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设计的经典案例范文

时间:2023-07-05 15:59:3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循环设计的经典案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循环设计的经典案例

篇1

2008年 6月 23日,中央政法委、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 11个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 的通知》。通知指出,为培养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政法人才,从根本上规范进人机制,决定对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进行改革试点。笔者旨在通过警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以公安院校招录体制改革为背景,在警察职业教育中针对不同学历层次学员,重新设计公安信息系统应用课程的教学模式——即逆向循环教学模式,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协作、角色扮演等学习方法,力求达到同一警务技能在不同专业、不同学历层次学员的应用目标。

1.传统案例教学模式分析

案例教学模式是目前职业院校比较常用并且很受学员欢迎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法源于上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所应用,采用案例形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鼓励学员独立思考,引导学员把注重知识转变为注重能力,并且特别注重双向交流。该教学法在上世纪80年代受到重视,特别是1986年美国卡内基小组(Carnegie Task Force)提出《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A Nation Prepared:Teachers for the 2lst Century)的报告书中,特别推荐案例教学法在师资培养课程的价值,将其推举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进入21世纪最近10年以来,此教学法在我国高校运用特别是职业院校运用相当普遍,成为职业院校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案例教学法模式如图2-1所示。

案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提出一个经典案例,引导学员产生兴趣,学员在观察教师讲解案例的同时明确学习的目标,笔者在运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这几年间,通过自我运用和观摩省外公安院校使用案例教学法授课的过程来看,基本是教师讲解一个经典案例,学员先学习解决这个经典案例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思路,然后模仿前一个案例对下一个新案例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巩固所学到的技能和思路。公安院校作为一所培养警务工作者的特殊职业院校,根据其教学特点和目标要求,案例教学法无疑是一种适合警务教学的教学模式。其特点如下:

(1)目的性明确。警务教学中的案例,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其宗旨就是学员在阅读、思考分析和讨论中能够建立起解决此类案件的思维模式,从而掌握破解此类案件的技能方法,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客观性真实。警务案例素材都是采用我区或我国所发生真实案件,由案件的真实性体现案例的真实性,学员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案件进行侦破,从而得出相关结论,体现出其真实的客观性。

(3)综合性较强。警务教学中所选取的案件侦破过程,都是比较复杂的,任何一个案件都不可能是单一的,涉及到的技术手段也是多元化的,这就要求学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理清思路,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果断决策。这个教学过程就是将研判思路与知识技能综合运用的过程。

(4)启发性深刻。警务案例虽然所选案件其结果是唯一的,最终指向是某一个特定的人或物,但是案件的破获过程却是不确定的,线索是多种多样的,虽然是殊途同归,但是不同的思维方法随选取的侦破方向就会不同,可能会走弯路,也可能获得捷径,所以学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锻炼了其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极大的启发学员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方法。

(5)实践性突出。公安院校学员要及早的在校园就接触真实的社会案件,这样一来可以在毕业后快速的融入到工作实战中去;二来也可以将课本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从而更好的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6)主体性明确。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师作为主导,学生作为主体,学生作为案例的一个角色参与其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通过独立思考深入案例,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传统的教师灌输式被动学习转变为自我汲取式的主动学习。

(7)互动性显著。在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一对一、一对多,学生与学生间的一对一、多对多的互动始终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各种讨论、探究贯穿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学生间互动氛围浓烈,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采用案例教学模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后期之所以能够独立解决给出的特定案例,所需要的主要知识点和思路大都是听教师讲解前期给出的经典案例时获得,在解决新的案例时套用经典案例的知识点和思路。尽管这种教学模式在公安院校各门警务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选择中备受关注,但也会因对教师讲授的知识点和思路理解深浅不一,致使最终的学习效果产生差别。这就导致有一部分学生无法及时发现自身在某起案件侦破过程中,自己在知识技能和研判思路上所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容易将思维固态化、机械化,不能灵活运用,而授课教师也难以及时发现不同层次学生思维模式的欠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把传统的案例教学法模式加以改进。因此,笔者拟尝试逆向循环案例教学模式,以期对不同学历层次学生所产生的学习效果差别进行调控和改进,探索此种教学模式是用于招录体制改革后的公安院校相关课程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2.逆向循环案例教学法研究

逆向循环案例教学模式突出了基于任务驱动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特点,是对传统案例教学模式的改进。结构如图2-2所示。

逆向循环是指先由教师给出案例,但先不进行案情讲解,由学生对案情进行分析,进行研判,找到破案过程中的障碍点,这个障碍点可能是技能知识点,也可能是研判意识,写出前期案情分析报告,将障碍点一一列出,教师根据障碍点进行集中梳理和讲解,从而使不同学历层次学员都能取长补短,共同接近学习目标。而逆向循环的思维方法也与公安信息平台所实现“从人到案、从物到案、从情报信息到案”的多途径破案手段相对应。必要时由公安信息系统应用课件提供案例情境,调动不同学历层次学员的学习兴趣,为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服务。

在此模式中,关键词是“逆向”和“循环”,下面围绕这两个关键词对逆向循环案例教学法加以说明。

“逆向”体现在教师讲解案例在学生学习之后,由传统的教师讲解案例来调动学生的思维,并将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思路传授给学生,改为由学生在案例中问题解决的驱动下自主探究,并及时发现自己所欠缺的相关知识点和思路。通过这种逆向教学,使得前面所提到的不同学历层次的学员都能及时发现自己在这一环节所涉及的知识技能和研判思路上的不足,并与教师互动,教师根据学员上传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纳,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这样就避免了将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信息线索忽略掉,这些信息线索可能恰恰又是某些层次学员的学习瓶颈,能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结果。

“循环”体现在教师所选取的案例都是由很多个环节组成的,某一环节可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但是最后的结果应该是唯一的。学生在某一环节遇到问题向教师反馈,从而得到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这个环节另一种思路方法的研究或者进行下一环节的探究,周而复始,就是循环的体现。

在传统的案例教学中,通常是某一问题所涉及知识点和研判思路的相对固化,因而基本是授课教师思维模式的体现,而这种思维模式通过教学又作用于学生,虽然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某些知识技能,但其思维模式却容易固化,不考虑创新解决方法,遇到一个新的问题仍然照搬旧套路去解决,往往就会碰到解决问题的瓶颈。而在逆向循环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虽然是比较固定的,但是研判思路却是灵活多变的,这是因为这些研判思路都是学生前期自主探究时想出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将这些特点加以分析,与学生互动交流,这就使学员掌握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逆向循环案例教学模式尽管是以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为主,教师为辅,但更要求授课教师要善于发现学员学习中的问题,对所承担的课程要有非常扎实的基础,这样才能避免解决不了学生问题的尴尬局面。教师要注意激发不同学历层次的学员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力求做到使学员在课件创设的情境中,感到身临其境,建立起探究、多角度思考的意愿。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使学员对案件所涉及的知识技能和研判思路得到更好的把握,并发现学员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引导。

最后,希望通过对逆向循环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探索,找到《公安信息系统应用》课程教学实施的有效途径,使学员在校期间就对真实的警务实战环境有所了解,带着问题进行课程的学习,学以致用,为适应未来的工作需要奠定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

[2] 李龙.教学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

[3] 谢幼如,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

[4] 左芷津.首都公安信息化应用技战法手册[M].群众出版社(公安机关内部发行)

[5] 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6] 陈鑫.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查缉战术教学中的运用[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篇2

“算法初步”是新课改之后新加入高中数学的课程内容,观察发现,很多一线教师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有畏惧心理,不知道对于这部分内容该如何去组织教学,而对于该部分的复习更是没有头绪,因此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对“算法初步”的复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得到认可。

一、重难点再学习,提升知识理解力

本章的重点是体会算法的思想,理解算法的含义,能用自然语言、程序框图、程序语句正确地表示解决问题的算法,其中“体会算法的思想,理解算法的含义”是本章的重中之重,学生往往是学习完了本章内容却仍然不理解算法的含义与思想;难点是准确理解算法的思想与含义,并且能够正确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恰当运用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画出程序框图,准确利用五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设计出可执行的算法程序语句,进而顺利地解决问题。那么,对于该部分的重难点,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重难点的再学习,以便学生在原有的认识结构上建构更深层次的认识结构,提升对算法知识的理解力。

二、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系统

构建知识网络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并且有助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从属关系以及联系,使松散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

对于该部分的知识结构,笔者将其归纳如下:

本知识网络尚不够详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自行绘制本章的更为详尽的知识网络结构,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在构建知识网络的同时,教师亦要帮助学生发现和查找本章所学知识的遗漏点,进行查漏补缺。

三、抓住知识的本质,注重问题的变式

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形式化的表达是一项基本要求,但是不能只限于形式化的表达,要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对于算法初步的教学,教师亦要专注算法初步中知识的本质,这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理解算法知识的内涵与本质,避免了知识学习的低效率和理解知识的表面化与片面化。例如对于循环结构的教学,教师应努力揭示循环结构的本质即循环条件和循环体,而不应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区分“当型循环”和“直到型循环”上。而对于循环结构的复习更是如此,教师应以经典案例为研究对象,努力揭示循环结构的本质。下面以案例说明:

例1.设计一个计算1+2+3+…+100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案例分析:

该例题是一个典型的算法案例,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涵盖了有关算法的所有基本结构,学生若弄清楚了该例题,那么对于算法的学习必将取得很大的进步。本案例注重考虑其中的循环结构,抓住其本质,即循环条件(i≤100?)与循环体(S=S+i,i=i+1),而对于其他有关循环结构问题的解决办法,大的框架不必变化,只需修改循环体与循环条件即可,例如:

(1)修改循环体

例2.设计一个计算12+22+32+…+1002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分析:对于该题的解法,只需修改例1中的循环体即可(其他部分不做变化),即将S=S+i修改为S=S+i*i,便可得到该题的算法,程序框图和程序代码做相应的修改即可。

例3 .设计一个计算1×2×3…×100的算法,画出程序框图,写

出程序。

分析:只需修改例1中的循环体与S的初值即可(其他部分不做变化),即将S=S+i修改为S=S*i,S的初值改为1,便可得到该题的算法,程序框图和程序代码做相应的修改即可。

例4.设计一个计算2+■+■+…+■的算法,画出程序框图,写出程序。

分析:只需修改例1中的循环体即可(其他部分不做变化),即将S=S+i修改为S=S+(i+1)/i,便可得到该题的算法,程序框图和程序代码做相应的修改即可。

(2)修改循环条件

例5.设计一个计算1+2+3+…+n的算法,画出程序框图,写出

程序。

分析:本例题是例1问题的一般化,解决的是一类问题,而例1是该题的具体化,解决的是单个具体问题。该例题亦可从例1的算法修改得到,只需在算法开始时加入一个步骤“请输入n的值”,然后将循环条件i≤100?修改为i≤n?,便可得到该问题的算法,程序框图和程序代码做相应的修改即可。

例6.设计一个计算n!的算法,画出程序框图,写出程序。

分析:本例题是例3的一般化问题,亦可从例3的算法修改得到,只需在算法开始时加入一个步骤“请输入n的值”,然后将循环条件i≤100?修改为i≤n?,便可得到该问题的算法,程序框图和程序代码做相应的修改即可。

(3)同时修改变量初始值、循环体和循环条件以及输入输出变量

例7.试画出秦九韶算法的程序框图,写出相应程序。

分析:表面上看该问题似乎与例1的关系不大,但实际上,秦九韶算法的程序框图亦可由例1的程序框图修改得到。我们可以和例1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可知,秦九韶算法的程序框图亦可由例1的程序框图修改得到。依然是大的框架几乎没有变化,只是修改了框架里面的文字内容。在此不做细述。

由此可知,对于循环结构的教学,教师要以经典案例为研究对象,努力揭示循环结构的本质,发现和挖掘问题的变式,从而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知识的内涵,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四、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

篇3

在世博会的浦西展区中,低碳绿色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正日益引起公众的兴趣和关注。集合国际众多成功案例,城市最佳实践区有一栋体现当今最高环保技术水平,融居住和工作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建筑…“沪上・生态家”。作为全球厨卫经典品牌,科勒凭借其领先的科技、精美的设计以及对绿色环保的不懈追求,于2009年在与众多全球顶级建筑家装品牌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驻上海2010年世博会唯一代表上海地区入选城市最佳实践区的项目“沪上・生态家”。

科勒公司在此次“沪上・生态家”的主题展区以“科勒节水教育中心”为核心概念,着眼于环境,立足可持续性,将绿色卫浴空间的环保理念渗透至每一件科勒产品,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打开了体验科勒最新绿色卫浴生活、了解更多超前的家庭节水方案。位于“沪上生态家”三楼的“科勒节水教育中心”,为人们搭建了一个别样灵动的水世界,互动与体验是其最为强调的特性,并且科勒素以追求节能与品质设计共存的产品理念在此次展区内的每一件产品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灰水循环演示区

科勒以色彩缤纷靓丽的铸铁台盆及经典感应龙头点缀这一区域,借此主打科勒最新的具有30年使用寿命的超能动电池系统以及其历经130多年的铸铁技术。科勒铸铁技术有着优秀的工艺

历经岁月的淬炼,结合创新的技术和经典的设计,铸就了科勒的知名品牌形象。在此分区

其配套的蒂芙铸铁脸盆秉承科勒铸铁工艺的精髓,除了时尚简洁的外观设计之外,更体现了节能环保的巧思。

未来卫浴空间

“未来卫浴空间”区展出了科勒多款新品和经典产品。其中科勒智能数码淋浴系统特别设置了恒温控制的“节水”功能。

之所以恒温控制可以起到节水的作用,因为这个智能恒温阀芯对于温度、水流可以做到精确控制,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轻松调节水流大小。另设有全新的科勒绮美石浴缸,该系列浴缸选用可塑性极强的人造大理石材质进行艺术化设计生产,天然材质,高档质感,演绎极致设计表现,款款皆是惊艳之作。

科勒所要告诉参观者们的是未来的卫浴节水产品,并不会减低个性的需求和舒适感更多的是将环保,设计和舒适体验融为一体。不仅如此,科勒公司更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来积极影响下一代的生活方式。

电脑互动墙

从水滴状的电脑互动墙、外表由无数水珠凝聚的水处理中心到蓝色水纹装饰,令身处其中的人们情不自禁地感受到“节水点滴,便可百汇成川”的环保精神。同时,挂满各国孩童笑脸的墙面与多国水字样的地面搭配相得益彰,无时无刻的包含了家庭卫浴节水的教育。前来参观的大人和小孩亦可通过生动活泼的“电脑互动墙”进入科勒专属的节水网站,来测算家庭每日用水量,还可从中获知一些节水的小贴士。

篇4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开放式教学;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大学的课程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起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我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思想如何具体地在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实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和尝试。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特点,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各环节的实施中都渗透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思想。本文总结了我们的思路和做法,提出实施开放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程序设计类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在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培养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们既重视培养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又重视培养程序设计与开发的技能技巧,最终体现为培养学生用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总结为能否清晰的提炼问题,进行形式化的表达,再用规范的计算机程序写出解决方案。在北京工业大学,我们将开放式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应用于程序设计类课程,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了尝试。本文总结了我们的一些思路和做法,涉及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或称C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Windows编程基础等。

2传统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

要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首先要研究以前的教学经验与教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虽然年轻,但也有约50年的历史,对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法的研究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已经积累了非常多的教学经验,有了成熟的课程和教学体系,这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的。但是,我们在学习继承这些经验的同时也体会到诸多传统教学系统中的问题与不足,我们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⑴ 教学内容安排和教材侧重语言规范,轻视程序设计规律。目前绝大多数教材根据语言规范的内在逻辑层次分为若干章节,每章节对语言规范力求面面俱到,求全责备。这种方式确有其优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内容详尽,对于已经有程序语言基础的读者看来确实合理清晰,但对于完全没有程序设计概念的初学者却有很多弊端。例如有些C语言程序设计教材中,讲解数据类型语法知识,仅整数类型就列出了六种之多;讲解各种运算符和表达式,占用相当的篇幅,而这些章节的学习者对编程几乎还没有什么体验。反之,对程序设计方法的学习,对程序设计整体的把握和对编程思维习惯的培养却明显不足。过分纠缠语言细节的布局,使得学习难度增加,需要盲目记忆的内容过多。由于没有编程的成功体验,死记硬背的东西越多,学生越易产生厌学情绪。这种面面俱到的方法貌似基础扎实,实则浪费时间,并且越是强调细节,越是难以把握程序设计技巧,僵化学习头脑,不利于学生提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⑵ 例题和习题注重解释和练习语法问题,忽视程序设计方法。由于死记硬背语法带来的学习难度,使得教师需要相当数量的例题和习题帮助学生理解语法,大量的实践时间纠缠在语法上,不利于培养学生掌握程序设计方法,从全局角度把握程序;不利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没有时间、精力和兴趣自己查阅资料,扩展知识面。这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显然是不利的。

⑶ 考试试题侧重语言细节。考试导向是不可忽视的学习指挥棒,特别是对于刚刚经过高考的低年级学生。目前我们看到很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考试题太多的关注了语法细节,而非程序设计。我们认为在学习用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过程中,忽视一些语法细节问题,能够使学生从更高的层次、更全面的把握知识,学生可以在编程过程中自行学习讲课中忽略的语法细节。这样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自学能力,使学生勤于思考、勤于锻炼创新能力。

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结合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特点,我们提出“开放”式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并在我们的课程教学中实践,初步取得较好的成果。本文在下面几个方面介绍我们的想法和做法,供大家参考。

3开放式教学的思路与实践

⑴ 安排开放式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在高等学校,每门课程的课时是有限的,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许多教师抱怨课时少,难度大。我们在尊重但不拘泥于教材的基础上,采用了开放式的思路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安排的指导思想是根据程序设计的需要来学习,以作业和课程设计为驱动,减少单纯枯燥的语法学习。“开放式”教学内容安排主要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① 教材之内的内容开放。

不墨守成规,大胆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恰当选择,以前必讲的语法细节少讲,甚至不讲,有利于提高程序设计能力的内容多讲、细讲。课上不讲的细节留待学生在完成作业和程序设计题目时自行学习和补充。例如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数据类型讲解,重用途轻语法细节;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的讲解,以案例推动,注重程序设计中的应用,以循环为例,for、while、do-while三种基本语句用一个案例,一起讲解,节省课时,并且对程序循环也有更深的理解,学生能够当堂编写循环程序片段。再如,尽早讲解函数,因为结构化程序设计即以函数为基础,这样可以更好的渗透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概念。函数参数是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编程解决实际问题中也十分重要,需要占用更多的课时,要按教材安排细致讲解,并且还要在课程的后期再进行总结提高,归纳值参数、地址参数等用法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体会应用的情况,比如地址做参数常用于返回函数的结果等。

② 教材之外的内容开放。

在课程设计和大型作业的驱动下,大力鼓励学生提高学习深度和广度,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编程需求,再自己查阅资料,补充知识,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最后成功完成编程实践。例如,课程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小游戏的设计,学生为了将游戏设计的更逼真漂亮,自行学习C语言的图形显示方式的相关知识。再如,学生开始编程时没有结构化程序设计的经验,使得程序越写越庞大混乱,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可使学生对结构化程序设计有亲身的体验和认识。学生在这样有意安排的教学过程中有了成功的体验,极大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力,激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

⑵ 选择经典案例,熏陶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

对于初学者,模仿是最好的老师。在课程教学中我们突破课程的局限,选择了有一定实用价值,有一定难度的经典案例供学生研读模仿。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之初就看到程序的威力与精妙,养成良好的编程思维和编程习惯,也使学生对程序设计有更准确的理解。例如Windows程序设计课程,这门课程的大部分内容要学习MFC类库。大家知道,MFC的经典而庞大的应用程序架构在短短的课程教学时间内是很难让学生理解清楚的,因此这门课程采用开放式教学就尤为重要。教材的案例多趋于简单,尽管有些教师认为已经比较难了,但我们认为这种局限于局部细节的难度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我们的想法是越是陷于局部越是难以看清框架,学习越枯燥,不利于激发创造力,不利于程序设计能力提高。我们的做法是课上介绍框架和学习的方法,课后精选了MSDN中的经典案例,布置类似作业供学生模仿。这一过程使学生有了很大的成就感,兴趣大增,自信心大增,对于在课上不易弄懂的程序架构问题也开始有了深的思考。

⑶ 设计开放式的课程设计题目,激活学生的创作激情

课程设计是开放式教学体系中激活学生参与激情的关键环节。我们选择的课程设计题目通常有实际的应用背景,有一定趣味性,运用知识点的难度略高于课上内容。课程设计题目是开放的,给出的课程设计题目要求只是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明确告知学生,完成基本要求只能获得70分的成绩,基本内容之外的功能可由学生任意的想像发挥。这样的安排激活了学生的潜能和竞争意识,促使学生大量阅读参考资料,学习课内、特别是课外的知识。当他们最终完成课程设计时,就获得了很好的“顶峰体验”。而这种“顶峰体验”正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可缺少的。

⑷ 利用好网络媒体,建立活跃的网络论坛

网络的发展给教学活动带来了新的空间,很多学校也已开始大量借助网络辅助教学。除了通常方法使用网路媒体辅助教学,我们在开放式教学中充分利用答疑和论坛的环节,教师和学生均可以在网上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特别提倡学生之间的相互答疑,从政策上配合以“积分”等形式,对提问多回答问题多的同学给予奖励。

⑸ 控制考试的导向作用,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考试在学习中的导向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针对开放式教学的实施过程,结合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特点,我们在考试命题时侧重考查程序设计能力,尽量避免死记硬背的知识环节。考试题型多为程序阅读题,程序填空题和综合的设计题,避免更适于考查单个语法点的选择题和简单填空题等。

⑹ 建立开放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开放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开放式教学的保证。建立开放式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求教师的心灵应该是开放的,教师要用自己的真心平等地对待和热爱自己的学生。既要爱护基础好、学习上进的学生,指导他们带领其他同学使课程学习更上一层楼;还要不歧视基础差、学习等各方面有问题的学生。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开放自己的心灵,克服畏难情绪,增强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严谨的科学研究的态度,充分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的心态开放了,他们才能大胆地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才能更好地培养创新能力。

4结语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个重大的、紧迫的、长期的、困难的任务,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从今天做起,从我们教师每个日常工作做起。实施开放式的教学就是要开放师生的教学思想,开放教学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在开放的思维和环境下,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使学生在成功体验中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