识的魅力无穷。常组织她们通过上网阅读一些物理资料,开展“物理漫谈”,让她们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

篇5

【案例】

片段一:

器材准备:光具座、蜡烛、光屏、透镜、火柴,刻度尺

(上课铃响了,师生问好后,实验室里男生很兴奋,大部分仍在摆弄着桌上的仪器,教师没有加以制止,而绝大多数的女生则正襟端坐,集中注意力准备听讲了。)

师:在我们的桌上都有一个凸透镜,请大家通过凸透镜看书本上的字,看到了怎样的像?

(提问一女生,怯生生地站起来,瞄了一下本课前一节的内容笔记,小声且流利地回答,显然课前已经有所复习。)

生:正立、放大的像。

师:大家都看见书本上的字放大了吗?

众生:看见了。(男生中有几个人早已拿起凸透镜,靠近眼睛,观察起远处的物体来,师依然没有制止,一男生举手发言。)

师:大家还看见了什么?

男生1:我发现当把凸透镜离书本上的字远一点时,看到的像会大一点。(教师给予了表扬。)

男生2:(迫不及待地自己站起来)我看见了缩小的像。

师:请观察到缩小的像的同学讲一讲观察的方法。

男生2:我刚才拿凸透镜,观察前面黑板上的字,发现是缩小的像。

男生3:是倒立、缩小的像。

(回答问题的都是男生,他们经历在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之后,能快速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此时女生仅作为“看客”,无声地聆听教师和男生的对白。)

片段二:

师:请同学们用点燃的蜡烛作为成像的物体,进行实验。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积极地讨论,研究方案。

学生活动:

小组1:两男生开始边操作边讨论,是固定光屏、蜡烛移动凸透镜,还是固定蜡烛、凸透镜移动光屏……两女生在翻看书本,全然不在讨论之列。

小组2:两男生动手操作,一个忙着固定凸透镜、光屏,另一人忙着移动蜡烛,在光屏上找到所成的像,两女生就座一旁,歪头观察他人操作。

小组3:两男生操作后,报出实验数据要求女生记录,女生持笔记下,全然不加思考。

……

(总体来看男生好动手操作,而许多女生常常畏首畏尾,许多操作由男生包办代替,自己选择担当“看客”身份,出现问题时也要由男生代劳提出,更羞于回答问题以及发言讨论。)

【分析】

由于女孩子在语言能力的发展上比男孩子早,因此,在小学及初中前阶段,她们利用语言上的优势和机械记忆的方法获得知识。而到了初中阶段,由于物理是一门观察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许多物理现象要从实践中观察,在实践中体会,而女生操作兴趣一般不如男生,因此,通过观察得到的物理知识少之又少。更谈不上深入地挖掘知识的内在必然性了。这样,女生不能很好地把抽象的物理知识用形象、生动、直观的语言传达给大脑,这就造成初中女生对知识理解不透只能囫囵吞枣,而一味地只将物理学习停留在规律定理的熟记上,知识条理模糊。即使能把所有定理公式背得一字不差,她们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

在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意识影响下,有一些传统看法如“女生适宜读文科,男生适宜读理科”等,增加了女生认为学好理科的难度,从而也造成了女生对学习物理缺乏信心。长此以往,她们性格表现为内向、胆小、敏感、脆弱,在意志上表现为畏难,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往往许多女生在遇到稍微复杂一点的习题时,就开始自我否定,“我不是学物理的料”“我将来可不学理科”等。所以,女生在实验面前就会给自己做出心理暗示:我可以有几个不会,我可以比最好的男生差一些。这些想法的产生直接导致女生在物理动手实验学习中缺乏竞争力,因此,他们情愿选择充当“看客”的角色,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

【反思】

1.克服心理障碍,正确对待挫折

想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克服“看客”们在物理动手实验中的障碍心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正确对待挫折。教师可引导她们向著名的女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居里夫人及其长女伊伦、我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王贞仪、当代著名的半导体专家林兰英和女华裔物理实验学家吴健雄等学习,鼓励她们以物理学界的女名人为榜样,树立学习好物理的信心,告诫她们:“学好物理不是男生的专利”,让她们在心动的同时找到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自身对一个问题专心、细心的特长,提高她们“敢想”“敢做”,参与竞争的意识,加强她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树立“不服输”的信心,彻底排除物理实验的心理障碍,正确地对待挫折。

2.激发并培养“看客”们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女生心理敏锐的感知特性是使其对物理实验产生兴趣的心理基础,新颖奇妙的物理实验正是引导她们步入物理之门的阶梯。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原理突出、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演示实验,一方面可帮助她们理解物理知识,突破重点难点,另一方面可鼓励她们课外自己动手操作,培养对实验的兴趣。

3.积极动手操作,变“看客”为“做客”

教师在授课中做演示实验时,鼓励“看客”上台操作,让她们积极参与演示实验,叙述自己的想法、体会;在做分组实验时,尽量将男女分开,鼓励女生亲自动手,变“看客”为真正的“做客”。教师让“看客”通过合作学习,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打开其心灵之门。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既培养众多“看客”合作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激发团体成员的热情和行为动机,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更可以建立学习的“多元世界”,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让“看客”有更多的机会向其他人提出问题,使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师生在多维互动、相互砥砺、取长补短的过程中达到和谐的境界。

总之,要提高女生的物理实验动手能力,就必须消除其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发挥其自身优势,让充当“看客”的女生亲近物理,从而产生兴趣,彻底和“看客”说“88”,真正地变“看客”为“做客”,使每一个“看客”成为科学实践活动的参与者。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0-0117-02

一、对象与方法

本次心理健康测验对象是黑龙江省阿城市一中2004级高中生,测试时间是2004年9月。从所得的有效问卷中抽取一部分作为研究样本,样本的抽取方法是分层随机抽样,每班抽取20份问卷(男生10份,女生10份),共220份问卷。

测验分析采用的工具是症状自评量表SCL―90(Symptom Check List 90),即90项症状校核表。使用的测验版本是汪征宇的翻译本,测验采用五级记分。将所抽样本数据录入电脑,利用SPSS11.0社会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高中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

研究得出,症状总均分大于或等于3分的学生有3名,占总人数的1.4%。在一个或多个因子上检出的人数是45人,检出率是20.5%。据表1可知,各因子均值(M)由高到低为: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偏执>敌对性>焦虑>精神病性>躯体化>恐怖。

有的研究者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小学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总数的10%左右,初中生占15%左右,高中生约为19%,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调查结果提醒我们,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我们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高中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为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等,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对初中到高中生活环境变化的不适应,很多学生第一次住校,而且进入省重点高中,学生强强相遇,对自己要求较高,学习压力大;2)对学习方式变更不适应,高中需要学生具有更强的学习主动性,很多学生由过去初中老师的掌上明珠“沦为”普通学生,产生了心理问题;3)高中生源的差异较大,农村、城市学生聚到一起,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需要协调和相互了解;4)经济、社会的巨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人面对变化后的不适应而产生心理压力,调整不好就表现出各种心理问题。

2.高中生与常模SCL-90各因子比较

从表1可知,高中生样本数据与常模统计比较后的结果是,高中生样本的躯体化因子显著高于常模(p

从高中生研究样本与常模比较看,学生躯体化和强迫问题较多,应该引起重视,采取积极的教育措施。强迫是指主观上体验到源于自我的某些观念和意向的出现是不必要的,或其重复出现是不恰当的,但又难以通过自己的意志努力加以抑制,从而引起强烈的紧张和严重的内心冲突并伴有某些重复动作和行为。这种强迫的心理问题也可能引起“躯体化”问题,就是心理问题躯体化。

科学地休息和调控情绪,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闲暇时间有自己的爱好,在饮食上注意调配等措施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强迫和躯体化问题。

3.高中生SCL-90各因子的性别比较

由表2知,各因子≥3分的检出率中,男生在躯体化、强迫、敌对性、恐怖、精神病性5个因子上的问题检出率高于女生;女生在抑郁、焦虑、偏执3个因子上的问题检出率高于男生。经过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男女生在抑郁因子上有显著差异(P

从各因子分≥3的情况(检出率)和男女生各因子差异的显著性检验中发现,在心理问题上存在性别差异。因此,对高中生进行心理教育、辅导时要注意性别上的差异,有针对性开展心理教育工作。

有学者研究表明,“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性别差异女生在焦虑、抑郁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多于男生,反映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个特点,即女生大多感知细腻、思维具体、情感上脆弱、敏感、多疑及自卑自轻,她们产生内心冲突的机会比男生多,因此更易产生焦虑、抑郁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一结果同国内有关研究是一致的”。总之,性别的差异是生物基础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原因有待深入研究。

三、建议

2002年8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笔者对在高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以下几点建议: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出发点,师生共同确立活动目标,通过师生共同的活动,帮助学生学习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以学生学会自助为归宿,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整个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诸如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谈话交流、行为训练等。心理教育活动课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2.建立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进行个别咨询与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心理室,排解学生的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矫治。”学生实际上是赞成学校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笔者对阿城一中2005级398名学生的调查显示:47.5%的学生赞成学校开展个别心理咨询(赞成课堂心理教学的占24.6%,赞成集体心理讲座的占27.9%)。

学校心理咨询是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教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巧,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学生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工作过程。心理咨询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直接咨询、电话咨询、信函咨询、报栏咨询、网络咨询等等。

3.各学科教学渗透

各学科的教学都要求学生的各种心理活动的参与,要认识到智力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道理。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的解决。通过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增加心理教育内容,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健康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以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心理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不仅扩展了心理教育的空间,而且还有利于各学科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此,心理教师不应将自己封闭于咨询室中,要积极与广大学科教师、领导交流教育教学心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学生心理资料的收集意义重大,许多资料具有保密性,由专职心理教师负责收集和管理。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可以了解学生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监控自我完善过程;为学校心理辅导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收集信息。

学生心理档案收集要全面,既要有班级和学校的团体资料,又要有反映学生个体各方面特征的资料;既要有数量化的资料也要有非数量化的资料。最为重要的是要从积累的档案资料、数据中分析总结出有价值的信息,而不仅是为了应付检查和存贮档案,要为师生和学校提供及时有价值的反馈,为有效开展高中生心理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篇7

为了适应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解决学生上学不便的问题,保证农村适龄儿童顺利地完成义务教育,农村寄宿制学校应运而生。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属于学生青春期发育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情绪调控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但农村地区许多家长文化程度低、观念滞后,对青春期学生,特别对青春期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正确的认知引导,从而导致她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处于缺位状态。因此,对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一、研究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的意义和目标

1.现实意义

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是关怀关爱女生健康成长,为终身健康奠定良好基础的重要举措。通过探索正确的方法和有效的手段,开展健康、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初中女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生理、心理上出现的变化,养成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她们正确对待男女生之间的友谊,从而保护并引导其健康成长。步入青春期的广大农村女生必将扮演未来育龄妇女的角色,对她们做好青春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也

是以后开展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关键,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环节。

2.预期目标

以学校女生为对象,研究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她们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探索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解决她们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帮助她们正确地掌握青春期知识;引导她们加强青春期自我保护意识及与异性正常交往的能力;逐步形成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疏导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二、研究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

对寄宿女生在校学习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同学交往、青春期卫生健康认知度等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记录和整理调查中发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2.观察分析法

观察并记录所在班级女生上课时的表现,与师生交往时的表现,在宿舍生活自理能力的表现,与舍友相处方面的表现。对其中性格孤僻、不合群,缺乏自理能力的女生要多留心观察并及时分析归因。

3.走访调查法

走访部分女生家庭,特别是单亲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家庭,了解家长对女生成长阶段的心理教育及采取的措施。

4.个案分析法

对调查阶段发现的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女生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跟踪记录其发展状况。

5.经验总结法

总结适合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形成成熟的教育资源;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不成熟、甚至失败的教训作为典型案例记录在册。

三、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的疏导策略

1.开展心理健康咨询

建立心理辅导室,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疏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问题。教师的疏导应建立在对学生关心和爱护的基础上,始终遵循爱的原则。谈话时不能有成见或偏见,要耐心地倾听,互换心理位置,设身处地地从青少年的处境去体察问题和感受,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感情。

2.设立“知心姐姐信箱”

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同时担任知心姐姐的角色,为了避免有些不方便与学生面对面交谈的问题,或当面询问因紧张或其他原因说不清楚的情况,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烦恼、问题可以通过书信交流的方式,给予安慰或解答,进行健康平等的交流。

3.举办女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针对寄宿制女生对女性生理、心理知识基本处于不了解的认知程度,定期举办女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通过大量的典型事例,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演示和老师的讲解,为女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提供理论指导。

4.建立家校沟通协调机制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虽然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但双休日及寒暑假期学生与家长还是相处较多。学校应把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作为一种责任,以此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整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我们可以通过在家长会上作心理健康的讲座、亲子对话等方式加深家长对心理健康的了解,使他们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促进家庭内部良好氛围的形成,让学校和家庭共同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提倡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忽视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了解和把握青春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问题,有助于收集、分析疏导策略和整理农村初中女生青春期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为她们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素材和经验,以便促进她们心理更平稳地发展。

篇8

方法:在检测时被测者在条件下,保持正确的测量姿势,测量身高、体重,求出BMI值。使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学生进行群体测试,EPQ问卷包括E(内外向)、N(情绪稳定性)、P(精神质)和L(掩饰倾向)4个量表。测试完毕后分别计算出4个个性维度的原始分、T分,并以T分确定其个性倾向。采用团体调查方式,主测教师经短时训练,统一指导语,被测学生均为自愿合作。为使资料准确,学生可以不署名,也不得与他人讨论或受他人影响。测试结果运用电脑统计分析,本文根据国内使用标准,所得数据应用SPSS12软件电脑统计分析处理。

体重指数测定(BMI):BMI=体重/身高2(kg/m2), 按年龄及性别的肥胖及超重患病率根据季成叶推荐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BMI超重/肥胖筛查分类标准法计算儿童的BMI值。以体重超过相应性别、年龄别的BMI肥胖值为肥胖。

结 果

肥胖患病率总体高中学生高于初中学生(P<0.05);女生患病率高于男生,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肥胖学生与体重正常学生的个性比较:L值低分的人数比例在肥胖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肥胖组学生掩饰性低的人数比例高于于对照组学生。P值高分人数比例在肥胖组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肥胖组学生精神质高的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学生。E值高分的人数比例在肥胖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别(P<0.05),表明肥胖组学生外向性格人数比例高于体重正常组学生。其余各维度无显著差别。

男女肥胖学生的个性比较:P值高分人数比例在男生和女生肥胖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别(P<0.05),表明肥胖组学生精神质高的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学生。E值低分的人数比例在男生肥胖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别(P<0.05),表明肥胖组学生内向性格人数比例低于体重正常组学生。L值低分的人数比例在女生肥胖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别(P<0.05),表明肥胖组学生掩饰性低的人数比例低于对照组学生。L值高分的人数比例在男生肥胖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别(P<0.05),表明男生肥胖组学生掩饰性高的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学生。以上数据说明肥胖组学生外向、精神质明显,较体重正常学生在适应周围环境及与人相处方面要差。

不同年级肥胖中学生与对照组中学生的个性特征比较:L值低分的人数比例在高中肥胖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别(P<0.05),表明肥胖组学生掩饰性低的人数比例低于对照组学生(P<0.05)。P值高分人数比例在初中肥胖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别(P<0.05),表明肥胖组学生精神质高的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学生。E值高分的人数比例在高中肥胖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别(P<0.05),表明肥胖组学生外向性格人数比例高于体重正常组学生。N值高分的人数比例在初中肥胖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别(P<0.05),表明初中肥胖组学生神经质人数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L值高分的人数比例在初中肥胖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别(P<0.05),表明初中肥胖组学生掩饰性高的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学生。其余各因子无显著差异。以上数据说明肥胖组学生外向、精神质、神经质明显,掩饰性强。

讨 论

青少年肥胖通常是指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简称肥胖),本次调查显示,柳河县朝鲜族完全中学学生肥胖患病率高中为14.56%,初中为10.82%,差异显著。女生患病率高于男生,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的检出率为12.46%,女生为14.38%,与以往报道不同。

说明青春期是青少年的肥胖敏感期,但少数民族有其特殊性,有饮食习惯的不同,朝鲜族的饮食多以清淡为主,致使学生营养不均衡。另外,由于学生是朝鲜族学生,有2/3学生属于留守学生,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致使学生愿意食用一些高能量的饮食。由于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紧张,学生就会食用过多的高蛋白,高能量的饮食,致使学生发胖。

单纯性肥胖不仅易产生生理问题,还会影响个性特征的发展。本次调查表明肥胖学生性格外向,这可能与是由于与肥胖中学生掩饰性高有关,或者随着时代的变化肥胖人群真正做到了心宽体胖。精神质明显,这些人性格孤僻,对人抱敌意,缺少同情心,好冒险,倾向进攻性,脾气急躁,易激动。神经质明显,这些人表现为常常焦虑、紧张、担忧、郁郁不乐、忧心忡忡。并且情绪起伏较大,遇到刺激,易有强烈的情绪反应,甚至可能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这可能是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致使心理上有偏差,也不容易被发现;学校对心理健康不够重视,开展不彻底,应加强家庭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有资料表明,引起肥胖的原因不外乎是:①过食和不合理的膳食习惯;②运动过少;③社会心理因素;④遗传因素;⑤胎内因素。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合理膳食,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本次调查由于例数少,女生占大多数,有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篇9

一、中学生地理学习中的性别差异

有研究表明,中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存在着性别差异,中学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兼具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男生自然地理的成绩比女生好,经济地理、区域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成绩男女生相差不多。[1]而事实上,中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分别在学习兴趣、感知觉、记忆力和思维品质方面有明显的性别差异。[2]

(一)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性别差异

在地理学习兴趣方面,初中男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超过女生,而高中女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超过男生,之所以初中男生比女生有更高的学习兴趣是因为他们对地理奇闻、各地的自然风光与风土人情和地理探险这些内容很感兴趣,而女生因为对空间概念强的内容以及自然地理原理的学习存在心理障碍,因此,影响她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二)中学生地理感知觉的性别差异

在地理感知觉方面,由于女性的感觉性较好,触觉、嗅觉较敏感,听觉能力较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女生一般“听讲”的注意力比男生强,当地理教师讲述一些地理事实时,女生的注意力一般比男生要强。男性则视觉能力较强,在接受外来信息时,男性发达的视觉通道弥补了其它通道的不足。由于男生具有较强的视觉空间能力,当教师演示地球仪、三角仪和多媒体课件时,男生一般很兴奋,注意力也很集中,特别是在地理野外考察中,男生对方向、路径的识别能力较强。

(三)中学生地理学习中记忆力与思维品质的性别差异

在地理记忆力方面,一般男生的意义识记能力较强,对较抽象的地理原理、规律的记忆优于女生;而女生的机械识记能力较强,对于地理事实知识的记忆优于男生。在地理思维品质方面,男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比女生强,比较善于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而女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于地理概念的理解大多依赖于地理表象。

二、社会性别及地理性别角色认同的形成

社会性别(gender)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运动者提出的概念,它区别于生理性别(sex),是心理文化上的概念,属人的第三性特征,是指在特定社会文化中形成的性别规范和性别角色及两性的行为方式,是自然、社会和心理等多种因素整合的结果。[3]生理性别是性别差异形成的生物遗传基础,但其差异的形成更重要的还是受社会规范的期待和要求,社会依据一定标准赋予男女不同的性别角色,并希望其符合这种标准。一般认为,独立、有主见、有进取心、坚强是男性的特点,而女性的特点则是温柔、善良、感性。这些标准往往导致了男女两性的差异。

性别角色认同是个体对自己作为男性或是女性所具有特征和行为的信念,是个体的性别特征自我形象,属于个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4]可见,性别角色认同是贯穿人一生的信念,指导着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从人出生开始,父母在孩子性别角色认同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父母往往把男女两性性别特征的模式化传递给孩子,在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下,大多数父母认为男性在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方面比女性要好,而女性的记忆力、阅读和写作能力比男性好,因此,父母给男孩的是复杂的、机械类的玩具,而给女孩的就是一些诸如布娃娃一类的玩具等。这意味着女孩在进入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对自然地理中空间关系较复杂的知识有学习障碍,这样,学生对自己的性别角色认同就开始形成。

学校教育是传递社会性别规范的正式场所,而上述不同的性别观念通过学校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教育孩子成为不同性别的个体已经是一般学校中“隐藏的课程”。通常情况下,教师和教材传递着有关各种社会性别差异的信息。如中学地理教材中人物的编撰主要是以男性参与为主。[5]同时,有关性别的各种看法经过师生互动,尤其是通过老师的奖赏和惩罚等行为传递给了学生,直接地影响学生的性别角色认同。虽然很多研究表明,两性在智力和能力上没有本质差别,[4]但许多学校仍然会依据性别来组织教学。如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在对待男生和女生存在着差异,男生受到的关注比女生要多,男生有更多与老师互动的机会,能够获得更多的课程信息的反馈,而且有更多的表达自己想法的空间。这样,持有传统性别观念的家长、老师就对不同性别的孩子的行为、认知的领域以及期望进行了分别的对待和培养,从而强化了不同性别的孩子各自的兴趣取向。

三、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建构先进的性别文化

教师是推行性别公平教育最直接的传播者、施予者和参与者。教师良好的性别意识的建立,将直接影响到一代人,乃至整个社会性别观念的更新。地理学科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反映性别差异的学科,由于教师对男女学生学习语言的预定目标不同,导致教学侧重点、教学效果的不同。种种明显或潜在的区别对待,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使男女同学在学习中产生差别。

(一)避免地理教学中的性别偏向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在地理教学材料的选择和呈现、课堂管理、课堂活动设计、师生互动以及反馈等方面要避免性别偏向。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因为男生的空间感和数学成绩比女生好这样的刻板印象,就给学生灌输诸如“女生比男生聪明”这类的性别歧视的思想。地理教师要让男女学生有同等的机会参与各种地理教学活动,在举行地理辩论会的时候不能只让女生当辩手,而在野外考察时,只让男生当组长,这样,性别刻板印象就无形中被强化了。在地理课堂上,教师要给予男女同学同等的注意,对男女生提问的次数和问题的质量要相当,反馈也要相当。

(二)尝试改变中学地理教师的性别刻板印象

教师的性别刻板印象会给学生造成刻板印象威胁,在中学进行地理教学时,多数教师偏爱男生,觉得男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快,看问题较全面,也比较容易出成绩,因而,这些特点也不知不觉中在课堂上表现出来,以至于一部分生反映,老师偏向男生,感觉很不受重视,从而对学习地理没有信心。教师的外显行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向学生传递这种观念,而有的女生为了证明教师的观念不正确,在学习中往往就会形成压力,而在考试之前都会紧张、焦虑。导致男生学习地理真的比女生要好,从而强化这种刻板印象。

(三)改变中学地理教材中的男性化倾向

有研究表明,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地理》中,出现男女人物图像数量比例失调的现象,对地理科学史介绍的都是男性科学家,在教材中人物指代通常采用男性,而编写与审查人员也以男性为主。[5]从这几点来看,在地理教材中存在性别差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地理教材是中学生主要的学习工具,它的方方面面都会影响到学生的自我概念。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最具可塑性,不能潜移默化的强化学生的性别刻板印象,因此,对中学地理教材的编写要避免男性化倾向。

参考文献:

[1]杨春丽.高中地理学习中的性别差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4.

[2]李家清.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

篇10

物理教学注重学生对物理规律以及物理概念的培养,通过课堂上的教学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物理知识,进而推动社会更好地发展。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人们对物理教学也日益重视。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物理人才的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转变过去的教学理念,通过创新方法来促进物理问题的解决。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课时不足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科的教学课时明显不足,尤其对于物理学科而言,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初中物理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接触物理的开端,所以很多物理学的基础知识都要在初中阶段讲授完毕,否则学生就无法在学习高中无物理时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然而现实是,物理学基础知识丰富,物理学科教材内容繁多,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课还占据了一部分课时,这就导致了初中物理课时紧张。课时是有限的,而教学内容是繁多的,这就造成了二者的矛盾。在不可能增加课时或者增加的课时很少的情况下,教师就不得不删减物理知识的教学,但这造成了一个学习物理学的困境,那就是物理基础知识不牢,就很难开展下一步教学。此外,物理课时的减少,势必造成教师对学生的课后辅导时间的减少,这不利于学生及时巩固物理学知识,也就造成了物理教学的效率不高。

2.物理实验落后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基本上所有物理知识要么是物理实验得来的,要么是经过物理实验验证的。因此,脱离了物理实验却注重教师讲授的物理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舍本求末的做法,违背了物理教学的规律。

我们认为,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物理实验,不仅可以使得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物理现象,从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为关键的是,在物理实验中,学生更容易激发出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也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思考能力。

然而,初中物理教学的现实是,要么学校不具备物理实验教学的能力,要么教师出于安全因素等考虑,实验教学始终落后于课堂教学。在一些不发达的地方,实验教学更是成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学生虽然很希望能够得到进行物理实验的机会,无奈种种客观条件制约,这对初中物理教学是一个重创。

3.初中物理学科地位低

受到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在一切以考试为标准的环境下,由于物理学科在考试中所占分值较低,导致了初中物理学科的边缘化。从多地的教学实践来看,物理学科要么是作为选修科目,要么是被作为等级过关学科。总而言之,初中物理学科正在被边缘化。

我们深知,如果学校和教师都不重视某门学科的话,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会轻视这门学科。正是实践中学校对物理学科的长期不重视,才导致学生普遍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抵触。即使每年都会举办物理竞赛,但多数学生并不热衷。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系统接触物理学的起始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都不重视物理教学,那么很难在今后的教学中重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如此,初中物理教学长期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初中物理教学的对策

1.初中物理教学要树立现代教学理念

想要对新课程改革进行适应,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人才,必须要对自身教育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将教育教学方式进行转变,从本质上推行素质教育教学。所谓的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就是要将学生发展作为根本教育教学的理念,教师的授课不能够单纯按照完成工作斫行要求,而是要时刻将学生健康发展作为根本,多多使初中物理教师接受培训,带动初中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经常和学生实施互动。

2.增加实验课和户外实习

增加课堂试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之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这样,一方面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实现学以致用,切实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操作,也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师要真正领会素质教育的含义,使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有效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

3.适度原则

注意把握改革的尺度,凡事不可操之过急,开放自主不等于放任自流,任其发展,素质教育并不等于不重视知识的掌握。教师要掌握好这个尺度,防止学生们误解,忽略了学习。也只有教师把好了方向盘,学生才能保证前进的方向,同时,还要注意循序渐进,把握好尺度,潜移默化地走上教育改革的正轨。

4、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趣味性教学情境是初中物理课堂兴趣教学的第一个步骤,这一步骤的有效把控决定着整堂课的成功与否。所以,教师应当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加大关注度,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课题展开情境设计,并且以学生的心理偏好为依据,设计出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创设方案。以“摩擦力”教学的情境创设为例,教师应当首先了解摩擦力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首先对摩擦力的现象有直观的认识。然后在了解了客观存在的基本现象之后再对其形成原理进行深入解释,这种课堂引导方案能够先将问题提出,使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过程。教师可设计一个互动小游戏,安排男生、女生各一名,每人单手各握住同一根玻璃棒的两头,然后开始两人夺取玻璃棒,正常情况下会是男生获胜。这时教师再向大家提问问题“用什么方法能让女生获胜呢”,学生们不会各抒己见,充分调动起思维活跃性与投入的学习状态。例如将男生手握的一端涂抹肥皂或者油脂,再展开第二轮较量,女生必然能够获胜。

三、总结

初中物理教学必须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学校应该重视物理课的教学,加强物理教学中理论研究和实验操作二者的结合,培养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创新理解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教师建立完善的物理教学方案,制定物理课的课程规划,提高初中物理上课效率,更替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根本目标,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122-01

大量事实和调查数据表明,随着数学内容的逐步深化,高中女生数学能力逐渐下降,他们越学越用功,却越学越吃力,出现了部分女生严重偏科的现象。因而,对高中女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应引起重视。

一、“弃重求轻”,培养兴趣

女生数学能力的下降,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不容忽视。目前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的期望值普遍过高,而女生性格较为文静、内向,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加上数学学科难度大,因此导致她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淡化,能力下降。因此,教师要多关心女生的思想和学习,经常同她们平等交谈,了解其思想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其分析原因,制定学习计划,清除紧张心理,鼓励她们“敢问”、“会问”,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要求家长能以积极态度对待女生的数学学习,要多鼓励少指责,帮助她们弃掉沉重的思想包袱,轻松愉快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还可以结合女性成才的事例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她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事实上,女生的情感平稳度比较高,只要她们感兴趣,就会克服困难,努力达到提高数学能力的目的。

二、“开门造车”,注重方法

在学习方法方面,女生比较注重基础,学习较扎实,喜欢做基础题,但解综合题的能力较差,更不愿解难题;女生上课记笔记,复习时喜欢看课本和笔记,但忽视上课听讲和能力训练;女生注重条理化和规范化,按部就班,但适应性和创新意识较差。因此,教师要指导女生“开门造车”,让她们暴露学习中的问题,有针对地指导听课,强化双基训练,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指导她们学会利用等价转换、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将问题转化为若干基础问题,还可以组织她们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改进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能力。

三、“笨鸟先飞”,强化预习

女生受生理、心理等因素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相对要差一些,对问题的反应速度也慢一些。因此,要提高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数学能力,课前的预习至关重要,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女生课前的预习,可以编制预习提纲,对抽象的概念、逻辑性较强的推理、空间想象能力及数形结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内容,要求通过预习有一定的了解,便于听课时有的放矢,易于突破难点。认真预习,还可以改变心理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因此,要求女生强化课前预习,“笨鸟先飞”。

四、“固本扶元”,落实“双基”

女生数学能力差,主要表现在对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上,只有在巩固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才能提高女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讲授新课组织复习;也可以通过基础知识的训练,使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使他们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从而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起到促进作用。

五、“扬长补短”,增加自信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女生在运算能力方面,规范性强,准确率高,但运算速度偏慢、技巧性不强;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善于直接推理、条理性强,但间接推理欠缺、思维方式单一;在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直觉思维敏捷、表达准确,但线面关系含混、作图能力差;在应用能力方面,“解模”能力较强,但“建模”能力偏差。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女生的长处,增加其自信心,使其有正视挫折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特别要针对女生的弱点进行教学,多讲通解通法和常用技巧,注意速度训练,分析问题既要“由因导果”,也要“执果索因”,暴露过程,激活思维;注重数形结合,适当增加直观教学,训练作图能力,培养想象力;揭示实际问题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培养“建模”能力。

篇12

一、高中女生学习物理的认识误区及其原因

由于传统社会观念认为学好理科特别是物理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女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普遍不如男生,因而,认为“女生学不好物理”。在长期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发现,这一谬误影响了不少女生,使她们陷入“女生学不好物理是理所当然”的认识误区,失去学好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诚然,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习物理很有帮助。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女生学不好物理主要原因往往是对概念,定理、定律理解不够造成的。况且,男女生在逻辑思维能力上的差别并不是特别大。

因此,许多高中女生学不好物理,进入物理学学习的误区,主要是心理方面的原因。刚上高中的女学生在还没有开始学物理时便在初中教师、家长、其他家庭成员或高年级学生口中听到类似“初中物理都学不好,还想学好高中物理?”、“女孩子学物理反正是学不好的,别浪费时间了!”……这样的话语,使她们无形中从心理上给自己设置了一个难以愈越的障碍,认为“女生学不好物理理所当然”,再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庭智力培养的错误导向也使许多女学生不能知难而进。有的即使决心学好物理,也在这种心理影响下拉开了准备与物理“决一死战”的架势。也就是说,她们是在一种很不轻松的心理状态下开始学物理的,而这种心理极易造成这样的情况:其一,容易气馁,如果遇到一次单元测验不如意,便认为“花了那么多时间还没学好物理,物理果真难学”;其二,容易厌烦物理,在以后的物理学习中形成恶性循环。

与上述高中女生学不好物理的观点相反,我认为女生不但能够学好物理,而且由于其特有的心细和坚忍不拔的意志,使女生在学习物理上更能独领。在我们学校,我就接触过许多对物理感兴趣的女学生,她们中不少人思维活跃的程度比男生有过之而无不及,常常提前学习后面的内容;还有不少学生,她们虽然反应没那么快,但其学习很有规律性,很能沉下心来听课,复习、做作业,因“熟能生巧”而保持物理成绩也同样名列前茅。

二、情感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作为高中女生的少女,具有情感细腻丰富、脆弱易波动、对事物敏感、观察入微等心理特点。结合高中女生的这一心理特点,采用各种情感教学技巧,以情感带动她们进入物理学习的殿堂,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如在学习中取得进步,会感到愉快,美好的事物令人喜爱,丑恶的言行令人憎恶,面临危险情况,会使人惊恐。这种愉快、喜爱、憎恶、惊恐都是人的情感的不同表现形式。

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着的,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前提和基础。而人的情感又会反过来影响认识过程。积极的良好的情感激励感知的积极性,提高认识的效果和保持的牢固性,加强想象与思维的生动性和创造性。反之,消极的不良的情感会影响认识的积极性,降低记忆和思维水平,产生消极的影响。

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气氛,对教与学的成功具有极大的作用。教师精神饱满,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积极配合教师上课,认真听课,积极思维,踊跃发言,实验课能认真完成观察和操作任务,整个课堂气氛是和谐、欢乐、严肃、紧张而有秩序的,教师和学生在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中显示出积极的态度和高涨的情绪,这是积极的情感气氛。积极的情感气氛,指引和维持着师生的教学行为,排除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是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保证。

因此,情感在教学中占着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感是教学的目标。“三维目标”理论指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达到知识、情感、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2)情感是教学的手段。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它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全神贯注地学习,不以学习为负担,而以学习为享受,而人们在浓厚的兴趣下所学得到一切常会掌握得迅速而牢固,爱因斯坦把兴趣称为“最好的老师”,布鲁纳认为“按照理想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其理由盖源于此。(3)情感是成功的关键。毫无疑问,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学生(认识的主体)与教学内容(认识客体)的矛盾。即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这需要教师的精心策划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理解兴趣和爱好,要导致学生的理解兴趣和爱好,即发生情感的共鸣与转移,这既是成功的关键,也是优质教学的重要标准。

三、利用情感教学技巧引导女生学习物理的实例

1、创设情景,激感

所谓情感是指由人的主观心理因素(认识、情感等)和客观环境因素(时间、空、设备等)所构成的情与境的总和。每一个教育和教学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放发展的,一堂课的成败首先取决于学生听讲的情绪。

案例一:用生动的小故事创设学习物理的情景。

讲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时候,可以先介绍龟兔赛跑的故事。同时,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是兔子比乌龟跑得慢吗?”学生作出否定性回答。再问:“那为什么乌龟却先到达终点呢?这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为讲述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设下伏笔。这样一个引入,使这些女学生由心底里产生对答案的迫切渴望,激发起学生的强烈求和欲。

案例二:用实验或问题创设学习物理的情景。

讲力有合成时,学生对“1+1≠2”很难理解。不妨让两个学生拉一条中间挂有一块砖头的绳子,当两个用尽全力绳子也拉不直时,全班同学都笑了,就在这愉快的笑声中,全班女同学都明白了“1+1≠2”的道理,教师再通过弹簧秤做定量实验得出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就很容易让学生接受了。

物理学与观察实验为基础,精心设计的观察实验活动(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等)乃是课堂上创设学习物理情景最有效的手段。

2、感性体验,调动情感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掌握女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针对女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相应的对策,就能取得情感教学的主动权。

第一,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引导学生做思维实验

女生具有情感细腻丰富,脆弱易波动,对事故敏感,观察入微的心理特点。针对这一点,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引导学生做思维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性体验。

案例三:

讲解物体运动的s-t图像和v-t图象的关习题时,在分析每个物体运动的情况时,分别让学生上台演示或口头描述出来。在我们高中物理新教材的第二章的习题里,第五题就是这类题目中一个极好的例子,讲解时,我让学生自己分析乌龟和兔子分别做怎样的运动,然后叫两个学生分别扮演乌龟和兔子在讲台上表演,其他同学在下面评判。这样做,学生在有了丰富的感性体验之后,对抽象的s-t图像和v-t图象能够想象出物体的实际运动情景,认识深刻了许多,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第二,适当表扬与批评,调动女生情感。

通常女生比较情绪化,常常喜欢一个老师她就会喜欢她所教的科目,继而学得很好;反之,讨厌一个教师她就会 讨厌她所教的科目,继而厌学、成绩一落千丈。

利用这一点,可以这样做:批改作业时,对不同性格的女生在作业本上留下“个性留言”。对容易自满的女生,更“苛刻”一些,对于一些小错马上留言指出其粗心了。对不自信的女生,只要她们作业写得工整了,或者比上次做对的多一些了,就在作业本上留下鼓励和赞许的话语。这样,以作业本为教师与女生沟通的桥梁,师生间的感情在这无言的对话中加深了,师生感情加深了,女生对学物理也就充满了信心。

在物理教学中适当地采用情感教学,让女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消除女生对学习物理的认识误区与恐惧,提高女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兴趣和信心推动女生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努力学习,获得更好成绩。好的学习成绩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形成正向强化循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