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研究的范畴范文

时间:2023-07-04 09:25:0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化学研究的范畴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化学研究的范畴

篇1

一、导言

在英语教学中,翻译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内容。它不仅是英语语法、词汇的综合检验,而且能反映出翻译者文学翻译水平以及翻译语言表达技巧。在文学翻译中,的抽象与具体转换是重要内容。用一个表示具体形象的词来表示一种抽象的概念,如品质、特性、情感或状态等,或者用一个代表抽象概念或属性的词来表示一种具体的事物,这是英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段。例如,Have you read any humor recently? (译):近来你读了什么幽默作品吗? (分析):原文中的humor 本意是“幽默”,是一个代表抽象概念的词,但在这里表示具体的事物“幽默的文章”,因此根据上下文可译为“幽默作品”。然而,由于文化和语言文化的差异,英语中无论是表示抽象概念意义的具体词语还是表示具体事物的抽象词语,在很多情况下都不能“对号入座”直译成汉语,否则,译文要么词不达意,要么不符合汉语的习惯。因此,抽象的具体化转换是文学翻译中的难点与重点。

二、抽象表达的原因

抽象表达法在英语里使用得相当普遍,尤其常用于社会科学论著、官方文章、报刊评论、法律文书、商业信件等文体。这种表达法得以流行,还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一是抽象思维被认为是一种高级思维,是文明人的一种象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和文明社会的进步,原有的感性表达方式已不足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因而需要借助于抽象概括的方法。此外,许多作者为了显示其思想深奥而故弄玄虚,追随时尚,也嗜好抽象表达法。二是抽象词语意义模糊,便于掩饰作者含混或真实的思想,以迎合其某种表达的需要,因而也得以流行。三、英语有丰富的词义虚化手段,这就大大方便了抽象表达法的使用。可见,用一个代表抽象概念或属性的词来表示一种具体的事物,这是英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段。如何正确实现抽象与具体转换是保证文学翻译效果的关键。

三、抽象的具体化转换方法

1、直译

直译适合用于某些既可表示抽象概念又可表示实际事物的词语。将具体的词义引申为抽象的词义虽然是英汉翻译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变通技巧之一,但也并非英语所有表示抽象概念的具体的词语都要作抽象化引申,因为尽管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和语言习惯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在用具体形象的词语表示抽象的概念上,即“以实喻虚”上,也有一些“不谋而合”的表达。这些词语可以直译成汉语,以保留原文的形象。例如,The invent ion of pr inting w as a milest one in human progress.(译) 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里程碑。(析) milestone 在这里是一种比喻的用法,比喻an important event which chang es t he cour se o f someone ’s life o r of histo ry;汉语的“里程碑”在句中也是一种比喻的用法,比喻改变人生或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字面对等,喻义相同,形神兼备,故直译比抽象化引申要好。又如,But when you have learned English,you’ll find it a bridge to so much knowlede.(译) 但是,当你学会了英语,你就会发现它是通向如此丰富的知识的桥梁。(析)英语中的bridge 和汉语的桥梁都可以用来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物,故可直译而无须做抽象化引申。

2、改换词语的比喻形象

将英语中表示抽象概念的具体的词语译成汉语时,除将名词作抽象化引申和直译外,还有一种变通手段,即改变词语的比喻形象,也可以说用形式不同但喻义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来取代原文的词语。如,He who has a mind to beat his dog w ill easily find a stick.(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试比较:想打狗的人很容易找到棍子。)总之,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行文习惯的差异,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对词义作具体化或抽象化引申,是不可避免的,至于哪些词语需要作抽象化引申,具体化引申,直译或改换比喻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汉语遣词造句的习惯。因此,在对英语作具体化或抽象化引申时,应该在不违背原意的前提下,尽可能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形式。

3、把抽象的词义引申为具体的词义

把抽象的词义引申为具体的词义也是抽象的具体化转换的重要方法。例如,As a boy ,he was the despair of all his teachers.(译)小时侯,他是一个使全体老师失望的孩子。(析)despair 本意是失望,意义抽象,这里用来比喻“令人失望的人”。因此,根据上下文可译成“使……失望的孩子”。又如,This is not a real gun,but it is a good imitation.(译)这不是一支真枪,却是一支极好的仿制品。(析)imitation 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本义是“模仿”、“仿效”,但在此特定条件下,只能译成“仿制品”,才能既忠实地表达原文,又符合汉语的习惯。

参考文献:

[1]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4]黄忠廉.翻译本质论[M].华中师大出版社,2000.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2009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课题编号YY0909。

篇2

(一)原型范畴理论定义

原型范畴理论是在家族相似性范畴和批判经典范畴理论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的。上世纪五十年代,维特根斯坦在研究中猜测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可能是根据一些事情之间的某种相似性来认识其他事物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后人总结分析了维特根斯坦的猜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原型范畴理论。

(二)原型范畴理论观点

原型范畴理论有以下几点观点。

第一,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的界定没有确定的特征,而是由属性来决定的。属于某个范畴的所有成员,他们既有相同的共性特征,又会有别的成员没有的独特的属性。属性与属性之间,既是交叉的,又是有区别的。人们在界定某个成员是否属于这一个范畴时,不仅仅会从他们的属性去分析,这里还存在着一些人的主观认识在里面。所以,界定原型范畴的标准是具有主观性和后天性两种特点的。

第二,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成员主要有典型和非典型两种。整个范畴内的成员之间是存在等级差别的。典型成员是指与范畴内的其他成员有着更多相同属性的成员,相反,非典型成员就是指处于整个范畴边缘的成员,与其他成员有着最少的相同属性。而原型就是整个范畴内最典型的存在。

第三,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关于范畴的界定,是没有确定的标准,比较模糊的。经典范畴理论认为某个事物,只有具备了该范畴的所有属性,才能成为该范畴的成员,只有属于和不属于两种存在方式。而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的边界是不能用某一个属性就能来确定的,是模糊的

二、原型范畴理论能够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被应用的原因

化学教学中,有许多复杂的联系,元素与元素之间的结构、性质等,既存在着共性,也有其独特的性质。教师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不可能面面俱到,学生们学习起来也比较吃力,教师不可能会把每一种元素、不同元素中不同的结构性质都讲一遍,也不能不给学生们提及这些知识。所以,在这种时候,就需要原型范畴理论中与高中化学教学中相似的理论来帮助教师了。

三、原型范畴理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原型范畴理论能够为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提供理论指导

原型范畴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与高中化学教学理念有着相似之处,在我国现阶段实施的新课改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学的方式方法也有了很多的改变。既然原型范畴理论与高中化学教学有相同的共性,那么在教学中,就可以适当的应用原型范畴理论中对化学教学有利的基础理论,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充分的了解化学、对化学学习感兴趣,也能使化学教师找到正确的理论来指导教学,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原型范畴理论来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

(二) 原型范畴理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接收知识的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能更好的学习。高中化学是一门既复杂、又有趣的科目,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也是不同的。原型范畴理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总结能力。原型范畴理论中举一反三的理论,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不同的学习方法,可以应用到其他科目的学习中。

(三)原型范畴理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对于高中生来说是困难的,也是重要的。其实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高中化学科目学习起来也是很容易的。原型范畴理论就为高中化学的学习和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方法。只有用对了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就能在教学中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篇3

经济文化的界定

我国对于经济文化的定义是:经济文化是指经济行为主体或群体的经济利益关系和经济行为规律在人们思想观念中的反映,并指导该经济行为主体或群体的经济行为的价值观念体系及其表现形式。简言之,经济文化是从文化学的角度去分析人类的经济活动,其研究视角为文化,研究对象为经济,研究目的是规范、指导、促进人类的经济活动。

在经济文化这一概念基础上,人们在大文化的背景下,将经济文化细化为广义、狭义的两种观念文化体系,或者说成是宏观经济文化和微观经济文化。

宏观经济文化是指导经济活动的理论依据、战略决策等文化内涵,也就是以社会总体发展为立足点,在鼓励经济增长、优化配置、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制度、道德、观念等文化方面的建设,最终使经济发展走向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微观经济文化是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所表现的文化现象。诸如生产文化、消费文化、分配文化、企业文化、商业金融文化、科学技术文化、人际交往文化等等具体的文化范畴。

经济文化的性质

“经济文化”概念提出后,人们对经济文化的性质却有不同看法,人们争论的焦点更多的是经济文化与经济学、文化学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学科间的简单整合和有机的结合,经济文化到底是一个交叉学科还是新型学科?目前,经济学术界对此有三种主流观点:

第一种观点:经济文化是经济、文化基础理论内涵的有机结合,更多体现的是经济与文化的融合。过去几年中,有不少学者认为经济文化,就是经济与文化范畴的总和,并孤立地去研究其中所蕴涵的经济现象或文化现象。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人们对“经济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种简单的将文化学与经济学相加的理论,基本上得以颠覆。经济文化不是单一的文化问题或是经济问题,它更多体现的是经济活动中的文化现象、文化内涵,或是在经济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文化因素。

第二种观点:经济文化并非涵盖了整个经济活动和文化现象,它所涉及的仅是经济范畴与文化范畴的部分内容。也就是说包括在经济活动中能体现文化现象的一部分内容或是说文化内涵中有经济价值的那一部分内容。经济文化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创造利润,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而人类创造出的文化只有一部分具有经济价值,而这一部分价值,在强化“文化”的作用后,使其赋予了更鲜活的生命力,从而创造了更多的经济利益。此种观点较前者来说,进一步细化了经济文化的研究范畴,阐明了经济文化的性质,同时也提出了经济文化研究对象等问题。

第三种观点:认为经济文化是一门新兴学科,并非是简单的学科交叉。经济文化更多强调的是将经济学原理、经济规律、经济现象与文化学相结合形成一套新的理论体系,用于解释社会经济问题。其内涵就是利用经济理论、现象等手段,研究历史文化、制度文化、习俗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现象对经济发展及政策的制定的影响;以及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和探讨经济问题,强化文化在经济活动的“张力”作用,从而进一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

经济文化与文化经济的关系

经济文化与文化经济,一直以来是两个极易混淆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在表述上有一定差异,在实际含义上也不尽相同。搞清这两个概念的差别,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理解经济文化的内涵。

经济文化,是指在经济中所表现出的文化现象。而文化经济则强调以文化资源为轴心,在文化学中蕴含着经济现象。“经济文化”、“文化经济”从概念上看,虽然都体现了经济学与文化学的相互交叉与有机融合,但二者所强调的内容不同,因此研究的对象、研究范围及研究角度也有所不同。经济文化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及研究文化的价值;文化经济是从文化学的角度研究经济价值。

篇4

分类号:G254.12

1、项目背景及《英文超级科技词表》逻辑结构

《英文超级科技词表》(以下简称《英表》)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面向外文科技文献信息的知识组织体系建设与应用示范”的主要研制内容之一。目标是建设覆盖理、工、农、医四大领域的、面向英文科技文献信息组织与检索的一部大型综合词表。该项目由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牵头,多家情报机构分工协作,计划三年内完成。

《英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叙词表,从逻辑结构上看,它是一个包含4层结构的知识组织系统,自下而上依次为:词汇素材、基础词库、概念网络、范畴体系,如图1所示:

词汇素材层是按照素材采集标准筛选出的各类词汇集,包括相关专业的叙词表、专业词典、术语集、文献关键词等,叙词表是其核心构成部分。基础词库是将不同来源异构的词汇集按一定规范进行描述,并采用统一格式进行存储而形成的词汇元数据仓储。对基础词库中的词汇进行同义词归并,形成以概念为单位的同义词群,概念继承各同义词原有关系,由此形成相互关联的概念网络。《英表》对概念间关系不做梳理,因此形成的概念网络实际上是一个无序网络,没有清晰的等级结构。

为了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英表》知识体系的等级结构,《英表》在概念网络层上设置了范畴体系。范畴体系为概念提供了分类框架,概念在统一的分类框架下归属到相关类目,按学科特征得以聚集,并借助范畴体系的等级结构由一般到具体层层展开。范畴体系是对《英表》主题概念进行组织的工具,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概念网络在宏观知识结构表达上的不足。

2、《英表》范畴体系的功能定位及构建原则

范畴表是叙词表的基本构成部分之一,范畴体系的构建在叙词表编制工作中意义重大。在叙词表构建之初,范畴体系可起到控制词汇采集的学科范围和各学科词量基本均衡的作用;在叙词表构建过程中,范畴体系可将相关同汇聚集到一起,方便词间关系的发现和构建;叙词表构建完成后,范畴体系起到组织词表概念的作用,能反映叙词表知识体系的宏观结构,是词汇的主要索引方式之一。

一般情况下,构建范畴体系不是从零开始,可以根据拟构建叙词表的学科特征选择已有的分类体系,根据拟构建叙词表的功能定位以及词汇学科分布情况对分类体系进行调整。

《英表》范畴体系的构建需要考虑英语语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构建的分类体系要能匹配英语语言地区人们对学科知识结构的理解。同时NSTL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国内用户,《英表》构建不可能完全脱离国内用户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因此也需要考虑国内用户对学科体系的理解,尽可能靠近国内用户熟悉的分类体系。

基于上述考虑,《英表》范畴体系的构建思路是:选择一部英语地区主流的分类表作为主干范畴表,主干范畴表要能覆盖理、工、农、医几大部类。以此为基础,根据《英表》学科规划和词汇分类的具体需求,参考其他分类体系对主干范畴表进行局部调整,形成指导《英表》词汇采集、类分与导航的范畴体系。由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综合分类法,而E1分类表是工程技术领域影响最大的词汇分类体系,因此在研究中将以这两部分类法作为主要的参考分类体系。

3、主干表选择及其结构特征

3.1 主干表选择

《杜威十进分类法》(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以下简称DDC)、《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LCC)是英语地区影响很大的综合分类法,这两部分类法都有专设的维护机构持续进行维护和修订,是选择主干范畴表的主要考虑对象。

DDC和LCC在类目体系和类号体制上有着较大区别:①DDC是一部通用分类法,系统性较强。而LCC是为满足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的要求而编撰的,并非通用分类法。LCC各分册由各学科专家分别进行编制和修订,没有统一的编制规则,缺乏明确的分类理论指导,系统性较差。②DDC是十进制分类体系,各级类目基本按层累制方式编号,类目体系等级分明,易于理解和使用。LCC是列举式分类体系,类目编号是一种完全的序数制,基本不能反映类目的从属关系。从类号体制看,《中图法》和DDC也更为接近。基于上述原因,本研究更倾向于采用DDC作为《英表》主干范畴表。

3.2 DDC的结构特征与局限

在DDC中,工程技术主要对应一级大类“6 Teeh-nology(技术)”(为了阐述方便,下文只列类名的中文译称),其二级类中除“62工程”外,工程技术相关学科类目还包括"64家政与家政管理”、“66化学工程”、“67制造”、“68特殊用途产品的制造”、“69建筑与施工”。62中的“621应用物理学”、“629其他各种工程”所界定的学科范围从类名难以作出准确判断,将这两个类目进一步展开,621下包含了电子、电工、通信、计算机、动力、机械等学科类目,629下包含了交通工具、铁路、公路、航空航天、自动控制等学科类目(见图2):

展开“66化学工程”(见图3),发现66中包含了饮料技术、食品技术、冶金、石油、天然气,与《中图法》和E1分类表对“化学工程”的界定有较大区别。“67制造”、“68特定用途产品的制造”中大部分类目和《中图法》“TS轻工业、手工业、生活服务业”下的相关类目对应关系较好(见图4、图5)。

通过对DDC“6技术”大类逐级展开,并与《中图法》(T、u、V、x)及E1分类表进行对比分析,能比较清晰地观察到DDC类目体系的结构特征。

《中图法》工程技术相关部分(T、u、V、x)和E1分类表在DDC中基本都有对应类目,d王就是说,DDC能基本覆盖《中图法》工程技术部分和E1分类表类目。

虽然DDC基本能覆盖《中图法》工程技术相关学科领域,但两个分类体系对类目的划分还是有较大不同。主要表现在:①DDC“624土木工程”在《中图法》中没有直接对应类目,在《中图法》中土木工程分散在建筑、交通、水利中。②《中图法》“TU建筑科学”在DDC中区分为工程和艺术两部分,建筑的结构、材料、施工等内容归人“69建筑与施工”,属工程范畴;区域

规划、建筑设计、建筑艺术、园林等归入“71城市及景观艺术”和“72建筑学”中,属艺术范畴。③交通运输的界定有较大区别。《中图法》“u交通运输”在DDC中被区分为若干部分。水陆空运输及车站、码头、机场的运营管理等内容主要分布在385-388,属社会科学范畴;机车、铁路、公路、船舶、汽车等属工程范畴,涉及类目625、623.8、629.2和629.3。

DDC类号体制限制了各级的类目总量,为容纳更多新兴学科,在前三级类目中出现了一些学科界定不清晰的类目,比如“621应用物理学”、“67制造”、“68特定用途产品的制造”,“629其他各种工程”等。这些类目下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一些工程技术基本学科门类也位列其中。类号体制的限制使得DDC学科层级较深,需要层层展开才能逐渐明了,类目导航效果不佳。图6对比了DDC和《中图法》中工程技术主要学科门类所处的层级。可看出DDC中大部分工程技术基本学科的层级都在三级以上,电子技术、电信、计算机、自动化、核技术这些学科在DDC中已经到了第5级。

4、基于DDC构建《英文超级科技词表》范畴体系

4.1 基于DDC进行类目体系重构的思路

为改善DDC导航效果,需要对DDC类目结构进行一些调整。DDC前三级类目一般不用于文献分类,仅用于类目导航,因此调整DDC上层类目的构成,重构DDC类目导航体系原则上是可行的。具体做法是:通过提升类级突出显示一批隐藏较深的基本学科门类;对类名界定不清的类目或包含学科门类过于庞杂的类目进行分拆和重组;删除或隐藏一些不必要的类目;根据需要新增类目以便归拢重组的各相关类目。

对分类法的改造须谨慎,分类法有其内在的分类思想,立类依据受主客观因素影响,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相对平衡的体系,过度改造可能破坏这种平衡,导致更多问题。因此,在DDC类目体系重构过程中,应尽量遵循以下原则:

・在不影响导航效果的前提下,对DDC中学科界定清晰的类目等同采用。对类名界定不清或学科构成过于庞杂的类目进行拆分时要尽量保证DDC三级以下类目的完整性,避免过度分拆。

・提升DDC学科门类的级位时需要参考《中图法》和E1分类表。对于在DDC中构成过于简单的类目不宜提升为工程基本大类。

・尽量集中DDC类目体系中类号靠近的相关类目,避免过度分拆。

・参考《中图法》与E1分类表对DDC相关类目进行归拢,但要避免归拢DDC中与《中图法》或E1分类表没有主要对应类目的过于分散的类目。

・归拢相关类目时尽量避免跨大类合并。考虑到《英表》范畴体系构建过程中理、工、农、医需要分工与协作,为保证几大部类相对完整,避免类目体系过多交叉,应尽量避免在理、工、农、医几大部类间跨部类归并。

DDC类目体系重构分两个阶段,首先是确定《英表》基本学科门类及其主要构成,然后对各学科细分类目进行梳理,完善类目参见体系。

4.2 工程技术基本学科门类的确定

4.2.1 从DDC前三级类目中直接提取工程技术基本学科从DDC前三级类目中提取学科界定相对清晰的类目作为首批工程技术基本学科门类,共9个,分别为:“622矿业工程”、“623军事工程及船舶工程”、“624土木工程”、“625铁路与道路工程”、“627水利工程”、“628卫生与市政工程环境保护工程”、“64家政与家政管理”、“66化学工业”、“69建筑与施32”。

“64家政与家政管理”在《中图法》中对应“TS97生活服务技术”。《中图法》第5版中将TS的类名由原来的“TS轻工业、手工业”更改为“TS轻工业、手工业、生活服务业”,并对“TS97生活服务技术”的类目作了较大改动,这一类目在《中图法》中的地位有所提升。按照不影响导航效果时尽量保持DDC原有结构体系的原则,将其入选为工程技术基本学科门类。“66化学工程”由于包含《中图法》和E1分类表中的多个学科门类,将对其进行分析,确定进一步的拆分方案(参见本文4.2.5)。

4.2.2 从三级以下的DDC类目中提取工程技术基本学科DDC部分工程技术学科隐藏在三级以下类目中,本研究将DDC分别与《中图法》和E1分类表进行映射,获取两部参考分类表的工程技术基本学科与DDC类目的对应关系,将一致性较好的学科提取出来作为第二批工程技术基本学科,学科下分类目的构成以两个参考分类体系共同对应的DDC类目为主,兼顾相邻相关类目尽量集中的原则,将邻近相关类目尽量归入同一个学科基本门类中。比如“621.37电量计算”在《中图法》“TM电工技术”中有对应类目,但在E1分类表“700电工技术”中没涉及,考虑到相邻相关类耳尽量归拢的原则,将“621.37电量计算”与621.31、621.32、621.33、621.34、621.37归入同一个基本大类――电工技术。

表1为第二批提取的工程技术基本学科门类,共11个。表中从左往右第一列为《英表》工程技术基本学科,第二列为《中图法》相应学科对应的DDC类目,第三列为E1分类表相应学科对应的DDC类目,第四列为通过分析对比确定的《英表》学科细分类目。

4.2.3 DDC 621的重组与“动力工程”的类目构成DDC“621应用物理学”中尚未处理的类目包括:621.1-621.2、621.4、621.5、621.6,这几个类目与两个参考分类体系的对应关系如下:

“621.1-621.2流体动力技术”:在《中图法》中主要入“TK能源与动力工程”;在E1分类表中主要入“610机械工程设备与动力”和“630流体、水力学、气动和真空”。

“621.4原动机和热力工程”:在《中图法》中主要入“TK能源与动力工程”;在E1分类表中主要入“610机械工程设备与动力”和“640热与热动力学”。

“621.5气动、真空、低温技术”:在《中图法》中拆分为“TP6射流技术(流控技术)”(气动技术入此),“TB7真空技术”和“TB6制冷工程”;在EI分类表中主要人“630流体、水力学、气动和真空”和“640热与热动力学”中。

“621.6鼓风机、送风机、泵”:在《中图法》中主要入“TH机械、仪表工业”;在E1分类表中主要人“610机械工程设备与动力”。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DDC621中上述几个类目在E1分类表中主要归为动力工程,在《中图法》中则涉及到了动力工程、机械、自动化、通用技术多个大类。为保证DDC类目在重组中得以相对集中,本研究采纳了E1分类表的类目构成方案,将DDC的621.1-621.2、621.4、621.5、621.6几个类目归并为“动力工程”。4.2.4 DDC 629的重组与“汽车工程”类目的构成“629其他各种工程”因类名界定不清被分拆后尚未处理的类目包括“629.2陆用机动车和自行车”、“629.3

气垫交通工具(水陆两用气垫交通工具、气垫船)”。

在《中图法》中,DDC 629.2大致对应“U46汽车工程”,但“自行车”、“摩托车”等内容被归入“U48其他道路运输工具”;在口分类表中,DDC 629.2对应“660汽车工程”,“自行车”、“摩托车”等在E1分类表中靠类也归入660。为避免将629.2再次拆分,保证DDC三级以下类目的完整性,本研究采纳E1分类表的处理办法,将629 2独立为工程技术基本学科“汽车工程”。

在《中图法》中,DDC 629.3的“气垫车”部分被归入U46,“气垫船”部分被归入“U66船舶工程”;在E1分类表中,DDC 629.3,归人“670船舶工程”。为避免将629.3再次拆分,本研究仍采用E1分类表的处理方法,将629.3归入DDC“623军事工程与船舶工程”。4.2.5 DDC 66、67、68的重组与“化学工程”、“轻工业、手工业”类目的构成将DDC66、67、68分拆后来处理的类目分别与《中图法》、E1分类表进行比对分析,可看出这三大类日在《中图法》、E1分类表中相对集中。在E1分类表中主要对应“800化学工程总论”、“810化学工业”、“820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在《中图法》中,主要对应“TQ化学工业”、“TS轻工业、手工业、生活服务业”。

E1分类表对DDC 68覆盖较差,如图7所示:

相比之下《中图法》对DDC 66、67、68的覆盖更全面(见图8)。因此本研究主要参照《中图法》对66、67、68类目进行重组。将DDC的661、662、665(除“665.5石油”、“665.7天然气及工业煤气”)、666、668和678合并为“化学工业”。将DDC的663、664、667、674、675、676、677、679和DDC68大类下除“681精密仪器及其他装置”外的其他类目(682-688)合并为“轻工业、手工业”。DDC681归入“工程技术总论及工程通用技术”(参见本文4.2.6)。

4.2.6 “工程技术总论及通用技术”的类目构成DDC每级类目有O-9共10个号,“0”为总论或通用性类目,也包括那些不能归入其他各类的类目。由于《英表》“工程技术”范围已超出DDC“62工程”,仅用DDC620不能代表《英表》工程技术总论及通用技术的全部内容。另外,DDC为文献分类法,很多加“0”复分的类目只适合对文献进行形式细分,不适于词汇分类。因此,有必要对相关的“0”类目进行分析筛选,重组适用于《英表》词汇分类的“工程技术总论及通用技术”大类。

“工程技术总论及通用技术”构成类目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①60、600、620,下属相关类目;②621、629、67、68,由于被完全拆分,这些类目在《英表》中不保留,需对其加“0”复分类目进行筛选,归入总论及通用技术;③681,之前的处理中没归人工程技术基本学科下的孤立类目。

DDC的6个复分表中除“Tablei Standard Subdivi-sions(标准复分表)”外,其余的复分表均为针对文献的形式复分表。“T1标准复分表”中除“01 Philosophyand theory(原理与理论)”和“04 Special topics(特殊主题)”外,其余均为文献的形式复分。因此,本研究对复分类目的筛选重点考虑“01”和“04”类目。

三种来源的类目汇总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看出《英表》“工程技术总论与通用技术”与《中图法》及E1分类表的总论性类目部分基本一致:原理(基础科学)――设计――材料――仪器与测量,但通用技术部分有较大差别。通用技术是集中还是分散,不同的分类法处理不完全一致,为了避免DDC类目体系过细的分拆与重组,尽量保持DDC原有类目构成,《英表》在通用技术部分不做大的调整。

4.3 工程技术基本学科细分类目的处理原则

DDC主要用于文献分类,有一些不适宜词汇分类的特征,为保证《英表》范畴体系相对简洁,在重组基本学科门类后,需要对各学科细分类目进行梳理。处理原则如下:①删除DDC弃用类目(在DDC中加方括号的类目)。②不再保留被完全分拆的类目,比如621、629、67、68。③增加类目用于聚拢相关各类。为保证《英表》范畴体系与DDC较好的对应关系,要控制新增类目数量,新增类目原则上不用于词汇分类,仅作类目导航之用。④如果所有子类被提升,则隐藏对应的父类。⑤隐藏部分用于文献分类的加“0”复分类目。比如“624.092土木工程师”。⑥列举子类不全、有明显遗漏的类目,隐藏其所有子类。如“622.188宝石勘探”下只列出“622.1887半宝石勘探”,则隐藏622.188下所有类目。⑦隐藏在同一大类中有明显重复的类目。比如DDC土木工程中“624.153基础工程材料”与“624.18材料”有明显重复,可考虑隐藏624.153及其下级各类。跨大类交叉的类目不隐藏,可作类目参照以反映概念的多学科属性。

5、结语与讨论

篇5

化学教育不只是传递和储存化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智力和能力。在实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中,学生怎样应用已有的知识,结合新的实践,发现事物的新关系,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已成为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化学与哲学的方法论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和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纵观化学史,运用假说的方法已成为创新的一种重要途径。

1.化学假说

化学假说是科学假说的一种,它是以观察实验为事实根据,以思维形式为几何框架来反映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化学方法理论。化学假说的产生和演变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提出假说;由假说推出结论(推论);验证结论(推断)。化学假说作为一种思维形式,是化学理论产生和演化的必要范畴;化学假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是化学理论发展和进步的阶梯,是构造化学理论的有力武器。正如恩格斯所说[3],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然后进一步的观察材料会使这些假说纯化,取消一些,修正一些,直到最后纯粹地构成定律。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能使学生掌握假说的方法,可唤发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诱发出创新能力。

2.化学假说的特征

化学假说既是化学理论形成的一种重要形式,又是化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2.1化学假说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任何科学都是一个范畴体系,它是由科学假说过渡到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1869年提出的化学元素周期表[4],就是大量的实验事实作为科学根据的。最初这个表是假说的形式出现,并对一些化学元素的性质作了预言,后来被实践证实了,从而发展成为化学元素周期律的系统理论,推动了化学的发展。这说明科学的假说是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是人类洞察自然的能力和智慧的表现。

2.2化学假说具有推测性和论证性。化学假说的可推论性,是正确化学假说的一个重要标志。正确的化学假说,不仅具有可推论或可推断性,而且能解释实验事实,预见将来,指导今后的实践。1858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着手研究了当时作为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的煤焦油中苯的结构。化学家感到苯的性质很难用碳链结构说给予说明,成了困扰当时化学家的难题。为此凯库勒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他先后提出了苯中6个碳原子距离更短,存在重键、香肠型结构等尝试性看法。直到1864年冬,他终于悟出碳链两端相连成环的道理,发现了苯结构的关键,提出了6个碳原子以单双键交替结合成环的结构。苯环结构假说的形成和发展是一连串的推理和验证推论的过程,是具有论断和推断性质的。如果化学假说不能推断,那么就不能在实践中验证,也不能对化学研究起指导作用,就应该放弃。

2.3化学假说具有几何性和形象性。化学主要是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化学假说一定要反映出化学研究对象这一特征和物质的几何结构与性质、组成的关系。1869年门捷列夫提出的化学元素周期表、1911年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都是具有几何性和形象性的化学假说。由元素概念(点)到元素族(线)再到元素周期表(面),进而发展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体)。这就是由点、线、面、体构成的几何框架而组成的化学假说体系,其中充满着化学概念、范畴、判断、论断、推理、推断和证明。凯库勒在1858年提出的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为四价的假说和碳链假说,以及在1865年提出苯分子为六边行环状结构的假说,都是具有几何性和形象性的特征。

3.化学假说在化学理论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由于化学假说具有上述的主要特征,化学家借助于化学假说,经过实践的多次检验,将正确的化学假说逐步转化为真正的理论。对于错误的假说,化学家们并不是立刻全盘否定,而是通过对假说的内容进行修改、补充,来消除存在的问题。因此,化学假说在化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起到了突出作用。具体地表现为:

3.1化学假说的特性可以转化为化学理论的特性,具有形成和发展化学理论的作用。化学假说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说明它本身就是一个科学系统,可以转化成化学理论的范畴体系。科学理论中包含有明确的概念,恰当的判断,正确的推理,严密的论证,故能正确反映客观真理,指导实践,使人们不仅能认识世界,而且能改造世界。

化学假说具有推测性和论断性,说明它在形成化学理论时,既是一个论断的证明形式系统,又是一种论断的证明方法体系。任何一门科学理论,都是提供人们研究对象的形式和认识对象的方法,这也是科学理论重要特性之一。如果把化学假说作为方法体系来应用,那么它就能把思维形式构成的化学假说的几何框架转变成化学理论的大厦。

化学假说一般具有几何性和形象性,说明它本身在形式理论时,就是一个反映化学物质的性质、组成和结构的几何体系。化学物质的几何结构与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原子与分子的性质和组成可以推出原子、分子的几何结构。反之,从原子、分子的几何结构又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组成。提出化学假说仅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只有将化学假说转变成化学理论才是目的。 3.2化学假说的形式和方法可以转化为化学理论的形式和方法,并具有从事物运动和发展中去反映和把握化学研究对象的作用。从化学发展史上来看,化学假说是一个不断证实和证伪的过程,也是化学假说的形式和方法不断更新的过程。化学假说的发展既有继承性又有革命性。一方面化学假说形成化学理论是从经验事实中引伸出来的知识体系或范畴体系,这些体系是用经验来证实的命题集合,这种得到证实的命题集合不断累积和继承的历史,就是化学理论发展的历史。另一方面化学假说形成化学理论,是一个矛盾运动发展的过程,它的发展动力是新事实、新问题与旧理论的矛盾,因此,是一个矛盾运动发展的过程,这种化学假说不断革命或不断变更的历史,就是化学理论发展的历史。化学理论的发展,就是化学假说发展的继承性和革命性的辩证统一。

4.结束语

化学假说的合理性,在于主观符合客观,并在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中得到反复的验证。因此,化学教育中的哲学教育主要是着眼于一种化学教学方法的更新,利用科学的假说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进行科学的创新。我们相信恰当地在化学教育中实施哲学教育,运用科学的化学假说,实现化学教育的创新价值,必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强大的推进动力和情感支持。

参考文献

[1]《化学哲学基础》编委会.化学哲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2:346-351

[2]张培林等.自然辩证法简明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10:276-280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

[4]张忠熔.化学及其对若干学科的渗透,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4

篇6

1引言

我国一次能源结构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特征,煤炭资源占总资源存储量的70%以上,并且这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不会改变。炼焦是我国煤炭资源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炼焦所得各种产品在医药、农药、化工、建筑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随着焦化技术不断朝大型化发展,炼焦生产流程日趋复杂精细,生产过程中连续投入或分离制取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数目逐渐增加,导致物料在存贮、生产、加压、加热、运输等环节发生危险的概率显著增大。此时若某个环节发生物质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导致相邻区域连锁反应,将会产生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阻碍社会和谐稳定与经济发展[3]。因此,有针对性地根据炼焦制气企业特殊的生产工艺和实际需求进行安全评价,查找辨识系统中的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潜在危险因素,并提出合理的安全对策措施,以消除或降低企业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是实现炼焦制气生产企业安全、平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炼焦制气生产过程中,焦化单元是危险等级较大的生产单元,因此采用ICI蒙德指数评价法对炼焦单元进行评价和总结,同时提出降低危险等级的对策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2 炼焦制气生产过程及评价单元划分

2.1 工艺流程

一般而言,炼焦制气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备煤、炼焦、熄焦、煤气冷却、脱硫回收、硫酸铵生产、蒸氨及洗脱苯等过程,见图一。

图1 炼焦制气生产过程流程图

2.2 评价单元划分

根据工艺流程及装置布置特点,可将炼焦制气生产流程划分为备煤、炼焦、冷鼓、化产回收4个评价单元,由图1可以发现,炼焦过程是后续工艺得以进行的基础。炼焦单元内含有大量易燃易爆的危险物质,它们的ICI危险指标较高,事故发生后影响范围广。因此,选取炼焦单元为安全评价对象是十分有意义的。

3 ICI蒙德指数评价法

3.1 ICI蒙德指数法评价流程

蒙得火灾、爆炸、毒性指数法(ICI法)在进行系统安全评价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化学物质的毒性对反应体系产生的强烈影响,并进一步以补偿系数的形式体现在评价系统中,这种方法避免了事故概率及其后果难以确定的困难。ICI法评价流程和计算方法[3],炼焦单元ICI蒙德指标取值,安全补偿系数参见文献[4]:

3.2炼焦单元ICI蒙德指数评价

3.2.1指标运算

(1)DOW/ICI全体指标D计算

(1)

(2)火灾负荷系数F计算:焦炉煤气热值为17 MJ/ m3

折合: (2)

(3)

(3)单元毒性指标U

(4)

(4)内部装置爆炸指数E

(5)

(5)主毒性事故指标C

(6)

(6)地区爆炸指标A

(7)

(7)总危险度R

(8)

3.2.2补偿后指标计算

(1)最终危险度D1

(9)

(2)补偿火灾负荷F2

(10)

(3)补偿装置内部爆炸指标E1

(11)

(4)单元毒性指标U2

(12)

(5)主要毒性事故指标C2

(13)

(6)补偿区域爆炸指标A 2

(14)

(7)补偿全体危险性评分R2

(15)

3.2.2 炼焦单元评价结果

表1 炼焦单元初期评价结果

D值

(范畴) F1

(范畴) E1

(范畴) U1

(范畴) A1

(范畴) C1

(范畴) R1

(范畴)

116.68 160.21 2.65 5.83 15.99 52.47 139.09

非常极端的 轻 中等 中等 低 中等 中等

表2 炼焦单元补偿后评价结果

D2值

(范畴) F2

(范畴) E2

(范畴) U2

(范畴) A2

(范畴) C2

(范畴) R2

(范畴)

16.53 92.65 1.16 2.55 6.17 22.97 19.70

缓和的 轻 低 低 轻 低 缓和

表1和2中数据经比对后发现,炼焦单元总危险指标R由139.09显著下降到19.70,即危险等级由评价初期的“中等”经补偿后降低为“缓和”。由此可知,加强该区域的煤气安全管理,可以避免或减少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的发生概率。

4 结论

对炼焦单元应用蒙德法进行评价,选取的危险评价物质为焦炉煤气,由分析可知加强车间的煤气管理,能使总危险性指标R,由初期的“中等”,经补偿以后降为“缓和”,即可减少火灾、爆炸或中毒等事故的发生概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采取措施后可减轻炼焦单元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但是生产企业仍需严格控制工艺措施,规范操作管理,加强安全管理,进而真正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江巨荣. 国内煤焦油的加工工业现状及发展[J]. 广州化工, 2009, 37(4): 52-55.

[2] 王立富, 于景峰. 21世纪初焦炭生产和炼焦技术发展的展望[J]. 冶金能源, 2000, 19(4): 3-11.

[3] 王兰芝. 丙烯腈装置监测预警及控制技术的研究[D]. 青岛理工大学, 2010.

篇7

基础教育阶段中的化学科学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面向生活和自身发展的途径,也是学生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初中化学教材中知识涉及面广,没有太大的难度。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化学教学既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也要有利于学生形成概念和知识图示,最后获得化学知识建构。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试验技能,形成较强的科学素养,是化学教学的目标。下面笔者谈谈教学中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探讨。

一、在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规定了85项演示实验,教师在演示实验中,应该注重实验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在突破重点和难点的时候,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启蒙学生的科学意识。注意实验的直观性和安全性,让学生学会一些简单实验的基本操作,并且保证学生操作中的规范性,这种规范性就是科学素养的标志和体现。教师要在一些细节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养成学生探究、研究的习惯,在预设和假定中进行真理的验证,从而获得真实而正确的化学知识。

如,在利用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分析提示原子这一概念之前,如果演示一下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实验,有利于学生以直观事实为依据分析问题,从而形成原子这一概念。

二、鼓励学生自己设计简单的实验

化学教学要启蒙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这种意识也属于科学素养的范畴。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就证明学生具备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实验的设计和成功也是学生科学素养的体现。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善于设计和操作一些简单的实验。在这样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将会得到形成和提高。比如学习氧气后,我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怎样鉴别氧气?学生设计很多的方法,其中包括用带火星的木条验证的方法。这是学生经过比较后形成的决定。有人提出用燃烧的木条和硫进行试验,后来经过分析,硫会产生有害气体,燃烧的木条不安全,最后决定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这样的讨论过程和实验过程,对于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形成具有极大的促进和提高作用。

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是在教学中一点一点培养和形成的,因此教师要注意平时的教学,在学习中、在细节中培养学生的科学

篇8

作为《文化与诗学丛书》之一种,李春青先生的《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一书,通过一个典型的学术个案,为北师大文艺学学科近年来力倡的"文化诗学",在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两方面作出了具体的演示。

在该书"引言"中,春青先生介绍自己的研究方法是将诗学话语与学术话语平行置于普通的文人心态之上进行对比,看一看二者之间有哪些共同之处,在各自的话语系统形成过程中它们又有这样的内在联系。并言之所以如此,目的是为了揭示宋代诗学观念所蕴含的丰富的非诗学的社会文化内容,以及梳理这种诗学观念生成的学理轨迹,最终借助于对宋学基本旨趣的阐释,寻觅出宋学与宋代诗学共同矗立其上的深层的意义生成模式。笔者以为,这实际上体现了春青先生欲从文化史和学术史两个维度来审视、阐述宋代诗学的意向,而从该书作为《文化与诗学丛书》之一种,以及从宋代诗学观念生成的历史语境两方面来看,这种研究视角的选择是非常必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首先,"文化诗学"之用意,即就是意欲通过文化与诗学之间的互动关系析解出一些更加深层次的东西来,用春青先生的话语来说这个东西就是"深层意义生成模式",而这正是理论研究所必然要求的一种品格,庸浅的历史现象复述与深刻的历史意蕴析解之区别正在这里。其次,宋代诗学的"文化"含量确实非同一般,宋代诗学话语是在与这一时期的哲学、史学、宗教、伦理话语的交融、互渗、相互转化和彼此触发的过程中展开的,如果割裂宋代诗学与宋代学术文化的共生关系,仅仅就诗学而谈诗学,则所见者甚微少,便担当不起"文化诗学"这一名目。于此,笔者完全同意春青先生关于古代文论研究应该成为一种文化研究的看法。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观念和范畴体系与其它文化学术话语之间是一种共时性展开的关系,如果离开了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整体把握,便无法准确地体知古代文论的观念和范畴的精神、义理。而这样一来,春青先生所进行的"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研究,在一定意义上便成为对宋代诗学观念的一种原生态描述和整体性解析。我们之所以肯定春青先生的研究方法,正在于他的方法论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要求之间,确实押韵合辙而无比妥帖。

我们注意到春青先生所使用的"宋学"这一范畴,实际上涵盖了与宋代诗学有牵涉的宋代的文化、思想、学术等诸多门类,而在对此的观照中,又紧紧扣住"宋学"影响宋代士人文化精神特征形成这一关键点,并以为在"宋学"影响下形成的宋代士人的以儒家的修身养性之学为基点、格物致知而辩言入理、经世致用而关心世事,以及坚守思想学说的自信原则等精神特征,完全贯彻到了他们的文学观念的建构之中,并由此而决定了宋代诗学的价值旨趣。应该说,这一结论之得出,是春青先生长期精研宋代思想文化和艺文典籍,以及长期浸沉于宋学、宋艺之中的结果,正因其平实,方为体贴入微,与那些新讹的命名式言说不同,在于其中充盈着学术诚信。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说所谓人文学术方法无所谓新旧之别,有学养根柢,有学术诚信,酿造到火候,左说右说,横说竖说,皆成学问,否则任啥也不是。此为题外之言。

在研究工作的具体展开中,春青先生将宋代的文论与宋代的学术文化视为一个具有共同生成机制与深层意义结构的彼此相连的整体,因此在析解文论观念和范畴时注重从"宋学"话语中寻找其根源与演变轨迹。同时又扩展研究的疆域,除诗文评论之外,又将整个宋代的文化学术纳入视野,对这些非艺文类的话语系统中所潜藏着的诗性话语或影响着诗性话语生成和展开的因素亦高度关注和精心理会。这样,便形成了该著以总论与分论结构成篇的特点。在"总论"篇中,先阐述宋代士人的文化心态,以及"宋学"的诸如"心"、"性"、"诚"、"敬"、"思"等基本思想旨趣和核心范畴,然后讨论宋代诗学的基本精神与价值取向,并进而梳理出了"宋学"对宋代诗学的的一般影响的若干重要方面。在"分论"篇中,对各家各派的体知,一般也是先描述他们的文化精神特征,然后分析他们的学术旨趣,然后探讨他们的诗学观念。这实际上就是认为,宋代士人的文化精神和学术旨趣是他们建构自己的诗学话语之前提与基础存在。这样的经营,不但有助于研究工作在指述和阐释功能方面向对象之更隐秘微妙处延伸,从而强化学术研究的解蔽功能,而且又保证了这一研究的性质既是文化的,又是诗学的,以及春青先生目中的研究对象既是文化的,又是诗学的。在文化的与诗学的之过程中,实现文化与诗学的圆融自洽,是该著的最大成功之处。当然,如果在"分论"篇中将欧阳修之前的宋儒们的话语也予以论析,应该说也是"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的题内话语。

篇9

【关键词】

初中教育 英语教学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一种新型的专业内容,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针对语言学习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最终形成了成熟完善的理论系统。通过对人的研究,来强化了解人类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理过程,需要调动哪些方面的能力,才能够完成语言学习。通过对相关知识内容的了解,可以从专业化的角度,针对初中阶段的英语词汇教学,进行一定程度的专项教学,从而强化学生英语学习水平。

1.英语词汇在初中阶段的整体教学现状

英语词汇是组成英语科目的基础性内容,只有通过词汇的学习积累,才可以做到对相关英语内容进行进一步了解和认知。但是针对英语词汇的学习,始终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学生,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对相关词汇进行学习和记忆,只有这样针对初中英语进行系统学习才成为可能。但学生词汇已经可以积累到一定数量之后,才能初步形成对英语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听读说写等英语专项能力才有可能得到强化,最终形成过硬的英语综合水平。我国教育部门针对英语词汇教学已经做出了明确的指示,有明确的标准可以执行,针对学生学习的词汇数量作出明确规定。在词汇学习的基础上,还需要搭配学习习惯用语,同时还需要学习相关的固定搭配。但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显得十分艰巨。但是这方面的教学在深入影响着学生整体的英语学习效果,因此需要通过一定措施来强化词汇教学,使词汇教学可以更加富有成效。

但是在具体的词汇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弊病和短板【1】。不仅教学的方式十分陈旧,学生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在针对相关单词进行讲解过程中,教师不能参照相应语境进行详尽讲解,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效果。在针对单词进行具体讲解过程中,教师通常都是从发音以及词汇构成方面进行具体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具体记忆。但是由于词汇量对于初中阶段学生来讲相对巨大,并且在记忆过程中没有规律可以参照。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人士开始针对词汇教学进行深入思考,从认知语言的角度进行了深刻思考。

2.认知语言学对于词汇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2.1认知语言学概述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认知语言学作为一门专业学问诞生【2】。在经过了十年时间的研究和发展之后,相关理论已经初步成熟。在认知语言学的组成结构中,不仅包括原型理论,还有隐喻概念,同时还包括认知语法。通过对这一门专业学问的了解,可以了解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具体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更容易形成针对性教学,使教学可以产生更加显著的效果。

2.2基本范畴理论的意义和作用

在认知语言学构成系统中,基本范畴是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主要是针对范畴等级进行系统研究,将相同事物在不同等级范畴中的全部名称进行罗列和规划,保证相关名称的先后顺序,这就叫做基本范畴。在这一理论系统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扩展延伸,使范畴的内涵得到拓展。通过对这一范畴的了解,明确人类大脑所产生的具体经验所处的范畴,在与自然范畴联系最为紧密的情况下,人才可以产生最深刻的记忆,学习效果才会更好,并可以对所学内容产生更形象、更深刻的感知。

通过对这一理论的应用,可以对初中阶段的词汇教学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可以提供教学理论方面的支持或者借鉴。词汇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对相关的基本词汇进行记忆和了解,明确海量词汇中的核心部分,针对核心内容进行系统学习,就掌握了词汇中的精髓部分。在掌握了精髓词汇基础上,就可以通过对词汇的应用进行正常的英语交流,不仅如此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学生口语能力,同时还有英语写作能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在掌握核心词汇基础上,进行进一步词汇积累和学习,将会对英语学习产生极大促进作用。

2.3原型理论的意义和作用

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系统中,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者范畴进行具体认知,通过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系统,可以针对事物做出系统的阶段性划分,使事物呈现出金字塔的基本构成,从下到上的过程中,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对相关层次的详细了解,就可以对事物进行系统全面认知。这样一来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明确英语词汇中,最有应用价值的词汇,然后应用原型理论,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针对原型意义进行详细阐述,这样学生就会在对词汇进行具体认知过程中,建立起系统结构,将相关词汇内容进行对号入座。这样学生对词汇的认知才会更加系统、更加全面,可以明确具体应用方式,以及相关作用,学生就会在学习过程中对词汇融会贯通,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结 语】

针对初中阶段的英语词汇教学,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深入研究,从而深层的角度上进行思考,在系统的理论中进行认识,这样才会强化初中阶段的英语词汇教学。在系统理论的支撑之下,词汇教学才会有条不紊的进行,并且会产生针对性的强化效果。

篇10

纵观二十世纪的翻译学研究,可谓流派纷呈、百花齐放,各学派之间前后相继,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影响,这使得翻译学在最近的几十年时间里获得了蓬勃发展,越发确立了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翻译的文化转向,作为近年分贝最高的译学理论,首先由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和勒菲弗尔(André Lefevere)于1990年明确提出。文化转向的翻译观给长期以来被语言学束缚的翻译学带来新的视野和突破。本文下面将就这一译学流派进行述评。

1 翻译学文化转向的历史渊源

在20世纪50、60年代,语言学翻译观在翻译研究中占了主导地位,翻译被视为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这类研究者试图用语言学理论(如语义学、符号学、语用学等)来构筑翻译学学科理论,其代表人物主要有雅格布森、卡特福得、奈达和纽马克。然而这种语言学翻译观不能较好地解决翻译中遇到的社会、文化和历史问题,而且翻译受到不同文化在思维方式、民族心里、表达感情方式等方面差异的影响。(张静,李树春,2006:83)另外,语言学理论的运用,也没有使翻译研究取得像理学各学科和其他人文学科那样丰硕的成果。

从60年代开始,欧洲特别是英国的一些学者相继发表了一些研究阶级系统和重新审视文化内涵的文章和专著,这标志着文化学的兴起。(Bassnett & Lefevere:1998/2001:130)

到了70年代,以以色列学者佐哈尔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多元系统论,该学派认为“文学作品是社会、文化、文学和历史整体框架的组成部分”,“单个文本的孤立研究被置于文化和文学多系统中”(Munday,2001:109;111)。该观点已经突破传统的语言学翻译观,可以看作是文化转向的萌芽,尽管该观点仍旧没有完全摆脱语言学的束缚。后来,兰博特(Lambert)、雷恩(Robyns)认为翻译“less as an interlinguistic process and more as an intracultural activity”(Gentzler,1993:186),玛丽・斯内尔霍恩比建议把文化而不是文本作为翻译的单位,把文化研究纳入到翻译理论的研究中来(188)。

1976年,在比利时勒芬召开的学术会议标志着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宣告成立。巴斯内特和勒菲弗尔继承和发展了多元系统论,在80年表了一系列的从文化角度看待翻译的论文和专著,并于1990年,在其合编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正式提出了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翻译的文化学派突破了语言学派专注于不同语言之间的对比、转换,而把翻译和社会、历史和文化联系起来。

2 主要代表人物、作品和观点

2.1 巴斯内特

苏珊・巴斯内特是英国沃里克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英国比较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是翻译学文化转向论的领军人物。其代表作有《翻译研究》、《比较文学浅论》,以及与勒菲弗尔合编的《翻译、历史和文化》。

在1980年出版的《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2002第三修订版)一书中,巴斯内特指出翻译研究应该专注于从文化层面对翻译进行整体性思考,从而拉开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的序幕。巴斯内特关于文化转向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巴斯内特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传统的翻译学很大程度上局限于语言内部,而巴斯内特认为,语言学只是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翻译史研究、翻译与译入语文化、翻译与诗学研究享有同样的重要性,也是翻译研究的基本范畴。

其次,界定了翻译文化学派的基本领域。巴斯奈特在《翻译研究》初版中就阐述了翻译文化学派的基木理念:关注文本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力图理解操纵文本的复杂过程是怎样发生的,是什么标准决定了译者采用的策略,文本可能以怎样的方式为目的语系统接受。正是这些理念使翻译研究开始从语言学机械的语言分析中解放出来,使翻译学科得到延伸,焕发出新的活力。

再次,促成了翻译学的文化转向。在1990年正式明确提出翻译文化转向之后,巴斯内特又继续做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这引起了翻译界的巨大关注,众多学者加入其中。之后她又提出,翻译研究既利用语言学方法,又已经超越了语言学,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已经形成,现在已经开始出现“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Bassnett & Lefevere,1998/2001:123-139)。

2.2 勒菲弗尔

勒菲弗尔(1946-1966),原为比利时学者,后移民美国,任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德语系和比较文学系教授,国际著名论文家、比较文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他的观点和多元系统论以及操控学派有很强的联系(Munday,2001:127)。其著述颇丰,包括:《翻译、历史和文化:原始资料集》、《诗歌翻译:七种策略和一个蓝图》、《翻译、重写以及对文学明声的操纵》等。

勒菲弗尔最为主要的观点之一就是翻译是最为明显的一种改写形式(Lefevere,1992:9)。翻译在文学系统中要受到三种因素的影响:文学系统内的专业人士,如批评家、评论家、教师、翻译者自身等;文学系统外的赞助者,如当权人士、出版商、政党、学术期刊等等,他们的影响往往来自三个方面因素:经济、地位;主流诗学。(Munday,2001:128-129).同时他认为,意识形态和诗学共同决定了翻译策略和解决翻译中具体问题的方法。(Lefevere,1992:41)

勒菲弗尔的另一个主要观点是文学是一个系统,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具有某些特征的成分。而文学系统仅仅是一个由许多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称之为文化。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一个文化、一个社会,是文学系统存在的环境。文学系统和其他字系统都属于社会系统,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张静,李树春,2006:83)

3 对翻译学文化转向的反思

翻译学文化转向论无疑给近年的翻译研究带来了蓬勃生机。可以想象,没有文化转向论的兴起,翻译学很有可能还在语言学或比较文学的框架下徘徊,翻译学的研究成果也将寥寥无几,缺乏新意。然而,翻译学文化转向论也引起了不少争议和批评。

争论之一,翻译学的文化转向将遮蔽翻译的本体研究,导致学科界限模糊,有碍于翻译学科研究范式的建立。翻译学即是翻译学,文化学即是文化学,两者的共同点并不足以使其成为同一门学科。“文化学派没有客观、全面描述翻译的本质。其研究趋向引发了翻译研究多元性、混乱性和弥散性,淡化了翻译学建构的本体论范畴,没有找到和明确确立普遍的翻译原理,当然也无法描写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作品中的各种现象”。(曾文雄,2006:92)我们并不否认从文化学角度来研究翻译会带来新的视野和成果,但若翻译过分向文化转向,会使刚从语言学和比较文学樊篱中逃逸出来的翻译学又一头扎进文化学的牢笼。

其次,近年来,文化转向的翻译研究,越来越多地将翻译和权利、意识形态、操控、霸权、女权和后殖民主义联系在一起,使得翻译过多地贴上了政治标签,这同样也削弱了对翻译的本体研究。

总之,在吸收文化转向长处的同时,我们要防止文化翻译对翻译研究的剥夺,导致翻译研究的终结,泛化翻译研究,使翻译研究浸没在文化研究、历史研究、意识形态的研究之中,而丧失翻译独立科学的本体。

参考文献:

[1]曾文雄.文化转向核心问题与出路[J].外语学刊,2006,(2).

[2]张静,李树春.“文化转向”及其在翻译中的重要性[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4).

[3]Bassnett,Susan & Andre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 [C].Shanghai: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8/2001.

[4]Bassnett,Susan &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8/2001.

篇11

2、人与自然

大自然诞生人类,说明它是尊重人类的行为,相反人类更应该尊重大自然。从表面看人是父母所生,事实上是大自然有了人的光子信息,人体胚胎才能吸收来自大自然的这个光子信息,将胚胎长大成人,是父母所生,同时又是大自然完成对胚胎暗物质的激发。大自然有脊椎动物45336种,其中鸟类1244种,鱼类3862种。现有300 余万种昆虫,已经确认的种类仅100 余万种。大自然是天然资源,人与大自然应该互相尊重,保持珍惜和爱惜心态,适度使用自然,不让大自然遭破坏,使生活环境美好、自然资源无耗尽,就像是母子一样亲密、和谐! 所以,关于大自然的资料,其丰富程度只能用浩如烟海来形容,其纷繁复杂非三两万字或几个人所能阐述的。

3、如何保护大自然

篇12

中图分类号: S76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126-1

1 概述

林业化学除草是指利用化学除草剂代替人力或机械在苗圃、绿地、造林地、防火线等地面上消灭杂草的技术。林业化学除草作为一项新技术,在苗圃除草、造林地清理、幼林抚育、防火道开设等方面,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发展林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林地杂草的特点及危害

2.1 林地杂草的含义

杂草是指生长在有害于人类生存和活动场地的植物,一般是非栽培的野生植物或对人类无作用的植物。林地杂草则是指不符合经营目的,影响目的植物生长发育的植物。此处所指的经营目的是建立合理的人工生物群落整体,并非单独针对某个树种而言。合理的人工群落可以是多层次结构,也可以是单层次结构,但其最大特点是符合人们的愿望。因而一些中草药及可利用的野生植物资源均不属于杂草范畴。此外,一些陡峭山坡和土层瘠薄山地生长的野生植物,对于保持水土和维护人类良好的生态环境起着积极作用,也不能属于杂草范畴。

2.2 林地杂草的危害

林地杂草危害的时间与整个树木寿命相比,虽然较短,但其影响却是长期的。林地杂草根系发达,且种类繁多,易出现与目的树种争光、争水、争肥现象,容易滋生病虫害。待秋冬季节,杂草干枯,又极易引发森林火灾,增加营林成本和能源消耗。总之,解决森林杂草问题对于迅速发展人工林,提高营林经济效益,对于建立于生态相关的人工群落等非常重要。

2.3 林地杂草的种类

林地杂草具有种群变化多样、空间层次多、根系发达分布广等特点。据笔者多年生产经验,常见的林地杂草大约有60多科,200多个种类。最常见的禾本科97种,菊科66种,莎草科31种,豆科22种,十字花科20种,藜科15种,玄参科14种,蓼科14种,茄科12种等。

3 化学除草在林业上的应用

化学除草在林业上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林业苗圃化学除草、人工造林化学除草、幼林化学抚育、林区防火路(线)工程建设化除草、四旁绿化林带(网)除草、风景园林建设工程中的树木,花灌木、观赏果园、藤本植物、草坪等除草。

3.1 化学除草在整地中的应用

传统的营林方式按照皆伐、劈草炼山、整地、造林、全面锄草抚育等程序进行,其中“炼山”就是人为控制的火烧,是人们在采伐迹地或宜林地上用火烧来清理林地的一种营林措施,在我国南方人工林特别是杉木人工林栽培中有过重要的作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并形成了一种习惯。但炼山会造成各种养分的损失和土壤结构的破坏,致使林地水分物理性质恶化,土壤保水蓄水能力下降,土壤可蚀性增加,养分含量减少,林地肥力下降,地力衰退,甚至会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

与传统意义上的“炼山”相比,化学除草清理造林地效果好,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生产实用价值高,可以大大节省劳力和开支,经济效益明显。福建省顺昌县曲村伐木场曾做过试验,造林6项工序:劈柴、开防火路、炼山、烧草、挖茅根、挖穴造林,每667m2用工15.5工日;使用化学整地技术后,造林6项工序减少为三项:喷药、垂直扒茅挖穴、造林,每667m2用工5.5工日,节省用工64.5%,节省经费31%。

3.2 化学除草在幼林抚育中的应用

安徽省潜山县林业局、安徽省祁门县林业局、安徽省青阳县林业局幼林抚育的试验表明,幼林化学抚育比人工抚育经济效益明显。节省劳力80-90%,节省经费52-77%。如表1所示:

3.3 化学除草在苗圃中的应用

甘肃省固族县隆畅河林场,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苗圃,浙江省永康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三个单位曾做过有关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化学除草省劳力分别为66%、80%、76%,平均为74%;节省资金分别为:71%、50%、74%,平均为65%(如表2)。

4 小结

化学除草不仅除草及时、效果好、成本低,而且减轻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因此,林业化学除草是发展营林生产的重要措施,是促进林木速生丰产的一项先进技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