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的传播方式范文

时间:2023-07-04 09:25:1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广告的传播方式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广告的传播方式

篇1

随着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又称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媒介融合”概念是舶来品,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蔡雯发表《培养具有媒体融合技能的新闻人才――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教授的对话》①一文,首次向国内介绍了“媒介融合”。之后,国内学术界开始讨论关于“媒介融合”的理论界定,近几年的研究,绝大多数从新闻学的视角进行,研究、分析国内媒介融合的现状和前景,从宏观层面上探讨媒介融合带来的传媒产业的影响,微观层面上则关注媒介融合对新闻业务变革引发的变化。实际上,媒介融合对社会结构和传播方式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改变着新闻传播的面貌和运作方式,也打破了中国广告业的生态,使广告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分析媒介融合带来的传播方式的变革,探索广告传播的新规律、新特点,在广告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很大的意义。

综合此前学者对媒介融合的认识,媒介融合大致包含三层含义:一指媒介功能的多样化,即各种媒介的多功能一体化,指单一媒体融合了多种媒体的功能,强调单一媒体对不同传播手段的整合;二指不同媒体之间的联盟与共融,即传媒业内部不同媒介间的联合,主要指不同媒介之间对信息资源的共享,强调信息内容针对不同载体的整合传播;三指传媒产业与通信产业等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指大传媒产业的形成,强调媒介产业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笔者认为,未来的媒介融合,是以数字和网络为基本平台、多种媒介形式为终端的媒介形态。数字和网络是信息传输的基本载体,电脑、手机、电视等成为信息输入和输出的设备。媒介融合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即时、移动、交互”,使大众可随时、随地地传受任何信息,信息传播方式随之发生变革,传统的广告传播思维也需要大的突破。

从针对不同受众群的传播到针对某一受众群的传播

传统媒介受到传播技术的限制,信息传播的时空性有较大局限。例如,电视媒介由于收视终端的限制,受众一般只能在固定场所主要是家里进行收看。受众的信息接收就要受到生活、工作的时间规律的影响,对传统媒介来说,也就无法一天24小时对同一受众群体进行信息传播,造成了传统媒介特别是电子媒介必须对传播时间段进行划分,根据不同时间段能接触到媒介的受众进行信息内容定位。以中央电视台一套2010年3月2日的节目编排为例,早上8:35安排了针对老年观众的《夕阳红:老年人家园》,下午4:58编排了针对家庭妇女的《天天饮食》,从17:43到19:00,是针对少儿观众的《动画城》和《智慧树》,而针对中青年上班族的节目则集中在晚上,也就是所谓的“黄金时段”。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媒介的信息传播首先把传播时段进行划分,再找出每一时段主要的受众群体,根据其需要制作、播放信息内容。这种情况下,媒介可能只需要关注非主流受众在非黄金时间的信息需求和主流受众在黄金时间的信息需求,媒介以受众为中心,是以不同时间段的不同受众群体为中心,也就是媒介要面对不同时间段所对应的不同受众群体进行内容制作和营销。

而随着无线和移动技术的发展,单一媒介融合了多种媒介的功能,如手机融合了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介的功能,网络受众的媒介可得到性大大加强,受众全天24小时暴露在媒介中,随时随地都可接收、阅读和上传信息。这时,媒介传播要考虑的就是怎样针对受众不同时间段的信息需求来传播信息了。对于融合多种传播手段的媒介来说,就是针对受众在不同时间段传播信息,信息的传播手段则根据信息的内容灵活选择,可能有时候是手机报,有时候是手机电视,有时候是短信。对于整合了不同媒介形式的传媒集团来说,则是如何针对类别受众根据不同时段进行不同媒介的信息传播。此时,媒介面对的就是类别受众群体的全时间段。媒介以受众为中心,就是选择某一类或某几类受众为服务重点,分析具体目标受众群在不同时间段的信息需求和媒体接触习惯,打造适合他们的信息内容,并选择不同的媒介进行传播。

这种变化对于广告传播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媒介组织来说,其广告传播的对象不再是不同时间段的不同受众群体,而是精准的某一类别受众群体。这对要求媒介组织对于受众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要深入到他们生活的每时每刻,形影相随。对广告主和广告公司来说,媒介投放不再是在众多的媒介中选择目标受众可能接触的时段或版面,而是选择与自己的品牌形象相符合、目标受众相吻合的媒介,覆盖目标消费群体的生活时空。同时,在信息全天候围绕受众轰炸的媒介融合环境下,信息针对受众搜索的反应能力更加重要。广告主与媒介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分众传媒致力打造的“中国生活圈媒体群”,就是融合媒介针对特定受众群体进行全时空传播的典型案例。②

从渐进式传播到整合传播

对传统媒介来说,由于其传播手段都是单一的,不管是印刷媒介还是电子媒介,其信息传播从时间顺序来看,都是线性的,即媒介如果要对某一信息进行多次传播,只能在不同时间段上进行渐进式的深入传播。传统媒介组织对信息内容特别是新闻传播的思维方式不外乎随着新闻事件的发生做跟进式报道和进一步挖掘新闻背后的价值两种。但对融合媒介来说,除了传统媒介的纵向传播思路外,因为对信息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思考重点转向如何对同一个信息素材针对不同载体形式进行加工处理,再选择适当的媒介组合进行,也就是同一信息在不同媒体形式或媒介间的整合传播,实现最终信息产品的差异化和最优化。如果说传统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是线性的、平面式的,那么融合媒介的传播方式就是立体式的。

媒介融合对媒介组织在新闻信息处理上的要求同样体现在广告传播上。媒介组织不再只是单纯地销售媒介的“留白”时间或版面,媒介组织销售的是其目标受众的生活时空,或者说“生活场”(“场”在心理学中被定义为外界环境,“生活场”所指的是与个体行为活动相关的各种人、事、物③)。广告传播的效果不再只是依靠媒介或内容产品的收视率或发行量,更多的是媒介的整合信息传播能力。“一个媒介所赖以赢得竞争、赢得对手的主要因素,决不只是靠具有原创性的独家新闻,而是靠独家的、具有原创性的信息加工标准、加工方式、信息处理手段及信息表现方式。”④对于广告主和广告公司来说,多媒体的媒体形态为产品及品牌的营销打造了全新的360°的体验环境,广告创意不再仅仅是创造广告,更应该是创造品牌的体验。⑤

从信息的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

传统媒介的传播是以媒介组织为主导的单向传播,虽然受众通过来信、电话和短信等方式可以进行信息的反馈,但这种参与的力量是十分弱小的。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普通公民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参与传播的能力,他们不但可以通过手机短信评论节目、投票、参与节目和点播节目等,还可以借助手机、博客、播客、BBS等新闻,表达观点。“草根记者”的新闻报道、DV、彩信图片上报纸、上电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单方面的填鸭式的传播向双向互动交流的传受合一转变,受众在传播中的主动权日益上升,受众成为播众。

媒介融合带来的双向传播对广告传播最大的影响就是互动与内容共创。互动性对广告效果的提升作用已无须赘述,媒介融合为传受双方的互动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手段和表达方式。但多样化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手段给受众带来的显然并不只是与传播主体的即时交流,受众在广告传播中不再只是被动的客体,其不但与传播者的地位日趋平等甚至能反客为主,成为传播中的主导者。技术的进步打破了媒介组织对于传播渠道的垄断,来自公众的创造力喷薄而出。受众直接参与到信息内容的创意和制作中,进行内容共创,将成为丰富广告创意、提升广告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

2006年百事可乐举办了“百事我创巨星广告你做主”活动,面向消费者征集广告剧本,再在网上进行评选,活动共收到近9000个剧本。之后,百事可乐又策划了“百事我创Flas征集大赛”,根据“巨星广告你做主”的优秀创意,面向Flash爱好者群体征集Flas广告片,大赛提供15个“百事我创”活动中的优秀剧本,参赛选手可以根据剧本制作30~60秒的Flash广告片,主题人物以周杰伦为主,参赛选手也可以自由发挥创意,自由创作。2007年,百事可乐再次策划了“百事我创我要上罐”活动,在全国消费者中遴选21位上罐英雄,打造中国消费者肖像罐,创造了206596081次网页点击率、143987068投票人数、25690003人参与活动、7525488个讨论留言帖、上传相片2465159张的惊人的参与记录。⑥在这几个活动中,百事可乐都充分利用了多种媒介形式,调动消费者参与广告甚至是产品包装的内容共创,极大地提高了消费者的关注度,加强了与消费者的情感沟通,更使消费者获得了深刻的品牌体验,获得了远胜于硬性广告投放的传播效果。

从单一的“信息条”传播到综合的“信息包”传播

在泛媒体的大背景下,传播活动空前活跃,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海量信息在丰富人们信息选择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泛滥的烦恼,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接收、阅读有效信息,成为受众对信息传播的新要求。传统媒介在信息内容方面更重视“时效性”与“独家性”,在媒介融合时代,人们对专业媒介组织筛选、整合信息的更多依赖决定了媒介的信息产品应该完成从“信息条”到“信息包”的转变,受众需要的不只是一“条”信息,而是与某一人物或事件相关的一“包”信息(之所以称为一“包”而不是一“组”,是因为“组”只是“条”的累加)。信息传播内容从分散到整合,对媒介组织的信息整理、加工能力(或者说打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媒介的融合为受众带来了丰富的信息供给,也使消费者在进行消费决策时可以得到更多的指导与意见: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地阅读广告、访问企业站点等;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友情链接或搜索引擎访问竞争者的网站,将他们产品的相关信息、产品网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较系统全面地了解商品;消费者之间可以通过网上的虚拟社区,交流消费经验,传递信息。消费者已不再满足于媒介提供广告主单方面的信息宣传。对媒介组织来说,通过打包分类消费信息聚集消费者人气、积累消费者信任度,可以创造更高的广告传播价值。对广告主和广告公司来说,广告传播的内容主体也不再是单一的广告作品,而应该是一个经过整合的信息包,可以提供给消费者进行购买决策的相关资料,包括产品信息、使用知识、用户评价甚至试用体验等。相对应的,广告传播的效果评测也将从单一广告信息传播的效果评测转向整合信息传播的总体效果评测。

媒介融合将人们带到了“媒介社会”,传播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面对无时无处不在的信息传播,广告传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存在着巨大的机会。作为广告传播的传播者,不仅要关注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形式,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媒介融合背景下广告传播活动的新规律、新特点,不同的媒介形式各有所长,只有掌握新传播环境下广告传播的本质规律,变“整合”媒介为“融合”媒介,将广告传播融入消费者的生活时空,才是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应对之道。(本文为福建省传播学会200术年会宣读论文)

注 释:

①蔡雯:《培养具有媒体融合技能的新闻人才――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教授的对话》,《新闻战线》,2005(8)。

②分众传媒网站,省略

③张培成、夏秧清:《试论记者生活场》,《新闻界》,2005(3)。

④张宏军:《模块式新闻:正在流行的新闻写作样式》,《新闻传播》,2006(2)。

⑤马克・博格瑞:《大品牌体验》,《中国广告》,2008(1)。

篇2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92-03

在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时间变得越来越宝贵,因此微电影成为当今时代背景下的一个产物,十分符合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心理诉求。利用微电影广告进行品牌宣传,是能够充分挖掘电视与电影之间的一种广告传播方式。面对铺天盖地的广告信息,想要引起人们的注意是一个十分困难的过程,要让人产生记忆则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广告内容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人们通过这些广告内容对产品有更强的倾向性。广告是传播信息的手段,在当今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微电影广告的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因为它既加深了受众对广告的印象,也符合受众对其时长的要求,因此对其传播方式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微电影广告采用“潜意识”进行传播,是一种全新的创意方式,其传播方式值得分析和探讨。

一、潜意识与微电影广告

(一)潜意识

潜意识,心理学术语。西方现代主义领导者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展开研究,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三个层面,即: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当中的“潜意识”属于感性思维,是非逻辑、非理性的体现,且人类最本质的心理活动就是非理性的,所以,人的本质就具有“潜意识”。它是一种“本我”的体现,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在人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的情况下,没有认知或者不能认知的那一部分内容,这部分需要人类的感性思维把握,而不是逻辑性的把握。采用“潜意识”对微电影广告的创意,能够更加自如的传递广告信息,从而达到宣传品牌的目的。

(二)微电影广告

在信息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微”几乎成为一种时尚,微电影、微小说、微博、微信、豆瓣等媒体形式以及社交互动平台的出现,使得人们的交流变得更加的便捷。人们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开始对自我价值的关注日益增多,“微型事物”的出现正是契合了“微”时代人们追求个性解放和自我宣泄的强烈诉求。微电影就是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电影形式。微电影与传统电影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时长变短,它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重要作品形式。“微r代”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人们的需求。当下生活的忙碌、紧张的工作使得人们很难抽出时间去做一件事情,利用空闲时间看电影和看书成为一种奢侈,微电影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工作中的需求,反而成为一种趋势。微媒体时代的出现,使得各种微型产物越来越普遍,广告传播也越来越多地利用这些微型媒体和形式,进行了创新与转变。

微电影广告是在当前的形式下出现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广告传播形式,是将产品的品牌观念融入到电影中的一种广告形式。这种广告传播具有微电影的特征,同时也具有广告传播的特性。潜意识状态下的微电影广告,其目的是为了让观众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能够对微电影广告中所传递出来的品牌的观念、产品信息等进行接受。这与传统的灌输式的广告之间有很大的差别。

微电影一般具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时间相对较短,最短的一般为半分钟,最长的也不会超过一个小时。微电影可以承载大量的信息,很多广告运营商也开始利用微电影平台进行广告传播。微电影是信息技术革命下的一个重要产物,它互动性比较强,覆盖范围比较广,比较符合当前人民的追求以及感性诉求。将微电影作为广告传播的一种形式,可以极大地引起人们的注意和积极性。在国外,微电影已经是一种十分丰富的广告形式,对于开拓网络广告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新型的广告传播模式目前正在快速发展之中。然而在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还不够高,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我国的微电影广告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与传统的广告有所不同的是,微电影广告是电影与广告之间的一种有效的结合,所花的成本比较少,但是可以进行较大范围内的广告宣传,使得人们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广告的宣传,从潜意识中加强对广告的印象。

二、微电影广告传播方式的分析

微电影广告自身的特点就是它不断发展的动力,微电影这种媒体形式为广告的传播创造了场景,赋予了故事性,各种电影元素也丰富了广告的内容,给观众带来不同的体验以及视听享受,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加强观众对广告的认知度以及认同感。微电影广告主要是运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和传播的,其受众的范围十分广,覆盖面比其他的媒体要大很多。一般的广告传播形式是封闭的,单一的,即使是得到了观众认可的一些广告在一定时期之后也会变得淡化。故事性的微电影广告与一般的广告不同,产生的传播效应是深层次的,其影响也是延续的。微电影广告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利用传统的媒体预热的方式进行传播

篇3

一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提高,传播学家马歇尔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所预言的“地球村”已逐渐成为现实。高速发展的科技、全球流动的资本为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提供了载体,加速了文化的全球化趋势。

广告作为经济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广告往往借助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作为表现形式,所以除了具有推销功能外,往往还具有文化传播功能。不同民族、国家、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系统,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系统等。跨文化广告传播就是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传播活动,就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传受双方产生文化互动的过程。如果在跨文化语境中由于文化差异产生不对称沟通,不仅会大大降低在目标市场的广告效果,阻碍商品的推介和销售,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国家民族间的误会、冲突。

二 “本土化”策略的定义

为了在跨文化广告传播中寻求不同文化之间的最佳契合点,广告制作人要充分认识了解传受双方在文化上存在的差异,认真分析这些差异的特性,之后相应地调整自己的传播方式,使广告能适应目标受众的文化习惯。

所谓“本土化”策略,是指广告制作人根据目标国的具体文化背景和社会状况,以适应目标国本土市场需要为目标,充分利用其本土资源而进行的一种有针对性的广告传播策略。跨文化广告传播中“本土化”策略的理论基础,是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各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商品在进入其他国家地区进行广告传播时,其广告策划、表现方式、品牌形象等要迎合当地的文化传统等相关因素而采取差别化的策略。也就是说,传播者要将在本国文化语境中传播的广告,以另一种文化的方式重新编码,从而保证目标国的接受者能在自身的文化语境中顺利解码,保证信息的传播畅通。著名家电品牌伊莱克斯集团的总裁麦克·特莱斯克曾说:“在开拓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时,我们都相当重视当地的民俗风情、生活习惯、消费方式等文化差异,只有尊重这些差异,充分了解发现消费者对我们产品的认识,我们才能赢得他们的信赖与尊崇。”

三 “本土化”策略的具体措施

1 认识目标国的文化风俗

文化风俗,是各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和生活习惯。它不受法律法规的约束,虽然不具有强制效力,但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习惯。

快餐品牌麦当劳在世界各国采取的“本土化”策略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在印度,巨无霸汉堡采用的原料是羊肉或鸡肉,给素食主义者提供的是玉米汉堡;在挪威,麦当劳给喜欢吃鱼的挪威人提供了烤鱼三明治;在智利,顾客可以在汉堡里加入一种当地的水果汁来取代番茄酱。至于饮料的搭配,麦当劳在法国配有香槟,在英国配有威士忌,在德国配有啤酒,而在中国则配有红茶。麦当劳这种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饮食习惯的“本土化”策略,使它顺利地赢得了目标国的市场。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跨国公司在开拓中国这一巨大市场时,也越来越重视采用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策略。可口可乐公司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在中国做广告的外企。起初,这一品牌在中国所用的广告是美国亚特兰大版本配上中文翻译,想凭典型的美国风格来吸引中国消费者。临近20世纪末,可口可乐公司意识到,品牌融合中国文化才是长久之路,于是其广告营销策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000年推出的“舞龙篇”电视广告以及2001年推出的“泥娃娃阿福贺岁”电视广告,采用了对联、鞭炮、泥娃娃阿福、剪纸等中国元素,通过春节贺岁、贴春联、放烟花等民俗活动,表现出浓厚的中国乡土味。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告很好地体现出了可口可乐公司“Think Local, Act Local(本土化思维,本土化营销)”的策略,也迅速使其成为中国消费者熟悉并喜欢的饮料。

美国另一著名品牌IBM电脑在中国的广告中,巧妙地把一顶状元帽和一台IBM电脑放在一起。状元帽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表示“第一、榜首”。这样一来中国消费者就能领会广告所暗示的IBM这一产品的品质和定位:IBM是最好的。同时,这则广告还给消费者另外一种暗示:如果使用了IBM,就会在学业、工作上大有进步,可以夺魁。

2 尊重目标国的宗教信仰

宗教是自然形态和社会形态在人们意识中的一种虚幻反映,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宗教有特定的教义、组织和形式,深刻地影响着信仰者的认知方式和行为准则,自然也对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广告中应用宗教因素,能引起信仰者的关注,但如果应用不当,也会引起十分严重的后果。美国骆驼牌香烟的全球化广告语是:“我宁愿为骆驼行一里路”。广告画面是烟民高跷二郎腿,露出皮鞋底磨破的洞,表现了消费者为了买到骆驼烟,宁愿将鞋底走穿。而在泰国播出时,广告制作人本想适应当地风俗加点泰国情调,就以泰国的佛庙做为背景,让烟民穿着见底的皮鞋坐在神庙前悠然吸烟。但在泰国的风俗里,鞋底是最污秽之处,在被视为至尊圣地的佛庙前高高跷起简直是大逆不道。这则广告创意不可谓不佳,但因为对泰国人的宗教心态了解不够而招致泰国人的不满,甚至招致外交抗议。

所以在跨文化广告传播中,要注意尊重目标国受众的宗教信仰,采取“本土化”策略。在印度,85%的人信奉印度教。在印度教经典中,牛是湿婆大神的坐骑,神圣无比。杀牛、吃牛肉,都是对印度教的亵渎。出于对印度消费者信仰的充分尊重,麦当劳在印度忍痛去掉了享誉世界的牛肉汉堡,推出了鸡肉汉堡、羊肉汉堡和各类印度式素食,颇受当地顾客青睐。精工钟表公司的广告语是“人类创造了时间,精工表使之完美”,但在马来西亚进行产品宣传时,却遭到了消费者的抵制。因为马来西亚人多是穆斯林教徒,他们认为是真主创造了时间。后来精工手表公司及时做出了“本土化”调整,将广告语改为“人类创造了计时法,而精工表使之完美”,这才避免了文化冲突。

3 了解目标国的语言习惯

语言是思维和文化的载体。不同国家、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系统。跨文化广告传播的过程,实际就是传播者和接受者分别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因此,如果不熟悉目标国受众的语言习惯,就会造成广告传播中的误读现象。跨文化广告语不能简单地只是本国语广告字面意思的翻译,最好是用当地语言撰写。例如,中国的“白象牌”电池畅销东南亚,但是在欧美市场却遭到冷落。因为“白象”这一商品名称直译为英语是White Elephant,意思是“无用而累赘的东西”,这当然会遭到欧美消费者的冷遇。再如美国通用公司生产的Nova牌汽车在拉美国家无人问津,究其原因,Nova在西班牙语中是“不走”的意思,因为许多拉美国家使用西班牙语,消费者当然不会购买“不走”的汽车。

因此,在跨文化广告传播中,应该精通目标国的语言,适应其语言习惯。“可口可乐”这一中文翻译不仅与英文原文Coca-Cola发音相似,更重要的是它体现出了饮料“可口”和消费者喝完饮料后“可乐”的心情,因而大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中国电器名牌海尔的英文品牌名称是Haier,与英文中的Higher发音相似,具有“更高”的含义。海尔公司更是推出了“Haier and Higher”的广告语,暗示着海尔产品一流的品质。再如中国的“蝙蝠牌”电扇在开拓国际市场时,有专家建议将中文的“蝙蝠”改为Majalo(美佳乐)。因为尽管“蝙蝠”在中文因其谐音有“福”之寓意,但其英文译名bat在俗语中却有“勾引男人的女人”之含义,有这样名称的产品肯定无人问津。

除此之外,在跨文化广告传播中,还可以采用目标国受众耳熟能详的谚语、诗词等加以仿写,可以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日本丰田汽车在中国的广告语就套用了中国古诗,“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在英国,则套用了英国谚语,变为Where there is a way, there is a Toyota;而在美国,则将美国《独立宣言》的第一句改为Not all cars are created equal,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4 运用目标国的明星百姓

人们总是对与自己同属一种文化的人产生亲近感,相对较容易地接受他们所推荐的产品。所以在跨文化广告传播中,广告制作人常常选用目标国的人物代言,以适应当地的文化氛围和市场环境。

在采取目标国的人物做产品代言人时,有的倾向于运用偶像明星以产生号召力。可口可乐公司就选择了华人新生代偶像如SHE、蔡依林、潘玮柏等担任形象代言人;力士在中国的广告中也不再使用金发碧眼的西方明星,而是选择了张曼玉、舒淇。还有的广告则偏好采用普通人做代言以增强产品的亲和力,如海尔集团在北京奥运期间推出的全球系列广告“一个海尔一个家”,广告的创意是全球化的,但在不同国家宣传时却采用了不同国家的家庭,以此来贴近目标国人们的真实生活。又如阿迪达斯,在世界杯足球赛期间推出的广告是两支由世界知名球员组成的球队比赛的场景,但在各国播出时最后的射门动作却是由目标国的著名球员来完成的。这样的“本土化”策略当然会引起目标国受众的心理认同。

5 遵守目标国的法律法规

法律是国家文化价值观的最高体现,需要强制执行。不同国家内容各异的法律法规直接约束限制着广告,尤其是跨文化广告的进行。广告创作前一定要熟悉和遵守目标国的相关法规,分析不同国家地区间法律制度的差异,这样才能有效地规避违反法律的风险。

欧洲各国禁止播放有关宗教、烟酒等内容的广告,而在中国广告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烟酒类的广告。在欧美许多国家,广告中使用国旗、国徽等象征图案是合法的。例如美国国旗图案是时尚界的惯用符号,常出现在服装上,允许普通民众穿戴,而在以东方文明为核心文化内容的亚洲国家,擅用国旗国徽是违法行为。

四 “本土化”策略的优势与不足

“本土化”策略是广告制作人在跨文化广告传播中,面对处于不同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的不同目标国受众时,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不同需求,而采取的适应目标国文化环境的广告宣传策略。

在跨文化广告传播中采取“本土化”策略,可以在目标国受众熟悉的文化语境下,加强与他们在观念、情感等方面的沟通,取得他们的认同。同时还可以增加生产者及产品在目标受众中的亲和力,提高广告宣传推销的效果。但是在实施“本土化”策略的过程中,因为要在不同文化语境中采用不同的广告策略,也会出现品牌形象不统一、广告制作宣传成本过高的现象。

在当今的跨文化广告传播中,比较受到认可的是采取“折中”的方法,即实施“标准化”和“本土化”相结合的广告传播策略。此种策略的核心是“标准化策略,本土化表现”,既可以保持国际广告的全球统一性,又能考虑到不同目标市场的差异性要求,最大程度地协调了“标准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广告宣传效果。

参考文献

[1]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 赵恩芳:《现代广告文化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篇4

广播电视的播出质量不仅对受众的感受有所影响,同时还关系到电视台的收视率,在播出的过程中,由于微波的通信容量比较大,并且投入的成本较少,所以应用的较为广泛。但是在微波传输的过程中,传输通道会出现受阻的现象,或者是在传输的过程中,信息逐渐衰落,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微波的传输质量。所以为了有效的提高微波传输的质量,应该对影响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找出解决的对策,保证微波传输能够稳定的运行,为广播电视的播出质量创造有利的条件。

1 微波通道保护现状

微波在传输的过程中,需要保持通道的畅通,如果通道中的障碍增多,会阻碍微波的传输,信号衰落,从而影响到微波传输的质量。在现代城市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高楼大厦的建筑数量越来越多,尤其是高层建筑逐渐增多,严重的影响到微波传输通道的信号质量。以前设计的传输系统只是针对于当时的建筑物来考虑的,所以在如今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广播电视微波传输的安全性受到严重的影响。

广播电视微波传输通道的安全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信息的传达方面有很大的作用,无论是政府部门公共信息的传播,还是居民的日常生活,都需要广播电视来作为宣传的媒介。微波传输的抵御能力较强,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要加强对于微波传输通道的保护,提高微波传输的效率,保证信号质量的安全可靠。

2 微波传输通道的保护

在对微波传输通道的保护方面应该尽可能的采取多项措施,进行保护之前,应该对微波传输系统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微波的安全稳定运行。在微波传输通道保护方面,规划部门的作用非常重要,应该对微波站进行频率和站址的备案,在以后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应该尽量避免对传输信号的干扰,此外还应该严格控制同频微波之间的干扰。加强对微波传输中的故障检测,在传输的过程中,发现故障可以及时的定位,找出故障原因及时排除。在微波传输的过程中,中间不能出现阻挡,否则会影响到信号的质量。因为微波传输的通道是不可视的,并且传输通道所跨越的区域范围较大,这就为监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对微波传输通道进行严密的监视,保证传输通道的畅通。

3 微波传输通道故障排除

为了掌握广播电视微波传输通道故障排除方法,下面通过具体实例进行介绍。近期发现A和B微波站接收的电平指数出现下降现象,在提高了发射功率后。首先,对两地天气状况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发现两地天气状况良好,因此排除由于天气因素引起传播信号衰落的可能。其次,技术人员应对传播设备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没有问题,接下来应将检查的重点放在天馈系统上,检查天馈系统是通过充气机中干燥剂颜色变化进行判断,如果干燥剂颜色显示为蓝色,就可以断定天馈系统出现了故障。接下来使用专门的检测仪器,对天馈系统的试馈线进行检查,判断故障产生是否和试馈线有关。如果是试馈线引起的则首先应对其进行干燥处理或者更换试馈线。最后,排除这类故障可以在天线的后端直接安装频谱仪用于接收电平参数,检查其和正常参数之间的偏差,如果偏差过大则对其进行微调。经过以上检查如果还未发现故障原因,则很可能是微波传输过程中受阻导致接收电平下降。首先,应利用相关软件查询微波电路。查询过程中认真记录各项参数,尤其应充分观察电平的变化情况。其次,通过传输路由图检查传输过程中存在的障碍物,检查过程中需要注意,一般网络提供的图像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不能直接反映微波传输情况,因此必须依靠微波传输路由图进行测量和查询。

利用微波传输路由图,能够清楚的观察出微波通道经过的地区地貌情况,但是在检查的过程中我们应明白一般高山、田野、城市中不会存在较为明显的障碍物,因此应注重微波通道附近较高的建筑物。为了做好后期的计算判断,应记录建筑物所在的经纬度和高度。记录建筑物的经纬度为了准确确定建筑物的面积,根据计算的结果将建筑物标示在图上。

4 微波衰落以及解决措施

4.1 微波衰落的影响

广播电视微波在传输的过程中,会受到地形、建筑物以及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传输信号的质量减弱,影响到终端的播出质量。在传输的过程中,如果阻碍比较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信号终端,严重的影响到广播电视系统的稳定运行,所以应该采取合理的方法保证微波的安全运行。

4.1.1 地面传输环境的影响

在地面环境中,主要影响微波传输的因素是断面的反射波,在城市、丘陵以及水面等区域内,对于微波的影响是不同的,所以在微波传输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地面的传输环境,减少对微波的影响。

4.1.2 气象因素的影响

气象因素是影响微波传输距离的重要因素之一。微波传播过程中受到雪、雾、雨等极端天气的影响,能量会被大大损耗,尤其在山区中气象条件复杂,大雨过后容易导致微波信号出现多次反射现象,从而加快微波衰落。当遇到雷雨天气,接收的电平会受到严重影响,使信道的误码率明显增加,甚至出现中断情况。

4.2 抗衰落采取的措施

利用分集接收技术,即在接收端将相关性较小的多路收信机输出信号进行合成或者选择以此减少信号衰落带来的影响。如果是微波站经过数字化改造后,可以结合频率分集和空间分集方式减少传播过程中微波衰落。

采用自适应均衡技术,通过使用TDAE均衡器减少微波传播过程中信道和时间的选择,从而使较小的相位失真进行均衡。采用交叉极化干扰抵消技术,对接收的信号分别从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进行处理,从而恢复原来信号质量,极大的减小较小信号之间的干扰。

采用环网自愈网。微波电路中如果中间某个站点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后面所有站点的工作,给整个微波电路系统的正常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针对微波电路存在的这种问题应建立环网自愈网,这样以来一旦某个方向的信号因为衰落出现中断,那么环网自愈网能够自动使用另外方向上的信号,因此有效避免微波信号传输过程中出现中断情况。

5 结束语

广播电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不仅是政府机构传达公共信息的媒介,同时也是人们业余生活的主要项目,所以广播电视的播出质量非常重要。微波传输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广播电视的播出质量,在微波传输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而影响到传输的质量。由于微波传输的故障或者是在传输通道中信号衰弱,都会影响到终端的播出质量。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为了保证微波传输的质量,应该在方案布置和技术监测方面不断的提升,有效提升广播电视微波传输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5

广告效果是广告传播对消费者所产生的影响,即广告所达到的既定传播与促销目标的程度。增强广告传播效果,避免无效和低效的广告,这是广告主、广告公司和广告媒体共同的追求,也是广告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近年来,中国电视领域发生着迅速变化,数字电视进程日益加快,并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传统模拟电视广告传播,我们有一系列措施与经验,但是,数字电视之后广告传播将是机遇还是挑战?广告将如何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与经济效益,这是值得我们探寻的新课题。

一、数字电视及其特殊的传播功能

数字电视(DigitalTV,DTV),是利用数字化的传播手段提供卫星电视传播与数字电视节目服务,用数字压缩来取代传统的信号模拟方式,从而为用户带来集高品质图像质量、特色化服务内容于一身的数字电视频道服务,具有高速、高质、超量、超文本、超时空、可检索、自由转换等传统电视所不具备的功能与特点,即是电视节目信号的拍摄、处理、编播、输出、接收、显现均采用数字技术的信息系统,存在于电视制作、传播、收看的全过程,它刷新了传统电视的传播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沟通平台,具有多媒体、即时性和交互式传播的特点,它是未来世界电视传播发展的主流趋势。概而述之,数字电视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电视台前端的数字化,实现电台、电视台内部栏目、节目、频道之间的互联互通各信息共享。二是在此基础上,在一定区域内整个电视信号传输、接收系统实施整体转换,逐步关闭模拟电视,实现前端到终端整个系统由模拟向数字的转换。

数字电视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多样性的服务功能。数字化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开放、兼容与共享,它整合了其他媒体和电信运行的所有功能。如互联网浏览、即时视频点播、电视购物、资讯平台、远程教育、市政公报、互动游戏、分类广告、电子商务等,实现了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功能“三机合一”,使广播电视网、电信网、计算机信息网“三网合一”,在它们之间实现了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使电视成为类似电脑信息终端的显示器,数字电视成为“复合性多媒体”。二是互动功能。数字电视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向着受众选择和控制的方向转化,实现了电视传者与受众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和即时反馈,技术实现了逐行显示的标准VGA图像,电视机成为一台多媒体信息终端显示器。三是实现了电视的多视窗如画中画、画外画、视窗放大、静止画面等功能。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自由地选择频道、选择画面,并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口味与需求随时更换节目。四是电视频道明显增加。数字电视使电视节目传输资源得到极大膨胀,卫星通过数字压缩技术可以传输上百套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有线电视网通过采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也可以提供数百套左右的节目。因此,现在使用的电视模拟网只能传输40多个频道,使用数字电视网后,则可以传输500多个频道,而每一个频道又可以播放多套节目。数字电视普及后,受众观看电视时,节目选择更宽,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由此观之,数字电视与传统模拟电视传播比较,其传播优势明显体现在:电视传播播的质量高、选择的范围与传播的地域广泛、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增强。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将会越来越广阔,必将受到受众的普遍欢迎。

二、数字电视给广告带来全新的传播方式

1.从单向硬性传播向双向互动传播转变。数字电视的功能与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电视媒体截然不同。传统电视的传播模式是受控的,信息是单向流动的,受众处于一种你播什么我看什么的状态,受众反馈的方式不外乎写信、打电话。而数字电视则由过去受众被动接受信息转为“互动式”(传者与受者表现为实时交互操作),即人机交互,受众可以主动地接受需要的电视信息。数字电视传播形式由过去的“一对多传播”变成了除“一对面”外的“点对点”传播。即数字电视使受众在观看电视的同时,能上传有关信息,选择与节目相关的内容和服务,如我国数字电视杭州模式就实现了VOD视频点播。数字电视后画面还有多种“链接”形式,可以进入另一个数据流程。如果传统模拟电视广告传播给人的感觉主要是向消费者“推”、“输”广告信息,乃至施加“皮下注射”进行广告信息灌输的话,那么,数字电视广告的、传播,改变为受众可以与电视中任何自己需要的广告“信息源”联系,把需要的广告信息“拉”出来,主动进行观看、浏览甚至下载,这样,传统模拟电视那种“地毯式轰炸”的广告传播方式正在失去效果,数字电视的出现大大地减少了广告传播的负面影响。

2.由强制性接收向选择的自由性收看转变。传统模拟电视是受控的、单向的,即传输接受,受众只是单纯被动地接收电视信息。而数字电视传播下的受众可以在自己许可的时空中自由选择电视观看,接受与消化电视信息;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在电视中查找不同形式的信息,甚至可自由观看、查询、浏览、下载需要的广告信息资料,从而避免消费者因注意力不集中产生的广告传播的无效性和被动性。数字电视广告的出现,甚至可能使传统购物方式发生转变,广告主开始向直销广告主转变(如中国数字电视的青岛模式),消费者不必一家家商场跑来跑去比较商品的质量、价格,更不必面对售货员的“热情推销”,一切只需操作遥控器或红外遥控键盘,边观看数字电视中的广告,边详看企业、产品的介绍,边互动选货、订货、购物。在数字电视环境下,受众成了主动广告信息的寻求者,开始真正能够控制自己的收视时间和收视内容,完全消除了电视广告在接收时间上的强制性与被动性。

3.由电视表现手段的单一性向电视表现的多样性转变。数字电视把影像、声音、文字、图表等信息传播形式集于一体,变成一种可以包容一切信息传递方式、类似于计算机“多媒体”全方位信息传播的媒介载体。也就是说,数字电视整合了一切媒体的优势,具有了多媒体的功能,它能最大限度地运用各种技术与艺术手段,利用现代高科技声、光、电技术制作出生动活泼、形式多样、赏心悦目、可视性强的电视信息(广告信息)。数字电视有电视画中画、画外画、视窗放大、静止画面等展现传播方式,给受众以全方位、多维度的广告信息传播,传达多感官的广告信息,甚至还可以实现电视广告信息的录像、复制、定格或回放等功效,给受众带来全面的视听觉震撼。因此,数字电视传播广泛、力度大、交互性强,数字电视广告传播就可充分利用其技术优势,推播全屏广告、画中画广告、声音广告、游动广告、互动广告、全流量广告等综合多种传媒技术的广告传播形式,以取得最佳传播效果。

4.由电视信息投放的模糊性向准确性转变。与传统模拟电视广告传播比较,数字电视广告投放的精准性明显增强。数字电视可依据有共同兴趣、爱好、利益的分众群体(消费者),依据要确定的广告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传播,即特定的电视广告针对特定的电视受众,使得数字电视广告传播的目标受众十分清楚。如某固定的电视节目专栏,不同产品的广告就可投放在这类传播平台上。这样广告播放的信息投放在有着共同需求的分众(消费者)中,其广告传播的目标市场十分清晰,从而真正做到广告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广告主在数字电视中传播广告的信息的准确度就会大大提高,就能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广告主可以利用数字电视传播技术及时监测广告观看者、访问者类型、访问的时间、访问的地区,并进行归类统计,从而准确地了解到电视广告传播的效果。这样,广告投放、传播广告的目标市场就会越来越准确。5.由传统固定的电视传播向移动的数字电视传播转变。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移动电视正在出现,它是无线传输的数字化电视,其特点是移动接收、携带方便、清晰度高且音响效果好,能够随时随地收看,对受众的影响非常大。当前,流媒体如车内移动电视、手机移动电视、计算机电视收视等早已出现,这为电视广告传播带来了新的传播途径。目前上海、长沙的车载移动电视,以收视优势拉动了广告信息的传输,取得了良好的效益。2004年以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相继推出了手机电视传播业务,其用户数量逐年增长。移动数字电视的传播效率和接受功能优势是传统模拟电视媒体所无法相比的。这种移动的广告信息播放,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获得更高的广告到达率。

三、数字电视广告实现有效传播的途径

1.采用“点对点”的方式传播广告信息。数字电视改变了传统电视广告那种“全民式”的传播模式(数字电视频道的增多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模拟电视单一强势传播的削弱),使“点对点”的定向定面电视广告传播成为可能。数字电视媒体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播放相应的广告信息,传播模式表现出新的“点对点”的映射关系,它能使电视广告在最合适的时间、以最合适的方式传播给最需要广告信息的受众(消费者)。数字电视传播的出现,开始使自己小众化,传播的针对目标越来越细,这样就能有效增加数字电视广告的针对性、及时性与沟通效果,大大提高广告传播的效益,同时,由于“点对点”的传播方式,在个性化内容的数字电视频道中,受众注意力集中,需求的目标明确,并自主自愿地接受电视广告信息,电视广告传播的效果自然会更好。

2.建立电视资讯平台传播广告信息。在数字电视中建立“资讯平台”,就可以为广告传播建立信息资源库或称其为“服务仓库”,供受众(消费者)随时随地查找需要的广告服务,用户通过所设的解码器或操作键盘可随意检索数字电视广告信息,这样一来,电视广告就成为可供查询、可供检索的信息资料。电视资讯平台栏目上的受众,往往具有共同爱好和兴趣,这样也就能更好地使广告主与媒体接近目标分众(消费者),了解他们的购买行为和购买的习惯与差异,从而开办“资讯平台广告”——直接针对新产品的目标受众设计资讯平台,把广告的内容完全融到所资讯的形式与内容中去,把电视机变成进入千家万户的多媒体广告信息终端。数字电视可以满足不同目标受众的需求与愿望,通过数字电视频道提供分类广告,为广告客户提供足够广阔的选择空间。目标市场明确了,电视广告资源就能得到合理开发。

3.采取电视与网络互动传播广告信息。对于广告而言,与受众进行有效沟通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数字电视技术第二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电视与互联网联通,真正实现跨媒体的信息共享,交互式应用越来越广泛,这样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两种传播媒介的各自特征与优势来进行广告信息的传播。受众在收看数字电视后,可以通过遥控、点击广告链接到企业或新产品频页,或上网查询更详尽的产品广告信息,甚至把需求信息再反馈到电视台或商家。同时,也可将数字电视广告转化为网络视频播放,可利用数字电视来吸引受众(消费者)收看简短广告片,最后用字幕打出受众需要了解的信息,告知到网络中去查找更详细、更需要全面了解的广告信息,使受众对广告信息的阅读层次化,并进行互动双向交流。这种把电视媒体广告和网络广告结合为一体的广告传播方式,在美国、日本已经出现了,并日益受到受众的欢迎,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互动电视广告”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帮助商家与电视受众(消费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通过广告信息库的建立,真正实现“一对一”的营销。

4.办好电视节目吸引受众来传播广告信息。数字电视后,节目制作的质量成为收视的关键,电视节目抓住了受众的眼球,才会产生传播效益。因为数字电视后每个安装了有线电视或卫星电视系统的用户将能收到500多个频道,这种传播局面必然使电视受众不断地更换、选择电视节目来满足自己的收视要求。这样,传统模拟电视单一频道强势传播的局面开始削弱,那种全方位、大面积影响受众的广告,在数字电视面前变得只是少部分地影响受众了。数字电视广告传播必须在电视频道相对稳定、节目品牌影响力大这种收看状态中去争取受众。因此,数字电视时代要想使商家的广告传播影响受众,就必须发挥数字传输的技术优势,办出有吸引力的电视节目,给受众带来乐趣,使数字电视节目显现出互动性、娱乐性、新颖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要利用好的电视节目搭建广告传播的平台,想方设法吸引受众视觉、听觉,让受众在享受好的节目的过程中自愿接受有关广告信息,甚至引发受众自发关注和参与,吸引他们去主动寻找广告信息,这样才能使电视输出的广告信息吸引眼球、传有效果。

5.实行电视分群投放来传播广告信息。传统模拟电视传播的对象往往是“全民性”的,广告传播也是大面积“广而告之”的“印象轰炸”,电视广告传播往往不顾各个年龄层次、各个地区、各种收入阶层、各种文化水准、各个生活层面的受众,盲目传播广告信息,所以这种电视广告传播关注力低。随着数字电视的发展,受众开始分群,有着共同兴趣爱好、购买行为与购买习惯的受众,观看与浏览的是共同关注的电视信息、电视广告,受众导向时代真正来临。这时电视广告传播只有按分群的目标受众“投其所好”地把广告信息传输给受众,投放的广告才会取得成效。在数字电视传播时代,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广告主的需求,锁定广告目标用户群,为他们“量身定制”广告,做到精确定向的广告传播。如果电视广告传播的分众(目标消费群)与专业电视频道的目标受众趋于一致,电视广告传播就会取得巨大效果。

不可否认,数字电视在中国还只是初现端倪,怎样构建数字电视广告传播,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与开发,但我们深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电视媒体仍然是广告传播最为重要的媒介,其广告传播效果也最为明显,崭新的以“受众本位”数字电视的广告传播时代的春天即将到来。

参考文献:

篇6

1、引言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作为文化传播的基本单位,模因寓于语言之中,语言本身就是模因。从模因论的角度上讲,汉语广告中的成语其实也是一种模因形式,它的复制和传播方式与模因的传播方式密不可分。基于何自然教授的语言模因传播模式,通过对从有影响力的大众传媒中选取的语料的剖析,本文着重讨论了汉语广告语言中成语模因的三种传播方式,即内容相同形式各异传播、形式相同内容各异传播和变序传播。

2、理论基础

模因论,顾名思义即复制,但语言模因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对原始数据内容和形式上的复制。因此,从这个角度讲,何自然(2005)教授提出了语言模因的两种传播方式:内容相同形式各异传播、形式相同内容各异传播。

在此理论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汉语广告中成语模因的传播方式,即三种传播方式:内容相同形式各异传播、形式相同内容各异传播和变序传播。

3、成语模因的传播

3.1内容相同形式各异传播

内容相同形式各异传播指相同的信息内容在不同的语境下被复制传播。汉语广告中的成语模因以这种形式传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相同信息直接传递和相同信息以异形传递。

3.1.1相同信息直接传递

直接传播,顾名思义信息在内容上和形式上不做任何改动就直接在适当的语境下使用。这种语言模因的传播方式主要适用于引文、经典台词、名言警句等,也是汉语广告中的成语模因的传播中最常见的传播模式。广告人选择合适的原始成语直接植入广告语中,以求吸引大众眼球,达到广而告之效果。

成语模因的直接传播模式中,还存在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即只有成语模因本身,没有其他任何修饰语。例如:

(1)一刻千金。(手表)

众所周知,时间是现代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国人也是极为熟悉成语一刻千金的含义。此条广告语淋漓精致的展示了时间与手表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加说明了手表的基本功能。3.1.2相同信息以异形传递

相同信息以异形传递,即复制信息内容为主的模因以纵向递进的方式传递,在传播过程中,传递的原本形式也许有所变化,但表达的主要核心内容却永成不变。成语模因的这种传播模式主要表现在成语的基本含义不变,但组成成语的个别词汇有适当的更改。例如:

(2)胜者为“皇”。(计算机)

很明显,词条广告语是在成语“胜者为王”的基础上进行异性传递,“皇”字一语双关,即指代计算机的品牌“皇家”又指代计算机的质量无与伦比,堪称第一。

3.2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传播

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传播亦称模因表现型传播(布莱克摩尔,1999),指语言模因的整体组成结构不变,但组成成分却大相径庭,从而使得意思也有相应的变化。汉语广告语言中成语模因的传播模式以同音异义横向嫁接、同形联想嫁接和同构异义横向嫁接三种方式传播。

3.2.1同音异义横向嫁接

在语言学中,同音异义指发音相同而含义不同的两个词。语言模因可以以类似的方式传播。由于广告语言的特殊需求,汉语广告语中的成语模因中的一些关键词常常被它的同音异义词所取代,而成语本身的基本结构却依旧保持不变。例如:

(3)家有飞鹿,随心所“浴”。(热水器)

(4)用中意空调,不怕“冷潮热风”。(空调)

3.2.2同形联想嫁接

同形联想嫁接特指语言模因本身形式和内容没有任何变化,但在不同语境下,所产生的语义却截然相反。广告语言中的成语模因没有任何形式和内容的改变,但作为广告语言,在传播的过程中,成语模因本身的涵义却有所变化,进而与所宣传的产品之间有着一种内在联系。例如:

(5)金鸡独立。(鞋油)

3.2.3同构异义横向嫁接

同构异义横向嫁接,即保留语言模因的整体结构而改变一些关键词。广告语言中的成语模因的同构异义横向嫁接则指保留成语模因的原始结构而将核心词变为意义完全不同的词。

此处,不得不提的是,有些广告语在成语模因的基础上加一些否定词进行复制传播,从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同构异义横向嫁接的一种传播方式。例如:

(6)聪明不必绝顶。(洗发水)

3.3变序传播

变序传播仅适应于广告语言中成语模因的传播,指互换成语中个别词汇的位置从而强调不同的意境。由于其结构和含义都有相应改变,所以此传播方式不同于以上两种传播。例如:

(7)行空天马,进入玩家。(游戏机)

此处运用成语天马行空(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势豪放,不拘一格)变序传播,将一个主谓结构转为一个动宾结构,传递的意思显而易见,展示了天马牌游戏机的新颖与独特。

4、结论

汉语广告语言中成语模因的传播方式与语言模因的传播方式基本一致,包括内容相同形式各异传播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传播两种方式。但作者探索性提出了成语模因的第三种传播方式,即变序传播。本研究运用模因理论指导广告语的编写,为广告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文案思路和更广泛的创作空间;此外,还将加强公众对汉语广告语言中成语的认识,为受众提供更广阔的视野解读广告,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为受众理解成语变异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在对外宣传中取得更好的效果。(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本论文系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人文社会科学)“模因顺应视角下汉语广告语中成语的运用研究”

参考文献:

[1]Blackmore,S.1999.The Meme Machin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Dawkins,R.1976.The Selfish Gen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篇7

广告效果是广告传播对消费者所产生的影响,即广告所达到的既定传播与促销目标的程度。增强广告传播效果,避免无效和低效的广告,这是广告主、广告公司和广告媒体共同的追求,也是广告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近年来,中国电视领域发生着迅速变化,数字电视进程日益加快,并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传统模拟电视广告传播,我们有一系列措施与经验,但是,数字电视之后广告传播将是机遇还是挑战?广告将如何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与经济效益,这是值得我们探寻的新课题。

一、数字电视及其特殊的传播功能

数字电视(DigitalTV,DTV),是利用数字化的传播手段提供卫星电视传播与数字电视节目服务,用数字压缩来取代传统的信号模拟方式,从而为用户带来集高品质图像质量、特色化服务内容于一身的数字电视频道服务,具有高速、高质、超量、超文本、超时空、可检索、自由转换等传统电视所不具备的功能与特点,即是电视节目信号的拍摄、处理、编播、输出、接收、显现均采用数字技术的信息系统,存在于电视制作、传播、收看的全过程,它刷新了传统电视的传播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沟通平台,具有多媒体、即时性和交互式传播的特点,它是未来世界电视传播发展的主流趋势。概而述之,数字电视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电视台前端的数字化,实现电台、电视台内部栏目、节目、频道之间的互联互通各信息共享。二是在此基础上,在一定区域内整个电视信号传输、接收系统实施整体转换,逐步关闭模拟电视,实现前端到终端整个系统由模拟向数字的转换。

数字电视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多样性的服务功能。数字化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开放、兼容与共享,它整合了其他媒体和电信运行的所有功能。如互联网浏览、即时视频点播、电视购物、资讯平台、远程教育、市政公报、互动游戏、分类广告、电子商务等,实现了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功能“三机合一”,使广播电视网、电信网、计算机信息网“三网合一”,在它们之间实现了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使电视成为类似电脑信息终端的显示器,数字电视成为“复合性多媒体”。二是互动功能。数字电视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向着受众选择和控制的方向转化,实现了电视传者与受众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和即时反馈,技术实现了逐行显示的标准VGA图像,电视机成为一台多媒体信息终端显示器。三是实现了电视的多视窗如画中画、画外画、视窗放大、静止画面等功能。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自由地选择频道、选择画面,并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口味与需求随时更换节目。四是电视频道明显增加。数字电视使电视节目传输资源得到极大膨胀,卫星通过数字压缩技术可以传输上百套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有线电视网通过采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也可以提供数百套左右的节目。因此,现在使用的电视模拟网只能传输40多个频道,使用数字电视网后,则可以传输500多个频道,而每一个频道又可以播放多套节目。数字电视普及后,受众观看电视时,节目选择更宽,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由此观之,数字电视与传统模拟电视传播比较,其传播优势明显体现在:电视传播播的质量高、选择的范围与传播的地域广泛、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增强。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将会越来越广阔,必将受到受众的普遍欢迎。

二、数字电视给广告带来全新的传播方式

1.从单向硬性传播向双向互动传播转变。数字电视的功能与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电视媒体截然不同。传统电视的传播模式是受控的,信息是单向流动的,受众处于一种你播什么我看什么的状态,受众反馈的方式不外乎写信、打电话。而数字电视则由过去受众被动接受信息转为“互动式”(传者与受者表现为实时交互操作),即人机交互,受众可以主动地接受需要的电视信息。数字电视传播形式由过去的“一对多传播”变成了除“一对面”外的“点对点”传播。即数字电视使受众在观看电视的同时,能上传有关信息,选择与节目相关的内容和服务,如我国数字电视杭州模式就实现了VOD视频点播。数字电视后画面还有多种“链接”形式,可以进入另一个数据流程。如果传统模拟电视广告传播给人的感觉主要是向消费者“推”、“输”广告信息,乃至施加“皮下注射”进行广告信息灌输的话,那么,数字电视广告的、传播,改变为受众可以与电视中任何自己需要的广告“信息源”联系,把需要的广告信息“拉”出来,主动进行观看、浏览甚至下载,这样,传统模拟电视那种“地毯式轰炸”的广告传播方式正在失去效果,数字电视的出现大大地减少了广告传播的负面影响。

2.由强制性接收向选择的自由性收看转变。传统模拟电视是受控的、单向的,即传输接受,受众只是单纯被动地接收电视信息。而数字电视传播下的受众可以在自己许可的时空中自由选择电视观看,接受与消化电视信息;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在电视中查找不同形式的信息,甚至可自由观看、查询、浏览、下载需要的广告信息资料,从而避免消费者因注意力不集中产生的广告传播的无效性和被动性。数字电视广告的出现,甚至可能使传统购物方式发生转变,广告主开始向直销广告主转变(如中国数字电视的青岛模式),消费者不必一家家商场跑来跑去比较商品的质量、价格,更不必面对售货员的“热情推销”,一切只需操作遥控器或红外遥控键盘,边观看数字电视中的广告,边详看企业、产品的介绍,边互动选货、订货、购物。在数字电视环境下,受众成了主动广告信息的寻求者,开始真正能够控制自己的收视时间和收视内容,完全消除了电视广告在接收时间上的强制性与被动性。

3.由电视表现手段的单一性向电视表现的多样性转变。数字电视把影像、声音、文字、图表等信息传播形式集于一体,变成一种可以包容一切信息传递方式、类似于计算机“多媒体”全方位信息传播的媒介载体。也就是说,数字电视整合了一切媒体的优势,具有了多媒体的功能,它能最大限度地运用各种技术与艺术手段,利用现代高科技声、光、电技术制作出生动活泼、形式多样、赏心悦目、可视性强的电视信息(广告信息)。数字电视有电视画中画、画外画、视窗放大、静止画面等展现传播方式,给受众以全方位、多维度的广告信息传播,传达多感官的广告信息,甚至还可以实现电视广告信息的录像、复制、定格或回放等功效,给受众带来全面的视听觉震撼。因此,数字电视传播广泛、力度大、交互性强,数字电视广告传播就可充分利用其技术优势,推播全屏广告、画中画广告、声音广告、游动广告、互动广告、全流量广告等综合多种传媒技术的广告传播形式,以取得最佳传播效果。

4.由电视信息投放的模糊性向准确性转变。与传统模拟电视广告传播比较,数字电视广告投放的精准性明显增强。数字电视可依据有共同兴趣、爱好、利益的分众群体(消费者),依据要确定的广告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传播,即特定的电视广告针对特定的电视受众,使得数字电视广告传播的目标受众十分清楚。如某固定的电视节目专栏,不同产品的广告就可投放在这类传播平台上。这样广告播放的信息投放在有着共同需求的分众(消费者)中,其广告传播的目标市场十分清晰,从而真正做到广告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广告主在数字电视中传播广告的信息的准确度就会大大提高,就能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广告主可以利用数字电视传播技术及时监测广告观看者、访问者类型、访问的时间、访问的地区,并进行归类统计,从而准确地了解到电视广告传播的效果。这样,广告投放、传播广告的目标市场就会越来越准确。5.由传统固定的电视传播向移动的数字电视传播转变。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移动电视正在出现,它是无线传输的数字化电视,其特点是移动接收、携带方便、清晰度高且音响效果好,能够随时随地收看,对受众的影响非常大。当前,流媒体如车内移动电视、手机移动电视、计算机电视收视等早已出现,这为电视广告传播带来了新的传播途径。目前上海、长沙的车载移动电视,以收视优势拉动了广告信息的传输,取得了良好的效益。2004年以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相继推出了手机电视传播业务,其用户数量逐年增长。移动数字电视的传播效率和接受功能优势是传统模拟电视媒体所无法相比的。这种移动的广告信息播放,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获得更高的广告到达率。

三、数字电视广告实现有效传播的途径

1.采用“点对点”的方式传播广告信息。数字电视改变了传统电视广告那种“全民式”的传播模式(数字电视频道的增多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模拟电视单一强势传播的削弱),使“点对点”的定向定面电视广告传播成为可能。数字电视媒体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播放相应的广告信息,传播模式表现出新的“点对点”的映射关系,它能使电视广告在最合适的时间、以最合适的方式传播给最需要广告信息的受众(消费者)。数字电视传播的出现,开始使自己小众化,传播的针对目标越来越细,这样就能有效增加数字电视广告的针对性、及时性与沟通效果,大大提高广告传播的效益,同时,由于“点对点”的传播方式,在个性化内容的数字电视频道中,受众注意力集中,需求的目标明确,并自主自愿地接受电视广告信息,电视广告传播的效果自然会更好。

2.建立电视资讯平台传播广告信息。在数字电视中建立“资讯平台”,就可以为广告传播建立信息资源库或称其为“服务仓库”,供受众(消费者)随时随地查找需要的广告服务,用户通过所设的解码器或操作键盘可随意检索数字电视广告信息,这样一来,电视广告就成为可供查询、可供检索的信息资料。电视资讯平台栏目上的受众,往往具有共同爱好和兴趣,这样也就能更好地使广告主与媒体接近目标分众(消费者),了解他们的购买行为和购买的习惯与差异,从而开办“资讯平台广告”——直接针对新产品的目标受众设计资讯平台,把广告的内容完全融到所资讯的形式与内容中去,把电视机变成进入千家万户的多媒体广告信息终端。数字电视可以满足不同目标受众的需求与愿望,通过数字电视频道提供分类广告,为广告客户提供足够广阔的选择空间。目标市场明确了,电视广告资源就能得到合理开发。

3.采取电视与网络互动传播广告信息。对于广告而言,与受众进行有效沟通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数字电视技术第二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电视与互联网联通,真正实现跨媒体的信息共享,交互式应用越来越广泛,这样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两种传播媒介的各自特征与优势来进行广告信息的传播。受众在收看数字电视后,可以通过遥控、点击广告链接到企业或新产品频页,或上网查询更详尽的产品广告信息,甚至把需求信息再反馈到电视台或商家。同时,也可将数字电视广告转化为网络视频播放,可利用数字电视来吸引受众(消费者)收看简短广告片,最后用字幕打出受众需要了解的信息,告知到网络中去查找更详细、更需要全面了解的广告信息,使受众对广告信息的阅读层次化,并进行互动双向交流。这种把电视媒体广告和网络广告结合为一体的广告传播方式,在美国、日本已经出现了,并日益受到受众的欢迎,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互动电视广告”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帮助商家与电视受众(消费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通过广告信息库的建立,真正实现“一对一”的营销。

4.办好电视节目吸引受众来传播广告信息。数字电视后,节目制作的质量成为收视的关键,电视节目抓住了受众的眼球,才会产生传播效益。因为数字电视后每个安装了有线电视或卫星电视系统的用户将能收到500多个频道,这种传播局面必然使电视受众不断地更换、选择电视节目来满足自己的收视要求。这样,传统模拟电视单一频道强势传播的局面开始削弱,那种全方位、大面积影响受众的广告,在数字电视面前变得只是少部分地影响受众了。数字电视广告传播必须在电视频道相对稳定、节目品牌影响力大这种收看状态中去争取受众。因此,数字电视时代要想使商家的广告传播影响受众,就必须发挥数字传输的技术优势,办出有吸引力的电视节目,给受众带来乐趣,使数字电视节目显现出互动性、娱乐性、新颖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要利用好的电视节目搭建广告传播的平台,想方设法吸引受众视觉、听觉,让受众在享受好的节目的过程中自愿接受有关广告信息,甚至引发受众自发关注和参与,吸引他们去主动寻找广告信息,这样才能使电视输出的广告信息吸引眼球、传有效果。

5.实行电视分群投放来传播广告信息。传统模拟电视传播的对象往往是“全民性”的,广告传播也是大面积“广而告之”的“印象轰炸”,电视广告传播往往不顾各个年龄层次、各个地区、各种收入阶层、各种文化水准、各个生活层面的受众,盲目传播广告信息,所以这种电视广告传播关注力低。随着数字电视的发展,受众开始分群,有着共同兴趣爱好、购买行为与购买习惯的受众,观看与浏览的是共同关注的电视信息、电视广告,受众导向时代真正来临。这时电视广告传播只有按分群的目标受众“投其所好”地把广告信息传输给受众,投放的广告才会取得成效。在数字电视传播时代,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广告主的需求,锁定广告目标用户群,为他们“量身定制”广告,做到精确定向的广告传播。如果电视广告传播的分众(目标消费群)与专业电视频道的目标受众趋于一致,电视广告传播就会取得巨大效果。

不可否认,数字电视在中国还只是初现端倪,怎样构建数字电视广告传播,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与开发,但我们深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电视媒体仍然是广告传播最为重要的媒介,其广告传播效果也最为明显,崭新的以“受众本位”数字电视的广告传播时代的春天即将到来。

参考文献:

篇8

社交网站作为网络发展的一个趋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同于一般的网站,有着自身的优势。针对社交网站自身传播的特点,广告应该也有自身的特点,广告传播也需量身制定出自身的策略。

软性诉求传播策略

软性诉求是一种用柔和、轻快的方式向受众传达自身观点、倾诉自身情感的诉求方式。它是现代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传播手段,因为其自身的隐蔽性、非强制性等特点,是现代广告传播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策略。社交网站是社交性的圈子,采用社交、娱乐方式达到情感共鸣是其主要的目的,因此在社交过程中,硬性推销广告势必造成受众情绪上的反感和抵触。[1]采用软性诉求的传播策略,让受众在心理上心平气和地接受广告信息,能让社交网站广告传播得以顺利进行。软性诉求传播策略,在社交网站中,具体表现为植入式的广告形式和广告信息的情感诉求。

植入式广告。植入式广告是指代表产品或者服务的广告信息以文字、声音、图形等符号形式融入一些特定场景中,给受众留下一些印象,从而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进行广告的植入,减轻了观众对广告的抵触心理,更好地让广告融入某种元素中去。植入式广告有很多种类,按照植入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在图书、影视、电视、网络中植入。在社交网站中,广告植入方式以软文广告和游戏植入式广告为主。

1.软文广告。软文广告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文章植入式广告。在社交网站中,有很多信息机制,可以利用相关的特别文章来进行广告的植入。因为文章中的一些情境让广告产生了特有的传播语境,这些语境为广告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广告可以夹杂在文章中进行生存。当植入信息出现在文章中,直接或者间接地涉及企业或品牌符号等特定元素的时候,我们就认为文章中植入了广告。这样的信息进入和到达,可以称为广告的软文植入。

2.游戏植入式广告。游戏植入式广告,是在游戏中植入与企业品牌相关的广告信息。目前,社交网站在线游戏主要来源于娱乐应用。在线游戏的过程中在恰当的时间、场合出现了广告信息,对于游戏参与者来说,并不会让其产生抵触的情绪。所以,在社交游戏中植入广告更加有利于广告信息的扩散。

植入式广告把广告特有的传播优势发挥到极致,一方面,信息过剩的时代,注意力已经过剩,植入式软性地将信息与特有的因素巧妙地结合,既做到了信息的传达,又传递了广告;另一方面,植入式广告降低了广告成本,提高了受众接触信息的质量。但采用植入式广告策略,更需要注意植入的合理性——不能影响植入前的信息表达,植入只能是在不影响植入前的信息真实环境下,进行广告信息的植入。

广告的情感诉求。在广告的诉求点上,社交网站广告传播应该更加重视情感的交流。社交网站与传统网站相比,比传统网站多的是交流机制。同时,作为社交网站,人与人之间因为交流聚集在一起,如果广告的目的性太强,势必造成用户流失。所以社交网站广告应该好好利用交流机制同用户进行情感精神层次上的沟通,而适当减少传统网站广告过强的目的性和理性成分。“重情感,轻目的”应该是社交广告的重要诉求方式。

基于用户关系下的人际传播策略

人际传播是信息、认知、美誉度在人与人之间进行流通。[2]巨大的用户数量让社交网站人际传播变得无时不在,因此,基于用户关系下的人际传播策略是社交广告应该采取的重要策略。具体包括基于用户关系的病毒式传播和基于用户口碑下的体验式传播。

基于用户关系的病毒式传播。病毒式传播是通过人际关系进行信息传播,利用口口相传模式的速度和影响迅速传播对一个产品或者一个事件的看法。信息先传达到用户处,利用用户口碑、喜好等传达信息。病毒式传播有效地降低了广告成本,提高了广告传播效果。

社交网站中形成病毒式传播的前提是一个巨大的虚拟人际网,通过人际的互相传播,从而达到影响力的推广。[3]社交网站应用下的邀请加入团队、邻居等获取机制,让用户加入应用,从而达到广告传播的效果,这种邀请式的病毒式传播是社交网络广告需要深度挖掘的。病毒式传播主要分为两种:

1.用户获取机制下的病毒式传播。在社交的一些应用下,用户加入应用需要获取机制——通过别人引荐、邀请、发站内信等方式,才能加入一些应用。这样就让广告信息可以通过用户获取机制这个渠道进行传播。只需有社交用户邀请其他用户加入社交应用,广告就有了传播的途径,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引荐,也就形成了信息病毒式传播的基础。病毒式广告传播策略采用了这种病毒式的信息传播,是基于用户关系下的用户获取机制。

2.分享型的病毒式传播。分享是社交网站中信息传播和共享的一种功能。人与人在社交过程中,是一种自我实现和自我展示的过程。分享型的传播也是社交过程中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广告信息可以通过分享这种功能化方式进行病毒式的传播,从而引起在大众中传播。[4]

分享型的广告病毒式传播,基于两个要素:一是广告内容的优质化。内容是影响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内容为王的时代已经来临,精品内容是未来社交网站广告努力的重要方向。分享型的病毒式传播,由用户主动与公众进行信息交流,如果用户传播的广告内容品质很差,那么对公众的吸引程度也会降低。即便这种广告由用户分享,投放到社交网站中去,也不会产生很好的传播效果,分享型的信息传播机制也不会产生很大的作用。二是广告创意需有新意。21世纪是一个眼球经济时代,谁能吸引眼球,谁才能赢得未来。创意是一个广告的灵魂,新意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吸引眼球最终才能形成规模效应。

基于用户口碑下的体验式传播。口碑传播(Oral spreading),是指一个具有感知信息的非商业传者和信息的接收者,对一个企业的品牌、产品和服务的非正式的人际传播过程。在当下,口碑营销也是各种营销界人士所推崇的。首先,因为它是个信息传输的工具,并且每个人都有这个工具。其次,口碑具有高信任度。口碑就是广大用户在长时间的生活过程中,积累下的经验财富。相对来说,口碑来得比较务实,所以口碑起着影响消费者态度和行为的重要作用。再次,口碑廉价。口碑的口口相传,有很强的传播效果,相对媒体投入,利用用户的口碑已经变得相当廉价。当然,口碑有正向和负向之分,提高正向口碑的传播,加强负向口碑的传播管理,对于提高消费者忠诚度异常关键。

在线体验式传播是基于用户口碑的一个虚拟体验,让用户在体验的过程中使之与广告达成一个情感、心理交流的过程,从而使得广告信息得以传播,用户对广告、品牌等有所认识。用户的口碑就是最大的广告,如果用户的体验非常好,自然会通过口碑进行传播。基于用户口碑下的体验式传播,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体验,目前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角色扮演。让用户去扮演现实生活中的某一角色,在扮演的过程中,去感受角色的种种特征。在角色的扮演过程中,用户与广告达成一个沟通交流的过程。2.场景模拟。场景体验是一种真实化的再造。在线模拟一种近似真实的环境,让用户在线就可以感知真实的环境,在体验的过程中,广告向用户传达与交流信息。3.效果体验。效果体验是在模拟的环境下,对真实场景的虚拟再造,让消费者很好地进行精神享受,以模拟对真实环境的效果体验。

基于用户行为特征下的差异化传播策略

在整个营销传播界的概念中,差异化一直是品牌广告追求的目标。当今,媒介也出现了多元化发展,有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并存;同时,媒介也表现出了差异化的发展,信息传播形式也表现出了差异化。就电视媒介而言,有报时广告、品牌植入广告、提示广告等广告表现形式,名目众多,形式多样。而网络中,由于信息繁冗,很容易出现审美疲劳的状态,所以寻求差异化的突破,不但可以防止过多同质化现象的发生,同时还有利于信息的到达、信息传播效果的提高。[5]

社交网站用户密集,用户黏度大,可以建立用户行为数据库,记录用户相关行为特征,综合分析用户行为习惯,发现用户潜在需求点和兴趣点。同时,根据这些行为特征数据进行分析判断,选择合适的广告投放形式和内容形式,以用来进行信息的传播。一般说来,鉴于社交网站的综合新兴网络媒介特征和用户的行为数据,社交网站的差异化传播在时间上、空间上、信息上、投放形式上有众多选择,广告应该选择在恰当时间、恰当地点,以恰当形式投放恰当内容。选择有差异化的广告传播策略,既承认信息传播环境的共同性,又允许了其特殊性,反对了一刀切,还提高了传播的效率,有效地降低了广告传播的成本。

时间投放上的差异化策略。社交网站用户在浏览社交网站的过程中,在一定时间段,都会留下浏览的痕迹,对应地会表现出一些特征,这样的特征会让广告投放更加具有目的性和侵略性。因此,广告投放在时间分配上,也会表现得更加合理有序。网站后台通过对时间段上的信息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可以让广告投放在时间长短上做出相应的权衡。比如,白天一般的白领阶层都在上班,而上班时间很多人基本上不在上网的状态,所以广告投放的时间选择上,就需要在白天相对地少投放,广告出现的频率上就需要缩短。这样的广告投放,从某种程度上,才会提高传播的效率,节省广告成本。

空间投放上差异化策略。地域性是指在同一区域内的社会个体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特征。由于在相同地域上,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环境、文化,个体间会表现出一定的相似度。地域空间上的选择,是指对在SNS上一定地域的人进行广告信息的传播。通过相关数据,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做到对受众的地域特征进行归类,从而缩小广告投放的区域,进一步保证广告的效果。比如,由于地域上的关联,可以具体向长三角地区投放符合长三角地域特征的广告,来提升广告的预期。

内容选择上的差异化策略。社交网站的产生,归根结底,就是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大众文化消费需求,但是由于需求的多样性和独特的偏好,就需要及时调整,尽量满足用户的精神需求。

由于实名制作为后盾的关系网,可以及时反馈用户的需求和偏好,征集到相关的数据,所以在信息传达上,一则可以专门提供用户所需的特定广告信息,并持续追踪用户的关注点;二则内容选择上的区别化对待,也是对用户个的承认和尊重。

所以,承认个体的差异性,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采用内容、投放形式上的差异化策略,既是广告定向传播的要求,也是广告精准化发展的方向之一。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课题(09C240)]

参考文献:

[1]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80-192.

[2]Little John,S.W.人类传播理论(第九版)[M].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20-122.

[3]郭镇之,徐培喜.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55-167.

[4]薄虎.媒介社区化融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2-22.

篇9

一、广告传播的作用与功能

所谓广告,就是通过某种特殊的传播媒介,把有关商品、服务、观念等信息尽可能广泛地传递给人们,从而影响舆论、促进营销的一种宣传活动。广告是商品社会的产物,它的发生与发展同商品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生与发展密不可分。企业都想兴旺发达,商场店铺都想生意兴隆,而这一切都要通过商品的顺利生产和营销来实现。现代社会甚至把产品的销售与生产放在同样的位置,也从侧面说明了市场销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想使产品顺利地销售出去,就需要把商品的性能、规格、价格等告诉大家,促使大家来选购,这就使广告的创制上升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在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酒香也怕巷子深”的观念已经深人人心,广告的功能与作用自然就被人们看得举足轻重了。

一般来说,大众传播具有整合功能、管理与控制功能、教育与指导功能以及审美娱乐功能,广告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大众传播,当然也具备这几种功能。

所谓整合,就是将一些散乱的事物纳人一个整体结构。广告传播事实上就是把一些散乱的信息、情报和观念纳人某种特定的整体结构中,如价值观念框架、营销框架等。这种有效纳人的前提和基础,则是某种统一的、能够让最广大的受众接受的事物或者观念。广告运营中的整合功能,就体现在运营者往往在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念之上建立起一套关于消费者的基本行为方式、消费需要、消费心理等的信息数据库,并以此确定运营方针和方式。

广告的管理与控制功能是一种社会化的控制功能。广告的作用对象是广大消费者,泛而言之即社会公众,鉴于广告是有一定组织与管理机构的一种社会运作方式,它往往在社会政权机构或职能机构的严格管理与监督下,通过对消费者思维模式、生活习惯、感情、观念等的影响,建立起新的价值系统,从而实现一种社会化的管理与控制。

广告的指导与教育功能更多地体现在通过信息和消费经验的传播与宣传,引导、教育人们认识新事物,接受新观念。它们就像一位教授新生活方式的教师,指导人们如何使用新产品,鼓励人民享用更好的食品,采用新的保洁方法,使用各种工具以及一整套不断提高的新的生活方式—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人们接受它们的商品,扩大自己的市场。

广告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也具有一定的审美娱乐功能。优秀的广告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起着某种精神名片的作用。不少广告作品已不再仅仅是售卖商品的招牌,而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颇有艺术魅力的文化产品了。它们的制作者努力将自己的作品融人生活、融人艺术,使作品具有了诗一般的意境与魅力,成了世界百花园中一朵朵争芳吐艳的奇葩。

根据广告传播的功能与现实生活的实践事实,我们可以总结出广告传播的社会作用。表层方面,它具有五个方面的作用,即提供信息、指导消费,加速流通、促进生产,促进竞争、提高质量,扩大出口、多积外汇,装饰商店、美化市容。而更深一层来分析,它还具有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观念、陶冶人的精神与情操的社会教化作用。这些作用,正是广告传播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与欢迎的主要原因。

二、广告传播与传统文化

表面上看,广告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互不相干的两类事物,传统文化甚至是拒斥广告的。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就明确指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广告传播的目的之一却正是扩大营销,获得利润或者干脆就是谋求利益最大化。中国在传统上是一个农业大国,重农轻商、“无商不奸”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广告既然与“商”密不可分,当然也就成了欺骗、弄虚作假的同义语。这就给广告传播的顺利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心理障碍。

历史毕竟在向前发展,我们的广告制作者投人了大量的心智劳动。如今,广告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方式已经越来越深人人心,这正是广告制作者顺应历史发展规律,使广告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结果。

在使广告传播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过程中,聪明的广告制作人首先根据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特点,采用了一些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形式来包装广告。

比如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崇尚和谐、质朴、含蓄,中国人在观念的世界里和行动的世界里都不把事情弄到极至。表现在广告的制作上,往往采取所谓中庸的态度,在内容上避免把某种商品或其他事物吹得天花乱坠或批得一钱不值,在文字语言与画面上则讲究平稳与和谐,强调统一与圆融。

中国人的审美心理有着某种根深蒂固的单纯与简捷的价值取向。比如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写意画,就非常注重画面的简捷以至留白,追求所谓知白守黑的无上妙境;而民间工艺、剪纸、木版年画等,则注重色彩的单纯与艳丽。广告制作者应和中国人的这种审美心理与价值取向,在广告设计中往往采取简捷明快的方式,以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所谓“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具体到广告产品上,路牌广告、商店招牌、广播电视报纸上一两句话的广告标语等,都给人们留下了一种简洁醒目的印象。如“活力28,沙市日化”,“鹤舞白沙,我心飞翔”等,的确让人一听难忘,一见难忘。

中国是一个有着长期封闭历史的大陆农业国。传统的礼制秩序几千年来像一座大山压抑着人们的精神和欲望。在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与现实制约的有限性的强烈冲突中也产生了诸种高标不群的理想主义精神,使古老的中国文化始终保持着鲜活灵动的精神风貌。中国优秀的广告人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采取相应的广告设计策略,以高雅的、新异的精神品位刺激人们久潜于心的理想与愿望,从而取得广告的理想效果。比如在广告的内容与画面设计中,引人一些太空飞行、历史传说、古典音乐等优美高洁的形象,激发起人们对美好、崇高、文明进步的事物的强烈兴趣与追崇心理,同时使那些在现实诸种困窘的挤压下萎缩了的心灵得到精神抚慰。这时,广告创意者的目的也就很自然地达到了。而广告的这种精神抚慰作用,正是因为吸收融合了传统文化中符合人们审美心理需求的某些特质才具备的。因此可以说,传统文化精神是现代广告传播成功的基础,而现代广告传播则是因为传统文化精神的滋养才具备了强劲的精神发散效力。

三、广告传播与现代生活方式

20世纪后半期尤其是80年代以来的中国,有一个明确的发展大方向,那就是走向现代化。所谓走向现代化,就意味着要创造一种由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即现代生活方式。这种现代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生活的高速变化带来的行为的快节奏。这种快节奏出现的根源,则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信息爆炸”。面对“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现实,很多人感到无所适从,甚至会生出某种无能为力之感。这时候,广告传播就显示出了它的巨大作用:正是有了广告传播,被高速发展的现实生活搞得眼花缭乱的现代人才得以实现以最少的精力、最少的时间去了解周围世界的变化,跟上时代的步伐。

因此,广告传播是人们追求现代生活方式的一种强有力的助推剂,也是发展市场经济、推动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广告是一种直接的、具体的信息传播方式,而发展市场经济首先就需要广告传播打头阵。有了广告传播,人们的生活观念与价值取向就有了一定的依归,也由此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从而促进现代生活方式的不断发展。

此外,根据人类对美好事物追求的天性,现代广告制作者在广告制作中努力体现生活中所有美好的方面,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些新的活力。这也是广告传播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与渗透,不少读者和观众喜欢广告节目,原因也在于此。

四、目前我国广告传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广告传播尚处于起步和初步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调整,就极有可能使我们的广告传播事业走入困境。

一是名人广告泛滥成灾。效仿名人、仰慕名人是一般人都具有的普遍心理。巧借名人效应做广告只要适度,确实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问题是,现今广告中的名人形象太多太滥,缺乏科学的选择与新奇的创意,一味拉名人客串,以至出现了影视名星做脚气水广告,体坛名将做农药甚至灭害灵广告等现象,在观众心目中造成了混乱甚至反感,这样的名人广告,显然难以收到很好的广告效果。

篇10

在数字互联网日趋普及的新媒体时代,包括廉政公益广告在内的公益广告在这个大平台上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其媒体传播方式多样性也同样受到了业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建立在新媒体平台之上的廉政公益广告传播,打破了传播主体单一化的固有模式,体现出文化传播大众化与草根化的传播特征。然而从媒体传播视角下的细化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丰富廉政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影响,还能够更加深入地分析受众对于廉政公益广告的认知。

一、新媒体时代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过程及模式分析

(一)新媒体时代廉政公益广告传播过程的构成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完整的信息传播过程是信息发送者到信息接收者都能够准确无误地分销到传播信息,本质就是一种互动的信息传播活动。与广告传播过程中的构成元素相类似,廉政公益广告的构成元素也大致分为:广告主、广告信息、传播渠道、受众与反馈这几大类。而在这个传播构成当中,传播渠道是整个过程的载体。在新媒体时代,传播渠道的选取对于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可以说新媒体时代,媒体传播渠道对于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新媒体时代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模式

所谓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模式,就是能够为受众完整地展示社会生活与廉政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过程与部分的主要联系,从另一个层面能够反映出整个宣传传播环节与传播效果的一种方式。笔者在已有广告传播模式的理论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新媒体时代廉政公益广告现有的主要传播模式,包括有丹斯螺旋模式(非一次性传播模式)、网络传播模式、系统传播模式等。

(三)新媒体时代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符号

媒体传播是信息进行交流与传播的行为方式,新媒体作为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载体,承担着传递廉政公益信息的义务。根据传播符号在媒体传播中的研究,笔者透过符号这个信息的传递结合体,得出廉政公益广告的主旨是通过各类文本视听符号相互契合关联而传播的这一结论。

二、廉政公益广告的媒体传播效果分析

在大众传播学中,媒体传播效果是指带有一定说服动机和传播动机的行为在接受者身上产生了相应的心理或者行为的变化,其中包括认知、行为、态度三个层面。

(一)媒体传播多元化为廉政公益广告带来的“双重效果”

近几年,廉政公益广告如破竹般在新媒体时代盛行开来,其传播范围的广泛也引起了受众的极大关注。但是由于廉政公益广告的内容特征,在其传播信息上也包含着双重涵义,即表面意义和内涵意义,受众对于同一作品的不同理解可能会引出双重的行为、态度、认知。因此,对于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要从两方面去分析。其中,表面意义是指受众对于廉政公益广告的故事情节的认知、态度与行为;而内涵意义是对于廉政内涵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

(二)廉政公益广告媒体传播效果的实证分析

本文对廉政公益广告媒体传播效果的分析,主要是在认知、态度、行为三个方面。近期,笔者针对主要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的廉政公益广告《背影》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其中有90%的被调查人通过故事情节领悟了“廉”的重要,10%是因为故事情节的吸引而认同作品表达的内容。可见受众对于新媒体应用,加之对文化的既有认知,也能够提升对于廉政公益广告的理解。

三、新媒体视角下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展望

(一)廉政公益广告发展的整体背景

从最初20世纪40年代廉政公益广告在美国的出现,到现阶段我国的廉政公益广告成为新时代正能量传播的主要传播推广方式,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已经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当下,中国的廉政公益广告已经走过了近四年的快速发展期,但是面对质量参差不齐的廉政公益广告作品,业界也不乏对于当代廉政公益广告传播作秀的质疑。在数字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廉政公益广告如何推进创新式传播发展,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二)媒体传播视角下的求新求变

当前,廉政公益广告在多媒体环境下,特别是互联网的传播平台上出现了日益高涨的传播态势。廉政公益广告的数量日益增多,一些内容平庸、格调不高的作品也逐渐增多,严重影响了廉政公益广告的整体水平。因此,从媒体监督传播的层面应严格把关,进行播放筛选,使廉政公益广告媒体传播发展更加规范化,同时也保证廉政文化宣传事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三)适合受众口味的媒体传播策略

虽然廉政公益广告作为一类以体现人文关怀、宣传廉政文化为目的的公益类广告,但为了使廉政公益广告得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和良好的影响力,廉政公益广告也应分析研究出适合受众口味的媒体传播策略,力求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因此,未来的廉政公益广告的媒体传播也应与其他营销方式相整合,达到廉政文化宣传目的。

结语

现阶段,廉政公益广告的媒体传播发展是在一定的制度与创作方式下完成的,尤其是在新媒体背景下,给廉政公益广告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廉政公益广告媒体传播发展过程中,其传播应以适合受众需求为基本,综合运用传播学、符号学、广告学等相关理论对于公益广告的媒体传播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指导当代廉政公益广告在新媒体时代传播过程中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张明新.公益广告的奥秘[M].广州:广州经济出版社,2004.

[2]高萍.公益广告初探[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

篇11

数字电视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多样性的服务功能。数字化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开放、兼容与共享,它整合了其他媒体和电信运行的所有功能。如互联网浏览、即时视频点播、电视购物、资讯平台、远程教育、市政公报、互动游戏、分类广告、电子商务等,实现了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功能“三机合一”,使广播电视网、电信网、计算机信息网“三网合一”,在它们之间实现了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使电视成为类似电脑信息终端的显示器,数字电视成为“复合性多媒体”。二是互动功能。数字电视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向着受众选择和控制的方向转化,实现了电视传者与受众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和即时反馈,技术实现了逐行显示的标准VGA图像,电视机成为一台多媒体信息终端显示器。三是实现了电视的多视窗如画中画、画外画、视窗放大、静止画面等功能。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自由地选择频道、选择画面,并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口味与需求随时更换节目。四是电视频道明显增加。数字电视使电视节目传输资源得到极大膨胀,卫星通过数字压缩技术可以传输上百套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有线电视网通过采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也可以提供数百套左右的节目。因此,现在使用的电视模拟网只能传输40多个频道,使用数字电视网后,则可以传输500多个频道,而每一个频道又可以播放多套节目。数字电视普及后,受众观看电视时,节目选择更宽,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由此观之,数字电视与传统模拟电视传播比较,其传播优势明显体现在:电视传播播的质量高、选择的范围与传播的地域广泛、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增强。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将会越来越广阔,必将受到受众的普遍欢迎。

二、数字电视给广告带来全新的传播方式

1.从单向硬性传播向双向互动传播转变。数字电视的功能与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电视媒体截然不同。传统电视的传播模式是受控的,信息是单向流动的,受众处于一种你播什么我看什么的状态,受众反馈的方式不外乎写信、打电话。而数字电视则由过去受众被动接受信息转为“互动式”(传者与受者表现为实时交互操作),即人机交互,受众可以主动地接受需要的电视信息。数字电视传播形式由过去的“一对多传播”变成了除“一对面”外的“点对点”传播。即数字电视使受众在观看电视的同时,能上传有关信息,选择与节目相关的内容和服务,如我国数字电视杭州模式就实现了VOD视频点播。数字电视后画面还有多种“链接”形式,可以进入另一个数据流程。如果传统模拟电视广告传播给人的感觉主要是向消费者“推”、“输”广告信息,乃至施加“皮下注射”进行广告信息灌输的话,那么,数字电视广告的、传播,改变为受众可以与电视中任何自己需要的广告“信息源”联系,把需要的广告信息“拉”出来,主动进行观看、浏览甚至下载,这样,传统模拟电视那种“地毯式轰炸”的广告传播方式正在失去效果,数字电视的出现大大地减少了广告传播的负面影响。

2.由强制性接收向选择的自由性收看转变。传统模拟电视是受控的、单向的,即传输接受,受众只是单纯被动地接收电视信息。而数字电视传播下的受众可以在自己许可的时空中自由选择电视观看,接受与消化电视信息;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在电视中查找不同形式的信息,甚至可自由观看、查询、浏览、下载需要的广告信息资料,从而避免消费者因注意力不集中产生的广告传播的无效性和被动性。数字电视广告的出现,甚至可能使传统购物方式发生转变,广告主开始向直销广告主转变(如中国数字电视的青岛模式),消费者不必一家家商场跑来跑去比较商品的质量、价格,更不必面对售货员的“热情推销”,一切只需操作遥控器或红外遥控键盘,边观看数字电视中的广告,边详看企业、产品的介绍,边互动选货、订货、购物。在数字电视环境下,受众成了主动广告信息的寻求者,开始真正能够控制自己的收视时间和收视内容,完全消除了电视广告在接收时间上的强制性与被动性。

3.由电视表现手段的单一性向电视表现的多样性转变。数字电视把影像、声音、文字、图表等信息传播形式集于一体,变成一种可以包容一切信息传递方式、类似于计算机“多媒体”全方位信息传播的媒介载体。也就是说,数字电视整合了一切媒体的优势,具有了多媒体的功能,它能最大限度地运用各种技术与艺术手段,利用现代高科技声、光、电技术制作出生动活泼、形式多样、赏心悦目、可视性强的电视信息(广告信息)。数字电视有电视画中画、画外画、视窗放大、静止画面等展现传播方式,给受众以全方位、多维度的广告信息传播,传达多感官的广告信息,甚至还可以实现电视广告信息的录像、复制、定格或回放等功效,给受众带来全面的视听觉震撼。因此,数字电视传播广泛、力度大、交互性强,数字电视广告传播就可充分利用其技术优势,推播全屏广告、画中画广告、声音广告、游动广告、互动广告、全流量广告等综合多种传媒技术的广告传播形式,以取得最佳传播效果。

4.由电视信息投放的模糊性向准确性转变。与传统模拟电视广告传播比较,数字电视广告投放的精准性明显增强。数字电视可依据有共同兴趣、爱好、利益的分众群体(消费者),依据要确定的广告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传播,即特定的电视广告针对特定的电视受众,使得数字电视广告传播的目标受众十分清楚。如某固定的电视节目专栏,不同产品的广告就可投放在这类传播平台上。这样广告播放的信息投放在有着共同需求的分众(消费者)中,其广告传播的目标市场十分清晰,从而真正做到广告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广告主在数字电视中传播广告的信息的准确度就会大大提高,就能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广告主可以利用数字电视传播技术及时监测广告观看者、访问者类型、访问的时间、访问的地区,并进行归类统计,从而准确地了解到电视广告传播的效果。这样,广告投放、传播广告的目标市场就会越来越准确。

5.由传统固定的电视传播向移动的数字电视传播转变。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移动电视正在出现,它是无线传输的数字化电视,其特点是移动接收、携带方便、清晰度高且音响效果好,能够随时随地收看,对受众的影响非常大。当前,流媒体如车内移动电视、手机移动电视、计算机电视收视等早已出现,这为电视广告传播带来了新的传播途径。目前上海、长沙的车载移动电视,以收视优势拉动了广告信息的传输,取得了良好的效益。2004年以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相继推出了手机电视传播业务,其用户数量逐年增长。移动数字电视的传播效率和接受功能优势是传统模拟电视媒体所无法相比的。这种移动的广告信息播放,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获得更高的广告到达率。

三、数字电视广告实现有效传播的途径

1.采用“点对点”的方式传播广告信息。数字电视改变了传统电视广告那种“全民式”的传播模式(数字电视频道的增多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模拟电视单一强势传播的削弱),使“点对点”的定向定面电视广告传播成为可能。数字电视媒体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播放相应的广告信息,传播模式表现出新的“点对点”的映射关系,它能使电视广告在最合适的时间、以最合适的方式传播给最需要广告信息的受众(消费者)。数字电视传播的出现,开始使自己小众化,传播的针对目标越来越细,这样就能有效增加数字电视广告的针对性、及时性与沟通效果,大大提高广告传播的效益,同时,由于“点对点”的传播方式,在个性化内容的数字电视频道中,受众注意力集中,需求的目标明确,并自主自愿地接受电视广告信息,电视广告传播的效果自然会更好。

2.建立电视资讯平台传播广告信息。在数字电视中建立“资讯平台”,就可以为广告传播建立信息资源库或称其为“服务仓库”,供受众(消费者)随时随地查找需要的广告服务,用户通过所设的解码器或操作键盘可随意检索数字电视广告信息,这样一来,电视广告就成为可供查询、可供检索的信息资料。电视资讯平台栏目上的受众,往往具有共同爱好和兴趣,这样也就能更好地使广告主与媒体接近目标分众(消费者),了解他们的购买行为和购买的习惯与差异,从而开办“资讯平台广告”——直接针对新产品的目标受众设计资讯平台,把广告的内容完全融到所资讯的形式与内容中去,把电视机变成进入千家万户的多媒体广告信息终端。数字电视可以满足不同目标受众的需求与愿望,通过数字电视频道提供分类广告,为广告客户提供足够广阔的选择空间。目标市场明确了,电视广告资源就能得到合理开发。

3.采取电视与网络互动传播广告信息。对于广告而言,与受众进行有效沟通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数字电视技术第二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电视与互联网联通,真正实现跨媒体的信息共享,交互式应用越来越广泛,这样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两种传播媒介的各自特征与优势来进行广告信息的传播。受众在收看数字电视后,可以通过遥控、点击广告链接到企业或新产品频页,或上网查询更详尽的产品广告信息,甚至把需求信息再反馈到电视台或商家。同时,也可将数字电视广告转化为网络视频播放,可利用数字电视来吸引受众(消费者)收看简短广告片,最后用字幕打出受众需要了解的信息,告知到网络中去查找更详细、更需要全面了解的广告信息,使受众对广告信息的阅读层次化,并进行互动双向交流。这种把电视媒体广告和网络广告结合为一体的广告传播方式,在美国、日本已经出现了,并日益受到受众的欢迎,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互动电视广告”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帮助商家与电视受众(消费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通过广告信息库的建立,真正实现“一对一”的营销。

4.办好电视节目吸引受众来传播广告信息。数字电视后,节目制作的质量成为收视的关键,电视节目抓住了受众的眼球,才会产生传播效益。因为数字电视后每个安装了有线电视或卫星电视系统的用户将能收到500多个频道,这种传播局面必然使电视受众不断地更换、选择电视节目来满足自己的收视要求。这样,传统模拟电视单一频道强势传播的局面开始削弱,那种全方位、大面积影响受众的广告,在数字电视面前变得只是少部分地影响受众了。数字电视广告传播必须在电视频道相对稳定、节目品牌影响力大这种收看状态中去争取受众。因此,数字电视时代要想使商家的广告传播影响受众,就必须发挥数字传输的技术优势,办出有吸引力的电视节目,给受众带来乐趣,使数字电视节目显现出互动性、娱乐性、新颖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要利用好的电视节目搭建广告传播的平台,想方设法吸引受众视觉、听觉,让受众在享受好的节目的过程中自愿接受有关广告信息,甚至引发受众自发关注和参与,吸引他们去主动寻找广告信息,这样才能使电视输出的广告信息吸引眼球、传有效果。

5.实行电视分群投放来传播广告信息。传统模拟电视传播的对象往往是“全民性”的,广告传播也是大面积“广而告之”的“印象轰炸”,电视广告传播往往不顾各个年龄层次、各个地区、各种收入阶层、各种文化水准、各个生活层面的受众,盲目传播广告信息,所以这种电视广告传播关注力低。随着数字电视的发展,受众开始分群,有着共同兴趣爱好、购买行为与购买习惯的受众,观看与浏览的是共同关注的电视信息、电视广告,受众导向时代真正来临。这时电视广告传播只有按分群的目标受众“投其所好”地把广告信息传输给受众,投放的广告才会取得成效。在数字电视传播时代,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广告主的需求,锁定广告目标用户群,为他们“量身定制”广告,做到精确定向的广告传播。如果电视广告传播的分众(目标消费群)与专业电视频道的目标受众趋于一致,电视广告传播就会取得巨大效果。

不可否认,数字电视在中国还只是初现端倪,怎样构建数字电视广告传播,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与开发,但我们深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电视媒体仍然是广告传播最为重要的媒介,其广告传播效果也最为明显,崭新的以“受众本位”数字电视的广告传播时代的春天即将到来。

参考文献:

篇12

一、引言

新媒体广告的传播方式,主要依托于隐形化传播、组合化传播以及利益化传播来实现,提高了广告传播过程对消费者的打动程度。在新媒体广告传播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新媒体广告的叙事营销、跟踪营销、饥饿营销等有效的营销途径,能够使营销过程被更多人所注重和接受。

二、新媒体广告的传播方式

(一)新媒体广告的隐形化传播新媒体的出现,为广告行业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新媒体技术改变原有广告传播的途径,让广告传播更具隐形化特征。传统广告在传播信息内容时,非常简单直接,用户在接受广告信息时,没有任何的附加价值,接受体验较差。在新媒体的广告传播中,很多广告内容都融合进了新媒体特点,如新媒体中的微电影、带有情感激励性的软文等,这些广告传播手段,不再粗暴地以传递广告内容为主体,而是更多地考虑到了观众在接收到广告信息时的感受和体验。新媒体广告运用隐形的广告推广方式,在消费者群体中能够带来更好的效果。例如,在化妆品广告当中,融合了新媒体中的主播传播方式,主播不再以强调购买、消费该化妆品为主导,而是通过主播讲解如何去化妆、如何去进行日常的肌肤保养等方式,让消费者在获取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接受广告信息并引导消费行为[1]。新媒体能够在广告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一个沟通交互的渠道,消费者可以利用新媒体进行咨询、留言等,从而使化妆品的品牌在新媒体媒介中得到有效传播,提高了广告传播的影响力。

(二)新媒体广告的组合化传播新媒体的出现虽然对传统媒体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但新媒体具有较高的兼容性,能够在广告传播中,与传统媒体形式组成成为新的广告渠道,扩大广告传播范围、加深广告传播力度。新媒体的广告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双重优势,在广告传播中可以结合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使两者产生出叠加的效果。新媒体广告渠道主要占据的是新媒体媒介。例如:主播平台、APP、小程序等渠道,这些渠道的关注人群一般年龄层集中于年轻人当中,而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刊的关注人群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通过组合广告的传播方式,让广告真正地渗透于各个年龄层的消费者中,从而提高了广告传播效果[2]。例如:一些综合性的产品销售上,对于不同年龄层的消费群体都有较强的吸引诉求,可以积极利用组合传播手段,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广告宣传路径。利用新媒体的平台展开产品的交互传递,利用新媒体的转发功能进行广告信息的复制和繁衍,形成密集的传播链条。再利用传统媒体加大官方的传播,给消费者更强的购买信心,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广告传播成效。

(三)新媒体广告的利益化传播新媒体对于广告利益方面也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新媒体渠道传播广告信息,可以形成多个利益链的共享。新媒体使得同一个媒体平台上,可以在一次利益获取的基础上,实现二次利益效益。例如:在某些外卖平台上,通过商家与平合,可以对消费者进行二次消费的激励。当消费者消费后,商家和平台会基于新媒体的广告传递方式,为消费者返还一定金额抵扣的红包等,消费者会基于一种优惠消费心理,使用这些红包在外面平台上进行二次消费,这就促使了新媒体广告利益化传播的拓展,可以提高新媒体广告的消费实现率[3]。而且新媒体具有渠道传播的便捷性,消费者只需要进行广告信息转发,就可以获得额外的消费优惠,这也增强了新媒体广告传播效益。

三、新媒体广告的营销途径

(一)新媒体广告的叙事营销在新媒体技术支持下,广告营销途径也得到了创新和优化。在传统广告营销中,主要是以图片和文字等静态的表述为主,消费者对于这种广告营销往往难以融入自己的情感。在新媒体广告营销中,利用新媒体的动态广告和影音广告等新模式,可以将广告信息内容转化成为一个故事,在故事的述说过程中,让消费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产品信息,并产生购买欲望。叙事广告的营销方式,能够激发出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并基于故事发展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并在消费者内心当中留下深刻的印象[4]。新媒体在广告叙事营销中,可以利用微电影等视频影音方式,增强广告故事的表现力、感染力和震撼力。一般对于叙事营销的影音广告而言,控制好故事的时间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广告叙事时间过短,难以给消费者展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使叙事效果大打折扣,但如果广告叙事时间过长,则会占用消费者大量的时间,而且也会增加广告成本。一般在利用新媒体进行叙事营销时,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较为适当。在半小时的影音广告中,运用电影手法,经广告信息通过艺术手段融入到故事当中,让消费者能够在接收广告的同时,也得到视觉感官上的享受。在某香水广告中,通过微电影形式的营销,实现了品牌的塑造[5]。微电影中运用优质的画面感,通过人物和故事呈现出了一种蒙太奇之感,观众在感受到电影的视觉魅力同时,也被其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所感动,最终对于广告故事中的香水产品形成了特殊的情感,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广告效应。

(二)新媒体广告的跟踪营销新媒体技术方式能够为品牌商提供消费者的大数据情况,品牌商可以依据大数据分析来实现跟踪营销。跟踪营销就是基于消费者的消费理念、特点和趋势等,对适当的人推介适当的产品。新媒体支持下的广告营销过程,能够改变传统媒体中的模式统一、目标统一等局限性,使消费者可以对广告信息产生更大的兴趣。新媒体广告的跟踪营销中,通过新媒体渠道,将品牌商品与消费者之间构建了一种长期的联系,在基于新媒体广告渠道中,品牌商可以通过具有内在联系性的广告信息,始终将消费者的关注力进行聚焦。如一些品牌就与广告策划团队长期合作,基于产品的推陈出新,在广告营销中形成产品信息链。例如:手机广告中就可以积极发挥跟踪营销的优势,在一款手机发售前,对消费者进行基于手机功能等方面的新闻会,在新媒体渠道上吸引消费者的关注[6]。当手机产品正式发售后,基于新媒体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对曾经搜索过该款手机的潜在消费者进行重点推介,其中也可以基于新媒体上的大数据来选择受众广的手机代言人来提高销售效果。在后续销售手机配套设备时,也可以对消费者进行追踪,根据消费者所购买手机的型号等进行针对性地推荐,提高消费者的购买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