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能源审计范文

时间:2023-07-05 15:59: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企业能源审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企业能源审计

篇1

企业能源审计以企业资源消耗为对象,以企业经济活动全过程为范围,但必须以节能降耗、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为最终目的。我们知道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除了直接消耗燃料动力和耗能工质等能源外,还必须使用人力资源和消耗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备品备件以及使用各种设备和厂房。而原材料、设备和厂房等也都是需要能源才能生产出来的,所以对它们的使用也是在间接地消耗能源,因此,一个企业的全部能源消耗既包括能源的直接消耗,也包括能源的间接消耗,将之称为全能耗(或资源)。

一般来说。对一个企业进行能源审计需要对该企业的能源管理状况(即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素质、管理制度以及制度落实情况等)、生产投入产出过程和设备运行状况等进行全面的审查。对各种能源的购入和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审计。这就要求对企业的能源计量、监测系统和统计状况进行必要的审查;要对主要耗能设备的效率和系统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必要的测试分析,同时要对企业的照明、采暖通风、工艺流程、厂房建筑结构、以及设备的使用和操作人员的素质予以专门的审查;要利用历年统计数据、现场调查了解结果及测试所得的数据,按照相应的标准和方法计算出一些评价企业能源利用水平的技术经济指标(如产品能源单耗、综合能耗、主要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或耗能指标等)。最后对各种调查、统计、测试和计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查找出节能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并做出财务和经济评价。利用能源审计的方法,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包括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进行节能篇的论证,保证基建和技改投资项目节能效益。对热电联产企业和综合利用企业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行审计核查,可以确保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实处。

2能源审计的核心程序:审计准备、分析与报告

依据年度能源审计监测计划或企业委托,通常先与企业联系沟通。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安排。商定进厂时间,明确工作内容,制订工作方案,并提前通知企业,做好审计的准备工作。企业能源审计工作方案一般包括:(1)审计人员,一般6~8人,其中审计3~4人,测试3~4人;(2)审计期,一般以一个年度为基期,对比期可选1~3个年度。具体工作中也有以半年为基期的,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而定;(3)审计时间,一般情况下,10~20天,根据企业的规模和要求而定;(4)审计范围及内容,根据政府部门要求和企业的需求而定;(5)企业主要配合人员,企业法人或委托主管负责人,统计、企管、会计等各1人。主管设备人员1人I(6)审计资料准备以及审计工作的依据和有关标准。

审计监测人员进入企业后。首先召开有关科室、车间人员座谈会,了解和熟悉企业生产、管理及经营情况,使企业法人及有关部门负责人明确审计工作的目的、内容及方案,提出对有关科室和部门如何配合好审计工作的具体要求。然后深入车间、科室,按审计工作要求了解企业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如设备状况、能耗与物耗水平、管理状况,调取各种资料,对相关数据进行验证,进行仓库物资抽样盘存。门卫对物资进出的记录,确定审计监测的重点等。与此同时,企业应按要求如实提供审计资料。资料收取完整以后。审计组对企业购进的能源、资源在生产经营环节的流向,按有关标准和计算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特别重要的是产品产量,是一切分析计算的基础,从多渠道、多方法计算准确无误。然后进行封闭式审计分析、核算、评价。

篇2

一、审计对象与审计机构

(一)审计对象。根据《**省节约能源条例》规定,本次能源审计的对象是已纳入省级跟踪考核范围的年综合能耗在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2007年底以前,完成鞍钢弓矿公司等13家企业的能源审计工作。

(二)审计机构。全市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审计工作由市经委负责组织实施。其指定的能源审计机构应具备省级资质。

二、具体实施办法

(一)企业要做好各种原始记录、台账、报表、设备清单运行情况、能源管理制度及管理网络、工艺流程图、企业用能网络图、计量系统、统计、财务系统的准备工作。

(二)能源审计机构按照《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17166-1997)的要求进行能源审计。要准确采集数据,对企业用能状况进行全面的现场测试,做出能量平衡分析,

核定能源消费基数,分析现状,查找问题,挖掘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完成审计报告。

(三)市经委组织专家对能源审计报告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对不合规范的审计报告提出修改或补充意见,重新审核。

(四)企业根据能源审计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并认真实施。能源审计主管部门将跟踪考核整改情况。

三、节能奖惩机制

(一)建立和完善节能奖惩制度。对在节能发明创造、节能挖潜革新、节能管理等工作中取得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对浪费能源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处罚;将节能目标的完成情况纳入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考核范畴,严格考核,节奖超罚。

(二)对拒绝能源审计的重点用能企业,市能源管理部门将组织节能监察机构和相关部门对其依法监察,监察结果上报省主管部门,并通过媒体向社会通报。对新建和技改项目将不予审批备案,不予申报各级政府或部门的政策支持。

四、审计费用

篇3

1.1能源审计主体能力受主体单一和专业技术方面限制较大

当前我国能源审计主体以政府审计为主,依据节能法对企业进行能源审计。由于企业缺乏自愿性需求,没有将能源管理提到企业战略层面,很少有企业设立专门的部门从事能源审计。而政府审计部门业务繁多,人员有限,无暇对辖管内的企业进行全面审计。社会能源审计机构若无政府认证和授权,所出具的报告难以被企业接受。考虑到能源审计专业性极强,要求能源审计师应具有:企业财务审计、水电预算审计、机电与电器理论、统计学、企业管理、能源审计学原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在节能方面,涉及到企业单位能源计量和统计、除直接燃煤外的替代能源消耗折算方法、社会节能量的认定和换算等等。但目前政府审计机构普遍缺乏能源计量、统计和环境工程等专业人才,参加能源审计的工作人员大多是财务人员,这些人员对于能源审计方面的业务不熟,对其进行分析更是困难,“不会审”现象较为普遍。加上缺乏能源审计技术标准不一,不同的审计人员在现场诊断和设备测试等工作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一些节能潜力不能充分的挖掘出来,从而不能充分解决设备耗能问题,失去了能源审计的重要意义。

1.2能源审计所需的基础工作薄弱

首先,缺乏对能源数据的计量和统计工作。能源的计量与统计是编制能源计划,进行能源利用分析、监督和控制能源消费的基础。现阶段大部分企业缺少专门的能源管理机构和人员,能源计量器具配置不全,完好率和配置率都达不到标准,致使部分能源的消耗无法计量,相关的能源使用及管理信息不全面,各个生产管理部门之间尚未形成有效能源的信息共享体系,内部的能源信息共享性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能源审计报告的数据准确度。在部分企业中,人员的流动性将导致能源计量和统计的不完整性,如财务人员兼任了能源统计工作,一旦财务人员辞职或交接不当,能源计量记录工作就会产生断档。其次,能源计量与财务核算相脱节。长期以来,企业管理人员接触的都只是财务指标,重视内部财务审计,能源审计从未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考核联系起来,对节能也没有正确的认识。企业传统的财务成本核算中,一般只核算作为原材料、动力的主要能源,如原煤、电力等,而对用量较小的能源,如柴油、汽油、水等,在成本中则未作核算。对余热回收后转换再利用的能源又用于生产时,不计入成本,使得成本分析中能源成本的升降金额并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情况,成本分析流于形式,能源审计与企业成本管理相脱节。再次,能源监测措施不到位。能源监测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由于长期以来节能意识缺乏,目前大多数企业能源监测措施执行不好,节能监测力度不够,不能及时有效地为能源审计工作的实施、细化考核和节能技术改造提供科学依据。最后,缺少有效统一的能耗和节能指标。许多企业的能源利用、消耗评价指标都是通用型指标,比如万元产值能耗指标被作为判断和比较企业能耗状况的单一指标,而万元产值能耗指标既属于经济指标,又属于能耗指标,在实际评价时往往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波动,因此该指标的合理性令人质疑。

2需求与供给的适度匹配是促进我国能源审计有效发展的关键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能源的不完全利用在市场经济中是不可避免,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应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浪费,但是只有当边际外部成本的减少不小于边际收益的减少时,这才是可行的。在满足这一条件下的当务之急是设法增加企业对能源审计的需求,需求拉动消费,消费创造价值,这样才能使能源审计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更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实现。通过政府部门的大力宣传与引导,企业对能源审计的认可度会进一步提高,自主自愿进行能源审计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虽然现阶段能源审计市场的供给是有限,但是可以通过培育第三方服务机构,完善相关配套的工作,增加能源审计市场的供给。针对我国能源审计推广的困局,我们认为:提高企业对能源审计的有效需求,增强能源审计市场的有效供给,二者的适度匹配是促进我国能源审计有效发展的关键。

2.1提高企业对能源审计的有效需求

1)政府加强强制性能源审计开展力度。现阶段针对企业自主进行能源审计的意愿不强,我国的能源审计还是应以政府引导为主。各级政府在开展能源审计工作前,可以结合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和相关节能的鼓励措施,以政府文件形式下发政策文件,明确能源审计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从制度上规范能源审计,确保能源审计工作的可操作性和有序实施。同时,明确规定新开工项目必需在进行环境评估的同时必须进行能源耗用评估“,关口前移”才能从源头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鼓励企业进行自愿性能源审计。可以参照其他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做法,运用经济手段,加强经济鼓励以及对企业能源审计的引导,将政府的财税优惠政策和节能改造专项资金、银行的优惠贷款等与企业能源审计结合起来。鼓励企业通过能源审计发掘节能潜力,申报国家和省级节能量奖励资金项目,由此获得专项节能改造的资金支持和补贴,这样既可以提高企业开展能源审计的积极性,也彰显政府的公正性。结合合同能源管理,使企业分享节能的收益。

2.2增强能源审计市场的有效供给

1)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在能源审计中的积极作用。政府应加大第三方——能源审计服务机构在能源审计中的作用,使之在满足节能主管部门要求的前提下,抓住降低企业成本这一关键因素,对企业的用能状况做出客观评价,并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将能源审计的工作重心放在挖掘企业利润点的潜力上。在审计过程中,应选择性对设备进行现场测试,不陷入能量平衡的繁杂劳动中,能源监测也应注重“抓大放小”,抓住重点用能工艺和主要用能设备,不要追求面面俱到,不搞“企业能源利用率”等庞大的数字计算工程,在合理评价企业能源、资源利用状况的基础上量力而行,科学地配置审计资源,灵活运用审计方法,引导企业搞好事前预防和生产节约,实现间接节能,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2)增加对专业能源审计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加大对能源审计人员的培养、培训力度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产学研的紧密合作。一方面,政府的支持体现在政策的引导,如我国能源项目办于2010年下达了开展全国能源管理师和能源审计师(中/高级)国家职业培训认证的通知,以国家培训、考核的形式促进能源审计在我国的发展。尽管目前我国从事能源审计工作的专业人员依然有限,但对这部分专业人员的培训和认证还是有利于企业能源审计的发展。当然培训不仅限于能源估算方法的运用,也应注重技术改进方面及可预见的弱点领域。另一方面,产学研的紧密合作体现在企业向高校及科研机构提出需要研究课题,提供实践基地和资金支持,学校与科研院所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培养能源审计人才,实现双方合作共赢。

3)增强企业认识,健全能源审计的基础工作。企业将能源管理上升到企业的经营战略层面,充分认识能源审计的积极意义,建立和完善能源管理机构,将能源审计工作与节能改造工作相结合,施行审计(诊断)——改造(治疗)的一体化。引入管理审计,从工作、业务流程的第一步开始,关口前移,全面检测,加强控制,在各个环节减少消耗,达到流程最优化,从战略上重视能源审计的积极意义。企业管理层应充分意识到企业间的竞争不应该只停留在经济效益上的竞争,而是在追求社会责任感、降低能耗和保护环境上争先。企业可将能源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在企业财务收支审计中,增加各年度企业的成本费用指标、吨产品耗能指标、收入指标、利润变化指标,审查企业能源资金投入产出情况,分析能源资金投入产出效果,认真查找企业财务管理的漏洞,制止能源浪费等行为,合理有效使用资金。同时,加强和完善能源计量制度,做好能源统计基础工作,完成对主要耗能设备的计量仪表的配置或更新,完善能耗原始台账记录和统计台账。强化数据质量控制力度,加强数据匹配关系审核,通过高耗能产品产量增速与行业能耗增速、单位产品能耗月度的变化幅度的对比,以及利用相关部门的数据来评估和判断能耗数据。将数据挖掘能耗和组织管理节能相结合,使能源审计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篇4

审计具有很强的监督与管理作用,能源审计是一种专业性审计活动,属于管理审计范畴。企业能源审计是由节能主管部门授权的能源审计机构和具有资格的能源审计人员依据国家节能法规和标准,对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审核与评价。目的是通过把审计的管理与控制方法引入企业能源管理工作,帮助企业合理使用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目前我国企业能源审计面临的突出问题

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监管力度的加强和企业能源成本压力的双重作用下,能源审计工作正经历着20世纪90年代能量平衡后的又一次新的发展。但由于我国能源审计工作全面开展的时间过短,能源审计工作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能源审计工作的定位尚不清楚

企业能源审计的现状是市场职能和政府职能并行。从政府角度看,政府节能主管部门要求重点耗能企业提交能源审计报告和节能规划,却没有明确是政府委托还是企业自身行为。如果是政府职能,就不应该收费,但能源审计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很大,需要聘请一些相关行业的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所需经费没有来源,整个能源审计工作将无法展开,政府部门能源审计的监督职能就无法发挥。从企业角度看,如果仅靠市场行为,企业出于自身节能管理的需要,开展能源审计工作,又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审计机构实行监督。从审计服务机构看,审计服务机构既然因能源审计业务向企业收取费用,肯定要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理顺数据关系,片面迎合政府要求,从而使能源审计变成走过场,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与作用。此外,审计服务机构的违规行为不能得到相应的处罚,也无法保证国家节能政策的顺利推行。

(二)能源审计的评价标准尚不明确

目前,我国节能管理部门对企业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计算到底是按单位产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还是产品能耗尚不明确;能耗标准针对性不强,有些标准或者指标没有考虑到行业内部的不同情况,如产业链的长短、原材料质量好坏等,均可能使产品能耗指标的可比性受到削弱;许多行业缺乏耗能指标的评价体系,单位产值能耗指标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指标的比较存在的不可比因素太多,实际已经失去了比较的意义;地方节能主管部门与统计部门对等价与当量折标的要求不尽一致,导致计算结果差异较大。

(三)能源审计服务的市场准入制度尚未建立

我国尚未出台企业能源审计机构资质限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有些地方甚至是三人或两人就组成一个能源审计小组,任意打一个牌子就跟企业签订能源审计协议。相关审计人员也没有相应的审计资格要求,部分机构参加审计的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指标的计算不准确,甚至理解错误,对二次能源与耗能工质投入、转出机理不理解,单位产品能耗计算不准确、审计报告质量不能保证,造成了能源审计市场的混乱,影响了能源审计应有作用的发挥。

(四)能源审计的基础性资料尚不完善

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缺少专职的能源管理机构,相关的能源使用及管理信息不全面,在各个生产与管理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能源的信息共享链,内部的能源信息共享性差,存在“信息孤岛”现象。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高于资源节约,甚至高于环境保护,致使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因此,节约能源意识较差,计量器具配置不全,完好率、配置率达不到标准,致使部分能源的消耗无法计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能源审计报告的数据准确度。企业财务成本核算中,只核算作为原材料、动力的主要能源,如原煤、电力等,而对用量较小的能源,如柴油、汽油、水等,在成本中则未作核算;部分企业对余热余能回收后转换的能源又用于生产时,不计入成本,因此成本分析中能源成本的升降金额并不反映实际的升降,使成本分析流于形式。

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及能源审计服务机构三方合作,做好各自工作,制定相应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推动企业能源审计工作的健康、顺利及可持续开展。

二、解决我国企业能源审计中突出问题的对策

(一)从政府角度看

在能源的科学管理和节能管理工作中,运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和调整企业能源利用过程、节能管理工作的各种权力和义务关系,对企业的管理和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相继出台的《能源管理条例》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给企业的节能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也使企业的节能管理和能源审计工作有法可循;特别是随着《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2007年4月2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国发〔2007〕36号)、《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能源审计工作带有法可依,保证了企业的节能管理和能源审计工作在法律法规的监督下依法进行。

政府部门应继续抓好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审计工作,加大节能资金的投入和节能降耗的财税支持力度,通过制订财政、税收等激励政策,加大对能源审计的支持力度;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建立能源审计市场准入制度,规范能源审计工作;尽快制订出更多的适用于不同行业的国家能源标准检测方法及评价细则,准确衡量企业的能耗状况;对《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进一步明确涉及能源核算的项目,引导企业在财务成本核算中的成本、费用科目设置增加一些能源方面的明细项目,便于对能源消耗数据的统计。

(二)从企业角度看

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工作,需要支付给审计服务机构一定的费用,此外,在审计过程中,企业各部门的会议协调、资料复印等还需要一定的成本付出,这些基本上构成了企业能源审计的成本。而企业所能获得的能源审计收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企业申请新上项目时,完整、科学的能源审计报告能够帮助政府部门更好的判断企业原有的能源消耗及管理水平,综合考虑新上项目带来的能源消耗变化情况,减少相应的行政成本,为企业带来间接效益;其次,通过能源审计,企业可以充分认识到能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能源审计中提出的相关节能管理及技改措施,找相关的部门或机构进行可行性分析,并进行项目的具体实施,项目的实施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节能效益;再次,能源审计服务机构凭借着其强大的专业知识,可以在能源审计过程中适时的向企业宣传国家相关的节能或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以良好的服务让企业得到实惠。

基于此,企业应配合国家相关政策,做好节能管理的基础工作,完善能源使用的计量管理,保证能源使用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一个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其行为和发展应该是在利国、利民,促进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利益最大化。

(三)从能源审计服务机构看

能源审计服务机构,应转变观念,在满足节能主管部门对能源审计工作要求的前提下,对企业用能状况做出客观评价的同时,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主要是把审计工作着眼于挖掘企业增加利润的潜力;紧紧抓住降低企业成本的“牛鼻子”,注重于企业能源利用与经济活动的效率、效果的审查和评价,更好地为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服务。具体措施有:

1.扩大能源审计的内涵

能源审计是手段,为企业服务是目的。能源审计服务机构在为企业进行能源审计时,应抓住降低企业成本的关键因素,将能源审计的内涵扩大,即对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而不是某一部分,灵活运用审计方法,以提高审计效果。能源审计的内涵扩大,一方面为准确计算企业产品产量、科学评价单位产品能耗、产值能耗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通过主要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审计,对引导企业搞好事前预防、厉行节约等间接节能也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此外,能源审计工作人员在企业进行工作时,具有综合企业各生产管理部门的优势和对企业整体的信息进行整合的优势,具备为企业提供良好服务的条件。

2.注重企业能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能源利用方面,企业大多缺乏统一指挥和计划,形成部分能源盲目超储积压,风吹雨淋、自然损失严重,各生产工序之间统筹计划调度能力差,设备无效运转时间长,导致能源损失大。

针对此类企业,能源审计工作人员需着眼于挖掘企业增加利润的潜力;注重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效率、效果进行审查和评价;注重如何当好企业领导改进经营管理的参谋,发挥能源审计建设性的职能作用,通过对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监督与评价,为改善经营管理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堵塞漏洞,增收节支,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改进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建议,也是企业投资最低、收效最直接的建议。

3.坚持能源审计报告内容的完整性与审计重点的灵活性原则

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企业能源审计应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在审计过程中,应选择性的进行设备的现场测试,不陷入能量平衡的繁杂劳动中,能源监测也注重“抓大放小”,即抓住重点的用能工艺和主要的用能设备,不面面俱到,在合理评价企业能源、资源利用状况的基础上量力而行,科学地配置审计资源,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不搞“企业能源利用率或者企业能量利用率”等庞大的数字计算工程。能源审计工作本身也涉及“节约”的问题,能源审计人员如何经济、合理、有效地利用各项资源,要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才能做到能源审计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笔者相信,通过政府、企业、能源审计服务机构三方的切实改进和踏实工作,企业能源审计工作一定能够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我国的能源审计工作一定能够更加健康、持续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孟昭利.企业能源审计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篇5

一、能源审计的空间范畴:审计对象与范围

能源审计对象包括审计主体与审计客体,审计主体是国家审计机关,这是由宏观能源效益审计所体现的审计关系所决定的。根据上述客观基础的分析,审计的授权人是国家、政府或社会公众,而被审计对象是政府或公共机构,这就要求审计主体有一定的管理层次和权威性,由社会审计或内部审计来承担宏观能源审计是不适当的。审计客体理论上应该包括能源技术系统(ETS)的各项组成内容,但由于受到法律授权、审计手段等各种审计环境因素的制约,目前实践中一般只对与能源有关的财政收支以及对宏观能源效益有直接影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如重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计划及利用效果的审计。

企业能源审计以企业资源消耗为对象,以企业经济活动全过程为范围,但必须以节能降耗、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为最终目的。我们知道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除了直接消耗燃料动力和耗能工质等能源外,还必须使用人力资源和消耗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备品备件以及使用各种设备和厂房。而原材料、设备和厂房等也都是需要能源才能生产出来的,所以对它们的使用也是在间接地消耗能源,因此,一个企业的全部能源消耗既包括能源的直接消耗,也包括能源的间接消耗,将之称为全能耗(或资源)。

一般来说。对一个企业进行能源审计需要对该企业的能源管理状况(即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素质、管理制度以及制度落实情况等)、生产投入产出过程和设备运行状况等进行全面的审查。对各种能源的购入和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审计。这就要求对企业的能源计量、监测系统和统计状况进行必要的审查;要对主要耗能设备的效率和系统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必要的测试分析,同时要对企业的照明、采暖通风、工艺流程、厂房建筑结构、以及设备的使用和操作人员的素质予以专门的审查;要利用历年统计数据、现场调查了解结果及测试所得的数据,按照相应的标准和方法计算出一些评价企业能源利用水平的技术经济指标(如产品能源单耗、综合能耗、主要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或耗能指标等)。最后对各种调查、统计、测试和计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查找出节能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并做出财务和经济评价。利用能源审计的方法,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包括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进行节能篇的论证,保证基建和技改投资项目节能效益。对热电联产企业和综合利用企业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行审计核查,可以确保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能源审计的核心程序:审计准备、分析与报告

依据年度能源审计监测计划或企业委托,通常先与企业联系沟通。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安排。商定进厂时间,明确工作内容,制订工作方案,并提前通知企业,做好审计的准备工作。企业能源审计工作方案一般包括:(1)审计人员,一般6~8人,其中审计3~4人,测试3~4人;(2)审计期,一般以一个年度为基期,对比期可选1~3个年度。具体工作中也有以半年为基期的,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而定;(3)审计时间,一般情况下,10~20天,根据企业的规模和要求而定;(4)审计范围及内容,根据政府部门要求和企业的需求而定;(5)企业主要配合人员,企业法人或委托主管负责人,统计、企管、会计等各1人。主管设备人员1人I(6)审计资料准备以及审计工作的依据和有关标准。

审计监测人员进入企业后。首先召开有关科室、车间人员座谈会,了解和熟悉企业生产、管理及经营情况,使企业法人及有关部门负责人明确审计工作的目的、内容及方案,提出对有关科室和部门如何配合好审计工作的具体要求。然后深入车间、科室,按审计工作要求了解企业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如设备状况、能耗与物耗水平、管理状况,调取各种资料,对相关数据进行验证,进行仓库物资抽样盘存。门卫对物资进出的记录,确定审计监测的重点等。与此同时,企业应按要求如实提供审计资料。资料收取完整以后。审计组对企业购进的能源、资源在生产经营环节的流向,按有关标准和计算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特别重要的是产品产量,是一切分析计算的基础,从多渠道、多方法计算准确无误。然后进行封闭式审计分析、核算、评价。

篇6

1.1项目概况和用能情况

该项目是由某公司投资运营的。项目基地位于广东珠海的次中心——金湾区。金湾区临近珠海未来的CBD鹤州和横琴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将会给区域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该项目的总占地面积101864.46m2,总建筑面积286978.01m2,预计高层住宅建筑面积约202258.58m2,商业建筑面积6914.42m2,功能房面积为300m2,其他不计入的建筑面积为77505.01m2。项目能源消耗为电力、天然气,耗能工质主要是自来水。项目设计所用能源和耗能工质全部都是外购的。

1.2项目能评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进行项目节能评估(以下简称“能评”)前,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具体的解决方法如下:①项目广场道路照明灯具的总功率过高,达到了37.35kW。其中,年用电量约为1.022×105kW,占项目总用电量的1.6%.鉴于此,可以采取相应的节能或管理措施,从而达到减少用电量的目的。②在项目电气设计中,变压器的损耗过高,采用的是损耗较高的SCB11系列变压器。针对这种情况,在项目电气设计中,可以将原设计方案拟采用的SCB11-2500kVA变压器换成SCB13-2500kVA变压器,这样每年能减少的变压器损耗为7.08×104kWh。③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没有具体安排运营阶段的节能管理办法。这样做,很容易造成项目运营阶段能源管理工作混乱的局面,对运营阶段节能管理工作的实施产生不利的影响。鉴于此,各住宅建筑的升降式电梯可以采用电梯电能回馈系统,每年可以减少外购电量1.135×105kWh。④在项目中,无法实时监控各用电单元的用能变化情况。如果仅依靠传统物业电工“排查摸漏”,则需要投入较多的技术人员,而且并不能在第一时间内消除故障源,甚至还会影响住户和商铺的正常用能。因此,可以有效配置和保护各种能源计量器具,以确保“能耗自动采集系统”数据的准确性。项目能评前后的节能效果对比情况。

2关于能源审计的研究

2.1学校概况和审计情况

某大学成立于1956年,学校有2个校区,分别在三元路和大学城,占地91.8hm2,物业总建筑面积约为7.8×105m2。大学城校区总建筑面积约为5.1×105m2,学校设备总值为4.9亿元,在校生人数为3.51万人。学校主要的使用能源为电力,在基准期内,学校总耗电量为1.62888×107kWh;在审计期内,学校总耗电量为1.63932×107kWh,比2013年增长了0.64%.

2.2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在学校审计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和具体的解决对策是:①学校2个校区采用的变压器都是比较老旧的SCB9系列干式变压器。因此,可以安装新型的变压器,以改善节能效果。②在学校建设前期,因为电气设计中使用的部分PM9880多功能电度表存在一些故障,所以,长久以来都无法通过定期抄录数据形成有效的用电台账。鉴于此,可以通过对电气系统进行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建立,以方便相关统计人员的工作。③学校教室的使用权限过于开放。现场审计时间是2015-06,正值考试季,因为部分学生的节能意识比较淡薄,所以,在他们离开教室后或教室入座率极低的情况下,仍然打开空调,不及时将门窗紧闭,导致冷气无端流失,浪费能耗。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宣传部门可以以宣传和活动等形式来提高学生们的节能意识。④三元里校区的部分建筑仍然使用螺口白炽灯。白炽灯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耗能灯具,提倡使用效率更高的U形节能灯来代替。

篇7

为加强公司节能管理工作,规范和完善节能管理行为,合理控制能源消耗,降低公司成本,提高节能管理的水平,首先要成立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节能领导小组是公司节能工作的领导和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是:(1)制定公司节能政策和规定。(2)负责公司节能工作的管理,定期研究节能工作,并形成会议纪要。(3)组织编制节能专项资金、制定节能技改计划。(4)对违反节能规定的单位和责任人予以处罚,对节能减排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公司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由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经营副经理、机电副经理担任,其组成成员有:经管部部长、机电副总工程师、调度室主任、财务部部长、节能减排办公室副主任、调度室机电副主任、机电科科长、洗煤厂厂长、后勤科科长、车队队长。

建立健全能源统计管理制度

煤炭企业能源统计管理是节能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其主要任务是统计企业能源消费量,研究能源消耗的规模和构成,从而计算各消耗能源部位的消耗量,用以分析能源消耗的去向与分配。其次是统计企业能源的利用情况,分析其变动原因,为加强能源管理提供资料,再次是编制工业公司能源消费平衡表,以反映各种能源的来龙去脉,研究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煤炭企业能源统计的主要内容主要有:(1)企业能源统计的原始记录,包括燃料进、销、存的原始记录、重点耗能设备的原始记录(一般每班记录一次),核查原始记录必须以各类能源计量的准确资料为依据。(2)能源统计台帐,包括公司燃料的进、销、存台帐;公司能源消费台帐;公司设备台帐;公司节能技改措施台帐;公司节能奖惩台帐;公司能源计量仪表台帐;产品(工序)能耗台帐。(3)公司能源统计报表,包括给政府节能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的报表、公司内部的报表。

加强能源的计量管理

(1)能源计量人员的管理。第一、能源计量人员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使用、检定(校准)、维修、报废等管理工作。第二能源计量人员应通过相关部门的培训考核,应具有相应的资质,持证上岗;节能减排办公室应建立和保存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的技术档案。

(2)能源计量数据的管理。第一、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统计报表制度,能源统计报表数据应能追溯至计量测试记录。第二、能源计量数据记录应采用规范的表格式样,计量测试记录表格应便于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应说明被测量与记录数据之间的转换方法或关系。

完善能源消耗定额管理制度

篇8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济南250014)

摘要:本文论述了能源计量和能源审计的关系以及能源审计的概念、内涵、作用。根据多年的能源审计实践经验,本文着重论述了能源审计最重要的是帮助企业找到节能潜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凸显用能企业整体价值。本文得出以下结论:能源审计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找出节能潜力、提出合理节能建议。这个结论说明了能源审计只有正确找出节能潜力才能对用能企业具有实质性帮助。

关键词 :能源;计量;审计;节能潜力;价值;能耗

中图分类号:E2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3-0193-02

作者简介:尹遵义(1965-),男,山东莱州人,本科,研究方向为能源审计。

0 引言

我国“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重点用能企业能否顺利完成任务正处于严峻的考验中。国家正在实行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及公告制度。能源审计报告也成为用能企业最终能否完成节能任务的重要证据。但现在有审计报告中不能够帮助用能企业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潜力,审计报告的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真正地找到了用能企业的节能潜力、是否提出节能措施及合理化建议。所以,该论文的目的就是强调应提高审计团队的能力,帮助用能企业找到节能潜力,给企业实质性的帮助。同时也指出了在能源审计中计算综合能耗折算成标煤时,对电力的消耗一定要用等价值而不能用当量值。

1 能源审计与当前的形式

节能减排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重点用能企业能否顺利完成任务正处于严峻的考验中。国家正在实行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及公告制度,对未完成节能目标责任任务的企业,强制实行能源审计。能源审计报告也成为用能企业最终能否完成节能任务的重要证据。

2 能源计量与能源审计的概念及关系

能源计量是为了确定用能对象的能源利用完善程度而对能源及相关量的计量。能源审计是指具备资质的能源审计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对其用能单位能源利用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是政府为用能企业服务的一种方式,是为政府节能主管部门及用能企业提供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与模式。

能源计量与能源审计、能源利用状况分析是企业能源管理和节能工作的基础,而能源计量是基础中的基础。如果企业没有合理分配能源计量器具,能源管理部门就很难获得准确可靠的能源计量数据,对企业的节能监测、能源审计、能源统计、能源利用状况也就难以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统计。由于企业能源的浪费,随之也会带来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企业能源计量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能源计量归属于质监部门管理,计量中所涉及所有数据都取自于各种各样的能源计量器具,国家对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确保能源计量的准确性,才能确保能源审计中数据的准确,才能确保审计过程中的各种计算结果的可靠。

3 能源审计的由来和审计过程

能源审计在发达国家已有40年的历史,而我们国家还不到10年。在国外,一些国家和机构把能源审计用来作为寻求节能的机会,安排节能技术措施项目的依据;有些国家和组织则利用能源审计作为实施能效计划或节能援助计划的保障。企业能源审计被看作是企业节能信誉的标志。因此,许多大的耗能企业和公司已经把它列为经常性的经营业务活动内容。

在开展能源审计的每个单位中,都必须取得节能主管部门认可的相应资质。但是目前的状态是各个具有资质的能源审计单位中,也存在参差不全、水平高低的区别。所有的能源审计都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要求来进行,一般要包括:①企业能源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状况、能源计量管理、能源统计管理、能源定额考核管理、主要用能设备管理、企业节能宣传及培训。②企业能源利用分析:企业能源消耗指标计算、重点工序与单位产品能耗指标计算分析、产值能耗指标与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节能效果与考核指标计算分析。③影响能耗指标变化因素与节能潜力分析:影响能耗指标变化的因素、节能潜力分析。④存在的问题与合理用能的建议。⑤节能技术改进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⑥审计结论。

4 能源审计报告中最有价值的就是找出节能潜力

对于能源本身作为大比例成本的用能企业,比如电厂、煤化工企业、电解铝企业、水泥厂等等,其能源利用效率的高低决定着这个企业的价值的高低,对这些企业来说,能源本身就是它的主要成本,对这样的企业进行能源审计等于从科学上重新审度自己的生产过程,确定能源平衡。在对这些企业的能源审计过程中,给出企业科学合理的能源平衡表,计算出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量,在可对比的条件下进行能效对标,计算出整个企业的能源效率,这是必须要做的。但是其中重中之重的是提出企业的节能潜力。对于这种企业来说。节能意味着高效,高效意味着企业整体价值的凸显。

正确选择能源计量器具和正确使用能源计量器具也很重要,比如各式各样的流量仪表有着不同的使用条件、使用精度、使用范围等等,选型不对往往造成很大计量误差。一旦计量器具不准就会造成源头数据不准,往后能源管理的所有报表统计都不会正确。

为企业提出科学的、实际的节能潜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能源审计队伍中必须有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专家。比如在遇到锅炉问题上必须有热能专家,在遇到用电问题上必须有节电专家,对石化行业必须有石化行业的节能专家等等,而且要求专家要足够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为企业找出节能潜力,为企业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也会受到企业的欢迎和尊重。

例如,笔者在2013年间对山东省博兴某工业园区内某热电企业进行了能源审计,该企业总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公司主要产品为蒸汽和电,另有脱硫副产品硫酸铵。装机规模为4×160t/h循环流化床锅炉、2×25MW汽轮机及2×30MW发电机,年发电能力为5.0亿kW·h,供热能力为138万百万千焦, “十二五”的节能目标为14400吨标准煤。(图1、图2)

在审计报告中清晰地提出来该公司的节能潜力:①目前通过抽凝汽轮机供汽量160-210吨,以后的供汽量还会加大,可以采用背压的供汽方式,将减少一台冷凝器的运行即减少至少一台冷却水循环水泵的循环和冷却水的损耗。这样单台汽轮机能源利用率可以从目前的70%左右提高到85%以上,节能空间很大。②锅炉补水泵的节能改造:目前锅炉补水泵全部采用电动补水,综合能源利用率最多40%。建议加装汽动补水泵每台锅炉一台(电功率1000kW),电动泵作为备用,能源综合利用率可提高一倍以上,直接降低能耗40%。③高压管道的节能改造:目前的管道采用下弯方式作为膨胀节,这样做必须在每个下弯的部位加装疏水装置,即增加泄漏点。下次管道设计建议采用水平膨胀弯,全管道可以只在终端加装疏水装置,减少泄漏点。④目前国内变频器价格已经下降,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引风机功率400kW,建议请专业变频应用厂商进行评估,考虑将4台锅炉的引送风进行变频改造。⑤针对计划几年后要上的新锅炉,应优先考虑在:变频调速、照明节能设计、S13/S15节能型变压器等几个方面的节能技术。

2014年该公司完成了以上前四项的建议:(选取节能空间较大的三项对比)每年按照7000小时计算,每度电按照工业用电0.76元计算(表1)。

5 能源审计报告中计算综合能耗一定要用等价值

对一个企业做能源审计中计算综合能耗时最终都要折算成标煤,而对电力的消耗一定要用等价值,而不能用当量值,它们之间相差约3倍。按现在的电厂的发电效率来说,0.38千克左右的标煤才能生产出一度电,而按当量值0.1229千克标煤与一度电的能量相等。在实际消耗的电力时,每消耗一度电时其实际消耗的标煤是0.38千克左右标煤(许多书上提到的0.404千克是80年代到90年代的发电效率),而绝不是0.1229千克标煤。除非是企业内部自己生产的电力自己消耗尽,这时计算该企业的综合能耗时以消耗的源头能源为主要统计对象,即便这样在做该企业的能源平衡表时也要用等价值才能平衡起来。在以往的许多统计报表和报告中,许多人引用了当量值来作为换算,造成了能源消耗量的错误和混乱,这是非常重要的。

6 结论

本文通过对能源计量和能源审计的关系的论述以及对能源审计的概念、内涵、作用的研究,明确了能源审计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找出节能潜力。并举例说明了节能潜力会对用能企业产生巨大作用。用能企业只要按照能源审计中提出的节能潜力完善落实,就一定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凸显用能企业整体价值。能源审计只有正确找出节能潜力才能对用能企业具有实质性帮助。企业通过能源计量的管理和能源专家所做的能源审计,能够把握好能源整体利用的方向,能够提升企业的整体价值。所以说,能源计量与审计是衡量用能企业整体价值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5-111-02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资源和环境越来越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特别是石油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年人均用电量只有1038千瓦时,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0%;我国能源利用率较低,单位产值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主要用能产品单位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工业产品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我省既是能源消费大省,同时也是能源紧缺的省份,煤、电、气、油资源的需求矛盾也日益突出。

1概况分析

浙江金圆水泥有限公司是金圆控股集团的核心企业,位于人杰地灵的浙江省金华市。公司东连杭金衢高速公路,南接金千铁路,北临九龙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企业成立于2001年11月,注册资本6000万元,总资产3.9亿元,拥有2条日产25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年生产能力260多万吨。年生产熟料165万吨(95%自用)。两条生产线分别于2002年9月与2003年12月相继建成投产,采用的是TDF型分解炉与五级旋风预热器配 4.00m回转窑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

企业拥有严格的质量检测制度和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经过这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金华地区一大型的水泥生产企业。其主导产品为“金圆”牌P.O 32.5、P.O 42.5、P.C 32.5等系列水泥,企业产品质量稳定,各项质量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产品具有安全性能好、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稳定、抗压抗折剪性强、混凝土脆性低、抗渗能力强、干缩性小、耐寒性好等特点。已在高速公路、铁路、桥梁、城市建设等国家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众多重点工程及广大消费者的首选品牌。

2企业能源管理现状

2.1能源输入管理

浙江金圆水泥有限公司能源输入管理职能部门是财务统计部,企业能够保证输入的资源、能源满足生产需要及输入的数量,能做好日常的管理和记录工作。对输入的原材料在质量上严格把关,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生产线。其中,作为能源的电主要来源于外购;水资源方面,其生产用水主要由企业通过自备水泵站抽取当地金华江的地表水获取,生活用水则取自当地的深井水。

2.2源分配和传输管理

能源分配和传输管理的目的是保障安全连续供给,降低损耗。企业能对内部输配电线路、供水设备等组织定期地检查,杜绝了安全隐患的产生,同时也将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和负责人身上。企业拥有相关的奖惩措施,对具体的考核范畴制度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这方面的管理力度。企业的供电设备主要由电气部负责,供水设备则由烧成车间水泵房负责。

2.3能源使用管理

浙江金圆水泥有限公司对能源的使用管理具备有效的考核制度,员工节能方面的意识较好。另一方面,企业拥有着一个良好的管理团队,敢于动脑,对设备的性能优化及节约能源方面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企业制定了相应的质量管理条例等考核制度,企业针对产品的质量、产量以及涉及到安全运行、安全生产方面的内容均进行了严格的把关,并建立了相关制度并落实以文件形式。此外,企业对设备的经济运行、能耗和员工的优化操作等的培训还有待加强。

2.4能源消耗状况分析

浙江金圆水泥有限公司对能源消耗状况的分析仅局限于产品的电耗、成本、经济效益等简单的分析,对工艺、用能设备等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评价、分析则相对不足。

3企业能源计量管理情况分析

浙江金圆水泥有限公司十分重视对能源计量器具的安装、管理与维护,但却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建立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目的,是将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纳入科学有序的管理轨道,保证企业所有的能源计量设备准确可靠,测量过程受控,测量数据准确可靠。整个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建立需充分考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能源计量管理的要求,及GB15316-1994、GB17167-2006等标准所规定的能源计量设备和检测过程,充分考虑因不符合计量要求而带来的风险和后果。在配备各种能源计量器具时,需满足能源管理分析,监测过程,并充分考虑因不符合要求而带来的风险和后果。在配备各种能源计量器具时,满足能源管理分析、监测过程的各种需要,同时为防范风险的出现还要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浙江金圆水泥有限公司在计量仪表管理方面,已完善了对一级计量仪表的配置。但是对二级、三级计量仪表,特别是水资源的计量仪表配置率还有待提高,这也在客观上使得企业内部部分工序能耗及单位产品能耗无法制定细化的考核定额指标。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也是为推行能源定额管理制度,更好地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服务,为能源消耗定额指标分解考核更切实可行打下扎实的基础。

因此,企业迫切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

浙江金圆水泥有限公司能源计量系统主要由原煤、电力、水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原煤、电力的使用部门较多,消耗量较大。2007年,原煤除了考虑供应烧成车间的使用外,还需要提供给自身自备余热电厂使用;而电力一部分来源于外购,另一部分则取自企业自身自备余热电厂的发电,因此,两者的计量范围较大。目前,该企业的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工作主要由电器部负责。

浙江金圆水泥有限公司能源器具的配备情况见下表。

说明:

(1)当计量器具是由传感器、二次仪表组成的测量装置或系统时,商标给出的准确度,是装置或系统的准确度。

(2)“准确度”栏中括号内数据为国家规定的准确度要求。

从现场情况看,该企业的一级计量仪表配置较为完善,特别是原煤、电力等方面的计量。其二、三级计量相对较差,如部分重点用能设备尚未配备能源计量器具,给各工段的能源考核带来一定的难度。

4指导企业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加强能源计量监测数据的应用

按照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指导企业合理配备能源计量仪器、仪表,使之能满足GB/T6422、GB/T15316关于用能设备的能源监测要求,保证企业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科学合理和准确可靠。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计量器具档案,完善计量仪器、仪表管理,完善计量检测体系。指导企业加强对能源计量监测数据的应用,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分析和管理系统。在企业能源计量采集的监测数据了解到2008年产品单位综合能耗高于2007年。企业通过一系列技改更新生产工艺,并于2009年2月完成余热发电项目。从2009年的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当年的吨熟料单位能耗从2008年的117.0kg降低到103.6kg,吨熟料单位平均能耗降低了13.4kg。

通过指导帮助企业在完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的基础上加强数据的分析运用,进一步发挥能源计量对加强企业能源成本核算、堵塞能耗漏洞、优化生产工艺用能、提高节能技改效率等管理节能的积极作用。企业从提高能源计量的管理手段和更新生产工艺开展节能降耗,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5结束语

篇10

在现代化社会体系中,营销审计工作被视作企业运行和管理的关键手段。如果营销审计工作未能得到执行或执行力度不足,企业的发展成效就难以得到保证和有效提升。对能源类企业来说,营销审计是借助特定的标准为参照,定期对企业营销所处的环境、战略、组织和系统以及职能等予以全面、系统和独立的审查与评价,借此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挖掘与利用机会的同时,提升企业的市场营销绩效。实际上,能源营销一直为能源类企业生产运营中的关键内容,能源营销审计把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效益评估等融为一体,在审查和评价的过程中,贯穿在能源营销的所有环节当中。当前,能源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营销活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需要重视和创新能源类企业营销审计的模式,借此提升企业的产品服务水平。本文对能源类企业营销审计模式的创新策略进行研究,得出企业在管理层面上需要更新营销审计观念,借助当前先进的审计方法,抓住营销审计的重点,切实履行审计工作的监督职能。

一、营销审计及在能源类企业当中的应用

目前,分析和重视营销审计的运用价值,不断提升和推广营销审计的概念和作用,对提升企业(包括能源类企业)的营销水平、改善其业务营销状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1.营销审计及其内容解析。在企业营销管理领域中,营销审计被视为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企业已经借助营销审计工作的开展提高了营销绩效和企业运行绩效。在实际操作中,营销审计指的是对企业外部环境、营销目标和营销战略以及营销行为,甚至营销发展战略方向进行的系统审查,希望借此发现营销实践中的问题,具体涉及:(1)对营销职能进行的审计,针对营销实践的特征、市场地位和市场活动等进行的审计工作;(2)针对营销环境进行的审计,涉及影响企业营销行为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其中外部因素指的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内部环境指的是在区域内市场上和与之相关的各种因素等;(3)对营销工作组进行审计。一般指对营销实践参与者进行的审查和进度工作,审计的重点在于其是不是具有营销活动之组织能力等。2.营销审计在能源类企业当中的应用。借助营销审计工作不但可以让企业在开展营销实践时借助监督者的监督对相关活动开展系统检查,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无效营销活动的开展,全面提升企业营销绩效。在能源类企业中,营销审计指的是审计人员按照年度审计计划,针对能源营销管理实践进行的具有持续性、定期性的审查活动,这项互动能够更好地改善企业的经营活动、强化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能源营销审计将营销资料视作载体,以全面性、独立性、系统性的要求对能源类企业的营销管理制度和营销目标以及营销管理工作等进行系统审查,然后总结和提炼审计对象营销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借此发现审计对象营销审计的薄弱环节,给出营销管理的意见与建议,使营销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

二、能源类企业营销审计的现实困境

篇11

【关键词】

能源企业;公司审计体系;同步改进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能集团)是全国最大的能源工程科研、设计、建设、顾问、服务公司,也是家喻户晓的葛洲坝发电厂的运营公司。公司旗下拥有设计院14所,施工企业26所,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西至新疆,东到江苏,北到黑龙江,南到广东,都有中能集团分公司或者子公司的驻地。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建设第一公司(以下简称山西一建)就是中能集团在山西省的主要分支机构之一。

自从1953年山西一建成立以来,在建筑总承包、高耸构筑物、钢结构、无损检测、工程施工、起重设备安装、汽车运输、物资及机械设备租赁、商混、建筑试验、房地产开发等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先后承接承建了各类火力发电厂39座,累计安装、调试火力发电设备83台,总装机容量达到了6977MW。

同其他大型国有企业一样,山西一建也存在着投资结构复杂、公司结构复杂、项目众多、地域分散性强、合资项目多、国有资产追踪工作量大、资产负债率高等诸多特点。这些特点导致了山西一建与其他大型国有企业一样,国有资产管理及保护工作任务量较大。

1 企业审计工作难点

因为山西一建是纯国有企业,中能集团是山西一建的唯一投资人,但是,山西一建因为业务开展及项目管理的需要,与民营、外资及其他投资结构的企业有着较多的合作,旗下诸多项目管理公司拥有着复杂的投资关系。所以,如何追踪山西一建的投资去向,如何将山西一建参与投资的项目中国有资产投资部分的安全管理落实到位就成了山西一建乃至中能集团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山西一建参与的建设项目及投资项目始终保持在20个以上,所以,不论是山西一建的自身审计,还是对于项目的审计,都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环境复杂协调难度大的具体问题。

目前,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都存在着老三班新三班并存的现状,也就是“党委、工会、总经理”架构模式与“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并存的模式。因为山西一建是国有独资企业,并不存在股东会的问题,但是,山西一建投资的其他企业的股东会必须由山西一建派驻代表参加。也就是说,虽然山西一建采用的总经理负责制毋庸置疑,但是,不少山西一建参与的项目中,“党委、工会、总经理”管理模式与“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的管理模式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碰撞。

同时,山西一建的总经理、党委书记、财务主管均是由中能集团派驻和委任,所以,财务主管和党委书记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审计管理工作的监督职能就很难有实质性的发挥。这也是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最大难点之一。

2 改进策略

首先,应该建立健全项目核算机制,由山西一建向旗下项目部派遣经济核算员,对项目的日常账目管理做到初步的和直观的掌握,要求旗下项目部的每一笔进出账,特别是向山西一建申请的每一笔资金,以及银行存款及现金账的流转对账,都必须经过经济核算员的签字确认。

其次,采取财务主管负责制,要求旗下项目的每个会计周期的会计报表,必须报送山西一建进行会审和核算。核算工作由财务部负责牵头,审计科、组织部、纪委、工程部、法律事务部在财务部的协调下进行会审。对于财务报表会审不通过的,特别是项目单独记账与山西一建备份记账不符的,应该追究项目部财务主管相应责任。触犯法律的,应当报请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对于大型项目及控股项目,我们设立专门的审计科,对项目进行实时审计管理,同时,我们每年会由财务部审计科负责,对大型项目及控股项目进行投资审计。以确保对国有资产的流向做到充分的掌握和绝对的管控。

第四,对于小型合作项目和含油国有资产投资的建设转包项目,我们会要求项目部聘请第三方资质审计机构对项目进行年度审计,以确保国有资产的管理科学、精准、高效。

第五,政府相关单位及中能集团每年派出到山西一建的审计工作团队,由山西一建负责为其联系相关业务,做好向导和辅助工作。对于三方面审计不相符的情况,应该追究事故缘由,找到责任所在,属于责任问题的,应该追究相关责任人事故,因为业务或者技术问题的,应该做好检查和总结,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最后,建立持续改进体系。山西一建不断的联系兄弟单位,派遣骨干审计工作人员前往兄弟单位学习业务,并且鼓励审计工作者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对于持续改进工作中表现出众的审计工作者,企业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

3 结束语

国有资产的管理无小事,审计工作是对国有资产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门将”。在大型国有企业相对复杂的企业架构和投资融资环境下,为了有效的对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参股企业进行审计,我们必须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公司审计体系,并且在对国有控股、参股企业的审计工作中,不断学习,持续改进,对于工作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敢于提出、敢于剖析、敢于总结、敢于改进,这样,才可以将我们的国有企业审计工作越做越好。山西一建作为全国最大的能源企业中能集团的旗下骨干企业,在建立健全公司审计体系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取得了以上成绩并总结了部分心得。相信山西一建会在国有资产投资安全管理的领域里,取得更加喜人的成绩。

篇1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2-0155-02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已成为共识,但是当前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主要是学校热,企业冷,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而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合作的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校企深度融合是校企合作的深入和进步,通过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惠双赢、共存共荣的利益格局,实现开放式办学。它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适应现代生产第一线需求为目的,以学校和社会紧密合作为途径的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1 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就是从我国职业教育在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总结、提炼、抽象出其特有属性的结果,在各职业院校形成广泛共识和重视,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办学理念及基本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模式是比较成熟、稳定地实现目标的规范、方式、方法的体系和框架。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的进步,是校企合作的高级阶段,是指校企双方都有清晰正确的合作理念、目标、任务、体制机制和制度设计,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互为补充、相互渗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惠共赢的利益格局。校企融合搭建了一个充分有效利用校企两种教学资源的办学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实现学校的办学职能和目标。在实际的校企融合过程中,一方面学校与企业之间应当不断加强联系与交流,学校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方向,将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工艺技能,实现企业整体效益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企业需要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相应的资金,将生产线引入学校,真正实现校企之间的利益共享。

在校企深度融合过程中,高职院校作为办学主体,承担职业教育的重要责任。高职教育应当在坚持区域经济发展、企业需求的立场下,在企业价值链、企业文化、产业链建设中融入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功能定位,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应用高新技术能力的人才,实现企业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校企融合实现的基础是在坚持校企双向互动的基础上实现双方的长期合作,有效实现校园教育与企业需求的结合,让学生所学知识能够真正应用到实践当中并指导实践。校企融合为生产实践和教学的互动、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互动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使企业发展与校园教育进步得到双向发展,形成校企之间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2 新能源发电技术专业特点

新能源发电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行业,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从事硅太阳电池焊接测试、硅太阳电池方阵组装、光伏电厂、生物质能电厂设计、安装及运行工作的高技能人才。新能源行业在国内一方面是一个新兴行业,另一方面自身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使得该行业的专业人才较为匮乏,现在的技术人才大多是相关行业技术人员进入光伏领域,如半导体行业、电子行业、相关材料行业等。在技术层面上来讲,这些转型人员在进入光伏企业后,仍需要较长时间的技术磨合期、技术成长期及技术成熟期。

学校为了培养新能源发电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需要,引入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企业为了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技术水平,培训员工,需要借助学校的智力资源,这样一来,校企双方就有合作的基础。学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力量,而学校的建设成果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机会,在双方合作的过程中使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最终形成企业、专业、学生三方共赢的格局。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在注重自身利益的同时,还应当充分考虑对方利益,主动承担合作中的责任与义务,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上思考问题,了解对方的实际需求,帮助对方解决合作中的困难,同时也在帮助自己更好地进步。一方面,学校积极与企业进行交流与沟通,主动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并及时调整校园教育中的不足,为企业培养其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企业也积极支持和帮助在校内建设实训室,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安排实习岗位,安排技术人员指导,通过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3 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校企合作是教育与产业两大社会分工之间的结合,也是学校与企业两类不同社会组织的合作,其目的是发展好学校、发展好企业,最终促进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校企深度融合在本质上反映如何办好教育、如何办好企业这些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大问题。深度融合办学模式构建需要国家和政府的顶层设计、理念上的引领引导及模式创新上与时俱进。国家层面,政府出台政策法规,成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机构,主导和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广泛开展。学校要树立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服务企业求支持求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理念;企业要以长远的眼光,将校企合作作为营造学习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在发展,社会在变化,校企合作的形式很多、范围很广、深浅不一,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与时俱进。

4 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途径

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解决:1)提供最佳的育人环境解决方案;2)有效支撑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3)有利于顶岗实习、毕业生就业。新能源发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育人模式;“引企业入校,引车间入校”合作办学模式;联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员工培训基地、产品研发基地合作发展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提供了“学校-企业”育人环境,便于校企双方在学生能力考核、评价、学分认可等环节实施柔性管理。

“引企业入校,引车间入校”的合作办学模式是基于真实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根据企业提出的真实工作岗位,由教学委员会提出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在引入学校的企业或车间真实工作环境中,通过这种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获取高技能。

联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员工培训基地、产品研发基地的合作发展模式是企业和学校共同建设校内光伏电厂实习实训中心、多功能教室、情景教室等,利用全真或仿真技术开展教学,为学生参与技能培训提供仿真和模拟环境,加强未来职业文化与技能要求对学生的影响。

友情链接