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4 09:24: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善意的谎言辩论材料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有人认为在生活中,有时是需要善意的谎言来抚平人们心中的创伤;而有人也认为,讲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所以人要讲诚信不能撒谎。我们就借助了这个热们话题在班开了一个小小辩论会。
首先,老师让赞成生活中因有善意的谎言的同学举手,四分之三的同学都赞成(包括我在内),其余的都是正方。我春风得意的想:“我们人多势众,今天是胜券在握了。"
辩论会开始了,第一个发言的是我们反方的王月同学。到他们发言了。别看他们人少,可每次都说的条条有理,材料又很充实,尤其是正方的王国斌,每次反驳时都把脸绷得紧紧的,看上去非常认真。我们也不甘示弱,个个把手举的高高的,嘴里还不时的喊:“我来反驳,我来反驳。”老师叫我来说。我喜颜悦色的说:“善意的谎言虽然也是谎言,可它和真正的谎言是不一样的。”话刚说完,正方的闫学强同学迅速站起来挺胸抬头的反驳道:“谎言就是谎言,都是一样的。”嘿!这下给我们反方来了个下马威,可是我们反方也不是好欺负的,当时就反驳了他们。我再一次举起手,心想:“这会回我也要想你们示威一下,让你们知道我们反方不怕你们。”我振有词的说:“只要性质是好的,只要是为了对方好,在生活中是需要这些善意的谎言的。例如,我们学了《唯一的听众》中老教授说自己是聋子,要是她不说善意的谎言,作者会有这么大的成就吗?”说完这句话,他们正方犹豫了一会儿,金铃才缓慢的举起了手,也没说上来什么,我们反方同学暗自高兴的想:“今天我们赢定了。”看正方的王国斌连字典都搬出来了正愁眉紧锁的翻着,看到他脸上露出了一丝笑,也许是找到答案了,在他的反驳声中,下课铃也响了,我们打了个平手。
通过这次辩论会,我知道啦,善意的谎言在生活中有时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讲诚信也是我们每个都要知道,明白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在现代社会的生存能力。”所谓口语交际,就是在人与人交往的特色语境中,听说双方运用口头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一种互动言语活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口头交际越来越广,这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交际素材,又对我们提出了应生活需要及时培养口语交际素养的要求。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我在教学中发现,由于受生活环境及语言环境的影响,学生表达存在心理障碍,口语表达贫乏、单调、苍白无力,能力极其薄弱。加之现在的教师普遍重视读写训练,忽略了听说能力训练,高分低能现象比比皆是,而仅仅依靠教材安排的口语交际训练进行练习口语空间狭小,训练量无疑是杯水车薪。所以拓展口语交际空间,提高口语交际技巧,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势在必行。
下面我根据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拓展口语交际进行口语训练,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做法。
一、得法于课堂教学中
1.创设轻松、平等的交际环境,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
要想消除学生交际时的紧张、害羞心理和畏难情绪,培养学生的交际胆量,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教师的教态要亲切和蔼,语言要循循善诱,以自身的情绪感染学生,尤其对胆小内向的孩子,更要做到耐心点拨、热情鼓励,不可要求过高。评价要以鼓励性语言为主,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交际机会。“言语的发源地就是具体的语境”。要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生活阅历,创设生动有趣、轻松的交际氛围,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际欲望,产生不吐不快的感觉。
2.凭借教材丰富的语言,培养学生交际的能力。
选入小学课本的课文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优的文学作品。尤其丰富的语言资源更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精妙隽美的语言,通过创设情境,将文本语言转化为自我语言,把口语交际巧妙地融进教学过程中。如在执教《桂林山水》一文时,在学习描写漓江山水这一段时,经过朗读感悟、交流汇报及欣赏课件后,为了加深理解,丰富想象,在舒缓的音乐衬托下,我抒情地说:“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泛舟在这美丽的漓江之上,感受着这诗情画意般的江水。漓江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静啊……”我富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学生深受感染,不由自主地接读起来。随即,我不失时机地启发道:“如此美妙的水,我们为之陶醉,为之惊叹这大自然的杰作,那么让我们也当一回小作者,说一说你看到的水,感受到的水,可以用上文中的句子,好吗?”这时一位学生起来说:“老师,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未央湖划过小船。”“你能说一说吗?”他便脱口而出道:“泛舟在湖中,只见四周杨柳依依,一阵凉爽的小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水真清啊……”我给予了高度评价。又如我执教散文《山中访友》时,本文语言尤其新奇生动,特别是第五段,运用拟人与想象的修辞手法,语言亲切深情,具有诗一样的韵律和情怀,极富感召力。此时不说待何时,在教学本段时,我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仿照本段写法与句式,说一说自己亲近大自然的经历。他们在优美意境及朗朗上口语境的感召下,灵感一触即发,如:“你好,青翠的小草,你顽强的身躯缀满大地,让世界变得更加生动。”“你好,巍峨的高山,你伟岸的身躯、不屈的脊梁给大地增添了一份深沉与坚毅。”等等,这样的片段在教学中比比皆是。我凭借教材的文字练、说,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理解,又借助课文语言的规范化,训练了学生口语语言的逻辑性、形象性,学生既吸取了课本语言精华、语感,又丰富了语言积累。
3.创设交际格局,培养交际技巧。
阅读教学各个环节无不体现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每一堂课都有大量的对话交流。新大纲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课堂成为学生口语训练的主战场。”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有利于口语交际的内容开展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互动训练,根据不同内容、不同性质、不同题材的课文,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交际情境。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1)辩论与即兴演讲、即席发言。
课堂上的辩论是基于媒介不同观点的交锋。我认为它是最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有效锻炼学生能言善辩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学生可以基于对某一人物、某种社会现象、某场战争等切入点利用课本材料或课外知识引起争议进行辩论。在学习《唯一的听众》一文拓展时,让学生针对“讲诚信,不能说谎”与“生活需要善意的谎言”进行辩论,双方据理力争,充分利用课文语言材料旁征博引,各抒己见。有的说:“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如果一个人不讲诚信,很难在社会立足。”接着举了事例说明,有的认为:“善意的谎言它的前提是‘善意’,而不是‘蓄意’、‘恶意’,是人与人之间美好情感的体现,假如没有老妇人善意的欺骗,哪来青年人最后的成功……”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口语。
辩论是一个人口才的最好体现,这样的课例很多,如学习《亡羊补牢》时,可以设计“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吗?”的辩论;学习《草船借箭》时可以设计“你认为借箭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的辩论,等等。由于技巧性较高,可指导学生观看相关的节目、录像,对演讲与发言则有很大的情感体现性。如在学完《只有一个地球》后,学生对地球的现状有了明确的认识,内心引起了极大的担忧、愤怒等,这时我问:“你们想对地球母亲或人类说些什么?”有的学生说:“地球母亲,想当初,您是多么的美丽、壮观、健康,您无私慷慨地奉献着自己的资源养育着数以万计的地球儿女,包括我们人类,而贪婪愚昧的人类却不知珍惜,不懂回报,还在无知地破坏着你美丽的身躯,乱砍乱伐,污染环境,过度开发各种资源……地球母亲,现在我们知道我们错了,我们一定要弥补这个过错,使您不再忧伤!”学生一个个满怀激情地进行了即席演讲或即席发言,“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当然,课堂上的小辩论和即席演讲由于时间限制,和正式的辩论和演讲是有一定区别的,不要对学生要求过高,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2)概括主要内容与复述。
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概括主要内容,可以有所侧重点,不同学生根据能力和大小概括的长短、详略、优劣不同,由于是基于课文内容,因此无疑是一种可长期训练口语表达的有效途径。朗读课文是口语交际的另一种形式,而指导学生感情读文,背诵课文都对口语训练有所促进,可培养良好的语感。但复述课文则为口语交际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变换顺序,补充情节进行创造性复述。故事性强的课文,如神话故事、童话故事可让学生复述,如《七颗钻石》、《开天地》、《最后一头战象》等。学生在讲完后,教师可就逻辑顺序、语言生动与否给予指导评价,既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又能培养学生的口语技巧,真是一举两得。
(3)讲故事,续编故事,演课本剧。
讲故事适用于低年级学生,如课文《乌鸦喝水》、《王二小》等,学完后可让学生及时讲一讲,也可回家讲给家长听。讲故事和复述有一定区别,只要求学生用通顺的语言把故事情节讲清楚即可。
续编故事则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意愿,但要和主题切合。如在学完《穷人》、《别饿坏了那匹狼》等课文,可即时设计让学生说一说,后来还可能发生了什么?这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课本剧是通过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创造性再现语言情境,引导学生把文本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活泼生动,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悟,又在合作表演中发展了口语,张扬了个性,锻炼了交际能力。如《田忌赛马》、《晏子使楚》、《完璧归赵》等课文是课本剧的最好素材,《半截蜡烛》本身就是课本剧。演说的结合,比读或背诵课文更具广泛的想象创造空间。
(4)现场模拟。
如学完《颐和园》、《长城》等课文,我让学生当小导游,根据课文内容,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颐和园、万里长城等名胜古迹;学完《新型玻璃》等课文,我让学生模拟推销员,现场推销商品;学完《鲸》、《松鼠》等说明文,我让学生以鲸、松鼠等口吻,以“我是一只鲸”等为主题,自我介绍,不必完整介绍,只要说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即可。这样的设计都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利用,通过用不同角色体验,学生大大增强了学习与说的兴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也可在实践课中开展。
二、延伸于课外活动中
1.广泛开设语文实践活动。
(1)利用每学期开设的主题班队会活动,专项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如本学期开设的语文实践活动:“爱国诗文朗诵会”、“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感动中国”人物故事会,“我是环保小卫士”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出不同活动专题,诸如此类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大量的言语实践,通过搜集整理―组合―内化―运用实践的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利用早读课开辟一定时间开展“我是小小播音员”活动,让学生模拟播音员转述国内外、学校及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开展“小小评论员”活动,评论具有代表的人、事、物,包括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开展“我是小记者”活动,模拟记者现场主持,现场采访。我尽量选择学生敏感、感兴趣、具有时代感的话题,使学生兴味盎然,乐于表达,有话可说。
A:说活动。如:“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广播体操比赛,“5.12”汶川地震捐款献爱心活动等。
B:说电视节目、电影片段。如国庆60年阅兵仪式,《百家讲坛》等。
C:说身边的突发事件。如校园内的好人好事、不良事件等。
D:说时下敏感话题。如:“5.12”汶川地震、“H1N1”甲流感、学生上网等。
E:说名人。如说体育明星、影视明星等公众人物。
(3)利用课前5分钟让学生集体背诵古诗词、名言警句、好句好段、优秀范文等,材料可由学生推荐。
这些活动可以是经常性、长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好方式。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题材,能给学生开辟一个个更为广阔的平台,极大地丰富学生口语训练的教材。教师要用心、留心观察身边生活、细心捕捉生活中的说话点,抓住一闪即逝的机会,及时创设交际情景,指导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训练。学生事先在课外做好细致的语言材料的准备,活动过程中的倾听、评价、讨论、交流、合作等互动,无疑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提升。
三、实践于社会生活中
口语交际应“重视在生活中实践”。广阔的社会背景,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存在大量的交际机会与内容。反过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本身构成了鲜活的生活。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日常生活展开学习和锻炼,鼓励学生在各种真实的场合尝试练习人际交往,体验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我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及本地的生活资源,指导学生拟定计划、设计方案,利用星期天、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上街购物,去银行存零花钱,去邮局寄信;根据父母的职业特点去集市卖菜,在商店推销商品;聚会庆祝生日,去踏春;调查灞河的现状及原因等,让学生深入社会,接触社会,学会和形形的人打交道,如收银员、顾客、工作人员、农民……文雅的、粗鲁的,憨厚的、狡诈的,年迈的、年轻的……让学生在真实的人际中历练探索,不断提高人际交往的综合素养,为将来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进行更为复杂的人际交往打下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凭借课本,创造性地挖掘课本资源,广泛地利用生活资源,只有立足课堂,不断向课外和生活拓展,进行长期的、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会说,潜移默化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会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一、依托文本的语言,提升口语表达的准确性
选编入语文课本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文章的语言表达规范、用语相当准确,是学生学习的典范。这些典型的书面语言为学生的口语表达提供了素材,同时又为训练规范的口语表达提供了范式和情境。
1.在比较中学习语言的准确表达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燕子》教学片段为例。
“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一个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一身乌黑光滑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个剪57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①对比读上面两句话,哪一句更好?为什么?(初步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②尝试换上其他词来说说小燕子的外形,并与原文比较。(进一步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③比较《燕子》《翠鸟》的外形描写,体会描写外形要抓住特征。(深入体会语言表达形式的准确性)
在此片段中,教师运用层层比较、步步深入的方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三次比较不仅使学生深入地体会到词语运用的准确性,还让学生明白语言表达形式的准确性,为后续的课堂口头表达提供了帮助,最终达到让学生准确表达的目的。
2.在重组中,学习语意的准确表达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赵州桥》教学片段为例。
①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赵州桥有什么特点?
②在这两个特点中,作者用了“不但……而且……”强调了哪一个特点?(美观)
③语言第一次重组:按照课文原意,用上“不但……而且……”说一说赵州桥的特点。
④语言第二次重组:如果要强调赵州桥的美观,可以怎么说?引导学生把事物的特点说具体。
⑤能用“不但……而且……”说一说其他你喜爱的物品的特点吗?
对于关联词“不但……而且……”的理解和运用训练,本课例摒弃了脱离语境作抽象讲解的做法。先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它的意思,领悟它的用法;接着对课文内容进行两次语言重组,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后通过迁移,使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一次次语言重组中获得锻炼。
二、依托文本的矛盾点,提升口语表达的针对性
不少课文的作者为了设置悬念或推动故事的发展,经常在行文中铺设一些矛盾点,包括语意上的矛盾、故事情节的矛盾和情感的矛盾等,而这些矛盾点也正是学生在学习中最能引发思维碰撞、激发讨论兴趣的导火线。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矛盾点开展教学,为学生搭设表达的平台,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针对性。
1.于语意矛盾处辨析,学习口语表达的针对性
所谓语意矛盾,即作者在文意制造的前后语意中的对立点,引发读者认识上的强烈反差,进而突出要表达的观点.而抓住这些矛盾点展开教学,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形成他们的阅读思想和观点,促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有针对性地到文中寻找观点材料进行辨析,在辨析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辨析中明晰文章的主旨。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鹿和狼的故事》教学片段为例。
①于课文中寻找矛盾:狼和鹿在你们原有的印象中分别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中分别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它们?
狼:凶恶残忍——森林的保护者;
鹿:森林的“宠儿”——罪魁祸首。
②于质疑中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凶恶残忍的狼怎么会成为森林的保护者?美丽善良的鹿为什么会成为毁坏森林的罪魁祸首呢?
③如果当初罗斯福总统在寻思要下令消灭狼、保护鹿的时候,你就是他身边的得力助手。你会怎么劝他?先和同桌说一说。(提示:想一想罗斯福总统产生这个想法的原因,劝说要有针对性)
在本课例中,教师从人们对两种动物的惯有看法入手,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寻找作者的语意矛盾,在矛盾中质疑,在解疑中深入理解。最后创设了一个对话的情境,引导学生将理解化成语言,进行有针对性的表达。
2.于情感矛盾中追问,学习口语表达的针对性
小学教材中有一些课文蕴含的情感是前后矛盾的,这些矛盾点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领着他们去文本的语言中一探究竟,探索表达的技巧。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母鸡>为例。老舍先生先通过叫声刻画了一个无病、欺软怕硬、拼命炫耀的母鸡形象,表达对母鸡的讨厌之情,可到了最后又对母鸡充满了崇敬之情。这样完全矛盾的两种情感,被用在同一种事物身上,就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老舍先生对母鸡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于是学生深入阅读描写母鸡的语言,从描写母鸡叫声的语句中感受到了语言的针对性,然后教师进一步进行拓展:母鸡还会在什么时候叫,当我们喜欢它的时候,那叫声听起来又是什么样的呢?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口头表达训练。
3.于情节矛盾中辩论,学习口语表达的针对性
所谓情节矛盾,是指文本为了凸显人物的品质,设置了一些人物言行的对立点,组成了矛盾的情节,这些情节有时与传统的道德规范又是相矛盾的。抓住这些矛盾点进行辩论,既能使学生有话可讲,而且在阐述观点时需要学生针对观点在文中寻找依据,很好地训练了学生口头表达的针对性。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别饿坏了那匹马》为例,文中父亲的育儿观念和青年的善意谎言形成了情节上的矛盾点。于是学习课文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青年该不该用善意的谎言免费给女孩提供看书的机会?学生纷纷针对不同的观点展开辩论,并且在文中寻找佐证观点的细节,在表达中围绕自己的观点展开阐述,很好地训练了口语表达的针对性。
三、依托文本的情境,提升口语表达的条理性
小学教材中,说明性的课文无疑是训练口头表达条理性的绝好文本,因为其鲜明的结构特点本身就是非常具有条理性的内容。除说明性的课文以外,大部分以叙事性的文本为主,在这些文本中都包含着不同的故事情境,使学生产生角色意识,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尤其是一些历史故事,其主人公充满智慧,这些精妙的语言往往条理清晰:蕴含着很强的逻辑性。我们可以依托这些语言情境,来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条理性。
1.在解说中,学习有顺序地表达
解说是促使学生将课文语言内化为个人语言的有效训练方法。学完寓言故事,让学生沉入故事情境,与人物对话;学完成语故事,让学生依据故事情境,解析人物言行的用意所在;学其他历史故事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故事,对理性又困难的重点内容进行语言转换,既达到促进理解的目的,又训练有序地表达。
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为例,我们可以依托文本,创设一个表达的情境,如果你就是当时在诸葛亮身边的一个小士兵,当你经历整个草船借箭的过程,你会怎样向身边的人介绍这件事?如何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讲述整个事件,融入整个事件当中你对诸葛亮一些做法的感受?学生在准备解说时,肯定要在心中想好讲解的顺序,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在口头表达中内化书本的语言,又让学生在酝酿和解说的过程中训练了有顺序表达的能力。
2.在推理中,学习表达的逻辑性
推理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思维方式,推理的过程也是训练表达的逻辑性的过程。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值得细细去推理的精妙语言。以《晏子使楚》一文的教学为例,晏子与楚王的三次交锋充分显示了他的外交才能和语言功力。教师可以借助这三次语言,帮助学生学习推理,训练口头表达的逻辑性。
第一次交锋:
师:晏子说了这番话,为什么楚王就吩咐手下把城门打开了?
生:如果不开城门,楚国就是狗国。
师:为什么钻了狗洞就是狗国呢?其实晏子说这番话时用了一种方法叫推理,(板书:推理)言下之意是开狗洞的是狗国,开城门的是国家。楚国开的是什么?
生:楚国开的是狗洞。
师: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楚国是一个狗国;
师:晏子就是这么一步一步推理出这个结论的。楚王如果承认楚国是狗国,那么——
生:楚王就是狗王。
第二次交锋:
师:楚王侮辱齐国没有人,晏子说了怎样的一番话让楚王只好陪着笑?
师:按刚才的方法,也分三步把晏子的意思说出来。
生:第一步:上等人访问上等国家,下等人访问下等国家。
第二步:晏子说自己是下等人。
第三步:楚国是下等国家。
第三次交锋。(同上)
一.正确认识口语交际的特征,区别口语交际和说话。首先,不要把口语交际课上成说话课。“说话”往往是单向的,大多是一人说,众人听,语言信息是单向传递状态,思想交流、思维碰撞就很少,而口语交际更强调互动,具有交互性。实际教学中,常常会有教师把口语交际课上成“看图说话”课,指着书上的插图一句一句问学生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等等。这样的教学谈得上是口语交际,与教材的编写意图当然是相违背的。还有的教师的口语交际课,虽然一开始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但稍不注意就会上成说话课。如在口语交际课中,学生准备好后,一位学生上台表达,但教师为了叙述更流利,对他说:“请你转过身看大屏幕说”。就这么一转身,这位同学就背对着同学“交际”了。这是十分典型的“独白”或“说话”。把口语交际课上成了“说话”课,无疑削弱了口语交际应有的“交际性”。口语交际能力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就培养。
二.精心选择口语交际材料,创设有实际意义的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材料的来源大致有二:一是语文课本中提供的交际材料;二是教师选取的课外交际材料。一、二年级新教材文质兼美的课文,为教学提供了进行语言规范和语言实践活动的素材和具体情境,所以要用好教材这个例子。
两种材料来源相比较而言,后者占有较大的优势。因为教材中提供的说话内容,虽然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但对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学生来说,仍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而后者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令学生有话可说。
口语交际中,谈话内容直接影响双方的谈话情趣,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他们喜爱的事物,喜欢的话题作为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学生会产生表达交流的愿望,有不吐不快之感。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往往会被某些外在的新异现象所吸引而产生直接兴趣。所以,教师应做有心人,要注意时刻留心观察学生,当学生受到外来影响而兴奋或产生感情共鸣时,教师就应该趁热打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他们就把话毫不费劲地说得既完整又通顺,从老师“要我说,要我听”变成“我要说,我要听”。
三.优化口语交际的训练过程,教给学生口语交际的方法
(一)教给学生“说”的方法
学生饶有兴趣地说,往往能把讲述的内容“言之有物”,但要做到“言之有序”,还要教师具体指导说的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要教他们从说一句句完整话开始,逐步过渡到说几句连贯的话或一小段话。到了中高年级,教师要指导他们按记叙文的六要素,围绕一个意思有头有尾地说一段话。学生一旦掌握了方法,口语交际才不会感到困难。还要让学生知道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做到“心到口到”,“想得快说得好”,这就要求学生针对交际对象,交际场合及时做出调整。有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中把“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句祝福语送给过生日的同学就是不恰当的,诸如此类的问题作为教师就要适时地引导。
口语交际时还要注意交际的态度的培养,比如,仪态大方、自然,有礼貌文明交际等。低年级孩子有多动的特点,这就要靠教师适时的提醒和恰当到位的指导,提供一次又一次的锻炼机会,促进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纠正,直至养成良好的习惯。
任何一件事情,好的开端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逐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掌握物理知识。例如可用一个奇妙的物理实验导入,学生会对物理现象有一探究竟的欲望;也可以用物理学史导入,利用科学家的献身和执着的探索精神给学生精神上的震撼,激发其斗志;也可用趣味生活游戏导入,利用学生的少年的天性,把物理知识和人生的哲理渗透其中,降低物理知识抽象性,在不知不觉之中领悟物理学科的奥妙。
二、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是一件枯燥且辛苦的一件事情,如果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那么一年四季的每一天,都有不学习的理由。生动多彩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兴奋学生的神经,也能激发出内在的潜力。特别是一些男生,在多媒体、录像或动手实验面前,会出现思维活跃、推理连贯、判断能力大大增强的表现。同时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变换:讲授式、自助探究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新知识新理解辩论式、习题比拼式等等,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每一位学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并成功展示自我的机会。能融入班级活动,有机会向他人展示自己,然后被认可,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满足、一种激励。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学生得到的不仅有知识,提升了各种能力,还找到了学习的信心,能自信的面对学习中的各种障碍。得到获取知识和如何处事生活的能力远远比背过了多少物理规则定律重要的多,当然也比死记硬背更能吸引学生了。
三、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增加物理学习趣味
物理作为一种自然学科,是人类改造自然、适应社会的智慧结晶。所以物理知识是抽象的,但也是和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但是物理课本教材太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性、知识过于抽象,而又缺乏感性材料。针对这种情况,物理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科特点,理论联系人们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如在学习力学时,学生要明白“飞檐走壁”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为什么有人不敢坐过山车。学习电学后学生能在屋内布线,学会雷雨天如何避雷,了解安检门的作用和原理等等。枯燥的课本理论和生动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物理知识生动活泼的呈现在面前的,于无形中调动身体的各个器官来关注知识,减低了掌握知识难度,学生因此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增强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信。
一、中学英语交际能力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外界的经济与文化交往已融入到全球化发展当中,而且这种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正在加速度的发展。现在就是一个普通人与外国人交往也变的十分平常。这就要求中学生不但要学好英语的书面用语,更要学好英语口语,以适应时展的要求。近年来,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开始受到重视,这在新的英语教材编写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词汇、语法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本身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缺失,考试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口语交流环境等。这些方面制约着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意义
传统英语教学偏向学生掌握语音、语法和词汇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导致的结果是很多人学了多年的英语,但没有办法用英语交流,只能看懂简单的文章而没有语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哑巴英语”。这与时展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也是我们未来的英语教学中要摒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我们在初级中学教育阶段,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知识和交际的基本技能,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充分说明,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是英语学习的基本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基本需要,也是我们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不可轻视的重要环节。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在世界一体化越来越明显的当今社会,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这些才能适应时展的潮流,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提高本领,将来才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
三、提高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措施
1.注重引导,培养习惯。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英语感觉简单但真正表达起来并不容易,口语是一种有声的语言,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学习英语口语并没有捷径,必须多读多练。初中学生对学习英语大都有新鲜感和好奇心,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最佳契机,作为初中的英语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个机会,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特别是学习英语口语表达的兴趣,从学生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就培养其“听”和“说”的习惯。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用流利动听的口语,配备上实物、图片以及表情动作,互动教学,为学生开口创造机会。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做到尽量用英语来组织教学,让学生适应英语口语的表达环境,从而培养学生讲英语的习惯。现在新编的教材每单元都有口语交际的话题,教师可以深入挖掘课本资源,让英语口语落实到每天的教学日程上来。组织学生多读、多练、多听,在听说读写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是一种课堂教学艺术,是教师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初中思品课改革不断推进,并逐步成熟。改革中,各种新颖的教案不断推出,在丰富的教案面前,很多教师不加选择,照搬照抄。但由于初中生思维发散,课堂偶况屡见不鲜,导致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时常“卡壳”或“尴尬”,课堂有效性大打折扣。如果处理不当不仅有可能丧失掉有意义的教育契机,还有可能挫伤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变得愈来愈麻木、消极、被动和惰性十足。
思品课教学应该是完善并再度创造师生共在的精神生活的范本的过程。这就要求初中思品课老师在借鉴已有教案的基础上,发挥课堂教学机智,娴熟驾驭课堂,积极妥善处理好课堂偶况,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教学机智对于每个教师都非常重要。
教学机智就其实质而言乃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巧。正确运用教学机智,需要教师有爱心,宽容地对待学生。学会适度原则,掌握好宽严相济的分寸。既要方法多样,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又要态度诚恳,实事求是,切忌用一个错误代替另一个错误。要直话曲说,急话缓说,硬话软说,正话反说,严话宽说。
教学机智属于一种教育能力和技巧,必然是有规律可循的,我想就以下几个方面略作探讨。
一、寻找契机,活跃课堂
思品课理论枯燥乏味,有一次,放长假回校后的第一天课上,很多学生昏昏欲睡,我就停止讲解,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上夜班的工人在回家的路上穿过坟场的时候,不幸跌进一个墓穴,他极力挣扎,想方设法爬出墓穴,可惜墓穴比较深,不论他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于是他决定干脆在墓穴休息,等第二天天亮再求救于别人。但就在他半睡半醒的时候,一个醉汉也掉进了墓穴,他看到醉汉也在像他之前一样极力挣扎着往上爬,便开口说:“别挣扎了,没用的”。但就在他话音刚落的时候,醉汉大喊一声“鬼啊”!竟然轻松地爬了出去。
学生听后哈哈大笑,全班学生睡意全没,精神振奋。接下来我提问:醉汉在听到工人的“鬼话”前后有什么不同表现?
学生说:“听到工人的话之前怎么也出不来墓穴,但听到‘鬼话’后,轻松爬出了墓穴”。我问:“为什么?”
学生说:“遇到刺激后潜能得以释放。”我说:“这就是潜能。同学们,相信你们醒来后,潜能马上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及时把握教学中学生的情绪,及时调控课堂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兴奋活泼状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内容的选择注重情意性、幽默感及悬念的巧设和思维路径的变异等都是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
二、顺水推舟,机智引导
有一次谈到众多愤怒的市民追打小偷时,有学生冒出一句:“小偷如过街老鼠,可恶至极,人人都可以打他。”发现很多学生也附和,我马上停下所讲内容,让学生讨论:“小偷是否可以打?”全班学生兴趣盎然,展开热烈的讨论,教师及时给予引导和指点,成功引导一个随便讲话的学生把公民权利受法律保护的教学内容讲透。
课堂教育机智的发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敏锐地洞察学生的总体学习情绪,及时恰当地用关键、幽默、诙谐的语言予以引导。课堂教学中,有时恰当运用偶发事件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染学生答题的情绪,使其精神更加集中。课堂上遇到学生心不在焉的时候,最有害且又最不科学的办法是板起面孔训斥。一个素养高,有教育机智的教师是不会采用这种方法的。
三、敢于面对,调控难度
在教学九年级《与诚信同行》一课,让同学们列举“诚信和不诚信的例子”时,有一个学生突然冒出一句:“医生有时也不会把真实病情告诉患癌症的病人,那是属于不诚信。”课堂气氛紧张起来,全班同学都把目光投向我,要我对医生这一行为做出评价。看着学生迫切的目光,我没有按“预设”的教案继续对“诚信和不诚信的例子”进行归纳,而是立刻表扬这位同学。表扬他看问题有“敏锐的观察力”,有个性,善于发现问题,并且顺势引入本课教学的难点内容——“诚信、隐私与‘善意的谎言’”的辩论。让学生懂得“在现实生活中讲诚信应注意的问题”,理解“在现实生活中诚信的复杂性”。
由于原来课堂中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小,学生完成得比较轻松,引起学生重视程度不够,面对突然出现的异常发问,这是教师追加问题的很好机会、调节难度的最佳时机,要及时引导,把学生顺利地引进难度较大的知识层面。
四、沉着冷静,问题回抛
在教学九年级《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时,我在课堂上列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各方面的优点,得出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的结论,突然有学生反问:“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留学生出国后不愿归国呢?”“中国周边的日本、新加坡、韩国及台湾地区、香港地区都是实行的资本主义制度,可经济发展比中国更快,这是为什么呢?”我当时一愣,回避?不行。该怎样向学生解释?我灵机一动,要求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去找材料,下一节课再讨论。回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第二节课,学生纷纷带着他们收集的材料到课堂上讨论,问题在学生的讨论中得到解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心预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道工序。教师在预设时,要深入调研,充分了解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知能力、思维走向、知识广度深度、社会和家庭背景等综合因素,基本预估到教学中会出现的可能性问题,拟出相对应的策略。预设,考虑得越周详,准备得越充分,教学针对性就越强,即时生成的舞台就越宽广越精彩;教师胸有成竹,也能避免在课堂上出现措手不及而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例如,笔者设计《家人关爱我成长》一课,针对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子弟占有较大比重,家长普遍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部分女学生在家庭中不被父母所关爱的情况,在预设中,有意识地安排“说说自己的爸妈怎样关爱自己”的讨论环节。果真,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中,笔者听到了四川籍女学生司某的自言自语声:“爸爸不爱我,有好吃好穿的总是先给弟弟。”于是,笔者走近她,抚摸着她的头问:“你爸为什么不爱你呢?能告诉老师吗?”女孩低着头说:“爸爸嫌我是个女丫头,反正大了出嫁是人家的,靠不着的。”笔者紧紧抓住这一生成资源,与学生们一起帮她找到其爸爸背她看病、下雨送伞、陪她买书等种种爱她的生活实例。最后,笔者总结说:“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其实你爸心里对你也是一样的疼爱。”通过精心引导,她解开了心结,纠正了对爸爸的片面认识。事后,笔者同其爸爸进行了沟通交流,要求尽量做到对孩子公平,从此她越来越感受到爸爸的爱了。
二、 用心捕捉——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支点
新课程十分强调“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当今的教学是开放式探究型教学,十分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中越来越呈现出学生思维活跃、互动踊跃的氛围,学生时常跳出教师的思维,提出始料不及的想法和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节外生枝”形成的鲜活教学资源,通常比预设的资源更有意义和价值,会一石击起千层浪,引发共鸣,用思想碰撞思想,用智慧激活智慧,产生“枝外开花”的效应。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用敏感的耳朵去倾听,用敏锐的目光去发现,用快捷的手法去捕捉那灵动的信息,用灵光的脑子去沉着应对、智慧解决。如,笔者执教《诚实是金》一课,在互动讨论诚信的重要性时,有学生突然追问:“医生没有把绝症病人的病情如实告诉他本人,这算不算诚实?”“人如果都说实话,那么碰到骗子,也不能说假话了?”围绕这两个问题,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通过辩中明理,学生最后得出结论:以合法保护自己或他人的正当利益为目的和出发点,在某种特殊情形下,诚实并不意味着要说出全部真话,公布自己的全部秘密,这种行为通常称为“善意的谎言”。通过辩论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使学生辨明了是非,完整地理解了“诚实”的真正含义。
三、 情境创设——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活化剂
思品教学的内容来自于现实生活,人的思想品德在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体验中形成。课堂教学有效创设情境,实际上就是模拟现实生活实情,具有形象直观、情切意远、理寓其中的特点,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把认知过程与生活体验有机融合,使情境创设真正成为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活化剂。为此,教师要围绕课程教学目标,研究教学方式,因课因人因地,巧妙地运用实景实物演示、表演体会、社会实践、观察实验、语言描述、辩论求真等多种方法,大胆创设情境,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诱发更多亮点的生成。笔者在教学《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放飞和平之鸽》时,分别搜集、播放了贴近现实的最新视频材料《惊人的日本海啸》《利比亚战火纷飞》。巧用媒体创设情境,学生们触景生情,情景融汇,既激活了学习兴趣,又增加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四、 正向引导——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核心
思品教学的最基本任务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教师的正向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由于认知能力、是非判断力等方面的局限,所见所闻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导致在认识观念、道德价值观上出现偏差。因此,教师在思品课堂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敞开心扉讲实话、敢联想,这样才能在动态教学中生成热点。教师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即使学生的观点有些片面、似是而非甚至错误,也不应当场否定,而要留有余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能动性。教师还应抓住课堂中一些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巧妙地采用迁境引领、设问解疑、对比论证、反正推断等方式进行点拨,正向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同时把评价权还给学生,通过学生互动质疑、自我反思、探究解决、纠正认识,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如笔者在教学《我该不该这样做》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遇到一个陌生的推销员,请你免费品尝饮料,你该怎么做?”旨在引导学生遇事多动脑筋,不要上当受骗。可是,有一位学生却这样回答:“要是我,就把陌生人的饮料喝下去,不喝白不喝!”还振振有词地说:“现在社会上总是好人多,不用怕。”笔者把握了这随机生成的的价值资源,展开疏导,采用迁境引领的方式点拨,引入了一个“社会上通过麻醉等方式拐骗儿童的案件屡次发生”的话题,组织学生讨论。最后得出:“随便喝陌生人的饮料可能会出大问题,陌生人的饮料不能喝,以防万一!”这一动态生成教学,教会了学生遇事多动脑筋,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关键词:发言准备 发言气氛 发言技巧 评价激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口语表达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文明、和谐、个性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课堂发言是调控教学的重要手段,更是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能为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提供良好平台。但笔者观察了很多课堂后发现:低年级课堂往往气氛活跃,学生发言积极;到了中年级,举手的越来越少;到了高年级,发言者更是寥寥无几,学生似乎都变得“沉默寡言”,只有几个尖子生在“垄断”发言。无奈之下,教师很多情况下只能“一言堂”,自己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心不在焉,致使课堂低效。
一、学生“忌发言”的原因分析
学生“忌发言”的原因主要如下:一是缺少积累,语言贫乏。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思维就会“堵车”,不能连贯顺畅地表达,即使被指名发言也往往词不达意。 二是自尊心强,怕被否定。中高年级的学生自尊心强,总怕发言不当会被同学嘲笑,所以有的常常欲言又止,有的干脆选择沉默,还有的曾因答错被同学嘲笑过,被老师否定过,就不愿轻易举手。三是基础较差,发言能力弱。学生的认知水平总有差异,对于
问题,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做到在限定时间内理解要求、思考答案并组织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他们干脆选择不发言,“以不变应万变”。 四是教师提问少,没有发言机会。进入中高年级后,教学内容多了,教师为了赶进度,提问较少,学生即使想发言也没机会;有些学生因为之前举过多次手,老师没让他们回答,就逐渐失去了主动发言的兴趣,直至不愿回答。五是问题没有吸引力,不愿发言。有些问题学生认为过于简单,没有挑战性;有些问题设计没有引人入胜的情境,没有坡度,似乎要故意为难学生,挫伤了学生发言的热情。发言能力是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与教师及学习伙伴进行交流与互动的能力。它能有效衡量学生课堂上的专注度,充分展示学生的胆量和自信,呈现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言语表达及人际沟通能力。因此,提升学生的发言能力势在必行。
二、提升发言能力的策略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针对以上“病”因,在提升学生发言能力方面探索出了如下策略。
(一)做好发言准备
有了充分的知识准备,学生就会在表现欲的驱动下激活已有储备,产生表达冲动。
1.充分预习。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引导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以在课堂上有话可说。
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金蝉脱壳》一课前,我布置了系列预习活动,让学生到野外观察蝉,到网上搜集蝉的相关资料,了解蝉的生活习性等。课堂上,有学生提出质疑:“既然脱壳那么麻烦,蝉为何还要脱壳?又为何在树上脱壳?”针对这一问题,学生发言踊跃:“蝉身上有一层硬壳,虽然有保护作用,但是限制了蝉的生长,所以要脱壳。”“在树上脱壳是因为蝉脱壳后身体很虚弱,在树上比较安全。”……充分的预习,增强了他们发言的信心。
2.充实积累。
积累越丰富,精神和语言的对接之树就会越繁茂。平时,我会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积累丰富的语言。每学期都会推荐一些阅读书目,
还会帮助学生办理图书馆借书证、学校借书卡,也会同其他班级开展“图书漂流”活动,以提升学生阅读量,为积极发言做准备。当然,
深层次的阅读在于积累和运用语言材料。因此,每天我会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好的语句,利用早自习等空余时间进行诵读,并为他们摘录的优美句子加鼓励。时间久了,学生的知识面广了,感受丰富了,理解的层次深了,也就敢于发言了。
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我与学生一起讨论:“在遭受奇耻大辱的‘宫刑’后,司马迁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是什么原因使他最终选择了‘忍辱偷生’完成《史记》的呢?”学生首先想到的是“因为父亲的临终嘱托”和“从小听到的英雄故事的激励”。对此,我追问道:“可能是哪位英雄的故事激励他‘一定要活下去’?”此时,学生调动课外积累,大胆发言:“他想到韩信忍受胯下之辱,最终成为西汉名将”“他想到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大败吴师”“他想到孙膑被剜膝盖骨,最终完成《兵法》奇书”……最后,还有一位学生引用名言总结:“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经天纬地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就是我们题目中的“发愤”之意,司马迁无疑就是这“成大事者”。可见,有了课外的阅读积累,学生的发言精彩纷呈,见解深刻。
3.学会倾听。
有研究表明,人的日常言语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只占9%,可见听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发言能力,前提是重视其听的能力的培养。具体可通过三条路径进行:一是树立榜样,吸引倾听。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常给学生讲一些关于认真倾听的故事,如“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听讲笔记”“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的访问”“汽车推销员卖车”等,并表扬认真听讲的学生,让大家明白认真倾听的重要性。二是学当“小老师”,训练听讲。对于某些已掌握的新知识,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课,因为角色发生了变化,“讲课”的学生会讲得很认真,其他学生也会因为新鲜而认真倾听,并产生争当“小老师”的欲望。三是参与评说,培养听说能力。学生发言过程中,我会注意随时引导:“谁来评价一下她的发言?”“猜猜看,他为什么会这样想?”“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吗?”……不断的暗示,有助于学生形成自觉倾听的意识。
(二)营造发言气氛
创建相对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是改变学生发言现状、提升发言能力的捷径。
1.提高可亲度。
首先,教师语言有吸引力。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机智俏皮的活泼,往往能感染和吸引学生,并激发他们发言的欲望。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为体会园子的“自由”,我设法将学生带进“园子”。我说:“看,老师的手臂一挥,我们已身在这园子里了。我就是这园子里的倭瓜(出示图片),我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你是园子里的什么?说说你在园子里的生活。”幽默的语言,巧妙套用文中的句式表达,一下子激起了学生表达的欲望,他们或说自己是园子里的黄瓜、玉米、狗尾巴草,自在生长;或说自己是园子里的小鸟、蝴蝶、蚱蜢,快乐嬉戏;或说自己是园子里的小猫、小狗、小刺猬,追逐打闹……从他们抢着发言的状态中,不难感受到园子的生机勃勃以及他们对园子的向往。
其次,教师语言情感丰富。富有情感的课堂教学,往往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激发求知欲,进而乐于发言。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母亲》一课,在深入感受作者内心愧疚的环节,我播放了舒缓的乐曲,为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课文“抱母亲入睡”的片段。当读到“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出来”时,我的眼眶也湿润了。也许是受到我情绪的感染,课堂显得尤其静谧,
学生已沉浸在课文的情境之中。当我请他们说说对“两行泪水”的理解时,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母亲此时也很难过,她担心自己年龄大了,会拖累孩子”;有的说:“母亲第一次被儿子抱在怀里,感觉很温暖”;有的说:“母亲觉得自己很幸福,苦了这么多年是值得的”……母亲的形象在学生心中逐渐高大起来,他们对“母爱”的理解也走向深处。
2.善待发言。
学生发言是其内心意愿的表达,是他对某个问题的自我理解,无论对错、优劣,教师都应给予善意的评价或及时引导,如针对发言有误的学生,可以给他一个微笑,表扬他的积极参与,然后请他听听不同见解;针对发言内容还流于表面的同学,可以肯定他的积极思考,并请他沿着思路再往深处想想;针对有创意的发言,可以竖起大拇指,甚至带头为他鼓掌……善待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发言,让他们从课堂中得到鼓励,对下次发言充满信心。
3.学会等待。
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开展教学,为他们预留“想”的时间,尽可能地耐心等待,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说勤奋》一课,初读课文后,我请学生联系自身实际细品童第周的勤奋。有学生说:“童第周每天天刚亮就起来读书,我就做不到”;也有学生说:“童第周的优异成绩与他的努力分不开,我与他比起来还差得很远……”在此基础上,我启发他们想象童第周还可能怎么勤奋学习。一学生说:“他可能会‘悬梁刺股’。”我借机启发:“你很好学,以古人勤奋学习的典故为例进行说明,童第周也许不会这样做,但一年四季他肯定都会坚持学习,想象一下。”这下,学生都陷于思考。我没有催促他们,而是耐心等待。一会儿,学生再度活跃起来,有的说:“冬天,天刚蒙蒙亮,童第周就坐在校园里读书了,寒风吹得他脸颊通红”;有的说:“天好热,童第周手捧着书埋头苦读,顾不得擦去脸上的汗珠”;有的说:“宿舍的灯早已灭了,童第周悄悄来到走廊,借着昏暗的灯光一遍又一遍地演算”……在这样的思维碰撞下,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了童第周的勤奋,也提高了想象和表达能力。
(三)强化发言技巧
学生的发言积极性不是短期内就能调动起来的,关键在于教师要能持续为他们创造多种练习机会,并跟进发言技巧的指导。
1.课前热身式训练。
我会利用每节课的课前三分钟,轮流安排一名学生走上讲台,或讲故事,或讲生活见闻,或转述从电视、报纸上看到的新闻等,再让其他学生作简要点评,并根据学生的评价,或多或少地对发言者给予鼓励。
2.课中针对性训练。
首先,挖掘教材语言训练表达。可以巧用插图,训练口语;可以斟酌字句,锤炼语言;可以质疑解难,深入探究;可以利用“留白”,想象补充;可以模仿训练,习得规范;可以续述结尾,深化言语。
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诺贝尔》一课,我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标点训练表达。文中“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这句话出现在诺贝尔冒着生命危险做炸药实验的片段中。教学时,我让学生读读这三个短句,谈谈自己的发现。学生一眼就发现了句中三个感叹号。以此为突破,我继续引导:“仅仅十几个字,却连用了三个感叹号,是不是重复了呢?换成逗号试试看!”学生认真揣摩,不久就争相发言:“用感叹号才能表现诺贝尔等待成功时紧张、激动、兴奋的心情”“三个感叹号连用渲染了实验进行中的危险气氛”“三个感叹号连用凸显了危险来临时诺贝尔大无畏的科学献身精神”“表达激烈的情绪或语气时,用感叹号更能凸显情感”……把握学生课堂上的思想脉搏,哪怕仅是小小的标点,也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令他们乐于开口,流畅表达。
其次,设计复述环节强化训练。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依照课文顺序有条理地叙述,提升其发言的系统性、连贯性;可以要求学生抓住中心,简要复述,训练说话的概括力。如让学生围绕诺贝尔大无畏的精神复述课文,学生就会有意识地选择能够体现人物品质的词语和句子进行清晰、流畅的表述。
3.课后拓展性训练。
每课教学完,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组织学生进行拓展式口语训练,如以景为题材的文章,可以组织开展“请你当导游”等活动,鼓励学生设计导游词,并现场演说;以人为题材的文章,可以组织开展“采访”等活动;哲理性文章,可以组织开展“辩论”活动;以状物为题材的文章,可以组织开展“广告设计”等活动;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可以组织表演课本剧等活动等。
在拓展性训练中,要为每个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尤其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把问题分为有深度的问题、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和基础性的问题,请不同水平的学生来回答。对
能力偏弱的学生要求低一点,能说多少算多少,还要给予表扬和引导;对发言能力强的学生,要求可以高一些,如回答要能抓住重点,回答完整等,以对其他学生有启发。让每个学生都能品尝到发言成功的滋味,他们必会喜欢上发言。
(四)跟进评价激励
评价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影响着学生发言的有效性。
1.让引导融入评价。
对学生的发言,教师要认真倾听,从中找到可取之处加以引导,使其认识到自己发言的偏颇之处,并能自主完善。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读到“公仪休爱吃鱼却说自己现在闻到鱼的味道就恶心”时,有学生认为“公仪休不诚实,他在说谎”。这个回答偏离了教学,但我并没有当场打断,而是耐心引导:“公仪休为什么要‘说谎’呢?”经过交流,学生意识到:“果断拒绝会伤了对方的自尊,不利于朝廷和睦。”还有学生进行补充:“公仪休的拒绝是充满智慧的拒绝,是为了顾全大局的善意谎言,更体现了他的大公无私。”
2.让激励渗透评价。
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发言,站在学生角度思考他为何会这样回答,进而发现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理解了课文后,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普罗米修斯的认识。有学生说:“他是极负同情心的神,看到人间没有火,他便冒着生命危险去偷天火,可见他极其善良。”我追问:“你能想象没有火的日子怎么过吗?”有学生说:“如果让我吃生的东西,我一口也吃不下!”还有学生说:“晚上停电,黑咕隆咚,真是难受!”……对几位发言学生的感受给予了不同角度的激励后,一个平时很腼腆的学生悄悄举起了手,我用鼓励的目光看着他,并走过去抚摸着他的头说:“大胆说说你的看法!”这位学生小声说:“普罗米修斯知道盗取天火一旦被宙斯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但为了人类,他甘愿这么做。我想他当时的想法肯定是: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家……” 我带头为他鼓掌:“你的发言不仅融入了自己的独特感受,还主动联系生活实际与课文对话,老师为你点赞!”接下来的教学中,这位学生听课极为专注,发言频率也大大高于以前。
此外,我还在班里设立了激励制度,两周评选一次“发言之星”。“发言之星”可获得有教师签字的表扬信,累计保存。根据所获表扬信的次数,到期末再评选“发言明星”,奖励证书,张贴在“班级名片”中“班级明星”等醒目的地方,计入班级表彰。这种激励机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发言积极性。
3.鼓励学生相互评价。
教师要善于为每个学生创造发言机会,让他们先在小组中交流,然后当众发言,再让全班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应是他人发言的优点,并转述被评价人的发言内容。这样,各个层面的学生都会有勇气、有信心施展自己的发言才华。
要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引导他们从对方发言的内容、态度、思维、方法、勇气等不同角度进行评价,既能发现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一面,还能委婉而亲切地指出同学的不足之处。
课堂发言有助于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只要教师善于观察和总结,因材施教,及时消除学生的消极心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发言环节中,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定能为我们呈现他们的精彩。
[摘 要]本文认为,目前公开出版的教育学教育案例存在规范性不强、逻辑混乱、不合规律等问题,而且此类问题不是个别现象。教育案例的编写应遵循科学性的要求,即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术道德,遵守思维规律,遵守社会原则,遵循教育规律。编制科学的教育案例是实施有效案例教学的前提。
[关键词]教育学教学 教育案例 科学性 案例教学
[作者简介]但武刚,男,湖北黄石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英语课程教学论、教育评价学。任平,安徽安庆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生。
近些年来,在公共教育学教学领域当中,教育案例的作用愈来愈得到重视:理论工作者主动收集中小学的教育事件或故事,探索其中的理论问题,揭示其规律性;实际工作者编写或相互交流案例,寻找有益的启示。这种良好的态势表明理论工作者关注教育实践,中小学教师关注实践中的问题和经验,努力作理论上的反思,这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有益标识。鉴于目前公开出版的教育案例集质量良莠不齐,亟待作一些清理工作,使案例教学和研究工作能跨上一个新台阶。
一、界定两个概念
1.教育案例。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与教育案例这一概念相对应的事物,即教育实践中的人物、事件、具体做法。人们对教育案例有多种界定,这些定义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出了教育案例的特征,但是往往没有区分人们使用教育案例的范围和目的。笔者从教育学教学的视角来限定教育案例的概念。教育案例是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描述性事件,它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由个别到一般,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探寻或理解抽象的概念、规律和原则,掌握教育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教育素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具有明显的教学意义。
典型性指代表性或个性反映共性的程度。教育实践中生动形象的故事比比皆是,如果不加选择地被引用到教育学教学中,难免会造成教学的盲目和低效。笔者认为,只有具备典型性的事件才能作为案例用于教学。教师只有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事例,讨论分析得出整体性的结论,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用个别特点推断群体的全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典型的案例可以是影响深远的事件,也可以是微小的细节,要求能以小见大,提高教学效率。对于同一案例,不同的教师可以透视或者挖掘出不同的内容:有的只能找到浅层的信息,有的则得出透彻的结论。教师要善于把典型的案例分解为部分,剥去那些非本质的表面现象,揭示其内部特征,推断出的整体性结论。这一过程十分复杂,稍有偏差就会造成以偏概全的弊端。
普遍性是指符合公认的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的特性。教育学经过两千多年的研究和积累,已经揭示出了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教育规律需要发展,但是发展不是对已有规律的全盘否定,而是扬弃。虽然已有的教育规律和原则表述尚不精确,人们运用这些规律时还需要创造性和灵活性,但是这些规律反映了教育内部各个因素之间的必然联系。遵循这些规律,就会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优秀教师成功往往背后都隐含着对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运用,失败的教育事例中必然包含着对教育规律的漠视和背离。
2.科学性。科学性指遵守公认的准则,遵循经过实验或实践证明了的规律的特性,指一种严谨求实的做法和兢兢业业的态度,指运用了科学方法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所具有的一种特性。“当人们说一个事物是科学的,意味着它是正确的、好的、值得追求的;反之,人们说一个事物是不科学的,则意味着它是错误的、坏的、其存在的合理性是值得怀疑的。”[1]这是人们对科学性的基本理解。判断人的行为对错的根本依据是法律和公认规范,因此,科学性还指合法性和合规范性。公认的规范包括逻辑规范、学术研究规范、社会伦理规范,等等。科学研究不能搀和个人喜怒爱好,不依赖于偶然因素,是能够得到众人认可的一种真理演绎推导思维和态度,它是一种近乎绝对客观准则的判断系统。若是有了这样一种客观的判断系统,人们就能够据此判断决定一件事物的对与错。科学性的思维和态度要求人们思想、说话、行动要有充分的根据,而不是直接地发自个人的主观臆断,要遵循一定的推理规则。首要的规则是形式逻辑,它能帮助人们从已知的真理出发,经过推理,得出新的命题,或在与他人的争论辩论中,有效地说服对方。其次,科学家运用逻辑思维和实验方法发现了大量的科学规律,而且科学性也成为科学家以外的多数研究者的学术追求,用以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所以,科学性是任何研究工作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对教育案例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也应以科学性为基础,做到严谨踏实、精益求精,反对马虎敷衍的态度,抛弃道听途说、故弄玄虚、花里胡哨的做法。来自教育实践中的案例时常是轻松有趣的,这可能使人产生误解,认为案例的收集和整理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实质上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更要求实事求是,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案例培训、案例研究已经逐渐被认同,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伪案例的出现。伪案例通常包括:实际上没有发生的或依据理论逻辑而“制造”的案例;一部分是实际发生了,而另一部分是虚假的案例;过程简化或省略的案例;有明显逻辑错误的案例;过于简单的案例;仅仅具有情境价值而不具有普遍意义的案例。“伪”即是“虚假”,虚假的对立面是科学,所以引入科学性的概念至关重要。
二、教育案例科学性的标准
1.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术道德。教育案例科学性的基本要求是案例的作者和编者要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和学术道德。《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如果没有著名作者的有关信息,至少应该加以说明,或道歉。这才是一种严谨科学的态度,也是基本的职业规范。”[2]
在某一本发行量达几十万册的教育学教材[3]中难得见到几个案例,在第二章“教育功能”最后有一道思考题,要求学生运用教育功能的有关理论分析两个事件(一个是案例1,另一个是案例3)。
[案例1]:
新疆,你怎么了?
前几年,有报道称新疆某厂因把“乌鲁木齐”错印成“鸟鲁木齐”,多了一点而丢了一百万;又有印刷厂将“驼峰”错印成“驴峰”又扔掉了几百万。
新疆是产棉大省,为了解决运输的困难,使棉花销路及时销售,国家曾实行“东锭西移”的战略,把上海最先进的纺织机器运抵新疆,但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无人会操作。一些人对新疆的企业考察后说,许多大企业的设备是先进的,甚至是一流的,但产品却是二流、三流,甚至是不合格的。
这个案例无作者、无时间、无来源,读者没法甄别其真实性。报道这件事,在当时社会引起一定的反响,作者是有功之臣,应该给予起码的尊重。提供资料的来源等背景信息,可显示资料的可靠性,以便读者作深入研究。既然是“事件”,就应该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经过。我们国家发展的速度可谓惊人,新疆也是一样。缺乏时间提示,则会给学生带来误解。寥寥不到200字,还夹杂议论性的语句和笼统的定论,也缺少对事件的详细描述。
这篇文章可能来源于《光明日报》记者郑晋鸣写的《一流设备为何二三流产品》(头版头条),发表在《光明日报》1996年4月25日。可见,这事发生在1996年以前。1996年之前的事,被编进2002年出版的教材中,且重新印刷12次,到2006年12月第20次重印,累计印刷了47.5万册。编著没有修正书稿,这种态度和做法有悖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2.遵守思维规律。教育研究和案例整理必须遵循逻辑和思维的规律,包括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规律、认识论等逻辑学、心理学和哲学的规律,尤其是形式逻辑规律,如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和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逻辑。教育案例中主要涉及归纳推理。归纳有两种:简单枚举法、完全枚举法。如果一个陈述毫无例外地在所有的时间和所有的地方都被观察到,则这种陈述属于全称规律,在形式逻辑中用“全称条件陈述”来表达。如果一个陈述某一时间与地点里发生的一件事实,则称为单称陈述。有的人不经意中把单称陈述上升到了全称规律的高度,从而犯下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这种所谓的规律不能解释已经知道的现象、也不能预言尚未发生的事件,更不能指导我们的活动。
一个案例本身会存在逻辑问题,然而在同一本案例集中的几个案例之间也存在冲突。如两个案例依次排列,而案例所阐明的寓意存在矛盾。例如,有一本案例依次编排了“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最好方法”和“孟母三迁”两个案例。前一个案例讲述了发明望远镜的故事。编者认为:“父母要注意保护孩子玩的天性,通过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做游戏、玩智力玩具等孩子最喜欢的‘休闲方法’,来培养孩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和动手能力。”结论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最好方法是――让他玩,让孩子游戏。”紧接下来的案例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很明显,这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个典范。编者选择这个案例表明其对孟母教育方式的肯定和赞赏,即反对儿童游戏玩耍,这与上一个案例的核心观念上存在明显的矛盾。把矛盾的两个案例放在一起,编者又没有引导读者进行对比或批判,这样会削弱各个案例的教育价值,甚至令人困惑迷茫。
3.遵守社会原则。建立民主公正、和谐发展的社会需要有公认的准则,这些准则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循的共同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如民主、自由、正义、平等、人权、崇尚真理、讲求信誉,等等。若公共出版物中蕴含着违背社会原则的精神产品,不仅相关人的利益会受到影响,而且会给读者造成不良的示范效应。
教育研究,包括案例整理,应该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这两个规律中,社会规律是第一位的。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核心就是引导学生普遍地遵守公认的社会原则,避免抓了教育的小道理,丢了社会的大道理。教材与一般图书不同。对于图书而言,读者有更多的选择权,而教材则是必读的文本,选择其中案例必须格外谨慎,要持有科学的态度和缜密的思考。
[案例2]:
罗杰・罗尔斯是美国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市的贫民窟。在这里的孩子长大后很少有人从事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最后成了州长。他把自己成功的原因归结于其小学校长皮尔・保罗的话。当时保罗发现这里的穷孩子无所事事,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保罗想了很多办法来引导他们,却都没有奏效。后来,他发现这些孩子很迷信,于是在上课的时就开始给孩子看手相。当罗尔斯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会成为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从来没人表扬过他,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州长。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时时激励他发奋向上。在以后的40多年间,他每天都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最终他成了纽约州的州长。
这是一本教育案例书中的一个案例。校长皮尔・保罗面对玩劣的学生束手无策,他发现学生很迷信,就利用看手相来引导学生。他给予这位小学生美好的预言,并成功了。这种宏大预言对其他人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手小的学生会自卑,没有得到良好期待和夸奖的学生会心灰意冷。通过手相术来教育顽劣的学生,不是合格教育者应有的作为。相信学生能行与迷信学生能够做一个大人物,这两者之间有显著区别。一个善意的谎言能否变成一个人相信自己能行的信念呢?这个案例将复杂的转化教育过程简单化。小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尚未形成,加上校长的这样预言应验了,这对学生的迷信思想会产生强化作用。仅凭小学生修长小拇指,就断定调皮捣蛋的他将来是纽约州的州长,这是宣扬唯心主义的先验论,是任何现代教育所摒弃的错误做法。这个案例所讲述的真实故事是一个特例,作为新闻或茶余饭后的谈资无可厚非,如果选为教育案例,以显示校长的教育艺术就不妥了,因为它背离了基本的社会原则――反对迷信。
4.遵循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指教育系统在它的运行发展过程中,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系统与它的环境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教育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随意改变和创造,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在认真分析教育现象之后才能揭示它。教育是一种复杂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种活动有一些内在的、本质的规律,如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等等。“教育案例,不仅应当有对事件的描述,有解决问题的技巧,还应当蕴含一定的教育基本原理和教师思想。”[4]在教育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引用某个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是为了说明教育规律、原则、方法。有的教育案例在论证某一教育规律的同时又明显违背了其它的教育规律,只重积极效果,却没有考虑到案例的消极影响,缺乏科学性。
[案例3]:
“让时间淡忘……”
某周日晚,某高中二年级三名女生,彻夜未归。学校决定给予三人记过处分。
其中一名女生说:“如果处分,我没有意见;但公布处分结果的那一天,我就自杀!”这是向学校纪律的挑战?是威胁?是心声?各种不同的猜测与说法,使处理者第一次意识到了问题的复杂程度。
最后,校方对问题处理的方式也出人意料:讲清规定,让时间淡忘一切!
一年时间过去了,有心的人发现,其中一个女孩儿第一次拿到了学校的奖学金,另一个女孩儿对语文发生了深厚的兴趣,第三个女孩儿在感激学校“无为而治”的同时,发奋图强,成为班里“惟一能够背诵长篇英语课文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她们没有忘记事情的经过,没有忘记学校的纪律,更没有忘记学校领导和老师对她们的教诲和期待!
关于案例3,首先案例的来源、作者、年代、学校、事件细节都被忽略,无从考证。其次,不处分违反规定的学生,就违背基本的教育原则;处分学生,他们可能自杀,这是一个两难问题。那学生的态度很极端,学校放弃了处分,案例的作者和选用者认可了这种做法。教育者如此保持沉默才是最好的教育吗?这种教育是艺术的、智慧的还是符合什么规律的呢?学生思想转化的过程肯定被作者省略了。作为教育者,珍惜孩子的生命比履行管理规定要重要,为了未成年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学校应该尽到教育的职责。有“冷处理”的成功教育案例,但这种处理绝非不闻不问,而是暂时的离开或不处理,给学生一个思考的余地,避免矛盾激化。通常,“冷处理”与过后的“热处理”相结合才产生了神奇的效果,这其中包含着对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诱导、尽量尊重与严格要求等原则的巧妙运用。从案例中,我们没有看到学校老师做了哪些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只是简单地不闻不问,这违背启发诱导的教育原则。该学校这么做成功了,有人将其作为教育案例,似乎是想供他人仿效。但是这样做的后果是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坏的榜样,学校和老师要批评和惩罚时,学生一恐吓就没事了,这违背了尊重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如果把它作为一个案例,将其前半部分作为一个情境,后半部分作为解决情境问题的一种办法,那就有教学意义,可以提高学生分析与处理情境化问题的能力。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如教师提问:“校方的做法对吗?还有其他做法吗?提出其他做法的依据是什么?”这显然不是案例选编者的预设问题,还与这一章的内容不吻合。
三、结语
笔者指出教育案例中存在的科学性问题并不是偶然的。上述各种不科学的教育案例就来自多本案例集,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教育案例的科学性问题同样明显。某省一家出版社2005年出版了一本教育案例评析,全书有五个部分,共127个案例。第一部分教师篇有33个案例,其中有19个案例来自公开出版的报刊,如《人民教育》、《读者》、《教师博览》、《班主任》、《语文教学通讯》等,有10个来源于书籍或文章,有4个来源于网站。编者所谓的简要注明出处,如摘自《教学机智――教师智慧的意蕴》;摘自《让儿童的道德生命自由生长――小学德育案例解读》;摘自中国基础教育网,等等。信息的模糊性使得读者不明确这些是文章还是书籍,也不知道是谁的作品。在33篇案例中,编者知道作者姓名和文章具体的来源(如何年何期)的是19篇,占58%;来源于书籍、文章、网站的文章有14篇,占42%。
教育案例是教师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没有案例,案例教学无从谈起,没有好的案例,便没有有效的案例教学”[5]解决教育案例的科学性问题不是一件困难的事。编者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提高科学修养,形成严谨科学的态度;刨根问底,细心考证;对照公认的规范、原则和教育理论,多加思考;同行之间相互讨论,向有关专家虚心求教;亲自实践案例、尝试性地将案例运用于教学之中,检验其效果。只要我们坚持科学性的标准,长期积累,反复实践,就能编好案例,从而丰富教学活动。相反,从书中、网站上、平时的闲聊中任意捡几个案例来装饰教学,以讹传讹,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对于教师而言何止是误人子弟呢?没有科学的教育案例,案例教学就会陷入平庸和谬误,甚至会葬送案例教学法的生命!
参考文献:
[1]李北方.重申科学的边界[J].南风窗(半月刊),2007,(7),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Z].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