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审美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07-05 15:59: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艺术审美的理解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艺术审美的理解

篇1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5?0205?04

海德格尔从哲学的视角提出了“理解前结构”这一概念,表明人们在解释和感受客观存在时常常会不自觉地受到“预先有的文化习惯”“预先有的概念系统”和“预先有的假设”三方面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即“先行具有”“先行见到”和“先行把握”(前有、前见和前设)。在具体的艺术欣赏活动中,所谓“前有”,就是审视对象接受过程中在头脑中被领会和理解了的整体性的存在;所谓“前见”是活动参与者理解某一艺术对象时先行具有的立场、视角或知识背景;由“前有”和“前见”所决定的一种预设存在状态在再次的理解中会上升为“概念”,这种概念框架系统即为“前设”,它引导审美接受主体带着某种预期心理或欣赏目的去进行认知、接受、评论等。伽达默尔在继承海德格尔“理解前结构”的基础上指明人的“前见”与人的认识过程密不可分,“前见”(前理解)就成了人们心灵理解和接受对象时的必要条件。可以说,在审美接受的过程中,视觉和思想意识时刻都遵循海德格尔“理解前结构”的法则。

“理解前结构”与C.G.荣格“集体无意识”在学术范畴上的包涵与被包涵的关系。“集体无意识”学说是荣氏对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发展。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荣格在临床实践和广泛阅读的基础上相信所有人不仅都有着个人无意识而且同时也都具有集体无意识。在荣格看来,所谓“集体无意识”并非由个人获得而是由遗留所保留下来的普通性精神机能,即有遗传的脑结构所产生的内容。换句话说,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世世代代的普遍性的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由此概念得知,“理解前结构”在某种程度上以“集体无意识”为基础并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发展起来。理论上说,“集体无意识”是先天赐给的,而“理解前结构”则是后天习得的。由于历史积淀和民族文化特性的不同使得每个个体先天意识不同,导致人们对文艺作品理解的截然不同,再加之生活实践“理解前结构”的积累的差异,进而出现了“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理解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理解前结构”在艺术审美接受中的作用过程便只是人类“集体无意识”历史长河中极其短暂的某一特定的时间段内的活动。

一、审美接受中的主客体因素

无论是感性艺术审美活动还是理性的科学实验,在活动展开的双向互动中,主客体是活动参与的主要因素,呈现出多变的形式。具体地说,艺术审美接受中的主体就是作为欣赏者的人类,更确切地说是人类有能动意识的大脑思维。客体即是已经生成的被欣赏的艺术品。客观来看,在审美活动的创建过程中,主客体之间似乎就只是一种简单的接受与被接受的关系。其实不然,基于“理解前结构”的概念分析,我们得知:主体(人类大脑思维)通过客体的刺激产生能动性反作用于对客体的理解,这种力量将内心激起的情感投射到作品中,激活艺术品潜在的能量,也就是说,“主体对艺术的审美接受过程赋予了艺术生命的传承”。[1]那么,从这层意义上来看,客体(艺术作品 )并非只是毫无生气的客观物质存在,由于主体筹划活动的参与使其具有了自身独特的地位。艺术作品的生命在互动中彰显,艺术审美价值在接受活动中得到有效的实现。否则,人的“理解前结构”就失去了其毋庸置疑的积极功能,这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而且此时艺术的生命力也会显得十分轻薄。

当然,在非理性化的艺术审美理解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交流呈现双向性,是一种交互式的动态过程,具体表现为,其一:正向方面,主体“理解前结构”在接受客体时的积极作用并实现艺术作品的价值;其二:反向方面,客体对主体“理解前结构”不断地完善、补充和丰富。这一过程依赖于主客体之间的双向性诠释。

二、审美接受过程的非理性化

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认为:“我们所听到的音乐并不是听到的声音,而是由听者的想象力用各种方式加以修补过的那种声音,其他艺术也是如此。”[2]事实上,艺术审美接受和听音乐一脉相承。一般意义下,艺术审美接受活动不同于常规的逻辑思考活动,也有别于严谨的科学实验活动,它有其自身呈偏态的特征。所以,在艺术审美活动的过程中非理性化的情感发泄替代了有意识的逻辑推理,审美接受的过程充斥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因素和抽象概念。由此可知:审美接受活动是由主体(艺术欣赏者)的自由能动性和客体(艺术作品)的可塑性构成的双向互动的非理性化的过程。而这一理解活动的开展在海德格尔看来,都依赖接受者的“前结构”(Vorverstandnis)。“理解前结构”不自觉参与审美活动的事实使得艺术欣赏变得富有生命意蕴和具创造活力,深化了直观式的“看”与“被看”的简单关系,将之拓展为以诉诸想象力为主的各种心理活动的复杂精神工程。殊不知,在艺术审美接受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不仅要感到客体的存在,还感到它正通往我们的心灵。

格利高里(Gregory)主张:视网膜图像的给定事实上是相当贫乏的,绝大部分则留给思维去完成。[3]这里所说的“留给思维去完成”,主要是留给“理解前结构”的思维去理解完成,利用思维中已知的“前见”概念理论去解释客观给定的视域图像,以达到用积极的思想诉求去寻求审美接受中合理的互动关系。显然,“理解前结构”的介入阐释了艺术审美接受过程中感性的“由我及物”的情感折射。这就是“理解前结构”在起作用,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在接受新事物的时候总免不了要带着预先有的文化习惯、概念系统、假设等。也就是说,我们总会有一定的自我的预先的期待“视界”。它彰显了一个人的内心喜好,时刻传达出这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为我们永远不能尽善尽美地理解一件艺术作品,所以“理解前结构”的存在和作用反而能使审视对象走向一个更为开放、自由的领域。从“理解前结构”出发,使审美活动和审美对象具有无尽延伸的意义,也使人的眼睛在审美接受时更能忠实于自己的灵魂。

三、主体接受意识的能动性

艺术审美接受活动中的人类大脑和其他任何时候一样,在接收外界信号时都呈现出一种能动性。“不仅如此,在许多时候主体对客体在审美接受中显露出很强的主观意向性,其集中表现在:超越艺术作品的原意;突破既有艺术作品的局限;引起艺术创作主体的创造观念的改变等。”[1]“理解前结构”的能动性决定了主体的审美期待,反映在审美对象的选择上也千差万别,例如:有的欣赏者爱好意境深邃的古典国画作品;有些人则喜爱激情洋溢的现代油画作品; 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更偏爱现代艺术的玩世不恭和独树一帜。“海德格尔通过对‘理解前结构’的分析说明,‘理解’绝不是‘洁白无瑕’的对外在事物‘所作的无前提的把握’。”[4]其实,这也就是在说前见的作用以及主体能动性发挥的条件。由此可知,由于每个人的前见的构成不一样,决定了主体参与审美接受活动的动机、目的等有区别,所以在接受程度上也有深浅的差异。

1917年,实验艺术先锋杜尚在独立艺术家协会展览上展出一个小便器实物,称之为《泉》。这件著名的艺术作品其实是杜尚在纽约购买的一只白色小便池,他在其上签名便成了一件艺术作品。当然,这件作品的展出开启了现代艺术的先河,导致了各种各样新颖独特的美术思潮和艺术流派的产生,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客体强大的能动作用。小便池本是寻常的实用器物,但当他存在于展览馆而非正常视域中的卫生间时,人们便不自觉地给它冠上各种光怪陆离的遐想。因为“欣赏者有权依据个人的主观心灵去解读作品,正像文学家、艺术家有权按照个人的审美理想去表现客观的社会生活一样……一个欣赏者也不能只局限于作为客观对象的艺术品,他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整个心灵,……使欣赏活动成为个人的审美活动”。[5]《泉》被抨击、被肯定、被赞赏、或被鄙视,从而在主体脑海中形成一个整合后的意识形态尽可能地去加工、补充和丰富客体的现实形态。诚然,某种程度上《泉》不完全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标准,就展示在世人面前的这个小便池而言,它摆脱了局限的实用意义而进入到一个更深远的地域,引导了艺术审美接受过程中主体正面性积极的参与和互动。

四、客体价值的实现

根据海德格尔“理解前结构”的哲学概念,在具体的艺术审美接受活动中,作为接受主体的人在参与审美活动时势必带着自己脑海中先行存在的生活体验、审美体验、艺术修养等因素去感受作为接受客体的艺术作品,主体的这种能动性在无意中自然而然地填充了艺术作品中尚存在的艺术空白或者是太过抽象的领域,拓展了审美客体的灵性,使得艺术审美过程更加自由化。艺术客体对主体的充实过程,直接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殊不知,基于“理解前结构”理论的分析,客体的价值唯有通过接受主体与接受客体的双向互动活动的展开才能真正实现。

正是因为“理解前结构”的介入使得艺术审美的接受过程摆脱了一成不变的客观乏味的直白对话。从而进入到一个可以将联想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新维度,而这些正是真正伟大艺术存在的根基,同时也是艺术谓之为艺术的主要特征。正是艺术审美中观众的诉求,和艺术品本身展现的大千世界与无穷魅力,才能实现艺术品原本的价值。通过认识到客体价值的实现过程和意义,可知伟大的艺术作品和伟大的文学作品一样,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影响,作用于一个人的大脑,并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具体来说,如何实现艺术作品(客体)的价值呢?艺术作品并非像汽车一样可载人飞驰,也不像食品一般可供人享用来延续生命。基于艺术作品无现实生活实用性的前提,它的主要功能在于美育和心灵教化。它的核心价值便是审美,所以,实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就等于实现了客体的整体价值。首先,一张画作必须被欣赏到。康德、席勒等人认为艺术源于游戏,认为艺术和游戏一样被看作主体的行为,而伽达默尔把游戏看作艺术作品本身存在的方式,游戏需要欣赏者的参与。唯有人类的欣赏才有被理解的前提,只有在人的眼神里客体才得以慢慢的展现其艺术魅力。其次,艺术作品需要被理解接受从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文学作品一样,其审美效用是通过作品和欣赏者即主体与客体“合作”完成的,是主客体之间“直接对话”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审美客体需要主体“理解前结构”的参与并引起特殊的心理反应,正如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所指出的:“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6] 最后,艺术作品(审美客体)的价值需要深层次的拓展而非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美,客体需要在互动中引起主体的强烈关注乃至情感共鸣。对主体的精神重塑和前见思维补充才能达到美育和心灵教化的功用,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艺术的本质价值。

五、主客体的双向互动

虽说在审美接受的过程中,主体方是人类大脑,客体方则是客观物质,但在非理性化的审美过程中,主客体因为“前结构”的潜在意识而进行着频繁的双向互动。

其一,一张画作或是一件雕塑完成之后,“它本身并不是一个自足的存在,并不是一个封闭性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5]同一件作品在不同的时代会拥有不同的受众,会形成种种不同的理解,引起欣赏者不同的审美享受。这就是所谓的“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例如:文森特·梵高的画作在他所处的时代可谓遭到世间万人的唾弃和不理解,因为他全新的画风和洋溢在画面里的激情超出了时下人们的审美范围,从而使得他的作品在“理解前结构”积累并不充分的思想中饱受煎熬。反之,大家疑惑的眼神中也折射出对梵高画作的猜忌和想象。所以,梵高作品最终被认可、被敬仰和膜拜自然是情理之中的,恰恰说明画作本身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其二,在伽达默尔的哲学中,“前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前见”是一种敞开的状态,它是在不断地形成和发展的。基于“理解前结构”的分析,“审美接受”不是一种对文本原意的发现和简单重建,而是一种解释主体与接受客体的心灵对话,过去与现在的视域融合。人所具有的“理解前结构”在审美接受过程中处于与审美对象不断交流的状态之中,主体思维基于“理解前结构”而接纳客体,并在这一复杂多元化的审美接受过程中形成一系列新的“前见”概念系统,时刻丰富并充实着主体的审美感受。

其三,艺术作品的理解过程具有反复性。“理解和欣赏具有反复性和持久性,不是一次理解和欣赏……,而是无数个读者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的一系列欣赏的总和,才能确定其价值,实现其价值。”[5]即便同一个人对同一件艺术作品的感受和领悟永远都是新颖独特的。例如,一个人在第一次欣赏到一件作品时,头脑中的前见与作品的互动必定会产生新的见解来补充此人的“前结构”。而当他若干年之后再次看到这件作品时,原初的“前结构”和“次前见”所构成的意识将一起作为“理解前结构”来重新审视这幅作品。这时,客体作品给此人的情感便有了变化。如此反反复复,主体与客体便在其中互相诠释对方的存在,由此不难理解审美活动的持续性。因为艺术的去实用性,所以使之获得了更恒久的生命力。从此接受了来自无数后人的审视和检验,也正是因为不断的解读,使得某些艺术作品变成了经典。反过来,经典性的艺术作品往往又给人以充分发挥“前结构”的自由。

参考文献:

[1] 高雁. 论审美接受对艺术生命力的影响[J]. 科教文汇, 2006(3): 193?194.

[2] [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 艺术原理[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3] [英]格力高里. 眼睛与大脑[M]. 伦敦: 维登菲尔德·尼柯尔森出版社, 1966.

篇2

[作者简介]李亮萍(1981-),女,江西信丰人,信丰县第二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美术教学。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实施审美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审美感受、审美知觉、审美情趣、审美观念等,培养学生观察美、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那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怎样来达到实施美育的目的呢?

一、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实施美育的两个途径

在高中美术教学实践中,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一个是在观摩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进行,另一个是在学生实践“表现美”的过程中进行。两个相互作用,相得益彰。

1.运用对美术作品及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的鉴赏达到实施美育的目的。学生通过观摩并结合教师的讲述鉴赏美术作品,即美的构思、美的构图及美的形象、色彩与情调,使学生从中体会审美对象的中心思想与艺术性,让学生通过艺术的、自然的、社会的、生活中的观摩、感知和理解来感悟美。其中有雄伟壮观的高山大河,如信丰县境内的油山、金盆山、桃江河、西江河等;绚丽多姿的旖旎风光,如百里脐橙带、花园早春、谷山积翠,桃水拖蓝等,这一切都孕含着大自然的美丽可爱,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描绘大自然,讴歌大自然,正确地引导学生感受、欣赏、理解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追求,使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相处。与此同时,再引导学生去发挥他们在建筑、艺术、哲学、历史、科学、心理等多学科方面积淀下来的美学因素,使学生渐渐地站在美学的高度审视自然与社会之美,从而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美学艺术的熏陶。

2.通过学生的美术作品展示及教师对美术作品的讲评来实施审美教育。在学生的作业中通过眼、脑、手协调一致的科学训练,升华审美和知觉,进而发现美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给予学生心情发挥和调动艺术个性的机会,鼓励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敏锐视觉进行观察来发现美。用个性化的记忆、思考、分析、想象、感悟在脑海中的意象,尽心尽力发挥学生的艺术感染力和想象力,使自己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在美术创作中,按照美的规律性,塑造美的形象,让学生在发现与创作中,不断获得艺术的享受和美的教育。

二、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实施美育的三个层次

在繁杂而丰富的美育内容和多变而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教师需列出符合学生认识过程的美育序列,即美育过程的三个层次:了解美的知识、掌握美的技能和创造美的形象,使美育实施于高中美术教育的全过程。

1.学习美的知识,就是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基础美感,并通过视觉、听觉产生美感心理的认识阶段。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视觉艺术的认识和初步理解,提高他们对美术学科的浓厚兴趣。

篇3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9―0122―01

教师在教学别要注重通过审美活动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对现实世界的感知、鉴赏、创造的能力;营造、提升审美境界,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性格,让美洋溢在学生心中。笔者认为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应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注重“美”的知识传授和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美”的知识传授和教育,促进学生产生美的理念和思想,逐步形成美的标准。通过对线条、画面、色彩、明暗、大小、长短、形象、空间、质感的认识理解,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美;通过对造型、设计等的教学,让学生理解美的表现和应用,形成一定的审美情趣;通过欣赏、综合等的教学,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美、评价美、寻找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让学生留心观察,引发他们的审美兴趣

美术是视觉艺术,因此教师要重视从视觉形象教学原理入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观察大自然中的一切美好事物。如,教师可用直观的教具、模型、范画、多媒体技术等帮助学生观察美、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开展作品评价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美术作品发现和感受美的存在,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还要多组织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多组织一些评画、评作品活动。在学生完成作业或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教师要组织学生互评作品,搭建同学间、小组间的交流平台,让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通过教师点评、学生点评、师生讨论、生生讨论、师生互教、生生互教,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效果。

四、鼓励审美个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鼓励审美个性,即是鼓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应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如,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时,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便让学生看画,自己观察作品,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学生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五、鉴赏名家作品,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

篇4

一、歌唱作品中的美学特征

音乐的美从表象到内在,都需要被人们所审视和理解。人们在欣赏音乐歌曲的时候不能只欣赏到音符、节奏、配器等作曲技术上的客观的美,在理解了乐曲的内涵以后,要审视乐曲或者歌曲内部的深层含义,也就是乐曲内在的美感。尤其是歌曲,它比交响乐等纯音乐更为具体,因为歌词的解读,使歌曲更容易被广大听众所了解和理解,进而产生共鸣。因为交响乐是抽象的,只有乐音,人们需要丰富的音乐知识和感性因素才能真正的理解音乐,审视到交响音乐的美的存在。然而,歌曲却不同于交响曲,因为歌词的存在,它比交响曲更为生动、形象和具体。聆听歌曲的人们可以通过音乐元素和歌词的文学元素双重方面来理解和审美歌曲,也就是说歌曲中的音乐和歌词都具有审美的功能。在歌曲当中,动听的旋律能让人产生回忆和想象,优美的歌词更能直接让人感知歌曲所想表达的内涵,省略了想象的部分,直接让人们对歌曲产生共鸣,这也是歌曲较交响乐等纯音乐更容易让听众审视到他们的外在美和内在美的方面。因此,一个不太懂音乐技术的人,也许理解不了纯音乐的内涵,但却能理解歌曲的内涵,对歌曲更容易产生审美的共鸣,也是歌曲雅俗共赏的特点的所在。音乐艺术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音乐艺术,反之音乐艺术也能影响经济基础,并与社会中的道德、宗教、政治等中间环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潜移默化。也就是说,音乐艺术等多种因数都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生改变。人们对音乐艺术,更主要的是歌唱作品的审美感悟和审美理念都会发展变化。例如:武松打虎的故事,在古时候这则故事给人带来的审美观念是英勇。而在当今社会的某些动物保护者的观念中,武松打虎的故事实则伤害了动物,并不是一个得当的选择。还有日本民歌中的小调感觉,给人一种回忆、怀念、思索的遐想,这也是日本歌曲特有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人们随着社会中政治、文化、经济的变迁,风土人情的变化,思维也会随着改变,对事物的审美态度和观念也会跟着变化。

二、用赵元任的艺术歌曲《海韵》为例,证明唱歌中的审美特征

赵元任是中国著名的作曲家,他创作了众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有大型的交响音乐,也有声乐小品。而他创作的音乐作品中,首当推荐的则是他的声乐小品,例如:《也是微云》《教我如何不想他》等。这些声乐小品委婉动人,仿佛美丽的女子一般楚楚动人。歌曲的旋律婉转、柔和,色彩感强,起伏有致,错落有序。由赵元任创作的大部分歌曲节奏舒缓、悠扬,动力感十足,是音乐会等演出场合首选的演唱曲目。《海韵》最初是一首优美的多段联缀的合唱曲目,声部的合理安排,使得这部合唱作品不同于其他的歌唱歌曲那样注重高看和嘹亮,这首合唱歌曲温婉、细腻,曲中歌颂和赞美了貌美年轻的少女希望拥有灿烂的、自由的生活而坚强的付出努力的坚定品格。后经邓丽君演唱,改为了一首独唱歌曲,歌曲本身的细腻柔和,加之邓丽君甜美委婉的歌声,使得这首歌曲更加的新颖独特,完美无瑕。歌曲的词作者是著名的诗人徐志摩,美好的诗词可以用婉约来形容,朗朗上口。配上动听的音乐,使得聆听这首歌曲的人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海边,被海风吹着美丽的头发,憧憬着自己美好的未来。因此,这首歌曲是我认为最具审美意念、审美语境和审美功能的一首艺术歌曲。这首歌曲拥有美丽的诗句,这在歌曲的最初就使歌曲已经具有了最好的审美特征,而后又经作曲家黄自的作曲配上了优美无比的音乐曲调,使这首优美的艺术歌曲更具有了神秘的审美语境,以及强大的审美功能。人们无论是在读歌词,还是在听歌曲,都能感受到歌曲中人物、风景的美妙,甚至能感受到少女纯洁美好的内心。这首歌雅俗共赏,无论是精通音乐的音乐者们,还是对音乐并不深涉的普通人群,都能从歌曲中感受到生活美、生命美、音乐美、文学美、自然美等多种美的元素。这也是这首歌最大的特点之一,也是它具有最好的审美特点的强有力证明。

三、歌曲在演唱的二度创作时所显现出的审美特征

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①,在表现方式上与非表演艺术很不相同。音乐必须通过表演这个中间环节,才能把艺术作品真实地传达给欣赏者,实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这就是我们这一段将要讨论的――歌曲的第二度创造的审美特征。第二度创造毫无疑问是音乐(包括歌唱)表演艺术的本质和重点。第二度创造必须尊重第一度创造的作曲内容意图,认真研究乐曲的内涵,在原曲内涵的基础上,加之自己的理解使之更加的丰富多彩。例如:上一段中的歌曲《海韵》,我们要尊重原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充分理解歌曲诗词和旋律的含义,用歌声首先将词曲作家想要表达的歌曲内涵表达出来。然后,再根据自己对歌曲歌词和旋律的理解,以及自己处理作品的经验,对歌曲作品进行第二度的创造,是这首歌曲更加具有色彩感和聆听价值。再譬如:邓丽君在演唱时,不仅仅尊重了原作的内容含义,将少女的内心、美丽的大海的景色表现了出来,还加之自己的理解和恰当处理,配上优美动听的歌声,更加增强了歌曲中本来将弱的感慨、憧憬和坚定品质的部分,使歌曲在听众聆听的时候更具有了欣赏价值和审美价值。邓丽君在演唱时,肢体语言和表情语言的丰富,也同时更加深入地表现了歌曲的内涵,增加了歌曲的审美语境。综上所述,歌曲本身就具有审美的特性,而歌曲表演当中的第二度创造是将这种原有的审美特性更加完善和进化了,使歌曲拥有了更强劲的审美环境和审美价值,这就是歌曲的第二度创造的审美特征,或者说是特性。表演艺术需要理性艺术和感性艺术相结合,光有理性的艺术,艺术便会成为负担;光有感性的艺术,艺术便失去了基本的框架。理性的艺术和感性的艺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才能形成完美的,具有审美价值、聆听价值、欣赏价值的艺术作品。

四、歌曲在歌唱教学中具有怎样的审美特性

我国的音乐艺术始终在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生着变化。当代中国的艺术从1978年的“去中国性”②,到2008年的“再中国性”,三十年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西方音乐的大量流入,到流行通俗音乐和先锋艺术,再到重视中国的传统音乐,中国的音乐艺术审美价值也随着审美的事物在发生着变化,导致了审美心态也在发展着变化。音乐艺术中必然要有音乐教育,音乐艺术在发生着变化,音乐艺术的教学也跟随发生着诸多的变化。从人们积极踊跃的学习流行歌曲和摇滚音乐,再到学习民族声乐,再到后来学习民通、美民等各种演唱方式,随着我国音乐艺术的流行趋向和审美价值的改变,音乐教育的方向和内容,乃至审美价值也在发生着变化。歌唱教学中既有审美价值的体现。学习民族声乐,老师和学生都能从教学的过程中感悟到我国传统音乐委婉、豪爽、细腻的特点。学习南方的民歌,能感受到南方音乐婉转、柔润、温柔的音乐风格特点,间接地读懂了南方细腻的风土人情。学习北方的民歌,能感受到北方音乐当中高亢、嘹亮、豪放的音乐特点,也间接地体会到了北方人民和山河辽阔、大气、磅礴的音乐特征。学习外国的歌曲,能感受到异域风情的审美体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老师的授课广泛度。乃至于在音乐课堂中学习一些优秀的流行作品音乐,接触当今社会文化中最贴近生活的部分,感受到社会真正的审美趋向和审美意念。总之,个人的观点认为,无论在普通音乐学校的音乐课中,还是在专业的音乐教学中,都要扩宽学习的范围和内容,学习不同地区、不同内容、不同含义和不同音乐风格的歌唱作品。因为歌唱作品在教学的时候也能丰富学生和教师的审美感觉和审美价值观,宽泛学生和教师的审美意念,多欣赏各种音乐作品,对达到上述的良好目的有很不错的效果。因此,歌曲在歌唱教学中的审美特性和审美价值不可忽略。

五、结语

歌唱是一门深奥的音乐艺术,无论是歌曲《海韵》,还是其他声乐作品,这些歌曲音乐作品其中暗藏的音乐知识和审美特征永远也讨论不完。我们无论在学习歌唱的时侯,还是歌唱表演的时候,都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将需要做的事情做的尽量完美。学习歌唱的时候要注意感悟和学习歌曲的内涵和音乐价值,在演唱歌曲的时候要注重第二度创造中的恰当、贴切和提高,升华我们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使我们演唱的歌曲在歌曲作品本身就具有的审美特征中更加具有审美的价值和欣赏的价值。

注释:

①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页。

②刘悦笛:《当代中国艺术:从“去中国性”到“再中国性”》,《艺术与社会变迁:国际美学年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48页。

参考文献:

[1]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篇5

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文章特定的情景中,在情景中产生情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从而进入审美过程,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教师有了更多的方式来设置场景,但现代信息技术仅是一个辅助工具,我们不能单纯地依靠它来辅助教学,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如教学挂图,设置音乐场景,甚或是教师自己的个人素养,比如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情深意切的歌唱,逼真入微的表演等。

该如何引入情境呢?具体说来,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一)解读画面

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用浓墨重彩描绘了阴晴两幅“八百里洞庭”的优美、壮美的图景,同时又融入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情,可谓“情随景移,情景交融”。教学中,教师通过播放两种不同情绪节奏的乐曲引导学生对文中两种画面的剖析,层层引导学生“入境”,这样学生不仅能感受到洞庭湖的浩淼壮阔的美,还能触感的共鸣,感悟到作者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以天下为已任”的博襟,从而感知美的真谛和实质。

(二)介绍背景

如同志的《沁园春・雪》,开头第一句即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与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作者登高远望,视野之开阔,诗人选择的观察点很高很高,存在于想象之中。而下阕纵论历史人物,有情有理,极有气魄。如果教学中不能让学生“入境”入情,不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当时中国革命蓬勃发展、“打出一片新天地”的v史环境,就很难深入体会一代伟人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宏伟抱负和豪气冲天的革命激情。

(三)调动想象

如讲授朱自清先生的名篇《春》时,笔者一边配乐朗读,一边让学生闭上眼睛跟随作者的描绘去想象春天烂漫的鲜花,嫩绿的小草,柔和的春风,绵绵的细雨……这些美好物象的展示使得课文中的文学形象化为了直接可感的艺术形象,很快把学生带进了大自然和谐的旋律和神奇美妙的意境之中,让学生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春天,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愉悦。

二、挖掘联系,思维迁移

初中语文新教材所选课文大多均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文学性、艺术性都很高,且内容包罗万象,除了文学本身,更涉及音乐、戏剧、绘画、建筑……当我们敞开心灵面对时,将会深感美不胜收!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和联系,进行艺术思维的迁移,培养学生体验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苏州园林》一文,设计者和匠师们根据他们的艺术情趣和对美的艺术追求,将大自然的景物概括、提炼,从而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园林。文中无论对园林的布局、建筑上的匠心独运的组配、景致的映衬层次,或是园林的色彩描写,无不体现着美,渲染着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园林总的特征,也是文章美的精髓。如果仅求弄通文章说明了什么,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文字上来看一幅画,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观察点,去捕捉美的所在,理解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胸中有丘壑”、“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艺术之美,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从而发挥文字的育美功能,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目的。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这样的文章还很多,不少课文还涉及了建筑美学、音乐美学、戏剧美学、社会美学等。

三、深入体味,审美理解

在品味语言中构建充实而高尚的精神世界,是语文审美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阅读教学应回归语言审美,应引领学生从文字的表层走进文字的内里,品词嚼句,体会文本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在领略其语言美的同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得到灵智的省悟,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心理结构和获得审美鉴赏的能力。

篇6

审美追求体现艺术家的绘画修养、文学修养和世界观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艺术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发现美的方式、享受美的过程和创造美的理念。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这就需要以审美追求发现生活中平凡的美。美在生活中到处存在。欣赏一幅优美的画,构图、色彩、表现手法会带给不同观赏者不同的感受。蜿蜒曲折的街道,井然有序的房间样式和装修风格,窗明几净,通过窗户看城市或院落的花香鸟语,这是一种生活的美。审美是生活在一个人心里的主观反映,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不同的审美追求,审美感受通过对周围环境以听、看为主的感知而获得,审美追求通过后天的培养可以在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1审美与环境的关系

审美追求与环境密不可分。环境、文化、性格的各异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水平,不同的地域、文化氛围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审美观,使其拥有不同的审美追求。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审美追求的培养一方面来自教师的引导,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学习获得,包括对绘画史论的研究,对色彩、表现方式的认识。审美追求的培养是通过感受能力实现的,感受能力更多地来自视觉,“怎么看”成为一个主要问题。如果欣赏美是一个人的修养,那么发现丑更是一种能力,美和丑的并存更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追求。

2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审美追求水平

2.1看画展

大多数学生会通过看画册、画展和阅读美术史提高自己的审美追求。看画展是提高审美追求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看画展,学生可以提高眼界,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1]艺术大师都有博大精深的艺术造诣,如果说艺术有标准,那么这个标准在大师那里,这是学生学习的最好方式。艺术作品怎么欣赏?首先要对画家和时代背景有充分的了解,其次就要看画家的取材、表达内容和表现手法。如我国南宋著名画家梁楷的作品《泼墨仙人图》,画家画了一位憨态可掬、袒胸露乳、眯眼嬉笑的仙人,画家用笔潇洒自如、逸笔草草、浑然天成,加上后来乾隆的题字更加妙趣横生――“地行不识名和姓,大似高阳一酒徒。应是瑶台仙宴罢,淋漓襟袖尚模糊”。

2.2亲近大自然

善于观察自然,时常思考,久而久之就会发现,美的不仅仅是自然风景,还有自己的心灵。看自然环境中的色彩,有助于提高审美情趣。自然界蕴含无限的可能,山川河流、飞禽走兽、朝霞夕阳,一望无际的平原点缀着牛羊群。[2]印象派画家离开画室,走进大自然,赋予了艺术新的形式和审美观念,他们的创作灵感均来自对自然的提炼,他们观察天空、河流、阳光等,这既是一种创作,又是一种审美的修养,他们的心灵和自然融为一体,抒发灵魂深处对美的理解。凡・高的激情、高更的原始、塞尚的解析,都是对不同的自然环境表达的不同感受,形成不一样的风格和审美取向。

2.3欣赏美术作品

当我们看到一幅触碰自己心灵的优秀美术作品时激动不已,喜欢的原因有时候自己也说不清楚,可能画面和自己的审美取向达到一致,也可能是画面内容使自己有感而发,接下来就要理性分析自己为什么喜欢并被感动着。

2.4增强课堂交流,提高学生审美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艺术类作品的欣赏,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3]所以,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对一件具体美术作品进行分析时,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互动,大胆说出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

3审美感受力、理解能力的培养

3.1感受能力

人们接受的审美信息来自感官。学生通过观看、想象、理解等方式提高感受能力。看一件美术作品首先是感性的,感官指引感受力,学生的感官是否敏感,感受能力是否强,还要看他看待事物的角度,能否发现其中有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正如罗丹所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大师的视角敏锐而独特,他们用常人不具备的眼光发现平凡生活里的真善美。

3.2理解能力

对一幅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是审美能力的主要体现。理解能力在审美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原因是每一件美术作品都有构成元素,欣赏者就要通过对画面的形式、手法和形象的理解,体会画家在作品里传达的思想感情。[4]所以在欣赏一件美术作品时,观者在感觉和感受的基础上需要理性分析作品里的基本元素。正如“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3.3业余修养的培养

俗话说,艺术是相通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追求,不仅要注重课堂专业教学的作用,也要在倡导学生平时课余文化生活的修养,通过了解学习不同的艺术形式来促进自身的艺术修养,提高审美趣味和观察力,陶冶情操,培养兴趣。艺术欣赏有很多种的内容,比如说,可以听一些高雅的经典的音乐作品,可以欣赏优美的舞蹈表演,也可以有选择性的观看电影、歌剧和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等。

参考文献

[1] 贾艳芳.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美术教学效率[J].学周刊B版,2011(7).

篇7

审美感知是学生的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审美感觉是对审美对象的整体性把握,而审美知觉就是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感知。阅读语文时,通过第一、第二信号系统,唤起相应的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和运动表象,进行审美感知,同时伴随着情感体验。这要求学生在阅读时通过语言描述在大脑中将文中的图像、声音等内容还原出来,这种声色并茂、动静结合、情境交融的审美对象,最适合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二、培养学生审美想象力

审美想象是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更深层次的审美心理,是把从感知所得到的表象加以处理并重新组合,构成全新的意象。因此,审美想象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心理因素,它可以创造出人们未曾见过的东西,想象可以改变个体通过感知所获得的映象,可以在心理上开拓出无限广阔、自由的时空领域。

无论是鉴赏美还是创造美,都离不开审美想象的参与。在鉴赏中,审美主体往往依据语言或者其他媒介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未曾感知过的人物或景象,如王维的《鸟鸣涧》并无夸张的描绘,而在吟诵之时,却可以让人凭借着想象而体味到这景色的灵动与神韵。语文课文中许多精彩的描绘都来自于想象,生动的比喻,恰当的比拟,精巧的构思,都依赖于想象,作者凭借着想象“思接千载”、“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广泛参与课堂内外的活动,可以增强发现美和选择美的能力,促进审美想象的进一步发展。

三、培养学生审美理解能力

审美理解是学生通过感性形式,对审美客体意蕴和审美活动的直觉地、整体地把握和领悟。审美理解与科学认知活动不同,它不需要进行分析、综合和抽象,但在认识水平上,却可以达到理论认识的深度。在审美活动中它不仅在起点上依赖于客体形象的直接领悟,而且在整个审美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形象的感受,它也不经过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这样一个认识过程,客体所包含的美的意蕴是可以通过具体形象呈现出来的。实惠的理解和科学的理解,在理解对象的方式上也不相同,通过感情理解是审美理解的特殊性,审美理解伴随着审美情感体验,从情感的逻辑去理解对象。由于对象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审美理解往往带有朦胧色彩,也就是所谓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对这种理解力的培养需要漫长的过程,需要增加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艺术感性接触,要求学生对各民族意识和各个时期的时代精神有所认识,对各种艺术的表象形式、创作风格要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要打破日常生活中仅仅把事物形式作为认识的思维习惯和分类形式,建立起感情分类标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通过对审美客体的整体把握。

四、培养学生地审美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能力是学生调动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对审美对象进行充分的玩味和品评的过程。审美鉴赏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环节,语言教学中的审美鉴赏,主要是对语言艺术的鉴赏。对于语言艺术来说,审美鉴赏首先要“披文以入情”,要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建构相应的新的艺术形象,从而获得审美的,其次要发挥“审美注意”的作用,使学生在鉴赏中得到深刻的领悟,再次,要通过审美实践纠正审美鉴赏的个人偏爱,显示鉴赏的社会性。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形象入手,抓住作品新颖、独特的特征来鉴赏文学作品。而要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首先得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更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要让学生了解作家的创作风格、作品背景,更要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

篇8

青少年时期是人全面学习,并在各个方面全面走向成熟的阶段,因此人们在这个阶段所受到的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他们人生的发展。然而,由于在如今的职业学校中,学习氛围自由懒散,学生对潮流时尚的追求也没有丝毫选择性,他们的审美能力相对较低。因此,职业学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着力培养学生的感受力

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好,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至理名言,虽然充满了哲学性,却也用最朴实无华的辞藻将精妙娓娓道来。在现实的生活中,美是多彩多样、浩瀚无垠的,它不需要你刻意去寻找,只要留意,用心去感受,便不难发现美的存在。

这一道理,也同样适应于职业学校美术专业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认真观察生活中值得思考和反思的细微变化,试着从中发现美的存在,感受美的本质。因此,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贴近大自然、贴近生活的机会,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去体验和感受大自然妙不可言的色彩变幻,细致体会和认识美的不同存在形式,让自己随着生活经历的日益丰富,逐渐丰满自己对审美的感受力。

二、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人的想象力,是一种美妙的、能够无限扩展的、没有边界的大脑思维能力,但却不是完全虚无缥缈的独立存在,而是建立在脑海中丰富多彩的实际形象基础上,并对之进行创新性的艺术加工或是对因此产生灵感的捕捉。在审美的过程中,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心理活动。难以想象,如果完全没有想象力,人类又该如何进行美术创作和对美的鉴赏呢?既然想象力对于美术的创作如此重要。那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美术审美想象力的培养呢?

首先,要让学生逐渐积累生活经验,丰富体验,从大自然中去感悟美的存在,要对自然、生活和生命充满热爱。在现代社会中,博物馆和美术馆,分别是人类历史积淀和艺术展现的最重要的地方,因而,必须组织学生不定期的前往参观。通过历史人文对人心灵的震撼,艺术作品对人灵魂的熏陶,逐渐加深学生对其中蕴藏的艺术语言符号的记忆和理解,从内心深处接受美的教育。逐年累月,长此以往,当积累的深度到了,心中美的素材多了,学生便会不由自主的在具体的艺术作品中加以体现,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艺术品位,更加准确地了解具体审美对象的美学特点,也就更利于想象力的合理发挥。

其次,要让学生不断强化自己的记忆能力。人,若失去了记忆力,那他也将失去进行创作的基础,更不用说进行美术的创作和想象力的培养了。在美术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需要将日常生活中真实事物的幻象用记忆的方式储存在脑海里。因为记忆是一种既真实具备实际事物全部特点,又仅仅是想象的虚无的存在形式。当学生在实际创作中进行美术创作时,就需要不断翻阅脑海中大量的生活记忆,从这些历历在目的生动形象中寻找自己创作的灵感和方向。记忆越深刻,脑海中储存的事物也就越形象,想象力也就越丰富。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力

审美,不仅仅依靠人直观的感官感受,更需要加以科学理论的知识辅佐。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需要通过让学生逐渐接受艺术作品中已然存在的普遍审美观以及具体的审美表现,并学会从中获得丰富多彩的对世间万物的美术审美经验。与自己尚不成熟的审美观比较,试着站在全新的视角,从不同的立场去思考和感受生活。

理解力,通常表现为人对具体事物形成的主观评价。在职业学校美术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入到作品的艺术表现中,在意识上去体会和感受,最大限度地领悟其表现出的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以及把握体会艺术共鸣的感觉。同时,也要对艺术作品进行科学、理智的分析,以及冷静的思考,从而正确地理解该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内容以及其深度的内涵。在帮助学生养成审美理解力的同时,教师也要督促学生建立科学的、健康的美术审美理念,正确分辨美学上的美与丑,自觉地对丑陋的美学加以排除,去感受真正美学的熏陶,进一步增强对审美的理解力。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职业学校美术专业的教学中,审美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和培养学生观赏美以及鉴赏美的专业能力,还必须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创造力,增强其审美的意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努力提高学生对美术专业课程的兴趣。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备好充分的教学资料。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固有的教学模式,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做统一要求,适时地调节具体的教学进度,科学合理的设置讲课环节。要灵活地为学生设计讨论及动手课题,预留可供学生想象的空间,发挥其创造力。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职业学校美术专业的教学中,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努力提高其美学审美能力,尽可能地健全和完善学生的审美思维结构,逐步增强其审美的综合素养。教师是教育学生、传授美术专业知识的引导者,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将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9

从教学目标来看,职业学院学前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会选择幼儿园老师这一职位,担负培养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职责。所以,作为学前美术教育专业的重要潜在对象,必须将教学目标围绕儿童来进行开展。因此,抓住和掌握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十分关键。从内容上来说,审美心理结构是指通过认识和欣赏某种“美”,心理意识的各个主观分子高度活跃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结构。对于儿童审美心理结构来说,儿童的绘画最能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尽管只是一幅简单的画,从形式上来说是教育产生的结果,但却是儿童审美意识的最直接表现。

由此可见,对于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必须充分认识到儿童审美心理结构的重要作用,多教导审美理论知识,注重儿童对美术作品的喜好。所以,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应该融入实际的幼儿园教学中,把握儿童美术课程的教导重点和自己学习的研究方向。

2 学前美术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

自从我国开展义务教育来说,学前美术教育开展走入人们的视野,并丰富儿童的心理成长。同时,职业学院设立学前美术教育,更多的是培养专业化的人才,从而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提升儿童的审美意识。并且,审美教育实际上是一种美育,主要是培养受教育者对美的感悟,培养高尚的审美观念。目前,学前美术中审美教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教学任务:

2.1 感受美

从成长阶段来看,儿童最容易接受美好的事务,特别是一些缤纷色彩、故事性鲜明的图像,更能获得他们的喜爱。同时,这种感受美的能力也是儿童天生拥有的,职业学院学前美术教育过程中,学生必须加强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例如,通过色彩鲜艳的鲜花让儿童自行观察和发现,从而想象出自己所感知的内容。

2.2 激发兴趣

学前美术教育的学生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大量的图片或玩具,提供许多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这样就能引起儿童的注意,符合他们美术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学生还能让儿童观察一些鲜艳的事物,鼓励儿童多画多接触,提高他们动手绘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3 开发智力

对于学前美术教育来说,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培养儿童的艺术审美意识,从而实现开发智力的目的。在教学内容中,学生可以通过课外教学,开展儿童喜爱的内容,并适度地鼓励学生进行回忆和创造,这样就能潜移默化地将艺术知识教授给儿童,提升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职业学院学前美术教育中的审美培养方法分析

作为一门必需的专业课程,学前美术教育主要是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这样才能担任幼儿园教学的工作,才能全面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从学前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来看,加强审美教育注意十分关键,不仅能帮助学生培养优雅的审美情趣,而且还能从精神上实现人格的突破,融合艺术世界中。所以,审美教育必须从以下方面进行培养。

3.1 激发审美的欣赏力

近年来,国内现代化科技越来越先进,艺术设计领域也蓬勃发展起来,美的理念开始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针对职业学院学前美术教育的学生,审美活动早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作品欣赏和美术绘画,逐渐通过外表美的事物挖掘出内在的有形和无形的美,这种深层次美的内涵,才能激荡学生的思想,启迪他们对美的欣赏。例如,凡?高的《星空》里,如果只是单纯地欣赏星空的色彩,就无法真正地探索到艺术的真正内涵。凡?高的作品大多带有浓厚的生命力,油菜的厚度和线条都是渲染一种夜空的氛围,画面沉浸在一种哲理的微妙光线中。

3.2 培养审美的理解力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026-01

在当前的美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首先明确什么是审美,审美就是体会、感受、理解、判断美的水平,是人对美的一种把握能力。审美活动的基础是感知美,它是人通过各种感官,对事物中美的因素的直接、迅速的反应。而只有具备了敏锐的感知美的能力,才能在接触到美的事物时产生一种感动和感受。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思维、审美想象以及美的创造活动才能形成。

现在的美术教育教学,面对客观世界的丰富性,美的形态的多样性,如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学生感知美的能力培养上,诱导美感的指向上不再单一,培养美感要有方法,要方法得当,更要多种方法。课堂教学上,老师要引导学生对有关造型艺术的构成因素:如形体结构、透视、色彩变化、机理效果等要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动手实践。之后再欣赏、分析,由浅到深逐步练习和互相评价,让学生去感受、体会、分析、思考,达到最有效的美感体验,从而完成美术课程总目标所提出的“丰富学生视觉、触觉、审美经验”的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

一、加强学科渗透,拓宽学生感知美的途径

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到自然中、生活中去探究感知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梅花线描时,可选在冬季。课前,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梅花的踪迹,观察梅花的形状、感受梅花的幽香。课堂教学时,先播放歌曲《一剪梅》,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思维随着音乐旋律,在脑海中闪现梅花的形象,此时老师诵读的《卜算子》“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带领学生齐读“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咏梅诗句,都是情景导入的好方式。同时出示工笔梅花的作品,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并根据画意引领学生吟读王安石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音乐、诗歌、绘画虽然是不同的艺术门类,但他们有共同的艺术意韵,即审美效应。在进行学科联系时,将他们互相融合,触类旁通,使学生由此及彼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奠定基础。

二、结合实践,加强感知美的体验

课堂上老师针对不同的内容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启发、引导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从老师的语言中获取美的感受。但有效的审美体验既要借助语言,更要靠学生的亲身体验而获得。例如学习表现物体的肌理美时,老师通过实物与艺术作品对比展示,使学生理解质感在作品中美的体现,然后引导学生动手制作亲身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表现。学生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用他们敏锐的眼光去寻找。学生有点用拓印方法表现树叶叶脉的线条之美,有的用水印方法表现牛仔布的粗糙感,有的用压印方法表现贝壳的纹路,还有的用线描方法表现发丝,等等。当他们的作品聚集一起展示时,学生才会发现身边原来有这么多不曾留意的美。之后,提醒学生肌理再创造时,学生开始用撕、剪等方法,利用各种肌理制作出了有创意的装饰画和剪贴画。

通过这样的亲身实践,学生懂得了美是无处不在的,提高了学生对美的发现和表现能力,并能够运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欣赏和感受美。

三、丰富学生审美感知的经验,拓展学生艺术视野

篇11

一门学科之能否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决定于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就学科自身来说,一是要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二是要有自己的研究方法,三是要有自己的研究问题。

文艺美学,当然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包括美文学和鲁讯所说的广义的美术,乃是人类审美和创美活动一种集中而特殊的形态,自有其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文艺美学的对象,就是研究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文学艺术当然和其他审美活动有着共同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各个艺术部类(电影、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等等)则又有各自的个别性。文艺美学的研究重心,乃是放在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这一层面,兼及其他两个层面。

文学美学也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这就是从美学的观点来研究文学艺术,必须把审美体验、艺术感悟和理性分析、理论概括结合起来。从艺术现象的感性具体——知性抽象——理性具体的提升过程中,时常要唤起艺术现象的“表象”,最后作出整体把握。

文艺美学更有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文学艺术的创造、接受的整个流动过程中,都充满了美学问题。这里,既有艺术活动和其他审美活动共有的问题,又有文学艺术自身特有的问题。尽管,按照当代美学中有些说法,似乎艺术都只有个性,至多只有“家族类似”或“近邻关联”。我说,那也总存在那“类似”、“关联”是什么的问题。而文学艺术发展到当代,更有许多新的问题出现,需要文艺美学回答。

那末,文艺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这不是传统的艺术哲学,也并非过去说的文艺理论,而是和美学、文艺学相交义的新兴学科。为了和艺术哲学、文艺理论相区别,我在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招收研究生时,就新辟了文艺美学这个专业方向,和文艺理论分开。我在八十年代初撰文,说的就是《文艺美学是什么》(最早是在《大学生》杂志,后在《美学向导》刊载。)

我所以要称之为文艺美学的深层原因,乃缘起于对文学艺术的理解。

历来,对文艺和审美的相互关系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理解,文艺和审美毫不相干,各行其道。审美不是艺术,美和美感乃是哲学思辩的对象,因而从哲学中孵化出了美学。而文艺也不是审美,只是一种技艺。审美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而文艺制作则是一种技艺,各不相干。所以美学和文艺学也就并行不悖,各行其道。

另一种理解,文艺和审美,两相重合、基本等同,文艺即审美,审美即文艺。凡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审美活动,也就是艺术活动。人自身的梳妆打扮,对物的加工制作,一直到园艺栽培、环境美化,都是艺术的创造,贯穿着审美活动。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

还有一种理解,文艺包含审美这一个维度,但文艺之美仅只限于形式。文艺的内容则要比审美广阔得多,经济、政治、道德、宗教、整个人类文化都可进入文学艺术。文艺的审美价值,只是一个侧面,艺术价值包含了政治价值、道德价值、宗教价值、经济价值。因此,文艺学所要研究的,远比美学所要研究的范围广阔得多。

我并不认为,文艺和审美毫不相干,也不认为文艺和审美完全等同。依我看来,文艺和审美乃是一种交叉关系。审美活动不一定就艺术活动。我们面向大自然可以进行自然审美,这种审美,在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看来是低级审美,可是在我国古典艺术家看来,却是高级审美,乃是文人雅士才有的雅兴。但却不能因为这是高级审美而把它称之为艺术。只有当艺术家把对自然的审美体验组织起来予以符号化,创造出一种可以看得到、听得见的美来,才可以称之为艺术。对文化审美亦是如此。因此,真正的艺术创造乃是包含了审美内容的一种创美活动,是在审美基础上进行的创美,而这种创造出来的美,既为别人的审美提供了“文本”,也为后人的创美铸造了“模型”。

既然文艺和审美有联系又有区别,那末,文艺美学和美学在我心目中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我看来,文艺美学既非哲学美学,又非艺术哲学。文学家、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之前,就有着人生实践,从事各种活动,在人生中体验到不少赏心乐事,获得审美的乐趣。如果到此为止,那还不能算是文学家、艺术家,而只是一般的审美接受者。这种审美也会留下痕迹,那就是影响审美接受者的心灵,审美的不断建构,形成人的审美品格,甚至可以达到高尚的审美鉴赏家的水平。但是,要成为文学家、艺术家,还必须把自己从人生中得来的审美体验予以提炼、组织,提升为审美意象,予以符号化,创造出一个美的“文本”或“模型”。这是艺术创造不同于其他审美活动的特殊之处:不是一般的审美,而是按美的规律的独特创造。而这个已被创造出来的“文本”、“模型”,一旦定型,也就成了独立于文学家、艺术家的客体,它有自己独立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和其他人工产品(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艺美学不能不对此作全面的探索。这个“文本”“模型”如何被别的主体(读者、听众、观众)所解读、接受,对别的主体发生什么样的作用,主体如何在接受过程中获得审美和创美能力,当成为文艺美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获得了审美品格的主体,如何投入社会实践,按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那就超出了文艺美学的使命,而要进入哲学美学的领域之中。

艺术审美,只是人类审美活动中一种形态,尽管是集中凝炼的形态。人类的审美活动领域要广阔得多。人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了自由,获得审美体验,实践活动就可能转为审美活动。在人和物,人和人,人和自身的相互作用中,都可能引起审美活动的出现。浩荡的大自然,渺无人烟的天然环境,原始森林、空气、阳光和水流,都可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产生审美体验,对真、善、美产生审美,对假、丑、恶产生审美反感,从而在心灵深处达到人和环境的平衡。哲学美学当然也要研究艺术审美,但更应研究文化审美,也回避不了自然审美。自然审美、文化审美和艺术审美,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审美活动有什么共通的普遍规律?人类的审美活动如何从实践活动(生产、交往、生活等等)中发生?审美活动的结果怎样形成审美关系,审美关系又如何制约审美活动?这些美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美学恐怕不能不回答。至于更深一层的问题,审美活动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人类要不要、能不能以及如何才能按照美的规律来把握这个世界,是不是哲学美学题中应有之义?西方美学已提出了问题,但还未得到科学的解决。依我看来,在当代,人和世界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达到动态平衡,这正是当代美学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更是美学的主题,也是人生的根本目的。

文艺美学只能探索作为艺术创造主体的文学家、艺术家如何把自然审美、文化审美提升为艺术创美:这艺术创美的产物,作为一个新创的客体,被作为审美主体的读者、听众、观众所审美,在审美主体心灵中如何留下痕迹。文艺美学无法回答人类更为宏观的美学问题,例如人的高尚的审美品格如何培养,人类怎样才能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安排生活等等。

甚至,文艺美学也难以解决文学艺术的审美和创美以外的其他问题。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中发生、发展、受到社会中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道德、哲学、文化等等都在影响着创作主体、接受主体,因而对创作、文本、接受都发生作用。文学艺术的创造,文本的传播、接受,是整个社会的生活——交换——消费中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它甚至也是一种商品,具有交换价值,会产生剩余价值。可以把文学艺术都放在整个社会整体中来考察,从社会学的观点研究文学艺术,这就有了文艺社会学或艺术社会学。还可以从政治学、道德学的观点去研究文学艺术的政治维度、道德维度,也可以发展为文艺政治学,文学道德学。这都不是文艺美学所能涵盖得了的。

但是,在文学艺术中,政治、经济、道德、哲学、文化的各种因素,都被作了审美的改造,被组织和吸纳进审美结构之中,转化为审美价值。艺术之美,乃是文学艺术的核心价值,甚至象托尔斯泰这样以宗教、道德价值为最高价值的伟大文学家,都一生在孜孜以求美的实现:“我是一个艺术家,我的一生都在寻找美,如果你能向我展示美,那我就跪下来乞求您赐给我这最大的幸福”。[1]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哲学的、文化的各种力量都在按照各自的规律对文学艺术发生着作用,但对文学艺术来说,都只是“他律”,自律和他律形成“合律”,按照艺术规律来创造,才创造出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美的、喜的、悲的、茺诞的等等)的文学艺术产品。作为一种精神实践的特殊形式,艺术创造当然受到物质实践和其他精神实践(道德实践、文化实践等)的影响,但这些“他律”要通过艺术实践的“自律”起作用,受“他律”和“自律”相互作用的“合律”所支配,即我们常说的按艺术规律的创造。在文艺社会学中,探索了其他社会因素的“他律”如何对文学艺术发挥作用。那末,“他律”如何通过“自律”而形成“合律”,文艺美学是否亦应研究,值得加以反思。

二十年来的文艺美学,重视了对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在研究,对艺术创造的自律作过许多探索。心理美学、形式美学、音乐美学、舞蹈美学、雕塑美学、绘画美学、书法美学等等比文艺美学更为具体的艺术部门美学的出现,说明探索美的规律正在向各门艺术的深层发展。

篇12

欣赏、批评、鉴赏是人们对待艺术的三种基本的审美态度。欣赏指一种相对被动的,多从感官出发的审美行为,常常以其感性直观引起的精神愉悦令人产生美感,又可称之为领略、玩赏;批评是建立在欣赏、鉴基础上的更为理性的审美态度,它从审美人手,取得感性认识,并且深入下去;鉴赏则又进了一层,往往兼及感性和理性,又带有品鉴、判断、反观的意思,所以含有区别、品味、评价的成分,是比欣赏更多些主观成分的一种审美态度。以专业的角度分析作品的形式特点,归纳其精神内涵,阐述其社会意义并以理论形态陈述出来。兼及感性与理性的鉴赏态度对其综合素质的发展更加合理和有利。除了训练对声乐艺术鉴赏的能力的培养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在鉴赏中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对美的感悟。

一、鉴赏的特性

对于声乐的鉴赏,各人的认识有所不同,有说是对美的对象的反映或是对事物的美的认识,或说它是人们对客观对象所体现的人的本质力量的观照,或说它是人们凭借想象力或自觉对关照对象的再创造活动等等,总而言之,鉴赏是主体面对审美对象或对象的美在主体方面所产生的观照性的精神情感活动。以此为启迪,根据人们的鉴赏实践,我们可以认为:所谓审美鉴赏,是指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以审美态度对作为审美对象的物(艺术作品)并凭借审美知觉达到对美的感受、发现、判断从而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满足的一种特殊心理活动,也可说审美鉴赏是主体性活动,且强调主体人与艺术作品之间,人不能离开审美态度并用以达到审美鉴赏之目的。康德曾指出:“为了判断某一对象美或不美,我们不是把它的表象凭借悟性连系于客体,以求得知识,而是凭借想象力(或想象力和悟性相结合)连系于主体和它的和不。鉴赏判断,因此不是知识判断、不是逻辑的,而是审美的”。审美鉴赏是关于对象美或不美即主体快与不快的情感判断活动,它要观照的主要是对象外观形式,动用的主要是感情悟性而不是理性,因此在审美鉴赏活动中审美态度和审美知觉就具有重要意义。

二、声乐鉴赏的表现

(一)培养美感意识

美感意识是人们从事歌唱艺术创造的思维方法,因为歌唱的艺术表现也是一种美感创造体验。在声乐鉴赏中应培养正确的艺术审美观和积极的思维状态,使其自觉地积极地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声乐艺术本身就是随着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逐渐形成,并不断提高声乐的鉴赏艺术表现力的。要获得富有艺术美感的声乐艺术就需要鉴赏、欣赏与传播积极参与和配合,声乐艺术不但表现在发声技巧运用上,还包括对音乐艺术中音准、节奏、音色、力度各要素以及歌唱的整体结构、艺术形象、情感表达等的准确把握,美感意识是声乐鉴赏和声乐艺术表现的动力,它能使声乐艺术表现力等达到完美境界。声乐鉴赏对美感意识的培养就是通过人们对声乐艺术美的感知、想象、理解等心理能力,使声乐受众逐渐形成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从而能用丰富的感情欣赏与甄别各种艺术作品。

(二)提高艺术感知能力

培养美感意識人的美感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而是在长期的训练和声乐艺术的熏陶中逐渐形成的,要靠后天的技巧培训起作用,随着人类审美情趣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提高。声乐鉴赏艺术是一种美感的创造体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美感意识的思维方法起主导地位。声乐鉴赏艺术不仅表现在基本的声乐作品内容和创作背景上,也包括具体的发声演唱技巧和歌唱的艺术形象的整体塑造。通过音准、节奏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评判标准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非专业评判标准来鉴赏一部作品。人们通过在声乐鉴赏过程中逐渐接受了作品感知和作品理解等方面的能力,使鉴赏者形成积极的美感创造意识,也逐渐形成敏锐的审美艺术洞察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因此鉴赏者在鉴赏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多看一些水平比较高的演出,并尽可能阅读一些中外音乐鉴赏理论书籍,丰富自己的感官洞察力和思维创造力。

三、声乐的鉴赏的内涵

(一)声乐唱歌不仅是根据听觉为主的活动

所谓的歌唱艺术欣赏是没有办法离开一个健全的听觉器官,同时也是根据耳朵的听觉从而感知活动艺术形式,然而一个健全的耳朵能够更好的帮助准确的判断音色、音高以及音强等,同时也能辨别节奏以及旋律等。对于一些较为基本的生理要求,对于唱歌欣赏而言也是不可获取的,声乐作品不仅是一个社会作品,并且也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进行创造,不能站在鉴赏者的生理属性方面对其进行欣赏。所以一个听力比较健全的人,要是没有一点声乐知识背景,那么将不具有歌曲鉴赏能力。耳朵所听到的内容主要是音乐的外在表现形式,要想深入的了解歌曲的内涵,要赋予歌曲情感体验,同时要结合自身的成长以及生活经验等对作品存在情感上的认同,不只是局限在自己所熟悉的生活领域,这样欣赏的人员才能在作品中获得更加丰富多彩的审美享受。

(二)展示审美表现,深化情感表达

音乐艺术也是情感表达的结果,而对音乐及声乐作品的欣赏,则是激发听者情感和审美的重要途径。我们知道审美与情感是密不可分。对音乐的演唱和演奏,进行技巧方面的处理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创造过程。歌德说:“成功的艺术处理的最高成就就是美。”世界上有许多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在体裁、调式、曲式风格都有不同,各种类型的音乐和歌曲都蕴含着特有的激情。可见,音乐的体裁总是与某种审美表现和情感表达紧密相连的。很多音乐作品,以歌曲为例,大到整个结构,小到乐句,都蕴涵着音乐的内容和美感。歌曲调式、调性的变化给人以明暗色彩不同的感觉,带来情绪上的影响和变化。而歌曲伴奏中的和声,把音乐的明暗、疏密、浓淡渲染出来,使音乐的情绪尽情展现。在欣赏过程中灵魂得到了净化,情感得到了深化,达到了激感和审美提升的目的。不仅如此,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培养为自身的“二度创作”带来新的能力。通过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演唱者的音高、节奏、速度、力度都做到了自然而美好。

四、小结

声乐鉴赏是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客体的思维能力差异直接影响到鉴赏的效果。声乐鉴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人们对艺术的理解与支持。但在声乐鉴赏过程中,由于我们的声乐知识缺乏和对艺术的不理解造成了错误地理解声乐艺术。因此我们要在平时注重声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充分理解声乐表达的含义,提高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锦华.关于声乐表演的几点思考[J].中国音乐学,1998,0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