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音乐教育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7-05 15:59: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学前音乐教育的特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学前音乐教育的特点

篇1

一、儿童音乐学习心理的特点

(一)兴趣与好奇心是儿童音乐学习的动力

心理学证明,兴趣是儿童主动学习的唯一动机。他喜欢就学,不喜欢就不学,或不爱学,即使你强迫他学,一般也不会有好的结果。因为在儿童时期,他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有限,不可能对某一事物做出理性的判断,不能像成人那样为了某种需要去做。他只能凭自己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还是不能持久的,很容易发生变化。或者渐渐浓厚,或者渐渐淡化。对音乐的兴趣也是如此,因此要深入对音乐的学习就必须始终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感性是儿童音乐学习反应的主要形式

儿童对音乐的反应,首先是感性的反应,而不是理性的反应。儿童音乐学习的感性反应主要包括歌唱的反应、表情的反应和动作的反应。

(三)个性和差异是儿童音乐学习心理的明显特征

个性也是儿童音乐学习心理的特征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个性会越来越强,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东北一带的孩子从小就会哼唱两句二人转,而江浙一带的孩子从小就会哼唱两句评弹,这是和地域的熏陶分不开的。所以经常受健康音乐的熏陶,就会喜爱健康的音乐,形成良好的个性。

二、如何根据儿童音乐学习心理特点改进音乐教学方法

(一)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1.以音乐的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美的事物不仅使人获得美感,而且是产生兴趣的源泉。比如用我们完美的范唱给学生展示出所要学习的歌曲,从而激发了学生也想学唱的愿望;用我们娴熟的技巧为学生吹奏一首优美动听的口琴曲,学生们就会迫切的拿出口琴来,也要学着吹奏。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它是激起学生强烈学习音乐兴趣的重要因素。

2.引导学生探索音乐,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是从对不同的声音探索开始的。新生入学的第一节音乐课就是从探索生活中的声音开始的,如我们的脚步声,风声、雨声等等都蕴含着节奏和旋律。学生从而认识到,音乐不只是唱歌、演奏,它和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引导他们探索乐曲的音色、结构等,进一步加强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声音的感知,正符合儿童的这种音乐学习心理的特点。

3.成功的体验,保持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对音乐的兴趣就在获取成功的过程中。当学生经过学习能够演奏一首小曲时,他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也进一步巩固了学习音乐的兴趣。根据儿童的心理,他们很容易得到满足,满足的同时又进一步产生了兴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感到失望,感到高不可攀,逐渐淡化兴趣,乃至丧失兴趣,要让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喜悦,在音乐实践中始终保持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二)丰富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音乐感性体验

1.组织学生体验、感受音乐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音乐课的学习首先要通过聆听、体验和感受音乐来进行。如何把学生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对音乐的初次体验变成可监控的状态,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初听之前设计一些简单的提问,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听的目的就明确了,在听的过程中就会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认真听辨,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努力从音乐中找到答案,最后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来,这样的思考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精神。

2.组织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学生对音乐的体验还来自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如学生一曲声情并茂的演唱使得自己如醉如痴,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听众”愉快的感受;小小口琴使得学生们找到了演奏家的感觉,每个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分别演奏难度不同的曲子,“课堂教学要面向每一个孩子”在演奏口琴的实践活动中已不是一句空话;歌舞表演是学生们最喜爱的了,学生们在这一项实践活动中充分释放情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通过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学生在体验着音乐美带给他们的快乐,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转贴于

3.动静交替,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

音乐是最具韵律感的艺术,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弛,使人情不自禁的跟着动起来。对音乐的动作反应既是先天的也是可以培养的。小学低年级阶段要增加律动的教学,通过身体的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 。

(三)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艺术有高低不同,没有对错之分,所以教师就是要尊重学生个体性的差异,使学生独特的个性得以张扬、创新精神得以发展。培养儿童的音乐创造力,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如要敢于发表与他人不同的意见;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要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勇敢的探索精神;要有自信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等。

1.注重积累,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

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哼唱并背诵一些经典作品的主题旋律。视唱法便可以起到加深学生对音乐主题的感受和记忆作用。视唱法即在音乐欣赏前、欣赏中或欣赏后,演唱作品的主题旋律。例如在欣赏《风笛舞曲》前,我把其主题旋律作为视唱练习让学生演唱。加深印象后再欣赏这首乐曲,每当主题旋律出现时,同学们都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来。当对乐曲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来视唱主题,一边唱,一边感受风笛的形象。最后,或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再来让学生哼唱一下风笛的主题,很多同学都能够脱口而出。

2.培养发散思维,丰富学生想象力与联想力

篇2

多元文化出现于20世纪初期,随着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多元文化思想在社会各个行业中都得到了认同,同时对教育界的影响很大,影响到教育界教学理念的树立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在新时期,多元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即使是学前音乐教育,也需要在教育方针制定方面体现出多元文化的教育思想,建立起多元文化的学前音乐教育体系,不断促进学前音乐教育的发展。

一、在学前音乐教育中体现多元文化的必要性分析

1.学前音乐教育体现多元文化是时展的选择。

在现代音乐教育中,存在教育内容单一、教学手段传统的问题,影响了音乐教育的深化发展,因此,在新时期,在创新发展的年代,我们不得不反思音乐教育现状。要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就需要在研究现实情况的背景下制定有效的教育指导方针,学前音乐教育也不例外。现在是多元社会,是开放社会,各种文化思想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文化兼容现象明显。音乐教育要培养优秀人才,或者为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就需要在汲取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开展音乐教育。学前音乐教育不能封闭,而要树立开放思想,能够积极借鉴世界各民族音乐教育文化思想的精华,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探寻自己的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之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并能够与世界文化相交融,协调发展,有效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学前音乐教育体现多元文化符合幼儿的音乐心理发展需要。

对幼儿而言,他们的音乐素养较低,同时对不同音乐的喜好还没有表现出来。据调查发现,如果在这一时期,能够对孩子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使孩子能够接触、欣赏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则孩子会发展出自己的音乐偏好,孩子对音乐的感觉、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都会得到显著发展。在多元文化中,对孩子的大脑进行全方位刺激,对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对于孩子音乐气质的养成都有积极作用。因此,在学前音乐教育中体现多元文化是符合孩子音乐心理发展需求的,能够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二、在学前音乐教育中体现多元文化的举措分析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前音乐教育要体现多元文化教育特点,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好工作。

1.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要融入多元文化。

在幼儿音乐教育中,虽然现在很多幼儿园都提出学前音乐教育要体现多元文化融合的特点,但在具体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学内容与多元文化融合不紧密,音乐教学实践体现不出多元文化融合的特点。因此,幼儿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要能够根据教学目标,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体现多元文化特点,使学生在多种音乐文化体验中,不断感知生活中的美,感知不同音乐文化的个性美,不断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启蒙学生的审美情趣。学前音乐教师要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不断探究教学内容与各种文化的内在联系,并将其展现出来,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前音乐教学能够体现多元文化特点。

2.兼容并包,使中西文化在学前音乐教育中都能得到体现。

学前音乐教师要认识到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要能够在自己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表现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使学生能够通过音乐学习,感受我国传统音乐的魅力。要能够在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突出民族音乐,使学生对民族音乐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发展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同时,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要能够适当传扬西方的音乐文化,把世界各地区的音乐文化融入到教学中,把世界各地区的优秀音乐带入自己的课堂,使学生在学前教育阶段,就能感知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认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灿烂音乐文化。通过多种音乐文化的引入,使学生能够欣赏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为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为学生审美品质的发展创造条件。通过多元音乐文化的引入,拓宽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个性体验,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发展。

3.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学前音乐教学中要体现多元文化融合的特点,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幼儿园音乐教师要具备适应、执行、完成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的教学能力,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在自己的课堂中,更好地促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提高幼儿园教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内容的教学能力,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教师要积极地转变教学思路,能够认识到现代社会音乐教育体现多元文化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服务。第二,学校要努力为音乐教师提供更多接触多元文化音乐的机会,不断开阔教师的多元文化音乐视野,为教师提供平台,使其能够有效获得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为教师职业水平的提高创造物质条件,积极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为音乐多元文化传播提供支持。比如,学校可以通过为幼儿园音乐教师提供培训的方式,指导教师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实践活动,还可以不断加强完善有关多元音乐文化的音响资料和文献资料检索工作,为教师进行学习提供物质基础,等等。通过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定能促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随着三级师范逐步向二级师范的过渡,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也逐渐从培养幼儿师范学校师资向培养直接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幼儿园师资过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求掌握全面系统的文化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要实现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目标,首先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建立起完备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是什么?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具体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现途径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要素,它们各自发挥作用,又协调配合,发挥实践教学的总体功能。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而建立起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本文主要从“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个角度探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一、依据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确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不同层次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定位的专业培养目标不一样。结合学院实际,我们把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学前教育专业领域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学前教育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和实践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体魄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围绕这一目标,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需要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具有从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实践能力、良好教育理念和崇高师德等要件,才能服务于今后的教育教学。据此笔者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目标分为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的目标:

(一)认知性实践教学目标:学习相关的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知识,了解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的知识体系与教学内容模块,具备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所需的音乐基础知识,积累一定的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活动的感性经验。

(二)能力性实践教学目标:具备基本的音乐能力;具有较强的学前儿童音乐教学能力(包括观察、了解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状况;分析音乐教学内容的能力;设计音乐教学活动的能力;开发、积累儿童音乐教育资源的能力;组织幼儿音乐教学活动的能力等);具有初步的音乐教育自我专业发展的能力。

(三)情感性实践教学目标:明确学前儿童音乐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前儿童音乐实践教学;专业定位明确,喜欢从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二、结合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教学目标,合理设置实践教学内容模块,实现内容体系的建构

实践教学的内容是实践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定,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支撑。紧紧抓住实践教学目标,结合课程理论知识体系进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建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实践教学目标在实践教学内容中的具体化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模块的划分需要围绕实践教学目标来进行。要充分考虑实践教学认知、能力、情感目标在内容模块中的落实,设立的各个内容模块应具有自己的目标指向,并具体落实于各领域活动内容模块中。认知性目标、能力性目标在每一个领域模块中应有具体的要求,情感性目标可渗透于各个实践模块中。根据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课程的特点,实践教学的各领域内容模块实践学时分别为6个学时,共四个领域(歌唱、韵律、打击乐、音乐欣赏)合计24个学时,约占课程总学时的1/2,这一实践教学学时比例的安排,突出了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二)实践教学内容模块设计的系统化

在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时,既要考虑课程内部知识体系,涵盖实践教学的全部内容,又要考虑各实践内容模块的层次性原则,同时还要考虑各内容模块相互联系所能发挥的整体功能。因此在内容模块的设计上,主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思考:横向设计的内容模块涵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四个领域的内容,学生在每一领域都能得到实践,全面系统掌握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实践知识与技能;纵向考虑每一实践模块的层次与特点,渐进地、层层深入地安排实践次数和要求,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建构起一个实践内容全面、实践内容模块渐进、实践次数灵活、实践要求有针对性的系统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三)实践教学内容安排的可操作化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教学中各内容的安排应突出可操作性。首先,各实践教学模块内容课时安排要合理,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充分保证实践的时间;其次,实践教学内容完成要求所需的设备设施、实践基地要便于准备,能够充分保证实践的条件;再次,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专业基础和能力,实践教学要求既不能过高又不能过低,学生可以经过练习完成,能够充分保证实践任务的实现。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总体设计,考虑预留实践教学所需的时间、系院提供实践所需设备和实践基地,为学生完成实践教学内容提供可操作性。

结合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实践教学目标以及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结构,我们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设定为表1所示内容。

三、立足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教学内容特点,合理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实践教学方式,实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联系,合理设置实践教学环节

只有通过多次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才能体会到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内在联系,并尝试运用学习过的教育理论知识来指导和调整自己的教学实践行为,从而实现教育理论向教育行为的有效转化。由此可以看出理论和实践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教学中理论和实践孰先孰后,需要依据实践项目的目的、实践内容的特点来决定。

1.内容选择、目标撰写模块的实践教学——理论先行

音乐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目标撰写模块的实践教学,需要先通过理论的教学,给学生提供理论依据,并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对音乐活动内容材料的选择与分析、活动目标的制定,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从而减少实践的盲目性,提高其实践的效果,达到准确地选择音乐活动的内容,撰写出准确的音乐活动目标。

2.教学方法、活动设计模块——理论与实践并行

教学方法、活动设计模块的实践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方式进行。学生在实践设计各领域音乐活动方案和学习运用儿童音乐教育方法的过程中,既坚持相关理论的理性指导,同时又使所学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验证,从而获得感性的支撑,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3.说课、模拟教学模块——实践教学先行

说课、模拟教学模块的实践教学可采用实践先行的做法:学生先对某一活动内容(歌唱、韵律、打击乐、音乐欣赏等模块)进行设计并试教,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从而帮助学生寻找到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组织的内在规律。实践教学先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音乐教育实践能力,还能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今后的相关理论学习提供支持。

(二)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联系,完善实践教学方式

1.课内实践教学方式为主导

课内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将实践知识、实践原理、实践经验、实践技能等纳入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使学生积累实践经验,获得实践能力,形成实践意识。课内实践教学也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实践的主要方式,如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常用的几种课内实践方式。

(1)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教师选择有典型意义的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案例(视频、教案等),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活动案例进行分析,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并结合案例思考、研讨、学习,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2)问题讨论

问题讨论是教师或学生收集整理出幼儿教师在幼儿音乐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的方向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堂所学习的理论支架,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并付诸实践。采用问题讨论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3)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是指教师创设接近真实情景的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场所和情景,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教师和幼儿),在模拟情景中进行幼儿园音乐活动方案设计与模拟教学练习,把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幼儿音乐教学技能,这种实践方式能实现课堂教学与幼儿园音乐教学需要的无缝对接。

2.课外实践教学加以补充、拓展

课外实践教学能够有效补充课内实践教学的不足,可以完成一些不宜在课内进行的实践教学项目。如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观摩、见习,感受优秀幼儿音乐教师的魅力,学习组织幼儿音乐活动的方式;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实习,亲自设计与组织幼儿音乐活动,把所学的技能技巧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去检验、印证、反思、提高。

课外实践教学还可以采取课程专业技能技巧比赛与集体音乐教育活动展示等方式来进行。学生在比赛与展示中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

(三)个人、小组和集体实践教学相联系,丰富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

个人、小组、集体等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各有特点,可根据不同实践项目的内容要求和特点选择适宜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有效实施实践教学。

1.活动设计与评价——个人实践教学

幼儿音乐活动的设计和评价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完成的实践项目。教师在实践前提出明确的实践要求,学生根据要求独立完成后教师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践结果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实践的正误,学生进行修正。

2.环境创设、模拟教学——小组实践教学

小组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实施个人实践教学较难完成的实践项目。如模拟课堂的实施、教学环境的创设,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必须由小组实践来完成。可由学习小组组成一个实践教学团队,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制定实践计划书,明确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分工协作完成实践任务。

3.认知见习、观摩课例——集体实践教学

集体实践教学是个人实践和小组实践的有效补充,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实践教学,用于教师向全体学生展示实践教学项目的共性规律,往往与个人实践教学和小组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对幼儿音乐活动中儿童认知规律的观察以及对幼儿园优秀音乐课例的观摩,可以以集体实践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师事先提出观摩要求,引导学生就案例呈现出的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从而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提升其实践能力。

“在重视学前教育理论教学的同时,应突出所培养人才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加强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只有这样,学前教育专业才能紧跟社会的发展,培养出适应当前幼儿园教学需求的优秀师资。”所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要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性、实践性、综合性、实用性,要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突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学科特点,才能培养出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幼儿教育师资。只有充分重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实践教学,才能确保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注: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立项课题: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TER2013—008.)

参考文献:

[1]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2).

[2]余少英.构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方略[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3]颜晓燕.试论学前教育新师资的职业培养导向[J].学前教育研究,2006(8).

[4]黄亚妮.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体系构建和基地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

篇4

0引言

音乐教育对于学前教育的实施起关键的载体作用,也是学前教育课堂提前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学前教育而言,音乐以它通过悦耳和想象的声音符号培养孩子兴趣的独特方式,而成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音乐可以培养儿童的兴趣,从小塑造他们的人格品质,启迪他们的心灵,磨练他们的性格,从而使孩子健康的成长。所以在当今社会中,很多家长不惜财力把孩子送去音乐辅导班,更有甚者给孩子请一个专门的音乐老师来教孩子,为得就是给孩子创造一个有音乐气氛的学习环境。因此,学前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显的越来越重要。

1学前音乐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1)促进儿童智力的开发。音乐可以刺激儿童的大脑部位的重要中枢神经的发展。儿童的大脑细胞刚开始是一个整体,在生长过程中会逐步分行出一些功能细胞,然后慢慢的形成专门的功能化细胞群。当然,如果在成长过程中给予丰富的活动和全面的训练,会使脑细胞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这样才能使大脑良好的发育。而学前这段时间是大脑发育最快的阶段,在这个时期要给大脑一些适当的音乐刺激,使之充分发展。因此,音乐教育是能够全面的开发儿童的大脑功能,良好的音乐教育可以为学前儿童心里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培养团结意识。通过对音乐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研究,发现在儿童学习、感受和聆听音乐的同时,不仅变得安静、遵守纪律,而且还使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为孩子多创造一些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比如在六一儿童节时参加幼儿集体大合唱,训练他们要步调一致,把握音乐的旋律,控制自己的声音。这样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胆量,同时还可以达到让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相互交流和沟通,增强他们的团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2学前音乐教育中现存的问题

首先,由于师范类学校中的音乐教育的经费不足,加之很多音乐教师不是毕业于正规的师范类院校,使得现在社会中的音乐教师的专业性不高,基本功不扎实,对音乐教育教学的特点了解不深。其次是教学方法单一。因为现代社会中对于音乐教师的工资待遇不高,使得学前教育的音乐教师缺乏上进心,不去深入研究孩子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就不能得出一套系统有效的教学方案,对于孩子的培养缺乏针对性。再次是对老师的培训力度不够。在很多学校中,音乐教育并不受重视,所以他们并不会去花费很大的心思去根据地域和文化特点来对老师进行培训,开发符合本学校实际的音乐课程。这就使得音乐教师的技能很难得到提高。

3学前音乐教育思维的拓展与创新

3.1开发音乐游戏

由于儿童年龄小,对好多事物缺乏兴趣,所以在学校的音乐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孩子的兴趣,采用带有趣味性游戏的方式来吸引和保持他们对音乐的兴趣。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游戏教学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当前的学期教育中,我们采用游戏与音乐结合的方式,可以带动课堂的气氛,保证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从而使学期教育中的音乐教育目标能够顺利完成。

把学期的音乐教育游戏化,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满足他们自我发展的需要。而且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快乐,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让孩子们从小就能体会我学习我成长的快乐。

3.2运用简单快捷的音乐类型入门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需要转换一种思路,运用以前的简单而且美妙的音乐类型-童谣和音乐剧。童谣是一种很有特色的音乐形式,它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给我们的童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流行歌曲,童谣渐渐地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很多孩子在跟开始学习时就接触到了那些非常绕口并对身心发展无益的流行歌曲,使得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骤减。所以我们现在要把带有德育和美育因子的童谣找回来,让孩子们通过对童谣的学习体会到音乐带来的童年乐趣和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童谣来源于民间,它有很强的节奏感和和谐动听的韵律。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童谣游戏性很强的这一特点来吸引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如《丢手绢》可以使孩子们在游戏的工程中不知不觉的学会了这首歌,很有趣味性。在学前音乐教学中,老师先教会孩子们一首童谣,然后带着孩子们一边做游戏一边学习,能够真正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音乐的乐趣。

音乐剧可以让孩子们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并以其形式的丰富性和道具的多样性使得它成为学前音乐教育入门的一种重要音乐类型。在开展音乐剧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选择一个比较简单的小作品,等熟悉后再把这些一个个小作品串联起来,最终发展成一个大型的音乐剧表演。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逐渐地体会音乐剧带来的快乐,从而对音乐剧产生了兴趣,并在表演时给予他们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享受音乐为他们带来的无尽乐趣。音乐剧的表演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而且可以增加他们的审美情趣。从而使他们的幼小心灵对社会开放。

参考文献:

[1] 王利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的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 胥丽.论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拓展[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篇5

文章

篇数 2 1 1 1 1 3 4 8 6 6 6 10 10 13 17

奥尔夫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儿童音乐教学法,自传入我国后就一直被大家所研究,对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研究相对较少,但也能明显看出,对于赏识教育的研究逐年呈递增趋势。可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越来越被人们认可与重视,被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所重视与吸纳。通过梳理与对比发现,针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对学前教育专业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研究,多集中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我国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启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课程研究等方面。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我国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启示研究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特别是它充分体现了我们所推行的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让学生主动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强调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因此,探讨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系统研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借鉴其精华,促进我们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深化素质教育,显然是很有必要的。

众多学者从学理的角度剖析阐释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冲击以及重要启示。以前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方式多以传统用教学方式为主――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以及技能的训练,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的确实“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思想,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方面均与以往有大大不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对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有着重要的冲击作用。商秀梅在《奥尔夫音乐教育对中国音乐教育改革的启示》中提出,我国的音乐教育改革应从教育理念、兴趣培养、综合教学等方面吸收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优势;2011年栾晓梅在《奥尔夫音乐教育对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学的启示》中提到“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在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学中应贯彻原本性思想,找准艺术教学的切入点;理解把握‘综合’内涵,开展有效的综合教学;重视即兴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2012年刘丹在《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给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启示》中提到“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突出"原本性"的教育思想,其活泼、生动的教学方式适应了信息时代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特别强调音乐课程教学理念的原本性、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对于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原有的教学模式具有积极的启示。”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应用研究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如何实施?众多学者对此做出回答:2012年白艳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中提到,在高校学前教育中可以采用五大应用策略,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综合教学内容,突出职业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拓宽音乐视野,注重实践过程;以审美为核心,注重多元评价。”贺定科认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我国素质教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能充分调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在学生充分投入学习之时,培养其扎实的实践能力。

众多学者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不同学科结合在一起,尝试在不同课程中实践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王翼如、桑楠、郝珊、蒋琴、侯杰等人分别在钢琴教学中践行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思想。孙立平、谢云秀等人在乐理与视唱课程中,大量结合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将奥尔夫精髓落到实处,使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受益。栾晓梅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舞蹈教学结合,将奥尔夫的“动作教学”发扬光大。更多学者是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应用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课程的研究

自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引进中国以来,在幼儿阶段开设相关课程已经越来越普及,锁着这股浪潮的发展,各大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也在进行着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教学尝试。早在2009年迟艳杰就针对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施 的设想。2001 年清华大学尝试奥尔夫音乐教育,开设“综合

艺术素质活动与创造课”,并将其列入百门教改精品课程,提出“通过综合寻求关联、迁移等思维方式的体验,提高学生素质③”的目标。2010年博雅杰就针对新疆高师新月教育专业提出开设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设想,并进行了详细论证。2012年李珊珊、高亮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奥尔夫音乐教育学”课程的必要性展开论述,解析国内外学前教育现状对比,从学前教育开设该课程的可行性与重要性为切入点,呼吁广大幼教工作者了解和重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李宁对奥尔夫音乐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深入对比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模式与传统音乐教育模式,认为奥尔夫音乐教育模式是对我国传统音乐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对提高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曹曦也持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施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的观点。

四、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曲阜师范大学贾晓星采用个案研究法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国的音乐教育进行研究,从实验、实例以及经验总结出发,提出了推行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四大阻力(多数家长的不认可观念、奥尔夫乐器昂贵、师资力量有限、教材短缺)及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大量论证总结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中国音乐教育的意义――中国传统音乐与 “原本性”具有共通性、强调本土化音乐的应用注重民族性、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与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相适应、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可实施性较高。

(2)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最常见、最基础的研究模式。一般就是选取研究对象,进行测试,写出这些对象的特点,并指出存在的问题。调查报告是最基本的事实报告,真实地反应被试状况。至于如何利用调查结果,如何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指导等都不做具体探讨,或只略微提出参考意见,真正的干预在这类报告中是没有的,而且调查工具的不同,所反映的角度、问题及程序都可能会有差异。四川师范大学段晓霞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本科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调研。

(3)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是调查研究的深化,根据样本的相关或独立性,又可分为相关研究与差异性研究,这类研究又包括相关性研究与差异性研究两类。前者主要研究某同类样本的学习适应性各不同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常常对同一样本进行学习适应性测试的同时配以别的不同测试,后一个“差异性比较研究”,主要是通过同时选取不同的样本进行学习适应性测试,然后比较这不同样本间的学习适应性各因素的水平差异,在此基础上做出概括化的总体估计。在段晓霞和贾晓星的研究中,都使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

纵观过往研究,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研究中,以单科教学中的实施应用以及音乐教育中的使用较多,一般情况下,侧重点较为单一。而针对高等教育阶段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实施现状研究相对较少,虽然有个别研究,但较为缺乏和零散,因此关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奥尔夫音乐教育实施现状的研究大有余地。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主要阵地,奥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水平高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高低将直接

影响着幼儿教育的质量,因此确保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是确保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引入课堂,进行教育实践,不仅能够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音乐教育技能,同时还可以为学前教育学生提供新颖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思想的借鉴,为幼儿园一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钟传惠.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启示.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迟艳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中实施的可行性研究.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1

[3]博雅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新疆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事实设想.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0,3

[4]栾晓梅.奥尔夫音乐教育对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学的启示.滨州学院学报.2011,4

[5]贾晓星.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国学前教育―以一个奥尔夫实验班的个案研究为例.曲阜师范大学.2011

[6]李宁.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引入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2,2

[7]李珊珊,高亮.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奥尔夫音乐教育学”课程的必要性.大众文艺.2012,24

[8]白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教育与执业.2012,32

[9]段晓霞.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本科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3

篇6

奥尔夫教学法是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教育法。在奥尔夫看来,真正的教学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他从理论原则、教材、教学方法及成功的教学实践等,都具备一个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因此,在廖乃雄教授引进奥尔夫音乐教育到我国后,就受到很多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热爱。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简介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原本性音乐得以充分的体现。也就是说,将原始性的音乐通过语言,动作(声势)展示出来,注重人对音乐最基本的感受和体验。[1]奥尔夫最根本的思想做到了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年龄特点出发,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参与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给予幼儿表现的权利。让幼儿在愉悦的体验中感受音乐的美妙。

奥尔夫音乐教育通常以节奏作为连接各种艺术表演形式的纽带,将音乐、舞蹈、话剧等联系起来。奥尔夫认为“音乐活动是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行为” [2],音乐是没有国界,没有界限的,人类可以通过音乐自由地表达或流露感情。因此,奥尔夫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学,并且采用“声势”、“回声”、打击乐等方式来展现音乐。在奥尔夫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通常是边唱、边拍、边奏、边舞蹈的方式来完成教学内容,而不是采用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

二、我国中职学前音乐教育实际应用中面临的困难

目前,中职学前音乐教育这门课的开设方式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由于中职生有别于普通高校生,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开展音乐教育必须要结合中职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特点,因此在应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进行改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从而丰富教学的形式,求得新的发现。

1.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存在的认识误区

就目前形势而言,奥尔夫音乐在我国,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发展得相对缓慢甚至是没有进驻到这些城市中去。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国人对奥尔夫音乐音乐教育体系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总觉得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应该适用于婴幼儿和中小学年龄段的孩子,完全忽略了对成人的教育。因此相当多的人以为它根本就不能适应我国的现代教育体系。当然,绝大多数的中职学校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觉得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不适用于中职学前音乐教育。因此大多数中职学校并没有单独开设奥尔夫音乐课程,甚至是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没有涉及到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方法。

2.恰当的课程教材缺乏是面临的一大问题

就乐理和钢琴教材而言,大多数中职学校采用的都是全国学前教育专业“十二五”系列规划教材,其中的内容跨度较大,多数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教育理念,比较死板,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中职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不同于普通的高校学生,因此在面对招生对象和毕业后的就业趋势都与高校学生有所不同。他们在中学时的成绩相对较差,在进入中职学校后又面临极大的就业压力,因此他们相对高校学生而言要更早一步进入社会,并且在理论知识不充足的情况下,只能靠技能来取胜。因此技能在中职院校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就目前中职学前音乐教学来看,并不乐观,适用的教材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

3.师资水平较低

奥尔夫音乐教育对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是极高的。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必须具备极高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文化底蕴。例如在节奏练习中,教师首先自己要学会如何打节奏,用哪些方式打节奏,节奏的快慢如何掌握,难易程度如何把握。例如在一堂音乐活动中,教师可以用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动作进行节奏训练。并且在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变换频率,增加相应的难度。这都是奥尔夫音乐教育对音乐教师的基本要求。就目前而言,中职学校学前教育的教师或者音乐教师对奥尔夫的认识普遍偏低,专业的奥尔夫音乐教师更是即为少数,因此师资力量又是中职学前音乐教学面临的一大问题。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中职学前音乐教学中应用的对策

1.正确认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要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必须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具有准确的认识。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必须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进行深刻地研究。奥尔夫最本质的特点就在于保持音乐的原本性,即让学生在最原始的情景下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例如在一堂打击乐的活动中,如果单纯的就让学生听音乐,跟着音乐一起演奏,那这堂课自然是无趣的。如果教师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感受、领悟歌曲的调性、了解歌词的内容并且对歌曲内容进行适当的表现,再加入打击乐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自然就轻松了许多。

2.适当的教材是根本

中职学前音乐教育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中职教师采用地更多的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结合其教学方式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去。各校教师在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的前提下,可以在参照奥尔夫编写的《学校音乐教材》、廖乃雄教授编写的《中华学校音乐教材》(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和 《论音乐教育》(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李妲娜的《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等书目,针对教学中职艺校生的特点编写出适合自己学生的的教材。随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进一步深入中职学前音乐教育中。[3]

3. 加强师资培训和培养

师资力量对于中职学校来说无疑是其最核心的力量,很多的中职学校花费大量的资金对教师进行培训,或者将教师派送出去培训,都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师资力量。奥尔夫音乐教育对于音乐教师的培训更是尤为重视,很多大中城市针对中职教师已经开设了专门的培训课程。因此,有计划让教师进行奥尔夫音乐体系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应列入中职学前音乐教师培养计划中。

参考文献:

篇7

一、引言

学前专业艺术教学作为实现义务教育的重要渠道,对提高幼儿综合素养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要能够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这样才能够推动幼儿专业艺术教育的发展进程。针对当今学前专业艺术教育来说,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思想依然存在,为了能够全面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融入奥尔夫音乐教育模式是非常可取的渠道。奥尔夫音乐教育中蕴含着创造性、基础性、综合性、游戏性的理念,不仅能够丰富专业艺术教学模式,同时也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推动幼儿全面发展。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特色

第一,综合性教学。在奥尔夫音乐教育模式中,从来就没有孤立的音乐,只有舞蹈、动作、语言形式的音乐形式。从音乐本质的游戏性、娱乐性为基础,实现作为原始的音乐教学模式。奥尔夫音乐教育注重整体教学,将舞蹈、戏剧、文学等多种艺术融合为一个整体。通过表演、创造让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形式,从而推动幼儿专业艺术教育改革,让专业艺术教育更具有魅力。因此,在幼儿专业艺术教育过程中,无论是音乐教育还是舞蹈教育,其中都会涉及到一些其他的教育形式,也就是舞蹈教育中蕴含音乐、音乐教育中蕴含舞蹈等。让专业艺术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层次、综合。第二,游戏性教学。幼儿的天性就是玩,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天性,我们有必要通过游戏的教学方式,进行专业的艺术教育,从而构建感知为前提的自由化的教学课堂。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教育发现,幼儿在游戏当中似乎能够忘记一切,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戏当中,调动一切能够使用的力量,全身心、全感官的让自身融入到游戏当中。能够让幼儿在快乐、自由的环境中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进行彰显出非凡的创造与想象,让幼儿游戏与幼儿艺术相互融合,而这正是奥尔夫音乐教育模式的一大特点。第三,自由浪漫性。任何艺术都来源于生活,不仅具有愉悦性特点,同时也具备浪漫特点,艺术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实现浪漫的过程。但在传统模式下,专业技术教育模式中很少能够彰显浪漫气息,幼儿在学习当中也表现的非常无聊、无奈。但在奥尔夫音乐教育模式下,该模式由于具有创造性理念,能够在专业艺术融入浪漫自由的特色,这样能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浪漫自由气息更多的是一种课堂氛围,在奥尔夫音乐教育模式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至关重要,也是开展专业艺术教育的前提。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对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学的启示

第一,教学以幼儿为出发点。由于幼儿在进入到学前教育阶段前,由于家长对艺术的感触不深,导致幼儿专业艺术基础非常薄弱,对专业艺术的理解能力不强。但由于幼儿好奇心强,绝大多数幼儿都对艺术非常渴望,但很多幼儿在课堂中却不愿意表达,一是由于幼儿自信心不强、二是由于幼儿心态问题。通过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要能够充分尊重幼儿、理解幼儿,通过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情感特点和内心需求,制定符合幼儿发展要求的教学内容。在专业艺术教学中,必须要能够减少灌输式教学方法,开展研究性、艺术性学习模式,这样才能够唤醒幼儿潜在的艺术天性。第二,实现综合性专业艺术教学,开展课堂活动。专业艺术逐渐从单一朝向综合性发展,这时专业艺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幼儿艺术教学领域中,我们必须要创设综合性课堂,才能够发挥专业艺术教育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综合性专业艺术教学,并在课堂中融入相应的课堂活动,保障课堂活动能够仅仅围绕教学内容,例如舞蹈活动、戏曲活动、绘画活动等,将不同的艺术形态融入到专业艺术教学当中。采用讨论、模仿、欣赏、创造等形式发挥幼儿的主观意识,将单一的知识变得更加多元化。只有这样才能够构建综合性专业艺术教育课堂。第三,构建创造性课堂,鼓励幼儿即兴创作。艺术教育的真正价值不是幼儿会应用多少作品,而是艺术的再生能力,这也是艺术教育的本质内容。但长时间专业艺术教育中,我们似乎过于注重技能教育,压抑了幼儿的创造灵感,局限了幼儿的创造思维。奥尔夫音乐教育模式下,我们认识到了发挥幼儿创造性的作用,要求我们在专业艺术教育中鼓励幼儿即兴创作。从自然发展规律来说,即兴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意识,并具有很强的贯通能力。因此,在专业艺术教育中,首先教师需要具备即兴创作的能力,通过将传统艺术与创造艺术进行对比,从而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并根据幼儿主观意识编排出相应的歌曲或舞蹈。在创造性课堂当中,教师可以给幼儿提出针对性空间与情节,分配幼儿角色,选择相应的音乐,之后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编排内容,给予幼儿参考,进而开展即兴创作。虽然幼儿创作的作品不够完美,但这并不妨碍幼儿发展,反而能够不断完善和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积极融入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明确奥尔夫音乐教育模式的特点,进而实现学前艺术教育的创新,构建自由、创造、民族的艺术课堂,这样才能够全面推动幼儿发展。

参考文献:

[1]栾晓梅.奥尔夫音乐教育对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学的启示[J].滨州学院学报,2011(04):119-121.

篇8

2学前教育中创新音乐教学的设想

音乐教学本身就是创新的过程,作为专业的学前教师要有更丰富的想象力,懂得不断的创新自己的音乐课,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在这里,作者本人对学前教育中创新音乐教学有一些设想。

2.1园本音乐教材的系统和科学性

既然我国现今还没有系统的学前教育音乐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所以每所学前教育单位都应该承担研究园本音乐教材的责任,这样也会有很好的因地制宜性,根据本地区、本园学生的特点创编园本音乐教育教材。同时,可以加入具体的培养理念和引进国际上知名的音乐教育思想,例如,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日本铃木真一音乐教育思想等等,这样不仅会使本所幼儿园扩大自身知名度,而且为孩子们确定了音乐教育目标。在创编园本音乐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学习,将儿童发展规律和心理成长特点有机结合,创作出真正符合孩子们身心发展的音乐教材。

2.2音乐教学中加入本土民族与民俗文化元素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学习世界上优秀音乐的同时,本民族的、本土的文化更应该了解和发扬。在过去教育不够开放的时期,我们从小就是听着本民族和本土音乐长大的孩子,虽然过了几十年,熟悉的民族音乐和民俗音乐时长还会在脑中回荡,这些民族、民俗音乐已经成为我们这一代一生中宝贵的记忆,让我们知道我们是中华炎黄子孙。而现今,时代进步,社会开放,不少的西方音乐作品传入东方,但是我国民族和民俗音乐却不能深入中国儿童的心中,当你问到孩子们你最喜欢的音乐家是谁的时候,可能回答的永远是贝多芬、莫扎特,很少会说到阿炳、刘天华的。中国民族本土音乐似乎被这阵世界音乐之风吹散。所以我们要重视和发扬中国本民族、民俗音乐,从娃娃抓起会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创新和发展有极大帮助。

篇9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属于当今社会中最有影响力的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将舞蹈动作、肢体语言等多项综合艺术形式融合为一体。提高孩子音乐文化素质、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学前音乐教育是人生当中最早的音乐教育,在人一生当中起到特别关键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主要说明在音乐教育体系中,重点是将幼儿的音乐、语言、舞蹈进行一个紧密的结合。让幼儿自己能够直接的参与到音乐教育当中,由于它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和规范的课程要求,所以非常适用到幼儿的学前教育中。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具有元素性与综合性的特点,将音乐的多种元素和艺术行为完美的组合。也正是因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没有固定教学模式,属于最原始的,所以对于学前儿童的教育非常适用。在音乐的表现中要显得朴实无华,具有原本性和纯粹性。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体系的原则

众所周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主要由德国著名作曲家奥尔夫创造出来的,也是世界上三大音乐教育体系当中应用最广泛的。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原则,分别为综合性原则、即兴性原则和参与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是奥尔夫指出音乐应该将动作、语言和舞蹈三方面紧凑的结合在一起,让学前儿童能够真正体验到最原始的音乐艺术,提高他们的各项综合能力。即兴性原则主要将音乐知识通过“游戏”体现出来,先用游戏吸引住幼儿,然后让学前儿童自己去尝试和探索,最终明白音乐的真谛。参与性原则,在奥尔夫音乐体系当中体现的是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让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一)采用游戏的教学模式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在学童幼儿时期,能够最吸引他们的就是游戏。故幼儿父母采用游戏的教育模式一定会引起学前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奥尔夫音乐最大的特别之处就是让学前儿童学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的音乐知识。学习到音乐知识,让学前儿童自己亲身参与到游戏当中,然后在游戏当中学到丰富的音乐知识。然后学到相关的音乐知识。例如,年轻父母在教幼儿唱《大雨小雨》这首儿童歌曲时,可以在提前整理好大雨、小雨的录音,包括碰铃、鼓这两种音乐器材,然后先给幼儿播放提前准备好的录音,让幼儿先自己辨别出这两种声音的不同,幼儿也会自己根据听到的声音不同,做出不同的肢体反应,在听大雨的录音时,身体可能会进行大幅度摆动,小雨时,脑袋会跟随音乐轻轻地点头,通过这种方式让幼童感受到声音大小的变化,然后父母在通过敲鼓和碰铃,让幼儿体验到声音强弱。这样幼儿在这种游戏的氛围当中就能够体会到声音大小和强弱的区别,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为他们今后更好的学习音乐打下良好基础。

(二)通过即兴方式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

由于学前儿童的情感、表达和联想是多变的,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自由性。可能同一首曲子,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不同理解,会根据自己的想法,跟随音乐做出不同的表现。所以,父母在采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方法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可以先从那些简单的表演、改歌词开始,然后再给他们配图、编动作等,一步一步地鼓励幼儿,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展现出属于自己的创造能力。例如,在学习一首新的儿童歌曲前,父母可以先给幼儿讲个小故事,让家庭成员每人扮演一个角色,首先要让幼儿进入到故事的情景当中,然后幼儿找到自己相对应的角色进行表演。让他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创新,慢慢的就会体验到表演带给他们无限的乐趣。

(三)融合其他艺术,开启幼儿的艺术宝库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包括大量朗诵、舞蹈、唱歌等一系列的艺术活动。这种艺术整合不单单是每种音乐形式的重复叠加,它实际上是每种音乐形式的结合。是将音乐、舞台剧、美术、表演等这些艺术手段综合在一起,在艺术形式上进行整合,同时内容上进行不断创新。例如,可以让幼儿自己进行知识的整合,然后他们通过自己表演、唱歌等形式,将自己所理解的音乐表达出来,通过这种形式也能够让父母更加清楚幼儿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情况,让教育幼儿学习音乐变得更加简单。父母可以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前儿童的音乐才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艺术表达能力,让学前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综合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开启他们的艺术宝库。

四、结语

学习音乐能够提高幼儿音乐文化素质、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学前音乐教育是人生当中最早的音乐教育,在人一生当中起到特别关键的作用。希望能够通过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学习,为幼儿学习音乐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白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6,32:156-157.

篇10

一、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教师了解幼儿,包括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能力接受水平以及思想上的随时变化,在音乐教育中,还要观察、分析每一个孩子在音乐能力上的发展变化,熟悉每一个孩子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与表现能力,灵活掌握儿童音乐学习的发展变化,有的放矢、恰当好处地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满足幼儿在音乐上的发展需要,确保每个幼儿都有所发展、有所进步。如果教师对孩子缺乏了解,不注重孩子在音乐学习上的个体差异,那么就不可能因地制宜地去制订班级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活动,也做不到以幼儿为本,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而是以教材为中心,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远远偏离了教育的根本。

例如,有的孩子私底下唱歌很好,在家里也愿意表现,但一到幼儿园或者舞台上就不敢去唱,即使唱声音也很小,放不开,对这种类型的孩子教师可以借助乐器、游戏、律动等形式为孩子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幼儿在一定的情境中放松自己,进而大胆表现,发展示出自己的音乐才能;还可以让他与同学、老师一起唱,在老师的带动下,逐渐敢于表现自己,真正体验音乐的魅力。慢慢下来,这种孩子就能主动去表现,逐渐克服胆怯心理,增强自信心。相反,如果教师对这种孩子不管不问,任其自生自灭,那这个孩子的音乐才能就会被埋没,失去对音乐的兴趣。因此,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各方面的引导、发展非常重要。除此,针对孩子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幼儿要制定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例如,对音准能力强的幼儿要重点培养其歌唱的表现力,通过声音的强弱变化、快慢变化以及乐句等进一步体验音乐的魅力,培养其美好的情感;对基础较差或乐感不强的幼儿,重在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逐步培养对音乐的兴趣,鼓励其大胆尝试,勇敢地歌唱。

二、音乐教育活动游戏化,让幼儿自主、快乐地参与活动

游戏活动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在音乐教育中,游戏既是活动的重要内容,又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活动形式与手段。孩子们喜欢游戏,也是由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的,幼儿好动、爱玩,游戏正满足了孩子们的这种心理,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3~6岁的儿童,其意志力还处在薄弱阶段,不能了解自己行动的目的与意义,也不能清晰、正确地认识到自己行动的错与对,更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去设计、支配或调整自己的行动。因此,如果教师设计的活动本身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其产生愉悦的体验,外力是很难让他们进行全身心的投入。多年的音乐教育实践表明,学龄前儿童音乐教材的设计必须包括一定比例的音乐游戏,而更重要的是所有音乐教学活动都必须有很强的游戏性。总之,音乐教育活动必须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蕴含深刻的含义。只有游戏化的音乐活动才符合学前儿童的天性,才最容易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保持活泼的学习氛围。但游戏与音乐不是割裂的,而是浑然一体的,游戏设计要自然渗透在音乐教育情境中,让幼儿自主、快乐、充满激情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

三、运用身体表现法,增强教育内容的趣味性

身体语言是音乐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所谓身体语言即用身体、肢体做出简单的动作根据音乐来创编舞蹈。小要小瞧这创编活动,它可以培养幼儿的认知评价及发散思维能力。音乐创编的过程如下:第一步是理解音乐语言,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第二步是把自己理解到的语言转换为具体的形象,第三步是把音乐与形象进行结合,进行评价、判断,最后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以教学《蜗牛与黄鹂鸟》为例,这首儿歌孩子们都已经很熟悉,在创编中我重点引导幼儿想象音乐中的情境,观察、模仿蜗牛背着重重的壳爬行以及黄鹂鸟在枝头嘲笑蜗牛的神情等,加深对具体动作的认知,这个过程提高了幼儿转换、评价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节奏简单、旋律优美的儿歌培养幼儿的乐感,比如《小星星》,让孩子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音符,先互相比较其高低、长短,然后再根据音乐的变化用身体动作进行配合,形成了音乐的旋律。教师也可以通过变换各种队形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如S形排,W形排等。

四、加强引导,增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自主性

传统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以老师为中心的传授的方式,而这种方式不利于学前儿童主动性的发挥。因此,教育的效果也不理想。学前儿童在音乐活动中的自主学习应是孩子智慧、情感、创造性的体现,但由于以前的教学常常是教师示范在前,幼儿模仿再后,自主性、创造性根本得不到培养和发挥。我们作为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让孩子欣赏、感受、体验在先,创造表现在前。如在上音乐活动“我的朋友”时,教师大胆地把孩子推向前面,让孩子自己去观察、自己去尝试学习“找朋友”的舞蹈动作,这一参与过程既满足了孩子情感的需要,游戏的需要,作小主人的需要,创造的需要,又使孩子在情感、个性、智力等方面获得和谐发展。实践证明,孩子确实是有着巨大潜能的发展中的个体,儿童只有充分体验自身的存在与价值,才能更好地获得发展。

五、合理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发展学生形象思维

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鲜艳丰富的图画等为儿童提供想象的空间,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让幼儿在情境中真正理解音乐的内涵,感受音乐的美。

总之,为了能够发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作用,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需要我们广大学前音乐教育老师,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针对学前儿童的实际特点和教育的具体情况,合理采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音乐教育更加有效,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孙丽芳.幼儿音乐智能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初探[J].黑河教育,2010,(1).

[2]梁冬梅.尝试激发托班幼儿对音乐的兴趣[J].新课程学习(小学),2009,(3).

篇11

作为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应用于学前儿童教育之中,有利于学前儿童在愉快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锻炼积极思维能力,得到身心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目前,学前教育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音乐教育仍是学前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现状

对于目前儿童音乐教育现状可从学校、教师、家庭三方面来阐释。首先是学校方面。目前从整体来看,大部分幼儿园已经开设了音乐课程,但是学校在音乐教育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音乐教育具有功利性。一些学校办音乐课就是为了赚取额外费用,增加幼儿园的经济效益,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幼儿的音乐素养的培养[1]。二是音乐课程教材不规范。由于学校选取音乐教材比较随意,导致教师达不到原设计的教学效果。三是教学设施配备不足。由于经济问题,大部分幼儿园都没有专用的音乐教室,更别说投入多媒体教学设施了。总之,学校在这些方面出现的问题严重的制约了孩子在音乐方面的发展。其次是教师方面。当前,幼儿园教师大都是职业技能学校毕业,掌握了一定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但是该师资队伍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教师对音乐教育的认识比较片面,没有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还是偏重于技能方面的训练[2]。第二,教师的音乐素养还有待提高。目前,河北省受过音乐专业训练的幼教并不多,大部分教师在基本的音乐素质方面都不合格。第三,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传统。就现在发展形式来看,常规性音乐课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仍占有广大的市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幼儿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还是遵循之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让幼儿有视、听等方面的享受,也就不能很好的接受音乐教育的熏陶。最后是家庭方面。我们知道,幼儿最初的启蒙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因此,家庭音乐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家长在音乐教育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其一是对家庭音乐教育认识不足。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家长也开始注重对孩子音乐方面的培养,但是仅限于表面层次的弹、唱、跳、演等,而没有从基础的艺术修养来培养。其二是家庭音乐氛围不足。虽然有些家长有同孩子一起欣赏音乐的意愿,但是由于其音乐教育知识的缺乏,致使其不能和孩子进行有效的音乐交流,因此没有形成良好的家庭音乐氛围。

二、对策

为进一步提高河北省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水平,让幼儿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音乐,本人针对我省学前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总结了以下几点对策。

1、明确音乐教育的地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出来。音乐教育可以诱发幼儿的想象力,促进幼儿智慧的的开发,陶冶幼儿的艺术情操。因此,必须提高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让儿童在音乐教育中快乐的成长。首先,教育部门要提高认识,制定并颁布相关的规划决定。其次,学校要加强管理,制定相关规定。再次,教师要明确音乐教育目标,提高音乐教育水平。最后,家长要削减功利性思想,让孩子真正地享受音乐。

2、改善音乐教学条件

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学设施对教育教学的高效进行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大学前儿童音乐教学的资源投入,以改善音乐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前儿童教育条件主要需要以下几方面的支持:一是需要学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创建有利于幼儿音乐教育发展的环境;二是需要社会各界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支持;三是需要家长的支持。只有积极争取一切力量,才能够保证学前儿童音乐教学的质量。

3、加强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的主体就是教师[3]。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需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利于提高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水平。首先,幼儿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要改善自己的世界观,要热爱幼儿音乐教育事业,关心并爱护每一位孩子,以此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其次,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学前儿童音乐教师要掌握好有关音乐教育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技能和教育学科知识,以此来提高音乐教育教学的质量。最后,要加强教师组织队伍的管理。幼儿园应建立并完善教研管理制度,丰富教研形式,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以此来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机制,以提高幼儿音乐教师的业务素养。

4、营造良好的家庭音乐教育氛围

家庭是孩子成长学习的启蒙地,也是孩子最早接受音乐艺术熏陶的地方。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音乐教育氛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家庭音乐教育理念,以丰富学前儿童的艺术审美,促进学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其次,要掌握好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并从其自身特点出发,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最后,要创建良好的家庭音乐教育条件,利用现代化的设备来丰富音乐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让孩子在音乐中健康成长。

三、总结

总之,加强音乐教育是提高学前儿童教育水平的必然选择,是符合培养全面创造人才目标的,对孩子整体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具有重大的作用。虽然河北省现在的学前音乐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我相信,通过各领域人员的共同努力,这些问题将不成问题,音乐教育的未来是光明的。

作者:阎妍 单位:石家庄学院

参考文献:

篇12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适用性

在原本性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下,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一直主张的是主张综合性、亲自参与性、节奏基础性、即兴创造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一)综合性教学原则,丰富教育内容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因音乐作为艺术手段的审美教育,是一种综合类的音乐教育活动,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所遵循的综合性原则,除了对儿童进行演唱和演奏教育之外,还加入了即兴舞蹈、声势律动、游戏、朗读等一些有趣的艺术内容。这些综合的艺术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还能够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亲自参与的教学原则,增加幼儿自信心

亲自参与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另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要求受教育者积极的加入到活动中,而奥尔夫教育体系里所推崇的声势练习、身体打击乐、奥尔夫乐器由于简单易操作,容易上手学习,有效的降低了儿童主动地去参与学习和创作音乐的门槛,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儿童的参与的积极性和从中获得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节奏基础性原则,化繁为简提升兴趣

奥尔夫音乐体系主张节奏基础性,这是奥尔夫音乐创造的一个重要的特点。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是音乐的重要要素,传统的节奏训练比较单一、枯燥。而遵循原本性的特点,通过动作节奏与语言节奏相结合的训练,对于培养学前儿童的节奏感更具有实质性的意义。这种结合了人声、动作、语言的训练,在行进跳跃或者身体的律动中训练节奏感的方法打破了传统的训练模式,更有理由学前儿童的接受,也提高了儿童对节奏训练的兴趣。

(四)即兴创造性原则,激发想象创造力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前儿童的音乐创造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所提倡的原本性就是即兴性和创造性。其主张从即兴的角度出发形成一个自由而有序的课堂形式,将即兴融入到音乐、语言、节奏、乐器等教学中。儿童通过游戏时的自由即兴开始,在老师的启发和鼓励引导下从而演唱或者表演自己创作的小的音乐、节奏片段,这样轻松有趣的活动过程,使得幼儿没有技术上的负担,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创造性。

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面临的问题

中职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入学前大多数都没有进行过专业的音乐学习训练,所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如何能让学生迅速的掌握音乐技能,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挑战。而在学生掌握音乐技能之后,他们只能被成为一个优秀的音乐操作者,并不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学前儿童教育者。这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而言,是一件十分尴尬的难题。如今中职音乐教育课使用的教材、教学内容都与幼儿园的实际发展需要存在脱节的现象。很多学生在进入幼儿园实习返校之后,普遍反映了在学校学到的东西用不上,不知道怎样组织一节音乐课等问题。这都是现如今一部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存在的问题。怎样让学生们熟练地掌握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技能、方法和内容,了解音乐教学教学理念,能够在离开校园之后迅速的适应工作岗位,是如今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