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技伦理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7-03 09:42: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对科技伦理的认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对科技伦理的认识

篇1

马克思很早就注重就业问题,他在《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都有有关就业问题的相关论述,其中,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其就业理论的核心。

1、相对过剩人口规律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直接推导出过剩人口产生的必然性,他说:“剩余价值的第二种形式是相对剩余价值,它表现为工人生产力的发展,就工作日来说,表现为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就人口来说,表现为必要劳动人口的减少”。生产相同的剩余价值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下降,从而减少必要劳动人口,这势必会使一部分人口变为过剩人口,成为产业后备军。

在马克思看来,相对过剩人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着资本积累过程以及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一种经济现象。“对劳动的需求,同总资本量相比相对地减少,并且随着总资本量的增长以递增的速度减少。”这进一步说明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不仅受制于资本积累的总体规模,还与资本结构的变化有关,而这一切都与资本的本质――追求利润最大化相关。因此,马克思得出结论:“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律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资本集中是加剧资本积累的重要因素,资本集中同样产生着相对过剩人口。“集中在这样加强和加速积累作用的同时,又扩大和加速资本技术构成的变革,即减少资本的可变部分来增加它的不变部分,从而减少对劳动的相对需求”。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指出了就业工人人数的减少比可变资本的减少还要快的事实。“相对过剩人口的生产或工人的游离,比生产过程随着积累的增进本身而加速的技术变革,比与此相适应的资本可变部分比不变部分的相对减少,更为迅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积累的增进,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要快于社会总资本的增长速度,因此,失业问题也就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常态。“在正常的积累进程中形成的追加资本主义是充当利用新发明和新发现的手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旧资本总有一天也要从头到尾地更新,要脱皮,并且同样会以技术上更加完善的形成在生产出来,在这种形式下,用较少量的劳动就足以推动较多量的机器和原料。”“可见,一方面,在积累进程中形成的追加资本,同它自己的量比较起来,会越来越少地吸引工人,另一方面,周期地按新的构成再生产出来的旧资本,会越来越多的排斥它以前所雇佣的工人。”

2、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形式与补偿理论。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三种形式:一是流动的过剩人口。是指那些暂时找不到工作或暂时从生产过程中被分流出来的失业人口,他们有时被吸收到生产过程中去,有时又走进失业者队伍。二是潜在的过剩人口。是指那些在农村中多少还有一小块地,靠经营这一小块地和打短工维持生活的人口,主要指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他们表面上好象没有失业,实际上他们在农业生产上是多余的人。三是停滞的过剩人口。是指那些没有固定职业,依靠干些杂活维持生计的人口。

所谓“补偿理论”是指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断言,所有排挤工人的机器,总是同时地而且必然地游离出相应的资本,去如数雇佣这些被排挤的工人。针对这一观点,马克思作了批驳:第一,如果减少雇佣工人的可变资本正好用于投资机器更新,则资本并没有游离出来,而只是可变资本转化为不变资本,即使这部分可变资本用于购买机器后还有剩余,也不能完全使被排挤的工人就业。再假使生产新机器的工厂会增雇工人,同样,由于还需要购买原料,资本家要获利,这部分增加的资本也不能如数地雇佣被排挤的工人;第二,如果减少的可变资本并没有用于机器投资,而是真正游离到社会上,同样存在的问题是这部分资本能否完全雇佣所有被排挤的工人。另外,从生活资料的角度考虑,马克思认为,减少了可变资本,会使对生活资料的需求下降,从而导致其价格下降,如果这种状况持续较长时间且范围较广,生产生活资料的雇佣工人会被解雇。结果,“机器不仅在采用它的生产部门,而且还在没有采用它的生产部门把工人抛向街头。”所以,只有迅速追加投资,才能雇佣一些被机器排挤的工人,而要想使所有的工人全部就业,则追加投资的数量就要达到相当大的规模。

3、分工与就业。机器在应用它的部门必然会排挤工人,但是它能引起其他部门就业的增加,这要靠追加投资,而不是应用机器的部门游离出的资本。随着机器生产在一个工业部门的扩大,给这个部门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生产首先会增加,就业工人的数量也会增加。而由机器生产的产品物美价廉,又会刺激以其为原料的工业部门的扩张,使得那些部门的劳动力需求上升。也就是通过产业间的关联,机器生产的就业扩展效应得到发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分析了生产资料部门与消费资料部门的增长变化,说明了产业间的联系,也暗示着就业随分工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产业间的分工确实对就业增加有推动作用,而“机器生产同工场手工业相比使社会分工获得无比广阔的发展,因为它使它所占领的行业的生产力得到无比巨大的增加。”

4、相对过剩人口的作用。关于相对过剩人口的作用,马克思说道:“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过剩的工人人口形成了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它绝对地隶属于资本,……过剩的工人人口不受人口实际增长的限制,为不断变化的资本增殖而要创造出随时可供剥削的人身材料。”

第一,生产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某个时期,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某些部门生产规模的突然扩张,需要吸收大批劳动力,而这些突然需要的大批量劳动力,就要由过剩人口提供出来。如果没有过剩人口的存在,这些部门的生产要得到突然扩张是不可能的。

第二,生产的发展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时,过剩人口增加,经济保持繁荣时,生产的扩大则需要吸收大量劳动力。如果没有过剩人口存在,生产的扩大则是不可能的。“这种周期性一经固定下来,那么,就连政治经济学也会把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过剩人口的生产,看作是现代工业的生活条件。”

第三,相对过剩人口存在形成的巨大就业压力,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积极性,降低劳动成本。在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条件下,“决定工资的一般变动……是工人阶级分为现役军和后备军的比例的变动,是过剩人口相对量的增减。”在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通过形成一支庞大的产业后备军来降低工资,使工资变动更加符合资本增殖的要求。同时,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是强化劳动纪律,提高劳动积极性和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手段。

二、我国当前的就业问题

1、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我国有13亿人口,处于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有7亿多人。1978~2004年中国劳动人口总量净增加3.61亿人,年均增加1490万人,城镇每年有800万新增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近5年中,全社会经济活动人口与实际就业人口之间差距年均在1600万人左右(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

2、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生产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先进机器的采用,使得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进而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同时,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口显性化。

3、我国大量存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大量的潜在过剩人口。

三、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

1、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增加社会总不变资本的数量。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种趋势,要想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同时缓和相对过剩人口问题,即失业问题,其基本途径是增加社会资本。要提高社会资本总量,必须依赖于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延缓甚至抵消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可变资本数量的影响,从而一定程度地减轻社会就业压力。

2、努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技术的进步虽然会提高相对过剩人口的数量,但我们可以通过发展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较低的第三产业的延缓相对过剩人口的增长速度。从投入产出效果来看,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是:重工业400个,轻工业700个,第三产业1000个,这说明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在三次产业中最强。因此,必须充分认识第三产业的作用和功能,增加投入,放宽政策,加速发展以减缓就业压力。

3、加快科技创新,扩展社会分工。随着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社会分工愈来愈细,物质生产会出现许多新的生产部门。近几十年来,由于电子技术、原子能利用技术、航天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合成纤维工业、塑料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吸收了大批劳动者就业。此外,由于科技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物质财富的增加,社会就有可能进行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见效的较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工程,例如农田基本建设、植树造林、新建铁路及公路干线、兴修水利工程等。这些基本建设工程,一般技术构成不高,基本属于劳动密集性的生产形式,所以在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劳动资源,增加社会财富,另一方面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者就业。可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的需求从总的方面来看,是不断增加的。

篇2

【关键词】 人力资源理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分析;科学管理

一、基于师资队伍管理的人力资源理论分析

师资队伍的管理重点是对人的管理,本节将结合经典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其在师资队伍管理中应用进行深入剖析。

1、X和Y理论[1]

X和Y理论是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X理论是对那些不愿意承担责任,总是在尽可能地逃避工作的人们的定义,对这类人的有效管理方法,需要通过强制手段,进行严格的领导和控制才能达成组织目标。Y理论视工作为人的本能,在既定目标下,这类人会做出积极反应,并能从工作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在适当的工作条件下这类人愿意承担责任。

基于上述理论假设,在师资队伍的管理实践过程中应该进行区分,对于符合X理论的人,应该采取较为严格的管理措施,进行监督和控制,才可能达成学校的既定目标。符合Y理论的人需要得到成就感、自尊感和自我实现感等需求的满足,在新升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群体中,更多的应该是符合Y理论的人群。

2、激励保健理论[2]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博格提出的激励保健理论认为任务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者所持的态度。赫茨博格理论将导致工作不满的因素定义为保健因素,而把带来工作满意感的因素定义为称为激励因素。当保健因素得到改善时,人们的不满度随之降低,但是人们努力工作的真正动力还是来源于激励因素的刺激,只有这样才会真正提升人们对工作的满意度。

激励保健理论对于师资队伍的管理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师资队伍管理实践的核心就是提高被管理者对工作的满意感。因此,在保健因素进行改善的基础上,加强激励因素的刺激,对激励教师队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提高有非常良好的效果。

3、需求层次理论[3]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模型,对人的需求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认为较低层次需求的满足会引发更高层次的需求。人们对需求的满足是递进的,在满足高层次之前首先需要对较低层次需要进行满足,人的需求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安全保障、社会、自尊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因为个体情况差异,不同人群的需求层次也略有不同。

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对于师资队伍管理的实践意义在于可以通过对教师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来调动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以自我实现为最高层次的目标需求,依次从生理、安全保障、社会等方面满足教师的不同层次需求,使得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提升,从而使得教师们能够把个人需求同新升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

4、华盛顿合作规律[4]

华盛顿合作规律描述类似于 “三个和尚”的故事,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事成之日。人们之间的合作,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一个奇妙的复合运算。10个人的合作,有可能远大于10,也可能比1个人的力量还小。就像在多个作用力叠加,如果方向各异,则会互相抵消,如果方向一致,将会互相推动,最终必然会形成一股很强的合力。

传统管理理论对团队合作的研究或者说在实践中的落实还很不到位,大多管理制度都是研究如何减少人力资源的无畏消耗,而从提高成员效能角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也就是说,更应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在每个成员发挥自身效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尽量避免过多内耗。这一点在新升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尤为重要。

二、基于人力资源理论的师资队伍管理剖析

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分析,可以发现,对人们行为因素能够产生影响的原因非常多,所处环境、个体差异等都会形成不同的结果。每一种理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都有其合理的一面,因此有必要对这些理论进行提炼分析,寻找能够对人们行为产生影响的综合因素,在对其归纳、提炼合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现阶段新升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管理的措施和方法,从而实现对新升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的科学管理和建设。

通过对上述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我们归纳出对人行为结果的产生影响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需求、情感和公平。

需要:人们大部分行为的来源都是发自内心的需求,这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精髓。因此,人的所有行为方式无不是因为需要而产生;与此同时,人的需要也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人会因为目前的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意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在当前目标实现之后,人的需要会不断的升级和调整,因此,人的所有行为方式都是根据人的需要而产生的。

公平:公平理论产产生于1965年,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该理论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确定自己的位置,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通过报酬来体现,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获得报酬是否合理的感受更为重要。因此,公平会直接影响人的工作动机和工作热情,激发工作动机实际上是人与人进行比较,得出是否公平的半段,从而知道人的行为的过程。

情感:人与人的交往过程,是情感交流的过程,不同的情感会对人的交流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情感往往会左右人的行为。作为主体的人对客观事物的价值关系产生出不同的主观反应,这就是情感,它是人类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能够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也是人际通信交流的重要手段。

三、基于人力资源理论的师资队伍科学管理

针对以上分析,对于新升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也应该由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做指导,才能给教师队伍注入新鲜的活力,保持教师团队的健康高效的发展。我认为,新升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以教师为本,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关心教师的情感需求,打造健康高效的教学团队。

1、以教师为本,满足教师物质和精神需要

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高校管理中,就是以教师为本,学院的各项工作始终以教师的需求为出发点,调动老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才能实现学校和老师的共同发展。在新升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中,首先要解决老师的后顾之忧,保障老师的基本物质需要。其次,学院应该满足教师的精神需求,提供给老师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通过各种途径给老师创造机会进行深造,组织各种比赛促进教学,以及鼓励教师进一步提高自己等等,通过这些方式,会使得教师的自我价值不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马斯洛在其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人们在自我实现阶段,往往会激发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勇气和力量,因此,给他们适合的舞台,发挥其才华,教师就能创造出辉煌。

2、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消除教师间的不公平感

新升本科院校的教师是文化程度比较高、是非观念分明、相对比较敏感的一个群体,老师通过与周围同事与社会上相同职位之间教师的比较来确定自己的工作状态与获得报酬的比较。因此,如果学校的竞争机制相对公平,对于教师来说,则会产生一种向上的动力,这种动力会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的源泉,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蓬勃开展;相反,如果学校的竞争机制不公平,教师们之间则会出现一种消极抵触的情绪,进而会逐渐演变为一种恶性竞争和资源的内耗,教师们的消极情绪会慢慢传染,大家不是通过努力的工作去换取劳动成果,而是敷衍了事、应付差事,学校会因此失去竞争的活力而死气沉沉。

新升本科院校建立建立和发展的时间屈指可数,各个学校还处于探索管理方式的阶段,因此,学校的竞争机制并不完善。学院采取的职称评审制度是终身制,只能上,不能下,因此,评上职称的老师会因为失去竞争的压力和继续奋斗的动力;学院在教师的考核制度上不合理,对于教师和行政人员的考核的公平性一向非常难以权衡;学院的许多激励制度往往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起到激励和督促的作用,对于新老教师的同工不同酬现象非常明显,打击了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由此可见,应当尽快建立起公平有效的考评制度,并严格按照考核内容逐条兑现,奖惩分明,体现考核的严肃性和公平性,充分激励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

3、关心教师的情感需求,打造健康高效的教学团队

对于教师的管理,一定要关心教师的情感需求,体现人文关怀。学院应该通过各种丰富的活动给老师增加交流的机会,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学校氛围好,教师的认同感高,教师就会对学校产生浓厚的感情,以校为家,将学校的发展与自己个人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这样,老师自然会对工作倾注心血,像热爱自己的孩子一般呵护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感情的团队,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家庭内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是积极向上、洋溢着幸福、将学校的发展与自己的前途联系在一起的积极高效的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 王炳成.X理论与Y理论在中国本土企业中的应用与统一[J].人才资源开发,2008.3.28-30.

篇3

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一日千里,并逐渐成为一种新思潮。到了70年代,认知学习理论体系日益完善,内容也更加丰富,在西方心理学中已经有了不可替代的位置。现代认知学习理论主要是由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起来的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组成的。

1.认知结构学习论

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他认为学习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不论学习什么知识,都离不开获得、转化和评价这三个认知学习过程。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强调的是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者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学习者如何运用自己的头脑将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2.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奥苏伯尔提出“有意义学习”理论,他认为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有意义地接受学习,教师辅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原有知识发生联系,进而使得学习者获得新知识。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实质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奥苏伯尔提倡逐步分化的演绎教学,提出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3.构建注意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只是一种假设,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信奉的真理很可能会被推翻。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生的合作者,学生意义构建的帮助者。

二、大学体育运动技术的特点

体育课是大学里的一项必修课,和其他课程不同的是体育运动技术学习的环境比较复杂,人和外界发生的相互影响比较多。由于学生自己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身体条件和经历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他们进行体育技能学习的时候表现也参差不齐。

1.认知定向阶段

在体育运动技术学习的开始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听教师的言语讲解或观察教师的动作示范,试着去理解所学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粗略的表象,此时学生能够进行初步的实践。在认知定向阶段,学生主要依靠动作的比较与外部的反馈来学习,通过视听信息进行模仿练习。这个阶段教师精简扼要的讲解与准确优美的示范对体育运动技术的学习十分重要。

2.动作的连结阶段

在经过第一阶段的学习之后,学生已经对所学技术动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能进行初步的实践活动,这时运动技术的学习进入动作的连结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靠学生的思考与练习,将第一阶段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动作的连结阶段,因为技能还处于初步形成时期,所以学生的动作还比较生涩,时常在完成一个动作之后忘记下一个动作是什么。这个时候他们完成动作时紧张的心情较之先前有所缓解,但还没有完全消失,错误的动作仍时有发生,但在认知定向阶段经常出现的多余动作慢慢减少。经过多次练习,学生已经掌握所学内容,动作基本定型,多余动作、遗漏动作出现的频率逐渐降低。他们对自己的技术动作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努力改正,让各种动作更加熟练灵活,得心应手。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完整教学和分解教学的灵活运用。

3.协调完善阶段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练习之后,学生对所学技术动作已经十分熟悉,动作以肌肉运动感觉为主进行控制,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已经十分流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行为,灵活的完成整个动作,对所学知识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甚至还能有所创新。此时达到动作的协调完善阶段。

三、认知学习理论对大学生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的启示

1.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师教的启示

(1)重视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在传统的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它不仅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也是整个教学工作的落脚点。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在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注重结论,更要重视过程与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知道这个技术动作应该怎么做,要领是什么,这么做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学习过程。教师应该改变自己在传统教学中的中心地位,不能像以前一样一味的用命令式的口令来统领整个课堂,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该将学生已有知识作为出发点,把所学内容稍加点拨,让学生独立思考,依靠已有知识去探索更多的知识。另外,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顾虑,多观察学生,帮他们纠正错误动作,让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氛围里学习。改变传统体育课中学生怕老师,怕练习,束手束脚做不好动作的局面。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者,应该积极的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学一些难度比较高的技术动作时,尤其在动作的认知定向阶段,一定要多鼓励学生,让学生有继续参与运动的动力。在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全面发展,交往互动的教学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个人专业水平、钻研教学方法上,让学生真正融入到体育运动中,这样也有助于学生体育运动技术的全面发展。

(2)重视学生体育基础和体育能力的差异。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平时的运动和以往体育课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待问题也有了不同的看法。就算是有的问题从来没有遇到过,他们仍然能够联系以往的经验对问题做出解释。由于学生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所处环境以及教育条件的不同,每个学生的体育基础和体育能力也不同,无论从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力量还是从意志力、认知力来看,每个学生的表现都不尽相同。传统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中为了追求所谓的“学习效率”“练习密度”而采取“一刀切”的政策,用同样的标准、进度、方法,忽略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这样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性,甚至让他们产生厌恶体育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配合学生已有的经验选择和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对于一些体育基础薄弱,体育能力又比较差的同学,要以鼓励为主,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适当的增强练习并加以指导;对于那些体育基础好,体育能力高的同学,让他们学习更深层次的内容,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教师要重视学生体育基础与体育能力的差异,本着积极负责的态度,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自觉参与体育运动并在主动参与中体验成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尽最大的力量提高大学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

(3)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练兴趣。在大学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的组织教法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地安排课的结构,变换课的教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课的准备部分,练习方式可采用集体或分组形式进行,既可定位练习,也能行进间练习,根据具体情况变换队形,提高学生学练兴趣;在基本部分的讲解中要注意语言的启发性,促使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结合完整、准确的示范动作可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基本部分的中段,也就是学生动作的连结阶段,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安排一些辅助练习,诱导练习,灵活运用循环法、重复法、间歇法、持续法等合理安排课的密度,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兴趣;在基本部分末尾可以安排一些教学比赛,竞技游戏,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将整节课的气氛推向。其次,让学生尝试自我创作。比如说在健美操的学习达到协调完善阶段后,学生动作已经十分流畅自然,对于所学内容有了自己的想法,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创作,然后选一节课让大家展示成果。这样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加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健美操的学练上。另外,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培养学生学练兴趣的一项重要内容。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融入到学生中,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与喜爱,达到师生互信,这样不仅缩短了师生的距离,还能增强学生的体育学练兴趣,使体育运动技术教学工作顺利完成。

2.认知学习理论对学生学的启示

(1)学会自主学习。在传统的体育运动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是讲解、示范、督促学生练习,教学模式比较单调,而学生一般都是教师说什么就做什么,被动的接受,缺乏计划性与创造性。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学生不能过分依赖老师,而要增强自己的独立性和积极性,由被动变为主动,通过自己的努力,结合以往体育课上所学到的知识、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主动去探索,从而掌握动作的基本要领,而这种结合靠教师“手把手”的教是没有用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学会自主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变“学会”为“会学”, 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自主学习赋予教师“教”以新的内涵,促进教学实践活动,达到师生之间的帮教互助。这样不仅能够开发学生的潜能,还能培养学习的责任感。

(2)重视合作学习。在体育运动技术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技术动作需要多人来完成,这里就需要提到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可以提高集体凝聚力,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体育运动技术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切磋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有很大帮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针对一些问题一起研究,相互讨论,合作学习使他们有更多发展空间,看待问题也能更加全面,这样不仅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机。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篇4

随着教育工作的不断开展,小学课程体系已有了质的改变。不同于以往的教学理念,面对全新的教育方法,小学的教育管理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然而,就改革的实行方法而言,尽管教学方法上有了很大的变动,但是,在小学未来发展的道路上,它的主要形式仍然没有什么创新。针对以上问题的出现,在以后的教育改革方向中,应着手根据新课改要求,依据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在改革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一套全新的实行方案,建立一种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同时,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应依据自身的教育特点,在新课改这一大的体系中,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努力提高教育水平能力,提升教育素养,为良好的教育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一、当前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思想太狭隘,工作能力缺保障

对于学生教育成果的判定,更多的是依赖于应试考试,而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却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如今的教育指导方向,普遍通过升学率的大小判定学校教育成功与否。因此,面对这样的一种教育风气,学校之间将重心转移到教育结果上进行比拼。学生的时间都被充分应用在书本教学上,考试成绩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学生能力大小的唯一标准。成绩好的学生被冠以好学生的称号,而不良学生就成为了成绩平常或较差学生的代名词。“听话”、“老实”这样的好学生定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如同循规蹈矩、安于现状这样的行为方式才是大家真正值得学习与参照地。以至于这种不成文的教育思想使得学生日后在社会生活上遇到问题不能随机应变,思想模式固定化,没有自己的思考意识,达不到社会对新型人才设定的标准。

(二)教育方法形式固定,学生素质能力被限制

教师只是单纯地将书本知识对学生进行讲解,而缺乏生活实际例子引用,让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应对应试考试,无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书本上的深层意义学生无法领悟,教育的真谛没有得到传承。固定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成为被动的受教育者,教师一味地传授知识,学生只能无条件的接受。班级的一切工作由班主任全权负责,学生在学校的身份就是一个学习者,一切其他事项似乎都与自己无关。学生同老师之间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得不到有效沟通,逐渐加大了教师同学生间的隔阂。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学生的思想行为长期受到抑制,无法得到提升与发展,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没有交流的课堂,学生间也缺少联系,合作、团结意识不能得到锻炼,学生的自身素质也得不到提升。

二、班主任对提升学生能力发展的对策问题研究

在全新的教育体系下,新课改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应适时改变已有的教育方式,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建立良好的教育制度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建立全面、完整、合适的班级管理理念

如何判定一个班级管理制度是否具有合理性,可以通过其重要作用加以体现,正确的制度可以规范人的外在行为、培养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完善人的内心品行;同时它将科学的教育思想作为其指导方向。因此,班主任作为中小学生的班级负责人,应当将以下管理制度作为其指导方向:第一、应具有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理论,将管理思想和科学发展规范作为教育指导意义,第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日趋严格。班级在管理上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改革,加大学生能力发展;第三、在正确的科学管理制度指导下,应建立全面、完整、合适的制度模式,从根本上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在以上合理的制度管理模式下,配合着科学发展观,对构建良好的班级体有着重要意义。

(二)提出科学的管理方式,实现创造性人才构建

学生在班级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单单是一个受教育者,从另一方而言,班级建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学生而创。教师在管理班级的过程,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一个“管放结合”的教育体系模式。学生是班级的核心力量,班级的长期发展应当在学生的协调配合下完成,而班主任起着辅助的作用;在班级治理中,教师指导学生制定一个长期而有效的管理制度,规范学生行为,同时,应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增加学生间的凝聚力、向心力;当这些工作都步入正轨后,班主任可以达到完全放手的时刻,一切由学生操作,完成班级工作的正常运行,公物维修、书刊保管、活动组织、班干部选换等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在班级工作的运行中,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与锻炼,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相信他们会更加的得心应手。

三、结语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课改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不以读书而读书,更多的是学习做人的道理,学习社会要求学生应掌握的技能,班主任的存在不是为了约束学生去学习,而是带领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实现自身价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