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4 09:24: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目前除各镇(区、街)中心小学外,其他大部分完全小学学生数不足200人,大部分农村教学点学生数不足100人,有的年级学生数不足10人。根据有关要求,大部分农村小学只能核定2-5名编制,但从实际情况看,如果按照编制配备人员,显然不能保证一个学校的正常运转。个别乡镇中学的设置也存在类似情况,如个别山区镇的学校学生数不足400人。因此如果学校不能形成规模办学,就会造成师资力量的严重浪费,从而产生虽然超编,人员还不够使用的现象。主要原因:一是有部分学校地处偏远,人口密度小,所辖自然村少,生源严重不足,如果和其他学校合并,会使学生上学路途较远,交通不便,给学生和家长带来诸多麻烦,从安全角度考虑没有进行调整,二是个别村委领导基于种种考虑,不同意在本届人员任职期内将学校撤销或合并,因此教职工人员不够,宁可村委自己出钱聘用代课教师,也不愿撤并学校。
(二)农村小学教职工人员老化,部分教师不能继续从事教学工作
从调查情况看,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年龄在51周岁以上的人员占27.07%,而个别山区乡镇比例还要大,达到45%以上,还有些山区小学教职工全部为40岁以上人员。由于年龄偏大,加之精力和体力的原因,使得大部分人员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即使能坚持工作的人员,其工作量也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由于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严重老化,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影响了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产生人员老化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在年轻时,由于精力和体力透支,使教师一过50岁便显出老年人的特征,尤其是女教师更为明显,本来还可以继续工作却因年龄偏大而不得不转为职员或实行校内退养,产生在编不在岗的现象。二是由于近几年通过考录制,每年师范类毕业生进人数量受到了一定的控制,教育主管部门为了确保高中和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将大部分毕业生都留在了高中或职业学校,只将少部分毕业生分配到乡镇。分配在乡镇的毕业生也往往被做为教学主力留在了初中,从而造成农村小学多年不进人的局面。尤其是一些山区小学,由于受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新鲜血液得不到补充,人员流动困难,使得农村小学在人员使用上进入恶性循环,老龄化现象更加突出。
(三)部分教师素质较差,不能胜任正常教学工作
部分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不高,不适合继续从事教学工作,只有转岗从事后勤工作。由于用人机制和考核机制的不健全,对这部分不能承担教学任务的人员没有可适用的政策,只能由学校自行安排其力所能及的工作。造成目前教职工队伍素质不高的原因:一是目前教职工队伍人员构成情况较为复杂,1999年以前只要是师范类毕业生,包括电大毕业的师范类计划内自费生一律分配在教育系统,除此之外,通过招收代课教师、合同制工人等渠道,使一些业务水平不高、综合素质较低的人员进入各学校,造成教师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二是2003年龙口市最后一批民办教师767人一次性转为正式教师,这部分人员相对来讲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整体素质不高,加之转为正式教师后,部分人员认为自己有了铁饭碗,进了保险箱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工作中没有了以前的干劲。
二、对策及建议
一是严格执行机构编制规定,确保教学工作高效正常运转。班额明显不足、学生数奇缺、发展后劲丧失、群众反响较差的学校,该撤销的坚决撤,该降格的一定降(如完全小学可降为教学点),能合并的尽量合,减少学校数量,收回教学编制,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在确保总编不突破的前提下,对一些教学质量优秀、发展前景光明、社会反映看好的中小学重点扶持,编制要给足给优,要注重结构、岗位、专业的需要。确保教学工作高效正常运转。
1土地整治项目及项目管理含义
1.1土地整治项目概念。土地整治项目主要就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合理的的利用土地的整理工作,对于生产建筑破环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有修复的作用。将土地整治按照类型可分为农用地整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理、土地复垦、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所涉及的工程有很多,其资金来源主要是用地有偿使用费、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和其他涉农资金等。1.2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是指项目的申报立项、设计、政策处理、招投标、实施、验收、审计、后续管理等工作。项目是一个过程,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者对项目进行管理的行为,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就是把土地整治知识、专业技能、工具与技术应用到项目各项活动中,来实现或者是超过项目利益有关的要求和希望。
2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首先就是土地整治工程设计标准体系不够完善,现在的设计标准还是遵循20年前的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且这项制度标准无法对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考量,而且主要的是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国建的相关标准,申报资金的单位要根据实际清理和需求进行申报,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的申报单位知识看重项目资金,而不重视工程技术,严重的浪费了资金的使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过去的评估指标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需求,无法适应现在的发展需要,所以应及时的调整和改变,还有就是操作流程评估不规范,会使部分地区连项目的评估操作流程的细则都没有,有很多地区都没有建立健全的评估机构和相应的评审制度。项目的申报时间太长、程序多,导致需要很长的时间才可以得到审批,但是在这么长的时间内,物价、政策等都有很大的变化,这就会影响到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对于规划设计报告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很多的设计报告中,由于语焉不详,交代不清,对于相关的技术经济问题缺少准确的研究分析,导致规划设计报告在实际生活中缺乏可实施性。2.2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缺少科学性。进行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的时候,没有对其进行正确的认知,其中存在着很大的功利性,就算确定了土地整治以后,地方基层部门缺少对其可行性的论证和研究,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缺少规范性的管理,导致数量和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就会存在偷工减料、投机取巧等问题的出现。2.3土地整治项目专业技术人员水平不高。就目前而言,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的业务不熟练综合素质低等问题,对于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懂得水利、林业、农业、土地等相关的知识,才可以保障土地整治项目顺利进行。2.4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管理规范性较差。国家的有关部门和地方部门对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管控力度不足,在资金的拨付方面没有相关的制度,导致断层的现象时有发生。2.5标段划分不合理,影响施工协调问题。在招投标的时候会把项目划分为很多标段,一般大的项目划分以资金为限额进行分标段,尤其是有一些工程项目因为超过单项招标资金的要求,会将其划分到其他不相邻的标段中,有的招标机构不了解情况,机械的对项目进行拆分,这样对项目施工、验收等工作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项目在验收的时候不仅要对各标段分别进行验收,还要对各标段完成情况进行汇总和资金的结算,所以此类项目在审计时往往会出各种问题,对工程验收产生不多不良的影响。在招标过程中,有很多施工单位会借用资质的情况十分的普遍,投标文件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不提供设计图纸,评分的时候会以投标的总价为评分的依据,不会考虑分析共享计费,导致施工单位在不突破总价和不以实际情况为原则的情况下随意报价。
3加强对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的建议
3.1强化项目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会涉及到项目评估、可行性分析、项目选定等前期的准备工作,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要坚持严格、科学、民主的决策,利用各种先进的管理办法,以参与式发展理论为主要导向。3.2强化项目检测评价体系建设和执行。对于土地整治项目中科学而严密的检测评价是十分重要的,项目实施检测包括对社会影响、财务进度、工程进度、采购进度的检测,其中检测主要包括对安全、水资源、土壤、环境的检测。所以应重视检测工作,增加检查的次数,并且填写完整的项目进度报告,项目的完成情况、项目的经济效益等。3.3强化项目建设的公开性。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过程时,要对劳务、物资和建设工程进行公开的招标,只有将项目建设的公开性不断的加强,才可以保证合理有效的使用项目的资金。3.4强化项目资金审批的管理。对于项目资金在使用上并不是无偿的,要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资金管理部门,严格按照相关的流程和制度进行,以保证专款专用,还应该加强财务的手续和流程的规范,以保证项目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可以有效的贯彻落实。3.5制定实施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审计等资质相应的管理办法。对于参与计、施工、验收、审计等单位,现在还没有专业资质的要求,导致从业的单位人员素质、真实性、科学性、严密性、规范性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应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对这些从业单位、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使得这些从业单位、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感毫无危机感还应该对设计、审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的招投标评分制度及标准规范进行制定,选择有能力的投标单位,防止出现承揽以后转包的情况,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的用在项目上。4结论中国虽然是一个领土大国,但是由于很多原因导致人均占有量少,有效使用的土地很少,这就需要对土地进行合理的整治和管理,以保证土地资源合理的使用,土地整治需要社会、政府、施工单位等共同的努力,只有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各级部门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才可以使中国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中的问题逐渐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吴奇格.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城市地理,2016(20):25-26.
[2]蒋艺.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6(22):5-6.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water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he necessit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ater management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s well as the main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some ideas on the management structure, operational mechanism and the reform measures.
Key words :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water supply; existing problems; operation mechanism; refor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水务管理一体化的含义
水务管理一体化是水务管理所涉及的各项职能和各个环节之间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对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模式是处理各种与水有关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其实现了由一个部门对地表水与地下水、水量与水质的统一规划与调度。该管理新模式提出更加注重对城乡涉水事务以城市水务管理为平台进行规划与管理,提出建设一个科学的、高效的水务信息管理平台及管理体系。
二、城乡水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依据部分地区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现状分析,结合水务管理实际情况,城乡水务统一管理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管理体制方面
部分地区水务局目前仅有水资源管理职能、城市防洪职能和城乡供水管理职能,城市排水管理职能、城市节水管理职能和污水处理管理职能属其他单位管理,可以看出部分地区水务局没有真正实现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且与城建系统、环保系统的分工协作关系没有完全理顺,系统内政企、政事不分的问题较为明显。
2、运行机制方面
合理的水价(包括自来水和再生水的水价,同时应考虑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用户权益来制定)形成机制尚未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的投融资渠道尚未形成,水务现代企业运营机制改革滞后。
3、政策法规方面
现有的行政法规不适应城乡水务统一管理新体制的要求,水务管理技术标准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尤其是有关农村方面的水务规划与管理规范条例尚未建立。
4、队伍建设方面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思想观念、人员结构和业务素质不能适应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新体制的要求等。
5、信息化建设方面
部分地区城乡水务统一管理信息系统尚未建立起来,不利于管理信息的处理与共享,难以使水务管理系统科学、高效的运作,尤其是乡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更不完善,甚至空白。
总之,最根本的问题是管理体制不顺,职能划分不够明确,各部门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协调磋商机制,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公民平等权等未有明显体现,监督体系不够完善,水务信息一体化管理平台尚未完全建立。
三、实施城乡水务管理一体化的必要性
根据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实施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有其必要性与必然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是适应新形式的要求
随着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用水量不断增加,并且对供水、用水的安全保障要求越来越高,这必然要求改变旧的、不合理的水管理模式,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新模式,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2、是贯彻中央方针政策的体现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是贯彻中央治水方针,实现管理方式转变的必然趋势。当前,水利工作正处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关键阶段,今年,我国又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这就要求我们顺应时代的潮流,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实现水务一体化管理后,必将有力地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是促进城乡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障城乡饮水安全的必然要求
水资源系统的内在联系,也要求城乡水资源进行一体化管理,以便更好地促进城乡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是合理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体制保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供水安全与农村用水安全必然要求。
四、水务管理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构想
1、是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全面贯彻中发[2011]1号文件水价改革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和《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实际,兼顾效率和公平,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要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稳步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调整水价要与改革水价计价方式相结合,真实反映水价成本,加大污水处理征收力度。从水源到供水、从供水到排水、从排水到污水处理逐步建立统一的水价体系,以价格杠杆促进节水。
2、是建立多元化的水务投融资机制。
国内外经验表明,供水、污水处理单纯由政府承担,无法保证正常投入,运营效果不好,必须走市场化、产业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路子。在充分发挥统一管理的体制优势的同时,继续用好现有投资渠道,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向水源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和回用设施的建设与运营,切实减少对政府的依赖,减轻财政负担。
3、是建立市场化的企业运行机制。
涉水事务统一管理后,必须建立“产权清晰、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水务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水务部门也要建立责权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健全国有资产补偿和保值增值运行机制。
4、是建立法制化的行业监督运行机制。
坚持依法管水、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和《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管理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建立水资源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让公众参与水量分配、水价调整及涉及公众权益的用水管理。建立自动化、网络化的水量、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定期公布水资源状况,加强监测和监督管理,保证水量、水质安全,依法管水,健全供水应急预案。
五、水务管理一体化的改革措施构想
实现水务管理一体化,必需改变当前的水务行政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水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水务体制改革,具体措施详述如下。
1、推进水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整合行政职能。
a、整合行政职能。改变目前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污,管治污的不管回用的水资源以及相关涉水事务城乡分割、部门分割的管理体制,将分散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涉及城乡防洪、水源、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及回用等行政管理职能调整归并为一体,统一由一个部门对城乡水资源和相关涉水事务实行集中管理。
b、理顺职责关系。水务主管部门管理的重点是涉水的执法、规划、许可、保护和调配等事务。政府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能,协调配合、积极支持水资源和相关涉水事务的集中统一管理,避免出现新的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的问题,逐步建立新型的水务管理体制。
c、优化资源配置。按照新型的水务管理体制,相关部门要加大水利基础设施、防洪保安、污水处理、水环境监测等建设的投资和治理力度,保证水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供需平衡,逐步形成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治理协调推进的局面,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2、推进水务体制改革,组建水务集团。
建立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的水务管理体制,明确界定政府、企业、事业和社会中介组织在城乡水务中的职责,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盈利性企业、公益性组织、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参与,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的水务管理模式,建立所有权、经营权、监管权相互制约的城乡水务发展模式。在上述框架内组建水务集团。
a、水务集团的整合范围。将由水利部门管理及公用部门管理的自来水公司、排水公司、污水处理厂等涉水单位的固定资产、债权债务、工作人员无偿整体划归新组建的水务集团。
b、水务集团为企业性质。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监督有力、激励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c、水务集团的机构设置和职责。水务集团隶属政府,政府委托水行政主管部门代行管理。集团内设办公室、计划发展部、财务管理部、劳动人事部、技术设备部、稽查大队。负责城乡水源、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及回用规划编制工作及工程的设计、施工、投融资工作;负责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供给;负责源水、供水、排水及污水处理管网建设与管理工作;负责水费收缴工作;负责节水工作。
3、加强领导,明确任务,积极稳妥推进改革顺利进行
a、加强领导、建立组织。为加强对水务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成立水务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水务集团筹备组,组长由预任的水务集团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
从国土规划整治、土地利用和国土资源管理角度看,在我国城市周边的乡村存在着一个用地行为不规范、土地市场秩序混乱、交易活跃的区域,这一区域被称为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作为一个特殊区域交错着城市土地与农村土地,它作为纽带连接着城市与农村,其土地利用直接受到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双重影响,同时也在两者之间起到传递信息的重要作用[1-3]。深化城乡结合部土地的研究,对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经济秩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社会事务管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
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时社会经济发展相对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而存在的。必须明确的是,研究城乡结合部是以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行政管理体制和法律制度框架来对它进行考察。因此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社会功能的双重性。目前,我国城市的周边农村,由于土地功能的改变已不是传统意义的乡村。大量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不仅使原来的农民改变了过去的生活方式,同时,由于人口的聚集和城市的辐射也使精神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但这些地区又不是真正意义的城市,这是由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手工业时代如果在城市的边缘出现大规模的人口聚集地并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那么这些边缘地带便被自然地认为是城市的边缘地域,它可被视为城市新的组成部分。而今天由于城市功能的发展已到了基础设施完善、文化高度发展的阶段,因此目前的所谓城乡结合部不具备现代意义的城市功能,而是城市与乡村的一个过渡地带。它不是现代意义的城市,也不是完全意义的农村,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特有现象,具有城市和农村的双重功能,而又不具备城市和农村的完全功能。二是时间的阶段性。从历史角度看,城乡结合部是在实现城乡社会平等后,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有的经济地理现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逐步消除,它必将失去存在的社会条件和社会意义。三是空间的滚动性。城乡结合部在空间上呈现着以城市中心为原点不断向外移动的趋势。以河南省许昌市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城乡结合部的内边线为一环路,外边线为今天的三环路。随着城市的发展,通过对农村集体土地的征用,到21世纪初城市建成区已达到三环路边。使目前三环路成了许昌的城乡结合部内边线,外边线大致与四环路重合,并有继续向外扩展的趋势。这与全国其他城市的发展规律完全吻合。四是形成的自发性。城乡结合部不是政府统一组织建设的项目,也不是政府统一组织建设的城市或村庄。它是农村乡镇村组和当地农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为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自发建设形成的,是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土地及各种生产要素自由组合的产物,在某种意义上呈现着一定的无政府主义的特征[4]。
2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矛盾显著
建设结合部是城乡空间一体化的产物。城市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用地支持,建成区的扩大必将不断蚕食其周围的农业用地(多为肥活的耕地)。既要发展城市,又要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因此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的矛盾日趋突出。
2.2布局不合理,相互干扰
城乡结合部农业用地与非农用地总处在一种相互转换与争夺的过程中,彼此相互干扰程度很大。在结合部,往往居民用地与污染工厂相邻,军队用地与地方生产用地互相穿插,商业用地被夹在教学之中。另外,由于征地时为节省资金,有意避开居民点,形成“城中村”,城乡建设极不协调。
2.3土地利用稳定性差,结构失衡
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展,引起土地利用格局分散而混乱。道路的延伸,独立工矿、居民点的兴建使得农业用地支离破碎,既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也不利于城区规划建设的实施。一方面,有些刚建成的工业、居住建筑不久就面临拆迁,如近5年来,许昌市城乡结合部许多农户已经不止一次地历经征地拆迁,搬了建,建了搬;另一方面,投资兴建的菜蓝子基地、水利设施,在城区扩展影响下被迫缩小、迁建,造成产业结构不稳定,外部经济负效应显著。
2.4土地利用不充分,浪费严重
城乡结合部一方面人地关系十分紧张,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建设用地占地大、建筑密度低、容积率低以及征而不用、浪费严重的现象。不少单位往往因为征地面积过大,征地费用过高,而缺乏建设所需资金,只好在所征土地的外围修上围墙,或围铁丝网,长期荒废,造成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2.5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由于偏重眼前经济效益,缺乏整体规划与分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整体开发,配套设施不齐全,商业医疗教育等服务设施缺乏,绿地系统不足等,另外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三管齐下”,大气、水、地资源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质量下降。
3土地利用调控对策
3.1对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实行动态监测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向郊区扩展的重要地带,城市发展总是表现为大片土地成为城市土地,最初的农业景观逐渐被工矿、居民、商业等为主的城市人文景观所取代。由于城市的不断外延,城乡结合部的空间位置和区域不断改变。分析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状况,有些土地利用基本合理,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另外一些则是人为活动的过度影响,存在乱占滥用的不合理现象。比如,一个时期以来,大规模兴建各种楼堂馆所、盲目地圈占工业区、开发区就是明显的实例。城市建设的盲目性,往往表现为一圈一圈地向外扩展。由于农用土地变为城市用地之后,很难再重新恢复为农用土地,而农用土地肥力的形成需要上千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就要求在改变土地用途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效益和环境影响做出深入分析[5]。
为了有效加强对城乡结合部的土地管理,需要加强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对土地利用状况及动态变化获得及时准确的了解。监测的方式和手段可以多样,比如,一方面,可以通过航片、卫片的判读解译,获取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土地利用监测结果的研究,就可以及时地对土地利用现状做出分析、引导和调控,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
3.2实行土地管理信息化、科学化
传统的土地管理方式和手段高耗、低效而且精确度不高,使得土地管理工作中的时空信息不能及时得到管理和更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计算机、网络以及现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为支撑的土地管理软件应运而生,实行城乡结合部土地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可以及时了解各种土地信息的变化情况,如土地用途变更等,并及时、适当的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如严格控制非农用地审批,使土地管理达到实时、高效。
3.3加强城乡规划,依法执行规划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和农村的交错地带,是最有必要加强规划而又最难规划的地区。各级政府部门必须从规划上对城市的盲目扩展加以限制,切实保护耕地,把城市用地的需求转到内涵的城市用地集约利用上,同时也要加强城乡结合部乡村居民点的合理规划,对于超标用地的居民点要强行拆迁,保证城市规划的严格依法执行[6]。
3.4规范土地市场
城乡结合部土地的出让,并没有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机制,形成完善的土地市场。土地使用权出让过程中,受到有关单位和部门的人为干预过大,越权批地,批“人情地”现象存在,不能很好地实行公平竞争,土地利用和土地使用者应承担的责任不能统一。为此,必须尽快建立新型的土地资源利用机制,完善土地市场。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合理分配和利用土地,规范和完善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市场,借助地价杠杆来调节土地利用,可以减少盲目占用、非法占用耕地,达到保护耕地的目的。在出让土地时,要引入竞争机制,可以采取招标、拍卖等形式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尽量不采用行政划拨的方式,使得土地市场逐步步入规范化、公平化。
4实现城乡结合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
要实现城乡结合部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除采取诸如对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实行动态监测、实现土地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化、规范土地市场、依法加强土地管理和利用、加强污染治理、优化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模式、建设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示范基地与示范工程等一般措施外,还应特别注重以下三方面的战略措施:
4.1制定科学合理的城乡结合部土地发展战略
有关职能部门要与周边乡村的基层组织密切合作,在明确结合部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分析政策、市场、技术、人才、资金、信息、区位等方面的条件与优势,准确把握自身不足和外界挑战的基础上,遵循重点突破、发挥优势、整合功能、博采众长等原则,提出具有创新性和操作性的城乡结合部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方向、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功能分区、建设内容、重点项目、战略部署、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等,使城乡结合部的土地管理和利用有章可循。
在城乡结合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城市建设和土地管理等职能部门应努力协调配合,并主动与有关乡村基层组织合作,打破常规的规划思路,针对城乡结合部的特殊性,编制专门的城乡结合部城市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结合部城市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要遵循“生存、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兼顾”的原则,在切实保护优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基础上,从城乡总体利益出发,根据各部门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安排、资金来源产际情况,协调平衡农业、乡镇企业、城市建设、交通建设等各项用地的需求,进行统筹安排,确定各部门的最佳用地数量和位置,使结合部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劳动地域分工与城市功能分区更加明确、科学,进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效益的提高。为此,应成立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乡村基层组织和咨询机构等组成的城乡结合部管理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结合部发展战略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并组织实施,制定相应的政策与制度,监督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处理战略与规划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7]。
4.2对城乡结合部进行准确的定位
准确定位是城乡结合部持续发展、土地持续利用的前提和基础。要在全面认识城乡结合部环境与条件、优势与基础、问题与挑战的基础上,从产业、技术、市场、功能和主体等方面对结合部进行准确的定位,主要是:遵循收入弹性高、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大、区域优势明显的原则,确定结合部近期、中期和远期的新兴产业、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依据先进性、实用性、经济性和互补性等标准,确定结合部重点引进和自行建设的项目与技术;在分析预测国内外产品的市场容量、供求状况、竞争态势、贸易条件和行业壁垒的基础上,确定结合部不同时期的产品生产和市场开拓方向;遵循针对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的原则,确定结合部应具备的功能;遵循政府指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的原则,确定结合部的投资建设主体[8]。
4.3创新城乡结合部土地使用与管理制度
为确保城乡结合部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创新土地管理与使用制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控作用,通过完善结合部土地估价制度,推进土地的有偿使用,培育健全土地交易市场,引导土地集约配置,提高土地的配置效率。为此,应做到:一要严格控制结合部集体土地入市,明确规定耕地不能以任何形式转变为非农用地,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应采用补偿方式;二要建立健全土地规划的约束机制,坚持“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效一片”的土地开发原则,促进土地利用的集约化与高效化;三要加大土地的执法监督力度,严格土地的审批制度[9]。
城乡结合部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即限制城乡结合部土地的用途,规定土地用途转变的许可、限制许可和不许可条件,对土地利用和用途变更进行监督,受理变更土地用途的申请并办理审批手续。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数据处理和智能分析、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乡结合部实行数字土地用途管制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保障。数字土地用途管制是用数字的方法将城乡结合部及其土地利用活动和整个结合部的时空变化输入到计算机中,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土地流通和实时动态监测,服务于城乡结合部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具体讲,就是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技术为纽带,运用城乡结合部的各类信息,对城乡结合部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多维描述,以此为工具来支持和改善城乡结合部的土地用途自动化管制。城乡结合部的数字土地用途管制应实现纵向和横向的信息共享,要在法规许可的范围内打破部门和地区之间的界限,做到城乡之间统一标准、联合行动、相互协调、分工合作,以发挥整体优势,形成规模管制。
5参考文献
[1] 王国强,王令超.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2):32-35.
[2] 顾朝林.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3] RICHARD REYMENT K.Applied factor analysic in the natural scienc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4] 叶岱夫.论郊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几个问题[J].农村生态环境,2001, 17(1):60-63.
[5] 杨山.城市边缘区空间动态演变及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14(3):19-23.
[6] 顾杰.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问题与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2001(7):38-39.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c)-0000-00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铁路站场的信号设备越来越精密,由于信号设备以电子和微电子技术装备起来的且工作在弱电环境下。当单独接地支柱发生短路时,会造成支柱周围地电位过高,严重时就会击穿支柱附近的信号电缆,这样击穿电流会通过信号电缆传输到信号楼,并损坏信号楼内的通信设备,不仅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威胁着铁路的安全运行[1- 3]。2012年9月22日15点34分,神池南站II场西咽喉因接触网放电造成部分信号电缆烧损,19个轨道区段发生红光带,经三局电务和神池南电务工队紧急处理后,于19点08分设备恢复正常。故障总延时214分钟。现场验收人员反馈中铁电气化局刚在134号网杆安装地线施工时造成接触网对独立支柱放电,由此初步判断造成轨道电路红光带的原因为接触网对单独接地支柱放电对信号设备造成的冲击所致。因此,本文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与实际考察支柱短路信号电缆的影响对我国的高铁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4-5]。
1建立仿真模型
图1 站场接地系统简图
图 2站场中间部分综合接地系统剖面图
图1为站场综合接地简单模型,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站场较大,站场两边的支柱与贯通地线相连而中间的接触网支柱只能单独接地。相关的通信信号线铺设在站场中间钢轨的两边,深入地下0.5m处;轨道采用CRTS 1型板式无砟轨道,轨距采用标准轨距1435mm。轨道结构由钢轨、弹性扣件、轨道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填充层、混泥土底座构成,标准轨道板厚度不宜小于190mm,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填充层厚度为50mm,混泥土底座厚度不应小于100mm,弹性扣件厚度为10mm,轨道采用CHN60轨道,等效为圆柱体时的半径为49.6mm。由于扣件、混泥土及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绝缘性能很好,仿真时可把此部分等效为空气。接触网钢支柱采用H型钢支柱,每隔50m架设一个,支柱基础的最大接地电阻为10Ω,支柱距离钢轨1.2m,深入地下2.5m。建模时钢轨和信号线长设为3km,并在它们两端都接上匹配阻抗,以模拟导线延伸至无穷远的情况[6]。
在同一行两根轨道之间每隔500m装设有扼流变压器,以保证牵引电流顺利流过绝缘节,当从扼流变压器中点流向两端的电流相等时可将扼流变压器等效为导线,上下行轨道通过扼流变压器或者空心线圈的中心抽头设有简单横向连接或者完全横向连接,简单横向连接实现了两钢轨间的等电位连接,完全横向连接实现轨道间的等电位连接[7-8]。
将接触网支柱、钢轨等效为圆柱体,各个导体的主要参数见表1。
表1 导体的主要参数
导体 型号 电阻率/Ω・m 等效半径/mm
钢轨 CHN60 0.90909×10-7 49.6
接触网支柱 H型支柱 0.90909×10-7 86.55
在CDEGS中根据图1、图2及以上文中假设连接各个导体,根据表1设置各个导体的参数,搭建仿真模型[9],如下图3。
图3 仿真模型
2仿真分析
本文主要研究接触网支柱发生短路对信号电缆的影响,所以最终是为了研究信号电缆上的相关电位,确定电缆是否会受到破坏也即击穿。根据CDEGS中搭建的仿真模型,仿真时设置3个变量:短路电流I;土壤电阻率ρ;电缆距离钢轨的水平距离d;改变以上3个参数值,仿真得出信号线上的电压幅值。根据铁道行业标准TB/T2476.1~4-93规定:铝护套铁路信号电缆缆芯对地的工频耐压水平为1800 V(2min),因此本文中设电缆的安全耐受电压为1800 V[10]。
现保持短路电流I(2KA)和电缆距离钢轨的水平距离d(0.5m)不变,改变土壤电阻率ρ,土壤电阻率ρ的变化范围为100~1000Ω・m。将仿真得出的电缆上最高的电位值列于表2中。
表2 改变土壤电阻率得到电缆上最高电位
土壤电阻率(Ω・m) 100 200 300 400 500
电压 (V) 1695 2347 2810 3203 4075
土壤电阻率(Ω・m) 600 700 800 900 1000
电压 (V) 4972 5873 6772 7677 8585
从表2中可以看出,电缆上的电位随着土壤电阻率的增大而增大,最高电位达到8585V左右。
再保持短路电流I(2KA)和土壤电阻率ρ(200Ω・m)不变,改变电缆距离钢轨的水平距离d,d的变化范围取为0.5~1.4m。将仿真得出的电缆上最高的电位值列于下表3中。
表3 改变电缆与钢轨之间的水平距离得到电缆上的最高电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良好的精神风貌,而且还能为学校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学术氛围。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与实际情况,把握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同时要以社会环境、国家民族观为支点,把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时代性和民族意识。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期性、阶段性的特点,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能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构建和谐校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持续的阶段性教育,它具有导向、激励、评价、凝聚、调节与转换等多方面的功能。它能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将国家与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希望融入学习过程中,内化为大学生们的精神内核,塑造他们的理想,健全他们的心智,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荣誉感,提高他们的人生哲学境界。这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的系统性与政治的敏锐性,提高我国的国家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培养他们的伦理情操,完善道德建设,关注精神家园,构建和谐社会。
二、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目标不和谐。大学教育应是大学生发展的共性目标与个性目标的和谐统一,但在教育中往往因重共性目标,追求教育的“同一律”,而忽视了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忽视了不同专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大学生个体的特殊性和主体性。这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内容不和谐。思想政治教育应让大学生接受教育内容并将其转化为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实现“内化”和“外化”的和谐统一。但在现实教育中,往往注重理论的讲解,希望学生将理论“内化”,而忽视了“外化”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和谐,导致教育的实际收效不理想。
(三)教育方式不和谐。目前在大学教育中只注重课堂知识单向的灌输方式,而忽视了教育的双向互动原则,忽视了将显性教育与人的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
(四)教育手段不适应。现在的大学过分注重培养精专业、通外语、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往往忽视了德育的运用性、合一性、结合性。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建议
(一)调动和开发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资源。大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因此要让他们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以对家庭负责为起点,学会奉献孝敬;以对学习负责为基本点,学会求知;以对集体负责为凝聚点,学会关心关爱;以对社会负责为制高点,学会感恩报答。这有利于调动和开发大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资源与潜能,使之转化为巨大的内驱力,将自己塑造得更理想、更完美。在教育中,要引导大学生在创新中思考,在生活中感悟,在合作中成长,在实践中内化,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把一些新观念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社交和合作的观念;时间和效益的观念;信息的观念;民主与法制的观念;拼搏与进取的观念;务实、公平的观念;权利与义务的观念等等。
(二)体现对学生的人性关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要贯彻人性化原则,就必须使教育向社会实践渗透和延伸,帮助大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为他们选择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基本的参照系数,并为其实现人生理想营造良好的社会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努力将抽象、空洞的理论说教感性化、生活化、人性化,使其在生活实践层面上被大学生们普遍理解和接受,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产生心灵的沟通、思想的共鸣和情感的和谐,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性化的基础上实现和谐发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学生工作面上的共性教育和点上的个别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谈心活动,了解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平等相待、以理服人、双向沟通的方式,创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还要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把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
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学校硬件资源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但是学校的软件没有跟上学院硬件的脚步,主要体现在,学校的管理水平低下,申报科研项目不积极。相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主要的精力在教学上,培养人才。忽略了重要的是搞好科研项目。提高了学校的学术水平,学校的形象才能得到提升。故在科研管理方面管理机制不完善。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意识到了科研项目给学校带来的利益,所以为了促进高职院校科研项目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但是这些管理办法盲目的效仿其他高等院校,没有结合本学院的实际情况,缺乏系统性、科学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院科研水平的提高。
传统的科研项目管理中,项目管理人与项目组成员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两者缺乏沟通,信息传递是单向的,存在有的事多人管,有的事没人管的现象,造成项目组人员的困扰。是典型的管制型官僚制,权利大,责任小,管理多,服务少。在日常管理中,管理者通常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意识不强,工作局限于对项目、经费、成果鉴定等被动管理。没有主动在科技信息搜索、加工和方面的开展工作。使项目管理处于一种完全被动的状态,制约了管理工作的效率。
2.2.2 重申请轻管理,项目的过程管理意识比较淡薄
目前,由于近几年来项目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来源多样化,科研管理人员频繁更换,新手多,工作不熟悉,因而许多高职院校忽视了项目的过程管理这个重要环节,只要立了项就万事大吉,根本不管此项目能否顺利完成。
众多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申报科研项目、争取科研奖励上。放松了对科研项目的日常管理,不重视提高科研的质量。对于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工作人员,都把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多少作为衡量教师科研能力的高低、以及学校学术水平的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样的价值取向会对科学研究工作形成不良的引导作用。假如把从事人文科学与工程技术的教师、从事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的都按照科研经费的多少来衡量他们学术水平的高低,那显然是滑稽可笑的了。
二、科研项目执行控制重形式.轻监督,造成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缺乏科学性、计划性。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的执行更多地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对项目执行过程的监督 虽然科研项目的合同或责任书作为法律文书.详细地规定了任务下达单位和项目承担着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最终的成果形式.但是 在实际的科研管理工作中没有进一步完善科研合同或责任书管理.尤其是细化年度目标和最终成果目标.以及明确相关的违约责任.规定违约追究的办法。因此,结题时很难对科研成果进行实质性的审核.许多项目的验收和鉴定都流于形式,对于完不成科研计划着没有相应的责任追究条款.造成处理起来无据可依.只好不了了之。由于缺乏有效的科研项目监督制度,没有对科研项目的投入和产出进行评估.无法得出有力的数据来说明项目的经费绩效.因此也就难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科研的效益.造成科研经费的效益低下。
目前我国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大多数以项目制为主,是以项目为单位的管理体制。具体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也是以项目为单位来进行的。在这种管理体制下,科研经费是由项目的性质来决定的,这些性质包括项目的规模、项目的难度、项目时间等因素。科研管理部门往往忽略从全局的角度对科研经费的支出用途进行审计考察、没有细致地审计与监督经费支出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资源浪费等现象。在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上,项目申请者对经费预算也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预算编制不够详细,预算过于笼统,各种支出项没有经过认真的考虑和估算,预算内容没有反映项目的实际需求。预算和支出不对应,不合理支出普遍存在。造成科研经费管理出现财务问题,通常是由于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沟通不畅。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明细支出缺乏监督与审计。例如经费支出是否是项目的必须支出,支出是否合理。
三、项目科研成果管理不规范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处于学校教育改革转型期,新校区建设和办学条件的提升、技术中心、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领导及教师对科研工作尚未引起高度重视。学校通常对教师的考核往往以项目级别、数量和经费为标准,对项目的实施效果和项目成果转化程度重视不够。绝大部分教师和科研管理人员科研能力普遍不强,科研基础比较薄弱,缺乏从事科研的基础和经验。教师个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项目立项上,一味追求项目数量和经费,造成项目承担人难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开展项目研究工作,项目延期现象严重,项目结项成果水平不高。特别是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重视研究论文的发表,科研成果的推广转化少之又少忽视专利的申请。
1 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样品及结构实体检测不规范 质量检测内容方面存在样品委托管理不规范、结构实体检测验收不规范等问题。样品委托管理不规范,样品的真实有效性存在问题。没有按材料产品标准规定的抽样规则取样情况普遍存在,取样不规范的样品其检测结果就不能准确的判定产品的质量。结构实体检测验收不规范,委托方或被抽检方合法权益的维护不够。同条件试块强度检测及验收,经常忽视试块必须满足的条件,没有进行标准养护强度的折算;结构实体强度检测及验收,经常出现检测方法错误,检测质量控制有缺陷,验收合格判定不正确。
1.2 设计文件质量有缺陷 设计方面如果存在质量问题,那么对整个项目的影响是比较关键的。因为设计是施工的基础,是先行专业。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即勘察设计单位的智力成果应力求做到安全、适用、经济、美观, 应符合设计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应与当代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应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1.3 多方面履约不及时 主要是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备厂家、施工材料供应商之间存在的一系列履约问题,主要表现为履约不及时、质量不过关等问题。这些问题中,尤其以施工单位、施工材料供应商的履约问题最为突出。对施工单位而言,当签署了项目合同后,主要问题就变成了如何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施工任务,及时履约业主的问题,这是最关键的问题。但往往由于人员问题、资金问题等制约性因素,施工单位会对合约方面的时间控制不是那么严格,从而造成项目履约的延迟。对于设备厂家和材料供应商来说,影响他们履约的主要问题是资金方面的问题。
1.4 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水平偏低 为保证施工的进度和质量,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标准,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在施工时,正确完成每道工序,力求准确规范。然而,由于施工项目的不同,施工人员水平、机械设备等的差异,在施工进行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偏差。因此在施工的执行中,施工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以保证工程项目如期高质的完成。
1.5 恶劣的市场竞争使得合同单价偏低 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中,社会环境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很大,主要包括国家政策、经济状况、整治情况等。另外,产业环境也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产业环境受多方面的影响,仍无法满足社会化生产的需要。因此,在项目施工中,一方面业主要求施工单位加紧施工;另一方面恶劣的市场竞争造成了施工单位不断压低合同单价,就出现了工期紧张,交底不充分等情况。
1.6 管理疏漏,人员缺乏 在对施工项目的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的疏漏,往往会出现监督力度不够,施工过程和管理空白与重复管理等问题,造成安全事故。为改变当前施工项目管理的现状,提高施工管理质量,监理单位要明确各自职责,严把监督关。监理单位作为一个特殊的专业公司,主要负责对工程建设实施的投资、工程质量和建设工期进行控制的监督管理,它既是业主的委托方,又是一个独立的第三方监督机构,对保证项目质量负有重要责任。
2 工程项目提高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
2.1 把好原材料质量关,做好验收工作 施工原材料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着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因此在施工时,相关施工单位一定要保证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做好项目材料质检工作。一套公正合理的质检标准是保证质量检测顺利进行的可靠保证,要想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做好项目施工验收工作,就要不断加强对质检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从业者的检测质量。
2.2 保证设计文件质量 项目设计对项目质量管理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项目设计中要根据设计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在修改时要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进行调整,以不断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促进项目的顺利进展。设计人员在进行方案设计时,要强换项目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认真履行设计职责,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创新培养机制,保障施工项目按时完成。
2.3 强化施工质量控制及加强人员配置、全面质量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质检宣传,强化施工质量。保证项目质量能够达到规范和标准要求。施工单位不仅要严格控制质量,而且要合理安排人员,控制施工进度。人员缺乏对项目质量起着关键作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充分配备,是保证项目质量的关键因素。管理人员对项目的调配、总体进度把握有着充分的责任和义务,必须把项目质量控制好。
3 结论
综合上述,工程质量管理关系到我国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是一项包含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原材料、施工方法的重要工作。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直接负责着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问题,在施工管理中要严把质量关,依照规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施工流程进行全程监督。本文通过对施工项目监督管理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找出了提高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有效方法,为今后建筑项目的质量安全鉴定提供了重要支持。
参考文献:
[1]周学章.浅谈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08(23).
随着经济市场的开放,大多数乡镇卫生院的经营意识浓,医疗质量意识淡薄,人员素质不高,设备落后,加之管理措施缺乏,致使医疗质量不高。为此,应加强全员医疗质量意识的教育,强化管理手段,完善制度,推行全面医疗质量管理等多种活动,提高医疗质量。
质量存在的问题
目前卫生院的经营意识增强,质量观念淡薄。改革开放以来,诸多因素使乡镇卫生院处于“大病看不了,小病看不到”。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卫生院只有想方设法提高经营效果,最普通的方法是吃药品销售的“回扣”,一些同志片面的认为医疗质量管理已失去意义,觉得“病人少,管不管均可”。
医疗质量管理网络不全,措施乏力。按照一级医疗机构管理的要求,卫生院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专人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多数卫生院虽有人管,但院长没有赋予其相应的管理权力,加之大多数不懂得质量管理,如何管理如何进行,又缺乏医疗质量管理具体措施,质量管理不规范。
卫技人员整体素质亟待提高。长期以来,卫生技术人员多数缺乏必要的在职教育,业务知识老化,质量意识淡化,严重影响医疗质量,甚至酿成差错事故。
医疗备件简陋,仪器设备陈旧,业务技术落后。当前卫生院医疗仪器设备陈旧、缺乏,有的卫生院甚至没有一台高级显微镜,生化检验、心电超声等检查手段尚未全面普及。
卫生工作经费补偿渠道不畅。各级政府都明确提出要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但是真正落实到卫生院的经费就很少。这样卫生院就要竭尽全力找生存之路,还要完成大量的预防保健任务。在此情况下,质量管理其难度更大。
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的对策
加强全员质量意识教育,树立新型“质量-效益”观。卫生局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强全体医务人员,特别是卫生院长的质量意识教育,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医疗质量是“生存之源,发展之本”,提高医疗质量就是获得社会和经济效益,失去医疗服务的高质量,卫生院就难以生存。卫生院长要把医疗质量管理作为头等大事,“以质量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益”。
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质量管理措施。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业务院长要配合好医疗组长和护士长,院长就赋予他们与职责相应的质量管理权限,根据需要还可以成立相关的管理组织,如“医疗管理小组”、“处方质量审查小组”、“病历质量评审小组”、“医技科室质量检控小组”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地质勘察项目成本管理水平高低的关注度变得越来越高。但在现实的生产生活中,地质勘察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地质勘察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因此,本文将从地质勘察项目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角度出发,对相应的应对策略进行有效性研究。
关于地质勘察项目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
问题之一――全面项目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
全面项目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的主要表现是:地质勘察企业的全体员工对于成本管理体系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于成本管理的控制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全过程、全员、全方位的成本控制体系。再加上成本管理的方法依然演绎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对于成本的预算、计划、决算以及考核等工作的关注度较少。
问题之二――地质勘察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较为淡薄
地质勘察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较为淡薄的主要表现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地质勘察企业由于资金多是国家拨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采取实报实销的方式,会计管理工作属于时候追踪算账,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主动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地质勘察企业的管理层没有从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中走出来,没有形成全员的成本管理意识,关于成本管理的知识与经验不足。
问题之三――项目成本管理的负责人职责不清晰
项目成本管理的负责人职责不清晰的主要表现是:很多项目负责人认为只要认真将自己负责的工程完成就可以了,项目盈利与否和项目负责人的关系不是很大。这种观念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项目负责人在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随意性增强。
问题之四――项目勘察材料管理存在问题
项目勘察材料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是:材料的采购缺乏计划,随意性较大,从而造成地质勘察企业停工待料或者库存积压等问题的出现。同时很多项目管理部门对材料领用之后的跟踪管理工作不到位,对于剩余的材料缺少严格的退库制度。
问题之五――地质勘察项目的绩效责任考核工作不到位
地质勘察项目的绩效责任考核工作不到位的主要表现是:在地质勘察项目成本管理的实际工作中,绩效责任考核制度不完善或者绩效责任考核标准缺失,又或者缺少相应的奖优惩劣制度。
针对提升地质勘察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研究
对策之一――建立完善全面项目成本管理体系
要想建立完善全面项目成本管理体系,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采取措施将项目成本管理与涉及该项目的班组作业绩效、部门作业绩效以及员工个人作业绩效与经济利益紧密结合,将成本管理任务落实到个人;二是要采取措施做好项目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工作,即在项目施工前的准备阶段,财务与成本管理部门要对项目的施工主客观条件与价格组成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成本计划,另外在项目的施工、竣工验收阶段,要对工程需要机械设备、材料的采购、以及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对策之二――采取措施增强地质勘察成本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
要想增强地质勘察成本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对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的培训与教育;二是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介在地质勘察企业内部加大对成本管理理论知识的宣传力度,努力创造员工个个紧抓成本,管理人员个个有任务指标的良好氛围。
对策之三――强化对项目成本管理负责人的责任意识
要想强化对项目成本管理负责人的责任意识,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采取措施选择具有丰富的经济管理经验、成本管理经验以及施工实践经验,同时要善于处理与质量监督部门、监理部门、当地居民之间关系的项目负责人;二是要采取措施制定严格的项目负责人管理制度,将项目负责人的经济利益与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责任、权利之间的统一。
对策之四――强化对项目地质材料的管理
要想强化对项目地质材料的管理,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要坚持货比三家的原则,同时对于大宗货物的采购要坚持招投标的方式,申请采购材料的数量要严格按照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与工程量进行选择审核;二是要采取措施严禁超量或者不足量材料采购状况的发生,以免货物积压或者停工待料现象的出现;三是要制定并执行限额领料机制,并强化对材料领用之后的后续管理工作,在材料被领用之后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对于一些多余的材料要及时地进行退库处理,对于一些多次周转使用的机械设备或者工具要在使用完成之后进行登记造册处理。
对策之五――强化对地质勘察人员的责任绩效考核
要想强化对地质勘察人员的责任绩效考核,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采取措施制定并执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和员工签订责任书,将各个员工的责任目标进行量化处理,明确每一个人的利、权以及责之间的关系,并将次纳入绩效考核的范围之内;二是要在地质勘察项目中建立健全奖优惩劣制度,对于其中工作态度认真、工作效率高的员工要给予物质与精神双重的奖励,但对于其中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效率差的员工要给予严厉的处罚措施。
结语:地质勘察项目成本管理的内容包括材料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施工过程的管理等,这是地质勘察项目组全体勘察工作人员的任务。但在现实的勘察工作中,项目的成本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地质勘察项目的进度与质量。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地质勘察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是当前人们热衷研究的一大课题。
参考文献:
[1]葛幸松.论地质勘察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05)
[2]王凤兰.浅议新形势下且以成本管理[J].项目管理者联盟,2011(01)
目前,学术界对财务治理的内涵研究并不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尚处于初级阶段。在此引用衣龙新博士在其著作《公司财务治理论》中对财务治理的涵义的概括来阐述财务治理的概念:财务治理就是基于财务资本结构等制度安排,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配置,在强调以股东为主导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前提下,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等机制,实现公司财务决策科学化等一系列制度、机制、行为的安排、设计和规范。衣龙新博士进一步指出,财务治理是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的交融领域,财务治理理论研究既加强了公司治理的应用性又完善了公司财务理论体系。
二、企业财务治理的重要性
企业财务治理是企业治理的核心部分,能够综合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控制和监督各种经济活动,并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具有导向性作用,是企业治理现实、集中以及根本的展现,增强了企业治理的明晰性和应用性。它还是一种企业财权的安排机制,通过这种财权机制来实现企业内部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公司财务治理实质上是通过财务机制及其制衡作用进行的,公司财务治理中的制度安排包括对财务信息生成程序、生成质量以及呈报机制等的规范,对公司各利益相关者财权的配置和再配置,以及激励制度等。只有进行有效的财权配置,才能提高财务活动的效率,确保最大财富的实现。
三、企业财务治理的主体与客体
公司财务治理中的利益主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依赖公司内部财务治理保障其利益的主体。所谓公司内部财务治理,是指限于公司组织边界以内的财务治理,是通过在公司内部合理安排财务权力实现的,公司内部财务治理对公司财务信息的生成和呈报机制起着直接的影响,也是第一类利益主体寻求最大化自身利益的主要手段。第二类是依赖公司外部财务治理保障其利益的主体。公司外部财务治理,是指公司组织边界以外的财务治理,主要是通过签署一系列合约的方式实现的,其目的是保证企业的运行不会降低社会效率。
财务治理客体,也即财务治理的对象。财权体现为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对称分布,如何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合理分配是财务治理的客体。衣龙新博士(2004)认为,财务治理的客体是主体共同指向的对象。财务治理客体具有两种表现形式,治理框架下具体体现的是“财权”,财务范畴之内总体体现为“本金”。
四、乡镇企业财务治理现状分析
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乡镇企业是中国乡镇地区多形式、多层次、多门类、多渠道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的统称,包括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农民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五级。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各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繁荣,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队伍中的主力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乡镇企业经济的发展壮大,不但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但通过对江阴市乡镇企业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许多企业在财务治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财会人员素质不高
财会人员是企业财务治理之本。财会人员必须熟悉和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和制度,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这是企业招聘财会人员的基本要求。但通过调查发现许多乡镇企业因为是私人办厂,对财会人员的招聘大多依赖血缘亲友关系,对专业素质的要求较低。甚至有许多人是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财会人员专业素质的不足使得在财务治理上力不从心。
(二)财务信息失真
企业各种财务资料是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由于信息传递不及时和伪造变造财务信息等行为使许多乡镇企业财务报告普遍存在着可信度较低和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影响财务治理的有效性的发挥。
(三)财权配置不衡
财权的合理配置是指财权尤其是财务决策权在财务治理主体尤其是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合理划分。只有各财务主体之间各司其职,并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才能进行有效的财务治理,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许多乡镇企业经营者将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部分财务监督权集于一身,财权配置严重失衡,致使企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导致财务治理无法有效进行。
(四)财务制度陈旧,更新不及时
企业会计管理制度是进行会计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则和约束,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在乡镇企业中会计管理制度虽然建立,却很不完善,基本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系统、合理的管理制度。乡镇企业由于自身制度的不健全,出现财务控制薄弱的现象,对资金使用缺乏科学安排,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由于乡镇企业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导致很多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形成呆账或坏账,更加剧了乡镇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
五、完善乡镇企业财务治理措施
(一)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
财会人员的素质是乡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法纪法规教育,使财会人员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办事,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做好本职工作。如一定要重视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严格执行有关的财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对于不参加继续教育的人员要严肃处理。广泛普及会计电算化操作,提高会计人员掌握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同时,在用人方面还应打破任人唯亲的家族式用人界限,唯贤而举,在各个岗位实行竞争上岗,能者居之,完善加强自身的管理机制和管理队伍管理。同时对在职财会人员,除了精神激励和支持外,在物质上要做到奖罚分明,奖励不同会计岗位上的职业能手,对于干不好的人员,查明原因,帮助其纠正错误,不改者给予处罚。
(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完善乡财政内控约束机制。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乡镇使用的各种账薄,都要实行建账监管,在县财政局统一办理,领取账薄、表册;要建立资金、现金管理制度,票据购销、领用管理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要做到按规定建账、设置会计科目、记账,账目做到日清月结;会计、出纳取得的原始发票必须符合规定;要严格做到会计、出纳分设,会计管账不管钱,出纳管钱不管账,印章分管,各尽其责。从而通过这些措施强化票证管理,建立起一整套严格的内控制度,使乡镇财政、财务管理水平提档升级,使财政管理工作尽快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加强审计监督。
(三)建立有效的财权配置机制
建立有效的财权配置机制,其核心是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与约束相融的财务制度或财务机制。只有这样财权配置才会得到制度保障,并使财权配置落到实处,最终使企业财务治理结构得以建立和完善。企业还可以推行股份合作制,这样可以明晰产权关系,建立较为有效的监督机制,也可以扩大财源,形成新的积累能力。
(四)建立有效财务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因素
1.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的控制指标内容:建筑密度、人口密度、人口容量、容积率、绿地率和空地率等。基于对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的考虑,必须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容纳量和人口聚集量作出综合的考虑。城市建设用地的建设量受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的影响。人用地上的人口聚集数;绿地率和空地率显示公共绿地和开放空间在建设用地中所占的比口密度制约了建设例。
2.土地使用的控制
土地使用控制是对城市用地上的建设内容、面积、方位以及边界范围等做出具体的规定。实际控制内容包含城市用地的性质、用地使用的相容性,甚至包括用地边界以及面积大小。
3.对建筑建造的监控与规定
实行对建筑建造的监控有两个主要的作用。第一,从技术规定方面,建筑物的布置以及建筑物的群体关系需要实行监控;第二,安全和合理利用空间方面,对建筑建造的监控和实施利于优化生产和生活外在的环境。例如:建筑建造的监控包括对建筑之间的实际距离、空间高度、建筑群在沿路边的高度规定、建筑群与建筑群之间空间规定等;在人文理念设想安全方面还包含如应急消防、抗震施设、卫生管理、日常安全维护与预防、防洪防雷等设施,此外还有些特殊的建筑场地规划需求,如飞机场的周围空间清空、微波以及通信过道等特殊专业规定。
4.城市的总体规划指导
在城市的建筑设计引导中,对于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是最重要的。怎么样把历史文化景观依托城市建筑空间艺术和建筑美学的原理结合是一个难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城市发展应该正视的议题。城市的设计引导是在这种空间环境中平衡建筑单体和和群体的关系,有效的指导大型综合性建筑的设计,为一个城市的人文景观发展提供参考。
5.成熟的建筑配套设施要求及调控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配套设施是人性化的建筑设施之一。但是配套施设是按照国家和地方的实际要求做出具体的规定,因为它是顺利进行生产以及生活的保障。对配套设施的监控包括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仓管用地以及人居用地等方面的设施,除此之外还有行政公共管理方面的设施,如市政公共设施的配置等。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1.规划编制缺乏层次感
目前,许多城市停止编制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依据也就就停留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宏观层面上,进而导致规划师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难以充分理解中观层面对规划区的规划意图,例如发展目标、功能定位、三大设施的布局及城市整体空间的塑造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往往依靠规划师的主观判断和分析,在配套设施规模、地块指标的确定等方面主要凭借主观经验,而不是运用先进技术及工具得出科学合理且客观的分析,规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大打折扣。
2.规划的刚性强、弹性弱
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技术方法刚性强、弹性弱,政府自由裁量权较小,在面对复杂市场需求时,容易在规划管理方面出现问题。规划的编制到实施需要有一个过程,而目前城市建设处于开发的热潮,规划的编制往往被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进而出现前期分析不到位及市场预测的主观性较强等问题,也使规划的不科学性和不合理性愈加凸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的不严谨,指标的确定缺乏科学性,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
3.规划实施中缺乏保障力
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许多城市政府过于迁就仅仅为了招商引资的需要,就对规划的实施进行过多行政干预,对开发建设的热度超过了城市公共设施及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性质发生变动,规划意图难以得到实施,许多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被用于开发,公益性基础设施往往得不到落实,导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保障不力。
三、完善中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的几点思考
1.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效性的深化认识
如果反过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看待当前控规指标被修改的现象,应被视作微观经济主体对市场机遇和风险的积极反应,只要能够有效地防止其外部负效应,就应该是合理的并得到支持。控规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部分内容的调整和改动并不一定意味着它的实效性不佳或它失败了,更不能据此简单地得出控规无用的结论。增强控规的实效性也并不意味着以控规一丝不变地被实施为目标,而应该是力求其能充分发挥对城市开发建设的控制和引导功能,使城市和谐发展。
2.在旧城改造的控规中引入产权因素,认真研究地块单元的划分
之所以强调产权地块的重要性,是因为控规调整的主要原因是产权关系不清造成实施过程中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无法平衡,如果控规在编制过程中考虑到这一问题,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调整。作为协调各方利益的城市公共政策,规划在编制的前期就应该了解清楚地块各方的利益关系。规划的编制必须以产权地块为基础,具体到每一个产权地块都应该有明确的控制性指标,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各自的用地规划、建设控制与实施管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收集资料阶段必须有很强的责任心,充分了解规划区域内的产权地块关系,建立完整的与产权地块相关联的地籍资料。
3.加强控规的法制化,建立动态的控规编制系统
为了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位,强化规划的严肃性,走控规法制化的道路是发展的方向。控规时效性很强,文本的编制应该突出强制性内容,并且内容应尽量简要;同时,将图解说明和综合报告做为附件,用以文本中强制性内容的制定。
4.建立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控规指标体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对用地性质的控制更具灵活性。控规除了制定“土地使用相容性表”外,还应该把相容性细化到具体地块中,并且规定相容性质的控制指标。对用地相容性的控制可以分为三个刚性等级,即不能变更的用地控规需要有开放性的编制技术结构,对于不同的地区,根据其开发建设的特点和要求,未来发展中不确定因素的多少,确定控规编制的内容和深度,并赋予不同的法定地位,实行不同严厉程度的控制。
5.加强与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的衔接
加强控规与相关规划的衔接首先要保证有合理、有效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以及相关专业规划的指导。在控规编制前,规划编制管理部门与具体编制部门应该积极配合,将相关规划对范围内的所有要求进行逐一梳理,明确哪些要求是必须遵照执行,哪些要求还要进一步深化论证与研究,以保证城市规划体系的整体一致性与延续性。在控规的编制过程中,控规的目标制定阶段应该将相关规划的目标细化、深化为自己的规划目标,控规的内容确定过程中对于相关规划已经涉及到的内容应该在地块内落实。各个控规在保证规划范围内的用地结构与开发量合理的同时,应该特别注重所在分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合理与平衡。
6.公众参与规划的全过程
控规面向微观管理,直接与公众利益和特定区域内居民的切身利益相关,理应成为公众更为关心的规划层次。公众参与应该贯穿于控规的编制、审批与实施的全过程,并且不能忽视专业人员的协助。要通过各种舆论宣传,普及城市规划科学知识,不断增强社会各界参与城市规划决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建立健全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组织机构,并形成公众参与制度,从而使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得到实质性的推进。
四、结束语
总之,实行中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将直接影响后期工作的管理质量,决定了城市建设的发展水平。以宏观角度为出发点,实现城市的优化运作,从深层次挖掘城市设计的内涵,以确定有意义的城市规划内容,实现合理的布局、适宜的设计等,增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用性、可操作性,更好地推动中小城市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