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3 09:42: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前言
文化体现的是城市的记忆。不论城市的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老城区的历史街道、文物古迹、老居民区,亦或是这城市传统的技能、习俗,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形式都是这座城市的古老记忆。而这些也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化价值。因此,历史脉络和文化脉络作为城市的独有标签应该被世人所重视。
城市文化是一种付诸于城市的文化形态。比如我国的潍坊风筝文化、成都巴蜀文化、南京金陵文化、郑州殷商文化等。这些独特的文化在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的同时,也优化了城市的经济投资环境与文化传承环境,在各方面均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由此可见,城市的文化对城市的发展与建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文化的内涵
城市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因此,对城市文化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
(一)城市文化是城市的历史传统和社会发展的结果
城市社会的变迁本身是一个文化的大题目。它的的外在表现是城市建设和人文景观。“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城市的规划、布局、生态环境、市政设施、建筑艺术等所构成的人文景观,是城市的光荣和骄傲,也是城市的困惑和失落。
(二)城市文化反映城市的制度组织和社会结构
城市的权力结构、自主程度、决策和管理、城市的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社会分工和专业分化、社会团体和组织程度等,反映出城市是充满活力、高效和有机的、以人为中心的,还是僵硬而低效、非理性的,两种不同的管理和制度。
(三)城市文化是城市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产品成果的反映
城市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产品包括学校、学术机构、体育场、图书馆、公园等文化设施的建设;还表现为广播电视、文化团体的建设以及各类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价值和功能、风格和特色、品味和层次等等。这是狭义的文化所反映的城市文化状态。
(四)城市文化体现城市的人口构成及其文化素质
城市人口在民族、年龄、职业、信仰、健康的动因,也是城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指标。
总的来说,城市文化的本质是人文精神的状态和追求,是城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反映了城市的特色和品味,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城市文化是城市的一种无形的资源,能否对城市文化进行合理经营直接决定着城市品牌能否建立。因此,对城市文化进行有效地管理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三、城市文化的结构
城市文化有其特定的文化系统或体系,它由众多子系统组成,城市文化系统或体系所表现出的不同层次,就是城市文化的结构。一般可以将城市文化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城市的物质文化
城市的物质文化是城市文化的表层。它由城市的可感知的、有形的各类基础设施构成,包括城市布局、城市建筑、城市道路、城市通讯设施、公共住宅、水源及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设施以及市场上流通的各色商品以及行道树、草地、花卉等人工自然环境所构成的城市物质文化的外壳。可以说,城市的各类基础设施所展示的东西要远远地超过人们肉眼所见的表象,不仅城市中的那些有形的物质实体,鲜明地呈示了城市的精神风貌,而且一个城市的布局、城市的空间结构也形象地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特征。比如,广场是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广场是城市结构中最明确的因素,从古到今,广场向来都是城市的心脏,只有来到城市的主要广场才算真正抵达城市。 城市广场不仅仅是人们生活和活动的空间场所,它还是特定时代、特定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产和再生产的场所之一,既是城市社会文化形态的建构,同时也在建构城市的社会文化形态,不仅可以展示一座城市的性格,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精神特征。
(二)城市的制度文化
关键字: 文化、推倒全盘、新功能、整体保护、
中图分类号: I0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回顾
建筑遗产是传统历史与文化的重要依托载体《马丘比丘宣言》中写道:“城市的个性和特性取决于城市的体型结构和社会特征,因此不仅要保护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址和古迹,而且还要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一切有价值的说明社会和民族特色的文物必须保护起来。”
由于近几十年来年久失修和破坏性地使用,天津老城区及其旧有建筑和现代城市的发展极不协调,迫切需要得到科学地改造。但是,旧城改造必然涉及到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涉及到现存的、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的去留问题。特别是1986年国务院公布天津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后,作为天津之源的老城厢及其传统建筑的保护、改造、开发和利用则成为有关各方关心的焦点。遗憾的是到现在争议还没停止,而老城厢内容的绝大部分己拆除为平地。
反思与现实
天津作为国务院正式公布的重要历史文化名城,建城己有近600年的历史,有着丰厚而独具特色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一是以老城(亦称老城厢)为中心,具有深厚中国传统和地域特征的城市本土文化;二是以租界区为核心,具有浓郁异国风情的外来文化。以多元文化并存为主要特征的城市风貌,在风格、个性、情调和人文环境方而,显示了人津颇具特色的城市魅力。天津旧城区和老城厢尽管街巷狭窄,建筑破旧,看起来没有太多价值,但却代表着天津的历史和传统地域文化。在城市的新陈代谢和改造过程中,人们在期待城市物质功能和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希望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功能不被阻断和割裂,体现城市的历史延续性,体现城市传统文化的积累,并与现代城市的发展相融。然而在世纪之交的天津老城厢的拆除改造中,大量的建筑文化遗产消失,对于在城市文化印记上采取割肉换皮的做法,很多怀有文化责任的有识之士不仅仅是扼腕叹惜,在痛定思痛后,我们又当如何对待天津这座历尽600年沧桑的城市,如何保护代表人津历史的老城和代表地域文化的占建筑,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呢?
对待天津的另一支建筑文化遗产——租界区中的“小洋楼”人们又该如何取舍?她是天津近代殖民文化的见证与文脉主流之一。在对其进行保护与再利用的过程中应该吸取“老城厢”悲剧,避免重蹈覆辙。
英国著名文物保护专家费尔顿博士说过:“维护文物建筑的一个最好办法是恰当地使用它们”。对城市的某些传统街区和建筑文物实施保护的有效途径,在使用中找出解决保护与发展这一矛盾的切入点。从与天津老城区改造、开发与传统建筑保护的共同点上来说,我们对待“小洋楼”应该符合以下几点:①满足城市有生命机体的正常运转,也就是满足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功能要求;②满足历史文化延续的要求,保持和发扬城市特有的建筑文化特色;③满足人们对老建筑视觉与精神等方而的要求;④满足社会传统教育、历史和文化的研究等需求;⑤衍生城市机能,满足旅游、观赏和纪念等需求。
(一)、对天津历史街区的全面探讨:
租界区域城市的风貌特色:一宫花园住宅风貌保护区、解放北路金融建筑风貌保护区、承德道风貌建筑保护区、中心公园住宅风貌保护区、赤峰道名人旧居风貌保护区、五大道住宅风貌保护区、劝业场商贸建筑风貌保护区、德式建筑风貌保护区、日式建筑风貌保护街区等。
1.资源和经济因素方面:
建筑的物质寿命总是比其功能寿命长,因此建筑往往可在其物质寿命之内经历多次使用功能的变更。在租界区的改造中,应在保护建筑文物的前提下制定改造方案。在被确定为受保护的建筑文物区域内围绕其性质、风格和特征进行城市设计,以保持风格的统一和环境的协调。同时,建筑文物保护的基点应确立在不影响城市的整体发展和不阻碍租界区的改造上来,两者之间应有一定的协调和让步。这样,租界区既能得到合理全而地改造,又能使有价值的建筑文化遗存有效地得以保护。
在旧城改造和建筑文物的保护中,应注意建筑文物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充分发挥建筑文物的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潜能,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发挥其经济潜能。
2.环境因素方面:
改造再利用的方式可减少大量的建筑垃圾及其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同时减轻了在施工过程中对城市交通、能源的压力,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在对租界区域的改造中,既要正视城市的文化历史,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也应正视现实改造开发中的实际需要,一味强调保护古迹而影响了城市整体机能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是不可取的。所以应从大局着眼,从大环境上有的放矢的解决改造与保护的矛盾。
3.社会文化方面:
天津历史文化名城的租界风貌保护区,就是要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相对集中的地段进行保护控制。它涵盖的数量之多、内容之广、保存状况的相对完整,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均属前列。
历史地段同一切有生命的机体一样,总是处于不断的生长与发展之中。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文化的变迁导致了形体环境的变化。使得个体建筑或局部空间的改变成为城市生活中的家常便饭。因为只要是活的社区,大面积的环境就总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没有最终确定而永久的状态。
所以对于天津租界区长期形成的有认同感的城市格局及文物价值、情感价值等容易在不加区别的“大拆大改”中轻易地丧失掉。我们从小片改建有利于对环境作细致的研究和判断着手,我们应当把城市设计和更新整建的尺度放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使其成为一个逐渐增长更新的过程,而不是大面积的一次性再开发在每一小块的更新过程中必须将它置于整个城市形体环境的构架上来考虑,建筑与城市环境有持续性的历史文脉序列,这样的增长和更新才是“可读的”和“可记忆的”。(二)、对天津殖民文化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方案:1.“整体保护”的原则:
这里是指保护文物建筑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科学和情感等各方面的价值。在历史环境保护状况方面,已划定的风貌保护区所体现的历史风貌特色有待完善,也就是其划定范围还有待于向外扩展。历史环境的意义在于其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完美融合。天津主要特色是“因水而生,沿水而长”,城市的形成扩展和水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风貌区的划定较少考虑到与水的关系,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其次,对现有的风貌保护区从文物保护单位与近代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状况及整体保护状况等方面,划分等级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目的是让天津城市文化遗产得到充分的政策重视,更新保护观念与技术手段,加强对风貌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2.经过改造赋予新功能
即保持原有建筑外貌特征和主要结构,内部改造后按新功能使用。利用现有建筑文物建立各类专业博物馆和纪念场所,使之成为天津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和旅游观光胜地。在对租界区改造中.提倡保护真古迹,尽量保留有一定价值的现存传统建筑,充分发挥其作为建筑文物的作用。在进行古建筑保护的过程中,尽量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来源,发挥这些建筑文物的社会文化作用和经济开发潜力,加大天津传统建筑文化的宣传力度和社会影响力,以文物养文物。3.历史地段的改造与再生常常综合采用用地调整、环境整治、增加基础设施的方法。
一方面,零星插建虽能保持城市历史的有机延续,但个体改造的不负责性、短期性、片面性等后果也是严重的,往往这种作法会带来规划设计的盲目性和不可预测性、综合市政管网改造衔接的不协调性以及对周围居民的持久影响等。成片改造有一次性规划设计、一次性投资、一次性建设、一次性见效的优点,各类建筑设施能作到成龙配套,全面更新。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在有充足资金启动的条件下,力争一次性在一个合适的尺度内成片改造。
另一方面正如凯文••林奇所说:“在它的总的轮廓相对稳定时,小的局部的变化从未休止……这些只是过程的延续,并无最后的终结。”由此看来,过多过快的变化会给城市居民造成心理干扰。城市能成为居民认同的“场所”,其形成大多有其独特的历史过程,绝非立竿见影就能获得。因此我们要十分珍惜那些在城市中已经形成的场所,避免对其具体的体型环境作急剧的变革或任意更改。
4.城市更新改造和再利用应该带有前瞻性考虑
城市更新改造和再利用应该使其具有社会和经济持续再生的活力;而一般保护工作却相对是后顾的。因此,科学的城市设计可以在历史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问题起很重要的作用。
为提高开发经济效益,房地产开发商往往置老城区历史和社会文化效益而不顾,将不利于开发利益需求的现状毁坏或全部拆除,盲目进行与老城区原有建筑性质和文脉毫不相干的开发建设。租界区域目前以低矮的民居为主,为获取较高的开发利润,在现有规划中,取代为大型商贸建筑群的手法显然不合适。这样,反映城市历史文化的城市风貌、传统城市格局和居住生活形态就将随之消失。因此,在经济利益和社会文化利益发生矛盾时,往往容易注重前者。在旧城改造中,如何兼顾这两者的利益,达成有机的统一,应是政府职能部门和开发商进行决策时着重考虑的问题。
三、结语
天津市区的殖民建筑文化遗产应该在改造中运用建筑再循环理念,通过对空间的布局、建筑风格、景观环境等方面的精心设计,较好地继承城市肌理和文脉基因。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之下,努力做到保护与利用相统一,不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使天津的历史文脉“和谐”地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聂兰生,卫城沧桑——天津旧城的去留,建筑学报,1998.6, 52.
[2]宋昆,李倩枚,历史地段保护与天津老城厢更新改造问题,建筑师,1996.8,33
[3]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个整体性方法,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城市是人类文化的最典型产物。是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中心和主要载体。城市首先是一个物质经济实体,人们通过设计、施工、修建和改造的、一个人工的物化环境。不是自然而形成的。在不同时期所留下的有形物体反映了城市的历史及历史中人的意识和行为。其次,城市也是文化的载体,城市与乡村相比,有更多的文化集聚和内涵。随着社会发展,城市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存空间。“生态文化”主要研究的内容应当是城市中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因此,生态文化首先反映了城市文化的发展。
“生态文化”融人城市建设必然产生“生态城市”。1971年开始的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明确提出要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城市,认为城市是一个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人类生态系统。开始将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研究。表明国际社会在反思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环境问题的解决时,首先从城市人手,进行“生态”改造。联合国“人与生物网计划”,提出生态城市规划的五项原则,即生态保护策略、生态基础实施、居民生活标准、文化历史的保护、将自然融人城市。我国学者认为“生态城市”就是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度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生态城市不仅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而且要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是一个以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以资源流动为命脉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的复合系统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价值取向与“生态文化”所倡导的核心价值是完全一致的。
二、城市“生态文化”的结构分析
物质文化是城市“生态文化”的物质层面,指的是“人类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方式及消费行为,以及有关自然和人文生态关系的物质产品,如建筑、景观、古迹、艺术产品等。”它由城市可感知的、有形的各类基础设施构成,这些物质现象之所以也被纳人生态文化的范围,不仅是由于它们典型地体现了广义文化概念“人化自然”的特征,更重要的因为它们都是一个城市风、传统或者说是文化的最生动、最直观、最形象的呈现。同样,一个城市的布局、城市的空间结构图也形象的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特征。
制度文化是城市“生态文化”的中层结构,“生态文化”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体制变革,改革和完善社会制度,按照公正和平等的原则,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伙伴关系。城市的管理机制:城市的管理机制既是城市社会文化形态的产物,同时也在建设城市的社会文化形态,不仅可以展示一座城市的文化性格,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精神特征。在现代管理机制中,“生态文化”要求的主要目标是建立更加民主的,公众广泛参与的,适合生态城市发展要求的城市管理体制。
精神文化是城市“生态文化”的内核或深层结构。精神文化与狭义的文化概念内涵相一致,是相对于城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城市精神文明的总各,包括一个城市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城市成员的人所学习到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它往往通过一个城市的民俗民风以及居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水平表现出来,是人们判断生态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城市“生态文化”结构的各个层面,并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相联系的,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浑然有机的整体。物质文化是城市的“外衣”。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物质文化要素。制度文化是城市的“骨架”,它为城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提供制度保证。精神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居民的行为方式和指导、影响、支配行为的整套规范、准则、价值观念等。既是城市社会的现实在所有居民头脑中的反映,同时,又反过来影响和改造现实,影响城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进步速度和深度。
三、城市“生态文化”建设
1 “生态文化”的制度文化构建。建立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管理机制是建立更加民主,适合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管理协调机制。“生态文化”建设首先致力于政府管理和公众参与的相互构建。
2 建立“生态文化”的企业文化和模式。企业生态文化,企业生态文化价值观念的确立,一方面可以在企业内部发动广大的员工,开展生态文化价值观念的讨论:另一方面可以在企业外部发动社会力量,公开向社会进行企业生态文化价值观念的“招标”或“征集”。这要靠政府、社会的引导,更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既树立了绿色企业生态文化的教育,易于获得社会支持,又对员工进行了企业生态文化的教育。
生态消费,引导企业文化向“生态文化”转变方面需要从改变消费模式人手,建设生态消费文化。一方面大力宣传教育,倡导简朴和谐的消费观念。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当下,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扩张,人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被局限,市民更渴望寻求一些开放的空间来进行互动交流,城市广场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慢慢发展成为城市的“大集市”,最能体现这个城市的状态和地域特点。所以城市广场的地域性设计与研究对于城市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体现也就越发重要。
1.城市广场的分类
由于现代的城市广场的综合性越来越强,所以广场的性质也在向综合性的方向发展【1】。但按其主要功能和需求来分,可分为:市政广场,商业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休闲广场等。同时城市广场也可以按照其空间形态,平面组合方式等进行分类。
2.地域性的相关含义
2.1地域性的含义
地域性从广义上一般指一个地域的本性和特点,其中包括了其社会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元素的特征。
城市广场的建设首先依附于一个特定的地域,所以地域性属于城市的本质属性。城市与建筑的地域性是指最终产品的生产与使用都在消费地点上进行,房屋一经建造就不能移动,形成相对稳定的居住环境,这一环境又具有渐变和发展的特征。【2】由此可见,一个城市的地域性是由该地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并经过历史沉淀后的结果。
2.2 城市地域性设计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迅猛的背景下,外来的与地域性风格相异的建设和设计风格的发展更为迅速,而且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建设活动的周期越来越短,这就导致传统与发展无法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相结合,所以地域性的保护和发展更多的需要体现在设计当中。
3.城市广场地域性的设计的研究
3.1城市的地域性要素
城市的地域性要素参考中国建筑大师张锦秋院士在2001年中国建筑学会上的观点,将其分为自然环境要素,社会文化要素,经济和技术条件要素三个方面。【3】
3.2城市地域性要素与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
3.2.1地域自然环境与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
自然环境中和城市广场地域性关系密切的包括有气候,地形地貌以及植物。
气候的变化,包括温度、湿度、日照、降水等,这些气候因素首先会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其次对城市广场的设计地块的选择,城市建筑的形态设计以及绿化树种的选择等方面也有影响。尤其是我国从南到北,地域跨度大,气候条件也变化多端,应对不同的气候,在广场的设计中应该考虑到当地的具体气候变化。例如在夏季干热的城市广场中,在广场中设置喷泉,反过来也体现了当地的风格气候。
地形地貌是城市广场场地的基础,其直观可见的表现了广场的设计和建设。城市的特色风光可以通过直接成为城市广场的组成部分或者通过借景的园林手法运用到广场景观出来。例如在一些山水城市中,城市广场可以考虑把周围的自然环境资源运用到设计中,这样不仅体现了城市特有的地域地貌,而且也加强了广场的景观效果。一些城市的地形条件带给设计一些局限,反而也给广场的设计带来了一些新的突破,更能体现城市的地貌风格;同时,在建设材料的运用方面,城市各异的地质条件也对广场的建设提供了更为自然和风格独特的条件。所以,地域性是既富有挑战也能因地制宜创造出特别的城市广场形式的契机。
植物配置从古发展到现在,成为园林建设的重要要素之一,其在城市建设中起到的作用毋庸置疑,随着全世界生态城市的建设受到更多的重视,植物在其生态效益方面最为关键,在构建景观,围合空间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一些城市都有其“情有独钟”的市树、市花。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植物都被文人墨客赋予其文化和精神上的含义,随着城市的发展,这种含义也被传承下来。
3.2.2 社会文化与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
社会文化包括的内容对城市广场地域性的设计是有直接的指导作用的,因为一个城市的社会文化性和地域性的内涵是基本契合的,都是有文化的内涵,是相互作用的。其中,人的行为活动、城市自身特点、地域传统文化特色这三类型城市的社会文化范畴对城市广场的地域性设计影响最大。
首先,广场作为以人为本的空间形式,人是其本。广场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人的活动,包括身体的体验和心理的体会感受。广场不仅仅是容纳的载体,不是单纯的“容器”。同时,人本身作为城市的“主人”,由于地域性的差异,表现在生活节奏,生活习俗等方面也产生了差异,比如语言、饮食、休闲方式等。所以在设计广场时,要结合当地人的行为习惯,通过空间的设计和人的活动方式相匹配,通过对广场中各种元素的考虑,形成与当地文化特色相互作用的目的,从而形成与当地人行为习惯相符合的空间场所。反过来讲,空间也通过市民参与的过程表现城市面貌和特色,两者相互融合,使得城市的地域文化传承和发展。
再者,城市广场随着城市的发展需求,慢慢演变成为了城市的综合体。不仅承载着活动休闲的场所,同时也带动周边环境的延伸。其中与广场相配套的建筑风格要与广场地域性相辅相衬。城市的建筑特色是随着历史的沉淀发展而来,直接体现城市的特色。在设计中,可以把本土建筑或者一些历史古迹作为广场中的景观元素体现出来。例如,西安的钟鼓楼广场就是以有着历史背景的建筑为中心而进行设计。也可以以拥有地域文化历史风格的建筑直接作为广场的标志和象征。例如,西安市的大雁塔广场,就是以大雁塔为中心,构建了一个充满历史氛围的城市标志广场,从而也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最后,城市广场的地域性设计应该需要被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例如城市的历史发展、城市的艺术形态等,满足人的文化追求。当广场被赋予城市的文化主题,更能反映该城市的文化层次,历史氛围。同时也对外来人口对城市的了解和认知起到了指导作用。
3.2.3 经济发展与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
我过整体的经济发展是稳定而迅速的,但是全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是有区别的,而且差距很大。所以城市广场的建设要和当地经济的发展速度相协调,要有特色,而不是只求“大工程”,做到经济实用。
3.3 小结
城市广场的地域性设计落到具体的设计实践中,会随着时代的继续发展而产生新的问题,我们也要通过实践研究寻求到新的理论和方法来应对。其既不是对古典的传统的形式风格的追求,更不是抛旧引新的只追求发展,而是去解决这些矛盾,从而是城市更好的发展。其根本的设计方式是去寻求地区物质形态和其形态下的内涵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在全球化和消费时代这样一个大的时空背景下,当代中国正处在一个社会、经济、文化上全面的“中间”状态:一方面在全球化进程中逐渐失去自我传统,另一方面在探索中国特色过程中还没有找到现代定位。这种状态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景观设计行业。近年来,中国城市景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重视,景观行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与此不协调的是,园林传统的断裂、地域特色的弱化和文化内涵的缺失等问题却越来越突出。
一.城市景观的文化特征
城市是人类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所创造出来的文化聚合体,而城市景观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也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首先,城市景观是人类文化创造活动的结果,是结合了人工与自然的综合环境;其次,城市景观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环境载体,它通过城市的建筑、道路、公园、广场、绿地等各类空间来承载人们的活动,而人们通过自己的活动反过来塑造着城市景观;第三,城市景观是城市文化的基因库,担负着传承历史文化的功能,是后人理解前人文化并予以继承和发扬的基础。
二.“迪斯尼化”景观的文化分析
从主题公园到移植城镇再到绅士化的历史地区,中国城市景观正走向浅显、表面和商业化,这种“迪斯尼化”特征景观的大量出现,从某种程度上似乎可以归因于规划的失控、设计创意的缺失,但更内在的原因却是时代的社会文化变迁。景观的多样面貌其实是社会文化变化的反映,因而从社会文化这一角度来寻找“迪斯尼化”景观的形成原因则显得更为重要和有效。在消费时代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造成城市景观“迪斯尼化”的社会文化因素可以归因于消费社会资本意识的操纵、全球化进程中地方文化的失落和转型期时代审美意识的局限性。
三.哈尔滨城市景观缺乏对城市历史文脉的保护
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大幅度现代化。由旧区改造为主的政策,也是由于人们对城市原有风貌品质的忽视,哈尔滨城市的建设并没有考虑到对原有的城市风貌特色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新建筑在老街区高楼林立,不断替代老建筑的位置,造成城市内新旧建筑混杂拥塞,破坏了街区整体风貌和城市肌理,城市空间发展与城市形象受到严重损害。例如南岗区的街,其原本是该区的中心区域,是一个以圣尼古拉大教堂(如下图)和老火车站为节点的洋味十足的街道,各种西洋建筑其整体景观特征与中央大街毫不逊色,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在现代化的建设当中并没有有意识的恢复和保护它自身的街区特色,现在的街已经完全现代化、商业化,失去了旧有的风貌。对历史建筑的拆除也是哈尔滨城市景观特色迷失的重要原因。哈尔滨的城市特色品质特征主要凝聚在诸多历史建筑中,自“”以来,哈尔滨的老建筑或者由于种种原因而被拆毁,或者因为年久失修而破败不堪,或者因为商业利益被肆意改修,这些建筑的消失给哈尔滨市的本质特征带来无法挽回的损伤,其中一些建筑甚至是城市的重要节点。
哈尔滨的老火车站是哈尔滨新艺术运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由于扩建而被拆毁,火车站和尼古拉教堂都是哈尔滨的中心南岗区街的标志性建筑,控制整个街道乃城市的文脉特点,这两个建筑的拆毁是哈尔滨城市特色最严重的损失。而由于经济利益被拆毁或是被肆意改建的历史建筑更是数量庞大。这种急剧的现代化和盲目的开发老城区造成了永久的改变。
四.城市景观缺乏对深层内涵文化的认识与表达
(1)建筑外在形式的肤浅化
哈尔滨的现代城市建设以及环境空间的改造方面,在对哈尔滨城市本身文化脉络的把握上还有很大欠缺,建筑过于注重功能而毫无可观赏性,改革开放后哈尔滨的现代建筑注重功能性、实用性,但是由于建筑技术创新不力以及在挖掘城市传统建筑的地域特色方面还存在很大欠缺,很多2000年以前的哈尔滨民用建筑、商用建筑或政府建筑都带有一种火柴盒式的形体特点,四四方方、整整齐齐、毫无特色。
2000年之后的建筑逐渐开始注意利用色彩的变化和一些装饰来美化建筑,但是只是简单的原来的四方火柴盒基础上的表面添加,没有木质性的变化。
(2)“崇洋”、“抄袭”
哈尔滨这几年的城市建设一直受强势文化所困扰,出现了大量“欧陆风情”的建筑和街区(如右图)。很多城市地段的设计对于哈尔滨的景观如何继承城市文脉并不作深入的分析,也并不从历史的角度去发展城市景观或发扬城市文化,认为哈尔滨是西洋风味为主的城市,因此所谓“欧陆风情”正是现代景观对“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城市特色的继承,盲目攀比西方国家广场、景观大道等公共空间的“洋气”、“富贵”也就顺理成章。如南岗开发区一带,为了城市形象的快速改变,不加取舍地照搬套用欧洲古典主义景观设计风格,在一些居民区还会看到大量的罗马柱、罗马雕像屹立于门庭两旁或是附属在绿地空间当中。该区的新世纪广场,以队列式布局的希腊神话人物塑(如右图)和“十二生肖凯旋门”作为广场的主要内容,形成一种土洋结合的视觉效果。种种无视城市景观的历史性,在审美、材料、加工、设计观念等诸方面都片面强调商业的豪华、高贵和奢侈的现代景观,抹煞了该地段景观对文化的有效传承。
(3)盲目追求宏伟、壮观的城市空间
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哈尔滨的现代城市广场中,市政广场尤甚。广场设计单方面追求空间的大尺度,强调简单的视觉秩序和宏伟、壮观的美学效果,因此广场的景观内容基本是硬质铺装兼有少量的绿化,并不依靠其他的景观要素来创造文化氛围。如龙塔广场占地面积很大,但是广场的空间形式只是一个圆形硬质铺装和半环绕广场的绿地山体,连绿地的种植都不讲究乔灌木的搭配和变化,无论任何植物一律剃成统一高度。
(4)景观设计缺少本土文化个性
文化个性与文脉品质是哈尔滨现代景观普遍存在的问题,人量没有内涵的假山、假水车、简笔画似的小品雕像充斥着各个绿地空间当中。很多景观雕或小品仅仅是将一些十二生肖、嫦娥、女蜗等最司空见惯的传统题材套用在市的绿地当中,而对该街区的木质文化特性视而不见,这些景观与哈尔滨的异域特征相符也不能算作哈尔滨的民俗文化,没有景观的价值,是一种庸俗而泛滥的造型。
(5)“迪斯尼化”现象严重
正文:
城市雕塑是美化城市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体现人文艺术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历史和文化的记录具有载体作用,更是时代的象征。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城市雕塑的规划也逐渐提升到城市规划的层面,不仅成为了城市配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了城市风景的重要一员。良好的城市雕塑规划和城市雕塑作品的结合,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和格局,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彰显城市个性,体现民族风俗、承载历史文化。
一、城市建设中城市雕塑的必要性
(一)满足城市环境发展的需求
城市文化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公共空间的艺术更加重视,同时环境审美能力也不断的提升。城市雕塑是环境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包括城市的历史文化、名人故事以及传说等,能够鉴证一个城市的历史变迁和长时间积累的文化内涵。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社会文化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城市雕塑不仅体现出城市发展的内涵,同时更代表地着百姓的审美、人们的精神生活状态等。从一个城市雕塑能够体现出城市发展的理想和目标,对城市的人文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满足公众文化艺术需求
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与博物馆中陈列的文物存在一定的区别,其承载着在城市环境中传统文化理念和思想的重任,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是一个城市甚至国家的象征。以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为例,其象征着对自由、民主的追求,是美国民族精神的体现,由此可见,一个城市雕塑能够代表一个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同时也能够彰显出艺术家的思想和精神。城市雕塑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直观体现,因此城市雕塑也具有承载文化内涵的特征。从建筑的环境来说,雕塑的建设需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契合,实现雕塑与环境的统一,包括雕塑的位置、材质、规格等都需要能够符合周围的环境特征,而且雕塑的建设也需要从城市的整体出发,不能简单的搬过来一个雕塑直接树立在一个地方,如果仅是盲目的照搬、一味追求同一种风格,那么城市雕塑也会失去原有的意义,所以城市建设中城市雕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雕塑对城市建设的作用分析
(一)传承历史文化
城市的组成包括高楼大厦、道路桥梁等硬件设施,同时也包括历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等重要的精神文化,是城市历史传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城市雕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能够从保护历史以及尊重文化的角度出发,突出城市以及地域的个性。同时城市雕塑还需要具有城市代言性的功能,能够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和思想。可以是纪念古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可以是对后人有教育启示的,也可以是时代风采的展示和民族精神的弘扬;比如提起雷峰塔,我们会想起杭州,想起一段浪漫美好的爱情故事。因此一个经典的城市雕塑不仅能够吸引公众的视线,同时也能够彰显城市的文明和精神面貌。
(二)彰显地域文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使得城市居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更高,因此城市建设中需要注重城市空间的舒适性和美观性。城市的建设不仅是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同时还需要有文化的融入,这样才能够突出城市的魅力。在游走各个城市的过程中,能够为人们留下美好印象并让人留恋的除了生态环境外,还有其独特的人文气息和历史情怀以及区别与其他城市的地域文化。每一座城市都具有其独特的历史,都隐藏着一些历史典故和风云人物。而城市雕塑是人文特征最直接的展示,经过雕塑手法以及美学的渲染,使得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更加明确和鲜明。城市雕塑自然的矗立在人们的视野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装点着城市的风景,提升地域文化和市民的素养。城市雕塑的创作需要能够与城市的特点相符,强调与城市街区、楼房建筑以及绿化环境等因素的协调性。
(三)引领生活理念
艺术本身就来源于生活,艺术家的创作需要从生活中挖掘亮点和细节,然后运用艺术夸大的手法,进而创造成艺术品。以我们生活中的绿色环保理念为例,为了提升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减少碳的排放量,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城市建设中就可以设计一个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雕塑作品,意在呼吁人们树立良好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意识和生活理念。在雕塑的创作中,不仅要保证雕塑形态的整体意义与绿色环保相符,同时在材料上也需要突出环保的理念,比如可以采用一些变废为宝的新型材料或者可再生资源等。通过这些材料的利用,能够使人们在观赏城市雕塑的过程中也能够受到鼓舞和启示,进而养成和保持健康的生活理念。
(四)反映群众的审美意志
城市雕塑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人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世纪70年代的《开荒牛》到后新一批爱国雕塑家的兴起,我国的雕塑艺术不断的完善,同时也起到鼓舞人心,激发斗志的目的。各界标准的引导也无法匹敌人民群众的审美意识,所以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作品需要能够体现出艺术的高雅,更应该能够符合群众的审美情趣,体现人们的意志,做到喜闻乐见、雅俗共赏。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使得城市雕塑也开始纳入到城市的规划中,这是因为城市雕塑不仅是美化城市空间和风景的一种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传承历史文化、彰显地域文化、引领生活理念以及反映群众审美意志的重要载体。所以在城市雕塑的创作和建造中需要能够与城市的环境、人文精神以及历史环境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进而更好的发挥城市雕塑的作用。
参考文献:
对于“城市精神”内涵的表述目前有很多,简单说,城市精神就是指一座城市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被居于其中的市民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城市由于有不同的历史积淀、风俗民情和文化特色,因而形成了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从而展现不同的城市魅力。可以说,浓缩的城市精神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是长期生活在其中的城市居民的生活信念、文明素养、道德伦理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是所有市民集体认同的精神价值和共同追求。从某种角度说,城市精神就是市民精神[1]。不仅如此,城市精神更是民族精神和国家精神的一种地域体现。国家是一座座不同特点的城市的集合体,因此,任何城市都不能独立存在于国家和民族之外,一座城市的发展和变迁必然会带有国家和民族发展和变迁的整体烙印。城市精神的价值取向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城市的发展既培育了城市精神,反过来,城市精神也助推着城市的发展。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用城市精神来凝聚与指导城市居民,从理想、法制、观念等意识形态的层面推动城市的发展,扩大城市的影响。城市精神具有三大功能:一是传播功能。浓缩、凝炼的城市精神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从而带来城市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发展。二是导向功能。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精神标杆,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市民的价值追求起到引领的作用。三是凝聚功能。城市精神是城市居民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它通过集中市民的智慧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语言”来指导城市的主体活动。城市精神体现了城市的综合实力,是城市的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城市精神的内涵和功能就决定了它在城市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弘扬和培育城市精神也就日益彰显着其作为城市意识整体中最高也是最集中的价值形式。
(二)高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价值观念、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等的集中体现,是构成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对每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都起着深刻的影响作用。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修养、就业方向都离不开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建设校园文化既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线技能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学校服务社会、打造学校软实力的重要方式。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说对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然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从目前来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由于创建时间短,缺少历史的积淀,文化底蕴薄,校园文化建设大多数还处于探索阶段,照搬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也不是个别情况。与大学校园文化相比,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既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又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时,必须彰显其职业技术教育的元素,才能真正走上特色发展的道路,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由于职业技术教育“职业化”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必须具有更强的地方性、企业化、服务性、实用性的特征,必须融入更多针对地方经济、企业需求和岗位特征的元素。而与地方社会发展的结合和融入,必然会导致高职院校与所处城市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高职教育对所处城市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高职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关系必将更加紧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院校因地制宜地找准切入点,逐步发展成为特色。目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有的以“诗教”为切入点,有的以校园环境为切入点,有的以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为特色,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新时期的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城市精神,处于城市之中的高职院校如何抓住发展的契机,与城市接轨,真正融入地方经济社会,构建一个具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点、鲜明时代特征、彰显城市精神特色的校园文化,成为高职院校当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融入城市精神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与作用
在锻造城市精神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未来建设者的摇篮,必将担负起文化建设的重要责任。基于高职院校职业化的特点,其校园文化必然要求与外在社会、经济环境更接近、更融合,因此,将代表城市品格的城市精神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以城市精神为基础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有益于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
公民意识一般包括公民个人应该具有的责任感、道德感、价值观等,是反映公民个人在对待国家、民族、社会时的态度与取向。良好的公民意识,不仅关乎个人在社会的生存发展,更关乎城市、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的条件。城市精神的培育必定离不开公民意识的培育,而作为公民群体中最年轻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青年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不仅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决定了其校园文化建设社会性的特征,因而把城市精神作为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基础,通过严谨的校风、优良的学风,去陶冶学生的性情,启迪学生的心智,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形成价值观念,提升精神境界,从而有助于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加速其社会化进程[2]。
(二)以城市精神为支撑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区域社会文化的繁荣
城市精神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独特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核心和灵魂。不同的城市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这些特色都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镌刻在城市血脉之中。要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质量,塑造城市形象,就不能抛开城市的独特文化底蕴。高职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要担当起繁荣地域先进文化的责任[3]。高职院校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符合地区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在培养这些人才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把城市精神、城市文化融入到理论知识和实践锻炼中,把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和地域文化培养结合起来,以城市精神支撑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方面面,既能提升高职校园文化的活力,使学生真正成长为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能为地域文化的发展提供支撑与动力。
(三)以城市精神为引领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城市精神代表的是城市的人文精神,构成的是城市独特的人文环境,体现的是城市软实力。实践证明,现代城市除了要具备良好的物质环境之外,更要建设好精神环境,没有精神的支撑,物质建设不但难以实现,即便实现了也缺乏意义和价值。城市的精神与城市的发展不仅是相生相伴,更是共存共荣,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作为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更应该以城市精神为指引,实现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职业特性意味着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要始终立足于地域文化,从地域文化中吸收精华,并把它与学校中心工作相互配合,结合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使“城市精神”全面融入校园的文化血脉中,成为师生的精神向导,让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校师生是否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而“城市精神”所蕴含的精神、思想、价值、情感以及由此形成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必将演化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助推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4]。
三、融入城市精神的高职校园文化培育的建议
把“城市精神”融入到高职校园文化的培育中来,一方面可以提升高职院校自身软实力,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为城市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和动力。但是,文化培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高职院校高度重视和不懈努力。
(一)把握时代特征,加强舆论宣传
城市精神是现代城市发展历程中的自觉追求,其表述用语一定全面涵盖了这座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特有风貌。对于来自不同地域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并不一定了解所在城市的历史风貌和发展特色,要培养他们成为对城市有高度认同感、荣誉感的优秀公民,在建设高职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准确把握城市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通过各种渠道加强舆论宣传就尤为重要。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学校内的各种宣传工具,如报刊、广播、校园网等媒介;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抓住校园重大活动或者重大事件的有利契机,形成弘扬和培育城市精神的热潮。
(二)注重文化建设,关注人文情怀
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的城市建设者,他们应该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怀,这样才能构建和支撑起城市的品格和风貌,才能真正融入社会,成为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人。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办学特色能够成为城市精神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比如,开设讲述地方历史、风土人情的公选课,把城市精神融入到学生社团活动等等,使学校成为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健全人格塑造的良好温床,让学生形成文明守法、崇尚科学、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
(三)融入社会生活,激发责任意识
城市精神的践行需要每一位城市居民的共同努力,而公民意识的培养首先要从责任意识培养入手。只有把公民意识的培养融入到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去,才能真正塑造出适应城市发展需求的现代化人才。学生责任意识的增强不仅需要校园内的理论引导,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体验。学校可以结合社会热点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内主题活动,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区和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社会、了解社会,既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也能使学生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素质[5]。
【英文摘要】Rural Geography is a weak branch of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especially with regard to its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and somebasic concepts.First of all,this paper analyses rural definit-ions systematically from a multi-dimention point of view (occupational、ecological、socio-cul-tural).As an occupational de-finition,"rural"means an area where farming is the main mode ofproduction.As far as ecological definitions are concerned,it means a settlement whose population scale is smaller,outside urban area,with rural landscapes showing unmistakable signs of being dominated by extensive use of land,and with discrete s-patial units isolated from the outside world.Socio-cultural definitions are in terms of clear differences in behavior and attitude between people in rural and urban area,such as ways of life,spatial behavior and aspiration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all the definitions are lack of delimitations of rural totally and essentially.Rural can not be summarized by a simple definition,because it is a complicated and indistinct conception.Difficulties of defining rural lie in 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whole rural,unconformity among rural elements,relativity between rural and urban,and relevant rural-urban continuum,which makes the boundary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more indefinite.To a certain extent rural is regarded as areas differing from urban greatly and the difference can be compared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production activities,ways of life,etc.The close ext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presents different stages of rural development.
The author suggests rurality should take place of rural definit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in the world of today.Rurality refers to the manifestation of rural characters which take urban as criteria of reference within a specified area.The author draws his conclusions.First,every region can be looked on as a unity of urbanity and rurality.The more urbanity a region is,the less rurality it will have.Urban and rural are continuous and there is not any broken locality between them.Second,the size of rurality index takes urban as unit of reference.Using different urban criteria can reflect difference of rurality and stages of its development.Finally,rurality is concerned with scale,index and method which are used in our research.
We can weaken some r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prove regi-onal urbanity in practice such as village-town planning and regional planning by estimating rurality index of different aresa.In order to be favourable to urban-rur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we also need to put forward rural countermeasures concerned correctly.
【关 键 词】乡村/城乡连续体/乡村性rural urban-rural continuum rurality
【 正 文】
乡村具有区别于城市地域的诸多特征,在当今城市化潮流下,乡村的功能不断发生变化,对乡村这个概念的认识似乎清楚但不明晰,人们往往理解不一致,致使乡村问题的理论研究受到影响,也困扰着乡村政策的制定,虽然在有关文献资料中已有大量的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看法,但仍然缺乏一个足以说明乡村的总体性、本质性的概念。本文尝试从多重侧面剖析乡村这一综合性概念,以期对乡村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1 乡村概念的多重侧面
1.1 职业的定义与功能属性
乡村作为一个职业概念是与这个词在历史上的用法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农村,指的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地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就是农民,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人民聚居的场所就是农村聚落。这一定义的出发点是把农业产业作为农村赖以存在、发展的前提,没有农业的存在,农村就不成其为农村,农民就不成其为农民。从界定农村的角度分析,这一定义的内涵和外延都缺乏严密性。
首先,以农业生产为主体,是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来决定,还是以农业生产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或者是以农业生产用地在整个土地利用结构中的比重来确立呢?这个主体的含义是模糊的,没有明确说明以什么为主体。不管是以人,还是以经济、用地来确立主体都难以正确地把握当今的农村与非农村。
其次,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农民而言,农业人口=农民=农村人,也许在单一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这个等式是存在的,但农业人口兼业化的发展,使这一性质日趋复杂,他们既从事农业生产又从事非农活动,这些农户可以根据其兼业的行业分为一兼农户(主要就业于农业,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经营)、二兼农户(主要就业于非农产业,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农业经营),还不包括农业内部的兼业活动,或者已经有固定的非农就业岗位的农户。
第三,从场所和地域的角度来看,农村聚落往往是农业活动与非农业活动并存,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混杂。而且在某些非农业发达的农村地区,不管是从非农化水平还是从总量上看,都超过了中心城区,出现了所谓的“农村包围城市”现象,这样就更难以对该地方或地域进行归类。
1.2 生态的定义
乡村作为生态的概念加以认识存在着不同的视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来指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指的是单个聚落人口规模较小的地方,这些聚落之间则是较大的开敞地带。该定义抓住了乡村与城市之间人口集聚规模差异这一特征,最为接近于人们对乡村的理解,而且便于操作,许多国家都把乡村与城市的分界线以聚落人口规模加以确定。
(2)乡村用来指一种地域的概念。乡村指的是城市以外的一切地域,严格地讲是城市建成区以外的地区,这样,乡村是一个空间地域系统,与作为一个产业部门的农业有本质的差异。
(3)用来表示某种特殊的土地利用类型,也就是乡村型的景观。维伯莱(G.P.Wibberley)认为:“乡村这个词指的是一个国家的那些地区,它们显示出目前或最近的过去中为土地的粗放利用所支配的清楚迹象。”[1]
(4)从生态构成上看,乡村不但用来指居民少的地方,而且也指与人口多的地方来往较少的隔离开的定居区。在当代社会里,绝对的隔离很少见到,但只要联系上不方便、交通上成本较高这种情况还存在,那么相对隔离还是存在的。也就是说,乡村就是受城市影响较小的地方。从城乡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看待乡村,考察乡村的相对隔离程度,牵涉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看待隔离,是用物理性距离、交通费大小,还是有无交通工具、时间等来说明[2]。二是在确定是否易于接近时应该用哪一个人口中心作为参考点。如英国诺福克郡规划局(Norfolk County Planning Dept)就采用了距离2万人口城镇8.045km和距离10万人口城镇16.09km这一指标。
乡村的生态学定义建立的假设是:社会形态(Social form)可看作是人类文化适应环境特征的产物,并为人类的适应所修正。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人口分布、景观、土地利用特征、相对隔离程度等生态环境背景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是引起城乡差异性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生态定义乡村,避开了经济职能上专门化的问题,尽管粗放的土地利用、开敞的乡村、小规模的聚落、人口密度较低等特征隐含着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特性,但更多的是从城市的影响程度来考虑的,具有重要的社会学内涵。
以生态环境状况来定义乡村地域,虽然是当今最为广泛采用的标准,但许多研究人员发现,这一定义的最大的不足就是分级界限的相对性、可变性,不同国家采用的标准不一样,国际可比性较差;其次,从人口密度较小来理解乡村,由于人口密度只是一个静态的、容易产生误解的统计指标,它大多依赖于计算密度单元的大小;第三,社会学者对生态定义的质疑是:城乡之间最本质的差异是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方面,社会经济的特征与乡村的问题更为相关,如高女性比例,较低的收入,更多的家庭生活在贫困状态,劳动力中妇女就业率低,受教育的人口少,年长者受到过多的重视等。尽管人口分布状况对这些因素有一定的影响,但两者之间并不是相对应的。
1.3 社会-文化的定义
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从社会文化构成这一角度来定义乡村,着眼于城乡居民之间行为与态度上的差异性。主要特征有:
(1)乡村社会生活中,社会接触多为直接的、面对面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
(2)乡村社会行为的标准比较单一,风俗、道德的习惯势力较大。
(3)乡村社会生活以家庭为中心,家庭观念、血缘观念要比城市为重,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要谋生手段,经济活动简单。
(4)乡村地域辽阔,人口数量少、密度低、变动慢,因而人们具有保守心理。
(5)乡村的物质文化设施较城市差,乡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一般较城市低。
(6)从政治标准上看,农民在国家中处于从属的地位,要服从有权阶级的法令和要求。
乡村的社会化定义抓住了乡村居民、乡村社会的最本质属性,而且在它与城市的比较中理解其相对性。但问题在于:
首先,用极端化的方式来定义乡村,大量的过渡型、中间型地区就是不确定的。随着城乡关系的演变,不仅大量的乡村人口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还有一些城市居民出于各种不同的动机迁往乡村,乡村本身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劳动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人类社会严格地划分为乡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时代最终将为城乡结合或城乡融合发展所代替。
其次,认定乡村地区是同质的,这是值得怀疑的。从个人角度上看,大多数人都不能划分为纯粹的某种文化类型(如乡村人或城市人),传统的农民逐渐从封闭、半封闭、半自给性的小生产者向开放性、经营性的商品生产者转变,由质朴、纯厚的传统型向开拓进取的新型农民转化,农民内部发生着阶层、职业的社会分化。米勒(Miller)等人在考察美国人时,认为88%的美国人都可归入乡城混合类型[1]。弗林(Flinn)也把乡村地区的价值体系分成三种类型,即小城镇理想(Small-Town Ideology)、平均地权论(agrarianism)和乡村主义(ruralism)[3]。可见从乡村社会角度看,乡村并不是单一化的。
第三,用生活方式、空间行为、抱负等来定义乡村,在实际应用于具体的空间地域划分时非常困难。在城乡隔绝发展的态势下,也许乡村的社会文化特征与地理分布是相一致的或相近似的,而在城乡作用日益加强的当代社会里,城市里包含着诸多的乡村特性,乡村里也纳入了诸多的城市特征,城市与乡村之间具有一系列共同的经济、社会问题,而且绝大多数的聚落都可归入乡城、城乡混合体之中。
2 乡村界定的困难
从多重角度对乡村进行剖析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可见乡村不是一个简单的定义所能涵盖的,它是复杂而又模糊的概念。界定乡村的困难在于乡村整体发展的动态性演变、乡村各组成要素的不整合性、乡村与城市之间的相对性,以及由于这三大特性形成的城乡连续体。
2.1 动态性
乡村人口以各种方式向农业以外的其它产业部门转移,乡村地域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基本目标。历史上的乡村与当代的乡村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地域的乡村演化过程也不一样,城乡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乡村居民单纯从事农业生产的格局、乡村严重落后于城市的不合理状况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除了城乡之间地理景观的明显差异外(景观界限随着城市的蔓延而不断变化)无论是经济职能还是社会文化上,当代的乡村社会经济转型明显加快,正在日趋向城市靠拢。因此,乡村的概念与内涵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不能以传统的农民、农村来定义当代的农民、乡村。动态性特征使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分界日趋模糊,农民与非农民之间的二分法也日趋不适应。
2.2 不整合性
传统格局下城乡界限非常明晰,乡村的职业、生态和社会文化特征相吻合,农民未走向分化,乡村的单一性、同质性显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对乡村的影响日益加强,乡村本身的社会经济结构急剧变动,职业、生态与社会文化特征之间不相吻合了,农业、农村、农民三者相等的格局愈加不相适应了。
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在非农部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成为工人、商人、教师等,从职业角度讲,他们已不再是农业劳动者或农民。有一些劳动力并未实现就业的完全转移,出现了亦工亦农、亦商亦农、半工半农等形式。有的人实现了地域的转移,进了城市,一些人采取了外出打工(季节性或常年性)的形式,还有一些人则在本地实现了职业的转化。这样,城市里有了乡村的人、乡村的社会文化特征,乡村里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城市生产活动、生活方式,甚至于城市的居民居住在乡村等。这种社会文化特征、经济特征、生态特征三者之间在城乡的相互重叠,带来了复杂的不整合性。
2.3 相对性
城和乡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乡村是与城市相比较而存在,也只有在与城市的比较中才能正确地理解与把握,因此,所谓的乡村从某种程度上看是指与城市之间差异较大的地区。这种差异可以从生产、生活方式等多种要素进行比较,城市与乡村之间接近程度的高低代表了乡村发展的不同阶段。
乡村的相对性还体现在不同的人研究尺度的差异上。我们可以从个体的角度着眼,研究农民的行为和抱负、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大小,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什么样的功能等考察个人的社会化程度。也可以从不同的聚落来加以研究,从小的村落到小城镇到大城市等不同的乡村特性表现程度。也可以从一个小的区域到较大的区域进行不同层次的解剖。
乡村定义的相对性是依据选择的指标而有差异的,以人口密度差异、职业的不同、距城远近等相关指标来描述定义乡村,或者以复合的综合性指标来对乡村属性加以概括,更可以反映出乡村类型的多样化。
2.4 城乡连续体
我们通常用两分法把人类聚落划分为城市与乡村,从乡村的动态性、不整合性和相对性来分析,不论是聚落还是文化、经济活动,城乡都是一个连续体,在这个连续体中,区分两个极端是很容易的,而众多的中间类型则是难以确定其断裂点的。
2.4.1 聚落连续体 从聚落的规模来看,从巨大的城市集聚体到小的聚落甚至分散的住宅,其间没有明显的断裂点,城市消失的地方就是乡村的开始点,聚落连续体是沿着一条线从极点的一端——农村向另一端逐渐演变,因此城乡聚落的规模划分必然是人为的。
事实上,从聚落的职能上也存在着连续性,从纯粹的单一化农业村落、农副业村落、兼业性村落一直到非农业聚落,都代表着城乡职能上的差异性。
2.4.2 乡村—城市连续体 与地理学者对聚落连续体的关注不同,社会学者从社区、文化角度进一步分析这种连续体现象。在当代现实社会中,社区类型既不是完全的乡村也非完全的城市,可以从典型乡村到典型城市排成一个连续谱,乡村与城市的差异只不过是某种程度上的问题,许多城市郊区和城乡交错区就处于这个连续体中间的位置。特定社区在这个连续体中的位置取决于:社区人口多少、社区人口密度及社区内乡村与城市之间规范的强度。社会学研究还揭示出,即使在高度城市化的地区仍然存在着乡村的文化。
3 乡村性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传统乡村特征逐渐在转化,表现在经济上从农业向非农业转型,社会构成上农民的分化(农民—非农民或新式农民),聚落从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乡村文化的转型等,这些要素的变动带动了地域的转型,出现了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乡城地区,这种经济、社会、文化、地域的演变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如何在城乡连续体的现实态势下构建乡村概念的新思维?大多数研究人员尝试着在城乡之间划分一个过渡区,如在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之间再分出一个似城聚落类型,在城市地域与周围乡村地域之间的交接地带划出一个城市边缘区,甚至从更大的地域范围着眼,划分出乡村城镇化区域。对处于转型阶段的地域作为城乡之间的过渡地带来加以研究,部分地解决了城乡界限日趋模糊的问题,但就象区划中划分过渡区出现的问题一样,过渡区本身,城市、乡村与过渡区之间也存在着过渡现象,因此就出现了乡村、准乡村、准城市区、城市化地区等多种多样的过渡类型。
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特大系统,它包含着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极其丰富的内容,在每一个侧面又包括着各种不同的层次和诸多的因素。因此从单个方面来定义乡村不会得到广泛的接受,寻求综合方面的界定更为人们响应。而且,什么是城市、什么是乡村,我们不应受某种概念的束缚。用极端化的传统乡村作为参照来套用当今的实际,这种理念支配下的归一法陷入困境是必然的。
笔者认为,在当今世界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乡村的定义应让位于乡村性这一概念,在一定地域内考察乡村性质的强弱(从对立面来看,就是城市性的弱强),比起不断划分过渡地带的做法更可操作,更具有可比性。确定一个地区的乡村性:
首先,每个地区都可以看作是城市性与乡村性的统一体(乡村性与城市性合计为1),城市性强的地区就是乡村性弱的地区,城市性弱的地区就是乡村性强的地区,乡村性强的地区就是乡村地域,城市性强的地区就是城市地域,两者之间不存在断裂点,城乡之间是连续的。
其次,乡村性指标的高低应以城市为参照单元,用城市的标准(如市区、市域、不同规模的城市)来衡量乡村性的高低,可以在统一的框架下反映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不同地域之间具有可比性。也许会出现有的我们认为是乡村的地域(行政上的),其乡村性指数低于有些城市地域,这样我们对城乡的认识会有新的本质性理解。采用不同的城市实体为标准,可以反映城市性、乡村性的质量差异。
第三,乡村性除了与选择的参照标准有关,还与研究的尺度大小(如个人、单个聚落到不同大小的地域单元)、选择的指标与采用的方法有关,社会学家可以从社会发展指标来定义乡村性,经济学者可以从经济结构状况来分析,地理学者可以综合社会、经济、地理特征加以选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
第四,由于乡村性概念是以区域为基础的定义,依据的是更为广泛的地理类型,而不是专门化的单一聚落特征,体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想。因此,某些与土地面积广大相关的密度指标很难与城市同步发展,但某些人均指标、结构指标则有可能超过城市,如人均GDP、非农产业比重等等,对此应区别对待,合理安排。不能一刀切,各项指标均要求与城市同样考虑。
据此,乡村性指数可以用下式粗略计算:
式中:RI[st]表示t年份s区域的乡村性指数;UI[st]表示t年份s区域的城市性指数;R[st,i]表示t年份s区域城市性的第i个特征比值,可以用下式计算:
式中:E[ot,i]表示第i个反映t年份城镇特征的标准值(i=1,2,…,n);E[st,i]表示反映t年份s区域城镇特性的第i个指标值[4](i=1,2,…,n)。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只是从理论上初步探讨了乡村性这一概念,作为推论,笔者认为可以在实践中(如村镇规划、区域规划等)通过削弱某些乡村特征,提高区域的城市性。在城乡规划和管理、政策制定过程中,应贯彻城乡一体化的思想,在当今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要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更要贯彻这一理念,提高城市性与削弱乡村性并举,进一步推动空间地域城市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Guy M.Robinson.Conflict and Change in the Countryside.USA:Belhavan press,1990.
引言
雕塑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且不同国家,甚至是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其雕塑艺术的风格都大不相同,每一种风格的雕塑艺术都受该地区的人文环境、风俗习惯和历史因素的影响。同样,在每一个地区雕塑艺术作品身上我们也可以发现该地区有特色的一些影子。例如,我国唐朝时期,经济发达,国土面积大,而且唐朝的女子都以胖为美,因此唐朝时期的雕塑的体积比较大,而且雕塑风格也是一些奢靡、豪华、繁荣的风格,唐朝之后的明清时代,经济发展相对于唐朝弱,因此明清时代的雕塑大多没有唐朝雕塑的那种繁荣、奢靡之风。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雕塑艺术已经与世界接轨,但是这些灿烂的历史雕塑艺术会一直是我们国家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2]
1雕塑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
1.1反映每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
雕塑艺术是以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为雕塑品,以不同的形象作为雕塑原型,其原型可以来源于古老的传说,也可以来源于口口相传的奇闻异事。雕塑家通过雕塑品将这些原型雕塑出来,既是一种美的享受,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传承。同时,这些雕塑品也可以为后人研究这个时代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提供依据。从上文中,我们可以得知唐朝的经济十分发达,从一些出土的唐朝雕塑品中我们更加可以肯定这一点,唐朝最出名的皇帝唐太宗的墓前有一座举世闻名的浮雕石刻—昭陵六骏,浮雕中的六匹骏马每一个都栩栩如生,而且形态姿势各有不同。如此精美的浮雕艺术品和雕刻手法也从侧面印证了唐朝经济的发达。
1.2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国许多雕塑艺术品的雕塑来源于中华文化。例如,孔子是我国著名的儒学家,也是儒学的创始人之一。因此,在许多孔子讲学的地方都有孔子的雕塑品,或是谆谆教导中的孔子,抑或是独自思考的孔子。这些保存下来的雕塑品无一不是在向世人展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儒学文化。雕塑艺术,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代表,不但在表达一种我们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纪念,更应该是一种鼓舞的力量,鼓舞着我们带着我们中华文化走向全世界,让我们中华文化在世界的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雕塑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特征
雕塑艺术在社会文化中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具有社会象征意义,即象征着某个时期全体社会人民最真切的期盼。例如,古时候的人民最害怕的就是天灾和战乱。尤其是战乱,两国交战,不但要牺牲很多士兵,而且交战两国的人民也会久久处于水深火热的生活中。西汉时期的边疆人民饱受匈奴的骚扰,于是西汉派出了霍去病去平定匈奴之乱,历经数年之后,霍去病不负众望,平定了匈奴之乱,但是霍去病却在二十四岁时因病去世。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英雄,在西汉边界修建了很多霍去病的雕像,这些雕像寄托了人们对这位英雄的敬佩与哀思,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这位大英雄可以继续保佑他们的和平生活。[3]在每个不同的社会时期,生活在每个不同社会时期的人民生活愿望不同,有的时候希望国富民强,有的时候希望风调雨顺,有的时候希望平安健康,智慧而淳朴的中国人民用艺术将这些美好的向往都表现在雕塑品中,形成每个时期特有的雕塑特色。
3雕塑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价值作用
3.1雕塑艺术是城市环境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居住地逐渐从农村迁移到了城市。近些年来,城市人口的增长数量一直高于农村人口的增长数量。随着在某一个城市居住的城市居民越来越多,城市建设也会随之越来越完善。日益完善的城市建设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的舒适感和满意度,也可以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城市环境建设中首先考虑到的就是绿化,这是与人民健康相关的问题。在绿化工作完成之后,为了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城市建造了许多雕塑品,继而满足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需要。
3.2放松人们生活的紧张感,陶冶人们的情操
随着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大,在城市中生活的居民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住房、工作、家庭和孩子等。这些压力在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生活的紧张感,在这种高度紧张感的生活状态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幅度降低。久而久之,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影响。在城市建设中增加一些雕塑品可以起到一定的放松人们生活紧张感的作用。例如,一些造型可爱憨厚的小动物雕塑品可以使人们会然一笑,使人们暂时逃离出巨大的紧张感中。除此之外,一些具有鼓舞意义的雕塑可以鼓励生活或者工作失意的人们继续努力,各式各样的雕塑品可以表达各式各样的含义。
3.3延续与传承城市的人文精神和历史发展
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人文精神,也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些人文精神和历史发展过程如果没有被很好地保留下来,对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子孙后代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损失。雕塑可以很好地把这些人文精神和历史发展进程保留下来。若干年之后,继续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可以通过这些雕塑感受整个城市一路传承下来的人文精神,也可以在这些雕塑中仔细体会这座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将这些人文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4结语
一个小小的雕塑品,一门看似不起眼的雕塑艺术,其背后都蕴藏着这么丰富的社会意义,雕塑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不容小视,其在社会的进展过程中所起的价值作用也十分巨大,我们应该用心去感受每一份雕塑品带给我们的文化意义,用自己的力量去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们的雕塑文化和雕塑艺术。以上是笔者个人的粗浅之见,文中如有不到之处,还望相关的工作人员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张迪.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价值与理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2014(03).
[2]赵彤,孔超.影响雕塑和壁画艺术与公共空间关系的要素[J].现代装饰(理论),2014(01).
[3]梁杰亮.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技术与市场,2013(09).
[4]黄光武.雕塑艺术与博物馆陈列设计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03).
[5]李新华.岭南传统建筑装饰雕塑艺术的美学特征[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0 引言
雕塑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且不同国家,甚至是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其雕塑艺术的风格都大不相同,每一种风格的雕塑艺术都受该地区的人文环境、风俗习惯和历史因素的影响。同样,在每一个地区雕塑艺术作品身上我们也可以发现该地区有特色的一些影子。例如,我国唐朝时期,经济发达,国土面积大,而且唐朝的女子都以胖为美,因此唐朝时期的雕塑的体积比较大,而且雕塑风格也是一些奢靡、豪华、繁荣的风格,唐朝之后的明清时代,经济发展相对于唐朝弱,因此明清时代的雕塑大多没有唐朝雕塑的那种繁荣、奢靡之风。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雕塑艺术已经与世界接轨,但是这些灿烂的历史雕塑艺术会一直是我们国家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2]
1 雕塑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
1.1 反映每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
雕塑艺术是以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为雕塑品,以不同的形象作为雕塑原型,其原型可以来源于古老的传说,也可以来源于口口相传的奇闻异事。雕塑家通过雕塑品将这些原型雕塑出来,既是一种美的享受,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传承。同时,这些雕塑品也可以为后人研究这个时代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提供依据。从上文中,我们可以得知唐朝的经济十分发达,从一些出土的唐朝雕塑品中我们更加可以肯定这一点,唐朝最出名的皇帝唐太宗的墓前有一座举世闻名的浮雕石刻―昭陵六骏,浮雕中的六匹骏马每一个都栩栩如生,而且形态姿势各有不同。如此精美的浮雕艺术品和雕刻手法也从侧面印证了唐朝经济的发达。
1.2 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国许多雕塑艺术品的雕塑来源于中华文化。例如,孔子是我国著名的儒学家,也是儒学的创始人之一。因此,在许多孔子讲学的地方都有孔子的雕塑品,或是谆谆教导中的孔子,抑或是独自思考的孔子。这些保存下来的雕塑品无一不是在向世人展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儒学文化。雕塑艺术,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代表,不但在表达一种我们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纪念,更应该是一种鼓舞的力量,鼓舞着我们带着我们中华文化走向全世界,让我们中华文化在世界的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 雕塑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特征
雕塑艺术在社会文化中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具有社会象征意义,即象征着某个时期全体社会人民最真切的期盼。例如,古时候的人民最害怕的就是天灾和战乱。尤其是战乱,两国交战,不但要牺牲很多士兵,而且交战两国的人民也会久久处于水深火热的生活中。西汉时期的边疆人民饱受匈奴的骚扰,于是西汉派出了霍去病去平定匈奴之乱,历经数年之后,霍去病不负众望,平定了匈奴之乱,但是霍去病却在二十四岁时因病去世。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英雄,在西汉边界修建了很多霍去病的雕像,这些雕像寄托了人们对这位英雄的敬佩与哀思,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这位大英雄可以继续保佑他们的和平生活。[3]在每个不同的社会时期,生活在每个不同社会时期的人民生活愿望不同,有的时候希望国富民强,有的时候希望风调雨顺,有的时候希望平安健康,智慧而淳朴的中国人民用艺术将这些美好的向往都表现在雕塑品中,形成每个时期特有的雕塑特色。
3 雕塑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价值作用
3.1 雕塑艺术是城市环境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居住地逐渐从农村迁移到了城市。近些年来,城市人口的增长数量一直高于农村人口的增长数量。随着在某一个城市居住的城市居民越来越多,城市建设也会随之越来越完善。日益完善的城市建设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的舒适感和满意度,也可以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城市环境建设中首先考虑到的就是绿化,这是与人民健康相关的问题。在绿化工作完成之后,为了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城市建造了许多雕塑品,继而满足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需要。
3.2 放松人们生活的紧张感,陶冶人们的情操
随着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大,在城市中生活的居民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住房、工作、家庭和孩子等。这些压力在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生活的紧张感,在这种高度紧张感的生活状态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幅度降低。久而久之,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影响。在城市建设中增加一些雕塑品可以起到一定的放松人们生活紧张感的作用。例如,一些造型可爱憨厚的小动物雕塑品可以使人们会然一笑,使人们暂时逃离出巨大的紧张感中。除此之外,一些具有鼓舞意义的雕塑可以鼓励生活或者工作失意的人们继续努力,各式各样的雕塑品可以表达各式各样的含义。
3.3 延续与传承城市的人文精神和历史发展
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人文精神,也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些人文精神和历史发展过程如果没有被很好地保留下来,对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子孙后代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损失。雕塑可以很好地把这些人文精神和历史发展进程保留下来。若干年之后,继续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可以通过这些雕塑感受整个城市一路传承下来的人文精神,也可以在这些雕塑中仔细体会这座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将这些人文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4 结语
一个小小的雕塑品,一门看似不起眼的雕塑艺术,其背后都蕴藏着这么丰富的社会意义,雕塑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不容小视,其在社会的进展过程中所起的价值作用也十分巨大,我们应该用心去感受每一份雕塑品带给我们的文化意义,用自己的力量去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们的雕塑文化和雕塑艺术。以上是笔者个人的粗浅之见,文中如有不到之处,还望相关的工作人员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张迪.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价值与理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2014(03).
[2] 赵彤,孔超.影响雕塑和壁画艺术与公共空间关系的要素[J].现代装饰(理论),2014(01).
[3] 梁杰亮.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技术与市场,2013(09).
[4] 黄光武.雕塑艺术与博物馆陈列设计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03).
[5] 李新华.岭南传统建筑装饰雕塑艺术的美学特征[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1-0091-05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2004年,中国城市化水平达到41.76%。当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推出“乌昌经济一体化”战略,一统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州所辖的昌吉市、阜康市、米泉市等五县三市,即昌吉州与乌鲁木齐市间行政分割将逐步消除。此举为利用各城市边缘区间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等优势,提高泛乌鲁木齐的城市化水平,兴建利于城市空间拓展的城市游憩带创造了条件。城市居民作为国内旅游的主要客源,由于平时工作压力较大,愈来愈倾向于在周末及日常生活中选择短途的城市周边小范围的休闲游,这种小范围内进行的休闲和康体娱乐等游憩活动,将逐渐成为城市居民游憩消费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无疑也将对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产生较大影响,并由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兴建城市游憩带将对乌昌经济一体化后泛乌鲁木齐城市群的城市化产生较大的推动力。
一、概念界定与解析
(一)对“泛乌鲁木齐城市群”的概念界定
“泛乌鲁木齐城市群”是在“乌昌经济一体化”基础上提出的。“乌昌经济一体化”指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回族自治州在经济活动中,在不涉及各自行政区划的前提下,共同构建广泛的、统一的经济协作区,辖区范围包括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州的五县三市。笔者提出的“泛乌鲁木齐城市群”仅针对“乌昌经济一体化”中由乌鲁木齐市、昌吉市和米泉市共同构成的‘∨’形区域(如图1所示)。
(二)对城市化的概念界定
对于城市化,存在着多种理解与解释。1999年修订出版的《辞海》中将城市化解释为: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模式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和趋势。笔者对“城市化”的理解是参照了胡欣与江小群编著的《城市经济学》一书中的界定,即城市化实际上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其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非农产业和劳动力向城镇集聚;(2)以社会化服务为特征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张与强化;(3)乡村文化向城市文化发展。
笔者进一步强调可持续城市化,即从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推动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并以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
(三)对游憩带的概念界定
游憩带的形成,本质上是一种市场行为的结果。这里的游憩带即指城市游憩带,学者们普遍认为城市游憩带是动态的,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出现的。此概念源于吴必虎1999年提出的环城游憩带理论,是指发生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的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该定义主要将环城市游憩带的空间界定在城乡之间。笔者对“游憩带”概念的界定,是指在乌昌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泛乌鲁木齐城市群内乌鲁木齐市与昌吉市、米泉市的城市边缘区之间所有呈点状分散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并由其间便利的交通和服务设施等中介相连而成的带状区域(如图1所示),且主要针对泛乌鲁木齐城市群的居民提供多种的短期(以周末为主)假日游憩方式,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游憩点连成的带状分布区域。
二、泛乌鲁木齐城市游憩点的开发现状
从乌鲁木齐到形成泛乌鲁木齐城市群的过程,就是城市游憩点相连成城市游憩带的过程。由于泛乌鲁木齐城市空间的扩大,作为三个城市中介机会的城市游憩点连成城市游憩带更为必要。现有游憩点开发现状如表1和图2所示。
表1中笔者只选取一些地处三城市边缘区且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齐备且已具一定经营规模的游憩点,新近开发且尚未成熟的游憩点并未列在其中。可以看出即使同在一个行政区域内的游憩点仍然独立经营,各自发展,重叠的经营特色不仅浪费资源,也形不成规模效应。
从图2可以看出,基于各行政区自身利益开发的游憩点,仅是游憩点的机械堆砌,虽对城市化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却因零散的游憩点将城市化发展的合力分散,不具备泛乌鲁木齐城市游憩带的规模经营。且游憩带的发展未纳入其城市发展合理规划的范畴,不利于实现三城市间游憩带发展的有机结合,也难以对泛乌鲁木齐城市群的城市化产生强大推动力。
三、乌鲁木齐市、昌吉市和米泉市的城市化水平对比
表2是以2004年各市非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的比例来衡量三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截至2004年底,泛乌鲁木齐城市群中乌、昌、米三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相差悬殊。此时可利用城市游憩带作为城市化向轴式和星状扩展的承载带,缓解三城市边缘区间城乡二元地域经济结构的矛盾,使泛乌鲁木齐城市群的城市化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四、城市游憩带对泛乌鲁木齐城市化的PESE推动机制
图2表明,目前泛乌鲁木齐城市群的游憩点分散分布,并未聚集成带。若立足于泛乌鲁木齐城市群的发展,将这些游憩点通过便捷的交通干线和优质的服务网络等相链接,将有利于三城市游憩带的合理规划和有机结合(如图3所示)。以区域经济学中的点轴开发理论来分析,泛乌鲁木齐城市群以一个核心城市(乌鲁木齐),一个中心城市(昌吉市)和一个辅助城市(米泉市)作为增长点高速发展城市化的同时,凭借乌鲁木齐城市化发展的扩散效应,以游憩带作为轴式扩展的轴线来带动昌吉市和米泉市的城市化发展,在与乌鲁木齐市的城市化协调发展同时,借助泛乌鲁木齐城市群高速城市化形成的城市网络,以星状方式扩展来带动游憩带轴线上各相关区域和产业的发展,将大大增强对泛乌鲁木齐城市化的推动。
笔者将从人口(population)、经济(economy)、社会文化(social)和地域生态(ecology)四个角度全面分析游憩带对泛乌鲁木齐城市群可持续城市化的推动机制。
(一)从城市人口(P)方面分析游憩带对泛乌鲁木齐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表3是从静态的非农业人口增加的角度分析泛乌鲁木齐城市群截至2004年底的城市化水平。不同于表2,表3城市化水平是假设城市游憩带已完善,泛乌鲁木齐城市群已成型,以城市群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析泛乌鲁木齐城市化水平的。与表2中乌、昌、米独立三城市的城市化平均水平相比,仅以非农业人口的静态的增加就能提高泛乌鲁木齐城市群城市化水平。这当然不全面,以下笔者再从三个动态角度逐一解析。
(二)从经济(E)方面分析游憩带对泛乌鲁木齐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从城市游憩带中获得的旅游收入和旅游接待规模的提高将对泛乌鲁木齐城市圈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基础作用。由游憩产业带动的旅游收入乘数效应、政府收入乘数效应和对相关行业的产出乘数效应以及增加的就业机会等都对新疆的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可利用泛乌鲁木齐城市居民对游憩带的花费能在本地内再花费的次数来估算乘数效应的大小,其轮转次数越多,乘数就越大,即经济效益的提高对泛乌鲁木齐城市群的城市化推动作用越大。
城市游憩带还可解决城市和农村的部分剩余劳动力问题。目前,全世界旅游业创造的就业岗位(直接和间接)达到2.31亿个,占全世界当年就业总人数的9.4%,即平均每10.7个就业人员中就有1个人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业工作。也就是说,一个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就业机会创造出若干个继发的就业机会,国际上通常取1∶3或1∶5的比例来估计直接就业机会与继发就业机会的关系(杨培玉,2005),即游憩带的完善还可产生就业乘数效应影响城市就业,用公式表示为:
游憩带就业乘数效应=(游憩带直接就业人数+继发就业人数)/游憩带直接就业人数
(三)从社会文化(S)上分析游憩带对泛乌鲁木齐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完善游憩带可基本统一市郊的游憩区域,这将既利于开发保护旅游资源,又保护泛乌鲁木齐城市群的地方文化。游憩带可以调节居民的身心健康,适时改换生活环境,重新充电,恢复活力,增加居民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居民素质,扩大并强化以社会化服务为特征的城市生活方式。游憩带还利于有效分流城市流动人口,吸引城市居民向外流动,释放假期城市人口压力,分流市区及旅游景点的拥挤程度。它将容纳更多的游客或游览活动量,较好地满足城市大量人口流动的需求,缓解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城市旅游压力,从城市社会文化发展方面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从地域生态(E)上分析游憩带对泛乌鲁木齐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游憩带会使泛乌鲁木齐城市群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市区面积增加,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增强,以保护地域生态环境。游憩带的环境可使人们产生愉悦感、宁静感和安全感,形成一道与城市环境密切相关的生态屏障,对城市环境的保护和净化将起到很大作用。
总之,游憩带的完善对泛乌鲁木齐城市化的PESE推动机制可用图4表示,其中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是从社会文化S和地域生态E方面来体现的。
(五)游憩带从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地域生态方面对城市化贡献率的初步量化分析
游憩带从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地域生态方面对城市化的贡献率可以建立一个初步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分析如表5所示。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标体系可以通过对表中数据的采集,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级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从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地域生态四方面计算游憩带对城市化的综合贡献率以及游憩带分别从这四方面对城市化的贡献率。
确定权重和完成数据采集后,利用以下公式可分别计算出游憩带对城市化的综合贡献率(C)以及游憩带从这四方面分别对城市化的贡献率。
C=PA×A+PB×B+PC×C+ED×D+EE×E+EF×F+EG×G+SH×H+SI×I+EJ×J+EK×K+EL×L+EM×M
以及游憩带从人口方面对城市化贡献率P=PA×A+PB×B+PC×C;
从经济方面对城市化贡献率E2=ED×D+EE×E+EF×F+EG×G;
从社会文化方面对城市化贡献率S=SH×H+SI×I;
从地域生态方面对城市化贡献率E4=EJ×J+EK×K+EL×L+EM×M。
当然,也可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游憩带对城市化综合贡献率(C)的评估结果以及游憩带从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地域生态方面分别对城市化的贡献率的评估结果。评估结果既可作为总体适度调整游憩带的规模和发展方向的依据,也可在与泛乌鲁木齐游憩带的总体发展规模相协调的同时,从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地域生态等单方面对游憩带推动泛乌鲁木齐城市化的进程适度调节。
事实上,乌鲁木齐市的城市化建设已初具规模,但其与昌吉市、米泉市毗连的城市边缘区仍基本游离于城市化发展的轨道之外。即使昌吉市和米泉市的城市化发展也并不完善,突出表现为昌、米二市的城市化对外扩散能力不理想,也就是说支撑新疆地区的城市化乃至整体发展的乌昌经济一体化的增长极体系还不健全。这就要求城市化的集中发展使相关产业在一定空间聚集,进一步壮大新疆经济增长极向其腹地的辐射力。同时,完善的泛乌鲁木齐城市游憩带可将乌昌地区的城市化更集中、合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乌昌经济一体化的增长极体系以至全疆的城市化发展。但笔者想要强调的是,城市化的集中发展并不等于无限扩大区际间的城市化差异。作为基础设施投入的泛乌鲁木齐城市游憩带可加大泛乌鲁木齐城市群作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并在增强极化的同时,利用扩散效应将城市化扩散至纵深地区。在初级极化时,其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城乡人员空间移动和思想观念交流的便利,以此推动城市化进程。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城市化的扩散效应还会表现为从相关产业的转移、技术的升级扩散及先进理念的传播等等方面深入推动全疆的城市化发展。同时,若泛乌鲁木齐城市群发展到高度集聚的阶段时,城市游憩带也可迅速发展一些呈带状分布的卫星城镇,以使聚集体分散化,应该说,在对城市聚集程度的控制程度尚存争议的今天,游憩带无疑可适当调整城市聚集程度,这也正是笔者提出泛乌鲁木齐城市群的发展模式暨城市化初期发展的集中模式的初衷。
五、结语
笔者对城市化推动机制的分析是以可持续城市化为原则的。城市化的发展应立足于城市自身的经济和地缘条件,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既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城市化不仅是追求经济增长的结果,也应是改善居民生理和心理健康的理想环境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发展。可以说,可持续城市化的目标就是要建立健康城市,这个城市应是由健康的社会和健康的环境有机结合发展起来的一个整体。城市游憩带目的就是实现可持续城市化的发展,寻求建立健康的泛乌鲁木齐城市群。游憩带培育健康的城市精神,营造祥和健康的生存空间和公共空间。游憩带理所当然应成为人们感受文明、融于自然、理解文化、陶冶性情的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生态空间,主营休闲娱乐的游憩带将在泛乌鲁木齐城市群未来的城市化建设中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胡欣,江小群.城市经济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2]连玉明.中国城市报告:2004[R].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3]姚士谋,朱英明,陈振光.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4]马传栋.城市生态经济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
1 城市绿道的概念
城市绿道(greenway)是与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走廊。其由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两部分构成。绿廊系统是城市绿道的绿色基底,主要由地带性野生动物、植物群落、土壤、水体等生态要素构成,包括自然本底环境与人工恢复的自然环境,具有景观美化、生态维护等功能。人工系统由慢行系统、服务设施系统等构成,具有慢行交通、休闲游憩等功能。
2 城市绿道的功能与意义
城市绿道是城市生态网络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具有生态环保、社会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防灾等多种功能。
2.1 城市绿道的生态环保功能
城市的绿道起到生态绿色廊道的作用,城市绿道提供了动物运动的通道,使物种在不同栖息地之间可相互交流,满足了物种流动性需要,增加了城市动物的多样性。城市绿道线长、面广,对机动车辆排放的有毒气体有吸收作用,可净化空气、减少灰尘。通过缓冲带的方式隔绝城市噪音,同时还能消除城市内过多的热量,有效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2.2 城市绿道的社会文化功能
城市的绿道建设加强了城市中自然栖息地以及历史文化遗产廊道的保存,增加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们对于城市乡土文化的认同感。这使城市绿道成为城市标志性的空间,营造了城市特色的风貌特征。
城市绿道满足了城市现代休闲活动的功能需要。城市绿道的建立,使行人能够不受机动车的干扰和影响,满足了人们日常散步等娱乐性活动场所的需要。城市绿道相比城市公园来说其的服务范围更大,人们更容易抵达。所以绿道成为人们休息和游憩的主要场所。市民可以在此开展体育锻炼、人文休闲、科普教育活动,丰富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绿道穿越多个区域,串联起城区的多个广场绿化区,将块状的绿化区连接成一个整体,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交融,构成景观游憩走廊。连网的城市绿道构建慢行交通网络,引领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方式。
2.3 城市绿道的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防灾功能
城市绿道在增进城市景观魅力的同时还直接带动旅游、休闲、商贸等相关产业发展。并且还可以结合生产创造一些物质财富。如有些树木可提供油料、果品、药材等经济价值很高的副产品,如七叶树、银杏、连翘等。还有树木修剪下来的树枝,可供薪材之用。
目前在我国部分城市的道路宽度有限,在灾害降临时人流的疏散和安置存在巨大隐患。通过城市的绿道建设可增加抵御灾害的能力。绿道为防灾、战备提供了条件,它不仅方便了人流的疏散,还可以伪装、掩蔽,在地震时搭棚,洪灾时用作救命草,战时可砍树搭桥等,极大的保证了公众的财产和安全。
3 城市绿道的景观营造
城市绿道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基于生态维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导功能的生态型绿道;二是基于隔离防护为主导功能的防护型绿道;三是基于游憩景观文化主导功能的游憩型绿道,下面对这三种城市绿道的景观营造分别进行介绍。
城市的生态型绿道要依托现有的水系、绿地、山体和道路,将绿道网建设与水环境综合治理、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以及市政公园、森林公园和社区公园等的建设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打造功能各异、形式多样的绿道。避免城市联片发展而对生态、景观和城市整体环境水平产生影响。生态型绿道多处在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里,生物多样性高,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绿道应保持整体自然景观格局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促进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在因人为活动破坏山脊线完整性地段,需结合具体地势和人为活动影响等特点,开辟人工性质自然生物走廊,以保持自然景观格局的完整性。
城市的防护型绿道应根据城市污染物的具体分布规律,以降低城市街道废气、粉尘、噪声的污染为目的来选择植物景观。同时还应根据所种植植物的种类来安排植物配置结构。并结合街景特点,追求景观上的美化效果,同时在局部地段安排游玩,休憩活动。分别形成模纹花境式、独立行道树式、疏朗开敞式以及层次丰富的梯进式和空旷结合的群落式的植物种植模式。为了体现不同组团之间的防护、隔离的功能,在城市的工业区集中地带应设置这一类型的绿道。
城市游憩型绿道在其设计过程中要与城市绿地建设相结合,可将城市中的公园绿地、历史文化保护区等和城市河流、道路系统等纳入到城市游憩绿道的整体空间网络系统中,将游憩功能、景观功能和区域发展等融为一体。根据所处地域及的不同,将城市游憩绿道分为河流型和道路型游憩绿道两种。河流型游憩绿道在滨水型游憩绿道要着重打造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城市滨水景观。其主要生态景观分布在河流沿岸,在设计中应注重与滨水区的特色相结合,突出生态性和亲水性,将滨水文化融入到城市生活景观中,让市民在休闲的同时接触自然与文化。道路型游憩绿道在景观营造中要充分考虑其主题定位侧重点不同。比如在对城市的外在形象有着重要影响的位于城市公共中心位置的绿道,要重点突出其景观功能,在景观的设计上要多种植一些观赏性的植物;在位于历史文化丰富区域的绿道,在景观设计上要在保护文物和突出其历史文化特色的前提下进行,体现出独特的历史的韵味;对于沿线连接有居民生活区的游憩绿道,在景观营造上主打休闲健身,多设置休憩亭台、健身设施,真正服务于市民日常生活的游憩活动。
我国的绿道的建设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理念和做法都是借鉴西方国家的。在借鉴的同时一定要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不断总结经验和提高自己,在此基础上促进城市绿道建设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