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化学的成就范文

时间:2023-07-05 15:59: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古代化学的成就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古代化学的成就

篇1

中图分类号:O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前言

化学,从古代时就引起了重视。古代帝王的炼丹术,就是一种化学工艺,也是从那时起,化学教育起步了。对于当时而言,炼丹术就是一种新的化学工艺,随着历史的车轮,现在世界与那时相比较,进步的太多了,可是,化学的新工艺还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地出现,我们要想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就应该清楚地掌握现在化学新工艺的发展情况,然后再分析它的发展前景,这样才能让化学这一门科学更好地为人们所用。

一、重视化学的必要性

化学早已作为一门中学的必修课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化学的重要程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H.W.Kroto曾经说过,二十一世纪虽然是一个以生命与信息为主要技术的时代,但是化学的地位非但没有降低,反而走上了新的高度,这是因为化学本身就是一门过渡的、集多种新兴技术于一身的学科。化学的发展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了,化学是一门可以引起质变的学科,为人类的不断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世界的经济、社会发展都与之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以我国为例子,这几年化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相关的论文、期刊,不仅数量在增多,文章的质量也显著提升,这都是化学发展的客观反映。在如此大好的局势下,我们更应该抓住机遇,分析研究化学新工艺的发展情况与前景,从而推动化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国内外化学新工艺的发展现状

就国内而言,我们单单从近年来化学工作者所获得的奖励情况就可以看出化学新工艺的发展是多么迅猛:如侯建国等的“单分子结构与电子态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陈新滋等的“新型手性配体的设计、制备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等奖项,都是高水平工艺的代表。下面就国内的化学新工艺中比较突出的几点现状做一简要介绍:

首先,出现了很多与生命科学融合的化学新工艺,比如化学与生物医学的联系,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就是一种化学上的新工艺,一般来讲,这种高分子材料分为体外应用与体内应用两大类,比较新的工艺是体内应用的生物可吸收或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这些材料可以用于手术缝合、体内固定件等处。制造这些高分子的材料主要来源于胶原蛋白与一些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比如外消旋聚乳酸等物[1]。将化学与生命科学融合所取得的成绩是很显著的,成功地解决了一些医学上的难题,造福于人类。其次,相对重视与国民经济的结合,这一点是很容易理解的,正如我国始终把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基本一样,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才能进步,因此,化学作为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当然也要重视促进经济的发展。并且在这一点上,我国取得了很多成绩,比如稀土镁合金的成功应用为神州6号飞船减重13kg,满足了国家的重大需求,再比如四川攀西矿高效、清洁稀土的分离流程,经专家鉴定一致认为“该流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些都体现了化学新工艺与国民经济结合的密切性。再次,现在的化学新工艺的发展很重视创新,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纳米技术,纳米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泛,几乎涉及到了各个领域。比如应用纳米技术创建了一些高敏感度、高选择性的酶电化学传感器,可以用于医学[2]。再比如利用纳米技术制造了一些灵敏度高的、稳定的化学传感器,除此之外,纳米技术在研究高分子的工作中也有重要作用,比如杨柏等相关工作者,通过带烷基季铵化聚苯乙烯共聚物与巯基取代羧酸包覆的纳米晶复合,实现了其可加工性,能形成环状、螺环和纤维状的单色或多色微球,还能形成纳米图案化,在高含量化合物半导体量子点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备方面进展明显,这些成果对相关的科研、工业等领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最后,将化学新工艺用于缓解环境污染也是一个新的尝试,这种尝试具有很高的实践性,并且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比如在水处理方面,科研人员将生物与化学工艺结合,研究出多种方法。比如BC法,这种方法既经济有效,又减少了投药量[3]。可以说是很重要的发现,而在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方面,比如有毒物质的转移、水体沉淀物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等,相关的科研人员都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同样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就,环境污染问题是关乎每一个人利益的事情,因此国际上对此的重视程度很高,运用化学工艺改善环境、减少污染,是一项需要一直坚持的事业。

以上只是化学新工艺目前为止在国内的较为典型的发展情况,对于国外而言,这些方面都有发展,并且相关工艺比国内要先进,比如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国外早就采取了一些生物化学的方法,可是这一技术在我国还并没有普及,我们应该加强与外国的联系,相互交流,促进化学的发展。

三、化学新工艺的发展前景

立足于有利于我国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我认为化学新工艺的发展前景还是相当广阔的,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尤其是现在国际上的学术发展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现象,越来越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化学的地位愈加显现,通过化学,学者们可以把多个学科相贯通,这样也许就会产生一些新的思想、新的成就。尤其在一些纳米技术、材料技术、环境科学、航天科学、核技术方面,化学的新工艺已经取得了比较瞩目的成绩,相信在这些工艺的发展下,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科学的进步。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简要的分析了化学相关新工艺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体现出了化学的重要性,如今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应用到化学,化学已经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了,这不仅仅对相关的化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整个社会甚至整个国家提出了要求,从国家来讲,一定要营造一种学术的氛围,而对于个人,要积极地学习、研究,发现更多新的工艺,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篇2

我们平时接触的许多物质,无论是自然物质,还是化工产品,无论是晶体结构还是结构模型,都有令人赏心悦目的形态美。晶莹华贵的人工金刚石,鲜艳柔软的人造羊毛,都给人以美的形态。分析各种晶体结构时,我们惊叹大自然中晶体结构的和谐精巧,从而领略到了晶体结构的无穷魅力。化学变化过程中现象的奇异、色彩的纷繁、形态的万千,都令人陶醉、令人叹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投影、图片、影像等途径展示。如巧夺天工、千奇百怪、令人叹为观止的钟乳、石笋、石柱。实际上是下面两个反应的结果: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caco3+co2+h2o;而画家描绘出色彩缤纷的至艳至美的画图,则是铁红、锌钡白等化学颜料合理配搭的结果;石膏头像和石膏模型精美的艺术品,都是化学物质美的缩影。

化学中充满着形式简明、内涵丰富的科学美。化学规律、结构体系、化学方法都体现了客观事物的简单性、对称性、和谐性、统一性和奇异性;元素周期律集形式、结构美于一体,是真、善、美和谐统一的一个范例;诸多化学用语的形式简洁,内涵丰富;实验布局设计的独具匠心,实验员操作的干净利落、举止的优雅从容、神态的专注安详,实验现象的奇异多彩、效果的鲜明生动等等,无不显现化学的优美现象和艺术魅力。

二、在化学教学中创设学科美的情境

情境设计是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手段,教师在设计情境时应选择体现学科美的素材,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应该是化学中美的一面。如在氯气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喜欢从氯气泄漏事故造成的危害或氯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用作毒气弹引入,这样的情境设计让学生留下的印象就是化学是一门危险、可怕的学科,怎么可能让学生来喜欢这门学科呢?而如果我们能够从氯气用来漂白纸张和消毒自来水等应用方面引入,这样氯气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却是好的一面,然后教师再提及氯气也有美中不足之处,这样的教学所达到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化学展现在学生面前不再是让人生畏的一门科学,而是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一门自然科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设计化学中美的一面,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给我们带来的美。

三、从古今中外化学成就中感受化学美

古今中外有许多化学成就都令人赞叹不已,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些成就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如在绪言课中,可以对学生讲述一些化学史,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化学的研究是令世人瞩目的,古代中国的火药、造纸术、瓷器文明于世。现代中国的化学发展也对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通过精确测定铟、铱、锑、铕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解决了一个几十年来悬而未决的难题,为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国外对人类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重大化学成就,如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的合成氨解决了地球上几十亿人口的粮食问题,意大利科学家伏打发明的伏打电池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方便等等。通过介绍一些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的化学成就,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1-0081-01

在学生的印象中,高中化学是西方一些国家的典型学科,与中国传统文化似乎是毫不相干的两个领域。因此,教师应该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找到其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契合点,从化学史入手,在课堂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渗透。

一、化学知识与传统历史相结合

提到化学,学生想到的第一点就是西方的各种实验,而我国也有很多在化学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教师为学生讲解我国的化学史,能让学生产生一种使命感,督促学生努力学习化学,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化学萌芽在中国,现代世界的发明有一半以上是建立在中国基本的发明创造上的,这些发明造就了东方文明古国,所以学生们应该肩负起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责任。例如,商代利用化学拥有高超的制陶、青铜冶炼和制造技术,制造了许多现代人看来叹为观止的器具;西汉时期可以熟练利用“水法炼铜”来冶炼金属;东汉时期造纸术在国内推广,人们逐渐过上了在纸上写字的生活,提高了生活水平。教师适当地让学生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创造,可以激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学好化学的决心。苏教版化学课本中蕴含着较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通过实物图片、文章故事等方式,为学生介绍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卓越成就,书中通过引言、尾注、资料卡、知识拓展等模块为学生介绍了化学在中国的发展史。但课本中化学历史的引入应增加内容,做相应的改进。比如,现在课本引入的科学家绝大部分为近现代的科学家,建议课本可以考虑引入一些中国古代对化学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如葛洪等。课本对绝大多数的科学家只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还应该为学生简洁地介绍科学家的发现过程,让学生通过了解科学家的事迹,在对化学知识有更深刻理解的同时,学习科学家刻苦钻研的精神,使学生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有更大的收获。

二、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

化学课本介绍了关于环境污染的问题,这与我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思想是相契合的。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的和谐文化基因在许多人的心中根深蒂固,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就追求“天人合一”,这代表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高境界,强调人尊重自然就是保护自己。孟子所说的“顺天者存,逆天者亡”也强调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不可以因为自己的一己私欲而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环境破坏的问题,让学生树立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和谐观念,尊重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在生活中关注一些环境保护的问题,深刻地看待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让学生意识到环境破坏的危害问题,可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施,为学生展示一些环境被破坏之后的图片,如臭氧层的空洞、被酸雨侵蚀过的土地、被雾霾笼罩的城市等。学生通过一些触目惊心的图片,会了解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利用化学原理保护环境的措施,如少使用塑料袋、少用一次性筷子等。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硫酸工厂的选址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是硫酸厂的老板,会将工厂建在什么地方。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践活动,在思考中加深了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同时也树立了可持续发展意识。

三、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化学课堂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会认为高考是学生的最终目标,自己只需根据教学大纲对化学的实验原理、公式等进行讲解,让学生有一个好的成绩就可以了,很少有理解传统文化内涵和精髓并为学生讲解的教师。教师应该在课下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多浏览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资料,将资料中对学生化学学习有帮助的资源筛选出来,在课堂中把这些文化知识渗透给学生,在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许多课本之外的知识,一举两得。教师在课堂的导入、展开、讲解等环节可以采用成语故事、图片展示、谜语猜词等方式,将化学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例如,在教学“含硫化合物的性质的应用”这一课之前,教师可以事先搜集一些资料,了解古代的应用技术,在课上对学生进行提问。教师可设计以下提问:对中国古代的炼丹术你了解多少?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发明运用了什么原理?你知道如何配比吗?以这种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鼓励学生勇于钻研,主动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化学教学效率和质量。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化学知识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教师应该不断充实自己,去了解中国古代的化学知识,在课上为学生讲解中国的化学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为了一己私欲破坏环境所产生的危害,让学生尽自己所能去保护环境。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引进一些化学故事,增加化学学习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258-01

一、化学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学校的教学教育工作是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德育为首”要求学校开设的全部课程都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学化学教材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学内容。在古代化学史上,我们的祖先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如造纸术、火药的发明和运用分别比欧洲早了几世纪,造纸术和火药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化学工艺,也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两者的发明和运用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冶炼和瓷器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化学工艺,这些技术也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在近、现代化学史上,我国的化学家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建国后,我国在化学工业上成果显著。如:我国的化学家同生物学家合作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有生物活力的牛胰岛素。化学科学与化学工业上的成就保证了我国原子弹研制中有关化学材料的部分。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化学结构与天然物相同的核糖核酸,为人工合成生命物质翻开了新的一页。

二、让学生积极参与化学教学

学校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这就要求教育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参与的能力,创造参与的机会。下面就如何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化学教学过程,谈几点具体做法: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理论联系实际,诱发学习兴趣。在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现代化学正在帮助人类更好地解决能源、农业、环保、医疗、交通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这种发展趋势决定了化学在人们的生活中和新科技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化学教学要挖掘教学内容与材料、能源、环保、生命、农业等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的存在。在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高度发展的今天,必须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化学的情感和努力学习的动机。

(2)设计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化学实验能以简单的操作,鲜明的实验现象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实验的设计常有以下两种途径:(1)简化或重组演示实验,如将氨气与氯化氢的化合反应改为“空瓶生烟”;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改为“变色喷泉”。(2)根据教学需要增加实验。如介绍浓硫酸的脱水性时增加“黑色面包”实验;在铁盐的教学中增加“自制墨水”实验等。

(3)揭示化学之美,巩固学习之兴趣。寓美于教,以化学所固有的和谐美去感染学生,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使学生保持对化学的兴趣。不少化学实验具有美的魅力。如氨气急剧溶于含有酚酞的水中会变成红色的喷泉;铁与纯氧的反应火光四射,铁花四溅……这些神奇的化学现象能唤起学生探索化学知识的欲望,强化他们萌动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的兴趣沿着有趣、乐趣向志趣的方向发展。

2、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1)指导学生阅读。不会阅读,就不善于思考,就不能顺利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指导学生的阅读要做到:阅读前,明确提出阅读的目的和要求:阅读中,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帮助学生扫除障碍;阅读后,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让学生养成一个“非看书不可,看书非钻研不可”的学习习惯。

(2)启发学生思考。善于思考才善于学习。在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甚至大胆地去猜想。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应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设问;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疑难点设问;对较难或较综合的问题,按认知层次分化知识点的方法,从易到难步步深入地发问;对学生错误或不全面答案进行反问,不断加大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力度。

(3)组织学生讨论。讨论是人们进行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争论,可使学生从中相互启迪,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如《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的教学,在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后自然会提出:为什么有许多不同的现象,这些宏观现象与看不见的微观粒子的运动有什么关系等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进行邻位间的讨论,再把电子为什么从活泼金属流向不活泼金属的关键性问题提到全班讨论,让他们在热烈的气氛中各抒己见,相互补充,得出结论。

篇5

课堂教学质量特别是新课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化学的绪言课是学生系统接触化学知识的开始,往往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打开学生的眼界,把他们引进一个奇妙的化学世界,诱发他们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的好奇心理得到满足,使他们对化学的第一堂课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此在化学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一些简单新奇易行的精彩实验。例如“烧不破的手帕”,“水变牛奶”,“玻璃棒点灯”,“红色的水怎么褪色了?”等吸引学生,把学生带到一个奇妙的化学新世界,再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人们衣食住行,我国古代化学成就等。例如:铁是什么物质?为什么铁会生锈?木柴为什么会燃烧?煤气为什么会致人死亡?等等。在学生面前我不断地提出他们暂时还解决不了的问题,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永不满足,并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体验“处处有化学”的真情实感,与此同时我巧妙地配合演示实验设置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向往学习化学,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2.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知识的源泉。化学实验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既是教学所必须,又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直接的手段。演示实验要确保实验现象明显,可见度大;要多组织学生实验,发展和保持学习兴趣。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教师要先做好示范和讲解。怎样操作,怎样观察、记录,如何分析实验现象,如何完成实验报告,教师都要一一指导。同时,要增做一些实验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趣味性强的实验,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在讲授“分子”一节时,为充分说明分子的特性,我增做了“水与酒精混和时体积减少”的实验,让学生看到化学变化奥妙无穷,化学世界就像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很多明珠都等待着他们去摘取,立志从现在开始学好化学。

3.根据教材分层次教学,减少坡度,循序渐进,分散难点,培养兴趣。

学生初上化学课,学习积极性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部分学生跟不上,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就下降了,原因很多,但其中有一个原因是有关化学用语等教学内容安排较集中,记忆和巩固成了部分学生很大的“包袱”,抑制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教学时,如果分散学,从绪言课开始,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化学用语在全册书中的地位,按照教材编排的层次,把握教材的深广度,我们将化学用语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3.1从“绪言”到第三单元课题4是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识记阶段。

让学生提前分散识记元素符号。每节课2~3种,学生不感到负担,愿意学。

到“元素、元素符号”这一节,学生已能熟练地读、写24种元素符号,为下一节化学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从“绪言”课接触物质开始,就可注明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让学生经常见一见,不作其它要求。等到学习“化学式”时,实际上使学生在认识过程上有了发展,实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3.2从第四单元课题2到第五单元课题3是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理解阶段。

让学生理解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掌握用元素符号写化学式,用化学式写化学方程式的初步规律。化学方程式是化学用语教学的重点,掌握好化学式与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可使学生形成化学方程式的雏形。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平是难点,除了讲清最小公倍数法,可通过实例简单介绍“奇数配偶法”。

3.3从第六单元课题1到第十二单元,着重巩固、扩大和应用化学用语。

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酸碱盐的性质与单质、氧化物的简单关系,是化学用语的高级阶段。要应用必须强调理解、熟练。这样对化学用语的教学难点进行了很好的分散,学生学得轻松,同时也增强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4.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

篇6

罗伯特・波义耳(Robert Boyle, 1627-1691)生活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也是近代科学开始发展的年代。他是第一个明确阐述化学元素本性的科学家,他又是一位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和实验化学家。他在前人的基础上研究气体的体积和压力的关系,总结出了物理学的基本定律之一――波义耳定律。波义耳一生做过很多的化学实验,是第一个发明指示剂的化学家,并首先为酸、碱下了明确的定义。他还是定性分析化学的先驱,创造了多种定性检验盐类的方法。由此可见,波义耳是十七世纪极具成就的化学家和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1对化学元素本性的明确阐述

化学最早是以炼金术的原始形式出现,到了16-17世纪化学开始摆脱了炼金术的束缚,医药化学和冶金化学随之兴起。瑞士医生帕拉塞斯是医药化学的代表人物,他用化学方法制成药剂(主要是无机化合物)来治病。医药化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化学研究的目的不是炼金术中的点石成金,而应当是制药。冶金化学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冶金学家阿格里柯拉,他不像炼金术士那样只追求一种金属――黄金,而是广泛地研究各种矿物的特征以及选矿、矿物分析和冶炼的方法。冶金化学派强调化学的目的是提炼有实用价值的金属。

由此可见,波义耳当时所处的时代是化学处于从属于医学和冶金学的地位,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波义耳理性地思考了他所面对的化学现状,并结合亲身的实践,认识到化学应该有其自身的研究目的,而不是医学和冶金学的从属物,化学应该寻求自身的解放。在1661年出版的《怀疑派化学家》一书中,波义耳明确指出:“化学家们至今仍然遵循着过分狭窄的原则,这些原则不要求化学家具有广阔的视野,而只把制药和提取金属作为自己的任务。我则完全从另外一种观点来看待化学;我既不是一位医生,也不是冶金家,而是从哲学家的观点来研究化学。”

在波义耳看来,化学应当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元素,作为自身的研究对象。诚然,“元素”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但是,对化学概念的元素作出比较科学的阐述应当从波义耳算起。为什么这样说呢?同样,可以在《怀疑派化学家》一书中找到答案。波义耳明确指出:“我所指的元素,就是那些化学家讲得非常明白的要素,两者意思相同,也就是指某种原始的、简单的,一点也没有掺杂的物体。元素不能用任何其他物体造成,也不能彼此相互造成。元素是直接合成所谓完全混合物的成分,也是完全混合物最终分解成的要素。”在这里,元素就是要素,而“完全混合物”,波义耳是指与机械混合物不同的化合物。由此可见,波义耳把元素看作是物质分解的限度,同时又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从此,人们区别单质(元素)、化合物及混合物有了一个比较科学的标准,化学的研究和发展开始复归到了它真正的出发点。

波义耳这种对化学元素本性的明确阐述,就其思想实质而言,是对古代元素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古代元素观认为,元素是构成万物的基础、始原、原初物质,并把可感觉的实物或性质(例如水、火、土、气或冷、热、干、湿等)看作这种本原;万物由其产生,万物又复归为它。波义耳把元素看作组成化合物的基本成分、简单物体;化合物由它组成,化合物又分解为它。在这点上,波义耳的元素概念和古代元素观的思想是相通的。同时,波义耳的元素概念又不同于古代元素观,在思想内涵上有发展、有创新。这种发展与创新主要表现在关于元素的质和量两个方面。

在质的方面:波义耳所指的“元素”,不是性质或性质的载体,而是简单物质或简单物体,这种物质(作为元素的物质)是分解的限度。在这里,波义耳把不可分解性和简单性视为元素的属性;而且,他还将元素与化合物相对立、相联系。而古代元素观只是指出元素是万物的本原,它或是某种具体的实物或是某种原始的性质,仅此而已。

在量的方面:古代元素观认为,元素或是一种或多种(例如四元素说、三要素说等),都是那些人们已知的东西。摆在人们面前的任务不是去发现元素,而主要是用元素观念解释遇到的现象。而波义耳的元素概念则蕴含着这样的思想――凡不能分解、组成其他物体而不由其他物体组成的就是元素。因此,没有预设或规定自然界究竟存在有多少种元素,而应当去发现元素、去探求哪些物质是简单的、构成其他物质的基本成分,哪些物质是元素。从这点上说,波义耳对元素本性的阐述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总之,波义耳作为第一个明确阐述化学元素本性的科学家,既反对把化学归结为炼金术,也不同意把化学附属于医药学和冶金。他认为化学应把元素及其化合物作为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应当为自身的目的去进行研究,即研究物质的组成及其化学变化。可以认为,波义耳的这种对化学元素本性的理性思考和科学阐述,是对化学自身发展的一种思想上的解放。从此,化学开始从炼金术的桎梏和医药学的附庸下独立出来,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2把严密的实验方法引入化学研究

罗伯特・波义耳出身于爱尔兰的贵族世家,在国内外受过良好教育。在中学时期,他除了阅读传统的图书和学习实用数学外,还对选择自然科学方面的新课程(例如天文学和物理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因战乱,波义耳的家道开始中落,他转而学习医学和农业。在学习医学的过程中,他接触了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制备了多种药品。这些实践活动使波义耳很快成为一名训练有素的实验化学家。1641-1643年间,他还去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国游学考察,期间他阅读了大量英文、法文、拉丁文方面的化学著作和其他科学论著。1646-1647年间,波义耳在伦敦加入了名为无形学院的俱乐部。这是个创始于1644-1645年间的自然科学爱好者的民间组织。每周集会一次,座谈新兴的自然科学问题。无形学院的会员大多数是众多领域的业余科学家。活动期间,会员们集思广益、相互启迪,经常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无形学院后来在1662年被官方正式命名为“英国皇家学会”。1680年波义耳被选为皇家学会主席,但他谢绝就职。

以上这些丰富的阅历和文化薰陶,培育了波义耳,使他成为富有创造能力的科学思想家。他通过周密思考和实验活动,相信化学应该是一门重要的理性科学,而不仅仅是一种实用的工艺(当时指制药和冶金),更不是那种空想的玄学(系指炼金术)。波义耳一生都在为实践自己的这些观点而努力奋斗。他虽然是一位贵族,但是从不重视这种世袭的荣誉。他对贵族们的社交活动不感兴趣,却爱好在宁静的环境中专心科学研究,在他的家庭实验室里从事科学观察和实验活动。波义耳认为,只有观察和实验才是形成科学思想的基础。科学上不存在凭空产生的假说,只有通过观察物质的性质和行为才能产生合理的结论。他还说过:“不应该把理性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知识应该从实验中来;实验是最好的老师,空谈和舌辩都无济于事。”波义耳主张研究化学,首先要引入严密的和科学的实验方法。

波义耳一生做过的实验众多,并在论文中对实验方法及其结果的描述极其详尽,这在同时代的科学家中是绝无尽有的。正是在这种严密而又科学的实验基础之上,波义耳卓有成效地在多个领域开拓前进:对于气体及其性质的研究;关于产生火、热、光等现象的本质的探讨;对酸、碱和指示剂的研究;对磷光现象及多种分析方法的研究。他还通过细心的观察总结出了波义耳定律。此外,他还对冶金、 医学、 化学药品、染料及玻璃的制造及应用作出过贡献。

以下,我们择其在两个重要领域的贡献,介绍如下:

2.1指示剂的发明

波义耳对于化学反应中的颜色变化善于观察、颇感兴趣。他是第一位把各种天然植物的汁液用作指示剂的化学家。他在《颜色的实验和观察》、《矿泉的博物学考察》等书中,描述了产生颜色变化的方法以及怎样利用植物的汁液做指示剂以显示这类颜色的变化过程。例如,“用上好的紫罗兰的浆汁(即由这种花浸渍出来的染料液),滴在一张白纸上,再在上面滴2-3滴酒精。当醋或其他的酸液滴在这种浸有植物浆汁和酒精的混合物的纸上时,就会发现植物的浆汁立即从蓝色转变成红色。运用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在做实验时只需使用少量的植物浆汁,就能使颜色的变化十分明显。”波义耳使用过的植物的种类很多,例如有紫罗兰、玉米花、玫瑰花、苏木(即巴西木)、樱花、洋红和石蕊等。在这些指示剂中,有的被配成溶液,有的被做成试纸的形式。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波义耳的这些发明的生命力如此长久,以致我们现在还在经常使用这种古老的方法,例如石蕊试纸。

波义耳还发现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可以有效地用来检验酸和碱。几乎所有的酸都能使某些蓝色的果汁变成紫红色,没有这种显色功能的物质就不是酸;同样,所有的碱都能将果汁的红色转变成蓝色。进一步利用这些性质,还能测定酸和碱的相对强度。酸、碱除了能使指示剂变色外,波义耳还指出:酸具有特有的酸味,并是一种强有力的溶剂;碱则具有滑腻的感觉和除垢的性质,且能溶解油类和硫黄,还具有与酸对抗和破坏酸的能力。可以说,波义耳首次对酸、碱的性质作出了明确的表述,并以此对酸、碱下了明确的定义。

此外,波义耳还发现,可以用火焰、气体、沉淀的颜色来检验某些物质,尤其是盐类。例如,铜盐使火焰带绿色,硝酸或盐酸和氨产生白烟,钙盐和硫酸生成白色沉淀以及银盐可被氯化物沉淀出来等等。总之,这一系列的发现与发明,使波义耳成为定性分析化学的先驱。

2.2波义耳定律的发现

波义耳研究得最详细的对象是空气(或气体),无论是对空气的物理性质,还是对空气的化学性质,他都有开创性的见解。其中以发现气体的弹性(即可压缩性)最为有名。波义耳的发现始于“空气有压力”这一实验事实。据历史记载,1643年意大利数学家托里斥利(E.Torricelli)做了一个著名的玻璃管内水银汞柱的实验,发现玻璃管中水银面上的“托里斥利真空”,进而提出“空气具有压力”的论断。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长葛利克制成了空气压缩机,可以将容器抽成真空,人们获得了研究气体的有力工具。

1662年,波义耳基于托里斥利实验,借助空气压缩机开始对空气压缩性,即对“空气的压力与体积的关系”进行定量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定律:“气体的体积与压力成反比”。波义耳在压强大于大气压和压强小于大气压两种情形下都用实验证明了这个定律。在前一情形中用的是有名的、盛有水银的U形管,后一情形中用的是一个直形的盛有水银的玻璃管,它可以立于水银槽上,上端界定一些空气。1679年法国物理学家马略特也,独立表述了这一定量关系。后人就把这一定律称为“波义耳-马略特定律。”

波义耳还研究过空气的其他性质,而引起化学工作者兴趣的则是他对燃烧和空气性质关系的早期研究。波义耳曾做过一系列的燃烧实验,对物质在空气中的燃烧现象进行关注和探求。例如,他在《关于火焰与空气的关系的新实验》一文中叙述了以下实验情况:在一个抽掉空气的容器中,将硫黄洒在一块红热铁板上,硫黄只会冒烟而不能着火,但在有空气的容器中硫黄能燃烧产生蓝色火焰。他还从蜡烛以及氢气的燃烧现象观察中同样发现:燃烧不能没有空气。

又如,他在《用太阳光燃烧在真空中的火药的尝试》一文中描述了一种奇妙景象:火药和硫不同,在抽掉空气的容器中火药是能够燃烧的。而且火药还能在水面下(隔绝空气)燃烧,起初,波义耳怀疑在制造火药的硝石中混进了空气,后来他将硝石放在真空中进行重结晶,但用这种方法处理过的硝石制成的火药品,仍然能在真空中和水面下燃烧。由此,波义耳认为火药品中含有与空气性质相仿的“活化蒸气”(后被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列发现并被称为氧气)。同时,他得出结论:同硝石混和的物质,甚至在没有空气的地方也能燃烧。

此外,波义耳还在《使火焰稳定并可称重量的新实验》一文中,仔细描述了在空气中焙烧金属锡的过程。实验是在曲颈甑中进行,各个操作环节均用天平称重。结果发现金属(锡)焙烧后的重量增加。――这一金属焙烧增重现象的发现孕育着:金属在空气中燃烧并和空气中某一部分结合,最终导致氧气发现的契机。遗憾的是波义耳忽略了由他的实验方法导致的部分空气的吸收,并作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金属焙烧增重是由于燃烧时产生的“火粒子”(或火素)穿过玻璃后被金属吸收所致。

最后,对波义耳的实验方法内容作以下补充,我们认为是必要的。那就是,作为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和实验化学家,波义耳的一生不仅设计了多种富有创新思想的实验方案,并付之实施。而且还改进了许多当时先进而又常用的仪器。例如,他运用空气压缩机改进了减压蒸馏以及进行这个过程的装置,可用于许多减压作用的实验。这对促进化学工作者对有机化合物性质和制备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综上所述,波义耳在理论与实验的结合上,使得化学走上了研究物质自身的正确道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波义耳把化学开始确立为科学。

参考文献:

篇7

我国晋代著名的道教学者、炼丹家和医药学家葛洪(公元284~354年)所著的《抱扑子•内篇》金丹卷中就明确记载:草木之药“煮之则烂,埋之则腐”,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这就是说,用中草药炼丹是不行的,因为它们容易腐烂。而朱砂加热后可变成水银和硫磺,反过来水银与硫磺在冷却的条件之下又可转变为朱砂。因此,服用朱砂炼制的丹药,人的生命就像朱砂与水银能互变那样,往返循环,生生不息。并把丹砂(HgS)称为长生不老药的极品。这是丹砂与水银、硫磺进行可逆化学反应的最早的明确记录。这一反应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化学。例如:当水银温度计打碎了之后,洒落在地面的水银容易蒸发,而以蒸汽的形式被人所呼吸,从而引起汞中毒。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在水银上面撒一些硫磺,使之变为HgS,而HgS在常温下是没有挥发性的。有“药王”之称的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公元581~682年)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炼丹大师。他在炼丹过程中发现了黑火药,在其著作《伏硫磺法》中记载了黑火药的配方:两份硝石+三份碳+一分硫。这三种物质一旦发生化学反应,就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气体,从而产生爆炸。这就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这一技术直到公元8世纪才传到阿拉伯。阿拉伯人把硝石称为“中国雪”,而波斯人(今伊朗人)则称其为“中国盐”。虽然炼丹家们寻找长生不老药的梦想最终破灭,但却在炼丹的过程中创造了很多有趣的新方法和新物质,例如淮南王刘安在组织其门客炼丹过程中偶然发现了豆腐,而被称为豆腐的鼻祖,也把自己造就成了化学家。正因为如此,英国自然科技史专家李约瑟(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根据中国古代在炼丹术等方面的成就,在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了“医药化学源于中国”的论断,认为“整个化学的最重要的根源之一,是地地道道从中国传出去的”。到了16世纪初,药物化学家的奠基者、瑞士科学家巴拉塞尔士首先把矿物质作为药物使用,提出化学的目的是制造药剂。他认为有病就是缺盐、水银和硫磺这三种要素之一(分别比作为肉体、灵魂、精神)。为了治病就要服用所缺的要素。而为了获得能够治疗疾病的药物,必然要进行化学实验,因此,在这些实验过程中,人们便发现了硝酸、盐酸、硫酸、氨和矾等化合物,也产生了元素、化合物、化学试剂等概念,从而推动了化学的发展。

2化学的发展对医学所做的贡献

巴拉塞尔士作为医学的改革者,极力反对伽仑及阿维森纳的学说,并引导人们注意到化学对医学及药学的莫大用处。他的这种主张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而逐渐被证实。随着唯物主义哲学和化学的发展,人们坚信能够治病的这些植物中肯定存在着内在的物质基础。结果在19世纪初,化学家们从药用植物中寻找到了具有药用价值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例如:1763年,爱德华•斯通(EdwardStone)在伦敦皇家学会宣读了题为“关于柳树皮治愈寒颤病成功的报告”。1828年,法国药剂师亨利•勒鲁克斯(HenriLeroux)与意大利化学家拉斐尔•皮里亚(RaffaelePiria)利用化学手段从柳树皮中提纯出了其有效成分水杨酸,化学名是邻羟基苯甲酸。1860年,德国拜尔公司化学家赫尔曼•科尔贝(HermanKolbe)成功实现了水杨酸的人工合成。但是水杨酸对口腔、食道和胃壁的黏膜有严重的刺激作用,从而使其在医学应用中受到了严重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化学家们首先想到的是将其改为酸性较小的钠盐(水杨酸钠),这虽然减小了其刺激性,但却具有令人不愉快的甜味,导致大多数患者不愿意服用。到了1893年,德国Bayer公司的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FelixHoffmann)对水杨酸进行了改造,制成了乙酰水杨酸。水杨酸与乙酰水杨酸具有相同的医学性质,但后者却没有令人不愉快的味道和对黏膜的高度刺激性,这就是“万灵药”阿司匹林。这个例子说明人们已经可以用化学的方法去改变天然产物的结构,使之成为更为理想的药物。1928年,英国细菌学教授弗莱明发现了人类第一个抗生素药物青霉素。虽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但是青霉素培养液中所含青霉素的量太少,加上他化学底子比较薄弱,一直没法找到富集浓缩青霉素的技术,很难从中提取足够的数量供临床研究使用。因此,弗莱明只好暂时停止了对青霉素的培养和研究工作。

直到1935年,澳洲药理学家弗洛里和侨居英国的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合作解决了青霉素的富集、浓缩这个技术问题,才使得青霉素真正成为服务于人类的良药。青霉素的大量生产挽救了千百万患有肺炎、梅毒、猩红热等疾病的患者的生命。青霉素的发现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原子弹和雷达相并列的第三个重大发明。正是因为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对改善人类健康和延长人类寿命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他们三人共同分享了194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同样,我国的科学家们在推动医药学的发展和改善人类的健康方面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11年,我国药理学家屠呦呦教授获得了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世界级大奖——美国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LaskerDeBakeyClinicalMedicalResearchAward),以表彰她在青蒿素(Artemisinin)的发现及将其应用于治疗疟疾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项。青蒿作为药物使用,首次记载于《五十二病方》(公元前168年左右)中,这本书出土于马王堆三号汉墓。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用青蒿来舒缓痔疮。在公元340年间东晋医药学家葛洪在其著作《肘后备急方》中,明确记载了青蒿能够治疗疟疾:“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教授正是根据这一段文字记载受的启发,改变了传统的提取方法,在经过190多次的失败之后,于1972年11月8日从青蒿中获得了其有效成分——青蒿素的单体。1973年,作为其结构研究的一部分,屠呦呦对青蒿素的结构进行修饰,得到了双氢青蒿素,其药效比青蒿素高10倍。双氢青蒿素的合成奠定了合成其他衍生药物的基础。1984年初,上海有机所周维善院士课题组实现了对青蒿素的人工全合成。另外一个极为重要的例子就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张亭栋教授发现As2O3可以治疗M3型白血病的原创性研究。他从民间中医中得到一个秘方:砒霜、轻粉(HgCl)和蟾蜍可用于治疗淋巴结核和癌症。而张亭栋将这个配方主要用于治疗白血病的研究,并分别检测这三种药物在治疗中的作用。通过研究,他发现其有效成分为As2O3,并于1973年在《黑龙江医药》上发表了As2O3用于治疗白血病的开创性论文[4]。1979年,他们在《黑龙江医药》上再次,明确指出As2O3对M3型白血病效果最好,从而清晰地奠定了人类今天的认识:As2O3可以治疗白血病,特别是M3型白血病[5]。1998年美国康奈尔医学院的Soignet教授将张亭栋的研究结果用于临床治疗并将其治疗结果和可能的作用机制发表于世界最权威之一的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从而导致了国际医学界广泛接受As2O3对M3型白血病的治疗作用。而且相关药品已经通过美国FDA批准正式上市。

此外,医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药物还有很多。例如1908年德国科学家埃尔利希课题组从合成的上千种含砷化合物中筛选出能够用于治疗梅毒的化学药物——砷凡纳明,从而开启了化学合成药物治疗的时代;1911年,波兰化学家CasmirFank在谷物中发现了维生素B1,并且发现缺乏维生素B1会患脚气病,随后新的维生素被不断地分离纯化并进行了结构的鉴定,使人们认识到维生素缺乏与疾病的关系;1932年德国生物化学家多马克发现的第一个磺胺类抗菌药——百浪多息;1963年美国化学家瓦尼(M.C.Wani)和沃尔(MonreE.Wall)从红豆杉中分离到了抗癌活性成分——紫杉醇(taxol)等等,这些重要药物的发现无不与化学的分离和确定结构的技术有关,见证了化学对医学的深远影响和重大作用。化学手段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撑。如可以用先进的化学手段来测定基因的结构、基因的序列,还可以利用化学手段去改变基因的结构,在基因上连接一个小分子或通过基因的对接来改良基因、甚至创造出新的基因。例如我们现在所见的一些转基因的食品——大豆和玉米等都是通过基因的改变来实现的。这些成就将为人类抵抗遗传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现阶段无法治疗的疾病提供一种可能的方法。生命过程是无数化学变化的综合体现。尽管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很多,但是得到现在科学实验强有力支持的就只有“化学进化学说”,即生命是化学反应的产物。1952年,美国科学家StanleyMiller在实验室中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成分和电闪雷鸣的自然环境,将甲烷、氨气、氢气、水蒸气等置于密闭的容器中,进行持续一周的活化放电,得到了氨基酸——这一组成生命不可缺少的蛋白质原料。而且在1965年9月17日,以钮经义为首的我国科学家用无生命的简单有机化合物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一成果为人类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这些研究结果为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提供了有力的实验支持。美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哈佛大学E.J.Corry教授(199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预言:“21世纪,化学将涵盖医学与化学之间的任一事情。”这一预言很快就被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医学教授科恩伯格所证实,科恩伯格于2001年首次在分子水平上展示了真核的转录过程,并因此荣获了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这里我们应该要特别注意的是,科恩伯格是位医学教授,但他却荣获了化学奖。

篇8

二、教材分析:

1、用学生进入现代社会从事现代生产、学习、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化学基础内容教育学生。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出发,适当拓宽知识面,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增加了一些金属和有机物的内容,编写了空气和水的污染与防止污染,硬水、氢能源,金属与人体的关系,以及常见的化肥和农药等内容。

2、教材的基本结构和体系是从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空气,水以及碳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

3、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根据一个合格公民的需要精选教材,从深度,广度以及习题难度上合理安排。按照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需要“掌握”、“理解”的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对要求“了解”,“常识性介绍”以及“选学”的内容,力求分清主次,区别对待。

4、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和记忆所学的知识,教材中编入了数页彩图和约200幅图表。其中有的是集中反映某纯净物用途的,有的表现我国古代和现代工业成就的,有的配合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刊印了科学家的肖像,有的用最新的科学成就图示启发学生钻研科学的积极性。为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除了与小学自然、初中生物、地理、物理等学科密切联系,便于教和学外,在教材内容的叙述上力求使学生愿读、易懂、有兴趣。

5、教材除普遍重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外,还注意适当增加了能引起学生兴趣和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实验。针对学生的差异还编了9个选做实验及一些家庭小实验。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技能,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和方法。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具体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篇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 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奇异的旅行——走进化学世界。(喷字呈现“化学”二字)去领略化学带给我们的震撼!

如果说,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艺术使人浪漫;……。那么我要说,化学使人梦想成真!

在古代,人们梦想像鸟儿一样,身生双翅,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

在近代,人们梦想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与远方亲人“天涯若比邻”;梦想能够亲眼观看,微观世界的奇异景象……

化学就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的“魔法石”!

金属的冶炼,使人们拥有了制造飞机、汽车等崭新代步工具的材料,让人们 “周游世界”的梦想成真;光导纤维的制造,使人们体验到“视频聊天”的快乐,让人们 “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真!

同学们,你有怎样的梦想呢?

学生:(在现代,我们梦想天更蓝、水更清,物质更丰富,生活更美好;我们渴望揭开生命的奥秘,改变人类的基因,使人类更聪明、更善良;梦想发明新药物,解除病人的痛苦,使人类延年益寿、长命百岁;梦想变废为宝,让废弃的塑料垃圾变成燃料,让汽车在天空翱翔;)

我也曾梦想有一件特殊材质制成的衣服,它可以自动调节温度,冬暖夏凉,它可以随着光的强度改变颜色,在烈火中它是避火衣,在大海中它是救生圈……!

我们这些美好的愿望和看似奇异的梦想,正在通过化学家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逐渐实现!化学正以其独特的方式, 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板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你们想体验梦想成真的快乐吗?请跟我一起走进化学的殿堂,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学习!

学生:愿意!

教师: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化学的神奇变化;人世间的衣、食、住、行……每分每秒都在展示着化学的无穷魅力!没有化学变化的发明创造,就没有当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包罗万象;没有化学变化的千百万化,就没有当今世界的多姿多彩、神奇无限。……

教师: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什么?

学生:水!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语文、英语、数学、物理、政治等学科。现在就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你是语文、英语、数学、物理、政治等老师,你将以水为主题,根据各自学科特点,跟同学们说些什么?

学生:语文老师说,水体现的是一种奉献精神。“洗净了别人,洗脏了自己。”

学生:英语老师说,Water。

学生:数学老师说,通过水可以计算出不规则容器的容积。

学生:物理老师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学生:政治老师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走进同意条河水 ”。

教师:你们猜一猜,作为化学老师的我,又会说些什么呢?

教师:认真观察物质的变化,是学习化学重要方法之一。对物质变化的观察应注重观察变化前的物质、变化中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

化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地球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人类的发展史;(边放课件边讲)

教师:化学在给人类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现在由化学引起的污染,遍及全世界,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你知道由于应用化学不当、对化学常识的无知,而引起的污染吗?

学生:白色垃圾。

学生:松花江水变得混沌、恶臭。

学生:滚滚黑烟,污染空气。

学生:空中“死神”——酸雨。

学生:臭氧层空洞。

学生:光化学烟雾

阅读“绿色化学”。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欣赏空气家族成员的特异功能)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知识。

教师:化学,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没有化学就没有生命、没有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化学是人类力量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为了生存,与自然界中种种灾难进行抗争的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与成果;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依据。

不学化学不知道,物质世界真奇妙、物质世界真精彩!

走进化学、了解化学、学习化学、掌握化学,为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为实现中国的“诺贝尔”梦,我们要努力学习化学……

作业:(1)总结身边的化学

(2) 记忆常见元素符号

看了九年级上册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的人还看:

1.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

2.初三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

3.初三上册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试题及答案

4.物质的变化化学教案及反思

篇10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2)5–0075–04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1 一部化学发展史也是一部化学方法的演变史

循着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线索,我们编写了关于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化学家、学者及化学工作者所作贡献的系列化学史话。尝试向读者提供能具体触摸化学历史发展脉络的史料与见解。这对有兴趣进一步学习与研究化学史的化学教育工作者来说,也许是有益的。我国胶体化学家、化学教育家傅鹰教授曾语重心长地指出:“一门科学的历史是那门科学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因为科学只能给我们知识,而科学的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在他看来,化学与化学史的关系也是如此,而作为化学史给我们的智慧的结晶,则主要体现在人们对化学知识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对此,抱有同感的还有中国化学会前会长柳大纲先生,他曾言简意赅地说过:“化学穷物质转化运动之理,综宏析微、拨伪存真、精益求精,乃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之锁钥”(中国化学会成立50周年《祝愿》词)。在这里,所谓“综宏析微、拨伪存真、精益求精”亦就是对运用化学方法探索化学科学真理的作用的经典描述。

化学史家们现在一般都承认:化学发现与发明,无论巨细,几乎从来就不是个人自发做出的独创贡献。即使那些最具革命性的化学理论也都是长期演变或发展的结果。一些基本的化学思想(如元素、原子、分子等)产生于各个不同的地域,这些思想逐渐经过交融、合并、修改和补充,最后公之于众,形成了一种新的化学概念。这种化学概念又转而影响和改变后来的化学理论,结果使化学科学有可能永无止境的进步不己。在这里,我们认为有必要明确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推动化学科学不断前进的动力因素究竟是什么?从科学方法论的视角来考察,化学的不同发展阶段就会孕育或形成不同的化学方法,而一旦新的化学方法产生又会推动化学发展从一个阶段迈向新的阶段。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一部化学发展史也是一部化学方法的演化史。

化学方法从其内涵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是化学家的思维方式,另一个是化学家运用的物质手段。用现代约定俗成的话来说,前一个是“软件”,后一个“硬件”,两者相辅相成才构成完整的所谓的科学方法。而要比较全面而又系统地叙述和探讨化学方法的演化史,不仅要涉及化学家的个人秉性和才智,而且也涉及到化学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他们所接触的哲学思想。

2 古代实用化学时期和化学方法的孕育

化学的原始形式是炼金术(或炼丹术),炼金术是思辨哲学(在古希腊是亚里士多德哲学,在古代中国则是道教哲学)和工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后形成的医药化学和冶金化学则是炼金术向近代化学的过渡,比起炼金术来,后者更注重化学工艺技术、强调实用。但是,其哲学思想基础仍然是和炼金术一脉相承。此时的化学还没有从生产实践和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相对应的化学方法也不具有科学的形志,而具有思辨的特征和“准实验”(或用火操作的化学实践)的痕迹。

2.1 思辨方法

炼金术士力图通过物体的可直接观察的性质(如颜色、熔度及晶形等)作为实证来阐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亚里士多德关于“万物皆变”并趋向“完善”的思想告诉人们,金属中那些不够完善的金属(所谓贱金属),总是力求变得象黄金等贵金属一样尽善尽美。炼金术士们坚信自己掌握的化学工艺技术手段能使之如愿以偿,即可用火操作把贱金属变成为贵金属,这既是炼金术赖以生存的思想基础,也是从当时冶金实践中得出的仿佛合乎逻辑的结论。与其惊人相似的是信奉道教哲学的中国著名炼丹家葛洪有句名言:“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何嫌金银不可以异物乎”。在他看来,不仅金银等贵金属可以由它物变化而来,而且金银等“不腐”、“不朽”的属性也可发生转移,甚至进入体内。这种“万物皆可互变”的思想使炼丹方士们坚信“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

综上所述,古代的化学思辨方法是以观察为基础,并运用原始的归纳与演绎的逻辑方法所构成的。其中包括了直观的观察、天才的猜测和原始的逻辑推理三个构成内容。而古代原子论和逻辑学则是这种方法的两大杰出成果,可以说它们是后来化学发展为科学的内在“种子”或“胚芽”。

古代原子论的创立者德谟克利特首先写成《论逻辑》一书,认为人对自然的认识是从经验观察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该过程中需要运用归纳逻辑等方法。他在建立原子论的过程中,把直观可见的水、气、火、土等“元素”以致自然万物,都视为由不可见的“原子”所构成的物质客体,试图以观察不到的本质来说明可观察到的现象,从而产生了科学方法的“胚芽”,即以微观物质的相互作用来解释宏观运动现象的方法。该方法试图把宏观层次物质变化现象还原到微观层次原子运动变化的规律来认识。这种“还原思维模式”对后来的哲学和科学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继德谟克利特之后,主张四元素说的亚里士多德又进一步论述了演绎逻辑,他把以往的一些零散的逻辑方法论思想加以吸收、改造并以其名著《工具论》一书的完成确立了逻辑学。他强调把逻辑方法视为研究科学、认识真理的重要工具,并试图说明思辨观念怎样从经验的东西产生的,进而从逻辑上对思辨方法进行了总结。

2.2 准实验方法

实用化学时期产生的化学思辨方法有其合理性,并具有科学内在“种子”或“胚芽”的积极意义。但在古代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水平低下的情况下,思辨方法还不可能依照充分的事实去进行理论概括,更不可能进行科学实验去检验,从而就可能导致粗糙的以致是错误的结论。例如,把本来并非是化学元素的水、气、土、火等复杂物质看成是最简单的“元素”等。由此可见,没有用实践或实验去检验化学认识的结果,也没有用假设所预言的事实,来验证各种假设——这是思辨方法的根本缺陷。带有这种缺陷的化学思辨方法还只是一种处于萌芽状态的科学方法,尽管它是与处于化学原始形态的炼金术(或炼丹术)是相适应的,但毕竟是极不完善的,还需要向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方法转变。

处在16世纪至17世纪前半叶的医药化学家和冶金化学家们,对变贱金属为贵金属的目标已经不感兴趣。对于他们来说,宁肯放弃炼金术的思辨观念,也要强调实用。这是由于炼金术(或炼丹术),无论在西欧还是在中国流行千年之久,但结果得不偿失。相反由于它的神秘性质和脱离生产实际,终究还是严重地延缓以致阻滞了化学的发展。不少有识之士开始在实践中摒弃炼金术(或炼丹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西欧的医药化学派帕拉塞斯、冶金化学派阿格里柯拉,在中国则是医药学家李时珍和编撰化学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的学者宋应星。他们主张化学只有从炼金术(或炼丹术)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才能达到它前进的真正出发点。

正是在制取药物和冶炼金属的实践中,天平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定量观念得到传播、定量实验方法的重要性开始受到重视,一些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有了新的积累,酸、碱、盐及其反应的性质开始为人知。可见从炼金术士(或炼丹方士)开始到冶金化学家及医药化学家的活动,无疑带来了多种可以作为科学解释的结果。但是,这些近代化学的先驱者们的目标均属实用性质,而不属于化学科学。作为科学的化学还需要以建立科学理论为目标,还需科学的理念来指导观察和理解实验事实。

3 近代实验化学时期和化学方法的形成

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化学进入实验化学时期,它开始同思辨哲学相分离,并彻底从炼金术(或炼丹术)中解放出来,近代化学由此开端。这一时期化学的主要任务是“搜集材料”,对物质及其性质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这就需要运用化学实验手段对物质进行分解或分析,并在依次获得的大量经验知识基础上进行归纳与概括,结果抽提出了关于科学的元素概念和燃烧的氧化理论。在这个过程中,以实验归纳为标志的经验方法,作为科学形态的化学方法开始形成。

3.1 经验方法

波义耳和拉瓦锡作为这一时期的两个富有代表性的化学家,为化学方法的形成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怀疑派化学家”波义耳以他的新思想(机械论的微粒哲学)和新方法(化学实验方法),把化学开始确立为科学,而拉瓦锡则以他的具有系统性、严格定量性的实验方法和善于运用理论思维的逻辑推理方法(主要是归纳法)完成了由波义耳开始的将化学变成科学的化学革命过程。

具体来说,波义耳深受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的科学方法论(或“新工具论”)和机械论的微粒哲学的影响。在他的化学和物理学研究中,相当强调实验和归纳法的科学方法论作用,同时非常严格地遵循机械论解释的原则。波义耳反对把化学看做一种制造黄金等贵金属或者医疗药物的经验技艺,而应当看作一门科学,作为科学的一个分支,化学主要从事对化学现象作理论解释,而不是单纯去实际利用它们。他还主张,实验的方法和与此相联系的对自然界的观察是形成科学思维的基础,化学应该用实验方法而不是用玄虚的思辨和抽象的空谈来确立关于物质化学变化的定律。同时波义耳复兴了与亚里士多德哲学相悖逆的古代朴素的原子论,强调了物质的微粒哲学的观点。该观点认为:自然界是由一些细小致密、用物理方法不可分割的粒子构成,粒子结合成粒子团,粒子团作为基本单位参与化学反应。在这里可以说已经孕育着近代科学原子论的雏形。

拉瓦锡同波义耳一样,继承了弗朗西斯·培根的科学实验论,强调“除了通过实验和观察的自然道路去寻求真理之外,别无它途”。但他与波义耳不同,特别强调了实验归纳中的定量性,认为“必须用天平进行测定来确定真理”。并以精密的规范操作实践检验传统理论。拉瓦锡把波义耳倡导的经验性的实验归纳法推进到了新的阶段。其经验方法表现出了如下特点:从定性的实验归纳发展到了定量的实验归纳。拉瓦锡是明确提出,把由天平确定的量作为衡量的尺度,对化学现象进行实验证明的第一个化学家。正是运用了这种“以量求质”的方法用以检验传统的燃素说,终于否定了燃素的存在,了燃素理论对化学的百年统治。

拉瓦锡时代的化学方法尚属经验性质,但具有较高的严密性和系统性,较强的理论概括性。正是在实验基础上,运用概括的理论思维方法,拉瓦锡把从若干燃烧反应中所抽取出来的氧化的本质属性,推广到所有燃烧反应过程,从而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氧化燃烧理论。

总之,波义耳——拉瓦锡时代的化学方法已趋形成,但比较强调“知识不能超出经验范围”,相对来说还比较忽视科学抽象、假说和演绎的理论思维作用。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推动化学方法,从经验方法过渡到理论方法的阶段。

3.2 理论方法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化学呈现出从搜集材料向整理材料发展的势头。在此期间,化学积累了庞大数量的实证的知识材料,以致在化学研究领域中有系统地和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把这些材料加以整理的要求,已经成为势在必然。而建立化学的各个知识领域相互间的正确联系,也同样成为不可避免。由此,近代化学开始走进了理论领域。这一时期得到发展的理论方法主要有科学抽象、演绎推理、科学假说、比较分类及非逻辑推理等。

3.2.1 科学抽象

由波义耳倡导,拉瓦锡加以发展的定量实验归纳法,在18世纪与19世纪之交得到了化学家们普遍的重视与运用。在这种状况下,质量守恒定律、定比定律和当量定律等化学基本定量定律被发现,紧接着对这些定律作出理论上的科学解释亦就成为化学家的迫切任务。英国化学家道尔顿首先把这些在化学实验基础上归纳总结得出的定量定律跟物质由原子构成的观念相联系,并把原子量概念引入化学,建立了科学的原子论。该理论在19世纪初被公认为理论化学的最高成就。他所采用的就是一种称谓“科学抽象”的理论方法,即在经验归纳所提供的大量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理论思维方法,抽提出物质内部的共同本质,确认了“原子”的客观实在,并就原子的不同类型、性质和质量等属性提出了科学论断,从而找到了各个经验定律的内部联系,建立起了科学的原子论。这种科学抽象的方法具有把观察与思考、实验经验的积累和丰富想象,新颖的理论构思相结合的特点,致使他的思维分析能达到实验分析所不能达到的深度。即使在显微镜得到改进时也不易被人看见的原子,道尔顿却早已用思维把握住了原子。

3.2.2 演绎推理

该理论方法是指从一般规律或原理出发,运用数学的演算或者逻辑的证明,得出特殊事实应遵循的规律,即“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推理方法。演绎推理是一种必然性的推理,只要推理的前提是真实的,推理形式是合乎逻辑的,那么推理结论也必然是正确的。在道尔顿时代,化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就迫切需要运用这种演绎推理的思维工具。19世纪初,道尔顿在初步建立科学原子论后,就从这一普遍原理出发,考察不同元素的原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性。他注意到:一种元素的原子不仅可以同另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相化合形成化合物,也可以同另一种元素的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原子相化合形成化合物,而每种元素的原子的重量(原子量)又都是固定的。据此运用原子论就可以推论得出:在由两种元素生成的多种化合物中,同一定重量的第一种元素相化合的第二种元素的重量,彼此间就必然会呈现出简单整数比的关系。

沿着这样的思路前行,后来,化学家们用演绎方法推理出了“倍比定律”。此后,道尔顿根据倍比定律的逻辑推理,有目的地进行了定量分析实验,从氮的氧化物、碳的氧化物等一系列化合物组成分析的数据中证实了倍比定律的成立。

3.2.3 科学假说

科学假说的出现是理论方法日趋成熟的一个标志。因为运用假说方法能够在已知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超出经验感觉的范围,对未知现象作出假定性的说明。正如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分子假说时所做的那样。当时道尔顿的原子论和盖·吕萨克所发现的气体体积简比定律的经验事实之间正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状态。而解决这一矛盾,不能单纯依靠经验方法,以此为契机,阿伏伽德罗提出“分子假说”,把原子理论推向前进。阿伏伽德罗的理论研究有一个总的指导思想,那就是试图找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之间的联系。同时还试图用数学方法不但表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还用它来表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分子假说长期受到压抑而未获承认,直到坎尼查罗加以重新论证和分子量的实验测定得以确认,终于把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佛加德罗的分子假说协调成一个合理的理论系统,也就是说,通过分子假说的方法把道尔顿原子论发展成为原子分子学说。

3.2.4 比较分类

这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相关的一组理论方法,它们是近代化学得以完成其“整理材料”任务的一对重要思维工具。“比较”是根据物质及其运动变化属性之间的某些共同点或相似方面的对称比对,以揭示其内在本质联系的推理方法,而“分类”则是根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研究对象区分为不同从属关系的逻辑方法。可见“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两者相辅相成,有助于化学家们透过纷繁复杂的化学现象,寻找到隐藏在背后的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十九世纪中期,以门捷列夫为代表的无机化学家就是创造性地运用比较与分类的方法,把当时已有的庞杂混乱的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加以整理和综合,从而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

门捷列夫既强调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全面的比较和自然的分类,从质和量(即元素性质和原子量)的关系上去对化学元素的自然体系进行理论概括,又主张只有把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才能发现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并据此作出科学的预测。他对某些公认原子量的校正和对类铝(镓)、类硼(铝)、类硅(锗)的预测就是有力的例证。

3.2.5 化学直觉

随着科学原子论、分子假说、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及周期系理论的形成,在整个19世纪,理论方法已在化学方法中居于主导地位。但是也应当看到在理论方法发展的同时,经验方法也在进一步发展,而且构成了理论方法发展的坚实基础。尤其在有机化学领域,基于发展了的经验方法派生出了一种非逻辑推理——化学直觉,它极大地推动了有机分子结构理论的建立与建立与发展,并赋予化学理论方法特有的个性化色彩。

所谓“直觉”是一种在感知过程中未经严格逻辑证明,但能迅速而准确填补知识空白的能力,广义的直觉包括灵感(顿悟)及直感、直观等不同层次的一类非逻辑思维形式。科学史表明,化学家尤其有机化学家,他们擅长于凭籍化学经验取得对化学事实的直观的理解,并能卓有成效地运用那种不注重逻辑推理,而直接得到基本正确的结果。例如,在制备某一染料之前,对于它的颜色他也会有一定的设想,在试图合成一种具有某种药性的药物时也往往有一种预见,而结果往往跟预想取得一致。这也就是说,化学家有了丰富的化学经验,就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对某些结果的“预感”或“直感”——这也许是化学家,尤其是有机化学家所具有的一种特有的科学素养,称之为“化学直觉”,这是一种认识上的飞跃,属于直觉思维范畴。

尽管这种直觉思维并未以突发性的形式出现,即不表现为“灵感”或“顿悟”,但基于丰富的化学经验并通过长时间的沉思和积累,化学家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这种灵感或顿悟的。应该承认,依靠“化学直觉”,有机化学家用化学变化的逻辑就能想象或预感原子在空间中的复杂构型,并通过富有成效的实验合成手段制成具有这种构型的有机化合物,进而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把握住了有机物性质与结构的关系,建立起了有机分子结构理论。可见化学直觉是有机化学家富有创造潜力的一种标志。众所周知,德国有机化学家凯库勒就是一个杰出的代表。正是他,把个人的才智和对碳原子相互结合关系的理论研究相联系,最终完成了一种天赋般的直觉判断——苯的碳原子之间成环状结构。在这里,凯库勒的个人才智主要表现在他早期学习建筑所获得的对事物“空间结构美”的认识和对事物形象化的孜孜追求。一旦这种才智和他的化学经验积累相结合,就会产生一种闪耀智慧火花的化学直觉。

参考文献:

篇11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化学充满兴趣,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化学的学习之中,因此,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培养学生兴趣的方式有很多,但关键还在于对学生的引导。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引导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并且努力排除阻碍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的一切因素。

兴趣是人们想要了解某种事物或者参加某种活动的内在的驱动力,对推动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产生和发展是需要实践活动作为基础的。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对于兴趣就有十分精辟的见解,他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放眼望去,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国内还是国外,那些取得巨大成就的伟大发明家和科学家无一不是对某种事物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对于我们的化学教学,兴趣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去参与教学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讲一下化学发展的历史,让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选取一些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事件,比如,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奖、中国古明的造纸等,通过这些,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的神奇,从而产生对化学进行探索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把化学和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建设相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化学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对于我们国家的建设以及获取更好的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这样,学生浓厚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有了一探究竟的欲望,学习起来也就会更加积极。

初中化学教学另外一个主要的教学形式就是实验教学。实验可以产生很多不可思议的现象,而这些对于充满好奇心的中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实验演示,可以产生极大地获取知识的欲望,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增;而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参与实验,可以强化知识的训练,更加牢固地掌握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并且把知识进行二次加工,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只要唤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化学教学就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采用合作和探究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学生只是在被动地听,课堂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我们提倡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引导他们对化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并鼓励学生能够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这样学生就可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使教学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有时候,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不能够完全掌握知识的全部,此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大家在一起,可以集思广益,相互之间更是可以取长补短,这样大家都可以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一定的进步。因此,合作学习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将成为使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形式。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和同学以及集体之间的关系,掌握合作学习的精髓。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实验是教学的基础。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参与实验的整个操作过程,并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比如,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认为不合理的地方指正出来,对实验方案提出自己的改进办法。另外,教师还可以把教材中要求的演示实验改编为操作实验,通过给学生设定合适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和资料,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亲自操作,并和其他学生就实验本身进行讨论,最终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得到改善,取而代之的是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而且学生还可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实施多种评价方式

传统的评价,教师是评价者,学生是被评价者,这样的评价方式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因此,为了顺应教育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我们的评价方式必须做出改变。现今社会,很多国家的评价体系也都悄然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参与到了评价中。评价主体由单一变为多元以后,学生可以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认识自己,培养了自我反思和自我改进的意识和能力,而且家长参与评价也加强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使学校的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使家长更加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各方面的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评价一般是在一学期结束的时候,教师通过考试或者问答对学生形成一次性的评价。这种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这一学期的学习情况,但是对于学习的过程以及学习之外的其他因素却不能体现出来。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我们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所以,教师要把评价的中心由终结性评价转到过程性评价中来。这样的评价模式能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影响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彼此是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的两个整体。中学生由于心理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作为教学活动中和学生关系最密切的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是很重要的,所以,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正向的课堂评价对于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是促进学生各素质统一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

篇12

摘 要:德育为学校教育所重视,化学课程也少不了德育。

关键词:德育;教材;世界观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校教育必须重视德育。化学课程也是德育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既能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也能促进化学教学。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化学课堂,开展德育活动。下面仅就《绪言》教学中的德育活动谈谈我的做法。

在学习《绪言》教材时,我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引导学生发表意见、感受,潜移默化地向学生进行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首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化学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有关化学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的资料、图片等,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冲突,然后建议学生讨论:化学对于我们究竟是好还是坏?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对于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在化学发展史上,我们有哪些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讨论中,我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要求提供具体的事实作为依据,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采用多种手段获取有用的信息作为自己观点的论据。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不仅充分利用教材信息和教师提供的信息,还通过自己查阅课外资料、手机上网等方式,获得了更多的信息,最后达成共识。认识到化学的发展和应用,既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也对环境造成了一些破坏,对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一些危害,但是随着社会责任意识的逐步强化和绿色化学理念的逐步建立,这一切都会得到改善,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从而让学生学习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世界和事物,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解决问题。同时,通过对不良企业只顾追求利益而肆意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批判,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对化学发展历史的反思,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和现代科学的缺憾,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教育。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是人们对待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态度。理想是人们对未来事物、生活或目标的想象、向往和追求。它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巨大力量。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固定下来的、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和信念。这些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无疑至关重要。但是简单的说教,学生很难接受。如果我们坚持在化学课程中充分发掘教材,有意识地创造德育的良好契机,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施影响,那么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就一定会事半功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