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3 09:42: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专业古建工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作者简介:程琳(1962-),女,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会计教育与实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3-0011-02
目前,国家示范高职建设院校已完成建设任务,经教育部、财政部验收合格后,正式成为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示范性高职院校承载着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任,是我国高职教育全面推进的一项试点,改革才刚刚起步。因此,在示范项目验收后,示范院校专业建设工作决不能浅尝辄止,还需要深化专业建设内涵,巩固示范建设成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引领作用。
一、充分发挥“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功能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培训的基本办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体制基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只有在政府主导下才能有效地开展。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在合格验收后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继续深化“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内涵,最大限度地发挥平台的功能,为高职专业的建设和改革提供平台、机制和制度的保障。
(一)继续争取政府加大对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支持力度。在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制度尚不完善的背景下,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建设面临很大的困难,高职教育要改变买方市场现状,必须继续深化“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内涵[1],争取政府加大对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支持力度,形成供需双方都来关心学生培养质量的局面。需要政府大力支持的方面主要表现在:需要政府根据本地区“十二五教育发展纲要”的布局,落实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的配套,建立一套刚性制约机制,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需要政府主导行业引领职业教育的发展,使政府明确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明确行业制定区域性的职业分类标准、职业人才规格、职业准入标准,提供区域性的职业岗位人才需求情况,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认证和职业技能认证,使职业院校的教学标准符合行业标准;需要政府搭台,建设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企业共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长效机制。
(二)继续完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架构和内涵。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在建设期间,各建设学校均搭建了具有学校和专业特色的校企合作办学的管理平台,这些管理平台的建立,为重点建设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本条件,但由于建设期短,管理平台的架构还不尽完善,平台的内涵建设还不够深入,需要继续完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架构和内涵。
1.建立“多元化”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架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架构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平台是政府与政府共建国家示范院校的管理平台,表现为学校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行业的政府管理部门共建学校的办学管理平台,如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与重庆市煤矿安全监察局、重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达成共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管理平台;第二层次的平台是政府与行业共建国家示范院校的管理平台,如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与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达成共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管理平台;第三层次是学校与行业企业根据“双赢”原则搭建“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办学管理平台架构的层次性决定合作的力度和效果[2]。
2.完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内涵。从学校层面,需要继续争取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完善三个层次合作办学管理平台制度建设,使合作办学制度化,而最重要的工作是将合作办学管理运行机制落到实处,形成长效机制。从专业层面,应该充分依托学校搭建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在形成的机制和建立的制度保障下,进行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并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专业的资源优势,搭建专业层面的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运行保障机制和管理制度;有的专业可依托专业的场地资源、人才需求优势等“引企入校”,形成利益共享的管理平台,搭建校企合作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具有深厚行业背景的专业,还可根据行业对特殊岗位人才急需的情况,采用“订单培养”方式,根据企业的要求来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使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搭建学校和企业合作办专业的教学管理平台。
实践教学在专业理论课堂教学之后进行,每班由2名专业教师指导,每批实操学生分成4组,每组6~10人,按既定进程表交叉轮流进行。对学生的综合考核主要以提问和实操为主进行考评。
二、评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航海类院校给予轮机专业必要的集中实习实践环节,方便了教学的计划和安排,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为即将上岗准备必要的实践经验。但在评估实践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如下不足:
(一)没有自有的专用实习船舶,船舶认识实习只能在大连航运集团的烟大轮渡上进行一个航次,时间短暂。船上教学设施不足,环境恶劣,学生没有动手锻炼的机会,部分学生对认识实习的意义认识不够等因素使实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双师型”教师缺乏。目前轮机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船舶甲类轮机长1人,船舶甲类二管轮1人,甲类三管轮1人,见习三管轮5人,专职实验员1人。“STCW马尼拉修正案”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要具有实践经验并获得实船的任职资历。长期以来,轮机工程专业的师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加上人员编制的限制,大多数专业教师忙于上课,难以有较多的时间从事上船实践工作。没有制定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适任考核办法,缺乏对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上岗考核和指导培圳。因此,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紧迫而繁重。
(三)学校对指导教师在实习期间的实习指导工作监管力度不足。对指导教师的工作没有考核机制,对其工作效能缺少评估体系,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
(四)实践教学考核随便,人为因素较大,缺乏科学的考核机制。大部分航海类院校的实践考核是以口头问答和限制时间内的设备实操为主。有些院校的实践教师与理论教师为同一名教师,导致在考核过程中有些教师甚至依据学生课堂表现来评定实践教学成绩,随意性较大。多数院校均存在参加考核的学生全部及格通过现象,引起学生缺乏危机意思,实践实习动力不足,训练效果较差,不能达到实训目的。
(五)轮机工程的学生就业方向比较灵活,存在陆上和海上两种就业方式,而部分打算签约陆上工作的学生不打算参加海事局的三管轮适任证书考试,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消极,纪律散漫,甚至对训练内容不感兴趣,出现迟到早退,中途逃课等现象,其行为直接影响其他海上就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评估实践教学质量的建议
(一)校企合作建设与开发校外实习基地,提升校外实习效果。为满足工学结合的要求和轮机工程专业的发展需要,学校与大连多家航运公司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保证了校外实习项目的开展。学生通过航行实习,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融合,体会到轮机员扎实专业知识和过硬航海本领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航行实习效果。
(二)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队伍建设并不断完善“双师型”教师体制,鼓励教师上船实岗锻炼,以利于教师获得满足“双师型”要求的海上任职资格证书,以丰富实践技能。同时把素质教育融入实践教学中,如在动力设备操作过程中,“双师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原有设备或系统的基础上自行设想一个学生本人认为最好的设备或系统。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得到锻炼,挖掘其学习潜能,开发其智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建立实践性教学质量监控机制。首先成立实践性教学质量反馈监督机制,聘用已退休专业教师成立实践性教学质量反馈监督专家组,对评估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及学生进行监督,定期对监督结果进行反馈汇总及讨论,解决存在的问题,达到监督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结合轮机工程专业学生参加全国海船船员三管轮适任证书实操考试的通过率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评价,综合分析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实施效果,如果发现实践课程体系的不足之处,及时对实践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使之优化完善。
(四)通过开发计算机考核评定程序,来实现学生实践教学环节考核过程及结果的公正公开公平。把考核内容、实际设备、指导教师和学生操作进行按序号排列,操作考核时由计算机随机抽取组合序号,学生操作时由计算机自动记录操作过程,操作结束后由计算机自动处理数据,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打分。这样的考核结果公正客观,更能让学生信服,同时避免了指导教师的个人因素,提高学生的训练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1-0005-08
从一名工科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工程技术人才,需要良好的工程教育背景和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工程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工科学生成为对社会发展有所贡献的合格工程技术人才。如何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当今世界性课题。为此,工程教育评估(或工程教育认证)作为世界各国提高和保证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政府和社会公众认可,并为国际间相互承认同类专业学历建立了实质性的等效基础。
工程教育评估国际互认是指不同国家的工程教育评估结果相互承认,表明互认国之间的工程教育质量等效。文章通过介绍工程教育评估与工程师注册制度的关系、中英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对比、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国际互认、工程教育评估国际互认华盛顿协议、美国工程教育评估和中国工程教育评估的基本情况等,阐述工程教育评估国际互认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目前中国工程教育评估与国际互认的情况。
一、工程教育评估与工程师注册制度的关系
学生怎样才能成为合格的工程师,各国的条件和流程虽有不同,但都需要保证最基本的条件。以英国为例,英国工程师管理局(Engineering Council,简称EC),提出了成为注册工程师的2个基本条件:1)通过专业教育,具有良好专业支撑知识和理解能力;2)有良好的执业发展与经验。申请者要成为注册工程师,需通过书面材料和面试证明满足上述条件。而满足上述第一个条件的前提是取得通过评估的专业学位,如没有该学位,则需通过英国工程师管理局的相关考试①。
国际上通行的工程师注册程序一般要经过5个步骤:合格专业教育专业工作实践执业资格考试登记注册继续教育。
可见成为注册工程师的前提是“合格专业教育”,而保证合格专业教育的重要手段就是专业教育评估(或专业教育认证)。表1列出了中、英、美三国工程教育评估与工程师执业注册的对比。
工程师注册制度与高等工程教育评价密切相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是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基础。从表1可知,在英国和美国,注册工程师的必备条件是获得经专业认证的工程专业学士学位。这种连贯一致的制度体系不仅使高等工程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培养满足工程实际需要的人才,也为注册工程师制度提供了质量保障,使教育界与工业界密切联系,让社会各界人士关心工程师的成长,使培养的学生关注社会的发展。
工程教育评估的另一重要目的是为国家和地区的工程教育走向世界,为教育的国际化提供一个可以相互比较和相互承认的平台。协议国(或地区)的工程教育质量在实质上等效,毕业生的学位在协议国(或地区)间得到认可,在申请成为协议国(或地区)注册工程师时享有同等待遇。
二、中英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对比
互认是评估结果的对等。以中英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为例,从评估组织、评估标准和评估程序这三要素进行对比,观察中英在工程教育评估上的特点和共性。
(一)评估组织
在中国,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组织是全国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National Board of Civil Engineering Accreditation, NBCEA )。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工作始于1993年,由当时的建设部根据执业注册工程师制度的需要组织实施。1994年建设部颁布了《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育评估暂行规定》[1],评估工作针对当时的专业定位(即建筑类专业)。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专业向宽口径方向发展,专业定位也拓展为土建类土木工程专业。2004年7月,建设部颁布了《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文件》[2],给出了评估委员会章程、评估标准、程序等。同时指出,评估委员会由21~27 名委员组成,来自高校和工业界的委员各占一半。
在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工作由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 ,简称QAA)负责,该机构提出学历与学位资格框架、学科基准、专业规格指南等②。专业评估和工程师资质鉴定则统一委托工程师委员会(Engineering Council,EC)负责③。土木工程专业评估由与土木工程专业相关的工程师学会组成的联合评估协调委员会(Joint Board of Moderators,JBM )组织实施,该委员会由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ICE)、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IStructE)、英国道路工程师学会(IHE)和英国道路与交通学会(CIHT)联合组成④,其成员一半来自高校,另一半来自工业界。
(二)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是评估的核心内容,也是国际互认的重要内容,因此,各国在国际互认中,强调对评估内容的实质性等效。在中国,称为评估标准;在英国,称为鉴定标准。
中国土木工程教育专业评估标准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教学条件、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质量的智育标准,体现了对未来职业注册工程师所应具备的基本专业教育要求。《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文件(2004版)》中规定的评估标准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及20个观测点,见表2。
英国《高等教育专业鉴定标准》(UK Standard for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Competence, Accredit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Engineering Council)是以工程师注册为导向的工科专业共同遵守的鉴定标准。在此基础上,各工程学会制订了针对个别专业的鉴定标准,即从工程一般性标准具体落实到个别专业的特殊性标准。表3列出了中国和英国土木工程专业评估(鉴定)标准中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从表中可知,中英关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基本相同。中国更强调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英语和计算机的掌握程度。但在侧重点上,英国的鉴定标准更关注学生学习的成效,强调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工程能力和综合能力,强调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具备工程分析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也强调了其他通用能力,如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等。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总结国内办学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新版《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3],各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也在不同程度上根据自身办学条件,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制定相应培养方案。新的培养方案中,加强了学习效果考察和学生能力培养。在土木工程专业评估中,对学生能力的评估已成为视察重点。
(三)评估程序
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程序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文件(2004版)》中规定的程序执行。
(1)申请与审核。各学校志愿提出申请,并提交申请报告,每年一次。
(2)自评。撰写自评报告,对办学状况、办学质量进行自我检查,对评估指标中各项内容进行鉴别并加以说明,以备审核。
(3)视察。视察小组由4~6人组成,进校作不多于4天的现场访问。视察小组需会晤教师和学生,访问图书馆、工作室等,查阅考卷,了解评分策略,审查校内质量保证体系,然后写出视察报告。
(4)审核与鉴定。根据审核与视察结果得出评估结论:通过、有条件通过和不通过,并根据不同的情况给出有效期和重新申请的期限。
(5)申诉与复议。申请学校如对评估结论持有不同意见,可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诉,上级主管部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作出复议决定。
在英国,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程序根据《高等教育专业鉴定》中规定的程序执行,包括提出申请并被接受,初审书面报告,现场访问,鉴定结论——通过或者不通过。鉴定有效期一般为5年,或短于5年,特别是对新专业点。鉴定结论根据鉴定标准得出。与中国不同的是,没有申诉和复议阶段。
三、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国际互认
因为中国和英国土木工程专业的评估标准和评估程序是完全等效的,1998年5月18日中国建设部人事教育劳动司与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ICE),中国注册结构工程师管理委员会与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IStructE),分别签署了学士学位专业评估互认协议⑤⑥。在这两份协议书中,双方认为NBCEA和JBM所使用的评估标准和评估程序大体一致。双方相互承认由中国NBCEA评估通过的土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和英国JBM鉴定通过的土木结构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并认为以上学位符合中国结构工程师注册资格,能达到英国ICE和IStructE正式会员资格的学术要求。持有以上学位的毕业生在提出申请成为中国注册结构工程师或申请成为英国ICE和IstructE正式会员时,享有对等地位。该协议书涵盖的专业点包括已被双方各自评估通过的专业点和在今后的评估或再次评估中获得通过的专业点。
上述两个协议的有效期至2003年止。为延续
中英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互认, 2011年11月,中国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与英国联合评估协调委员会的各学会授权的IStructE签署了关于学士学位专业评估互认协议⑦,延续中英土木工程专业高等工程教育国际互认。
中英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互认,表明中国评估通过学校的毕业生与英国评估通过学校的毕业生的教育质量实质性等效,开启了中国工程专业教育国际互认的先河。
中国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还得到新加坡承认。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颁布了经专业工程师委员会(Professional Engineers Board)鉴定的“专业工程师认可资格通告”,该通告于2009年12月30日颁布执行⑧。该通告给出了获得新加坡认可的工程教育专业点,其中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瑞典、瑞士、日本、印度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高等学校的相关专业。在此通告中,中国大陆的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河海大学和武汉大学共15所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获得认可。这表明中国上述15所评估通过的高校与世界上其他知名高校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在新加坡具有同样被认可的专业教育资质。中国评估通过的土木工程专业学位是目前新加坡承认的中国大陆工程教育唯一的专业学位,这再一次表明国内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已经率先达到国际认可的标准。
四、工程教育评估国际互认华盛顿协议
《华盛顿协议》(Washington Accord)⑨是1989年由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民间工程专业团体代表上述6国签订的国际性协议,由美国ABET牵头,旨在确认不同国家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等效,从而实现国际高等工程教育专业教育相互认证。《华盛顿协议》的意义在于一国的工程教育得到另一国认可,并被另一国注册工程师机构认同为接受过合格专业教育,可申请成为该国注册工程师。
《华盛顿协议》的核心内容是经过各成员组织认证的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具有实质等效性(substantial equivalence)。等效性是指任何成员在认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时所采用的标准、政策、过程以及结果都得到其他所有成员的认可。缔约方所认证的工程专业(主要针对四年制本科高等工程教育)的毕业生均达到了从事工程师职业的学术要求和基本质量标准,获得从事初级工程工作的学术资格,其工程学历基本相同。
《华盛顿协议》每两年联合其他协议成员共同召开国际工程大会,会议期间除交流和讨论有关重要事项外,还讨论有关预备会员和正式会员的吸纳事宜。《华盛顿协议》规定,各申请组织首先被接纳为预备会员,在成为预备会员2年后才能成为正式会员;正式会员对新会员加入拥有一票否决权;递交预备会员申请的时间在每届国际工程大会前6个月;申请时,必须有《华盛顿协议》的一个或多个正式成员作为联系人和辅导者
,并在申请中有至少2个《华盛顿协议》正式会员为申请预备会员组织提名。
协议规定任何签约成员必须为本国(地区)政府授权的、独立的、非政府的专业性社团。目前,《华盛顿协议》的签约方有15个(表4),中国、印度、泰国等都在积极准备申请加入该组织。中国拟在2013年申请成为《华盛顿协议》会员。
中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较为成熟的工程教育体系,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对增加协议在全球的影响力,促进全球工程技术人员流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五、美国工程教育评估
《华盛顿协议》的发起单位和牵头单位是美国工程及技术教育认证委员会(ABET)。中国要加入《华盛顿协议》,首先应了解美国工程教育评估的方式。
在美国,专业认证与职业实践、考试考核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链。在认证与考试的衔接上,充分认可专业认证的结论,要求申请执业注册的人员必须拥有通过专业认证院校的相关专业工程教育背景。通过认证院校的毕业生参加执业注册考试,可免除部分基础科目或全部基础科目的考试,而对未通过认证院校的毕业生参加执业注册考试,则要求其必备更长年限的工程实践经验。
ABET的前身是1932年在美国纽约成立的美国工程师专业发展委员会(Engineers’Council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ECPD)。1936年进行了第一次工程专业质量认证,1946年起开始进行工程与技术专业质量认证,1980年,美国工程师专业发展委员会为了更加突出认证特点和质量,更名为美国工程师专业发展委员会(ABET)。
ABET专业认证的对象是工程教育专业,而不是院校,不是系,也不是学位,但前提条件是该专业点所在院校已通过地区的或全国的院校认证机构认证。其原则是各专业点自愿申请。
ABET专业认证的主要目的是5个“告知”:(1)告知考生和家长,哪些学校的哪些专业点是符合合格标准的,以便为将来成为工程师作准备;(2)告知各工学院的院长、管理者和教师,如何正确评价专业点的强项和弱点,以及如何改进;(3)告知用人单位,哪些专业点的毕业生为专业执业作好了准备;(4)告知纳税人,清楚他们的钱用在何处;(5)告知公众,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会为公众安全着想。
ABET专业认证标准见表5,共8个方面。
ABET专业教育认证结论有9种:(1)下一轮常规认证(有效期6年);(2)需提交中期报告(典型有效期2年);(3)需进行中期访问(典型有效期2年);(4)需陈述弱项理由(典型有效期2年);(5)报告可延长(上次认证弱点已克服,典型有效期2年或4年);(6)访问可延长(上次认证弱点已克服,典型有效期2年或4年);(7)陈述可延长(上次认证弱点已克服,典型有效期2年或4年);(8)不予认证;(9)终止认证(应学校要求)。
六、中国工程教育评估(认证)
建立中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成为《华盛顿协议》成员国,获得工程教育学历的国际互认,是提升中国工程教育整体质量,实现工程教育“走出去”战略,增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举措。
加入《华盛顿协议》,先要经过“预备”阶段,时间一般是2年,然后才可成为正式签约组织。“预备”阶段所需条件:(1)该组织的工程专业认证体系与签约组织的认证体系相比,具有概念上的相似性;(2)该组织确实具有潜在的能力,在不久的将来能达到正式签约状态;(3)有关工程教育专业的等效性在批准该组织成为正式签约组织时生效。
为此,2007年中国成立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由教育部组织,旨在建立全国统一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为加入《华盛顿协议》,实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国际互认创造条件。分委会包括机械类、化工类、计算机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试点工作从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交通运输类、轻工食品类、水利类、环境类、地矿类、安全类等开始。2012年注册成立全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筹),以达到《华盛顿协议》对缔约国工程教育认证组织的“民间性”要求。
中国工程教育评估标准确定了7个组成部分,见表6。
对上述指标逐一判别,指标结果包括:(1)P(Pass):完全达到标准要求;(2)Pc(Pass/Concern):达到标准要求,但有不确定性;(3)Pw(Pass/Weakness):基本达到标准要求,但存在不足;(4)F(Fail):未达到标准要求。最终,认证的结论是:通过认证,有效期6年(各指标全达标准要求,且没有Pw项);通过认证,有效期3年(各指标全达标准要求,但有Pw项);不通过认证(指标有F项)。
七、结语
(1)专业教育评估获得国际承认,表明中国评估通过学校的毕业生被外国承认,并可与该国评估通过学校的毕业生以
同等条件申请该国的注册工程师。
(2)中国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是工程学士学位专业中第一个按照国际通行的专门职业性专业认证制度(professional programmatic accreditation)进行合格评估的专业,并率先获得国际承认。
(3)中国正积极申请加入《华盛顿协议》,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为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育评估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35号)[S].1994.
[2]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文件[Z].2004.
[3]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新版)[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2年工作要点(教高[2012]19号)[EB/OL]..
Engineering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nd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
LI Guo-qiang, XIONG Hai-bei
【 abstract 】 : explain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of the modular design principle, based on the working process design and development. Modular design and build teaching adapt to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Give consideration to the "following education" demand of the modular courseware design so as to meet the network teaching.
【 key words 】 :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follow-up education; Teaching module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管理(包括工程造价、招投标、监理)是一门基于工程设计、施工知识体系下的学科,实践性很强,在缺乏施工和设计经验,应届毕业生在学制的限制下,难以把握,造成知识体系欠缺等先天不足,长期的学生生涯消减学习热情,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毕业工作几年后“执业后劲”乏力。
笔者认为符合教学与学习规律的工程管理体系课程,应该兼顾“后续教育”。结合岗位证书知识体系的新开发课程的教学模块化设计,可以打破系部界限,整合教学资源。全日制高职教育毕业生也可根据自身需求,在原有的知识架构和初步工作经验基础上回校参加精品课程模块的业余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行业知识结构体系,同时借此打造吸引企业积极参与的校企合作平台,形成的课程体系更符合工学结合的教学规律。灵活开发新的课程模块,适应更加广范、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从而突破学校高职院校生源短缺、教学资源浪费,而社会对综合素质高端人才的迫切需求的人才培养“瓶颈”,将职业学院办成真正的开放性社会大学,走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新路子。
以我院新开发课程《钢结构工程计量与计价》为例,随着国家对北部湾经济区基本项目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各种类型的钢结构厂房如雨后春笋般矗立在新兴的北部湾畔,对其工程预算和结算的需求加大。钢结构的计量常常以吨为计算单位,工程量的计算并不算复杂,难点在于识图,许多搞土建预算的同行看不懂钢结构施工图,从而在造价计算上造成障碍。据我在一个造价事务所的调研,一个所里十几个人,只有一个懂钢结构或计算钢结构工程造价比较有经验的,其他的人基本不懂或没实践经验。如果土建预算员对钢结构计量有障碍的朋友,熟悉一下相关制图规范,或找一些钢结构识图的书学习一下,识图的问题解决了,钢结构的计量还是不难的。于此考虑,《钢结构工程计量与计价》应运而生。下面就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开发、配套教学的模块化设计、实践性教学体系和如何兼顾“后续教育”的需求几方面尝试做初步的阐释和探讨。
一: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
建设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与生产过程操作紧密相连,实践性、操作性很强,按传统学科教育是依次讲解,理论过于抽象,高职学生较难接受和掌握。我们对该课程建设紧扣专业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的技能为主线,通过调研生产岗位的工作过程、工艺流程、技术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分析生产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明确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术、关键技术和综合技能,以真实工作任务选取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出发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序化、优化,最后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作任务的完成来进行,较好地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课程设计理念。
二、构建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
本课程定位于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特识教育”,特识课程模块是习得技能尤其是创造性技能的关键,同时,它也是学生内化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和培养职业人格特征的关键。这种课程模式的目标直指专业技术,是技术主义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