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环境治理的研究范文

时间:2023-07-04 09:25: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国外环境治理的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国外环境治理的研究

篇1

Abstract: Many causes made tha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 were prominent with economic growth. Based 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erspective, whethe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mproved environmental quality or contributed to environment pollution? Based on 1994-2008 time series, using methods of ADF test, cointegration test and granger causality test, this paper fou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did granger cause total volume of industry waster water discharge and total volume of industry solid wastes discharged, showing negative correlation, but did not granger cause total volume of SO2 emission, and inverse relationship did not exist.

Keyword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Pollution Emissions;Cointegration test; Granger causality test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不断扩张。然而,环境污染可能会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形式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各国学者对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环境污染关系问题存在以下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FDI加剧环境污染,二是FDI并未加剧环境污染,三是FDI改善环境质量。作为目前世界上第一大引进外商投资的发展中国家,当前中国政府部门以如何吸引更多外资以促进经济增长为重,学术界的分析重点在外资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上;且FDI对一国环境安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合法性”以及长期性,所以,FDI对环境福利影响的研究近些年才逐渐展开。本文拟利用1994-2008年相关数据,采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的内在机理进行研究。

二、变量、数据与检验方法

(一)变量与数据

因为FDI最终会形成资产,并对环境污染做出直接贡献,所以本文选择三资工业企业总资产(FTAS,单位:亿元)代替投资额,环境污染则选择污染排放数据,包括工业废水排放量(WPOEM,单位:万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GPOEM,单位:万吨)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SPOEM,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以1995―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和1995―2009年《中国环境年鉴》为主,部分数据来源于2003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三资工业企业总资产利用CPI进行调整,按1994年不变价格计算,以保证经济数据的可比较性。同时,考虑到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和对时序数据取对数后不会改变时间序列的性质和关系,在实际检验中对各序列都采用了取对数的处理。

(二)检验方法

在经济研究中要确定一个变量的变化是否是另一个变量的原因,一般用格兰杰因果检验。面板数据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由Hurlin和Venet于2001年(简称HV)提出,它可以解决常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时间序列数据长度不足的问题。利用该项技术,不仅可以检验三资工业企业总资产和污染排放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还可检验因果关系的方向(如果存在因果关系的话)。检验过程为: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两变量之间的协整检验和格兰杰检验。

三、实证结果

(一)ADF检验

本文采用扩展的迪克―福勒检验(ADF检验)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利用Eviews 5.1软件分析。序列LnFTASt、LnWPOEMt、LnGPOEMt、LnSPOEMt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的ADF检验结果为非平稳序列;进而采用一阶差分的方法处理,得到了新的序列LnFTASt、LnWPOEMt、LnGPOEMt、SPOEMt,其ADF检验结果表现为平稳序列,所以原序列同为一阶单整,见表1。

表2的检验结果表明,三资工业企业总资产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及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三组指标之间都存在某种协整关系,而且三组变量的调整的协整系数均为负值,说明存在线性的负向相关关系。但还需要作进一步因果检验以明确因果方向。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从表3的检验结果来看,在滞后二阶的情况下,三资工业企业总资产是工业废水排放量的格兰杰原因,却不存在反向的因果关系;而在滞后四阶的情况下,三资工业企业总资产是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格兰杰原因,同样也不存在反向因果关系。而对于三资工业企业总资产与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在滞后二阶、三阶和四阶的情况下,两者之间都不存在因果关系。

(四)结果分析

为什么三资工业企业总资产与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不明显呢?第一种可能是由于小样本的缘故。根据周建、李子奈(2004)的研究,变量的不平稳性是造成虚假因果关系最主要的原因,小样本会犯真实因果关系检验不出的错误。在样本数小于20的情况下,如果检验结果为不存在因果关系,则不能判定变量之间不存在真实的因果关系。第二种可能是三资工业企业对工业二氧化硫的处理较好,其排放量在总体的排放量中所占比例较小,因而在统计数据上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明显,或者说是非外资因素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中作用更明显些。

为什么污染排放不是外商直接投资的格兰杰因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外商直接投资对“污染天堂”并不存在偏好,环境规制水平高低并不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发达国家并不存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倾向,且发达国家似乎在相互输出污染密集型产业,其他因素如市场容量、劳动力成本、市场化水平、产业集聚程度、基础设施状况等因素对外商直接投资有显著作用;其次,中国目前的环境保护立法只有6部,环境保护法规及法规性文件亦仅有40份,而且立法时充分考虑到本国经济和技术支撑能力,所以说中国目前的环境法律法规总体上是比较宽松的,工业企业和有关方面是有能力做到的,外商投资企业更是可以完成的。

四、结论及启示

上文利用1994-2008年的有关数据检验了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的内在机理,ADF检验表明LnFTASt、LnWPOEMt、LnGPOEMt、LnSPOEMt这四个序列同为一阶单整;协整性检验表明三资工业企业总资产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及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三组指标之间都存在某种协整关系,而且三组变量的调整的协整系数均为负值,说明存在线性的负向相关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在一阶差分、二阶滞后的情况下,三资工业企业总资产与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因果关系显著;在一阶差分、四阶滞后的情况下,三资工业企业总资产与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也显著。因此,从总体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增长有利于改善中国环境质量。

外商直接投资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改善了中国环境质量,因此,中国首先应该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切忌“因噎废食”;其次,落实同步发展方针、贯彻三大政策与八项制度及严格执行相关环境法律法规,为做好环境保护提供制度保障,正确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再次,依法监管,进行有效管理,同时督促国内企业向外商投资企业学习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清洁技术,降低污染排放;最后,国内后发地区要尽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倡导绿色投资,实行选择性引资。

参考文献:

篇2

>>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 谈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完善 关于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构建的思考 对于建构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中相关问题的理性思考 关于完善我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的思考 我国引入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之必要 国外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浅谈低碳经济下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发展 论我国引入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论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建构 论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论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模式选择 建构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研究 对我国旅行社责任保险制度的思考 国外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承保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完善我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的相关建议 完善我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的建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许谨良.财产保险原理和实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496501.

[3]赵昊东.从国际对比看中国环境污染责任险[N].中国保险报,2015317(8).

[4]张雷.国内外环境责任保险比较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5.

[5]宫峰元,宫峰飞.德国的环境责任保险和环境治理保险[N].中国保险报,20080222(5).

篇3

回望“十二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已融人环境保护工作的主战线,在促进对外关系健康发展,积极应对全球与区域环境挑战,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务环保中心工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展望“十三五”,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经济进人新常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矛盾将更加突出,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更加迫切。

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深度调整,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环境事务在全球政治体系中的重要性显著增加,国际社会大力推动后2015可持续发展进程和目标的实现。中国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在全球事务中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也将承担更多责任,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凸显。因此,面对这些新形势和新要求,需要我们正确判断国际环境与发展的形势,统筹国际和国内,将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和国际环境公约履约有机地融人“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中,使之常态化、主流化、融合化。

1“十三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形势研判

“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两个大局都将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下行,我国经济进人新常态,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生深刻调整p],我国外交战略重点转变为推动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都对我国环保工作和国际合作有着深刻的影响,综合看来,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以及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给我国产业升级、绿色转型带来挑战和压力;当前世界政治和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我国周边地区形势持续处于快速变化过程中,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显著突出,环境问题因承载了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因素,成为国际社会持续关注的焦点。2015议程后,全球环境问题依然严峻,全球环境治理也呈现出多重复杂的特征,并日益明显。具体来看,文章对“十三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国P示合作面临的形势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判。

1.1环境治理在全球治理的地位不断提高

世界经济论坛的《2015年全球议程展望》指出“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极端天气频发”、“水资源加速枯竭”w等环境议题已前所未有的成为全球对话的重要领域,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成为今后全球、区域环境治理和保护面临的挑战。同时,与其他领域的全球治理相比,国际环境谈判的广泛性和参与度变得十分突出,如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塞尔公约》等14个重要的国际环境条约中,成员国超过10#的有13个,其中5个条约的成员国超过180个,表明参与环境公约及其谈判的机构和领域越来越广泛。同时,国际社会对环境可持续的重要性认知不断上升。一是当前后2015议程讨论中关注的环境议题更为全面,凸显了环境可持续目标在后2015时代全球发展进程中的支柱性地位。二是后2015议程关注可持续发展各个方面的一体化,强调了环境可持续目标与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的进一步融合。

1.2工业污染类环境问题的全球关注不断上升

目前已签署的区域性和全球性多边环境公约与协定750个,其中涉及污染防治相关的公约大约占四分之一。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有关污染防治(包括生化武器和核武器)相关的多边环境公约与协定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工业污染防治受到全球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如全球环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al Facility,GEF)对于工业领域的环境援助份额不断增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领域的资金分配额度已从第一次增资期间的2%增长到现在的10%以上;尽管发达国家因经济不景气不再主动承担环境责任,全球共同环境行动难以达成的背景下,2013年国际社会签署了《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更加体现出全球对工业污染防治的关注。

1.3非政府组织对全球环境治理的决策影响日益增强

随着非组织(Non-Governmental Qiganizadms,NG0)的发展壮大,其间接或直接影响全球环境治理决策的作用逐渐得到增强。NG0不断通过各类论坛、谈判、协商会议等方式参与全球环境治理,通过实施社会监督、开展第三方评估等活动,推动全球治理进程。如参与气候变化谈判缔约方大会的非政府组织数量逐年大幅度增加;在《关于持久性有机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新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审查方面,美国化学理事会、国际溴科学与环境论坛、大自然保护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研究和评估信息为各类议题谈判提供了重要参考等。

1.4公私合作成为未来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模式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私营部门对全球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虽然有着先进的环境友好型技术、巨大的社会资本和高效的行动效率,但趋利性和环保的公益性导致私营部门缺乏自觉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动力。政府部门在环境治理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不足日益明显,需要得到其他主体的弥补。鉴于此,“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PPP)”为政府和私营部门提供了各取所需、实现共赢的重要途径。虽然目前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模式仍在探索阶段,但国际社会对于这种模式的期待和热情仍然高涨,并努力在合作理念上加强拓展,以消除官方主导、经济利益吸引力不够等限制因素。如2013年全球环境基金将“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作为未来开展全球环境治理融资和具体实施的重要方式,并专门为此开辟新资源以推动相关工作;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财长会议,决定利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工作模式进行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1.5资源竞争引发不同环境机制的协同合作

目前全球环境治理领域的众多机制大多独立运行,治理资金来源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增加了不同领域环境机制的竞争。这种压力使得国际社会不断推动环境公约与协定之间的协同合作,并不断融人相关文件中。如“里约+20”峰会提出加强环境公约与协定之间的协同合作,努力推动《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控制危险废料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间的协同机制。

1.6发展中国家对技术援助需求日益强烈,全球环境治理彩响力持续上升

近年来受金融危机和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发达国家作为全球环境治理援助基金的主要捐资方,逐年缩减援助支出,但发展中国家对于申请援助参与环境国际合作的需求逐年上涨,在资金申请愈发困难的情况下,技术援助申请成为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方式。环境友好型技术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环境和经济的双重效益,一方面避免单纯的资金援助对发展中国家环境改善不理想的局面,另一方面也迎合了国际环境合作重点正逐渐向提升环境改善能力的新趋势。

此外,在目前全球环境治理中,发达国家借助其资金、技术和智力方面的强大优势,在南北环境关系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但随着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及其对环境议题的国际影响日益上升,发展中国家的意见和诉求在国际环境谈判中不断得到重视,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如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谈判,巴西、南非、印度和中国统一发声,x^m判进程起到了重大影响,“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被写人“里约+20”会议成果文件《我们憧憬的未来》中。

1.7全球环境治理机制改革迫在眉睫

现有的全球环境治理机制分散、机构重叠,造成环境治理体系碎片化、多中心和效率低下。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截至2012年,在已经确认的32(Kh全球环境治理目标中,有一半目标未获进展甚至恶化。当前,全球经济整体低迷,传统发展模式与有限资源的矛盾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大瓶颈,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成为坚冰、重振世界经济的最大动力,这要求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环境治理体制必须进行改革’以承担更大的责任。在全球环境持续恶化的上行压力背景下,2012年《我们憧憬的未来》成果文件明确提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在未来全球环境治理中发挥重要的协调作用,提出改革机构的具体建议,从法律地位、能力建设、业务界定等方面对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领导全球环境治理进行铺垫”。2014年联合国环境大会首次会议召开,不仅拉开了联合国全球环境治理改革的大序幕,而且改革的速度和力度不断加大。

因此,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下,环保国际合作工作面临着三个战略性的调整和转变,一是合作原则,由侧重强调“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向重视“共同的责任和义务”的方向转变;二是合作动力,由过去被动应对环境问题带来的国际压力,向积极参与制定国际环境规则和治理体系方向转变;三是合作方式,由强调争取环境与发展援助向提倡“相互帮助、协力推进”转变,同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环保合作开启“共同出资”新模式,结合南南合作逐步开展对外援助。

2“十三五”环保国际合作主要机遇

2012年“里约+20”峰会后,发展绿色经济成为开展全球环境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2014年,联合国首届环境大会标志着全球环境治理迈出了改革坚实的步伐;后2015可持续发展将全面得到深化,多边和双边外交活动频繁涉及2015年底召开的巴黎气候谈判,环境事务在全球政治体系中的重要性显著增加,全球环境治理面临重要的机遇和挑战。

2.1环境保护面临创新转型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人新常态,发展方式面临根本性转变的同时,环境保护也将创新转型并开启新常态。“十三五”环境保护工作以全面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亟需在解决资源环境约束、谋划环保思路、拓展工作领域、理顺体制机制、加强环境法治、满足公众需求等方面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制度和管理经验。

2.2国内开展大规模环境治理行动

国内陆续展开规模空前的大气、水、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亟需借鉴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借鉴有效治理模式,推进大气、水、土壤、化学品、重金属等污染治理,实现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2.3“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展开

“一带一路”建设将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中国将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全球政治经济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是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必要支撑和保障。作为战略规划中的重点合作领域之一,生态环保国际合作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谱写新的篇章。

2.4可雛錄议程与生态环保日M为国际挪联合国大力推动2015年后国际发展议程,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依然成为世界潮流和B寸代主流,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十三五”环保国际合作主要挑战

3.1环境保护国际责任显著增强

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深度调整,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发生重大变革,环境事务在国际政治外交中的重要性凸显;全球环境形势严峻,在资源环境约束的瓶颈作用下,环境问题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在国际事务中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也将承担更多责任,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3.2周边环境问题加剧政治风险。

东亚、东南亚等我国周边地区政治经济外交博弈日益激烈;周边地区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突出,生态环境安全局势亟待稳定;跨国界环境污染、环境纠纷时有发生,跨界生态环保问题成为与周边国家政治博弈的重要议题。

3.3国内总体环境形势严峻

环境质量成为“十三五”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重点地区污染排放已经达到或接近环境承载能力上限,新老环境问题交叉呈现,环境治理和修复难度加大,环境形势空前严峻,环保工作进人攻坚时期。

3.4生态环境风险制约走出去进程

随着我国产业和投资走出去带动经济从输人型向输出型转变,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主要风险领域之一。境外投资和企业遭遇环境污染问题的事件时有发生,引发国际社会髙度关注;“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和生态环境风险;国际核安全体系的变化及核电走出去进程对核安全国际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3.5环保国际合作基础能力与综合保障不足

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改变后,我国接受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的环保援助资金大幅减少,而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核安全、促进绿色贸易与投资等方面的责任和压力不断增大。国际环境公约呈现总体任务繁重、压力持续增大、公约协同日显、履约条件多变、资源约束趋紧、目标任务硬化等新特征。环保国际合作总体能力严重不足,缺乏必要的人才储备和资金保障。

4中国加强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综合考虑“十三五”期间我国面临的国内与国际新形势,可以看到,“十三五”是我国推动绿色转型、改善环境质量的“机会之窗”,也是我们全面融人国际环境与发展进程,参与国际环境治理体系构建的机会之窗。X#我们进一步融入国际环境与发展进程,解决好全球、区域环境问题,促进我国国内环境问题的解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适应全球化、国际化的要求,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事关国家利益、国家形象和国家环境安全,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已经到了强化顶层设计,强化谋篇布局,主动积极构建合作“大战略”的时机。文章认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应重点关注以下4个方面。

4.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立足国家总体安全和发展战略需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以环保为纽带务实推动与大国、周边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合作,维护国家权益,服务国家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

4.2突出重点,强化支撑

服务国内环境质量改善和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等重点工作,充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和体制机制建设有益经验支撑国内环境保护。打造“一带一路”建设服务支撑平台,加强环保交流合作,保障战略环境安全。

4.3主动转型,拓展提升

准确把握“十三五”环境保护的历史定位,主动适应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配合中国国际角色转变,推动环保国际合作工作主动转型,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实施对外环保援助计划,构建环保国际合作大战略。

4.2顺势而为,探索创新

篇4

中图分类号: D922.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国外环境保护的主要策略分析

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人类经济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替代品再生速度,而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又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改变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自然资源得到永续利用,努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世界各国政府的共同心声.自环境问题出现以来,各国政府就不断采取各种措施,对污染环境和损害自然环境的活动施加限制。

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环境保护的现状来看,一般都建立了以政府直接控制为主,以市场手段为辅,倡导企业和公众自觉行动的一种混合形态的环境管理体系。当然,这并不排除各国之间的差别.比如在市场经济手段的应用上就有差别,欧洲各国在环境领域比较多地应用了税收手段,美国则比较注意应用了排污权交易的办法。总体上而言,西方国家的环境管理有着广泛相似性。

美国的环境污染是随工业生产的发展而严重起来的、在治理过程中,它的环境保护策略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它基本上是一种经济发展政策,即强调以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而小是以改变生话力一式的力一法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二,强调环保措施上的多样性、创新性和灵话性,力求充分发挥各级地力一政府与企业的积极性和自愿参与,其特点是以立法为基础,以行政措施为卞,辅之以一定的经济手段、主要包括直接的行政管制、自愿管制、责任贻偿制、污染税制、津贴制等、

日本政府善于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公布个社会污染控制总目标引导企业进行环保,如工业排放废气、废水、废渣,要求减排,否则处以罚款,体现谁排污谁付费的原则;无沦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为环境保护支付必要的成本,如垃圾处理费的规定;建立价格机制,如利用能源价格等调控企业环保行为,减少环境污染;在实施垃圾袋购头制过程中通过小断涨价,减少垃圾袋的购买。完善税收机制,开征环境未来税,要求对废弃物付费(1000日元/吨);

德国是欧洲国家中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其循环经济系统己经相当成熟、德国的循环经济实质是垃圾经济,德国目前大约有800项法律和接近5000项行政条例用于垃圾管理,并专门制定有《垃圾法》以指导垃圾的处理与回收,近年德国又提出“结束用过就扔的社会,开始循环经济”的曰号,使垃圾的回收利用做到最大化、德国还规定,不允许过多地使用包装材料,还采用强制收空瓶空罐的制度。

二、我国环境治理政策现状

我国环境保护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环境形势严峻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酸雨污染加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开始显现,土壤污染面积扩大,近岸海域污染加剧,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存在隐患。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量大面广,石漠化、草原退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多年来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未来15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目前,我国的环境法正越来越多地采用经济政策和经济手段。《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要求:“将环境成本纳入各项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改变过去无偿使用环境并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的作法”,“有效地利用经济手段和其他面向市场的方法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环境法规和其他有关法规政策文件中均有实施环境经济政策和经济手段以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内容。

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能源消耗的增加,我国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环境污染仍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繁重。我们应当把握世界环境保护的潮流,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三、国外环境保护带给我们的经验借鉴

综上可知,西方发达国家保护环境,主要是从立法控制、经济刺激,加强排污收费管理,同时减少垃圾产生量,开发再生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向再生利用资源要效益。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照发达国家的经验,至少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3.1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使环境可持续发展有法律保证

环境保护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章制度进行,以环境立法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加以经济、行政手段进行约束、各国的成功经验是依法治理城市,严格执行城市与企业的环境保护规定,并从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支持、建立和完善环保法律法规,落实环保责任追究制度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证

3.2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纵观许多先进国家和地区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与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是密切相关的,政府强化环境保护制度的力量,就能够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政府机构为环保事业提供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是实施环境保护战略的关键。

3.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我国城市人口密集,每年形成的垃圾种类很多,将其分类管理、分类处理,既方便处理,又降低费用。做到这一点,必须从源头上抓起,从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生产单位做起,只有提高全民族环保意识水平,才能将其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商品或可利用资源,有力地推进产业化发展,实现废弃物领域循环经济,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扩大再就业,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循环型社会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要认真做好这项工作,向垃圾要资源、要就业机会、要经济效益。

3.4环保科技创新

充分利用环境科技,促进绿色产业和环保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发达国家简度重视和支持环保科学领域的研究,应用最新、最前沿的手段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并着力开发新能源。

参考文献:

篇5

    二、政府机制在环境治理中有效性的制度分析

    通过剖析政府机制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机理可以发现,政府自身的利益倾向及政府制定、实施的环境政策工具,都会影响政府机制在环境治理中的有效性。而决定或影响政府自身的利益倾向与实施的环境政策工具,既与民主、法制等制度构架及财政分权体制有关,也与环境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人的有效理性及信息是否完备等有关。当然,政府内部的科层环保体制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

    1.环境治理中政府治理机制绩效的影响因素

    在环境治理的政府机制中,政府是最重要的环境治理主体。而政府是由多层级的不同职能部门组成的。政府的环境政策是由不同的部门或不同的政府人员制定、执行的。公共选择理论的相关研究表明,政府部门或政府雇员他们同样也是理性的经济人,是机会主义者,他们也有其自身的部门利益或个人利益。政府职能部门或政府雇员并不必然总是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具体的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是以部门利益最大化或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所以与市场机制一样,在环境治理中,政府机制同样也会表现出“政府失灵”。就我国而言,在现行的民主法制体制与财政分权体制下,政府机制在环境治理中“政府失灵”,可能表现为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低效或严重失效。在现行的民主法制体制下,由于环境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都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信息的不对称,导致社会公众难以对环境政策的执行部门或执行人员进行执法监督。环境政策的执行部门或执行人员可以利用其专业优势,为获取个人利益,实施机会主义行为,钻环境政策空子,与排污企业合谋,放松污染企业的环境规制。尽管存在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内部监督,社会大众与新闻媒体对环境政策执法的外部监督,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或信息不充分,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监督会存在信息失真,从而导致上下政府之间的内部监督失效。就环境政策执法的外部监督而言,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环境检测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环境政策是否被如实执行,社会大众无从得知。环境政策执法部门有可能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及专业知识优势,与污染企业合谋,从而放松对企业的环境规制。另外,法制的不完备,也会为企业环境污染留下空间。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受害人对污染企业的控告需要原告举证,证明其受害与污染企业存在直接的联系。对于企业环境污染造成的环境损害,受害人存在举证困难,这导致法律对企业污染环境的行为约束低效,从而削弱了政府机制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在现行的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通过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目标往往会让位于环境保护目标。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较小,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占全国总财政支出比重较大,尽管有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但地方政府每年还是存在较大的财政收支缺口。在我国现行的财政分权体制下,增值税在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各地方政府为获取更多的财政收入,会大力发展石化、能源、钢铁等重工业。而石化、能源、钢铁等属于环境污染较严重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由于地方政府与这些企业存在利益的一致性,所以在环境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往往会放松对该类企业的环境规制,如降低环境规制标准、减少罚款、任意扩大排放指标等。例如,2011年6月渤海湾康菲漏油事件,最后只对康菲公司罚款20万元。另外,石化、能源、钢铁等重工业企业规模大、实力强,有较强的影响能力,由于利益的一致性,这些重工业企业往往会形成利益集团,通过政治游说影响政府环境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或通过邀请地方政府官员担任公司董事或管理顾问等形式“俘获地方政府”,从而使地方政府放松对其环境规制。即使环境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不出现政企合谋,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与信息的不对称,同样会导致环境治理中政府机制失效或低效。环境政策的制定具有超前性,环境政策具有稳定性,环境政策一旦制定,不会轻易改变。在制定环境政策时,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不可能对事后可能出现的各种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作出详细而又明确的规定,也不可能对事后可能出现的违规污染作出充分预计,在环境政策的监管之外总有些污染行为存在,而且不受环境政策监管。

    2.科层环保管理体制在环境治理中的内在冲突

篇6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 (2015) 03-0030-08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区域产业排污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存环境以及居民的健康与生命,迫使人们关注环境问题,积极履行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责任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2011~2015年)》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的要求,节能减排、环境治理以及生态环境恢复等都是首要任务。为贯彻落实以上几个规划,指导和推进全国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科技部和环境保护部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启动实施“清洁空气研究计划”,组织制订了《蓝天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研究编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其中蓝天科技工程是支撑国家深化节能减排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科技工作部署。但是,我国产业普遍存在缺乏环境保护意识,随意排污的现象,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区域产业排污造成的环境责任价值呈现出虚拟形态,带有很强的扩散性及不确定性。因此,环境责任虚拟价值构成及其测度逐步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着重大的环境压力,研究区域排污的环境责任虚拟价值构成及其测度方法具有特别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Oliver Sheldon(1924)最早提出了社会责任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环境责任从社会责任中分离出来; Ayres和Kneese(1969)研究了生产和消费的外部性,提出了环境保护的思路;HubertBocken(2006)研究了欧洲产业排污的环境责任制度,重点研究了环境责任保险定价方法;Lenzenet al.(2007)研究了生产与消费的环境责任计量方法;Rodrigues和Domingos(2008)对生产与消费环境责任计量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环境责任计量方法的选择问题;Elizabeth J.Wilsonet al.(2009)研究了碳捕获和碳存储责任机制的评估方法;Julia Martin-Ortega et al.(2011)利用价值等值的方法研究了欧洲环境污染伤害造成的环境责任,并进行了环境责任评估方法的研究;Garcia-Villanueva Luis Antonio et al.(2014)研究了墨西哥城历史上发生的苯污染事故造成的环境责任,并对环境责任进行了评估研究;

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王秋玲(1992)在分析国外环境责任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环境责任与义务发展的新趋势;金慧华(1995)研究了国家的环境责任,对国家与企业的环境责任进行了划分;耿进(1997)分析了环境责任意识与环境责任原则,强调环境责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曾勇等(2001)针对项目层次环境成本核算技术存在的大缺陷,构建了产品生命周期环境成本核算模型;张文学和杨立刚(2003)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环境责任的界定问题;徐祥民和吕霞(2004)分析了区域环境污染的产生根源,并对环境责任确定的合理性进行研究;林左鸣(2005)开创性的提出建立一个广义虚拟经济的思维框架;林左鸣(2006)从生活价值论角度,来解读财富的属性;王彦亮、林左鸣(2010)认为马克思的研究成果和经济学哲学思想就是广义虚拟经济的理论依据;刘喜梅和温桂芳(2012)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二元价值容介态观,提出了多维度的能源价值容介态体系;宋建波和李丹妮(2013)分析了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责任与环境绩效的关系,并分析了实践启示;王桂花等(2014)对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责任进行了界定,构建了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责任价值的分层模型。

通过以上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回顾可以明显地看出,国外对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责任虚拟价值构成及其测度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基本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国内对这问题虽然有一定的研究,但还处在起步阶段,许多已有的研究成果多在描述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或者介绍或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国内的研究多在研究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责任价值状况,很少从广义虚拟经济的角度研究环境责任虚拟价值的构成,更是缺少对区域产业排污环境责任虚拟价值测度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使得我国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污染治理缺乏有效的定量分析手段,影响了环境污染治理的效果和效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广义虚拟经济学理论去研究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责任虚拟价值构成,并研究测度环境污染损失虚拟价值的有效方法,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与迫切的研究课题。

二、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责任虚拟价值构成分析

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环境污染损失虚拟价值度量是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优化的重要内容,是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义虚拟经济学理论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重要应用。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责任虚拟价值是指产业排污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失没有具体的实物形态,而且其价值大小具有明显的扩展性、不确定性以及影响持续性特征的价值形态。通过深入分析与创新性探索,确定了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责任虚拟价值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一)环境污染恢复费用

区域产业排污主要是“三废”排放,即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排放,生产中排放的“三废”多含有有毒、有害的元素,需要通过环境治理恢复环境状况,使之达到污染前的环境状况。其治理费用等于“三废”不同类别的治理量与相应治理单价之间的乘积之和。由于“三废”排放的污染量大于实际的排放量,也就是“三废”排放之处具有传染性污染,这就会大大增加环境恢复的费用。需要加强对区域产业“三废”排放的管理,特别是控制排放方式及排放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实际污染面积及污染量,才能够起到控制治理费用的目的。

实际上,环境污染治理的恢复费用与治理时间、治理强度以及治理手段有关,环境污染损失具有扩散性、持续性、传染性的特点,呈现虚拟价值形态。区域产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会按照污染程度或其他的标志区分为不同的种类,每一类排放物的治理费用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按照不同类型污染物数量及其治理单价计算环境污染治理费用。由于区域产业“三废”排放及其环境污染、环境治理等环境的复杂性,不同类型排放物以及不同单位的同种污染物的污染治理费用会存在很大差异,其环境污染恢复费用的构成及其测度的大小也有很大不同。

(二)环境污染超额损失承担费用

区域产业排污的复杂性、技术状况、人员素质以及管理状况决定了排污的状况,除此之外还会发生意外事故,这都会容易发生超额排污的结果。从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来分析,由于污染物对环境污染的传递性以及扩散性以及环境治理的及时性等,都会造成超额损失的现象,这就需要生产者承担超额损失。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污染超额损失是指由于“三废”排放所发生的超过正常损失以上的费用。包括:传染性污染损失、环境污染造成的人类健康及其生命损害费用、对动物生物和资源的损害费用及其他损失的总和。主要包括:

1.传染性污染损失费用

传染性污染是指污染物碰到非污染物就扩大污染区域及其规模的现象。由于区域产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具有传染性污染,其污染量远大于排放量,环境治理不仅要恢复“三废”排放的数量,还要治理扩展污染的相关资源数量。实际上,传染性污染数量和治理价格都很难确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估计确定。

2.对人类健康及其生命的损害费用

区域产业排放的有毒有害的气体、废水及其废渣会污染人们的生存环境,生活在污染区域内的居民就会遭受身体的伤害,发生疾病需要治疗,发生死亡需要赔偿,这些费用都是由于“三废”排放所产生的扩张性污染损失造成的,呈现虚拟的价值形态,随着环境治理的延续减少其价值,如果不进行治理就会增加其损失。

3.对动物、生物和资源的损害费用

区域产业排污除了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危害外,还会对排污现场以及附近的生物及资源产生损害。例如:各种动物、庄稼、经济作物、树木、土地、建筑物等。对动物的损害与对人的损失相似,对生物与其他资源的损害要看具体的损耗状况及其影响的范围、时间、程度等。在实际估算时还要考虑污染源的唯一性以及环境和政策的影响等因素。

4.其他扩展性损失费用

区域产业排污污染环境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除以上分析的内容外,其他的辅、间接性损害不再具体分析,统一归并到其他扩展性损失费用中,确定的原则是与目标区域的排污行为相关,并尽量剔除其他形式污染造成的费用。

(三)环境生态化建设支出费用

区域产业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除自身“三废”排放污染环境外,其他单位的“三废排放污染”、原有污染的传染、现有环境本身就存在污染等原因造成的环境状况没有达到生态化的要求。生态化是指按照生态规律进行的“末端治理”,它是对环境污染的修复、重建与建设。具体来说,生态化建设是指某一区域环境达到无污染原始状态的恢复过程,这一环境治理目标一般高于当地现有的环境清洁程度,需要在目标区域产业所在地将现有环境状况提升到生态化的治理目标。这部分建设费用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它取决于当地环境状况与生态化建设目标的差异以及生态化建设的具体水平。

本文所指的区域产业环境生态化建设支出费用是指将目标区域产业所在地环境状况提升到生态化建设要求所需要的建设投资的总额。我国目前尚没有环境生态化建设标准,建设费用的确定需要根据目标区域产业排污、环境污染及污染治理的状况确定。生态化建设主要是对受人为活动干扰和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是根据生态学原理进行的人工设计,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是自然和人工的结合,达到高效和谐,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统一的过程。

(四)环境改良与发展所需投资

本文所指的环境改良与发展是指环境状况提升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为满足人们的享受需求,不断改良环境,提升环境质量的过程。为了满足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责任测度的要求,本文定义这部分投资是在已经达到生态要求的区域环境,通过环境隐患的改良以及提升环境质量的建设,使环境质量得以提升,从而使得人们居住的环境更加美好,更有利于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满足人们高层次享受要求的投资行为。主要包括:

1.环境隐患改良投资

这种投资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区域环境中存在一些隐患,这些隐患虽然不影响目前的环境质量,可这些隐患一旦爆发不仅会影响未来的环境质量,而且会影响人们的健康、生命以及其他相关利益。为了消灭这些隐患,需要进行投资改良,并按照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提升要求进行超前性的建设,使改良工程会在较长的时间内起到提升环境质量的目的。

2.环境发展投资

这种投资是指为了提升人们的居住环境,按照科学规划及计划进行的高目标的环境建设投资,这种行为使得原有的环境发生明显的提升,其建设目标与区域发展状况以及投资能力、未来建设规划、人们的需要等多种因素有关,在实际的环境质量提升投资中,应进行科学论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状况和现有的环境状况,科学地进行建设,促进区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对环境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改良与发展所需要的费用就会不断提高,规范这部分投资对提高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责任虚拟价值测度模型构建

(一)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污染治理责任测度模型

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污染治理责任实际上就是环境责任构成中的环境污染治理恢复费用。由于城乡环境污染治理有很大差异,本文将其进行规范,忽略其差异,均视同为复杂程度具有差异的相同性质的环境治理项目。本文将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治理责任,也就是环境污染恢复所需要的费用划分为:原住居民的搬迁费用、耕地的损毁补偿费用、原建筑物拆迁及清理费用、环境绿化维护费用以及其他费用等五个部分。下面逐项分析其测度方法:

1.原住居民搬迁所需要的费用

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治理项目实施使得原住居民失去了原有的住房和习惯的生活环境,相关责任单位及地方政府应充分考虑其住房的经济补偿。对于搬迁居民住房的经济补偿,我国惯用的方法是以原有住房面积为依据,充分考虑住房的质量、装修和新旧等因素来进行补偿。假定项目的实施使得居民i拆除的住房面积为Si,每平方米住房拆除的补偿价格为Pi,拆迁的居民户数为k户,由于住房质量等因素而考虑的修正系数为γi≥0,则总搬迁费用为:

(1)

2.耕地的损毁补偿费用

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治理项目需要占用耕地,这些耕地是原住居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同时,耕地的占用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其农业生产生态系统,对于这部分费用也应对其进行补偿。假定环境治理需占用耕地面积X单位,目前单位耕地用于农业生产可得年收入I,年投入C。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可持续性,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单位耕地净收益增长率为ε,考虑资本时间价值,第t年的折现率为R,年限为n,则耕地总补偿费用为:

(2)

3.原建筑物拆迁及清理费用

原建筑物拆迁及清理费用是指环境治理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拆除区域内的除原住居民住房之外的建筑物,例如废弃厂房等,这需要付出费用。这些建筑物由于破旧等原因不利于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美观,其拆除成本计入环境治理责任虚拟价值。假定此类建筑物面积为Zi,相应建筑物的单位价格为PI,建筑物拆除后的清理费用系数为μ,建筑物的种类为m,则原建筑物拆迁及清理总费用为:

(3)

4.环境治理维护费用

在环境治理项目实施后,自然条件下,其功效会随时间而降低,甚至造成其他的环境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维护。环境治理维护费用是指环境治理项目完成后每年为维护这些工程继续发挥功用而花费的成本,它取决于该项目维护的难度。假定环境治理项目的总面积为S,单位面积每年需要的维护费用为Ft,同样第t年的折现率为R,影响年限为n,则环境治理总维护费用为:

(4)

5.其他费用

在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治理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还可能会发生一些其他与环境治理相关的费用,这些费用也是环境责任虚拟价值的有机构成部分。如:公共垃圾处理、局部污染治理等,包含除上述费用以外的所有与环境治理和改善相关的费用,用C5来表示。

根据以上分析,区域排污的环境责任虚拟价值分为五个基本的构成部分,每部分的测算方法都已给出,以代表区域产业环境治理责任,则:

(5)

(二)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污染改善责任测度模型

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改善责任是对生产排污环境治理质量的更高要求,它包括:环境污染超额损失承担的费用、环境生态化建设支出费用和环境改良与发展所需要投资。由于区域产业排污环境治理的复杂性,环境改善责任的计量模型构建如下:

1.环境污染超额损失承担的费用

根据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责任构成分析结果,环境污染超额损失承担的费用是指超过环境污染恢复成本以上的部分费用,主要是超额污染损失和对居民的伤害损失。区域产业的环境污染主要是指废水、废气和废渣三种污染物,环境改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轻“三废”污染,降低其污染带来的损失。也有利于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降低疾病的发病概率。假定Wi表示污染物i的超额污染数量,βi表示单位污染物i超额排放造成的经济损失;Hj为疾病j的发病人数,Pj为其平均治疗价格。则环境污染超额损失应承担的费用为:

(6)

2.环境改善的生态化建设支出费用

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污染改善包括环境质量提升的内容,主要是环境生态化建设,具有多种的具体形式,例如:环境绿化、植树、公园修建、体育场馆等。假定区域产业排污环境污染改善的生态化建设项目工程量为Ei,生态化治理工程f的单位改善成本或价格为,则环境生态化建设支出费用可以表示为:

(7)

3.环境改良与发展投资所提升的环境价值

这部分环境责任包括环境改良与发展产生的直接增加的环境价值和间接增加的环境价值两部分。改善与发展环境直接增加的环境价值是指由于环境改善过程中直接节约的费用或增加的价值;改善环境间接增加的环境价值是指由于环境质量提升造成的该区域土地及房地产价格的增长、间接引起的原产业的价值增值以及与环境改善相关的价值增值(旅游等)。假定Vi表示第i项环境改善直接增加的价值,λ为环境价值系数,该区域收益土地和房地产面积为,其单位价格平均上涨;每年与环境相关的价值增值为Tt,同样第t年的折现率为R,则改良与发展环境投资所提升的环境价值为:

(8)

则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改善责任价值可以表示为:

(9)

(三)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综合责任计量模型

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综合责任就是全部责任,也就是各项具体责任之和。实际上,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责任除了环境治理责任和环境改善责任以外,还有环境发展责任以及两项责任以外的其他责任,综合责任既包含了环境治理责任和环境改进责任,又包含了两项责任以外的其他环境责任。根据以上分析,我国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责任的综合责任可以表示如下:

(10)

式中:ER为环境责任,C为环境治理责任价值,BE为环境改进责任价值,F为其他环境责任。其他环境责任的计量十分麻烦,实际上它与环境治理责任和环境改善责任关系密切,可以利用这两项责任的计算结果进行估算,考虑一个价值变动系数为s,这个系数可以通过建立关联的方法进行确定。这时区域产业环境综合责任价值可以表示为:

(11)

四、区域产业排污环境责任虚拟价值测度的实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说明上述数学模型在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责任度量中的应用,本文选择江苏MV集团公司的环境治理项目作为案例应用研究。该环境治理项目涉及总面积23.702公顷,农居民搬迁户数244户,总人口817人,总耕地面积1225.5亩,目前主要以水稻种植和树木为主。项目拆迁住房面积23595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包括公共卫生间、垃圾集中处理处以及户外娱乐场所等等,共计3647平方米。下面应用本文的区域排污的环境责任虚拟价值测度方法进行应用研究。

(一)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治理责任测度

该项目涉及住房面积建造于20世纪90年代至2013年,为简化计算,本文取5年为一个时间段,其平均修正系数每5年折旧。耕地面积每亩每年净收益为2000元,且年增长率4%,折现率8%,建筑物的清理费用系数为。环境绿化每年的维护费用为建设费用的12%。应用上述计算式可得各项费用如表1所示:

根据以上各种具体环境责任的计算结果,应用本章对区域产业排污环境责任的测度模型,确定本区域产业的环境治理责任为:

(二)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改善责任的测度

根据江苏MV集团公司环境污染治理及其改善的具体方案以及研究收集的相关基础资料,应用

=2167.8+1224.6+382.9+2559.8+262.3=6597.4万元上述构建的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改善责任测度方法,应用以上测度公式就可以确定该区域环境改良项目的环境改善责任价值,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以上BEi是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责任各分项的计算结果,根据这些结果以及上述分析的方法,确定该区域环境改善责任为:

BE=C+BE=122.9+290+1545.7=1958.6(万元)

(三)计算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责任综合价值

根据上述环境治理责任和环境改善责任的测度结果,如果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责任的综合价值系数为8%,则应用以上的理论与方法,可以计算确定本区域排污的环境责任综合价值为:

=(1+8%)×(6597.40+259.60+1985.60)

=1.08×8815.60=9520.85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本区域生产排污的环境责任为9520.85万元,如果区域生产考虑了这项经济损失,其经济效益就会明显下降。当然,环境污染是生产的伴生物,“三废”排放也是产业生产的一种产出,应正确面对,注意在发生生产的同时,逐步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促进生产环境污染倒“U”趋势的形成。

五、结论与建议

为实现对区域产业排污环境责任虚拟价值的有效测度,本文在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利用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有关理论,深入研究了区域排污的环境责任虚拟价值构成,将其细分为:环境污染恢复费用、环境污染超额损失承担费用、环境生态化建设支出费用和环境改良与发展所需投资。实际上环境污染恢复费用就是环境治理责任虚拟价值,环境污染超额损失承担费用、环境生态化建设支出费用和环境改良与发展所需投资属于环境改善责任虚拟价值。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其进行了测度及其应用研究,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测度结果。区域产业排污环境责任虚拟价值的构成及其测度研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研究课题,需要长期的修正与完善才能够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修正与完善本课题的研究效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完善区域产业排污的环境责任虚拟价值管理的生态环境。环境建设是环境责任虚拟价值研究的基础,要提高区域产业排污环境责任的测度效果,就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通过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以及加大环境建设的投入,以不断优化与完善课题研究的生态环境,促进研究效果的不断提高。

篇7

我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相继了一系列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并逐步增加了环保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有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投入量明显不足、环保效能不经济等等问题。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投入和环保产业的产值均较高,而我国仅占国际平均水平的20%-30%。

国外环境会计的起步较早,一般认为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以英国《会计学月刊》1971年比蒙斯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第二期马林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两个文章为代表,标志着环境会计专门研究的开端。

此后的数十年间,各国会计学者取得了许多的研究成果,但主要集中于环境会计成本研究方面,而在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等方面却一直没有取得较为一致的结论,更没能建立起能够实际运用的环境会计信息系统和能被相关利益方普遍接受的环境会计信息报告体系,自然也没能制定出相应的环境会计准则。

我国在八十年代末引进了环境会计的理论,并在会计界对环境会计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在企业界也就环境会计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于环境会计的目标,我国会计界众说纷纭,沈俊文,刘世清(2002)认为分高低两个层次,一个是对外提供有用的环境会计信息,一个是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环境效益和经济绩效,也有的认为环境会计要针对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抑制腐败为目标,也有人认为其应该满足会计信息系统对进行决策的需要等,蒋小瑛,刘焕峰,林西(2008)认为环境会计的目标应该是传统目标在环境信息上的拓展,也就是说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和使用者的各种活动提供有用信息的平台,满足各个环境利益相关者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要,并且同时反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情况。

我们认为,环境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向使用者提供有用的环境会计信息,以充分满足他们决策需要。企业信息的使用者也就是企业的利害关系者,企业的利害关系者究竟是谁?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利害关系者很容易确认,他们主要包括债权人、股东、政府有关部门和管理当局,但随着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无形的企业利害关系者正在增加,这其中的主要利害关系人,就是企业的职工。

之所以把职工作为主要利害关系人,原因在于:

1.环境会计向使用者提供有用的环境会计信息,根本目的是为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必然包括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等诸要素相互协调的发展,也必然不会对人类生存和满足人类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其基本内涵包括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发展,对于职工而言,也就是可持续就业与可持续繁衍。

我国目前的环境立法中已较为广泛地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环境责任原则,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各地环保部门已大致形成了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三同时”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排污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等8个部分组成的环境管理体系。

按照现行法律、法规与环境管理体系的整体要求,很多已经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损害的企业,大多已经面临着现在就承担支出、债务,或在将来某一时期承担支出或债务的局面,即只要企业现时的生产经营活动对未来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企业必然要为此付出代价、承担责任,从而形成会计上的预计负债,即环境负债。在履行偿付义务的支出金额和支出时间不确定的情况下,此类预计负债又被称为“环境负债准备”或“软负债”。而由于大多数环境被破坏后恢复治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未来环境治理的综合代价往往相当大。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最新一般的企业所得税法,已就未来环境恢复费用的预计负债可以税前列支作出了明确规定。

职工作为企业中最基本的人力资源,当然有必要了解企业环境负债的有关信息,了解企业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从而了解自己的职业前途,了解可持续就业的可能性。

篇8

低碳经济是指在尽量减少石油、煤炭等高碳能源消耗的基础上,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通过技术改造、产业转型、开发新能源、制度创新等手段,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能源消费成本,增加了企业利润;另一方面导致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环境牺牲所带来的侵略式发展不能促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在能源日益短缺和污染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自然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的不二选择。通过大力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经济和环境取得双赢。企业运用低碳经济的发展能产生新的利润增长,低碳经济发展和全信息技术革命一样,成为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企业会计核算作为信息处理和经济管理的手段,也必然受到低碳经济活动的影响,低碳经济在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传统经济核算的理论和方式。从1971年经济学家比蒙斯撰写文章《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1973年马林撰写的文章《污染的会计问题》开始,标志着环境会计从现实关注到理论研究,是环境会计的开端。企业在产品成本核算中将环境成本作为产品成本构成的一部分进行核算,使得企业核算成本的真实性、完整性。企业环境会计的发展促进了低碳经济理论在企业的实现,低碳经济的理论促进了环境会计的发展,也完善了会计体系的新发展,使环境成为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

1企业环境会计建立意义

1.1企业环境会计建立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企业与环境有关的活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会改变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风险,环境报告就成为企业管理进行决策分析必不可少的依据。在现有产品成本的核算中,企业很少考虑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从企业内部管理角度来讲,环境会计的建立可以使企业管理者更准确地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更科学的决策。

1.2企业外部使用者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有强烈的需求

政府职能部门、投资者、消费者、社会公众、债权人等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有着强烈的需求。伴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社会各方面环境意识的加强的今天,环境问题对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利益的影响越来越大。政府职能部门需要根据企业的环境报告来评价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和在环境方面的成本;投资者基于自身投资的收益性和安全性的考虑,十分关心对环境带给企业经营成果和未来财务收益的影响,以便对可能的环境风险做出评价。社会公众和消费者希望通过种种手段促进环境的改进和治理。

1.3建立环境会计是增强企业适应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广泛深入的经济合作,将来会有更多的外资企业到我国投资,我国到国外投资的企业也将越来越多。建立环境会计,进一步与国际会计接轨,是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国际会计一体化。通过把环境因素纳入会计核算范围,就会迫使企业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努力生产具有国际标准化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在国际贸易中竞争中取胜。

2传统会计与环境会计之比较

2.1两者在核算和内容上存在差异

环境会计作为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在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上与传统会计相似。传统会计很少涉及环境方面的内容,仅在管理费用中设立排污费、绿化费等少量明细项目,将缴纳的各种环境污染罚金、赔偿金等包括在营业外支出的明细项目中。表现在:没有将环境资源确认为资产,负债要素中没有反映企业应承担的环保责任,没有将环境资产确认为所有者权益,没有确认环境收入和费用以及环境利润。传统会计以货币计量作为会计的本质特征,只确认能够计量、且通用货币计量和货币交换的东西,并没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价值反映出来,因而会计核算对象及内容具有一定的不完整性。

2.2传统会计主体忽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企业利益是传统会计体系的核心,只计量企业直接的生产耗费和能为企业拥有的所得,从会计主体的资金循环出发,将其耗损的资源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排除在核算体系之外。为了追求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企业的管理者在决策时就有意识减少开支和增加产出的措施,如对废弃物不进行处理就直接排放出去,以减少企业的成本,企业将自己的责任转嫁给社会。同时,企业收益的虚增,间接上鼓励了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取当前的经济收益。2.3狭义的传统会计成本循环理论不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理念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认可,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成为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的共识。低碳经济发展理念更多关注企业可持续发展,传统会计成本理论是基于企业本身来处置成本补偿,只对已发生的成本进行补偿,是狭义循环成本概念。狭义循环成本理论将自然界的物质,如水、空气等视为没有价值的资产,既而将自然资源看成是无偿的而排除在循环成本之外,不考虑以对环境因素进行会计核算,没有对自然资源进行补偿,不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理念。

3企业环境会计核算要素

3.1环境资产的概念与分类、计量

环境资产是指因资产的确认标准而被资本化的环境成本环境资产按范围分为狭义环境资产和广义环境资产,狭义环境资产是指所有权或控制权属于特定会计主体的环境活动有关的资源。广义的环境资产包括狭义环境资产外,还包括所有的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如森林资源、水资源、天然矿藏等。环境资产的计量是量化环境资产结果的过程,即以环境资产确认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对环境资产的金额与数量进行的确认、计算和认定的过程。环境资产计量的方法有现行成本法、历史成本法、可变现净值法、现行市价法、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法。环境资产可进一步分为资源性环境资产和非资源性环境资产两类。非资源性资产包括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专利与专有技术、污染治理设备和排污许可证。资源性资产通常指自然资源,企业一般不拥有资源性资产的所有权,只拥有其使用权或开采权。

3.2环境负债的概念与分类、计量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认为:环境负债是为净化环境而形成的负债。包括为净化环境而直接发生的负债和为净化环境而预测发生的各种支出。按是否赔偿可以划分为确定环境负债和或有环境负债;按是否用货币计量可以划分为货币性环境负债和非货币环境负债;按照环境负债的存在形式可以划分为环境赔偿负债、环境修复负债和环境罚款负债。环境负债的计量包括破坏环境的罚款义务形成的负债、符合性义务形成负债的计量、环境修复义务形成的负债、破坏环境的赔偿义务形成的负债。或有环境负债的计量包括确认并预计或有负债、确认但不预计或有负债。

3.3环境权益的概念与分类、计量

环境权益的概念是指环境资源所有者或使用者在企业环境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等于环境资产减去环境负债后的余额。按形成权益来源不同环境权益的分类划分为环境留存收益、环保基金和资源资本。资源资本的计量有两种情况:一是资源性资产的取得成本远远低于价值时按该项资产的价值与取得成本的差额计量;二是企业零成本取得资源性资产的开采权或使用权时,应按资源性资产的计量方法计量。

3.4环境收益的概念与分类、计量

在一定时期内企业进行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是采取环境保护措施所得到的经济利益减去环境支出的结果。按取得收益的方式划分为隐性环境收益和显性环境收益;按具体内容可划分为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附加收益、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利益、排污权转让收益、资源节约而引起的成本降低、其他收益等。环境收益的计量分为显性环境收益的计量,通过签订销售合同或销售协议取得收入,并通过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予以计量,包括废弃物处理收入、排污权交易收入、附带产品收入等,分别减去排污权购买成本、附带产品成本、废弃物处理费用等,计算求和。隐性环境收益的计量包括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带来的产品附加价值计量、节约能源和资源耗费产生的成本降低的计量。

3.5环境费用的概念与分类、计量

企业因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已消耗环境资产价值和发生的各种费用和,以及由此而承担的各种损失,是企业环境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按照经济用途划分,可分为环境污染治理费用、环境污染预防费用、废弃物回收利用费用、环境赔偿费用;按经济内容划分,可分为资源消耗费用、环境补偿费用、环境保护费用的计量。环境费用的计量是对环境费用确认的结果予以量化的过程,遵循非历史成本计量和历史成本计量。历史成本计量包括环境污染治理费用的计量、环境污染预防费用的计量、废弃物再利用的计量、环境损失费用。非历史成本法计量主要用于环境损失的预计。

作者:冯军 单位:武汉商学院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一、环境会计及其信息披露综合概述

(一)环境会计产生的背景与定义

二战结束后,全球经济进入全面复苏时期,经济贸易的快速崛起引发了资源日渐枯竭的局面,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接踵而来并上升到全球性问题。1972年随着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的招来,世界环境问题终于被摆在议案桌上,相关的组织也在该会议的促成下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随后出版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理念。在全球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下,在致力于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的降低减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环境造成的损耗,在这种背景下。环境会计应运而生。

环境会计是作为会计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更多的是以社会和人民的角度出发对社会经济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进行思考。环境会计更侧重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及。后续环境整改治理等事项。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Greenaccountant),它将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参考现有的法律、法规,跟踪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通过对成本进行整体分析形成针对环境的后期保护和合理开发的相关报告。环境会计简而言之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的新兴学科,通过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两者间进行有机整合,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间起到调节平衡的作用。

(二)国内外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时代的到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间的矛盾日益激化,环境会计行业应运而生。然而由于环境会计的发展年限较短,因此环境会计的发展处于萌芽期,环境会计在对企业管理运营的核算方式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编制综合报告信息不够完善,总结不够精准。纵观国际社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真正开始进行研究阶段是在1989年3月,国际会计第七次会议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首次被提出后才被真正的得到重视。德福・欧文作为环境会计的重要理论研究参与者从“历史、未来、发展方向和绿色意识”四个方向出发论述,总结了绿色报告的满足条件,进一步针对报告使用者的需求和报告内容两个板块入手,大致勾勒出了绿色报告体统的基础模型,这为学者进一步研究环境会计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同时也奠定了绿色报告的基本框架的理论基础。罗博・格雷与德福・欧文等学者以不同的角度对环境会计进行研究,具体阐述分析了公司社会报告与环境报告作用原理,以公司责任的角度进行思考,打开了环境会计发展的新世界大门,同时也为人们对公司的社会报告和环境报告的了解和认知提供了辅助和解读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社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极大程度上弥补了现有环境会计理论方面的短板。在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更是处于抬头期,研究方向也不同,更侧重于对环境信息方面的建设。

二、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

环境会计信息的存在旨在以社会角度出发,平衡企业经营发展和社会环境两位间的矛盾关系,并披露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对社会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及时提供给社会资源保护方面的利益团体。可以说企业环境会计对信息披露是从两个角度出发的,及考虑了社会大众的集体利益,又考虑了企业的发展,这也就解释了企业环境会计在信息披露模式中计量方式的选择上的特殊性。我们通常以是否能用货币进行量化的计量方式来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进行分类。第一中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可以用货币进行量化,该计量方式较为直接,信息来源也较为广泛,企业的经济活动、业务往来、财务状况、现金流量中所反馈出的问题都能为企业环境会计在编制环境信息报告中所用。因此该类信息的汇总工作可以沿用传统会计的确认、计量方法来完成会计报表的编制工作。第二种环境会计信息基本上无法采用货币计量方式,其只说明方式大多为图片文字辅助解读。在信息提取更多的摘出可利用要素,比如涉及到企业环境会计方面的相关法律政策、包括企业满足环境法的要求、在环境质量监管和治理,污染物利用等方面的工作进度和执行情况。非独立财务报表和独立财务报表解决了,该类无法用货币量化的会计信息无法作为正式项出现在财务报表中的局限性。

三、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构建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形成一个既定方向,作为建设之路的风向标。根据环境会计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意义两个当向出发,可以制定环境会计的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环境会计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源两者间的桥梁其基本目标是为了更好的协调两者间的矛盾关系,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环境会计的具体目标是更全面的统计企业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信息,丰富现有的披露工具,为各决策部门更好的发展经济治理环境污染决策提供合理化建议。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制定是将其环境会计的披露目标的付诸于实践的具体表现。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制定具体围绕着环境财务信息和环境业绩信息两方面。其次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模式也有待完善,现有的披露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信息不够完善准确。因此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构建需要完善现有的披露方式,通过丰富报表附注,加入具体的图形汇总满足信息使用写的需求。

四、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准则不够完善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准则是形成科学严谨的环境会计披露体系的基础,也是监督执行披露准则的前提条件。由于我国经济起步较慢,环境会计准则在制定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加之现有的环境会计准则大多是对西方发达国家会计准则的借鉴与我国的国情、市场经济条件并不切合。显然现有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准则已经不能满市场的发展需求。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准则的意义重大,它在监督汇报企业环境会计信息上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同时也能督促企业履行应尽的社会义务,形成责任意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准则的完善能筛选出存在于企业相关环境事项中的薄弱环节,有利于环境会计及时针对薄弱点进行披露,将部分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不关心环境治理的侥幸心理消灭于萌芽之中。然而由于传统会计模式先入为主,并且传统会计模式不能满足环境会计模式的需求,这就导致了以传统会计模式构建的环境会计体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如何完善现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准则成为重中之重。

(二)环保立法执行力度不够

在经济发展的大形式下,企业更注重利益的创造,在环境支出的问题上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国家虽然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手段监督企业的环境成本投入,但由于执行力度不严,目前我国的环保立法基本上处于架空状态。加之部分企业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钻法律的空子没有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首先环保法律的完善有利于监督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义务,披露企业真实的环境信息,同时通过逐步提高企业对环境法律的认识,培养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环保立法的执行尤为重要,立法的执行过程是对法律的具体实施和推广,只要从严法力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部分企业虽然开始重视环境成本投入,但为了维护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也不愿过多真实的披露过多的环境会计信息。因此加大执法力度,监督企业履行社会义务至关重要。

(三)环境会计人员的综合水平良莠不齐

环境会计是一门结合会计学和道德学的综合学科,因此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上要求财务人员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目前我国重视“会计、审计、财务管理”这三方面人才的培养,环境会计方面处于留白区,企业方面没有对相关的会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提高环境会计的工作能力。其次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没有在相关人才招聘上没有投入过多的关注,这也导致了当下环境会计相关人才良莠不齐的尴尬局面形成,也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埋下隐患。

(四)企业缺乏环保意识

目前部分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资金有限,为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不断的压缩在环境成本上的支出。通过缩减环境支出提高企业利润空间,环保意识严重不足,企业也没有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目前我国的监管体质存在一定的漏洞,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企业环境信息在披露上缺乏真实性和全面性。部分企业虽然投入了环境支出,但主观性较差,更多的还是为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的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同时部分企业虽然积极参加环境治理环境保护工作,但为了更好的维护企业形象,不会过多的对真实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

五、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改进的建议

(一)学习国外环境会计理论研究成果

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较为完善的环境会计理论较为成熟和完善,而我国环境会计理论发展程度较低,起步较晚,现有的环境会计缺乏一定的实践探索。因此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我国的探索时期。将国外的先进会计研究理论与我国的发展国情之间进行有机结合,完善我国现有的环境会计准则提供理论依据。在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环境会计信息理论研究成果的过程中,要结合本国现有情况出发,而不是生搬硬套。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为我国的环境会计信息准则的完善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我国环境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环境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导致了大部分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够全面,环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待考证。因此完善现有的环境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文件所具备的法律效力,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监管,督促企业履行其应尽的社会义务。在经济发展的大形式下,通过完善环境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企业在利益创造和环境保护上的双重重视。在国家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条件下,企业根据法律文件要求在社会监管部门在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手段监督下,让不良企业不要抱着侥幸心理,钻法律的漏洞。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对促进企业环保意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政府部门加大监督力度

首先政府方面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工作,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企业更注重提高自身的盈利性,忽略了环境支出。部分企业虽然负担了应有的在环境支出成本,却也一直处于被动局面需要社会部门不断的催缴和监督,另外企业责任意识较低,为了维护企业形象其自愿披露的信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若想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信息披露的局限局面,有关部门需要不断的加强审计监管从而督促企业在环境信息方面进行公开全面的披露。其次,企业披露信息质量的审计部门要不断发挥其工作职能。尤其是在我国环境会计信息制度还不够完善的背景下,会计失真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抑制,因此提高对环境会计信息质量的审计工作至关重要。政府部门可以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对环境管理的规定,形成统一的环境审计准则,标出需要重点审计的内容、划出审计范围、职责和评价标准,形成良好的审计环境。

(四)企业自身提高环保意识,完善披露信息

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企业更注重对季度盈利的关注,往往忽视了企业生产运营过程对社会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没有及时承担起该履行的社会义务。因此从企业自身而言,积极配合的汇总提供真实准确的环境会计信息尤为重要。企业责任意识的形成能极大程度的降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中牵涉到的社会成本。其次,企业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能有效的提高企业口碑,美化企业形象,无形中提高了品牌知名度。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工作在初始阶段固然艰难坎坷,需要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对实现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而言意义重大。企业自身形成主动披露会计信息的意识,扭转被动地位,为企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又提高了企业自身的品牌消息,可以说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双赢局面的先决条件。随着社会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人民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监督将会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因此企业化被动为主动,提高环保意识,形成社会责任意识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参 考 文 献]

[1]刘梅娟,李永强,吴屹菲,张长江.我国林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5(1):66-72+111

[2]郝梦现.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5

篇10

关键词:日本;资源环境;环境经济政策;启示

一、日本的资源环境概况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依靠以矿业、冶金、造船、化学工业等为主的基础工业带动经济发展,成为日本经济腾飞的坚实基础,同时也使得日本社会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

1960年以前,日本主要能源是煤炭,约占总能源的40~50%,煤炭的大量燃用产生许多粉尘与废气,日本各大工业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煤烟型大气污染,造成了公害。1960年后石油取代煤炭成为日本最主要的能源,石油的使用减少了粉尘排放。然而,石油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硫化物,造成大规模大气污染,即四日市型烟雾(Yokkachi Type Smog)。70年代以后,汽车开始在日本社会普及,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氮氧化合物,其通过高温作用同大气中的碳水化合物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力非常强的化合物,污染大气,即洛杉基型烟雾(Los Angeles Type Smog)在日本各大都市频繁发生,这是日本当前最主要的大气污染问题。

2.水质污染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期间,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发展,大量企业将工业有毒废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流,造成了严重的水质污染,引起很多大范围的水质污染公害事件。其中比较严重的是,1956年熊本县水俣病、1965年富山县疼痛病、濑户内海严重而频繁的赤潮等。

3.固体废弃物

日本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高生产、高消费、高废弃的“三高”现象,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环境污染频频发生,日本企业和政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解决环境问题。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政府开始制定环保法律法规,1970年设立了日本环境厅,建立完善了环保管理、执法、研究、监测机构,采取法律手段等强制性措施,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对环境的破坏,从而使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013年《日本统计年鉴》中公布了日本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有关数据,如表1所示。2011年,日本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3.1亿吨,比上年增长4%,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241,占总排放量的95%。

*京都议定书基准年(CO2、CH4以及N2O为1990年,PFCs和SF6为1995年)

资料来源:2013年《日本统计年鉴》

根据表1还可以得到,2005年至2011年,日本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由2005年的135亿吨下降到2010年的1258亿吨,由于2011年日本大地震,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的发生,2011年日本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到131亿吨。

二、日本的环境经济政策

日本环境经济政策的建立和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1945-1975年,污染及治理阶段;(2)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全球环境治理阶段;(3)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环境可持续发展阶段;(4)21世纪至今为环境战略立国与全民参与阶段。

1.日本环境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1)PPP理论与实践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PPP理论,是一项国际性的政策,其意为Polluter Pays Principle(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日本的PPP理论并没有拘谨的仅仅在市场机制中运用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以环境污染对策的正义和公平为原则,对于公害的防治将其放在整个环境对策领域来考虑,不是停留在所谓的最优污染水平上,而是在整个环境领域考虑问题。日本依靠着严格追究污染者的责任,其PPP原则取得了明显成效。

(2)签订公害防止协定

公害防止协定主要包括两方面:公害赔偿以及公害税。其中,公害赔偿是居民或者NGO同企业签订的,有关公害赔偿方面的协议;公害税则指地方政府同企业签订的企业为防止公害应采取的措施的协议。日本1975年颁布《公害防止事业企业负担法》,是世界范围内通过“谁污染谁治理”原则使得消除积累型环境污染制度化的首次尝试。在此基础上,日本从2007年1月开始,开始征收环境税。

(3)加强国土规划与产业调整

日本政府将环境保护与国土规划、产业布局等放在一起进行统一规划。《日本国土综合开发法》规定,国土综合开发规划自然资源的利用;火灾等灾害的预防;城市、乡村等格局;电力、通讯等公共设施的有效配置等五项内容。日本在国土资源发展利用中充分考虑了环境污染的防治问题,通过统一规划,优化产业空间结构,改善产业区域布局,将环境污染控制在有效范围内,防止环境恶化。

(4)积极发展环境保护产业

目前由于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环境保护产业与技术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据有关数据显示,包括垃圾回收和处理在内的日本环保产业市场总额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总额将达到60万亿日元。最近几年日本的环境方针与环境措施不断加强,在日本本土环境产业、绿色消费的热度不断升级。目前日本环境产业从污染型产业转向全行业,市场规模有望在7年后年达到60万亿日元。

2.日本环境经济政策的几个特点

从二战结束到新世纪七十年的时间里,日本政府适应国内外环境问题的潮流和方向,在政府与公众的高度重视下,推行严格的环境立法和执法,积极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果。总体来说,日本的环境经济政策的特点有一下几点:

(1)循环经济的发展。

循环经济的概念是日本最先提出的,日本在循环型经济方面的思想与政策体现在日本颁布的《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根据自身国情的特点,目前循环经济在日本本土已取得良好成果。二十一世纪初,日本政府制订了多个关于循环经济的环境政策,其中主要包含了与循环经济相关的废弃物利用、资源再生等两个方面。在资源开发方面,日本注重科学技术在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将废弃物排放与资源循环利用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在能源再生与利用方面,日本采取了废物发电与用废物进行燃料制造,利用生物发电与研发生物热的利用方式。目前日本的循环经济主要体现在水循环、物质循环与能源的高效利用,这些是日本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主要措施。

(2)立法与经济手段并重、教育宣传与科学研究并重

日本通过教育宣传与公众参与形成了全民参与的环境管环境,这是日本环境保护的重要部分。日本通过一些措施的实施推进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在某些环境科学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日本在短期内降低了环境污染程度,并且在此过程中发展了新型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创造了一支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大竞争力的环境保护生产企业链条。日本在消除环境污染方面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框架体系并有严格的机制确保法律法规的执行,同时日本在经济方面牺牲了一部分经济发展的成果,采取了严厉措施以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3)环境治理体现在社会各个产业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污染的源头方面,日本在生产环节严格控制了废弃物的排放,对可能对环境有害的废弃物进行治理。在居民消费方面,生活垃圾的分类是日本环境治理的一个具体体现,日本根据不同城市的情况,采取了不同方法。其中以五分法为主。五分法除了二分法的可燃、不可燃垃圾之外,还分出可回收、大件垃圾与有害垃圾三类。目前使用这个方法的日本城市已经超过了60%,并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

(4)环境规划与整体产业布局的调整,土地资源规划组成三位一体的经济发展规划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年以后,日本的经济结构追步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高科技产品与高技术领域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不断提高,这不仅减轻了环境污染对社会发展的压力,更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新的增长点。日本做到了环境保护与土地规划的协调发展,日本的灵活产业调整政策与产业布局是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控制的重要原因,目前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三、日本环境经济政策给我国带来的经验以及启示

日本通过一系列的环境经济政策,在其经济高速发展并跻身世界经济强国的同时,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取得了显著的环境保护成果,如今日本的的人均寿命与森林覆盖率遥遥领先于其他工业大国,并且形成了拥有世界竞争力的环保产业。总的来说,经过多年的努力,日本迅速从环境公害严重的国家转变为公害治理的先进国家,其环境经济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日本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的优化,消除了能源的低利用效率问题,并且经济发展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研究日本的环境经济政策,可以使我国调节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践活动从中得到启示:

(1)市场机制与地方政府的作用。我国要找到合理的方法发挥保护环境方面的市场机制的作用与力度。在政府这一方面,中国应学习日本,中央先主动进行政策导向并通过地方对当地情况的了解,积极调动地方政府处理环境问题。

(2)政策的实施力度。我国目前一味追求经济的发展,虽然已经有对污染控制的大量的政策措施,但在整体行业追求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使保护环境的政策难以得到充分实施,环境问题日益加深。因此,中国应加大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其在环境政策执行中的主导地位,这样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才能得到充分的落实。

(3)环境保护相关的科技进步。我国目前的环保技术的水平相对落后,为了更好地实现环境保护,高科技力量不可忽视,新的环保科技的运用可以提高我国的环境保护效率与成果。我们可以先在引进国外环保科技的基础上,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从而促进环保事业的长足进步;同时,政府应加大对环保设施的投入,充分发挥政府对环境保护的主导作用。

(4)全民环保意识的提升。面对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我国制定的环境政策的实施力度与效果不尽人意,主要因为国民的缺乏保护意识,其次我国环境政策并不能与当前的经济发展想匹配。

四、结论

自从日本遭受了许多环境问题后,其选择了新的举措改善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其他国家在此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日本环境经济政策的施行的原因有其健全的立法与执法体系,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宏观政策调整和全体公民亲自参与的绿色运动密不可分。我国现在虽然已经取得了经济的长足进步,但我国最近环境污染与生态问题日益严峻,已经到了必须要解决的阶段。现阶段我国要实行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我们要通过了解日本的经历避免我国在今后道路上可能面临的环境问题,并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来使我国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基金项目]北京市属高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骨干教师(2013),项目代码00491362340122

参考文献

[1]袁刚.典型环境公共政策的经济学比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8月第8卷第4期:107-110

[2]吴雪平,梁锐.公共政策与生态环境问题关系探析.[J].生态经济.2013年第11期:185-188

[3]李永东.日本的环境经济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借鉴作用.[J].现代日本经济.2007年第6期:12-16

[4]于博.日本环境政策分析.[D].吉林:吉林大学,2010年

篇11

一、环境成本定义

(一)国外关于环境成本概念的界定

国外对环境成本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右,这一观念最早出现在比蒙斯在1971年发表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中,而环境成本得到全球各国普遍关注是在联合国统计署(UNSO)于1993的SEEA(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中对于环境成本概念的阐述:环境成本指环境降级与资源的耗减带来的经济损失。Vaughn(1995)则分别从环境和经济角度对环境成本进行了定义。

之后,在环境会计领域中比较权威,且目前为大多数学者和组织所认同的观点是1998年联合国对环境成本的定义:以环境负责为原则而采取的一系列环境措施成本和达到环境目的而发生的其他成本。

(二)国内关于环境成本概念的界定

郭道扬(1997)以哲学上的辩证统一观为切入点,作如下定义:为了维护生态环境,根据产品生产前后对其所产生的影响,按照所测定的耗费标准,计量出相应的环境治理成本与资源耗用[1]。丁庭选等(2000)突破传统成本核算的范畴,提倡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将环境成本纳入成本核算体系,并且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成本核算与计量方法。他们从成本流出的概念出发,将其界定为:企业负担的环境污染损失和治理支出[2]。之后,也有学者如徐玖平,蒋洪强(2003)以管理会计作为研究视角,首先将将环境成本进行空间划分:内部与外部,认为“环境成本是指某一会计主体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因进行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而造成的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生态资源降级成本以及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防治措施成本”[3]。陶建宏等(2008)结合企业在其生命周期过程中产生环境成本的实际表现,分别从宏观角度看和微观角度对环境成本进行了界定。

二、环境成本的分类

(一)国外关于环境成本分类

Jasch(2003)从空间进行划分,将其分为2类:外部环境成本和内部环境成本。Fava和Henn(1993)基于成本可见度的不同(最低、低、高)将环境成本分为了3类:污染成本、间接成本和直接成本[4]。还有部分学者如Russel等人按照功能的不同对环境成本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预防、失败和鉴定成本。美国环保局(EPA)(1995)从环境负债的角度将环境成本分为4类:潜在成本、传统成本、形象及关系成本(包括部分社会成本)和或有成本。德国环境局采用生态会计模式,从流转平衡原理出发,将流转过程中的环境成本分成4类:事后成本、残余物成本、产品成本(不含环境费用)。

(二)国内关于环境成本分类

有部分学者将环境成本分为2类,王跃堂、赵子夜(2002)从管理过程的视角,将其分为环境控制成本(即企业为履行环境责任而产生的支出)及环境故障成本(其他相关性支出)[5]。此外,王立彦等学者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根据空间范围将环境成本分为内部和外部环境成本[6]。也有部分学者将环境成本分为4类。如郭道扬教授(1992)从“生态环境成本”这一角度出发,将环境成本分为4类:追加治理成本、环境治理费用和罚款(主要是重大责任事故导致)、环境恶化成本以及擅自投资罚款(未经环保部门批准)、投资损失及浪费(指环境治理无效率下的情况)[7]。罗国民教授(1997)则认为,环境成本是指生态要素耗费价值和恢复性支出。具体分为4类:预防性支出、维护性支出、治理支出和人为破坏带来的损失[8]。还有部分学者将环境成本分为6类。如肖序、林万祥(2003)应用相关流转平衡原理将其分为6类:减少排放成本、绿色采购的成本、回收及再利用成本、管理成本、环保性社会活动支出以及损害成本[9]。另外环境成本6分法的还有张蓉等学者(2004),他们是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对环境成本进行的分类探讨[10]。

三、环境成本计量与核算

关于环境成本计量模型与核算方面,目前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两类:单一模型和复合模型。

(一)国外关于环境成本计量与核算

单一模型研究现状。Aline Chiabai和Romeo Danielis(1997)采用生命价值估算模型对部分交通工具(如小轿车等)产生的悬浮物对大气污染进行了研究[11]。此外,William Nordhaus还结合影子工程模型核算了的经济损失[12]。Heinz Welsch(2006)则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然后采用边际替代的方法,对大气污染成本进行量化[13]。也有学者对水污染成本进行了探讨。他们先将水污染成本划分为:维持成本和降级成本,第一部分为与各项环保活动相关的费用(包括投资费用、设备折旧等多种因素)以及估算(财务会计方法)出的单位产品各费用之和;第二部分主要以缴纳的排污费用为标准来核算。

复合模型研究现状。Rainer Friedrich等(2005)利用短期边际成本的定量化方法,对交通工具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大气、噪声、水污染等)构建了复合计量模型[14]。Takanobu Kosugi(2009)结合三大模型:生命周期影响评估模型、最优经济增长模型(用于解决外部成本内部化问题)和综合评估模型,对发达国家微观环境成本进行了计量分析[15]。

(二)国内关于环境成本计量与核算

单一模型研究现状。赵丽霞(1998)对二氧化碳造成的环境成本进行了核算,构建了双因子(海洋和森林吸收)影子价格模型[16]。杨志峰等人(2000)在过-张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资源价值降低和景观生态美学损失,对呼市(1993)的水污染损失进行了计量与核算[17]。黄进勇等人(2003)利用“损失-浓度曲线”模型,对某湖泊的污染(如损害旅游功能、顺产养殖功能损失等)进行了计量核算[18]。张清宇等(2007)采用Visual Basic语言对火电行业产生的大气污染造成的环境成本进行了计量模型的构建[19]。

复合模型研究现状。徐玖平、蒋洪强(2003)构建了投入-产出模型。从投入和产出入手,计算得出与环境成本相关的平衡方程式,进而最终计算出环境总成本[3]。肖序等(2006)将计量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将生命周期的思想运用于作业成本法,对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环境成本进行归集,对作业成本法进行了补充与改善[20]。张亚连(2008)运用价值链这一分析工具,对环境成本模型进行了构建。该方法的引进,有效降低了计量难度,通过构建三个子模型,来对各项环境成本分别进行核算,然后将其与企业核心价值链有关的环境成本相加即可[21]。

四、环境成本归集与分摊

(一)国外环境成本归集与分摊

Jan Kristof和Gwynne Rogers(2003)以某五百强公司为例,根据10年的数据和资料,采用作业成本法对其进行环境成本分析,并且将其科学合理的分配到产品中去[22]。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紧急问题工作组(EITF)给出了三种应予以资本化的成本(出售前预防支出、资产改良支出、环境预防支出),其余的环境成本应该费用化处理。这也是目前国际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处理方法。IASR则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环境成本资本化的标准进行了探讨。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则分别从环境和经济的角度提出了环境成本资本化的方法:ACOFB法(未来收益额外成本法)和IFB法(增加的未来利益法)。

(二)国内环境成本归集与分摊

郭晓梅(2001)认为,传统的环境成本归集与分摊,主要采取的是“一刀切”的方法,统一将其纳入制造费用,期末将制造费用(含环境成本)在所有的产品间进行分配,没有如实反映产品的真实成本。此外提出,采用作业成本法是环境成本归集与分配的最佳方法,目前,作业成本法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23]。之后,肖序(2006)等学者提出,费用的归集与分摊应当以其发生的原因为依据,以作业层次为桥梁,对环境成本的动因进行分析,然后对环境成本进行分配和细化,从而更加清晰和明确环境成本的分摊对象[20]。宋子义(2011)则对环境成本分配的一般性步骤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确定环境作业,建立同质成本库,分析成本动因,计算分配率并分配到相关产品之上。

五、环境成本研究评述与展望

(一)环境成本概念研究评述

1.环境成本概念研究评述。对于环境成本进行定义是环境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基础。研究发现,虽然各学者对于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具有各自的学科特色,但是,环境成本的本质都是一致的,因此,在进行实际研究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研究对象与行业特点进行界定。另外,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研讨,可以对环境成本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概念界定的差异性。

笔者认为,环境成本应该是一个全成本的概念,应该根据产品生产前后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和变化,来对环境成本进行界定,这样会比较全面。

2.环境成本分类研究评述。研究发现,目前国际上对于环境成本的分类方法众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分类。然而,分类是相对的,选取的标准与视角不同,分类也就不尽相同。另外,环境成本属于新兴领域,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因此,在进行实际研究时,应该注意分类应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相匹配,否则,难以达到研究目的。

笔者认为,环境成本的分类应该适中,分类过于简单,则不能将环境成本进行很好的区分,过于笼统,不够精确。分类过于复杂,则太过细化,不但加大工作量,而且太过分散,容易割裂环境成本之间的内在联系。

3.环境成本计量与核算研究评述。计量与核算是环境成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然而,关键在于计量模型的构建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理论性过强。目前,国内大部分学者的研究都只是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缺乏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与应用,因此,模型的有效性也就难以得到保证。第二,专业局限性。目前与国外相比,大部分国内学者仍然没有突破各自研究的专业领域,缺乏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与应用。第三,建模方法与技术较为单一,通常只是围绕仅有的几种方法(投入产出法、生命周期法以及模糊评价法)进行建模,缺乏创新与独特的见解。第四,计量对象过于宏观。当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环境污染因子的选取主要着眼于三个宏观层面: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随着社会发展,许多其他环境污染因子也应该予以考虑。

笔者认为,计量模型的构建相对已经比较完善,研究方式和方法应该有所改变,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结合,实现建模技术与方法的多样化,把握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

4.环境成本归集与分摊研究评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外对于归集与分摊的研究已经日臻成熟,研究方法与角度也比较全面,并且,大部分研究已经由理论向应用性研究转变。然而,我国研究起步较晚,大部分文献只是提供了环境成本归集与分摊的一般性思路,许多理论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尤其是应用性研究方面,西方国家的一些研究成果对我国环境成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笔者认为,做应用性研究时,应该主要采用作业成本法,该方法简单易行,适用性强,并且能够较为准确的将环境成本分摊至各相关产品之上,避免了传统方法的盲目性,分摊对象与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同时,还应注意与其他分摊方法的结合。

(二)环境成本研究展望

为了促进我国环境成本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完善环境成本体系,更好的指导我国的实践活动,笔者认为未来对该领域的研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转变研究重点。理论研究只是提供一个基本的研究思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传统的理论研究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转变是未来环境成本研究发展的趋势,国外学者的研究重点已经开始转变,并且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大大提升了其实用价值,而我国学者的研究理论性偏强,实践性研究较少,这也与我国研究起步较晚有关,随着理论研究的成熟与完善,这就需要我们转变研究重点,加强理论与实践活动的结合,同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突出行业特色,如一些重污染行业:钢铁行业、化工行业、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等,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及方法,构建特定的适合某一行业的环境成本核算模型及体系,这样既能提高环境成本理论的应用价值,又能通过与实践的结合,使相关理论得到检验,从而反过来可以更好地促进理论研究的发展。

第二,突破专业局限性,鼓励创新。与国外大部分学者和机构的研究相比,我国学者创新能力和学科交融研究能力还有待提高,专业局限性太强,这也是当前我国比较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环境成本本身具有复杂性,涉及多个学科,许多问题,仅仅通过一门学科或技术,是很难达到研究目的的,如,对于有些环境成本的数据获取及估算,需要依靠相应的专业技术(通讯技术、生物科技)等,才能够满足信息的收集要求。因此,需要加强学科交融。另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可以尝试着进行交叉研究,这样有利于发散思维,拓宽研究视野,对于模型的创新与建模手段的丰富多样也有很大帮助。

第三,把握研究的内在性与联系性。学者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整体上把握和看待问题,不应该仅仅进行某一方面的独立研究,这样容易割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研究结果与事实之间产生误差,进而降低了环境成本计量的准确性,因此,加强系统性把握和研究,如在进行环境成本的计量模型的构建或者环境成本账户体系进行设计时,应该更多的站在宏观的角度,根据环境成本所具有的自身特点,进行选择和构建,也有利于更好的认识环境成本的本质和规律,进而可以为环境成本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第四,环境成本计量对象应该进一步细化。随着人类活动类型的日益复杂以及活动方式的多样性,新的环境因子以及种类也会随之出现,不同种类的环境因子对环境所造成的损失(如经济损失和生态性损失)也出现显著差异,因此,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三大环境因子,这就要求我们有必要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对环境成本计量对象做进一步细化,提高模型的准确度,从而可以更加层次分明地将各类污染因子带来的环境成本计量出来。

参考文献

[1]郭道扬.绿色成本控制初探[J].财会月刊,1997.5:53-56.

[2]李连华,丁庭选.环境成本的确认与计量[J].经济经纬,2000.5:176-181.

[3]蒋洪强,徐玖平.环境成本核算研究的进展[J].生态环境,2004.3:429-433.

[4]Fava & Henn. The new economics of life cycle thinking [J].Electronics and the environment,1993.5:184-188.

[5]王跃堂,赵子夜.环境成本管理:事前规划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会计研究,2002.1:221-225.

[6]王立彦.环境成本核算与环境会计体系[J].经济科学,1998.6:143-148.

[7]郭道杨.二十一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会计控制、会计教育纵横论[J].华盛顿第七届国际会计教育会议论文,1992.

[8]罗国民.绿色营销[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9]林万祥,肖序.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与计量研究[J].财会月刊,2002.6:89-96.

[10]张蓉.基于生命周期成本法的环境成本分析方法研究[J].软科学,2004.6:167-174.

[11]Romeo Danielis;Aline Chiabai.Estimating the cost of air pollution from road transport in Italy[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1998.3:249-258.

[12]William Nordhans.Economic Growth and Climate:The Carbon Dioxide Problem[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6:341-350.

[13]Heinz Welsch.Environment and happiness:Valuation of air pollution using life satisfaction data[J].Journal of Ecological Economics,2006.7:238-246.

[14]Peter Bickel,Rainer Friedrich & Heike Link.Introducing Environmental Externalities into Transport Pricing :Measurement and Implications[J].Valuation of Transport Externalities,2006.9:389-415.

[15]TakanobuKosugi.Internalization of the external cost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damage.in an 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J].Energy Policy Journal,2009.3:216-224.

[16]赵丽霞.一个改进的二氧化碳排放影子价格模型[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5:172-176.

[17]胡廷兰,杨志峰等.一种水污染损失经济计量模型及其应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5:76-81.

[18]黄进勇.水体污染经济损失估算模型及其应用.生物数学学报,2003.6:37-42.

[19]张清宇.火力发电环境成本计算模型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7.9:58-89.

[20]肖序.论生命周期的环境作业成本法[J].商业研究,2006.3:253-258.

[21]张亚连.基于价值链分析的环境成本计量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8.7:261-270.

[22]Gwynne R,Jan K.Reducing operational and product costs through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J].Environmental Quality Mana- gement,2003.9:66-71.

[23]郭晓梅.环境管理会计[D].厦门大学,2001.

[24]Vaughn D.Environment-economic accounting and indicators of the economic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tives[J].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1995.4:21-28.

篇12

中图分类号:TU984.1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物质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

生态城市现在是我国人居环境规划领域的研究热点。全国的各大城市,也开始引入了“生态城市”的理念,上海,厦门,天津,成都等各一二线城市也开始结合自己的地理位置,构建了有自己特色的城市生态空间体系。本文首先将引入生态城市这一概念,然后讨论国内各城市在进行城市生态化所做的进展,以及相应的建设模式。

1 生态城市的概念和特点

生态城市首先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提出以后立刻受到广泛关注。生态城市的概念目前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对生态城市的特点和标准却已打成共识。生态城市的特点主要有: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区域性和结构合理、关系协调七个特点。

2 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经验

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国外的生态城市建设相比,无疑有许多不足,但是在建设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地方特色,仍然有很多城市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

2.1 生态网络化和原生化兼具

生态网络化是指由多个生态节点纵横交错,通过河流、山脉等渠道而形成点、线、面网络形状的一个各生物种群互利共生的网络系统。生态原生化,主要是指在原有的森林、草原、湖泊等自然地貌的前提下,对该城市的建设进行更精心的“绿色”规划,实现周围自然环境真正意义上的原生化。以武汉的城市生态网络化和原生化举例。武汉城市建设模式是“环-楔-廊”的网络模式。由长江,汉江及其遍布整个城市的中小型湖泊构建了“两轴”,“两环”,“六楔”,“多廊”的“两轴两环、六楔多廊”的生态网络体系。以长江,汉江为“两轴”;以三环线防护林带及其沿线的中小型湖泊为主体形成的生态内环和以外环线防护林带及其沿线的大型湖泊、农业生态空间为主体形成的生态外环。以主城区周边的六个湖泊水系构成“六楔”;利用武汉本地自然山水,建造多处城市公园,形成“多廊”。

2.2 绿色交通为主导的交通发展模式

绿色交通主要为了解决城市中人们过度依赖机动车所带来的局限及环境问题。以天津生态城的绿色交通系统模式为例:在城市规划之时就能考虑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布局以达到城市的出行总量以及出行总消耗最小,使得大规模使用绿色出行方式成为可能;确立慢行交通方式在全方式出行中的绝对主导地位,确立公共交通在机动化出行中的主导地位;结合生态城周边条件合理布局各类用地,建立从内到外,从慢行到机动,从内聚到开放的空间布局理念。

2.3 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以唐山曹妃甸生态城为例,生态城整体能源策略是首先降低能源需求,在此基础上再尽量利用可再生能源。通过能源、垃圾和水资源的协同利用。1)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资源,使用风能和太阳能双供电;2)使用新能源技术,建设项目采用地源热泵和海水源热泵技术;3)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废水,垃圾,构建黑灰水分类收集系统,气力垃圾回收系统,沼气堆肥,中水回用等为一体的资源管理中心。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不足

国外已有很多成功的生态城市建设,比如被誉为最接近生态城市理念的巴西库里蒂巴,丹麦的生态城市建设,澳大利亚怀阿拉城市建设等。与国外已有的生态城市相比,我国目前做兴建的生态城市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生态教育。库里蒂巴学生在学校会受到与环境有关的教育,还有环境大学对市民进行免费的环境教育。丹麦在学生课程里加入生态课,学校的一些课程设计也围绕着生态城市的主题。

大众参与。丹麦将每年8月和9月的星期六定位生态市场交易日。商贩们会携带生态产品在城区的中心市场进行交易,通过生态交易日既提高了市民对生态城市的认识,又鼓励了生态食品的生产和销售。

完善的法律政策及管理体系。国外的生态城市目前均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政策和管理上的保障体系,确保生态城市建设得以顺利健康的发展。而我国城市政府相关部门普遍对生态城市的职责分工并不明确,缺乏系统完善的管理体系。国外生态城市政府通过对自身的改革,包括政府的采购政策、建设计划、雇佣管理以及其他政策来明显减少对资源的使用,从而保证城市自身可持续性的发展。而我国城市环境治理职能几乎全由城市政府承担,这导致了政府负担过重,制度不够完善和大众参与不足等问题。

结论

生态城市的实践还远没有达到理论所应有的高度,而国内生态城市的实践比之国外差距也很大,但往这个方向努力所获得的经验则应该值得我国所有城市学习。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